CN102774992A -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74992A CN102774992A CN2012102998507A CN201210299850A CN102774992A CN 102774992 A CN102774992 A CN 102774992A CN 2012102998507 A CN2012102998507 A CN 2012102998507A CN 201210299850 A CN201210299850 A CN 201210299850A CN 102774992 A CN102774992 A CN 1027749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rel
- shaped
- purifier
- mixing tank
- tub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混合器、旋流反应室、悬浮澄清区和斜管沉淀区;还包括过滤室、污泥收集器,桶形污泥收集器的下部通过多根输泥筒连接污泥浓缩区;污泥浓缩区底部连接有排泥口。本一体化净化器可将原水浊度从5000mg/L降到1~10mg/L,适用于高浊度及条件比较恶劣的工业废水除浊净化技术。在氧化铝厂、电解铝厂、电厂、钢铁、煤矿等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可将高浊度废水直接处理为工业循环用水。由于采用了创新的竖向布置,相对于传统的分置式的混凝à絮凝à澄清à过滤工艺,该设备占地面积约为1/4~1/3,极大的节约了用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氧化铝厂、电解铝厂、电厂、钢铁、煤矿等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中,需要将高浊度废水直接处理为工业循环用水。统的分置式净水器是工艺是的混凝à絮凝à澄清à过滤,该设备占地面积大,不能完全适用于高浊度及条件比较恶劣的工业废水除浊净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的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具体如下:
一种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混合器、旋流反应室、悬浮澄清区和斜管沉淀区;
所述混合器是桶形,桶形混合器下部的闭口端的壁上开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口的轴向与桶形混合器的壁的切线方向一致;
所述旋流反应室为漏斗形,漏斗形旋流反应室较小开口端与桶形混合器上部开口端连接;
所述悬浮澄清区为筒形,筒形悬浮澄清区的一个开口端与漏斗形旋流反应室较大开口端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区为筒形,筒形斜管沉淀区的一个开口端与筒形悬浮澄清区的另一个开口端连接;筒形斜管沉淀区内填充蜂窝斜管填料;
还包括过滤室,过滤室的径向截面为环形;过滤室位于外壳内的底部,且在桶形混合器外围;过滤室内填有过滤填料;所述筒形斜管沉淀区的填充蜂窝斜管填料上方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室的过滤调料上方;所述过滤室的过滤填料下方位置连接有出水管;
还包括污泥收集器,该污泥收集器的形状是桶形;桶形污泥收集器位于漏斗形旋流反应室中,且二者的轴线相同;桶形污泥收集器的开口端朝上,且开口位置在悬浮澄清区内;
所述漏斗形旋流反应室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以及桶形混合器与过滤室之间空间构成污泥浓缩区;桶形污泥收集器的下部通过多根输泥筒连接污泥浓缩区;污泥浓缩区底部连接有排泥口。
还包括反冲洗附件,该反冲洗附件的出水口连接在过滤室的过滤填料下方位置。
本一体化净化器的特点如下:
1、各处理工序竖向排列,流程顺畅,结构简单,运行故障少,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
2、与一般设备相比,此型设备多了悬浮污泥层和一道澄清工序,并能个净化油类及有机物污染,可使高浊度水一次达标;
3、采用无清洗水箱的无阀滤池,实现了坚固耐用、安全可靠的水力自动控制的自动排泥与反冲洗,操作更为简单;
4、设备为锥底排泥,排泥效果好,避免了多孔管排泥在原水浊度高时排泥效果差的缺点。泥斗大,排泥周期长,污泥含水率低,澄清水可使用。
基于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以上特点,可将原水浊度从5000mg/L降到1~10mg/L,适用于高浊度及条件比较恶劣的工业废水除浊净化技术。在氧化铝厂、电解铝厂、电厂、钢铁、煤矿等企业的生产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可将高浊度废水直接处理为工业循环用水。由于采用了创新的竖向布置,相对于传统的分置式的混凝à絮凝à澄清à过滤工艺,该设备占地面积约为1/4~1/3,极大的节约了用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外壳1、混合器2、旋流反应室3、悬浮澄清区4、斜管沉淀区5、进水管6、过滤室7、过滤填料8、出水管9、污泥收集器11、输泥筒12、污泥浓缩区13、反冲洗附件14、排泥阀15(连接在排泥口上)。
图2是本技术方案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实线为处理水流向,虚线为污泥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一种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混合器、旋流反应室、悬浮澄清区和斜管沉淀区;
所述混合器是桶形,桶形混合器下部的闭口端的壁上开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口的轴向与桶形混合器的壁的切线方向一致;
所述旋流反应室为漏斗形,漏斗形旋流反应室较小开口端与桶形混合器上部开口端连接;
所述悬浮澄清区为筒形,筒形悬浮澄清区的一个开口端与漏斗形旋流反应室较大开口端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区为筒形,筒形斜管沉淀区的一个开口端与筒形悬浮澄清区的另一个开口端连接;筒形斜管沉淀区内填充蜂窝斜管填料;
还包括过滤室,过滤室的径向截面为环形;过滤室位于外壳内的底部,且在桶形混合器外围;过滤室内填有过滤填料;所述筒形斜管沉淀区的填充蜂窝斜管填料上方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室的过滤调料上方;所述过滤室的过滤填料下方位置连接有出水管;
还包括污泥收集器,该污泥收集器的形状是桶形;桶形污泥收集器位于漏斗形旋流反应室中,且二者的轴线相同;桶形污泥收集器的开口端朝上,且开口位置在悬浮澄清区内;
所述漏斗形旋流反应室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以及桶形混合器与过滤室之间空间构成污泥浓缩区;桶形污泥收集器的下部通过多根输泥筒连接污泥浓缩区;污泥浓缩区底部连接有排泥口。
还包括反冲洗附件,该反冲洗附件的出水口连接在过滤室的过滤填料下方位置。
原理介绍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由于其各运行部采取竖向排列,最显著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采用合理的布置更对澄清、污泥浓缩单元功能取得了其他同类型设备无法比拟的效果。净水器的各部分流程顺畅,调试运行后完全自动运行,操作运行简单,全程可以采用PLC控制,在中铝行业中应用中广受好评。
该设备在进水浊度<5000mg/L时,正常时出水浊度能保证<5mg/L,完全满足回用要求。
本设计该部分应预留用地,根据生产运行情况再行决定是否建设。
本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是将管道混合、旋流反应、悬浮澄清、污泥浓缩、斜管沉淀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类高浊度、大容量新型水处理设备,本一体化净化器有如下处理过程:
1)混合器:采用射流与反射锥原理,并与反应室进水系统相结合,使原水与药剂在混合器及其后续设施中产生多级强烈而高质量的微旋涡,达到高速水解、混合并有机地过渡到反应工序的效果。
2)旋流反应室:利用水力旋流原理使混合水在漏斗型反应室内旋流上升,流速逐渐变小,使絮凝体不断长大,又不受水流剪力的破坏而达到反应目的。
3)悬浮澄清:污水旋转进入悬浮层,由于罐体较大,形成了具有一定环流强度的点涡流动,水流一方面带动悬浮的絮体旋转上升,大大增强了微粒间碰撞的机会,悬浮的絮体又进一步吸附污水中的颗粒,使颗粒增大而利于沉淀;另一方面旋转的水流形成指向罐体中心的压力降,在压差和惯性的作用下,污水和污泥进一步分离,大的矾花向罐体中心快速聚集,进入设在罐中心的排泥斗,通过污泥管进入污泥浓缩区,清水上升,很好地实现了固液分离。根据混凝形成的絮团实际状况,使得污水中的悬浮物在罐体中上部形成一个有几十厘米厚的、十分致密的悬浮泥层。所有经过混凝的出水都必须通过此悬浮泥层的过滤,才能升流到罐体上部的斜管沉淀区。它十分成功地起到了污水高浊处理工艺中极为重要的过滤作用,可去除30%~50%的COD、氨氮、硫化物。
4)斜管沉淀区:经澄清后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上升,经斜管(浅层理论的原理,提高沉淀效率)沉淀,水质进一步澄清。
5)污泥浓缩:沉淀下来的絮体在压差和惯性的作用下,向罐体中心快速絮集,进入设在罐体中心的排泥斗,通过污泥管道进入污泥浓缩区进行污泥浓缩, 进水区与污泥浓缩区是独立分开的,不会发生水流紊乱现象。
6)过滤:滤层可以为石英砂,澄清及沉淀后的水经过颗粒层过滤后,悬浮物含量进一步降低,出水浊度一般可达10NTU以下。采用无阀滤池结构,实现了反冲洗的水力控制。
7)排泥:在漏斗形反应室与设备外壳体之间形成了体积很大的泥斗。污泥从中央输泥筒进入泥斗后沉淀时间长,存泥量大,设备采用液动快开排泥角阀自动排泥,排泥效果好,污泥含水率降低。
Claims (2)
1.一种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外壳内自下而上依次连接有混合器、旋流反应室、悬浮澄清区和斜管沉淀区;
所述混合器是桶形,桶形混合器下部的闭口端的壁上开有进水口,该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口的轴向与桶形混合器的壁的切线方向一致;
所述旋流反应室为漏斗形,漏斗形旋流反应室较小开口端与桶形混合器上部开口端连接;
所述悬浮澄清区为筒形,筒形悬浮澄清区的一个开口端与漏斗形旋流反应室较大开口端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区为筒形,筒形斜管沉淀区的一个开口端与筒形悬浮澄清区的另一个开口端连接;筒形斜管沉淀区内填充蜂窝斜管填料;
还包括过滤室,过滤室的径向截面为环形;过滤室位于外壳内的底部,且在桶形混合器外围;过滤室内填有过滤填料;所述筒形斜管沉淀区的填充蜂窝斜管填料上方的侧壁上开有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室的过滤调料上方;所述过滤室的过滤填料下方位置连接有出水管;
还包括污泥收集器,该污泥收集器的形状是桶形;桶形污泥收集器位于漏斗形旋流反应室中,且二者的轴线相同;桶形污泥收集器的开口端朝上,且开口位置在悬浮澄清区内;
所述漏斗形旋流反应室与外壳之间的空间,以及桶形混合器与过滤室之间空间构成污泥浓缩区;桶形污泥收集器的下部通过多根输泥筒连接污泥浓缩区;污泥浓缩区底部连接有排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其特征是包括反冲洗附件,该反冲洗附件的出水口连接在过滤室的过滤填料下方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98507A CN102774992A (zh) | 2012-08-21 | 2012-08-21 |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998507A CN102774992A (zh) | 2012-08-21 | 2012-08-21 |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74992A true CN102774992A (zh) | 2012-11-14 |
Family
ID=4712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998507A Pending CN102774992A (zh) | 2012-08-21 | 2012-08-21 |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74992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4571A (zh) * | 2015-07-13 | 2015-10-21 | 江苏德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冶金行业废水提纯净化器 |
CN105396337A (zh) * | 2014-09-09 | 2016-03-16 | 宜兴市天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旋流沉淀器 |
CN105984981A (zh) * | 2016-06-28 | 2016-10-05 | 高捷 | 一种l型整体式原水处理装置 |
CN106554112A (zh) * | 2016-11-25 | 2017-04-05 | 江苏鼎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 |
CN107555646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江苏巨昌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 |
CN107902705A (zh) * | 2017-11-06 | 2018-04-13 | 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
CN112390425A (zh) * | 2020-04-08 | 2021-02-23 | 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CN114105271A (zh) * | 2021-11-29 | 2022-03-01 | 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
-
2012
- 2012-08-21 CN CN2012102998507A patent/CN10277499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96337A (zh) * | 2014-09-09 | 2016-03-16 | 宜兴市天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旋流沉淀器 |
CN105396337B (zh) * | 2014-09-09 | 2017-05-17 | 宜兴市天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旋流沉淀器 |
CN104984571A (zh) * | 2015-07-13 | 2015-10-21 | 江苏德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冶金行业废水提纯净化器 |
CN105984981A (zh) * | 2016-06-28 | 2016-10-05 | 高捷 | 一种l型整体式原水处理装置 |
CN107555646A (zh) * | 2016-07-01 | 2018-01-09 | 江苏巨昌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旋流污水净化器 |
CN106554112A (zh) * | 2016-11-25 | 2017-04-05 | 江苏鼎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 |
CN107902705A (zh) * | 2017-11-06 | 2018-04-13 | 新疆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一体化净水器 |
CN112390425A (zh) * | 2020-04-08 | 2021-02-23 | 南京帝艾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高浓度污水净化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
CN114105271A (zh) * | 2021-11-29 | 2022-03-01 | 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 自循环加密颗粒污泥净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4992A (zh) |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 |
CN102745788B (zh) | 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 | |
JP6067268B2 (ja) | 水処理システム | |
CN201809212U (zh) | 一种磁旋流澄清器 | |
CN109534553A (zh) | 一种高悬浮物矿井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202729869U (zh) | 自动集成式混凝澄清过滤装置 | |
KR101658044B1 (ko) | 고도 처리 장치 | |
CN107473339B (zh) | 一种矿井水磁混凝处理装置及工艺 | |
CN212334700U (zh) | 一种高效澄清分离装置 | |
CN211367234U (zh) | 一种澄清分离装置 | |
CN201842724U (zh) | 组合式澄清器 | |
CN202671278U (zh) | 一种用于高浊度污水的悬浮泥过滤处理装置 | |
CN202415295U (zh) | 高效一体化净水器 | |
CN201857297U (zh) | 组合式水沉淀/澄清装置 | |
CN201458940U (zh) | 一种排泥水高效浓缩池 | |
CN103241815B (zh) | 净水处理装置 | |
CN105413262A (zh) | 一种旋流式悬浮污泥床过滤装置 | |
CN202785860U (zh) | 旋流式一体化净化器 | |
CN204952365U (zh) | 一种用于水处理固液分离的沉降槽 | |
CN207418513U (zh) | 一种具有反冲洗的混凝旋流过滤的净化系统 | |
CN105217746B (zh) | 一种磁性净水设备 | |
CN205442862U (zh) | 一种高效去除镁法脱硫废水悬浮物的系统 | |
CN201660481U (zh) | 旋流絮凝净水器 | |
CN210559781U (zh) | 基于水力流态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 |
CN210559782U (zh) |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