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8707B -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8707B
CN101648707B CN2009101846454A CN200910184645A CN101648707B CN 101648707 B CN101648707 B CN 101648707B CN 2009101846454 A CN2009101846454 A CN 2009101846454A CN 200910184645 A CN200910184645 A CN 200910184645A CN 101648707 B CN101648707 B CN 1016487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e volume
activated carbon
activator
phosphoric aci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846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8707A (zh
Inventor
左宋林
杨建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en Carbon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1846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487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48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87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87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87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磷酸和活化助剂配制成溶液后,按照生物质原料、活化剂磷酸与活化助剂为1∶1~5∶0~0.05的重量比混合;于50~100℃下浸渍2~16h,然后在1~5℃/min的升温速度下升温至400~600℃活化1~2h;取出物料后用水洗涤至滤液的pH达到6~7为止,在100~120℃下干燥至衡重,得到活性炭产品。本发明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是通过解决传统的磷酸活化过程中,磷酸溶液较难充分地渗透到生物质原料颗粒内部这一难题,从而成功地采用磷酸活化生物质原料制备出了高孔容(高达2.6cm3/g)活性炭。本方法具有易于掌握、污染少、且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质炭材料,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早已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湿法冶金、药物精制、军事化学保护等众多领域。为了适应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已开发出品种繁多的活性炭。但他们的比表面积通常都在800~1500m2/g,吸附容量有限。因此,生产出高吸附容量的活性炭是活性炭高效利用的前提,也成为活性炭制备研究中的重点。尤其是随着活性炭在超级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比表面积2000m2/g以上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成功开发,开发出具有高吸附能力的活性炭已受到更多的关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常为微孔活性炭(其孔径小于2nm),主要应用于气相吸附或液相中的小分子吸附,对于液相中的脱色以及一些较大分子的吸附是不适用的。而且在液相吸附过程中,由于溶质分子的溶剂化,常使活性炭中吸附这些液相分子有效的孔隙直径需要达到原有分子直径的2~3倍,甚至更多。因此,如果要显著提高活性炭的液相吸附能力,尤其是对较大的液相分子,那么活性炭不仅要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同时还要有发达的中孔,其总的结果是活性炭要具有高的比孔容积。普通活性炭的比孔容积常低于0.8cm3/g,即使是目前所制备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大于2000cm2/g),其比孔容积也常小于1.5cm3/g。它们对液相中较大分子的吸附能力都很低。因此,制备高孔容活性炭对于拓展活性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生产具有较发达中孔结构而能应用于液相吸附的活性炭的方法主要是氯化锌活化法和磷酸活化法。其中氯化锌活化法所制备的活性炭的中孔结构(总的比孔容积通常小于1.5cm3/g)比磷酸活化法所制备的活性炭的要发达。但在氯化锌活化法生产活性炭的过程中,由于氯化锌的挥发等原因导致污染非常严重,严重制约着氯化锌活化工艺的应用和发展。相反,磷酸活化法能够克服氯化锌活化法的污染问题。因此,利用磷酸活化法来生产高孔容活性炭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
磷酸活化法与氯化锌活化法的造孔机理是类似的。在活化过程中,活化剂磷酸或氯化锌通过渗透从而分散在生物质颗粒内部,当含有活化剂的生物质颗粒炭化后,洗去炭化产物中的活化剂所留下的空隙就是活性炭的孔隙。因此,当活化剂的使用量越多,活化剂的分散程度越高时,产品活性炭的中孔就越发达,比孔容积就越高,孔隙结构也就越发达。与氯化锌活化法相比,磷酸活化法不利于制备中孔发达的活性炭的关键是:在通常活化所使用的磷酸浓度下,磷酸较难以渗透到生物质原料,如杉木,粒子内部,从而不能如氯化锌那样通过溶解生物质组分而很好的分散在生物质颗粒内部。因此,仅仅通过增加磷酸活化剂的使用量来提高活性炭比孔容积的方法是难以制得高孔容活性炭的。因为所增加的磷酸如果不能有效地分散在生物质颗粒内部,而是滞留在颗粒的表面,那么洗去炭化产物中的磷酸后,就不能形成活性炭中吸附所需要的孔隙。因此,怎样提高磷酸在生物质颗粒内部的渗透能力和分散程度就成为制备高孔容活性炭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磷酸活化生物质原料制备高孔容活性炭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物质原料、活化剂与活化助剂按1∶1~5∶0~0.05的重量比混合,其中,活化剂为磷酸水溶液,活化助剂为加热能分解产生自由基的过氧或过硫化合物的水溶液,活化剂和活化助剂按溶质的重量计;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于50~100℃下浸渍2~16h;
(3)将浸渍反应后的物料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后,继续活化1~2h;
(4)取出活化料,用水洗涤活化料至滤液的pH值为6~7,在100~120℃下干燥至衡重,得到活性炭产品。
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质原料为果壳果核的加工剩余物或木材的加工剩余物。优选木屑、椰壳、桃核、杏核、棉秆、玉米秆或烟杆。
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剂磷酸为质量百分浓度为20~60%的磷酸水溶液,优选40~60%的的磷酸水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助剂优选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铵的水溶液。活化助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5~5%。
步骤(1)中,生物质原料、活化剂磷酸与活化助剂优选按1∶2~4∶0.005~0.025的重量比混合。
步骤(2)中,浸渍温度优选为60~85℃,浸渍时间优选4~12h。
步骤(3)中,所述的升温速率优选为3~5℃/min。
理论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磷酸(85%)能够部分溶解生物质中的部分结晶纤维素。而生物质中结晶纤维素的存在是造成磷酸在生物质颗粒内部分散不佳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提高磷酸浓度是改善磷酸在生物质颗粒中渗透能力的一个方法。但如果采用高浓度的磷酸浸渍,则由于其比较高的黏度而难以渗透到生物质颗粒的内部,因此,必须以较低的磷酸浓度进行渗透,并辅以一定的渗透温度和时间来提高磷酸的浓度,最后使磷酸较好地渗透分散到生物质的内部。我们深入研究了浸渍温度和时间对植物细胞壁中结晶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磷酸溶液通过渗透从而较好地分散在生物质原料颗粒内部的变化规律。
在磷酸的渗透过程中,由于生物质原料中的化学组成木质素具有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因此木质素也是阻碍磷酸渗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制浆漂泊技术中,常用一些能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学物质来破坏木质素的大分子结构。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能分解为自由基的化学物质的添加能促进磷酸在生物质颗粒内部的渗透和分散。另外,由于不同的生物质原料的结晶度和木质素含量不同,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生物质原料,也能显著提高磷酸在生物质原料内部的分散程度,从而为磷酸活化法制备高孔容活性炭提供了另一条可行的途径。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成功地采用磷酸活化生物质原料制备出了高孔容的活性炭,所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2510m2/g,总孔容可达2.683cm3/g,其中中孔孔容可达2.177cm3/g,中孔孔隙率为81.1%。它的焦糖脱色率大于140%。这些指标的值都显著地高于以往磷酸活化所生产的活性炭。其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见图1和2。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
图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孔径分布(DFT)。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浓度为2%(w/w)的过硫酸铵溶液10mL与80mL 5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杉木屑混合后,杉木屑、磷酸和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2.4∶0.01,在70℃下浸渍10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1970m2/g,总孔容为1.872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354cm3/g,占总孔容的72.5%。其焦糖脱色率为130%。
实施例2:
浓度为3%(w/w)的双氧水溶液10mL与100mL 5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杉木屑混合后,杉木屑、磷酸和双氧水的重量比为1∶3.0∶0.015,在80℃下浸渍10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3℃/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0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2430m2/g,总孔容为2.382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798cm3/g,占总孔容的75.5%。其焦糖脱色率为145%。
实施例3:
浓度为5%(w/w)的过硫酸铵溶液10mL与100mL 4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粉碎后的椰壳原料混合后,椰壳、磷酸和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2.7∶0.025,在85℃下浸渍12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50℃,活化2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2210m2/g,总孔容为1.934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297cm3/g,占总孔容的67.1%。其焦糖脱色率为140%。
实施例4:
浓度为1%(w/w)的过硫酸铵溶液10mL与100mL 6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玉米杆混合后,玉米杆、磷酸和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3.4∶0.005,在60℃下浸渍4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2380m2/g,总孔容为2.678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2.219cm3/g,占总孔容的82.9%。其焦糖脱色率为150%。
实施例5:
浓度为1%(w/w)的过硫酸铵溶液10mL与100mL4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棉杆混合后,棉杆、磷酸和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2.7∶0.005,在70℃下浸渍8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2170m2/g,总孔容为2.084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637cm3/g,占总孔容的78.5%。其焦糖脱色率为140%。
实施例6:
浓度为4%(w/w)的过硫酸铵溶液10mL与100mL 5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粉碎后的核桃壳混合后,核桃壳、磷酸和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3.0∶0.02,在80℃下浸渍10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5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2072m2/g,总孔容为1.947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369cm3/g,占总孔容的70.3%。其焦糖脱色率为135%。
实施例7:
100mL 50%(w/w)的磷酸溶液与20.0g的玉米芯混合后,玉米芯和磷酸的重量比为1∶3.0,在60℃下浸渍4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45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1989m2/g,总孔容为2.010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687cm3/g,占总孔容的83.9%。其焦糖脱色率为140%。
实施例8:
浓度为2%(w/w)的过硫酸铵溶液10mL与100mL 50%(w/w)的磷酸溶液混合后,再与20.0g的烟杆混合后,烟杆、磷酸和过硫酸铵的重量比为1∶3.0∶0.01,在70℃下浸渍8h,得到的混合物料在5℃/min的升温速率下升温至500℃,活化1h,然后取出,用水洗至滤液至pH达到6-7,120℃干燥得到产品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2279m2/g,总孔容为2.165cm3/g,其中中孔孔容为1.731cm3/g,占总孔容的78.9%。其焦糖脱色率为140%。

Claims (7)

1.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生物质原料、活化剂与活化助剂按1∶1~5∶0~0.05的重量比混合,其中,活化剂为磷酸水溶液,活化助剂为加热能分解产生自由基的过氧化合物的水溶液,活化剂和活化助剂按溶质的重量计;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于50~100℃下浸渍2~16h;
(3)将浸渍反应后的物料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后,继续活化1~2h;
(4)取出活化料,用水洗涤活化料至滤液的pH值为6~7,在100~120℃下干燥至衡重,得到活性炭产品;
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助剂为过氧化氢或过硫酸铵的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质原料为果壳果核的加工剩余物或木材的加工剩余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质原料为木屑、椰壳、桃核、杏核、棉秆、玉米秆或烟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活化剂为质量百分浓度20~60%的磷酸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活化助剂的质量百分浓度为0.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生物质原料、活化剂与活化助剂按1∶2~4∶0.005~0.025的重量比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升温速率为3~5℃/min。
CN2009101846454A 2009-08-27 2009-08-27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87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46454A CN101648707B (zh) 2009-08-27 2009-08-27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46454A CN101648707B (zh) 2009-08-27 2009-08-27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8707A CN101648707A (zh) 2010-02-17
CN101648707B true CN101648707B (zh) 2011-06-15

Family

ID=41671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846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8707B (zh) 2009-08-27 2009-08-27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487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78065B2 (en) * 2010-03-16 2012-05-15 The National Titanium Dioxide Co. Ltd. (Cristal) Photocatalyst comprising TiO2 and activated carbon made from date pits
CN102417178A (zh) * 2011-09-01 2012-04-18 福建元力活性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去除磷酸法活性炭中聚磷酸盐的方法
CN102423690B (zh) * 2011-10-17 2013-06-12 山东大学 一种多介孔西红柿杆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2765718A (zh) * 2011-12-23 2012-11-07 山东轻工业学院 一种化学法制备桃核活性炭的方法
CN102583333B (zh) * 2012-01-18 2016-04-13 黑龙江大学 以玉米秸秆为碳源合成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多孔纳米石墨片的方法
CN102534211B (zh) * 2012-01-20 2013-08-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利用山竹渣选择性吸附提取黄金的方法
CN103121682B (zh) * 2013-02-05 2014-12-10 中南大学 一种用烟梗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方法
CN103213986A (zh) * 2013-05-03 2013-07-2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超高孔容活性炭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3240059A (zh) * 2013-05-30 2013-08-14 南开大学 一种用于油气回收的活性炭制备方法
CN103464106B (zh) * 2013-08-21 2015-04-01 太仓碧奇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刚果红染料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80336B (zh) * 2013-10-10 2016-03-16 东南大学 一种改性生物质活化焦脱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4073B (zh) * 2014-02-27 2015-10-21 广西师范大学 甘蔗叶和甘蔗皮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3880008B (zh) * 2014-03-31 2016-05-11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利用超声波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4030269B (zh) * 2014-06-16 2015-12-30 广西师范大学 红色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03383B (zh) * 2015-04-13 2017-08-22 中南大学 一种利用樟树叶制备超级电容器活性炭的方法
CN105000558B (zh) * 2015-08-14 2017-11-28 赵常然 一种在废酸中直接制取活性炭的方法
CN105197926A (zh) * 2015-08-18 2015-12-30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以酶解木质素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5271221B (zh) * 2015-09-30 2018-02-16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果壳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5197927B (zh) * 2015-09-30 2018-02-16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介孔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5195091B (zh) * 2015-09-30 2018-05-18 江苏通瑞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吸附低浓度硫化氢的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17630A (zh) * 2015-11-16 2016-01-06 深圳市格安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椰壳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7594B (zh) * 2017-04-27 2019-03-01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高孔隙度梯级孔碳材料卷烟滤嘴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04591B (zh) * 2017-04-27 2019-01-08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梯级孔烟杆碳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055506B (zh) * 2017-04-27 2019-03-01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滤嘴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758662B (zh) * 2017-10-10 2019-08-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磷酸法活性炭活化时间的确定方法
KR102113719B1 (ko) * 2018-08-31 2020-05-21 주식회사 티씨케이 활성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9292773A (zh) * 2018-10-31 2019-02-01 张俊霞 一种采用树木制备的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57986A (zh) * 2019-06-21 2019-10-22 杨晓军 一种低脂化果胶的制备方法
CN111206027B (zh) * 2020-02-14 2023-09-29 湖南创清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负载芽孢杆菌的磁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16698A (zh) * 2020-03-31 2023-04-04 新加坡国立大学 活性炭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25217A (zh) * 2020-09-03 2021-01-15 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剑麻基氮磷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20738A (zh) * 2020-12-04 2021-03-1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超级活性炭的高效低成本制备方法
CN113353931A (zh) * 2021-07-27 2021-09-07 福建省鑫森炭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血液净化灌流器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及活性炭
CN114074963A (zh) * 2021-11-24 2022-02-2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多功能型生物能活化调控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8707A (zh)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8707B (zh) 一种高孔容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0336721C (zh) 一种超级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CN102553538B (zh) 一种改性花生壳阳离子型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115691B (zh) 一种笋壳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0497170C (zh) 颗粒脱色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Kanawade et al. Removal of dyes from dye effluent by using SugarcaneBagasse ash as an adsorbent
CN104084126B (zh) 生物质基铁铝复合球形炭的制备方法
CN105749892B (zh) 一种针对水体除磷的海胆状微球碳酸氧镧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3771407A (zh) 以生物质电厂灰为原料制备超级活性炭的方法
CN102092712A (zh) 低温定向制备高比表面积木质颗粒活性炭的方法
CN106117610A (zh) 玉米全秆再生纤维素‑纳米活性炭复合凝胶膜的制备方法
CN103803549A (zh) 一种用荔枝壳制备的微米级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31993A (zh)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中孔炭材料的方法
Bazrafshan et al. Methylene blue (cationic dye) adsorption into Salvadora persica stems ash
CN105597702A (zh) 一种玉米芯的改性方法、产品、及其应用
JP6288663B2 (ja) 多孔質炭素材料の製造方法
Rehman et al. A focused review on lignocellulosic biomass-derived porous carbons for effective pharmaceuticals removal: Current trend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CN103754868B (zh) 木糖脱色用颗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1503190B (zh) 一种物理法颗粒糖炭的生产方法
CN104176736B (zh) 一种以离子液体预处理原料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3213986A (zh) 一种超高孔容活性炭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5457596A (zh) 一种吸附废水中罗丹明b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CN105836821B (zh) 一种化纤工业专用的污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Sogbochi et al. Evaluation of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ethylene blue in aqueous medium by two adsorbents: The raw hull of lophira lanceolata and its activated carbon
CN106865545A (zh) 一种高吸附力木质颗粒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5

Address after: 313200 No. 926 Changhong East Street, Fuxi Street,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Mogan Mountain National High-tech Zon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RUIEN CARBON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37 Longpan road Xinzhuang No. 9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