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1278A - 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1278A
CN101641278A CN200880009747A CN200880009747A CN101641278A CN 101641278 A CN101641278 A CN 101641278A CN 200880009747 A CN200880009747 A CN 200880009747A CN 200880009747 A CN200880009747 A CN 200880009747A CN 101641278 A CN101641278 A CN 101641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elevator
preventing device
separation prevent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9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权载源
洪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O SUNG N T Co Ltd (KR)
Original Assignee
DOO SUNG N T Co Ltd (K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 SUNG N T Co Ltd (KR) filed Critical DOO SUNG N T Co Ltd (KR)
Publication of CN101641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12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02Door or gate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24Safety devices in passenger lif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preventing trapping of passe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66B1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oors or gates
    • B66B13/301Details of door sill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包括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所述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分别安装于每个升降厢梯门和每个站台梯门的相对外侧,所述支撑托架具有向下延伸的预定长度而不会在支撑托架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形成干涉;以及止挡单元,该止挡单元位于各个梯门下方的相应的支撑托架的外侧,以防止梯门因受到施加到其上的压力和冲击而被向外推动并因此分离。相应的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定位为使得该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彼此偏离,从而不会相互交迭。

Description

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为从一侧到另一侧开、关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简单容易地进行安装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在该狭小的空间内,每个已有的电梯的梯门或每个新建的电梯的梯门被安装在简单的结构内,以防止电梯梯门因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向电梯井并因此分离,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性。
背景技术
通常,电梯被建造为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升降厢通过牵引机在设置于高层建筑的电梯井中垂直上、下运动,从而迅速平稳地在高层建筑的楼层之间运送乘客。因此,安装用于最大程度地确保乘客安全的安全装置是必须的。
如图9和图10所示,安装在建筑物中的传统电梯100被建造为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升降厢110安装在电梯井102中,升降厢110具有可开、关的升降厢梯门112,以使得乘客能够上、下升降厢110,升降厢能够通过牵引机上、下运动,并且在设置于建筑物每层的站台120上安装有站台梯门122,并使得当升降厢110到达每个站台120时,站台梯门122能够被打开,当升降厢110离开每个站台120时,站台梯门122能够被关闭。
如上所述,电梯包括设置于升降厢上的升降厢梯门以及设置于相应站台上的站台梯门,并使得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能够开、关以允许乘客进入升降厢。如图所示,每个升降厢梯门112的下部和每个站台梯门12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安装托架132,安装托架132通过连接件134连接到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垫座130上,导引槽115a,125a分别形成在设置于升降厢下面的导轨115上和埋藏在每个站台地板内的导轨125上,并使得垫座130能够沿着相应的导引槽115a,125a滑动,由此使得门112,122打开和关闭。
然而,在传统电梯中,各个门112,122的下部,尤其是站台梯门122的下部被建造为使得所述垫座被安装和支撑在相应导轨的导引槽中。因此,由于门频繁开、关所导致的垫座的磨损,或者由于从外部施加到门上的压力和冲击,垫座可能与相应的导引槽分离,结果会造成所述门可能被推向电梯井侧,从而使得乘客可能会顺着电梯井落下,这在安全性上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了各种安全装置,以用来防止门被推向电梯井侧。然而,由于安装电梯梯门(即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处的狭小空间,安装这种安全装置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该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能够简单容易地安装于狭小空间内,在该狭小空间内,每个既有电梯的梯门或每个新建电梯的梯门被安装在简单的结构内,以防止电梯梯门因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向电梯井并因此分离,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该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在梯门被推动时候能够允许乘客在听觉上被告知梯门被推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该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结构确保安全性。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该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包括形成为简单结构的止挡单元。
根据本发明,上述以及其它目的通过提供一种构造为简单结构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而实现,在该简单结构中,升降厢安装于电梯井中以使得该升降厢能够通过牵引机而上、下运动,该升降厢具有能够沿着导轨运动的升降厢梯门,并使得该升降厢梯门能够打开,从而使得乘客能够进入所述升降厢,并且站台梯门安装在设置于建筑物每层的站台上,并使得站台梯门能够沿着导轨运动,以使得当所述升降厢到达每个站台时所述站台梯门被打开,当升降厢离开每个站台时所述站台梯门能够被关闭,其中所述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托架,这些支撑托架分别安装在每个升降厢梯门和每个站台梯门的相对外侧,并具有向下延伸的预定长度而不会在支撑托架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形成干涉;以及止挡单元,这些止挡单元位于相应的梯门下方的相应的支撑托架的外侧,以用来防止所述梯门因受到施加于这些梯门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向外推动并因此分离,相应的支撑托架和相应的止挡单元定位为使得这些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彼此偏离,从而不会相互交迭。
优选地,设置在相应的升降厢梯门下方的每个止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的固定托架,该固定框架则安装到升降厢的底部,该固定托架和固定框架的安装方式使得相应的所述支撑托架被防止向外推动。
优选地,设置在相应的站台梯门下方的每个止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的固定托架,该固定框架安装到导轨下方的墙壁上,该固定托架和固定框架的安装方式使得相应的所述支撑托架被防止向外推动。
优选地,各个所述止挡单元的固定托架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感知支撑托架和固定托架之间因所述支撑托架的运动所引起的接触,并且每个传感器连接有声音输出单元,该声音输出单元用于根据相应的传感器的信号来输出声音信号。
优选地,各个支撑托架的下端设置有卡持部件,该卡持部件向内弯曲成钩状,并且设置在相应的支撑托架下方的各个止挡单元包括延伸框架部件,该延伸框架部件从相应的导轨一端延伸,以使得所述卡持部件被相应的延伸框架部件卡住并因此受到支撑。
优选地,各个止挡单元包括从基部框架延伸的安装托架,该这些基部框架上安装有相应的导轨,并且所述安装托架定位在支撑托架外侧,以防止所述支撑托架被推动。
优选地,止挡单元包括安装部件和阻挡托架,这些阻挡托架以对称方式从所述安装部件的相对侧弯曲,以使得这些阻挡托架分别位于相应的支撑托架的外侧,所述安装部件和阻挡托架彼此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件的预定的侧部设置有长孔,其中形成在阻挡托架上的安装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部件的侧部,并使得阻挡托架能够与相应的安装部件的侧部分离,以使得阻挡托架的位置能够沿所述安装部件的前后方向调节。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将会更清楚,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正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显示图1所示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图2所示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示意性地显示图7所示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变型方式的侧视剖面图;
图9是示意性地显示传统电梯结构的前视图;以及
图10是示意性地显示图9所示电梯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尽管在不同的附图中进行了显示,但是相同或相似的零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注,并且对这些相同或相似的零件的重复详细描述将被省略。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正视图,其中,该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安装在电梯的站台梯门处,图2是示意性地显示图1所示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图2所示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俯视剖面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电梯100构造为如下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升降厢110安装在电梯井102中,并使得升降厢110能够通过牵引机上、下运动,升降厢110具有可沿着导轨115运动的升降厢梯门112,该升降厢梯门112能够打开和关闭,从而使得乘客能够上、下升降厢110,站台梯门122被安装在设置于建筑物每层的站台上,并使得站台梯门122能够沿着导轨125运动,从而当升降厢110到达每个站台120时站台梯门能够打开,当升降厢110离开每个站台120时站台梯门122能够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能够被简单容易地安装在狭小的空间内,在该狭小的空间内,每个既有的电梯的门或每个新建的电梯的门被安装在简单的结构内,以防止电梯梯门因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向电梯井并因此分离,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性。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包括:支撑托架10,10A,该支撑托架10,10A分别安装在每个升降厢梯门112和每个站台梯门122的相对的外部,支撑托架10,10A被弯曲一次或多次,以使得支撑托架10,10A具有向下延伸的预定长度,而不会在支撑托架10,10A与相应的导轨115,125之间形成干涉,以及止挡单元20,20A,该止挡单元20,20A安装在位于各个梯门112,122下面的相应的支撑托架10,10A的外侧,以防止因施加到梯门112,122上的压力或冲击而使得梯门112,122被向外推动并因此分离。支撑托架10,10A以及止挡单元20,20A定位为使得该对应的支撑托架10和止挡单元20与其它对应的支撑托架10A和止挡单元20A之间彼此偏离,从而不会相互交迭。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能够容易地被无干涉地安装在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之间的狭小空间内,因此,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在开关相应的电梯梯门时不会引起任何不便。
优选地,设置在相应的升降厢梯门112下方的每个止挡单元20包括固定托架14,该固定托架14安装在固定框架12上,而固定框架12则安装到升降厢110的底部,该固定托架14和固定框架12的安装方式使得固定托架14向上弯曲以防止对应的支撑托架10被向外推动。
优选地,设置在对应的站台梯门122下方的每个止挡单元20A包括固定托架14a,该固定托架14a安装在固定框架12a上,而该固定框架12a则安装到导轨125下方的墙壁上,该固定托架14a和固定框架12a的安装方式使得固定托架14a向上弯曲以防止对应的支撑托架10被向外推动。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通过梯门的防分离装置与站台梯门之间的关系以如下方式工作。当压力或冲击施加在一个特定站台的站台梯门上时,在较低的电梯井侧安装到站台梯门上的支撑托架由设置在支撑托架下方的止挡单元支撑,即由安装在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安装到导轨下方的墙壁上)上的固定托架支撑,其中所述站台梯门沿着所述导轨运动,从而使得站台梯门能被打开和关闭,在此支撑方式下,由于固定托架向上弯曲以防止支撑托架被推向电梯井侧并因此分离,从而能够防止站台梯门被推向电梯井侧。
因此,当压力或冲击施加在站台梯门时,能够防止站台梯门被推向电梯井侧并因此分离,从而能够防止由于站台梯门被推向电梯井侧而分离所造成的跌落事故的发生,因此,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安全性。
与站台梯门的方式相同,当在升降厢内将压力或冲击朝向电梯井侧施加在升降厢梯门上时,每个升降厢梯门通过支撑托架和设置在支撑托架下方的止挡单元来防止被分离,由此保障安全性。
同时,设置在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相应位置上的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安装为使得对应的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与其它对应的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彼此偏离,从而不会相互交迭,如图1所示。因此,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平顺地打开和关闭而没有干涉现象。
图4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中,梯门的防分离装置构造为能够容易地从听觉上确认相应的梯门是否被推向电梯井侧。
为此,各个止挡单元20,20A的固定托架14,14a设置有传感器30,例如,常规的限制开关,该传感器30用来感知支撑托架10,10A与固定托架14,14a之间的接触,该接触是因支撑托架10,10A受到施加于该支撑托架10,10A上的压力而使得支撑托架10,10A移动所造成的。每个传感器30连接有声音输出单元(未示出),例如扬声器,以通过控制单元(未示出)来根据相应的传感器30的信号输出声音信号,例如警告音。
因此,当梯门由于产生于特定站台或升降厢里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动,从而造成安装到相应梯门的支撑托架与设置在相应止挡单元的固定托架上的相应传感器产生接触时,声音信号(例如警告音)就会从与该相应的传感器连接的声音输出单元输出。结果,乘客从听觉上被告知,梯门已经被推动,并且因此梯门可能分离,从而进一步改善安全性。
图5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来防止支撑托架被推动并因此防止相应的梯门分离的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构造为简化的结构,在该简化的结构中,每个止挡单元不包括固定框架和固定托架。
为此,各个支撑托架10,10A的下端设置有卡持部件42,该卡持部件42向内弯曲成钩状,设置在相应的支撑托架10,10A下方的各个止挡单元20,20A包括延伸框架部件40,该延伸框架部件40从相应的导轨115,125一端延伸,以使得卡持部件42被卡住,并因此由相应的延伸框架部件40支撑。
这里,延伸框架部件可以通过焊接和螺纹连接固定到相应的导轨上。可选择地,延伸框架部件可在导轨加工期间与相应的导轨形成为一体。
如上所述,每个止挡单元不包括固定框架和固定托架,但是所述止挡单元与相应的导轨形成为一体,其中每个梯门可沿着该导轨运动,以使得梯门能被打开和关闭。从而,尽管止挡单元的结构构造得更简单,但该止挡单元仍能够防止相应的梯门因施加到其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动并分离。
图6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用于防止安装到相应的梯门上的支撑托架被推动的止挡单元构造为更简单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止挡单元与安装导轨时设置的部件形成为一体,从而,每个止挡单元不包括固定框架和固定托架。
为此,相应的止挡单元20,20A包括分别从基部框架115b,125b延伸的安装托架50,在这些基部框架115b,125b上安装有相应的导轨115,125,所述安装托架50分别定位在相应的支撑托架10,10A的外侧,以防止支撑托架10,10A被推动。
这里,安装托架可能通过焊接和螺纹连接固定到相应的基部框架上。可选择地,安装托架可以在基部框架制造期间与相应的基部框架形成为一体。
如上所述,每个止挡单元不包括固定框架和固定托架,但是所述止挡单元包括与基部框架形成为一体的安装托架,该基部框架在安装相应的导轨时设置,以用于支撑相应的支撑托架。因此,止挡单元构造为更简单的结构。
图7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主要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升降厢梯门和站台梯门下方的各个止挡单元构造为更简单的结构。
为此,止挡单元20,20A包括:安装部件60,这些安装部件60分别安装到安装于升降厢上的固定框架12上以及直接安装到位于站台梯门下方的固定框架或墙壁上;以及阻挡托架65,这些阻挡托架65从安装部件60的相对侧以对称方式弯曲,以使得阻挡托架65位于相应的支撑托架10,10A的外侧。
因此,该实施方式消除了因需要独立准备和安装止挡单元所引起的麻烦,从而能够更简单快速地安装止挡单元。
图8是示意性地显示图7所示的电梯门的防分离装置的变型方式的侧视剖面图。
在该变型方式中,阻挡托架的位置能够根据如图7所示的结构中的安装情况而沿前后方向调整。
具体地,安装部件60的预定的侧部62形成有长孔63,形成在阻挡托架上的安装面64被固定连接在侧部62上,并使得阻挡托架65能够与相应的安装部件60的侧部62分离,从而使得阻挡托架65的位置能沿前后方向调节。
因此,该变型方式能够根据止挡单元的安装情况将阻挡托架定位并固定在要求的安装部件的位置上,从而能够容易地安装止挡单元而没有安装限制。
通过以上描述显然可见,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能够简单容易地安装于一个狭小空间内,在该狭小空间内,每个既有电梯的梯门或每个新建电梯的梯门被安装在简单的结构内,以防止电梯梯门因施加在其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向电梯井并因此分离,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安全性。因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能够简单地应用于既有的电梯上,因此本发明的通用性很高。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具有允许乘客安全地使用电梯而没有发生跌落事故危险可能性的效果。
此外,当梯门由于施加到其上的压力或冲击而被推动时,能够输出声音信号以允许乘客从听觉上被告知梯门已经被推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具有允许乘客迅速准确地确认跌落事故发生可能性的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确保安全。
此外,止挡单元不设置为附加的部件,而是与导轨或安装导轨所必需的部件形成为一体。因此,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具有通过更简单的结构确保安全性的效果,而不需要提供额外的部件。
而且,止挡单元不独立设置而是一体成型。因此,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具有更迅速简易安装的效果。
而且,止挡单元的阻挡托架的位置能够沿前后方向调节,然后再止挡单元的阻挡托架相互固定连接。因此,本发明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具有根据安装情况迅速地将阻挡托架准确安装到要求位置的效果。

Claims (8)

1.一种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所述电梯构造为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升降厢安装在电梯井中,以使得该升降厢能够通过牵引机上、下运动,所述升降厢具有能够沿导轨运动的升降厢梯门,以使得升降厢梯门能打开和关闭,从而使得乘客能够进、出升降厢,并且在设置于建筑物每层的站台上安装有站台梯门,并使得该站台梯门能够沿导轨运动,从而使得当升降厢到达每个站台时,所述站台梯门能够打开,当升降厢离开每个站台时,所述站台梯门能够关闭,其中,所述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包括:
支撑托架,该支撑托架分别安装在每个升降厢梯门和每个站台梯门的相对外侧,该支撑托架具有向下延伸的预定长度,而不会在所述支撑托架和相应的导轨之间形成干涉;以及
止挡单元,该止挡单元分别安装在位于各个电梯梯门下方的相应的支撑托架的外侧,以防止所述电梯梯门由于施加于这些电梯梯门上的压力或冲击而使得被向外推动并因此分离;
相应的支撑托架和相应的止挡单元定位为使得该支撑托架和止挡单元彼此偏离,从而不会相互交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设置于相应的升降厢梯门下方的每个所述止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的固定托架,该固定框架安装到所述升降厢的底部,该固定托架和固定框架安装为防止相应的支撑托架被向外推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设置在相应的站台梯门下方的每个止挡单元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上的固定托架,该固定框架被安装到位于导轨下方的墙壁上,该固定托架和固定框架安装为防止相应的支撑托架被向外推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各个所述止挡单元的固定托架设置有传感器,以用于感知所述支撑托架和所述固定托架之间因所述支撑托架的运动所引起的接触,并且每个所述传感器连接有声音输出单元,以用于根据相应的传感器的信号来输出声音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各个所述支撑托架的下端设置有卡持部件,该卡持部件向内弯曲成钩状,并且设置在相应的支撑托架下方的各个止挡单元包括延伸框架部件,该延伸框架部件从相应的所述导轨的一端延伸,以使得所述卡持部件被相应的延伸框架部件卡住并受到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各个止挡单元包括从基部框架延伸的安装托架,在所述基部框架上安装有相应的所述导轨,所述安装托架定位在所述支撑托架的外侧,以防止所述支撑托架被推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止挡单元包括安装部件和以对称方式从所述安装部件的相对侧弯曲的阻挡托架,所述阻挡托架定位在相应的所述支撑托架的外侧,所述安装部件和阻挡托架彼此形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其中,所述安装部件的预定的侧部设置有长孔,其中成形在所述阻挡托架上的安装面固定连接在所述侧部,并使得所述阻挡托架能够与相应的安装部件的侧部分离,从而使得所述阻挡托架的位置能沿所述安装部件的前、后方向调节。
CN200880009747A 2007-01-25 2008-01-25 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 Pending CN1016412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07930 2007-01-25
KR1020070007930A KR100742315B1 (ko) 2007-01-25 2007-01-25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이탈 방지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1278A true CN101641278A (zh) 2010-02-03

Family

ID=3849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9747A Pending CN101641278A (zh) 2007-01-25 2008-01-25 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109581A1 (zh)
JP (1) JP2008179482A (zh)
KR (1) KR100742315B1 (zh)
CN (1) CN101641278A (zh)
WO (1) WO200809113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142A (zh) * 2013-03-08 2014-09-10 通力股份公司 门槛单元、电梯中的配置和用于安装门单元的方法
CN106516951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升降机门系统
CN113574003A (zh) * 2019-03-28 2021-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9450B1 (ko) * 2007-10-29 2008-04-04 (주)대원엔지니어링 엘리베이터 도어 이탈방지장치
KR100898000B1 (ko) * 2007-11-14 2009-05-18 이영길 엘리베이터의 승강장측 출입문 이탈 방지장치
KR20110009677A (ko) * 2008-04-18 2011-01-28 한국미쓰비시엘리베이터 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의 승장 도어 이탈 방지 구조
KR100946678B1 (ko) 2008-04-21 2010-03-10 최경돈 스크린 도어의 이탈방지장치
KR101021961B1 (ko) * 2008-08-14 2011-03-16 최경돈 엘리베이터 도어의 이탈방지장치
EP2374747B1 (en) * 2010-04-12 2013-11-13 Eraldo Cazzaniga System of component parts of an elevator system at the floors of the elevator shaft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DE102010019962A1 (de) * 2010-05-08 2011-11-10 Thyssenkrupp Aufzugswerke Gmbh Aufzugsanlage
WO2019166685A1 (en) * 2018-02-28 2019-09-06 Kone Corporation Elevator landing door assembly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KR102414402B1 (ko) 2021-08-09 2022-07-05 (주)다원엘리베이터 엘리베이터 승강장 도어용 이탈방지장치
KR102424529B1 (ko) * 2022-03-21 2022-07-25 주식회사 대명엘리베이터 엘리베이터의 승강도어 이탈방지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9277U (ja) 1983-10-19 1985-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装置
JPH0740412B2 (ja) * 1986-12-27 1995-05-01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磁気記録装置
JPS63167482U (zh) 1987-04-23 1988-11-01
JPH0764509B2 (ja) * 1989-05-26 1995-07-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扉装置
JPH0537859U (ja) * 1991-10-25 1993-05-21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エレベーターの敷居
JPH0586973U (ja) * 1992-04-28 1993-11-22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サービス エレベーターのドア装置
JPH05310391A (ja) * 1992-05-11 1993-1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出入口扉下端部の支持機構
JPH06239574A (ja) * 1993-02-17 1994-08-30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片開きドア装置
JPH08143256A (ja) * 1994-11-17 1996-06-04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レベータ
JPH09268845A (ja) * 1996-03-27 1997-10-14 Tostem Corp 引戸装置
JP2002242562A (ja) * 2001-02-15 2002-08-28 Tateyama Alum Ind Co Ltd 屋外用下枠フラットのレ−ル無しサッシの網戸装置(外側垂下片)
JP2003321179A (ja) * 2002-05-07 2003-11-11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案内機構
CN100560464C (zh) * 2004-11-04 2009-11-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出入口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142A (zh) * 2013-03-08 2014-09-10 通力股份公司 门槛单元、电梯中的配置和用于安装门单元的方法
CN104030142B (zh) * 2013-03-08 2018-06-01 通力股份公司 门槛单元、电梯中的配置和用于安装门单元的方法
CN106516951A (zh) * 2015-09-14 2017-03-22 奥的斯电梯公司 升降机门系统
CN113574003A (zh) * 2019-03-28 2021-10-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42315B1 (ko) 2007-07-24
EP2109581A1 (en) 2009-10-21
WO2008091132A1 (en) 2008-07-31
JP2008179482A (ja) 200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1278A (zh) 电梯梯门的防分离装置
CN110407067B (zh) 电梯显示系统
ATE547314T1 (de) Dachstruktur für ein automobil
JPH10506871A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の固定装置
US10787178B2 (en) Platform screen door with built-in raised sill
CN203112302U (zh) 一种电梯门机的固定支架
CN109789988B (zh) 电梯系统
JP2014004962A (ja) ホーム扉装置
JP2008520517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ガイドレールの据付
JP5676496B2 (ja) ガイドレールを支持する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ドアフレーム
CN104709799B (zh) 电梯的轿厢顶部控制装置
JP2008260623A (ja) エレベータ用乗かご
JP200922738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EP4122865A1 (en) Method of expanding an elevator system in a hoistway
CA2896912A1 (en) Assembly for bridging a gap in the lower area of a door field of railway vehicles
ITCO20120064A1 (it) Assieme indicatore di soglia di un' apparecchiatura mobile tra posizioni di arresto predefinite e impianto mobile impiegante lo stesso
JP665411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インジケーター設置器具
JP4130093B2 (ja) ガバナテンショナ装置
CN104891315A (zh) 电梯门开闭装置
WO2018154700A1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3006636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1643750B1 (ko) 가드레일을 이용한 방음벽
JP3914453B2 (ja) 防音パネル
KR20150000510U (ko) 엘리베이터용 이동케이블 보호장치
CN105692413A (zh) 一种曳引机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