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0934A - 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0934A
CN101620934A CN200910142056A CN200910142056A CN101620934A CN 101620934 A CN101620934 A CN 101620934A CN 200910142056 A CN200910142056 A CN 200910142056A CN 200910142056 A CN200910142056 A CN 200910142056A CN 101620934 A CN101620934 A CN 101620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ire rod
volume core
forming pin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2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0934B (zh
Inventor
落合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ttoku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任意设定从线圈部延伸的引线部的位置及形状并进行整形的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本发明中,利用可从卷芯凸缘(13)进出地突出的成形销(41、42)来进行如下工序,即:在将成形销(41、42)没入到卷芯凸缘(13)的状态下,将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而形成线圈部(101)的卷绕工序;在使成形销(41、42)从卷芯凸缘(13)突出的状态下,将从线圈部(101)延伸的线材(2)搭靠于成形销(41、42)上并折曲,从而对引线部(102、103)进行整形的整形工序。

Description

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从线圈部延伸的引线部整形的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线圈中,卷绕始端的引线部从涡旋状线圈部的内周延伸,而卷绕末端的引线部从涡旋状线圈部的外周延伸。
与此相对,双外绕线圈(也称α绕线圈)中,卷绕始端的引线部与卷绕末端的引线部,均从涡旋状线圈部的外周延伸。
以往,作为形成这种双外绕线圈的线圈绕线装置,有一种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267171号公报
然而,这种传统的线圈绕线装置,由于从线圈部延伸的引线部沿线圈部的卷绕方向(切线方向)延伸,因而在安装线圈时,有必要进行按对应于基板的形状对引线部进行整形的作业,因而存在该整形作业费时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任意地设定从线圈部延伸的引线部的位置及形状并进行整形的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本发明是一种线圈绕线方法,其将线材卷绕到卷芯上而形成线圈部,且特征在于,利用可从与线圈部的侧部对峙的卷芯凸缘进出地突出的成形销,来进行如下工序,即:卷绕工序,其在将该成形销没入到卷芯凸缘的状态下,将线材卷绕到卷芯上而形成线圈部;整形工序,其在使成形销从卷芯凸缘突出的状态下,将从线圈部延伸的线材搭靠于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引线部进行整形。
本发明是一种形成双外绕线圈的线圈绕线装置,该双外绕线圈具有:卷绕线材的线圈部;由从该线圈部的外周延伸的线材构成的第一、第二引线部,该线圈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以卷绕中心轴为中心来旋转卷芯的主轴;供给被卷绕到该卷芯上的线材的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以卷绕中心轴为中心来公转的转动架;借助转动架来供给卷绕到卷芯上的线材的公转线材供给机构;与被卷绕到卷芯上的线圈部的侧部对峙的主轴侧卷芯凸缘;可从该主轴侧卷芯凸缘进出地突出的第一、第二成形销;使该第一、第二成形销往复移动的成形销移动机构,并进行如下工序,即:卷绕工序,其在将第一、第二成形销没入到卷芯凸缘的状态下,将线材卷绕到卷芯上而形成线圈部;整形工序,其在使第一、第二成形销从主轴侧卷芯凸缘突出的状态下,使主轴及转动架向与上述卷绕工序中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旋转或者公转,并将从线圈部向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延伸的线材搭靠于第一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第一引线部进行整形,而且,将从线圈部向公转线材供给机构延伸的线材搭靠于第二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第二引线部进行整形。
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绕线方法,能够使引线部成为借助成形销从线圈部折曲并延伸的形状,针对引线部的位置及形状的设定自由度得到提高。由此,在安装线圈时,可有效地进行使引线部与基板连接的作业。
由于是一种使成形销往复移动而从卷芯凸缘进出的构成,因此可迅速进行成形销的移动,并能够缩短形成线圈的生产节拍时间,且提高生产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线圈绕线装置,能够分别借助第一、第二成形销,使第一、第二引线部成为从线圈部折曲并延伸的形状,可提高针对第一、第二引线部的位置及形状的设定自由度。由此,在安装双外绕线圈时,可有效地进行使引线部与基板连接的作业。
由于使主轴及转动架向与卷绕工序中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旋转或者公转,并对第一引线部及第二引线部同时进行整形,因此能够缩短形成双外绕线圈的生产节拍时间,且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双外绕线圈的侧视图及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线圈绕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该线圈绕线装置的端面图。
图4是该线圈绕线装置的动作图。
图5是该线圈绕线装置的动作图。
图6是该线圈绕线装置的动作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线圈绕线装置,2线材,3卷芯,11卷芯主轴机构,12主轴,13主轴侧卷芯凸缘(卷芯凸缘),41第一成形销(成形销),42第二成形销(成形销),43成形销移动机构,50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1转动架旋转机构,55转动架,58转动架侧卷芯凸缘,70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75夹具,76夹具气缸,77移动机,100双外绕线圈(线圈),101线圈部,102第一引线部(引线部),103第二引线部(引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的(a)是双外绕线圈(线圈)100的侧视图,(b)是双外绕线圈100的主视图。双外绕线圈100具有涡旋状地卷绕线材2的线圈部101,且作为从该线圈部101延伸的线材2所构成的引线部,具有第一引线部102及第二引线部103。
线圈部101具有第一层卷绕部101a及第二卷绕部101b。第一引线部102及第二引线部103被整形成:分别从线圈部101的第二层卷绕部101b折曲,并从卷绕中心轴O沿半径方向保持180°角度差来延伸。
图2是表示形成双外绕线圈100的线圈绕线装置(双外绕线圈绕线装置)1的简要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该线圈绕线装置1的剖视图。
这里,设互相正交的X、Y、Z这三个轴,假设X轴大致沿水平前后方向来延伸,Y轴大致沿水平横向来延伸,Z轴大致沿垂直方向来延伸,以此来说明线圈绕线装置1的构成。
线圈绕线装置1具有:使卷芯3旋转并卷绕线材2的卷芯主轴机构11;经由转动架55等,使线材2相对卷芯3公转并进行卷绕的转动架旋转机构51。
卷芯主轴机构11具有:支承卷芯3并进行旋转的主轴12;对主轴12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16。
主轴12具有:圆盘状的主轴侧卷芯凸缘(卷芯凸缘)13;圆柱状的芯轴14。主轴侧卷芯凸缘13与圆柱状的芯轴14,互相在同轴上延伸。
主轴侧卷芯凸缘13,构成与卷绕于卷芯3上的线圈部101的侧部对峙的卷芯凸缘。
芯轴14,在主轴支承台31上,通过轴承32可旋转地被支承。由此,主轴12以卷绕中心轴O为中心,可旋转地被支承。
主轴支承台31被支承为:可相对架台4沿Y轴方向移动。卷芯主轴机构11具有:与主轴支承台31螺纹结合的滚珠丝杠33;对该滚珠丝杠33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支承台驱动电机34。当由主轴支承台驱动电机34旋转滚珠丝杠33时,主轴支承台31滑动,而主轴12沿Y轴方向移动。
主轴电机16被支承在架台4上。主轴电机16的旋转,通过皮带轮17、皮带18、皮带轮19而传递到芯轴14上。
在芯轴14的外周上形成花键15。皮带轮19经由花键15可向转动轴方向滑动地与芯轴14连接。由此,即使芯轴14沿Y轴方向移动,也能够从皮带轮19向芯轴14传递旋转。
卷芯3为圆柱状,而且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主轴12的主轴侧卷芯凸缘13沿Y轴方向移动,并能够从主轴侧卷芯凸缘13进出地突出。
在卷芯3与主轴12之间插装有键21,两者被该键21卡住而不能相对旋转。
在卷芯3与主轴12之间,压缩插装弹簧24。卷芯3通过该弹簧24被施力而从主轴侧卷芯凸缘13突出。
卷芯3具有从其背后延伸的连杆部22。该连杆部22从中空的芯轴14中贯通,并在其突出端部上设有连杆挡边23。
在架台4上设有卷芯移动气缸25。该卷芯移动气  25,通过伸长动作来推压连杆挡边23,从而将卷芯3没入到主轴侧卷芯凸缘13内。
主轴12具有:能够从主轴侧卷芯凸缘13进出地突出的第一、第二成形销(成形销)41、42;使该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沿Y轴方向移动的成形销移动机构43。
成形销移动机构43具有:连接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的基端部的圆盘状转子44;与该转子44转动连接的辊子45;使该辊子45沿Y轴方向移动的成形销移动气46。
在主轴侧卷芯凸缘13与转子44之间,压缩插装多个弹簧47。转子44通过该弹簧47被施力而使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没入到主轴侧卷芯凸缘13。
当成形销移动气46使辊子45在图3中向左移动时,与辊子45转动连接的转子44克服弹簧47而移动,从而使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从主轴侧卷芯凸缘13中突出。
转动架旋转机构51具有:能够公转(转动)地支承在与卷芯3同轴上的转动架55;对该转动架55旋转驱动的转动架电机36。转动架电机36被支承在架台4上。
转动架55具有:圆筒状的转轴部56;L形的支臂部57。
转动架55的转轴部56,经由轴承52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架台4上。由此,转动架55以卷绕中心轴O为中心可公转地被支承。
在转动架55的公转轴(卷绕中心轴O)上,设有圆柱状的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该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与卷芯3的前端面相抵接,并与卷芯3一同旋转。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在转动架55的公转轴上,经由轴承69可旋转地被支承。
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构成与卷绕于卷芯3上的线圈部101的侧部对峙的卷芯凸缘。
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与主轴侧卷芯凸缘13,在卷芯3的两侧部上,起着对卷绕于卷芯3上的线材2进行引导的凸缘的作用。
转动架电机36被支承在架台4上。转动架电机36的旋转,通过皮带轮37、皮带38、皮带轮39传递至转动架55的轴部56。
轴部56形成为中空圆筒状,且在其端部形成切口59。
作为经由转动架55来供给线材2的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0,由未图示的线材源供给的线材2在轴部56的内侧通过,且经由导轮61从切口59取出线材2。
在转动架55上安装有导轮62、63,且在其转动前端部上安装有一对输送辊64。线材2搭靠于各导轮62、63上而被引导,并通过各输送辊64之间而被引导。各输送辊64边夹持线材2边旋转,并对线材2赋予规定的张力。
作为保持线材2的线材保持机构60,设有:夹持线材2的卡盘65;使该卡盘65开闭的卡盘气缸66;使该卡盘气缸66沿X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67。
作为供给线材2的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70,具有:夹持线材2的夹具75;使该夹具75开闭的夹具气缸76;使该夹具气缸76沿卷芯3的旋转半径方向移动的移动机77;使该移动机77沿卷芯3的旋转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78。移动机77使夹具气缸76沿Z轴方向移动,由此没入并蓄存从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0供给的线材2。移动机78使夹具气缸76沿Y轴方向移动。
移动机67、77、78由通过伺服电机被旋转驱动的滚珠丝杠、以及与该滚珠丝杠螺纹结合并平行移动的从动件等来构成。
未图示的控制器,对各移动机67、77、78的伺服电机、主轴电机16、卡盘气缸66、卷芯移动气缸25、主轴支承台驱动电机34、转动架电机36、成形销移动气缸46等的动作进行顺序控制,并将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而自动形成双外绕线圈100。
线圈绕线装置1具有上述构成,并按下列顺序将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而形成双外绕线圈100。
(1)如图4的(a)所示,在从各输送辊64引出的线材2的前端部被卡盘65夹持的状态下,如图中箭头所示,使夹具75下降,从而使夹具75夹持线材2的前端部。此后,打开卡盘65,使移动机67动作而将卡盘65移动到待避位置上。
(2)如图4的(b)所示,使夹持线材2的前端部的夹具75如图中箭头所示地上升,而将线材2从各输送辊64中引出。
(3)如图4的(c)所示,通过使主轴支承台驱动电机34动作,使主轴12如图中箭头所示地移动,而使卷芯3的前端面与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相抵接。此时,线材2与卷芯3的前端部外周对峙地延伸。
(4)如图5的(d)所示,分别使转动架电机36与主轴电机16动作,并使转动架55与主轴12如图中箭头所示地,沿同一方向且以同一速度来旋转(公转)。此时,使移动机77的伺服电机,与转动架电机36及主轴电机16的动作同步地动作,并使夹持线材2的前端部的夹具75如图中箭头所示地,沿Z轴方向下降,而且使移动机78的伺服电机动作,而使夹具75如图中箭头所示地,沿横向移动方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不会产生松弛,在卷芯3上无间隙地整齐地被卷绕。
(5)如图5的(e)所示,当线材2卷绕在转动架侧卷芯凸缘58与主轴侧卷芯凸缘13之间,而形成线圈部101的第一层卷绕部101a时,如图中箭头所示,反转夹具75的横向移动方向,而且使转动架55的公转(转动)速度达到主轴12的旋转速度的二倍。由此,从转动架55的输送辊64输出的线材2被收纳于第一层卷绕部101a的线材2之间并整齐地被卷绕,而且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同样被收纳于第一层卷绕部101a的线材2之间并整齐地被卷绕。这样,在第一层卷绕部101a的外周形成第二层卷绕部101b。
此时,转动架55相对Y轴方向(横向移动方向)在规定位置上公转,但也可以构成为使转动架55沿Y轴方向移动。
上述(1)~(5)的动作作为绕线工序来进行。接下来,(6)~(8)的动作作为整形工序来进行。
(6)如图5的(f)所示,当形成第二层卷绕部101b时,从转动架55的输送辊64抽出的线材2以及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分别从第二层卷绕部101b的中央部延伸。
(7)如图6的(g)所示,使转动架55公转,并将输送辊64配置到夹具75的附近,从而使从转动架55的输送辊64延伸的线材2、与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互相交叉。这样,使成形销移动气缸46动作,并使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如图中箭头所示,从主轴侧卷芯凸缘13突出。
(8)如图6的(h)中的箭头所示,使转动架55向与卷绕时相反方向公转180度,而且使主轴12向与卷绕时相反方向旋转90度。由此,从转动架55的输送辊64延伸的线材2,以第二成形销42为支点来折曲,而且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以第一成形销41为支点来折曲。此时,如图中箭头所示,夹具75向上方移动,而使在夹具75与卷绕部101b之间延伸的线材2不松弛。此外,在主轴12逆旋转时线材2被第一成形销41拉紧的场合下,也可以不使夹具75向上方移动。
接下来,在使移动机67动作而移动卡盘65后,关闭卡盘65而夹持从输送辊64向第二成形销42延伸的线材2,并利用未图示的切刀,在输送辊64与卡盘65之间切断线材2。
这样,如图6的(i)所示,形成双外绕线圈100。
接下来,使成形销移动气缸46动作,并将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没入到主轴侧卷芯凸缘13内,而且使卷芯移动气缸25动作,并将卷芯3没入到主轴侧卷芯凸缘13内,并从线圈部101中拔出卷芯3。
接下来,打开夹具75,使成为第一引线部102的线材2脱离,并使夹持成为第二引线部103的线材2的卡盘65沿X轴方向移动后,打开卡盘65,向未图示的送出部,输送图6的(i)所示的双外绕线圈100。
通过依次实施上述各工序,来自动地形成双外绕线圈100。
在双外绕线圈100中,第一引线部102与第二引线部103被整形成为:分别从线圈部101的第二层卷绕部101b折曲,并从卷绕中心轴O,沿半径方向保持180°角度差来延伸,因此无需对第一引线部102与第二引线部103通过手工作业进行整形。由此,在安装双外绕线圈100时,可有效地进行在基板上通过软钎焊等来连接第一引线部102与第二引线部103的作业。
此外,双外绕线圈100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具有三层以上卷绕部的多层线圈部101,而且,第一引线部102与第二引线部103并不限于保持180°,也可以保持任意角度差来延伸地形成。此外,也可以通过将转动架55的公转速度设定为高于主轴13旋转速度的二倍或低于二倍,来使第一引线部102与第二引线部103形成的位置从卷绕部101b的中央部向左右移动。
在线材2的表面涂布熔接层,该熔接层在线圈部101的卷绕时被加热而熔化后固定,由此来维持线圈部101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线圈绕线方法或线圈绕线装置,其将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而形成线圈部101,且构成为:利用或者具备可从与线圈部101的侧部对峙的卷芯凸缘13进出地突出的成形销41、42来实施如下工序,即:卷绕工序,其在将成形销41、42没入到卷芯凸缘13的状态下,在卷芯3上卷绕线材2而形成线圈部101;整形工序,其在使成形销41、42从卷芯凸缘13突出的状态下,将从线圈部101延伸的线材2搭靠于成形销41、42上并折曲,而对引线部102、103进行整形。
基于上述构成,能够借助成形销41、42来使引线部102、103成为从线圈部101折曲并延伸的形状,可提高针对引线部102、103的位置及形状的设定自由度。由此,在安装线圈100时,可有效地进行使引线部102、103与基板连接的作业。
由于构成为:使成形销41、42往复移动而从卷芯凸缘13进出,因而能够迅速进行成形销41、42的移动,且能够缩短形成线圈100的生产节拍时间,且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线圈绕线方法,不限于具备转动架旋转机构51与卷芯主轴机构11这两者的线圈绕线装置1,也可以适用于只具备卷芯主轴机构11的线圈绕线装置,还可以利用成形销来对向在卷绕结束时从线圈部抽出线材2的喷丝头延伸的线材进行整形。此外,对于只具备转动架旋转机构51的线圈绕线装置,也可以适用本发明的线圈绕线方法,也可以利用成形销对在卷绕结束时从线圈部向转动架延伸的线材进行整形。
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形成双外绕线圈100的线圈绕线装置1,该双外绕线圈100具有:卷绕线材2的线圈部101;由从该线圈部101的外周延伸的线材2构成的第一、第二引线部102、103,其构成为具有:以卷绕中心轴O为中心使卷芯3旋转的主轴12;供给卷绕于该卷芯3上的线材2的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70;以卷绕中心轴O为中心来公转的转动架55;借助转动架55来供给卷绕于卷芯3上的线材2的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0;与卷绕于卷芯3上的线圈部101的侧部对峙的主轴侧卷芯凸缘13;可从该主轴侧卷芯凸缘13进出地突出的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使该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往复移动的成形销移动机构43,并进行如下工序,即:卷绕工序,其在将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没入到卷芯凸缘13、58的状态下,将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而形成线圈部101;整形工序,其在使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从主轴侧卷芯凸缘13突出的状态下,使主轴12及转动架55向与卷绕工序中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旋转或者公转,并将从线圈部101向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70延伸的线材2搭靠于第一成形销41上并折曲,从而对第一引线部102进行整形,而且将从线圈部101向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0延伸的线材2搭靠于第二成形销42上并折曲,从而对第二引线部103进行整形。
基于上述构成,能够分别借助第一、第二成形销41、42来使第一、第二引线部102、103成为从线圈部101折曲并延伸的形状,可提高针对第一、第二引线部102、103的位置及形状的设定自由度。由此,在安装双外绕线圈100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使第一、第二引线部102、103与基板连接的作业。
由于使主轴12及转动架55向与卷绕工序中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旋转或者公转,而对第一引线部102及第二引线部103同时进行整形,因此能够缩短形成双外绕线圈100的生产节拍时间,且提高生产率。
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转动架55的公转速度达到主轴12的旋转速度的二倍,而将从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70供给的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而且将从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0供给的线材2卷绕到卷芯3上。
基于上述构成,从两个方向供给的线材2同时被卷绕到卷芯3上,从而能够缩短卷绕时所需的生产节拍时间,且提高生产率。
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70具备夹持线材2的夹具75、和使该夹具75移动的移动机77,通过移动机77使夹具75移动,而将从公转线材供给机构50供给的线材2没入并蓄存,而且在卷绕工序中,与主轴12的旋转同步地,移动机77将夹具75向靠近卷芯3的方向移动,由此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被卷绕到卷芯3上。
基于上述构成,在卷绕工序中,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的张力大致保持一定,线材2不会松弛,能够使线圈部101中的线材2无间隙地整齐地排列。
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整形工序中,与主轴12的旋转同步地,移动机77将夹具75向远离卷芯3的方向移动,而且将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搭靠于第一成形销41上并折曲,从而对第一引线部102进行整形。
基于上述构成,在整形工序中,被夹具75保持前端部的线材2的张力大致保持一定,线材2不会松弛,使线材2以第一成形销41为支点来折曲,从而可按规定的形状且精度良好地对第一引线部102进行整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显然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5)

1.一种线圈绕线方法,将线材卷绕到卷芯上而形成线圈部,其特征在于,
利用可从与上述线圈部的侧部对峙的卷芯凸缘进出地突出的成形销,来进行如下工序,即:
卷绕工序,其在将该成形销没入到上述卷芯凸缘的状态下,将上述线材卷绕到上述卷芯上,而形成上述线圈部;
整形工序,其在使上述成形销从上述卷芯凸缘突出的状态下,将从上述线圈部延伸的上述线材搭靠于上述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上述引线部进行整形。
2.一种形成双外绕线圈的线圈绕线装置,该双外绕线圈具有:卷绕线材的线圈部;由从该线圈部的外周延伸的上述线材构成的第一、第二引线部,该线圈绕线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
以卷绕中心轴为中心来旋转卷芯的主轴;
供给被卷绕到上述卷芯上的上述线材的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
以上述卷绕中心轴为中心来公转的转动架;
借助上述转动架来供给卷绕到上述卷芯上的上述线材的公转线材供给机构;
与卷绕到上述卷芯上的上述线圈部的侧部对峙的主轴侧卷芯凸缘;
可从该主轴侧卷芯凸缘进出地突出的第一、第二成形销;
使该第一、第二成形销往复移动的成形销移动机构,
并进行如下工序,即:
卷绕工序,其在将上述第一、第二成形销没入到上述卷芯凸缘的状态下,将上述线材卷绕到上述卷芯上而形成上述线圈部;
整形工序,其在使上述第一、第二成形销从上述主轴侧卷芯凸缘突出的状态下,使上述主轴及上述转动架向与上述卷绕工序中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来旋转或者公转,并将从上述线圈部向上述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延伸的上述线材搭靠于上述第一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上述第一引线部进行整形,而且,将从上述线圈部向上述公转线材供给机构延伸的上述线材搭靠于上述第二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上述第二引线部进行整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卷绕工序中,使上述转动架的公转速度成为上述主轴的旋转速度的2倍,并将从上述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供给的上述线材卷绕到上述卷芯上,同时将从上述公转线材供给机构供给的上述线材卷绕到上述卷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非公转线材供给机构具有:夹持上述线材的夹具;使该夹具移动的移动机,
该移动机通过移动上述夹具,将从上述公转线材供给机构供给的上述线材没入并储存,
在上述卷绕工序中,与上述主轴的旋转同步地,上述移动机将上述夹具向靠近上述卷芯的方向移动,由此被上述夹具保持前端部的上述线材被卷绕到上述卷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整形工序中,与上述主轴的旋转同步地,上述移动机将上述夹具向远离上述卷芯的方向移动,将被上述夹具保持前端部的上述线材搭靠于上述第一成形销上并折曲,而对上述第一引线部进行整形。
CN200910142056XA 2008-06-24 2009-06-01 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Active CN101620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4295 2008-06-24
JP2008-164295 2008-06-24
JP2008164295A JP5108648B2 (ja) 2008-06-24 2008-06-24 コイル巻線方法およびコイル巻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0934A true CN101620934A (zh) 2010-01-06
CN101620934B CN101620934B (zh) 2012-05-09

Family

ID=41514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2056XA Active CN101620934B (zh) 2008-06-24 2009-06-01 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08648B2 (zh)
CN (1) CN101620934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3000A (zh) * 2012-12-28 2013-03-20 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线饼整形工装
CN10390382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黑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电阻
CN104828642A (zh) * 2015-05-10 2015-08-1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多轴绕线设备的离合传动系统
CN107195454A (zh) * 2014-07-01 2017-09-22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
CN107919226A (zh) * 2014-05-28 2018-04-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109068259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的绕制工装以及音圈的绕制方法
CN109119243A (zh) * 2017-06-23 2019-01-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绕线装置
CN111052278A (zh) * 2018-06-25 2020-04-21 日特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以及使用该绕线装置的绕线方法
CN112653973A (zh) * 2020-12-25 2021-04-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方法
CN112653972A (zh) * 2020-12-25 2021-04-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方法
CN114360900A (zh) * 2022-01-19 2022-04-15 苏州智伟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多圈空芯线圈绕线方法
CN114551087A (zh) * 2022-04-26 2022-05-27 启东市中喆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变压器或电抗器漆包线绕组制造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3558B2 (ja) * 2008-09-30 2013-07-10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5888994B2 (ja) * 2012-01-13 2016-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形変成器
JP5858575B2 (ja) * 2012-02-09 2016-02-10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の多連巻線装置及びその多連巻線方法
JP6277651B2 (ja) * 2013-09-30 2018-02-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巻線型電子部品の製造装置
JP6315792B2 (ja) * 2014-05-15 2018-04-25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製造装置
KR101621805B1 (ko) 2016-03-29 2016-05-17 주식회사 비츠로씨앤씨 코일 권선장치
CN105978258B (zh) * 2016-06-13 2023-03-10 东莞市大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摄像头驱动马达四面智能绕线机的绕线机构
JP2019153705A (ja) * 2018-03-05 2019-09-12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製造設備及び巻線方法並びに完成品の製造方法
CN108847350B (zh) * 2018-08-21 2024-03-1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绕制圈数不同的饼式线圈绕线机构
CN110562800A (zh) * 2019-09-03 2019-12-13 台州睿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侧引线和分离绕线的高效绕线机装置
CN114300257A (zh) * 2020-12-18 2022-04-08 佛山市东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变压器的绕线加工方法及应用其的变压器绕线加工系统
CN117174481B (zh) * 2023-10-28 2024-01-23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线方式绕阿尔法线圈的成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346A (ja) * 1985-07-18 1987-01-31 Noriyoshi Okura コイルの巻線方法
CH684642A5 (fr) * 1991-02-25 1994-11-15 Ake Gustafson Pince de maintien d'un corps de bobine dans une machine de bobinage.
JP2682587B2 (ja) * 1991-09-26 1997-11-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線形成方法および巻線形成装置
JP2942719B2 (ja) * 1995-07-11 1999-08-30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線機
CN1144390A (zh) * 1995-08-25 1997-03-05 金星镐 用于调频的自动绕线圈机
JP2806899B2 (ja) * 1995-11-17 1998-09-30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線条材の巻取装置
JPH11233361A (ja) * 1998-02-13 1999-08-27 Toko Inc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巻線装置
JP3344312B2 (ja) * 1998-03-23 2002-11-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3507399B2 (ja) * 2000-03-22 2004-03-15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外外巻コイルの巻線方法および巻線機
JP3613680B2 (ja) * 2001-01-05 2005-01-2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巻線機
JP4337416B2 (ja) * 2003-06-12 2009-09-30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皮膜銅線の巻線方法およびフッ素樹脂皮膜銅線の巻線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821B (zh) * 2012-12-27 2018-01-16 黑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电阻
CN10390382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黑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电阻
CN102983000A (zh) * 2012-12-28 2013-03-20 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线饼整形工装
CN107919226B (zh) * 2014-05-28 2020-12-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107919226A (zh) * 2014-05-28 2018-04-1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107195454B (zh) * 2014-07-01 2019-01-08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
CN107195454A (zh) * 2014-07-01 2017-09-22 友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绕线方法
CN104828642A (zh) * 2015-05-10 2015-08-12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多轴绕线设备的离合传动系统
CN109119243B (zh) * 2017-06-23 2021-08-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绕线装置
CN109119243A (zh) * 2017-06-23 2019-01-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和绕线装置
CN111052278A (zh) * 2018-06-25 2020-04-21 日特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以及使用该绕线装置的绕线方法
CN111052278B (zh) * 2018-06-25 2022-08-23 日特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以及使用该绕线装置的绕线方法
CN109068259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音圈的绕制工装以及音圈的绕制方法
CN112653972A (zh) * 2020-12-25 2021-04-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方法
CN112653972B (zh) * 2020-12-25 2022-01-0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方法
CN112653973B (zh) * 2020-12-25 2022-01-0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方法
CN112653973A (zh) * 2020-12-25 2021-04-1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音圈绕制方法
CN114360900A (zh) * 2022-01-19 2022-04-15 苏州智伟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多圈空芯线圈绕线方法
CN114551087A (zh) * 2022-04-26 2022-05-27 启东市中喆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变压器或电抗器漆包线绕组制造设备
CN114551087B (zh) * 2022-04-26 2022-07-05 启东市中喆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变压器或电抗器漆包线绕组制造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10180A (ja) 2010-01-14
JP5108648B2 (ja) 2012-12-26
CN101620934B (zh)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0934B (zh) 线圈绕线方法及线圈绕线装置
CN101488689B (zh) 多极电枢的卷线方法及卷线装置
CN101378212B (zh) 绕线装置
CN100553952C (zh) 绕丝设备
CN101798028B (zh) 碳纤维预浸料浸胶生产线用双工位翻转卷取装置
CN101562377B (zh) 空心线圈的绕线方法和绕线装置
CN104752051A (zh) 绕线装置以及绕线方法
CN203382277U (zh) 用于卷绕纤维幅材的卷取装置
CN1264323A (zh) 卷绕热轧的带材或板材的卷绕机
TWI782243B (zh) 用來捲繞並更換捲筒材料之捲軸的裝置及專用方法
CN107464687A (zh) 电磁成形平板线圈绕制装置及使用方法
JP6212756B2 (ja) 巻取装置
JP5389522B2 (ja) コイル成形方法及びコイル成形装置
JP4456053B2 (ja) コイルの巻線システム及び巻線方法
CN114014076A (zh) 一种分切收卷转塔
JP6302571B2 (ja) ストリップ材料を巻く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3507399B2 (ja) 外外巻コイルの巻線方法および巻線機
CN103373627A (zh) 卷绕纤维幅材尤其是部分纸幅材和纸板幅材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61280B (zh) 用于转向卷取机的支撑装置以及卷取设备
JPH0590056A (ja) 巻線形成方法および巻線形成装置
CN106276362B (zh) 用于卷绕纤维幅材的卷取装置
CN103373628B (zh) 用于卷绕纤维幅材尤其是纸幅和纸板幅的方法和设备
CN202524255U (zh) 绕线装置
CN218809548U (zh) 改善超细金属丝直线性的收线系统
CN211304264U (zh) 一种无缝对接收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