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8223A - 高压蒸汽灭菌器 - Google Patents

高压蒸汽灭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8223A
CN101618223A CN200910009555A CN200910009555A CN101618223A CN 101618223 A CN101618223 A CN 101618223A CN 200910009555 A CN200910009555 A CN 200910009555A CN 200910009555 A CN200910009555 A CN 200910009555A CN 101618223 A CN101618223 A CN 101618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hamber
sterilization
autoclave sterilizer
drying heater
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95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矶尾信行
明里正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Te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Te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Tega Sany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18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对灭菌工序之前编入了利用干燥加热器预先加热内壁的预加热工序的程序的运行,避免了因在灭菌工序中产生的高温蒸汽而在内腔壁上产生结露水。但是,由于在每次运行时在灭菌工序之前均进行该预加热工序,因此即使是在进行了一回灭菌处理的运行而致使内腔内部处于温暖状态的情况下,也进行该预加热工序,从而使得从运行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变长。本发明为使这种现象不会发生的改良技术。本发明之高压蒸汽灭菌器设置有可任意操作的准备按钮,在灭菌处理运行开始的启动键开启之前,通过开启该准备按钮,进入事先预热内腔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或者通过在保持准备按钮关闭的状态下开启启动键,使灭菌处理运行开始。

Description

高压蒸汽灭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蒸汽灭菌器,主要设置在医院等,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医疗用器具等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
背景技术
有一种高压蒸汽灭菌器,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于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该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其在灭菌器主体内设置有前面开口;盖,其用于密封该内腔的前面开口。该高压蒸汽灭菌器为,在将被灭菌物收纳于内腔内部并关闭盖的状态下,在设定了定时器之后,如图9所示,通过启动键(启动按钮)的开启(ON)而开始灭菌模式的运行,在用真空泵将内腔抽成真空的同时,实施通过安装在内腔外周的干燥加热器加热内腔壁的预加热工序。然后停止向真空泵和干燥加热器的通电,并在注水工序中向内腔内底部注入水,在用真空泵将内腔内部抽成真空的预真空工序之后,再经由用灭菌加热器使注入的水加热蒸发的加热工序,从而进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被灭菌物进行灭菌的灭菌工序。灭菌工序结束之后,进行内腔内部的排水和排汽的排水排汽工序,接着向干燥加热器通电而进行使被灭菌物和内腔内部干燥的干燥工序。(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39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预真空工序中,将内腔内部抽成真空是为了使在其后进行的灭菌工序处于高温高压蒸汽下。另一方面,在将内腔内部抽成真空但不进行利用干燥加热器的通电而实施的预干燥的情况下,如果在内腔冷却的状态下立即进行灭菌工序,则由上述灭菌加热器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会在冷却的内腔壁上结露,并且该结露水会滴下到被灭菌物上而使被灭菌物变湿。这种情况下,如果被灭菌物为布类,则该布类会成为干燥不良的状态,此外,当被灭菌物为金属物时,在该金属物的镜面上会成为结露状态。尤其是,当在内腔壁上产生大量的结露水,或布类的被灭菌物吸收滴下的结露水时,在灭菌工序中为了产生高温蒸汽而注入的水出现不足,进而导致成为干烧状态。
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如上所述,通过运行在灭菌工序之前加入了利用干燥加热器事先加热内腔的预加热工序的程序,从而避免产生由在灭菌工序中产生的高温蒸汽而生成的结露水。
但是现有的技术,如上所述,被程序化为通过启动键(启动按钮)的开启(ON)而开始运行的运行中进行预加热工序,由于在灭菌工序之前必须进行该预加热工序,因此即使在进行了一次灭菌处理的运行之后内腔内部处于温暖状态的情况下,也要进行该预加热工序。因此,从运行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变长。
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现象,本发明设置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能够任意操作的准备按钮,通过按下该准备按钮,能够在通常的灭菌处理的运行开始之前实施事先预热内腔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当不按下该准备按钮而开启(ON)启动键(启动按钮)时,由于成为不进行预加热工序的运行模式,因此即使忘记按下该准备按钮,也不会对正常的灭菌处理的运行造成障碍,是一种安全的发明。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常的灭菌处理的运行开始之前,根据需要预加热的状况,自动地实施事先对内腔壁进行预热的预加热模式的技术,用以替代由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操作准备按钮的方式。
第一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该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启动键的开启(ON)而开始灭菌模式的运行,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将所述内腔内部排汽干燥,所述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选择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和不通电的准备按钮,通过所述准备按钮的开启(ON)操作,能够在所述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从而实施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
第二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该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启动键的开启(ON)而开始灭菌模式的运行,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将所述内腔内部排汽干燥,所述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而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预加热模式,在开始运行所述灭菌模式之前,根据所述内腔的温度检测,由控制装置进行是否实施所述预加热模式的自动控制。
第三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该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启动键的开启(ON)而开始灭菌模式的运行,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将所述内腔内部排汽干燥,所述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而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预加热模式,在开始运行所述灭菌模式之前,根据对所述干燥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由控制装置进行是否实施所述预加热模式的自动控制。
在第一发明中,通过按下准备按钮,能够在通常的灭菌处理的运行开始前,实施事先预热内腔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因此,如果是在进行了一回灭菌处理的运行而内腔壁内处于温暖状态下,可以不按下准备按钮(不经由选择预加热模式)而通过启动键的开启(ON),开始下一个灭菌模式的运行。因此,与现有的在通过启动键的开启(ON)而开始的运行模式中编入了预加热工序的程序方式相比,能够实现从运行开始到灭菌模式结束的时间短缩。而且,由于能够任意选择从按下准备按钮到启动键的开启(ON)的时间,因此除了考虑内腔壁的加热之外,再考虑放入内腔内部中的被灭菌物的干燥性能而决定该时间即可,从而还能够实现被灭菌物的干燥性能的提高。
在第二发明中,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由于对是否实施预加热模式进行自动控制,因此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无须对准备按钮进行开启(ON)操作,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第三发明中,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由于对是否实施预加热模式进行自动控制,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无须对准备按钮进行开启(ON)操作,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结构图。(实施例1)
图2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流程图。(实施例1)
图3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序工作图。(实施例1)
图4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操作面板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5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控制框图。(实施例1)
图6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流程图。(实施例2)
图7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流程图。(实施例3)
图8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干燥传感器的局部剖面图。(实施例3)
图9为现有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流程图。
符号的说明
1·····灭菌器主体的外壳
2·····内腔的前面开口
3·····被灭菌物
4·····内腔
5·····灭菌加热器
13·····注水流道
17·····排汽流道
20·····排出流道
22·····真空泵
23·····用于检测内腔内部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26·····干燥加热器
27·····控制装置
39·····启动键
45·····准备按钮
KS·····干燥加热器的通电控制用温度传感器(干燥传感器)
SW1·····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其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其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通过启动键的开启而开始灭菌模式的运行,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将所述内腔内部排汽干燥,所述的高压蒸汽灭菌器设置有用于选择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和不通电的准备按钮,通过所述准备按钮的开启(ON)操作,能够在所述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从而实施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下面记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作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工序工作图,图4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操作面板的主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控制框图。
首先根据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1为高压蒸汽灭菌器MK主体的外壳,在其内部收纳配置有圆筒状的内腔4,该内腔4将医疗用器具等的被灭菌物3收纳于内部并进行灭菌处理等,且其上形成有前面开口2。
5为由配置在上述内腔4内的底部的护套加热器等构成的灭菌加热器,上方由加热器罩6覆盖,在该加热器罩的上面载持有被灭菌物3,并且在加热器罩6的前端部与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封闭前面开口2的盖7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通风用的间隙8。
9为末端与内腔4内的底部连通的供给管,将始端连接于空气过滤器10的空气供给流道11,和始端开口于储水箱12的水中的注水流道13相连接,并在空气供给流道11的途中连接第一电磁阀14,在注水流道13的途中连接第二电磁阀15,并且在注水流道13的始端部上设置有线圈状的第一换热器16。
17为一端与内腔4内的后壁上部连通,而另一端在储水箱12内的上方位置处开口的排汽流道,在其途中连接有第三电磁阀18,并且在靠近另一端处设置有位于水中的线圈状的第二换热器19。
20为一端与内腔4内的侧壁的中间高度的位置连通,而另一端在储水箱12内的上方位置处开口的排出流道,在其途中连接有第四电磁阀21和真空泵22。
此外,在内腔4的内部后方侧壁上配设有用于检测内腔4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3,并在比排汽流道17的第三电磁阀18更靠近内腔4处连接有压力计24和压力传感器25,并且,在内腔4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用于加热内腔4的壁的带状的干燥加热器26。
27为配置在外壳1内的适当位置上的控制装置,其由未图示的微处理器为中心构成,依据用于检测内腔4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3的检测温度、压力传感器25的所检测压力以及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向灭菌加热器5、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8、第四电磁阀21、真空泵22等的通电,此外,还控制配置在图4所示的操作面板30上的显示部32等。
在本发明中设置有用于选择向干燥加热器26通电和不通电的准备按钮45,通过准备按钮45的开启(ON)操作,能够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通过预先向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实施加热内腔4的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
在配置于高压蒸汽灭菌器MK的前面部的操作面板30上,配置有用于设定高压蒸汽灭菌器MK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模式的设定部31,和用于显示工作条件和工作模式的显示部32等。在设定部31中配置有时刻设定部31A、预约设定部31B、方式(Course)选择部31C、设定确认部31D、启动键(或者称为启动按钮,是启动开关的操作部)39、停机键40、调节温度、时间、时刻的设定值的向上/向下部31G、结束预定键41、测试键42以及准备按钮45等。显示部32具有:温度和时刻等的显示部32A、干燥、预约等的时间显示部32B、每种被灭菌物3的方式显示部32C、过程显示部32D、盖7的锁止状态显示部32E等。
控制装置27如图5所示,在输入/输出接口上连接有操作面板30,在输入接口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3和压力传感器25,在输出接口上连接有灭菌加热器5、干燥加热器26、第一电磁阀14、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8、第四电磁阀21、真空泵22、蜂鸣器33等。
在灭菌操作时,首先,通过开启(ON)操作电源开关SW1,成为待机状态。如图3所示,在待机状态下,作为进气门的第一电磁阀14打开。在该状态下,打开盖7并由开口2将被灭菌物3放置在内腔4内,然后关闭盖7。盖7由锁止装置(未图示)锁止在关闭状态,闭盖检测开关(未图示)动作并通过控制装置27的工作,使盖7的锁止状态显示部32E的LED点亮。在该状态下成为能够开始高压蒸汽灭菌器MK的运行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能够开始高压蒸汽灭菌器MK的运行的状态下,由方式选择部31C进行采用何种方式灭菌的选择。每当方式选择部31C的开启(ON)时,方式显示部32C的1~4的方式编号左侧的LED32C1的点灯位置被切换,在显示选择的方式的同时,过程显示部32D的各LED32D1的点灯位置被切换,从而显示所选择的方式的进程。在选择方式后,观察显示部32A并在欲变更灭菌温度时,通过向上/向下部31G而设定规定值,其后,就开启设定确认部31D。通过上述操作,待机状态下的准备就此结束。
在该准备结束后的待机状态下,如图2的流程图所示,进入是否开启(ON)操作准备按钮45的步骤。该工作的流程,在图2的流程图中,是从“准备按钮45是否被按下?”的步骤开始。通过准备按钮45的开启(ON)操作,如图3所示,干燥加热器26被通电,从而成为内腔4的壁被加热的选择预加热模式(图2以及图3的预加热工序)。由此,第三电磁阀18打开并排出内腔4的湿气。此外,根据温度传感器23的检测温度,由控制装置27控制向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且内腔4内的温度被控制为规定温度,内腔4的壁被加热至预加热的规定温度。
此外,在待机状态下,当不进行选择预加热模式(图2以及图3的预加热工序)而通过启动键39的开启(ON)操作而开始进行(开始图2的抽真空工序以及其后的工序)预处理工序时,不按下准备按钮45而开启操作启动键39。即,在图2的上段所示的“准备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从准备按钮45未被按下的否(No)的线向图2的上段所示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移动。此处,当开启(ON)了启动键39时,则向是(Yes)的线前进,成为如同所记载的“运行开始”一般,开始灭菌模式的运行,从而不进行选择预加热模式(图2以及图3的预加热工序),而开始进行(开始图2的抽真空工序以及其后的工序)后述的预处理工序。
如上所述,当开始选择预加热模式(图2以及图3的预加热工序)时,将检查启动键39是否被开启(ON)(如图2的中段所示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此处,当未开启(ON)操作启动键39时,在图2的中段所示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向否(No)线移动,继续进行预加热工序。由于内腔4的壁的加热状态能够由根据温度传感器23的检测温度而显示在显示器32A上的温度来进行确认,因此,通常在确认后,开启(ON)启动键39。通过开启(ON)(在图2的中段所示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向是(Yes)线移动)启动键39,如所记载的“运行开始”那样,进入灭菌模式,从而依次实施图2以及图3所示的工序工作。
即,通过启动键39的开启(ON)操作而成为灭菌模式,并开始进行预处理工序(开始图2的抽真空工序并向其后的工序依次移动),如图3所示,向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变为不通电,盖7的锁止装置(未图示)工作从而实施锁止,在向真空泵22通电的同时,打开第四电磁阀21,由排出通道20抽取内腔4内的空气并排出到外部。当开始该排出之后达到例如30秒、或者压力传感器25的检测压力达到例如-20kPa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4规定时间(例如运行开始后3分钟),由供给管9以及空气供给流道11向内腔4内供给外部气体,在干燥内腔4的内表面等之后,关闭第一电磁阀14,打开第二电磁阀15并经过注水至规定水位(加热器罩6的下方)的注水工序,进而执行真空泵22工作规定时间(例如运行开始后8分钟30秒)而排出内腔4内的空气的预真空工序。
此外,当上述预真空工序结束的同时,利用压力传感器25计测内腔4内的压力,当检测压力在规定压力(例如-50kPa)以上时,则判断为发生了真空泵22的劣化或排出流道20等的配管阻塞等异常而停止运行,并启动蜂鸣器33而报知真空度不足的发生。当在预真空工序时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该状况并停止灭菌工作,能够可靠地防止因真空度不足而造成的灭菌不良,并通过由蜂鸣器33报知异常的发生,从而能够迅速地通知异常发生。当由于异常发生而停止运行时,在断开电源开关(未图示)并从插座拔掉电源线之后,检查异常处,或者进行修理,之后,再进行上述的运行开始操作。
另一方面,当预真空工序正常结束时,在停止向真空泵22的通电并关闭第四电磁阀21之后,向灭菌加热器5通电从而加热注入内腔4内的水以产生蒸汽,同时打开第三电磁阀18进行从排出流道17将内腔4内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加热工序。
通过这样的加热工序,当由温度传感器23检测的内腔4内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在实施例中为121℃)时,结束加热工序,并控制向灭菌加热器5的通电以便维持该规定温度,由此,进行对被灭菌物3实施灭菌处理的灭菌工序。
在灭菌工序中,通过预先设定的灭菌计时器而实施规定时间的灭菌处理,当该处理结束时,打开第二电磁阀15进行排水,并打开第三电磁阀18向干燥加热器26适当地通电,从而实施进行排汽处理的排水排汽工序。
当实施这样的排水排汽处理的排水排汽工序结束时,通过干燥计时器打开第四电磁阀21并使真空泵22工作,并且适当地打开第一电磁阀14,通过供给管9以及空气供给流道11、排出流道20向内腔4内供给外部气体,以实施规定时间的干燥处理。此时,由供给管9供给至内腔4内的空气,通过灭菌加热器5的周围后被加热,并由间隙8流入被灭菌物3的周围,在利用干燥加热器26加热内腔4的同时,进行干燥处理被灭菌物3、内腔4的内表面的干燥工序。
当通过该干燥工序而实施的干燥处理结束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4和第四电磁阀21,并停止真空泵22从而结束全部的处理。此外,在图3中,虽然在第一电磁阀14关闭后,又再次被打开,但这是为了保持将外部空气收入内腔4内的状态,因此也可以采用在干燥工序结束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4的控制。
在上述的灭菌操作中,采用了选择预加热模式,即在开启(ON)启动键39之前,通过准备按钮45的开启(ON)操作,向干燥加热器26通电从而加热内腔4的壁。但是,在实施了一回这样的灭菌处理之后,继续实施灭菌处理时,由于通过前次的灭菌处理使内腔4的壁被加温至一定程度,因此在继续进行灭菌处理之前不需要采用加热内腔4的壁的选择预加热模式。
因此,接着进行的灭菌处理就省略上述的选择预加热模式。即,在打开盖7由开口2将被灭菌物3放置于内腔4内并关闭盖7之后,如上所述,通过方式选择部31C的开启(ON)操作选择方式,观察显示部32A并在欲变更灭菌温度时,通过向上/向下部31G设定为规定值,其后就使设定确认部31D为开启(ON)。在该状态下,通过开启(ON)启动键39,从而成为从图3所示的从预处理工序开始的模式。该工作的流程为,在图2的流程图中,从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这是指启动键39是否被按下)的步骤开始的流程。
并且,加热工序、灭菌工序、排汽工序、干燥工序等中的温度和时间等并不仅限于此,而是根据内腔4的容积和被灭菌物的种类适当地设定。
【实施例2】
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开启(ON)准备按钮的技术。实施例2的技术为替代这种手动式而采用自动式的技术。下面对该技术进行说明。高压蒸汽灭菌器1的结构以及功能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点为,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是否进行预加热模式(图2以及图3的预加热工序)被自动控制。下面根据图6所示的高压蒸汽灭菌器1的工作流程图对此进行说明。
高压蒸汽灭菌器1为,与实施例1同样地开启(ON)电源开关SW1,进行各种设定和选择等,在上述准备完成了的待机状态下,在图6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进行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判断,当未被按下时向否(No)线移动并继续待机状态。此处,当启动按钮被按下时,在图6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向是(Yes)线移动。
接着,当检测出所述启动按钮的开启操作时,进入下一个“内腔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步骤,通过温度传感器23检测出内腔4内的温度,如果内腔内部的温度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以下,则向是(Yes)线移动并进入预加热模式。在预加热模式中,干燥加热器26被通电,从而成为内腔4的壁被加热的预加热模式(图3以及图6的预加热工序)。由此,与实施例1同样,第三电磁阀18打开并排出内腔4的湿气。而且,根据温度传感器23的检测温度,由控制装置27控制向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并使内腔4内的温度被控制为预加热的规定温度,内腔4的壁被加热至预加热的规定温度。
在“内腔的温度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步骤中,如果在规定温度以上(超过规定温度),则向否(No)线移动并开始灭菌模式,与实施例1同样,开始图6的抽真空工序并向其后的工序依次移动。
此外,也可以是,在图6中,待机状态之后为预加热工序、其次为“内腔的温度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步骤,再其次进行“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判断,当启动按钮被按下时,向是(Yes)线移动并开始灭菌模式,与上述同样,开始图6的抽真空工序,并向其后的工序依次移动。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2的技术中,由于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对是否实施预加热模式(图3的预加热工序)进行自动控制,因此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无须开启(ON)操作准备按钮,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实施例3】
上述实施例1的技术为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开启(ON)准备按钮的技术。实施例3的技术为替代这种手动式而采用自动式的技术。下面对该技术进行说明。高压蒸汽灭菌器1的结构以及功能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点为,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对是否实施预加热模式(图2以及图3的预加热工序)进行自动控制。下面根据图7所示的高压蒸汽灭菌器1的工作流程图以及图8所示的结构对此进行说明。
在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向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控制,是根据温度传感器23的检测温度而由控制装置27进行,但在实施例3中,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控制,是根据由热敏电阻构成的温度传感器(以下称为干燥传感器KS)的检测温度而由控制装置27进行。因此,控制工作为基于干燥传感器KS而实施的对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控制,用以代替如实施例1中记述的基于温度传感器23而实施的对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控制。
干燥传感器KS被安装在用于加热内腔4壁的带状的干燥加热器26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上,内腔4的外表面由绝热材料DN覆盖以便遮盖干燥加热器26。在该结构中,在高压蒸汽灭菌器1被设置在长时间暂停状态的情况下,当在周围温度较低的状况下运行高压蒸汽灭菌器1时,会发生如上述的“发明内容”中记述的问题。虽然由绝热材料DN覆盖,但在高压蒸汽灭菌器1被设置在长时间暂停状态的情况下,干燥传感器KS处于大致检测其周围温度的状态,利用这种现象而解决如上述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中记述的问题的技术即为实施例3的技术。
对于实施例3的技术,根据图7所示的工作流程图对其工作进行说明。高压蒸汽灭菌器1为,与实施例1同样地,开启(ON)电源开关SW1,进行各种设定和选择等,在上述准备完成了的待机状态下,在图7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进行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判断,当未被按下时,则向否(No)线移动并继续待机状态。此处,当启动按钮被按下时,则在图7的“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步骤中向是(Yes)线移动。
接着,当检测出所述启动按钮的开启操作时,进入下一个“干燥传感器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步骤,如果干燥传感器KS的检测温度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温度以下,则向是(Yes)线移动并进入预加热模式。在预加热模式中,干燥加热器26被通电,从而成为内腔4的壁被加热的预加热模式(图3以及图7的预加热工序)。由此,与实施例1同样,第三电磁阀18被打开并排出内腔4的湿气。而且,根据干燥传感器KS的检测温度,由控制装置27控制向干燥加热器26的通电,并使内腔4内的温度被控制为预加热的规定温度,内腔4的壁被加热至预加热的规定温度。
如果在“干燥传感器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步骤中检测结果为在规定温度以上(超过规定温度),则向否(No)线移动并开始灭菌模式,与实施例1同样,开始图7的抽真空工序并向其后的工序依次移动而进行工序。
此外,在图7中,待机状态之后为预加热工序、其次为“干燥传感器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下?”的步骤,再其次进行“启动按钮是否被按下?”的判断,当启动按钮被按下时,则向是(Yes)线移动并开始灭菌模式,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开始图7的抽真空工序,并向其后的工序依次移动。
如上所述,在实施例3的技术中,由于在灭菌模式的运行开始前,对是否实施预加热模式(图3的预加热工序)进行自动控制,因此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者无须开启(ON)操作准备按钮,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工业利用性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的结构,也可以为卧式内腔方式或立式内腔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其能够适用于各种形式的高压蒸汽灭菌器,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包括各种形式。

Claims (3)

1、一种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开启启动键而开始运行灭菌模式,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对所述内腔内部进行排汽干燥,
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而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预加热模式,通过为了选择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和不通电而设置的准备按钮的开启操作,能够在开始运行所述灭菌模式之前实施所述预加热模式。
2、一种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开启启动键而开始运行灭菌模式,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对所述内腔内部进行排汽干燥,
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而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预加热模式,在开始运行所述灭菌模式之前,根据所述内腔的温度检测,由控制装置进行是否实施所述预加热模式的自动控制。
3、一种高压蒸汽灭菌器,具有:内腔,用于在高压蒸汽下对收纳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干燥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内腔壁;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开启启动键而开始运行灭菌模式,通过加热蒸发被供给到所述内腔内部的加热用水,从而在高温高压蒸汽下对所述内腔内部的被灭菌物进行灭菌之后,对所述内腔内部进行排汽干燥,
所述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向所述干燥加热器通电而加热所述内腔壁的预加热模式,在开始运行所述灭菌模式之前,根据对所述干燥加热器进行通电控制用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由控制装置进行是否实施所述预加热模式的自动控制。
CN200910009555A 2008-06-30 2009-02-20 高压蒸汽灭菌器 Pending CN1016182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69727A JP2010005231A (ja) 2008-06-30 2008-06-30 高圧蒸気滅菌器
JP2008169727 2008-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223A true CN101618223A (zh) 2010-01-06

Family

ID=41511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9555A Pending CN101618223A (zh) 2008-06-30 2009-02-20 高压蒸汽灭菌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05231A (zh)
CN (1) CN10161822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3104A (zh) * 2010-07-30 2012-02-08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中草药脉动式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方法
CN101732740B (zh) * 2010-01-07 2012-12-26 兰州奇正粉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灭菌方法
CN102972202A (zh) * 2012-08-30 2013-03-20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CN105727324A (zh) * 2016-03-14 2016-07-06 夏士桀 一种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蒸汽灭菌柜
CN109140991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物料灭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1419B (zh) * 2010-03-03 2012-09-05 北京白象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可追溯性的超声波清洗消毒器
JP5799401B2 (ja) * 2011-09-30 2015-10-28 三洋テクノソリューションズ鳥取株式会社 高圧蒸気滅菌器
CN110859973A (zh) * 2019-12-14 2020-03-06 冰山松洋生物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快速降温并带有干燥及自动补水功能的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4167B2 (ja) * 1996-10-29 2003-06-09 三浦工業株式会社 滅菌装置
JP2000271196A (ja) * 1999-03-23 2000-10-03 Miura Co Ltd 滅菌装置の運転制御装置
JP2005143998A (ja) * 2003-11-19 2005-06-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高圧蒸気滅菌器
JP2005160771A (ja) * 2003-12-03 2005-06-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高圧蒸気滅菌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2740B (zh) * 2010-01-07 2012-12-26 兰州奇正粉体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灭菌方法
CN102343104A (zh) * 2010-07-30 2012-02-08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中草药脉动式真空高压蒸汽灭菌方法
CN102972202A (zh) * 2012-08-30 2013-03-20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用菌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CN105727324A (zh) * 2016-03-14 2016-07-06 夏士桀 一种具有实时监控功能的蒸汽灭菌柜
CN109140991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物料灭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05231A (ja) 201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8223A (zh) 高压蒸汽灭菌器
US200602491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aining water from a steam oven
US20120024164A1 (en) Cooking appliance
KR100731858B1 (ko) 가열조리장치
US20060081272A1 (en) Dish washer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ailure of pump thereof
KR20070105809A (ko) 온수공급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20031283A1 (en) Cooking appliance
US200701940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the escape of heat and steam from an open oven door
KR101273553B1 (ko) 온수기 내장형 식기세척기
EP1975516B1 (en) Cooking ove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1818711B1 (ko) 냉온수기 및 냉온수기의 살균 방법
JP5100506B2 (ja) 高圧蒸気滅菌器
KR100526210B1 (ko) 증기조리장치
JP4446904B2 (ja) 加熱調理器
KR200442776Y1 (ko) 벽난로의 온수공급장치
KR100791099B1 (ko) 전기압력 보온밥솥의 공기배출장치
JP2012086091A (ja) 高圧蒸気滅菌器
KR20140107841A (ko) 스팀 오븐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020760B1 (ko) 매립형 취사장치
JP5799401B2 (ja) 高圧蒸気滅菌器
KR100348687B1 (ko) 압력식 약탕기
KR100454558B1 (ko) 벽난로 및 이를 채용한 난방장치
JP3454671B2 (ja) 蒸気滅菌器
KR20070108769A (ko) 냉장고
KR200389828Y1 (ko) 동파방지기능을 구비한 금형온도조절계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