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18140B -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18140B
CN101618140B CN200910065129XA CN200910065129A CN101618140B CN 101618140 B CN101618140 B CN 101618140B CN 200910065129X A CN200910065129X A CN 200910065129XA CN 200910065129 A CN200910065129 A CN 200910065129A CN 101618140 B CN101618140 B CN 101618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injection
thousand
pr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51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18140A (zh
Inventor
蒋二强
罗振军
宗向歌
江红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EIMA ANIMAL MEDIC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EIMA ANIMAL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EIMA ANIMAL MEDIC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EIMA ANIMAL MEDIC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0651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18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18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18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181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它是由黄芪、当归、瓜蒌、黄芩、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茯苓、白术组成,将上述各味中药依次经煎煮、酶解、絮凝剂沉淀、过滤、灌装和灭菌后即可使用。本发明经多次实验室和临床实践检验结果表明,该注射液配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是对蓝耳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兽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 Syndrome,PRRS),1987年,首先在美国报道,开始被称为神秘猪病。1990年,德国报导了相似的临床暴发情况,至1991年PRRS迅速蔓延整个欧洲。1991年6月,荷兰学者首先从病料中分离出了病毒,并称其为Lelystad病毒。此后,德国和美国学者也相继报道分离出了该病毒。目前PRRS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PRRS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PRRS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特征是:妊娠母猪怀孕后期(60天之后)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胎明显增加,仔猪出生率降低,断奶仔猪死亡率高,母猪再发情推迟,哺乳猪和断奶仔猪严重的呼吸道疾病也是一种重要的特征。该病在国内猪场中的发病率和隐性感染率较高,直接影响着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已引起官方的高度重视。
该病不仅仅造成种猪的繁殖障碍和仔猪的呼吸道疾病,而且对机体免疫系统也造成损伤(具体的发病机制见附图1)。主要表现在:首先PRRS病毒对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的专嗜性,使该细胞对外来病原体的吞噬功能降低;其次抑制机体白细胞干扰素的表达,间接的影响机体细胞中核转录因子(N-κB)对白介素-1、白介素-2和干扰素等淋巴因子的释放。由于PRRS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是多方面的,因此当猪群感染PRRS之后其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容易继发各种疾病。猪场若发生蓝耳病,不仅会影响生猪的出栏,导致猪肉供应紧张,而且由其诱发的多种疾病还可能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兽药市场防治猪蓝耳病的药物很多,但效果均不甚理想。一般是采用采用抗菌药物和抗炎药物来对症治疗,或应用中药治疗。中药制剂的组方和工艺大致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以黄芪、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提取物加上一些安乃近、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为主的复合制剂。由于植物提取行业正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其质量管理体系有待改进和提高,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含量往往偏低,而解热镇痛的药物虽然能短时间内解除高热症状,但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也是有损伤的,因此对蓝耳病的防治疗效不确切。另一种组方和工艺一般是以中药黄芪、大青叶、连翘、板蓝根、黄连等组合,采用水提醇沉法,该方法往往可以引起一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天然多糖流失过多,其制剂对蓝耳病所起的防治效果甚微。鉴于此,市场上迫切需要有显著疗效的药物制剂及相关的防治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的防治猪蓝耳病的中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该注射液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黄芪25-45份、当归5-20份、瓜蒌9-20份、黄芩9-12份、人参5-30份、麦冬5-30份、五味子5-25份、熟地12-22份、茯苓10-25份、白术5-15份。
本发明的配方最佳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黄芪40份、当归10份、瓜蒌15份、黄芩10份、人参20份、麦冬20份、五味子10份、熟地15份、茯苓18份、白术10份。
本发明治疗蓝耳病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方法如下:
1)、按所述的重量比称取各种原料,备用;
2)、将上述各味中药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各药物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为6倍,煎煮后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3层纱布过滤,继续加热浓缩,直至所煎熬的药液浓缩至与原药材比例约为1∶1时,冷却至40℃-60℃,加入蛋白酶和果胶酶量为药液体积的3%-5%,放置12小时;
3)、将上述煎煮液继续加热煮沸20分钟,加入2倍体积的纯净水,加热温度至60℃-80℃,加入1%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药液体积的10%-15%,搅拌,放置12小时,倒出上清液,调节酸碱度,浓缩,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蓝耳病属于免疫抑制病,要想治愈必须运用多糖提高免疫力。本处方中药材含有大量多糖成分,以往传统的中药提取普遍采用水提醇沉法作为去除杂质的分离手段。水提醇沉是中药制剂的传统工艺,但醇沉工艺存在一些不足:①有效成分损失严重、成本高、成品稳定性差、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等;②醇沉过程对某些药效成分的严重损失,难以保证制剂的有效性。絮凝分离技术与之相比则具成本低、操作安全简单、分离效果好、有效成分保留多的特点。
本发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新工艺研究开发中药注射液,从整体上提高中药注射液的制剂水平,从而确保中药制剂质量与疗效的稳定。中药制剂中的杂质大多为果胶、蛋白质等,可选择相应的酶予以分解除去。针对中药中含有脂溶性、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成分多,通过加入酶,使脂溶性、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转移到水溶性苷糖中。酶反应较温和地将植物组织分解,可较大幅度提高效率。
本发明中使用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壳聚糖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无毒、无味、无副作用,有良好的絮凝、澄清作用,可用于大部分中草药的提取精制或制剂的生产。将壳聚糖其加到中药的水提液中通过吸附、架桥、絮凝作用以及无机盐电解质微粒和表面电荷产生凝聚作用,使许多不稳定的微粒如蛋白质、锰液质、树胶、鞣质等连接成絮团沉降,经滤过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对于含有机酸、生物碱、黄酮、多糖等中药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于大多数中草药浸提液均起到良好的澄清作用,能有效保留其中大部分有效成分,不残留于提取液中,安全无毒,操作简便。
本发明工艺使用的澄清剂组成:
1.酶的组成:蛋白酶,果胶酶。
2.壳聚糖溶液:用1%的醋酸溶液将壳聚糖配成1%的壳聚糖溶液。工艺流程:将上述各味中药煎煮液浓缩至与原药材比例约为1∶1时,冷却至40℃-60℃,加入酶量为药液体积的3%-5%,放置12小时,然后加热煮沸20分钟,加入2倍体积的纯净水,加热温度至60℃-80℃,加入1%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药液体积的10%-15%,搅拌,放置12小时,倒出上清液,调节酸碱度,浓缩,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本发明中所述的注射液的使用方法如下:根据猪只的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千克体重,每天注射两次,连用5天-7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本发明大量试验表明,壳聚糖对本处方的中药提取液能起到非常好的絮凝澄清作用,保留其中大部分有效成分,并能明显提高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安全无毒,操作简便,无需增加设备投资。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选择的中药絮凝技术比传统的醇沉工艺有明显优点,使注射液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本发明经多次实验室和临床实践检验结果表明,该注射液配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是对蓝耳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1、称取黄芪40克、当归10克、瓜蒌15克、黄芩10克、人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熟地15克、茯苓18克、白术10克,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各药物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为6倍,煎煮后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3层纱布过滤,继续加热浓缩,直至所煎熬的药液的溶剂为170毫升。
2.将上述各味中药的浓缩煎煮液冷却至40℃,加入蛋白酶和果胶酶,加入量为药液体积的3%,放置12小时,然后加热煮沸20分钟,加入2倍体积的纯净水,加热温度至60℃,加入1%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药液体积的10%,搅拌,放置12小时,倒出上清液。
3.调节上清液的pH值至6.5,浓缩3倍,0.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4.将本发明中所述的注射液根据猪只的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千克体重,每天注射两次,连用5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实例二:1、称取配方中的各味中药,重量为实施例1中的10倍,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各药物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为6倍,煎煮后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3层纱布过滤,继续加热浓缩,直至所煎熬的药液的溶剂为1700毫升。
2.将上述各味中药的浓缩煎煮液冷却至50℃,加入蛋白酶和果胶酶,加入量为药液体积的4%,放置12小时,然后加热煮沸20分钟,加入2倍体积的纯净水,加热温度至40℃,加入1%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药液体积的13%,搅拌,放置12小时,倒出上清液。
3.调节上清液的pH值至7,浓缩3倍,0.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4.将本发明中所述的注射液根据猪只的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千克体重,每天注射两次,连用5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实例三:1.称取配方中的各味中药,重量为实施例1中的5倍,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各药物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为6倍,煎煮后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3层纱布过滤,继续加热浓缩,直至所煎熬的药液的溶剂为850毫升。
2.将上述各味中药的浓缩煎煮液冷却至60℃,加入蛋白酶和果胶酶,加入量为药液体积的5%,放置12小时,然后加热煮沸20分钟,加入2倍体积的纯净水,加热温度至50℃,加入1%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药液体积的15%,搅拌,放置12小时,倒出上清液。
3.调节上清液的pH值至7.5,浓缩3倍,0.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4.将本发明中所述的注射液根据猪只的体重,肌肉注射0.5毫升/千克体重,每天注射两次,连用5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本发明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方面的试验结果
试验一:白细胞计数法
一试验材料:
(1)本发明的中药注射液;
(2)某公司2%的黄芪多糖注射液;
(3)灭菌生理盐水。
(4)猪(为已断奶35日龄的仔猪,体重约10kg)。
二试验方案:
将空白对照组猪群,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实验组一,注射2%的黄芪多糖注射液;实验组二,注射本发明的注射液,各15头,连续注射2天,检测各组的白细胞数量。
三试验结果:
空白对照组(单位m3)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1.12万   1.31万   1.15万   1.24万   1.22万   1.43万   1.38万   1.29万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1.23万   1.35万   1.21万   1.33万   1.37万   1.19万   1.26万
实验组一(注射2%黄芪多糖注射液)单位m3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1.23万   1.28万   1.32万   1.26万   1.29万   1.34万   1.36万   1.23万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1.31万   1.33万   1.22万   1.34万   1.39万   1.25万   1.19万
实验组二(注射本发明的中药注射液)单位m3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1.56万   1.58万   1.51万   1.67万   1.63万   1.56万   1.58万   1.51万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1.63万   1.68万   1.64万   1.59万   1.57万   1.71万   1.63万
蓝耳病属于一种免疫抑制病,当机体感染蓝耳病病毒(PRRSV)后,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可由正常的12000-15000/m3降低至10000/m3以下,当机体白细胞数量在10000/m3以下时,抵抗外来病原体的能力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功能均会降低。
猪正常情况下白细胞的数量在12000-15000/m3之间,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组成。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一类吞噬病原微生物极强的吞噬细胞,其胞浆内含有多种酶类.对侵入机体内的病毒、细菌、原虫等病原体具有强大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以上,淋巴细胞是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测定白细胞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亦可作为判定疗效的一种指标。
通过以上各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注射液注入机体后,产生的白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和实验组一,机体的免疫能力迅速提高,从而达到消灭病原体的目的。
试验二:玫瑰花环试验
一试验材料:
(1)本发明的中药注射液;
(2)某公司2%的黄芪多糖注射液;
(3)灭菌生理盐水。
(4)猪(已断奶35日龄的仔猪,体重约10kg)。
(5)绵羊红细胞
二试验方法:
将空白对照组猪群,注射灭菌生理盐水;实验组一,注射2%的黄芪多糖注射液;实验组二,注射本发明的注射液,各15头,每天两次,连续注射2天后,第三天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进行耳静脉采集试验猪的血液,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的花环率。镜检观察计数。
Figure G200910065129XD00071
Figure G200910065129XD00081
空白对照组: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19%   17%   16.5%   18%   20%   14%   17%   18%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22%   18%   17%   16%   15%   21%   20%
实验组一(注射2%黄芪多糖注射液)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20%   21%   26%   24%   19%   26%   22%   23%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18%   24%   24%   21%   20%   22%   25%
实验组二(注射本发明的中药注射液)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29%   36%   35%   28%   39%   32%   31%   37%
  9号   10号   11号   12号   13号   14号   15号
  27%   36%   34%   32%   33%   38%   36%
蓝耳病病毒(PRRSV)侵入机体后,通常寄生在机体的细胞内,利用活体细胞的营养来生长,复制新的个体,机体自身对PRRSV的抗病毒免疫主要靠细胞免疫,只有细胞免疫的功能达到正常水平以上,机体才能有能力的将体内的PRRSV清除。因此我们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的功能来判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细胞群,其表面有绵羊红细胞(SRBC)受体,可与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形成玫瑰花环。此试验能反映T细胞的活性,从而可以判定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Ea-花环代表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可以作为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的一种指标。
通过以上的数据证明本发明的中药注射液能提高花环的形成率,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Claims (3)

1.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黄芪25-45份、当归5-20份、瓜蒌9-20份、黄芩9-12份、人参5-30份、麦冬5-30份、五味子5-25份、熟地12-22份、茯苓10-25份、白术5-15份。
2.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黄芪40份、当归10份、瓜蒌15份、黄芩10份、人参20份、麦冬20份、五味子10份、熟地15份、茯苓18份、白术10份。
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1)、按所述的重量比称取各种原料,备用;
2)、将上述各种原料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量为各种原料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为6倍,煎煮后将两次上清液合并,用3层纱布过滤,继续加热浓缩,直至所煎熬的药液浓缩至与原药材比例为1∶1时,冷却至40℃-60℃,加入蛋白酶和果胶酶量为药液体积的3%-5%,放置12小时;
3)、将上述煎煮液继续加热煮沸20分钟,加入2倍体积的纯净水,加热温度至60℃-80℃,加入1%壳聚糖醋酸溶液为药液体积的10%-15%,搅拌,放置12小时,倒出上清液,调节酸碱度,浓缩,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成品。
CN200910065129XA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81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5129XA CN101618140B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5129XA CN101618140B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140A CN101618140A (zh) 2010-01-06
CN101618140B true CN101618140B (zh) 2011-04-20

Family

ID=4151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512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18140B (zh) 2009-06-05 2009-06-05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181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8417A (zh) * 2012-06-19 2012-09-26 山西双鹰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99444B (zh) * 2013-11-12 2016-01-27 青岛绿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治疗猪蓝耳病的复方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192B (zh) * 2013-12-13 2016-01-06 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8727B (zh) * 2015-04-30 2017-09-15 河南民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蓝耳病整体抗体水平的中药组合物及引种方法
CN108524632B (zh) * 2018-04-11 2020-11-06 哈尔滨市康隆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浓缩型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CN110624026A (zh) * 2019-10-29 2019-12-31 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兽用抗病毒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CN111700892B (zh) * 2020-07-13 2022-08-02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五味子乙素抗prrsv的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18140A (zh) 2010-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8140B (zh) 一种防治猪蓝耳病的中兽药注射液及其生产工艺
CN101703567A (zh) 提高畜禽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165983B (zh) 一种凉茶
CN102846866A (zh) 一种用于防治猪圆环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2146B (zh) 一种润肺止咳祛痰定喘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85922B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7372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和其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
CN102380055A (zh) 一种治疗肾病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25146B (zh) 一种防治禽流感中药注射液的组方及生产工艺
CN101579430A (zh) 治疗牛不孕症的中兽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7763B (zh) 一种肉苁蓉水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3876896B (zh) 一种降尿酸和缓解痛风的三米饮中药配方组成及其制备工艺
CN109966357A (zh) 一种中药微生态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62662A (zh) 一种治疗失眠健忘、精神萎靡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3350436A (zh) 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3638149B (zh)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6928376A (zh) 山茱萸多糖的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CN102526481A (zh) 金线莲复方解酒保肝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8411B (zh) 一种畜禽用代谢免疫调节复合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9736A (zh) 抗疲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14033A (zh) 一种用于家畜、家禽及水产动物的疫苗口服液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103A (zh) 一种防治新城疫中药注射液的组方及生产工艺
CN107802676B (zh) 一种紫丁香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20258A (zh) 一种具有壮阳功效的金樱根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531471B (zh) 一种抗非洲猪瘟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