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9482B - 3d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 Google Patents

3d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9482B
CN101609482B CN2009101263094A CN200910126309A CN101609482B CN 101609482 B CN101609482 B CN 101609482B CN 2009101263094 A CN2009101263094 A CN 2009101263094A CN 200910126309 A CN200910126309 A CN 200910126309A CN 101609482 B CN101609482 B CN 1016094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layout
layer
design
contact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6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9482A (zh
Inventor
王中兴
蔡志昇
刘盈麟
林凯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C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C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TSMC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09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4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94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94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9Circuit design at the physical lev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计3D集成电路(3D IC)的方法,包括提供对应于3D IC的第一器件的第一版图和对应于3D IC的第二器件的第二版图。一种验证,如LVS或DRC,不仅可以在每个器件上单独执行,而且为了保证器件之间的完全连通性而执行。该验证可以在包括第一和第二管芯的界面层的单个版图文件(如GDS II文件)上执行。采用包括第一和第二器件的界面层的版图可为3D IC确定虚布局构图。

Description

3D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三维(3D)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和验证。
背景技术
3D集成电路(3D IC)包括半导体器件,具有两层或更多层集成的有源电子元件(如垂直堆叠和连接)以形成集成电路。各种形式的3D IC技术普遍得到发展,包括管芯-管芯堆叠、管芯-晶片堆叠和晶片-晶片堆叠。在3D IC技术中,电子元件(如集成电路)设置于两个或多个衬底上,并进行封装以形成单个的集成电路。在切成单个的管芯之后或者处于晶片形式(可能之后被切开)的时候,电子元件被排列和连接在一起。电子元件之间进行垂直连接,如通过采用穿透的硅通孔(TSV)技术。然后堆叠的管芯可以被封装,这样输入输出端子(I/O)可以给3D IC提供连接。
3D IC技术期望可以在更小的面积内以增长的速度允许提供更多的功能(例如,可以提供更短的垂直连接以减小延迟)。然而,3D IC技术也面临挑战。每个电子元件或器件(如管芯)本身包括复杂的设计特性。堆叠的管芯的相互作用引起了更大的设计难题,这些难题还没有被设计者,包括CAD工具的开发者所解决。堆叠的管芯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气连接都必须精确并且稳定。需要有改进的连接方法以及该方法的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集成电路的方法,包括提供与第一器件相关的第一版图和与第二器件相关的第二版图。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形成3D集成电路(3D IC)。第三版图被生成并且包括第一版图的一部分和第二版图的一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版图的该部分包括界面层。虚布局(dummy feature)被嵌入第三版图中以生成虚布局版图。虚布局版图合并到第一版图和第二版图中。虚布局版图可以映射在它的y轴上,这样例如当第一和第二器件堆叠在3D IC中时,可以完全对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对应于3D集成电路(3D IC)的第一器件的第一版图和3D IC的第二版图。每个版图包括界面层。进行界面层的验证。验证包括进行设计规则检查(DRC)或版图电路图比对(LVS)检查。在一个实施例中,LVS检查在包括第一和第二版图的并排视图的单一的版图文件上执行。在一个实施例中,验证包括进行两个LVS验证,一个在与第二版图的界面层合并的第一版图上,一个在与第一版图的界面层合并的第二版图上。在一个实施例中,验证为DRC验证。DRC验证可以在第一和第二界面层上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设计3D IC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3D IC的第一管芯的界面层的第一版图和包括3D IC的第二管芯的界面层的第二版图。第一和第二版图,或其中的部分,合并形成一个单一的版图文件。对该单一的版图文件进行验证。验证包括版图电路图比对(LVS)验证和设计规则检查(DRC)验证中的其中至少一种。使用单一的版图文件放置虚布局。
附图说明
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中参考附图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行业的标准实践,各个布局(feature)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实际上,各布局的尺寸为了便于清楚的说明可以任意的扩大或缩小。
图1为3D IC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为3D IC提供虚布局构图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图2所示方法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4是为3D IC的器件提供虚布局构图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3D IC的设计验证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和图7为使用图5所示方法的设计文件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为3D IC的界面层的排列的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9为3D IC的设计验证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3D IC的器件的物理布局的设计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使用图10所示方法的实施例的3D IC的器件的物理布局设计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用于完成在此描述的方法的系统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这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示例以教导更广泛的发明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的将本发明的教导用于其他方法和系统。另外,可以理解,本发明所讨论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一些通用的结构和/或过程。因为这些结构和过程是本领域公知的,所以它们将仅被讨论到一般细节。为了方便和示例,附图中的标号可能会重复出现,这些重复并不代表附图中的特征或步骤的任何必需的组合。另外,尽管这里描述了用于3D IC的设计和验证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承认,其他的设计过程也可能受益于本发明的公开。这里详细描述了用于3D IC的包括版图电路图比对(LVS)和设计规则检查(DRC)的验证方法,然而,其他设计过程,如光学邻近校正(OPC),也在本发明公开范围之内。
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3D集成电路(3D IC)100。该3D IC 100包括两个器件,顶管芯110和底管芯120。尽管这里提到为顶和底管芯,但描述性的术语仅仅是相对的,并不表示器件的任何绝对的方位。其他术语也用于便于描述以及描绘包括在3D IC中的多个器件(如管芯),例如第一层器件和第二层器件。此外,这些术语没有提供器件的绝对排列,而只是用于3D IC的器件之间的区分。例如,器件(如管芯)的排列可以是垂直的、水平的或其组合。3D IC的一个或多个器件可以形成在分开而且独立的衬底上,然后与其他3D IC的器件进行物理的或电气的连接,之后被封装形成为单一的3D IC器件。
顶管芯110包括衬底112。衬底112可以包括半导体衬底(如晶片),以及包括提供器件布局(如晶体管)的有源和/或隔离区。这些区域和布局可以采用多个导电的、绝缘的和/或半导体的层形成。穿透的硅通孔(TSV)113穿过衬底112,这样焊垫114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穿透的硅通孔113上。焊垫114可以在粘结层上。焊垫114包括I/O焊盘,其提供到3D IC 100的连接,包括到管芯110和管芯122的电气连接。电介质层116(例如层间介质ILD)可以形成在衬底112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电介质层116包括磷硅玻璃(PSG)。在电介质层116上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互连层118。互连层118包括导线(如线路或布线)、通孔和/或居间的层间介质(ILD)。互连层118连接到衬底112的有源器件上。互连层118在本领域代表性的被称为“金属层”(如金属1,金属2)。然而,任何导电材料都可以提供互连。通孔117也提供到衬底112的有源器件的电气连接。界面层120形成在互连层118上。界面层120包括最靠近底管芯122的层。界面层120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连接到3D IC的其它器件(如底管芯122)上。界面层120包括电介质区120a和导电粘结区120b。电介质区120a可以从导电粘结区120b凹进。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粘结区120b包括铜(如铜焊盘)。界面层120也可以被称为“顶层金属”层。在一个实施例中,界面层120是顶层(如最上面)互连层,如上面关于互连层118所述。界面层120可以包括电介质区、导电线路、包括探针焊盘和焊垫的导电焊盘可操作的提供到其它管芯的连接。
底管芯122包括衬底124。衬底124可以包括半导体衬底(例如晶片)以及包括形成器件布局(如晶体管)的有源和/或隔离区,并且可以基本与衬底112相似。电介质层125(如ILD)形成于衬底124上并且基本与层116相似。在电介质层125上形成一个或多个互连层126。互连层126可以包括导线(如线路或布线)、通孔和居间的电介质层(如层间电介质ILD)。互连层126可以基本与互连层118相似。与上述类似,互连层126代表性地被称为“金属层”并且提供连接到衬底124上的有源器件的路径。通孔128,其可以基本与通孔117相似,也提供到衬底124上的有源器件的电气连接。界面层130形成于衬底124上。界面层130包括最靠近顶管芯110的层。界面层130的一部分可以直接连接到3D IC的另一个器件(如顶管芯110)上,具体是另一个器件的界面层(如界面层120)上。界面层130包括电介质区130a和导电粘结区130b。电介质区130a可以从导电粘结区130b凹进。在一个实施例中,导电粘结区130b包括铜(如铜焊盘)。界面层130也可以被称为“顶层金属”层。在一个实施例中,界面层130是包括在互连层126中的顶层(如最上层)互连层。界面层130可以包括电介质区、导电线路(如互连线)、包括探针焊盘和焊垫的导电焊盘,可操作地提供到其它器件的连接。3D IC 100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味着对任何方式的限制,附加的层可以存在也可以省略。
3D IC 100可以通过物理设计版图(“版图”)来表示。版图可以包括有源结构(如晶体管,包括栅、漏区)、隔离区、互连结构(包括导电线路、通孔和接触孔)和/或其他将形成于衬底上的物理元件。版图代表性地包括多个“层”,所述多个“层”对应于制作于衬底(如半导体晶片)上以形成集成电路的多个“层”的每一个。这里提供的术语“层”可以用于表现版图中的层和/或制作的器件中的对应层。版图的典型格式是GDS II文件,当然也可能是其他格式。
现在参考图2和图3,图2示出了为3D IC提供虚布局构图的方法200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方法200的步骤的对应框图。虚布局构图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虚布局(如结构),其包括没有电气连接到有源器件上的布局。方法200开始于步骤202,该步骤为第一层器件提供了物理版图设计。第一层器件被设计为包括在3D IC中。物理版图设计可以包括本领域公知的任何设计文件格式,如GDS II文件。物理版图设计包括第一层器件的一层或多层的版图,尤其是包括第一层器件的界面层(如界面层/顶层金属的版图)。图3示出了第一层器件300,其包括衬底302和几个金属层304(M 1-M7所示)。需要注意的是,顶层金属层示为M7,当然也可以是互连层的任何标号。在示出的实施例中,M7提供第一层器件的界面层。界面层可以包括第一层器件的提供到第二层器件的连接(物理或电气的)的层。
然后方法200进行到步骤204,在该步骤中提供了第二层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第二层器件被设计为与第一层器件一起包含在3D IC中。物理版图设计可以包括本领域公知的任何设计文件格式,如GDS II文件,并且包括第二层器件的一层或多层。物理版图尤其包括第二层器件的界面层(如顶层金属)的版图。第一层和第二层器件可以基本上与顶管芯110和底管芯122相似,以上所述参考图1。第一层和第二层器件的版图设计文件(如GDS II文件)可以是单个和独立的文件。图3示出了第二层IC350,其包括衬底352和几个金属层354。顶层金属层标注为M7,当然也可能是互连层的任何标号。在示出的实施例中,M7提供第二层器件的界面层。第二层器件也包括TSV356和粘结层358。在一个实施例中,粘结层358包括多个焊垫以提供到包括第二层IC350和第一层IC300的3D IC的连接。
然后方法200进行到步骤206,在该步骤中,第一和第二层器件的界面层的物理设计版图(例如,版图文件如为GDS II格式)被提取出来。在一个实施例中,生成仅包括第一层器件的界面层的版图设计文件,以及生成仅包括第二层器件的界面层的第二版图设计文件。图3示出了提供第二层器件界面层版图的设计文件362,以及提供第一层器件界面层版图的设计文件360。然后方法200进行到步骤208,在该步骤中界面层的版图设计合并形成一个版图文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形成了包括第一和第二层器件的界面层的版图的单一的物理版图设计(如具有单一的GDS II文件格式)。版图可以提供单一的层,其包括来自第一层器件界面层和第二层器件界面层的结构。这里的合并包括取得两个不同的版图文件(如表示至少两个不同层的两个不同文件),并将它们组合形成一个单一的版图文件。该单一的版图文件可以包括单一的层,其示出了先前表示在两个版图例如不同层的每个版图中的结构的组合。一个文件可以映射在一个坐标轴(如y轴)上,这样版图在合并时被适当排列(例如为了说明当提供在3D IC中时管芯的方位)。图3示出了有合并的界面层(M7)的代表性的合并设计文件364,其包括设计文件360和362的版图。合并设计文件364可以提供单一层的版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设计文件362在合并形成为合并设计文件364之前映射在它的y轴上。关于y轴映射说明了在3D IC中当管芯350被“反装”(flip)并放置在管芯300上时版图的排列。
然后方法200进行到步骤210,在该步骤中虚布局程序在合并文件上运行。本领域公知的任何虚布局程序都可以使用,并且可以在版图中生成和/或放置一个或多个虚布局构图。该程序可以包括基于规则和/或基于模型的元件。虚布局构图可以被放置在版图的不包括第一或第二层器件的界面层中的结构的部分。虚布局程序为虚布局生成物理版图设计。虚布局的版图可以被提供为独立的设计文件(如GDS II文件)。图3示出了版图设计文件366(DM7)的生成,包括通过在合并设计文件364上运行虚布局程序而提供的虚布局版图。
然后方法200进行到步骤212和214,在所述步骤中,虚布局构图版图分别包括在第一层器件版图和第二层器件版图中。在步骤212中,虚布局构图版图包括在第一层器件版图的界面层中。图3示出了将虚布局构图版图366(DM7)嵌入第一层器件350的设计中以提供第一层器件版图368。在步骤214中,虚布局构图版图包括在第二层器件版图的界面层中。虚布局构图版图可以首先映射在它的y轴上然后被嵌入到第二层器件版图中(例如,虚布局构图版图的镜像被设置在第二层器件版图上)。映射可以例如当第二层器件被“反装”并放置(如堆叠)在3D IC器件中的第一层器件上时保证同轴度。在一个实施例中,附加的虚布局构图的一个或多个将对称地位于第一层器件和第二层器件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附加的全部虚布局构图对称地位于第一层器件和第二层器件之间。第一和第二层器件的虚布局构图可以关于x轴和/或y轴对称。图3示出了将虚布局构图版图366(DM7)嵌入到第二层器件350的设计中以提供第二层器件版图370。在一个实施例中,器件版图368和370为GDS II文件。虚布局构图版图366(DM7)可以加入到器件版图368和370中,这样当形成在3D IC中时,与版图368相关的器件上的虚布局构图将与版图370相关的器件上的虚布局构图相对称。
方法200有利于考虑其它器件的版图时,将虚布局加入到第一和第二层器件中。例如,基于第一层器件和第二层器件上的器件结构(如互连线路、触点、焊盘等等)的存在,生成将要包含在第一层器件上的虚布局构图。换言之,仅在第一层器件和第二层器件上都有开放空间时虚布局可以添加到界面层。这样的好处是,当制造3D IC时,避免将虚布局放置在一个器件的某一位置上与相对器件的器件结构(如互连线)发生接触而造成短路。例如,将虚布局构图放置在第一层器件界面层上的将会连接到第二器件的界面层上的器件结构上。
现在参考图4,示出了用于将虚布局构图嵌入一个或多个3D IC的器件中的方法400。方法400这里可以被作为虚布局构图的附加补充。在一个实施例中,除完成上述方法300外还要完成方法400来为3D IC提供虚布局构图。方法400包括在多个器件IC(如3D IC)的器件上基于包含在多个器件IC中的另一个器件的版图添加虚布局构图。例如,方法400可以基于3D IC的第一器件的界面层版图确定第二器件的界面层虚布局构图。方法400开始于步骤402和404,在所述步骤中分别提供了第一和第二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第一和第二器件可以设置为包含在3D IC器件中(例如,为制造和组装而设计,这样3D IC器件形成为至少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然后方法400进行到步骤406,在该步骤中识别包括第一器件版图的界面层上的具有显著尺寸的结构的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出的结构包括探针焊盘。显著尺寸可以基于该过程的金属密度需求确定。然后方法400进行到步骤408,在该步骤中虚布局构图包含在对应(例如,当安装到3D IC中时对准,如垂直对准)区域内的第二器件版图中。虚布局构图提供在其中的对应区域可以与探针焊盘对称。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3D IC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虚布局构图可以添加到第二器件上由第一器件版图上的结构(如探针焊盘)限定的区域。为确定该构图,第一器件的版图被获得,虚布局构图放置在一个结构的边界内,例如,虚布局构图可以放置在第一器件上的探针焊盘区内。这生成了虚布局构图版图。然后虚布局构图版图从第一器件版图中被提取出来,映射在它的y轴上(如果需要),并嵌入到第二器件构图版图中。映射到y轴允许虚布局构图放置在第二器件内对准第一器件上的探针焊盘的位置上(例如,当提供在3D IC中时,虚布局构图放置在第二器件上的位置直接位于第一器件上的探针焊盘之上/之下)。
该方法可以改进3D IC器件中的器件(如第二管芯)的其它较低密度区域的密度。例如,使用方法300,如果一个大的探针焊盘出现在第一器件上,那么在合并设计文件中的那个区域中将不添加虚布局构图(如在前述步骤210中)。因此,当虚布局构图版图被提取出来并被嵌入到第二管芯中,一个大的空白区域(如探针焊盘轮廓的区域),可以位于第二器件上。该低密度区域可能产生问题,例如,在光掩膜和器件的制造中。
现在参考图5,示出了3D IC设计或其中一部分的验证方法500。示出的实施例包括设计验证,该设计验证包括版图电路图比对(LVS)验证;当然,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之内。方法500开始于步骤502和504,在所述步骤中分别提供了第一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版图)和第二器件的版图。第一和第二器件被设计为包含在3D IC内。第一和第二器件可以基本上相似于管芯110和/或120,如前参考图1所述。每个分别的物理版图设计包括该器件的界面层(如界面层的版图)。物理版图设计可以提供为GDS II格式,或本领域公知的其他版图格式。
然后方法500进行到步骤506和508,在所述步骤中,在每个物理版图(如第一和第二器件)上分别进行LVS验证。LVS验证包括确定从网表形式到物理版图(如GDS II文件)形式的设计操作是适当执行的。
然后方法500进行到判断块510,在该步骤中判断第一和第二器件是否关联到同一技术。该判断块包括,例如,判断与器件关联的技术节点(如65nm,90nm)。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块510中确定与第一和第二器件关联的相同或基本上相似的技术(如层匹配)。然后方法500进行到步骤512,在该步骤中进行包括并排视图(如2D视图)的LVS连通性的验证。验证可以提供检查第一和第二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文件(如GDS II文件)的逻辑和物理连通性。并排视图(2D)可以仿效3D IC版图。验证可以使用可操作的LVS验证工具的虚拟连接布局进行(例如,提供第一和第二器件之间的焊垫的连接,如导电粘结区120a和120b所示,如前参考图1所述)。该虚拟连接布局可以提供管芯的界面层的连接。内部管脚文字也可以被提供。图6示出了物理版图600,其包括第一器件版图602和第二器件版图604的并排视图。也示出了管脚文字606。版图600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器件的多个层。在一个实施例中,版图600为GDS II格式。版图600可以是单一的GDS II文件。LVS验证可以根据方法500的步骤512运行在版图60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判断块510中确定第一和第二器件关联到不同的技术。然后方法500进行到步骤514,在该步骤中进行多个验证程序。第一器件的界面层的版图合并到第二器件的版图中。LVS验证运行。然后进行第二验证。第二器件的界面层的版图合并到第一器件的版图中。第二验证—LVS验证—运行。管脚文字可以包括在版图中以提供界面层之间的适当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没有使用LVS验证工具的虚拟连接布局。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514中只验证界面层(例如,它们之间的连通性)。图7示出了第一器件的版图700。版图700可以包括该器件的所有层。只包括第二器件的界面层的版图702映射在它的y轴上(以模拟堆叠在3D IC中的位置),并与物理设计版图文件700合并。示出了管脚文字704。在一个实施例中,版图700和界面层版图702为GDS II格式。然后LVS验证可以在包括合并版图702的版图700上运行。
现在参考图8,所示为如可以由方法500提供的验证方案的输出的表示,如上参考图5所述。图8示出了3D IC的第一和第二器件的界面层的排列的截面图。示出了包括焊垫A和焊垫B的第一器件界面层802。也示出了包括焊垫A和焊垫C的第二器件界面层804。截面图描绘了开路情况(open occurring),其中界面层的焊垫A没有与3D IC的版图完全对齐。截面图也描绘了短路情况(short occuring),其中第一管芯的界面层的焊垫B与第二管芯的界面层的焊垫C连接(例如其中焊垫B与焊垫B连接并且焊垫C与焊垫C连接)。截面图将被方法500的LVS验证识别(例如包括管脚文字)。然后在制造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物理版图修正。代表性的截面图以及生成它而使用的验证工具,可以考虑层802和804的对准允差。
现在参考图9,示出了验证方法900,其包括设计规则检查(DRC)验证。DRC验证可以保证器件版图遵循工艺的特定设计规则(如几何约束)。方法900开始于步骤902,该步骤中在3D IC的第一器件的设计上进行DRC。第一器件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如前参考图1所述的管芯110或220。然后方法900进行到步骤904,该步骤中在3D IC的第二器件的设计上进行DRC。第二器件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如前参考图1所述的管芯110或122。然后方法900进行到步骤906,在该步骤中运行包括相关于穿透的硅通孔(TSV)和相关结构的规则的DRC。例如,可以为第一器件验证符合TSV工艺特定的设计规则。
然后方法900进行到步骤908,在该步骤中第一和第二器件每个的界面层(或者,换言之,界面层的版图)从各自的器件版图中被提取出来。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界面层包括在独立的版图中。例如,可以生成第一器件的界面层的GDS II文件,以及可以生成第二器件的界面层的第二GDSII文件。然后方法900进行到步骤910,在该步骤中,在每个界面层版图上进行包括相关于界面层和它们彼此连接的物理规则的DRC。该DRC可以包括设计规则的验证,所述设计规则如相关于粘结区宽度(例如,如前参考图1所述的焊垫120b和/或130b的宽度)、界面层到粘结区的互连线路间距和界面层到线路间隔的互连线路间距、密度要求和/或其它可以应用于界面层的物理设计约束。在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规则考虑到对准允差(如3D IC中顶层和底层器件的对准的精确度和重复性)。在一个实施例中,间距规则考虑到存在于器件上的不同电势。然后方法900进行到步骤912,该步骤在版图文件上进行连通性检查。连通性检查可以确定界面层的连接的开路或短路。例如,参考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连通性验证考虑到对准允差。在一个实施例中,连通性验证考虑到存在于器件上的不同电势。
现在参考图10,示出了设计3D IC的方法100的流程图。该方法开始于步骤1002,在该步骤中,提供了将要被包括在3D IC中的第一器件的物理版图。然后该方法进行到步骤1004,在该步骤中,为将要被包括在3D IC中的第二器件提供了性能规格。该性能规格可以为3D IC(如包括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提供性能需求,尤其是第二器件的那些需求。自动化软件工具用于将该规格转换为特定的电路结构(例如,以“网表”(netlist)格式提供)。
然后方法100进行到步骤1006,在该步骤中生成物理版图。工具(CAD工具)用于将网表转换为第二器件的物理版图。然而不同于常规的方法,第二器件版图的完成考虑到第一器件的版图。第二器件的物理版图通过包括第二器件的设计库中的第一器件物理版图而生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器件版图可以输入到该库中以作为“模型”图用于第二器件的库。该模型图可以包括覆盖区(如包括栅的位置、互连、隔离区等等的电路的物理信息)和第一器件的连接信息(例如管脚版图)。第一器件的特定的层的版图可以输入到用于设计第二器件的库中。例如,输入的层可以是将要与第二器件物理连接的第一器件的界面层。图11示出了第二器件的版图1100,其包括第二器件的互连结构1102。在版图1100中提供了相关于第一器件的模型版图1104。该模型版图1104包括互连结构1106和接触垫1108。第二器件的版图1100可以被完成,这样接触孔被制作到焊垫1108上。
现在参考图12,示出了计算机系统1200的实施例,该计算机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的本发明的包括系统和方法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系统1200包括功能性提供如方法200、400、500、900和1000所述的3D IC的设计和验证,上述方法分别参考图2、4、5、9和10。
计算机系统1200包括微处理器1204,输入设备1210,存储设备1206,系统内存1208,显示器1204,以及通信设备1212,所有设备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1202互连。存储设备1206可以是软盘驱动器、硬驱动、CD-ROM、光学器件或任何其它存储设备。另外,存储设备1206可以能够接收可以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盘、CD-ROM、DVD-ROM或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通信设备1212可以是调制解调器、网卡或任何其它使计算机系统与其它节点通信的设备。应当理解,任何计算机系统1200可以表现为几个互连的计算机系统如个人计算机、大型机、PDA和电话设备。通信设备1212可以允许计算机系统1200和一个或多个用于IC的设计、布图、验证、制造和/或测试的工具/计算机系统进行互连。
计算机系统1200包括能够执行机器可读指令的硬件,以及用于执行产生预期效果的动作(代表性的机器可读指令)的软件。软件包括存储在任何记忆介质如RAM或ROM中的任何机器代码,以及存储在其他存储设备(如软盘、闪存或CD ROM)中的机器代码。例如,软件可以包括源代码和目标代码。另外,软件包含任何组能够被客户机或服务器执行的指令。硬件和软件的任何组合可以包含计算机系统。被计算机执行的代码,可以包括用于器件(如IC)的设计和/或验证的代码。系统内存1208可以设置为存储网表、包括GDS II文件的物理版图数据、用于IC设计的特征库、模型、数学公式、包括技术节点相关规则的设计规则、TSV工艺和/或在IC的设计、布图、验证、制造和/或测试中提供的其它数据。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无源数据存储器,如RAM以及半永久性数据存储器如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具体化为在计算机的RAM中将标准计算机转换成为新的特定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定义为可以完成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的组织。例如,数据结构可以提供一种数据组织,或可执行代码组织。数据信号可以通过传输介质被加载并存储和传输不同的数据结构,因而,可以被用于传输本发明的实施例。微处理器1204可以完成用于进行LVS、DRC、布图、虚布局嵌入(如通过基于规则或基于模型嵌入)所必需的数学公式,和/或其他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和/或验证的功能。
数据库1216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标准的或专有的数据库软件。数据库1216的物理位置并没有限制并且可以存在于远离服务器,可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到达的位置。所公开的数据库1216包括包含多个数据库的实施例。数据库1216可以包括用于IC的设计、布图、验证、制造和/或测试的制造数据、包括网表的设计数据、技术文件、物理版图、设计库、设计规则和/或其他信息的数据库。
如上所述,3D IC,如上参考图1所述的3D IC 100,具有很多优势。无论如何,现有技术中在3D IC的设计和验证中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设计者不能正确检查两个GDS II界面层规则,或验证两个GDS II文件之间的连通性。另外,界面层的虚布局的放置存在困难。例如,虚布局的放置很可能导致两个堆叠管芯(GDS II文件)的短路,因为在单独为每个界面层嵌入虚布局时没有考虑到两个界面层的版图。
以上尽管仅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创造性教导和有益效果的前提下得知可效仿实施例的很多改进。

Claims (6)

1.一种设计集成电路的方法,包括:
提供与第一器件相关的第一版图;
提供与第二器件相关的第二版图,其中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第二器件形成3D集成电路;
生成第三版图,其中所述第三版图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版图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版图的一部分;
在所述第三版图中嵌入虚布局以形成虚布局版图;
将所述虚布局版图合并到所述第一版图中;以及
将所述虚布局版图合并到所述第二版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版图和第二版图分别包括第一界面层和第二界面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版图提供单一层的版图;其中所述单一层包括与所述第二界面层合并的第一界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界面层在3D集成电路中物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虚布局版图合并到所述第二版图中包括在合并之前将所述虚布局映射在坐标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成第三版图的步骤包括将第二版图映射在坐标轴上,并将映射后的第二版图与第一版图合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识别第一版图上的结构;
在所述第二版图的相应区域内添加虚布局。
CN2009101263094A 2008-06-18 2009-02-26 3d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94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41,690 2008-06-18
US12/141,690 US8060843B2 (en) 2008-06-18 2008-06-18 Verification of 3D integrated circui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9482A CN101609482A (zh) 2009-12-23
CN101609482B true CN101609482B (zh) 2012-07-18

Family

ID=41432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63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9482B (zh) 2008-06-18 2009-02-26 3d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8060843B2 (zh)
CN (1) CN1016094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27519B2 (en) * 2006-12-29 2010-11-02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eparing multiple layers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for electronic designs
JP5233355B2 (ja) * 2008-03-25 2013-07-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プロパティ生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パティ検証システム
US7904770B2 (en) * 2008-09-09 2011-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sting circuit split between tiers of through silicon stacking chips
US8082537B1 (en) * 2009-01-28 2011-12-20 Xilinx,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patially programmable through die vias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7989959B1 (en) 2009-01-29 2011-08-02 Xilinx, Inc. Method of forming stacked-die integrated circuit
US8987868B1 (en) 2009-02-24 2015-03-24 Xilinx,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grammable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of stacked semiconductor die
US8307321B2 (en) * 2009-03-20 2012-11-0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for dummy metal and dummy via insertion
US8296689B1 (en) * 2009-04-06 2012-10-23 Xilinx, Inc. Customizing metal pattern density in die-stacking applications
US20100257495A1 (en) * 2009-04-06 2010-10-07 Chan-Liang Wu 3D-IC Verification Method
US20110185323A1 (en) * 2009-08-21 2011-07-28 William Matthew Hogan Stacked Integracted Circuit Verification
US9015023B2 (en) 2010-05-05 2015-04-21 Xilinx, Inc. Device specific configuration of operating voltage
US8473888B2 (en) * 2011-03-14 2013-06-2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signing integrated circuits
WO2012128760A1 (en) * 2011-03-22 2012-09-27 Verigy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testing of partially processed devices
US8386977B2 (en) * 2011-05-23 2013-0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ircuit design checking for three dimensional chip technology
US8381156B1 (en) * 2011-08-25 2013-02-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3D inter-stratum connectivity robustness
CN103034644B (zh) * 2011-09-30 2015-08-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Gds文件的扩展方法
US20130132023A1 (en) * 2011-11-17 2013-05-23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Structure for characterizing through-silicon via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2819626A (zh) * 2011-11-23 2012-12-12 北京工业大学 3d集成电路自动布局中tsv的中间区域定位方法
CN103136385B (zh) * 2011-11-23 2015-06-03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版图在缩小实验后自动连线的方法
US8972918B2 (en) * 2012-01-27 2015-03-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nctional verification of multi-die 3D ICs
US8707245B2 (en) * 2012-02-27 2014-04-2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desig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9029234B2 (en) 2012-05-15 2015-05-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hysical design symmetry and integrated circuits enabling three dimentional (3D) yield optimization for wafer to wafer stacking
KR101959715B1 (ko) 2012-11-06 2019-03-2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
US8863057B2 (en) * 2012-11-07 2014-10-14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for selectively modeling narrow-width stacked device performance
US9098666B2 (en) 2012-11-28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ock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3D integrated circuit
US9064077B2 (en) 2012-11-28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3D floorplanning using 2D and 3D blocks
US9536840B2 (en) 2013-02-12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grated circuits (3DICS) with graphene shield, and related components and methods
US9041448B2 (en) 2013-03-05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ip-flops in a monolithic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grated circuit (IC) (3DIC) and related methods
US9177890B2 (en) 2013-03-07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nolithic three dimensional integration of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US8732647B1 (en) 2013-03-13 2014-05-20 Atrenta, Inc. Method for creating physical connections in 3D integrated circuits
US9171608B2 (en) 2013-03-15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hree-dimensional (3D) memory cell separation among 3D integrated circuit (IC) tiers, and related 3D integrated circuits (3DICS), 3DIC processor cores, and methods
US9030025B2 (en) 2013-03-15 2015-05-12 IPEnval Consultant Inc. Integrated circuit layout
US8957504B2 (en) 2013-03-15 2015-02-17 IP Enval Consultant Inc. Integrated structure with a silicon-through via
US8952500B2 (en) 2013-03-15 2015-02-10 IPEnval Consultant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000490B2 (en) 2013-04-19 2015-04-07 Xilinx, Inc. Semiconductor package having IC dice and voltage tuners
US9773754B2 (en) 2014-12-05 2017-09-26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nput output for an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5132870A (ja) * 2014-01-09 2015-07-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レイアウト検証方法、検証用レイアウトデータの作成方法、レイアウト検証プログラム、及び、検証用レイアウト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US9659137B2 (en) 2014-02-18 2017-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verifying layout of mask ROM
CN105095531B (zh) * 2014-04-15 2018-07-2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器件分析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9740092B2 (en) * 2014-08-25 2017-08-22 Globalfoundries Inc. Model-based generation of dummy features
CN104155594B (zh) * 2014-08-26 2016-09-14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模块并入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US9922160B2 (en) * 2015-02-12 2018-03-2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ntegrated circuit stack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9672312B2 (en) * 2015-05-04 2017-06-06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 wherein test cells and dummy cells are included into a layou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KR102494048B1 (ko) 2016-01-11 2023-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장치의 핀 간 라우팅 설계 방법 및 그것을 적용한 설계 시스템
US10678985B2 (en) * 2016-08-31 2020-06-09 Arm Limited Method for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CN107967371B (zh) * 2016-10-18 2021-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删除Net上多余金属线的方法及装置
US10628550B2 (en) * 2017-05-19 2020-04-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design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integrated circuit
US10509887B2 (en) * 2017-11-21 2019-12-1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ust-join pin sign-off method
FR3082638B1 (fr) * 2018-06-18 2021-07-02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Conception d'un circuit 3d comprenant des macros
CN109635488B (zh) * 2018-12-26 2020-05-12 南京九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工艺设计方法及工具
CN112507648B (zh) * 2020-11-30 2022-01-04 深圳比特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图设计的方法和集成电路、运算芯片和计算设备
CN114295120A (zh) * 2021-11-24 2022-04-08 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一种星敏感器
CN116933715A (zh) * 2022-04-11 2023-10-24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版图及布线方法、比较方法、制备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91038B (zh) * 2023-10-23 2024-05-14 北京市合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芯片版图的金属栈空间信息划分方法及芯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830A (zh) * 2003-02-12 2004-08-18 上海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设计、验证与测试一体化的技术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1981A (en) * 1996-12-19 2000-02-29 Cirrus Logic, Inc. Reconfigurable gate array cells for automatic engineering change order
GB9929084D0 (en) * 1999-12-08 2000-02-02 Regan Timothy J Modifica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US6425113B1 (en) * 2000-06-13 2002-07-23 Leigh C. Anderson Integrated verification and manufacturability tool
US6802050B2 (en) * 2002-04-07 2004-10-05 Barcelona Design, Inc. Efficient layout strategy for automated design layout tools
US7073154B1 (en) * 2002-05-21 2006-07-04 Alter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connect zones and associated cells in integrated circuits
US20030229875A1 (en) * 2002-06-07 2003-12-11 Smith Taber H. Use of models in integrated circuit fabrication
US6922823B2 (en) * 2002-12-13 2005-07-26 Lsi Logi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reating derivative integrated circuit layouts for related products
US6925614B2 (en) * 2003-04-01 2005-08-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nd integrating silic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IC)
US7608468B1 (en) * 2003-07-02 2009-10-27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overlay and uses of same
FR2862396A1 (fr) * 2003-11-13 2005-05-20 Dolphin Integration Sa Procede de verification d'un circuit integre
JP2007536581A (ja) * 2004-05-07 2007-12-13 メンター・グラフィ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プロセス変動バンドを用いた集積回路レイアウト設計法
US7165230B2 (en) * 2004-06-02 2007-01-16 Altera Corporation Switch methodology for mask-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
JP4492398B2 (ja) * 2005-03-16 2010-06-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のレイアウト設計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526749B2 (en) * 2005-10-31 2009-04-28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and using micro-targets in overlay metrology
US20080072182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tructured and parameterized model order reduction
US7565638B2 (en) * 2006-11-21 2009-07-21 Sun Microsystems, Inc. Density-based layer fill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US7827519B2 (en) * 2006-12-29 2010-11-02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eparing multiple layers of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for electronic designs
US20090077518A1 (en) * 2007-09-18 2009-03-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rived level recognition in a layout editor
US8022535B2 (en) * 2008-06-06 2011-09-20 Coolsilicon Ll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temperatur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830A (zh) * 2003-02-12 2004-08-18 上海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设计、验证与测试一体化的技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59554B2 (en) 2013-01-22
CN101609482A (zh) 2009-12-23
US20120036489A1 (en) 2012-02-09
US20090319968A1 (en) 2009-12-24
US8060843B2 (en) 2011-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9482B (zh) 3d集成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US8856710B2 (en) Tool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interposer RC couplings
US8312404B2 (en) Multi-segments modeling bond wire interconnects with 2D simulations i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wire bond packages
TWI312929B (en) Method for integrally checking chip and package substrate layouts for errors
US8250506B2 (en) Bondwire design
US8468482B1 (en) Modeling and simulating the impact of imperfectly patterned via arrays on integrated circuits
US7962878B2 (en) Method of mak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using pre-defined interconnect wiring
US7312141B2 (en) Shapes-based migration of aluminum designs to copper damascene
US20140033149A1 (en) Capturing mutual coupling effects between an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and chip package
US20090193374A1 (en) Method of design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designing apparatus,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JP4377342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レイアウト方法、レイアウト装置及びレイアウトプログラム
KR20160063225A (ko) 집적 회로 레이아웃 생성을 위한 방법, 소자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US8381156B1 (en) 3D inter-stratum connectivity robustness
US84530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frequency-dependent netlist
TW502373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designing method and designing device thereof
JP4414899B2 (ja) ダミーメタルの配置方法
US7886240B2 (en) Modifying layout of IC based on function of interconnect and related circuit and design structure
JP2005235804A (ja) 半導体装置の設計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4555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frequency-dependent netlist
Hogan et al. Robust verification of 3D-ICs: Pros, Cons and recommendations
JP2008227035A (ja) スペアセル用のセルデータ、半導体集積回路の設計方法及び半導体集積回路。
US702085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packaged integrated circuit
TW201435630A (zh) 積體電路設計中之通孔嵌入
Ewetz et al. A TSV-cross-link-based approach to 3D-clock network synthesis for improved robustness
Gupta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distributed Co-design and Coextraction of Die Re-distribution Layer and Pack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