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6306B - 定子位置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定子位置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6306B
CN101606306B CN2008800039199A CN200880003919A CN101606306B CN 101606306 B CN101606306 B CN 101606306B CN 2008800039199 A CN2008800039199 A CN 2008800039199A CN 200880003919 A CN200880003919 A CN 200880003919A CN 101606306 B CN101606306 B CN 101606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mentioned
electric machine
machine casing
inn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39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6306A (zh
Inventor
小栗康德
村上智堂
广田慈宏
矶谷明
神野岳人
高崎哲
水谷龙彦
服部宏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06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6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6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6Centering rotors within the stator; Balancing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bearing-shields or end pl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718Repai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关于在定子的外周面和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g1)的定子轴心(Zs)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一容许范围(Tr1),和在定子的内周面和转子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g2)的定子轴心(Zs)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二容许范围(Tr2),预先将上述第一容许范围(Tr1)设定为第二容许范围(Tr2)以下,测量定子轴心(Zs)的位置,并且以将获得的定子轴心(Zs)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Tr1)内的方式,调整定子的轴心(Zs)位置。

Description

定子位置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轴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与该转子同心配设于转子的外周的定子,且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电机壳体的电机驱动装置,涉及在这样的电机驱动装置中调整定子位置的方法,并且涉及使用该调整方法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近来,作为汽车的驱动源具有发动机以及电机驱动装置的所谓混合动力车从耗油量、环境保护等方面受到瞩目。对于这种混合动力车而言,电机驱动装置除了作为从蓄电池获得电力产生驱动力的电机工作,且将其驱动力传递到行驶机构一侧进行电机行驶以外,也有从发动机获得驱动力而作为发电机工作,发挥给蓄电池充电的作用的情况。此外,在制动时将车具有的多余的惯性力作为电力回收,即进行所谓的再生动作。此外,也有电机驱动装置被使用于发动机的起动用的情况。
因此,装备于混合动力车的电机驱动装置,其转子驱动连接于变速机构侧以及发动机侧,并可以进行驱动力的输入与输出。
电机驱动装置具有定子以及容纳于该定子内的转子,这些定子及转子从电机壳体侧被支承。定子的支承为固定支承,转子的支承为由设置于电机壳体的轴支承部的转动支承。通常,对于混合动力车而言,电机壳体很少单独设置,都是让在内部容纳有变速机构的变速箱体的一部分兼作电机壳体。
专利文献1中介绍有这种在混合动力车上采用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在该文献公开的技术中,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
图1、图2示意地表示采用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概略构造的模式图。图1表示电机驱动装置的剖视图,图2表示电机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在图1中,左侧对应于配设有发动机E的发动机室ER侧,右侧对应于配设有变速机构T的变速机构室TR侧。
定子S由定子铁心SC和关于该定子铁心的定子线圈SW构成。定子铁心SC是如图2所示将多个大致环状的钢板p层叠而构成的,用贯穿于层叠方向的紧固螺栓b1(相当于本申请的紧固单元)将在各个钢板p周向的规定相位上设置的固定部紧固于电机壳体。此外,在构成定子铁心SC的钢板p上,在周向的规定相位,实施铆接或焊接处理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板p间的相对移动。
该定子铁心的、图1中的左右方向(相当于转子的轴向)的位置通过设置于电机壳体的支承面来确定。另一方面,对于其上下方向(相当于转子的轴直径方向),通过紧固螺栓b1的紧固确定其位置。
以往,这种定子的对中(是对可看作转子的轴心的、设定在电机壳体上的转子的支承轴心进行对中),是以定子不与转子接触的方式决定定子轴心的容许范围,并将定子在电机壳体内恰当地进行对中。
即,预先决定可在转子的外周面与定子的内周面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且两者不接触、只要转子能旋转即可的基准,进行定子的对中。
此时,在定子的外周面和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在形成了间隙的情况下,定子的至少一部分有时也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接触。
专利文献1:WO2005/000620
然而,已知在定子的至少一部分与电机壳体接触时,有时定子因某些原因引起共振。作为这样的原因,考虑有例如:由于转子转动的影响定子产生共振,或变速机中产生的振动通过电机壳体传递至定子使定子共振,放大由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定子位置调整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得因定子原因由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特别是声音)低的电机驱动装置,另外,获得能够进行这样的定子位置调整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第一特征构成,一种定子位置调整方法,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方法,该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
设定有第一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
执行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的测量工序,并且
执行调整工序,在该调整工序中以将在上述测量工序得到的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方式调整上述定子的轴心的位置。
在作为使用该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中,
设定有第一容许范围,只有将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内时,在定子、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间隙。而且,第一容许范围是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当超出该范围时变为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接触(没有第一间隙)的范围。
因此,在本申请的第一特征构成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中,执行测量工序,得到该位置,在调整工序中,进行调整以使定子轴心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内。
于是,通过将定子轴心收进第一容许范围内,能够可靠地确保定子、电机壳体之间的第一间隙。即,确保定子外周的全体区域与电机壳体不接触的状态。
因此,通过避免定子与电机壳体的接触,就能够良好地抑制定子因某些原因引起共振而使由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特别是声音)变大的情况。
能够使用这样的本申请第一特征构成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电机驱动装置,
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
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被调整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横亘全周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一容许范围内。
此外,用于执行本申请的第一特征构成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
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系统,该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
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一容许范围,
具备测量单元,其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并且
具备调整单元,其调整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
具备调整指令生成单元,其基于由上述测量单元测量的定子轴心的位置,对上述调整单元生成将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调整指令。
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构成为具备存储单元、测量单元及调整单元。
在此,存储单元是存储有在电机驱动装置中预先设定的第一容许范围的单元,是提供该信息的单元。
另一方面,测量单元是执行先前说明的测量工序的单元。
而且,由于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具备调整指令生成单元,因此基于由测量单元测量的定子轴心的位置,对上述调整单元生成将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调整指令。通过按照该调整指令,调整单元工作或者使其工作,从而能够获得在转子、定子、电机壳体之间确保了第一间隙的电机驱动装置,能够抑制振动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二特征构成,
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方法,该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设定有:
第一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和
第二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并且
上述第一容许范围被设定在上述第二容许范围以下,
执行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的测量工序,并且
执行调整工序,在该调整工序中以将在上述测量工序得到的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方式调整上述定子的轴心的位置。
在作为使用该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中,
设定有第一容许范围和第二容许范围,只有将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内时,在定子、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且只有在收进第二容许范围内时,在定子、转子之间形成第二间隙。而且,第一容许范围为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当超出该范围时变为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接触(没有第一间隙)的范围。
同样,第二容许范围为形成有第二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当超出该范围时变为定子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外周面接触(没有第二间隙)的范围。
而且,第一容许范围和第二容许范围的关系是,第一容许范围为第二容许范围以下。在此,在第二容许范围内包括,即使在转子与定子不接触的条件下,也可发生定子和电机壳体接触的范围。
因此,在本申请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中,执行测量工序,得到该位置,在调整工序中,进行调整以使定子轴心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内。
于是,根据第一容许范围和第二容许范围的关系,能够可靠地确保定子、转子之间的第二间隙,并且通过将定子轴心收进第一容许范围内,能够可靠地确保定子、电机壳体之间的第一间隙。
因此,通过避免定子与电机壳体的接触,就能够良好地抑制定子因某些原因引起共振而导致从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特别是声音)变大的情况。
此外,在这样将第一容许范围设定为第二容许范围以下的构造中,如果第一容许范围为不足第二容许范围,例如,即使紧固单元松动,定子向轴直径方向产生了移动,定子也会先与电机壳体接触,从而确保转子的转动。另外,如果第一容许范围与第二容许范围相同,只有在收进该范围内时,能够确保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确保电机驱动装置的正常动作。
能够使用这样的本申请第二特征构成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电机驱动装置,
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该电机驱动装置设定有:
第一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和
第二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并且
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在上述第二容许范围以下,并且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被调整在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
此外,用于执行本申请的第二特征构成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
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系统,该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
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一容许范围;和
在定子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二容许范围,并且具有上述第一容许范围为上述第二容许范围以下的关系,
具备测量单元,其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并且
具备调整单元,其调整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
具备调整指令生成单元,其基于由上述测量单元测量的定子轴心的位置,对上述调整单元生成将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调整指令。
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构成为具备存储单元、测量单元及调整单元。
在此,存储单元是存储有在电机驱动装置中预先设定的、第一容许范围、第二容许范围的单元,是提供该信息的单元。
另一方面,测量单元是执行先前说明的测量工序的单元。
而且,由于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具备调整指令生成单元,因此基于由测量单元测量的定子轴心的位置,对上述调整单元生成将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调整指令。通过按照该调整指令,调整单元工作或者使其工作,从而能够获得在转子、定子、电机壳体之间确保了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的电机驱动装置,能够抑制振动的产生。
此外,在先前说明的本申请的第二特征构成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中,优选第一容许范围与第二容许范围相同。
在第一容许范围和第二容许范围相同的情况下,以相同基准设定形成于定子和电机壳体之间的第一间隙和、与形成于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第二间隙。换而言之,在定子的轴心超过第一容许范围(=第二容许范围)的阶段,定子在其外周侧与电机壳体接触,在其内周侧与转子接触。
即,在该状态下,尽可能扩大第一容许范围,并且进行能够确保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的转子位置的调整。
将第一容许范围设定为与第二容许范围相等的条件,当然可以在本申请的电机驱动装置、定子位置调整系统中采用,能够获得上述作用、效果。
此外,在到此为止说明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中,优选为,关于作为该调整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关于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与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上述第一间隙的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具有比上述第一间隙大的第三间隙的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形成于轴向。
在此,作为调整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在其轴向(电机驱动装置的轴向,该方向是定子轴心或者转子轴心延伸的方向)上,至少具备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在此,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是到此为止说明的定子、电机壳体之间的间隙为容许极限的部位,在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间隙是大于第一间隙的第三间隙。
所以,在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能够确保充分的间隙,从而避免定子、电机壳体之间的干扰。
另外,优选,在采用具备这样的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的构成的情况下,在上述电机壳体上具备支承上述定子的轴向端面的支承面,
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上述支承面侧,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远离上述支承面的一侧。
本申请那样的由紧固单元紧固定子的构成的电机驱动装置,由于支承面侧的位移很微小,因此为越远离该支承面,越易产生位移的构造。因此,通过将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支承面附近,将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离开该支承面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避免定子偶然与电机壳体接触等问题。
此外,在到此为止说明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中,关于作为该调整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优选为,上述定子在周向的多个部位具备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并且上述电机壳体具备支承上述突出部的支承面,
在上述定子的周向上,关于除上述突出部以外的普通外周部,在上述普通外周部与上述电机壳体之间形成有轴方向间隙。
在该构成中,关于定子和电机壳体的接触,以轴向的接触部位为课题。
即,在具有具备定子的突出部的构成的情况下,在该突出部上做成为支承并接触于支承面的构造,关于未形成突出部的周向的普通外周部,通过做成电机壳体低于支承面的构造,因此在定子和电机壳体之间形成轴向间隙。
通过这样,限定定子和电机壳体的接触部位与突出部(即,被紧固单元将定子可靠地紧固于电机壳体的部位)接触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振动,减少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电机驱动装置的剖面构造的图。
图2为表示电机驱动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转子、定子铁心及电机壳体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4为使用状态下的测量调整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5为使用状态下的测量调整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的VI-VI剖面的剖视图。
图7为测量调整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测量调整装置的分解图。
图9为表示定子位置调整系统的整体正面构成的图。
图10为表示定子位置调整系统的整体侧面构成的图。
图11为表示调整作业顺序的流程图。
图12为表示将变速箱纵向配置在定子位置调整系统中的状态的图。
图13为表示将测量调整装置插入定子内的状态的图。
图14为表示由测量调整装置进行测量的状态的图。
图15为表示由测量调整装置进行调整的状态的图。
图16为表示将转子轴进行了组装的组装状态的图。
图1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机驱动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作为本申请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M的构造、为了恰当地组装该电机驱动装置M的本申请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的构造、使用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的定子S的位置调整/固定作业以及电机驱动装置M的组装,按顺序进行说明。
1.电机驱动装置M
图1是表示容纳于变速箱体MC(电机壳体的一例)内,且处于组装状态的电机驱动装置M的剖面构造的图,图2是为了明确构成电机驱动装置M的定子S的支承以及转子R的支承构造而分解表示了电机驱动装置M的图。
在图1中,左侧为配设有发动机E的发动机室ER侧的部位,右侧为配设有变速机构T的变速机构室TR侧的部位。如上所示,电机驱动装置M的转子R构成为可与发动机E以及变速机构T驱动连接,且相对于它们可分别进行驱动力的输入与输出。
从图1、2可知,电机驱动装置M构成为具备定子S和转子R。在组装状态下,定子S的轴心Zs相对于转子R的轴心Zr收进一定的容许范围内,转子R的轴心位置由通过变速箱体MC所支承的一对轴支承轴承BRG确定。将沿着轴心Zr的方向简单地称为轴向(用图1的D1表示的方向),将其正交方向称为轴直径方向(用图1的D2表示的方向),将其周边的方向称为轴圆周方向(用图1的D3表示的方向)。
定子S构成为具备定子铁心SC以及关于该定子铁心SC的定子线圈SW,定子铁心SC如图2所示由多个大致环状的钢板p层叠构成。层叠方向与轴向D1一致。各钢板p采用在周向的规定相位上通过铆接或焊接处理来限制钢板p相互间的相对移动的构成。此外,在各钢板p上,在周向均等的3个位置上,设置有向径向突出的突出部p1,在各突出部p1上设置有用于将定子铁心SC连结固定于变速箱体MC的螺栓插通孔p2。通过作为紧固装置的紧固螺栓b1,层叠构造的定子铁心SC被连结固定于设置于变速箱体MC的支承面MC1上。从图1、图2可知,作为本申请对象的电机驱动装置的铁心SC,其轴向长度比较短,即使利用紧固螺栓b1进行与变速箱体MC的连结,定子轴心Zr相对支承面MC1的垂直度也不会极端地恶化。即,能保持转子的轴心Zr和定子的轴心Zs实质上的平行关系。
在各钢板p的内径侧设置有向内径侧呈梳齿状突出的齿t。定子线圈SW,通过该齿t间的空隙部被缠绕。齿t的内径侧端面t1成为沿周向延伸的端面。
另外,该定子线圈SW中,浸渗有清漆,以绝缘状态被固定。此外,钢板p之间,也浸渗有清漆,以防止水等浸入的状态被固定。另外,通过这样浸渗有清漆,热传导率被提高,并散热性被提高。
关于定子S的变速箱体MC内的定位,在轴向D1上的定位是通过定子铁心SC的、在图1中在右侧表示的端面(主要为突出部p1的端面)抵接于设置于变速箱体MC上的支承面MC1而确定的。在变速箱体MC内形成的定子容纳空间在轴直径方向D2(在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预计有规定的余量,只有定子S在变速箱体MC内未使用紧固螺栓b1来连结时具有规定的间隙。因此,在紧固螺栓b1连结后,相对变速箱体MC在轴直径方向D2上的定子S的轴心位置被确定。
定子S相对于变速箱体MC的轴圆周方向D3的相位,是根据以上说明的突出部p1相对于在变速箱体MC上设置的支承面MC1的轴圆周方向D3的相位来确定的,并通过定子S向变速箱体MC的插入操作以及紧固螺栓b1的连结操作来确定。
转子R构成为在转子轴RA的周围具有转子主体RB,且该转子轴RA被设置于发动机室ER侧的轴支承轴承BRG1以及设置于变速机构室TR侧的轴支承轴承BRG2两者轴支承。
从图1、2可知,电机驱动装置室MR形成为发动机室ER和变速机构室TR之间的独立的间隔室。图示例的情况,为在电机驱动装置室MR和变速机构室TR之间,设置有与变速箱体MC一体的隔壁W,且在该隔壁W上具有用于支承上述转子R的一个的轴支承轴承BRG2。
另一方面,在电机驱动装置室MR和发动机室ER之间,设置有在变速箱体MC上安装固定的隔盖C。该隔盖C,在图1中从左侧覆盖变速箱体MC的端面开口MCO,由此隔开电机驱动装置室MR。从图1、2可知,该隔盖C,通过设置于端面开口MCO的多个顶销np,来确定轴直径方向D2以及轴圆周方向D3的位置。在该隔盖C上具有用于支承上述转子R的另一个轴支承轴承BRG1。
由以上说明的构成可知,电机驱动装置M的转子R,通过设置于隔壁W的轴支承轴承BRG2以及设置于隔盖C的轴支承轴承BRG1可转动地被支承。
基于图1及图3,对以上说明的电机驱动装置M中的转子R、定子S(定子铁心SC)、变速箱MC各项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定子S的外周面和变速箱MC的内周面之间空有本申请中称作第一间隙的间隔g1。另一方面,在转子R的外周面和定子S的内周面之间空有本申请中称作第二间隙的间隔g2。
在本申请中,为了可靠地确保第一间隙g1、第二间隙g2,将变速箱MC的内周位置设定在独特的位置,并且为了确保上述第一间隙g1、第二间隙g2,作为定子轴心Zs相对于在变速箱MC上设定的轴心Z(该轴心与转子的轴心Zr一致)的容许范围,使以变速箱MC为基准用于确保第一间隙g1的第一容许范围Tr1、和以转子R为基准用于确保第二间隙g2的第二容许范围Tr2保持预先规定的关系。具体而言,将第一容许范围Tr1选择/设定在第二容许范围Tr2以下。
对于该各项的关系,参照图3进行说明。图3所示的例子,是第一容许范围Tr1选择为小于第二容许范围Tr2的例子。
在图3中,在横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画出设定于变速箱MC的轴心Z(转子的轴心Zr)。而且,在相对于轴心左右分开的状态下,用方形箱符号表示转子R的外周面的位置。另一方面,表示定子S(定子铁心SC)位置的是在内部标记了“×”符号的方形箱符号。此外,用粗线表示了变速箱MC内周面的位置。另外,在该图中,表示有第一容许范围Tr1和第二容许范围Tr2。
图3(a)、(b)是用于说明第二容许范围Tr2的图,(a)表示定子S相对于转子R向右偏的状态(定子S从左侧接触转子R的状态),(b)表示定子S相对于转子R向左偏的状态(定子S从右侧接触转子R的状态)。因此,在必须确保本申请所称的第二间隙g2时,在图3(a)、(b)所示的位置关系中,在取得定子轴心Zs的位置的略微内侧设定第二容许范围Tr2,并在该容许范围内调整定子轴心Zs的位置。该调整方法是以往所采用的调整方法。然而,这时为容许定子S与变速箱MC接触的状态。
在这些图3(a)、(b)中,用在内部标记了“×”符号的方形箱符号表示的定子S的外周面(位于横方向最外侧的细实线),表示为了确保第二间隙g2能够定位定子S的极限位置。
在本例中,变速箱MC的内周面位置(粗实线的位置)选择/设定在上述极限位置的内侧。即,在定子S向横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确保在产生与转子R的接触之前,定子S与变速箱MC接触的位置关系。
图3(c)、(d)是用于说明第一容许范围Tr1的图,(c)表示定子S向左偏的状态(定子S从左侧接触变速箱MC的状态),(d)表示定子S向右偏的状态(定子S从右侧接触变速箱MC的状态)。因此,在必须确保在本申请中所称的第一间隙g1时,在图3(c)、(d)所示的位置关系中,在取得定子轴心Zs的位置的略微内侧设定第一容许范围Tr1,并在该容许范围内调整定子轴心Zs的位置。
因此,在本申请中,将变速箱MC的内周面的位置如上所述地进行设定,并且调整转子轴心Zr的位置以使其收进第一容许范围Tr1内。
通过这样,如图3(e)所示,第一间隙g1、第二间隙g2均被确保,即使在定子S偶然产生了横向移动时,也能够避免转子R、定子S间的接触。
2.定子位置调整系统
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是在将定子S容纳于变速箱MC内的状态下,要将定子S相对于在变速箱MC中决定的转子轴心Zr,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的装置。
根据该目的,如图9、图10所示,系统100,具备本申请独特的构成的测量调整装置1,并且具备对该测量调整装置1生成调整指令的动作控制部1c。
整体简要构造
在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中,设有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自身的操作用的操作面板102,并且在基体框103的各部位具备:配设变速箱MC即工件的工件配设部103a、和将后述的测量调整装置1以悬垂状态支承的测量调整装置支承部103b。另外,具备由计算机构成的动作控制部1c,其基于测量调整装置1的测量结果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
在测量调整装置支承部103b中,上述测量调整装置1能够在系统上下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上述工件配设部103a中能够固定工件,并且工件配设部103a采用能够对工件的位置进行三维定位的构成。
如图9所示,朝向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在右侧设有由作业者操作的操作面板102,在左侧设有显示装置101。该显示装置构成为显示定子轴心Zs对转子轴心Zr的位置及其容许范围Tr1,作业者可以一边看显示装置101的显示,一边在确认作业的进行状况的同时进行合适的操作。
以下首先对测量调整装置1的具体构造进行说明。
2-1.测量调整装置
图4~图8中表示测量调整装置1的构成。
图4是用于表示测量调整装置1的构成的重要部分的剖视图,其表示在将定子S插入于变速箱体MC内的状态下,配设了可测量及调整定子S的位置的测量调整装置1的状况。
图5是与图4对应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4的VI-VI剖面的图,图7是只表示测量调整装置1的立体图。此外,图8是其分解图。
测量调整装置1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定子S容纳于变速箱体MC内,且定子S被支承于转子R的轴向D1,对转子R未插入于定子S内的转子未插入状态下的定子S的位置(定子S的轴直径方向D2的位置)进行测量。此外,该测量调整装置1构成为:根据其测量结果,可调整定子S的位置(定子S的轴心Zs相对于被支承于变速箱体MC的状态下的转子轴心Zr的位置)。另外,该测量调整装置1构成为通过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和盖侧轴支承部RAS1两者来确定其轴(图4所示的Z)。如后述那样,定子的轴心Zs构成为作为在轴向三个位置所测量的定子的圆心中心的平均值(平均圆心位置)而被求得。
从图4、图6、图7、图8可知,测量调整装置1具有如下构成:利用设置于轴圆周方向D3的4个位置上的传感器杆3,对图4中上下为一对的端面板2进行固定连接。在这些上下一对的端面板2之间,4根定子位置调整机构4,被均等地架设于各传感器杆3之间。定子位置调整机构4为在配设于轴向D1的凸轮轴5上具有偏心凸轮6的装置。
上述上下的端面板2中、位于下侧的端面板2d构成为大致呈环状的环状端面板2d,在其一个端面的外周附近的部位固定连接有4根传感器杆3。该传感器杆3的每一个,使用一对销7而严密地定位于环状端面板2d。在与固定连接上述传感器杆3的端面相反一侧的端面上,在其中央固定有导向轴8。
该导向轴8,如图4所示,在上端侧具有与环状端面板2d的连接部8a,而且在其外周部位具备嵌入部8b,该嵌入部8b嵌入于构成以上说明的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的轴支承轴承BRG2。另一方面,在下端侧的中央具备插入第一中心轴9a的第1中心轴进入孔8c。该第一中心轴9a为引导部件,其设置于在对变速箱体MC固定定子S的固定作业时使用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且构成为在相对于图4所示的轴Z的正交面上确定的原点上,可沿着轴向D1即轴Z的方向移动。在固定作业中,第一中心轴9a以及后述的第二中心轴9b,配设于在作业中成为假想的基准的转子R的转动轴的位置。
在环状端面板2d上,在轴圆周方向D3上4个位置均等地具有连接支承部,该连接支承部具有对凸轮轴5可转动地支承的支承轴承11。作为该支承轴承11,采用能够承受轴向负荷的轴承以承受来自凸轮轴5的轴向D1负载。
在上述上下的端面板2中的、位于上侧的端面板2u,在图5所示的俯视图中,由大致呈方形的方形板12和大致呈环状的连接板13构成。方形板12与连接板13采用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的构成。
在连接板13的外周附近部位固定连接有如上说明的4根传感器杆3的另一端。在该连接部位上,传感器3的每一根也使用一对销7而被严密地定位。上述方形板12位于与固定连接上述传感器杆3的端面相反侧的端面上。如图4所示,在方形板12上固定有输送用手柄14。
输送用手柄14,在与传感器杆3相反侧的端面上,螺栓连接于方形板12,且在其内径部位具有插入第二中心轴9b的中心轴贯通孔14a。该第二中心轴9b,使用于测量调整装置1的输送,并且与第一中心轴9a一起,使用于固定作业的基准位置的确定。
在连接板13上,在轴圆周方向D3上4个位置均等地具有对凸轮轴5可转动地进行支承的连接支承部15。该连接支承部15构成为:以将上述凸轮轴5在轴向D1上较好地对中的方式,具有一对径向轴承16,此外,还具有用于适当停止凸轮轴5转动的双头螺栓17。
在方形板12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利用设置于变速箱体MC的端部开口MCO的顶销np,分别连接有用于定位该方形板12的销卡合部件18。从图5可知,销卡合部件18通过一对螺栓19被固定于方形板12的长度方向各端,且在各销卡合部件18上具有用于使顶销np进入的定位孔18a。而且,如图4所示,在顶销np进入到定位孔18a中的状态下,销卡合部件18被载置于构成变速箱体MC的端部开口MCO的端面。
在测量调整装置1中,通过使上述导向轴8进入到在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内具有的轴支承轴承BRG2内,并且使顶销np进入到在方形板12的长度方向端部上设置的销卡合部件18的定位孔18a中,由此能够将装置1,相对于变速箱体MC,在轴向D1、轴直径方向D2以及轴圆周方向D3上进行定位。
即,装置1,通过上述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在轴直径方向D2上被定位,且通过上述顶销np以及定位孔18a在轴向D1以及轴圆周方向D3上被定位。
另外,在轴圆周方向D3上,通过上述顶销np以及定位孔18a的相对于连接螺栓b1的相对位置,来确定通过上述顶销np以及定位孔18a而定位于变速箱体MC的测量调整装置1、与通过上述连接螺栓b1而连结固定于变速箱体MC的定子S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且,如图6所示,在该轴圆周方向D3上的相对位置被设定为:将支承于装置1的位移传感器20的传感器前端20a、和设置于定子S的齿t的内径侧端面t1,在使他们各自的中心大致一致的状态下相对置配置。因此,通过该位移传感器20,能够正确地测量传感器前端20a和内径侧端面t1之间的间隙。
另外,作为将装置1定位于变速箱MC用的定位单元,可以代替上述顶销np以及定位孔18a,采用螺栓以及螺栓孔等其他单元。
2-2.定子位置的测量以及调整
以上,关于定子位置的测量调整装置1,对其定位构成进行了说明,以下,对定子轴心Zs的位置的测量以及其位置的调整进行说明。
如图4、图6、图7、图8所示,位移传感器20,被作为支承体的传感器杆3所支承,且可测量构成定子S的定子铁心SC的内径面相对于转子轴心Zr的位置。具体地说,在轴圆周方向D3的4个位置均等地设置的传感器杆3上,分别具有3个位移传感器20。
作为位移传感器20,对于利用由电磁感应引起的导电体内的涡电流的变化的该导电体,采用涡电流型的位移传感器。这些3个位移传感器20,相对于图4所示的定子铁心SC的轴向D1的宽度,在包括其两端附近的3个位置上大致均等地适当配设,以便测量传感器前端20a与齿t的前端面即内径侧端面t1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知道定子S相对于转子轴心Zr在轴直径方向D1的位置。
因此,通过配置于各传感器杆3的3个位移传感器20,能够知道沿着定子S的轴向D1的各部的位置状态。
另外,由于该位移传感器20,如上述涡电流型的位移传感器那样,是可选择性地感应磁性体或导电体的非接触型的位移传感器,因此,可以排除由介于位移传感器20和定子铁心SC之间的磁性体以及导电体以外形成的物质,特别是附着于定子铁心SC径向表面的清漆的影响,能够正确地测量定子铁心SC的内径侧端面t1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上所示,传感器杆3均等地设置于轴圆周方向D3的4个位置上,因此,能够知道沿着定子S的轴圆周方向D3的各部的位置,并且根据在轴圆周方向D3上4个位置的位移传感器20的输出,能够知道定子S的圆心位置。而且,作为在轴向D1的各位置上的定子S的圆心位置的平均值,能够得到定子轴心Zs(图3(b)所示的平均圆心位置)的位置。
即,在本申请涉及的测量调整装置1中,由通过传感器杆3连接的一对端面板2、以及这些端面板2上附属的部件及位移传感器20来构成测量单元。另外,支承体由相对于转子的轴支承部RAS,以此为基准对传感器20进行定位并支承的机构构成,具体地说,支承体由一对端面板2、传感器杆3、导向轴8、以及销卡合部件18等构成。
结果,在测量调整装置1中,能够使测量调整装置1的轴Z与假想的转子的轴心Zr的位置一致,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得到来自位移传感器20的输出,并严格地求出相对于转子的轴心Zr的定子的轴心Zs的位置。即,该测量调整装置1,构成本申请的测量单元。
如图4、图6、图7、图8所示,在轴圆周方向D3的4个位置上均等地设置的凸轮轴5上,分别具有偏心凸轮6。该凸轮轴5,按照先前说明的来自动作控制部1c的调整指令进行旋转动作。在此,偏心凸轮6,如图4、图6所示,是具有相对于凸轮轴5的轴心5z偏心的凸轮面6s。因此,随着凸轮轴5的转动,其凸轮面6s,能够从接近于凸轮轴的轴心5z的位置到远离的位置延伸。从图4、图6可知,该凸轮面6s通过在该远离的位置附近,以抵接于定子铁心SC的内周面的方式配设,由此可推压定子铁心SC的内周面(齿t的内径侧端面t1),使定子S在轴直径方向D2上移动变为可能。
以上,为关于在轴直径方向D2上进行的调整的说明,在测量调整装置1中,对于凸轮6的配设位置有独特的办法。
如图4、图7所示,凸轮6的配设位置被设定为在轴向D1上与定子铁心SC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该位置是在定子铁心SC被插入变速箱体MC的状态下与其支承面MC1抵接的位置。在本例中,具体地说,以凸轮6的下端面(底面)位于与对定子铁心SC(定子S)的下端面进行支承的变速箱体MC的支承面MC1大致同一个面上的方式,配置凸轮6。
如下所述,使用了测量调整装置1的定子位置的调整,是在变速箱体MC的开口MCO在上侧开口的纵向姿势下进行。在该状况下,定子S的负荷施加于位于支承面MC1附近的构成定子铁心的钢板p上,对位于该部位的钢板p的位置进行调整是最理想的。在发明人的研究中,在调整中,在维持了纵向姿势的状态,由凸轮6推动定子铁心SC的垂直方向(轴向D1)上侧部位的情况下,由于定子S本身整体地相对于轴向D1倾斜,抵接于支承面MC1的钢板p难于移动,因此还会发生通过偏心凸轮6调整后回到原来的状态而变成调整不良的情况。
因此,在测量调整装置1中,如上所述,将凸轮位置设定于定子铁心SC的下端附近,由此可以利用均等配置于轴圆周方向D3上的偏心凸轮6,在轴圆周方向D3的各部适当地调整轴直径方向D2的定子S的位置。即,该测量调整装置1也担当本申请的调整单元。
2-3.运算处理
在测量调整装置1中,具备由计算机构成的运算处理部1c,其基于测量结果执行规定的运算处理。
该运算处理部1c,具备:管理在运算处理部1c内的处理的运算处理管理单元1ca;导出定子轴心Zs的位置的定子轴心位置导出单元1cb;用于生成调整指令的调整指令生成单元1cc;以及存储单元1cd。
运算处理管理单元1ca
运算处理管理单元1ca,管理运算处理部1c所具备的各单元(定子轴心位置导出单元1cb、调整指令生成单元1cc)的动作。
定子轴心位置导出单元1cb
定子轴心位置导出单元1cb,基于从测量调整装置1得到的测量信息,导出定子轴心Zs相对于转子轴心Zr的位置。即,在该定子轴心位置导出单元1cb的处理中,分别对于设置于轴向上三个位置的检测位置,求出各位置的圆心位置,并根据求出的各位置的圆心位置,作为这三个位置的平均值,求出定子轴心Zs的位置(平均圆心位置)。
调整指令生成单元1cc
调整指令生成单元1cc,生成使定子轴心Zs的位置实质上与转子轴心Zr一致的调整指令。该调整指令生成单元1cc首先导出定子轴心Zs的位置和转子轴心Zr的位置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平面内的方向,该平面是与转子轴心Zr正交且轴向上处于所取得的上述平均值的高度的平面。然后调整指令生成单元1cc,针对测量调整装置1所具有的多个凸轮6,将应调整的凸轮6(调整哪个凸轮6)与该凸轮6的调整量(使其进行何种程度的旋转)作为调整指令求出。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测量点和调整点,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各设置四点,因此根据预先得到的变换式导出,与定子轴心Zs相对转子轴心Zr的偏心状态对应地使各个凸轮6转动多少。在该实施方式中,只导出将定子向径向外侧推出时所必需的调整量。
3.定子位置的调整
以下,说明使用测量调整装置1测量定子S的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调整,将定子S固定于变速箱体MC的一系列作业。
该一系列的操作按照如下顺序进行如下工序来进行作业,即:纵向配置工序,将变速箱体MC以纵向姿势配设于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上;插入工序,将定子S插入变速箱体MC内;配设工序,将测量调整装置1配设于定子S内;测量工序,使用处于插入状态的测量调整装置1求出定子轴心Zs的位置;紧固工序,基于由测量工序获得的测量结果调整定子位置的调整工序。此外,在将定子轴心Zs的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Tr1内的状态下将定子S紧固于变速箱体MC内的紧固工序、以及随后的确认,按顺序进行作业。图11表示了到该调整工序为止的流程图。
3-1.纵向配置工序(步骤#1)
在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上以纵向姿势配设变速箱体MC的工序。
即,如图12所示,以变速箱体MC的端部开口MCO位于上侧,设置于变速箱体MC的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位于下侧的方式,将变速箱体MC配设于工件配设部103a的上表面10上。设置于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的第一中心轴9a的轴Z、与在变速箱体MC中确定的假想的转子的轴Zr,当然是一致的。
这时,构成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的轴支承轴承BRG2被装入于变速箱体MC内,此外,顶销np被打入于端面开口MCO的规定部位。利用这两种部件BRG2、np,不仅确定测量调整装置1的位置还确定定子S的位置。
3-2.定子插入工序(步骤#2)
如图13所示,将定子S插入处于纵向姿势的变速箱体MC内。该插入操作,为在将定子S落入到变速箱体MC内的状态下进行的,定子S由设置于变速箱体MC上的支承面MC1支承。在插入完成状态下,定子S上下方向的位置(轴向D1位置)确定,且在变速箱体MC与定子S之间的相对相位(轴圆周方向D3位置)关系也基本确定。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关于水平方向(轴直径方向D2位置),为容许稍微间隙的状态。
3-3.配设工序(步骤#3)
如图13所示,将测量调整装置1配设于插入有定子S的变速箱体MC内。该配设,是在使用第二中心轴9b,利用设置于测量调整装置支承部103b的输送部14a悬挂测量调整装置1的同时,将第一中心轴9a插入于导向轴8的状态下进行。
在该下降操作时,位于下侧的导向轴8的嵌入部8b,由构成壳体侧轴支承部RAS2的轴支承轴承BRG2所引导并对中。另一方面,在位于上侧的方形板12的两端部位设置的销卡合部件18,通过顶销np被定位。
该构造中,该轴支承轴承BRG2起到对中的作用,并且顶销np也起到对中的作用。此外,装置1整体通过端面开口MCO从下侧所支承。
如上所述,在使测量调整装置1配设在定子S内的状态下,能够测量及调整定子S的位置。
3-4.测量工序(步骤4)
即,如图14所示,在将测量调整装置1配设于变速箱体MC内的状态下,使用位移传感器20,将设置于定子铁心SC上的齿t的内径侧端面t1的位置作为各位移传感器20的输出进行测量。该测量,以下表示的各阶段依次执行。
通过以根据位移传感器20的输出来求出定子轴心Zs的位置的方式构成的定子轴心位置导出单元1cb,按每个在上下方向位于不同位置的位移传感器20收集位移传感器20的输出,求出在不同的上下方向位置(轴向D1位置)的定子S的圆心位置。结果,从支承面MC1侧起,在定子S的中间位置、在上端附近部位,在这些高度处的圆心位置,各自作为与轴向D1正交的平面上的坐标来求出。此外,将所得到的圆心位置平均而求出定子轴心Zs的位置(平均圆心位置)。
3-5.判定工序(步骤#5)
判定以上述方式求出的定子轴心Zs的位置是否为第一容许范围Tr1内。而且,当在第一容许范围Tr1内的情况下(步骤5:是),可以结束调整作业。
另一方面,当不在第一容许范围Tr1内的情况下(步骤5:否),则执行以下的调整。即,在该阶段,由调整指令生成的单元1cc生成调整指令。
3-6.调整工序(步骤#6)
在该阶段,如图15所示,由于定子S处于未紧固的自由的状态,因此基于另外生成的调整指令,进行定子S的位置调整以使定子轴心Zs接近转子轴心Zr。具体而言,使位于定子轴心Zs的位置相对于转子轴心Zr的位置偏心的方向相反侧的凸轮6转动,并将定子S在该部位向外径侧推出,将定子轴心Zs的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Tr1内那样地进行调整。按照该调整的定子轴心Zs的位置显示于显示装置101。在显示于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101的状态下,调整良好地完成。在该完成状态下定子轴心Zs的位置收进第一容许范围Tr1内,被调整到大致原点,即转子轴心Zr的位置。
3-7.紧固工序
如上所述在结束了调整后,如图16所示,使用紧固螺栓b1,执行紧固,做成将定子S紧固于变速箱体MC上的紧固状态。这时的连结力,为将定子S固定于变速箱体MC时的连结力。
然后,将测量调整装置1从变速箱体MC拆下,组装转子R,从而能够完成电机驱动装置M。
经过以上的测量工序、调整工序,即使是使用在紧固状态下伴随有变形的层叠型的定子铁心SC的电机驱动装置M,也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进行对中,避免定子与电机壳体接触。
即,结束定子关系的作业,之后,将测量调整装置1从变速箱体MC拆下,组装转子R,从而完成电机驱动装置M。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表示了第一容许范围小于第二容许范围的例子,然而也可以采用两个容许范围相同的构成。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表示了电机壳体(变速箱MC)的内周面的位置,设定于能够形成第一间隙g1的位置的例子,然而也可以使电机壳体内周面的位置为一部分向外径侧扩张的构造。
图17、图18表示了这样的实施方式。图17是对应于图1的图,图18是对应于图2的图。
根据两图可知,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形成于定子S的外周面和电力壳体MC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g1、g3,具有先前说明的第一间隙g1的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1、和具有比该第一间隙g1大的第三间隙g3的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2,具有高低差并形成于轴向。即,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2做成比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IS1更向外径侧扩张的构成。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1设置于支承面MC1侧,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2设置于比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1更离开支承面MC1侧(作为图中上侧的开口侧)。
于是,通过设置向外径侧扩张的电机壳体内周面部IS2,其结果能够避免产生定子S偶然与电机壳体MC的内周面接触等不良。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定子S为与支承面MC1在周向的整个面接触的构成,然而也可以是只有一部分接触的构造。
图19、图20表示了这样的实施方式。图19是对应于图1的图,图20是对应于图2的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关于多个在周向上突出地设置于定子S的突出部p1,和支承这些突出部p1的支承面MC1,在定子S的周向上,对于除上述突出部p1以外的普通外周部p0(参照图20),采用在普通外周部p0和电机壳体MC1之间形成轴向间隙ga的构成。
结果,定子S和电机壳体MC只在确保牢固的连结力的部位抵接,由于该部位为原来振动小的部位,其结果,在该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降低从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特别是声音)。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设置于壳体侧轴支承部的轴支承轴承和设置于端部开口的顶销这两者,来进行测量调整装置的对中,然而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纵向姿势下,在垂直方向上支承测量调整装置并进行作业,在使测量调整装置的轴心对准转子的轴心的情况下,轴直径方向的位置,实质上可由上下方向的任意一方来决定,因此也可以以设置于壳体侧轴支承部的轴支承轴承、和设置于端部开口的顶销的任意一方为基准来使用。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配置于轴圆周方向D3上的4个部位的定子内径面部位作为测量及调整对象,然而该测量及调整部位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在轴圆周方向上将至少3个部位作为测量及调整部位就可以进行测量及调整。然而,测量及调整部位的个数越多,越可以正确地进行定子S的轴心位置的测量及调整。另外,当为4个部位时,则具有可直接地测量并调整直角坐标上的轴心位置的坐标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测量部位的个数和调整部位的个数为相同,然而即使为不同的个数也完全可以。
此外,关于在轴圆周方向D3上的相位,即使作为测量对象的定子内径面部位的相位、与作为调整对象的定子内径面部位的相位一致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为较好地进行定子铁心的调整的理由,保持现在的偏心凸轮的轴向位置(可以将抵接于支承面的钢板在轴直径方向上进行调整的位置)不变地将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其上方向部位进行测量,这对于测量/调整而言是优选的。在采用该构成的情况下,调整量的导出很容易。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在定子S的内径面的轴向D1上以均等的间隔配置的3个部位作为位移传感器20的测量位置,然而该测量部位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只要将轴向D1上的位于定子S的两端侧的至少两个部位作为测量部位时,就能够测量沿着轴向D1的定子S的大概的配置状态。然而,测量部位的个数越多,越可以测量详细的定子S的配置状态。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可选择地感应磁性体或导电体的非接触型位移传感器采用涡电流型的位移传感器,然而作为该位移传感器,也可以采用磁敏型的位移传感器等其他型式的位移传感器,该磁敏型的位移传感器根据由磁感应产生的磁性体附近的磁场变化检测相对于该磁性体的距离。
此外,只要能够检测出定子铁心的内周面的位置,则可采用任意的传感器。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偏心凸轮来调整定子内径面的位置,然而也可以构成在转子的轴心具有中心,并具备可扩径/缩径操作的调整部位的调整机构。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凸轮6的配设位置设为与定子铁心SC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即与定子铁心SC的支承面MC1抵接的位置附近的位置,然而凸轮6的配设位置并不局限于此。即,凸轮6的配设位置,只要是可适当地调整定子S的位置的位置即可,以从定子S的垂直方向上的中间移动至下侧的部位的方式配设凸轮6也是优选实施方式之一。
(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测量和调整全都是在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侧自动地执行,然而也可以是在定子位置调整系统100侧,由测量单元测量定子S的位置,并将通过测量求出的定子轴心Zs的位置显示于如图9所示的显示装置101,使作业者执行调整操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获得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获得由定子引起的从电机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特别是声音)低的电机驱动装置,另外可以获得能够进行那样的定子位置调整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

Claims (14)

1.一种定子位置调整方法,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方法,该电机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该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定有第一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
执行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的测量工序,并且
执行调整工序,在该调整工序中以将在上述测量工序得到的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方式调整上述定子的轴心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与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上述第一间隙的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具有比上述第一间隙大的第三间隙的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形成在轴向上,其中,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包括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机壳体上具备支承上述定子的轴向端面的支承面,
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上述支承面侧,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远离上述支承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子在周向的多个部位上具备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并且上述电机壳体具备支承上述突出部的支承面,
在上述定子的周向上,关于除上述突出部以外的普通外周部,在上述普通外周部与上述电机壳体之间形成有轴方向间隙。
5.一种定子位置调整方法,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方法,该电机驱动装置构成为,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该定子位置调整方法的特征在于,
设定有:
第一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和
第二容许范围,亦即是在定子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并且
上述第一容许范围被设定在上述第二容许范围以下,
执行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的测量工序,并且
执行调整工序,在该调整工序中以将在上述测量工序得到的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方式调整上述定子的轴心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和上述第二容许范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与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上述第一间隙的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具有比上述第一间隙大的第三间隙的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形成在轴向上,其中,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包括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在上述定子的外周面与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具有上述第一间隙的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具有比上述第一间隙大的第三间隙的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形成在轴向上,其中,上述电机壳体的内周面包括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和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机壳体上具备支承上述定子的轴向端面的支承面,
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上述支承面侧,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远离上述支承面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机壳体上具备支承上述定子的轴向端面的支承面,
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上述支承面侧,上述第二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设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机壳体内周面部远离上述支承面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子在周向的多个部位上具备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形成的突出部,并且上述电机壳体具备支承上述突出部的支承面,
在上述定子的周向上,关于除上述突出部以外的普通外周部,在上述普通外周部与上述电机壳体之间形成有轴方向间隙。
12.一种定子位置调整系统,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系统,该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一容许范围,
具备测量单元,其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并且
具备调整单元,其调整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
具备调整指令生成单元,其基于由上述测量单元测量的定子轴心的位置,对上述调整单元生成将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调整指令。
13.一种定子位置调整系统,是关于电机驱动装置,调整定子相对转子轴心的位置的系统,该电机驱动装置具备:电机壳体;由上述电机壳体支承并在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与上述转子同心地配设于上述转子的外周的定子,并且上述定子借助沿转子轴心紧固定子的紧固单元而被紧固固定于上述电机壳体,该定子位置调整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存储单元,其存储在定子的外周面与电机壳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一容许范围;和在定子的内周面与转子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的定子轴心的最大容许范围亦即第二容许范围,
并且具有上述第一容许范围为上述第二容许范围以下的关系,
具备测量单元,其测量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并且
具备调整单元,其调整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
具备调整指令生成单元,其基于由上述测量单元测量的定子轴心的位置,对上述调整单元生成将上述定子轴心的位置收进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内的调整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定子位置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容许范围和上述第二容许范围相同。
CN2008800039199A 2007-04-18 2008-03-24 定子位置调整方法 Active CN101606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9889A JP4898537B2 (ja) 2007-04-18 2007-04-18 ステータ位置調整方法
JP109889/2007 2007-04-18
PCT/JP2008/055391 WO2008129920A1 (ja) 2007-04-18 2008-03-24 ステータ位置調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6306A CN101606306A (zh) 2009-12-16
CN101606306B true CN101606306B (zh) 2012-07-25

Family

ID=3987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39199A Active CN101606306B (zh) 2007-04-18 2008-03-24 定子位置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76892B2 (zh)
JP (1) JP4898537B2 (zh)
CN (1) CN101606306B (zh)
DE (1) DE112008000387B4 (zh)
WO (1) WO20081299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8086B (zh) * 2008-12-23 2014-07-09 湘电达尔文有限责任公司 风轮机和用于监测风力涡轮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的长度的方法
JP5562753B2 (ja) * 2010-07-29 2014-07-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直流モータおよびハブユニット
JP2012061912A (ja) * 2010-09-15 2012-03-29 Aisin Seiki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駆動装置およびケース
DE102012100158A1 (de) * 2011-01-11 2012-07-12 Denso Corporation Stator für dre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n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sselben
US9027234B2 (en) * 2013-05-17 2015-05-12 Jung-Pei Huang Motor stator automatically assembling system
US9236782B2 (en) * 2013-05-17 2016-01-12 Herng Shan Electronics Co., Ltd. Motor stator automatically assembling method
JP2015112001A (ja) * 2013-11-08 2015-06-18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323146B2 (ja) * 2014-04-26 2018-05-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送風機
CN104578627B (zh) * 2014-12-31 2017-02-22 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马达同心度治具
DE102015013337A1 (de) * 2015-10-14 2017-04-20 Nidec Corporation Bremsmotor
CN105958748B (zh) * 2016-06-30 2018-05-22 江苏朗信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轴向间隙调节机
JP6651266B2 (ja) * 2016-11-02 2020-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7203261A1 (de) * 2017-02-28 2018-08-30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WO2019038921A1 (ja) * 2017-08-25 2019-02-28 三菱重工エンジン&ターボチャージャ株式会社 モータ組立方法及び芯出し用治具並びに電動モータ
JP7197335B2 (ja) 2018-11-14 2022-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動機
JP7136671B2 (ja) * 2018-11-26 2022-09-13 三菱重工コンプレッサ株式会社 可変速増速機の製造方法及びシャフト用治具
CA3160923A1 (en) * 2019-12-05 2021-06-10 Reza Aini Techniques for sub-micron radial alignment of electric motor components and air flow management to extend motor lifespa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7776A (ja) * 2005-01-17 2006-07-27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の組付け治具およびステータの組付け構造ならびに回転電機
JP2006254519A (ja) * 2005-03-08 2006-09-21 Honda Motor Co Ltd ステータコアの測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78156A (ja) 1991-07-22 1993-03-30 Kao Corp セメント混和剤
JPH05245096A (ja) 1992-03-04 1993-09-24 Nagateru Nakajima 靴磨用具
JPH07241050A (ja) * 1994-02-25 1995-09-12 Hino Motors Ltd 電気自動車用モータのギャップ調整装置
US5513539A (en) * 1994-06-30 1996-05-07 Transalta Utilitie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position for inner and outer members in a rotary machine
JPH08223875A (ja) * 1995-02-13 1996-08-30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軸心位置調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945561A (ja) * 1995-07-27 1997-02-14 Sony Corp ロータリートランス同心度調整装置及びロータリートランスの同心度調整方法
JP3873340B2 (ja) * 1996-11-01 2007-01-24 国産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機
DE10010248A1 (de) * 2000-03-02 2001-09-13 Hatz Motoren Stromerzeuger als Einheit aus Antriebsmotor und Generator
US6842967B2 (en) * 2002-04-03 2005-01-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aligning stators and rotors
JP3650089B2 (ja) * 2002-08-02 2005-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並びに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JP3842200B2 (ja) * 2002-10-22 2006-11-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可調整マンドレル
DE602004027262D1 (de) 2003-06-30 2010-07-01 Aisin Aw Co Hybridantriebsgerät und kraftfahrzeug mit daran angebrachtem gerät
JP2005245096A (ja) * 2004-02-25 2005-09-08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コアの位置決め構造
JP2006166554A (ja) * 2004-12-06 2006-06-22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JP4894331B2 (ja) * 2005-04-11 2012-03-1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7586304B2 (en) * 2005-12-09 2009-09-08 Aisin Aw Co., Ltd. Stator position measuring method and measuring device
WO2007066778A1 (ja) 2005-12-09 2007-06-14 Aisin Aw Co., Ltd. ステータ位置の調整方法及び装置
DE112006002012T5 (de) * 2005-12-09 2008-07-03 Aisin AW Co., Ltd., Anjo Motorantriebsvorrichtungsherstellverfahren und Motorantriebsvorrichtung
JP4377424B2 (ja) * 2007-07-31 2009-12-02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反力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7776A (ja) * 2005-01-17 2006-07-27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の組付け治具およびステータの組付け構造ならびに回転電機
JP2006254519A (ja) * 2005-03-08 2006-09-21 Honda Motor Co Ltd ステータコアの測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98537B2 (ja) 2012-03-14
DE112008000387T5 (de) 2009-11-19
WO2008129920A1 (ja) 2008-10-30
JP2008271681A (ja) 2008-11-06
US8076892B2 (en) 2011-12-13
DE112008000387B4 (de) 2018-02-15
CN101606306A (zh) 2009-12-16
US20080258668A1 (en) 200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6306B (zh) 定子位置调整方法
CN101233671B (zh) 电机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机驱动装置
CN101233669B (zh) 定子位置的测定方法及测定装置
US7849584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CN1819402B (zh) 电动机及制造电动机用设备
US20070278979A1 (en) Stator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US7866027B2 (en) Motor driv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DE102020107617A1 (de) Erregung einer zykloidal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US20070130753A1 (en) Stator position measuring method and measuring device
JPWO2010010599A1 (ja) 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鉄心の製造装置
CN101233670B (zh) 定子位置的调整方法及调整装置
JP2012100499A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TW299522B (zh)
JP4547627B2 (ja) ステータ位置の調整方法及び調整装置
JP4505747B2 (ja) ステータ位置の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4560734B2 (ja) ステータ位置の測定調整装置及びステータ位置の調整方法
JP4735968B2 (ja) モータ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941716B2 (ja) ステータ位置の調整作業システム及びステータ位置の調整方法
Tel Optimization model describ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3-phase coreless brushless axial flux PM machine with dual Halbach array.
CN104795942B (zh) 发电装置定子铁芯的设置方法、根据其的发电装置及定子铁芯组件
Krishnamurthy Mitigation of vibration in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using field reconstruction
Mignot et al. Magnetic Modeling of Radial-Flux and Axial-Flux Permanent-Magnet Motors for Direct Drive Automotive. Specifications and Comparison.
Woodard Multi-speed electric hub drive wheel design
JP2007132404A (ja) 回転体の軸受構造
JP2008253054A (ja) 締結調整方法及び締結調整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