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93949A - 电接线箱 - Google Patents

电接线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93949A
CN101593949A CNA2009101456241A CN200910145624A CN101593949A CN 101593949 A CN101593949 A CN 101593949A CN A2009101456241 A CNA2009101456241 A CN A2009101456241A CN 200910145624 A CN200910145624 A CN 200910145624A CN 101593949 A CN101593949 A CN 101593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connector
perisporium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56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93949B (zh
Inventor
中西龙治
浅田一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93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3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93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939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线箱,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构造和改进防水能力的电接线箱。电接线箱(10)包括电路外壳(30)以及包含于所述电路外壳内的电路板(20)。所述电路外壳包括两个盖体(31,51),这两个盖体彼此相对并包括基板部分(32,52)以及设置在所述基板部分上的周壁(41,61)。周壁(41,61)的一部分被切掉,以限定朝下的排水孔(45,65)。将被电连接至位于电路板(20)上的导电通路的汇流条(B)被注塑成型入连接器(110-160),并朝下布置。周壁(41,61)之间的接触部(K)在除排水孔(45)以外的整个周边而被密封。

Description

电接线箱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2008年5月30日在日本提交的JP 2008-143306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被结合在此,整体上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线箱。
背景技术
此前,电接线箱已被安装在例如机动车辆上而用以使得车载电气部件(例如车灯、音频设备等等)通电或断电。JP 2005-80370A中已公开了上述电接线箱的例子。该电接线箱包括外壳本体、电路板以及连接器壳体,外壳本体具有底壁和侧壁,电路板包含于外壳本体内而使得该电路板重叠在外壳本体的底壁上,连接器外壳安装在外壳本体侧壁的上缘上并适于联接至配合件。在该电接线箱中,电子部件安装在电路板上,且电路板防水的一部分由通过硬化用于防水的液态树脂材料而形成的阻挡层覆盖,从而对电路板进行防水。
上述电接线箱具有许多部件且难以制造。利用通过硬化用于防水的液态树脂材料而形成的阻挡层来覆盖盒体,从而对电接线箱进行防水。即便大量的水流入外壳本体,这种构造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防水效果。但是,尽管电路板覆盖有阻挡层,但优选的是避免将电接线箱长时间暴露于水。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接线箱,该电接线箱具有简单构造和优良的防水性能。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电接线箱包括电路外壳以及安装电气部件并包含于该电路外壳内的电路板。电路外壳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具有基板部分,其在外周上设有周壁。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彼此相对,以便第一盖体的周壁与第二盖体接触。电接线箱附接至给定的支承部分,以便电路板在垂直方向上被安装。周壁的一部分被切掉以限定排水孔。将被电连接至位于电路板上的导电通路的汇流条被注塑成型入连接器。连接器一体形成在任意一个盖体上,以使得联接端口的开口朝下。第一盖体的周壁与第二盖体之间的接触部经由整个周边而被密封。
下列构造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优选的。
用于第一盖体的周壁与第二盖体之间的接触部的密封处理被应用于电路外壳的除了排水孔的整个周边。根据此构造,水更几乎不会进入电路外壳,从而获得优良的防水构造。
排水孔被设置在周壁的下部上。电路外壳被形成为V形构造,以使其远离排水口而倾斜。根据此构造,即便水凝结于电路外壳的内部,也能经由排水孔顺畅地排到外界。
连接器设置在盖体的上部上。根据此构造,例如,当电接线箱包含于盒体并在其内使用时,即便包含电接线箱的盒体浸于水中,水也要长时间才能到达连接器插头块100,由此构成预防暴露于水的耐用结构。
将被连接至电路板上的接地线的汇流条被收容在专用连接器中,该专用连接器不同于包含其它汇流条的连接器。根据此构造,较之具有不同电势的许多汇流条一同包含于相同连接器内的情况,汇流条之间几乎不会产生短路。这是极其有效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电接线箱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电接线箱的透视图;
图3是在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看的背面侧盖体的正视图;
图4是在图1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看的正面侧盖体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电接线箱的正视图;
图6是在图5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上看的电接线箱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线E-E截取的电接线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8A是沿图5中线D-D截取的电接线箱的横向剖视图;
图8B是沿点划线截取图8A的放大图。
图9a是图8中电接线箱的部分I的放大横向剖图;
图9b示出了比较例;
图10是沿图6中的线F-F截取的电接线箱的横向剖视图;
图11是沿图6中的线G-G截取的电接线箱的横向剖视图;以及
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电接线箱的横向剖视图,图示了其上安装有配合连接器的电接线箱的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构成电路外壳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的接触部经由整个周边而得以密封。另外,连接器一体形成在盖体上。由此,电路外壳中基本上不存在间隙,从而防止水滴进入外壳,获得高防水性外壳。
电路外壳中因结露而产生的水经由排水孔被顺畅地排到外界,因此,电路外壳中几乎不存储水。此外,电接线箱仅包括三部分,包括电路板和电路外壳的两个盖体。因此,较之常规电接线箱,本实施例的电接线箱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以及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盖体51上连接器的联接端口朝下。由此,即便水例如在洗车时落到电接线箱10上,水也将在连接器的外壁上流动,随后自然滴下。因此,水几乎不会进入防护罩以及连接器之间的联接面。
现在参照图1至图12将在下面描述将被安装到机动车辆上的电接线箱10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接线箱10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电接线箱的透视图。图3是在图1中箭头A所示方向上看的背面侧盖体的正视图。图4是在图1中箭头B所示方向上看的正面侧盖体的正视图。
如图1中所示,电接线箱10包括电路板20和电路外壳30。电路板20包括矩形印刷电路板以及诸如半导体继电器等等之类的电子部件Z,导电通路通过印刷布线处理被形成在印刷电路板上,而电子部件Z被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上。在将电子部件Z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之后,用防潮绝缘涂层(通过喷射液态树脂材料形成的薄膜)覆盖电路板20。即便因结露而有水附着到电路板上,但防潮涂层也能防止水影响电路板的电气性能。在电路板20中,将其上安装有电气部件Z的面(图1中的上表面)定义为正面侧21,而将相对面定义为背面侧22。
电路外壳30包含整个电路板20并包括两个分开的盖体,即封闭电路板20背面侧22的背面侧盖体31(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盖体″)以及封闭电路板20正面侧21的正面侧盖体51(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盖体″)。下面将从背面侧盖体31到正面侧盖体51依次描述两体31和51的详细结构。
背面侧盖体31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包括板状基板部分32以及沿着基板部分32的周缘向上突出的周壁41。背面侧盖体31被大致形成为浅盘状构造。图3示出了当在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观察盖体31时背面侧盖体31的正视图。如图1中所示,背面侧盖体31的基板部分32大于电路板20(图3中交替点划线所示)。基板部分32突出下端中央部而大致形成五角形状。
除了下端中央部,形成在基板部分32周缘上的周壁41连续整个周边。周壁41被用作封闭电路板20外周的侧壁。周壁41中的切口下端中央部被用作排水孔45。由此,因背面侧盖体31在下端部分上设有排水孔45,所以能将电路外壳30中的水排到外部。另外,由于基板部分32的底壁被形成为大致从外壳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逐渐倾斜至排水孔45的V形斜面,因此,可以有效地排出电路外壳30中的水。
基板部分32设置有布置在电路板20的附接位置(图3中的交替点划线所示)下面的阻挡壁35。可在宽度方向上将阻挡壁35布置在基板部分32的中央部分上并且在排水孔45上方。阻挡壁35与正面侧盖体51的阻挡壁55(以下将作描述)一同用于阻止水经由排水孔45从下面进入(回流入)电路外壳30。
如图3中所示,阻挡壁35可被形成为朝着排水孔45弯曲的弓形。阻挡壁35的宽度(图3中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应充分大于排水孔45的宽度(此实施例中大约为2倍)。阻挡壁35的左右侧壁36向下延伸,且侧壁36与周壁41之间的间隙非常小。
正面侧盖体51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可被形成为与背面侧盖体31形状基本相同,如图4中所示。正面侧盖体51包括基板部分52,该基板部分的形状与背面侧盖体31的基板部分32相同。正面侧盖体51的基板部分52的构造类似于背面侧盖体31的基板部分。正面侧盖体51的基板部分52大于电路板20。基板部分52突出下端中央部而被形成大致五角形状。基板部分52可在与基板部分32相对的内表面上设有四个支撑凸起部59,各支撑凸起部具有螺纹孔,从而通过螺钉将电路板20固定至基板部分52。
可将基板部分52可在内表面上设有周壁61,该周壁连续形成在除排水孔65位置外的整个周边上。基板部分52还可在周壁61内侧的内表面上设有周壁63,以致以给定的距离使得周壁63与周壁61隔开。此外,可将分隔壁64设置在基板部分52的内表面上,以便通过分隔壁64使如图4中所示布置在下部上的两个支撑凸起部彼此连接。如图7中所示,当内周壁63与基板部分32的周壁41的内围41A接触时,基板部分52的内周壁63用于将盖体31、51在水平面上定位。
正面侧盖体51上的排水孔65与背面侧盖体31上的排水孔45具有相同宽度并被设置在与背面侧盖体31上的排水孔45位置相同的位置上。两排水孔45、65相互对齐,如图7中所示,当两盖体31、51安装在彼此上时,正面侧盖体51的内周壁63与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的内围41A配合,而两排水孔45、65相互对齐,如图7中所示。
当两盖体31和51相互对齐时,正面侧盖体51的周壁61的末端与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的末端表面43接触(在图7中周壁61重叠在周壁41上)。两盖体31和51通过振动焊接工艺彼此固定。周壁61在末端上设有锥部(图8A和图8B中圆圈部分H中的虚线所示),以便能在焊接的时容易地熔融该末端。由于两盖体31和51在它们相应的基板部分32和52中不具有开口,因此,除排水孔45和65外,整个电路外壳均通过振动焊接工艺被密封。
阻挡壁55被设置在基板部分52的排水孔65上方。阻挡壁55向下弯曲,如图4中所示。阻挡壁55的宽度(图4中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排水孔65的宽度,但阻挡壁55的宽度小于背面侧盖体31的阻挡壁35的宽度。阻挡壁55应被安置为低于相应的阻挡壁35。由此,如图7中所示,当两盖体31和51相互对齐时,两阻挡壁35和55在水平面上不会彼此干涉,且阻挡壁55包含于阻挡壁35的下侧。如图9a中所示,两阻挡壁35和55在电路外壳30的厚度方向上在末端处重叠(图9中的左右方向)。
在如图9b所示的实施例中,仅在一个盖体上设置阻挡壁,在基板52与阻挡壁35的末端之间限定间隙,以允许水进入该间隙。然而在本实施例中,阻挡壁35和55在相应盖体31和51上设有相应重叠末端,而并未限定任何间隙,由此有效地防止水进入外壳30(图9b中的箭头R所示)。
在正面侧盖体51的基板部分52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对基座部53和54,该对基座部被布置在盖体51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侧上并从后侧延伸至前侧,如图1中所示。基板部分52的外表面上还一体地设有细长连接器插头块100,该细长连接器插头块延伸通过基板部分52的整个宽度。连接器插头块100设有在宽度方向上并置的六个防护罩115至165,从而限定六个连接器110至160(参见图6)。连接器110至160的防护罩115至165应在前侧(当电接线箱10被安装在机动车辆上时为下侧)设有接收配合连接器的联接端口,如图1所示。通过将配合连接器向上组装到连接器110至160而将配合连接器联接至联接端口。
连接器插头块100在在各防护罩115至165上设有注塑成型的汇流条B1至B6。各汇流条B1至B6应由金属板构成并被形成为L形构造。如图10中所示,各汇流条B1至B6的一端应突入各防护罩115至165。应将各汇流条B1至B6的另一端拉至电路板20的侧面以将这些汇流条插入电路板20中的各通孔SH(图1)内。
由此,因连接器插头块100与连接器110至160被一体形成在正面侧盖体51上,因此,覆盖电路板20的电路外壳30形成气密封。具体而言,当连接器插头块100未一体形成在电路外壳30而使得连接器110至160由不同部件构成时,盖体31和51的联接部分之间可产生间隙,这会使得水进入电路外壳30。相反,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插头块100与连接器110至160一体形成在电路外壳30上,从而不会在电路外壳30中产生后继缝隙,由此增强电路外壳30的气密功能。
除了其内形成有联接端口的底面壁以外,连接器插头块100的其它壁均封闭,这也能增强电路外壳30的气密功能。
以下简述横向并置的各连接器110至160。将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侧上的连接器定义为输入侧电源连接器110和120。如图6中所示,输入侧电源连接器110和120以预定宽度设置在的基座部53和54上,并被布置在基板部分52上。较之其它连接器130至160,输入侧电源连接器110和120被布置在高于基板部分52外表面的位置处。
各输入侧电源连接器110和120应具有单电极。将被连接至车载电池(未示出)和交流发电机(未示出)的配合连接器(未示出)被联接至输入侧电源连接器110和120。
图6中的附图标记130是指具有两个电极的GND(接地)连接器,而附图标记140是指具有单个电极的输出侧电源连接器。GND连接器130用于将电路板20的接地线(未示出)电连接至地面,例如车底盘。将被电连接至车底盘的连接器被联接至GND连接器130。输出侧电源连接器140将电能供应至电气部件(未示出)。将被电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电路的连接器被联接至输出侧电源连接器140。
图6中所示的连接器150和160为信号输出连接器并将控制信号施加到电气部件(未示出)。将被电连接至电气部件的电路的连接器被联接至连接器150和160。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插头块100的外壁100A形成例如输入侧电源连接器120的外周壁(参见图10)。如图6和图11中所示,凹处105限定于连接器插头块100的外壁100A与连接器150和160之间。连接器插头块100的外壁100A与防护罩155和165一同双重封闭联接至信号输出连接器150和160的配合连接器(参见图12)。在下文中,第一围壁171是指连接器插头块100的外壁100A的一部分,该部分与连接器150和160的防护罩155和165配合而双重封闭配合连接器。
第一围壁171的下端171A延伸至低于配合连接器200的下端210的位置,该配合连接器以预定距离被联接至信号输出连接器150和160(在本实施例中,图12中示出了预定距离d)。因此,能将联接至信号输出连接器150和160的整个配合连接器200容纳于在第一围壁171内侧限定的空间内。
如图1中所示,第一围壁171与在壁171的宽度方向上位于相对侧的第二围壁172和第三围壁173邻接。第二围壁172从连接器150的左壁向下延伸,而第三围壁173从连接器160的右壁向下延伸。这三个围壁171至173共同围成将被联接至信号输出连接器150和160的配合连接器的三个方向。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垂直方向上,第二围壁172和第三围壁173的下端与第一围壁171的下端布置在相同高度位置上。
连接器110至160中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汇流条B的电极的连接器(更具体而言,是地面连接器130和信号输出连接器150、160)在防护罩135、155、165的内壁(更具体而言,是位于基板部分52的外表面最近位置处并与该外表面平行的底壁)上设有凹部137、157、167,如图2和图6中所示。这些凹部137、157、167分别具有给定的宽度和深度,并与防护罩135、155、165的联接端口连通。当配合连接器200被装入防护罩135、155、165时,在凹部137、157、167与配合连接器200的外壁面之间限定空气缝隙AG(见图12)。
构成电接线箱10的各构件20、31和51的结构如上所述。接下来将描述用于组装电接线箱10的方法。首先,必须将电路板20固定至正面侧盖体51,以实施组装工艺。如图1中所示,其上安装有电子部件Z的电路板20的面21朝向正面侧盖体51,将电路板20中的相应通孔25定位在支撑凸起部59上,这些支撑凸起部设置在正面侧盖体51上,且通过螺钉将电路板20固定至支撑凸起部59。由此,以电路板20从基板部分52的表面高出支撑凸起部59的高度的状态而将电路板20固定在正面侧盖体51的基板部分52上。在此情况下,将嵌模在正面侧盖体51上的各连接器110至160的相应汇流条B1至B6插入电路板20中的通孔SH。在引入熔融合成树脂材料之前,通过将汇流条置入用于盖子的模具中而对这些汇流条进行嵌模。随着合成树脂被注入模具,在外壳和汇流条之间形成紧密封。
此后,将汇流条B1至B6焊接至电路板20中的通孔SH,以将这些汇流条电连接至电路板20上的导电通路(未示出)。
随后,如图1中所示,使得电路板20朝下,并将正面侧盖体51重叠在背面侧盖体31上。在此情况下,将设置在正面侧盖体51上的两个周壁61和63中的内周壁63安装在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上的内围41A上,同时外周壁61与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上的末端表面43接触。更具体而言,正面侧盖体51的外周壁61经由盖体除排水孔45和65以外的整个周边与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上的末端表面43接触。
然后,附接装置(未示出)夹紧两盖体31、51的整个外周,以便振动焊接设备将振动施加到盖体31、51。结果,通过振动产生的摩擦热对正面侧盖体51的周壁63的末端进行熔融,并将该末端接合到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
由此,使得正面侧盖体51和背面侧盖体31的周壁41和61重叠到彼此上以限定接触部K(参见图11)。接合接触部K,且除了排水孔45和65外,不会在整个周边(图5中的区域#)上形成任何间隙。同样,电路外壳30经由除排水孔45和65以外的整个周边得以密封。换言之,除了排水孔45和65,整个电路外壳30中不存在间隙,由此防止水进入容纳电路板20的内部空间。在此情况下,如图8A中所示,在电路外壳30的厚度方向上将电路板20布置在背面侧盖体31的内部,则可在背面侧盖体31上收集由结露导致的在电路板20上形成的水滴。
将以上所组装的电接线箱10安装在机动车辆发动机舱中的盒体(未示出,对应于支承部分)内,以便电路板20在垂直方向竖立在电接线箱10中(参见图5)。
由此,当将电接线箱10附接至上述盒体时,可将连接至电源或电气部件的相应配合连接器联接至它们相应的连接器110至160的防护罩115至165。以此方式,可以经由电接线箱10将电能供应和分配至相应的电气部件,且电接线箱10由此控制电源的开关。
接下来将描述电接线箱本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之处。
根据电接线箱10,将构成电路外壳30的两个盖体31和51之间的接触部K在整个周边(除了排水孔45和65)周围密封。另外,将连接器插头块100一体形成在正面侧盖体51上。由此,除了排水孔45和65,电路外壳30中基本上不存在间隙,从而水滴不能进入外壳30,由此形成防水性极高的构造。
在电路外壳30的下部内设有排水孔45和65,并形成为从相对的排水孔45和65远离而倾斜的V形构造。根据此结构,电路外壳30中的凝结物经由排水孔45和65(主要经由排水孔45)顺畅地向外排出,并且在电路外壳30内基本上没有湿气。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外壳30还具有进一步有助于防止水经由排水孔45和65进入电路外壳30的阻挡壁35和55,由此形成优良的防水结构。
电接线箱10仅包括三个部件,包括电路板20以及组成电路外壳30的盖体31和51。因此,较之常规电接线箱,本实施例的电接线箱减少了部件的数量并且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接线箱10,正面侧盖体51上的连接器插头块100的联接端口的开口朝下。由此,即便水例如在洗车时落到电接线箱10上,水也将在连接器插头块100的外壁上流动,随后通过其重量自然滴下。因此,水几乎不会进入防护罩115至160以及连接器之间的联接面U(图12)。
由于连接器插头块100被设置在正面侧盖体51的上部上,因此,即便包含电接线箱的盒体浸于水中,也要长时间水才能到达连接器插头块100,由此构造预防暴露于水的耐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将被连接至电路板20的接地线的两个汇流条B4、B4被收容到专用连接器中,即,与包含其它汇流条B1至B3、B5和B6的连接器110至130、150和160不同的GND连接器140。根据此构造,即便水滴在使用期间进入GND连接器130的防护罩135,且两个汇流条B4、B4被弄湿,漏电流也不会在汇流条B4、B4之间流动,这是因为汇流条B4、B4的电势彼此相等。
另一方面,信号输出连接器150和160包含多个汇流条B5、B6并设置有围壁171至173。因此,水很少附着到防护罩155和156的外壁,且也很少进入防护罩155和165。
应当注意,本发明并不限于如上所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将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尽管周壁41和61之间的接触部K成为盖体31和51之间的联接部,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得盖体31和51的周壁41和61振动的方法对接触部K进行焊接和密封,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例如,可将粘合剂或填料(橡胶)施加或放入周壁41和61之间的接触部K间,从而密封周壁。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电路外壳30的两个盖体31和51基板部分32和52的外周上设有周壁41和61,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仅一个盖体可设有周壁,而另一配合盖体可仅设有基板部分,从而形成平坦构造。然后,可将一个盖体重叠在另一配合盖体上,以便一个盖体的周壁与另一配合盖体的基板部分接触。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六个连接器110至160结合为连接器插头块100,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实施例。相应的连接器110至160在电路外壳30中可彼此分开。

Claims (8)

1.一种电接线箱,包括:
电路外壳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有电气部件并容纳于所述电路外壳内,所述电路外壳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基板部分,所述基板部分在外周上设有周壁,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彼此相对布置,从而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二盖体相接触,
所述电接线箱附接至给定的支承部分,从而所述电路板沿垂直方向竖立,所述周壁的一部分被切除以限定排水孔,
被电连接至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导电通路的汇流条被注塑成型至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一体形成在任一个所述盖体上,从而所述连接器中的联接端口朝下,以及
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的接触部在整个周边上被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所述周壁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的所述接触部的密封处理被应用至除所述排水孔以外的所述电路外壳的整个周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周壁的下部上,且所述电路外壳被形成为沿宽度方向从相对侧朝着所述排水孔倾斜的V形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上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将被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的接地线的汇流条被收容在专用连接器中,所述专用连接器不同于容纳其它汇流条的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将被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的接地线的汇流条被收容在专用连接器中,所述专用连接器不同于容纳其它汇流条的连接器。
7.一种户外使用的防水电接线箱,所述电接线箱包括:
由防水材料制成的第一盖,所述第一盖包括:
平坦面,该平坦面具有内侧、外侧、以及沿着所述平坦面的外周的周边区域;
周壁,所述周壁围绕大部分所述周边区域以横向于所述平坦面的方式延伸;以及
由一部分所述周边区域限定的排水孔,所述周壁不沿着所述一部分周边区域延伸;
由防水材料制成并具有内侧和外侧的第二盖,所述第二盖的所述内侧邻近所述周壁而布置,从而在所述周壁和所述第二盖之间形成密封;
具有导电通路的电路板,电气部件能够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附接至所述第一盖和所述第二盖中的任一个的内侧;
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盖的外侧或所述第二盖的外侧中的一个上的至少一个连接器端口,所述连接器端口包括:
被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盖或所述第二盖中的一个中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的导电通路;以及
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盖或所述第二盖的外部上的连接器端口壁,所述连接器端口壁环绕所述汇流条的除了与所述排水孔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侧部以外的所有侧部。
8.一种户外使用的防水电接线箱,所述电接线箱包括:
具有内侧和外侧的盒体,所述盒体由防水材料制成并具有可移除的盖,在一侧上形成排水孔;
具有导电通路的电路板,电气部件能够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且所述电路板被安装在所述盒体内;
被注塑成型在所述盒体一侧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被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的导电通路;
形成在所述盒体外侧的周壁,所述周壁除了在与排水孔一致的方向上以外环绕所述汇流条的所有侧。
CN2009101456241A 2008-05-30 2009-05-27 电接线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3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43306 2008-05-30
JP2008143306 2008-05-30
JP2008143306A JP5146113B2 (ja) 2008-05-30 2008-05-30 電気接続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93949A true CN101593949A (zh) 2009-12-02
CN101593949B CN101593949B (zh) 2012-04-25

Family

ID=41380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562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93949B (zh) 2008-05-30 2009-05-27 电接线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78459B2 (zh)
JP (1) JP5146113B2 (zh)
CN (1) CN101593949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254A (zh) * 2010-01-21 2011-09-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CN102598451A (zh) * 2010-06-07 2012-07-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电接线箱
CN102742107A (zh) * 2010-04-09 2012-10-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箱
CN102842874A (zh) * 2011-06-21 2012-12-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03026568A (zh) * 2010-07-21 2013-04-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电接线盒以及连接器制造方法
CN104053578A (zh) * 2012-01-13 2014-09-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箱
CN10486841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06025680A (zh) * 2015-03-30 2016-10-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07211552A (zh) * 2015-02-18 2017-09-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外壳
CN107432096A (zh) * 2015-02-18 2017-12-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外壳
CN112399759A (zh) * 2019-08-13 2021-0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基板收容箱
CN112533405A (zh) * 2019-09-17 2021-03-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3596B2 (ja) * 2008-05-27 2013-04-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2010284984A (ja) * 2009-06-09 2010-12-24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DE102010003257B4 (de) * 2010-03-25 2022-07-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Kondensatabfuhr für ein gegenüber der Umgebung abgeschlossenes Gehäuse eines Kraftfahrzeugs, Gehäuse und Kraftfahrzeug
JP5531765B2 (ja) * 2010-05-10 2014-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494251B2 (ja) * 2010-06-04 2014-05-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2012138516A (ja) * 2010-12-27 2012-07-19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電子機器用ケース、電子機器ユニット、並びに電子機器用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5892748B2 (ja) * 2011-08-30 2016-03-23 矢崎エナジー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警報器
JP5814755B2 (ja) * 2011-11-24 2015-11-17 三洋テクノソリューションズ鳥取株式会社 防水電子装置
JP5831757B2 (ja) * 2012-02-27 2015-12-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5513569B2 (ja) * 2012-09-03 2014-06-04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防滴構造
JP5855046B2 (ja) * 2013-04-26 2016-02-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6028932B2 (ja) * 2013-10-11 2016-11-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FR3012516B1 (fr) * 2013-10-30 2018-01-05 Safran Aircraft Engines Metallisation d'un carter d'un moteur aeronautique en materiau electriquement isolant
JP6345972B2 (ja) * 2014-04-21 2018-06-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US9293870B1 (en) * 2015-03-10 2016-03-22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 having a cover allowing for inspection of right angle press-fit pins
JP2016186979A (ja) * 2015-03-27 2016-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蓋部材及び電子機器の筐体
JP6594717B2 (ja) * 2015-09-17 2019-10-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防水構造
JP6573078B2 (ja) * 2016-07-06 2019-09-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排水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4284B2 (ja) * 1995-03-10 2001-10-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H09163547A (ja) * 1995-12-06 1997-06-20 Yazaki Corp 電気接続箱の排水構造
US5627341A (en) * 1995-12-12 1997-05-06 Bernstein; David S. Electrical cable raceway assembly for repositioning an electrical fire alarm pull station on a wall
JPH11266516A (ja) * 1998-01-16 1999-09-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配電ボックス
FR2839072A1 (fr) * 2002-04-24 2003-10-31 Neovacs Produit d'expression d'un adn codant une proteine e7 mutee de hpv-16, composition immunogene contenant ledit produit d'expression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JP4073764B2 (ja) * 2002-11-20 2008-04-09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防水性ケース体、及び防水性ケース組立体
JP2005080370A (ja) 2003-08-29 2005-03-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回路構成体及び防水処理された回路構成体の製造方法
JP4304111B2 (ja) * 2004-04-06 2009-07-2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2006019567A (ja) * 2004-07-02 2006-01-19 Seiko Epson Corp シールド線
WO2006095638A1 (ja) * 2005-03-08 2006-09-1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気接続箱
CN100561812C (zh) * 2005-03-08 2009-11-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连接盒
DE102006028518A1 (de) * 2005-06-23 2007-02-01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Yokkaichi Elektrischer Verbinderkasten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254B (zh) * 2010-01-21 2014-10-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CN102195254A (zh) * 2010-01-21 2011-09-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CN102742107A (zh) * 2010-04-09 2012-10-1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箱
CN102742107B (zh) * 2010-04-09 2016-03-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箱
CN102598451B (zh) * 2010-06-07 2016-01-27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电接线箱
CN102598451A (zh) * 2010-06-07 2012-07-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电接线箱
CN103026568A (zh) * 2010-07-21 2013-04-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电接线盒以及连接器制造方法
CN102842874A (zh) * 2011-06-21 2012-12-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02842874B (zh) * 2011-06-21 2017-03-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04053578A (zh) * 2012-01-13 2014-09-1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箱
CN104053578B (zh) * 2012-01-13 2016-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线箱
US9438018B2 (en) 2012-01-13 2016-09-06 Yazaki Corporation Junction box
CN104868413B (zh) * 2014-02-20 2017-10-3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0486841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CN107211552B (zh) * 2015-02-18 2020-02-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外壳
CN107211552A (zh) * 2015-02-18 2017-09-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外壳
CN107432096A (zh) * 2015-02-18 2017-12-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外壳
CN107432096B (zh) * 2015-02-18 2019-11-15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外壳
CN106025680A (zh) * 2015-03-30 2016-10-1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06025680B (zh) * 2015-03-30 2019-12-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盒
CN112399759A (zh) * 2019-08-13 2021-0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基板收容箱
CN112399759B (zh) * 2019-08-13 2022-05-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基板收容箱
CN112533405A (zh) * 2019-09-17 2021-03-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CN112533405B (zh) * 2019-09-17 2022-03-1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连接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78459B2 (en) 2011-07-12
CN101593949B (zh) 2012-04-25
JP2009291043A (ja) 2009-12-10
JP5146113B2 (ja) 2013-02-20
US20090298311A1 (en) 200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3949B (zh) 电接线箱
CN1929226B (zh) 电连接箱
US7592096B2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07925030B (zh) 集成盒和包括该集成盒的电池组
CN110518183B (zh) 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
US10811189B2 (en) Film capacitor including bus bars having overlapping portions with an insulating part disposed therebetween
CN103531727A (zh) 具有用于电池元的膨胀限制器的电池单元
US9053867B2 (en) Energy storage cell and energy storage module
EP2672550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EP1668720B1 (en) Packing structure for lithium ion polymer battery
JP7122657B2 (ja) コンデンサ
CN103250270A (zh) 带端子的板、板组装体及电池组件
CN110581471B (zh) 电路单元、电气接线箱和电路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885650A (zh) 电连接箱
US8835042B2 (en) Battery pack
WO2020069642A1 (en) Battery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EP1128408B1 (en) Relay unit for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housing used in the same
JP7214965B2 (ja) 蓄電装置
CN102742107A (zh) 电接线箱
KR101222392B1 (ko) 배터리 팩
WO2017141887A1 (ja) 絶縁プロテクタ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JP2024504274A (ja) 電気エネルギー貯蔵体
CN110299477B (zh)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KR101711990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JPH069534Y2 (ja) ワイヤハ−ネス用ジヤンクシヨンブロ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