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2107A - 电接线箱 - Google Patents

电接线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42107A
CN102742107A CN2011800080320A CN201180008032A CN102742107A CN 102742107 A CN102742107 A CN 102742107A CN 2011800080320 A CN2011800080320 A CN 2011800080320A CN 201180008032 A CN201180008032 A CN 201180008032A CN 102742107 A CN102742107 A CN 102742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edge
opening portion
connection box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80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42107B (zh
Inventor
中西龙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42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2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42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4210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6Assembled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接线箱(10),设有外壳(40)、容纳在外壳(40)内部的电路板(60)以及布置在开口(25)内的连接器壳体(8),该开口由位于外壳(40)的侧壁上的第一开口边缘部(14a)和第二开口边缘部(24a、28a)包围。连接器壳体(8)能够使另一侧的连接器通过开口(25)互相结合到连接器壳体,并且弧形切口(12)形成在第一开口边缘部(14a)上。

Description

电接线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线箱,该电接线箱被构造成使得电路板被存储在外壳中。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电接线箱是已知的电接线箱的实例,该电接线箱例如被安装在车辆上并且被构造成执行车载电子部件诸如灯、音频设备等的配电或断电。相对于被构造成将具有被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部件的电路部件存储在外壳内部的外壳,该电接线箱包括连接器壳体,该连接器壳体被设置在由外壳侧壁的开口边缘部包围的开口中。该开口向下敞开并且被构造成允许配合连接器从下方装配。以该方式,通过将连接器壳体布置在向下敞开的开口中,即使在水附着在外壳侧壁上时,水也会向下流动。因此,流动的水非常不可能从开口边缘部绕到开口中并且进入连接器壳体。
专利文献1:JP-A-2006-50814
发明内容
然而,取决于车辆的倾斜,存在附着至外壳侧壁的水流动的方向与开口边缘部形成直角的情况。如果流动的水以直角与开口边缘部接触,则水可能从开口边缘部绕到开口中。因此,水可能进入连接器壳体并且到达连接器之间的装配表面。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产生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用简单结构改善防水性能的电接线箱。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电接线箱,该电接线箱包括外壳、存储在所述外壳中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由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开口边缘部包围的开口中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允许配合构件从所述开口装配,并且所述开口边缘部形成有拱形切口。
由于拱形切口被设置在上述电接线箱中的开口边缘部上,所以沿着外壳侧壁流动至在开口边缘部处的切口的水不以直角与切口接触。因此,到达切口的水不绕到开口中,并且水在被切口引导的同时向下流动。因此,可以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中,从而可以改善电接线箱的防水性能。
根据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能够改善防水性能的电接线箱可以设有简单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接线箱10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在配合连接器70已经被装配之后的电接线箱10的透视图。
图3是在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之前的电接线箱10的正视图。
图4是在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之前的电接线箱10的底视图。
图5是沿图4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6是在配合连接器70已经被装配之后的电接线箱10的正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2的电接线箱110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在配合连接器170已经被装配之后的电接线箱110的透视图。
图9是在配合连接器170已经被装配之后的电接线箱110的正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线C-C截取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
2,54…板状部
4,20…座部
6,16,18…外罩部侧壁
6a,16a,18a,8b…(外罩部的)开口
8,108…连接器壳体
8a…装配表面
8b…(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
10,110…电接线箱
12,112…切口
14,114…第一侧壁
14a,114a…第一开口边缘部
22,52…周壁
24,28,128…第二侧壁
24a,28a,128a…第二开口边缘部
25,125…开口
26…下侧壁
30…第一盖
40,140…外壳
50…第二盖
58,158…螺钉
60,160…电路板
60a,160a…(电路板的)前表面
60b,160b…(电路板的)后表面
62,162…螺钉孔
70,170…配合连接器
70a,170a…相反表面
86a,86b,86c…间隙
118…端子孔组
130…外侧外壳
150…内侧外壳
154…装配开口部
156…端子组
164…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现在参考附图,将描述实施例1。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1的电接线箱10的分解透视图。此外,图2示出在配合连接器70已经被装配之后的电接线箱10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电接线箱10包括电路板60和外壳40。电接线箱10被设置在未示出的电源与车载电子部件(未示出)诸如灯、喇叭等等之间,以执行车载电子部件的配电和断电。为了便于参考,在下面的描述中,由图1、2中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被定义为前侧,并且与前侧相反的方向被定义为后侧。而且,由图1、2中的箭头B指示的方向被定义为左侧,并且与左侧相反的方向被定义为右侧。而且,由图1、2中的箭头C指示的方向被定义为下侧,并且与下侧相反的方向被定义为上侧。
电路板60以如下方式被构造,使得电子产品Z例如半导体继电器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具有矩形形状,具有通过印刷布线技术而形成的未示出的导电路径。而且,在电子部件被安装之后,电路板60涂覆有防潮绝缘涂层(通过由喷射等等涂覆液体树脂而形成的薄膜),使得即使在水通过凝结等等而附着在电路板60上时,也不影响电气性能。一对螺钉孔62、62被设置在电路板60的横向左侧和右侧上。此外,贯穿电路板60的多个通孔SH被设置在电路板60上方。为了便于参考,在下面的描述中,在电路板60的前侧上的表面(电子产品Z被安装在其上的表面)被称为前表面60a,并且在后侧上的表面被称为后表面60b。
外壳40包括第一盖30和第二盖50,并且外壳40形成为具有横向宽度比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大的扁平形状,并且外壳40被构造成将整个电路板60存储在外壳的内部中。电路板60被存储在外壳40中,并且前表面60a侧覆盖有第一盖30,后表面60b侧覆盖有第二盖50。
第二盖5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第二盖50包括具有平板形状的板状部54和从板状部54的周缘朝向前侧少量地竖立延伸的周壁52。板状部54具有比电路板60大一个尺寸、在板状部54的下端的中心处向下凸出的形状,并且板状部54总体上具有大体五边形的形状。为了便于参考,板状部54在其下端的中心处设有未示出的排水孔。以这样的方式,在第二盖50上设置排水孔的情况下,能够将进入到外壳40中的水排出至外部。周壁52在板状部54的周缘的整个周长上连续而不中断。周壁52起到覆盖被存储在外壳40中的电路板60的外周的四侧的侧壁的作用。
第一盖3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外部形状具有与第二盖50大体相同的形状。因此,以与第二盖50相同的方式,第一盖30设有板状部2和周壁22,周壁22从板状部2的周缘朝向后侧少量地竖立延伸。板状部2具有比电路板60大一个尺寸、在板状部2的下端的中心处向下凸出的形状,并且板状部2总体上具有五边形的形状。当电路板60被存储在外壳40中时,与电路板60的螺钉孔62对置的隆起部(未示出)被设置在第一盖30的后侧上。用螺钉58经由电路板60的螺钉孔62将电路板60紧固至隆起部,并且将电路板60装配至第一盖30的后侧。作为第一盖30在前侧上的构造将在稍后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当第一盖30和第二盖50对准时,第一盖30的周壁22的远端达到邻靠第二盖50的周壁52的远端表面的状态,并且通过振动焊接该部分将第一盖30和第二盖50彼此固定。此外,周壁22、52的远端部形成为锥形,从而在焊接时容易溶解。然后,第一盖30和第二盖50除了在板状部2、54上的排水孔等等以外根本没有开口,使得除了形成排水孔的部分以外,外壳40通过上述振动焊接被完全地密封。
随后,将详细描述第一盖30的前侧的构造。第一盖30的板状部2的前侧是当外壳40被设置在电源与车载电子部件之间作为电接线箱10时形成外壳40的侧壁的部分。第一盖30的形成外壳40的侧壁的前侧包括一对座部4、20、三个外罩部侧壁6、16、18、下侧壁26、第一侧壁14、两个第二侧壁24、28。
一对座部4、20被设置成在板状部2的前侧下方的横向左侧和右侧上向前侧凸出。外罩部侧壁6包括设置在座部4上方并且向下敞开的开口6a。外罩部侧壁16、18分别被设置在座部20上方,并且外罩部侧壁16、18包括向下敞开的开口16a、18a、18b。下侧壁26是板状部2在前侧上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下侧壁26被定位在一对座部4、20之间。第一侧壁14和第二侧壁24、28被设置在外罩部侧壁6和外罩部侧壁16、18之间在下侧壁26上方。第二侧壁24、28从板状部2的表面垂直地竖立延伸。第一侧壁14大体平行于板状部2地被布置在两个第二侧壁24、28之间,并且第一侧壁14与两个第二侧壁24、28连续。
第一侧壁14和两个第二侧壁24、28限定向下敞开的开口25。开口25被在第一侧壁14的下端处的第一开口边缘部14a、在第二侧壁24、28的下端处的第二开口边缘部24a、28a以及下侧壁26包围。连接器壳体8被布置在开口25中。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连接器壳体8在横向方向上并排地布置,并且各个连接器壳体8由分隔壁分隔。如图2所示,各个连接器壳体8允许配合连接器70(“配合构件”的实例)的装配。配合连接器70从开口25下方沿着与下侧壁26平行的方向被插入到开口25中,并且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至各个连接器壳体8。
图3示出在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之前从前侧观察的电接线箱10的正视图。图4示出在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之前从下方观察的电接线箱10的底视图。而且,图5示出电接线箱10在竖直方向上的横截面图,并且示出在图4中的A-A横截面的横截面构造。而且,图6示出在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之后从前侧观察的电接线箱10的正视图。
如图2、图3所示,第一开口边缘部14a设有从一端至另一端的平缓拱形切口12。而且,如图2所示,配合连接器70在与待装配至连接器壳体8的表面相反的侧面上设有相反表面70a。在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8的状态下,相反表面70a被定位在与开口25相同的平面上。为了便于参考,如图3所示,各个连接器壳体8相对于配合连接器70的装配表面8a被设置在开口25内部。
如图4所示,间隙86a-86c被设置在包围连接器壳体8的包围壁80(第一侧壁14和两个第二侧壁24、28)与连接器壳体8的外表面8b之间。更具体地,间隙86b被设置在第一侧壁14与在连接器壳体8的前侧上的外表面8b之间,间隙86a被设置在第二侧壁24与在连接器壳体8的左侧上的外表面8b之间,并且间隙86c被设置在第二侧壁28与在连接器壳体8的右侧上的外表面8b之间。因此,包围壁80和连接器壳体8的外表面8b相互间隔开。
此外,如图4所示,从上方向下(从开口的内侧至近侧)凸出的汇流条B1-B6通过嵌入模制而形成在各个外罩部侧壁6、16、18的开口6a、16a、18a、18b中,并且形成在各个连接器壳体8中。通过将金属板弯曲成如图5所示的L形而形成各个汇流条B1-B6,并且每一个汇流条的一端凸出到对应的各个连接器壳体8中。然后,所有各个汇流条B1-B6的其它端朝向电路板60被牵拉,并且所有各个汇流条B1-B6的其它端被构造成被插入到电路板60的通孔SH中。
附带地,在图1的上侧向上定向的情况下,电接线箱10被设置在电源与车载电子部件之间,在电接线箱10中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8,使得被存储在外壳40中的电路板60的板表面60a、60b沿着重力的方向(在图1、图2中向下)延伸。当在该状态下水附着至外壳40的第一侧壁14时,水开始向下朝向开口25流动,并且到达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切口12。已经到达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切口12的水被分为两部分或者保持原样被切口12引导,并且朝向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端部流动。然后,流动至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端部的水沿着第二开口边缘部24a(28a)和下侧壁26流动,并且向下流动至外壳40的外部。
如上所述,在根据实施例的电接线箱10中,由于圆弧形切口12被设置在第一开口边缘部14a上,所以沿着第一侧壁14流动至切口12的水在第一开口边缘部14a处不以直角与切口12接触。因此,到达切口12的水不会绕到开口25中,并且水在被切口12引导的同时向外壳40的下方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8中,使得能够改善电接线箱10的防水性能。
而且,在实施例中,间隙86a-86c被设置在包围连接器壳体8的包围壁80与连接器壳体8的外表面8b之间。因此,即使在水从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绕到开口25中时,水也会进入间隙86a-86c,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8中。
而且,在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8相对于配合连接器70的装配表面8a被设置在开口25内部。因此,连接器壳体8与配合连接器70的装配表面8a和第一开口边缘部14a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长,因此即使在水从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绕到开口25中时,水也几乎不可能到达装配表面8a。
此外,在实施例中,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8的配合连接器70的相反表面70a被定位在与开口25相同的平面上。因此,当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8时,可以通过将夹具等等平行地放置至开口25,并且检查夹具与配合连接器70的相反表面70a之间的邻接程度,而检测连接器壳体8与配合连接器70之间的装配程度。因此,配合连接器70可以相对于连接器壳体8被可靠地装配,并且有效地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8中。
此外,在实施例中,切口12被设置为从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一端至另一端。因此,在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整个部分上有效地防止水的进入,并且进一步改善电接线箱10的防水性能。
此外,在实施例中,电路板60被存储在外壳40中,使得板表面60a、60b沿着重力的方向延伸。然后,第一开口边缘部14a包括第一开口边缘部14a以及第二开口边缘部24a、28a,第一开口边缘部14a平行于被存储在外壳40中的电路板60的板表面60a、60b地延伸,第二开口边缘部24a、28a相对于被存储在外壳40中的电路板60的板表面60a、60b垂直地延伸。然后,切口12被设置在外壳40的侧壁的第一开口边缘部14a上。因此,为第一开口边缘部14a提供防水效果,第一开口边缘部14a易于经受流至第一开口边缘部14a的大量水。
此外,在实施例中,切口12具有圆弧形。因此,防水效果在切口12的整个部分中是均匀的,因此有效地改善电接线箱10的防水性能。
<实施例2>
现在参考附图,将描述实施例2。图7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电接线箱110的分解透视图。图8示出在配合连接器170已经被装配之后的电接线箱110的透视图。如图7所示,电接线箱110包括电路板160和外壳140。电接线箱110的布置和功能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因此被省略。为了便于参考,在下面的描述中,由图7、8中的箭头A指示的方向被定义为上侧,并且与上侧相反的方向被定义为下侧。而且,由图7、8中的箭头B指示的方向被定义为左侧,并且与左侧相反的方向被定义为右侧。而且,由图7、8中的箭头C指示的方向被定义为前侧,并且与前侧相反的方向被定义为后侧。
由于电路板160的构造与在实施例1中的电路板的构造相同,所以将省略描述。这里,电路板60的前侧的表面被称为前表面160a,并且在后侧上的表面被称为后表面160b。电路板160的后表面160b设有具有朝向后侧凸出的矩形形状的多个凸出部164。一对螺钉孔162、162被设置在电路板160的下右侧和上左侧上。
外壳140包括外侧外壳130和内侧外壳150,并且外壳140形成为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柱体轴线的方柱形形状,并且外壳140被构造成将整个电路板160存储在外壳的内部中。在凸出部164被附接至内侧外壳150的状态下,电路板160通过被装配至内侧外壳150而与内侧外壳150一起被存储在外侧外壳130中。
内侧外壳15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内侧外壳150包括多个装配开口部154、连接器壳体108、端子组156。三个装配开口部154在内侧外壳150的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附近的位置处在横向方向上并排地布置,从而从前至后地贯穿内侧外壳150。连接器壳体108被构造成能够装配至配合连接器170(“配合构件”的实例),并且在相对于配合连接器170的装配表面(未示出)被向下暴露的状态下连接器壳体108被设置在内侧外壳150的下端部处。在端子轴向上凸出的状态下,端子组156被设置在内侧外壳150的上端部处。此外,当电路板160被装配至内侧外壳150时,与电路板160的螺钉孔162相对的隆起部(未示出)被设置在内侧外壳150的前侧上。用被装配至装配开口部154的凸出部164将电路板160附接至内侧盖150的前侧,并且用螺钉158经由电路板160的螺钉孔162将电路板160固定至隆起部。
外侧外壳130由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外侧外壳130包括:上端表面,其覆盖外侧外壳130的上端;两个第一侧壁114,其设置在外侧外壳130的前侧和后侧上;两个第二侧壁128,其设置在外侧外壳130的左侧和右侧上;端子孔组118,其设置在上端表面上。两个第一侧壁114和两个第二侧壁128限定外侧外壳130的向下敞开的开125。开口125在第一侧壁114的下端处被第一开口边缘部114a包围,并且在第二侧壁124、128的下端处被第二开口边缘部128a包围,使得内侧外壳能够从开口125被插入。端子孔组118在竖直方向上贯穿外侧外壳130的上端表面。
如图8所示,从在外侧外壳130的下侧上的开口125插入其中装配有电路板160的内侧外壳150,使得内侧外壳150被存储在外侧外壳130的内部中,并且外侧外壳130和内侧外壳150彼此固定。因此,内侧外壳150的连接器壳体被设置在外侧外壳130的开口125中,并且内侧外壳150的端子组156被设置在外侧外壳130的端子孔组118的内部中。
图9示出在配合连接器170已经被装配之后从前侧观察的电接线箱110的正视图。而且,图10示出在配合连接器170已经被装配之后从下方观察的电接线箱110的底视图。
如图8、图9所示,外侧外壳130的第一开口边缘部114a设有从一端至另一端的平缓圆弧形切口112。而且,配合连接器170在与待装配至连接器壳体170的表面相反的侧面上设有相反表面170a。在配合连接器170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108的状态下,相反表面170a被定位在与外侧外壳130的开口125相同的平面上。
在内侧外壳150被插入到外侧外壳130中的状态下,间隙被设置在包围外侧连接器壳体108的包围壁(第一侧壁114的下部和第二侧壁128的下部)与连接器壳体108的外表面108之间。因此,在配合连接器170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108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间隙形成在配合连接器170与包围壁之间。
附带地,在图7的上侧向上定位的情况下,电接线箱10被设置在电源与车载电子部件之间,在电接线箱10中配合连接器70被装配至内侧外壳150的连接器壳体8,使得被装配在内侧外壳150中的电路板160的板表面160a、160b沿着重力的方向(在图7、图8中向下)延伸。当在该状态下水附着至外壳140的第一侧壁时,水开始向下朝向开口125流动,并且到达第一开口边缘部114a的切口112。已经到达第一开口边缘部114a的切口112的水被分为两部分或者保持原样被切口112引导,并且朝向第一开口边缘部114a的端部流动。然后,流动至第一开口边缘部114a的端部的水向下流动至外壳140的外部。
将在下面列出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变型。
(1)尽管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已经采用切口仅形成在第一开口边缘部上的构造,但是也可以采用切口形成在第一开口边缘部和第二开口边缘部两者上的构造。可替代地,可以采用切口仅被设置在第二开口边缘部上的构造。
(2)尽管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已经采用一个切口形成为从第一开口边缘部的一端至第一开口边缘部的另一端的构造,但是也可以采用多个切口形成在一个开口边缘部上的构造。
(3)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以外,切口的布置、形状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
(4)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以外,拱形切口被设置在外壳侧壁的开口边缘部上的构造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电接线箱。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描述仅仅是示例,而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技术包括上面示出的详细实施例的各种变型或修改。
此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描述的技术部件单独地或以各种组合展示其技术效果,并且在应用时不限于在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组合。此外,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示例的技术能够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并且通过实现其中的一个目的而具有技术效果。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电接线箱,该电接线箱包括外壳,存储在外壳中的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由外壳的侧壁的开口边缘部包围的开口中的连接器壳体,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允许配合构件从开口装配,并且开口边缘部形成有拱形切口。
由于拱形切口被设置在上述电接线箱中的开口边缘部上,所以沿着外壳侧壁流动至在开口边缘部处的切口的水不以直角与切口接触。因此,到达切口的水不绕到开口中,并且水在被切口引导的同时向下流动。因此,可以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中,使得可以改善电接线箱的防水性能。
间隙可以被设置在包围壁与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包围壁为外壳侧壁的一部分并且包围连接器壳体。
在该结构中,即使在水从开口边缘部绕到开口中时,水也进入间隙,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中。
连接器壳体相对于配合构件的装配表面可以被设置在开口内部。
在该结构中,长距离可以被设置在连接器壳体相对于配合构件的装配表面和开口边缘部之间。因此,即使在水从开口边缘部绕到开口中时,水也几乎不能到达在连接器之间的装配表面,从而能够改善电接线箱的防水性能。
每个配合构件具有设置在与待装配在连接器壳体中的表面的相反侧上的相反表面,并且装配在连接器壳体中的配合构件的相反表面可以被定位在与开口相同的平面上。
在该结构中,当配合构件被装配至连接器壳体时,可以通过将夹具等等例如平行地放置至开口,并且检查夹具与配合构件的相反表面之间的邻接程度,而检测连接器壳体与配合构件之间的装配程度。因此,配合构件可以可靠地相对于连接器壳体装配,并且有效地防止或抑制水进入到连接器壳体中。
切口可以被设置为从开口边缘部的一端至开口边缘部的另一端。
在该结构中,可以在整个开口边缘部上防止或抑制水绕到开口中,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电接线箱的防水性能。
电路板可以被存储在外壳中,使得板表面沿着重力的方向延伸,开口边缘部可以包括与被存储在外壳中的电路板的板表面平行的第一开口边缘部以及与被存储在外壳中的电路板的板表面垂直的第二开口边缘部,并且切口可以被设置在外壳侧壁的第一开口边缘部上。
在上述情况下,由于电路板具有平板形状,第一开口边缘部的宽度通常比第二开口边缘部的宽度宽,所以与第二开口边缘部比,更大量的水可以容易地朝向第一开口边缘部流下。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为第一开口边缘部提供防水效果,该第一开口边缘部易于遭受流下至第一开口边缘部的较大量的水。
外壳具有覆盖被存储在外壳中的电路板的前面和后面的扁平形状,并且连接器壳体可以是外壳的一部分。
在该结构中,在构造有外壳的电接线箱中可以改善防水性能,外壳形成为扁平形状。
第一开口边缘部可以被设置在存储于外壳中的电路板的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上方。
在该结构中,附着至外壳的位于电路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下方的侧壁的水被定位在第一开口边缘部下方,并且因此不到达第一开口边缘部。因此,能够抑制附着至外壳侧壁的水到达第一开口边缘部,并且可以改善电接线箱的防水性能。
外壳可以具有覆盖被存储在外壳中的电路板的前面和后面的矩形柱状,并且连接器壳体可以是与外壳分离的构件,并且能够从开口存储。
在该结构中,在包括形成为柱状形状的外壳和被存储在外壳中的连接器壳体的电接线箱中,可以改善防水性能。
切口可以形成为圆弧形形状。
在该结构中,由于切口的曲率在切口的所有部分中是均匀的,所以防水效果在切口的所有部分处可以是均等的,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接线箱的防水性能。

Claims (10)

1.一种电接线箱,包括:
外壳;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存储在所述外壳中;以及
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设置在由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开口边缘部包围的开口中,
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允许配合构件从所述开口装配,并且
所述开口边缘部形成有拱形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在包围壁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包围壁是所述外壳的侧壁的一部分并且包围所述连接器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相对于所述配合构件的装配表面能够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配合构件具有设置在与待装配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表面相反的一侧上的相反表面,并且
装配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所述配合构件的所述相反表面位于与所述开口相同的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切口被设置于从所述开口边缘部的一端至所述开口边缘部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电路板在所述外壳中被存储成使得板表面沿着重力的方向延伸,
所述开口边缘部包括第一开口边缘部和第二开口边缘部,所述第一开口边缘部与被存储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电路板的所述板表面平行,所述第二开口边缘部与被存储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电路板的所述板表面垂直,并且
所述切口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的所述第一开口边缘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覆盖被存储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电路板的前面和后面的扁平形状,并且
所述连接器壳体是所述外壳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第一开口边缘部被设置在存储于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电路板的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外壳具有覆盖被存储于所述外壳中的所述电路板的前面和后面的矩形柱状,并且
所述连接器壳体是与所述外壳分离的构件,并且能够从所述开口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接线箱,其中,所述切口具有圆弧形形状。
CN201180008032.0A 2010-04-09 2011-03-23 电接线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421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90573A JP5348059B2 (ja) 2010-04-09 2010-04-09 電気接続箱
JP2010-090573 2010-04-09
PCT/JP2011/056885 WO2011125489A1 (ja) 2010-04-09 2011-03-23 電気接続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2107A true CN102742107A (zh) 2012-10-17
CN102742107B CN102742107B (zh) 2016-03-02

Family

ID=44762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803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42107B (zh) 2010-04-09 2011-03-23 电接线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03223B2 (zh)
JP (1) JP5348059B2 (zh)
CN (1) CN102742107B (zh)
WO (1) WO20111254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3006A (zh) * 2014-06-06 2016-01-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46657B1 (ja) * 2013-02-20 2014-07-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電子制御装置
JP6297904B2 (ja) * 2014-04-21 2018-03-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被支持部材と支持体との係止構造
JP6345972B2 (ja) * 2014-04-21 2018-06-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69332U (zh) * 1984-10-13 1986-05-12
JP2009219322A (ja) * 2008-03-12 2009-09-2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気接続箱
CN101593951A (zh) * 2008-05-27 2009-12-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接线盒
CN101593949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74295B2 (ja) 2004-08-05 2009-1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5109812B2 (ja) * 2008-05-30 2012-12-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136275B2 (ja) * 2008-08-12 2013-02-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69332U (zh) * 1984-10-13 1986-05-12
JP2009219322A (ja) * 2008-03-12 2009-09-24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気接続箱
CN101593951A (zh) * 2008-05-27 2009-12-0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接线盒
CN101593949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接线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3006A (zh) * 2014-06-06 2016-01-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单元
CN105283006B (zh) * 2014-06-06 2018-06-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子元件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42107B (zh) 2016-03-02
JP5348059B2 (ja) 2013-11-20
US20120307464A1 (en) 2012-12-06
JP2011223752A (ja) 2011-11-04
US9203223B2 (en) 2015-12-01
WO2011125489A1 (ja) 2011-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8459B2 (en)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KR101897403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623848B (zh) 电连接器
CN10233266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623854A (zh) 电连接器
US112647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etal stopping member embedded in a plastic housing
US201800409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742107A (zh) 电接线箱
JP2005005222A (ja)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該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を用いたプリント基板の接続構造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CN204361413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685741B (zh) 电气接线箱
TW201712976A (zh) 電連接器
CN107546533A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490355A (zh) 电接线盒
CN103825128B (zh) 网线连接器
JP5221718B2 (ja) 電気接続箱
CN102623836B (zh) 音频连接器
JP5471793B2 (ja) 電気接続箱
US20110256770A1 (en) Receptacle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4588655B2 (ja) 電気接続箱
KR20120018843A (ko) 자동차용 정션박스
CN207691122U (zh) 一种带滤波功能的电缆连接器
CN216532458U (zh) 电磁屏蔽盒
TWM425423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18049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