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89310A - 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89310A
CN101589310A CN200880003135.6A CN200880003135A CN101589310A CN 101589310 A CN101589310 A CN 101589310A CN 200880003135 A CN200880003135 A CN 200880003135A CN 101589310 A CN101589310 A CN 1015893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gent
mentioned
unit
analysis
spar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031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坂上俊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ckman Coult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893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893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63Quality control of consum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594Quality control, including calibration or testing of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er
    • G01N35/00613Quality control
    • G01N35/0062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 G01N2035/00633Quality control of instruments logging process history of individual samp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co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具备:管理数据库(43),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部(40a),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部(40b),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部(40c),其用由使用量估计部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减去由当前余量算出部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试剂订购部(45a),其对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由下次余量算出部算出的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

Description

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免疫检查等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进行生物化学分析等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被广为人知。自动分析装置具有检查体提供部、分析部、数据处理部。检查体提供部是依次提供装载有提取管的支架的部分。分析部具有反应槽以及试剂冷藏库。在反应槽的内部具备比色杯轮盘(cuvette wheel)和测量光学系统,在试剂冷藏库中收纳有试剂瓶,该试剂瓶收容有与检查体起反应的试剂。另外,在比色杯轮盘中收容有比色杯(反应容器),从试剂瓶分注试剂,另一方面,从提取管分注检查体。然后,例如使用测量光学系统来测量在比色杯中进行了反应的检液(由试剂和检查体构成的混合液)的吸光度。然后,数据处理部根据所测量的吸光度来获取分析结果。并且,在从分析开始至分析结束期间试剂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中断分析、交换试剂瓶来补充试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7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试剂等的库存数量管理、订购时期管理伴有烦杂的作业,在以往,根据需要通过操作员等人工来进行,因此,时间和劳动力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根据分析所需的期间和成为比较对象的期间的实际试剂使用量来算出剩余试剂估计量,并进行试剂等的订购,由此能够配合使用量最优地进行试剂等的订购管理、库存管理,从而能够减少订购管理、库存管理所花费的时间,并且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上述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试剂订购单元,其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试剂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通知给管理上述试剂的余量的上述主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信息读取单元,该信息读取单元读取所入库的试剂的试剂量,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包括上述信息读取单元所读取的试剂的试剂量在内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备品订购单元,其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在由上述相加单元累计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产生警报,并且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试剂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通知给管理该备品的使用条件的上述主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备品由洗涤液、灯、输液管以及注射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上述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将上述洗涤液的使用量、上述灯的使用时间、上述输液管的使用次数以及上述注射器的使用次数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对应地进行存储。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且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订购管理系统将自动分析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向上述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其中,上述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上述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试剂订购单元,其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上述管理装置具备试剂订购接受单元,该试剂订购接受单元接受来自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上述试剂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系统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主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侧向上述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通知给上述主装置,上述主装置具备:总试剂余量估计单元,其将各自动分析装置所通知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相加而算出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以及试剂订购单元,其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在判断为需要上述试剂订购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上述管理装置具备试剂订购接受单元,该试剂订购接受单元接受上述试剂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各自动分析装置还具备信息读取单元,该信息读取单元读取所入库的试剂的试剂量,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包括上述信息读取单元所读取的试剂的试剂量在内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系统将自动分析装置与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向上述备品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其中,上述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备品订购单元,其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在由上述相加单元累计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产生警报,并且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上述管理装置具备备品订购接受单元,该备品订购接受单元接受来自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上述备品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系统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主装置与备品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侧向上述备品提供源进行备品的订购,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通知给管理该备品的使用条件的上述主装置,上述主装置具备:总累计相加单元,其将各自动分析装置所通知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而算出整体的备品的使用条件;警报单元,其在由上述总累计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输出警报;以及备品订购单元,其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当由上述总累计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上述管理装置具备备品订购接受单元,该备品订购接受单元接受上述备品的订购。
另外,为了解决问题并且达到目的,本发明的订购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成步骤,将自动分析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上述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使用余量;下次余量算出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从在上述使用量估计步骤中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在上述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当前时刻的上述试剂的使用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试剂订购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上述下次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上述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以及接受步骤,上述管理装置接受来自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成步骤,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试剂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并且在上述主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之间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使用量;下次余量算出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从在上述使用量估计步骤中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在上述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通知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将在下次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试剂的余量通知给上述主装置;试剂订购步骤,上述主装置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将各自动分析装置所通知的上述试剂的余量相加而算出整体的余量,在上述整体的余量为正的情况下,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以及订购接受步骤,上述管理装置接受来自上述主装置的试剂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读取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读取所入库的试剂的试剂量,在上述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包括读取到的上述试剂的试剂量在内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成步骤,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备品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并且在上述主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之间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量估计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在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中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警报步骤,当在上述相加步骤中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各自动分析装置输出警报;以及备品订购步骤,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当在上述相加步骤中累计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产生警报,并且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
另外,在上述的发明中,本发明的订购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构成步骤,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备品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并且在上述主装置与备品提供源的管理装置之间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条件估计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在上述使用条件估计步骤中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通知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将在上述相加步骤中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通知给管理该备品的使用条件的上述主装置。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并且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并且,自动分析装置用估计出的试剂使用量减去余量来算出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在上述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订购试剂,进行试剂的余量的管理,因此能够配合使用量最优地进行试剂等的库存管理、订购管理,能够减少库存管理、订购管理所花费的时间,并且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于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并且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估计出的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并且,当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自动分析装置输出警报,并且对备品提供源进行备品的订购,管理备品的使用条件,因此能够配合使用量最优地进行备品的库存管理、订购管理,能够减少库存管理、订购管理所花费的时间,并且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订购管理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检查体提供部以及分析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检查体提供部以及分析部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检查体分注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试剂用历史记录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试剂余量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备品用历史记录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一般备品使用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开始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重新开始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余量算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试剂管理部的试剂订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备品使用条件算出的流程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一般备品管理部的备品订购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管理装置的订购管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订购管理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结构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主装置的订购管理过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c:自动分析装置;2:检查体提供部;3:分析部;4:数据处理装置;5、56:控制部;6:信息读取装置;7:报告装置;8:洗涤剂容器;10:管理装置;11、44、57:通信接口;12、40、52:数据处理部;12a:订购接受部;13、43、55:管理数据库;15:公共线路网;16:IPsec网;31:反应槽;313:比色杯轮盘;32:第一试剂冷藏库;323:条形码读取器;33:第二试剂冷藏库;333:条形码读取器;34:检查体分注单元;342a:压力传感器;342e:注射器;342c:液面传感器;342d:输液管;342g:使用次数检测部;35:第一试剂分注单元;352a:压力传感器;36:第二试剂分注单元;362a:压力传感器;39:清洗/干燥单元;39a:清洗次数检测传感器;40a:使用量估计部;40b:当前余量算出部;40c:下次余量算出部;40d:备品使用估计部;40e:累计相加部;43a:试剂用历史记录信息;43b:试剂余量;43c:备品用历史记录信息;45:试剂管理部;45a:试剂订购部;46、57:一般备品管理部;46a、57a:备品订购部;50:主装置;52a:总剩余试剂量估计部;52b:总累计相加部;B:试剂瓶;C:比色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此外,并不是通过本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能够应用于自动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免疫检查等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但是,在此,以使用于临床检查等中的生物化学分析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参照图1~图10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此外,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订购管理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检查体提供部以及分析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检查体提供部以及分析部的结构的概要立体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检查体分注单元的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7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试剂用历史记录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图8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试剂余量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图9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备品用历史记录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存储在管理数据库中的一般备品使用信息的信息结构的图。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订购管理系统通过公共线路网15来连接分析检查体的一个自动分析装置1和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例如构成IPsec通信网(IPsec网)16。并且,利用IPsec的安全功能能够在自动分析装置1与管理装置10之间进行加密的试剂订购时的数据通信。
如图1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具有检查体提供部2、分析部3、数据处理装置4、控制部5、信息读取装置6。如图2所示,检查体提供部2能够对分析部3依次提供装载了提取管21(例如,采血管)的支架20。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支架20能够装载十个提取管21,能够在检查体提供部2上设置150个检查体。在提取管21中收容有提取到的检查体(例如,血液),在其侧面粘贴有识别检查体的条形码标签(未图示)。该条形码标签显示与检查体有关的信息。另外,在分析部3的下部的收纳部中收纳装有洗涤液的洗涤剂容器8,通过由注射器吸引能够清洗比色杯。
如图3所示,检查体提供部2具备支架提供传送带22、支架输送传送带23、支架回收传送带24。支架提供传送带22具备相对于输送方向正交的L字状的多个附件22a,在附件22a的相互之间能够装载支架20。因而,支架20排列在支架提供传送带22上,并被附件22a支撑,从而不会倒伏。
如图3所示,支架输送传送带23将支架20输送至检查体提供位置,由传送带构成。支架输送传送带23能够间歇地输送支架20,能够将支架20上的提取管21依次移送至检查体提供位置。另外,在支架输送传送带23的输送方向的前侧配设有条形码读取器25,能够获取收容在输送到检查体提供位置上的提取管21中的检查体的信息。
如图3所示,支架回收传送带24与支架提供传送带22同样地,是具备相对于输送方向呈正交的L字状的多个附件24a的传送带,通过将从支架输送传送带23输送来的支架20收容到附件24a的相互之间能够回收支架20。被回收的支架20排列在支架回收传送带24上,并被附件24a支撑,从而不会倒伏。
如图3以及4所示,分析部3具备反应槽31、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反应槽31被配设在分析部3的大致中央部。反应槽31在内部具备加温装置(未图示)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并且被圆板状的盖312覆盖,由此构成将内部的温度维持在与人体温大致相同的温度(摄氏37度左右)的恒温槽。另外,如图4所示,反应槽31在内部具备比色杯轮盘313以及测量光学系统314,能够根据检液(检查体与试剂的混合液)的吸光度来获取分析结果。
比色杯轮盘313是成形为环状的环状构件,能够间歇地转动。在比色杯轮盘313的径外方向大致中央,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以下,将该间隔称为一个间距)地配置有收容凹部313a。另外,在比色杯轮盘313的内侧侧面和外侧侧面上设置有插通收容凹部313a、将光束从比色杯轮盘313的外侧引导到内侧的测光窗313b。在收容凹部313a中收容有被称为比色杯的反应容器(以下,称为“比色杯C”)。比色杯C是呈矩形筒形状的透明容器,上方部具有开口。因而,光束从比色杯轮盘313的外侧通过比色杯C而被引导到比色杯轮盘313的内侧。
在成为比色杯轮盘313的外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向比色杯轮盘313的径内方向照射光的光源314a,并且在连接光源314a和成为分析对象的比色杯的直线上设置有测光传感器314b。光源314a射出用于分析试剂和检查体已反应过的比色杯C内的检液的照射光。测光传感器314b对透过比色杯C内的检液、通过了测光窗313b的平行光进行测光。这些光源314a以及测光传感器314b构成上述的测量光学系统314。
测量光学系统314除了具备光源314a、测光传感器314b以外,还在成为比色杯轮盘的外侧的位置上具备准直透镜314c,在成为比色杯轮盘的内侧的位置上具备滤波器(未图示),并具备检测光源314a的点亮的光源点亮检测部314d。准直透镜314c将光源314a所射出的光收敛为平行光。滤波器是选择特别被检液吸收的波长的光的光学滤波器,按照每个测量项目使用预先决定的滤波器。光源点亮检测部314d被设置在光源314a的附近,由检测来自光源314a的光的光传感器等构成。该光源点亮检测部314d在对来自光源314a的光进行检测的期间输出规定电平的电信号,控制部5具有对该电信号的输出时间进行计数的例如定时器,由该定时器检测光源314a的点亮时间。
上述比色杯轮盘313用4.5秒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周-一个间距)/4(以下称为“一个周期”),当比色杯轮盘313用18秒钟转动四个周期时,转动(一周-一个间距)。其结果,比色杯C用四个周期向顺时针方向移动一个间距。
在此,比色杯轮盘313接近检查体提供位置的位置为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与该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大致相向的位置为第一试剂分注位置。另外,从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起在顺时针方向上将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与第一试剂分注位置之间大致分成两部分的位置为第二试剂分注位置,从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起在逆时针方向将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与第一试剂分注位置之间大致分成两部分的位置为第二检查体分注位置。并且,第二试剂分注位置的逆时针方向附近位置为第一搅拌位置,第二检查体分注位置的顺时针方向附近位置为第二搅拌位置。另外,第二检查体分注位置的逆时针方向附近位置为清洗/干燥位置。
并且,如图3所示,在覆盖反应槽31的盖312上与这些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第二检查体分注位置、第一试剂分注位置、第二试剂分注位置、第一搅拌位置、第二搅拌位置、清洗位置对应地设置有第一检查体分注孔312a、第二检查体分注孔312b、第一试剂分注孔312c、第二试剂分注孔312d、第一搅拌孔(未图示)、第二搅拌孔312f、清洗孔312g。
如图4所示,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被配设在反应槽31的左部。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的内部分别具备冷却装置(未图示)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并且被圆盘状的盖322、332覆盖,从而构成使内部的温度为规定温度以下的冷藏库。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的内部具备转盘(未图示)。
转盘能够间歇地转动,在转盘上面配设有多个从中央部向径外方向延伸的隔板。隔板可直插式拆装,能够将转盘画成任意的区域。
如图4所示,在各转盘内分别以打开瓶塞的状态收容有多个试剂瓶B。在各试剂瓶B内收容有与检查项目对应的规定的试剂,其外周面粘贴有识别试剂的条形码标签(未图示)。条形码标签显示与试剂有关的信息,例如将试剂的种类、制造批号、校准值(calibration)、标准曲线、有效期限、容量等条形码化进行显示。另外,在收纳有试剂瓶的外包装上也同样地粘贴有该条形码标记。
在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上分别配设有条形码读取器323、333。条形码读取器323、333读取粘贴在试剂瓶B上的条形码标签,能够获取与收容在试剂瓶B内的试剂有关的信息。因而,转盘能够在任意的定时将任意的试剂瓶B移送到试剂提供位置。
并且,如图3所示,在覆盖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的盖322、332上,与试剂提供位置对应地分别设置有第一试剂孔322a、第二试剂孔332a。
另外,分析部3具备检查体分注单元34、第一试剂分注单元35以及第二试剂分注单元36。检查体分注单元34从移送到检查体提供位置的提取管21向比色杯C分注规定量的检查体,如图5所示,具备:细管状的探针342,其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探针移送部342b,其通过使探针342进行铅直方向的升降动作、水平方向的转动动作来移送探针342;电极51,其被设置在收容液体试样Sp的比色杯C的附近;液面传感器342c,其通过检测探针342与电极51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试样Sp的液面;压力传感器342a,其检测由于探针342的端部与式样Sp的液面接触而产生的探针342内部的压力变化;活塞驱动部342f,其对注射器342e进行活塞驱动;使用次数检测部342g,其检测注射器342e的使用次数;以及控制部5,其为了控制检查体分注单元34的动作而使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来构成。
臂341能够在检查体提供位置与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之间以及检查体提供位置与第二检查体分注位置之间转动,并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升降。探针342是吸引检查体的部分,通过可交换的输液管342d与注射器342e相连接。另外,注射器342e通过输液管342i吸引收容在清洗容器342j中的清洗液Lq,从而能够清洗探针342内部。液面传感器342c在臂341下降时监视静电容量,由此能够检测收容在提取管21中的检查体的液面。
另外,探针342具备确认吸引了规定量的检查体的压力传感器342a。作为吸引确认单元的压力传感器342a是监视吸引时的压力变化(参照图5)的传感器。利用在没有收容提取管21的情况下压力小于检查体吸引时的压力、在探针342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压力大于检查体吸引时的压力的情形,能够确认检查体的吸引。另外,在连接检查体提供位置和第一检查体分注位置的轨迹上设置有清洗部343(参照图3)。从清洗水容器342j对清洗部343提供清洗水,从而能够清洗探针342。使用次数检测部342g对活塞驱动部342f所进行的注射器342e的驱动进行检测,例如每次进行活塞运动的往复动作时输出通知该往复动作的电信号,控制部5取入该电信号并进行计数,从而检测输液管342d和注射器342e的使用次数。
第一试剂分注单元35以及第二试剂分注单元36是从移送到试剂提供位置的试剂瓶B向比色杯C分注规定量的试剂的单元,与检查体分注单元34同样地,分别具有臂351、361和探针352、362。臂351、361能够在试剂提供位置与试剂分注位置之间转动,并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升降。探针352、362是吸引试剂的部分,通过在臂351、361下降时监视静电容量,能够检测收容在试剂瓶B内的试剂的液面。另外,探针352、362分别具备确认吸引了规定量的试剂的吸引确认单元。吸引确认单元是对吸引时的压力变化进行监视的压力传感器352a、362a(参照图6)等,利用在产生试剂不足的情况下压力小于试剂吸引时的压力、在探针352、362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压力高于试剂吸引时的压力的情形,能够确认试剂的吸引。另外,在连接试剂提供位置和试剂分注位置的轨迹上设置有清洗部353、363(参照图3)。从未图示的清洗水容器对清洗部353、363提供清洗水,从而能够清洗探针352、362。
并且,分析部3具备第一搅拌单元37以及第二搅拌单元38。第一搅拌单元37以及第二搅拌单元38对移送到第一搅拌位置和第二搅拌位置的比色杯C的混合液(检查体和试剂)进行搅拌来促进反应,分别具备转动臂371、381和搅拌棒372、382。转动臂371、381能够转动(公转),并且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升降,俯视具有大致三角形状。搅拌棒372、382被配设在转动臂371、381的各顶部附近。搅拌棒372、382能够与转动臂371、381独立地转动(自转)。另外,在搅拌棒372、382的公转轨迹上设置有清洗部373、383(参照图3)。从图2示出的洗涤剂容器8以及未图示的清洗水容器向清洗部373、383提供洗涤液以及清洗水,从而能够清洗搅拌棒372、382。
另外,分析部3具备清洗/干燥单元39。清洗/干燥单元39在比色杯轮盘313每转动四个周期、即每转动一周-一个间距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升降,并具有多个喷嘴391。这些喷嘴是以下喷嘴:从比色杯吸引结束了分析的检液的吸引喷嘴,对比色杯提供洗涤液、清洗液的清洗喷嘴,从比色杯吸引清洗液的吸引喷嘴,以及对比色杯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喷嘴等。该清洗/干燥单元39具有用于检测清洗次数的清洗次数检测传感器39a,在每次进行清洗时对控制部5输出电信号。控制部5取入该电信号并进行计数,从而检测清洗次数。
上述的检查体提供部2、分析部3的各单元以及结构要素连接在控制部5上,能够统括地进行控制。控制部5例如能够采用微型计算机等。控制部5对自动分析装置1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在试剂的批号、有效期限等在设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对分析部3进行控制来限制分析作业。
如图6所示,在控制部5上连接有数据处理装置4(以下,称为DPR4)。DPR4具备进行数据处理的数据处理部40、存储历史记录信息等的管理数据库43(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通信接口44、进行试剂的订购管理的试剂管理部45、进行备品的订购管理的一般备品管理部46。数据处理部40具备使用量估计部40a(使用量估计单元)、当前余量算出部40b(当前余量算出单元)、下次余量算出部40c(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备品使用估计部40d(使用条件估计单元)、累计相加部40e(相加单元)、输入部41、输出部42,对控制部5获取到的各种数据以及从输入部41输入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输入部41例如是键盘、鼠标等,能够输入检查体数以及检查项目等各种信息。能够个别地输入检查项目,但是也能够将检查项目大致区分成标准检查、精密检查进行输入。另外,在输入部41上另外连接有后述的信息读取装置6。输出部42例如是显示面板、打印机等,能够输出包含分析结果的分析内容、警报等各种信息。另外,在输出部42上另外连接有后述的报告装置7。
在数据处理部40上连接有管理数据库43、通信接口44、试剂管理部45、一般备品管理部46。管理数据库43存储有以下信息:过去进行分析时的试剂用历史记录信息43a,每个试剂的当前的试剂余量43b,过去进行分析时的备品用历史记录信息43c,表示每个备品的当前的使用状况的一般备品使用信息43d,以及表示每个备品的使用限度的一般备品使用限度信息43e等。
该试剂余量43b的数据是按照每个分析项目决定的试剂的种类以及该试剂的余量。另外,如图7所示,试剂用历史记录信息43a与日期相关联地由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构成,例如能够参照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并且能够参照由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A~C。如图8所示,试剂余量的信息由各试剂A~C的当前时刻的余量(剩余试剂量)和使用于下次分析的试剂A~C的使用量(下次使用量)构成,剩余试剂量是由当前余量算出部40b算出的值,下次使用量是由使用量估计部40a估计出的实际试剂使用量。如图9所示,备品用历史记录信息43c与日期相关联地由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每个项目所使用的洗涤液的使用量、灯(光源)的使用时间、输液管的使用次数、注射器的使用次数构成,并且与试剂用历史记录信息43a同样地,能够参照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
此外,对于一个检查体,进行一次检查所使用的洗涤液的使用量为大约0.01ml,灯的使用时间大约三分钟左右。如图10所示,一般备品使用信息43d由各备品的到上一次为止的累计值和本次的使用值构成,在结束本次检查(例如一天的检查)时,由累计相加部40e将本次的使用值加到累计值,另外当新搬入备品并由信息读取装置6读取其信息时,该累计值被清除。另外,历史记录信息只要是与日期相关联地存储了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的信息即可,可以是能够参照前一天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的信息,也可以是能够参照与季节等对应的每天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的信息。另外,在管理数据库43中另外存储有各种数据。该各种数据是指与分析所需的试剂有关的信息(包含信息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后述的入库信息)、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订单数据等。
如图1所示,通信接口44是通过IPsec网16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进行数据通信的部分。该通信接口44将利用后述的试剂订购程序制作的订单进行加密并发送到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
试剂管理部45具有对由数据管理部40算出的试剂进行订购管理的试剂订购部45a(试剂订购单元),在由下次余量算出部40c算出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负的情况下、即试剂使用量小于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情况下,提供指示使得从报告装置7发出警告,并且使得从通信接口44例如对试剂的提供源进行试剂订购的通信。一般备品管理部46具有对由数据处理部40算出的各备品进行订购管理的备品订购部46a,在由累计相加部40e累计相加而得到的累计值超过使用限度条件(洗涤液使用量、灯使用时间、输液管使用次数以及注射器使用次数)的规定阈值时,提供指示使得从报告装置7发出警告,并且使得从通信接口44例如对试剂的提供源进行试剂订购的通信。
信息读取装置(信息读取单元)6通过输入部41与数据处理部40拆卸自由地连接。信息读取装置6是读取粘贴在所入库的试剂的外包装上的条形码标签的例如条形码读取器,能够获取与收容在试剂瓶内的试剂有关的信息。获取到的该信息被输出到数据处理部40。数据处理部40将所入库的试剂量等与试剂有关的信息作为入库信息(库存信息)登记到管理数据库43。另外,自动分析装置1进行分析,当判断为试剂瓶内没有试剂而进行试剂瓶的交换设置并进行其信息获取时,从数据处理部40所登记的库存信息中进行对应的试剂瓶的出库登记。另外,信息读取装置6读取粘贴在入库了的上述备品的外包装上的条形码标签,并作为入库信息(库存信息)登记到管理数据库43。
接着,说明数据处理部40的各部。使用量估计部40a具有用于执行使用量估计的程序,参照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试剂估计使用于下次分析的试剂使用量。具体地说,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例如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月日)相当的分析期间(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分析项目求出试剂的种类,通过将当天的检查体数和一次分注量相乘来求出作为过去的实际使用量的试剂使用量。其结果,针对每个试剂求出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实际试剂使用量。此外,如果将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设为前一天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则求出前一天的实际试剂使用量,如果将所参照的历史记录信息设为与季节等对应的每日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则求出与季节对应的每日的实际试剂使用量。另外,如果将所参照的历史记录信息设为与季节对应的每周或者每月的检查体数和分析项目,则求出与季节对应的每周、每月的实际试剂使用量。
当前余量算出部40b具有用于执行当前时刻的试剂余量(剩余试剂量)的算出的程序,并具有以下工序:从收容在试剂瓶B内的试剂量中减去分析已用的试剂量来算出每个试剂瓶B的剩余试剂量的工序;以及算出同一种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工序。首先,在算出试剂瓶B的剩余试剂量的工序中,能够应用条形码读取器323、333从粘贴在试剂瓶的侧面的条形码标签读取到的容量,对每个试剂瓶B来求出收容在试剂瓶B内的试剂量。将按照每个分析项目决定的试剂的量和分析次数积分能够算出分析已用的试剂量,并能够针对每个试剂算出分析已用的试剂量。因而,在该工序中,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对每个试剂瓶B算出剩余试剂量。并且,每次进行分析,分析已用的试剂量逐次被增加,随之试剂的剩余试剂量逐次被减除。该剩余试剂量成为对试剂冷藏库32、33进行试剂补充的基准。该剩余试剂量显示在作为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操作员能够视觉感知。另外,如上所述,该剩余试剂量数据被存储到管理数据库43。
另外,在算出同一种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工序中,关于同一种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应用在入库时由信息读取装置6从粘贴在外包装上的条形码标签读取到的初始容量,能够求出同一种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在此,同一种类的试剂例如是指试剂种类和制造批号相同的试剂。自动分析装置1具备未图示的试剂保存库和试剂补充装置,在试剂保存库中能够保存要补充的收容了试剂的试剂瓶B,收到的试剂被信息读取装置6读取与试剂有关的信息之后,被暂时保存在该试剂保存库中。试剂补充装置从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回收变空的试剂瓶B,另一方面,从试剂保存库对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补充新的试剂瓶。并且,在该剩余试剂量的算出中,还应用上述的每个试剂瓶B的剩余试剂量和进行过试剂瓶的交换设置的试剂交换信息。即,在算出该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工序中,从信息读取装置6所读取的试剂的试剂量中减去所交换的试剂瓶的试剂量(条形码读取器323、333所读取的容量),并且加上试剂瓶的剩余试剂量,从而算出每个试剂的整体的剩余试剂量。该整体的剩余试剂量成为自动分析装置1所进行的试剂订购的基准。该整体的剩余试剂量能够显示在作为显示单元的显示面板上,由此操作员能够视觉感知。另外,该整体的剩余试剂量数据也被存储到管理数据库43。
下次余量算出部40c具有用于执行分析后的剩余试剂量的算出的程序,用由使用量估计部40a估计出的每个试剂的试剂使用量减去由当前余量算出部40b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由此算出下次分析后的剩余试剂量(剩余试剂估计量)。在此,在试剂使用量大于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情况下,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正,在试剂使用量小于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情况下,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负。所算出的该值成为由接下来的试剂订购部45a进行的是否需要试剂订购的判断基准。
备品使用估计部40d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估计该下次分析所使用的备品的使用条件。具体地说,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例如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月日)相当的分析期间(从上一年的同月同日到接下来的同月同日为止)的分析项目来求出洗涤剂使用量等备品的使用条件,通过将该分析期间的相同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求出作为过去的实际使用条件的每个备品的使用条件。
累计相加部40e对包括由备品使用估计部40d估计出的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该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即,累计相加部40e对到上一次为止累计的备品的使用条件、例如图10示出的洗涤剂使用量的累计值“51”加上本次的使用值“1.2ml”,由此算出各备品的累计使用值。
试剂管理部45的试剂订购部45a具有用于执行试剂订购的试剂订购程序,并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根据从试剂使用量中减去整体的剩余试剂量而得到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在值为负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试剂的订购,在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正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试剂订购部45a将该下次分析后的每个试剂的剩余试剂估计量显示在作为报告单元的显示面板上,操作员能够视觉感知。例如在该显示中,也可以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如下内容:对于每日的剩余试剂量,将试剂的订购时间显示为到本日的几点,对于每周的剩余试剂量,将试剂的订购时间显示为到星期几。对于每月的剩余试剂量,显示为到几月几日。另外,该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也被存储到管理数据库43。
另外,在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的情况下,试剂订购部45a根据由下次余量算出部40c算出的下次分析后的剩余试剂估计量向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该试剂订购部45a的试剂订购程序也可以为以下程序:根据存储在数据库43中的订单数据,能够不通过操作员人工制作地由数据处理部40自动地制作订单,或者操作员能够使用鼠标等输入部41选择性地指示订单的制作。在制作的该订单信息中除了试剂的种类、当前使用的批号、预订数量、交货期限等以外,还附加校准器的批号等。另外,试剂订购程序也可以为以下程序:报告试剂的预订时间,并且能够不通过操作员人工制作地由数据处理部40自动地制作订单的订购,或者根据操作员的指示进行订单的订购。
备品管理部46的备品订购部46a具有用于执行备品订购的备品订购程序,并判断是否需要备品订购。根据由备品订购部46a求出的从备品使用条件中减去使用限度条件而得到的估计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备品订购,在值为负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备品的订购,在估计值为正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备品订购部46a将该下次分析后的每个备品的估计值显示在作为报告单元的报告装置7的显示面板上,操作员能够视觉感知。
另外,在判断为需要备品的订购的情况下,备品订购部46a根据由备品订购部46a求出的从备品使用条件中减去使用限度条件而得到的估计值来向备品提供源进行备品的订购。
另外,数据处理部40通过控制部5与测光传感器314b相连接,根据测光传感器314b测量到的光量(吸光度)来分析检查体的成分浓度等。具体地说,使用比色杯C内的由试剂和检查体构成的检液的吸光度来分析检查体的成分浓度等。通过由测光传感器314b预先测量与空白试样有关的光量,能够比较对照吸光度。能够将其分析结果输出到输出部42。
如图1所示,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具有通信接口11、数据管理部12、管理数据库13。通信接口11是通过IPsec网16与自动分析装置1进行数据通信的部分。该通信接口11接收由自动分析装置1制作、被加密的订单。数据处理部12具备作为订购接受单元的订购接受部12a,对通信接口11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数据处理部40同样地具备未图示的输入部和输出部。
订购接受部12a具有执行试剂以及备品的订购接受的订购接受程序,用于接受通过IPsec网16从预订目的地的自动分析装置接收的试剂或者备品的订单并进行管理使得能够在指定的交货期限内交付试剂或者备品。该订购接受程序也可以为以下程序:根据所接收的订单数据,能够不通过操作员人工制作地由数据处理部12自动地制作交货清单,或者操作员能够使用鼠标等输入部选择性地指示交货清单的制作。在该制作的交货清单信息中除了试剂或者备品的种类、当前使用的批号、预订数量、交货期限等以外,对于试剂还附加了校准器的批号等。
在管理数据库13中存储有数据处理部12所制作的上述交货清单以及预订目的地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客户清单等。该制作的客户清单信息例如由客户的住址、名称、电话号码、邮件地址信息、试剂或者备品的批发价等构成。另外,管理数据库13另外存储有各种数据。各种数据是指解读加密信息的程序、用于对预订目的地的自动分析装置进行认证的数据等。
接着,参照图11~图16说明上述的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作用。此外,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开始过程的流程图,图12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重新开始过程的流程图,图1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余量算出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试剂管理部的试剂订购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备品使用条件算出的流程图,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一般备品管理部的备品订购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11中,在分析时进行分析开始过程。该分析开始过程是检查体数和检查项目的输入等,当从数据处理部40的输入部41输入检查体数和检查项目(步骤S1)时,数据处理部40算出收容在试剂冷藏库32、33中的试剂瓶B的剩余试剂量(步骤S2)。然后,数据处理部40对每个试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步骤S3),在显示面板上对每个试剂显示是否需要试剂补充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试剂量(步骤S3)。因而,操作员能够确认这些是否需要试剂补充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试剂量。之后,自动分析装置1开始进行分析(步骤S4)。
当开始进行分析时,检查体提供部2将检查体提供给分析部3。具体地说,支架提供传送带22将支架20提供给支架输送传送带23,支架输送传送带23将该支架20输送到检查体提供位置。
另一方面,从分析部3的试剂冷藏库32、33以及检查体提供部2对比色杯C分注试剂以及检查体,通过对这些混合液的反应测光来进行分析。具体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一试剂冷藏库32中,将收容有与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的试剂瓶B移动到试剂提供位置。然后,当与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瓶B移动到试剂提供位置时,第一试剂分注单元35从试剂瓶B吸引第一试剂并将第一试剂分注到位于第一试剂分注位置的比色杯C。然后,在清洗部353中清洗结束了分注的探针352。
当比色杯轮盘313转动而分注有第一试剂的比色杯C移动到检查体分注位置时,检查体分注单元34从被输送到检查体提供位置的提取管21吸引检查体,将检查体分注到位于检查体分注位置的比色杯C。然后,在清洗部343中清洗结束了分注的探针342。
并且,当比色杯轮盘313转动四个周期时,如上所述,被分注了第一试剂和检查体的比色杯C从分注了第一试剂的位置向顺时针方向移动了一个间距。因而,能够对在逆时针方向上与该比色杯C相邻的比色杯C分注第一试剂。
之后,当比色杯轮盘313转动而比色杯C移动到第一搅拌位置时,第一搅拌单元37对收容在比色杯C中的第一试剂和检查体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此时,在清洗部373中清洗在上一次搅拌中使用的搅拌棒372。
然后,当比色杯轮盘313转动而收容了搅拌后的混合液的比色杯C移动到第二试剂分注位置时,能够分注第二试剂。在此,在通常的分析中不分注第二试剂,而是根据需要分注第二试剂。在分注第二试剂的情况下,与分注第一试剂的情况同样地,在第二冷藏库33中,将收容有与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的试剂瓶B移动到试剂提供位置。然后,当与分析项目对应的试剂瓶B移动到试剂提供位置时,第二试剂分注单元36从试剂瓶B吸引第二试剂,将第二试剂分注到位于第二试剂分注位置的比色杯C。然后,在清洗部363中清洗在分注中使用的探针362。
并且,当比色杯轮盘313转动而对混合液分注了第二试剂的比色杯C移动到第二搅拌位置时,第二搅拌单元38能够对收容在比色杯C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在此,在没有分注第二试剂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搅拌。
然后,在收容有混合搅拌了试剂和检查体的检液的比色杯C每次横穿测量光学系统314时,由测光传感器314b进行测光。然后,数据处理部40根据测光传感器314b进行测光而得到的光量(吸光度)来分析检查体的成分浓度等。
这样,结束了检液的测光的比色杯C,在清洗/干燥位置上内部的检液被清洗/干燥单元39吸引而废弃,并且内部被从清洗水容器提供的清洗水清洗之后,被压缩空气烘干。然后,比色杯C再次被第一试剂分注单元35分注第一试剂而使用于分析中。
在分析开始之后,在剩余试剂量成为预先决定的规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5:“是”),在显示面板上显示需要补充试剂的意思的事先通知(步骤S6)。另一方面,在剩余试剂量没有成为预先归定的规定量的情况下(步骤S5:“否”),等待到剩余试剂量成为规定量为止。
并且,在成为试剂不足的情况下(步骤S 7:“是”),即,在试剂分注单元35、36的吸引确认单元无法确认吸引了规定量的试剂的情况下,中断分析(步骤S8)。另一方面,在没有成为试剂不足的情况下(步骤S7:“否”),等待到剩余试剂量成为规定量为止。
在此,当试剂补充装置从试剂冷藏库32、33回收空试剂瓶B并从试剂保存库将新试剂瓶B补充给试剂冷藏库32、33时,试剂冷藏库32、33的条形码读取器323、333读取试剂瓶B的条形码标签,数据处理部40通过控制部5获取所补充的试剂的信息。
之后,在图12中,在重新开始分析时,进行分析重新开始过程。分析重新开始过程是校准判断等,在需要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的情况下(步骤S11:“是”),实施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步骤S12)。然后,在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的结果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13:“是”),重新开始分析(步骤S15)。另一方面,在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的至少一个异常的情况下(步骤S13:“否”),中止分析(步骤S14)。并且,在中止分析的情况下,将其意思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另一方面,在不需要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的情况下(步骤S11:“否”),重新开始分析(步骤S15)。
此外,需要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的情况是指补充前的试剂的制造批号与补充后的试剂的制造批号不同的情况,在补充前的试剂的制造批号与补充后的试剂的制造批号相同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校准判断以及QC判断。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1,从收容在试剂瓶B内的试剂量中减去分析已用的试剂量来算出剩余试剂量。另一方面,将分析所需的试剂量和预订分析数积分来算出预订试剂量,将剩余试剂量和预订试剂量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补充。然后,在判断为需要补充试剂的情况下将其意思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因此操作员能够进行试剂补充的准备。
另外,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剩余试剂量,因此能够以剩余试剂量为基准来把握试剂补充的时机。
因而,如上所述,在报告了要补充的试剂的情况下,通过将收容了该试剂的试剂瓶B收纳到试剂保存库,能够缩短自动分析装置的分析中断时间,在短时间内重新开始分析。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1的试剂余量算出。首先,如图13所示,自动分析装置1在试剂入库时通过信息读取装置6来读取收纳有试剂瓶B的外包装的条形码标签,并输出到数据处理部40,由此数据处理部40获取所补充的试剂的入库信息。另外,数据处理部40取入交换设置信息、在图10中算出的剩余试剂量的数据,由当前余量算出部40b根据这些信息来算出同一种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量(步骤S21),其中,上述交换设置信息表示由于进行分析而设置在第一试剂冷藏库32以及第二试剂冷藏库33中的试剂用尽从而交换了试剂瓶。此外,在读取该入库信息时,例如还能够将使用期限较短的试剂的批号显示在显示器上使操作员视觉感知,以便提醒操作员尽快使用该试剂。
接着,参照分析历史记录,使用量估计部40a从分析历史记录中参照上一年的同月同日(对应日)的检查体数和检查项目,算出实际试剂使用量(步骤S22),下次余量算出部40c针对每个同一种类的试剂算出剩余试剂估计量(步骤S23)。并且,参照订购条件、交货期限、使用期限条件等设定的有无,在存在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4:“是”),根据这些条件进行运算(步骤S25),将结果输出到数据处理装置4的显示器中并进行显示(步骤S26)。另一方面,在没有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24:“否”),等待订购条件等的设定。
接着,使用图14,对试剂管理部45的试剂订购部45a的试剂订购动作进行说明。当从数据处理部40输入运算结果时(步骤S31),试剂订购部45a对每个试剂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判断试剂余量是否不足(步骤S32)。在此,在试剂余量足够的情况下(步骤S32:“否”),等待下次运算结果的输入。另外,在试剂余量不足的情况下(步骤S32:“是”),使报告装置7产生警告(步骤S33),在数据处理装置4的显示器上对每个同一种类的试剂显示是否需要试剂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试剂估计量。因而,操作员能够确认这些是否需要试剂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试剂量。之后,试剂订购部45a制作试剂订单,通过IPsec网16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连接,向管理装置10进行试剂订购(步骤S34)。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备品使用条件算出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5中,在输入由控制部5检测出的光源点亮时间、洗涤液使用量、输液管以及注射器的使用次数的检测信息时(步骤S41),备品使用估计部40d参照分析历史记录,从分析历史记录中参照上一年的同月同日(对应日)的检查体数和检查项目,算出实际备品使用量(步骤S42)。接着,累计相加部40e针对每个同一种类的备品进行包含实际备品使用量的备品使用量的累计相加(步骤S43),将备品的累计结果显示在数据处理装置4的显示器上(步骤S44)。
接着,使用图16,对一般备品管理部46的备品订购部46a的备品订购动作进行说明。当从累计相加部40e输入备品的累计结果时(步骤S51),备品订购部46a针对每个备品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判断是否存在达到使用限度的备品(步骤S52)。在此,在不存在达到使用限度的备品的情况下(步骤S52:“否”),等待下次累计结果的输入。另外,在存在达到使用限度的备品的情况下(步骤S52:“是”),使报告装置7产生警告(步骤S53),在数据处理装置4的显示器上对每个同一种类的备品显示是否需要备品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到达使用限度的剩余使用量。因而,操作员能够确认这些是否需要备品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使用量。之后,备品订购部46a制作试剂订单,通过IPsec网16与备品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在本实施方式1中与试剂提供源相同)连接,向管理装置10进行备品订购(步骤S54)。
接着,根据图17的流程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管理装置10的订购管理过程进行说明。此外,该管理装置10被设置在作为试剂制造商的试剂提供源侧。在从自动分析装置1对管理装置10的通信接口11发出连接请求时,对请求方进行认证并确立IPsec来进行数据通信,从客户的自动分析装置接收订单(步骤S61),数据处理部12的订购接受部12a确认该订单的订购内容(步骤S62)。在该确认中,在订单的记载内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请求重新发送,在记载内容没有缺陷的情况下,订购接受部12a接受该订单并将订购内容登记到管理数据库13(步骤S63),进行用于试剂(或者备品)交付的期限管理(步骤S64)。
因而,在试剂提供源处,管理装置对从自动分析装置接收的试剂、备品的预订内容进行管理,因此能够根据该预订内容进行发货准备,能够在交货期限内迅速发出试剂。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1,从试剂的试剂量中减去分析已用的试剂量来算出剩余试剂量,并且根据历史记录信息算出与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期间的实际试剂使用量。并且,将实际试剂使用量与剩余试剂量进行比较,算出剩余试剂估计量,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因此能够配合使用量最优地进行试剂等的订购管理、库存管理,从而能够缩短试剂的订购管理、库存管理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备品的使用的累计值上加上与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期间的实际备品使用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备品的订购,因此对于备品也能够缩短订购管理、库存管理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能够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信息读取装置读取收容在试剂瓶中的试剂量,因此能够最优地进行试剂等的入库检查,能够缩短入库检查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能够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从试剂的试剂量中减去分析已用的试剂量来算出当前时刻的剩余试剂量。并且,将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试剂使用量(实际试剂使用量)与剩余试剂量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补充。并且,在判断为需要试剂补充的情况下,将其意思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因此操作员能够进行试剂补充的准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将由下次余量算出部算出的剩余试剂估计量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因此能够以剩余试剂估计量为基准来把握试剂订购的时机。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关于试剂订购以及备品订购的设定,能够不通过操作员人工发送而是由数据处理部40通过使用了通信网的通信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在线连接来发送订单,也能够通过操作员人工选择性地发送,因此能够提供在试剂订购中通用性较高的装置以及系统。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在线连接来进行通信,例如根据试剂提供源和自动分析装置侧用户之间的协议等约定,也能够将试剂的提供等委托给试剂提供源,从而在用户侧能够减少库存管理的劳力和时间。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根据过去的试剂使用量、备品使用值(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等)的实际使用情况来估计分析所需的期间的试剂使用量、备品使用值,因此能够以需要最低限度保管试剂、备品的库存,因此能够与此相应地将保管空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空间。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能够将试剂的使用期限的信息报告给操作员等,因此能够从使用期限较短的试剂开始使用,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试剂。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试剂提供源也能够迅速地得到设置有自动分析装置的用户侧的试剂的使用状况,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对于订购的试剂提供,能够实现流通成本的削减。
另外,在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中,除了说明试剂以外也说明了洗涤液、灯、输液管以及注射器等备品的订购管理,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同样地对探针、搅拌棒等进行订购管理。
(实施方式2)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订购管理系统的概要结构的结构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订购管理系统将分析检查体的多个自动分析装置1a~1c与管理用主装置50连接,并且通过公共线路网15将主装置50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连接来构成IPsec网16。
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以及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的结构与图1以及图6示出的装置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的数据处理部40代替试剂订购部而包含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将由下次余量算出部40c算出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的数据通知给主计算机。即,在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的数据处理部40中,由下次余量算出部40c对每个试剂的实际试剂使用量和整体的剩余试剂量进行比较,算出剩余试剂估计量,并且由累计相加部40e算出各备品的累计使用值。
所算出的该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试剂量数据以及各备品的累计使用值的数据通过通信线路分别发送到主装置50。另外,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将进行了试剂瓶交换设置的交换设置信息发送到主装置50。
主装置50对多个自动分析装置1a~1c所使用的试剂以及备品进行库存管理,根据需要对试剂提供源或者备品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进行试剂或者备品的订购。如图18所示,主装置50具有输入输出接口51、数据处理部52、管理数据库55、试剂管理部56、一般备品管理部57以及通信接口58。
输入输出接口51是通过通信线路与自动分析装置1a~1c进行数据通信的部分,从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接收剩余试剂估计量的数据以及各备品的累计使用值的数据。数据管理部52具备输入部53、输出部54,是对输入输出接口51所接收的数据以及从输入部53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的部分。输入部53例如是键盘、鼠标等,能够输入检查体数以及检查项目等各种信息。另外,输入部53另外与后述的信息读取装置6连接。输出部54例如是显示面板、打印机等,能够输出包含分析结果的分析内容、警报等各种信息。另外,输出部54还与报告装置7连接。
在试剂管理部56以及一般备品管理部57上连接有输入输出接口51、数据处理部52以及管理数据库55,能够统括地进行控制。试剂管理部56以及一般备品管理部57例如能够采用微型计算机等。试剂管理部56以及一般备品管理部57对主装置50的各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试剂管理部56将通过输入输出接口51从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接收的试剂的剩余试剂量数据、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输出到数据处理部52。另外,一般备品管理部57将通过输入输出接口51从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接收的总累计相加的结果输出到数据处理部52。另外,试剂管理部56以及一般备品管理部57将从数据控制部52获取到的后述的入库信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51发送到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
数据处理部52具备总剩余试剂量估计部52a、总累计相加部52b、输入部53以及输出部54,对控制部56所获取到的各种数据以及从输入部53输入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总剩余试剂量估计部52a将从分析装置1a~1c输入的各剩余试剂量相加来算出整体的总剩余试剂量。总累计相加部52b将从分析装置1a~1c输入的包含实际备品使用量的备品使用量的各累计结果相加来算出整体的总累计结果(累计使用值)。输入部53例如是键盘、鼠标等,能够输入检查体数以及检查项目等各种信息。能够个别地输入检查项目,但是也能够将检查项目大致分类为标准检查、精密检查进行输入。另外,输入部53另外与信息读取装置6连接。输出部54例如是显示面板、打印机等,能够输出包含分析结果的分析内容、警报等各种信息。
在数据处理部52上连接有管理数据库55、通信接口58。在管理数据库55中存储有与分析所需的试剂、备品有关的信息(信息读取装置6所读取的入库信息和出库信息)、从各自动分析装置1a~1c输入的剩余试剂量数据、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累计使用值的数据以及订单数据等。
通信接口58是通过IPsec网16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进行数据通信的部分。该通信接口58将在后述的试剂订购部56a以及备品订购部57a中制作的订单进行加密并发送到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
信息读取装置(信息读取单元)6通过输入部53与数据处理部52拆卸自由地连接。信息读取装置6是读取粘贴在所入库的试剂的外包装上的条形码标签的例如条形码读取器,能够获取与收容在试剂瓶内的试剂有关的信息。该获取到的信息被输出到数据处理部52。数据处理部52将所入库的试剂量等与试剂有关的信息作为入库信息(库存信息)登记到管理数据库55。另外,当各自动分析装置1进行分析、判断为试剂瓶内没有试剂而进行试剂瓶的交换设置、进行该交换设置信息的获取时,数据处理部52进行出库信息的登记(出库登记),该出库信息表示从数据处理部52所登记的试剂库存量中出库了相应的试剂瓶。
接着,说明数据处理部52以及试剂管理部56的各部。总剩余试剂量估计部52a将各分析装置1a~1c中的每个试剂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相加来算出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在此,在试剂使用量大于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情况下,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正,在试剂使用量小于整体的剩余试剂量的情况下,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负。该算出的值成为试剂管理部56的试剂订购部56a进行的是否需要试剂订购的判断基准。
试剂订购部56a具有用于执行试剂订购的试剂订购程序,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具有与实施方式1示出的试剂订购部45a相同的功能,根据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在值为负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试剂的订购,在剩余试剂估计量的值为正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另外,在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的情况下,试剂订购部56a根据由下次余量算出部40c算出的下次分析后的剩余试剂估计量向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
备品订购部57a具有用于执行备品订购的备品订购程序,判断是否需要备品订购,具有与实施方式1示出的备品订购部46a相同的功能,根据由备品订购部46a求出的备品使用条件减去使用限度条件而得到的估计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备品订购,在值为负的情况下判断为不需要备品的订购,在估计值为正的情况下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另外,在备品订购部46a判断为需要备品的订购的情况下,根据由备品订购部46a求出的备品使用条件减去使用限度条件而得到的估计值来向备品提供源进行备品的订购。
接着,说明主装置50的订购管理过程。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主装置的订购管理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主装置50在试剂入库时由信息读取装置6读取收纳有试剂瓶B的外包装的条形码标签并输出到数据处理部52,由此获取数据处理部52所订购的试剂的入库信息(步骤S81)。
从各分析装置1a~1c发送由下次余量算出部40c算出的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当主装置50接收该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时(步骤S82),总剩余试剂量估计部52a进行将这些剩余试剂估计量相加的运算(步骤S83),输出结果(步骤S84),并显示在显示器上。然后,试剂订购部56a根据该运算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在显示器上按照每个同一种类的试剂显示是否需要试剂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试剂估计量。因而,操作员能够确认这些是否需要试剂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试剂估计量。之后,试剂订购部56a制作试剂的订单并通过IPsec网16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连接,向管理装置10进行试剂订购。此外,主装置50除了取入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以外还从各分自动析装置1a~1c取入表示通过进行分析而交换了试剂瓶的交换设置信息、当前时刻的剩余试剂量数据,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算出同一种类的试剂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
如图17的流程图所示,在试剂提供源处,管理装置10对从主装置50接收的试剂的预订内容进行管理,因此能够根据该预订内容进行发货的准备,从而能够在交货期限内迅速地发出试剂。
另外,备品的订购管理也与试剂的订购同样地,总累计相加部52b将备品使用量的各累计结果相加来算出总累计结果,当将该总累计结果输入到备品订购部57a时,备品订购部57a根据该总累计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备品订购,在显示器上按照每个同一种类的备品显示是否需要备品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到达使用限度的剩余使用值。因而,操作员能够确认这些是否需要备品订购的判断结果以及剩余使用值。
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2,多个自动分析装置将实际试剂使用量和剩余试剂量相减来算出剩余试剂估计量,获取到该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的主装置将各剩余试剂估计量数据相加来算出装置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因此能够配合使用量统一地最优地对多个自动分析装置进行试剂等的订购管理、库存管理,能够进一步缩短订购管理、库存管理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由主装置对所输入的备品的备品使用量的各累计结果进行累计相加来算出装置整体的备品的总累计结果,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备品订购,因此能够配合备品使用值(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等)统一地最优地对多个自动分析装置进行备品的订购管理、库存管理,能够进一步缩短备品订购管理、库存管理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由连接在主装置上的信息读取装置读取收容在试剂瓶内的试剂量,因此能够由主装置统一地最优地进行试剂等的入库检查,能够缩短入库检查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从试剂的试剂量中减去分析已用的试剂量来算出当前时刻的剩余试剂量。并且,将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试剂使用量(实际试剂使用量)与剩余试剂量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补充。并且,在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补充的情况下,将其意思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因此操作员能够进行试剂补充的准备。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将由总剩余试剂量估计部算出的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显示在显示面板上,因此能够以该剩余试剂估计量为基准来把握试剂订购的时机。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关于试剂订购的设定,能够不通过操作员人工发送而由数据处理部52通过使用了通信网的通信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10在线连接来发送订单,也能够通过操作员人工选择性地发送,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在试剂订购中通用性较高的装置以及系统。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在线连接来进行通信,例如根据试剂提供源和主装置侧用户之间的协议等约定,也能够将试剂的提供等委托给试剂提供源,在用户侧能够减少库存管理的劳力和时间。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根据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过去的实际试剂使用量来估计分析所需的期间的试剂使用量,因此能够以需要最低限度保管试剂的库存,因此能够与此相应地将保管空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空间。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将试剂的使用期限信息报告给操作员等,因此能够从使用期限较短的试剂开始使用,从而能够有效利用试剂。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2,试剂提供源也能够迅速地得到设置有各自动分析装置的用户侧的试剂的使用状况,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对于订购的试剂提供,从而能够实现流通成本的降低。
此外,在本发明中,例如将收容在试剂瓶内的试剂量除以分析所需的试剂量来算出可分析数,另一方面,从可分析数中减去实际分析的分析次数来算出剩余可分析数。并且,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如下:将上一年的同月同日的分析次数(实际分析次数)与剩余可分析数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试剂的订购,在判断为需要试剂的订购的情况下将试剂的订购发送到管理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根据分析所需期间和成为比较对象的期间的实际试剂使用量来算出剩余试剂估计量,并进行试剂等的订购,由此能够配合使用量最优地进行对试剂等的订购管理、库存管理,能够缩短订购管理、库存管理所需的时间,并且有利于减少操作员的工作。

Claims (16)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
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上述试剂的使用量;
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
试剂订购单元,其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
2.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试剂订购的主装置连接,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
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
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
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通知给管理上述试剂的余量的上述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信息读取单元,该信息读取单元读取所入库的试剂的使用量,
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包括上述信息读取单元所读取的试剂的使用量在内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4.一种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
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
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
备品订购单元,其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在由上述相加单元累计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产生警报,并且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
5.一种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试剂订购的主装置连接,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
使用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
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
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通知给管理该备品的使用条件的上述主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备品由洗涤液、灯、输液管以及注射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
上述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将上述洗涤液的使用量、上述灯的使用时间、上述输液管的使用次数以及上述注射器的使用次数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对应地进行存储。
7.一种订购管理系统,将自动分析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向上述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其中,上述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上述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试剂订购单元,其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
上述管理装置具备试剂订购接受单元,该试剂订购接受单元接受来自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上述试剂的订购。
8.一种订购管理系统,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主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侧向上述试剂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使用量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当前余量算出单元,其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下次余量算出单元,其从由上述使用估计单元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由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以及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下次余量算出单元算出的试剂的余量通知给上述主装置,
上述主装置具备:总试剂余量估计单元,其将各自动分析装置所通知的剩余试剂估计量相加来算出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以及试剂订购单元,其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判断是否需要试剂订购,在判断为需要上述试剂订购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整体的剩余试剂估计量来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
上述管理装置具备试剂订购接受单元,该试剂订购接受单元接受上述试剂的订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订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自动分析装置还具备信息读取单元,该信息读取单元读取所入库的试剂的试剂量,
上述当前余量算出单元算出包括上述信息读取单元所读取的试剂的试剂量在内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10.一种订购管理系统,将自动分析装置与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向上述备品提供源进行试剂的订购,其中,上述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含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备品订购单元,其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在由上述相加单元累计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产生警报,并且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
上述管理装置具备备品订购接受单元,该备品订购接受单元接受来自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上述备品的订购。
11.一种订购管理系统,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主装置与备品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从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侧向上述备品提供源进行备品的订购,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该订购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分析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使用估计单元,其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单元,其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含由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通知单元,其将由上述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通知给管理该备品的使用条件的上述主装置,
上述主装置具备:总累计相加单元,其将各自动分析装置所通知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算出整体的备品的使用条件;警报单元,其在由上述总累计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输出警报;以及备品订购单元,其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在由上述总累计相加单元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
上述管理装置具备备品订购接受单元,该备品订购接受单元接受上述备品的订购。
12.一种订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成步骤,将自动分析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连接而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
使用量估计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上述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
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使用余量;
下次余量算出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从在上述使用量估计步骤中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在上述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当前时刻的上述试剂的使用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
试剂订购步骤,上述自动分析装置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在上述下次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上述试剂的余量为正值的情况下,向试剂提供源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以及
接受步骤,上述管理装置接受来自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试剂的订购。
13.一种订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成步骤,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试剂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并且在上述主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之间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存储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
使用量估计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试剂的使用量和上述分析期间的检查体数积分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试剂的使用量;
当前余量算出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算出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使用量;
下次余量算出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从在上述使用量估计步骤中估计出的试剂的使用量中减去在上述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算出上述下次分析后的试剂的余量;
通知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将在下次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的试剂的余量通知给上述主装置;
试剂订购步骤,上述主装置对上述试剂的余量进行管理,将各自动分析装置所通知的上述试剂的余量相加来算出整体的余量,在上述整体的余量为正的情况下,进行上述试剂的订购;以及
订购接受步骤,上述管理装置接受来自上述主装置的试剂的订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订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信息读取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读取所入库的试剂的试剂量,
在上述当前余量算出步骤中,算出包括读取到的上述试剂的试剂量在内的当前时刻的试剂的余量。
15.一种订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成步骤,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备品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并且在上述主装置与试剂提供源的管理装置之间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
使用量估计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
相加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在上述使用量估计单元中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
警报步骤,当在上述相加步骤中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各自动分析装置输出警报;以及
备品订购步骤,对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管理,当在上述相加单元中累计相加得到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超过该备品的使用限度条件时,产生警报,并且向备品提供源进行上述备品的订购。
16.一种订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成步骤,将多个自动分析装置与进行备品的订购的主装置连接,并且在上述主装置与备品提供源的管理装置之间构成通信网,其中,上述多个自动分析装置通过根据分析项目测量由从试剂瓶分注出的规定量的试剂和规定量的检查体构成的检液来分析检查体;
分析历史记录存储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对由过去进行了分析的分析期间、检查体数、分析项目以及使用条件构成的历史记录信息进行存储,其中,上述使用条件为使用于上述分析的备品的使用量、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次数中的任一个;
使用条件估计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根据与下次分析所需的期间相当的上述分析期间的历史记录信息,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将由该历史记录信息的分析项目所确定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相加来估计使用于上述下次分析的备品的使用条件;
相加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针对每个相同的备品,对包括在上述使用条件估计步骤中估计出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在内的上述备品的使用条件进行累计相加;以及
通知步骤,各自动分析装置将在上述相加步骤中相加得到的备品的使用条件通知给管理该备品的使用条件的上述主装置。
CN200880003135.6A 2007-01-25 2008-01-22 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Pending CN1015893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5188/2007 2007-01-25
JP2007015188A JP2008180640A (ja) 2007-01-25 2007-01-25 自動分析装置、発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発注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89310A true CN101589310A (zh) 2009-11-25

Family

ID=3964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3135.6A Pending CN101589310A (zh) 2007-01-25 2008-01-22 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81930A1 (zh)
EP (1) EP2107378A1 (zh)
JP (1) JP2008180640A (zh)
CN (1) CN101589310A (zh)
WO (1) WO200809088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5761A (zh) * 2010-09-10 2012-05-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测体处理装置以及检测体处理方法
US9818079B2 (en) 2011-05-21 2017-11-14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CN111415055A (zh) * 2019-01-08 2020-07-14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耗材的余量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55095A (zh) * 2020-05-13 2020-10-09 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储药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2055816A (zh) * 2018-05-10 2020-12-0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试剂加载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2986591A (zh) * 2019-12-13 2021-06-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其分析能力的统计方法
CN113324926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试剂管理装置、试剂管理系统及自动分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37281B1 (en) * 2007-09-13 2018-10-10 Sysmex Corporation Sample analyzer
JP5431755B2 (ja) * 2008-10-31 2014-03-0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分析方法
JP5618489B2 (ja) * 2009-02-17 2014-11-05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0216876A (ja) * 2009-03-13 2010-09-30 Beckman Coulter Inc 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注プローブ洗浄方法
US8318499B2 (en) * 2009-06-17 2012-11-27 Abbott Laboratories System for managing inventories of reagents
US10837974B2 (en) 2010-03-30 2020-11-17 Sysmex Corpor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replenishment and monitoring of a medical instrument
EP2650673B1 (en) * 2010-12-08 2022-03-02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Automatic analytical apparatus
US8932543B2 (en) * 2011-09-21 2015-01-13 Sakura Finetek U.S.A., Inc. Automated staining system and reaction chamber
JP5805486B2 (ja) * 2011-09-30 2015-11-04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検体分析装置
JP5860680B2 (ja) * 2011-11-22 2016-02-16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水薬調剤装置
CN104024861B (zh) * 2012-01-05 2015-11-25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以及自动分析装置中的试剂处理方法
JP6054642B2 (ja) * 2012-06-05 2016-12-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5978036B2 (ja) * 2012-07-18 2016-08-2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US9889447B2 (en) 2013-07-26 2018-02-13 Sekisui Medical Co. , Ltd. Reagent supplying device
JP6316670B2 (ja) * 2014-06-17 2018-04-25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臨床検査装置
WO2016130964A1 (en) 2015-02-13 2016-08-18 Abbott Laboratories Decapping and capp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diagnostic analyzers
JP6629832B2 (ja) * 2015-03-02 2020-01-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476022B2 (ja) * 2015-03-13 2019-02-2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JP6231172B2 (ja) * 2016-07-25 2017-11-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から排出される物質の排出量の管理方法
US10424006B2 (en) * 2017-07-05 2019-09-24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Automatic ordering of products
JP6857570B2 (ja) * 2017-07-28 2021-04-14 日本電子株式会社 容器収容ユニット及び自動分析装置
JP6879871B2 (ja) * 2017-09-07 2021-06-02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
US11537968B2 (en) * 2018-02-06 2022-12-27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Predictive inventory control including scheduling and performing bio-fluid tests out of order based on reagent inventory expiration
CN110346588A (zh) * 2018-04-04 2019-10-18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耗量修正方法、试剂注液系统以及血液分析仪
CN112368780A (zh) * 2018-05-04 2021-02-12 雷迪奥米特医学公司 护理点医疗分析仪耗材可用性预测
WO2022009463A1 (ja) * 2020-07-07 2022-01-13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保守方法
US11531963B2 (en) * 2020-10-09 2022-12-20 Alan Dumitras Resource consumption systems
CN115222318A (zh) * 2021-04-21 2022-10-21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试剂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88498T3 (es) * 2000-05-16 2003-07-01 Hoffmann La Roche Dispositivo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automatizacion de gestiones de medios de funcionamiento y/o medios de consumo de un analizador.
JP3800011B2 (ja) * 2001-02-02 2006-07-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析装置で使用される試薬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装置
JP2003085423A (ja) * 2001-09-12 2003-03-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顧客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JP3772125B2 (ja) * 2002-03-20 2006-05-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分析システムの精度管理方法
JP3610345B2 (ja) * 2002-04-24 2005-01-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US7606678B2 (en) * 2002-11-26 2009-10-20 Intercat Equipment, Inc.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FCC catalyst injection system
JP4033060B2 (ja) 2003-07-17 2008-01-16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
US20080046387A1 (en) * 2006-07-23 2008-02-21 Rajeev Gop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icy based control of local electrical energy generation and us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35761A (zh) * 2010-09-10 2012-05-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测体处理装置以及检测体处理方法
CN102435761B (zh) * 2010-09-10 2014-07-02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检测体处理系统以及检测体处理方法
US9818079B2 (en) 2011-05-21 2017-11-14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CN103020789B (zh) * 2011-05-21 2018-01-23 奥索临床诊断有限公司 库存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US10621544B2 (en) 2011-05-21 2020-04-14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CN112055816A (zh) * 2018-05-10 2020-12-0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仪、试剂加载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415055A (zh) * 2019-01-08 2020-07-14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耗材的余量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86591A (zh) * 2019-12-13 2021-06-18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其分析能力的统计方法
CN112986591B (zh) * 2019-12-13 2024-04-0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其分析能力的统计方法
CN113324926A (zh) * 2020-02-28 2021-08-31 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试剂管理装置、试剂管理系统及自动分析装置
CN111755095A (zh) * 2020-05-13 2020-10-09 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储药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07378A1 (en) 2009-10-07
JP2008180640A (ja) 2008-08-07
WO2008090888A1 (ja) 2008-07-31
US20090281930A1 (en) 200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9310A (zh) 自动分析装置、订购管理系统以及订购管理方法
EP3843056A1 (en) Self-service op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and operation door
CN101275963B (zh) 试样分析仪
JP3873039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4110101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1632024A (zh) 分析装置以及分析方法
JP665337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05765389B (zh) 用于使用消耗品的实验室样本的仪器控制处理系统和方法
US9429586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107850612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7433818B2 (ja) 実験室用消耗品管理システム
JPWO2009031455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303882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2032642A (ja) 自動管理方法及び分析システム
JP686807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の分析方法
JP2007315784A (ja) 自動分析装置、自動分析装置の試薬在庫管理方法、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試薬在庫管理用プログラム
CN111771023A (zh) 用于监测和补充一种或多种洗衣成分的方法和系统
CN111863164B (zh) 自动分析装置
JP2006337386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75745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07303884A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334608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JP699136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2211804A (ja) 生化学検査装置および生化学検査方法
JP2017032500A (ja) 自動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ffective date: 2010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CALIFORNIA, THE UNITED STATES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625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Applicant after: Beckman Instruments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Corpor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