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2086B - 车辆用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62086B
CN101562086B CN2009101304639A CN200910130463A CN101562086B CN 101562086 B CN101562086 B CN 101562086B CN 2009101304639 A CN2009101304639 A CN 2009101304639A CN 200910130463 A CN200910130463 A CN 200910130463A CN 101562086 B CN101562086 B CN 101562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upport
vehicle
housing
oper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04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62086A (zh
Inventor
江头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62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62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620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6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H01H25/065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along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using separate operating parts, e.g. a push button surrounded by a rotating knob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2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linear movement, e.g. push butt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10Details, e.g. of discs, knobs, wheels or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2003/026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specially adapted to avoid injury to occupants of a car during an accid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开关装置,其具有:具有布线基板以及配设在布线基板的上方的操作体的开关单元;在内部收纳布线基板的壳体;和配设于壳体内,支撑布线基板,能够弹性变形的支撑部件。由此,即便在对操作体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时,也能够防止开关接点、布线基板等的破损,所以能够实现可靠的操作。

Description

车辆用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为机动车内的各种电子设备操作所使用的车辆用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车室内的前面板部、方向盘附近安装车辆用开关装置,由此进行车室内的音响、空调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的情况增多,需要使用容易并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的车辆用开关装置。
例如关于日本特开2003-308759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车辆用开关装置,利用图13至图16加以说明。图13是现有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剖视图,图14是其分解立体图。在图13、图14中,车辆用开关装置11,是在大致圆板状的绝缘树脂制的布线基板1的大致中央安装旋转操作型的开关接点即编码器(encoder)2而构成的。在布线基板1的上下面上形成有多个布线图形(未图示)。在编码器2的中空筒部2A内安装有按压操作型的开关接点即按键开关(push switch)3。
中央开口的大致圆筒状的绝缘树脂制的操作体4被安装在编码器2的上部的旋转操作部2B上。大致圆柱状的绝缘树脂制的按钮5被能够上下移动地收纳在操作体4的开口内。
这样,在布线基板1上安装有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的各种电子部件。由布线基板1、编码器2、按键开关3、操作体4以及按钮5构成开关单元10。通过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进行编码器2的电接触(连接)/分离。通过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通过按压部5A按压按键开关3,进行按键开关3的电接触/分离。
在有底圆筒的大致箱状的绝缘树脂制的壳体6的内周的多个部位,设有向内方突出的固定部6A。在固定部6A上载置有开关单元10的布线基板1。在布线基板1上,在与各固定部6A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切口部1A。通过插通切口部1A的小螺钉7,将布线基板1紧固连接于固定部6A,将开关单元10固定于壳体6。大致圆筒状的罩8覆盖壳体6上方的操作体4周围。罩8被安装在壳体6上面,构成车辆用开关装置11。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开关装置11,以使操作体4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被安装在车室内的前面板部、方向盘附近。驾驶者操作操作体4,由此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通过布线基板1的布线图形、开关接点、连接器、引线(未图示)等,电连接于机动车的电子电路(未图示)。
在以上的结构中,若用手指对按钮5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则按钮5向下方移动,下端的按压部5A按压按键开关3的操作部。由此,进行按键开关3的电接触/分离,对车辆的电子电路输出该电信号,进行例如音响、空调的电源的接通/断开操作。
另外,若用手指捏着从罩8向上方突出的操作体4的外周并旋转操作,与操作体4的旋转联动地编码器2的旋转操作部2B旋转。与旋转操作部2B的旋转量相对应地,反复进行内部接点的电接触/分离,对车辆的电子电路输出该电信号,进行例如音响音量、空调温度的增减等的操作。
在这样的车辆用开关装置11中,为了在对操作体4进行旋转操作时易于用手指捏着操作体4的外周进行操作,通常操作体4从罩8的上面突出20mm~30mm左右。
因此,当在车室内物品等触碰操作体4、按钮5,大载荷、冲击力作用于操作体4、按钮5时,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1发生破损,以及/或者开关单元10整体陷入壳体6内。
利用图13、图15A至图16B,对现有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问题进行说明。图15A、图15B是表示现有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剖视图,图15B表示比图15A大的载荷、冲击力施加于操作体4、按钮5的状态。图16A、图16B是表示现有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立体图,图16A表示正常状态,图16B表示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更大的载荷、冲击力的状态。即,当在车室内物品等触碰操作体4、按钮5,大的载荷、冲击力作用于操作体4、按钮5时,例如从如图13的剖视图、图16A的立体图所示的正常状态,变为图15A所示那样,在布线基板1上发生破损1D。由于载荷、冲击力的大小、方向,有时编码器2、按键开关3会破损。另外,当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更大的载荷、冲击力时,有时布线基板1会在壳体6的固定部6A附近断裂,之后会如图15B的剖视图、图16B的立体图所示,开关单元10整体陷入壳体6内。
即,安装在车室的前面板部、方向盘附近的车辆用开关装置11,通过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能够进行车辆内的各种设备的操作。但是,另一方面,当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时,开关单元10的编码器2、按键开关3、包括开关接点的布线基板1等容易发生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这样的现有问题,提供一种车辆用开关装置,即便在对操作体、按钮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时,也能够防止开关单元的编码器、布线基板等的破损、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
本发明的车辆用开关装置,具有:收纳在壳体内的布线基板;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布线基板的上方的操作体;形成于布线基板的上面、与操作体的旋转相对应地进行电接触/分离的开关接点;和配置在壳体内、支撑布线基板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支撑部件。
通过这样的构成,本发明,即便在对操作体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等时,仍能防止编码器、包括开关接点的布线基板等的破损,所以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图3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4A、图4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A、图7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要部立体图。
图11A、图11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13是现有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剖面图。
图14是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剖面图。
图16A、图16B是表示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动作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利用图1至图4B,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该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图2中,车辆用开关装置31,具备:大致圆板状的、纸酚醛树脂、加入玻璃的环氧树脂等绝缘树脂制的布线基板21,和作为旋转操作型开关接点(触点)的编码器2。在布线基板21的上下面形成有多个布线图形(未图示)。编码器2被安装到布线基板21的大致中央。在编码器2的中空筒部2A内安装作为按压操作型开关接点的按键开关3。在编码器2的上部的旋转操作部2B安装有操作体4。操作体4,呈中央开口的大致圆筒状,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以下记为ABS)、聚碳酸酯(以下记为PC)等的绝缘树脂制。在操作体4的开口内能够上下移动地收纳有按钮5。按钮5,是大致圆柱状,为ABS、PC等绝缘树脂制。按钮5的下端的按压部5A,与内部有开关接点的按键开关3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布线基板21、编码器2、按键开关3、操作体4以及按钮5构成开关单元30。
这样,在布线基板21上安装有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的各种电子部件。即,操作体4被配置在布线基板21的上方。通过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进行编码器2的开关接点的电接触/分离。通过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介由按压部5A按压按键开关3的开关接点,进行按键开关3的电接触/分离。
壳体26,呈有底圆筒的大致箱状,为ABS、聚氧化乙烯(以下记为POM)、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下记为PBT)等的绝缘树脂制。在壳体26的内周的多个部位设有向内方突出的固定部26A。多个固定部26A,以壳体26内周上的相邻的固定部26A的各间隔大致相等的方式配置。
作为支撑部件的支撑弹簧27,具有大致U字状的支撑部27A和形成在其两端并向下方弯曲的保持部27B。支撑弹簧27,是硬钢丝、钢琴丝、不锈钢丝等的弹性金属丝制的。保持部27B分别被插入形成于壳体26的固定部26A的两侧的保持孔26B中,多个支撑弹簧27分别被保持于壳体26的固定部26A。
在布线基板21上,与壳体26的固定部26A部分相对应地,形成有比固定部26A部分稍大地切缺的切口部21A。切口部21A的内侧附近抵接于向壳体26内侧突出的支撑弹簧27的支撑部27A,布线基板21被支撑在多个支撑弹簧27上。
罩28,是大致圆筒状,为ABS、PC等绝缘树脂制。罩28,覆盖壳体26上方的操作体4周围。该罩28,不能相对于布线基板21旋转地卡止,安装在壳体26上。例如,在罩28的下方突出设置销、在布线基板21的2处以上设有孔,将罩28的销嵌入布线基板21的孔中,从而能够使罩28无法旋转。
如上构成的车辆用开关装置31,以使操作体4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安装在车室内的前面板部、方向盘附近。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通过布线基板21的布线图形、连接器、引线(未图示)等,与机动车的电子电路(未图示)电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若用手指对按钮5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则按钮5向下方移动,下端的按压部5A按压按键开关3的操作部。由此,进行按键开关3的开关接点的电接触/分离,对车辆的电子电路输出该电信号,进行例如音响、空调的电源的接通/断开操作。
若用手指捏着从罩28向上方突出的操作体4的外周并旋转操作,则与操作体4的旋转联动地编码器2的旋转操作2B旋转。与该旋转量相对应地,反复进行内部的开关接点的电接触/分离,对车辆的电子电路输出该电信号,进行例如音响音量、空调温度的增减等的操作。
这样,通过安装在车室的前面板部、方向盘附近的车辆用开关装置31的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能够进行车辆内的各种设备的操作。
在这样的车辆用开关装置31中,为了在对操作体4进行旋转操作时易于用手指捏着操作体4的外周进行操作,通常操作体4从罩28上面突出20mm~30mm左右。
利用图3A至图4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图3A、图3B,是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开关装置31施加了冲击等的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图4A、图4B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开关装置31的正常状态和施加了冲击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当在车室内物品等触碰操作体4、按钮5,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大载荷、冲击力等的力时,结构例如从图1的剖面图、图4A的立体图所示的正常状态变为图3A的剖面图所示状态。即,开关单元30的布线基板21被向下方按压,随之,支撑布线基板21的各支撑弹簧27的支撑部27A向下方挠曲(参照图3A的细箭头)。因此,缓和对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21等的载荷、冲击力。另外,图3A的白色箭头表示预定值以上的大载荷、冲击力。
进而,在对布线基板21施加了例如20kgf以上的较大的力时,例如如图3B的剖面图以及图4B的立体图所示,布线基板21离开支撑弹簧27,开关单元30下降到壳体26内的空间中,另外,图3B、图4B的白色箭头,表示20kgf以上的大载荷、冲击力。
即,在通常的按钮5的按压操作、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时,开关单元30通过布线基板21支撑于支撑弹簧27,不会给操作带来障碍。但是,当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力时,支撑弹簧27弹性变形,缓和载荷、冲击力。在施加了更大的力作为载荷、冲击力时,解除支撑弹簧27对于布线基板21的支撑,开关单元30向壳体26内的空间下降。因此,能够防止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21等的开关单元30的破损。
另外,下降到壳体26内的开关单元30的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21等没有破损,所以虽然处于操作稍稍困难的状态,但能够进行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因此,通过对它们的操作可靠地进行编码器2、按键开关3的电接触/分离,能够进行音响、空调的操作。
而且,如有必要,则能够将下降到壳体26内的开关单元30再次配置到壳体26上部的支撑弹簧27上,返回到通常状态,再次作为车辆用开关装置31使用。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被收纳在大致箱状的壳体26的开关单元30的布线基板21,由被保持于壳体26上的多个弹性金属丝制的支撑弹簧27支撑。由此,在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时,支撑布线基板21的支撑弹簧27弹性变形,缓和载荷、冲击力。当施加了更大的力时,布线基板21离开支撑弹簧27,不会对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的开关接点、布线基板21等施加较大的载荷、冲击力。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开关装置31,能够防止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的电子部件的破损,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用弹性金属线将支撑弹簧27形成为大致U字状,比较容易进行弹性变形力的设定,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制造支撑部件。与此同时,通过将支撑弹簧27插入壳体26的保持孔26B中,保持支撑弹簧27,所以组装容易、能够实现廉价的车辆用开关装置。
实施方式2
利用图5至图7B,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另外,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的结构部分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其分解立体图。在图5、图6中,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大致圆板状的绝缘树脂制的布线基板32的大致中央,安装有作为旋转操作型开关接点的编码器2。在编码器2的中空筒部2A内安装有作为按压操作型开关接点的按键开关3。操作体4被安装于编码器2的上部的旋转操作部2B。即,操作体4被配置在布线基板32的上方。通过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进行编码器2内的开关接点的电接触/分离。通过对收纳在操作体4的中央开口内的按钮5的按压操作,进行按键开关3的开关接点的电接触/分离。这样,在布线基板32上安装有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布线基板32、编码器2、按键开关3、操作体4以及按钮5,构成开关单元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布线基板32的外周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至少3处以上的多个卡止部32A。该多个卡止部32A,以布线基板32外周上的相邻的卡止部32A的各间隔大致均等的方式形成。
在大致箱状、绝缘树脂制的壳体36外周,与布线基板32的多个卡止部32A相对应地设有向外方大致U字状突出的固定部36A。固定部36A,在上部具有向外侧下方倾斜的倾斜部36D。
作为支撑部件的支撑弹簧37,为大致U字状,在其两端具有向下方弯曲的保持部37B。支撑弹簧37,是硬钢丝、钢琴丝、不锈钢丝等的弹性金属丝制的。保持部37B分别被插入形成于壳体36的固定部36A的两侧的保持孔36B中。这样一来,多个支撑弹簧27分别被保持于壳体36的固定部36A。
与设置于壳体36内周的内突部36E相对应地,配置布线基板32的切口部32B,布线基板32的卡止部32A抵接于支撑弹簧37的大致中央的支撑部37A。由此,布线基板32被支撑在支撑弹簧37上。
罩28,覆盖壳体36上方的操作体4周围。罩28,不能相对于布线基板32旋转地卡止,安装在壳体3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撑部件的支撑弹簧37被保持于壳体36外周上的而不是壳体36的内周上的、固定部36A的保持孔36B中。而且,布线基板32的卡止部32A抵接于支撑部37A,布线基板32支撑于支撑弹簧37。
如上构成的车辆用开关装置41,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以使操作体4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安装在车室内的前面板部、方向盘附近。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与机动车的电子电路电连接。通过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对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进行音响、空调等电子设备的各种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5的立体图所示的通常的操作状态下,当在车室内物品等触碰操作体4、按钮5,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大载荷、冲击力等的力时,开关单元40的布线基板32被向下方按压。与此相伴,如图7A的立体图所示,支撑布线基板32的支撑弹簧37的支撑部37A沿倾斜部36D之上向外侧下方挠曲。因此,缓和对于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32的载荷、冲击力。
在进而施加了例如20kgf以上的较大力时,如图7B所示,卡止部32A离开支撑部37A,解除支撑弹簧37对布线基板32的支撑。由此,开关单元40下降到壳体36内的空间中。因此,能够防止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32等的开关单元40的破损。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被收纳在大致箱状的壳体36的开关单元40的布线基板32,由被保持在壳体36上的多个弹性金属丝制的支撑弹簧37支撑。由此,在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时,支撑布线基板32的支撑弹簧37向外方弹性变形,缓和载荷、冲击力。当施加了更大的力时,布线基板32离开支撑弹簧37,不会对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的开关接点、布线基板32等施加较大的载荷、冲击力。因此,防止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电子部件的破损,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得到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的车辆用开关装置4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弹簧37的支撑部37A抵接于壳体36的固定部36A上部的倾斜部36D的状态下,布线基板32的卡止部32A支撑于支撑部37A。由此,当对布线基板32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力时,多个支撑弹簧37被倾斜部36D的倾斜引导,分别容易地向外方均匀扩展。因此,能够减小解除支撑弹簧37对布线基板32的支撑时力的不均。
实施方式3
利用图8至图12B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2的结构相同的结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
图8以及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的车辆用开关装置的剖面图以及分解立体图。在图8、图9中,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大致圆板状的布线基板42上安装有编码器2、按键开关3。操作体4、按钮5能够操作地配置在编码器2、按键开关3上方,构成开关单元5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单元50由布线基板42、编码器2、按键开关3、操作体4、按钮5构成。在开关单元50的下方配置有大致箱状的壳体46。大致圆筒状的罩28覆盖壳体46上方的操作体4周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布线基板42下方,配设有大致圆盘状的ABS、PC、橡胶、弹性体等的具有高弹性以及耐冲击性的绝缘树脂制的支撑板47。
在支撑板47中央上面设有大致平坦的支撑面47A。在支撑板47的外周附近形成有大致圆弧状的缝隙47B,并在该缝隙的外侧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多个卡合部47C。在支撑板47上,安装有大致圆形状的硬钢丝、钢琴丝、不锈钢丝等弹性金属丝制的支撑弹簧48。即,如图10的要部立体图所示,向支撑弹簧48的外方突出的突部48A,以与支撑板47的卡合部47C的内侧弹性接触的状态安装。这样,通过支撑板47和支撑弹簧48,构成能够弹性变形的支撑部件49。
另外,支撑板47的卡合部47C,向缝隙47B的外侧大致U字状突出,对于从外侧朝向卡合部47C作用的力能够向内方弹性变形。另外,由于支撑弹簧48被安装于支撑板47的内侧,稍稍挠曲状态的突部48A从内侧对卡合部47C施力,卡合部47C的朝向外方的弹性力进一步被强化。
在壳体46的内周设有至少3处以上的多个固定部46A。如图9的圆内所示的固定部46A的局部剖面所示,卡止凹部46B,通过固定部46A的内侧面上部和接续于该内侧面上部向内方倾斜的倾斜面46C形成为凹陷。支撑板47的卡合部47C弹性接触于固定部46A的内侧面的凹陷的卡止凹部46B,支撑部件49卡止于壳体46。这样,支撑板47由固定部46A保持。
布线基板42的切口部42A对应于壳体46的固定部46A而配置。开关单元50的布线基板42由支撑部件49支撑。如上所述,构成车辆用开关装置5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弹簧48被安装于支撑板47,形成能够弹性变形的支撑部件49。该支撑部件49卡止于壳体46内周,支撑布线基板42。
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开关装置51安装于车室内的预定部位,并且通过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对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进行车室内的电子设备的各种操作,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2的情况相同。
接着,利用图11A至图12B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1A、图11B是表示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开关装置51施加了冲击等的状态的侧视剖面图。图12A、图12B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开关装置51的正常状态和施加了冲击等的状态的立体图。
即,在图8、图12A所示的通常的操作状态下,当在车室内物品等触碰操作体4、按钮5,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大载荷、冲击力等的力时,开关单元50的布线基板42被向下方按压。与此相伴,如图11A所示,支撑布线基板42的支撑板47的卡合部47C,一边由向卡止凹部46B的内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6C引导,一边如白色细箭头所示,向内方向弹性变形向下方挠曲。其结果,缓和对于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42的载荷、冲击力。
进而,在施加了例如20kgf以上的较大力时,卡合部47C越过卡止凹部46B的倾斜面46C下端,向朝外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6D移动,解除卡合部47C与卡止凹部46B的卡止,如图11B的剖面图、图12B的立体图所示,开关单元50和支撑板47一起下降到壳体46内的空间。其结果,能够防止编码器2、按键开关3以及布线基板42等的破损。
即,在通常的按钮5的按压操作、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时,开关单元50通过布线基板42,支撑于由支撑板47和支撑弹簧48形成的支撑部件49,不会给操作带来障碍。但是,在作为载荷、冲击力施加了较大的力时,支撑布线基板42的支撑部件49弹性变形,缓和载荷、冲击力。当作为载荷、冲击力施加了更大的力时,支撑部件49进一步弹性变形,解除支撑部件49对于布线基板42的支撑,开关单元50不破损地向壳体46内的空间下降。
另外,开关单元50抵接于支撑板47的大致平坦的支撑面47A上而被支撑,所以在通常的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对操作体4的旋转操作中,布线基板42不易向下方挠曲。因此,能够以稳定的操作触感进行操作。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被收纳在大致箱状的壳体46内的开关单元50的布线基板42,被包括卡止于壳体46的能够弹性变形的支撑板47和支撑弹簧48的支撑部件49支撑。由此,在对操作体4、按钮5施加了较大的载荷、冲击力时,支撑布线基板42的支撑部件49向内方弹性变形,缓和载荷、冲击力。当施加了更大的力时,解除与壳体46的卡止,开关单元50与支撑部件49一起下降到壳体46内,所以不会对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的开关接点、布线基板42等施加较大的载荷、冲击力。因此,防止编码器2、按键开关3等构成部件的破损,与实施方式1、2的情况同样,能够实现能够进行可靠的操作的车辆用开关装置5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支撑板47的内侧安装支撑弹簧48而形成支撑部件49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是,即便是以在预定值以上的力的作用下弹性变形的方式强化形成绝缘树脂制的支撑板47自身、只由支撑板47作为支撑部件49弹性接触卡止于壳体46、支撑开关单元50的布线基板42的结构,也能够实施本发明。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对支撑弹簧27、37、48由线状的硬钢丝、钢琴丝、不锈钢丝等的弹性金属丝形成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由板状的不锈钢板、弹簧用铜合金板等弹性金属板形成。
而且,在上述说明中,对于在布线基板上安装单品的旋转操作型的编码器2、按压型的按键开关3,形成开关接点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布线基板上面由碳等按环状形成多个固定接点,在操作体4下面设有刷状的可动接点,与旋转操作相对应地这些可动接点和固定接点进行电接触/分离,这样来构成开关接点,即便如此也能够实施本发明。另外,即便是下述的开关接点也能够实施本发明,即,该开关接点同样在布线基板上面上形成多个固定接点,在其上方载置大致穹顶状的导电金属薄板制的可动接点、或者载置大致穹顶状的由柔性橡胶接点构成的可动接点,通过对按钮5的按压操作,固定接点与可动接点进行电接触/分离。这样,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各种形态的开关接点来实施。

Claims (5)

1.一种车辆用开关装置,具有:
具有布线基板以及配设在所述布线基板的上方的操作体的开关单元;
在内部收纳所述布线基板的壳体;和
配设于所述壳体、支撑所述布线基板、能够弹性变形的支撑部件;
所述支撑部件支撑所述布线基板的下方;
当对所述操作体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力时,所述支撑部件弹性变形,在施加了更大的力时,解除所述支撑部件对于所述布线基板的支撑,所述开关单元向所述壳体内的空间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辆用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由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固定部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车辆用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所述布线基板的支撑板、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支撑弹簧,所述支撑部件配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板由所述固定部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车辆用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具有U字状的支撑部和在所述支撑部的两端朝向下方弯曲的保持部,所述支撑部件配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布线基板,所述固定部保持所述保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车辆用开关装置,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U字状的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包括支撑部和所述支撑部的两端的保持部,所述支撑部件配设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布线基板,所述固定部保持所述保持部。
CN2009101304639A 2008-04-17 2009-04-17 车辆用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20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7659/2008 2008-04-17
JP2008107659A JP5292903B2 (ja) 2008-04-17 2008-04-17 車両用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62086A CN101562086A (zh) 2009-10-21
CN101562086B true CN101562086B (zh) 2012-12-12

Family

ID=4120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04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62086B (zh) 2008-04-17 2009-04-17 车辆用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84699B2 (zh)
JP (1) JP5292903B2 (zh)
CN (1) CN1015620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17742B2 (en) * 2008-10-07 2012-07-10 Exelis, Inc. Dual independent push button rotary knob assembly
JP5508168B2 (ja) * 2010-06-30 2014-05-28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装置
CN102856110B (zh) * 2011-06-30 2015-03-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按组合钮
JP6150155B2 (ja) * 2012-06-01 2017-06-2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車両搭載装置取付ユニット
US20140260775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Encoder selector for a module of a household cooking appliance
USD742770S1 (en) 2014-01-06 2015-11-10 Greenwave Systems Pte. Ltd.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JP5990549B2 (ja) * 2014-01-30 2016-09-1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の脱落構造
USD739361S1 (en) * 2014-03-28 2015-09-22 eMoMo Technology Co. Controller for smart furniture (UF)
US10318078B2 (en) * 2014-05-15 2019-06-1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eration knob and display device in which same is used
JP6838364B2 (ja) * 2016-11-21 2021-03-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操作部構造
DE102019119467A1 (de) * 2019-07-18 2021-01-2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KR20220028209A (ko) * 2020-08-28 2022-03-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다이얼 타입 변속 조작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916A (en) * 1975-12-22 1977-10-04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instrument to instrument panel in motor vehicle
US6696769B2 (en) * 2001-04-04 2004-02-24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Mode switch assembly of automobile having impact/load absorb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3884A (en) * 1972-09-15 1976-11-23 Victor Comptometer Corporation Detachably mounted keyboard pushbutton actuators and housing assembly
US4070559A (en) * 1975-12-08 1978-01-24 Cutler-Hammer, Inc. Snap-in means for mounting electrical devices or the like in a support panel aperture
JPS53126242U (zh) * 1977-03-15 1978-10-06
JPH0467301U (zh) * 1990-10-22 1992-06-15
JPH07201250A (ja) * 1993-12-28 199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衝撃吸収機構付押釦スイッチ
JPH08138480A (ja) * 1994-11-02 1996-05-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イッチ
JP3873314B2 (ja) * 1996-02-09 2007-01-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EP0841673A3 (en) * 1996-11-12 1998-12-3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switch module
DE19964133A1 (de) * 1999-11-22 2001-06-13 Preh Elektro Feinmechanik Drehschalter
DE20012942U1 (de) * 2000-07-26 2000-11-30 Trw Automotive Electron & Comp Bediensystem mit Modulelement zur Montage in einer Blende
JP4144242B2 (ja) 2002-04-16 2008-09-0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4334918B2 (ja) * 2003-06-12 2009-09-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装置
JP2009016203A (ja) * 2007-07-05 2009-01-2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電気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1916A (en) * 1975-12-22 1977-10-04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instrument to instrument panel in motor vehicle
US6696769B2 (en) * 2001-04-04 2004-02-24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Mode switch assembly of automobile having impact/load absorb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59618A (ja) 2009-11-05
CN101562086A (zh) 2009-10-21
US20090260963A1 (en) 2009-10-22
JP5292903B2 (ja) 2013-09-18
US8084699B2 (en) 2011-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2086B (zh) 车辆用开关装置
CN101499388B (zh) 开关装置
US6218635B1 (en) Push and rotary operating type electronic device
JP5617389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CN101308731B (zh) 固定触点图案及具备该固定触点图案的开关装置
CN100511540C (zh) 多向输入装置
KR20050034425A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휠 리모콘 스위치 버튼
JPS5994318A (ja) 接点型キ−ボ−ド
US6984796B2 (en) Electrical switch assembly
US8946569B2 (en) Multi-directional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979706A (zh) 滚筒洗衣机控制面板组件的按钮装配结构
CN109863571B (zh) 按键及电子装置
JP3762562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US6388210B1 (en) Operating element for selectively producing electric contacts
JP5200710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4787463B2 (ja) 筆記具型入力装置
JP5617433B2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
JP5549406B2 (ja) 回転操作スイッチ
CN220710164U (zh) 一种防误触轻触开关
CN103187194A (zh) 组合式开关按键
CN217114182U (zh) 按键结构和遥控器
CN212303467U (zh) 开关组件和电动工具
CN220627653U (zh) 一种带支架轻触开关
KR200224291Y1 (ko) 다방향 스위치
US6353196B2 (en) Water-resistant switch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