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994B - 鼓垫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鼓垫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994B
CN101551994B CN2009101325279A CN200910132527A CN101551994B CN 101551994 B CN101551994 B CN 101551994B CN 2009101325279 A CN2009101325279 A CN 2009101325279A CN 200910132527 A CN200910132527 A CN 200910132527A CN 101551994 B CN101551994 B CN 101551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ground floor
resin piece
nonwoven fabrics
floo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25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994A (zh
Inventor
冈田升宏
泽田修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51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3/00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10D13/01General design of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3/02Drums; Tambourines with drumhea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3/00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10D13/01General design of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3/03Practice drumkits or pa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D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ND MUSICAL INSTRUMENTS; ACCORDIONS OR CONCERTINAS;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AEOLIAN HARPS; SINGING-FLAME MUSICAL INSTRUMENTS; MUSICAL INSTRU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D13/00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G10D13/1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ercussion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D13/26Mechanical details of electronic dru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鼓垫,包括:可伸展的针织材料,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其薄于该针织材料并且能够被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以及橡胶。该鼓垫由第一层部、第二层部及本体部形成。第一层部形成在该针织材料的包括其上表面但不包括该后表面的区域,并且该第一层部渗透有熔化的该树脂件,使得该树脂件与该针织材料彼此一体地固化。该本体部由橡胶形成。该第二层部形成在该针织材料中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并且形成在该本体部与该第一层部之间,该第二层部中浸渍有橡胶,以使得该本体部结合于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

Description

鼓垫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鼓垫及其制造方法,该鼓垫用作电子鼓的鼓垫或者练习垫。
背景技术
传统上,用于电子鼓乐器上的鼓垫是公知的。对于此类鼓垫,需要具有尽可能接近于声学鼓垫的击打感觉。由于电子鼓以电子方式产生乐音,因此由击打鼓垫而发出的实际击打声音应当尽可能地小,以便不致干扰电子声音,因而减音性能也很重要。
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的电子鼓垫中,由表层部覆盖以聚合材料形成的本体部,而该表层部是由膜、片、纺织物、或针织物经粘接或熔接而形成。因此,除了实现安静性以及击打感觉以外,其还由于未将本体部暴露于外界空气中而能够抑制本体部的老化。
在专利文献2中记述的电子鼓垫中,垫体的表面上设有由诸如树脂纤维的纺织布或无纺布之类的交织材料(crossed material)形成的补偿件。垫体的材料可渗入校正件的下部中。由此,使鼓棒的回弹性以及返回方向与声学鼓相似,从而可体现自然击打的感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5-250340号专利申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5-227535号专利申请
然而,在专利文件1中记述的电子鼓垫中,鼓棒的回弹性以及返回方向与声学鼓并不相似。由于本体部仅由单一的表层部保护,因此,存在着抵抗作用于该表面上的击打冲击力的阻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件2中记述的电子鼓垫中,尽管击打感觉良好,但由于交叉材料从击打面露出,因此存在着击打面容易被弄脏的问题。
目前已经对垫体部的材料进行了研究,现需要研究如何根据垫体部所使用的材料通过粘合等方式将表层部的材料良好地结合于垫体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鼓垫,其能够防止击打面被弄脏、保持耐用性,还可体现自然、出色的击打感觉,并提供该鼓垫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鼓垫包括:可伸展的针织材料,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针织材料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以及橡胶,其中:该鼓垫具有第一层部、第二层部及本体部,其中,该第一层部形成在该针织材料的包括其上表面但不包括该后表面的区域,并且该第一层部渗透有熔化的该树脂件,使得该树脂件与该针织材料彼此一体地固化,该本体部由橡胶形成,并且该第二层部形成在该针织材料中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并且形成在该本体部与该第一层部之间,该第二层部中浸渍有橡胶,使得该本体部结合于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鼓垫包括:可伸展的无纺布,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无纺布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无纺布;以及橡胶,其中:鼓垫具有第一层部、第二层部及本体部,其中,该第一层部形成在该无纺布的包括其上表面而不包括该后表面的区域,并且该第一层部渗透有熔化的该树脂件,使得该树脂件与该无纺布彼此一体地固化,该本体部由橡胶形成,并且该第二层部形成在该无纺布中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并且形成在该本体部与该第一层部之间,该第二层部中浸渍有橡胶,使得该本体部结合于该无纺布的后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鼓垫的方法,该鼓垫包括:可伸展的针织材料,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针织材料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以及橡胶,其中该方法包括:热熔接工序,其为将该树脂件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的上表面,并通过允许熔化的该树脂件渗透入该针织材料的包括该上表面而不包括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的区域,使得该树脂件与该针织材料彼此整体地固化,来形成第一层部;以及模制工序,在该针织材料中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形成浸渍有橡胶的第二层部,并同时利用橡胶在与该第一层部相对的该第二层部的下方形成本体部,以及通过从其上形成有该第一层部的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浇注作为该橡胶的材料的液态树脂材料或热软化的非硫化橡胶而将该本体部结合于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鼓垫的方法,该鼓垫包括:可伸展的无纺布,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无纺布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无纺布;以及橡胶,其中该方法包括:热熔接工序,其为将该树脂件热熔接于该无纺布的上表面,并通过允许熔化的该树脂件渗透到该无纺布的包括该上表面但不包括该无纺布的后表面的区域,使得该树脂件与该无纺布彼此一体地固化来形成第一层部;以及模制工序,即在该无纺布中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形成浸渍有橡胶的第二层部,并同时利用橡胶在与该第一层部相对的该第二层部的下方形成本体部,以及通过从其上形成有该第一层部的该无纺布的后表面浇注作为该橡胶的材料的液态树脂材料或热软化的非硫化橡胶而将该本体部结合于该无纺布的后表面。
优选地,该橡胶为发泡橡胶或具有硅氧键的硅橡胶。
根据本发明,可防止击打面被弄脏、保持耐用性,并且还可体现自然、出色的击打感觉。
根据本发明,可有效地获得软性回弹击打面。
根据本发明,易于浇注液态橡胶,并可高效地制造具有出色的回弹性能及抗老化的鼓垫。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鼓垫的立体图,图1(b)为示意性地示出该鼓垫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2(a)、2(b)及2(c)为示出第一表面材料、第二表面材料、及临时复合层的截面图,图2(d)为示出利用模具的模制工艺过程的截面图。
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复合层的简图。
图4(a)和4(b)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图4(c)和4(d)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
图5(a)和5(b)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图5(c)至5(e)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a)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鼓垫的立体图。鼓垫10例如应用到电子鼓垫或接收击打数据并产生发音数据的击打输入装置上,且利用鼓棒11或类似物件击打该鼓垫1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而是可以仅将鼓垫放置于桌上而作击打练习用。在该示例中的各尺寸的范例为:鼓垫10的直径
Figure G2009101325279D00041
为260mm,且其厚度t为20mm,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范例。
图1(b)为示意性地示出鼓垫10的构造的截面图。如图1(b)所示,鼓垫10包括复合层20M2,该复合层20M2形成在本体部14的表面14a上,并且该复合层20M2包括第一层部21和第二层部22M2。
复合层20M2的表面20Ma为上表面,即鼓垫10的击打面10a。复合层20M2的后表面20Mb结合于本体部14的表面14a。复合层20M2中的第一层部21和第二层部22M2由边界部23纵向地分隔。第二层部22M2占据了复合层20M2中除第一层部21之外的剩余区域。复合层20M2的上表面20Ma和后表面20Mb是平坦的,但边界部23不能被说成是平坦的。
图2(a)至图2(d)为示意性地示出制造鼓垫10的工艺过程的图示。图2(a)和2(b)为分别示出了第一表面材料12和第二表面材料20的截面图,而图2(c)为示出了在复合层20M2完全形成之前的状态中的临时复合层的截面图。图2(d)示出了利用模具的模制工艺过程的截面图。
鼓垫10包括第一表面材料12、第二表面材料20及作为模制材料的橡胶材料13。第一表面材料12和第二表面材料20均比本体部14薄得多,并且第一表面材料12比第二表面材料20薄。
在所有二维方向上可伸展的材料(双向伸展)的针织材料适合用作第二表面材料20(见图2(b)),但由此也可使用无纺布。通过使用这些材料,使鼓棒11的回弹性以及返回方向与声学鼓相似。
这里,针织材料是指一种通过水平或竖直地连接具有曲纱(curved yam)形环而得到的织物,该针织材料的实例为针织织物。无纺布是指一种其中的纤维不经编织或针织而彼此结合的织物。纤维的种类不受限制,并且可使用由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形成的无纺布。
可使用可伸展的、能够被热熔接于第二表面材料20的膜状树脂材料(例如,聚烯烃(polyurefin))作为第一表面材料12(见图2(a))。此外,可使用聚亚安酯树脂、或使用聚亚安酯与聚酯的混合物、或聚亚安酯与尼龙的混合物。
具有硅氧键(siloxane bond)的硅橡胶、例如泡沫硅RTV橡胶适合于用作橡胶材料13(见图2(d))。本实施例中,在模制时使用KE521(A/B)(商标),其为由信越有机硅有限公司(ShinEtsu Silicon Co.,Ltd)制造的双液型RTV橡胶。
现在将描述制造鼓垫10的方法。
首先,以预定的形状(例如圆形)和预定的厚度制备第一表面材料12和第二表面材料20(见图2(a)、2(b))。第一表面材料12的厚度约为0.1mm,而第二表面材料20的厚度约为0.2mm。从而得到在俯视图中呈圆形的第一表面材料12和第二表面材料20。或者,也可在模制本体部14之后,再将该材料沿着本体部14切割成圆形。
将第一表面材料12的后表面12b热熔接于第二表面材料20的上表面20a。该步骤是通过允许第一表面材料12和第二表面材料20叠合结构经过两个加热滚筒来执行的。
这里,第一表面材料12的熔点低于第二表面材料20的熔点。另外,第一表面材料12比第二表面材料20薄。由此,如图2(c)所示,当在将第一表面材料12熔化的温度下将该叠合结构热熔并结合时,熔化的第一表面材料12深深地渗入到第二表面材料20的包含其上表面20a的区域内。该区域为从表面20a至边界部23的、相当于第一表面材料12的厚度的深度的区域。当在此状态下进行冷却时,在第一表面材料12深深地渗入的区域内由一体地固化第一表面材料12以及上半部分的第二表面材料20形成第一层部21。另一方面,第二表面材料20中除第一层部21之外的剩余区域(即,从边界部23至后表面20b的深度区域)成为仅由针织材料形成的临时的第二层部(暂时的第二层部或前期的第二层部)22M1。
在以此方式形成的临时复合层20M1(暂时的复合层或前期的复合层)中,第二表面层20的表面20a也作为通过第一表面材料12深深地渗入而形成的第一层部21的表面20Ma。另一方面,第二表面材料20的后表面20b也作为临时复合层20M1的后表面20Mb。
接着,如图2(d)所示,将临时复合层20M1置于模具24中,并将橡胶材料13浇注于临时复合层20M1的后表面20Mb,以模制本体部14。具体地,称量作为双液型RTV(室温硫化)橡胶的液态材料A和液态材料B,并将其充分地混合。随后,将液态材料A、B的混合物注入模具24中,将模具24闭合,并在室温下使混合物发泡及固化。在模具24中靠近临时复合层20M1的后表面20Mb的空间S1内充满发泡橡胶材料13。
在橡胶材料13发泡的同时,将橡胶材料13自临时复合层20M1的后表面20Mb浸渍入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的区域。然而,由于第一表面材料12深深地渗入第一层部21,因此,第一层部并未被橡胶材料13浸渍,而是使浸渍在边界部23处终止。在此方式下,第一层部21作为止挡,用以使橡胶材料13不会从临时复合层20M1的表面20Ma露出。其后,执行退火工艺。
因而,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成为浸渍有橡胶材料13的第二层部22M2,并由第二层部22M2和第一层部21形成最终复合层20M2,如图1(b)所示。复合层20M2的后表面20Mb结合于由发泡及固化的橡胶材料13形成的本体部的上表面14a。由于浸渍有橡胶材料13的部分与本体部14接触,且选自针织织物和无纺布的纤维材料的纤维穿过这两个层延伸,因此结合强度很高。此外,由于无需使用粘合剂来结合,因此制造方法简单。模具24的构造和方向并不限于此示例。
图3为示意性地示出最终复合层20M2的图示。由于第二表面材料20的纤维20c深深地渗入第一层部21和第二层部22M2中并用作锚固件(anchor),从而所述纤维用作结合这两层的桥接件以完成加固。从而,由于第一层部21难以与第二层部22M2分离,且这两个层被穿以纤维并被加固,因此,在击打的时候很难将这两层撕开或击破。这在当第二表面材料20由针织织物或无纺布形成时均为事实。
在击打击打面10a的时候,由于除第一表面材料12的可伸展性能之外,第二表面材料20还具有双向可伸展性能,因而能够获得很大的可伸展性能。从而,由于击打部位局部地变形,并具有很大的回复力,因此击打感觉不僵硬,鼓棒11可很好地回弹。
根据此实施例,将第一表面材料12热熔接于第二表面材料20,以形成临时复合层20M1,使橡胶材料13在临时复合层20M1的后表面20Mb一侧发泡并固化,以成形为本体部14。因而,通过第一表面材料12深深地渗入的第一层部21以及浸渍有橡胶材料13第二层部22M2而形成复合层20M2。
由于本体部14由诸如硅橡胶之类的橡胶材料13形成,因此回弹系数很高,击打感觉变得更佳。此外,由于复合层20M2主要由针织织物形成,因此鼓棒11的回弹性和返回方向与声学鼓类似,从而体现了自然的击打感觉。此外,由于通过将深深地渗入的第一表面材料12固化而形成第一层部21提供了击打面10a,因此可提高击打动作的安静性以及对击打动作的阻力。此外,由于通过第一表面材料12来保护针织材料,因此,可进一步防止其变脏。因而,可防止击打面10a被弄脏,并可保持耐用性,还可体现自然、出色的击打感觉。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14使用橡胶材料13以增强击打感觉并提高耐候性。通常很难将聚氨酯膜结合于硅橡胶。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诸如针织材料之类的第二表面材料20实现了与本体部14的结合,因此可容易地使用硅橡胶。
当橡胶材料13被浸渍入第二表面材料20中时,可以想到的是浸渍速度在各位置上是不规则的。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层部21起到了在边界部23处终止橡胶材料13的浸入的作用,因此不会发生不规则浸渍。由此,能够将击打面10a制造为具有平滑均匀的特性。
(第二实施例)
图4(a)和4(b)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来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模制时,临时复合层20M1设于模具的顶侧。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临时复合层20M1设于模具的底侧,从而将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导引至上侧。本实施例的其他方面均与第一实施例类似。
如图4(a)所示,将例如树脂材料的橡胶材料13浇注到临时复合层20M1上。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地,当对模具加压及加热时,橡胶材料13发泡并固化(见图4(b))。一部分橡胶材料13从下模与盖模之间的间隙凸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之处在于:通过浸渍橡胶材料13而使得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成为永久的第二层部22M2。
根据本实施例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图4(c)和4(d)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来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用了发泡橡胶作为橡胶材料13。但在第三实施例中是使用非发泡橡胶。例如,使用通过将液态硅固化而非发泡来形成非发泡硅橡胶,或使用通过将液态聚氨酯树脂固化而非发泡来形成非发泡聚氨酯橡胶。本实施例的其他方面均与第一实施例相似。
如图4(c)所示,将例如非发泡橡胶的橡胶材料13浇注于临时复合层20M1上。随后,当闭合盖模,并对该合成结构(resultant structure)结构进行加压、加热并随后固化时,由盖模限定出本体部14的整体形状来成形本体部14(见图4(d))。多余的橡胶材料13可从下模与盖模之间的间隙溢出或挤出。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类似之处在于:通过浸渍橡胶材料13而使得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成为第二层部22M2。
根据本实施例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第四实施例)
图5(a)和5(b)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在第一和第三实施例中使用了液态树脂作为橡胶材料13。然而,也可使用非硫化橡胶混合物。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主要包含NR(天然橡胶)和BR(聚丁橡胶)的橡胶材料作为橡胶材料13。橡胶材料的混合比例为:向重量百分比为40%的NR及重量百分比为60%的BR中添加重量百分比为3%的氧化锌,重量百分比为1%的硬脂酸,重量百分比为6%的硫磺,重量百分比为15%的碳化钙,以及重量百分比为10%的碳,作为添加材料。通过利用轧辊揉捏上述材料以制成作为混合物的橡胶材料13。
如图5(a)所示,将例如非发泡橡胶与非硫化橡胶的混合物的橡胶材料13置于临时复合层20M1上。如图5(b)所示,将盖模闭合,并在160°下将该合成结构加压并加热10分钟。此时,橡胶材料13首先变软并被浸渍入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中,从而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成为最终的第二层部22M2。部分的橡胶材料13从下模与盖模之间的间隙凸出。进行硫化以获得作为弹性橡胶的本体部14。
根据本实施例可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第五实施例)
图5(c)、5(d)及5(e)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利用模具模制鼓垫的工艺过程的截面图。在第五实施例中使用非硫化橡胶混合物作为橡胶材料13。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通过向第四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中添加重量百分比为4%的发泡剂(例如4-4’氧代双苯磺酰肼(其分解温度为160℃))而获得的材料作为橡胶材料13。通过利用轧辊揉捏上述材料以制成作为混合物的橡胶材料13。
如图5(c)所示,将例如非发泡橡胶与非硫化橡胶的混合物的橡胶材料13置于临时复合层20M1上。如图5(d)所示,将盖模闭合,并在160℃下将该合成结构加压并加热10分钟。此时,橡胶材料13先变软并被浸渍入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中,从而临时的第二层部22M1成为永久的第二层部22M2。橡胶材料13成为软橡胶材料13-2,且其一部分从下模与盖模之间的间隙凸出。
此后,如图5(e)所示,由于软橡胶材料13-2同时开始发泡及硫化,使得模具的压力缓慢降低。随后,软橡胶材料13-2由于发泡压力而膨胀并充满模具内的空间,从而获得本体部14。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如以上实施例所描述,本体部14所使用的材料并不限于发泡硅橡胶,而是可以为非硅橡胶或非发泡橡胶。例如,考虑到发泡性能,可使用聚氨酯橡胶、天然橡胶、聚丁橡胶等材料。考虑到非发泡性能,可使用例如硅橡胶、聚氨酯橡胶、天然橡胶、聚丁橡胶等材料。

Claims (8)

1.一种鼓垫,包括:可伸展的针织材料,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针织材料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以及橡胶,其中:
该鼓垫具有第一层部、第二层部及本体部,其中,
该第一层部形成在该针织材料的包括其上表面但不包括该后表面的区域,并且该第一层部渗透有熔化的该树脂件,使得该树脂件与该针织材料彼此一体地固化,
该本体部由橡胶形成,以及
该第二层部形成在该针织材料的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并且形成在该本体部与该第一层部之间,该第二层部浸渍有橡胶,使得该本体部结合于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
2.一种鼓垫,包括:可伸展的无纺布,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无纺布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无纺布;以及橡胶,其中:
该鼓垫具有第一层部、第二层部及本体部,其中,
该第一层部形成在该无纺布的包括其上表面但不包括该后表面的区域,并且该第一层部渗透有熔化的该树脂件,使得该树脂件与该无纺布彼此一体地固化,
该本体部由橡胶形成,以及
该第二层部形成在该无纺布的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并且形成在该本体部与该第一层部之间,该第二层部浸渍有橡胶,使得该本体部结合于该无纺布的后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鼓垫,其中该橡胶为发泡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鼓垫,其中该橡胶为具有硅氧键的硅橡胶。
5.一种制造鼓垫的方法,该鼓垫包括:可伸展的针织材料,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针织材料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以及橡胶,其中该方法包括:
热熔接工序:将该树脂件热熔接于该针织材料的上表面,以及通过允许熔化的该树脂件渗透入该针织材料的包括该上表面但不包括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的区域,使得该树脂件与该针织材料彼此一体地固化,来形成第一层部,以及
模制工序:在该针织材料的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形成浸渍有橡胶的第二层部,并同时利用橡胶在与该第一层部相对的该第二层部的下方形成本体部,以及通过从其上形成有该第一层部的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浇注作为该橡胶的材料的液态树脂材料或热软化的非硫化橡胶而将该本体部结合于该针织材料的后表面。
6.一种制造鼓垫的方法,该鼓垫包括:可伸展的无纺布,其具有供鼓棒击打的上表面以及与该上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可伸展的树脂件,该树脂件比该无纺布薄,并且该树脂件能够被热熔接于该无纺布;以及橡胶,其中该方法包括:
热熔接工序:将该树脂件热熔接于该无纺布的上表面,以及通过允许熔化的该树脂件渗透到该无纺布的包括该上表面但不包括该无纺布的后表面的区域,使得该树脂件与该无纺布彼此一体地固化,来形成第一层部;以及
模制工序:在该无纺布的除该第一层部之外的剩余区域内形成浸渍有橡胶的第二层部,并同时利用橡胶在与该第一层部相对的该第二层部的下方形成本体部,以及通过从其上形成有该第一层部的该无纺布的后表面浇注作为该橡胶的材料的液态树脂材料或热软化的非硫化橡胶而将该本体部结合于该无纺布的后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橡胶为发泡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橡胶为具有硅氧键的硅橡胶。
CN2009101325279A 2008-03-31 2009-03-31 鼓垫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551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9284 2008-03-31
JP2008089284 2008-03-31
JP2008089284A JP5251210B2 (ja) 2008-03-31 2008-03-31 ドラム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994A CN101551994A (zh) 2009-10-07
CN101551994B true CN101551994B (zh) 2011-04-20

Family

ID=41115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25279A Active CN101551994B (zh) 2008-03-31 2009-03-31 鼓垫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16597B2 (zh)
JP (1) JP5251210B2 (zh)
CN (1) CN1015519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8617B2 (en) * 2009-05-08 2012-04-03 Yamaha Corporation Drum pa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682751A (zh) * 2012-05-24 2012-09-19 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 用于哑鼓和电子鼓的注胶网鼓皮
EP2770496B1 (en) * 2013-02-26 2019-06-26 Heimbach GmbH Drum practi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437177B2 (en) * 2013-06-19 2016-09-06 Richard Scott Chiappe Percussion practice drum pad
JP6217215B2 (ja) * 2013-07-30 2017-10-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シンバルパッド
JP6221503B2 (ja) * 2013-08-20 2017-11-01 ヤマハ株式会社 打楽器パッド及び打楽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15040900A (ja) 2013-08-20 2015-03-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打楽器パッド及び打楽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15040898A (ja) * 2013-08-20 2015-03-02 ヤマハ株式会社 打楽器パッド及び打楽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US9583083B1 (en) * 2014-11-07 2017-02-28 Elias J. D. N. Berlinger Adaptable drum practice device
EP3076388B1 (en) * 2015-03-30 2018-10-17 Yamaha Corporation Percussion surface apparatus
JP7055588B2 (ja) 2016-04-27 2022-04-18 Tdk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
US11315531B1 (en) * 2021-04-07 2022-04-26 grooveKSQ, LLC Drum p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5724B2 (ja) * 1987-10-24 1996-12-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US5986196A (en) * 1996-01-18 1999-11-16 Behrenfeld; Eric J. Impact pad for a drum head
US6063992A (en) * 1998-08-14 2000-05-16 Schwagerl; Richard P. Practice drumming pad
US20050109190A1 (en) * 2003-11-26 2005-05-26 Aviation Devices &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c. Dampening material for a drum
JP4140531B2 (ja) * 2004-02-13 2008-08-27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ドラム用パッド
JP4186845B2 (ja) * 2004-03-08 2008-11-2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ドラム用パッドおよび電子ドラム
US20060021495A1 (en) * 2004-08-02 2006-02-02 Freitas Paul J Electr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JP2006047832A (ja) * 2004-08-06 2006-02-16 Yamaha Corp 打楽器用ヘッド
WO2007092386A2 (en) * 2006-02-06 2007-08-16 Energy Related Devices, Inc. Laminate actuators and valv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44462A (ja) 2009-10-22
CN101551994A (zh) 2009-10-07
US20090241754A1 (en) 2009-10-01
US7816597B2 (en) 2010-10-19
JP5251210B2 (ja)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1994B (zh) 鼓垫及其制造方法
US4529639A (en) Molded foam-backed carpe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US4579764A (en) Molded carpet assembly with sound deadening foam backing
CN101553350A (zh) 复合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US4572856A (en) Composite molded article and process using self-positioning laminated stiffener
EP3209524B1 (en) Main floor part for a small utility vehicle
CN104870251B (zh) 头枕
JP6654385B2 (ja) 可撓性加飾積層体、及び可撓性加飾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H06171002A (ja) ウレタン発泡成形用補強基布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品
KR102322387B1 (ko) 차량용 플로워 카페트 언더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423133B2 (ja) ドラム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46774B1 (en) Leather and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JP5186279B2 (ja) 車両シートに備える発泡成形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27643A (ja) ドラムパッド
AU2017350498B2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addles
JP4401208B2 (ja) 重量射出成形靴の製造法
JP2004174762A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3074384U (ja)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体
JPS63317307A (ja) 自動車用天井材の製造方法
CN105869618B (zh) 鼓垫、制造方法及电子鼓
JP2022029571A (ja) 乗物用内装芯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乗物用内装芯材を用いた乗物用内装材
JP3731330B2 (ja) 芯体をもつ車両用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JPH04242688A (ja) 複合成形体シ−トパッド
JPH01178286A (ja) 表皮一体成形ヘッドレスト
JPS621816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