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2378A -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2378A
CN101542378A CNA2008800002974A CN200880000297A CN101542378A CN 101542378 A CN101542378 A CN 101542378A CN A2008800002974 A CNA2008800002974 A CN A2008800002974A CN 200880000297 A CN200880000297 A CN 200880000297A CN 101542378 A CN101542378 A CN 101542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iqui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unit
contac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800002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2378B (zh
Inventor
池上佳奈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2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2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2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23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4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a displacement or a deformation of a flu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容器(21),该容器(21)具有:一组基材(22)、(23),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壁部(28),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S)的方式使一组所述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24)和第一B电极(25),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22)的液体封入空间(S)侧;绝缘层(27),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中间隔壁(29),配置在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第二电极(26),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S)的另一个基板(23)侧,对壁部(28)的在容器(21)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表示中间隔壁(29)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2、表示绝缘层(27)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使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泳的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特别涉及在停止施加电压后也能够维持显示状态的显示装置和显示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出利用如下现象的显示装置:将容纳了电泳粒子和分散介质的微胶囊(microcapsule)作为电泳显示元件,并夹在两个电极间,通过对该电泳显示元件施加电压,从而电泳粒子在微型胶囊内朝着具有不同的极性的电极进行电泳(特开2002-357853号公报、特开2002-333643号公报)。在该显示装置中,使用分散介质为黄色、品红色、青色的各种颜色的微胶囊,并按照各种颜色夹在各电极之间,从而能够进行彩色显示。
另外,还开发出利用如下现象的显示装置:在将表面为疏水性的电极和亲水性的电极对置配置的多个单元内,封入水和着色油(coloredoil),在未施加有电压的状态下,着色油以覆盖疏水性电极面的方式存在,当在电极间施加电压时,着色油移动汇聚在疏水性电极的规定处(国际公开WO2004/104670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068208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104671公报)。在该显示装置中,通过使用黄色、品红色、青色的着色油,从而也能够进行彩色显示。
但是,在特开2002-357853号公报、特开2002-333643号公报所公开的以往的显示装置中,不产生缺陷地排列微型胶囊是困难的,存在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另外,在国际公开WO 2004/104670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068208公报、国际公开WO  2004/104671公报所公开的以往的显示装置中,因施加电压而移动汇聚到疏水性电极的预定处的油在停止施加电压时扩展到疏水性电极面,存在没有所谓的存储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始终通电,对降低消耗电力造成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响应迅速、消耗电力低的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至少具备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备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双方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容器具备: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的一组基材;壁部,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使所述一组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绝缘层,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中间隔壁,配置在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个基板侧,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根据向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施加电压、或向所述第一B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施加电压,第二液体能够越过所述中间隔壁,在所述第一A电极上和第一B电极上之间移动,所述中间隔壁是用于呈现存储性的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之后,移动后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也被保持,在对所述壁部的在所述容器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所述中间隔壁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所述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作为本发明其他方式,所述中间隔壁具有如下的高度:在停止施加电压时,位于所述第一A电极上或所述第一B电极上的所述第二液体不能越过。
在该方式中,中间隔壁对移动后的第二液体的保持变得更可靠。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双方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容器具有: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的一组基材;壁部,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使所述一组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绝缘层,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中间隔壁,配置在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上,将所述液体封入空间在沿着所述基材面的方向分割;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基板侧,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中间隔壁具有成为液体流路的开口部,根据向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施加电压、或向所述第一B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第二液体能够通过所述中间隔壁的开口部,在所述第一A电极上和第一B电极上之间移动,所述中间隔壁是用于呈现存储性的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之后,移动后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也被保持,在对所述壁部的在所述容器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所述中间隔壁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所述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第二液体的20℃下的表面张力为10~73dyne/cm的范围,所述中间隔壁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宽度为1~1000μm的范围。
在该方式下,中间隔壁对移动后的第二液体的保持变得更可靠。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双方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其中,所述容器具有: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的一组基材;壁部,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使所述一组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绝缘层,以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方式配置;存储层,位于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个基板侧,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根据向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或向所述第一B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第二液体能够越过所述存储层,在所述第一A电极上和第一B电极上之间移动,所述存储层是用于呈现存储性的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之后,移动后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也被保持,在对所述壁部的在所述容器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所述存储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所述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存储层具有电绝缘性。
在该方式中,层结构简单,且制造容易。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在所述绝缘层上具有覆盖层,在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所述存储层位于未形成有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绝缘层上,对所述覆盖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大于对所述存储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
在该方式中,构成绝缘层、覆盖层和存储层的材料的选择的宽度大。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存储层是向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突出的形状。
在该方式中,存储层对移动后的第二液体保持变得更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在显示识别侧的所述透明基材的外侧以所希望的图案形状具有遮光膜。
在该方式中,能够进行第二液体是否位于不存在遮光膜的部位的电极面的ON/OFF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第二液体是着色油。
在该方式中,能够以所希望的颜色显示信息等。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对在所述显示单元内被反射的光进行识别的反射方式的显示,按每个显示单元封入的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中的任意一种。
在该方式中,能够进行反射方式的全色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对透过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进行识别的透过方式的显示,所述第一液体是着色水,所述第二液体即着色油是遮光性的黑色油。
在该方式中,能够进行透过着色水的颜色和黑色的着色显示。
作为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每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一B电极的形状、位置相同。
在该方式中,能够在整个显示装置得到均匀的显示。
上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进行因由向第一A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施加电压、或者向第一B电极和第二电极的施加电压引起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而响应速度快的显示,另外,通过液体保持单元即中间隔壁或存储层,移动后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在停止施加电压后也被保持,呈现存储性,因而,无需始终通电,消耗电力低,能够进行响应快的显示。
本发明的显示介质具有一个以上上述显示装置,具有用于从外部装置向该显示装置的各显示单元提供电力以及信号的输入端子,在该输入端子上能够进行所述显示介质和所述外部装置的连接、断开。
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显示介质来说,即使从外部装置卸下显示介质,也能够保持存储性,因而无需始终通电,仅用显示介质就能搬送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平面图。
图2是在图1中所示的显示装置的I-I线的放大纵向剖视图。
图3A~图3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相当于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7A~图7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的图。
图8A~图8C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中间隔壁的例子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相当于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10A~图10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相当于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其他例的相当于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介质的一例的图。
图14A~图14D是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制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显示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具有多个显示单元(在图示例中为七个显示单元11A、11B、11C、11D、11E、11F、11G)。各显示单元11具有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任一个与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电绝缘,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者极性,通过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施加电压,从而使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另外,各显示单元11具有像素部12和间隔部(space segment)13,对于像素部12来说,因施加电压,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能够进行ON/OFF显示,作为显示装置1,能够进行“0”~“9”的数字信息显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具有在停止施加电压后也能够维持各显示单元11的像素部12中的ON/OFF显示的存储性(memorycapability)。
此外,在图1中,各显示单元11的边界线用虚线表示,另外,在间隔部13标上斜线。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纵向剖视图,由在图1的I-I线的剖视图表示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如图2所示,显示单元11A在容器21内封入具有导电性或极性的第一液体31和具有疏水性的第二液体32。此外,在图2中示出显示单元11A的结构,在其他各显示单元也是同样的结构。
容器21具有一组基材22、23和壁部28,该壁部28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S的方式使一组基材22、23对置地进行支撑。一个基材22在液体封入空间S侧具有相互电独立配置的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和覆盖它们的绝缘层27。在该绝缘层27上,以位于第一A电极24和第一B电极25的边界部位的方式配置有中间隔壁29。另外,另一个基材23在液体封入空间S侧具有第二电极26。在该容器21中,基材23侧是显示识别侧,至少基材23是透明基材。另外,在该基材23的外侧配置有遮光膜30,不存在遮光膜30的部位为像素部12,遮光膜30的配置部位成为间隔部13。
在上述的显示单元11A中,由绝缘层27使第一A电极24和第一B电极25与第一液体31以及第二液体32电绝缘。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壁部28的露出到容器21内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中间隔壁29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绝缘层27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这种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关系的成立,从而能够发现以下说明的存储性。此外,在本发明中,对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是指,向测定对象物的表面滴下一滴(一定量)纯水(液相色谱法用蒸馏水(純正化学(株)制造)),经过预定时间后,根据θ/2法测定的接触角。在以下的本发明中也是同样。
如图3A所示,对于这种显示单元11A来说,因在第一A电极24和第二电极26之间施加电压,从而第二液体32越过中间隔壁29而移动到第一B电极25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2。当在该状态停止施加电压时,中间隔壁2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作用,移动到第一B电极25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2的第二液体32被原样保持,呈现存储性(图3B)。另外,当在第一B电极25和第二电极26间施加电压时,第二液体32越过中间隔壁29而移动到第一A电极24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1(图3C)。当在该状态停止施加电压时,中间隔壁2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作用,移动到第一A电极24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1的第二液体32被原样保持,呈现存储性(图3D)。在这种显示单元11A中,能够进行第二液体32是否位于不存在遮光膜30的部位(像素部12)的电极面(在图示例中为第一A电极24)而引起的ON/OFF显示。
此外,第一A电极24和第一B电极25的面积、形状以及第一A电极24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1和第一B电极25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2的容积、形状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由于构成显示单元11A的基材23如上所述那样位于显示识别侧,所以是透明基材。另外,对于相反侧的基材22来说,在显示单元11A进行反射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不需要是透明基材,但是,在显示单元11A进行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为透明基材。基材22、23能够使用例如玻璃基材、透明树脂基材等透明基材。另外,在基材22可以不是透明基材的情况下,能够使用金属基材、陶瓷基材等基材、对与电极形成面相反侧的面进行粗面化或蒸镀金属膜的不透明的玻璃基材、添入了染料或颜料的不透明树脂基材等。基材22、23的厚度能够考虑所使用的材质等进行设定,例如能够在10μm~5mm、优选100μm~2mm的范围内适当地设定。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第二电极26分别连接到未图示的电压施加装置,例如,能够在施加电压为1~300V的范围内任意地控制电极的电荷。第二电极26位于显示识别侧,能够为透明电极,该透明电极例如使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锌(ZnO)、氧化锡(SnO)等,通过溅射法、真空蒸镀法、CVD法等通常的成膜方法形成。另外,对于第二电极26来说,若是能够使第一液体31与第二电极26几乎等电位的电极即可,除了上述面电极之外,也可以是例如在液体封入空间S内设置了一根以上的针状电极、网眼状电极等。进而,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在显示单元11A进行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与第二电极26同样地为透明电极。另一方面,在显示单元11A进行反射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可以不是透明电极而是Cu、Ag、Au、Al等金属电极。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绝缘层27是使上述的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大小关系(θ1<θ2≤θ3)成立的绝缘层即可,可以由例如聚酰亚胺树脂、SiO2、SiN4、丙烯类树脂、二萘嵌苯(perylene)、氟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苯乙烯、硅酮树脂(silicone resin)、石英、环氧树脂、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材料构成,也可以是流经有微量范围的电流的材料。另外,在它们之中,通过使用二萘嵌苯、氟类树脂、硅酮树脂等绝缘材料,从而对绝缘层27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变大,针对第二液体32的绝缘层27的润湿性变得良好,第二液体32的厚度均匀性提高。
此外,在显示单元11A进行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绝缘层27从上述的绝缘材料之中选择具有透明性的绝缘材料来形成。
对于构成显示单元11A的壁部28来说,是对至少在容器21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使上述的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大小关系(θ1<θ2≤θ3)成立的壁部即可。因此,在本发明中,例如,存在多个电极,配置在整个显示区域的外周部分来保持基材那样的壁部也可以不满足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大小关系。作为构成这种壁部28的材料,可以由例如紫外线硬化型的氨基甲酸乙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类树脂、环氧丙烯酸类树脂、酯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热硬化型的苯酚类树脂、密胺树脂、氟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尿素树脂等树脂材料构成。另外,利用该壁部28,将基材22、23对置地形成的液体封入空间S的高度能够在例如1~1000μm的范围内设定。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中间隔壁29是液体保持单元,具有如下的高度:在停止施加电压时,位于第一A电极24上或第一B电极25上的第二液体32不能越过。关于该中间隔壁29的形状,在图示例中剖面为长方形,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剖面宽度根据部位而不同的形状、上端部不是平面而是曲面等形状的形状、上端部是尖锐的形状等形状的任意一种。这种中间隔壁29在将感光性的干膜(dry film)层叠到所希望的厚度后,能够通过光刻法形成,或者使用2P法(在制版用原版的表面涂敷液状的电离放射线硬化性树脂,在压伸赋型后,照射电离放射线使其硬化的photo polymerization(光聚合)法)形成,对于材质来说,若是上述的对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大小关系(θ1<θ2≤θ3)成立的材质即可,例如能够从与上述的壁部28同样的材料中适当选择。
在容器21中封入的第一液体31是例如水、乙醇、酸等具有导电性或极性的液体。另一方面,第二液体32是疏水性的液体,能够使用例如庚烷、己烷、壬烷、癸烷、辛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八烷、十六烷、乙二醇丁醚醋酚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安息香酸乙酯等油。另外,优选在第一液体31的比重g1、第二液体32的比重g2之间,g1≤g2的关系成立。
本发明中能够使第二液体32为着色油,由此,能够用所希望的颜色显示信息等。
另外,在显示单元11A是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液体31为着色液体,使第二液体32为遮光性的黑色油。由此,能够由透过着色液体31的颜色和黑色这两种颜色进行ON/OFF显示。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遮光膜30可以是遮光性的树脂膜、金属膜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并不特别限制。另外,遮光膜30也可以被着色成所希望的颜色。
显示单元11A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使基材22侧为显示识别侧并在基材22的外侧设置遮光膜30这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基材22是透明基材,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以及绝缘膜27也为透明。另外,在透过方式的显示中,基材23、第二电极26也为透明。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遮光膜30,而为由第一液体31和第二液体32的移动位置变化带来的显示。
另外,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在基材22上直接形成中间隔壁29那样的结构。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并不限于进行图1所示的“0”~“9”的数字信息显示那样的结构。例如,在显示单元为反射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矩阵状等,进行反射方式的全色显示,该多个显示单元中,第二液体即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的任意一种。另外,在显示单元为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矩阵状等,进行透过方式的全色显示,该多个显示单元中,使第一液体31为着色液体,使第二液体32为遮光性的黑色油,上述的着色液体31是红、绿、蓝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单位单元排列成矩阵状,该多个单位单元中,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的配置位置、形状相同。由此,例如,即使不存在遮光膜30,也能够在整个显示装置中得到均匀的显示特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示出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在图6所示的方式中,在显示单元11A的容器41内封入具有导电性或极性的第一液体31和具有疏水性的第二液体32。
容器41具有一组基材42、43和壁部48,该壁部48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S的方式使一组基材42、43对置地支撑。一个基材42在液体封入空间S侧具有相互电独立地配置的第一A电极44、第一B电极45和覆盖它们的绝缘层47。在该绝缘层47上配置有中间隔壁49,该中间隔壁49位于第一A电极44和第2B电极45的边界部位,分割液体封入空间S。另外,另一个基材43在液体封入空间S侧具有第二电极46,上述的中间隔壁49的另一个端部接合到基材43。上述的中间隔壁49具有成为液体流路的开口部49a。在该容器41中,基材43侧是显示识别侧,至少基材43是透明基材。另外,在该基材43的外侧配置有遮光膜50,不存在遮光膜50的部位是像素部12,遮光膜50的配置部位成为间隔部13。
在上述的显示单元11A中,由绝缘层47将第一A电极44和第一B电极45与第一液体31以及第二液体32电绝缘。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壁部48的在容器41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表示中间隔壁49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2、表示绝缘层47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由于这种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关系的成立,从而能够呈现以下说明的存储性。
对于这种显示单元11A来说,如图7A所示,由于在第一B电极45和第二电极46之间施加电压,从而第二液体32通过中间隔壁49的开口部49a而移动到第一A电极44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1。当在该状态停止施加电压时,中间隔壁4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作用,移动到第一A电极44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1的第二液体32被原样保持,呈现存储性(图7B)。另外,当在第一A电极44和第二电极46间施加电压时,第二液体32通过中间隔壁49的开口部49a而移动到第一B电极45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2(图7C)。当在该状态停止施加电压时,中间隔壁4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作用,移动到第一B电极45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2的第二液体32被原样保持,呈现存储性(图7D)。在这种显示单元11A中,能够进行第二液体32是否位于不存在遮光膜50的部位(像素部12)的电极面(在图示例中为第一A电极44)引起的ON/OFF显示。
此外,第一A电极44和第一B电极45的面积、形状以及第一A电极44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1和第一B电极45上的液体封入空间S2的容积、形状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中间隔壁49是液体保持单元,液体流路即开口部49a可以是例如图8A所示的狭缝形状的开口、如图8B所示的长圆形状的多个开口、如图8C所示的椭圆形的多个开口等,并不特别地限制。其中,优选开口部49a的开口宽度W为1~1000μm、最好为1~100μm的范围。当开口宽度w小于1μm时,第二液体32通过开口部49a时的阻力变大,另外,当超过1000μm时,有时中间隔壁49的作为液体保持单元的功能受损。
此外,在图8A~图8C中,在中间隔壁49上设置有开口部49b,该开口部49b与开口部49a不同,用于第一液体31在与第二液体相反方向上容易通过中间隔壁49。在中间隔壁4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功能时,在与第二液体32的液面相接触的情况下,这种开口部49b与上述开口部49a同样地,优选开口宽度W为1~1000μm、最好为1~100μm的范围。但是,对开口部49b的个数、形状并不特别限制。另外,在中间隔壁49上开口部49a所占的总面积能够考虑所使用的第一液体31、第二液体32的流动特性等进行适当设定。
具有这样的中间隔壁49中的图8A那样的狭缝形状的开口部49a的容器41如下形成:在基材42和基材43上分别形成隔壁,在基材43侧的隔壁上通过激光加工、机械加工等形成开口部49b后,将基材42和基材43对位,使得各隔壁的前端部隔着所希望的间隙(开口部49a)对置。向该情况下的基材42和基材43形成各隔壁,能够与上述的中间隔壁29的形成同样地进行。另外,具有图8B、图8C那种形状的中间隔壁49的容器41能够如下形成:在一个基材上与上述的中间隔壁29的形成同样地形成中间隔壁49,然后,通过激光加工、机械加工等形成开口部49a、49b,并将该中间隔壁49的前端部与另一个基材抵接,使基材42和基材43对置。中间隔壁49的材质能够从例如与上述的中间隔壁29同样的材料中选择。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基材42、43、第一A电极44、第一B电极45、第二电极46能够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材22、23、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第二电极26同样,省略在此的说明。
另外,构成显示单元11A的绝缘层47、壁部48、遮光膜50也能够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绝缘层27、壁部28、遮光膜30同样,省略在此的说明。
封入到容器41中的第一液体31能够与封入到上述实施方式的容器21中的第一液体31相同。
另一方面,封入到容器41中的第二液体32能够与封入上述实施方式的容器21中的第二液体32相同,但是,能够使用例如20℃下的表面张力处于10~73dyne/cm、优选15~70dyne/cm的范围的十二烷、十六烷、十八烷、十四烷等油。由此,进一步提高中间隔壁49的作为液体保持单元的功能。上述表面张力由接触角计测定滴下至固体上的液滴的接触角而计算出。此外,优选在第一液体31的比重g1和第二液体32的比重g2之间,g1≤g2的关系成立。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使第二液体32为着色油,由此,能够用所希望的颜色显示信息等。
在显示单元11A是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液体31为着色液体,使第二液体32为遮光性的黑色油。由此,能够由透过着色液体31的颜色和黑色这两种颜色进行ON/OFF显示。
显示单元11A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是使基材42侧为显示识别侧并在该基材42的外侧设置遮光膜50这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基材42是透明基材,第一A电极44、第一B电极45以及绝缘膜47也为透明。另外,在透过方式的显示中,基材43、第二电极46也为透明。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遮光膜50,而为由第一液体31和第二液体32的移动位置变化带来的显示。并且,也可以是将中间隔壁49直接形成在基材42上的结构。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并不限于进行图1所示的“0”~“9”的数字信息显示那样的结构。例如,在显示单元为反射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矩阵状等,进行反射方式的全色显示,该多个显示单元中,第二液体即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的任意一种。另外,在显示单元为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矩阵状等,进行透过方式的全色显示,该多个显示单元中,使第一液体31为着色液体,使第二液体32为遮光性的黑色油,上述的着色液体31是红、绿、蓝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单位单元排列成矩阵状,该多个单位单元中,第一A电极44、第一B电极45的配置位置、形状相同。由此,例如,即使不存在遮光膜30,也能够在整个显示装置得到均匀的显示特性。
<第三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当于图2的图,示出一个显示单元的结构。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在显示单元11A的容器61内封入具有导电性或极性的第一液体31和具有疏水性的第二液体32。
容器61具有一组基材62、63和壁部68,该壁部68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S的方式使一组基材62、63对置地支撑。一个基材62在液体封入空间S侧具有相互电独立地配置的第一A电极64、第一B电极65和覆盖它们的绝缘层67。进一步地,以位于第一A电极64和第一B电极65的边界部位的方式配置有存储层(memory layer)69。另外,另一个基材65具有第二电极66,在该容器61中,基材63侧是显示识别侧,至少基材63是透明基材。另外,在该基材63的外侧配置有遮光膜70,不存在遮光膜70的部位是像素部12,遮光膜70的配置部位成为间隔部13。
在上述的显示单元11A中,由绝缘层67将第一A电极64和第一B电极65与第一液体31以及第二液体32电绝缘。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对壁部68的在容器61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表示存储层69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2、表示绝缘层67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通过这种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关系的成立,从而能够呈现以下说明的存储性。
对于这种显示单元11A来说,如图10A所示,通过在第一A电极64和第二电极66之间施加电压,从而第二液体32超过存储层69而移动到第一B电极65(绝缘层67)上。当在该状态停止施加电压时,存储层6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作用,移动到第一B电极65上的第二液体32被原样保持,呈现存储性(图10B)。另外,当在第一B电极65和第二电极66间施加电压时,第二液体32超过存储层69而移动到第一A电极64(绝缘层67)上(图10C)。当在该状态停止施加电压时,存储层69作为液体保持单元而发挥作用,移动到第一A电极64上的第二液体32被原样保持,呈现存储性(图10D)。在这种显示单元11A中,能够进行第二液体32是否位于不存在遮光膜70的部位(像素部12)的电极面(在图示例中为第一A电极64)引起的ON/OFF显示。
此外,存储层69的位置能够相对第一A电极64和第一B电极65适当地设定。另外,第一A电极64和第一B电极65的面积、形状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存储层69是液体保持单元,若是使上述的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大小关系(θ1<θ2<θ3)成立的存储层即可,例如能够由氟类树脂、硅酮类树脂等材料形成。另外,存储层69也可以具有电绝缘性。存储层69的厚度能够设定在例如0.01~100μm的范围内。另外,如图11所示,存储层69可以是向液体封入空间S侧突出的形状。
构成显示单元11A的基材62、63、第一A电极64、第一B电极65、第二电极66能够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材22、23、第一A电极24、第一B电极25、第二电极26同样,省略在此的说明。
另外,构成显示单元11A的绝缘层67、壁部68、遮光膜70也只要是使上述的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大小关系(θ1<θ2<θ3)成立的构件即可,能够分别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绝缘层27、壁部28、遮光膜30同样,省略在此的说明。
封入到容器61中的第一液体31能够与封入到上述实施方式的容器21中的第一液体31同样。
另一方面,封入到容器61中的第二液体32能够与封入到上述实施方式的容器21中的第二液体32相同,但是,能够使用例如20℃下的表面张力处于10~73dyne/cm、优选15~70dyne/cm的范围的庚烷、己烷、壬烷、癸烷、辛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八烷、十六烷、乙二醇丁醚醋酚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安息香酸乙酯等油。由此,存储层69的作为液体保持单元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此外,优选在第一液体31的比重g1和第二液体32的比重g2之间,g1≤g2的关系成立。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使第二液体32为着色油,由此,能够用所希望的颜色显示信息等。
此外,在显示单元11A是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液体31为着色液体,使第二液体32为遮光性的黑色油。由此,能够进行由透过着色液体31的颜色和黑色这两种颜色的ON/OFF显示。
显示单元11A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如图12所示,在绝缘层67上具有覆盖层67’,存储层69在第一A电极64和第一B电极65的边界部位且位于未形成有覆盖层67’的绝缘层67上。在该情况下,表示覆盖层67’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3’大于表示存储层69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θ2。
上述的覆盖层67’若是使上述的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的大小关系(θ1<θ2<θ3’)成立的层即可,例如,能够由氟烷基硅烷(fluoroalkylsilane)、硅烷等硅烷偶联剂等材料形成。另外,由这种材料形成覆盖绝缘层67的层,并仅对设置存储层69的部分进行图案曝光,赋予亲水性,从而能够形成存储层69,并使未曝光部位为覆盖层67’。在该情况下,能够经由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等光催化剂进行图案曝光。这样,通过进行图案曝光,从而能够以高精细的图案形成存储层69、覆盖层67’。覆盖层67’的厚度例如能够设定在0.01~100μm的范围内。此外,构成位于第一A电极64上的覆盖层67’和位于第一B电极65上的覆盖层67’的材料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使对位于第一A电极64上的覆盖层67’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小于对位于第一B电极65上的覆盖层67’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
另外,显示单元11A的结构也可以是如使基材62侧为显示识别侧并在该基材62的外侧设置遮光膜70这样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基材62是透明基材,第一A电极64、第一B电极65以及绝缘膜67也为透明,进一步,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覆盖层67’也为透明。另外,在进行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基材63、第二电极66也为透明。
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遮光膜70,而为由第一液体31和第二液体32的移动的位置变化带来的显示。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并不限于进行图1所示的“0”~“9”的数字信息显示那样的结构。例如,在显示单元为反射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矩阵状等,进行反射方式的全色显示,该多个显示单元中,第二液体即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中的任意一种。另外,在显示单元为透过方式的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多个显示单元排列成矩阵状等,进行透过方式的全色显示,该多个显示单元中,使第一液体31为着色液体,使第二液体32为遮光性的黑色油,上述的着色液体31是红、绿、蓝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也可以将多个单位单元排列成矩阵状,该多个单位单元中,第一A电极64和第一B电极65的配置位置、形状相同。由此,例如,即使不存在遮光膜70,也能够在整个显示装置中得到均匀的显示特性。
<显示介质>
本发明的显示介质具有一个以上上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的各显示单元中具有用于从外部装置提供电力和信号的输入端子,在该输入端子上,能够进行显示介质和外部装置的连接、断开。由此,由于即使从外部装置卸下显示介质也能够保持存储性,所以能够仅由显示介质搬运信息。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显示介质的一例的图。在该图13中,本发明的显示介质80具有配置多个上述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81和输入端子82。构成显示介质80的显示部81的显示装置的数量没有限制。另外,输入端子82的配置位置是显示部81的周围部位(在图13中标上斜线的部位)即可,并不特别限定。该输入端子82是用于从外部装置90向显示装置的各显示单元提供电力和信号的端子,能够连接传送单元91的连接器92,该传送单元91连接在外部装置90上。并且,显示介质80能够在该输入端子82上进行与外部装置90的连接、断开。因此,经由输入端子82从外部装置90接受电力和信号的供给,在显示介质80上显示所希望的信息,然后,从输入端子82卸下连接器92,将显示介质80从外部装置90断开,能够自由搬送。
作为外部装置90,能够举出例如个人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计算机装置、传真机、复印机、无线通信等数据通信装置或处理装置、网络终端、因特网终端等。
另外,传送单元91并不特别限制,例如是导电体电缆、硬连线(hardwire)等能够提供电力和信号的部件。
上述各实施方式是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接着,示出更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首先,在厚度为700μm的玻璃基板(コ一ニング社制造7059玻璃)上设定图14A所示的由七个显示单元构成的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纵向20mm×横向10mm),并且,设定七个显示单元的区域。另外,将各显示单元的像素部设定为6mm×1.5mm的长方形(在图14A中标上斜线的部位)。
另外,以包含上述像素部的方式设定用于形成第一A电极的区域(在图14B中标上斜线的部位)。进而,设定用于形成第一B电极的区域(在图14C中标上斜线的部位)。
接着,通过蒸镀在玻璃基板上形成Cr膜(厚度为
Figure A20088000029700241
),在该Cr膜上通过旋涂法将感光性抗蚀剂(シプレィ(株)制造Micro Posit)涂敷到0.8μm的厚度,在90℃、3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预烘焙,以预定的图案进行曝光(100mJ/cm2),然后,进行60秒的使用0.05%KOH水溶液的喷雾显影,接着,在20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后烘焙,从而形成抗蚀剂膜。接着,将该抗蚀剂膜作为掩模,对Cr膜进行刻蚀(刻蚀液:硫酸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按每个显示单元形成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此外,也同时形成用于将各显示单元的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连接到外部的电压施加装置的布线(在图14中未示出)。
接着,通过旋涂法涂敷光硬化型树脂组成物(JCR(株)制造),在90℃、3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预烘焙,以预定的图案进行曝光(100mJ/cm2),然后,进行60秒的使用0.05%KOH水溶液的喷雾显影,接着,在20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后烘焙,从而以在图14D中用粗线示出的形状形成中间隔壁(宽度为100μm、高度为10μm)。表示该中间隔壁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80°。此外,在测定对象物的表面滴下一滴(一定量)纯水(液相色谱法用蒸馏水(純正化学(株)制造)),经过10秒后,使用接触角测定装置(協和界面化学(株)制造CA-Z),根据θ/2法进行接触角的测定。在下面的实施例、比较例中也同样。
接着,以覆盖该玻璃基板的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方式,通过丝网印刷法印刷绝缘性树脂(三井·デュポンフロロケミカル社制造、非晶性氟树脂聚四氟乙烯AF1601S),并在烘箱(oven)中在100℃下加热10分钟,形成厚度为0.8μm的绝缘层。表示该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115°。
接着,在各显示单元的边界线上以及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的外周缘上,使用含有珠子(beads)的紫外线硬化型树脂(E.H.C公司制造LCB-610),形成宽度为1mm、高度为200μm的壁部。
另一方面,在厚度为700μm的另一玻璃基板(コ一ニング社制造7059玻璃)上,设定与上述同样的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和各显示单元的像素部。在该玻璃基板的一个面上,以与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一致的方式,通过蒸镀法形成氧化铟锡(ITO),作为第二电极(共用电极)。此外,也同时形成用于将第二电极连接到外部的电压施加装置上的布线(未图示)。
接着,在该厚度为700μm的玻璃基板的另一个面上,使用下述组成的遮光性的树脂材料,通过旋涂法涂敷到5μm的厚度,在90℃、3分钟的条件下进行预烘焙,以预定的图案进行曝光(100mJ/cm2),然后,进行60秒的使用0.05%KOH水溶液的喷雾显影,接着,在20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后烘焙,从而形成遮光膜。该遮光膜隔着玻璃基板与上述第二电极对置,并且,露出七处的像素部。
(遮光性的树脂组成)
·黑颜料                                 ...14重量部分
(大日精化工業(株)制造TM黑#9550)
·分散剂                                 ...1.2重量部分
(ビックケミ一(株)制造Disperbyk111)
·聚合物(昭和高分子(株)制造VR60)         ...2.8重量部分
·单体(サ一トマ一(株)制造SR399)          ...3.5重量部分
·引发剂(initiator)                      ...1.6重量部分
(2-苄基-2-二甲胺基-1-(4-吗啉基)-丁酮-1)
·引发剂                                 ...0.3重量部分
(四乙基米氏酮(4,4’-Diethylaminobenzophenone))
·引发剂                                 ...0.1重量部分
(2,4-二乙基噻唑酮(2,4-Diethylthioxanthone))
·溶剂(乙二醇单丁醚)                     ...75.8重量部分
接着,以与形成上述中间隔壁等的玻璃基板的壁部抵接的方式,压接该厚度为700μm的玻璃基板的形成第二电极的面,然后,对壁部照射紫外线(60mW/cm2、5分钟)使其硬化。该压接如下进行:首先,在形成中间隔壁等的玻璃基板的各显示单元内填充水和油(将十二烷用蓝色染料(有本化学(株)制造OilBlue 5502)着色后的物质),使得体积比为50∶1,然后使两个玻璃基板的各显示单元位置对准。对这样硬化后的壁部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
由此,制作出如图2所示那样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对壁部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对中间隔壁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80°,对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
关于制作出的显示装置,在所有的显示单元的第一A电极和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40V的直流电压后,油(着色的十二烷)越过中间隔壁,移动到第一B电极上的空间(间隔部)。其结果是,当从形成遮光膜的玻璃基板侧观察时,在七处的所有像素部中,外光被构成第一A电极的Cr膜反射,显示数字“8”。另外,当在该状态下停止施加电压时,相同的显示状态被保持10日以上,而确认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另外,在所有的第一B电极和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40V的直流电压后,油(着色的十二烷)越过中间隔壁,移动到第一A电极上的空间(像素部),在像素部识别出油(着色的十二烷)的蓝色,显示数字“8”。在该状态下停止施加电压时,相同的状态被保持10日以上,确认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进而,对在与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的第一A电极或第一B电极进行适当设定,从而能够进行由反射光或油(着色的十二烷)的蓝色带来的“0”~“9”的任意数字的显示。确认在该情况下也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同样,在厚度为200μm的PET膜上按每个显示单元形成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进而,以覆盖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方式形成绝缘层。表示该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
另一方面,在厚度为200μm的另一PET膜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第二电极(共用电极),在该PET膜的另一个面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遮光膜。
接着,在具有上述的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PET膜的绝缘层上以及具有第二电极的PET膜的第二电极上,使用丙烯类树脂(大日精化工業(株)制造Seika Beam Series),并通过2P法在图14D上以粗线示出的位置分别形成中间隔壁(宽度为100μm、高度为100μm)。在该中间隔壁的形成中,在100℃的加热下使用层压装置进行层压后,以预定的图案进行曝光(500mJ/cm2),并进行60秒的使用0.05%KOH水溶液的喷雾显影,接着,在160℃、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后烘焙。并且,利用通常的干法刻蚀,除去中间隔壁外残留的树脂。这样,在两个PET膜上形成的中间隔壁的图案为面对称。另外,对于各中间隔壁来说,在其上端边上以0.2mm的间距具有30个半径为10μm的半圆形状的缺口部。接着,在从具有第二电极的PET膜上形成的中间隔壁的上端边在PET膜侧离开50μm的位置,以0.2mm的间距通过激光照射排列形成30个半径为10μm的圆形状的开口部。表示该中间隔壁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5°。
进而,以覆盖PET膜的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方式,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厚度为0.8μm的绝缘层。表示该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
接着,使用干膜(日立化成(株)制造FD1000),通过光刻法,在具有第一A电极、第一B电极的PET膜的各显示单元的边界线上、以及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的外周缘上,形成宽度为1mm、高度为200μm的壁部。表示该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0°。进而,在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的外周缘上的壁部的更外周,涂敷紫外线硬型树脂(E.H.C公司制造LCB-610)。
接着,在形成了壁部的PET膜的各显示单元内,填充水和油(将十二烷用蓝色染料(有本化学(株)制造OilBlue 5502)着色的物质),使得体积比为50∶1。然后,以与该壁部抵接的方式,压接另一个PET膜。在该压接状态下,使在各PET膜上形成的中间隔壁的上端边抵接,形成将各单元的液体封入空间分割为两份的中间隔壁,并且,使半圆形的缺口部对置而形成圆形的开口部。并且,在该状态下,对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照射紫外线(60mW/cm2、5分钟)而使其硬化。
由此,制作出具有如图8C所示那样的中间隔壁的、如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表示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0°,表示中间隔壁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5°,表示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
关于制作出的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同样,对在与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的第一A电极或第一B电极进行适当设定,评估显示性能。其结果是,能够进行由反射光、或者油(着色的十二烷)的蓝色带来的“0”~“9”的任意数字的显示,另外,即使停止施加电压,相同的显示状态也被保持10日以上,确认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同样,在厚度为700μm的玻璃基板上按每个显示单元形成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
接着,在该玻璃基板的不存在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部位,使用聚酰亚胺树脂(JSR(株)制造AL1254)进行苯胺印刷,并在230℃下烧结60分钟,形成厚度为0.8μm的存储层。表示该存储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5°。
接着,以覆盖该玻璃基板的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且使上述存储层露出的方式,通过丝网印刷法对绝缘性树脂(三井·デュポンフロロケミカル社制造非晶性氟树脂聚四氟乙烯AF1601S)进行印刷,在烘箱中在100℃下加热10分钟,形成厚度为0.8μm的绝缘层。表示该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
另一方面,在厚度为700μm的另一玻璃基板(コ一ニング社制造7059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第二电极(共用电极),在该玻璃基板的另一个面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遮光膜。
接着,在具有第一A电极、第一B电极的玻璃基板的各显示单元的边界线上、以及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的外周缘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宽度为1mm、高度为200μm的壁部。
接着,在形成了壁部的玻璃基板的各显示单元内填充水和油(将十二烷用蓝色染料(有本化学(株)制造OilBlue 5502)着色后的物质),使得体积比为50∶1。然后,以与该壁部抵接的方式,压接具有第二电极的玻璃基板,在该状态下,向壁部照射紫外线(60mW/cm2、5分钟)使其硬化。表示该硬化后的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
由此,制作出如图9所示那样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表示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表示存储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5°,表示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
关于制作出的显示装置,在所有的显示单元的第一A电极和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40V的直流电压后,油(着色的十二烷)越过存储层,移动到第一B电极上的空间(间隔部)。其结果是,在七处的所有像素部中,外光被构成第一A电极的Cr膜反射,显示数字“8”。另外,当在该状态下停止施加电极后,相同的显示状态被保持10日以上,确认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另外,在所有的第一B电极和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40V的直流电压后,油(着色的十二烷)越过存储层,移动到第一A电极上的空间(像素部),在像素部识别出油(着色的十二烷)的蓝色,显示数字“8”。在该状态下停止施加电压后,相同的状态被保持10日以上,确认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进而,对在与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的第一A电极或第一B电极进行适当设定,从而能够进行由反射光或油(着色的十二烷)的蓝色带来的“0”~“9”的任意数字的显示。确认在该情况下也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比较例]
使用聚酰亚胺树脂(JSR(株)制造AL1245)形成绝缘层(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5°),使用氟类树脂(三井·デュポンフロロケミカル社制造非晶性氟树脂聚四氟乙烯AF1601S)形成存储层(表示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3同样,制造出如图9所示那样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表示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表示存储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5°,表示绝缘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65°。
关于所制作的显示装置,与实施例3同样,对在与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的第一A电极或第一B电极进行适当设定,评估显示性能。其结果是,油(着色的十二烷)容易停留在存储层上,不能够充分扩展到绝缘层上,在电压施加时也不能进行稳定的显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同样,在厚度为700μm的玻璃基板上按每个显示单元形成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进而,以覆盖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方式,使用聚酰亚胺树脂(JSR(株)制造AL1254)进行苯胺印刷,在230℃下烧结60分钟,形成厚度为0.8μm的绝缘层。
接着,以覆盖上述绝缘层的方式,通过旋涂法涂敷氟烷基硅烷(GE東芝シリコ一ン(株)制造TSL8233和YSL8114的1∶5(重量比)的混合物)的1重量%的异丙醇溶液,形成涂敷膜(厚度为0.07μm)。
另一方面,准备在不存在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部位具有透过部的掩模,在该掩模的单面,通过旋涂法涂敷光催化剂组成物(在粘合剂树脂(東芝シリコ一ン(株)制造TSL8223)中含有30重量%的光催化剂即氧化钛的物质),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为0.1μm的催化剂层。
使上述掩模的催化剂形成面侧与上述的氟烷基硅烷涂敷膜对置,进行接近曝光(使用波长为380nm以下(254nm)的光)。其结果是,在各显示单元区域中,在对应于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部位(未曝光部位),形成覆盖层(厚度为0.07μm),不存在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部位,通过光催化剂层的作用,氟烷基硅烷涂敷膜的侧链被氢氧基置换而被亲水化,形成存储层(厚度为0.07μm)。对这样形成的覆盖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为113°,表示存储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80°。
另外,在厚度为700μm的另一玻璃基板(コ一ニング社制造7059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第二电极(共用电极),在该玻璃基板的另一个面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遮光膜。
接着,在具有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玻璃基板的各显示单元的边界线上以及显示装置形成用的长方形区域的外周缘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形成宽度为1mm、高度为200μm的壁部。
接着,在形成有壁部的玻璃基板的各显示单元内,填充水和油(将十二烷用蓝色染料(有本化学(株)制造OilBlue 5502)着色的物质),使得体积比为50∶1。然后,以与该壁部抵接的方式,压接具有第二电极的PET膜,对壁部照射紫外线(60mW/cm2、5分钟)而使其硬化。表示该硬化后的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
由此,制作出如图12所示那样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在该显示装置中,如上所述,表示壁部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55°,表示存储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80°,表示覆盖层的亲水性的水滴的接触角约为113°。
关于制作出的显示装置,与实施例3同样,对在与第二电极(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直流电压的第一A电极或第一B电极进行适当设定,评估显示性能。其结果是,能够进行由反射光或者油(着色的十二烷)的蓝色带来的“0”~“9”任意数字的显示,另外,即使停止施加电压,相同的显示状态被保持10日以上,确认具有出色的存储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能够利用于要求存储性的显示装置的用途。

Claims (25)

1.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具备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备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双方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备: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的一组基材;壁部,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使所述一组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绝缘层,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中间隔壁,配置在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个基板侧,
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根据向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或向所述第一B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第二液体能够越过所述中间隔壁,在所述第一A电极上和第一B电极上之间移动,
所述中间隔壁是用于呈现存储性的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之后,移动后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也被保持,
在对所述壁部的在所述容器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所述中间隔壁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所述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2.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中间隔壁具有如下的高度:在停止施加电压时,位于所述第一A电极上或所述第一B电极上的所述第二液体不能越过。
3.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显示识别侧的所述透明基材的外侧,以所希望的图案形状具有遮光膜。
4.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液体是着色油。
5.如权利要求4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显示装置是对在所述显示单元内被反射的光进行识别的反射方式的显示,按每个显示单元封入的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中的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4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显示装置是对透过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进行识别的透过方式的显示,所述第一液体是着色水,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遮光性的黑色油。
7.如权利要求1的显示装置,其中,
每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形状、位置相同。
8.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双方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有: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的一组基材;壁部,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使所述一组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绝缘层,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中间隔壁,配置在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上,将所述液体封入空间在沿着所述基材面的方向分割;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个基板侧,
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中间隔壁具有成为液体流路的开口部,根据向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或向所述第一B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第二液体能够通过所述中间隔壁的开口部,在所述第一A电极上和第一B电极上之间移动,
所述中间隔壁是用于呈现存储性的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之后,移动后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也被保持,
在对所述壁部的在所述容器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所述中间隔壁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所述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9.如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液体的20℃下的表面张力为10~73dyne/cm的范围,所述中间隔壁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宽度为1~1000μm的范围。
10.如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显示识别侧的所述透明基材的外侧,以所希望的图案形状具有遮光膜。
11.如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液体是着色油。
12.如权利要求11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显示装置是对在所述显示单元内被反射的光进行识别的反射方式的显示,按每个显示单元封入的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中的任意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1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显示装置是对透过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进行识别的透过方式的显示,所述第一液体是着色水,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遮光性的黑色油。
14.如权利要求8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一B电极的形状、位置相同。
15.一种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一个显示单元,该显示单元具有容器,该容器至少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并在内部封入相互不混合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所述第一液体具有导电性或极性,通过对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或双方施加电压,从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变化来进行显示,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具有:至少一个是透明基材的一组基材;壁部,以形成液体封入空间的方式使所述一组基材对置地保持;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相互电独立地配置在一个基材的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绝缘层,以覆盖该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方式配置;存储层,位于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第二电极,配置在所述液体封入空间的另一个基板侧,
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与所述第一液体以及第二液体电绝缘,根据向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或向所述第一B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间的施加电压,第二液体能够越过所述存储层,在所述第一A电极上和第一B电极上之间移动,
所述存储层是用于呈现存储性的液体保持单元,在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移动后的位置停止施加电压之后,移动后的所述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位置也被保持,
在对所述壁部的在所述容器内露出的部位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1、对所述存储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对所述绝缘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之间,θ1<θ2<θ3的关系成立。
16.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层具有电绝缘性。
17.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绝缘层上具有覆盖层,在所述第一A电极和第一B电极的边界部位,所述存储层位于未形成有所述覆盖层的所述绝缘层上,对所述覆盖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3’大于对所述存储层的亲水性进行表示的水滴的接触角θ2。
18.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层是向所述液体封入空间侧突出的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显示识别侧的所述透明基材的外侧,以所希望的图案形状具备遮光膜。
20.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液体是着色油。
21.如权利要求20的显示装置,其中,
该显示装置是对在所述显示单元内被反射的光进行识别的反射方式的显示,按每个显示单元封入的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黄色、品红色、青色中的任意一种。
22.如权利要求20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显示装置是对透过所述显示单元的光进行识别的透过方式的显示,所述第一液体是着色水,作为所述第二液体的着色油是遮光性的黑色油。
23.如权利要求15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A电极和所述第一B电极的形状、位置相同。
24.一种显示介质,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个以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具有用于从外部装置向该显示装置的各显示单元提供电力以及信号的输入端子,在该输入端子上能够进行所述显示介质和所述外部装置的连接、断开。
25.一种显示介质,其特征在于:
具有一个以上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具有用于从外部装置向该显示装置的各显示单元提供电力以及信号的输入端子,在该输入端子上能够进行所述显示介质和所述外部装置的连接、断开。
CN2008800002974A 2007-01-26 2008-01-18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3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16409A JP5130726B2 (ja) 2007-01-26 2007-01-26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媒体
JP016409/2007 2007-01-26
PCT/JP2008/051026 WO2008090967A1 (ja) 2007-01-26 2008-01-18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2378A true CN101542378A (zh) 2009-09-23
CN101542378B CN101542378B (zh) 2011-06-08

Family

ID=39644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029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2378B (zh) 2007-01-26 2008-01-18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64552B2 (zh)
EP (1) EP2108995A4 (zh)
JP (1) JP5130726B2 (zh)
CN (1) CN101542378B (zh)
WO (1) WO2008090967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8976A (zh) * 2011-08-08 2013-02-13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CN103270446A (zh) * 2010-10-29 2013-08-28 米路塔克控股公司 电润湿光学元件
CN105793759A (zh) * 2013-09-25 2016-07-20 亚马逊科技公司 电润湿元件
CN107092088A (zh) * 2017-05-05 2017-08-25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双稳态电润湿基板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501853A (zh) * 2018-05-18 2019-11-26 深圳华信嘉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三电极电调光器件及其制备和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6778B2 (en) 2003-03-27 2007-07-24 Panduit Corp. Releasable barb assembly
US7911681B2 (en) * 2005-07-29 2011-03-2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medium
TWI354113B (en) * 2007-12-28 2011-12-11 Ind Tech Res Inst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DE102009022788B9 (de) * 2009-05-27 2013-10-10 Advanced Display Technology Ag Vorrichtung zur Anzeige von Information
EP2467038A2 (en) * 2009-08-13 2012-06-27 Code Footwear, LLC Reconfigurable shoes and apparel and docking assembly therefor
KR20120010023A (ko) 2010-07-23 2012-02-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12060244A1 (ja) * 2010-11-01 2012-05-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2081509A1 (ja) * 2010-12-17 2012-06-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5739719B2 (ja) * 2011-04-25 2015-06-2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WO2013031532A1 (ja) * 2011-08-31 2013-03-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WO2018049399A1 (en) * 2016-09-12 2018-03-1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optical switch system with anti-wetting coa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8593A (en) * 1996-06-03 1998-09-15 Xerox Corporation Electrocapillary color display sheet
JP2001356374A (ja) 2000-06-14 2001-12-26 Canon Inc 電気泳動型表示装置
JP2002357853A (ja) 2001-03-30 2002-12-13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4934908B2 (ja) 2001-05-11 2012-05-2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型カラー表示装置
US7463398B2 (en) * 2002-02-19 2008-12-09 Liquivista B.V. Display device
JP2004144998A (ja) * 2002-10-24 2004-05-20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
CN100405186C (zh) * 2002-12-05 2008-07-23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及液晶显示装置用隔件的制造方法
KR20050092786A (ko) 2003-01-27 2005-09-22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JP4491252B2 (ja) * 2003-01-31 2010-06-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ウェッティング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0405120C (zh) * 2003-05-22 2008-07-23 利奎阿维斯塔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件
WO2004104671A1 (en) 2003-05-22 2004-12-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JP2006195135A (ja) * 2005-01-13 2006-07-27 Casio Comput Co Ltd 表示装置
DE602006011441D1 (de) * 2005-02-28 2010-02-1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zeigeeinrichtung
JP4588491B2 (ja) 2005-03-01 2010-12-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US7911681B2 (en) * 2005-07-29 2011-03-2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Display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mediu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0446A (zh) * 2010-10-29 2013-08-28 米路塔克控股公司 电润湿光学元件
CN102928976A (zh) * 2011-08-08 2013-02-13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CN105793759A (zh) * 2013-09-25 2016-07-20 亚马逊科技公司 电润湿元件
CN107092088A (zh) * 2017-05-05 2017-08-25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双稳态电润湿基板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0501853A (zh) * 2018-05-18 2019-11-26 深圳华信嘉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三电极电调光器件及其制备和控制方法
CN110501853B (zh) * 2018-05-18 2022-11-22 深圳华信嘉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对比度三电极电调光器件及其制备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90967A1 (ja) 2008-07-31
JP5130726B2 (ja) 2013-01-30
JP2008185610A (ja) 2008-08-14
CN101542378B (zh) 2011-06-08
EP2108995A4 (en) 2010-07-28
US20090046045A1 (en) 2009-02-19
US8164552B2 (en) 2012-04-24
EP2108995A1 (en) 2009-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2378B (zh) 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显示装置的显示介质
US10599005B2 (en) Electro-optic displays
US7911681B2 (en) Display devic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medium
US9726959B2 (en) Color electro-optic displays, an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US20180164652A1 (en) Electro-optic media produced using ink jet printing
CN100538492C (zh) 显示装置、其制造方法及显示介质
US20030132925A1 (en) Spacer layer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US20180088429A1 (en) Color Electronic Pap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989022B (zh) 封入包含电泳粒子的分散液的封入方法及电泳显示体
JP5286894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2445807B (zh) 电泳显示装置以及用于制造所述电泳显示装置的方法
KR20130078094A (ko) 전기영동성 마이크로캡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5272504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268320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媒体
KR20130079069A (ko) 마이크로캡슐을 포함하는 전자종이용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4279999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985676A (zh) 电泳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JP2017138392A (ja) 電気泳動表示シート及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2015194594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