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1071A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1071A
CN101541071A CN200810178086A CN200810178086A CN101541071A CN 101541071 A CN101541071 A CN 101541071A CN 200810178086 A CN200810178086 A CN 200810178086A CN 200810178086 A CN200810178086 A CN 200810178086A CN 101541071 A CN101541071 A CN 101541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tation
data
signal
receiving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8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1071B (zh
Inventor
玉木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41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1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1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10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olerance to errors in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ti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和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可以使从多个发送站并行发送给接收站的信号在接收站中同步。在第1、第2发送站协作向同一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2发送站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计算发给接收站的数据发送定时的调整量,第1发送站在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在基准定时发送数据,第2发送站在各个TDMA时隙,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调整量确定的发送定时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更加具体地讲,涉及通过多个基站协调向同一终端并行发送数据来增大系统吞吐量(throughput)的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通信速度的高速化,在无线LAN及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可以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是由发送站利用多个天线并行发送数据,由接收站利用多个天线接收从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在发送站和接收站一对一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作为将无线传输路径具有的通信容量发挥到最大限度的方式,已经知道有固有模式传输方式。在固有模式传输方式中,对表示发送接收天线之间的无线传输路径特性的信道矩阵H进行固有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奇异值分解),对发送向量信号和接收向量信号加权计算通过固有分解得到的矩阵,由此将传输路径具有的容量发挥到最大限度。
但是,固有模式传输方式需要将接收侧测定的信道信息反馈给发送侧,所以不适合无线传输路径的变动比较大的通信环境。固有模式传输方式适合于例如像无线LAN那样、以无线传输路径的变动比较小的准静态通信环境为前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速度提高。
关于一个发送站和多个接收站进行通信的一对N的无线通信(BC: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以及多个发送站和一个接收站进行通信的M对一的无线通信(MAC:Multiple Access Channel:多接入信道)中的通信容量,从信息理论的观点出发进行了许多研究。
关于BC的通信容量,例如已被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Dirty Paper Coding(脏纸编码)赋予系统容量的上限的方式、和非专利文献2证明。但是,尚未得知用于实现系统容量的上限的具体手段。并且,Dirty Paper Coding在发送侧不能瞬时掌握接收侧测定的信道信息时不成立,但在将接收侧测定的信道信息通过反馈链路通知发送侧的情况下,由于信道变动而加大性能恶化,所以难以实现BC通信容量的上限。
并且,已经公知BC通信容量受到发送站具有的天线数量的限制。非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概念,通过多个发送站协同进行Dirty Paper Coding,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但是,在该文献中,以发送接收定时完全同步的理想通信系统作为前提,对于考虑了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发送站与接收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的、可以实现的协调控制,则并未公开。
【非专利文献1】Writing on dirty paper,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29,issue 3,May 1983,M.Costa著,IEEE发行,pp.440,FIG.1,”Variationof Gaussian-Shannon channel”
【非专利文献2】W.Yu and J.M.Cioffi,”Sum capacity of Gaussian vectorbroadcast channels”,IEEE Trans.Inform.Theory,Vol.50,No.9,pp.1875-1892,Sept.2004
【非专利文献3】S.Shamai and B.Zaidel,”Enhancing the cellulardownlink capacity via co-processing at the transmitting end”,in Proceedings ofIEEE Vehicular Tech.Conf.,May 2001-Spring,pp.1745-1749.
在利用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的虚拟的并行传输路径的MIMO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发送站的多个天线并行发送的信号的一部分由位于发送站和接收站之间的壁等反射并到达接收站,所以从发送站在相同定时发送的并行信号,作为路径因每个发送天线而不同并具有传输延迟时间差的并行信号,到达接收站的多个天线。因此,在MIMO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吸收因信号路径而不同的传输延迟时间的偏差,在信号接收期间的前头定义被称为保护间隔(guard interval)的时间幅度,在接收站中,将保护间隔内到达的信号串作为发送站并行发送的信号串来处理,并进行MIMO接收处理。
但是,例如在使位于较远位置的第1、第2发送站协作,从这些发送站向一个接收站发送了MIMO并行信号时,由于第1发送站的天线组与第2发送站的天线组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所以到达接收站的并行信号中产生超过保护间隔的传输延迟时间差,存在不能在接收站侧进行MIMO接收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和发送定时控制方法,通过协调控制多个发送站,能够以较高吞吐量并行发送发给同一接收站的数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和发送定时控制方法,使从多个发送站并行发送给同一接收站的数据能够以允许范围内的时间差到达接收站。
本发明的另外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其与其他基站协作控制发送定时,以便将接收站中的信号接收定时的偏差范围控制在保护间隔内,向一个或多个接收站发送数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在该系统中,分别具有多个天线的第1发送站和第2发送站协作,一系列的TDMA时隙向同一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信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发送站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所述第1、第2发送站之间以及所述第1、第2发送站与所述接收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
所述第2发送站根据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的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调整量确定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更加具体地讲,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包括第1 TDMA时隙和第2TDMA时隙。
在所述第1 TDMA时隙中,所述第1发送站在时隙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所述接收站在接收所述同步控制信号后经过规定时间T的时间点,向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1 TDMA时隙,检测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存储表示所述第1 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的第1时间信息、和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所述响应信号之间的接收时刻时间差的第2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2 TDMA时隙,所述第2发送站在时隙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所述接收站在接收所述同步控制信号后经过规定时间T的时间点,向所述第2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2 TDMA时隙,测定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所述接收部发送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根据表示该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和所述第1、第2时间信息,计算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例如,在把所述第1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ab、把第2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1、把第3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2时,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由Tab-(T2-T1)来表示。
本发明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也可以适用于第1发送站和第2发送站协作向多个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信号的情况。
该情况时,所述第2发送站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所述第1、第2发送站之间以及所述第1、第2发送站与所述各个接收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
所述第2发送站根据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计算每个所述接收站的数据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各个接收站的数据,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发送定时调整量确定的按每个接收站而不同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各个接收站的数据。
具体地讲,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包括第1 TDMA时隙和第2 TDMA时隙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 TDMA时隙中,所述第1发送站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接收到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所述各个接收站在经过按每个接收站而不同的各自的等待时间的时间点,向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所述第2发送站检测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来自所述各个接收站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存储表示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的第1时间信息、和按所述每个接收站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的第2时间信息。
在所述第2 TDMA时隙,所述第2发送站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接收到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各个接收站在经过所述各自的等待时间的时间点,向所述第2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所述第2发送站测定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来自所述各个接收站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所述第2发送站按所述每个接收站,根据表示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和所述第1、第2时间信息,计算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所述数据和导频信号,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检测时隙基准定时与所述导频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把该时间差作为所述Tab的最新值,计算在下一个TDMA时隙应该适用的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连接到基站控制装置,并与连接到所述基站控制装置的其他基站协作,而且具有在一系列的TDMA时隙向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的多个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用于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主基站时,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 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而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从基站时,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2 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的单元;
用于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从基站时,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 TDMA时隙,检测所述其他基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并在存储器中存储第1时间信息和第2时间信息,而在所述第2 TDMA时隙,检测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并把表示该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单元,其中该第1时间信息表示所述第1 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该第2时间信息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接收时刻时间差;
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第1、第2、第3时间信息,计算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发送定时的调整量,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单元;和
发送定时控制部,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主基站时,在向所述接收站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期间中包含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而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从基站时,在向所述接收站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期间中包含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存储器表示的调整量确定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多个发送站(基站)协作向同一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时,可以使到达接收站的并行数据信号的接收定时的偏差在由保护间隔定义的允许范围内同步。因此,根据本发明,接收站可以对接收数据信号进行正常的MIMO信号处理。并且,通过使多个发送站协作,可以增加在数据发送中使用的有实效的天线数量,所以能够改善系统整体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2是说明两个基站协作发送数据信号时的问题点的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多个基站的协调控制所需要的延迟时间测定的图。
图4是表示延迟期间测定期间与基站协调发送期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说明从两个基站向一个终端发送数据时的基于本发明的发送定时控制的图。
图6是表示在延迟期间测定期间执行的通信序列的第1实施例的图。
图7是表示在延迟期间测定期间执行的通信序列的第2实施例的图。
图8是说明从两个基站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时的基于本发明的发送定时控制的图。
图9是表示基站1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终端50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1是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图。
符号说明
10基站;20基站控制装置;22网关;50终端;11、51无线部;12、51调制解调器部;13、53接收部;14、54发送定时控制部;15、55复用电路;16、56导频生成部;17、57发送部;18、58控制部;19站间接口;110、510天线;131、531 MIMO解调器;132、532 P/S转换器;133、533纠错解码器;171、571纠错编码器;172、572复用电路;173、573 S/P转换器;174、574 MIMO调制器;181、581信号分离电路;182、582导频信号处理部;184、584主控制部;183延迟控制信息文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的一例。
这里示出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连接网络NW的基站控制装置20-1;通过线路21连接基站控制装置20-1的多个基站10(10A、10B、…);和与这些基站通信的多个终端50(50-1、50-2、…)。基站10和终端50具有多个天线。基站控制装置20-1管理其属下的多个基站10A、10B、…,使几个基站协作以基站协调控制模式与终端进行通信。
图1表示在某个时间点,基站10A和10B协作并以协调控制模式向终端50-1和50-3发送数据的状态。这样,通过使多个基站协作向终端发送数据,可以增加发送天线的数量,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
各个终端50的天线接收从基站10A、10B通过多个天线并行发送的数据信号。作为从天线的接收信号中分离所期望的信号的方法,例如采用连续干扰抵消法(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在Successive InterferenceCancel中,对从接收状态最好的天线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获得最初的数据信号。将最初的数据信号再编码并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剩下除最初的数据信号之外的信号成分。因此,通过重复进行剩下来的信号的解码、再编码、以及从接收信号中去除再编码信号,可以分离出所期望的数据信号。
基站控制装置20-1通过网关(GW)22连接其他基站控制装置20-2。多个基站控制装置可以通过交换各自属下的基站的状态信息,避免在所属的基站控制装置不同的基站之间的干扰。另外,根据需要在多个基站控制装置之间进行协调控制,可以使所属的基站控制装置不同的多个基站协作动作。
下面,参照图2,说明基站10A和10B协作向终端50-1并行发送数据时的问题点。在此,假设在基站10A向终端50-1发送数据信号Sa1、基站10B向终端50-2发送数据信号Sb1时,在基站10A和10B之间存在同步误差Te。
从基站10A发送的数据信号Sa1像直接波和反射波那样沿着不同路径(多路径)到达终端50-1。在图2中,数据信号Sa1成为具有时间差的数据信号Sa1(1)、Sa1(2)到达终端50-1。Ta表示数据信号Sa1的传输延迟时间。
作为可以提高对于由多路径引起的错误的耐受性的无线通信方式,已经知道有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在OFDM的解调处理中,为了避免信号的解调单位即码元之间的干扰,在发送码元之间设定了无信号期间GI(保护间隔)。保护间隔是考虑到基站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及由于存在于基站周围的反射物等形成的信号传输路径的时间差等而设计的,所以可以假定基于路径差异的数据信号Sa1(1)和Sa1(2)的传输延迟差被控制在由保护间隔GI定义的允许时间幅度内。
基站10B发送给终端50-1的数据信号Sb1也经过不同路径成为信号Sb1(3)和Sb1(4),到达终端50-1。Tb表示数据信号Sb1的传输延迟时间。
另外,在基站10A和10B之间存在同步误差Te时,如果也考虑传输延迟时间Ta、Tb的时间差,则数据信号Sa1和Sb1的时间差Td超过保护间隔GI的可能性增大。尤其在像无线LAN系统那样、基站10A和10B不同步运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基站之间的同步误差Te比较大,所以基站10A和10B即使在逻辑上同时发送发给同一终端50-1的数据,数据信号Sa1和Sb1在终端50-1的接收定时也有可能大幅度偏移。该情况下,由于数据信号Sa1和Sb1相互作为干扰成分起作用,所以在SuccessiveInterference Cancel那样的方法中,终端50-1不能从接收信号中分离出所期望的信号。
图3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多个基站的协调控制所需要的延迟时间测定的图。
在此,基站10A作为主基站与作为从基站的基站10B互相协作,从基站10B调整发给终端50-1的信号发送定时(同步控制),以使来自基站10A的发送信号与来自基站10B的发送信号同时到达终端50-1。但是,此处说明的同步控制也可以扩展为把多个终端作为对象的数据的发送定时控制,例如,在图1所示的终端50-1和50-3双方中,用于使来自基站10A的发送信号与来自基站10B的发送信号的接收定时一致的发送定时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基站10在固定周期的TDMA时隙与终端通信。该情况时,各个基站例如按照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等通信协议,使基站定时器同步,按照基站定时器生成各自的TDMA时隙,在TDMA时隙的区段中不需要像保护间隔那样的高精度同步。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说明如图4所示把TDMA时隙1和TDMA时隙2用作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把TDMA时隙3和TDMA时隙4用作基站协调发送期间的同步控制。在此,为了简化起见,利用两个TDMA时隙表示基站协调发送期间,但在实际应用中,基站协调发送期间由任意数量的一系列TDMA时隙构成。
从基站10B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对于成为与主基站10A的协调控制的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测定同步控制所需要的延迟时间。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不仅从基站10B,主基站10A也可以测定同步控制所需要的延迟时间。
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例如在TDMA时隙1从主基站10A向终端50-1发送SYNC导频信号(步骤1),接收到该信号的终端50-1在经过预先确定的等待时间T的时间点,返回SYNC响应信号(步骤2)。
从基站10B在TDMA时隙1中,监视主基站10A发送的SYNC导频信号和终端50-1发送的SYNC响应信号,测定SYNC导频信号的接收时刻t(Rx1)与SYNC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t(Rx2)之间的时间差T1。
在TDMA时隙2,由从基站10B向终端50-1发送SYNC导频信号(步骤3),接收到该信号的终端50-1在经过等待时间T时,返回SYNC响应信号(步骤4)。从基站10B测定SYNC导频信号的接收时刻t(Tx3)与SYNC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t(Rx4)之间的时间差T2。
从基站10B利用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测定的T2与T1之间的时间差ΔT(=T2-T1),调整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发给终端50-1的信号的发送定时,由此,实现终端50-1可以同时接收来自基站10A、10B的发送信号的同步控制。
具体地讲,从基站10B按照图5所示,把TDMA时隙3中来自主基站10A的导频信号Pa的接收定时t2作为基准,在比其超前ΔT的定时t0,发送发给终端50-1的信号S1b。主基站10A在表示TDMA时隙3的开始的基准定时t1,发送发给终端50-1的数据信号Sa1。该数据信号Sa1在传输延迟时间Ta之后被终端50-1接收。
在把主基站10A与终端50-1之间的距离设为D1、把光速设为c时,Ta为D1/c。与此相同,在把从基站10B与终端50-1之间的距离设为D2时,从基站10B在定时t0发送的数据信号Sb1在传输延迟时间Tb=D2/c之后被终端50-1接收。在把主基站10A与从基站10B的距离设为D12时,主基站10A的导频信号Pa到达从基站10B所需要的时间Tab为D12/c。
因此,把在TDMA时隙3的开始时刻t1从主基站10A发送的导频信号Pa被从基站10B接收的时刻t2作为基准,从基站10B如果在偏移ΔT=Tb-Ta+Tab=(D2/c)-(D1/c)+(D12/c)的定时t0发送数据信号Sb1,则可以吸收在图2中说明的传输延迟时间差和同步误差,使数据信号Sa1和Sb1在终端50-1的接收定时一致。Tab的值可以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测定。ΔT与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测定的T2和T1之间的时间差一致,这通过以下说明可知。
图6表示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执行的通信序列的一个实施例。
在TDMA时隙1,主基站10A在时隙基准定时向终端50-1发送同步控制信号(SYNC导频)(SQ01)。终端50-1若接收SYNC导频(S51),则在经过一定时间T时,向主基站10A返回SYNC响应(SQ02、S52)。从基站10B监听主基站10A与终端50-1之间的发送接收信号,存储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和SYNC响应的接收时刻(S11、S12),计算时间差T1(B),并存储其值(S13)。另一方面,主基站10A也计算从发送SYNC导频起到接收到SYNC响应为止的时间差T2(A),并存储其值。在此,括号内的A、B是为了区分测定时间差T1、T2的基站而赋予的。
T1(B)和T2(A)的值可以利用下式(1)和(2)表示。
T1(B)=(D1/c)+T+(D2/c)-(D12/c)  ……式(1)
T2(A)=(D1/c)×2+T              ……式(2)
在TDMA时隙2,由从基站10B向终端50-1发送同步控制信号(SYNC导频)(SQ03),存储SYNC导频的发送时刻(S14)。终端50-1若接收SYNC导频(S53),则在经过一定时间T时,向从基站10B发送SYNC响应(SQ04、S54)。从基站10B接收SYNC响应并存储该接收时刻(S15),并计算从发送SYNC导频起到接收到SYNC响应为止的时间差T2(B)和ΔT=T2-T1的值(S16)。
主基站10A把从基站10B发送的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与终端50-1发送的SYNC响应的接收时刻之差,存储为T1(A)。
T2(B)和T1(A)的值可以利用下式(3)和(4)表示。
T2(B)=(D2/c)×2+T                ……式(3)
T1(A)=(D2/c)+T+(D1/c)-(D12/c)
     =T1(B)                      ……式(4)
根据式(3)和(1)可以得到下式(5)。
T2(B)-T1(B)=(D2/c)-(D1/c)+(D12/c)
           =Tb-Ta+Tab(=ΔT)     ……式(5)
即,可知,可以把来自主基站10A的导频信号Pa的接收时刻t2作为基准,使来自从基站10B的数据信号Sb1的发送定时t0仅偏移ΔT=T2-T1即可。另外,数据信号的发送定时t0根据Tab的值、与Tb和Ta之间的大小关系,有时会在TDMA时隙3的基准定时t1前面,有时也会在其后面。
从基站10B为了在导频信号Pa的接收时刻t2之前发送数据信号Sb1,需要事前预测TDMA时隙3中的导频信号接收时刻t2。在本实施例中,各个基站10为了生成具有固定时隙长度的TDMA时隙,可以利用在此前的时隙接收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定时,预测下一个时隙中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定时。
例如,从基站10B存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的TDMA时隙1中的来自基站10A的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与TDMA时隙1的基准定时(开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Tab,向TDMA时隙3的基准定时加算Tab,由此可以预测TDMA时隙3中的导频接收定时t2。在本发明中,从两个基站10A、10B并行发送的数据信号只要在终端50-1的保护间隔的时间幅度内同步即可,所以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的各个TDMA时隙中,适用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检测的时间差Tab也能够获得充足的效果。
与此相同,在主基站10A侧,也把从TDMA时隙2的基准定时起、到从基站10B所发送的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为止的经过时间存储为Tba。在图5中,把基站10A设为同步控制中的主基站,把基站10B设为从基站,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主基站10A在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t1发送数据信号,从基站10B在利用ΔT调整后的定时t0发送数据,但也可以在主基站10A侧计算ΔT=T2(A)-T1(A),所以可以利用ΔT和Tba的值调整数据发送定时。因此,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的中途,可以切换主基站和从基站,使基站10B在基准定时发送数据,使基站10A在利用ΔT调整后的定时发送数据。
另外,主基站10A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与在基准定时t1发送的数据信号Sa1同步发送导频信号Pa,从基站10B根据上述导频信号Pa的接收时刻和时隙的基准定时,计算新的时间差Tab,并在下一个TDMA时隙利用该时间差。这样,通过使用最新的值作为时间差Tab,可以实现跟踪主基站10A和从基站10B中的时隙周期变动的同步控制。
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主基站10A也可以不在各个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t1发送导频信号Pa,而是从数据信号Sa1的前头(时隙基准定时t1)起延迟固定的偏置时间后发送导频信号Pa。在导频信号Pa的发送时刻包括与TDMA时隙的前头之间的偏置时,从基站10B通过从上述导频信号的接收时刻中减去偏置值,可以计算正确的传输延迟时间Tab。
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发送的导频信号Pa可以是与在延迟期间测定期间发送的SYNC导频相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与SYNC导频不同的格式的信号。并且,导频信号Pa的发送偏置的值可以根据每个基站而不同。该情况下,作为导频信号Pa的发送源的主基站利用周期地发送的信标(beacon)信号等,将自身适用的偏置的值告知从基站。也可以取代利用定期的信标信号来告知偏置值,而改由基站向应该进行基站协调的其他基站询问偏置值。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表示使来自基站10A、10B的发送信号在两个终端50-1、50-2中同步时,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执行的通信序列。在此,把基站10B使终端50-i的接收信号同步所需要的时间差T1、T2表述为T1(iB)、T2(iB)。
为了使来自基站10A、10B的发送信号在终端50-1中同步,基站10B所需要的时间差T1(1B)、T2(2B),通过从基站10B在SQ01~SQ04执行在图5中说明的步骤S11~S16得到。并且,为了使来自基站10A、10B的发送信号在终端50-2中同步所需要的时间差T1(2B)、T2(2B),也可以利用与T1(1B)、T2(1B)相同的方法得到。
即,针对从主基站10A发送的SYNC导频信号,终端50-2在预定时间后返回SYNC响应(SQ12),针对由从基站10B发送的SYNC导频信号,终端50-2在预定时间后返回SYNC响应(SQ14)即可。该情况时,为了避免终端50-1返回的SYNC响应与终端50-2返回的SYNC响应冲突,使终端50-2在与终端50-1的等待时间T不同的等待时间返回SYNC响应。
在图7中,把终端50-1的等待时间设定为T,把终端50-2的等待时间设定为2T。各个终端的等待时间例如可以在利用关联消息(associationmessage)使终端连接基站时,由基站控制装置明示地分配即可。各个终端也可以利用与终端ID的值相对应的固有的等待时间。
还可以把避免从多个终端发送的响应包的冲突所需要的微小时隙时间设为T,把终端中的响应包的发送等待时间设为kT,在将kT的最大值控制为TDMA时隙的范围内,利用相同随机数确定k。但是,各个终端必须在延迟时间差测定期间内使k的值保持一定值。
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与从基站10B相同,主基站10A也可以获取终端50-1用的延迟时间信息T1(1A)、T1(2A)、和终端50-2用的延迟时间信息T1(2A)、T2(2A),所以在向多个终端发送数据时,可以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内切换主基站和从基站。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10B(10A)在接收SYNC响应时,识别所接收的SYNC响应中包含的终端ID,将延迟时间信息T1(i)、T2(i)与终端50-i的ID对应起来加以存储。
图8表示在第2实施例的基站协调控制期间中向终端50-1、50-2的数据发送。
主基站10A在TDMA时隙3的基准定时t1,发送发给终端50-1的数据信号Sa1和发给终端50-2的数据信号Sa2。数据信号Sa1在传输延迟时间Ta1之后被终端50-1接收,数据信号Sa2在传输延迟时间Ta2之后被终端50-2接收。
从基站10B与在图4中说明的第1实施例相同,把来自主基站10A的导频信号Pa的接收时刻t2作为基准,发给终端50-1的数据信号Sb1是在偏离了ΔT(1)=T2(1B)-T1(1B)的定时t01发送,而发给终端50-2的数据信号Sb2是在偏离了ΔT(2)=T2(2B)-T1(2B)的定时t02发送。
数据信号Sb1在传输延迟时间Tb1之后被终端50-1接收,根据在图5中说明的原理,在终端50-1与数据信号Sa1同步。同样,数据信号Sb2在传输延迟时间Tb2之后被终端50-2接收,并在终端50-2与数据信号Sa2同步。在终端50-1(50-2),从基站10A、10B分别发送的数据信号的接收定时在保护间隔的时间幅度内一致,所以可以通过SuccessiveInterference Cancel去除干扰成分,解码所期望的信号Sa1、Sb1(Sa2、Sb2)。
图9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同步控制功能的基站10(10A、10B、…)的一个实施例。
基站10包括:具有用于发送接收无线信号的多个天线110(110a~110d)的无线部11;连接无线部11的调制解调器部12;连接调制解调器部12的控制部18和站间接口19。
无线部11包括:连接天线110(110a~110d)的具有发送接收切换功能的共用器111(111a~111d);连接共用器111(111a~111d)的接收器112(112a~112d)和发送器113(113a~113d)。接收器112i(i=a~d)对来自天线110i的接收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转换为基带频带的模拟信号,然后转换(A/D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给调制解调器部12。另一方面,发送器113i(i=a~d)把从调制解调器部12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D/A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频带的转换和功率放大,然后输出给共用器111i。
调制解调器部12包括:从无线部11的多个接收器112a~112d并行输入接收信号的接收部13;连接无线部11的多个发送器113a~113d的发送定时控制部14;连接发送定时控制部14的复用电路15;连接复用电路15的导频生成部16和发送部17。
接收部13包括MIMO解调器131、并行/串行(P/S)转换器132和纠错解码器133。并且,发送部17包括:多个纠错解码器171(171a~171c);对纠错解码器171a~171c的输出进行复用的复用电路172;把从复用电路172输出的串行信号转换为并行信号的S/P转换器173;连接S/P转换器173的MIMO调制器174。
从无线部的接收器112a~112d输出的接收信号并行输入调制解调器部12的接收部13,通过MIMO解调器131复原分配给多个天线的来自多个终端的发送信号。被复原的对应于多个天线的数量的信号通过P/S转换器132被转换为可以解码的数据,通过纠错解码器133实施纠错解码处理后,作为接收数据输出给控制部18。
在控制部18,通过信号分离电路181从由接收部13输出的接收信号中分离控制信号、用户数据、SYNC导频和SYNC响应信号。控制信号输入主控制部184,被实施对应于控制信号的协议处理。用户数据输入站间接口19,在复用电路192中与从主控制部184输出的控制信号复用后,发送给基站控制装置20。SYNC导频和SYNC响应信号输入导频信号处理部182。
控制部18具有用于存储SYNC导频和SYNC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的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中也存储着同步控制所需要的时刻信息、时间差信息(ΔT)、表示基站是否正在以协调控制模式动作的控制模式信息。主控制部184根据来自基站控制装置20的控制信号接收到控制模式信息时,将其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通过参照上述控制模式信息,判定基站10是应该作为协调控制中的主基站10A动作、还是应该作为从基站10B动作。
从基站控制装置20接收的数据,通过站间接口19的信号分离电路191被分离为按终端划分的多个数据流。按每个终端分离的数据流输入发送部17的纠错编码器171b、171c,在各个纠错编码器中,被转换为附加了纠错用的冗长代码的编码数据。在图中示出了数据流的数量为2的情况,但在数据流数量为3以上时,只要增加纠错编码器的数量即可。
在主控制部184生成的发给终端的控制信号,通过纠错编码器171a被转换为附加了纠错用的冗长代码的编码数据。纠错编码器171a~171c的输出在复用电路172中被复用后,输入S/P转换器173。S/P转换器173把复用电路172的输出信号S/P转换为多串信号,以便可以向多个天线110a~110d分配发送信号。从S/P转换器173输出的并行信号输入MIMO调制器174,被调制成为可以在各个终端中进行MIMO解调。MIMO调制器174可以适用例如线性处理及Tomlinson-Harashima Precoding(汤姆林森-哈拉希玛预编码)等公知的调制方法。
导频生成部16在由控制信号处理部184指示的定时生成SYNC导频信号。由导频生成部16生成的SYNC导频信号和从发送部17的MIMO调制器174输出的数据信号,在复用电路15中被复用后,输出给发送定时控制部14。
发送定时控制部14具有TDMA时隙(TDMA帧)的生成功能,参照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的控制模式信息,在基站正以基站协调模式动作时,在TDMA时隙的开始定时(基准定时),将时隙序号和时刻t1通知给控制部18的主控制部184(信号C1)。主控制部184把由发送定时控制部14通知的TDMA时隙的开始时刻t1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用于计算基站之间的延迟期间Tab。
控制部18的导频信号处理部182若从信号分离电路181接收到SYNC导频,则将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与发送源基站的ID对应起来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并且,若接收到SYNC响应信号,则将发送源终端的ID和接收时刻,与上述SYNC导频的发送源基站的ID对应起来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将SYNC响应的接收通知给主控制部184。
被通知SYNC响应接收的主控制部184,参照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计算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与SYNC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判定自身的控制模式。
在控制模式为主基站时,主控制部184把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与SYNC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设为T1或T2,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根据TDMA时隙2的开始时刻和在TDMA时隙2接收的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计算Tba的值,将其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并且,在T1的值被确定时,计算时间差ΔT(=T2-T1),并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
在控制模式为从基站时,主控制部184把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与SYNC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的时间差设为T1或T2,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根据TDMA时隙1的开始时刻和在TDMA时隙1接收的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计算Tab的值,将其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并且,在T2的值被确定的时间点,计算时间差ΔT(=T2-T1),并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
发送定时控制部14参照存储在延迟控制信息文件183中的控制模式信息,在自身成为协调控制中的主基站时,在基站协调发送期间的各个TDMA时隙,在图5所示的基站10A的发送定时t1,向无线部11输出复用电路15的输出数据,在自身成为从基站时,在调整时间后的发送定时t0,向无线部11输出复用电路15的输出。
如在图7中说明的那样,在把多个终端作为同步控制的对象时,例如可以在发送部17的复用电路172中根据图8所示的ΔT(1)与ΔT(2)之间的时间差,对发给各个终端的数据信号调整时间即可。
例如图8所示,在发给终端50-1的数据信号Sb1的调整时间ΔT(1)=T2(1)-T1(1)大于发给终端50-2的数据信号Sb2的调整时间ΔT(2)=T2(2)-T1(2)时,在相当于Δt=ΔT(1)-ΔT(2)的期间,在数据信号Sb2的前面插入伪(dummy)数据。
具体地讲,例如在向纠错编码器171b提供数据信号Sb1、向纠错编码器171c提供数据信号Sb2时,在数据信号Sb1的最初的Δt期间,在复用电路172中取代纠错编码器171c的输出,而将0信号串与数据信号Sb1复用,在经过Δt期间后,将从纠错编码器171c输出的数据信号Sb2与数据信号Sb1复用。该情况时,发送定时控制部14可以在根据ΔT(1)的值调整后的定时t0,将复用电路15的输出信号输出给无线部11即可。
也可以取代控制纠错编码器171b、171c的输出,而在纠错编码器171b、171c的前段配置缓冲存储器,按照Δt=ΔT(1)-ΔT(2),控制由缓冲存储器向纠错编码器171b、171c的数据供给。
在前者的情况下,当用发送部17的复用电路172调整数据流之间的相位时,由发送定时控制部14控制复用电路172,而在后者的情况下,当在纠错编码器171b、171c的前段调整数据信号之间的相位时,由主控制部184控制来自缓冲存储器的数据的读出即可。
图10表示终端50的一个实施例。
各个终端50包括无线部51、连接无线部51的调制解调器部52、连接调制解调器部52的控制部58和编解码器(CODEC)59。
无线部51的天线数量比基站数量少,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部51具有两个天线510a、510b。在天线510a(510b)上,通过共用器511a(511b)连接着接收器512a(512b)和发送器513a(513b)。
调制解调器部52与基站相同,包括从无线部51的接收器512a、512b并行输入接收信号的接收部53;连接无线部51的发送器513a、513b的发送定时控制部54;连接发送定时控制部54的复用电路55;连接复用电路55的导频生成部56和发送部57。
接收部53包括MIMO解调器531、P/S转换器532和纠错解码器533,发送部57包括:纠错解码器571a、571b;复用这些纠错解码器的输出的复用电路572;连接复用电路572的S/P转换器573;连接S/P转换器573的MIMO调制器574。
编解码器(CODEC)59连接未图示的语音通话功能部,通过便携电话进行规定的语音编码/解码处理。从语音通话功能部输出的语音信号在编解码器59编码后,输入纠错解码器571b。
控制部58包括:连接接收部53的信号分离电路581;连接信号分离电路581的导频信号处理部582和主控制部(处理器)584;通过内部总线585连接主控制部(处理器)584的储存器583;和连接内部总线585的外部接口586。在外部接口586上连接着未图示的显示装置及输入键盘等输入输出装置。在储存器583中存储着主控制部584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及数据。
信号分离电路581识别从接收部53输出的信号的种类,语音信号输出给编解码器59,SYNC导频输出给导频信号处理部582,语音之外的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输出给主控制部584。主控制部584若接收到控制信号,则执行对应于控制信号的协议处理,若接收到用户数据,则执行对应于接收数据的应用程序。例如,在从调制解调器部52输入动态图像数据时,主控制部584按照MPEG等图像解码程序(routine)解码接收数据之后,通过接口586输出到显示画面上。也可以在将接收数据暂且存储在储存器中后进行图像的解码。并且,图像的解码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发送定时控制部54根据传输延迟来调整从终端发送给基站的数据的发送定时。调整发送定时所需要的延迟控制信息与基站10相同,通过导频信号处理部582和主控制部584存储在储存器583中。如果不需要对应于传输延迟的数据发送定时调整,则不需要在储存器583中存储延迟控制信息。
终端50按照在图6中说明的那样,在从基站接收到SYNC导频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发送SYNC响应。在本实施例中,导频信号处理部582检测到SYNC导频时,将SYNC导频的发送源信息和接收时刻存储在储存器583的发送控制信息区域中,向主控制部584输出SYNC响应的发送请求。主控制部584若从导频信号处理部582接收到SYNC响应的发送请求,则参照存储在储存器583的发送控制信息区域中的SYNC导频接收时刻,在经过预定的等待时间T之后的定时,指示导频生成部56生成SYNC响应。等待时间T是因每个终端而不同的值,被存储在发送控制信息区域中。另外,当在主控制部584中进行SYNC导频的接收时刻的存储时,可以省略导频信号处理部582,直接从信号分离电路581将SYNC导频通知主控制部584即可。
根据本发明,从分别具有多个天线的多个基站向同一终端发送的数据信号,通过基站协调来进行发送定时控制,所以在终端50中就像从同一基站并行发送的数据信号那样,可以把从不同基站并行发送的数据信号作为接收定时统一到响应区间的时间幅度内的并行数据信号来加以接收,因此,可以增大基站侧的看上去的发送天线数量,提高系统整体的吞吐量和每个用户终端的吞吐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协调控制的吞吐量增大效果的曲线图。
在此,假定基站10A和10B分别具有4个天线,用户终端50(50-1、50-2、50-3、…)也分别具有4个天线的情况。在图11中,横轴表示用户终端数量,纵轴表示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吞吐量的平均值,该值是通过将由图1所示的基站10A和10B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整体吞吐量除以用户终端数量得到的。
如曲线1所示,在基站10A单独发送数据时(发送天线数量:4),在作为通信对象的用户终端数量为4台时,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吞吐量平均值为10bit/s/Hz,随着用户终端数量增加,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吞吐量平均值减小。相比之下,如曲线2所示,在通过基站控制装置20a使基站10A和基站10B协作来协调控制数据发送时,可以将基站侧的总的发送天线数量增加为8个,所以在作为通信对象的用户终端数量为4台时,可以将每一个用户终端的吞吐量平均值增加为20bit/s/Hz。因此,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基站协调控制,通过增加用于并行发送数据的基站侧的有效天线数量,可以增加通信系统整体的吞吐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 TDMA时隙1,主基站10A发送SYNC导频,在第2 TDMA时隙2,从基站10B发送SYNC导频,由此主基站10A和从基站10B取得同步控制所需要的时间差信息,但也可以取代SYNC导频,把基站10A、10B在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定期发送的其他类型的信号帧作为同步控制信号,请求终端50返回响应信号,从而测定T1、T2。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在该系统中,分别具有多个天线的第1发送站和第2发送站协作,在一系列的TDMA时隙向同一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信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发送站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所述第1、第2发送站之间以及所述第1、第2发送站与所述接收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
所述第2发送站根据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计算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的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调整量确定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包括第1TDMA时隙和第2TDMA时隙,
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所述接收站在接收所述同步控制信号后经过规定时间T的时间点,向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1TDMA时隙,检测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存储表示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的第1时间信息、和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所述响应信号之间的接收时刻时间差的第2时间信息,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2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所述接收站在接收所述同步控制信号后经过规定时间T的时间点,向所述第2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2TDMA时隙,测定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根据表示该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和所述第1、第2时间信息,计算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把所述第1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ab、把所述第2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1、把所述第3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2时,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由Tab-(T2-T1)来表示。
4.一种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在该系统中,分别具有多个天线的第1发送站和第2发送站协作,在一系列的TDMA时隙向多个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发送站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所述第1、第2发送站之间以及所述第1、第2发送站与所述各个接收站之间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
所述第2发送站根据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检测的信号传输延迟时间,计算每个所述接收站的数据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各个接收站的数据,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发送定时调整量确定的按每个接收站而不同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各个接收站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包括第1TDMA时隙和第2TDMA时隙,
在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接收到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所述各个接收站,在经过按每个接收站而不同的各自的等待时间后的时间点,向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1TDMA时隙,检测所述第1发送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来自所述各个接收站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存储表示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的第1时间信息、和按每个所述接收站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时间差的第2时间信息,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2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发送同步控制信号,接收到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所述各个接收站,在经过所述各自的等待时间的时间点,向所述第2发送站发送响应信号,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第2TDMA时隙,测定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来自所述各个接收站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按每个所述接收站,根据表示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和所述第1、第2时间信息,计算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接收站使用各个接收站附带的固有值作为所述各自的等待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接收站使用由所述第1发送站或第2发送站指定的值,作为所述各自的等待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接收站使用依存于随机数的值作为所述各自的等待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把所述第1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ab、把所述第2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1、把所述第3时间信息表示的时间差设为T2时,所述发送定时的调整量由Tab-(T2-T1)来表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所述数据和导频信号,
所述第2发送站在所述数据发送期间内的各个TDMA时隙,检测时隙基准定时与所述导频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把该时间差作为所述Tab的最新值,计算在下一个TDMA时隙应该适用的发送定时的调整量。
1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由连接到基站控制装置的多个基站构成,各个基站具有多个天线,由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的第1基站和第2基站协作,在一系列的TDMA时隙向同一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发送站具有:
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的单元;和
发送定时控制部,在向所述接收站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期间中包含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所述第2发送站具有:
用于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TDMA时隙,检测所述第1基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并在存储器中存储第1时间信息和第2时间信息的单元,其中该第1时间信息表示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该第2时间信息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接收时刻时间差;
用于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2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第2TDMA时隙,检测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并把表示该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单元;
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第1、第2、第3时间信息,计算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发送定时的调整量,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单元;和
发送定时控制部,在向所述接收站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期间中包含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存储器表示的调整量确定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12.一种基站,连接到基站控制装置,并与连接到所述基站控制装置的其他基站协作,而且具有在一系列的TDMA时隙向接收站并行发送数据的多个天线,
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具有:
用于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主基站时,在先于数据发送期间的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而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从基站时,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2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向所述接收站发送同步控制信号的单元;
用于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从基站时,在所述延迟时间测定期间内的第1TDMA时隙,检测所述其他基站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和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接收时刻,并在存储器中存储第1时间信息和第2时间信息,而在所述第2TDMA时隙,检测从发送所述同步控制信号起到接收所述接收站发送的响应信号为止的时间差,并把表示该时间差的第3时间信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单元,其中该第1时间信息表示所述第1TDMA时隙的基准定时与所述同步控制信号的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该第2时间信息表示所述同步控制信号与响应信号之间的接收时刻时间差;
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第1、第2、第3时间信息,计算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发送定时的调整量,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单元;和
发送定时控制部,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主基站时,在向所述接收站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期间中包含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时隙基准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而在被所述基站控制装置指定为从基站时,在向所述接收站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期间中包含的各个TDMA时隙中,在由时隙基准定时和所述存储器表示的调整量确定的发送定时,发送发给所述接收站的数据。
CN2008101780861A 2008-03-17 2008-12-19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1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7707/2008 2008-03-17
JP2008067707A JP5147476B2 (ja) 2008-03-17 2008-03-17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およびデータ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1071A true CN101541071A (zh) 2009-09-23
CN101541071B CN101541071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823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808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41071B (zh) 2008-03-17 2008-12-19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28955B2 (zh)
EP (1) EP2104248B1 (zh)
JP (1) JP5147476B2 (zh)
CN (1) CN10154107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665A (zh) * 2012-01-04 2013-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Tdd系统基站小区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5493584A (zh) * 2014-09-30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06171018A (zh) * 2014-11-27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WO2018188080A1 (zh) * 2017-04-14 2018-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时间差的方法和装置
US10149294B2 (en) 2013-01-25 2018-12-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585679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网络中时间自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0856B2 (ja) * 1994-08-04 2000-01-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赤外線検出装置
US8693442B2 (en) * 2008-09-22 2014-04-08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site MIMO cooper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
CN101841361B (zh) * 2009-03-18 2012-11-07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协同多点传输系统中控制传输时延的方法和装置
US8798034B2 (en) * 2009-03-31 2014-08-0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route based on link metrics incorporating channel bandwidth, spatial streams and/or guard interval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network
JP5347772B2 (ja) * 2009-07-01 2013-11-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転送速度設定方法、データ転送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KR101615116B1 (ko) * 2009-07-13 2016-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펨토 셀 또는 피코셀을 위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
KR101663322B1 (ko) * 2009-08-25 2016-10-0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데이터 송수신을 위한 동기 제어 방법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동기를 위한 스테이션
JP5069727B2 (ja) * 2009-08-27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移動局及び測定方法
US8948028B2 (en) * 2009-10-13 2015-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of timing information to support downlink data transmission
KR101676675B1 (ko) * 2009-10-30 201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셀 다중 입출력 전송을 위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JP5413158B2 (ja) * 2009-12-01 2014-0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転送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転送方法
JP5306167B2 (ja) * 2009-12-24 2013-10-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局および受信タイミング調整方法
US9166677B2 (en) * 2010-01-19 2015-10-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a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423505B2 (ja) * 2010-03-17 2014-0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CN102823314B (zh) * 2010-04-09 2015-09-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通信系统
CN103004266B (zh) * 2010-04-22 2016-04-0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发射机的开/闭环同步
JP2013168696A (ja) * 2010-06-08 2013-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168695A (ja) * 2010-06-08 2013-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120106751A1 (en) * 2010-08-25 201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microphone synchronization
KR101763326B1 (ko) * 2010-12-21 2017-07-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링크 무선 채널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JP5257466B2 (ja) * 2011-01-26 2013-08-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5777048B2 (ja) * 2011-02-18 2015-09-09 Kddi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送信タイミング制御方法
KR101901267B1 (ko) * 2011-06-01 2018-09-21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 도코모 모바일 통신들에서의 향상된 로컬 액세스
JP5591764B2 (ja) * 2011-06-27 2014-09-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595984B2 (ja) * 2011-06-27 2014-09-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800022B2 (ja) 2011-08-12 2015-10-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JP5741696B2 (ja) 2011-08-29 2015-07-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5791463B2 (ja) * 2011-11-01 2015-10-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基地局
KR101947246B1 (ko) * 2011-11-04 2019-04-03 인텔 코포레이션 협력 멀티포인트(comp) 시스템들에서의 다운링크(dl) 전송들을 위한 타이밍 동기화
JP2014082550A (ja) * 2012-10-12 2014-05-08 Canon Inc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2948B2 (ja) * 2013-04-16 2017-08-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無線式情報取得システム、無線式情報取得システムの親機、および、無線式情報取得システムの子機
WO2014205815A1 (zh) * 2013-06-28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远距离覆盖方法及基站
JP6115416B2 (ja) 2013-09-06 2017-04-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送信器、光受信器、光伝送システム、光送信方法、光受信方法、および光伝送方法
US10257804B2 (en) * 2014-03-12 2019-04-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ocation of termi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464481B (zh) * 2014-05-23 2018-07-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WO2016024247A1 (en) * 2014-08-15 2016-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nfiguring discovery signals
FR3030953B1 (fr) * 2014-12-23 2018-01-12 Thales Procede de synchronisation de signaux dans une liaison satellite et terrestre et architecture associee
JP6435192B2 (ja) * 2014-12-26 2018-12-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分散アンテナ装置及び干渉制御方法
WO2017002269A1 (ja) * 2015-07-02 2017-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中継機、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遅延補正方法
JP6308562B2 (ja) * 2015-07-07 2018-04-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686805B1 (en) 2016-07-10 2023-06-27 ZaiN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frequency localization of transmitting devices via a mesh network
JP6571612B2 (ja) * 2016-08-29 2019-09-0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10439712B2 (en) * 2016-09-09 2019-10-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ropagation delay
JP6763735B2 (ja) * 2016-09-30 2020-09-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デジタル無線システム
JP6930192B2 (ja) * 2017-04-12 2021-09-0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6721618B2 (ja) * 2018-01-04 2020-07-15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局及び基地局
US11722979B2 (en) 2019-04-10 2023-08-08 ZaiNar, Inc. Method for precise timestamping of narrowband signals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ath
US10911211B1 (en) 2018-09-28 2021-02-02 ZaiNar, Inc. Frequency and gain calibration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in a network
US11658798B1 (en) * 2018-05-07 2023-05-23 ZaiNar, Inc. Methods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a mesh network
JP7293886B2 (ja) * 2019-06-06 2023-06-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管理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端末局装置
US11785482B1 (en) 2019-11-26 2023-10-10 ZaiNar, Inc.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diagnosing failures in pairwise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calibration in a mesh network
US11863298B1 (en) 2019-11-26 2024-01-02 ZaiNar, Inc.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diagnosing failures in pairwise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frequency calibration in a mesh network
JP7309644B2 (ja) * 2020-03-19 2023-07-1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1493619B2 (en) 2020-10-26 2022-11-08 ZaiNar, Inc. Hybrid method for time-of-arrival-based rang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0762B2 (ja) * 1993-05-21 2002-01-2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同期法
JP2600622B2 (ja) * 1994-09-22 1997-04-1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Tdma方式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下り制御信号の送信制御方法
EP1080555B1 (en) * 1998-05-04 2009-08-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synchronisation of a base station network
US6567387B1 (en) * 2000-11-07 2003-05-20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from multiple wireles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s to a subscriber unit
JP4052835B2 (ja) * 2001-12-28 2008-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地点中継を行う無線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無線装置
US6799054B2 (en) * 2002-05-06 2004-09-28 Extricom, Ltd. Collaboration between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s using wired lan infrastructure
US7428268B2 (en) * 2004-12-07 2008-09-23 Adaptix, Inc. Cooperative MIMO in multicell wireless networks
JP2007248362A (ja) * 2006-03-17 2007-09-27 Hitachi Ltd 端末測位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測定方法
US7526036B2 (en) * 2006-04-20 2009-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cooperative base station multi-user mimo networks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0665B (zh) * 2012-01-04 2016-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Tdd系统基站小区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200665A (zh) * 2012-01-04 2013-07-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Tdd系统基站小区间同步方法及装置
US10149294B2 (en) 2013-01-25 2018-12-04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834722B2 (en) 2013-01-25 2020-11-10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0087302A (zh) * 2014-09-30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10194413B2 (en) 2014-09-30 2019-0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93584B (zh) * 2014-09-30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87303A (zh) * 2014-09-30 2019-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10484956B2 (en) 2014-09-30 2019-11-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93584A (zh) * 2014-09-30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US10856247B2 (en) 2014-09-30 2020-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ansmission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0087302B (zh) * 2014-09-30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10087303B (zh) * 2014-09-30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调整的方法及设备
CN106171018A (zh) * 2014-11-27 2016-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及信号接收方法
WO2018188080A1 (zh) * 2017-04-14 2018-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时间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5679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网络中时间自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CN111585679B (zh) * 2019-02-15 2021-08-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网络中时间自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04248A2 (en) 2009-09-23
EP2104248B1 (en) 2014-08-20
US8228955B2 (en) 2012-07-24
CN101541071B (zh) 2012-07-18
US20090232113A1 (en) 2009-09-17
EP2104248A3 (en) 2011-11-02
JP2009225137A (ja) 2009-10-01
JP5147476B2 (ja)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1071B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和数据发送定时控制方法
US102843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RU2536178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точной тактовой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между уровнями и подуровнями связи для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EP2982208B1 (en) Mechanism for group polling without precise timing
CN102833844A (zh) 一种实现上行发送定时提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09018B (zh)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457685A (zh) 基于预测补偿的工业无线网络高精度时间同步方法
GB2530816A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CN102244603A (zh) 传输承载时间的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40301375A1 (en) Timing advance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wifi network
Nguyen et al. FPGA implementation of wireless lan system for factory automation
CN114050884A (zh) 一种面向工业无线与tsn融合的跨网时间同步方法
JP2007187639A (ja) 無線測位システム
US20180152903A1 (en) Real-time wireless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3313381A (zh) 一种无线通信发射基站同步方法
CN102958084A (zh) 一种时延差的纠正方法和系统
CN104468013A (zh) 一种无线组网通信的时隙结构确定方法
CN101355413B (zh) 终端装置、基站和通信方法
JPH03224325A (ja) Tdmaディジタ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15119299B (zh)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多信关站间的时频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3580738A (zh)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02056542A8 (fr)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radio
Nguyen et al. High Precision Industrial Wireless LAN System with Asynchronous Communication
US20220408382A1 (en) Device synchronization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20220408448A1 (en)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channels in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