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0738A -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0738A
CN103580738A CN201210250606.1A CN201210250606A CN103580738A CN 103580738 A CN103580738 A CN 103580738A CN 201210250606 A CN201210250606 A CN 201210250606A CN 103580738 A CN103580738 A CN 1035807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quipment
resource
estimated value
information estimated
describ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06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0738B (zh
Inventor
戎璐
陈大庚
毕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506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07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0367 priority patent/WO20140123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07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7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0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7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可包括: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根据N个资源上对应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根据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获取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利用时延差对生成的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有利于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为改善对小区边缘用户的覆盖能力,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尤其是提高边缘用户传输能力,业内已经展开对多点协作(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技术的研究。通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已经准备正式将CoMP技术作为支持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后续演进的重要关键技术,引入到LTE的标准化工作中。
CoMP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多个无线传输点,协同为特定的终端设备提供数据传输或接收并处理来自特定终端设备的数据。通过协作可有效地避免干扰的产生,甚至可以将干扰转换为有用信息。其中,下行CoMP技术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技术方向:联合处理(JP,Joint Processing)和协作调度/波束赋型(CS/CB,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其中,JP是指终端设备的数据同时由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协作处理后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干扰到有用信息的转换。CS/CB是指在特定时刻,用户数据仅由某个特定传输点发送给终端设备,但该用户数据发送的调度/波束赋型需要经过相邻多个无线传输点的协调,从而有效避免干扰。
由于CoMP技术需利用在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而终端设备到达不同无线协作传输点的距离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即便在所有无线传输点之间实现时钟同步,但不同无线传输点发送的数据到达终端设备的时间可能还是会存在差异。而现有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系统对无线协作传输点间的传输时延差问题并未有效解决,使得多点协作的性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以期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可包括:
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所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所述X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所述X个资源为所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根据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获取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或者,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或者,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3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3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41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4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44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46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47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51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5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54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所述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Q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传播时延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信号传播时延,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到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平均信号传播时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或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最先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无线协作传输点。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N为正整数;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所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所述X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所述X个资源为所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考传播时延与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补偿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或者,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或者,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9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9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94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96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097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10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10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111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补偿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补偿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所述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Q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传播时延具体为:所述终端设备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信号传播时延,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到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平均信号传播时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或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最先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无线协作传输点。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多点协作通信系统,可包括:
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
其中,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N为正整数;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所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所述X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所述X个资源为所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根据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获取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先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在根据调度给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后,无线协作传输点又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对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由于上述机制在得到预编码矩阵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无线协作传输点间的传播时延差问题,故而可得到相对更为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后续若基于得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数据预编码和发送,则有利于得到更优的相干数据发送效果,有利于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点协作的网络拓扑架构示意图;
图1-b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示意图;
图3-b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示意图;
图3-c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示意图;
图3-d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示意图;
图4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示意图;
图5是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协作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以期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见图1-a,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点协作的网络拓扑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可协同为一个终端设备提供传输服务,其中,无线协作传输点可能是基站或无线接入点或其它无线传输点等。
本发明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的一实施例,方法可包括: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ment Information)估计值,该N为正整数;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确定调度给该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该X为小于或等于上述N的正整数,该X个资源为上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根据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获取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利用该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参见图1-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01、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其中,该N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可通过多种可行的方式,获得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
举例来说,无线协作传输点可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变换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
又例如,无线协作传输点可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变换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
又例如,无线协作传输点可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变换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当然,无线协作传输点亦可通过其它方式,来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102、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确定调度给该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该X为小于或者等于上述N的正整数,并且该X个资源为上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资源。
103、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104、无线协作传输点获取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传播时延例如可为:终端设备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信号传播时延,或者终端设备到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平均信号传播时延。当然,参考传播时延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各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参考的其它任意信号传播时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例如可为: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或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最先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当然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也可为,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参考中的任意一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取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104并不限于在步骤103之后执行,步骤104可以在步骤101之后,步骤105之前的任意时间执行。
105、无线协作传输点利用获取到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称资源的粒度可为子载波(此时N个资源即为N个子载波)、资源块(此时N个资源即为N个资源块)或其它粒度的资源。例如,由于1个资源块一般包括多个子载波,因此,某个资源块上对应某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例如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第三下行CSI估计值、第一上行CSI估计值、第二上行CSI估计值等),可认为是等于,该资源块的每个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即是说,若获得某个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可认为是间接的获得了该资源块的每个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此时,通常认为该资源块的每个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都等于该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当然也可基于预设的转换算法,将获得到某个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转换为该资源块的各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此时,该资源块的不同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可能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类似的,若获得了某个资源块的部分或全部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则可认为是间接的获得了该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此时,例如可将获得的该资源块的部分或全部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的平均值(或获得的任意一个子载波或某特定位置的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作为该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当然也可基于预设的转换算法,将获得到某个资源块的部分或全部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转换为该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此时转换得到的该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可能等于该资源块的某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也可能不同于该资源块的任意一个子载波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
可以理解,对于某子载波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和该子载波所在资源块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上述举例的,某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和该子载波所在资源块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上行/下行CSI估计值之间的关系,此处不再赘述。对于其它粒度的资源之间的例如CSI估计值或预编码矩阵等的变换关系可以此类推。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先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在根据调度给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后,无线协作传输点又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对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由于上述机制在得到预编码矩阵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差问题,故而可得到相对更为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后续若基于得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数据预编码和发送,则有利于得到更优的相干数据发送效果,有利于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进一步的,若得到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是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进行时延补偿后得到的,则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确定调度给该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这样可为终端设备调度到更为匹配的X个资源,后续利用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这就可为后续时延差补偿提供相对更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干数据发送效果,进一步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资源为子载波,上述步骤101中,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公式1)
其中,公式1中的n表示子载波编号,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的频域表示,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19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的频域表示;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Δf表示子载波间隔。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若资源为子载波,上述步骤101中,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该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194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公式2)
其中,公式2中的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CSI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M为时域采样点数,mod表示求模运算,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其中,时域与频域之间的变换方式可参考现有各种时频变换方式,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资源为子载波,上述步骤101中,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公式3)
其中,公式3中的n表示子载波编号,Δf表示子载波间隔,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i表示终端设备的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0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0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资源为子载波,上述步骤101中,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04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公式4)
其中,公式4中的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12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1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其中,若对上述N个子载波从0开始顺序编号,则n=0,1,2,...,N-1,当然亦可按照其它编号方式对N个子载波进行区别编号,并可根据相应编号方式来适应性调整公式1和公式3。
其中,若对M个采样点从0开始顺序编号,则m=0,1,2,...,M-1,当然亦可按照其它编号方式对M个采样点进行区别编号,并可根据相应编号方式来适应性调整公式2和公式4。
在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中,例如可通过多种可行方式,利用获取到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若资源为子载波,上述步骤101中,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获取到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公式5)
其中,公式5中的n表示子载波编号,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τk,i表示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Δf表示子载波间隔,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其中,若对上述X个子载波从0开始顺序编号,则n=0,1,2,...,X-1,当然亦可按照其它编号方式对X个子载波进行区别编号,并可根据相应编号方式来适应性调整公式5。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若资源为子载波,上述步骤101中,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获取到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公式6)
其中,公式6中的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mod表示求模运算,τk,i表示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其中,若对Q个采样点从0开始顺序编号,则q=0,1,2,...,Q-1,当然亦可按照其它编号方式对Q个采样点进行区别编号,并可根据相应编号方式来适应性调整公式6。
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提供CoMP服务的各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可按照上述举例方式,来得到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后续还可基于得到的第二预编码矩阵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预编码和发送,当然,无线协作传输点也可利用得到的第二预编码矩阵进行其它操作。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可应用于TDD系统或其它类似的通信系统。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以TD-LTE系统实施方案的一种举例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其它TDD多点协作通信系统进行实施的方式可以此类推。下面主要以无线协作发射点k和终端设备i之间的通信过程为例进行介绍。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可包括以下内容:
201、无线协作发射点k根据对终端设备i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获得终端设备i到无线协作发射点k的信号传播时延tk,i和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
可以理解,无线协作发射点k可为为终端设备i提供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发射点的任意一个无线协作发射点,而终端设备i也可为无线协作发射点k提供服务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
其中,若对为某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i)提供CoMP服务的各无线协作发射点,从1开始顺序编号,则k=1,2,...,K,K为参与协作的无线协作发射点数量;若从0开始顺序编号,则k=0,1,2,...,K-1,K为参与协作的无线协作发射点数量,当然亦可按照其它编号方式对为终端设备提供CoMP服务的各无线协作发射点进行区别编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协作发射点k例如可先根据终端设备i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终端设备i的上行CSI估计值(包括终端设备i的上行信道估计值)和终端设备i到达为其提供服务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当然包括无线协作发射点k)的信号传播时延。
202、无线协作传输点k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得到的上述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变换得到该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
其中,基于TDD系统中的上下行信道互易性,无线协作发射点k可根据获得的终端设备i的上行链路CSI估计值来获得终端设备i的上行链路CSI估计值。
例如对于TDD系统,可利用TDD系统的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获得与第一上行CSI估计值等效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变换方式可如下:
H ~ DL _ k , i , n = E i - 1 H ~ UL _ k , i , n T E k (公式7)
其中,公式7中的Ei为终端设备i的互易性误差校正矩阵,Ek为无线协作发射点k的互易性误差校正矩阵,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k的编号,i表示终端设备i的编号,n表示子载波编号,其中,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42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43
的转置矩阵,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44
为子载波n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为子载波n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的频域表示。
203、无线协作传输点k利用获得的信号传播时延tk,i,对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
其中,例如可基于公式3所示方式(或其它方式),利用tk,i对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三下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k例如也可先基于公式1所示方式(或其它方式),利用tk,i对得到的上述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上行CSI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得到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而后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得到的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二上行CSI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
204、无线协作传输点k根据得到的N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确定调度给终端设备i的X个子载波,其中,该M为小于或等于上述N的正整数,该X个子载波为上述N个子载波中的部分或全部子载波。
205、无线协作传输点k根据上述确定出的调度给终端设备i的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上对应终端设备i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206、无线协作传输点k获取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τk,i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协作发射点k可根据收到的参与协作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传播时延信息{t1,i,t2,i,…tk,i,…,tK,i},确定无线协作传输点k的传播时延差τk,i
其中,对于被调度的终端设备i而言,无线协作点k将确定1个用于补偿的时延差τk,i,其中一种算法可如下:
假设时延差的计算以无线协作传输点j为参考,则τj,i=0。无线协作传输点j的选取可以根据接收信号质量最佳的准则,即选择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作为参考。也可以根据最先到达准则,即选择最先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的无线传输点作为参考。这些参考点选取的准则不对本发明方案的实施产生限制。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选择可以是无线协作传输点间采用分布式控制的方式产生,也可以由一个集中控制单元以集中控制的方式产生。
这些参考点选取的控制方式也不对本发明的实施产生限制。
可以理解,对于所有参与无线协作传输的无线协作传输点,计算终端设备i相关的传播时延差τk,i:τk,i=tk,i-tj,i,其中k、j为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且k≠j,K为参与协作的无线协作传输点个数。
此外,传播时延差τk,i的获得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是:
计算平均传播时延: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61
其中,k为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wk为无线协作传输点k的时延权重。
此处可假设wk=1/K,其中,wk=1/K只是wk的一种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不会产生限制。
对于所有参与协作传输的无线协作传输点,计算终端设备i相关的传播时延差:
τk,i=tk,i-td_ave,k为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K为参与协作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个数。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6并不限于在步骤205之后执行,步骤206可以在步骤201之后,步骤207之前的任意时间执行。
207、无线协作无线协作传输点k利用获取的时延差τk,i对生成的上述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k可基于公式5所示方式(或其它方式),利用获取的时延差τk,i对生成的上述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该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k后续还可基于得到的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W′k,i,n,对子载波n上的L层数据Sn=[s1 (n) s2 (n)…sL (n)]T进行预编码,以得到第n个子载波上的NT个天线端口的待发送数据Xn:
X n = x 1 ( n ) x 2 ( n ) . . . x N T ( n ) T = W k , n ′ ′ S n , (公式8)
其中,公式8中,W"k,n=[W′k,1,n,W′k,2,n,...,W′k,M,n],M为被调度的终端设备个数。
无线协作发射点k可在基于得到的待发送数据Xn来得到各天线端口的待发射信号后进行发送。
由上可见,本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先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在根据调度给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后,无线协作传输点又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对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由于上述机制在得到预编码矩阵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差问题,故而可得到相对更为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后续若基于得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数据预编码和发送,则有利于得到更优的相干数据发送效果,有利于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进一步的,若得到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是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进行时延补偿后得到的,则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确定调度给该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可为终端设备调度到更为匹配的X个资源,后续利用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这就可为后续时延差补偿提供相对更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干数据发送效果,进一步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下面还提供用于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装置和通信系统。
参见图3-a、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300,可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310、调度单元320、生成单元330、第二获取单元340和补偿单元350。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310,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该N为正整数;
调度单元320,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310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上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上述X为小于或等于上述N的正整数,上述X个资源为上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生成单元330,用于根据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第二获取单元340,用于获取参考传播时延与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补偿单元350,用于利用上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参见图3-b,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310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311,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参见图3-c,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310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312,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参见图3-c,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单元310包括:
第三获取子单元313,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第二获取子单元312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上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上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9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29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第二获取子单元312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其中,上述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0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04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mod表示求模运算;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第一获取子单元311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上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上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06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07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第一获取子单元311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11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其中,上述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1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14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mod表示求模运算;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补偿单元350可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
其中,上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上述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τk,i表示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上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上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上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补偿单元350可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其中,上述k表示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上述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上述mod表示求模运算,上述τk,i表示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传播时延例如可为:终端设备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信号传播时延,或者终端设备到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平均信号传播时延。当然,参考传播时延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各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参考的其它任意信号传播时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例如可为: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或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最先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当然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也可为,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参考中的任意一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取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无线协作传输点3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400,可包括:
处理器410、存储器420和天线430。
其中,处理器410执行如下步骤: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N为正整数;
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上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上述X为小于或等于上述N的正整数,上述X个资源为上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根据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获取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利用上述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0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0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包括: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0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包括: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处理器410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上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5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5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上述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处理器410可通过如下方式,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54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上述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57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上述mod表示求模运算;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处理器410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上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上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6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6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上述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tk,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处理器410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上述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64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上述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71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
Figure BDA00001907858300372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mod表示求模运算;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处理器410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
其中,上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上述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上述τk,i表示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上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上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上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上述资源为子载波,则处理器410可通过如下方式,利用上述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其中,上述k表示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上述i表示上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上述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上述mod表示求模运算,上述τk,i表示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传播时延例如可为:终端设备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信号传播时延,或者终端设备到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平均信号传播时延。当然,参考传播时延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的各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参考的其它任意信号传播时延。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例如可为: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或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最先接收到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当然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也可为,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均参考中的任意一个无线协作传输点,可根据具体需要来选取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无线协作传输点400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多点协作通信系统,可包括:
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510;
其中,无线协作传输点510,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上述终端设备与上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上述N为正整数;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上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上述X为小于或等于上述N的正整数,上述X个资源为上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根据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获取上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利用上述时延差对生成的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上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无线协作传输点510的具体结构,可类似或等同于无线协作传输点300或无线协作传输点400,无线协作传输点510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协作传输点先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该终端设备与该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在根据调度给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后,无线协作传输点又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对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由于上述机制在得到预编码矩阵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传播时延差问题,故而可得到相对更为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后续若基于得到的预编码矩阵进行数据预编码和发送,则有利于得到更优的相干数据发送效果,有利于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进一步的,若得到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是利用第一信号传播时延进行时延补偿后得到的,则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上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确定调度给该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可为终端设备调度到更为匹配的X个资源,后续利用该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CSI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这就可为后续时延差补偿提供相对更准确有效的预编码矩阵,因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干数据发送效果,进一步提高多点协作的传输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所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所述X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所述X个资源为所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根据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获取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包括: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或者,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或者,
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2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2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31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3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34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36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41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43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所述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Q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传播时延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的信号传播时延,或者所述终端设备到各无线协作传输点的平均信号传播时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无线协作传输点具体为:
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信号接收质量最好的无线协作传输点,或所述终端设备的所有无线协作传输点中,最先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无线协作传输点。
9.一种无线协作传输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N为正整数;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所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所述X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所述X个资源为所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考传播时延与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
补偿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或者,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或者,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基于上下行信道互易性,将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n = H ~ U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8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所述第二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UL _ k , i ( m ) = h ^ U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86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时域表示,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n = H ~ DL _ k , i , n · e j · 2 π · n · Δf · t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92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93
表示子载波n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的频域表示;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tk,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
或者,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第一获取子单元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对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所述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094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进行时延补偿,以得到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h ~ DL _ k , i ( m ) = h ^ DL _ k , i ( mod M ( m + t k , i ) ) ,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m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
Figure FDA00001907858200101
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四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表示时域采样点m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M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M个时域采样点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变换为N个子载波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补偿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W k , i , n ′ = W k , i , n · e - j · 2 π · n · Δf · τ k , i ,
其中,所述n表示子载波编号,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Δf表示子载波间隔,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所述W′k,i,n表示子载波n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的频域表示。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协作传输点,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资源为子载波,则所述补偿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利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通过频域到时域的变换,将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变换为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
通过如下方式,对变换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
w′k,i(q)=wk,i(modQ(q-τk,i)),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的编号,所述i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编号,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三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w′k,i(q)表示时域采样点q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的时域表示;所述q表示时域采样点编号,所述mod表示求模运算,所述τk,i表示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所述Q为正整数;
通过时域到频域的变换,将得到的Q个时域采样点对应的第四预编码矩阵变换为X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15.一种多点协作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无线协作传输点,
其中,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获得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无线协作传输点之间的第一信号传播时延和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所述N为正整数;根据得到的N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确定调度给所述终端设备的X个资源,其中,所述X为小于或等于所述N的正整数,所述X个资源为所述N个资源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根据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上对应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估计值,生成该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获取所述第一信号传播时延与参考传播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利用所述时延差对生成的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一预编码矩阵进行时延差补偿,以得到所述X个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对应的第二预编码矩阵。
CN201210250606.1A 2012-07-19 2012-07-19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035807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0606.1A CN103580738B (zh) 2012-07-19 2012-07-19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PCT/CN2013/070367 WO2014012366A1 (zh) 2012-07-19 2013-01-11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0606.1A CN103580738B (zh) 2012-07-19 2012-07-19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738A true CN103580738A (zh) 2014-02-12
CN103580738B CN103580738B (zh) 2017-09-29

Family

ID=49948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0606.1A Active CN103580738B (zh) 2012-07-19 2012-07-19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0738B (zh)
WO (1) WO201401236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143A (zh) * 2017-08-02 2018-01-16 东南大学 一种两用户分布式协作传输系统中考虑用户时延差的宽带预编码和干扰抑制方法
CN110518961A (zh) * 2019-08-29 2019-11-29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1435848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8441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adio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1442388A (zh) * 2008-12-29 2009-05-2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1877684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0130101A1 (zh) * 2009-05-15 2010-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74900A (zh) * 2009-07-10 2012-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站、基站和移动站的操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594B (zh) * 2006-08-08 2012-07-2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入多出基带处理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8441A1 (en) * 2007-05-31 2008-12-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adio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1442388A (zh) * 2008-12-29 2009-05-27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预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1877684A (zh) * 2009-04-28 2010-1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0130101A1 (zh) * 2009-05-15 2010-1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预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74900A (zh) * 2009-07-10 2012-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站、基站和移动站的操作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143A (zh) * 2017-08-02 2018-01-16 东南大学 一种两用户分布式协作传输系统中考虑用户时延差的宽带预编码和干扰抑制方法
CN107592143B (zh) * 2017-08-02 2020-05-19 东南大学 一种两用户分布式协作传输系统中考虑用户时延差的宽带预编码和干扰抑制方法
CN111435848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US11362707B2 (en) 2019-01-11 2022-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coding vector indicating and determi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0518961A (zh) * 2019-08-29 2019-11-29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21035938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21035880A1 (zh) * 2019-08-29 2021-03-04 东南大学 大规模mimo卫星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US11831393B2 (en) 2019-08-29 2023-11-28 Southeast University Large-scale MIMO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738B (zh) 2017-09-29
WO2014012366A1 (zh) 201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o et al.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enhanced wireless networks: Two-timescale beamforming optimization
CN107483088B (zh) 大规模mimo鲁棒预编码传输方法
US909406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in a massive MIMO system
CN102149130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TW201947898A (zh) 執行無線通訊通道的通道估計的方法及行動設備
US2011017663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rthogonalized beamforming 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u-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259581A (zh) 一种进行天线校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16407A (zh) 传输模式选择方法、天线收发组合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04224A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US9954695B2 (en)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for large-scale antennas, and user terminal
US11082275B2 (en)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3731923A (zh) 多用户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1877684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3036601A (zh) 一种确定秩指示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21977B (zh) 用于计算和报告信道特性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04625A (zh) 保证预编码后rb组间信道相位连续性的方法和基站
US20150280797A1 (en) Scalable TDD Calibration for Large-Scale Antenna Systems and the Like
CN102710390B (zh) 一种多用户mimo系统中预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00384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916340A (zh) 一种噪声功率估计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3580738A (zh)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05207740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3379048B (zh) 信道估计和检测的方法及基站
CN11591383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683712B2 (en) Hybrid hierarchical parameter tracking for CSI esti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