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3833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3833A
CN115913833A CN202211217064.8A CN202211217064A CN115913833A CN 115913833 A CN115913833 A CN 115913833A CN 202211217064 A CN202211217064 A CN 202211217064A CN 115913833 A CN115913833 A CN 115913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ppler
frequency
frequency domain
coefficient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70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廉晋
蔡世杰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13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38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347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2739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1Reducing phase shi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根据上述方法,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从而不必反馈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有多普勒偏移,减少了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信道估计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多普勒偏移能够确定信道的时域相关信息,可以利用过去若干时刻的信道,以及多普勒偏移信息得到更准确的信道状态,克服信道老化带来的性能下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要求在2022年08月0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915805.3、申请名称为“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或者速率,基站在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之前,需要对无线信道进行信道估计。基站根据来自终端设备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上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进而根据上下行互异性获得下行CSI。基站利用CSI,计算出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预编码(precoding),从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或者速率。
在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系统中,无线信道的上下行具有互异性,因此在信道估计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向基站反馈信道矩阵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基站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然而,随着基站天线数量的增多,信道矩阵相关信息的反馈开销也相应增加,如何减少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基站获取信道的时刻与终端设备实际被下行预编码服务的时刻存在时延,在终端设备移动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信道可能在这个时间内已经产生了剧烈变化,导致了预编码与对应时刻的终端设备的信道不匹配,致使性能下降,也即“信道老化”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如何减少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对应第一矩阵,第一矩阵包括多个合并系数,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表示;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根据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信息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满足条件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从而不必反馈所有合并系数的位置,减少了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进一步的,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信道估计时,不再把第一信息指示的位置对应的合并系数视为噪声/干扰,不再把第一信息指示的位置对应的合并系数的能量置为0,而是保留这些合并系数的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噪声/干扰的同时,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矩阵包括的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第一矩阵对应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表示;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与第一系数的乘积,第一系数大于0且小于1;或者,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其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等于第一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
其中,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三总能量;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且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一合并系数、第二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其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且第三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
其中,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三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四总能量;第三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且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三合并系数、第一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其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且第四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与第二系数的乘积,第二系数大于0且小于1;或者,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
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其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等于第二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七总能量;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且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四合并系数与第五合并系数依次相邻;
其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值,且第七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二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六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八总能量;第六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且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六合并系数与第四合并系数依次相邻;
其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二比值,且第八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分为K个合并系数组,K为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为X个空域向量中的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中的一个频域向量的合并系数,X个空域向量为至少一个空域向量中的部分或全部空域向量,X为大于0的整数;X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对应第二矩阵,第二矩阵包括K个子矩阵,每个子矩阵对应X个空域向量中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以及多个频域向量中的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K个合并系数组和K个子矩阵一一对应,K个合并系数组中的每个合并系数组位于K个子矩阵中的一个子矩阵内。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位置范围,第一位置范围为多个频域向量中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对应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为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中的一个。
通过该方法,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所占用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041
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
结合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位置范围,第一位置范围为多个频域向量中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对应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为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中的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所占用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042
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中心位置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在矩阵行方向的角度梯度;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在矩阵列方向的角度梯度。
通过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在获取了第三信息后,可以对第一信息指示的位置的合并系数的相位进行修正,使得信道估计更加准确。
结合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中心位置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在矩阵行方向的角度梯度;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在矩阵列方向的角度梯度。
结合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所有系数,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1个特征值和前H1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2%的特征值和前H2%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H1和H2为预设值。
通过上述方法,接入网设备在获取了第三信息后,可以得到每个子矩阵的合并系数的自相关矩阵,故可以利用自相关矩阵进行降噪,使得信道估计更加准确。
结合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所有系数,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1个特征值和前H1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2%的特征值和前H2%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H1和H2为预设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对应第一三维矩阵,第一三维矩阵包括多个合并系数,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表示;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根据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信息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满足条件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从而不必反馈所有合并系数的位置,减少了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进一步的,终端设备通过向接入网设备反馈第一信息,使得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信道估计时,不再把第一信息指示的位置对应的合并系数视为噪声/干扰,不再把第一信息指示的位置对应的合并系数的能量置为0,而是保留这些合并系数的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噪声/干扰的同时,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下行参考信号;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三维矩阵包括的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第一三维矩阵对应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根据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表示;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
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与第一系数的乘积,第一系数大于0且小于1;或者,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其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等于第一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三总能量;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且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一合并系数、第二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其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且第三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三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四总能量;第三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且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三合并系数、第一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其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且第四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与第二系数的乘积,第二系数大于0且小于1;
或者,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其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等于第二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七总能量;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且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四合并系数与第五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其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值,且第七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二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六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八总能量;第六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且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六合并系数与第四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其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二比值,且第八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分为K个合并系数组,K为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为Z1个空域向量中的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中的一个频域向量和Z2个时域向量中的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Z1个空域向量为至少一个空域向量中的部分或全部空域向量,Z2个时域向量为多个时域向量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向量,Z1和Z2为大于0的整数,Z1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和Z2个时域向量对应第二三维矩阵;第二三维矩阵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每个子三维矩阵对应Z1个空域向量中的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中的至少一个频域向量以及Z2个时域向量中的至少一个时域向量;K个合并系数组和K个子三维矩阵一一对应,K个合并系数组中的每个合并系数组位于K个子三维矩阵中的一个子三维矩阵内。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空域向量的数量;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频域向量的数量;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时域向量的位置;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时域向量的数量。
结合第三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位置范围包括多个频域向量中M1个连续的频域向量对应的位置,以及多个时域向量中M2个连续的时域向量对应的位置,M1和M2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为所述M1个连续的频域向量中的一个,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对应的时域向量为M2个连续的时域向量中的一个。具体的,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位置范围对应的频域向量数量M1;第二位置范围内M1个频域向量中第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第二位置范围对应的时域向量数量M2;第二位置范围内M2个时域向量中第一个时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时域向量的索引。
结合第三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三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中心位置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在空域维度的角度梯度;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在频域维度的角度梯度;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在时域维度的角度梯度。
结合第三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四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所有系数,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1个特征值和前H1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2%的特征值和前H2%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H1和H2为预设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
根据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从而不必反馈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有多普勒偏移,减少了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进一步的,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信道估计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多普勒偏移能够确定信道的时域相关信息,可以利用信道估计的时刻的信道,过去若干时刻的信道,以及多普勒偏移信息得到更准确的信道状态,使能接入网设备进行信道预测,克服信道老化带来的性能下降问题。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为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所述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中的每一组多普勒偏移包括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连续,所述连续为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连续或者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等间隔。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所述一个索引长度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所述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分别为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多普勒偏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数值跨度,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所述数值跨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数值跨度,所述数值跨度和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为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所述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一组频域基底包括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连续,所述连续为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连续。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所述索引长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个所述频域基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个所述频域基底,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的。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中每个所述频域基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每个频域基底的索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基底;或者,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基于至少一个比特量化的多普勒值基底;
或者,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基于第一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频域基底是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带宽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频域粒度大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DFT基底;
或者,所述预先定义的频域基底是基于至少一个比特量化的时延值基底;
或者,所述预先定义的频域基底是基于第二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一个多普勒偏移和一个频域基底;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多普勒偏移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频域基底属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和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构成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其他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或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为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对应的能量大于等于第一能量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数量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能量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比如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还可以称为通信单元或收发模块,所述收发单元可以具体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又可称为处理模块。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收发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端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应用于接入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中由接入网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比如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收发单元还可以称为通信单元或收发模块,所述收发单元可以具体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又可称为处理模块。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收发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端口、接口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管脚或相关电路等。处理单元可以为通信芯片的处理电路或逻辑电路。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使得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处理器用于控制该接口电路收发信号和/或信息和/或数据等。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起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使得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处理器用于控制该接口电路收发信号和/或信息和/或数据等。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还提供一种芯片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处理器执行上述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选的,该处理器通过接口与该存储器耦合。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如终端设备)和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如接入网设备)。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它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并系数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a)至(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并系数意图;
图4(h)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合并系数组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子矩阵的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子矩阵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子矩阵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子矩阵的关系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合并系数组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合并系数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合并系数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基底和多普勒偏移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域基底和多普勒偏移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应用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5G新空口(new radio,NR),或应用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或相似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或者,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可以将CU划分为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小区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例如,宏eNB或宏gNB等),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其中,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术语做简单介绍。
1,天线端口:
天线端口可以简称为端口。可以理解为被接收设备所识别的发射天线,或者在空间上可以区分的发射天线。针对每个虚拟天线可以预配置一个天线端口,每个虚拟天线可以为多个物理天线的加权组合,每个天线端口可以与一个参考信号对应,因此,每个天线端口可以称为一个参考信号的端口,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端口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参考信号可以是未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也可以是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当该参考信号是为经过预编码的参考信号时,该参考信号端口可以是发射天线端口。该发射天线端口可以是指独立的收发单元(transceiverunit,TxRU)。
2,空域向量(spatial domain vector):
空域向量也可以称为空域分量向量、波束(beam)向量、空域波束基向量、空域基向量等。一个空域向量可以对应一个波束(beam)或一个波束方向。空域向量可以是用于构建信道矩阵的向量之一。空域向量中的各个元素可以表示各个天线端口(antenna port)的权重。基于空域向量中各个元素所表示的各个天线端口的权重,将各个天线端口的信号做线性叠加,可以在空间某一方向上形成信号较强的区域。
下文中为方便说明,假设空域向量记作u。空域向量u的长度可以为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发射天线端口数Ns,Ns≥1且为整数。空域向量例如可以为长度为Ns的列向量或行向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一种实现方式中,空域向量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向量。DFT向量可以是指DFT矩阵中的向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空域向量是DFT向量的共轭转置向量。DFT共轭转置向量可以是指DFT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中的列向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空域向量是过采样DFT向量。过采样DFT向量可以是指过采样DFT矩阵中的向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空域向量例如可以是NR协议38.214版本15(release 15,R15)中类型II(type II)码本中定义的二维(2dimensions,2D)-DFT向量vl,m。换句话说,空域向量可以是2D-DFT向量或过采样2D-DFT向量。为了简洁,这里省略对2D-DFT向量的详细说明。
3,频域向量(frequency domain vector):
频域向量也可以称为频域分量向量、频域基向量、频域基底(frequency domainbasis)等,可用于表示信道在频域的变化规律的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可以对应一个时延径(delay path)或一个时延域径。每个频域向量可以表示一种变化规律。由于信号在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从发射天线可以经过多个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多径时延导致频率选择性衰落,就是频域信道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频域向量来表示不同传输路径上时延导致的信道在频域上的变化规律。
频域向量uf的长度可以记作Nf,Nf为正整数,频域向量例如可以是长度为Nf的列向量或行向量。频域向量的长度可以由在上报带宽中预配置的待上报的频域单元的数量确定,也可以由该上报带宽的长度确定,还可以是协议预定义值。本申请对于频域向量的长度不做限定。其中,所述上报带宽例如可以是指通过高层信令(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中的CSI上报预配置中携带的CSI上报带宽(csi-ReportingBand)。
举例来说,频域向量或频域基底可以是与下行参考信号的带宽和下行参考信号的频域粒度大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DFT基底,也可以是基于M个比特量化的时延值基底,也可以是基于循环移位(Cycling Shift)构成的基底。所述M个比特量化的时延值基底中的每个时延值基底对应一个时延径或一个时延域径,例如10ns,可以通过预定义或者基站通知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通知基站,量化成为一个M个比特的时延值,也即一个时延值基底。所述基于循环移位构成的基底,可以是由N个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每个基底为一个循环移位序列,每个循环移位序列对应一种时延径或频域基底的循环移位方式。
当确定了频域基底或频域向量后,可以确定全部的频域基底对应的索引,每个频域基底对应一个索引,每个索引可用于确定一个频域基底。例如,总共有N个频域基底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对频域基底进行从1到N的编号进行索引;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利用频域基底的值作为索引,例如频域基底为时延值基底时,10ns对应的频域基底的索引可以为10。
4,多普勒偏移(Doppler shift)和时域向量(time domain vector):
多普勒偏移也可以称为多普勒频偏,多普勒频率偏移,表示频率由于终端设备或者基站的移动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偏移。多普勒偏移可以表示频率偏移的大小,也可以表示一种信道时域变化规律。由于信号在不同时刻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多径和发送端或者接收端的移动性致时间选择性衰落,就是时域信道的变化。信道的每个时延径可能会经历不同的移动环境,因此每个时延径或频域基底会对应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所述对应表示所述时延径或频域基底上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系数的能量或幅度大于0,表示该时延径所经历的具体的时域信道变化情况。相应地,也可称所述多普勒偏移与所述时延径或频域基底关联。一个时延径或频域基底和一个与其对应的一个多普勒偏移,或一个多普勒偏移和一个与其关联的时延径或频域基底,构成一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该频域基底对也对应了所述的系数。
时域向量也可以称为时域分量向量、时域基向量、多普勒基底(Doppler domainbasis)等,可用于表示信道在时域的变化规律的向量。一个时域向量或一个多普勒基底可以对应一个多普勒径(Doppler path)或一个多普勒偏移(Doppler shift)。每个时域向量可以表示一种变化规律。由于信号在不同时刻经过无线信道传输时,多径和发送端或者接收端的移动性致时间选择性衰落,就是时域信道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时域向量来表示信道在时域上的变化规律。
时域向量ut的长度可以记作Nt,Nt为正整数,时域向量例如可以是长度为Nt的列向量或行向量。时域向量的长度可以由联合观测的时刻数量确定。例如,我们关注S次CSI-RS的测量结果,则Nt=S;时域向量可以是DFT基底。
举例来说,时域向量或多普勒基底可以是与下行参考信号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DFT基底,也可以是基于P个比特量化的多普勒值基底,也可以是基于循环移位(Cycling Shift)构成的基底。所述P个比特量化的多普勒值基底中的每个多普勒值基底对应一个多普勒偏移,例如20Hz,可以通过预定义或者基站通知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通知基站,量化成为一个P个比特的多普勒偏移,也即一个多普勒值基底。所述基于循环移位构成的基底,可以是由Q个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每个基底为一个循环移位序列,每个循环移位序列对应一种多普勒偏移或时域向量循环移位方式。
当确定了多普勒基底或时域向量后,可以确定全部的多普勒基底对应的索引,每个多普勒基底对应一个索引,每个索引可用于确定一个多普勒基底,进而确定其对应的多普勒偏移。例如,总共有Q个多普勒基底的情况下,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对多普勒基底进行从1到Q的编号作为索引;一种可能的方式是利用多普勒基底对应的多普勒偏移的值作为索引,例如多普勒基底为多普勒值基底时,20Hz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可以为20。
5,空频向量对:
空频向量对也可以称为空频分量向量,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可以组合得到一个空频向量对。换句话说,一个空频向量对可以包括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由一个空频向量对中的空域向量和频域向量可以得到一个空频分量矩阵,如,将一个空域向量与一个频域向量的共轭转置相乘,可以得到一个空频分量矩阵。这里所述的空频分量矩阵是相对于下文所述的空频矩阵而言的。由于对多个空频分量矩阵加权求和可以得到空频矩阵。因此用于加权的每一项可以称为一个空频矩阵的分量,即这里所说的空频分量矩阵。
6,空频时向量组:
空频时向量组也可以称为空频时分量向量,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可以组合得到一个空频时向量组。换句话说,一个空频时向量组可以包括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由一个空频时向量组中的空域向量,频域向量和时域向量可以得到一个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如,将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进行张量积相乘,可以得到一个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这里所述的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是相对于下文所述的空频时三维矩阵而言的。由于对多个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加权求和可以得到空频时三维矩阵。因此用于加权的每一项可以称为一个空频时三维矩阵的分量,即这里所说的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
7,空频矩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频矩阵可以理解为是用于确定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矩阵的一个中间量。对于终端设备来说,空频矩阵可以由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矩阵确定。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空频矩阵可以是由多个空频分量矩阵的加权和得到,以用于恢复信道矩阵。
例如,空频矩阵可以记作H,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61
其中,w0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62
是与Nf个频域单元对应的Nf个列向量,每个列向量可以是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向量或信道矩阵,各列向量的长度均可以为Ns。该Nf个列向量分别对应Nf个频域单元的信道向量。即空频矩阵可以视为将Nf个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向量组合构成的联合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频矩阵可以与接收天线端口对应。之所以称该空频矩阵与接收天线端口对应,是由于终端设备可以基于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反馈频域向量、空域向量和合并系数。接入网设备基于终端设备的反馈而确定的空频矩阵也就是与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
应理解,空频矩阵仅为用于确定信道矩阵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例如,将空频矩阵中的各列向量按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首位相接,或者按照其他预定义的规则排列,也可以得到长度为Ns×Nf的向量,该向量可以称为空频向量。
还应理解,上文所示的空频矩阵和空频向量的维度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例如,该空频矩阵也可以是维度为Nf×Ns的矩阵。其中,每个行向量可对应于一个频域单元,以用于确定所对应的频域单元的信道向量。
此外,当发射天线配置有多个极化方向时,该空频矩阵的维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如,对于双极化方向天线,该空频矩阵的维度可以为2Ns×Nf或Nf×2Ns。应理解,本申请对于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数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还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63
其中,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可以构成矩阵W1,W1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空域向量。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可以构成矩阵W3,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频域向量。
当接收天线端口数量大于1时,各个接收天线端口所使用的空域向量可以是不完全相同的,即,各接收天线端口使用独立的空域向量;各个接收天线端口所使用的空域向量也可以是相同的,即,多个接收天线端口共用L个空域向量。
当接收天线端口数量大于1时,各个接收天线端口所使用的频域向量可以是不完全相同的,即,各接收天线端口使用独立的频域向量;各个接收天线端口所使用的频域向量也可以是相同的,即,多个接收天线端口共用M个频域向量。
在这种情况下,第i个接收天线端口上各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向量可以是基于上述L个空域向量和Mi个频域向量构建的。
若采用双极化方向的发射天线,每个极化方向可以选择L个空域向量。则,W1的维度可以是2Ns×2L。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极化方向可以采用相同的L个空域向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64
此时,W1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1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2
表示选择的L个空域向量中的第i个空域向量,i=0,1,…,L-1。
对于第i个接收天线端口,W3 H的维度可以为Mi×Nf。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可以是一个频域向量。此时W1中的每个空域向量和W3中的每个频域向量可以构成一个空频向量对,每个空频向量对可以对应一个合并系数,则有2L个空域向量和Mi个频域向量所构建的2L×Mi个空频向量对可以与2L×Mi个合并系数一一对应。
对于第i个接收天线端口,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3
可以是由上述2L×Mi个合并系数构成的合并系数矩阵,其维度可以为2L×Mi。该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4
中的第l行可以对应2L个空域向量中第一极化方向上的第l个空域向量,该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5
中的第L+l行可以对应2L个空域向量中第二极化方向上的第l个空域向量。该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6
中的第m(0≤m≤Mi-1且m为整数)个列可以对应Mi个频域向量中的第m个频域向量。
其中用来构建空频矩阵的空频向量对的位置具体是指,用来构建的空频矩阵的空域向量在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空域向量中的位置以及用来构建的空频矩阵的频域向量在终端设备所上报的频域向量中的位置。由于每个空频向量对对应一个非零的合并系数(简称非零系数),故用来构建空频矩阵的空频向量对的位置也就是非零系数的位置。
8,空频时三维矩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频时三维矩阵可以理解为是用于确定特定时刻,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向量或矩阵的一个中间量。对于终端设备来说,空频时三维矩阵可以由若干的不同时刻的下行参考信号得到的每个频域单元对应的信道矩阵确定。对于接入网设备来说,空频时三维矩阵可以是由多个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的加权和得到,以用于恢复信道矩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空频时三维矩阵可以与接收天线端口对应,每个接收端口将其对应的空频矩阵在时间维度上扩展至Nt维,每个时间维度上取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获取的空频矩阵,最终得到空频时三维矩阵,其维度可以为Ns×Nf×Nt
此外,当发射天线配置有多个极化方向时,该空频时三维矩阵的维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如,对于双极化方向天线,该空频时三维矩阵的维度可以为2Ns×Nf×Nt或Nf×2Ns×Nt。应理解,本申请对于发射天线的极化方向数不作限定。
进一步的,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时三维矩阵还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7
其中,一个或多个向量可以构成矩阵W1,W1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空域向量。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可以构成矩阵W3,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频域向量,一个或多个时域向量可以构成矩阵W4,W4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时域向量。
其中,对N维矩阵R,维度为I1×I2×...×IN,运算⊙n,n=1,2,...,N的定义为:对二维矩阵Qn,维度为a×In,n∈[1,2,...,N],
Rnew=QnnR,其维度为I1×I2×...×In-1×a×In+1×...×IN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8
对于第i个接收天线端口,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9
可以是由上述2L×Mi×S个合并系数构成的合并系数三维矩阵,其维度可以为2L×Mi×S。该合并系数三维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10
中的第l个第一维度可以对应2L个空域向量中第一极化方向上的第l个空域向量,该合并系数三维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711
中的第L+l个第一维度可以对应2L个空域向量中第二极化方向上的第l个空域向量。该合并系数三维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81
中的第m(0≤m≤Mi-1且m为整数)个第二维度可以对应Mi个频域向量中的第m个频域向量。该合并系数三维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82
中的第s(0≤s≤S-1且s为整数)个第三维度可以对应S个时域向量中的第s个时域向量。
其中用来构建空频时三维矩阵的空频时向量组的位置具体是指,用来构建的空频时三维矩阵的空域向量在终端设备所上报的空域向量中的位置,用来构建的空频时三维矩阵的频域向量在终端设备所上报的频域向量中的位置,用来构建的空频时三维矩阵的时域向量在终端设备所上报的频域向量中的位置。由于每个空频时向量组对应一个非零的合并系数(简称非零空频时系数),故用来构建空频时三维矩阵的空频时向量组的位置也就是非零空频时系数的位置。
9,空频合并系数:
空频合并系数也可以称为合并系数、加权系数等。每个合并系数可对应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或者说,每个合并系数可对应一个空频向量对。每个合并系数是其所对应的空频向量对所构建的空频分量矩阵的加权系数。一个合并系数与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对应。具体地,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83
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个空域向量与第j个频域向量构成的空频向量对所对应的合并系数。对于双极化方向天线,上述i∈{1,2,…,2L},每个空域向量的长度为2Ns
每个合并系数包括幅度和相位,例如合并系数可以表示为ae,a为合并系数的幅度,θ为合并系数的相位。
有些合并系数的幅度值可能为零,或者接近零,其对应的量化值可以是零。通过量化值零来量化幅度的合并系数可以称为幅度为零的合并系数。相对应地,有些合并系数的幅度值较大,其对应的量化值不为零。通过非零的量化值来量化幅度的合并系数可以称为幅度大于零的合并系数。
10,空频时合并系数:
空频时合并系数也可以称为合并系数、空频时加权系数等。每个空频时合并系数可对应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每个空频时合并系数是其所对应的空频时向量组所构建的空频时分量三维矩阵的加权系数,一个空频时合并系数与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对应。具体地,空频时合并系数三维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84
中的(i,j,k)元素为第i个空域向量,第j个频域向量,第k个时域向量的空频时向量组所对应的空频时合并系数。
每个空频时合并系数包括幅度和相位,例如空频时合并系数可以表示为ae,a为空频时合并系数的幅度,θ为空频时合并系数的相位。
有些空频时合并系数的幅度值可能为零,或者接近零,其对应的量化值可以是零。通过量化值零来量化幅度的空频时合并系数可以称为幅度为零的空频时合并系数。相对应地,有些空频时合并系数的幅度值较大,其对应的量化值不为零。通过非零的量化值来量化幅度的空频时合并系数可以称为幅度大于零的空频时合并系数。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其中,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应理解,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接入网设备和一个终端设备。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接入网设备,并且每个接入网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TDD系统中,接入网设备在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之前,可根据接收到的上行参考信号,估计上行信道,并根据上下行信道的互异性,获取下行信道,进而提高下行信号传输质量或者速率。然而,接入网设备接收上述上行参考信号的质量,受限于终端设备的发射功率、以及其他上行信号的干扰,导致接入网设备获得的下行信道存在误差,进而影响下行信号的传输。其中,本申请中,上行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SRS;下行参考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在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系统中,为了提高接入网设备获取下行信道的准确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行参考信号估计下行信道,并将下行信道信息反馈至接入网设备。由于终端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信息是用于辅助基站基于上行参考信号的信道估计,故终端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信息可以是下行信道的部分信息,以降低反馈开销。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可以确定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例如,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信道矩阵,从而可以根据信道矩阵确定相应的空频矩阵。下面以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为例进行说明。终端设备根据该接收天线端口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可以确定相应的空频矩阵。该空频矩阵H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91
其中,W1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空域向量,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频域向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92
为合并系数矩阵,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193
中的第i行第j列的合并系数对应W1中的第i个空域向量,以及对应W3中的第j个频域向量。
图2中的每个小方格表示一个合并系数,这里的每个小方格只是表示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在横轴方向,位于同一横轴的合并系数对应同一个空域向量;在纵轴方向,位于同一纵轴的合并系数对应同一个频域向量,图中的虚线框中示意了处于同一纵轴的合并系数对应同一个频域向量。例如,图中合并系数1对应空域向量1以及频域向量0;合并系数2对应空域向量2以及频域向量4。可以用空域向量和频域向量的索引表示合并系数的位置,例如合并系数1可以标识为(1,0),1表示合并系数1对应空域向量的索引,0表示合并系数1对应频域向量的索引。
结合上面的描述,目前的FDD系统中,对于每个接收天线端口,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反馈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所有合并系数中,幅度的量化值大于零的合并系数的位置。然而,对于FDD系统而言,空域向量个数和频域向量个数较少,故空频矩阵中非零合并系数的数量较少,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较小。
在TDD系统中,接入网设备的天线数量较多,使得空域向量个数增多。在TDD系统中,基于上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的时延域精度提高,使得频域向量个数增多。进而,终端设备需要反馈的合并系数的数量也增多,这样的反馈开销非常大。
本申请中提供一种方法,可以减少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提高资源利用率。
此外,由于接入网设备获取信道的时刻与终端设备实际被下行预编码服务的时刻存在时延,在终端设备移动性场景下,终端设备的信道可能在这个时间内已经产生了剧烈变化,导致了预编码与对应时刻的终端设备的信道不匹配,致使性能下降,也即“信道老化”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或另一种方法中终端设备联合多个时刻的下行信道(CSI-RS、TRS等)测量信息,将其多普勒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接入网设备,使能接入网设备进行信道预测,克服信道老化带来的性能下降问题,下面将详细描述。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可应用于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等。本申请对于该方法所应用的场景并不做限定。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仅为便于理解和说明,以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还应理解,下文示出的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接入网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TDD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FDD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S3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
其中,下行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信号,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多个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端口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S302: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
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终端设备根据通过该接收天线端口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可以确定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确定空频矩阵的详细过程,本申请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构成的矩阵W1、多个频域向量构成矩阵的W3,以及包括多个合并系数的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1
进行表示,即空频矩阵H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2
其中,在图3所示的流程中,合并系数是指空频合并系数,空频合并系数的具体含义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W1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空域向量,W3中的每一个列向量对应一个频域向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3
为合并系数矩阵,假设W1中包括L个空域向量,W3中包括T个频域向量,那么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4
的维度为L×T。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5
中的第i行对应L个空域向量中的第i个空域向量,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6
中的第j列对应T个频域向量中的第j个频域向量,即合并系数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07
中的第i行第j列的合并系数对应W1中的第i个空域向量,以及对应W3中的第j个频域向量。其中,L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的发送天线端口数确定,T可以由在上报带宽中预配置的待上报的频域单元的数量确定,也可以由该上报带宽的长度确定,还可以是协议预定义值。其中,上报带宽可以是指接入网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如RRC消息)配置的。
一个合并系数可以为一个波束对应的一个时延径系数的信息,所述时延径系数的信息可以是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一个合并系数在合并系数矩阵中的位置,可以是一个波束对应的一个时延径的位置,所述时延径的位置可以是所述时域径在时延域范围内的相对位置,所述时延域范围可以是上报带宽对应的多个频域单元中的两个频域单元的频域间隔确定的,所述时延径的位置也可以是绝对时延(例如300ns)。
一种实现方式中,本申请中,对于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可以从L个空域向量中抽取部分空域向量,抽取后的部分空域向量在合并系数矩阵(以下描述中,该合并系数矩阵简称为第一矩阵,)中对应的一行或多行合并系数作为一个矩阵,以下描述中,该矩阵简称为第二矩阵。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从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中选择X个空域向量,X个空域向量为至少一个空域向量中的部分或全部空域向量,X为大于0的整数。不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X的取值可以不同。对于终端设备的任一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将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矩阵中,与X个空域向量对应的X行合并系数构成的矩阵视为第二矩阵,即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X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可以对应第二矩阵。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通过每个接收天线端口接收的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第一矩阵,上述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对应第一矩阵。第一矩阵包括多个合并系数,第一矩阵包括的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的合并系数,第一矩阵包括的每个合并系数对应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这里的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对应第一矩阵,表示通过上述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第一矩阵,可以确定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矩阵。
本申请中,第一矩阵包括的每个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表示。例如,对于一个合并系数,可以通过该合并系数对应的空域向量的索引以及该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的索引来指示该合并系数的位置。
S303: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本申请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其中,上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条件一,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或等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举例来说,如图4(a)所示,假设多个合并系数中每个合并系数的能量可以如图中所示,没有标记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为0。例如,图中合并系数(1,0)的能量为0,合并系数(1,1)的能量为0.1。其中合并系数(x,y)中的x表示该合并系数对应的空域向量的索引,y表示该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的索引。
结合图4(a),假设第一能量为0.3,第二能量为0.5,那么如图4(b)所示,满足条件一的合并系数为合并系数(1,7)、合并系数(1,13)、合并系数(1,15)、合并系数(2,6)、合并系数(2,7)、合并系数(2,8)、合并系数(2,13)、合并系数(2,14)、合并系数(3,7)、合并系数(3,8)。图中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满足条件一的合并系数。
条件二,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
结合图4(a),第一能量为0.3,Y1的取值为10,Y2的取值为5,那么如图4(c)所示,满足条件二的合并系数为合并系数(1,7)、合并系数(1,15)、合并系数(2,6)、合并系数(2,8)、合并系数(3,7)。图中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满足条件二的合并系数。
一种实现方式中,从Y1个合并系数中选择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时,可以按照Y1个合并系数的能量依次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Y1个合并系数中选择Y2个合并系数,如果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当将上述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都作为Y2个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时,导致选择的合并系数的数量大于Y2,那么可以只选择上述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合并系数(例如,可以随机选择一部分,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选择),使得最终选择的合并系数的数量等于Y2。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都作为Y2个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例如,结合图4(a),第一能量为0.3,Y1的取值为10,如果Y2的取值为4。此时依次选择合并系数(1,7)、合并系数(1,15)、合并系数(2,6),由于合并系数(2,8)和合并系数(3,7)的能量相等,如果这两个合并系数都选择,那么会导致最终合并系数的数量大于Y2,此时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合并系数,这里以选择合并系数(2,8)为例,那么如图4(d)所则满足条件二的合并系数可以为合并系数(1,7)、合并系数(1,15)、合并系数(2,6)、合并系数(2,8)。图中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满足条件二的合并系数。
条件三,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
结合图4(a),如果Y3的取值为5,Y4的取值为2,那么从能量最大的5个合并系数中选择2个能量最小的合并系数。那么如图4(e)所示,满足条件三的合并系数为合并系数(2,15)、合并系数(3,9)。图中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满足条件三的合并系数。
同样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从Y3个合并系数中选择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时,可以按照Y3个合并系数的能量依次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Y3个合并系数中选择Y4个合并系数,如果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当将上述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都作为Y4个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时,导致选择的合并系数的数量大于Y4,那么可以只选择上述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合并系数(例如,可以随机选择一部分,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选择),使得最终选择的合并系数的数量等于Y4。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多个能量相等的合并系数都作为Y4个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条件四,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结合图4(a),如果Y3的取值为5,第二能量为0.7,那么如图4(f)所示,满足条件四的合并系数为合并系数(1,14)、合并系数(2,10)、合并系数(2,15)、合并系数(3,9)。图中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满足条件四的合并系数。
条件五,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合并系数。
结合图4(a),如果第一能量为0.7,那么如图4(g)所示,满足条件五的合并系数为合并系数(1,14)、合并系数(2,10)、合并系数(2,11)。图中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满足条件五的合并系数。
上述条件一至条件五中,Y1、Y2、Y3以及Y4的取值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配置,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确定,还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值,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中,每个合并系数的能量可以为该合并系数的幅度的模或模平方。
本申请中,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来自终端设备的上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从而获取带有噪声/干扰的空频矩阵,以下称为第三矩阵。接入网设备可以对第三矩阵中的每一行合并系数计算其能量分布,根据该能量分布得到非零的合并系数估计。由于噪声/干扰的存在,导致第三矩阵中的部分合并系数的能量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合并系数在没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其能量等于0,但是由于噪声/干扰,可能会导致该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0。这种情况下,无法区分哪些合并系数的能量是根据噪声/干扰确定的,为了消除噪声/干扰,可以设置一个能量阈值,将大于或等于该能量阈值的作为非零合并系数,并把小于该能量阈值的合并系数作为噪声/干扰,也就是把小于该能量阈的合并系数的能量置零,从而实现降噪声/干扰。
然而在没有噪声/干扰的情况下,有些合并系数的能量本身就很小。当存在噪声/干扰的情况下,这些合并系数的能量进和噪声/干扰对应的合并系数的能量可能相当,如果设置能量阈值,这部分能量较小的合并系数会被接入网设备当做噪声/干扰直接置零,导致了空频信道估计的准确性降低。本申请中,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信息之后,可以确定第一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进而即使第三矩阵中与第一信息指示的位置对应的合并系数的能量小于能量阈值,接入网设备也不再将这些合并系数的能量置为0,而是保留这些合并系数的能量,从而实现降低噪声/干扰的同时,保留对应的空频向量对,提高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本申请中,第一能量可能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与第一系数的乘积,第一系数大于0且小于1。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能量为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
其中,第一合并系数可能满足以下任一情况:
情况一,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等于第一比值。
情况二,多个合并系数中包括第一合并系数和第二合并系数,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三总能量;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且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一合并系数、第二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即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一合并系数与第二合并系数之间不包括能量大于或小于第二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
在情况二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且第三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
情况三,多个合并系数中包括第一合并系数和第三合并系数,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一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二总能量,多个合并系数中大于或等于第三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四总能量;第三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且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三合并系数、第一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即多个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三合并系数与第一合并系数之间不包括能量大于或小于第一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
在情况三中,第一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且第四总能量与第二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
本申请中,第一比值的取值并不限定,例如第一比值为95%。第一比值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配置,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确定,还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值,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能量可能存在多种实现方式。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与第二系数的乘积,第二系数大于0且小于1。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能量为第一集合中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
其中,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所有合并系数,或者第一集合包括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
本申请中,第四合并系数可能满足以下任一情况:
情况四,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五总能量与所述第六总能量的比值等于第二比值。
情况五,第一集合中包括第四合并系数和第五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七总能量。
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且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四合并系数与第五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即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四合并系数与第五合并系数之间不包括能量大于或小于第五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
在情况五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值,且第七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二比值。
情况六,第一集合中包括第四合并系数和第六合并系数,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五总能量,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六总能量,第一集合中小于或等于第六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的能量总和为第八总能量。
第六合并系数的能量大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且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六合并系数与第四合并系数依次相邻,即第一集合包括的所有合并系数按照能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时,第六合并系数与第四合并系数之间不包括能量大于或小于第四合并系数的能量的合并系数;
情况六中,第五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小于第二比值,且第八总能量与第六总能量的比值大于第二比值。
本申请中,第二比值的取值并不限定,例如第二比值为40%。第二比值可以由接入网设备配置,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确定,还可以为预先约定的值,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通过上面的方法,终端设备只需要反馈多个合并系数中部分合并系数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少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
本申请中,可以将多个合并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分为K个合并系数组,K为大于0的整数。
一种实现方式中,X个空域向量以及多个频域向量对应的第二矩阵包括K个子矩阵,K个子矩阵中的每个子矩阵对应X个空域向量中的一个或多个空域向量以及多个频域向量中的一个或多个频域向量。本申请中,也可以将每个子矩阵对应的位置范围称为“小窗”。
K个合并系数组和K个子矩阵一一对应,K个合并系数组中的每个合并系数组位于K个子矩阵中的一个子矩阵内,即一个合并系数组包括的合并系数为该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包括的合并系数的部分或全部。合并系数组中合并系数的数量,占该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中合并系数的数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是预定义的,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例如,一个子矩阵包括10个合并系数,与其对应的合并系数组包括8个合并系数,这8个合并系数是该子矩阵包括的10个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预设值为1时,一个子矩阵包括的合并系数的数量和该子矩阵包括的合并系数组包括的合并系数的数量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空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空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空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空域向量。
其中,一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可以是指该子矩阵中的第一行合并系数对应的空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可以是指该子矩阵中的最后一行合并系数对应的空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
其中,一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可以是指该子矩阵中的第一列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可以是指该子矩阵中的最后一列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
举例来说,如图4(h)所示,子矩阵对应空域向量1至空域向量4,并对应频域向量6至频域向量9。该子矩阵包括16个合并系数,其中该子矩阵内,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属于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的合并系数,空白的小格子表示不属于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的合并系数。
K个子矩阵中的任意两个子矩阵,例如第一子矩阵和第二子矩阵,可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条件,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行坐标小于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行坐标,该最小行坐标与该最大行坐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假设第一阈值为2。图中,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行坐标为1,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行坐标为4。
第二条件,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列坐标小于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列坐标,该最小列坐标与该最大列坐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假设第二阈值为2。图中,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列坐标为5,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列坐标为9。
第三条件,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行坐标与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行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和/或,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行坐标与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行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假设第三阈值为2。图中,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行坐标为1,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行坐标为4,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行坐标为4,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行坐标为7。
第四条件,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列坐标与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列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和/或,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列坐标与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列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
举例来说,如图8所示,假设第四阈值为2。图中,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列坐标为0,第一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列坐标为3,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小列坐标为3,第二子矩阵在第二矩阵中对应的最大列坐标为6。
以上只是示例,第一子矩阵和第二子矩阵还可能满足其他条件,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中,可以通过第一信息指示K个合并系数组在第二矩阵中的位置,从而减少反馈开销。如果通过第一信息指示K个合并系数组的位置,实现指示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
其中,如果一个子矩阵包括A1行合并系数,那么该子矩阵对应A1个空域向量;一个子矩阵包括A2列合并系数,那么该子矩阵对应A2个频域向量,A1和A2均为大于0的整数。不同子矩阵对应的A1和A2的取值可以不同。
其中,如果第二矩阵的行数为X,用于指示每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或结束空域向量的位置的开销可以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71
个比特;用于指示每个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的开销可以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72
个比特。本申请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73
表示向上取整运算。X1为子矩阵行数候选量的个数,X1小于或等于X。
如果第二矩阵的列数为T,用于指示每个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或结束频域向量的位置的开销可以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74
个比特;用于指示每个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的开销可以大于或等于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75
个比特。T1为子矩阵列数候选量的个数,T1小于或等于T。
本申请中,对于一个接收天线端口,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子矩阵,可以通过第一信息直接指示一个子矩阵(例如该子矩阵为第一子矩阵)的位置,对于其他子矩阵的位置,例如第二子矩阵,可以反馈第二子矩阵的位置与第一子矩阵的位置的差异信息,差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两个子矩阵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矩阵的结束空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矩阵的结束频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矩阵分别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之间的差值、两个子矩阵分别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之间的差值。例如,第一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和第二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相同,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第一信息指示第二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时,指示的值可以为0;例如,第一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比第二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大A3,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第一信息指示第二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时,指示的值可以为A3。其它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上面的描述中,子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终端设备的多个接收天线端口,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反馈一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矩阵的位置,对于其他天线端口,例如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反馈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矩阵的位置与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矩阵的位置的差异信息。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和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相同,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第一信息指示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时,指示的值可以为0;例如,第一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比第二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小-A4,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第一信息指示第二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时,指示的值可以为-A4。其它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上面的描述中,子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终端设备的多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和第二接收天线端口,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K1个合并系数组,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K2个合并系数组,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一个子矩阵。如果K1个子矩阵与K2个子矩阵中,存在相同位置的子矩阵,那么多个相同位置的子矩阵,可以只反馈一次位置。例如,K3个子矩阵的位置相同,那么对于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反馈K1个子矩阵的位置;对于第二接收天线端口,K2个子矩阵中,与K1个子矩阵中位置相同的K3个子矩阵的位置不再反馈,只反馈剩余的K2-K3个子矩阵的位置。上面的描述中,子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可能在不同时刻接收到不同的下行参考信号,对于每个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合并系数,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合并系数对应至少一个子矩阵。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反馈一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通过接收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获得的一个子矩阵的位置,对于通过接收其它下行参考信号获得的子矩阵的位置,例如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可以反馈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矩阵的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子矩阵的位置的差异信息。具体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面的描述中,子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矩阵,可以将该子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1
将该子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2
将该子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3
将该子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4
其中,b表示波束域或空域,d表示时延域或频域。这里只是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上面的各项参数。例如,如果只有一个接收天线端口,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5
中可以没有下标r;再例如,如果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只对应1个子矩阵,那么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6
中可以没有下标m。例如,接收天线端口r对应的每个子矩阵的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相同,那么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7
中可以没有下标m等,其他情况不再赘述。
对于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频域向量,可能并不是每个频域向量都与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组中的一个合并系数对应,为此可以将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包括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频域范围作为第一位置范围,即第一位置范围为多个频域向量中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对应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为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中的一个,或,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所有合并系数对应的频域向量经过相同的循环移位均为M个连续的频域向量中的一个,M为大于0的整数。该第一位置范围也可以称为“大窗”。
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可以根据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确定第一位置范围,即一个第一位置范围对应一个接收天线端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位置范围。具体的,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位置范围对应的频域向量数量M,和/或,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位置范围内M个频域向量中第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
通过该方法,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所占用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288
由于M小于或等于T,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
在该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都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反馈一个第一信息,即一个第一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
举例来说,如图9所示,假设K=2,即接收天线端口对应2个合并系数组。其中,合并系数组1(图中的组1)位于子矩阵1内,合并系数组2(图中的组2)位于子矩阵2内。
子矩阵1对应空域向量1至空域向量4,并对应频域向量6至频域向量9;子矩阵2对应空域向量1至空域向量2,并对应频域向量12至频域向量14。
子矩阵1内,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属于合并系数组1的合并系数,空白的小格子表示不属于合并系数组1的合并系数。同样的,子矩阵2内,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属于合并系数组2的合并系数,子矩阵2包括的合并系数都属于合并系数组2。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子矩阵1和子矩阵2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为频域向量6,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为频域向量14,那么第一位置范围可以为从频域向量6至频域向量14,一共9个连续的频域向量。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位置范围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多个接收天线端口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分别对应的频域向量确定的,即一个第一位置范围对应多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对于多个接收天线端口,如果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对应的连续的频域向量数量最大,则可以将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所对应的连续的多个频域向量的频域范围作为第一位置范围。对于其他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对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矩阵进行循环移位,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经过循环移位后的频域向量的范围位于第一位置范围内。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所有接收天线端口都对应一个第一位置范围,终端设备还可以反馈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循环移位值。其中,如果一个接收天线端口的循环移位值为零,则可以不反馈该接收天线端口的循环移位值。
举例来说,结合图9,如图10所示,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2个合并系数组。其中,合并系数组1(图中的组1)位于子矩阵1内,合并系数组2(图中的组2)位于子矩阵2内,关于子矩阵1和子矩阵2,具体可以参考图9中的描述。
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3个合并系数组。其中,合并系数组3(图中的组3)位于子矩阵3内,合并系数组4(图中的组4)位于子矩阵4内,合并系数组5(图中的组5)位于子矩阵5内。每个子矩阵内,带有填充的小格子表示属于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的合并系数,空白的小格子表示不属于该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的合并系数。
子矩阵3对应空域向量X,并对应频域向量1至频域向量3;子矩阵4对应空域向量1至空域向量4,并对应频域向量4至频域向量7;子矩阵5对应空域向量4,并对应频域向量8至频域向量9。
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子矩阵3、子矩阵4和子矩阵5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为频域向量1,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为频域向量9。如果第一接收天线端口与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同一个第一位置范围,该第一位置范围包括频域向量6至频域向量14,那么可以将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2个子矩阵向右移位0个频域向量,可以将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3个子矩阵向右移位5个频域向量,即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循环移位值为0,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循环移位值为5。
例如,如图11所示,将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3个子矩阵向右移位5个频域向量之后,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3个子矩阵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为频域向量6,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为频域向量14。这样第一接收天线端口与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同一个第一位置范围。在该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反馈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循环移位值为5。
其中,图中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和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均对应X个空域向量,实际应用中,两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域向量数量也可以不相同。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反馈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每个合并系数的相位。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中心位置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在矩阵行方向的角度梯度;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矩阵在矩阵列方向的角度梯度。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矩阵,其中心位置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1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2
其中,Cen1表示一个子矩阵中心位置频域向量的具体位置,Cen2表示一个子矩阵中心位置空域向量的具体位置。本申请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矩阵,其矩阵行方向的角度梯度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3
或者,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4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5
为该子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空域向量和其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6
为该子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空域向量和其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矩阵,其矩阵列方向的角度梯度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7
或者,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8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9
为该子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频域向量和其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10
为该子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频域向量和其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接入网设备在获取了第三信息后,可以对这部分合并系数的相位进行修正。例如,原估计的合并系数为ke,而通过第三信息得到该合并系数相位应该为θ,则对该合并系数进行旋转,也即乘上系数ej(θ-φ),使得实际的合并系数变为ke*ej(θ-φ)=ke,从而完成相位修正,使得合并系数更加准确。
本申请中,对于K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K个子矩阵,终端设备还可以计算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反馈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
自相关矩阵具体如何计算,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举例来说,对于每一个子矩阵,其包含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11
个空频合并系数。针对每一个子矩阵,相当于其包含了一个长度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12
的复向量。将S个样本展成一个维度为Nr,m*S的向量或者矩阵Xr,m,则该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013
其中,S个样本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多次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得到的当前接收天线端口与当前子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的S次测量结果。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所有系数,或者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1个特征值和该前H1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或者四信息包括K个子矩阵中每个子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2%的特征值和该前H2%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H1和H2为预设值。
接入网设备通过第四信息,可以得到每个子矩阵的合并系数的自相关矩阵。由于每个子矩阵中的合并系数既包括信号,也包括噪声;信号部分符合自相关矩阵的分布特征,而噪声不符合该矩阵指示的分布特征,故可以利用自相关矩阵进行降噪(例如最小均方误差估计降噪),使得合并系数更加准确。
前面的流程中,描述的是以终端设备根据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为例进行描述。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也可以对多个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终端设备能够在不同时刻得到多个空频矩阵,这些空频矩阵联合并扩展维度得到“空频时三维矩阵”,通过该空频时三维矩阵能够获得合并系数三维矩阵,终端设备可以指示合并系数在合并系数三维矩阵中的位置。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TDD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FDD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S12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多个下行参考信号。
S1202:终端设备根据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
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终端设备根据通过该接收天线端口接收的多个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可以确定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时三维矩阵,确定空频时三维矩阵的详细过程,本申请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空频时三维矩阵可以对应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多个时域向量以及包括多个合并系数的合并系数三维矩阵,以下将该合并系数三维矩阵称为第一三维矩阵。第一三维矩阵包括多个合并系数,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每个合并系数的位置可以由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表示。其中,在图12所示的流程中,合并系数是指空频时合并系数,空频时合并系数的具体含义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三维矩阵的维度可以为L×T×Q,其中,L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的发送天线端口数确定;T可以由在上报带宽中预配置的待上报的频域单元的数量确定,也可以由该上报带宽的长度确定,还可以是协议预定义值;Q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的数量确定。
一个合并系数可以为一个波束对应的一个时延径对应的一个多普勒径系数的信息,所述多普勒径系数的信息可以是径系数的幅度和相位。一个合并系数在合并系数三维矩阵中的位置,可以是一个波束对应的一个时延径对应的一个多普勒径位置,所述多普勒径位置可以是所述多普勒径在多普勒范围内的相对位置,所述多普勒范围可以是所述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的中的两个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确定的,所述多普勒径位置也可以是绝对多普勒偏移(例如10Hz)。
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可以从L个空域向量中抽取部分空域向量,从Q个时域向量中抽取部分时域向量,抽取后的部分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抽取后的部分时域向量在第一三维矩阵中对应的合并系数作为一个三维矩阵,以下描述中,该三维矩阵简称为第二三维矩阵。举例来说,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从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空域向量中选择Z1个空域向量,从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时域向量中选择Z2个时域向量,Z1和Z2为大于0的整数。对于终端设备的任一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将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三维矩阵中,与Z1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Z2个时域向量对应的合并系数构成的三维矩阵视为第二三维矩阵,不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Z1和Z2的取值可以不同。
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中,第二三维矩阵可以对应Z1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和Z2个时域向量。Z1个空域向量为至少一个空域向量中的部分或全部空域向量,Z2个时域向量为多个时域向量中的部分或全部时域向量,Z1和Z2为大于0的整数。
S1203: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上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可以满足S303中条件一至条件五中的任一条件,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类似于S303,本申请中,可以将多个合并系数中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分为K个合并系数组,其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的每个合并系数为Z1个空域向量中的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中的一个频域向量和Z2个时域向量中的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
第二三维矩阵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K个合并系数组和K个子三维矩阵一一对应,每个子三维矩阵对应Z1个空域向量中的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中的至少一个频域向量以及Z2时域向量中的至少一个时域向量。不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频域向量的数量和时域向量的数量可以不同。
K个合并系数组中的每个合并系数组位于K个子三维矩阵中的一个子三维矩阵内,即一个合并系数组包括的合并系数为该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合并系数的部分或全部。合并系数组中合并系数的数量,占该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中合并系数的数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是预定义的,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配置的。例如,一个子三维矩阵包括10个合并系数,与其对应的合并系数组包括8个合并系数,这8个合并系数是该子三维矩阵包括的10个合并系数中的一部分。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预设值为1时,一个子三维矩阵包括的合并系数的数量和该子三维矩阵包括的合并系数组包括的合并系数的数量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空域向量;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空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空域向量;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空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空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频域向量;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频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频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时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时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时域向量;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结束时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时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时域向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时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时域向量中,索引最大的时域向量;一个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结束时域向量,可以为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合并系数组所对应的所有时域向量中,索引最小的时域向量。
本申请中,K个子三维矩阵中的任意两个子三维矩阵,例如第一子三维矩阵和第二子三维矩阵,可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一条件,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空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小于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空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该最小坐标与该最大坐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第二条件,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频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小于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频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该最小坐标与该最大坐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第三条件,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时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小于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时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该最小坐标与该最大坐标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第四条件,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空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与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空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和/或,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空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与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空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
第五条件,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频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与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频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和/或,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频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与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频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
第六条件,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时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与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时域维度对应的最大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和/或,第二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时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与第一子三维矩阵在第二三维矩阵中在时域维度对应的最小坐标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第六阈值。
本申请中,可以通过第一信息指示K个合并系数组在第二三维矩阵中的位置,从而减少反馈开销。如果通过第一信息指示K个合并系数组的位置,实现指示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结束空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空域向量的数量;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结束频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频域向量的数量;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时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结束时域向量的位置;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包括的时域向量的数量。
本申请中,对于一个接收天线端口,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子三维矩阵,可以通过第一信息直接指示一个子三维矩阵(例如该子三维矩阵为第一子三维矩阵)的位置,对于其他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例如第二子三维矩阵,可以反馈第二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与第一子三维矩阵的位置的差异信息,差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两个子三维矩阵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的结束空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的结束频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的起始时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的结束时域向量的位置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分别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分别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之间的差值、两个子三维矩阵分别对应的时域向量的数量之间的差值。例如,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和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相同,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第一信息指示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时,指示的值可以为0;例如,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比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大A5,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第一信息指示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时,指示的值可以为A5。其它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上面的描述中,子三维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终端设备的多个接收天线端口,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反馈一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对于其他天线端口,例如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反馈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与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的差异信息。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和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相同,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第一信息指示第二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时,指示的值可以为0;例如,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比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小-A4,那么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第一子三维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第一信息指示第二子三维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时,指示的值可以为-A4。其它情况可以以此类推,在此不再赘述。上面的描述中,子三维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终端设备的多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和第二接收天线端口,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K1个合并系数组,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对应K2个合并系数组,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一个子三维矩阵。如果K1个子三维矩阵与K2个子三维矩阵中,存在相同位置的子三维矩阵,那么多个相同位置的子三维矩阵,可以只反馈一次位置。例如,K3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相同,那么对于第一接收天线端口,可以反馈K1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对于第二接收天线端口,K2个子三维矩阵中,与K1个子三维矩阵中位置相同的K3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不再反馈,只反馈剩余的K2-K3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上面的描述中,子三维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天线端口,可能在不同时刻接收到不同的下行参考信号,对于每个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合并系数,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合并系数对应至少一个子三维矩阵。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反馈一个接收天线端口(例如第一接收天线端口)通过接收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获得的一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对于通过接收其它下行参考信号获得的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例如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可以反馈第二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至少一个子三维矩阵的位置的差异信息。具体可以参考前面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上面的描述中,子三维矩阵也可以替换为合并系数组。
本申请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三维矩阵,可以将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1
将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空域向量的数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2
将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3
将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频域向量的数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4
将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起始时域向量的位置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5
将该子三维矩阵对应的时域向量的数量表示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6
其中,b表示波束域或空域,d表示时延域或频域,t表示多普勒域或时域。这里只是示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上面的各项参数。例如,如果只有一个接收天线端口,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7
中可以没有下标r;再例如,如果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只对应1个子三维矩阵,那么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8
中可以没有下标m。例如,接收天线端口r对应的每个子三维矩阵的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的位置相同,那么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59
中可以没有下标m等,其他情况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还可以设置一个位置范围,例如第二位置范围,第二位置范围包括多个频域向量中M1个连续的频域向量对应的位置,以及多个时域向量中M2个连续的时域向量对应的位置,M1和M2为大于0的整数。
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可以根据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确定第二位置范围,即一个第二位置范围对应一个接收天线端口。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每个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位置范围。具体的,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位置范围对应的频域向量数量M1;第二位置范围内M1个频域向量中第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第二位置范围对应的时域向量数量M2;第二位置范围内M2个时域向量中第一个时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时域向量的索引。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所有接收天线端口都对应一个第二位置范围,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如果将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二三维矩阵进行循环移位,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经过循环移位后的频域向量的范围位于第二位置范围内,该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经过循环移位后的时域向量的范围位于第二位置范围内。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有接收天线端口都对应的第二位置范围。具体的,第二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位置范围对应的频域向量数量M1;第二位置范围内M1个频域向量中第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频域向量的索引;第二位置范围对应的时域向量数量M2;第二位置范围内M2个时域向量中第一个时域向量的索引或最后一个时域向量的索引。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第二位置范围时,终端设备还可以反馈每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循环移位值。其中,如果一个接收天线端口的循环移位值为零,则可以不反馈该接收天线端口的循环移位值。
通过该方法,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频域向量的位置所占用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1
由于M1小于或等于T,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同样的,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的起始时域向量的位置所占用的比特数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2
由于M2小于或等于Q,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终端设备的反馈开销。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反馈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中每个合并系数的相位。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中心位置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在空域维度的角度梯度;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在频域维度的角度梯度;
K个合并系数组中,每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子三维矩阵在时域维度的角度梯度。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三维矩阵,其中心位置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3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4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5
其中,Cen1表示一个子三维矩阵中心位置频域向量的具体位置,Cen2表示一个子三维矩阵中心位置空域向量的具体位置,Cen3表示一个子三维矩阵中心位置时域向量的具体位置。本申请中,floor()表示向下取整运算。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三维矩阵,其在频域维度的角度梯度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6
或者,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7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8
为该子三维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空域向量、时域向量和其对应的结束频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69
为该子三维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空域向量、时域向量和其对应的起始频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三维矩阵,其在空域维度的角度梯度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1
或者,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2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3
为该子三维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频域向量、时域向量和其对应的结束空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4
为该子三维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频域向量、时域向量和其对应的起始空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其中,对于第r个接收天线端口对应的第m个子三维矩阵,其在时域维度的角度梯度可以满足以下形式: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5
或者,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6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7
为该子三维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空域向量、频域向量和其对应的结束时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378
为该子三维矩阵的中心位置所对应的空域向量、频域向量和其对应的起始时域向量确定的合并系数的相位。
本申请中,对于K个合并系数组对应的K个子三维矩阵,终端设备还可以计算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反馈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自相关矩阵具体如何计算,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所有系数,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1个特征值和前H1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或者第四信息包括K个子三维矩阵中每个子三维矩阵的自相关矩阵的前H2%的特征值和前H2%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其中,H1和H2为预设值。
终端设备给接入网设备发送参考信号,该参考信号用于接入网设备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状态信息,该信道状态信息表征接入网设备接收到参考信号的时刻(时刻1)的信道的状态。接入网设备根据该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下行预编码,用该下行预编码(在时刻2)向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由于时刻1和时刻2存在时延,在终端设备移动性场景下,终端设备在时刻2的信道相比于时刻1可能已经产生了剧烈变化,导致了下行预编码与时刻2的终端设备的信道不匹配,致使性能下降,也即“信道老化”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或另一种方法中终端设备联合多个时刻的下行信道(CSI-RS、TRS等)测量信息,将其多普勒偏移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接入网设备,多普勒偏移能够提供信道的时域相关信息可以利用时刻1的信道,以及时刻1之前通过若干个参考信号得到的信道,以及多普勒偏移信息得到更准确的时刻2的信道状态,使能接入网设备进行信道预测,克服信道老化带来的性能下降问题,下面将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TDD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FDD系统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1: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
其中,下行参考信号为CSI-RS,也可以为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signal,TRS),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信号,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步骤1302: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发射天线端口发送下行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多个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端口接收下行参考信号。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下行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确定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所有频域基底以及其对应的多普勒偏移,上述过程的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相应的,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频域基底称作时延径,因此,也可以说至少两个时延径对应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独立发送的信令,也可以是在已有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信令中增加字段,例如在SRS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中增加第一指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第一指示信息具体如何指示多普勒偏移的含义与方法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下面分别描述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来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例如:所述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至100,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2和50,表示出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多普勒偏移为基底2和基底50对应的多普勒偏移。所述多普勒基底,以及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方式,可以是直接指示索引的数值,也可以是通过比特映射的方式进行指示,例如:所述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至8,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0,0,1,1,0,0,1,1],指示出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多普勒偏移为基底3,基底4,基底7和基底8对应的多普勒偏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多普勒偏移的值来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例如: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10,表示出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相关联的一个多普勒偏移为10Hz。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的指示量纲,例如10对应的赫兹(Hz)或是千赫兹(kHz),以及指示的多普勒偏移的值的量化比特数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
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所述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中的每一组多普勒偏移包括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每一组多普勒偏移包括的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连续。这里的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连续,可以是指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连续,例如:所述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至100,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此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一组多普勒偏移连续;或者,这里的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连续,可以是指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等间隔,例如: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一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0,12,14,16},表示所述多普勒偏移分别为{10Hz,12Hz,14Hz,16Hz},此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一组多普勒偏移连续。在本示例中,多普勒偏移的值之间的间隔为2Hz,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预先配置,或预定义或通过信令交互的方式对多普勒偏移的值的量化间隔达成共识,例如2Hz的间隔为量化间隔,那么,当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一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之间的间隔为2Hz的时候,可以认为该一组多普勒偏移内的多个多普勒偏移是连续的。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对于一组值为{10,14,18,22}的多普勒偏移,虽然多个多普勒偏移之间等间隔,但该间隔不等于量化间隔2Hz,该组多普勒偏移不连续。此处,量化间隔2Hz仅仅是一种示例。在另一种示例中,也可以认为只要一组多普勒偏移等间隔,该组多普勒偏移就是连续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例如,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21}。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每组中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对应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21,30,33}。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所述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分别为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多普勒偏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例如,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19,21},多普勒偏移的值之间的间隔为2Hz,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和21。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为{17Hz,19Hz,21Hz}。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每组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对应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19,21},{31,33,35},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21,31,3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为{17Hz,19Hz,21Hz},{31Hz,33Hz,35Hz}。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所述一个索引长度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可以是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例如: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和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值,每组值包括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K组值中的每组值对应K组多普勒偏移中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5,30,4}。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数值跨度,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所述数值跨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例如,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19,21},多普勒偏移的值之间的间隔为2Hz,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和4。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为{17Hz,19Hz,21Hz}。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值,每组值包括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数值跨度,K组值中的每组值对应K组多普勒偏移中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19,21},{31,33,35},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4,31,4}。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为{17Hz,19Hz,21Hz},{31Hz,33Hz,35Hz}。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例如: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预定义了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或接入网设备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了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或终端设备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了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2,3,4,5},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结合已知的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2,3,4,5}。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值,每组值包括一个索引长度值,K组值中的每组值对应K组多普勒偏移中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5,4};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指示或预定义两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30}。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数值跨度,所述数值跨度和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例如: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预定义了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或接入网设备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了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或终端设备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了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1,2,3,4},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结合已知的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为{0Hz,1Hz,2Hz,3Hz,4Hz}。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一个多普勒偏移的数值跨度,每组中一个多普勒偏移的数值跨度对应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1,2,3,4},{30,31,32},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5,3};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指示或预定义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0,30}。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为{30Hz,31Hz,32Hz}。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例如,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19,21},多普勒偏移的值之间的间隔为2Hz,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9,21}。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一组多普勒偏移为{17Hz,19Hz,21Hz}。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多普勒偏移的值,每组多普勒偏移的值对应一组多普勒偏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例如: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8,19,20,21}。再例如:所有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至8,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4,5,6,7},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0,0,0,1,1,1,1,0],指示出,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4,5,6,7}。对于K组多普勒偏移,K大于1的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指示K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每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对应一组多普勒偏移。例如,K=2,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8,19,20,21},{30,31,32,33}。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所有K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例如,K=2,所有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至8,所述两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2},{4,5,6,7},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1,1,0,1,1,1,1,0],指示出,所述两组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2},{4,5,6,7}。
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多普勒偏移。
在该场景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25,29},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25,29}。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为{17Hz,25Hz,29Hz}。
在该场景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9,22},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9,22}。
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也可以是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与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多普勒偏移.
在该场景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指示方式参考前述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的指示方式进行指示,第二部分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多普勒偏移的指示信息,这部分指示方式按照前述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多普勒偏移的指示方式。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5},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17,5,3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根据17和5确定一组连续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根据35确定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35。综合以上方面,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5}。
在该场景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5},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17,18,19,20,21,35}。再例如:所有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至8,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6,7},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1,0,0,0,0,1,1,0],指示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1,6,7}。
在该场景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例如,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17,19,21,35},多普勒偏移的值之间的间隔为2Hz,则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9,21,3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为{17Hz,19Hz,21Hz,35Hz}。
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预定义的方式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例如通过与终端设备预设对齐的表确定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也可以通过上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并通过下行参考信号或其他指示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在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后确定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也可以是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确定与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关联的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独立发送的信令,也可以与第一指示信息合并在同一信令中发送,也可以在已有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信令中增加字段,例如在SRS或PMI中增加第二指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指示频域基底的含义与方法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通过指示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来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例如:所有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至100,第二指示信息通过指示2和50,表示出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为基底2和基底50。所述频域基底,以及频域基底的索引,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频域基底的索引方式,可以是直接指示索引的数值,也可以是通过比特映射的方式进行指示,例如:所有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至8,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0,0,1,1,0,0,1,1],指示出与四个频域基底为基底3,基底4,基底7和基底8。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可以是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例如,所述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和21。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的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对于K组频域基底,K大于1的情况,第二指示信息指示K组索引,每组索引对应一组频域基底,每组索引包括该组索引对应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例如,K=2,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21},{30,33}。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的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可以是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所述一个索引长度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每个所述频域基底,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例如:所述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和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对于K组频域基底,K大于1的情况,第二指示信息指示K组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每组中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对应一组频域基底。例如,K=2,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5},{30,4}。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可以是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每个所述频域基底,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的。例如: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预定义了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或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五指示信息指示了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或终端设备通过第五指示信息指示了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所述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2,3,4,5},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结合已知的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即可确定至少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2,3,4,5}。对于K组频域基底,K大于1的情况,第二指示信息指示K组值,每组值包括一个索引长度值,K组值中的每组值对应K组频域基底中的一组频域基底。例如,K=2,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5和4;第五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和30。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五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可以是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中每个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例如:所述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8,19,20,21}。再例如:所有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至8,所述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4,5,6,7},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0,0,0,1,1,1,1,0],指示出,所述一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4,5,6,7}。对于K组频域基底,K大于1的情况,第二指示信息指示K组频域基底的索引,每组中频域基底的索引对应一组频域基底。例如,K=2,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8,19,20,21},{30,31,32,33}。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即可确定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0,31,32,33}。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指示所有K组的频域基底的索引,例如,K=2,所有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至8,所述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2},{4,5,6,7},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1,1,0,1,1,1,1,0],指示出,所述两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2},{4,5,6,7}。
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也可以为不连续的多个频域基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每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例如: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9,22},则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指示:{17,19,22}。
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也可以是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与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频域基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二指示信息分别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的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一个或多个不连续的频域基底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的指示方式为前述指示方式的组合。例如: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5},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17,5,35}。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根据17和5确定一组连续的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根据35确定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35。综合以上方面,接入网设备确定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5}。在该场景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每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例如: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7,18,19,20,21,35},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17,18,19,20,21,35}。再例如:所有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至8,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6,7},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一个长度为8的比特向量:[1,0,0,0,0,1,1,0],指示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1,6,7}。
接入网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或其他方式确定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以及与其关联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构成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例如:如图14所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为:索引为{1,3,4}对应的三个多普勒偏移,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为:索引为{2,4,5}的三个频域基底,则接入网设备确定3*3=9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即(1,2),(1,4),(1,5),(3,2),(3,4),(3,5),(4,2),(4,4),(4,5);这9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可以对应图中填充阴影的方格。接入网设备通过该信息可得到时延径对应的多普勒偏移信息,也即确定了信道的时间相关性信息,进而可以构建信道预测器,从而利用该信道预测器预测得到向终端设备数据发送时刻的信道信息。一种可能的方法为: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K个多普勒频偏分别为:f1,f2,…,fK,则可据此计算归一化多普勒功率谱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41
利用该多普勒功率谱计算得到信道时域自相关函数: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42
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K组多普勒频偏,这K组多普勒频偏的并集为Ω=Ω1∪Ω2∪…∪ΩK,其中每个Ωk=[fk,1,fk,2]对应一个多普勒频偏区间,f1,1<f1,2<f2,1<f2,2<…<fK,1<fK,2,则可据此计算的归一化多普勒功率谱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1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2
利用该多普勒功率谱计算得到信道时域自相关函数: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3
以上τ的单位是秒,f的单位是Hz。然后,基于信道时域自相关函数R(τ)计算信道预测器的系数矩阵A。信道预测器采用总共Q个时刻的信道作为输入,信道预测器作用于每个时刻的信道的每个OFDM符号,去预测未来P个时刻的信道的对应的每个OFDM符号。对于一个OFDM符号,其Q个时刻的索引集合为{k1,k2,…,kQ},待预测的P个时刻的信道所在的OFDM符号的索引集合为{l1,l2,…,lP},符号周期为TOS。则可以通过下式计算自相关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4
和互相关矩阵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5
的各个元素: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6
R12[i,j]=R((ki-lj)TOS)
其中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7
是一个误差参数,可通过训练与调整进行配置。最后,得到信道预测器的系数矩阵A为:
Figure BDA0003876565870000458
每次将Q个时刻的信道左乘矩阵A,即可得到未来P个时刻的信道预测结果,从而用于计算未来时刻的下行预编码,克服信道老化问题。该实现方法可称为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信道预测器。本申请对具体的方法不做限定。
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一个多普勒偏移和一个频域基底;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多普勒偏移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频域基底属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是独立发送的信令,也可以与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合并在同一信令中发送,也可以只与第二指示信息合并在同一信令中发送,也可以在已有上行参考信号或上行信令中增加字段,例如在SRS或PMI中增加第三指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三指示信息的具体指示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含义与方法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
接入网设备收到第三指示信息,进一步确定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也即得到更精细的时延径对应的多普勒偏移信息。也即,第三指示信息从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例如,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上述9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的(1,2),(3,4),(3,5),(4,2),(4,4)这5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采用长度为F的比特映射向量来指示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其中F可以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数量,F为大于0的整数。例如:如图15所示,第三指示信息为{1,0,0,0,1,1,1,1,0},从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出的9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1,2),(1,4),(1,5),(3,2),(3,4),(3,5),(4,2),(4,4),(4,5)中进一步指示出(1,2),(3,4),(3,5),(4,2),(4,4)这5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从而得到更精细的时延径对应的多普勒偏移信息。图中,标记为1的方格表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9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被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标记为0的方格表示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9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没有被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第三指示信息的指示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排列方式或排列顺序,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知接入网设备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知终端设备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出R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R小于等于F,所述R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大于或等于F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其他F-R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能量;R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第六指示信息通知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第六指示信息通知接入网设备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出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对应的能量大于等于第一能量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第一能量可以是预定义的,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通过第六指示信息通知终端设备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第六指示信息通知接入网设备的。
根据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从而不必反馈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有多普勒偏移,减少了反馈开销,提高反馈效率。进一步的,接入网设备在进行信道估计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多普勒偏移能够确定信道的时域相关信息,可以利用信道估计的时刻的信道,过去若干时刻的信道,以及多普勒偏移信息得到更准确的信道状态,使能接入网设备进行信道预测,克服信道老化带来的性能下降问题。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设备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例如,该装置可以为软件模块或者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该通信装置16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601和通信单元1602。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或接收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步骤。
以下,结合图16至图17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通信单元也可以称为接口电路、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通信单元1602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通信单元1602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通信单元1602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通信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接口电路、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实现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对应第一矩阵,第一矩阵包括多个合并系数,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表示;
通信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实现图3所示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矩阵包括的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第一矩阵对应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和多个频域向量根据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和一个频域向量表示;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实现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多个下行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确定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对应第一三维矩阵,第一三维矩阵包括多个合并系数,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表示;
通信单元,用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实现图12所示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时:
通信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下行参考信号;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三维矩阵包括的多个合并系数中至少一个合并系数的位置;第一三维矩阵对应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至少一个空域向量、多个频域向量以及多个时域向量根据多个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每个合并系数为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的合并系数,合并系数的位置由一个空域向量、一个频域向量和一个时域向量表示;至少一个合并系数满足以下任一条件: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一能量的Y1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2个合并系数,Y2为小于Y1且大于0的整数;
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小的Y4个合并系数,Y4为小于Y3且大于0的整数;至少一个合并系数为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Y3个合并系数中,能量小于第二能量的合并系数,第二能量小于多个合并系数中能量最大的合并系数的能量。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实现图13所示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时: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通信单元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为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所述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中的每一组多普勒偏移包括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连续,所述连续为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连续或者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等间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所述一个索引长度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所述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分别为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多普勒偏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数值跨度,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所述数值跨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数值跨度,所述数值跨度和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为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所述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一组频域基底包括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连续,所述连续为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连续。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所述索引长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个所述频域基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个所述频域基底,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中每个所述频域基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每个频域基底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基底;或者,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基于至少一个比特量化的多普勒值基底;或者,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基于第一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频域基底是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带宽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频域粒度大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DFT基底;
或者,所述预先定义的频域基底是基于至少一个比特量化的时延值基底;
或者,所述预先定义的频域基底是基于第二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还用于:
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一个多普勒偏移和一个频域基底;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多普勒偏移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频域基底属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和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构成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其他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或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为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对应的能量大于等于第一能量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数量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能量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实现图13所示的接入网设备的功能时: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通信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通过通信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
以上只是示例,处理单元1601和通信单元1602还可以执行其他功能,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3或图12或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关描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示意图,图17所示的装置可以为图16所示的装置的一种硬件电路的实现方式。该通信装置可适用于前面所示出的流程图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者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17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如图17所示,通信装置1700包括处理器1710和接口电路1720。处理器1710和接口电路17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720可以为接口电路、管脚、接口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7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730,用于存储处理器17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7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7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图3或图12或图13所示的方法流程时,处理器17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601的功能,接口电路1720用于实现上述通信单元1602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接入网设备的芯片时,该接入网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该接入网设备芯片从接入网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接入网设备的;或者,该接入网设备芯片向接入网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接入网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2)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
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参考信号;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是根据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与至少两个频域基底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指示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为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所述一组或多组多普勒偏移中的每一组多普勒偏移包括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所述至少两个多普勒偏移连续,所述连续为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连续或者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一个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和所述一个索引长度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所述两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分别为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多普勒偏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数值跨度,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和所述数值跨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个多普勒偏移的数值跨度,所述数值跨度和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用于确定所述一组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多普勒偏移的值是通过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多普勒偏移,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的值,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中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对应的多普勒基底的索引。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为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所述一组或多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一组频域基底包括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连续,所述连续为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连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所述两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分别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和数值最小的索引。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索引长度值,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和所述索引长度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个所述频域基底。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的索引中,数值最大的索引或数值最小的索引。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长度值,所述索引长度值和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用于确定所述一组频域基底中的每个所述频域基底,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预定义的,或者所述一个频域基底的索引是通过第五指示信息指示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组所述频域基底,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一组所述频域基底中每个所述频域基底。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中每个频域基底的索引。
2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数量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时间间隔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基底;
或者,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基于至少一个比特量化的多普勒值基底;
或者,所述的多普勒基底是基于第一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频域基底是与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带宽和所述下行参考信号的频域粒度大小中的至少一项相关的DFT基底;
或者,所述预先定义的频域基底是基于至少一个比特量化的时延值基底;
或者,所述预先定义的频域基底是基于第二循环移位序列构成的基底。
25.根据权利要求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一个多普勒偏移和一个频域基底;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多普勒偏移属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每个所述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包括的频域基底属于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多普勒偏移和所述至少两个频域基底构成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
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其他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
或者,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的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对应的能量,为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中对应的能量大于等于第一能量的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一个或多个多普勒偏移和频域基底对的数量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或者所述第一能量是第六指示信息指示的或者预定义的。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模块或单元。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3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通信装置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217064.8A 2022-08-01 2022-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913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103474 WO2024027394A1 (zh) 2022-08-01 2023-06-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8053 2022-08-01
CN202210915805 2022-08-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3833A true CN115913833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2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7064.8A Pending CN115913833A (zh) 2022-08-01 2022-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3833A (zh)
WO (1) WO20240273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394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98220B1 (ko) * 2014-10-31 2022-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선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코드북 디자인 및 구조
EP3576312A1 (en) * 2018-05-30 2019-12-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Doppler-delay codebook-based precoding and csi report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2054825B (zh) * 2019-06-06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583501B (zh) * 2019-09-30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28026A1 (zh) * 2019-12-24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5913833A (zh) * 2022-08-01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7394A1 (zh) * 2022-08-01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7394A1 (zh) 2024-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40324B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8886826A (zh) 用于无线多天线和频分双工系统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
CN112751592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631837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075161B (zh) 移动站、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4204970A (zh) 信道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291453A1 (en) Multiple-transmission-reception-point measurement and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donato Cell-free massive MIMO: Scalability, signal processing and power control
CN112751598B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150280797A1 (en) Scalable TDD Calibration for Large-Scale Antenna Systems and the Like
WO202402739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315906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312464A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600384B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1159309A1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21746A1 (zh) 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1189302A1 (zh) 更新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3580738A (zh) 预编码矩阵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3992309A (zh) 获取信道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98516A (zh) 一种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070436A (zh)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762284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67824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4001744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406725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