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0158A -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40158A
CN101540158A CNA2009101286537A CN200910128653A CN101540158A CN 101540158 A CN101540158 A CN 101540158A CN A2009101286537 A CNA2009101286537 A CN A2009101286537A CN 200910128653 A CN200910128653 A CN 200910128653A CN 101540158 A CN101540158 A CN 1015401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direct
clock signal
data bit
period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286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40158B (zh
Inventor
李龙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apas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napas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1294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9978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Anapass Inc filed Critical Anapas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40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0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40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40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2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 H04L7/033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the received code signals, the signals containing no special synchronisation information using the transitions of the received signal to control the phase of the synchronising-signal-generating means, e.g. using a phase-locked loop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1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 H03L7/0812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and where no voltage or current controlled oscillator is use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5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its output signal
    • H03L7/089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frequency- or phase-detection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filt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its output signal the phase or frequency detector generating up-down puls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99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controlled oscillator of the loop
    • H03L7/0995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controlled oscillator of the loop the oscillator comprising a ring oscilla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5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electronic distribu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38Synchronous or start-stop systems, e.g. for Baudot code
    • H04L25/40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 H04L25/49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L25/4904Transmitting circuits; Receiving circuits using code conversion at the transmitter; using predistortion; using insertion of idle bits for obtaining a desi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ing three or more amplitude levels ; Baseband coding techniques specific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self-synchronising codes, e.g. split-phas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54Detec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error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received signal transition
    • H04L7/0066Detec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error by features other than the received signal transition detection of error based on transmission code ru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079Receiver details
    • H04L7/0083Receiver details taking measures against momentary loss of synchronisation, e.g. inhibiting the synchronisation, using idle words or using redundant c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发送器,其被构造成生成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数据线,其被构造成发送所述生成的发送信号;以及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以下称为“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因而,能够在不需要与所述数据线独立的时钟线的情况下发送时钟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发送和接收和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申请要求于2008年3月2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8-0025771和于2008年12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8-0129463的优先权和权益,以引证方式将其内容整体合并于此。
由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公开的点对点差分信号传输(PPDS)是显示器的定时控制器与数据驱动器之间的一种常规接口技术。
图1是例示PPDS的图。参照图1,在定时控制器1与各数据驱动器2之间连接有独立数据线3。与常规的抑制摆幅差分信号传输(RSDS)和微型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相比,PPDS的优点是具有电磁干扰(EMI)更小和信号线的总数更少。在定时控制器1与数据驱动器2之间连接有时钟线4和负载线5。时钟线4和负载线5共同与数据驱动器2相连接。因为将差分信号传输用于发送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所以每一条数据线3和对应一条时钟线4构成差分对。
上述点对点差分信号传输(PPDS)具有一些缺点。
第一,PPDS要求与数据线独立的时钟线。具体地说,由于时钟信号通过与数据信号的线路不同的线路从定时控制器发送到数据驱动器,所以需要用于发送时钟信号的时钟线。因此,增加了布线的复杂度和显示器的生产成本。
第二,在PPDS中,通过时钟线发送的高频时钟信号导致电磁干扰(EMI)分量的增加。
第三,在PPDS中,当通过数据线发送的数据信号与通过时钟线发送的时钟信号之间存在偏移(skew)时,在数据采样处理期间可能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在不需要独立时钟线的情况下与时钟信号一起发送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还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与时钟信号一起发送数据并由此防止从独立时钟线生成EMI分量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还致力于提供一种用于与时钟信号一起发送数据并由此解决偏移、相对抖动等问题的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包括:发送器,其被构造成生成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数据线,其被构造成发送所述生成的发送信号;以及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以下称为“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与数据位相对应并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通过数据线来发送所述生成的发送信号;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以下称为“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以及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例示根据常规技术的作为数据通信方法的点对点差分信号传输(PPDS)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的框图;
图3例示了与数据位相对应的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的一个示例;
图4是图2的发送器的框图;
图5是图2的接收器的框图;
图6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一个示例;
图7是图6的主信号的定时图;
图8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另一个示例;
图9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又一个示例;
图10是图9的主信号的定时图;
图11例示了图9的跳转检测器;
图12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又一个示例;以及
图13例示了图12的跳转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充分的描述,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按许多不同形式来具体实施,而不应视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充分公开,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具体实施和实践本发明。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的框图。
参照图2,该装置包括:发送器10、数据线20以及接收器30。
发送器10生成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这些数据位可以包括各种信息。作为一个示例,这些数据位可以包括图像数据。作为另一个示例,这些数据位可以包括各种控制数据。作为又一个示例,这些数据位可以包括用于检错和/或纠错的数据。这些周期性跳转可以例如通过每L个数据位插入一个伪比特(dummy bit)而生成(其中,L是等于或大于二的整数)。
数据线20向接收器30发送由发送器10生成的发送信号。为了对该发送信号进行发送,可以使用采用一条线的单端(single-ended)信号传输或采用两条线的诸如低压差分信号传输(LVDS)之类的差分信号传输。
接收器30通过数据线20接收发送信号(下文中称为“接收信号”),并且根据该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接收器30根据所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由此恢复数据位。
图3例示了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的示例。
参照图3,要通过数据线20发送的数据位是二进制形式的“10101100100011100”。在通过数据线20实际发送的发送信号的数据位中插入伪比特。当数据线20为差分对时,通过该差分对来发送由实线表示的发送信号和由虚线表示的发送信号。当数据线20为单线时,通过该单线发送由实线表示的发送信号和由虚线表示的发送信号这二者中的一个。
在图3中,(a)例示了每八个数据位插入一个伪比特、特别是当该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不同的值时的一个示例。
参照图3的(a),第一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第一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的值“1”不同的值“0”。第二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第二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的值“1”不同的值“0”。第三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第三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的值“0”不同的值“1”。当以这种方式插入伪比特时,在如图3的(a)中所示的发送信号中出现周期性跳转。周期性跳转是上升跳转还是下降跳转由紧接着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决定。因此,当连续发送数据位时,出现上升和下降跳转。
图3的(b)例示了每八个数据位插入一个伪比特、特别是当该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不同的值时的一个示例。
参照图3的(b),第一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第一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的值“1”不同的值“0”。第二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第二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的值“1”不同的值“0”。第三伪比特具有与紧接着该第三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的值“0”不同的值“1”。当以这种方式插入伪比特时,在如图3的(b)所示的发送信号中出现周期性跳转。周期性跳转是上升跳转还是下降跳转由紧接着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决定。因此,当连续发送数据位时,出现上升和下降跳转。
图3的(c)例示了其中每八个数据位插入两个伪比特的示例。两个插入的伪比特具有特定值。当以这种方式插入伪比特时,在如图3的(c)所示发送信号中出现周期性跳转。该周期性跳转是上升跳转还是下降跳转由这些特定值决定。当这些特定值是如图3的(c)所示的二进制形式的“01”时,仅连续出现上升跳转。与图3的(c)不同,当这些特定值为“10”时,仅连续出现下降跳转。当如上所述每L个数据位插入两个伪比特时,与每L个数据位插入一个伪比特的情况相比,简化了接收器30(特别是包括在接收器30中的相位检测器)的结构,但工作频率增大。
图4是图2的发送器的框图。
参照图4,发送器10包括伪比特插入器11和驱动器12。
该伪比特插入器11对数据位进行接收,并且通过在接收的数据位中周期性地插入一个或更多个(例如,两个)伪比特来生成发送位。发送信号具有由所插入的一个或更多个伪比特而造成的周期性跳转。
伪比特插入器11包括反转器16和并串转换器17。反转器16对由八个位组成的数据位中用数据位[1]表示的一个数据位的值进行反转。并串转换器17并行接收九个位,即,由八个位组成的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和由一个位组成的反转器16的输出位。并串转换器17按顺序逐个输出所接收的九个位。例如,当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为二进制形式的“01011001”时,并串转换器17并行接收“010110010”,并且按顺序输出“0”、“1”、“0”、“1”、“1”、“0”、“0”、“1”以及“0”。这样,使用反转器16和并串转换器17,伪比特插入器11可以生成其中每八个数据位插入一个伪比特并且该伪比特的值与紧接着该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的值不同的发送位。
为了生成其中每八个数据位插入一个伪比特并且该伪比特的值与紧接着该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的值不同的发送信号,与图4不同,并串转换器17接收用数据位[8]表示的最高数据位的反转位和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首先输出该反转位,接着从最高位开始按顺序输出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
为了生成其中每八个数据位插入两个伪比特的发送信号,与图4不同,并串转换器17接收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和特定伪比特(例如,二进制形式的“01”),从最高位开始按顺序输出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随后从最高位开始按顺序输出特定伪比特。
驱动器12输出与发送位相对应的发送信号(例如,LVDS信号)。向数据线20施加从驱动器12输出的发送信号。
图5是图2的接收器的框图。
参照图5,接收器30包括时钟发生器31和采样器32。
时钟发生器31通过数据线20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并根据该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因此,该接收时钟信号具有与该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相对应的周期。作为一个示例,该接收时钟信号具有与周期性跳转相同的周期,并且可以由具有不同相位的L个时钟组成(L是两个连续的周期性跳转之间存在的数据位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采样器32使用L个时钟对L个数据位进行采样。作为另一个示例,该接收时钟信号可以由具有与具有周期性跳转的频率(周期性跳转的周期的倒数)的整数倍(例如,当每L个数据位插入M个伪比特时的(L+M)倍)相对应的频率的一个时钟组成。在这种情况下,采样器32使用一个时钟对L个数据位进行采样。
采样器32根据接收时钟信号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数据位。
图6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一个示例,而图7是图6的主信号的定时图。
参照图6和图7,时钟发生器31包括:跳转检测器610、使能信号发生器620、参考时钟信号发生器630以及延迟锁定环(DLL)640。参考时钟信号发生器630包括逻辑与(conjunction)单元632和触发器(flip-flop)634,而DLL 640包括相位检测器642、环路滤波器644以及延迟线646。
跳转检测器610对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并检测该接收信号的跳转。例如,跳转检测器610延迟该接收信号,随后对该接收信号和该经过延迟的接收信号执行异或(exclusive disjunction),由此检测接收信号的跳转。
使能信号发生器620生成使能信号EN,该使能信号EN使得参考时钟信号发生器630能够根据通过跳转检测器610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几个跳转中的伪比特造成的周期性跳转而工作,以生成参考时钟信号。
作为一个示例,假定执行周期性跳转时的时间点为T,周期性跳转的周期为P,并且在P期间接收的位的数量为N(假设两个连续的周期性跳转之间存在的数据位的数量为L,并且两个连续的周期性跳转之间存在的至少一个伪比特的数量为M,则N等于L+M),则使能信号EN的开始时间点T START和使能信号EN的结束时间点T_END满足下面的等式1:
[等式1]
T-(P/N)<T_START<T
T<T_END<T+(P/N)
如果开始时间点T_START小于或等于[T-(P/N)],或者结束时间点T_END大于或等于[T+(P/N)],则在施加使能信号EN时,在接收信号中存在除了该周期性跳转以外的不希望的跳转。另外,如果开始时间点T_START大于T,或者结束时间点T_END小于T,则在施加使能信号EN时不会出现周期性跳转。图7例示了开始时间点T_START为[T_(P/2N)]而结束时间点T_END为[T+(P/2N)]的情况。
作为另一个示例,当存在周期性跳转的位之前还包括一个伪比特时,施加使能信号EN的开始时间点可能会提前。因此,使能信号EN的开始时间点T_START和使能信号EN的结束时间点T_END满足下面的等式2:
[等式2]
T-2×(P/N)<T_START<T
T<T_END<T+(P/N)
使能信号发生器620根据可以从DLL 640获得的几个延迟时钟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使能信号EN。图6例示了使能信号发生器620接收从第一反转器I1输出的第一延迟时钟DC1和从第十七反转器I17输出的第十七延迟时钟DC17的一个示例。第一延迟时钟DC1是通过将输入DLL 640的信号延迟(P/2N)而获得,第十七延迟时钟DC17通过将输入DLL 640的信号延迟-(P/2N)而获得。
作为一个示例,使能信号发生器620使用设置-复位(SR)锁存器622。在这种情况下,第十七延迟时钟DC17可以是SR锁存器622的S输入,第一延迟时钟DC1可以是SR锁存器622的R输入,而SR锁存器622的Q输出可以是使能信号EN。作为另一个示例,使能信号发生器620具有反转器和逻辑与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第十七延迟时钟DC 17被反转,并对反转后的第十七延迟时钟与第一延迟时钟DC1执行逻辑与,从而可以生成使能信号EN。
参考时钟信号发生器630生成与跳转检测器610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几个跳转中的伪比特而造成的周期性跳转相对应的参考时钟信号。
逻辑与单元632对跳转检测器610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跳转与使能信号发生器620生成的使能信号EN的跳转执行逻辑与,以仅向触发器634的时钟端子CLK输入由于跳转检测器610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跳转中的伪比特而造成的周期性跳转。
触发器634可以是正沿触发D触发器。将与位“1”相对应的信号(例如,电源电压VDD)输入到触发器634的输入端子D,将来自逻辑与单元632的输出输入到时钟端子CLK,而将DLL 640生成的几个延迟时钟中的一个输入到复位端子RS。自从作为参考时钟信号的输入到时钟端子CLK的信号的上升沿出现时起,触发器634输出“1”,随后在将“1”输入到复位端子RS之后,触发器634输出“0”。
DLL 640根据从触发器634接收的参考时钟信号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相位检测器642对参考时钟信号的跳转与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检测,并且向环路滤波器644输出与检测到的相位差成比例的电压信号。环路滤波器644去除或减小从相位检测器642输出的电压信号的高频分量,由此生成控制电压。
延迟线646根据控制电压对参考时钟信号进行延迟,由此生成接收时钟信号。延迟线646具有多个反转器I1到I18。根据从环路滤波器644输入的控制电压来调节各反转器I1到I18的延迟。例如,当控制电压增大时,可以减小各反转器I1到I18的延迟。各反转器I1到I18具有大约(P/2N)的延迟。将分别从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以及第十七反转器I3、I5、I7、I9、I11、I13、I15以及I17输出的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以及第十七延迟时钟DC3、DC5、DC7、DC9、DC11、DC13、DC15以及DC17作为接收时钟信号输出到采样器32。
为了在其中施加使能信号EN的周期内定位参考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参考时钟信号要求初始同步。对于参考时钟信号的初始同步,虽然发送器10不向接收器30发送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但是它需要向接收器30发送具有与发送信号的周期性跳转的周期相对应的周期(例如,相同周期)的发送时钟信号。该发送时钟信号可以通过与数据线20独立的线或者通过数据线20发送。
具体地说,在初期,发送器10生成发送时钟信号,并通过数据线20将其发送到接收器30。例如,发送器10可以向图4所示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重复地施加特定值(例如,“11110000”),由此生成具有与发送信号的周期性跳转同周期和同相位的发送时钟信号。接收器30根据接收的发送时钟信号对参考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接收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调节。
在接收器30获得初始同步之后,发送器10通过数据线20向接收器30发送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
图8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另一个示例。
用图8中例示的时钟发生器替换图6中例示的时钟发生器,从而接收器30可以根据接收的发送时钟信号而获得初始同步。
与图6的时钟发生器31相比,图8的时钟发生器31进一步包括延迟单元810和开关820。
延迟单元810可以由多个反转器组成,并且对发送时钟信号进行延迟。开关820向DLL 640输出参考时钟信号和发送时钟信号这二者中的一个。在获得初始同步的同时开关820向DLL 640输出发送时钟信号,而在获得初始同步之后向DLL 640输出由触发器634生成的参考时钟信号。
图9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又一个示例,而图10是图9所示主信号的定时图。
参照图9,时钟发生器31包括跳转检测单元40和振荡器50。
跳转检测单元40对接收信号和反馈时钟信号FC进行接收,并且输出与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和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之间的时间差相对应的信号DIFF。跳转检测单元40包括跳转检测器41、使能信号发生器42以及低通滤波器(LPF)43。
跳转检测器41对接收信号和反馈时钟信号FC进行接收,并且输出与施加使能信号EN时出现的接收信号的跳转和施加使能信号EN时出现的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之间的时间差相对应的信号UP和DN。
使能信号发生器42使用可以从延迟线51获得的几个延迟时钟中的至少一个来生成使能信号EN,该使能信号EN使得跳转检测器41能够根据由接收信号的几个跳转中的伪比特而造成的周期性跳转进行工作。图9例示了一个例子,其中使能信号发生器42接收从第一反转器I1输出的第一延迟时钟DC1和从第十七反转器I17输出的第十七延迟时钟DC17。第一延迟时钟DC1是通过将反馈时钟信号FC的反转信号延迟(P/2N)而获得,而第十七延迟时钟DC17是通过将反馈时钟信号FC的反转信号延迟-(P/2N)而获得。例如,使能信号发生器42具有反转器INV以及逻辑与单元AND。在这种情况下,第十七延迟时钟DC17被反转,并且对第一延迟时钟DC1和反转后的第十七延迟时钟执行逻辑与,从而可以生成使能信号EN。
LPF 43从跳转检测器41接收跳转差信号UP和DN,并且通过去除或减小该跳转差信号UP和DN中的高频分量而生成信号DIFF。例如,LPF 43可以是电荷泵(charge pump)。
振荡器50根据从跳转检测电路40输入的信号DIFF而改变反馈时钟信号FC和接收时钟信号二者的相位。振荡器50可以包括延迟线51和反馈线52。
延迟线51具有多个反转器I1到I18。根据从跳转检测电路40输出的信号DIFF来调节各反转器I1到I18的延迟。各反转器I1到I18具有大约(P/2N)的延迟。将分别从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以及第十七反转器I3、I5、I7、I9、I11、I13、I15以及I17输出的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五以及第十七延迟时钟DC3、DC5、DC7、DC9、DC11、DC13、DC15以及DC17作为接收时钟信号输出到采样器32。
反馈线52将从延迟线51输出的反馈时钟信号FC反馈回延迟线51。
图11例示了图9的跳转检测器。
参照图11,跳转检测器41包括第一至第三D触发器FF1、FF2和FF3,第一逻辑或(disjunction)单元OR1和第二逻辑或OR2,逻辑与单元AND以及反转器INV。
第一触发器FF1是正沿触发D触发器。将与位“1”相对应的信号(例如,电源电压VDD)、接收信号、以及来自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分别输入到第一触发器FF1的输入端子D、时钟端子CLK以及复位端子RS。因此,在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变为“1”之后,第一触发器FF1输出“0”。并且,在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为“0”的同时出现接收信号的上升沿之后,第一触发器FF1输出“1”。
第二触发器FF2是负沿触发D触发器。将与位“1”相对应的信号、接收信号、以及来自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分别输入到第二触发器FF2的输入端子D、时钟端子CLK以及复位端子RS。因此,在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变为“1”之后,第二触发器FF2输出“0”。并且,在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为“0”的同时出现接收信号的下降沿之后,第二触发器FF1输出“1”。
第三触发器FF3是正沿触发D触发器。将与位“1”相对应的信号、反馈时钟信号FC、以及来自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分别输入到第三触发器FF3的输入端子D、时钟端子CLK以及复位端子RS。因此,在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变为“1”之后,第三触发器FF1输出“0”。并且,在第二逻辑或单元OR2的输出为“0”的同时出现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上升沿之后,第三触发器FF1输出“1”。
第一逻辑或单元OR1接收第一触发器FF 1的输出和第二触发器FF2的输出。第二逻辑或单元OR2接收反转器INV的输出和逻辑与单元AND的输出。逻辑与单元AND接收第一逻辑或单元OR1的输出和第三触发器FF3的输出。反转器INV接收使能信号EN。
图11中例示的跳转检测器41如下工作:
在没有施加使能信号EN时,向第一触发器FF1至第三触发器FF3的复位端子RS施加“1”,因此第一触发器FF1至第三触发器FF3输出“0”。因此,跳转差信号UP和DN变为(0,0)。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0,0)表示不存在跳转差。即使施加了使能信号EN,在接收信号的上升沿、接收信号的下降沿以及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上升沿中的任一个出现之前都保持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0,0)。
当施加了使能信号EN并且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0,0)的同时出现接收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时,跳转差信号UP和DN变为(1,0)。当施加使能信号EN并且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1,0)的同时出现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上升沿时,跳转差信号UP和DN变为(0,0)。
此外,当施加了使能信号EN并且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0,0)的同时出现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上升沿时,跳转差信号UP和DN变为(0,1)。当施加了使能信号EN并且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0,1)的同时出现接收信号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时,跳转差信号UP和DN变为(0,0)。
如果跳转检测器41始终与使能信号EN无关地工作,则从图11去除反转器INV和第二逻辑或单元OR2,并将逻辑与单元AND的输出直接输入到第一触发器FF1至第三触发器FF3的复位端子RS。在这种情况下,跳转检测器41根据接收信号的跳转和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如下所述地工作。这里,接收信号的跳转包括接收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而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仅包括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上升沿。然而,当使用一个正沿触发D触发器、一个负沿触发D触发器以及一个逻辑或单元来代替第三触发器FF3时,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可以包括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下降沿以及上升沿。
当跳转差信号UP和DN为(0,0)的同时出现接收信号和反馈时钟信号FC二者中的一个的跳转时,输出(1,0)或(0,1)的跳转差信号UP和DN。具体地说,当出现接收信号的跳转时,输出(1,0)的跳转差信号UP和DN,而当出现反馈时钟信号FC的跳转时,输出(0,1)的跳转差信号UP和DN。
此后,当出现接收信号和反馈时钟信号FC二者中的另一个的跳转时,输出(0,0)的跳转差信号UP和DN。
为了在其中施加使能信号EN的周期内定位反馈时钟信号FC的上升沿,反馈时钟信号FC要求初始同步。为了反馈时钟信号FC的初始同步,虽然发送器10不向接收器30发送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但是它需要向接收器30发送具有与发送信号的周期性跳转的周期相对应的周期(例如,相同周期)的发送时钟信号。该发送时钟信号可以通过与数据线20独立的线或者通过数据线20发送。
具体地说,在初期,发送器10生成发送时钟信号,并通过数据线20将其发送到接收器30。例如,发送器10可以向图4所示用数据位[8:1]表示的数据位重复地施加特定值(例如,“11110000”),由此,生成具有与发送信号的周期性跳转同周期和同相位的发送时钟信号。接收器30根据接收的发送时钟信号对反馈时钟信号FC和接收时钟信号二者的相位进行调节。
在接收器30获得初始同步之后,发送器10通过数据线20向接收器30发送与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
图12例示了图5的时钟发生器的又一个示例,而图13例示了图12的跳转检测器。
用图12所示时钟发生器和图13所示的跳转检测器分别替换图9所示时钟发生器和图11所示跳转检测器,从而接收器30可以根据接收的发送时钟信号而获得初始同步。
与图9的时钟发生器31相比,图12的时钟发生器31进一步包括开关53。
开关53向延迟线51输出根据选择信号INI选择的接收信号和反馈时钟信号FC二者中的一个。开关53在获得初始同步的同时输出接收信号,并且在获得初始同步之后输出反馈时钟信号FC。
与图11的跳转检测器41相比,图13的跳转检测器41进一步包括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
第一开关SW1向第一逻辑或单元OR1输出根据选择信号INI选择的第二触发器FF2的输出和“0”二者中的一个。具体地说,在获得初始同步的同时第一开关SW1输出“0”,而在获得初始同步之后输出第二触发器FF2的输出。第二开关SW2向反转器INV输出根据选择信号INI选择的使能信号EN和“1”二者中的一个。具体地说,在获得初始同步的同时第二开关SW2输出“1”,而在获得初始同步之后输出使能信号EN。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在不需要与数据线独立的时钟线的情况下发送时钟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和方法防止了从时钟线生成的电磁干扰(EMI)分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和方法与数据一起提供了时钟信息,因此不会出现偏移、相对抖动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应用于定时控制器与数据驱动器之间的接口。
与锁相环(PLL)不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装置和方法使用DLL由接收信号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因此不需要振荡器。
可以使用机器可读代码将本发明具体实施为可通过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机器来读取的记录介质。该机器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存储有机器可读数据的任何记录设备。机器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设备等。此外,机器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例如通过互联网发送的载波。另外,机器可读记录介质可以经由通信网络而分发并且采用能够通过分散方法读取并执行的代码的形式存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编程人员能够容易地导出用于具体实施本发明的功能程序、代码以及代码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所有这种修改。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发送器,其被构造成生成与所述数据位相对应并且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
数据线,其被构造成发送所述生成的发送信号;以及
接收器,其被构造成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以下称为“接收信号”)的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周期性跳转是通过在所述数据位中周期性地插入伪比特而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伪比特具有与所述数据位中紧接着所述伪比特之前的数据位不同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伪比特具有与所述数据位中紧接着所述伪比特之后的数据位不同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使用延迟锁定环(DLL)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所述接收时钟信号,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
跳转检测器,其被构造成对所述接收信号的跳转进行检测;
参考时钟信号发生器,其被构造成生成与所述检测到的跳转中的所述周期性跳转相对应的参考时钟信号;
使能信号发生器,其被构造成生成使得所述参考时钟信号发生器根据所述检测到的跳转中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进行工作的使能信号;
延迟锁定环(DLL),其被构造成使用所述生成的参考时钟信号而生成所述接收时钟信号;以及
采样器,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并恢复所述数据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LL包括:
相位检测器,其被构造成对所述生成的参考时钟信号的跳转与反馈时钟信号的跳转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检测,并且生成与所述检测到的相位差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环路滤波器,其被构造成减小所述生成的电压信号的高频分量并生成反馈电压信号;以及
延迟线,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生成的反馈电压信号对所述生成的参考时钟信号进行延迟以生成所述接收时钟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还包括开关,该开关被构造成接收具有与所述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相对应的周期的发送时钟信号,并向所述相位检测器提供所述接收的发送时钟信号与所述生成的参考时钟信号二者中的一个,并且
所述相位检测器对所述开关提供的信号的跳转与所述反馈时钟信号的跳转之间的相位差进行检测,并生成与所述检测到的相位差成比例的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使能信号的开始时间点T_START满足[T-(P/N)<T_START<T],而所述使能信号的结束时间点T_END满足[T<T_END<T+(P/N)],其中,T表示执行周期性跳转时的时间点,P表示周期性跳转的周期,而N表示在P期间接收的位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使能信号的开始时间点T_START满足[T-2×(P/N)<T_START<T],而所述使能信号的结束时间点T_END满足[T<T_END<T+(P/N)],其中,T表示执行周期性跳转时的时间点,P表示周期性跳转的周期,而N表示在P期间接收的位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使能信号发生器根据可从所述延迟线获得的几个延迟时钟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而生成所述使能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包括:
跳转检测器,其被构造成输出与所述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和反馈时钟信号的跳转之间的时间差相对应的信号;
使能信号发生器,其被构造成提供使得所述跳转检测器根据所述接收信号的几个跳转中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进行工作的使能信号;
振荡器,其被构造成根据与所述时间差相对应的所述信号来改变所述反馈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所述接收时钟信号的相位;以及
采样器,其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器包括:
伪比特插入器,其被构造成在所述数据位中插入使得所述发送信号具有所述周期性跳转的伪比特,以生成发送位;以及
驱动器,其被构造成输出与所述生成的发送位相对应的所述发送信号。
14、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与所述数据位相对应并具有周期性跳转的发送信号;
通过数据线来发送所述生成的发送信号;
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发送信号(以下称为“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生成的接收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采样以恢复所述数据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周期性跳转是通过在所述数据位中周期性地插入伪比特而生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接收时钟信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延迟锁定环(DLL)根据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的所述接收信号的所述周期性跳转而生成所述接收时钟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具有与所述周期性跳转相对应的周期的发送时钟信号;
通过所述数据线发送所述生成的发送时钟信号;以及
根据所述发送的发送时钟信号对所述接收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调节。
CN2009101286537A 2008-03-20 2009-03-20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1540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25771A KR100868299B1 (ko) 2008-03-20 2008-03-20 클록 정보와 함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08-0025771 2008-03-20
KR1020080025771 2008-03-20
KR10-2008-0129463 2008-12-18
KR1020080129463 2008-12-18
KR1020080129463A KR100899781B1 (ko) 2008-12-18 2008-12-18 클록 정보와 함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0158A true CN101540158A (zh) 2009-09-23
CN101540158B CN101540158B (zh) 2011-11-30

Family

ID=40284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86537A Active CN101540158B (zh) 2008-03-20 2009-03-20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68299B1 (zh)
CN (1) CN10154015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977A (zh) * 2012-12-14 2013-03-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极性反转的驱动装置
CN105139812A (zh) * 2014-05-27 2015-12-09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与接收方法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5264814A (zh) * 2014-04-22 2016-01-20 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Lvds数据恢复方法及电路
CN105683932A (zh) * 2014-07-02 2016-06-15 安纳帕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通信方法以及使用该双向通信方法的双向通信设备
CN103716124B (zh) * 2012-09-28 2017-05-03 安纳帕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恢复方法
CN113098857A (zh) * 2021-03-29 2021-07-09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9781B1 (ko) * 2008-12-18 2009-05-28 주식회사 아나패스 클록 정보와 함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169210B1 (ko) 2009-02-13 2012-07-27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지연고정루프 기반의 클럭 복원부가 구비된 수신부 장치
KR101033775B1 (ko) 2010-02-18 2011-05-13 주식회사 티엘아이 데이터 신호를 이용하여 내부 클락신호를 발생하는 내부 클락 발생회로 및 발생 방법 및 회로
KR102303914B1 (ko) 2015-03-06 2021-09-17 주식회사 실리콘웍스 디스플레이 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KR102321216B1 (ko) 2015-05-29 2021-11-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7703A (en) * 1985-06-03 1989-07-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ata transmiss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SE503920C2 (sv) * 1994-10-03 1996-09-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ätt att synkronisera signaler och anordning härför
WO2001008340A1 (de) * 1999-07-22 2001-02-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fehlerschutz eines datenbitstromes
US6952431B1 (en) * 1999-10-28 2005-10-04 Rambus Inc. Clock multiplying delay-locked loop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JP3495311B2 (ja) * 2000-03-24 2004-02-09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クロック制御回路
JP3531626B2 (ja) * 2001-07-09 2004-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伝送方法、ブロック同期信号検出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KR100583631B1 (ko) * 2005-09-23 2006-05-26 주식회사 아나패스 클록 신호가 임베딩된 멀티 레벨 시그널링을 사용하는디스플레이, 타이밍 제어부 및 컬럼 구동 집적회로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124B (zh) * 2012-09-28 2017-05-03 安纳帕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和数据恢复方法
CN102968977A (zh) * 2012-12-14 2013-03-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极性反转的驱动装置
CN105264814A (zh) * 2014-04-22 2016-01-20 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Lvds数据恢复方法及电路
CN105264814B (zh) * 2014-04-22 2019-03-15 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Lvds数据恢复方法及电路
CN105139812A (zh) * 2014-05-27 2015-12-09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与接收方法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5139812B (zh) * 2014-05-27 2018-01-30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与接收方法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5683932A (zh) * 2014-07-02 2016-06-15 安纳帕斯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通信方法以及使用该双向通信方法的双向通信设备
CN113098857A (zh) * 2021-03-29 2021-07-09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3098857B (zh) * 2021-03-29 2022-06-28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40158B (zh) 2011-11-30
KR100868299B1 (ko) 2008-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40158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位的装置和方法
TWI410791B (zh) 用以傳送及接收複數個資料位元的裝置與方法
US5805632A (en) Bit rate doubler for serial data transmission or storage
US5777567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ial to parallel data conversion using delay line
EP0228214B1 (e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nverting serial data pattern signals transmitted or suitable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high speed synchronous serial transmission media, to parallel pattern output signals
KR101173942B1 (ko) 데이터 송신 장치, 데이터 수신 장치,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0679307B1 (en) Delay line separator for data bus
US4965884A (en) Data alig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036755B2 (e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time-average frequency based clock data recovery
US20030194018A1 (en) High speed data transmitter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23644A (zh) 基于码元转变的眼图触发
CN101742723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双工传输方法
CN103141066A (zh) 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6063181B (zh) 接收机电路和在接收机电路上操作的方法
EP0227378A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and converting high speed serial data pattern input signals to parallel data pattern output
EP184565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frequency in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EP138893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on-chip synchronization of system signals utilizing off-chip harmonic signal
CN101540159B (zh) 在空时段期间发送时钟信号的显示设备和方法
EP0228213B1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synchronous nonhomogeneous variable width parallel data over a synchronous high speed serial transmission media
KR100899781B1 (ko) 클록 정보와 함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17975B (zh) 载波同步控制方法、系统、变流器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7660364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erial bit-stream and electronic transmitter for transmitting a serial bit-stream
KR20090101053A (ko) 클록 정보와 함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0581202C (zh) 双相脉冲调制解码器电路
CN102723943A (zh) 一种cpld及其实现信号电平转换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