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5294B -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5294B
CN101535294B CN200780042755.6A CN200780042755A CN101535294B CN 101535294 B CN101535294 B CN 101535294B CN 200780042755 A CN200780042755 A CN 200780042755A CN 101535294 B CN101535294 B CN 101535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group
formula
reaction
hydr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27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5294A (zh
Inventor
P·J·-M·B·拉博伊森
H·A·德科克
D·C·麦克高恩
W·范德夫雷肯
胡丽丽
A·塔里
S·M·H·文德维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nssen R&D Ireland ULC
Original Assignee
Tibotec BVB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789441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535294(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otec BVBA filed Critical Tibotec BVBA
Publication of CN101535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5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5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52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07D491/056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oxygen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25Thiazoles
    • A61K31/427Thiazoles not condensed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709Non-condensed quinolines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738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741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condensed with ring systems having oxy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tubocuraran derivatives, noscapine, bicucul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6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for liver or gallbladder disorders, e.g. hepatoprotective agents, cholagogues, litholy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9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 C07D49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the condensed ring system both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nd one or more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451/00 - C07D459/00, C07D463/00, C07D477/00 or C07D489/00 in which the condensed system contains two hetero rings
    • C07D491/04Ortho-condensed systems
    • C07D491/044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only one oxygen atom as ring hetero atom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 C07D491/048Ortho-condensed systems with only one oxygen atom as ring hetero atom in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the oxygen-containing ring being five-member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n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式(I)的HCV复制抑制剂及其盐和立体异构体,其中各虚线(以-----表示)表示任选的双键;X是N、CH且当X带有双键时为C;R1是-OR7、-NH-SO2R8;R2是氢,和当X是C或CH时,R2也可为C1-6烷基;R3是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基、C3-7环烷基;n是3、4、5或6;R4是C1-6烷基或C3-7环烷基;R5是氢、卤代基、C1-6烷基、羟基、C1-6烷氧基、多卤代C1-6烷基;R6是氢、C1-6烷氧基、单或二C1-6烷基氨基;或R5和R6可形成5-或6-元不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任选包含选自O、N和S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R7是氢;任选被C1-6烷基取代的C3-7环烷基;或任选被C3-7环烷基取代的C1-6烷基;R8是任选被C1-6烷基取代的C3-7环烷基;任选被C3-7环烷基取代的C1-6烷基;或-NR8aR8b;R8a和R8b是C1-6烷基,或二者形成5-或6-元饱和杂环;含有化合物(I)的药用组合物和制备化合物(I)的方法。

Description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本发明涉及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复制具有抑制活性的大环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以及制备这些化合物和组合物的方法。
丙型肝炎病毒是全世界慢性肝炎的主要原因,并已成为重要的医学研究的焦点。HCV是黄热病毒科(Flaviviridae)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的成员,并与包括多种涉及人疾病的病毒例如登革热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的黄热病病毒(flavivirus)属密切相关,并与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动物瘟病毒(pestivirus)科密切相关。HCV带有约9,600个碱基的基因组的正义、单链RNA病毒。该基因组包含采用RNA二级结构的5’和3’非翻译区和编码单一多聚蛋白的中央开放读码框。多聚蛋白编码10种基因产物,它通过由宿主和病毒蛋白酶介导的配合系列的共翻译和翻译后内切蛋白酶解,由前体多聚蛋白生成。病毒结构的蛋白包括核心的核衣壳蛋白和两种包膜糖蛋白E1和E2。非结构(NS)蛋白编码某些必要的病毒酶功能(解旋酶、聚合酶、蛋白酶)以及具有未知功能的蛋白。病毒基因组的复制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介导,经非结构蛋白5b(NS5B)编码。除聚合酶之外,都编码于双功能NS3蛋白的病毒解旋酶和蛋白酶功能也已经表现出对HCV RNA复制的必要性。仅次于NS3丝氨酸蛋白酶,HCV也在NS2区域编码金属蛋白酶。
在初次急性感染后,大部分受感染个体都发展成慢性肝炎,因为HCV优先在肝细胞中复制,而不直接引起细胞病变。尤其是,剧烈的T-淋巴细胞响应的缺乏和病毒突变的高倾向性似乎促进高速的慢性感染。慢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晚期肝病和HCC(肝细胞癌),使其成为肝移植的主要原因。
根据地理差异,分布着6种主要的HCV基因型和超过50种亚型。欧洲和美国主要的基因型是HCV1型。HCV的广泛的遗传异质性具有重要的诊断和临床含义,也许说明了疫苗开发的困难和治疗响应的缺乏。
HCV的传播可能通过与受污染血液或血液制品的接触而发生,例如,在输血或静脉用药之后。引入用于血液筛选的诊断试验已经使输血后HCV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然而,由于终末期肝病的进展缓慢,目前的感染仍为未来数十年带来严重的医学和经济负担。
目前的HCV治疗是基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IFN-α)与利巴韦林的组合。这种联合治疗对超过40%的基因型1病毒感染患者和约80%的基因型2和3的那些患者产生持续的病毒学响应。除了对1型HCV有限的功效外,这种组合治疗有显著的副作用,且许多患者的耐受性差。主要的副作用包括类似感冒的症状、血液异常和神经精神病症状。因此,需要更有效、方便且更好耐受性的治疗。
最近,作为临床候选药物的两种拟肽(peptidomimetic)HCV蛋白酶抑制剂受到关注,即公开于WO 00/59929的BILN-2061和公开于WO 03/87092的VX-950。多种类似HCV蛋白酶抑制剂也已经公开于学术和专利文献。已经显而易见,持续给予BILN-2061或VX-950选择耐各自药物的HCV突变株,所谓药物逃避突变株。这些药物逃避突变株的HCV蛋白酶基因组,特别是D168V、D168A和/或A156S具有特有的突变。因此,需要具有不同抵抗模式的其它药物以供无效患者的治疗选择,且与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可能是未来的准则,即使是第一线治疗。
采用HIV药物,尤其是采用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经验已经进一步强调,非最理想的药物动力学和复杂的剂量方案迅速导致疏忽的依从性不足。这依次意味着HIV方案中的各药物的24小时谷浓度(最低血浆浓度)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常常低于IC90或ED90临界值。认为,至少为IC50更实际地为IC90或ED90的24小时的谷水平是减缓药物逃避突变株的发展所必需的。实现产生这类谷水平的必需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是对药物设计的严厉挑战。具有多个肽键的现有技术的HCV蛋白酶抑制剂的强拟肽性质给有效的剂量方案造成药物动力学障碍。
需要能克服现有HCV治疗的缺点,例如,副作用、有限的功效、产生耐药性和依从性不足的HCV抑制剂。
本发明涉及在以下药理学相关性质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出众的HCV抑制剂,即,效价、减少的细胞毒性、改良的药物动力学、改良的耐药特征、可接受的剂量和药物负担。此外,本发明化合物具有相对低的分子量,且易于从经商业途径得到的或易于经本领域已知的合成程序得到的原料开始合成。
WO 2005/010029公开氮杂-肽大环丙型肝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WO 2005/073216和WO 2005/073195描述分别具有脯氨酸环烷基部分的直链和大环HCV蛋白酶抑制剂系列。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连接到脯氨酸或环烷基部分的特定取代的喹啉氧基片段,该片段未公开于所引用参考文献。
本发明涉及HCV复制抑制剂及其盐和立体异构体,它可由式(I)表示:
其中
各虚线(用------表示)独立表示任选的双键;
X是N、CH且当X带有双键时,其为C;
R1是-OR7、-NH-SO2R8
R2是氢,且当X是C或CH时,R2也可为C1-6烷基;
R3是氢、C1-6烷基、C1-6烷氧基C1-6烷基、C3-7环烷基;
n是3、4、5或6;
R4为C1-6烷基或C3-7环烷基;
R5表示氢、卤代基、C1-6烷基、羟基、C1-6烷氧基、多卤代C1-6烷基;
R6表示氢、C1-6烷氧基、单或二C1-6烷基氨基;或
R5和R6可任选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不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和其中所述环可任选包含选自O、N和S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
R7是氢;任选被C1-6烷基取代的C3-7环烷基;或任选被C3-7环烷基取代的C1-6烷基;
R8是任选被C1-6烷基取代的C3-7环烷基;任选被C3-7环烷基取代的C1-6烷基;或-NR8aR8b,其中R8a和R8b各独立为C1-6烷基,或R8a和R8b与它们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饱和杂环。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式(I)化合物、它们的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的制备方法,并涉及用于这些制备方法的中间体。
本发明还涉及用作药物的式(I)化合物本身、它们的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载体和抗病毒有效量的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药用组合物可包含上述化合物与其它抗HCV剂的组合药物(combinations)。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给予罹患HCV感染的患者前述的药用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加成盐或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在制备抑制HCV复制的药物方面的用途。作为选择,本发明涉及抑制温血动物的HCV复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加成盐或立体化学异构形式。
如用于前文和下文那样,以下定义适用,除非另有说明。
术语卤代基指氟代基、氯代基、溴代基和碘代基的总称。
术语“多卤代C1-6烷基”定义为单-或多卤代基取代的C1-6烷基,尤其是被不超过1、2、3、4、5、6或更多个卤原子取代的C1-6烷基,例如,带有一个或多个氟代基原子的甲基或乙基,例如,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优选三氟甲基。还包括全氟C1-6烷基,它是其中所有的氢原子都被氟代基原子取代的C1-6烷基,例如,五氯乙基。在不止一个卤原子连着多卤代C1-6烷基定义中的烷基的情况下,卤原子可相同或不同。
当在本文中用作基团或基团的一部分时,“C1-4烷基”定义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饱和烃基,例如,甲基、乙基、1-丙基、2-丙基、1-丁基、2-丁基、2-甲基-1-丙基;“C1-6烷基”涵盖C1-4烷基和具有5或6个碳原子的它的更高级同系物,例如,1-戊基、2-戊基、3-戊基、1-己基、2-己基、2-甲基-1-丁基、2-甲基-1-戊基、2-乙基-1-丁基、3-甲基-2-戊基等。C1-6烷基中最重要的是C1-4烷基。
作为基团或基团的部分的术语“链烯基”定义为具有饱和碳-碳键和至少一个(或优选一个)双键的直链和支链烃基。术语“链烯基”可指具有不同数量,例如,2-6、3-6、2-4、3-4个碳原子的如上所述的烃基等。当用于本文作为基团或基团部分时,术语“C5-8链烯基”定义为具有饱和碳-碳键和至少一个(或优选一个)双键和具有5-8个碳原子的直链和支链烃基,例如,2-戊烯基、3-戊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2-甲基-2-丁烯基、2-甲基-2-戊烯基、2-庚烯基、3-庚烯基、1-辛烯基、2-辛烯基、3-辛烯基、4-辛烯基等。
C3-7环烷基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庚基的总称。
C1-6烷氧基意指C1-6烷氧基,其中的C1-6烷基如上定义。
如本文前面所用的那样,术语(=O)或氧代,当连至碳原子时形成羰基部分,当连至硫原子时,形成亚砜部分,和当所述两种术语都连至硫原子时,形成磺酰部分。只要环或环系统被氧代基取代,连着氧代基的碳原子就是饱和碳。
应注意,定义中所用的任何分子部分上的基团位置可在该部分的任何一处,只要它是化学稳定的。当任何部分中出现不止一次的任何改变时,各定义是独立的。变量的定义中所用的基团包括所有可能的异构体,除非另有所指。例如,吡啶基包括2-吡啶基、3-吡啶基和4-吡啶基;戊基包括1-戊基、2-戊基和3-戊基。
无论下文何时使用,术语“式(I)化合物”或“本化合物”或类似术语,都旨在包括式(I)化合物、其加成盐;及其立体化学异构形式。
式(I)化合物具有几个手性中心并作为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存在。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定义为,由相同键顺序连接的相同原子组成的,但具有不可互换的不同三维结构的式(I)化合物可能拥有的全部可能的化合物。至于用(R)或(S)指明取代基中的手性原子的绝对构型的情况,这种指明是出于对整个化合物而并非孤立地对取代基的考虑。
除非另有提及或说明,化合物的化学名称涵盖所述化合物可能拥有的所有可能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可包含所述化合物的基本分子结构的所有非对映异构体和/或对映异构体。意欲将纯形式和/或相互混合形式的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立体化学异构形式涵盖在本发明范围内。如本文提及的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纯立体异构形式被定义为基本不含所述化合物或中间体的相同基本分子结构的其它对映体形式或非对映异构形式的异构体。尤其是,术语“立体异构纯的”涉及具有立体异构体过量至少80%(即,最少80%的一种异构体和最多20%其它可能异构体)至最多立体异构过量100%(即,100%一种异构体而无其它异构体)的化合物或中间体,更特别地,具有立体异构体过量90%至最多100%,甚至更特别地,具有立体异构体过量94%至最多100%和最特别地,具有立体异构体过量97%至最多100%的化合物或中间体。应以类似方式理解术语“对映体纯”和“非对映体纯”,但因而分别考虑所讨论混合物的对映体过量和非对映体过量。
可采用已知工艺程序得到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纯立体异构形式。例如,可用光学活性酸或碱对它们的非对映异构体盐进行选择性结晶,相互分离对映体。它们的实例有酒石酸、二苯甲酰酒石酸、二甲苯甲酰酒石酸和樟脑磺酸。作为选择,可通过采用手性固定相层析技术分离对映体。所述纯立体化学异构形式也可衍生自适当原料的相应的纯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前提是反应立体有择地发生。如需要特定立体异构体,优选通过立体有择的制备方法合成所述化合物。这些方法将有利地采用对映体纯的起始原料。
可通过常规方法分别得到式(I)化合物的非对映异构外消旋体。可有利地采用的适当的物理分离方法有,例如,选择性结晶和层析法,例如,柱层析法。
对于某些式(I)化合物或它们的盐及其制备中所用的中间体,绝对立体化学构型非经实验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采用已知工艺方法,例如,X-射线衍射确定这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
本发明还旨在包括出现于本化合物中的各原子所有同位素。同位素包括具有相同原子序号但不同质量数的那些原子。作为非限制性的一般实例,氢同位素包括氚和氘。碳同位素包括C-13和C-14。
对于治疗用途,式(I)化合物的盐是其中的抗衡离子是药学上可接受的那些盐,该盐可称为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和碱加成盐。然而,非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和碱的盐也可能用于,例如,药学上可接受的化合物的制备或纯化。所有盐,无论药学上可接受与否,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和碱加成盐意欲包括式(I)化合物能够形成的治疗活性的无毒酸和碱加成盐形式。可方便地用适当的酸处理碱形式得到药学上可接受的酸加成盐。适当的酸包括,例如,无机酸,例如,氢卤酸,例如,盐酸或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酸;或无机酸,例如,乙酸、丙酸、羟基乙酸、乳酸、丙酮酸、草酸(即,乙二酸)、丙二酸、琥珀酸(即,丁二酸)、马来酸、富马酸、苹果酸(即,羟基丁二酸)、酒石酸、柠檬酸、甲磺酸、乙磺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环己烷氨基磺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双羟萘酸等酸。相反地,可用适当的碱处理使所述盐形式转化为游离碱形式。
也可用适当的无机和有机碱处理,使含有酸性质子的式(I)化合物转化为它们的无毒金属或胺加成盐形式。适当的碱盐形式包括,例如,铵盐,碱和碱土金属盐,例如,锂、钠、钾、镁、钙等盐;与有机碱所成的盐,例如,苄星青霉素(benzathine)、N-甲基-D-葡糖胺、海巴明盐,和与氨基酸,例如,精氨酸、赖氨酸等所成的盐。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加成盐”或“盐”也意欲包括式(I)化合物及其(非溶剂合物)盐可能形成的溶剂合物。这类溶剂合物有,例如,水合物,醇化物,例如,甲醇化物、乙醇化物、丙醇化物等。优选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合物。因此,本发明还涵盖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合物。
某些式(I)化合物也可以它们的互变异构形式存在。尽管在上式中未明确指明,但仍打算将这类形式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式(I)化合物具有几个不对称中心。为更有效地表明这些不对称中心的每一个,将采用如以下结构式中所指明的编号系统。
不对称中心出现在大环的1、4和6位和5元环中的碳原子3’处,当R2取代基是C1-6烷基时,在碳原子2’处,而当X是CH时,在碳原子1’处。这些不对称中心的每一个可出现在它们的R或S构型中。
1位的立体化学优选对应于L-氨基酸构型的,即,L-脯氨酸的立体化学。
当X是CH时,环戊烷环的1’和5’位上取代的两个羰基优选呈反式构型。5’位的羰基取代基优选呈对应于L-脯氨酸构型的那个构型。1’和5’位取代的羰基优选如下在下式结构中所述的那样
式(I)化合物包含如以下结构片段中表示的环丙基:
其中的C7表示7位上的碳,而4和6位上的碳是环丙烷环的不对称碳原子。
尽管可能在式(I)化合物的其它片段中存在其它不对称中心,但这两个不对称中心的存在意味着化合物可能以非对映异构体,例如,其中7位碳如下所示的那样与羰基或与酰胺呈顺式构型的(I)化合物的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存在:
C7与羰基呈顺式    C7与酰胺呈顺式
C7与羰基呈顺式    C7与酰胺呈顺式
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其中7位的碳与羰基呈顺式构型的式(I)化合物。另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其中的4位碳的构型为R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的特殊亚组是其中7位碳与羰基呈顺式构型和其中4位碳的构型是R的那些化合物。
式(I)化合物还可包括脯氨酸残基(当X是N时)或环戊基或环戊烯基残基(当X是CH或C)。优选其中的1(或5’)位的取代基和3’位的取代基是反式构型的式(I)化合物。特别重要的是其中1位具有对应于L-脯氨酸和3’位上的取代基相对于1位呈反式构型的式(I)化合物。式(I)化合物优选具有下式(I-a)和(I-b)结构中所示的立体化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式(I)化合物或式(I-a)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的化合物,其中适用以下一个或多个条件:
(a)R2是氢;
(b)X是氮;
(c)双键位于碳原子7与8之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式(I)化合物或式(I-a)、(I-b)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的化合物,其中如果适用,则适用以下一或多个条件:
(a)R2是氢;
(b)X是CH;
(c)双键位于碳原子7与8之间。
式(I)化合物的特殊亚组是以下结构式表示的那些化合物:
在式(I-c)和(I-d)化合物中,分别具有式(I-a)和(I-b)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构型的那些化合物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中的碳原子7和8之间的双键可能呈顺式或反式构型。碳原子7和8之间的双键优选呈如在式(I-c)和(I-d)中所示的反式构型。
碳原子1’和2’间的双键可出现在如下式(I-e)所示的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任何的亚组中。
式(I)化合物的其它特殊亚组是由以下结构式表示那些化合物:
在式(I-f)、(I-g)或(I-h)化合物中,具有式(I-a)或(I-b)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构型的那些化合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I-a)、(I-b)、(I-c)、(I-d)、(I-e)、(I-f)、(I-g)和(I-h)化合物中,如果适用,则X、n、R1、R2、R3、R4、R5和R6如同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中的定义。
应理解,以上定义的式(I-a)、(I-b)、(I-c)、(I-d)、(I-e)、(I-f)、(I-g)或(I-h)化合物的亚组及本文所定义的任何其它亚组也打算包括这类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并打算包括任何加成盐。
当n是3时,用“n”括在一起的部分-CH2-对应于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中的丙烷二基。当n是4时,用“n”括在一起的部分-CH2-对应于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中的丁烷二基。当n是5时,用“n”括在一起的部分-CH2-对应于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中的戊烷二基。当n是6时,用“n”括在一起的部分-CH2-对应于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中的己烷二基。式(I)化合物的特殊亚组是其中n是4或5的那些化合物。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
(a)R1是-OR7,尤其是其中的R7是C1-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或叔丁基(或t.丁基),或优选其中的R7是氢;
(b)R1是-NHS(=O)2R8,尤其是其中的R8是C1-6烷基或C3-7环烷基,例如,其中的R8是甲基或环丙基;或其中的R1是-NHS(=O)2R8,其中的R8是环丙基;
(c)R1是-NHS(=O)2R8,尤其是其中的R8是被C1-6烷基取代的C3-7环烷基,其中的R8优选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它们各自被C1-4烷基,即,被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或异丁基取代;或者
(d)R1是-NHS(=O)2R8,其中尤其是R8是-NR8aR8b,其中R8a和R8b各独立为C1-6烷基;或R1是-NHS(=O)2R8,其中的R8a和R8b与它们连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含氮饱和杂环,该环可进一步含有O、S或N原子,该N-原子可带氢原子或可带C1-6烷基或C1-6烷基羰基;例如,如吡咯烷基,哌啶基、吗啉基、哌嗪基、4-C1-6烷基哌嗪基或4-C1-6烷基羰基哌嗪基;
(e)R1是-NHS(=O)2R8,其中R8尤其是被C1-4烷基取代的环丙基,即,被甲基、乙基、丙基或被异丙基取代的环丙基;
(f)R1是-NHS(=O)2R8,其中R8尤其是1-甲基环丙基(或1-甲基-1-环丙基)。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
(a)R2是氢;
(b)R2是C1-6烷基,尤其是甲基。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
(a)X是N、C(X经双键连接)或CH(X经单键连接)和R2是氢;
(b)X是C(X经双键连接)和R2是C1-6烷基,优选甲基。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
(a)R3是氢;
(b)R3是C1-6烷基;
(c)R3是C1-6烷氧基C1-6烷基或C3-7环烷基。
优选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的R3是氢或C1-6烷基;或R3是氢或甲基;或R3是C1-4烷基;或R3是甲基。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的R4是C1-4烷基;或其中的R4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丙基、戊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或己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R4是甲基、乙基、丙基或异丙基。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R4是乙基。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的R5是氢、卤代基、C1-6烷基或多卤代-C1-6烷基;或其中的R5是氢,C1-4烷基或卤代基;或其中的R5是氢、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氟代基、氯代基、溴代基或三氟甲基。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的R6是氢、C1-6烷氧基或二C1-6烷基氨基;或其中的R6是氢、甲氧基或二甲基氨基;或其中的R6是氢或甲氧基。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的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不饱和或部分不饱和环,和其中所述环可任选包含选自O和N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一个实施方案涉及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其中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元部分不饱和环,其中的不饱和介于带有R5和R6的碳原子之间,环的其余部分是饱和的,和所述环包含一或两个环氧原子。一个特殊的实施方案涉及其中的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喹啉部分一起形成选自以下的环系统的那些式(I)化合物或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
式(I)化合物由结构单元P1、P2、P3组成。结构单元P1进一步含有P1’尾端。以下化合物(I-i)和(I-j)中标有星号的羰基可能是结构单元P2或结构单元P3的一部分。出于化学理由,其中的X是C的式(I)化合物的结构单元P2结合连接于1’位的羰基。
结构单元P1与P2、P2与P3和P1与P1’(当R1是-NH-SO2R8时)的连接涉及酰胺键的形成。结构单元P1和P3的连接涉及双键的形成。可按任何给定的顺序,连接结构单元P1、P2和P3以制备化合物(I-i)或(I-j)。步骤之一涉及环化,由此形成大环。
下文表示的化合物(I-i)是其中碳原子C7和C8经双键连接的式(I)化合物,和化合物(I-j)是其中碳原子C7和C8经单键连接的式(I)化合物。可通过还原大环中的双键,由相应的式(I-i)化合物制备式(I-j)化合物。
应注意,在式(I-c)化合物中,可在脲片段的两个不同位置形成结构单元P2和P3间的酰胺键。第一种酰胺键包含吡咯烷环的氮和相邻的羰基(标有星号)。供选择的第二种酰胺键的形成涉及标有星号的羰基与-NHR3基团的反应。结构单元P2和P3间的两种酰胺键的形成是可行的。
下文所述的合成程序也打算适用于外消旋体、立体化学纯中间体或最终产物或任何立体异构混合物。可在合成程序的任何步骤使外消旋体或立体化学混合物分离成立体异构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中间体和最终产物具有在式(I-a)和(I-b)化合物中的上述立体化学。
为简化式(I)化合物或中间体的结构表达,下面的基团
用R9表示,和虚线表示使所述基团R9连至分子其余部分的键。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首先形成酰胺键,接着伴随着环化成大环,形成P3和P1间的双键连接,制备化合物(I-i)。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如以下反应流程中所述,制备其中C7和C8之间的键是双键的化合物(I),即,如上定义的式(I-i)化合物:
例如,可在适用的金属催化剂,例如,Miller,S.J.,Blackwell,H.E.,Grubbs,R.H.J.Am.Chem.Soc.118,(1996),9606-9614;Kingsbury,J.S.,Harrity,J.P.A.,Bonitatebus,P.J.,Hoveyda,A.H.,J.Am.Chem.Soc.121,(1999),791-799;和Huang等,J.Am.Chem.Soc.121,(1999),2674-2678报道的Ru-基催化剂;例如,Hoveyda-Grubbs催化剂的存在下,经烯烃的复分解反应,形成大环。
可采用空气稳定的钌催化剂,例如,氯化双(三环己基膦)-3-苯基-1H-茚-1-亚基钌(Neolyst)或二氯化双(三环己基膦)-[(苯硫基)亚甲基]钌(IV)。可用的其它催化剂有Grubbs第一和第二代催化剂,即,分别是亚苄基-双(三环己基膦)二氯钌和(1,3-二-(2,4,6-三甲基苯基)-2-咪唑烷亚基)二氯(苯基亚甲基)-(三环己基膦)钌。特别重要的是Hoveyda-Grubbs第一和第二代催化剂,它们分别是二氯(邻异丙氧基苯基亚甲基)(三环己基膦)-钌(II)和1,3-二-(2,4,6-三甲基苯基)-2-咪唑烷亚基)二氯-(邻异丙氧基苯基亚甲基)钌。含有其它过渡金属,例如,Mo的其它催化剂也可用于该反应。
例如,可在适用的溶剂,例如醚,如四氢呋喃(THF)、二氧杂环己烷;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CHCl3、1,2-二氯乙烷等,烃,例如甲苯中,进行复分解反应。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甲苯中进行复分解反应。在氮气氛围,增加的温度下,进行这些反应。
可通过还原式(I-i)化合物中的C7-C8双键,由式(I-i)化合物制备其中大环中的C7和C8间的连接是单键的式(I)化合物,即,式(I-j)化合物。例如,可在贵金属催化剂,例如,Pt、Pd、Rh、Ru或阮内镍的存在下,用氢催化加氢,进行该还原。重要的是披铑矾(Rh on alumina)。例如,氢化反应优选在溶剂,例如醇,如甲醇、乙醇或醚,例如,THF或它们的混合物中进行。也可将水加至这些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
可在合成的任何步骤,即,在环化之前或之后,或在环化和如上文所述的还原之前或之后,将R1基团连至P1结构单元。可通过在两部分之间形成酰胺键,将R1基团连接至P1,制备其中R1表示-NHSO2R8的式(I)化合物,所述化合物表示为式(I-k-1)。同样地,可通过形成酯键,将R1基团连至P1,制备其中R1表示-OR7的式(I)化合物,即,化合物(I-k-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如以下反应流程中所述的化合物(I)的合成的最后步骤中,引入-OR7基团,其中的G表示基团:
其中的虚线表示将基团G连到分子其余部分的键。
可通过酰胺形成反应,例如形成下述酰胺键的任何程序,使中间体(2a)与胺(2b)偶合。尤其是,可在溶剂,例如醚,如THF,或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中,用偶合剂,例如N,N’-羰基-二咪唑(CDI)、N-乙氧基羰基-2-乙氧基-1,2-二氢喹啉(EEDQ)、N-异丁氧基-羰基-2-异丁氧基-1,2-二氢喹啉(IIDQ)、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I)或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喀烷子基-鏻(可作为经市售得到)处理(2a),并优选在(2a)与偶合剂反应后,与所需磺酰胺(2b)反应。优选在碱,例如三烷基胺,如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存在下,进行(2a)与(2b)的反应。也可使中间体(2a)转化为活化形式,例如通式G-CO-Z的活化形式,其中Z表示卤代基,或活化酯的其余部分,例如,Z是芳氧基,例如苯氧基、对硝基苯氧基、五氟苯氧基、三氯苯氧基、五氯苯氧基等;或Z可为混合酐的其余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G-CO-Z是酰氯(G-CO-Cl)或混合酸酐(G-CO-O-CO-R或G-CO-O-CO-OR,后者中的R是,例如,C1-4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或苄基)。活化形式G-CO-Z与磺酰胺(2b)反应。
如以上反应中所述的(2a)中的羧酸的活化可导致内环化反应,生成下式的氮杂内酯中间体
其中的X、R2、R3、R9、n如上所述,其中的立构中心可具有如上,例如在(I-a)或(I-b)中所述的立体化学构型。可采用常规方法,将中间体(2a-1)自反应混合物中分离,使分离的中间体(2a-1)再与(2b)反应,或使含有(2a-1)的反应混合物进一步与(2b)反应,而不分离(2a-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与偶合剂的反应在不混溶于水的溶剂中进行时,可用水或微碱性水洗涤含有(2a-1)的反应混合物,以除去所有水溶性副产物。然后可使这样得到的经洗涤溶液与(2b)反应,无须额外的纯化步骤。另一方面,中间体(2a-1)的分离可提供某些优点,即在任选的进一步纯化后,分离的产物可与(2b)反应,生成更少的副产物,反应的后处理更易操作。
可通过酯形成反应,使中间体(2a)与醇(2c)偶合。例如,随着物理脱水,例如,共沸脱水,或用脱水剂化学脱水,使(2a)和(2c)反应。也可使中间体(2a)转化为活化形式G-CO-Z,例如,上述活化形式,随后与醇(2c)反应。优选在碱,例如,碱金属碳酸盐或碳酸氢盐,例如,碳酸氢钠或钾,或叔胺,例如,本文所述与酰胺形成反应有关的胺,尤其是三烷基胺,例如,三乙胺的存在下,进行酯形成反应。可用于酯形成反应的溶剂包括醚,例如,THF;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CH2Cl2;烃,例如,甲苯;极性非质子溶剂,例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二甲基乙酰胺(DMA)等溶剂。
也可如在以下反应流程中的那样,通过从相应氮保护中间体(3a)除去保护基PG,制备其中R3是氢的式(I)化合物,所述化合物表示为(I-l)。保护基PG特别是下文所述的任何氮保护基,也可经下文所述程序除去:
可按照制备式(I)化合物的程序,但采用其中基团R3是PG的中间体,制备以上反应中的原料(3a)。
也可如以下反应流程中所述的那样,通过使中间体(4a)与中间体(4b)反应,其中各基团具有上述意义,制备式(I)化合物:
(4b)中的Y表示羟基或离去基团LG,例如卤化物,例如溴化物或氯化物,或芳基磺酰基,例如甲磺酰基、三氟甲磺酸酯或甲苯磺酸酯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4a)与(4b)的反应是O-芳基化反应,Y表示离去基团。可按照描述于E.M.Smith等(J.Med.Chem.(1988),31,875-885)中的程序,进行该反应。尤其是,在碱,优选强碱存在下,在反应惰性溶剂,例如对形成酰胺键所述的一种溶剂中,进行该反应。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在反应惰性溶剂,如偶极非质子溶剂,例如,DMA、DMF等中,在足以从羟基移去氢的强碱,例如,碱金属氢化物,例如,LiH或氢化钠,或碱金属醇盐,例如,钠或钾的甲醇盐或乙醇盐,叔丁醇钾的碱的存在下,使原料(4a)与(4b)反应。所生成的醇化物与芳基化剂(4b)反应,其中Y是如上所述的适用的离去基团。采用这种类型的O-芳基化反应,将(4a)转化为(I),不会改变带有羟基的碳上的立体化学构型。
作为选择,也可经Mitsunobu反应(Mitsunobu,1981,Synthesis,January,1-28;Rano等,Tetrahedron Lett.,1995,36,22,3779-3792;Krchnak等,Tetrahedron Lett.,1995,36,5,6193-6196;Richter等,Tetrahedron Lett.,1994,35,27,4705-4706)进行(4a)与(4b)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在三苯膦和活化试剂,例如,偶氮羧酸二烷基酯,例如,偶氮二羧酸二乙酯(DEAD)、偶氮二羧酸二异丙酯(DIAD)等的存在下,用其中的Y是羟基的(4b)处理中间体(4a)。Mitsunobu反应改变带羟基的碳上的立体化学构型。
用来将(4b)基团引至(4a)上的另一种类型的反应是对溴苯磺酸酯(Brosylate)反应,因此,在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三乙胺和THF的存在下,(4a)与对溴苯磺酰基反应,随后加入其中Y是羟基的(4b),生成化合物(I)。如同Mitsunobu反应那样,在带羟基的碳上的立体化学构型也发生变化。
作为选择,为制备式(I)化合物,首先形成结构单元P2和P1间的酰胺键,随后将P3结构单元偶合至P1-P2中的P1部分,随后,伴随着环的闭合,形成P2-P1-P3中P3和P2部分之间的氨基甲酸基或酯键。
又一个供选择的合成方法是,形成结构单元P2和P3之间的酰胺键,随后将结构单元P1偶合至P3-P2中的P3部分,最后,伴随着环的闭合,形成P1-P3-P2中的P1和P2之间的酰胺键。
结构单元P1和P3可连至P1-P3序列。如需要,可还原连接P1和P3的双键。这样形成的P1-P3序列,无论还原与否,都可偶合至结构单元P2,且这样形成的序列P1-P3-P2随后通过形成酰胺键环化。
任何先前方法中的结构单元P1和P3都可经双键的形成,例如,通过下文所述的烯烃的复分解反应,或Wittig型反应而连接。如需要,可类似于上述(I-i)转化为(I-j)的那样,还原这样形成的双键。也可在较后的步骤,即,在加入第三种结构单元之后,或在形成大环之后,还原双键。通过形成酰胺键,连接结构单元P2和P1,和通过氨基甲酸酯或酰胺形成,连接P3和P2。
可在合成式(I)化合物的任何步骤,例如,在结构单元P2和P1偶合之前或之后,在将P3结构单元偶合至P1之前或之后;或在环闭合之前或之后,使尾端P1’连至P1结构单元。
可首先制备各结构单元,随后偶合在一起,或作为选择,可在较后的步骤中,将各结构单元前体偶合在一起并修饰为所需的分子组成。可保护各结构单元的官能团,以避免副反应。
可采用标准程序,例如,用于肽合成中偶合氨基酸的那些,形成酰胺键。后者涉及一种反应物的羧基与其它反应物的氨基脱水偶合,形成连接的酰胺键。可在偶合剂的存在下,使各原料反应,或通过将羧基官能团转化为活化形式,例如,活性酯、混合酐或羧基酰氯或酰溴,形成酰胺键。这类偶合反应的一般描述和用于此处的试剂可见于肽化学的普通教材,例如,M.Bodanszky,“肽化学”,第2次修订版,Springer-Verlag,柏林,德国,(1993)。
伴有酰胺键形成的偶合反应的实例包括叠氮化物方法、混合的碳酸酐-羧酸酐(氯甲酸异丁酯)方法、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异丙基碳二亚胺或水溶性碳二亚胺,例如,N-乙基-N′-[(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方法、活性酯方法(例如,对硝基苯基、对氯苯基、三氯苯基、五氯苯基、五氟苯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等酯)、Woodward试剂K-方法、1,1-羰基二咪唑(CDI或N,N′-羰基-二咪唑)方法、磷试剂或氧化还原方法。这些方法中的某些可通过加入适用的催化剂促进,例如,在碳二亚胺法中,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DBU或4-DMAP(4-二甲基氨基吡啶)。其它偶合剂有单独或在1-羟基-苯并三唑或4-DMAP存在下的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鏻;或四氟硼酸2-(1H-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或六氟磷酸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N′-四甲基脲鎓。可在溶液(液相)或固相中进行这些偶合反应。
优选采用N-乙氧基羰基-2-乙基-氧基-1,2-二氢喹啉(EEDQ)或N-异丁氧基-羰基-2-异丁氧基-1,2-二氢喹啉(IIDQ),生成酰胺键。不同于典型的酐方法,EEDQ和IIDQ既无需碱也无需低反应温度。典型地,该所述包括在有机溶剂(可采用多种溶剂)中,使等摩尔量的羧基和胺组分反应。然后,加入过量EEDQ或IIDQ,并于室温下搅拌混合物。
优选在惰性溶剂,例如,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氯仿,偶极非质子溶剂,例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DMSO、六甲基磷酸三酰胺(HMPT),醚,例如,THF中,进行偶合反应。
在许多情况下,在适用的碱例如,叔胺,例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DIPEA)、N-甲基-吗啉、N-甲基吡咯烷、4-DMAP或DBU的存在下,进行偶合反应。反应温度可介于0℃-50℃间,反应时间可介于15min-24h之间。
可保护连在一起的结构单元中的官能团,以避免形成不希望的键。可采用的适当的保护基列于,例如,Greene,“有机化学中的保护基”,John Wiley&Sons,New York(1999)和“肽:分析、合成、生物学”,3卷,Academic Press,纽约(1987)。
可将羧基保护为可分离出来以生成羧酸的酯。可采用的保护基包括1)烷基酯,例如,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和叔丁基;2)芳烷基酯,例如,苄基和取代的苄基;或3)可被弱碱或弱还原方式裂解的酯,例如,三氯乙基酯和苯甲酰甲基酯。
可用多种N-保护基保护氨基,例如:
1)酰基,例如,甲酰基、三氟乙酰基、邻苯二甲酰基和对甲苯磺酰基;
2)芳族氨基甲酸酯基,例如,苄氧基羰基(Cbz或Z)和取代的苄氧基羰基和9-芴基甲氧基羰基(Fmoc);
3)脂族氨基甲酸酯基,例如,叔丁氧基羰基(Boc)、乙氧基羰基、二异丙基甲氧基-羰基和烯丙氧基羰基;
4)环烷基氨基甲酸酯基,例如,环戊氧基羰基和金钢烷基氧基羰基;
5)烷基,例如,三苯基甲基、苄基或取代的苄基,例如,4-甲氧基苄基;
6)三烷基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或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
7)含有硫羟基的基团,例如,苯硫基羰基和二硫杂琥珀酰基。
重要的氨基保护基是Boc和Fmoc。
氨基保护基优选在下一偶合步骤前裂解去除。可按照已知方法去除N-保护基。当采用Boc基团时,选择的方法是在无溶剂或在二氯甲烷中的三氟乙酸,或二氧杂环己烷中或乙酸乙酯中的HCl。然后,于偶合前或原位,用碱性溶液,例如,缓冲水溶液或二氯甲烷或乙腈中的叔胺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和所生成的铵盐。当采用Fmoc基团时,选择的试剂是二甲基甲酰胺中的哌啶或取代的哌啶,但可采用任何仲胺。在介于0℃-室温的温度,通常约15-25℃或20-22℃下,进行去保护。
也可保护可能干涉结构单元的偶合反应的其它官能团。例如,可将羟基保护为苄基或取代的苄基醚,例如,4-甲氧基苄基醚,苯甲酰基或取代的苯甲酰基酯,例如,4-硝基苯甲酰基酯,或使用三烷基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或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
可用可选择性裂解去除的保护基保护其它氨基。例如,当采用Boc作为α-氨基保护基时,以下侧链保护基是适用的:对甲苯磺酰基(甲苯磺酰基)部分可用来保护其它氨基;苄基(Bn)醚可用来保护羟基;和苄基酯可用来保护其它羧基。或当选择Fmoc保护α-氨基时,通常基于叔丁基的保护基是可接受的。例如,Boc可用于其它氨基;叔丁基醚用于羟基;和叔丁基酯用于其它羧基。
可在合成程序的任何阶段除去任何保护基,但优选在大环完全构成后,除去不参与反应步骤的任何官能团的保护基。可用选择的保护基所指定的任何方式,去除保护基,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可如以下反应流程中所述的那样,由在羰基引入剂的存在下与烯胺(5b)反应的中间体(5a)开始,制备其中的X是N的式(1a)中间体,所述中间体表示为式(1a-1)。
羰基(CO)引入剂包括光气或光气衍生物,例如,CDI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适用的碱和溶剂(它们可能是如上述那样的酰胺形成反应中所采用的碱和溶剂)的存在下,(5a)与CO引入剂反应。在特定实施方案中,碱是碳酸氢盐,例如,NaHCO3或叔胺,例如,三乙胺等,而溶剂是醚或卤代烃,例如THF、CH2Cl2、CHCl3等。之后,如在以上流程中那样,加入胺(5b),从而得到中间体(1a-1)。采用类似反应条件的一个供选择的途径包括,首先使CO引入剂与烯胺(5b)反应,再使这样形成的中间体与(5a)反应。
作为选择,可如下制备中间体(1a-1):
PG1是可为本文所提及的任何基团的O-保护基,尤其是苯甲酰基或取代的苯甲酰基,例如,4-硝基苯甲酰基。在后一例子中,可在包含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例如,脂族醇(甲醇、乙醇)和THF的含水介质中,通过与碱金属氢氧化物(LiOH、NaOH、KOH),尤其是当PG1是4-硝基-苯甲酰基时,与LiOH反应,除去该基团。
类似于上述那样,在羰基引入剂的存在下,使中间体(6a)与(5b)反应,该反应生成中间体(6c)。尤其是采用上述反应条件对这些中间体去保护。如以上对(4a)与(4b)的反应所述的那样,使所生成的醇(6d)与中间体(4b)反应,该反应生成中间体(1a-1)。
可采用制备酰胺,例如,上述的那些反应条件,如在以下反应流程中所示,由与胺(5b)反应的中间体(7a)开始,通过酰胺形成反应,制备其中的X是C的式(1a)中间体,所述中间体表示为式(1a-2)。
作为选择,可如下制备中间体(1a-1):
PG1是如上所述的O-保护基。可采用如上所述的相同反应条件:形成如上所述的酰胺,如在保护基的描述的那样,除去PG1,和在(4a)与试剂(4b)反应时引入R9
可如以下那样,首先将开链酰胺(9a)环化为大环酯(9b),它依次转化为(2a),制备式(2a)中间体:
PG2是羧基保护基,例如上述羧基保护基之一,尤其是C1-4烷基或苄基,例如甲基、乙基或叔丁基。(9a)至(9b)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并如上述那样进行。也按照上述程序除去基团PG2。当PG2是C1-4烷基时,通过在含水溶剂,例如脂族醇/水混合物中,例如用NaOH或优选LiOH,经碱水解除去。可通过三甲基甲硅烷基溴(TMSBr)除去苄基。
在供选择的合成中,可如下制备中间体(2a):
选择PG1基团以使其相对于PG2而为可选择性地裂解的。PG2可为,例如,可在含水介质中用碱金属氢氧化物处理去除的甲基或乙基酯,这种情况下,PG1例如,是苄基。PG2可为可在酸性条件下去除的叔丁基,或PG1可为可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处理去除的苯甲酰基,或PG1可为可经二氯二氰基醌(DDQ)或TMSBr去除的、任选取代的苄基(例如,对甲氧基苄基)。PG1也可为乙氧基甲基,其可在DIPEA和二氯甲烷(DCM)的存在下,经氯甲基乙基醚引入,并可在THF/甲醇/水的存在下,用盐酸裂解去除。
首先,中间体(10a)被环化成大环酯(10b),通过去除PG1基团,使后者去保护为与中间体(4b)反应的(10c),随后去除羧基保护基PG2。环化,使PG1和PG2去保护且如上所述与(4b)偶合。
可在合成的任何步骤,或者如上所述的最后步骤,或者更早,在大环形成之前,将R1基团引入。在以下流程中,引入为-NH-SO2R8或-OR7的基团R1(它们均如上所述):
在以上流程中,PG2如上定义,和L1是P3基团
其中的n和R3如上定义,和当X是N时,L1也可为氮保护基(如上定义的PG),和当X是C时,L1也可为基团-COOPG2a,其中基团PG2a是类似于PG2的羧基保护基,但其中PG2a相对于PG2为可选择性地裂解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PG2a是叔丁基,而PG2是甲基或乙基。
其中的L1表示基团(b)的中间体(11c)和(11d)对应于中间体(1a),并可如上所述的那样作进一步的处理。
P1和P2结构单元的偶合
按照上述程序,用酰胺形成反应,连接P1和P2结构单元。P1结构单元可能有羧基保护基PG2(如在(12b)中的那样),或可能已经连接至P1’基团(如在(12c)中的那样)。如上所述,L2是N-保护基(PG),或基团(b)。L3是羟基、如上所述的-OPG1或基团-O-R9。在任何以下反应流程中,L3是羟基,在各个反应步骤前,它可被保护成基团-OPG1,且如果需要,随后去保护回到游离羟基官能团。类似于上述那样,羟基官能团可转化为基团-O-R9
在以上流程的程序中,环丙基氨基酸(12b)或(12c)按照上述程序,经形成的酰胺键被偶合至P2结构单元(12a)的酸官能团。得到中间体(12d)或(12e)。后者中,L2是基团(b),所生成的产物是涵盖先前反应流程中的某些中间体(11c)或(11d)的P3-P2-P1序列。采用适于所用保护基的条件,除去(12d)中的酸保护基,随后如上述与胺H2N-SO2R8(2b)或与HOR7(2c)偶合,再次生成中间体(12e),其中-COR1是酰胺或酯基团。当L2是N-保护基时,其可被去除,生成中间体(5a)或(6a)。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反应中的PG是BOC基团和PG2是甲基或乙基。另外,当L3是羟基时,原料(12a)是Boc-L-羟基脯氨酸。在特定实施方案中,PG是BOC,PG2是甲基或乙基和L3是-O-R9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2是基团(b),且这些反应包括使P1偶合至P2-P3,生成上述中间体(1a-1)或(1a)。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L2是如上所述的N-保护基PG,该偶合反应生成中间体(12d-1)或(12e-1),采用上述反应条件可从中除去基团PG,分别得到中间体(12f)或(12g),它们涵盖如上所述的中间体(5a)和(6a):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上流程中的基团L3表示基团-O-PG1,它可引入其中的L3是羟基的原料(12a)上。在这种情况下,选择PG1以使其相对于作为PG的基团L2是可选择性裂解去除的。
同样,其中的X是C的P2结构单元(为环戊烷或环戊烯衍生物)可如以下流程中所述,连至P1结构单元,其中的R1、R2和L3如上所述,以及PG2和PG2a是羧基保护基。典型地选择PG2a,使其相对于基团PG2为可选择性地裂解去除的。去除(13c)中的PG2a基团生成中间体(7a)或(8a),其可如上述那样与(5b)反应。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当X是CH时,R2是H,当X和带R2的碳经单键连接(P2是环戊烷部分)时,PG2a和L3结合在一起形成键,P2结构单元由下式表示:
二环酸(14a)类似于上述那样与(12b)或(12c)反应,分别生成(14b)和(14c),其中的内酯被打开,生成中间体(14c)和(14e)。可采用酯水解程序,例如,采用对碱去除(9b)中PG1基团的上述反应条件,尤其是采用碱性条件,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NaOH、KOH,尤其是LiOH,打开内酯。
可如下文所述进一步处理中间体(14c)和(14e)。
P3和P2结构单元的偶合
对于具有吡咯烷部分的P2结构单元,按照(5a)与(5b)偶合的上述程序,采用氨基甲酸酯形成反应,使P3和P2或P3和P2-P1结构单元连接。偶合具有吡咯烷部分的P2结构单元的通用程序表示于以下反应流程,其中的L3如上所述,和L4是基团-O-PG2、基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15a)中的L4是基团-OPG2,可除去PG2基团,和所生成的酸与环丙基氨基酸(12b)或(12c)偶合,生成中间体(12d)或(12e),其中的L2是基团(d)或(e)。
P3结构单元与P2结构单元或与P2-P1结构单元偶合的通用程序表示于以下流程,其中P2是环戊烷或环戊烯。L3和L4如上所述。
在特定实施方案中,L3和L4结合在一起可形成如(14a)中的内酯桥键,P3结构单元与P2结构单元如以下那样偶合:
在酰胺形成反应中,双环内酯(14a)与(5b)反应生成酰胺(16c),其中内酯桥键被打开成(16d)。酰胺形成和内酯打开反应的反应条件如上文或下文所述。可如上述依次将中间体(16d)偶合至P1基团。
采用如以上对(5a)、(6a)、(7a)或(8a)与(5b)的反应所述的相同程序,进行以上流程中的反应,尤其是,其中的L4是基团(d)或(e)的以上反应对应于如上所述的(5a)、(6a)、(7a)或(8a)与(5b)的反应。
用于式(I)化合物的制备的结构单元P1、P1’、P2和P3可从本领域已知的中间体开始制备。下文更详细地描述多种这类合成。
首先可制备单独的结构单元,随后偶合在一起,或者,作为选择,可在较后的步骤,将结构单元的前体偶合在一起,并修饰成所希望的分子组成。
可保护各结构单元的官能团,以避免副反应。
P2结构单元的合成
P2结构单元含吡咯烷、环戊烷或被基团-O-R9取代的环戊烯部分。
含有吡咯烷部分的P2结构单元可得自市售得到的羟基脯氨酸。
如在以下流程中所示,制备含有环戊烷环的P2结构单元。
可如Rosenquist等在Acta Chem.Scand.46(1992)1127-1129中所述,自3,4-二(甲氧基-羰基)-环戊酮(17a)制备双环酸(17b)。该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包括在溶剂,例如甲醇中,用还原剂例如硼氢化钠还原酮基团,随后水解酯,最后采用内酯形成方法,尤其是在弱碱,例如吡啶存在下,采用乙酐闭合环成双环内酯(17b)。然后,可通过引入适当的羧基保护基,例如,如上所述的基团PG2,保护(17b)中的羧酸官能团,如此得到双环酯(17c)。尤其是,基团PG2是酸不稳定的,例如叔丁基,并例如,通过在酸或Lewis酸的存在下,经异丁烯处理而被引入。采用上述反应条件,尤其是用氢氧化锂打开内酯(17c),生成酸(17d),它可进一步用于与P1结构单元的偶合反应。也可优选用相对于PG2的可选择性去除的酸保护基PG2a保护(17d)中的游离酸,和羟基官能团可被转化为基团-OPG1或为基团-O-R9。一去除基团PG2就得到的产物是中间体(17g)和(17i),它们对应于上述的中间体(13a)或(16a)。
可通过在以上反应程序中,拆分中间体,制备具有特定立体化学的中间体。例如,可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例如,通过用光学活性的碱的盐形成作用或通过手性层析,拆分(17b),所生成的立体异构体可如上述经进一步处理。(17d)中的OH和COOH基团在顺式位置。例如,通过应用Mitsunobu反应,例如,在引入翻转(invert)立体化学的OPG1或O-R9的反应中采用特殊试剂,翻转带OH官能团的碳的立体化学,制备反式类似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采用相同条件,使中间体(17d)偶合至P1结构单元(12b)或(12c),该偶合反应对应于(13a)或(16a)与相同的P1结构单元的偶合。随后如上所述引入-O-R9取代基,接着除去酸保护基团PG2生成中间体(8a-1),其是中间体(7a)的亚组或中间体(16a)的一部分。去除PG2的反应产物可进一步偶合至P3结构单元。在一实施方案中,(17d)中的PG2是叔丁基,它可在酸性条件下,例如用三氟乙酸去除。
可如以下流程中所示,制备不饱和P2结构单元,即环戊烯环。
在如Dolby等在J.Org.Chem.36(1971)1277-1285中所述的3,4-二(甲氧基羰基)环戊酮(17a)的溴化-消除反应后,用还原剂如硼氢化钠还原酮官能团,生成环戊烯醇(19a)。在溶剂如二氧杂环己烷和水的混合物中,采用例如,氢氧化锂,进行选择性酯水解,生成羟基取代的单酯环戊烯醇(19b)。
可如以下流程中所示,制备其中的R2也可不为氢的不饱和P2结构单元。
可市售得到的3-甲基-3-丁烯-1-醇(20a),尤其是经氧化剂如氯铬酸吡啶鎓的氧化,生成(20b),它可经,例如甲醇中的乙酰氯处理,转化为相应的甲酯,随后用溴进行溴化反应,生成α-溴酯(20c)。后者可再与经酯形成反应得自(20d)的链烯基酯(20e)缩合。(20e)中的酯优选叔丁基酯,其可通过,例如在碱如二甲基氨基吡啶的存在下,用二碳酸二叔丁酯处理相应的可市售得到的酸(20d)来制备。在溶剂如THF中,用碱,例如,二异丙基氨化锂处理中间体(20e),并与(20c)反应,得到链烯基二酯(20f)。如上述那样经烯烃的复分解反应进行(20f)的环化,生成环戊烯衍生物(20g)。可采用Jacobsen不对称环氧化方法进行(20g)的立体有择环氧化,得到环氧化物(20h)。最终,在碱性条件下,例如,通过加入碱,尤其是DBN(1,5-二氮杂二环-[4.3.0]壬-5-烯),进行环氧化物的开环反应生成醇(20i)。任选地,例如通过采用催化剂如披钯碳催化加氢,可还原中间体(20i)中的双键,生成相应的环戊烷化合物。可除去叔丁基酯,以制备相应的酸,它随后偶合至P1结构单元。
根据本发明,可在合成化合物的任何方便的步骤,将-R9基团引至吡咯烷、环戊烷或环戊烯环上。一种途径是首先将-R9基团引入所述环中,随后加入其它所需的结构单元,即P1(任选带有P1’尾端)和P3,接着形成大环。另一途径是使不带-O-R9取代基的结构单元P2与每个P1和P3偶合,在大环形成之前或之后加入-R9基团。在后一方法中,P2部分具有羟基,它可通过羟基保护基PG1保护。
与上述从(4a)开始合成(I)类似,可通过使羟基取代的中间体(21a)与中间体(4b)反应,将R9基团引至结构单元P2上。这些反应表示于以下流程中,其中L2如上所述,和L5和L5a相互独立地表示羟基、羧基保护基-OPG2或-OPG2a,或L5也可表示P1基团,例如,如上所述的基团(d)或(e),或L5a也可表示P3基团,例如,如上所述的基团(b)。基团PG2和PG2a如上所述。当基团L5和L5a是PG2或PG2a时,选择它们使各基团相对于其它的基团可选择性地除去。例如,L5和L5a之一可为甲基或乙基,而其它的是苄基或叔丁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21a)中,L2是PG和L5是-OPG2,或在(21d)中,L5a是-OPG2和L5是-OPG2,且PG2基团可如上述那样除去。
作为选择,当处理羟基取代的环戊烷类似物时,可经类似的Mitsunobu反应,在三苯膦和活化剂如DEAD、DIAD等的存在下,使化合物(2a’)的羟基与所需要的醇(3b)反应,引入喹啉取代基。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基团L2是BOC,L5是羟基和原料(21a)是可市售得到的BOC-羟基脯氨酸,或其任何其它任何立体异构形式,例如,BOC-L-羟基脯氨酸,尤其是后者的反式异构体。当(21b)中的L5是羧基-保护基时,可按照上述方法除去它,生成(21c)。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21b-1)中的PG是Boc和PG2是低级烷基酯,尤其是甲基或乙基酯。可通过标准方法,例如,用甲醇中的盐酸进行酸水解或用碱金属氢氧化物,例如NaOH,尤其是用LiOH,将后一种酯水解成酸。在另一实施方案中,羟基取代的环戊烷或环戊烯类似物(21d)被转化为(21e),通过除去基团PG2,它在L5和L5a为-OPG2或-OPG2a时可被转化为相应的酸(21f)。除去(21e-1)中的PG2a产生类似的中间体。
可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采用已知原料,制备中间体Y-R9(4b)。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这类中间体的多种合成途径。例如,下面在以下流程中表示上述中间体喹啉的制备。
苯胺(22a)与亚氨基醚(22b)的缩合生成化合物(22c)。这类缩合优选在稳定亚氨基醚的溶剂,例如,乙醇或甲醇中进行。通过化合物(22c)的亲电芳族环化形成喹啉(22d)。这种亲电芳族环化一般在升高的温度下,尤其是在大约或高于200℃的温度下,在可于200℃或更高温度下沸腾的溶剂中,例如,在二苯醚中进行。
P1结构单元的合成
用于制备P1片段的环丙烷氨基酸为可市售得到的或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备。
尤其是,可根据描述于WO 00/09543或如同以下流程中所说明的方法,得到氨基乙烯基-环丙基乙基酯(12b),其中PG2是如上所述的羧基保护基:
在碱的存在下,用1,4-二卤代-丁烯处理可市售得到的或易于得到的亚胺(23a),生成(23b),将其水解后,生成具有与羧基基团呈顺式的烯丙基取代基的环丙基氨基酸(12b)。拆分对映异构混合物(12b)生成(12b-1)。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例如,酶分离;用手性酸结晶;或化学衍生作用;或经手性柱层析法,进行拆分。中间体(12b)或(12b-1)可如上述那样被偶合至适当的P2衍生物。
可通过在形成酯或酰胺的标准条件下,使氨基酸(24a)分别与适当的醇或胺反应,制备用于根据通式(I)的化合物的制备的P1结构单元,其中的R1是-OR7或-NH-SO2R8。如在以下反应流程中所述,通过引入N-保护基PG和除去PG2,制备N-保护的环丙基氨基酸(26a),并使氨基酸(24a)转化为酰胺(12c-1)或酯(12c-2),它们是中间体(12c)的亚组,其中PG如上所述的那样
(24a)与磺酰胺(2b)的反应是酰胺形成程序。与(2c)的类似反应是酯形成反应。二者皆可按照上述程序进行。这种反应生成中间体(24b)或(24c),用标准方法,例如上述那些方法,从中除去氨基保护基。这分别依次生成所需要的中间体(12c-1)和(12c-2)。可通过先引入N-保护基PG,随后除去基团PG2,自上述中间体(12b)制备原料(26a)。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在溶剂如THF中,用偶合剂,例如,CDI等处理初始氨基酸,随后在碱例如,DBU的存在下,与(2b)反应,进行(24a)与(2b)的反应。
如上述那样,中间体(12c-1)或(12c-2)可依次偶合至适当的脯氨酸、环戊烷或环戊烯衍生物。
P3结构单元的合成
P3结构单元可市售得到,或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这些方法之一表示于以下流程,并采用单酰化的胺,例如,三氟乙酰胺或Boc-保护的胺。
在以上流程中,R与CO基团一起形成N-保护基,尤其是R是叔丁氧基、三氟甲基;R3和n如上定义的那样,和LG是离去基团,尤其是卤素,例如,氯代基或溴代基。
用强碱,例如,氢化钠处理单酰化胺(25a),随后与试剂LG-C5-8链烯基(25b),尤其是卤代C5-8链烯基反应,生成相应的保护胺(25c)。(25c)的去保护得到作为结构单元P3的(5b)。去保护将取决于官能团R,因此,如果R是叔丁氧基,则可用酸,例如,三氟乙酸处理,完成相应的Boc-保护的胺的去保护。作为选择,当R是,例如,三氟甲基时,就用碱,例如,氢氧化钠除去R-CO基团。
以下流程说明制备P3结构单元的另一种方法,即,C5-8链烯基伯胺的Gabriel合成,它如上所述的那样,可用碱,例如,NaOH或KOH和用(25b)处理苯邻二甲酰亚胺(26a)实现,随后水解中间体N-链烯基二酰亚胺,生成C5-8链烯基伯胺(5b-1)。
在以上流程中,n如上定义。
式(I)化合物可按本领域已知的官能团转化反应相互转化。例如,氨基可被N-烷基化、硝基还原成氨基、卤原子可与另一卤原子交换。
可通过应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得到式(I)化合物的纯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可通过物理方法,例如,选择性结晶和层析技术,例如,反流分布法、液相层析法等,分离各非对映异构体。
式(I)化合物可作为对映体的外消旋混合物得到,它们可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拆分程序相互分离。可通过分别与适用的手性酸、手性碱的反应,使充分碱性或酸性的外消旋式(I)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非对映异构体盐形式。随后,例如,通过选择性或分级结晶,分离所述各非对映异构体盐形式,再经碱或酸从中释出对映体。分离式(I)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形式的供选择的方法包括液相层析法,尤其是采用手性固定相的液相层析法。所述纯立体化学异构形式也可衍生自适当原料的相应的纯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前提是发生立体有择反应。优选地,如果需要特定的立体异构体,可经立体有择制备方法合成所述化合物。这些方法可有利地采用对映异构纯的原料。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的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用组合物。本上下文中的治疗有效量是足以预防性地作用于、稳定或减少受感染患者或处于受感染的风险的患者的病毒感染,尤其是HCV病毒感染的量。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如本文所述的药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使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与治疗有效量的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的化合物密切混合。
因此,为了给药,本发明化合物或其亚组可配制成各种药物形式。作为适当的组合物,可列举出通常用于全身性给药的所有组合物。为制备本发明的药用组合物,使有效量的任选呈加成盐或金属络合物形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特定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密切混合而合并,根据给药需要的制剂形式,该载体可呈多种形式。希望这些药用组合物呈适于,尤其是,经口、直肠、经皮或胃肠外注射给药的单一剂型。例如,在呈口服剂型的组合物的制备中,例如,在口服液体制剂,例如,混悬剂、糖浆剂、酏剂、乳剂和溶液剂的情况下,可采用任何常用药物介质,例如水、二醇、油、醇等;或在散剂、丸剂、胶囊剂和片剂的情况下,可采用固体载体,例如淀粉、糖、白陶土、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等。由于其易于给药,片剂和胶囊剂代表最有利的口服单位形式,其中显然采用固体药用载体。对胃肠外组合物,载体通常包含至少较大部分的无菌水,尽管为提高溶解性还可包含其它成分。例如,可制备其中载体包含盐水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物的注射溶液剂。也可制备其中可采用适当液体载体、悬浮剂等的注射混悬剂。还包括固体形式制剂,它打算在使用前不久转化为液体形式的制剂。在适于经皮给药的组合物中,载体任选包含任选与较小比例的具有任何性质的适当添加剂合并的渗透促进剂和/或适当的增湿剂,该添加剂不会对皮肤产生显著的有害作用。
也可通过用于经这种方式给药的领域所用的方法和制剂,经口吸入或吹入给予本发明化合物。因此,一般说来,可以溶液剂、混悬剂或干粉剂的形式,将本发明化合物给予肺部,优选溶液剂。为经口吸入或吹入传递溶液剂、混悬剂或干粉剂而开发的任何系统适于给予本化合物。因此,本发明还提供适于经口腔吸入或吹入给药的包含式(I)化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的药用组合物。本发明化合物优选经呈雾化或气雾化剂的溶液剂的吸入给药。
为方便给药和剂量一致,将上述药用组合物配制成单位剂量形式是特别有利的。如本文中所用的单位剂量形式指作为单一剂量的物理上不连续的单位,各单位含有与所需药用载体混合的经计算可产生所需要的治疗效果的预定量的活性成分。这类单位剂型的实例有片剂(包括划痕片剂或包衣片剂)、胶囊剂、丸剂、栓剂、小包散剂、糯米纸囊剂、注射溶液剂或混悬剂等及其隔离开的多重剂型(multiples)。
包括单位剂型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含有介于约0,1%-70%,或约0,5%-50%,或约1%-25%,或约5%-20%的量的活性成分,其余部分包含载体,其中前述百分比是相对于组合物或剂型的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w/w)。
式(I)化合物表现出抗病毒性质。可用本发明化合物和方法治疗的病毒感染及其相关疾病包括HCV和其它病原性黄热病病毒,例如,黄热病、登革热(1-4型)、圣路易斯(St.Louis)脑炎、日本脑炎、墨累(Murray)河谷脑炎、西尼罗河病毒和库宁(Kunjin)病毒所造成的那些感染。与HCV有关的疾病包括进行性肝纤维化、导致肝硬化的炎症和坏死、终末期肝病和HCC;对于其它病原性黄热病病毒,疾病包括黄热病、登革热、出血热和脑炎。而且,多种本发明化合物对突变HCV病毒株有活性。此外,许多本发明化合物表现出有利的药物动力学特性并具有吸引人的可生物利用性,包括可接受的半衰基、AUC(曲线下的面积)和峰值和无不利的现象,例如,快速开始作用和组织滞留的不足。
用基于经Krieger等(2001)Journal of Virology 75:4614-4624所描述的进一步修饰的Lohmann等(1999)Science 285:110-113的细胞HCV复制子系统,测试式(I)化合物对HCV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在实施例部分对此作进一步说明。虽然并非HCV的完全感染模型,但该模型目前被广泛接受为自主HCV RNA复制的有效模型。在该细胞模型中表现出抗HCV活性的化合物被认为是在治疗哺乳动物的HCV感染方面进一步开发的候选药。应意识到,重要的是区分特异性干扰HCV功能的化合物和在HCV复制子模型中发挥细胞毒素或抑制细胞作用,从而降低HCVRNA或连接报道基因酶浓度的化合物。本领域已知,采用荧光氧化还原染料,例如刃天青,评价细胞的细胞毒性的试验基于,例如,线粒体酶的活性。此外,存在用来评价连接报道基因例如,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的非选择性抑制的细胞对抗筛选。适当的细胞类型可备有稳定转染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基团的表达取决于结构活性基因启动子,且这类细胞可用作对抗筛选,以排除非选择性抑制剂。
由于它们的抗病毒性质,尤其是它们的抗HCV性质,式(I)化合物或它们的任何亚组、它们的加成盐和立体化学异构形式可用于治疗经受病毒感染,尤其是HCV感染的个体,和预防这些感染。一般说来,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感染病毒,尤其是黄热病病毒,例如,HCV的温血动物。
因此,本发明化合物的或其任何亚组可用作药物。作为治疗药物和方法的所述用途包括对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易受病毒感染的患者以有效量全身用药,以对抗与病毒感染,尤其是HCV感染有关的病症。
本发明还涉及本化合物或它们的任何亚组在治疗或预防病毒感染尤其是HCV感染的药物制备方面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治疗受病毒感染或有感染病毒尤其是HCV风险的温血动物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抗病毒有效量的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任何亚组的化合物。
根据下文所呈现的试验数据,预期通常70kg的人的有效日剂量介于约10mg-约2g,或约20mg-约1000mg,或约50mg-约750mg,或约100mg-约500mg。剂量可随体重和儿科应用而调整。日剂量可每日或多次,例如,每日两次、每日三次或每日四次给药。
例如,先前已知的抗HCV化合物,例如,干扰素-α(IFN-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或利巴韦林和式(I)化合物的组合也可用作联合治疗中的药物。术语“联合治疗”涉及含有指定的(a)式(I)化合物,和(b)任选的另一种抗HCV化合物的产物,作为同时、分开或相继用于治疗HCV感染,尤其是,治疗HCV感染的组合制剂。
抗HCV化合物涵盖选自以下的药物:HCV聚合酶抑制剂、NM283、R803、JTK-109和JTK-003;HCV蛋白酶(NS2-NS3和NS3-NS4A)抑制剂、WO02/18369的化合物(参见,例如,273页,9-22行和274页,4行-276页,11行)、BILN-2061、VX-950、SCH 503034;HCV生命周期中其它靶的抑制剂,包括解旋酶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ISIS-14803;免疫调节剂,例如,α-、β-和γ-干扰素,聚乙二醇化衍生的干扰素-α化合物、在细胞中刺激干扰素合成的化合物、白介素、促进1型辅助T细胞响应发展的化合物和胸腺素;其它抗病毒剂,例如,利巴韦林、金钢烷胺和替比夫定,内部核糖体进入的抑制剂,广谱病毒抑制剂,例如,IMPDH抑制剂(例如,US5,807,876、US6,498,178、US6,344,465、US6,054,472、WO97/40028、WO98/40381、WO00/56331的化合物和霉酚酸及其衍生物,并包括,但不限于VX-950、VX-497、VX-148和/或VX-944);或任何上述药物的组合。
因此,为对抗或治疗HCV感染,式(I)化合物可与以下药物共同给药:例如,干扰素-α(IFN-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或利巴韦林以及基于靶向抑制HCV表位、小干扰RNA(siRNA)、核糖酶、DNA酶、反义RNA、小分子拮抗剂(例如,NS3蛋白酶、NS3解旋酶和NS5B聚合酶)的抗体的治疗剂。
因此,本发明涉及如上定义的式(I)或其任何亚组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感染HCV病毒的哺乳动物的HCV活性的药物方面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用于联合治疗,所述联合治疗优选包含式(I)化合物和另一种HCV抑制化合物,例如,(聚乙二醇化)IFN-α和/或利巴韦林。
在另一个方面,提供如本文所述的式(I)化合物和抗HIV化合物的组合。后者优选对改善生物利用度的药物代谢和/或药代动力学具有积极作用的那些HIV抑制剂。这样的HIV抑制剂的实例是利托那韦。因此,本发明还提供包含(a)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b)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组合药物。
化合物利托那韦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已经描述于WO 94/14436中。利托那韦的优选剂型,参见US 6,037,157和本文引用的文献:US 5,484,801、US 08/402,690和WO 95/07696和WO95/09614。利托那韦具有下式: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a)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b)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组合药物还包含选自如本文所述的化合物的其它抗HCV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如本文所述的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混合的步骤。本发明供选择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方法,其中的组合药物包含一种或多种如本文所述的其它药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作药物。作为治疗药物或方法的所述用途包括对HCV感染患者以有效量全身用药,以对抗与HCV和其它病原性黄热病病毒和瘟病毒有关的病症。因此,本发明的组合可用于制备用于治疗、预防或对抗哺乳动物的感染或与HCV感染有关的病症,尤其是治疗与HCV和其它病原性黄热病病毒和瘟病毒有关的病症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包含根据本文所述的任一实施方案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组合的药用组合物。尤其是,本发明提供包含(a)治疗有效量的式(I)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HCVNS3/4a蛋白酶抑制剂,(b)治疗有效量的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c)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用组合物。任选地,该药用组合物还包含选自HCV聚合酶抑制剂、HCV蛋白酶抑制剂、HCV生命周期的另一种靶的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病毒药及其组合的其它药物。
组合物可配制成合适的药物剂型,例如,上述剂型。各活性成分可分别配制,制剂可共同给药,或可提供含两种,和如果需要含其它活性成分的一种制剂。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组合物”意欲涵盖包含特定组分的产物以及直接或间接由各特定组分的组合产生的任何产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提供的组合物也可配制成同时、分别或相继用于HIV治疗的组合制剂。在这种情况下,通式(I)或其任何亚组的化合物被配制在含有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用组合物中,而利托那韦单独配制在含有其它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的药用组合物中。便利地,这两种分开的药用组合物可作为同时、单独或相继使用的药剂盒的一部分。
因此,本发明组合物中的各组分可于治疗过程中的不同时间分开给药或以分开的或单一的组合形式同时给药。因此,应理解本发明包括同时或交替治疗的所有这类方案,术语“给药”也应相应地如此解释。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分开的剂型大约同时给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药物含有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相对于单独给予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时的生物利用度,其量足以在临床上提高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含有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相对于单独给予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所述至少一个药代动力学变量,其量足以增加选自t1/2、Cmin、Cmax、Css、12小时AUC或24小时AUC的至少一个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变量。
又一个实施方案涉及,通过给予需要此种改善的个体包含所述组合物中的治疗有效量的各组分的如本文所述的药物组合,改善HCV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作为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选自t1/2、Cmin、Cmax、Css、12小时AUC或24小时AUC的至少一个药代动力学变量的改善剂的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用途;前提是所述用途不对人或动物体实施。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个体”指已经成为治疗、观察或实验的对象的动物,优选哺乳动物,最优选人。
生物利用度定义为实现全身循环的所用剂量的分数。t1/2表示半衰期或血浆浓度下降到其原始值的一半所用的时间。Css是稳定状态浓度,即,该浓度下药物输入的速度等于消除的速度。Cmin定义为用药间隔期间测出的最低(最小)浓度。Cmax表示用药间隔期间测出的最高(最大)浓度。AUC定义为指定时间段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
可按包含于所述药物组合中的各组分的特定剂量范围给予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包含于所述组合药物中的各组分可一起或分别给药。式(I)的NS3/4a蛋白酶抑制剂或其亚组和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的剂量水平可介于约0.02-约3.0克/日,或介于约0.03-约2.0克/日,或介于约50mg-约1000mg/日或介于约100mg-约500mg/日的范围内。
当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利托那韦联合给药时,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与利托那韦的重量比适当地介于约40∶1-约1∶15,或约30∶1-约1∶15,或约15∶1-约1∶15,典型地介于约10∶1-约1∶10,更典型地约8∶1-约1∶8的范围。也可采用介于约6∶1-约1∶6,或约4∶1-约1∶4,或约3∶1-约1∶3,或约2∶1-约1∶2,或约1.5∶1-约1∶1.5的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对利托那韦的重量比。在一个方面,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的重量等于或大于利托那韦的重量,其中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对利托那韦的重量比适当地介于约1∶1-约15∶1,典型地约1∶1-约10∶1,和更典型地约1∶1-约8∶1的范围。也可采用介于约1∶1-约6∶1,或约1∶1-约5∶1,或约1∶1-约4∶1,或约3∶2-约3∶1,或约1∶1-约2∶1或约1∶1-约1.5∶1的式(I)的HCVNS3/4a蛋白酶抑制剂对利托那韦的重量比。
如用于本文中的术语“治疗有效量”意指研究者、兽医、医师或其它临床人员所寻求的、在组织、系统、动物或人中产生生物或医学响应(包括缓解要治疗的疾病的症状)的根据本发明的活性化合物或组分或药剂的量。既然本发明涉及包含两种或多种药物的组合,“治疗有效量”就是各药物共同采用的量,以致联合作用产生所需要的生物或医学响应。例如,包含(a)式(I)化合物和(b)利托那韦的组合物的治疗有效量,应是共同采用而产生治疗上有效的联合作用的式(I)化合物的量和利托那韦的量。
一般说来,预期抗病毒有效的日剂量介于0.01mg/kg-500mg/kg体重,更优选0.1mg/kg-50mg/kg体重。可适当地在一日内以适当的间隔以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亚剂量给予所需剂量。所述亚剂量可配制成单位剂型,例如,每单位剂型含有1-1000mg,和尤其是5-200mg的活性成分。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实际剂量和给药频率取决于所用的具体式(I)化合物,要治疗的具体病症,要治疗的病症的严重性,特定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疾病的程度和总体健康状况以及个体可能采用的其它药物。此外,显然,根据所治疗的患者的响应和/或根据开出本发明化合物的处方的医师的评估,可减少或增加所述有效日剂量。因此,上述有效日剂量范围仅供参考。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每日可共同给予式(I)的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和利托那韦一次或两次,优选口服,其中每剂式(I)化合物的量为约1-约2500mg,和每剂利托那韦的量为1-约2500mg。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每日一次或两次共同给药的每剂的量是约50-约1500mg的式(I)化合物和约50-约1500mg的利托那韦。在还一个实施方案中,每日一次或两次共同给药的每剂的量为约100-约1000mg的式(I)化合物和约100-约800mg的利托那韦。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每日一次或两次共同给药的每剂的量为约150-约800mg的式(I)化合物和约100-约600mg的利托那韦。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每日一次或两次共同给药的每剂的量为约200-约600mg的式(I)化合物和约100-约400mg的利托那韦。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每日一次或两次共同给药的每剂的量为约200-约600mg的式(I)化合物和约20-约300mg的利托那韦。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每日一次或两次共同给药的每剂的量为约100-约400mg的式(I)化合物和约40-约100mg的利托那韦。
每日一次或两次剂量的式(I)化合物(mg)/利托那韦(mg)的示例性组合包括50/100、100/100、150/100、200/100、250/100、300/100、350/100、400/100、450/100、50/133、100/133、150/133、200/133、250/133、300/133、50/150、100/150、150/150、200/150、250/150、50/200、100/200、150/200、200/200、250/200、300/200、50/300、80/300、150/300、200/300、250/300、300/300、200/600、400/600、600/600、800/600、1000/600、200/666、400/666、600/666、800/666、1000/666、1200/666、200/800、400/800、600/800、800/800、1000/800、1200/800、200/1200、400/1200、600/1200、800/1200、1000/1200和1200/1200。每日一次或两次剂量的式(I)化合物(mg)/利托那韦(mg)的其它示例性组合包括1200/400、800/400、600/400、400/200、600/200、600/100、500/100、400/50、300/50和200/50。所有以上比例皆为mg/mg。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制品,它包含有效治疗HCV感染或抑制HCV的NS3蛋白酶的组合物;和包括说明本组合物可用来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的标签的包装材料;其中的组合物包括如本文所述的式(I)或其任何亚组的化合物或组合。
本发明的化合物和组合药物可用于高通量目标分析试验,例如,测量所述组合药物在HCV治疗中的功效的试验。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意欲用来说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的制备
步骤A
于室温,氮气下,搅拌3-甲氧基-2-甲基苯胺(1.09g,7.95mmol)和3-乙氧基-3-亚氨基丙酸乙酯盐酸盐(1.44g,7.36mmol)的乙醇(15mL)溶液48h。然后,减压蒸发溶剂。将残余物在乙醚中研磨并滤出。蒸发滤液,再经柱层析纯化残余物(乙酸乙酯/庚烷,10∶90),生成1.97g(89%)目标产物(1-3):m/z=280(M+H)+
步骤B:4-羟基-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1-4)的合成
于250℃加热二苯醚(20mL)中的(1-3)(5.54g,19.8mmol)混合物30分钟。然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经柱层析纯化(梯度庚烷至乙酸乙酯/庚烷,70∶30),随后自乙酸乙酯中再结晶,生成呈黄色针状的2.46g(53%)标题产物(1-4):m/z=234(M+H)+
步骤C:中间体(1-5)的合成
0℃下,将氢化钠(1.05eq)缓慢加至N-甲基三氟-乙酰胺(25g)的DMF(140mL)溶液中。于室温,氮气下,搅拌混合物1h。然后,逐滴加入溴己烯(32.1g)的DMF(25mL)溶液,加热混合物12小时至70℃。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200mL)上,并用乙醚(4×50mL)萃取,干燥(MgSO4),过滤和蒸发,生成35g呈黄色油的目标产物(1-5),其无需进一步纯化用于下一步骤。
步骤D:(己-5-烯基)(甲基)胺(1-6)的合成
将氢氧化钾(187.7g)的水(130mL)溶液逐滴加入(1-5)(35g)的甲醇(200mL)溶液中。室温下搅拌混合物12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100mL)中,用乙醚(4×50mL)萃取,干燥(MgSO4),过滤且在大气压下蒸馏乙醚。生成的油经真空(13mm Hg压力,50℃)蒸馏纯化,生成7.4g(34%)无色油的标题产物(1-6):1H-NMR(CDCl3):δ5.8(m,1H),5(ddd,J=17.2Hz,3.5Hz,1.8Hz,1H),4.95(m,1H),2.5(t,J=7.0Hz,2H),2.43(s,3H),2.08(q,J=7.0Hz,2H),1.4(m,4H),1.3(br s,1H)
步骤E:中间体(1-8)的合成
于0℃将4mL DMF中的3-氧代-2-氧杂-二环[2.2.1]庚烷-5-羧酸(1-7)(500mg,3.2mmol)加至DMF(3mL)中的HATU(六氟磷酸2-(1H-7-氮杂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甲基铵(methanaminium);1.34g,3.52mmol)和N-甲基己-5-烯基胺((1-6),435mg,3.84mmol),随后加入DIPEA。0℃下搅拌40min后,室温下搅拌混合物5h。然后,蒸发溶剂,使残余物溶解于乙酸乙酯(70mL)中,用饱和NaHCO3(10mL)洗涤。用乙酸乙酯(2×25mL)萃取含水层。合并各有机层,用饱和NaCl(20mL)洗涤,干燥(Na2SO4),并蒸发。经快速层析(乙酸乙酯/石油醚,2∶1)纯化,生成550mg(68%)呈无色油的目标产物(1-8):m/z=252(M+H)+
步骤F:中间体(1-9)的合成
0℃下,将LiOH(105mg,4mL水中)溶液加至内酯酰胺(1-8)中。1h后,完成转化(HPLC)。用1N HCl酸化混合物至pH 2-3,用乙酸乙酯萃取,干燥(MgSO4),蒸发,与甲苯共蒸发数次,高真空下干燥过夜,生成520mg(88%)目标产物(1-9):m/z=270(M+H)+
步骤G:中间体(1-11)的合成
将1-(氨基)-2-(乙烯基)环丙烷羧酸乙基酯盐酸盐(1-10)(4.92g,31.7mmol)和HATU(12.6g,33.2mmol)加至(1-9)(8.14g,30.2mmol)中。氩气下,冰浴中冷却混合物,再相继加入DMF(100mL)和DIPEA(12.5mL,11.5mmol)。0℃下30min后,室温下搅拌溶液另外3h。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分配于乙酸乙酯和水之间,相继用0.5N HCl(20mL)和饱和NaCl(2×20mL)洗涤,干燥(Na2SO4)。经快速层析纯化(乙酸乙酯/CH2Cl2/石油醚,1∶1∶1)生成7.41g(60%)呈无色油的目标产物(1-11):m/z=407(M+H)+
步骤H:中间体(1-12)的合成
于-20℃,氮气下,将DIAD(271mg,1.30mmol)加至(1-11)(351mg,0.86mmol)、喹啉(1-4)(207mg,0.89mmol)和三苯膦(387mg,1.5mmol)的无水THF(15mL)溶液中。接着,加热反应物至室温。24h后,用冰冷水猝灭反应混合物,然后用乙醚萃取。相继干燥(Na2SO4)、过滤和蒸发有机层。残余物经快速柱层析(乙酸乙酯/CH2Cl2,1∶9)纯化,生成520mg(92%)目标产物(1-12):m/z=622(M+H)+
步骤I:(1)的合成
80℃,氮气下,将(1-12)(520mg,0.753mmol)和Hoveyda-Grubbs第一代催化剂(48mg,0.080mmol)的经干燥和脱气1,2-二氯乙烷(400mL)溶液加热36h。然后,蒸发溶剂和残余物经硅胶层析(乙醚)纯化,生成279mg(62%)目标产物(1):m/z=594(M+H)+
步骤J: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的合成
将LiOH.H2O(803mg)的水(6mL)溶液加至经搅拌的(1)(279mg,0.470mmol)的THF(10mL)和甲醇(10mL)溶液中。72h后,蒸发溶剂,并将残余物分配于经酸化的水(pH=5)和乙酸乙酯之间。干燥(Na2SO4)有机层并蒸发。然后,经柱层析纯化残余物(甲醇/CH2Cl2,2.5:97.5),生成呈白色粉末的标题产物(2):m/z=566(M+H)+1H NMR(CDCl3):1.10-1.14(m,3H),1.10-1.21(m,1H),1.31-1.42(m,1H),1.40-1.50(m,4H),1.50-1.65(m,1H),1.68-1.83(m,2H),1.83-1.95(m,2H),2.10-2.20(m,1H),2.21-2.34(m,2H),2.35-2.49(m,1H),2.50-2.65(m,5H),2.97(s,3H),3.18-3.30(m,1H),3.92(s,3H),4.48-4.62(m,3H),4.80-4.88(m,1H),5.13-5.23(m,1H),5.60-5.70(m,1H),7.00(d,1H),7.41(s,1H),7.81(d,1H)。
实施例2: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的制备
于氮气下,回流加热无水THF(10mL)中的(2)(182mg,0.32mmol)和CDI(139mg,0.29mmol)混合物1.5h。LCMS分析显示出中间体(2-1)(稳定中间体,它可经硅胶纯化分离)的一个峰。冷却反应混合物至室温,并加入环丙基-磺酰胺(93mg,0.76mmol)。然后,加入DBU(138mg,0.91mmol)。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1h,再于55℃下加热12h。接着,蒸发溶剂,将残余物分配于乙酸乙酯和酸性水(pH=3)之间。干燥(Na2SO4)并蒸发有机层。粗原料经柱层析(乙酸乙酯/CH2Cl2,1∶9)纯化。残余物在水中经声处理1h,滤出并用异丙醚洗涤,生成呈白色粉末的标题产物(3):m/z=669(M+H)+1H NMR(CDCl3):0.90-1.30(m,5H),1.31-1.52(m,6H),1.61-1.72(m,1H),1.73-1.99(m,3H),2.09-2.20(m,1H),2.30-2.42(m,2H),2.48-2.62(m,5H),2.70-2.83(m,1H),3.01(s,3H),3.30-3.41(m,2H),3.94(s,3H),4.50-4.73(m,3H),5.05(t,J=10.0Hz,2H),5.62-5.69(m,1H),5.95(s,1H),6.35(br s,1H),7.01(d,J=9.1Hz,1H),7.85(d,J=9.1Hz,1H),10.8(br s,1H)。
实施例3:17-[2-乙氧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4)的制备
按照合成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所述的方法(步骤A-J),由3-甲氧基苯胺制备标题化合物(4):m/z=552(M+H)+1HNMR(CDCl3):1.10-1.21(m,1H),1.31-1.42(m,1H),1.45(t,J=7.1Hz,3H),1.50-1.65(m,1H),1.71-1.85(m,2H),1.85-2.00(m,3H),2.15-2.51(m,7H),3.00(s,3H),3.21-3.32(m,1H),3.51-3.62(m,1H),3.91(s,3H),4.51-4.62(m,3H),4.91-4.96(m,1H),5.15(dd,J=10.0和J=8.0Hz,1H),5.65(ddd,J=10.0,J=6.6Hz,J=6.7Hz,1H),6.00(s,1H),6.95(dd,J=8.9Hz,J=2.3Hz,1H),7.22(s,1H),7.26(d,J=2.3Hz,1H),7.88(d,J=8.9Hz,1H)。
实施例4:N-[17-[2-乙氧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5)的制备
按照合成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所述的方法,自17-[2-乙氧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4)制备标题化合物(5):m/z=555(M+H)+1H NMR(CDCl3):0.80-0.90(m,1H),0.92-1.0(m,4H),1.00-1.3(m,3H),1.41(t,J=7.1Hz,3H),1.45-1.71(m,2H),1.8-1.95(m,4H),2.21-2.62(m,4H),2.73-2.81(m,1H),2.9-2.94(m,1H),3.0(s,3H),3.31-3.41(m,1H),3.90(s,3H),4.44(q,J=7.1Hz,2H),5.0-5.08(m,2H),5.6-5.65(m,1H),5.98(s,1H),6.8(br s,1H),7.10(dd,J=9.1Hz和J=2.5Hz,1H),7.12(d,J=2.5Hz,1H),7.28(s,1H),7.9(d,J=9.1Hz,1H),11.02(br s,1H)。
实施例5:17-[8-溴-2-乙氧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6)的制备
按照合成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所述的方法(步骤A-J),自2-溴-3-甲氧基苯胺制备标题化合物(6):m/z=631(M+H)+
实施例6:N-[17-[8-溴-2-乙氧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7)的制备
按照合成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所述的方法,自17-[8-溴-2-乙氧基-7-甲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6)制备标题化合物(7):m/z=734(M+H)+
实施例7:17-[2-乙氧基-8,9-二氢呋喃并[2,3-h]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8)的制备
按照合成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所述的方法(步骤A-J),自4-氨基-2,3-二氢苯并呋喃制备标题化合物(8):m/z=564(M+H)+
实施例8:N-[17-[2-乙氧基-8,9-二氢呋喃并[2,3-h]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9)的制备
按照合成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所述的方法,自17-[2-乙氧基-8,9-二氢呋喃并[2,3-h]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8)制备标题化合物(9):m/z=667(M+H)+
实施例9:17-[8-氯-2-乙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10)的制备
按照合成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所述的方法(步骤A-J),自2-氯苯胺制备标题化合物(10):m/z=556(M+H)+
实施例10:N-[17-[8-氯-2-乙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11)的制备
按照合成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所述的方法,自17-[8-氯-2-乙氧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10)制备标题化合物(11):m/z=659(M+H)+
实施例11:17-[2-乙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12)的制备
按照合成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所述的方法(步骤A-J),自2-甲基苯胺制备标题化合物(12):m/z=536(M+H)+
实施例12:N-[17-[2-乙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13)的制备
按照合成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的所述方法,自17-[2-乙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12)制备标题化合物(13):m/z=639(M+H)+
实施例13:17-[8-乙氧基[1,3]间二氧杂环戊烯并[4,5-h]喹啉-6-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14)的制备
按照合成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2)所述的方法(步骤A-J),自苯并[1,3]间二氧杂环戊烯-4-基胺制备标题化合物(14):m/z=566(M+H)+
实施例14:N-[17-[8-乙氧基[1,3]间二氧杂环戊烯并[4,5-h]喹啉-6-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15)的制备
按照合成N-[17-[2-乙氧基-7-甲氧基-8-甲基喹啉-4-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羰基](环丙基)磺酰胺(3)所述的方法,自17-[8-乙氧基[1,3]间二氧杂环戊烯并[4,5-h]喹啉-6-基氧基]-13-甲基-2,14-二氧代-3,13-二氮杂三环[13.3.0.04,6]十八碳-7-烯-4-羧酸(14)制备标题化合物(15):m/z=669(M+H)+
实施例15:式(I)化合物的活性
复制子试验
在细胞试验中,检测式(I)化合物在抑制HCV RNA复制方面的活性。该试验表明,式(I)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基中表现出抑制HCV复制子的活性。在多目标的筛选方案中,如由Lohmann等(1999)Science 285卷,110-113页所述(并经Krieger等(2001)Journal of Virology 75:4614-4624所述修饰),该细胞试验基于双顺反子表达构建。大体上,该方法如下。
试验采用稳定转染的细胞系Huh-7luc/neo(下文称为Huh-Luc)。该细胞系隐匿RNA编码双顺反子表达构建,其包含转译自来自脑心肌炎病毒(EMCV)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HCV 1b型的野生型NS3-NS5B区域,以报道基因部分(FfL-荧光素酶)和可选择的标记部分(neoR,新霉素磷酸转移酶)为前导。该构建以来自HCV 1b型的5’和3’NTRs(非转译区域)为边界。在G418(neoR)的存在下,复制子细胞的持续孵化依赖于HCV RNA的复制。表达HCV RNA的稳定转染的复制子细胞,自主且高水平复制,尤其是编码荧光素酶,被用来筛选抗病毒化合物。
在以各种浓度加入的测试和对照化合物的存在下,复制子细胞被接种于384孔平板。孵化3天后,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测量HCV复制(采用标准荧光素酶检测底物和试剂及Perkin Elmer ViewLuxTMultraHTS微孔板成像仪)。在无任何抑制剂的情况下,对照培养基中的复制子细胞具有高荧光素酶表达。在Huh-Luc细胞上监测化合物对荧光素酶活性的抑制活性,得到各测试化合物的剂量-响应曲线。再计算EC50值,该值表示被测荧光素酶活性水平,或更具体地说,遗传连接的HCV复制子RNA复制能力下降50%所需化合物的量。
抑制试验
该体外试验的目的是测量本发明化合物对HCV NS3/4A蛋白酶复合物的抑制。该试验提供本发明化合物在抑制HCV NS3/4A蛋白水解活性方面是如何有效的指标。
基本上如Poliakov,2002Prot Expression&Purification 25363371中所述,测量对全长丙型肝炎NS3蛋白酶的抑制。简言之,在肽辅因子KKGSVVIVGRIVLSGK( Department of MedicalBiochemistry and Microbiology,Uppsala University,瑞典)(Landro,1997Biochem 369340-9348)的存在下,用分光荧光计测量缩酚肽底物Ac-DED(Edans)EEAbuψ[COO]ASK(Dabcyl)-NH2(AnaSpec,San José,美国)的水解。30℃下,在50mM HEPES(4-(2-羟基乙基)-1-哌嗪乙磺酸)pH 7.5、10mM二硫苏糖醇、40%甘油、0.1%正辛基-D-葡糖苷中,用25μM NS4A辅因子和抑制剂孵化酶(1nM)10min,随之,通过加入0.5μM底物启动反应。使抑制剂溶解于DMSO,声处理30sec并涡旋。测量期间将溶液储存于-20℃。
将试验样品中的DMSO的最终浓度调整至3.3%。根据公开的程序(Liu,1999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67331-335),针对内过滤器效应,修正水解速度。采用竞争抑制模型和Km固定值(0.15μM),经非线性回归分析估算Ki值(GraFit,Erithacus软件,Staines,MX,UK)。所有测量最少重复两次。
以下表1列出根据任何一个以上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R9栏中的结构中的虚线表示基团通过该键连接至分子的其余部分。测试化合物的活性也描述于表1中。

Claims (15)

1.一种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及其盐,其中
X是CH;
R1是-NH-SO2R8
R2是氢;
R3是C1-6烷基;
n是3、4、5或6;
R4是C1-6烷基;
R5表示氢、卤代基或C1-6烷基;
R6表示氢或C1-6烷氧基;或
R5和R6可任选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不饱和环,其中所述环可任选包含选自O和S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
R8是C3-7环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所述5-或6-元不饱和环是5-或6-元部分不饱和环。
3.一种具有下式的化合物
及其盐,其中
X是CH;
R1是-OR7
R2是氢;
R3是C1-6烷基;
n是3、4、5或6;
R4是C1-6烷基;
R5表示氢、卤代基或C1-6烷基;
R6表示氢或C1-6烷氧基;或
R5和R6可任选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不饱和环,其中所述环可任选包含选自O和S的一个或两个杂原子;
R7是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中所述5-或6-元不饱和环是5-或6-元部分不饱和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
(a)R1是-NHS(=O)2R8,其中R8是环丙基。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n是4或5。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3是甲基。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5是氢、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氟代基、氯代基或溴代基。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6是氢或甲氧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5和R6与它们连接的喹啉部分一起形成选自以下的环:
11.一种组合药物,其包含
(a)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定义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
(b)利托那韦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2.一种药用组合物,其包含载体和作为活性成分的抗病毒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要求的化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组合药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1的组合药物在制备抑制HCV复制的药物中的用途。
1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要求的化合物或其盐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a)如以下反应流程中所述那样,通过形成C7和C8之间的双键,同时环化为大环,制备其中C7和C8之间的键是双键的式(I)化合物,它为式(I-i)化合物:
其中以上和以下反应流程中的R9表示基团
(c)如以下流程所述,通过在中间体(2a)和磺酰基胺(2b)之间形成酰胺键,制备其中R1表示-NHSO2R8的式(I)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由式(I-k-1)表示,或通过在中间体(2a)和醇(2c)之间形成酯键,制备其中R1表示-OR7的式(I)化合物,即,化合物(I-k-2),其中的G表示基团:
(e)如以下反应流程所述,使中间体(4a)与中间体(4b)反应:
其中(4b)中的Y表示羟基或离去基团;且当Y表示羟基时,(4a)与(4b)的反应是Mitsunobu反应;和当Y表示离去基团时,(4a)与(4b)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g)通过使式(I)化合物的游离形式与酸或碱反应,制备盐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C7和C8之间的双键是经过烯烃的复分解反应形成的。
CN200780042755.6A 2006-11-17 2007-11-16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5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24359.8 2006-11-17
EP06124359 2006-11-17
PCT/EP2007/062436 WO2008059046A1 (en) 2006-11-17 2007-11-16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5294A CN101535294A (zh) 2009-09-16
CN101535294B true CN101535294B (zh) 2014-09-24

Family

ID=3789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27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35294B (zh) 2006-11-17 2007-11-16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8637663B2 (zh)
EP (1) EP2097402B1 (zh)
JP (2) JP2010510192A (zh)
KR (1) KR20090079881A (zh)
CN (1) CN101535294B (zh)
AR (1) AR064258A1 (zh)
AU (1) AU2007321182B2 (zh)
BR (1) BRPI0718798A2 (zh)
CA (1) CA2661338C (zh)
CL (1) CL2007003299A1 (zh)
DK (1) DK2097402T3 (zh)
EA (1) EA200970493A1 (zh)
ES (1) ES2470568T3 (zh)
HK (1) HK1136824A1 (zh)
MX (1) MX2009005219A (zh)
TW (1) TWI406660B (zh)
WO (1) WO200805904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Y140680A (en) 2002-05-20 2010-01-15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PL1919904T3 (pl) * 2005-07-29 2014-06-30 Janssen R&D Ireland Makrocykliczne inhibitory wirusa zapalenia wątroby typu C
MX2009005219A (es) * 2006-11-17 2009-05-27 Tibotec Pharm Ltd Inhibidores macrociclicos del virus de hepatitis c.
US20090155209A1 (en) * 2007-05-03 2009-06-18 Blatt Lawrence M Novel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replication
AP2009005057A0 (en) * 2007-05-10 2009-12-31 Array Biopharma Inc Novel peptide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replication
AU2009249443A1 (en) * 2008-04-15 2009-11-26 Intermune, Inc. Novel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replication
US8207341B2 (en) 2008-09-04 2012-06-26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Process or synthesizing substituted isoquinolines
UY32099A (es) 2008-09-11 2010-04-30 Enanta Pharm Inc Inhibidores macrocíclicos de serina proteasas de hepatitis c
AR075584A1 (es) 2009-02-27 2011-04-20 Intermune Inc COMPOSICIONES TERAPEUTICAS QUE COMPRENDEN beta-D-2'-DESOXI-2'-FLUORO-2'-C-METILCITIDINA Y UN DERIVADO DE ACIDO ISOINDOL CARBOXILICO Y SUS USOS. COMPUESTO.
EP2417134B1 (en) 2009-04-08 2017-05-17 Idenix Pharmaceuticals LLC. Macrocycl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WO2011017389A1 (en) 2009-08-05 2011-02-10 Idenix Pharmaceuticals, Inc. Macrocycl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useful against viral infections, particularly hcv
EA201290128A1 (ru) * 2009-09-28 2013-01-30 Интермьюн, Инк. Новые макроциклические ингибиторы репликации вируса гепатита с
JP2013511562A (ja) * 2009-11-24 2013-04-04 ベーリンガー インゲルハイム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C型肝炎阻害化合物
US8653025B2 (en) 2010-01-27 2014-02-18 AB Pharma Ltd. Polyheterocyclic compounds highly potent as HCV inhibitors
WO2012092411A2 (en) 2010-12-30 2012-07-05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Phenanthridine macrocyclic hepatitis 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CN103534256B (zh) 2010-12-30 2016-08-10 益安药业 大环丙型肝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AR085352A1 (es) * 2011-02-10 2013-09-25 Idenix Pharmaceuticals Inc Inhibidores macrociclicos de serina proteasa, sus composiciones farmaceuticas y su uso para tratar infecciones por hcv
US8957203B2 (en) 2011-05-05 2015-02-17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US10201584B1 (en) 2011-05-17 2019-02-12 Abbvie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HCV
US8691757B2 (en) 2011-06-15 2014-04-0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WO2012171332A1 (zh) 2011-06-16 2012-12-20 爱博新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状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JP6154474B2 (ja) 2012-10-19 2017-06-28 ブリストル−マイヤーズ スクイブ カンパニー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型肝炎ウイルス阻害剤
US9598433B2 (en) 2012-11-02 2017-03-21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WO2014071007A1 (en) 2012-11-02 2014-05-0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US9643999B2 (en) 2012-11-02 2017-05-09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WO2014070974A1 (en) 2012-11-05 2014-05-08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WO2014137869A1 (en) 2013-03-07 2014-09-12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Hepatitis c virus inhibitors
CN104557954A (zh) * 2013-10-16 2015-04-29 上海唐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抗hcv的大环化合物
EP3089757A1 (en) 2014-01-03 2016-11-09 AbbVie Inc. Solid antiviral dosage forms
JP7208074B2 (ja) 2019-03-19 2023-01-18 Ntn株式会社 出力電圧検出回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7876A (en) * 1990-07-16 1992-02-11 Semitest,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urface photovoltage measurements of a semiconductor
DE69334250D1 (de) 1992-12-29 2009-01-29 Abbott Lab Verfahren und Intermediate zur Herstellung von retroviralen Proteasehemmern
IL110752A (en) 1993-09-13 2000-07-26 Abbott Lab Liquid semi-solid or soli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an HIV protease inhibitor
US5559158A (en) 1993-10-01 1996-09-24 Abbott Laboratori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IL111991A (en) * 1994-01-28 2000-07-26 Abbott Lab Liqui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of HIV protease inhibitors in organic solvent
US6037157A (en) * 1995-06-29 2000-03-14 Abbott Laboratories Method for improving pharmacokinetics
US6054472A (en) 1996-04-23 2000-04-25 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Inhibitors of IMPDH enzyme
US5807876A (en) 1996-04-23 1998-09-15 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Inhibitors of IMPDH enzyme
CZ298463B6 (cs) 1996-04-23 2007-10-10 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Deriváty mocoviny pro použití jako inhibitory IMPDH enzymu a farmaceutické prostredky, které je obsahují
DK0966465T3 (da) 1997-03-14 2003-10-20 Vertex Pharma Inhibitorer af IMPDH-enzymer
US6323180B1 (en) 1998-08-10 2001-11-27 Boehringer Ingelheim (Canada) Ltd Hepatitis C inhibitor tri-peptides
ES2405316T3 (es) 1999-03-19 2013-05-30 Vertex Pharmaceuticals Incorporated Inhibidores de la enzima IMPDH
UA74546C2 (en) 1999-04-06 2006-01-16 Boehringer Ingelheim Ca Ltd Macrocyclic peptides having activity relative to hepatitis c virus, a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and u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SV2003000617A (es) 2000-08-31 2003-01-13 Lilly Co Eli Inhibidores de la proteasa peptidomimetica ref. x-14912m
NZ561851A (en) 2002-04-11 2009-05-31 Vertex Pharma Inhibitors of serine proteases, particularly hepatitis C virus NS3 - NS4 protease
US7125845B2 (en) 2003-07-03 2006-10-24 Enanta Pharmaceuticals, Inc. Aza-peptide macrocyclic hepatitis 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ES2336009T3 (es) * 2004-01-30 2010-04-07 Medivir Ab Inhibidores de la ns-3 serina proteasa del vhc.
UY29016A1 (es) * 2004-07-20 2006-02-24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 Analogos de dipeptidos inhibidores de la hepatitis c
PL1919904T3 (pl) * 2005-07-29 2014-06-30 Janssen R&D Ireland Makrocykliczne inhibitory wirusa zapalenia wątroby typu C
PE20070211A1 (es) 2005-07-29 2007-05-12 Medivir Ab Compuestos macrociclicos como inhibidores del virus de hepatitis c
PE20070210A1 (es) * 2005-07-29 2007-04-16 Tibotec Pharm Ltd Compuestos macrociclicos como inhibidores del virus de hepatitis c
US7700552B2 (en) * 2005-07-29 2010-04-20 Medivir Ab Macrocyclic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DK1912997T3 (da) * 2005-07-29 2012-01-02 Tibotec Pharm Ltd Makrocycliske inhibitorer af hepatitis C virus
PE20070343A1 (es) * 2005-07-29 2007-05-12 Medivir Ab Inhibidores macrociclicos del virus de la hepatitis c
MX2009005219A (es) * 2006-11-17 2009-05-27 Tibotec Pharm Ltd Inhibidores macrociclicos del virus de hepatitis c.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2097402T3 (da) 2014-06-30
JP6153495B2 (ja) 2017-06-28
AU2007321182B2 (en) 2013-11-14
CN101535294A (zh) 2009-09-16
JP2014221756A (ja) 2014-11-27
AU2007321182A1 (en) 2008-05-22
TWI406660B (zh) 2013-09-01
EA200970493A1 (ru) 2009-10-30
WO2008059046A1 (en) 2008-05-22
ES2470568T3 (es) 2014-06-24
US9365582B2 (en) 2016-06-14
US20140113929A1 (en) 2014-04-24
KR20090079881A (ko) 2009-07-22
TW200838529A (en) 2008-10-01
CA2661338C (en) 2015-05-12
EP2097402B1 (en) 2014-04-09
BRPI0718798A2 (pt) 2013-12-03
US8637663B2 (en) 2014-01-28
JP2010510192A (ja) 2010-04-02
MX2009005219A (es) 2009-05-27
AR064258A1 (es) 2009-03-25
US20100022578A1 (en) 2010-01-28
CL2007003299A1 (es) 2008-08-22
HK1136824A1 (zh) 2010-07-09
EP2097402A1 (en) 2009-09-09
CA2661338A1 (en) 2008-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5294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CN101273028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CN101627020B (zh) 抑制hcv的大环苯基氨基甲酸酯
CN101273052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CN101273042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CN101282978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CN101233137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CN101478970B (zh) 喹喔啉基大环丙型肝炎病毒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N101233147B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RU2481340C2 (ru) Пиримидин-замещенные макроциклические ингибиторы hcv
JP5171624B2 (ja) C型肝炎ウイルスの大環状阻害剤
CN101273038A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化合物抑制剂
CN101273027A (zh) 丙型肝炎病毒的大环抑制剂
CN101977621A (zh) 氟化三肽hcv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TW200808832A (en) Triazolyl macrocyclic hepatitis 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RELAND JANSSEN R + D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ANSSEN R + D IRELAND

Effective date: 201507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ANSSEN R + D IRELAN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IBOTEC PHARM LTD.

Owner name: TIBOTEC PHARM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TIBOTEC NV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Irish Village

Patentee after: JANSSEN R&D IRELAND

Address before: The Irish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TIBOTEC PHARMACEUTICALS

Address after: The Irish Village

Patentee after: TIBOTEC PHARMACEUTICALS

Address before: The Irish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TIBOTEC PHARMACEUTICALS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24

Address after: The Irish Village

Patentee after: JANSSEN R&D IRELAND

Address before: The Irish Village

Patentee before: JANSSEN R&D IRELAN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1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