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3332A - 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23332A
CN101523332A CNA2007800365367A CN200780036536A CN101523332A CN 101523332 A CN101523332 A CN 101523332A CN A2007800365367 A CNA2007800365367 A CN A2007800365367A CN 200780036536 A CN200780036536 A CN 200780036536A CN 101523332 A CN101523332 A CN 101523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group
operating key
portable terminal
displa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365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23332B (zh
Inventor
青野智刚
氏井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652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8195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940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623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23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23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233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1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single handed use or left/right hand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移动终端设备(1)中的操作键布局方法,该移动终端设备(1)在显示单元(4)上显示操作键,以便经由触摸面板(5)执行输入操作。该方法根据在触摸面板(5)上画图的用户操作,来确定要在显示单元(4)上显示的操作键的显示位置和范围,并且根据所确定的显示位置和范围,在显示单元(4)上显示操作键。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06年9月28日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65289以及提交于2006年10月30日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9406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并入此处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以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其中使用触摸面板来输入信息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以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在个人计算机,而且在便携式终端设备(如蜂窝电话)中,通过手动输入信息来交换不同种类的信息(如电子邮件)的可能性日益增加。
与桌面个人计算机不同,为了携带便携式终端设备,必须在尺寸上缩小终端的机身。根据尺寸的缩小,必须平衡相抵触的请求,即,按键输入系统尺寸的缩小和对固定的可操作性的保护。因此,在这类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期望用于改进按键输入的可操作性的各种技术。
提出了如下技术作为用于改进传统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按键输入的可操作性的技术:举例而言,当用户改变了观看显示屏的方式时,即,当用户改变了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方向来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时,通过改变按键操作系统中按键的排列方式和按键操作单元中显示的设置,使用户按键操作中的压力得以减小。
例如,根据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2002-51124和日本专利未审公开No.2005-12493中所述的技术,即使当用户改变了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方向来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时,通过根据便携式终端设备方向的改变而旋转操作键,也可能一直保持便携式终端设备相对于用户的方向。因此,用户不需要记住与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方向相对应的按键阵列。此外,在用户用右手握住便携式终端设备来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情况下,以及在用户用左手握住便携式终端设备来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各自情况而反转操作键,都可能保持固定的可操作性。
然而,根据上述专利文献的技术本质上是如下技术:即使当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改变至各种方向时,或当终端机身的握持位置(即,右手或左手对终端机身的操作)发生改变时,也保持原始可操作性。因此,该技术并不是用于在正常使用期间改进按键输入本身的可操作性的技术。
利用这些传统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所有用户在正常使用期间都能根据该便携式终端设备所特有的按键配置来执行操作。各个用户必须适应于便携式终端设备以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没有考虑取决于用户手的大小、握持终端设备的位置等的手指可移动范围,以及取决于右手和左手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差异等的手指可移动范围。基本上,用户即使感到现有的按键布局并不方便,也不能改变或纠正按键布局以改进可操作性。因此,存在某些用户难以使用终端设备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这几点而设计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设备,该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来设置在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触摸面板上显示的操作键组布局,并且可以方便使用。
根据用于达到该目的的第一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的发明是:
一种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该便携式终端设备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在触摸面板上画线图的用户操作,确定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显示位置和范围,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中,分别将由用户在触摸面板上连续画出的图的描绘位置和该图所围绕的区域确定为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中,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了操作键组之后,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以调整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根据第二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中,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了操作键组之后,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以调整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根据第三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中,在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的过程中,防止将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显示单元的显示范围以外。
根据第六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在根据第四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中,在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的过程中,防止将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范围以外。
根据用于达到该目的的第七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发明是:
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该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操作键组的布局的多个图案;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触摸面板上的输入操作,确定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显示位置和范围,从存储单元选择操作键组;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控制以在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位置和范围处显示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操作键组。
根据第八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七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存储单元存储针对右手操作和左手操作的、操作键组的多个图案,并且选择单元根据确定单元所确定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位置和范围,从存储单元选择针对右手操作和左手操作的任意一个操作键组。
根据第九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七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根据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根据第十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八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以根据从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根据第十一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九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当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的移动,以防止将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范围以外。
此外,根据用于达到该目的的第十二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发明是:
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其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该便携式终端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检测通过触摸面板执行的、从显示单元上所显示的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中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的移动输入,以与开始点相对应的点为固定点、根据连续的移动输入来移动开始点,以及根据开始点的移动来扩大或缩小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以及扩大或缩小至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以改变操作键组的布局。
根据第十三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控制单元改变操作键组的布局,从而以高扩大比率扩大开始点的外围,以低扩大比率扩大固定点的外围。
根据第十四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固定点是这样一个点,当通过在显示范围的中心点处交叉的两条直线将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划分成四部分时,在与包括开始点的区域成对角的区域中,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最长。
根据第十五方面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根据第十三方面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固定点是这样一个点,当通过在显示范围的中心点处交叉的两条直线将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划分成四部分时,在与包括开始点的区域成对角的区域中,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最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总览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输入单元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控制电路的示意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的总览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按键布局示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布局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布局处理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该布局处理的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操作键组的布局示例的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操作键组的布局示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布局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操作键组的布局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该操作键组的布局示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布局的移动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处理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在改变布局的过程中对固定点的设置的图;以及
图1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改变布局的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蜂窝电话的总览的图。
便携式终端设备1包括:用户用手指等在其上执行输入操作的矩形输入单元2;以及显示输入信息等的监控单元3。如作为示意剖视图的图2所示,输入单元2包括:作为对操作键组进行显示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器4;以及在显示器4(的前表面)上布置的、具有以矩阵形状布置的大量触点的触摸面板5。触摸面板5与显示器4相关联地接收按键操作的输入。因此,举例而言,当用户想要用手指触摸在显示器4上显示的操作键当中的数字“1”的一部分时,该用户实际触摸了触摸面板5上与显示器4的显示部分“1”相对应的一部分。触摸面板5输出与该部分相对应的信号。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控制电路的示意性配置的框图。
便携式终端设备1包括:上述显示器4和触摸面板5;用于在显示器4上显示操作键组布局(按键布局)的布局显示单元6;用于确定可以对操作键组进行布局的范围的范围确定单元7;以及用于确定操作键组位置的位置确定单元8;存储器9,其存储操作键组的布局以及与操作键组的布局相对应的触摸面板5的多个输入图案等;选择单元10,其用于从存储器9选择与由范围确定单元7和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的数据相对应的图案的数据;以及用于控制整个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控制单元11。
以下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的总览。
当用户正使用便携式终端设备1,用一只手将其握住时,用户可能会感觉到在初始设置所显示的操作键组布局中难以执行按键操作,或在当前正使用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显示中难以执行按键操作。然后,如图4所示,用户用通常用来进行按键操作的手指一笔画出实质上为圆形形状、多边形形状等的简单线图12(以下称为圆形线图)。当画出圆形线图12时,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以使得在显示器4上与在触摸面板5上画出的线图12相对应的地方实时地以点画出轨迹。这使用户易于检查输入的实际线图12。
在常规的按键操作中,触摸着触摸面板的手指每次只触摸一个点。因此,可以将该触摸从连续的输入(例如,有意地画出圆形线图12的动作)中区分开来。控制单元11检测该连续输入并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切换到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
还可以单独提供用于向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进行切换的切换单元(操作键等),且控制单元11可根据向该切换单元的输入,执行控制以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切换到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并接收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的输入。
根据用户画的圆形线图12的信息,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范围确定单元7确定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例如用户开始画圆形线图12的位置以及画图轨迹上从开始点到结束点的方向,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用户的输入是通过右手操作的输入还是通过左手操作的输入。此外,范围确定单元7用该图确定用户画出的圆形线图12的内侧作为手指自然达到的可移动范围13。范围确定单元7根据可移动范围13来确定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
当用户确定在较早画出的圆形线图12中操作键组的布局可能太小时,用户可以继续画具有更大区域的圆形线图12。出于这个目的,控制单元11期望认为,当手指首先触摸到触摸面板5时,便开始连续的动作,并且利用画圆形线图12的手指从触摸面板松开作为触发,完成连续的输入操作,控制单元11将与该连续的输入操作相对应的信号发送到确定单元7和8。当用户执行画圆形线图12的有意的操作时,控制单元11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切换到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因此,在常规的按键操作中,由于当手指轻微地触摸操作键时激活了范围确定单元7或位置确定单元8,因而可以防止故障。
当选择单元10确定由范围确定单元7确定的可移动范围13太小,并且即使显示了与可移动范围13相对应的操作键组的布局也不能执行有效的按键操作时,选择单元10选择直到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切换到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之前的即刻为止都在使用的标准按键布局,或选择初始设置期间的按键布局,并将该按键布局显示在显示器4上。
当如上所述,用户画出的圆形线图12太小时,控制单元11还可以发出告警声并引起用户的注意,以请求用户再次执行输入或告知用户选择先前的按键布局(或初始设置期间的按键布局)。当用户使用便携式终端设备1,用一只手握住该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机身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假定用户在常规操作期间用来进行按键操作的手指是拇指。因此,当将操作键组的布局设置得太小时,控制单元11可以通过发出告警或使用事先设置的按键布局,来防止向用户提供易于导致错误输入的按键布局。
此外,在长时间没有执行按键输入的状态下,控制单元11还可以将显示器4设置为睡眠模式(节能模式),以不驱动显示器4,从而防止电池消耗。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用手指等在触摸面板5上一笔画出线图时,取消睡眠模式。控制单元11还可以执行控制以在显示器4上显示线图的轨迹。不言自明,当手指每次触摸到触摸面板5上的一个点时,控制单元11可以执行控制以使得便携式终端设备1以常规按键操作模式移动。
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
首先,在步骤S101中,控制单元11检测到用户用手指等触摸到触摸面板5。当显示器处于睡眠模式时,在步骤S102中,控制单元11取消睡眠模式(节能模式)。
接下来,在步骤S103中,控制单元11确定用户是否通过用手指等在触摸面板5的表面上一笔画出圆形线图12执行了连续的输入。当控制单元11确定向触摸面板5的输入不是连续的输入(即,用户期望正常操作)时,控制单元11进行到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控制单元11确定是否进行针对显示所使用的直接前一个按键布局的设置。当在步骤S104中确定没有进行针对使用直接前一个按键布局的设置时,在步骤S105中,布局显示单元6在显示器4上显示存储器9中存储的默认设置的按键布局。在步骤S105中,布局显示单元6在显示器4上显示由选择单元10从存储器9选择的默认按键布局。
当在步骤S104中进行针对使用所使用的直接前一个按键布局的设置时,在步骤S106中,布局显示单元6在显示器4上显示所使用的直接前一个按键布局。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03中确定在触摸面板5的表面上执行连续输入时,控制单元11确定用户期望改变操作键组的布局,并且在步骤S107中,控制单元11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切换到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以执行操作键组的布局设置。
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为了指示用户的手指等触摸到触摸面板5且执行了输入,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以在显示器4上以点显示(dot-display)手指触摸位置的轨迹。
在步骤S109中,控制单元11根据用户手指等从触摸面板5松开来确定是否完成连续的输入。当没有完成连续的输入时,在步骤S108中,控制单元11在显示器4上连续地以点显示该轨迹。因此,用户可以检查其画出的轨迹,可以实时地看到输入位置,并且当用户感觉到画出的线图太小时,该用户可以连续地画更大的线图。
当控制单元11在步骤S109中确定用户已经从触摸面板5松开手指等(即,判断完成了圆形线图12的连续输入)时,控制单元11进行到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控制单元11确定是否多次画出圆形线图12。当多次画出线图时,在步骤S111中,控制单元11选择较大轨迹的形状并转移到步骤S112。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0中不存在多个圆形线图12时,控制单元11选择当前正在画的线图,而后转移到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中,选择单元10确定是否可以将事先设置的最小按键布局布置在基于所选线图的位置和范围处。当不能布置该最小按键布局时或当没有找到基于所选线图的合适按键布局时,在步骤S113中,控制单元11为此向用户发出警告并执行控制以返回到步骤S103中的连续输入。因此,防止选择过小以及不切实际的按键布局是可能的。
当在步骤S112中,选择单元10确定可以在基于线图的位置和范围处显示按键布局时,控制单元11在步骤S200中进行按键布局处理。稍后将说明步骤S200中的按键布局处理。
在步骤S114中,控制单元11使用选择单元10从存储器9读取基于该按键布局处理的信息的按键布局,并使用布局显示单元6将该按键布局显示在显示器4的指定位置和范围处。
在步骤S115中,控制单元11确定用户的手指等是否触摸到触摸面板5。当确定手指等触摸到触摸面板5时,在步骤S116中,控制单元11执行按键输入的处理。在该处理中,假定按键操作不处于执行常规按键操作的模式(即,操作键组布局设置模式)。
当用户用手指等触摸到触摸面板5上与显示器4上显示的每个键的位置等效的地方时,控制单元11识别该键被压下,并发出确认声音且执行按键输入处理。在步骤S116中控制单元执行按键输入处理后,控制单元11返回到步骤S115并等待下一个按键输入。
当在步骤S115中控制单元11确定没有来自触摸面板5的按键输入时,控制单元11进行到步骤S117并测量从最后执行按键输入的时间起经过的时间。当所测量的时间在事先设置的时间内时,控制单元11返回到步骤S115并等待下一个按键输入。另一方面,当经过了事先设置的时间后没有按键输入时,控制单元11进行到步骤S118并将显示器4切换到睡眠模式。
图6(A)和6(B)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的按键布局示例的图。
举例而言,当用户在触摸面板5上画圆形线图12时,访问确定单元7读取圆形线图12的轨迹并将轨迹的内侧确定为用户可自然地移动手指的可移动范围13。选择单元10从存储器9读取基于以这种方式确定的范围的按键布局,并且布局显示单元6将读取出的按键布局显示在显示器4上。控制单元11执行这些类型的控制。在存储器9中事先存储了与各种情况相对应的大量按键布局。
对于存储器9中存储的按键布局的图案,举例而言,可以想到图6(A)所示的图案,该图案将整个按键布局装入用户画出的圆形线图12的内侧。假定用户画出的圆形线图12的线的范围被包括在手指的可移动范围13内,可以想到图6(B)所示的图案等,该图案用于对所有键进行布局以使得轨迹经过在整个按键布局的四个角处布置的四个键中每一个的中心附近。
考虑到在将电子邮件输入便携式终端设备时使用频率较低的键(如“电话”、“方式”和“中断”键)的一部分,参考例如在不包括这些键的整个按键布局的四个角处布置的四个键(例如,在图6的情况中为“1”、“3”、“#”和“*”),可能设置图6(A)或图6(B)所示的按键布局的图案配置。
接下来,根据图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上述步骤S200中的按键布局处理。在该示例中,假定在存储器9中存储了大量具有固定纵横比的键布局的图案。
首先,在步骤201中,控制单元11根据在触摸面板5上画出的圆形线图12计算画出的图的重心。这里,当画出的图不是封闭图案时,还可以执行如下处理:连接开始点和结束点以将该图改变成大致为圆形的图。
接下来,在步骤S202中,如图8所示,控制单元11计算在角度α方向上与重心的距离。角度α是在以图的重心为原点而绘制出与矩形输入单元2的边正交的x轴和y轴时,与x轴的预定角度。例如,α可以被设置为45°。将步骤S201中计算出的重心表示为O,将在角度±α方向上画出的两条直线与轨迹图的四个交点表示为a、b、c和d,控制单元11计算线段Oa、Ob、Oc和Od的长度。
接下来,在步骤S203中,控制单元11选择线段Oa、Ob、Oc和Od当中最短的一条,将该最短线段设置为线A,并转移到步骤S204。例如,假定线段Oa最短,即Oa=A。
在步骤S204中,选择单元10从存储器9选择适合该轨迹的参考按键布局。如图9所示,由于线段Oa最短(Oa=A),因而选择单元10选择符合A≥A′的按键布局,其中,用户画的圆形线图12经过点P1。该按键布局被包括在用户的手指画出的圆形线图12的轨迹内。
接下来,在步骤S205中,当用户期望更大的键盘布局(即具有更大键间隔的布局)时,选择单元10确定是否可以选择稍稍扩大的按键布局。例如。在符合A≈B′的按键布局中,用户画的线图经过P2。该按键布局比上述符合A≥A′的按键布局更大。类似地,在符合A≈C′的按键布局中,用户画的线图经过P3。该按键布局比上述符合A≈B′的按键布局更大。
当在步骤205中,在显示器4的按键显示区域的范围内以最大尺寸画出圆形线图12时,被包括在该线图的轨迹内的按键布局(A≥A’)是最大的布局。因此,在步骤S207中,控制单元11参考存储器9读取该按键布局并执行控制以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按键布局。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5中,选择单元10确定可能显示比在A≈A’的情况下更大的按键布局时,控制单元11进行到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确定是否相对于用户画的线图事先设置了所期望的按键布局的尺寸。换言之,确定用户是否事先设置了用户是期望整个被包括在画出的线图内的按键布局,期望四个角处的键(如,“电话”、“方式”、“#”和“*”)的中心基本上处于线图的线上的按键布局,还是期望四个角处的键包围线图的按键布局。
当在步骤S206中针对所期望的按键布局执行用户设置时,在步骤S207中,控制单元11从存储器读取出与用户设置相对应的按键布局,并执行控制以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按键布局。另一方面,当没有执行用户设置时,在步骤S214中,控制单元11催促用户输入对参考位置的设置。在步骤S207中,控制单元11从存储器9读取出与该设置相对应的按键布局并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按键布局。
采用这种方式,仅通过请求用户对图执行简单的操作,便可能形成考虑到该图的可移动范围的按键布局。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的主要部分。在图5所示的按键布局方法的步骤S200中的按键布局处理方面,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有所不同。
如图4所示,通常,当用户用右手紧握便携式终端设备1并用拇指在触摸面板5上画圆形线图12时,圆形线图12的轨迹的开始点位于左侧或左上部。此外,通常以顺时针方向画该轨迹。画出的轨迹的中心位置位于比触摸面板5的中心位置稍微更靠左部或左上部。根据这三种信息(轨迹的开始点的位置、轨迹的方向、和轨迹的中心位置),可以估计用户用以执行画圆形线图12操作的手指是右手的手指还是左手的手指。
假定用户用右手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键,在常规设置的按键布局中,用户必须以拇指基本弯曲的状态来操作位于拇指根部附近部分的键(即,在右手操作的情况下为“#”、“9”和“0”等)。因此,执行按键操作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即使在稍微更远距离方向上按键,利用手指的自然移动,也可能操作位于远离拇指根部的键。
因此,当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用户用右手操作终端时,如图10(A)所示,通过将整个按键布局稍微向左上移位,可能显著地改进按键的可操作性。允许用户调整移位的距离。此外,还可以将整个按键布局缩小至左上部,而根本不向左上部移动按键位置。
相反,当用户用左手紧握便携式终端设备1并用拇指在触摸面板5上画圆形线图12时,通常,圆形线图12的轨迹的开始点通常位于右侧或右上部。此外,通常以逆时针方向画该轨迹。画出的轨迹的中心位置位于比触摸面板5的中心位置稍微更靠右部或右上部。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B)所示,将整个按键布局向右上部移位或缩小至右上部,从而获得与右手操作的情况下相同的效果。
当画出的圆形线图12的轨迹的中心位置与触摸面板5的中心位置或中心线相差不大时,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用户用一只手紧握便携式终端的机身1并用另一只手的手指画圆形线图12。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以相当大的尺寸在显示器4上显示按键布局,而无需向左部或右部的任何特别的移位。
此外,还可以将用户事先设置的按键布局存储在存储器9中,并在除了用户画圆形线图12的情况以外的情况下,例如,当在触摸面板5上执行连续输入(如垂直线或水平线)时,通过在显示器4上显示与根据连续输入线而确定的范围相对应的按键布局,来执行与用户相对应的按键布局设置。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的主要部分。在第二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的按键布局处理中,如图10(A)和10(B)所示,操作键组的键的尺寸是相同的。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A)和11(B)所示,还可以选择其中操作键组的键的尺寸不同的按键布局。可能形成这样的按键布局,其中,在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用来操作键的手是右手或左手之后,增大拇指根部附近部分中的键区域,并在按键进一步远离拇指根部部分时缩小按键区域。
此外,还可以选择这样的配置,其中,扩大拇指根部附近部分的键,并在按键布局期间将键重置为原始尺寸。可以允许用户自由设置对键的扩大比率和缩小比率。
以下参照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步骤200中的按键布局处理。
由于对步骤S201到步骤S204的说明与图7中的说明相同,因而省略该说明。
在步骤S208中,位置确定单元8确定用户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1所使用的手是否是右手。关于用户的手指在触摸面板5上画出的圆形线图12,当满足以下三项中至少一项时,位置确定单元8进行到步骤S212并确定该操作是右手操作,这三项为:(1)轨迹是以顺时针画出的;(2)轨迹的开始点位置位于左部或左上部;以及(3)轨迹的中心(或重心)位置位于比触摸面板5的水平方向(键“1”到“3”的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左。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将这三个条件的任意组合设置为要求,来确定该操作是右手操作。
当在步骤S208中确定该操作不是右手操作时,位置确定单元8进行到步骤S209并确定该操作是否是左手操作。
在步骤S209中,关于在触摸面板5上画出的圆形线图12,当满足以下三项中至少一项时,位置确定单元8进行到步骤S211并确定该操作是左手操作,这三项为:(1)轨迹是以逆时针画出的;(2)轨迹的开始点位置位于右部或右上部;以及(3)轨迹的中心(或重心)位置位于比触摸面板5的水平方向(键“1”到“3”的方向)上的中心更靠右。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将这三个条件的任意组合设置为要求,来确定该操作是左手操作。
当在步骤S209中不能确定用户执行左手操作时,在步骤S210中,位置确定单元8直接询问用户使用哪只手操作,以判断操作的手是右手还是左手。
当判断出操作的手是左手或右手时,在步骤S213中,控制单元11确定是否执行关于按键布局的用户设置。在该用户设置中,例如,在右手操作的情况下,用户任意设置如下项目:(1)是否移动按键布局的整个位置(图10(A));(2)“电话”键的位置是否固定,是否缩小整个按键布局以移位“#”;以及(3)是否扩大一部分键,是否缩小一部分键(图11(A))。
在步骤S207中,选择单元10从存储器9读取出与用户设置相对应的按键布局。当在步骤S213中没有执行该用户设置时,在步骤S214中,控制单元11请求用户执行用户设置。
如果用户设置是关于扩大按键的设置,则选择单元10从存储器9读取出与扩大相对应的按键布局。布局显示单元6在显示器4上显示读取出的按键布局。然而,当在用户设置中设置了对整个键盘布局进行移位时,在步骤S216中,范围确定单元7确定在显示器4上是否存在可将整个按键布局移动(移位)到的区域。
当存在可将整个按键布局移位到的区域时,控制单元11从存储器9读取出与该区域相对应的按键布局,并将该按键布局显示在显示器4上。当不存在可将整个按键布局移位到的区域时,在步骤S217中,控制单元11向用户发出警告,从存储器9读取出适合显示器4显示范围的按键布局,并将该按键布局显示在显示器4上。在显示该按键布局的过程中,例如,在右手操作的情况下,当在显示器4的显示区域的右上部不存在将整个按键布局移位到的区域时,控制单元11固定“电话”键的位置,从存储器9读取出被总体缩小以移位“#”的按键布局,并显示该布局。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的主要部分。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当用户在触摸面板5上画圆形线图12时,在显示器4上显示与用户手指的可移动的范围相对应的操作键组的布局。然而,此后,例如,根据要使用的功能的应用、或用户的品味、或用户何时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预料用户可能期望对操作键组的整个布局的位置稍作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期望改变包括操作键组的整个布局的尺寸在内的配置,则用户可以通过从一开始重复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来改善所期望的布局。然而,当用户期望利用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方法仅改变操作键组布局的位置而不改变该布局的尺寸时,由于必须在不同的地方画出具有相同尺寸的圆形线图12,因而操作相对困难。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可以仅容易地调整先前形成的布局的位置而不改变该布局的尺寸。以下参照图13至15对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3(A)示出了通过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操作键组布局方法、根据用户手指的可移动范围在显示器4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布局。为了方便说明,省略在图中所示的按键布局中应显示的十数字键等的字符,仅保留其中一部分。以下说明用户期望将整个布局显示右移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用手指触摸到触摸面板5上与任意点相对应的部分(例如,显示按键布局的显示器4上的“5”键),并用手指不间断地(即,同时保持触摸到触摸面板5)将该部分划动(拖动)到右侧。可以清楚地将用于在触摸面板5上执行划动动作的连续输入与仅片刻触摸任意点的动作(如常规的按钮操作)加以区分。当用户将“5”键划动到右侧时,将与该键相对应的信号从触摸面板5传送到控制单元11。控制单元11根据划动点的移动量,来控制布局显示单元6以将显示器4上显示的整个按键布局向右侧移动,而没有改变如图13(B)所示的按键布局的尺寸。
当用户通过用手指划动按键布局来保持按键布局向右移动,并且整个按键布局的右端移动到显示器4的可显示区域的右端时,如果用户还将按键布局显示向右侧移动,则整个按键布局不能被完整地显示在显示器4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用户还在将按键布局向右划动,控制单元11也会控制布局显示单元6不再移动显示器4的按键布局显示。
以上说明了按键布局向右侧移动的情况。然而,通过执行同样方式的处理以将触摸面板5向左划动,也可以将整个按键布局向左移动。通过与上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相同的处理,也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整个按键布局。
作为示例,图14(A)和14(B)示出了沿右下方向移动整个按键布局的情况下的操作以及由于该操作而引起的显示器4上的显示变化。
以下说明如图14(A)所示的情况,通过沿右下方向划动触摸面板5,同时将“5”键保持在所按压的按键布局的中心,来将整个按键布局向右下移动。在图14(A)中,当将移动前的整个布局的右端与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的右端之间的空间同整个按键布局的下端与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的下端之间的空间进行比较时,按键布局的下端的空间更宽。因此,例如,当用户用手指以45°角沿右下方向上划动触摸面板5以移动显示器4上显示的按键布局时,在到达显示器4的下端之前,整个按键布局到达右端(图14(A))。到这时,按键布局显示以与用户手指移动相同的方式在显示器4上移动。然而,当即使按键布局显示的右端到达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的右端,用户仍在以45°角沿右下方向划动手指时,控制单元11控制布局显示单元6以防止按键布局显示进一步沿X方向移动。因此,当用户还以45°角沿右下方向划动手指时,按键布局显示仅沿Y方向(即向下的方向)移动,直到按键布局显示的下端到达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的下端(图14(B))。
如图14(B)所示,当按键布局显示的下端到达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的下端时,即使用户还以45°角沿右下方向划动手指,控制单元11也会控制布局显示单元6以防止按键布局显示进一步沿右方向和向下的方向移动。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是当用户沿向上的方向、左方向或左上方向划动触摸面板5时,也可以沿与从来自图14(B)所示的状态的方向相对应的方向移动整个按键布局的显示。
图15是用于说明针对上述操作键组的布局的移动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单元11确定是否存在向触摸面板5的输入(步骤S301)。如果存在输入,则控制单元11确定该输入是一次一个点检测到的输入还是通过划动动作而进行的连续输入(步骤S302)。当该输入是一次一个点检测到的输入,则控制单元11确定该输入是通过常规按键操作而进行的输入(步骤S303)。
当该输入操作是划动操作,则控制单元11不确定该操作是按键压下的操作,而确定便携式终端设备1处于按键布局移动模式(步骤304)。在图15的流程图中,将以下说明的按键布局移动模式下执行的处理非常精细地分段(如,在显示器4上的显示中逐点地)为移动量的单位(以下称为移动单位)以进行说明。
在按键布局移动模式中,首先,范围确定单元7确定显示器4上显示的整个操作键组布局中沿移动方向的末端处X坐标XE的绝对值是否超过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内的末端处X坐标Xth的绝对值(步骤S305)。当X坐标XE的绝对值没有超过X坐标Xth的绝对值时,仍可以沿用户手指的移动方向移动按键布局显示。因此,控制单元11控制布局显示单元6以使得整个按键布局在显示器4上移动与移动单位相当的距离(步骤S306)。然而,当按键布局中的末端处X坐标XE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内的末端处X坐标Xth的绝对值时,如果进一步移动按键布局显示,则按键布局的至少一部分不能被显示。因此,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以取消X方向上的移动(步骤S307)。
接下来,在Y方向上执行与X方向相同的确定。范围确定单元7确定所显示的整个按键布局中沿移动方向的末端处Y坐标YE的绝对值是否超过显示器4的可显示范围内的末端处Y坐标Yth的绝对值(步骤S308)。当Y坐标YE的绝对值没有超过Y坐标Yth的绝对值时,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以使得整个按键布局在显示器4上移动与移动单位相当的距离(步骤S309)。当Y坐标YE的绝对值等于或大于Y坐标Yth的绝对值时,控制单元11执行控制以取消Y方向上的移动(步骤S310)。
因此,关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实际的输入反映在显示的移动上,或实际的输入被取消而不反映在移动显示上。此后,控制单元11返回到步骤S301并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按键输入。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操作键组布局改变操作的主要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由于某种原因感觉到难以在当前按键布局下操作便携式终端设备1时,例如,当用户将便携式终端设备1的应用从电话功能切换到邮件创建功能时,根据这里的使用方式,可以容易地改变按键布局。
图16(a)是上述在显示器4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布局。键的尺寸是相同的。键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X11=X12=X13。键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Y11=Y12=Y13=Y14=Y15
接下来,当用户期望改变按键布局时,用户用手指等按压例如整个按键布局的框架的右下部的点(即,与触摸面板5上的“#”键的右下部(点XY1)相对应的位置),并将该位置拉动(划动且同时保持触摸)到图16(b)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按键布局框架的外侧的点(如点XY2)。
然后,控制单元11从触摸面板5读取与以该点XY1为按压点(开始点)的拉动操作有关的信息。控制单元11根据该信息将与按压点XY1(开始点)相对应的点(如点XY)设置为固定点,根据连续移动输入将按压点XY1的显示位置拉动到点XY2,并扩大操作键组以改变布局。
如下所述确定固定点。如图17所示,设置整个按键布局的框架的中心点M,并由经过该中心点M的任意两条直线将按键布局的显示区域划分为四部分。例如,如果用户开始从点XYnn开始的拉动操作,则在四个划分后的区域当中与按压了点XYnn的区域相对的区域中,将距离中心点M最远的点(与按压了点XYnn的区域相对的区域中的布局框架的顶点)设置为固定点XY。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扩大布局时,以高扩大比率对扩大操作(拉动)之前的按键布局中的开始点(XY1)的外围进行扩大和显示,以低扩大比率对固定点(XY)的外围进行扩大和显示,以使得键的扩大比率在水平方向上为X21<X22<X23关系,而在垂直方向上为Y21<Y22<Y23<24<Y25关系。控制单元11从存储器9读取出这样的布局并将该布局显示在显示器4上,或每次计算扩大比率并以计算出的扩大比率扩大和显示拉动前的按键布局。当改变了键的尺寸时,还可以根据键的尺寸来改变字符(如键上的数字)的字体大小并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字符。
在用户通过拉动操作执行按键布局的的移动后,当用户感觉到过分地移动了按键布局时,自然地,用户可以通过这次沿相反的方向执行拉动操作,将处于图16(b)所示状态的布局重置到图16(a)所示的状态。通过执行这样的工作以微调布局,可以提供适合于用户的布局。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举例而言,当在触摸面板5上按压并拉动整个布局的外框架底侧(即,“*”、“0”和“#”键底部的线)上的一个点时,控制单元11可以执行控制以仅沿垂直方向扩大和缩小按键布局。
在这种情况下,仅沿垂直方向以放大形式改变键的尺寸。换言之,在作为相对侧的整个布局外框架的上侧(即,“电话”、“方式”和“中断”键顶部的线)被设置为固定轴的情况下,键的行方向上的尺寸的比率为Y21<Y22<Y23<Y24<Y25关系。
类似地,当在触摸面板5上按压并拉动整个布局的外框架右侧边(即,“中断”、“3”、“6”、“9”和“#”键右侧的线)上的一个点时,可以仅沿水平方向扩大和缩小按键布局。
此外,如果还从按压点(XY1)在X轴上拉动该点,则可以在键的X轴方向上改变该布局和尺寸比率,并且如果在Y轴上拉动该点,则可以在键的Y轴方向上改变该布局和尺寸比率。
以上说明了扩大和缩小整个按键布局的情况下的示例。接下来,说明以特定键为中心来扩大布局的情况。例如,当期望放大并使用使用频率高的键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布局。
图18(a)是根据操作键组的布局首先在显示器4上显示的键组。键的尺寸是相同的。键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为X41=X42=X43。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为Y41=Y42=Y43=Y44=Y45
假定在这种状态下,用户用手指等按压例如按键布局右下部的一个点(即,与触摸面板5上的“8”键的右下部(点XY41)等同的位置(开始点)),并直接将该位置向按键布局框架的外侧拉动,直到图18(b)中箭头所指示的点XY51
然后,控制单元11从触摸面板5扫描与以该XY41作为按压点(开始点)的拉动操作有关的信息。控制单元11根据该信息执行控制以改变操作键组的布局。在这种情况下,在拉动操作后,将具有连接两个点(即,拖动前的按压点(XY41)和作为与该按压点相对应的固定点的点XY)的线段作为对角线的矩形区域的按键布局扩大到具有连接拉动后的按压点(XY51)与固定点XY的线段作为对角线的按键布局。其他键被布置在如下布局中:在不改变水平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况下放大沿垂直方向排列的键,以及在不改变垂直方向上的尺寸的情况下扩大沿水平方向排列的键。该布局是这样的按键布局,其中,键尺寸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大比率为X51<52、X53=X43关系,以及在垂直方向上的扩大比率为Y51<Y52<Y53<Y54、Y55=Y45关系。控制单元11从存储器9读取出这样的布局并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布局,或每次计算扩大比率并以计算出的扩大比率扩大和显示拉动前的按键布局。
在图18(b)中,以整个按键布局的框架中的特定键为中心来扩大键组。然而,如图18(c)所示,还可以以框架中的特定键为中心来扩大、缩小和显示整个布局的框架中的键,而不改变整个按键布局的框架尺寸。
假定利用与以上所述相同的拉动操作,用户按压与触摸面板5上使用频率高的按键(如“8”键)的右下部位置等同的一个点(图18(a)中的作为开始点的点XY41),将该点向按键布局的外侧拉动直到图18(c)中箭头所指示的点(点XY61),并松开手指。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改变整个按键布局的框架的尺寸,并且扩大和缩小了整个布局的框架中的键。在该示例中,在列X63和行Y65上缩小并显示了键。在水平方向上以X61<X62关系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以Y61<Y62<Y63<Y64关系扩大并显示了其他键。控制单元11从存储器9读取出这样的布局并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布局,或每次计算扩大比率和缩小比率并以计算出的扩大比率扩大和显示拉动前的按键布局。
因此,在原始的按键布局中可以仅改变任意键的尺寸而不改变整个按键布局的尺寸。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从按键布局的任意点开始拉动,用户可以容易地将按键布局改变为所期望的布局,从而改进可操作性。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并且可能有多种修改和变更。例如在实施例中,首先,用户画圆形线图12,并在根据圆形线图12设置了按键的布局后,将该布局改变为所期望的布局。然而,自然地,还可以根据初始设置的状态中被设置为默认的按键布局来执行布局的改变。
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当确定了手指的可移动范围13时,不请求用户在触摸面板5上画圆形线图12,而是还可以请求用户画相对于矩形输入单元2倾斜的线性线图,并从存储器9读取出基于具有该线图作为对角线的矩形的按键布局,或计算扩大比率,扩大拉动前的按键布局并在显示器4上显示该按键布局。
此外,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可以根据所确定的可移动范围13执行计算按键布局的尺寸等处理,并根据计算结果扩大或缩小在存储器9中存储的预定按键布局。
在第四实施例中,当用户用手指划动触摸面板5时,使用操作键组当中的“5”键。然而,自然地,还可以使用除“5”键以外的键执行输入操作。在输入操作中所使用的并不限于任意键。还可以执行设置以使用任意点(如键的末端、键的边缘、键间显示的边界线、或整个按键布局的末端)来移动整个按键布局的显示。此外,对于在输入操作中使用的任意点,还可以执行与显示器4上显示的按键布局相对应的设置,以使用在触摸面板5上执行输入操作的过程中事先确定的预定点。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用手指划动触摸面板5的距离来确定操作键组的布局在显示器4上移动的距离。然而,当该移动距离和划动距离被设置为一一对应时,由于该划动距离和该移动距离是相同的,因而易于执行视觉操作。然而,该移动距离与该划动距离之间的对应并不总是必须一一对应。例如,在微调为目的的情况下,即使将划动触摸面板5的距离设置得更大,也可以将该布局在显示器4上实际移动的距离设置得更小。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当执行改变按键布局的操作时,通过将手指从改变前的布局向该布局的外侧拉动来扩大键组。然而,还可以通过将手指从改变前的布局向该布局的内侧拉动来缩小键组。在这种情况下,当整个按键布局的外框架的一个点被通过拉动该点而缩小时,缩小整个布局并以逐步缩小的比率缩小键组。当将按键布局内部的一个点进一步向内侧拉动时,可以执行(特别地,以被拉动的键为中心)缩小键组、以及缩小整个布局的处理,或执行如下处理:特别地,缩小要扩大的被拉动的键和混合键以及该键周围的要缩小的键,而不改变整个布局的尺寸。
典型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设备1可以是如蜂窝电话等终端设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包括如PDA等便携式终端设备。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的便携式终端设备中,在设置操作键组的布局的过程中,终端的用户用手上的手指等在触摸面板上画简单的线图,从而确定手指的可移动范围。根据该可移动范围,选择考虑到用户手指的可移动范围的操作键组布局并将该布局显示在触摸面板上。因此,即使手的尺寸不同的用户使用该便携式终端,也能设置根据用户而优化的操作键组的布局。当用户在正常使用便携式终端期间操作该操作键组时,可以显著地改进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检测到通过触摸面板而执行的、从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内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移动输入,以与开始点相对应的一个点为固定点、根据连续移动输入来移动开始点,根据该开始点的移动来扩大或缩小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并且扩大或缩小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因此,通过执行在触摸面板上的拉动(划动)的操作,用户可以容易地将在触摸面板上显示的操作键组改变为所期望的布局。从而可以改进可操作性。

Claims (15)

1、一种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所述布局方法包括:
根据在触摸面板上画线图的用户操作,来确定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以及根据所确定的显示位置和范围,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包括:分别将由用户在触摸面板上连续画出的图的描绘位置以及所述图所围绕的区域确定为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包括: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了操作键组之后,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以调整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包括: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了操作键组之后,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以调整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包括:在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的过程中,防止将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范围以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便携式终端设备中的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包括:在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的过程中,防止将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范围以外。
7、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操作键组的布局的多个图案;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触摸面板上的输入操作,来确定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和范围;
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由确定单元确定的显示位置和范围,从存储单元选择操作键组;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执行控制以在由确定单元确定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位置和范围处显示由选择单元选择的操作键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存储单元存储针对右手操作和左手操作的、操作键组的多个图案,并且选择单元根据由确定单元确定的、显示单元上的显示位置和范围,从存储单元选择针对右手操作和左手操作的任意一个操作键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执行控制,根据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执行控制,根据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当根据从操作键组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输入来移动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时,控制单元控制操作键组的显示位置的移动,以防止将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移动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范围以外。
12、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在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键组,以便经由触摸面板执行输入操作,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检测通过触摸面板而执行的、从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内的一个点开始的连续移动输入,以与开始点相对应的点为固定点、根据连续移动输入来移动开始点,并根据开始点的移动来扩大或缩小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以及扩大或缩小操作键组的至少一部分以改变操作键组的布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控制单元改变操作键组的布局,从而以高扩大比率扩大开始点的外围,以低扩大比率扩大固定点的外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固定点是如下的点:当通过在显示范围的中心点处交叉的两条直线将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划分成四部分时,在与包括开始点的区域成对角的区域内,所述固定点与中心的距离最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设备,其中,固定点是如下的点:当通过在显示范围的中心点处交叉的两条直线将操作键组的显示范围划分成四部分时,在与包括开始点的区域成对角的区域内,所述固定点与中心的距离最长。
CN2007800365367A 2006-09-28 2007-09-19 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3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65289A JP4781957B2 (ja) 2006-09-28 2006-09-28 携帯端末装置
JP265289/2006 2006-09-28
JP294066/2006 2006-10-30
JP2006294066A JP5456230B2 (ja) 2006-10-30 2006-10-30 携帯端末装置における操作キー群の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操作キー群レイアウト装置
PCT/JP2007/068191 WO2008041485A1 (en) 2006-09-28 2007-09-19 Operation key layout method i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device for realizing the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23332A true CN101523332A (zh) 2009-09-02
CN101523332B CN101523332B (zh) 2012-10-24

Family

ID=3926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653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3332B (zh) 2006-09-28 2007-09-19 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69059B2 (zh)
KR (2) KR101110943B1 (zh)
CN (1) CN101523332B (zh)
WO (1) WO200804148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3579A (zh) * 2009-10-20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终端中用于输入字符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91581A (zh) * 2012-01-10 2012-07-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作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02694915A (zh) * 2012-05-18 2012-09-26 广州市渡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触摸屏幕的手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60176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拨号键盘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5138217A (zh) * 2015-07-08 2015-12-09 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悬浮窗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5426111A (zh) * 2015-12-25 2016-03-2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软键盘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7111438A (zh) * 2014-12-22 2017-08-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4007917B (zh) * 2013-02-27 2018-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键盘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995702A (zh) * 2022-07-19 2022-09-02 深圳润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机辅助显示的儿童电子画板及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98967A (ko) * 2006-11-08 2009-09-18 큐빅 디자인 스튜디오스 엘엘씨 비대칭 섞임 키보드
JP4608475B2 (ja) * 2006-11-16 2011-01-12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表示画面への画像表示方法
KR100913962B1 (ko) * 2007-05-14 2009-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JP4364273B2 (ja) * 2007-12-28 2009-1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並びに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TWI381304B (zh) * 2008-04-22 2013-01-01 Htc Corp 使用者介面顯示區域的調整方法、裝置及儲存媒體
JP5045559B2 (ja) * 2008-06-02 2012-10-10 富士通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TWI478038B (zh) * 2008-09-24 2015-03-21 Htc Corp 輸入習慣判定及介面提供系統及方法,及其機器可讀取媒體
KR101078380B1 (ko) * 2009-03-23 2011-10-31 주식회사 코아로직 가상 키보드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US20100295796A1 (en) * 2009-05-22 2010-11-25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rawing on capacitive touch screens
JP5590342B2 (ja) * 2009-09-17 2014-09-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設定値変更方法
JP4824805B2 (ja) 2009-09-28 2011-11-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8599130B2 (en) * 2009-11-30 2013-12-03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JP5370144B2 (ja) * 2009-12-28 2013-12-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操作方向判定装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操作方向判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10121832A (ko) * 2010-05-03 2011-1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화면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078684A1 (en) * 2010-09-28 2012-03-29 Giuliano Maciocci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resenting a level of interest in an available item
US20140062932A1 (en) * 2011-05-11 2014-03-06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Input device
US8316319B1 (en) * 2011-05-16 2012-11-20 Google Inc. Efficient selection of characters and commands based on movement-inputs at a user-inerface
JP5533837B2 (ja) * 2011-11-02 2014-06-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手書き入力装置及び手書き入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KR101340703B1 (ko) 2011-11-25 2013-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키패드 배치장치 및 방법
EP2813936A4 (en) * 2012-02-07 2015-09-30 Nec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ISPLAY FOR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EMPORA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130212093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ting visualizations of a display group of tags representing content instances in objects satisfying a search criteria
CN102681775A (zh) * 2012-04-13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区域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US9360982B2 (en) 2012-05-01 2016-06-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ting visualizations of facet values for facets defined over a collection of objects
KR101375166B1 (ko) * 2012-05-14 2014-03-20 전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문자화장단말기 및 제어방법
KR101979666B1 (ko) 2012-05-15 2019-05-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표시부에 출력되는 입력 영역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WO2013183722A1 (ja) * 2012-06-08 2013-12-12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68690B1 (ko) * 2012-07-10 2019-04-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키 패드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장치와 그 방법에 대한 프로그램 소스를 저장한 기록 매체
WO2014024277A1 (ja) * 2012-08-08 2014-02-13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018656B1 (ko) * 2012-09-17 2019-1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동작 방법
KR101517136B1 (ko) * 2012-09-17 2015-05-04 후아웨이 디바이스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터치 조작 처리 방법 및 단말 장치
US11487425B2 (en) * 2019-01-17 2022-11-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ingle-hand wide-screen smart device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4323B2 (ja) 1991-02-09 2001-0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ウインドウ表示装置およびウインドウ表示方法
JPH07117868B2 (ja) * 1991-04-30 1995-12-1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タツチ型作動キーボード定義方法及び装置
JPH07230374A (ja) * 1994-02-17 1995-08-29 Fujitsu Ltd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新規ウィンドウ作成方法及び装置
JPH08314596A (ja) 1995-05-22 1996-1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H09319502A (ja) * 1996-05-28 1997-12-12 Toshiba Corp 表示一体型座標入力装置を備えた情報機器
JPH1055467A (ja) 1996-08-12 1998-02-24 Toshiba Corp 入力装置及び自動取引装置
JPH10149258A (ja) 1996-11-15 1998-06-02 Omron Corp 入力操作装置
JP2000330946A (ja) 1999-05-17 2000-11-30 Casio Comput Co Ltd 機能切換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2001075691A (ja) * 1999-09-02 2001-03-23 Casio Comput Co Ltd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02051124A (ja) 2000-08-02 2002-02-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電話装置
JP2002055753A (ja) 2000-08-10 2002-02-20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機能一覧表表示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5128026B2 (ja) 2000-11-29 2013-01-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US7446783B2 (en) * 2001-04-12 2008-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n image on a screen
JP2003022161A (ja) 2001-07-05 2003-01-24 Ricoh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補助入力装置
US20030107604A1 (en) * 2001-12-12 2003-06-12 Bas Ord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window resizing 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JP2003177848A (ja) 2001-12-12 2003-06-27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ソフトウェアキーボードのキー表示方法及び文字入力装置
JP2003316490A (ja) 2002-04-26 2003-1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及び遠隔操作方法
FI20021162A0 (fi) * 2002-06-14 2002-06-14 Nokia Corp Elektroninen laite ja menetelmä sen näppäimistön hallintaan
US20040046742A1 (en) * 2002-09-06 2004-03-11 Deanna Johnson Keyboard for tablet computers
US7081887B2 (en) * 2002-12-19 2006-07-2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 software keyboard
US20040183834A1 (en) * 2003-03-20 2004-09-23 Chermesino John C. User-configurable soft input applications
JP2005012493A (ja) 2003-06-19 2005-01-13 Hitachi Ltd 携帯端末装置
US20060007178A1 (en) * 2004-07-07 2006-01-12 Scott Davis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 imporoved user interface
US20060022953A1 (en) * 2004-07-30 2006-02-02 Nokia Corporation Left-hand originated user interface control for a device
US20060077183A1 (en) * 2004-10-08 2006-04-13 Studt Peter 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verting touchscreen events into application formatted data
JP2006138779A (ja) 2004-11-15 2006-06-0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自動分析装置
US8196055B2 (en) * 2006-01-30 2012-06-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application windows in an operating system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3819B2 (en) 2009-10-20 2014-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putting characters in a terminal
CN102043579A (zh) * 2009-10-20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终端中用于输入字符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91581A (zh) * 2012-01-10 2012-07-1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作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02591581B (zh) * 2012-01-10 2014-01-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操作界面的显示方法和设备
CN102694915A (zh) * 2012-05-18 2012-09-26 广州市渡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触摸屏幕的手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694915B (zh) * 2012-05-18 2014-04-09 张群 用于具有触摸屏幕的手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007917B (zh) * 2013-02-27 2018-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键盘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601767A (zh) * 2013-10-31 2015-05-0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手机拨号键盘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111438A (zh) * 2014-12-22 2017-08-29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7111438B (zh) * 2014-12-22 2020-06-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5138217A (zh) * 2015-07-08 2015-12-09 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悬浮窗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5426111A (zh) * 2015-12-25 2016-03-23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软键盘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4995702A (zh) * 2022-07-19 2022-09-02 深圳润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机辅助显示的儿童电子画板及显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127248A (ko) 2011-11-24
KR101110943B1 (ko) 2012-02-20
US8869059B2 (en) 2014-10-21
CN101523332B (zh) 2012-10-24
KR20090057079A (ko) 2009-06-03
US20100127994A1 (en) 2010-05-27
WO2008041485A1 (en) 200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3332B (zh) 便携式终端设备中操作键组的布局方法及实现该布局方法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JP4781957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101979666B1 (ko) 표시부에 출력되는 입력 영역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단말기
JP4863211B2 (ja) 文字データ入力装置
US7002553B2 (en) Active keyboard system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JP5456230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における操作キー群の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操作キー群レイアウト装置
US20080259040A1 (en) Method, System,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Positioning an Insertion Marker in a Touch Screen Display
US20150253870A1 (en) Portable terminal
CN103558965A (zh) 计算装置中的活动的卡隐喻
JPH11154074A (ja) スクロール制御装置
US20080186287A1 (en) User input device
US201102278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character in portable terminal
JP6022807B2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制御方法
JP2009288882A (ja) 携帯端末及び情報表示方法
JP550764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における操作キー群の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操作キー群レイアウト装置
JP4628295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における操作キー群のレイアウト方法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TWI430146B (zh) The input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operation instruction of the double touch panel
JP2009099057A (ja) 移動体端末装置及び文字入力方法
KR101520488B1 (ko) 휴대 단말기와 이를 이용한 가상 키보드 제공방법
JP2011227913A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装置
JP2010134719A (ja)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762944B1 (ko) 화면자판 편집기와 편집방법
JP2014207000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19276B2 (ja) 携帯電子機器および携帯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033553A (ja) 文字データ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