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详述
[0036]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名词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本文中提及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都被并入作为参考。
[0037]如本文中使用的,使用单数的冠词例如“一”、“一个”、和“该”意在部排除该冠词的客体的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明显地和清楚地限定不是这样。
[0038]本文中使用的“患者”是指需要医疗护理和/或治疗的人或动物个体。
[0039]本文中使用的“创伤”是指导致从循环系统损失血液和/或从患者身体损失任何其它液体的对患者的任何组织的任何损害。组织可以是内部组织例如器官或血管,或者是外部组织例如皮肤。血液的损失可以是来自内部例如来自破裂的器官,或者来自外部例如来自撕裂。创伤可以在软组织例如器官中,或者在硬组织例如骨中。损坏可以是由任何试剂或来源引起的,包括创伤性损伤、感染或外科手术。
[0040]本文中使用的“可吸收材料”是指这样的的材料,其在哺乳动物体内自然分解和/或通过哺乳动物身体分解为被消耗或清除的组分,使得不显著地干扰创伤愈合和/或组织再生,并且不引起任何显著的代谢紊乱。
[0041]本文中使用的“稳定性”是指决定材料活性和/或功能的那些特征的保持。
[0042]本文中使用的“适合的”是指不会不利地影响敷料或其任何组分的稳定性的材料。
[0043]本文中使用的“粘合剂”是指改善敷料的止血剂层的组分的粘着和/或内聚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
[0044]本文中使用的“增溶剂”是指改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在含水溶剂中的溶出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
[0045]本文中使用的“填料”是指为敷料的止血剂层提供容积(bulk)和/或多孔性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
[0046]本文中使用的“脱模剂”是指促进敷料从生产模具取出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
[0047]本文中使用的“发泡剂”是指在适合的条件下水合时产生气体的化合物或化合物的混合物。
[0048]本文中使用的“固体”是指在将敷料置于刚性表面上、朝向创伤的面向下、然后室温静置24小时时,敷料的形状或形式不会显著改变。
[0049]本文中使用的“冻结”意思是指该组合物在被置于刚性表面、创伤面向下、然后在-40℃静置2 4小时时组合物的形状或形式基本上不会改变,但是在被置于刚性表面、朝向创伤的面向下、然后在室温静置24小时时形状或形式该组合物会显著变化。因此,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固体”敷料不同于“冻结”的,并且“冻结”的组合物或混合物不同于“固体”的。
[0050]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方案涉及用于处理哺乳动物的受伤组织的固体敷料的生产方法,包括:(a)在抑制纤维蛋白原组分被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活化的充分低的温度形成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b)降低所述含水混合物的温度以形成冻结的含水混合物;和(c)降低所述冻结的含水混合物的水分含量,以生产具有止血剂层的固体敷料,所述止血剂层实质上由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组成。
[0051]如本文中使用的,“实质上由...组成”是指在打算使用固体敷料处理受伤组织时,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是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的必需和必要的成分。因此,对于特定的应用,止血剂层可以根据需要包含除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之外的其它成分,但是这些其它成分对于在正常情况下的预定的功能不是需要的,即,将敷料在预定应用条件下应用于组织时,这些其它成分对于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反应和形成足够的纤维蛋白以减少血液和/或液体从正常的受伤组织流出不是必需的。然而,如果在特定的情况中的使用条件不是正常的,例如患者是患有因子XII1缺陷的血友病患者,则可以向止血剂层添加适当的另外组分例如因子X111/XIIIa或一些其它的转氨酶,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同样地,本发明的固体敷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这些止血剂层以及一个或多个其它层例如一个或多个支撑层(例如衬垫材料或内部支撑材料)和防粘层。
[0052]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方案涉及处理哺乳动物的受伤组织的方法,包括为受伤的组织放置本发明的固体敷料并且对敷料施加充分的压力,其持续时间足以形成足够的纤维蛋白以减少血液和/或其它液体从伤口的损失。
[0053]其它优选实施方案涉及实质上由纤维蛋白原组分、纤维蛋白原活化剂和水的混合物组成的组合物,其中这些组合物在降低的温度下稳定至少24小时。这些包括冻结的组合物和液体组合物。这种组合物对于制备本发明的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特别有用,但是也可以使用它们本身来处理受伤的组织。
[0054]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形成或浇铸为整体的。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在混合下将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引入到适合的容器例如模具等中来形成止血剂层。然后将得到的含水混合物冷却,以形成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冻结的含水混合物。
[0055]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其它实施方案,止血剂层从单一来源形成,例如包含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混合物的水溶液。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如下形成止血剂层:将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引入到适合的容器例如模具等中,然后降低温度以形成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冻结的含水混合物。
[0056]优选地,在本发明的这些实施方案中的每一个,止血剂层优选自始至终是实质上均质的。
[0057]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固体敷料是使用模具生产的。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固体敷料还可以任选地另外包括除了止血剂层和支撑层之外的防粘层。如本文中使用的,“防粘层”是指包含一种或多种试剂(“脱模剂)”的层,所述试剂促进或有助于固体敷料从已经在其中生产固体敷料的模具中取出。优选的这种试剂是蔗糖,但是其它适合的脱模剂包括明胶、透明质酸酶及其衍生物(例如透明质酸)、甘露糖醇、山梨糖醇和葡萄糖。优选在引入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或溶液之前将这种防粘层布置或形成在模具中。
[0058]或者,在止血剂层中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的这种脱模剂。根据这些实施方案,可以在将液体含水混合物引入到模具中之前或者引入过程中将脱模剂引入到液体含水混合物中。还可以在形成液体含水混合物之前或形成过程中将脱模剂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溶液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溶液中。
[0059]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含水混合物可以在任何适合的容器中进行混合。根据某些优选实施方案,用于混合的容器是随后在其中冻结液体含水混合物的模具。根据这种实施方案,同时地将单独的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水溶液引入到模具中,从而使两种溶液混合。或者,可以在容器中制备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单独的液体水溶液,然后引入到模具中。
[0060]给定模具的大小和几何形状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要生产的固体敷料的期望大小和形状凭经验决定。用于模具的适合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合物例如聚氯乙烯(PVC)、二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乙烯。其它适合的材料包括金属例如不锈钢、纸、纸板和防水的纸或纸板。模具还可以由迅速溶解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在保存模具的温度是固体的,和/或由能够冻干为固态的材料制成。
[0061]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形成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在充分低的温度进行,以便抑制纤维蛋白原组分被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活化。
[0062]纤维蛋白原组分被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活化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或可用的任何适合的方法来测定。例如,从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活化形成纤维蛋白可以通过在得到的固体敷料中观察到与均匀的表面状况的偏差来视觉上进行检测。固体敷料表面上的坚固的、光滑的和有光泽的“片材”,与边缘的过度卷曲一样,也是纤维蛋白的迹象。此外,在水合之后,具有大量纤维蛋白的敷料通常具有混色斑纹和明显非均质的外观。
[0063]优选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活化可以通过各种生物化学试验来评价,例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6/0155234 A1中描述的方法。根据这个试验,纤维蛋白原γ链到交联的γ-γ二聚物的转化可以用作纤维蛋白原组分被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活化的指示(转化为γ-γ二聚物的γ链的比例与活化的纤维蛋白原的量有关)。
[0064]其它生物化学试验可以评价纤维蛋白原的其它组分链的变化,例如Aα链转化为游离的α链和纤维蛋白肽A,或者Bβ链转化为游离的β链和血纤维蛋白肽B。这些改变可以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2006/0155234 A1中描述的γ转化为γ-γ的类似方式通过凝胶电泳来监控。
[0065]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优选的液体含水混合物通常不含可检测的γ-γ二聚物,尽管在某些情况中敷料包含最多9%的γ-γ二聚物、甚至最多38%的γ-γ二聚物可能也是可接受的。类似地,优选的液体含水混合物可以包含最多60%的游离α链,并且仍令人满意地起作用。特别优选的含水混合物包含低于60%的游离的α链,更优选低于50%,甚至更优选低于40%、低于30%、低于20%或低于10%的游离的α链。根据某些优选实施方案,在液体含水混合物保持在适合的温度(优选在4℃±2℃或低于4℃±2℃)时,这些值随时间不发生显著变化。
[0066]制备液体含水混合物的温度足以抑制纤维蛋白原组分被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活化。优选地,这个温度为2℃到8℃或低于2℃到8℃,更优选为4℃±2℃。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方法来实现用于制备液体含水混合物所需的温度。
[0067]根据某些优选实施方案,通过将容器或模具置于温度等于或低于所需温度的环境中而将其冷却到所需温度。优选地,将容器或模具冷却到实质上低于制备液体含水混合物所需温度的温度。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通过将容器或模具置于温度为约-80℃的环境中维持充分的时间来将其冷却。
[0068]根据其它实施方案,在制备液体含水混合物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冷却到期望的温度。这种冷却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法实现,例如将包含水溶液的容器置于冰上。
[0069]在已经制备了液体含水混合物之后,可以将其储存在适合的温度下,或者可以将其直接使用来制备本发明的冻结的含水混合物。优选地,直接使用液体含水混合物来制备冻结的含水混合物。
[0070]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随后将液体含水混合物冷却到其变成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冻结的含水混合物的温度。这种冻结的含水混合物可以直接使用,或者可以将其储存在适合的温度下。
[0071]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和可用的任何方法和技术来将液体含水混合物冷却到所需温度。例如,可以将液体含水混合物引入到已经被冷却到足够引起液体含水混合物冻结的温度的第二容器或模具中。或者,可以将容器或模具中的液体含水混合物置于具有足以引起液体含水混合物冻结的温度的环境。这种环境可以包括例如设置为预定温度的冷却器,例如-5℃、10℃、-15℃、-20℃、-25℃、-30℃、-40℃、-50℃或-80℃。可以将模具布置为使得其一个或多个表面与已经被和/或正在被冷却到所需温度的表面密切接触。或者,可以将包含液体水溶液的模具或容器直接放置在干冰(-78℃)上,或者放置在适合的冷水浴中,例如干冰/丙酮、干冰/液氮或单独的液氮。还可以将模具或容器置于由液氮蒸发产生的氮气流或其它适合的低温学的气体冷却剂物流中。在这种情况中,可能期望气态的物流接触待冷却模具的单个侧面。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将这种物流导向到待冷却对象的两个或更多个侧面上。
[0072]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优选的冻结液体含水混合物通常不含可检测的γ-γ二聚物,尽管在某些情况中混合物包含最多9%的γ-γ二聚物、甚至最多38%的γ-γ二聚物可能也是可接受的。类似地,优选的冻结含水混合物可以包含最多57%的游离α链,并且仍令人满意地起作用。特别优选的冻结含水混合物包含低于57%的游离的α链,更优选低于46%,甚至更优选低于46%、低于31%、低于20%、低于16%或低于10%的游离的α链。根据某些优选实施方案,这些值随时间不发生显著变化。
[0073]冻结的含水混合物可以储存或者直接使用,用于制备固体敷料或用于处理受伤组织。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涉及这些冻结的含水混合物,并且涉及它们用于制备固体敷料或用于治疗受伤组织的用途。
[0074]优选地,在用于制备固体敷料时,使冻结的含水混合物经过例如冻干或冷冻干燥的过程,使水分含量降低到期望水平,即,降低到其中敷料是固体而非冻结的水平,并且因此在竖立、朝向伤口的表面向下、在室温下24小时时形状或形式不会显著变化。还可以采用实现相同结果的类似方法,例如干燥、喷涂干燥、真空干燥和玻璃化。
[0075]如本文中使用的,“水分含量”是指敷料中可自由利用的水分的量。“可自由利用的”是指水没有与敷料的一种或多种非液体组分结合或络合。本文中所述的水分含量是指通过实质上与FDA批准的改进的卡尔费希尔法类似的方法(Meyer和Boyd,Analytical Chem.,31:215-219,1959;May等人,J.Biol.Standardization,10:249-259,1982;Centers for Biologies Evaluation andResearch,FDA,Docket No.89D-0140,83-93;1990)或者通过近红外光谱学测定的水平。
[007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凭经验决定冻结含水混合物的冻干或冷冻干燥的适当条件以形成固体敷料,所述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其温度和持续时间。这种条件取决于例如冻结含水混合物的水分含量、期望的固体敷料水分含量、其中进行该过程的环境和使用的设备。
[0077]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固体敷料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这种敷料包含充分的纤维蛋白原组分和充分的纤维蛋白原活化剂,以便在被施用于受伤组织时在有或者没有另外的水合的情况下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这种敷料不含不合需要的量的纤维蛋白,无论其是否是交联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以下情况凭经验决定特定量的纤维蛋白是否是不合需要的:固体敷料的预定性能,诸如外观质量、柔韧性、水合时间等;以及其预定的用途(例如设计用于渗出伤口的敷料可以容忍比设计用于动脉伤口的敷料更大量的纤维蛋白)。
[0078]存在于给定敷料中的纤维蛋白的量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和可利用的任何适合的方法来测定。例如,可以观察与均质表面外观的偏差来视觉上检测特定敷料中的纤维蛋白的量。固体敷料的表面上的坚固的、光滑的和有光泽的“片材”,与边缘的过度卷曲一样,也是纤维蛋白的迹象。此外,在水合之后,具有大量纤维蛋白的敷料通常具有混色斑纹和明显非均质的外观。
[0079]或者,纤维蛋白的量还可以通过各种生物化学试验来评价,例如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 2006/0155234 A1中描述的方法。根据这个试验,纤维蛋白原γ链到交联的γ-γ二聚物的转化用作纤维蛋白存在的指示(转化为γ-γ二聚物的γ链的比例是产生的纤维蛋白的量的量度)。
[0080]其它生物化学试验可以评价纤维蛋白原的其它组分链的变化,例如Aα链转化为游离的α链和纤维蛋白肽A,或者Bβ链转化为游离的β链和血纤维蛋白肽B。这些改变可以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布US2006/0155234 A1中描述的γ转化为γ-γ的类似方式通过凝胶电泳来监控。
[0081]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优选的固体敷料通常不含可检测的γ-γ二聚物,尽管在某些情况中混合物包含最多9%的γ-γ二聚物、甚至最多38%的γ-γ二聚物可能也是可接受的。类似地,优选的冻结含水混合物可以包含最多57%的游离α链,并且仍令人满意地起作用。特别优选的冻结含水混合物包含低于57%的游离的α链,更优选低于46%,甚至更优选低于46%、低于31%、低于20%、低于16%或低于10%的游离的α链。
[0082]根据某些优选实施方案,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还可以包含粘合剂,以便促进或改善各层之间和/或层对任何支撑层的粘着。适合的粘合剂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蔗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明胶、透明质酸酶及其衍生物例如透明质酸、麦芽糖、聚维酮、淀粉、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和纤维素衍生物例如羧甲基纤维素,以及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这种粘合剂可以被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含水混合物中,或者可以在混合之前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中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中。
[0083]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还可以任选地包含一种或多种适合的填料,例如蔗糖、乳糖、麦芽糖、丝制品、纤维蛋白、胶原、白蛋白、聚山梨酯(Tween)、壳多糖、脱乙酰壳多糖及其衍生物例如NOCC-脱乙酰壳多糖、海藻酸及其盐、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蛋白多糖、透明质酸酶及其衍生物例如透明质酸、羟基乙酸聚合物、乳酸聚合物、羟基乙酸/乳酸共聚物、及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这种填料可以被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含水混合物中,或者可以在混合之前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中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中。
[0084]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还可以任选地包含一种或多种适合的增溶剂,例如蔗糖、右旋糖、甘露糖、海藻糖、甘露糖醇、山梨糖醇、白蛋白、透明质酸酶及其衍生物例如透明质酸、山梨酸酯、聚山梨酯(Tween)、山梨聚糖(SPAN)、及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这种增溶剂可以被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含水混合物中,或者可以在混合之前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中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中。
[0085]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还可以任选地包含一种或多种适合的起泡剂,例如生理学可接受的酸(例如柠檬酸或乙酸)和生理学适合的碱(例如碳酸氢钠或碳酸钙)的混合物。其它适合的起泡剂包括但不限于包含加压气体的干燥粒子,例如包含二氧化碳(参见,例如,美国专利3,012,893)或其它生理学可接受的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和药理学可接受的过氧化物的糖粒子。这种发泡剂可以被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含水混合物中,或者可以在混合之前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中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中。
[0086]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还可以任选地包含适合的钙离子来源,例如氯化钙,和/或纤维蛋白交联剂例如转氨酶(例如因子VIII/XIIIa)或戊二醛。这种钙离子和/或纤维蛋白交联剂的来源可以被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含水混合物中,或者可以在混合之前引入到纤维蛋白原组分的水溶液中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水溶液中。
[0087]特定的固体敷料的适合的水分含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预定的应用凭经验决定。
[0088]例如,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较高的水分含量与更柔软的固体敷料相关。因此,在设计用于肢端的伤口的固体敷料中,优选水分含量最低为6%,甚至是6%-44%的范围内。
[0089]同样地,在本发明的其它些实施方案中,较低的水分含量与更刚性的固体敷料相关。因此,在设计用于平整伤口(例如腹部或胸部的伤口)的固体敷料中,优选水分含量为低于6%,甚至更优选为1%-6%的范围内。
[0090]因此,固体敷料的适合的水分含量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每个值为±0.9%):低于53%、低于44%、低于28%、低于24%、低于16%、低于12%、低于6%、低于5%、低于4%、低于3%、低于2.5%、低于2%、低于1.4%、0-12%(不含端值)、0-6%、0-4%、0-3%、0-2%、0-1%、1-16%、1-11%、1-8%、1-6%、1-4%、1-3%、1-2%、和2-4%。
[0091]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中的纤维蛋白原组分可以是已知的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得到的任何适合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组分还可以是纤维蛋白原的功能衍生物或代谢物,例如纤维蛋白原α、β和/或γ链、可溶性纤维蛋白I或纤维蛋白II、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用于特定应用的具体的纤维蛋白原(或功能衍生物或代谢物)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凭经验选择。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纤维蛋白原”意思是包括纤维蛋白原和少量的因子XIII/因子XIIIa、或一些其它这种转氨酶的混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认为这种少量是在根据目前已知的和本领域中可利用的方法和技术纯化之后在哺乳动物纤维蛋白原中发现的量,并且可以是任何量,典型地为0.1-20单位/mL。
[0092]优选地,作为固体敷料的纤维蛋白原组分使用的纤维蛋白原是适合于引入到哺乳动物中的纯化的纤维蛋白原。典型地,这种纤维蛋白原是包括因子XIII/XIIIa并且已经被纯化到适当水平并且病毒灭活的人血浆蛋白的混合物的一部分。用于制备固体敷料的优选的纤维蛋白原水溶液包含约37.5mg/mL的纤维蛋白原,pH为约7.4±0.1,尽管5.5-8.5的pH范围是可接受的。作为纤维蛋白原组分使用的适合的纤维蛋白原已经在本领域中有所描述,例如美国专利5,716,645,并且类似的材料是市售的,例如得自例如Sigma-Aldrich、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Haematologic Technologies和Aniara。
[0093]优选地,纤维蛋白原组分以每平方厘米固体敷料为约1.5-约13.0mg(±0.9mg)纤维蛋白原的量存在,更优选为约3.0-约13.0mg/cm2。然而,取决于固体敷料的特定应用,可以采用更大或更小的量。例如,根据其中需要增加粘着的某些实施方案,纤维蛋白原组分以每平方厘米固体敷料为约11.0-约13.0mg(±0.9mg)的量存在。同样地,根据设计用于处理包含低压血管的某些实施方案,可以使用纤维蛋白原组分的较低水平。
[0094]在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中使用的纤维蛋白原活化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任何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适合的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凝血酶,例如人凝血酶或牛凝血酶,和凝血酶原,例如人凝血酶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凝血因子II、VII、IX和X的混合物);蛇毒,例如巴曲酶、爬虫凝血酶(巴曲酶和因子XIIIa的混合物)、巴西矛头腹蛇酶(bothrombin)、蛇毒类凝血酶(calobin)、fibrozyme、和从巴西矛头蝮(Bothrops jararacussu)的毒液分离的酶;和这些中的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参见例如,Dascombe等人,Thromb.Haemost.78:947-51(1997);Hahn等人,J.Biochem.(Tokyo)119:835-43(1996);Fortova等人,J.Chromatogr.S.Biomed.Appl.694:49-53(1997);和Andriao-Escarso等人,Toxicon.35:1043-52(1997)。
[0095]优选地,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是凝血酶。更优选地,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是哺乳动物凝血酶,尽管在适当的情况中也可使用鸟和/或鱼的凝血酶。尽管可以在固体敷料中使用任何适合的哺乳动物凝血酶,但是对于固体敷料的预定使用来说,用于止血剂层的凝血酶优选是已经充分纯化的并且病毒灭活的人血浆蛋白质的冻干混合物。适合的凝血酶可以得自商业来源例如Sigma-Aldrich、Enzyme ResearchLaboratories、Haematologic Technologies和BiomolInternational。用于制备固体敷料的特别优选的凝血酶水溶液包含效价为约10-2000±50国际单位/mL的凝血酶,更优选效价为约25±2.5国际单位/mL。其它组分可以包括白蛋白(通常为约0.1mg/mL)和甘氨酸(通常为约100mM±0.1mM)。这个特别优选的凝血酶水溶液的pH通常为6.5-7.8,优选为7.4±0.1,尽管5.5-8.5的pH范围也是可以接受的。
[0096]除了止血剂层之外,固体敷料可以任选地另外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层。如本文中使用的,“支撑层”是指维持或改善固体敷料的结构完整性和/或在将这种敷料应用于受伤组织时维持或改善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的结构完整性的材料。
[0097]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支撑层在与被应用于受伤组织的侧面的相对侧面上包括衬垫材料。这种衬垫材料可以借助生理学可接受的粘合剂附着,或者可以是自粘着的(例如通过具有足够的表面静电荷)。优选地,在引入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或溶液之前将衬垫材料置于模具或容器中。可以在引入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或溶液之前将生理学可接受的粘合剂置于衬垫材料上。
[0098]衬垫材料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可再吸收材料或一种或多种不可再吸收材料或其混合物。优选地,衬垫材料是单纯的可再吸收材料。
[0099]可以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和可得到的任何适合的可再吸收材料用于本发明。例如,可再吸收材料可以是蛋白质物质,例如丝制品、纤维蛋白、角蛋白、胶原和/或明胶。或者,可再吸收材料可以是碳水化合物物质,例如藻酸盐、壳多糖、纤维素、蛋白多糖(例如聚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酶及其衍生物(例如透明质酸)、羟基乙酸聚合物、乳酸聚合物、或羟基乙酸/乳酸共聚物。可再吸收材料还可以包括蛋白质物质的混合物或碳水化合物物质的混合物或蛋白质物质与碳水化合物物质的混合物。具体的可再吸收材料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固体敷料的预定应用凭经验选择。
[00100]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可再吸收材料是碳水化合物物质。特别优选的可再吸收材料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在商品名Vicryl(一种羟基乙酸/乳酸共聚物)和DEXON(一种羟基乙酸聚合物)下销售的材料。
[00101]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和可得到的任何适合的不可再吸收材料作为衬垫材料。适合的不可再吸收材料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塑料、硅氧烷聚合物、纸和纸制品、乳胶、纱布等等。
[00102]根据其它优选实施方案,支撑层包括内部的支撑材料。这种内部的支撑材料优选被完全地包含在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内,尽管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其可以位于两个相邻的止血剂层之间。优选地,在引入纤维蛋白原组分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液体含水混合物或溶液过程中将内部的支撑材料置于模具或容器中。
[00103]与衬垫材料中的情况一样,内部的支撑材料可以是可再吸收材料或不可再吸收材料,或其混合物,例如两种或更多种可再吸收材料的混合物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可再吸收材料的混合物或者可再吸收材料和不可再吸收材料的混合物。
[00104]根据其它优选实施方案,支撑层可以包括在敷料的面向伤口的侧面(即,要被应用于受伤组织的侧面)上的正面支撑材料。与衬垫材料和内部的支撑材料中的情况一样,正面支撑材料可以是可再吸收材料或不可再吸收材料,或其混合物,例如两种或更多种可再吸收材料的混合物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可再吸收材料的混合物可能是可再吸收材料和不可再吸收材料的混合物。
[00105]根据其它优选实施方案,固体敷料在止血剂层之外还包括衬垫材料和内部的支撑材料其二者,也就是说,固体敷料包括除止血剂层之外的两个支撑层。根据其它优选实施方案,固体敷料包括除止血剂层之外的正面支撑材料和内部的支撑材料其二者。根据其它优选实施方案,固体敷料包括除止血剂层之外的衬垫材料、正面支撑材料和内部的支撑材料。
[00106]本发明的敷料的各个层可以借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和可以使用的任何适合的方法彼此附着。例如,可以对衬垫材料(在存在时)施加生理学可接受的密封剂,并且随后将止血剂层附着于其上面。
[00107]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生理学可接受的密封剂的剪切强度和/或结构使得衬垫材料可以从在将敷料施用于受伤组织之后由止血剂层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分离。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生理学可接受的密封剂的剪切强度和/或结构使得衬垫材料可以从在将敷料施用于受伤组织之后由止血剂层形成的纤维蛋白凝块分离。
[00108]用于固体敷料的止血剂层的适合的纤维蛋白原和适合的纤维蛋白原活化剂可以得自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和可利用的任何适当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得自商业的供应商,例如Sigma-Aldrich和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和可利用的任何方法从人或哺乳动物血浆提取和纯化;得自由包含根据标准重组DNA技术引入的表达人或哺乳动物血浆蛋白质的基因的血浆或重组的组织培养物、病毒、酵母菌、细菌等衍生的上层清液或糊状物;和/或得自包含已经根据标准转基因技术引入的并且表达所需纤维蛋白原和/或所需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基因的转基因哺乳动物(例如山羊、绵羊、牛)的体液(例如血液、奶、淋巴、尿等)。
[00109]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纤维蛋白原是哺乳动物纤维蛋白原,例如牛族动物的纤维蛋白原、猪科动物的纤维蛋白原、绵羊的纤维蛋白原、马属的纤维蛋白原、山羊的纤维蛋白原、猫科动物的纤维蛋白原、犬科动物的纤维蛋白原、鼠科动物的纤维蛋白原或者人类的纤维蛋白原。根据其它实施方案,纤维蛋白原是鸟的纤维蛋白原或鱼的纤维蛋白原。根据任何这些实施方案,纤维蛋白原可以是重组生产的纤维蛋白原或转基因的纤维蛋白原。
[00110]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是哺乳动物的凝血酶,例如,牛族动物的凝血酶、猪科动物的凝血酶、绵羊的凝血酶、马属的凝血酶、山羊的凝血酶、猫科动物的凝血酶、犬科动物的凝血酶、鼠科动物的凝血酶和人类的凝血酶。根据其它实施方案,凝血酶是鸟的凝血酶或鱼的凝血酶。根据任何这些实施方案,凝血酶可以是重组生产的凝血酶或转基因的凝血酶。
[00111]作为一般的建议,在固体敷料中使用的纤维蛋白原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纯度应该是相关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产生蛋白质的最佳效力和稳定性的纯度。优选地,纤维蛋白原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已经经过多重的纯化步骤,例如沉淀、浓集、渗滤和亲和色谱法(优选免疫亲和色谱法),以便除去在固体敷料的生产、储存和/或使用过程中引起纤维蛋白原和/或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破碎、活化和/或降解的物质。优选通过纯化除去的这种物质的说明性实例包括:蛋白质污染物,例如间-α胰蛋白酶抑制物和前-α胰蛋白酶抑制剂;非蛋白质污染物,例如脂质;和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污染物的混合物,例如脂蛋白。
[00112]优选对在固体敷料中使用的纤维蛋白原活化剂的量进行选择,以便优化其效力和稳定性。同样地,对于固体敷料的特定应用的适合的浓度可以由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凭经验决定。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在纤维蛋白原活化剂是人类的凝血酶时,采用的人凝血酶的量为2.50单位/mg纤维蛋白原组分和0.025单位/mg纤维蛋白原之间(所有数值是±0.001)。其它优选实施方案涉及其中凝血酶的量为0.250单位/mg纤维蛋白原到0.062单位/mg纤维蛋白原的类似的固体敷料,以及其中凝血酶的量为0.125单位/mg纤维蛋白原到0.080单位/mg纤维蛋白原的固体敷料。
[00113]在使用固体敷料过程中,优选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活化剂在将敷料应用于受伤组织时被从出血性伤口流出的患者的内源流体活化。或者,在其中从受伤组织流出的流体不足以提供蛋白质层的充分水合的情况中,纤维蛋白原组分和/或凝血酶可以在将敷料应用于受伤组织之前或过程中通过适合的、生理学可接受的液体活化,所述液体任选地包含任何必需的辅因子和/或酶。
[001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止血剂层还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增补剂,例如生长因子、药物、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和其它化合物。这种增补剂的说明性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例如抑肽酶(aprotonin)、氨甲环酸和ε-氨基己酸;抗生素,例如四环素和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和甲硝唑;抗凝血剂,例如活化的蛋白C、肝素、前列环素、前列腺素(特别是(PGI2)、白细胞三烯、抗凝血酶III、ADP酶、和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活化剂;甾体类,例如地塞米松和用于抑制炎症的前列环素、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和/或细胞分裂素的抑制剂;心血管药物,例如钙通道阻断剂、血管扩张剂和血管收缩剂;趋化物;局部麻醉剂,例如布比卡因;和抗增殖药/抗瘤药例如5-氟尿嘧啶(5-FU)、紫杉酚和/或泰索帝;抗病毒药,例如丙氧鸟苷(gangcyclovir)、齐多夫定、金刚烷胺、阿糖腺苷、利巴韦林(ribaravin)、曲氟尿苷、阿昔洛韦、二脱氧尿苷、和病毒组分或基因产物的抗体;细胞因子,例如α-或β-或γ-干扰素、α-或β-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抗真菌剂,例如大扶康、酮康唑和制霉菌素;驱寄生虫剂,例如喷他脒;抗炎剂,例如α-1-抗-胰蛋白酶和α-1-抗凝乳蛋白酶;麻醉剂,例如布比卡因;镇痛药;防腐剂;激素;维生素和其它营养增补剂;糖蛋白;粘连蛋白;肽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简单的和/或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蛋白多糖;抗血管生成素;抗原;脂质或脂质体;寡核苷酸(有义和/或反义DNA和/或RNA);和基因治疗剂。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中,如果存在,衬垫层和/或内部的支撑层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增补剂。根据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案,治疗性增补剂以大于其在纤维蛋白中的溶解度极限的量存在。
[00115]以下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并不打算正如随后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各种修饰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因此,本发明意在涵盖本发明的修饰和变体,条件是它们落入随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
[00116]通过离体的猪动脉切开术(EVPA)性能试验测定敷料密封受损血管的能力,所述性能试验第一次描述在美国专利6,762,336中。EVPA性能试验评价敷料阻止流体流过猪动脉中的孔的能力。尽管在美国专利6,762,336中描述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可用于评价止血敷料,但是它没能精确地复制体内成功所需的条件。更具体地,在美国专利6,762,336中公开的方法需要在37℃进行试验,而在实际情况中,伤口温度典型地低于该温度。这个降低的温度可以显著地减少纤维蛋白形成的速率及其在创伤患者中的止血效力。参见例如,Acheson等人,J.Trauma 59:865-874(2005)。美国专利6,762,336中的试验还没有要求敷料对损伤组织的高度粘着。因此,通过这种试验不能检测其中形成了纤维蛋白但是敷料没能紧紧地附着于组织的失败模式。另外,在治疗某些创伤患者的情况中,可能超过在该方法中所用的压力(200mHg)。总的说来,其结果是,必须进行典型地涉及小动物(例如大鼠和兔)的许多的动物试验,以便在大的动物、现实的创伤研究和在临床环境中正确地预测敷料性能。
[00117]为了使开发本发明所需的时间量和动物研究数最小化,开发了改进的离体试验方法。为此,对进行敷料试验的基础条件进行改变,并且试验参数的严重程度增加到包括在较低温度(即29-33℃对37℃,代表了现实的伤口温度的实际生理学攻击的试验(Acheson等人,J.Trauma 59:865-874(2005))、更高的压力(即250mmHg对200mmHg)、更长的试验时间(3分钟对2分钟)和更大尺寸的动脉损伤(美国专利6,762,336使用18号针刺扎,而修正的方法使用2.8mm到4mm×6mm的刺孔)进行试验。
[00118]另外,开发新的试验来直接测量敷料对损伤组织的粘着。这两个试验都表现出改进的严格性,因此能够优于先前的离体试验并且效力上可以代替许多体内试验。
[00119]以下是用于以下实施例中的缩写的列表:
CFB:完整的纤维蛋白原缓冲液(100mM氯化钠,1.1mM氯化钙,10mM Tris,10mM柠檬酸钠,1.5%蔗糖,人血清白蛋白(80mg/g的总蛋白)和Tween 80(动物来源的)15mg/g总蛋白)
CTB:完全凝血酶缓冲液(150mM氯化钠、40mM氯化钙、10mM Tris和100mM L-赖氨酸,外加100μg/ml的HSA)
ERL: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
EVPA:离体猪动脉切开术
FD:本发明的止血敷料
HSA:人血清白蛋白
HD:在美国专利6,762,336中公开的“夹层”血纤蛋白密封剂止血敷料
IFB:不完全纤维蛋白原缓冲液。;不含HSA和Tween的CFB
PETG:乙二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PG:聚丙烯
PVC:聚氯乙烯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
实施例1
[00120]切取衬垫材料(DEXON)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31.7、25.9、20.16、14.4、8.64、和4.3mg/ml。在将2ml的纤维蛋白原递送到模具中时,这会产生13、11、9、7、5、3或1.5mg/cm2的纤维蛋白原剂量。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凝血酶的浓度使得在如下所述与纤维蛋白原溶液混合时,组合物会产生包含0.1单位/mg纤维蛋白原的溶液。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冻结,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将冻结的敷料置于预先冷却的GenesisTM冷冻干燥器(Virus,Gardiner,NY)中。将小室密封并且使温度平衡。然后将小室抽空并将敷料通过一级和二级的干燥周期冻干。
[00121]将敷料从冷冻干燥器取出,密封在箔袋中并且在试验前在室温下储存。随后,对敷料进行EVPA、粘着和重量试验的评价。
[00122]结果在以下表中给出并且用图表表示在图3A-3C中。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的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13mg/cm2 |
6/6 |
4.0 |
0.0 |
198.0 |
12.6 |
11mg/cm2 |
6/6 |
3.8 |
0.4 |
163 |
48.5 |
9mg/cm2 |
5/6 |
3.0 |
0.0 |
88 |
20.0 |
7mg/cm2 |
6/6 |
3.2 |
0.4 |
93 |
17.6 |
7mg/cm2 |
5/6 |
3.0 |
0.0 |
94.7 |
8.2 |
5mg/cm2 |
5/5 |
2.8 |
0.4 |
76 |
34.2 |
3mg/cm2 |
5/5 |
2.4 |
0.5 |
48 |
27.4 |
1.5mg/cm2 |
0/6 |
0.1 |
0.2 |
4.7 |
11.4 |
实施例2
[00123]如下生产单块的敷料: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24]对于所有的敷料,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冷却器取出并且置于在冷却器上预冷的铜板上。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上所述将敷料冻干。在完成之后,将敷料储存在包含5克干燥剂的低水分传递箔袋中。
[00125]使用与上述相同的材料如前所述1生产三层敷料。随后将敷料在100%相对湿度和37℃条件下放置不同的时间,以便使其相对的水分含量增加到期望的水平。对敷料进行视觉上的评价并且评价其手感和其它物理性质。在这种评价之后,对每个敷料的样本进行试验,以测定它们的水分含量。对其余的敷料进行EVPA、粘着和重量保持试验的性能试验。
结果
[00126]试验的结果在以下表中给出:
表1:本发明的固体敷料的性能数据
在37℃对100%湿度的暴露时间(分钟) |
水分% |
EVPA#通过/总计 |
剥离试验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g)(平均±标准差) |
0 |
2.5 |
2/2 |
4.0±0 |
148±28.3 |
1 |
5.8 |
2/2 |
3.5±0.71 |
123±7.1 |
15 |
16 |
2/2 |
2.5±0.71 |
108±14.1 |
45 |
24 |
2/2 |
4.0±0 |
168±0 |
60 |
28 |
2/2 |
4.0±0 |
273±7.1 |
225 |
44 |
2/2 |
2±0 |
58±14.1 |
1200 |
52 |
ND |
ND |
ND |
表2:三层敷料的性能数据
在37℃对100%湿度的暴露时间(分钟) |
水分% |
EVPA#通过/总计 |
剥离试验粘着 |
重量保持(g)(平均) |
0 |
3 |
1/1 |
2.0 |
78 |
15 |
22 |
1/1 |
2.0 |
78 |
60 |
33.7 |
0/1 |
0.5 |
28 |
表3:本发明的固体敷料的完整性和手感特征
表4:三层敷料的完整性和手感特征
结论:
[00127]该单块敷料在非常高的水分水平能够充分地起作用。发现差不多28%的水分保持完全的功能性。在水分含量升高到44%时,敷料仍能起作用,然而它们的一些活性有所降低。更高的水分水平也可以保持一些功能。原始的敷料在2.5%的水分含量时不是柔软的,但是在水合之后具有其它所有所需性质,包括外观、平整表面、完整性、快速和不复杂的水合和光滑的外观。一旦水分含量增加到5.8%,单块敷料变得柔软,但是仍保持其功能性和合乎需要的特征。它们保持其柔软性,没有卷曲或损失其完整性或者看起来在水合之前形成过多的纤维蛋白。
[00128]这与三层敷料形成对照,所述三层敷料在添加水分时开始丧失其合乎需要的特征,并且在水分增加到33%时完全地丧失。
实施例3
[00129]对于使用衬垫的敷料,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对于没有衬垫材料的敷料,将PETG 2.4×2.4cm模具置于-80℃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30]对于所有的敷料,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敷料冻干。
[00131]在EVPA试验中对两个组进行性能试验。另外,还在粘着和重量保持试验中试验具有衬垫的组。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的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衬垫 |
6/6 |
3.7 |
0.5 |
153 |
37.3 |
无衬垫 |
9/12 |
|
|
|
|
结论:
[00132]用衬垫材料配制的敷料很好地起作用,所有的敷料都通过了EVPA试验,并且具有高的粘着和重量保持数值。没有衬垫材料的敷料在EVPA试验中不那么十分有效,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们的75%通过了EVPA试验。没有衬垫,未能进行其它试验。不使用衬垫制成的敷料成功地通过EVPA试验显示,这些敷料在处理动脉损伤方面是有效的,在处理静脉和小血管损伤方面甚至是更有效。
实施例4
[00133]对于所有的敷料,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对于内部分散有撕碎的Vicryl网状物的组,将这种支撑材料切割为大约1mm×1mm的碎片并且在填充模具之前分散在凝血酶溶液内。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使用Luer锁紧套口终止端被去掉的由10mL或3mL聚丙烯注射器(Becton Dickinson)制成的圆柱状模具。将活塞分别抽出到6mL和2mL标记处。对于利用衬垫的敷料,切取支撑材料并且置于每个模具中并且向下按压,直到其与活塞邻接。在制备之后,将模具直立放置并用干冰包围,在顶部留有暴露的开口。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10mL模具中,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3mL模具中,使其冻结5分钟。然后将模具置于-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并且如上所述冻干。
[00134]在从冷冻干燥器取出之后,将两个组都在改进的EVPA试验中进行性能试验。简而言之,塑料泡沫模型在动脉上滑动。这个覆盖物其中具有一个孔,与动脉和周围组织中的孔相对应。向敷料的表面添加温热的盐水并且将模具立即穿过泡沫中的孔传递到动脉表面。然后按下活塞并且用手保持3分钟,之后将模具撤回并继续按压活塞。这时,为动脉加压并且继续如前所述进行试验。
结果
支撑材料 |
模具尺寸 |
在250mmHg时的EVPA结果 |
最大压力 |
无 |
10ml |
通过 |
>250mmHg |
Dexon Mesh Backing |
10ml |
通过 |
同上 |
同上 |
3ml |
通过 |
同上 |
撕碎的Dexon网状物(分散的) |
10ml |
通过 |
同上 |
同上 |
3ml |
失败 |
150mm Hg |
结论:
[00135]不包括衬垫或DEXON网状物衬垫的敷料很好地起作用,全部都通过250mmHg的EVPA试验。在整个组合物中分散有支撑材料时,敷料也很好地起作用,大尺寸(10mL模具)敷料保持完整的250mmHg压力,而较小的敷料保持150mmHg的压力。这表明支撑材料的使用是可选的,并且其位置可以随意地在敷料的‘衬垫’上,或者是分散在整个组合物中。
实施例5
[00136]如下生产在敷料的“背面”(即,伤口不朝向伤口的侧面)上有支撑材料的敷料:首先切取网状物支撑材料并将其放置在每个PETG 10×10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37]对于在敷料的“正面”(即,朝向伤口的侧面)上有支撑材料的敷料,在模具中没有任何支撑材料的情况下生产这些敷料。在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分配在模具(参见以下)之后立即将支撑网状物置于敷料的顶上,并且在其冻结之前将其轻轻地按压到表面中。在所有其它方面,敷料的生产如下所述。
[00138]对于所有的敷料,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铝板具有在中间钻成的0.25英寸孔,并且连接有接头,以便一段管子可以连接于真空源。将模具在铝板中的孔上方居中并且打开真空。真空有两个作用:阻止模具移动和保持其相对于铝板为平整的。将35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5.25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在如上所述填充模具并且施加支撑材料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前所述将敷料冻干。
[00139]在EVPA试验中对两个组进行性能试验。另外,还在粘着和重量保持试验中试验具有衬垫的组。
结果:
支撑材料(网状物)取向 |
EVPA#通过/总计 |
粘着试验评分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背面(远离受伤位置) |
6/6 |
3.5 |
0.5 |
136 |
49 |
正面(紧邻受伤位置) |
6/6 |
3.8 |
0.4 |
163 |
32 |
结论:
[00140]使用任何取向的衬垫材料配制的敷料都很好地起作用,所有的敷料都通过了EVPA试验,并且具有高的粘着和重量保持数值。这表明支撑材料可以随意地在敷料的‘背面’上,或者是在组合物的‘正面’。
实施例6
[00141]将衬垫材料(DEXON)置于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42]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nzyme ResearchLaboratories(ERL),批号3114)。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143]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产生12.5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3120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144]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预冷的铜板上。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这些结果表示在图4A和4B中。
实施例7
[00145]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3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以下量:2.5、0.25、0.1、0.05、0.025、0.016、0.0125和0.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在混合前的624、62.4、25、12.5、6.24、3.99、3.12、和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然后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这些结果表示在图4A和4B中。
实施例8
[00146]将衬垫材料置于2.4×2.4cm PVC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T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以下量:0.125、0.025、0.0125、0.00625和0.003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在混合前的31.2、6.24、3.12、1.56和0.78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这些结果表示在图4A和4B中。
实施例9
[00147]将衬垫材料置于2.4×2.4cm PVC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将包含3克纤维蛋白原(SigmaLot#F-3879)的小瓶从-2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在4℃放置18小时。然后将瓶子从冷却器取出并且使其回温到室温,维持60分钟。向瓶子中加入60ml的37℃的水并且将其在37℃混合15分钟。在处于溶液中之后,将纤维蛋白原在室温下相对于不完全纤维蛋白原缓冲液(IFB,为不含HSA和Tween的CFB)透析4小时。在四小时结束时,加入HSA到80mg/g总蛋白的浓度,和加入Tween 80(动物来源的)到15mg/g总蛋白的浓度。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以下量:2.5、0.25、0.125、0.083和0.0625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在混合前的624、62.4、31.2、20.8和15.6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这些结果表示在图4A和4B中。
实施例10
[00148]将衬垫材料置于2.4×2.4cm PVC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切取第二片的PETG塑料,以便安装在模具的顶部并且通过位于模具的每个端部的夹子固定就位,产生封闭式模具。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06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以下量:2.5、0.25、0.125、0.083和0.062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之后),其相当于在混合之前的624、62.4、31.2、20.8和15.6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这些结果表示在图4A和4B中。
实施例11
[00149]将衬垫材料置于2.4×2.4cm PVC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切取第二片的PETG塑料,以便安装在2.4×2.4模具的顶部并且通过利用位于模具的每个端部的夹子固定就位,产生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将包含3克纤维蛋白原(Sigma Lot#F-3879)的小瓶从-2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在4℃放置18小时。然后将瓶子从冷却器取出并且使其回温到室温,维持60分钟。向瓶子中加入60ml的37℃的水并且将其在37℃混合15分钟。在处于溶液中之后,将纤维蛋白原相对于IFB透析。在四小时结束时,加入HSA到80mg/g总蛋白的浓度,和加入Tween?80(动物来源的)到15mg/g总蛋白的浓度。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以下量:2.5、0.25、0.125、0.1和0.083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在混合之前的624、62.4、31.2、24.96和20.79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然后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这些结果表示在图4A和4B中。
实施例12
[00150]将衬垫材料置于2.4×2.4cm PVC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切取第二片的PETG塑料,以便安装在模具的顶部并且通过利用位于模具的每个端部的夹子固定就位,产生封闭式模具。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51]将包含3克纤维蛋白原(Sigma,批号F-3879)的小瓶从-2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在4℃放置18小时。然后使瓶子回温到室温,维持60分钟。向瓶子中加入60ml的37℃的水并且将其在37℃混合20分钟。在处于溶液中之后,将纤维蛋白原相对于IFB透析。在四小时结束时,加入人血清白蛋白(HSA)到80mg/g总蛋白的浓度,和加入Tween 80(动物来源的)到15mg/g总蛋白的浓度。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152]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以下量:2.5、0.25、0.125、0.08和0.06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之后),其相当于在混合之前的624、62.4、31.2、20.8和15.6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下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
三层(夹层)敷料
[00153]使用在美国专利6,762,336中所述的方法,使用与生产上述单块敷料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相同来源生产三层敷料。
结果
[00154]EVPA和粘着试验的结果分别表示在图4A和4B中。
结论(实施例6-12):
[00155]使用2.5到0.025凝血酶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生产的敷料在两个试验中都是有效的,而具有更大或更小的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比例的那些无效。在2.5到0.05凝血酶单位/mg纤维蛋白原的范围观察到显著更大的活性。在0.25到0.062凝血酶单位/mg纤维蛋白原的范围内观察到大大改善的性能,而在0.125到0.08凝血酶单位/mg纤维蛋白原的范围内观察到最佳的性能。这与使用美国专利6,762,336中所述方法生产的敷料形成对比,所述使用美国专利6,762,336中所述方法生产的敷料在12.5凝血酶单位/mg纤维蛋白原时得到全部的性能,在凝血酶浓度降低到低于12.5凝血酶单位/mg纤维蛋白原时产生不可接受的性能,在1.4凝血酶单位/mg纤维蛋白原时实质上没有保留任何活性。在性能的极限和最佳水平的两方面的这种差异在已知如下的情况下是更加深刻的,即,美国专利6,762,336的三层敷料的性能随使用降低量的凝血酶而降低而本文中所述的敷料在这个范围内表现出增加的活性。
实施例13
[00156]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将一组敷料在第0天冷冻干燥,而其余的敷料在-80℃冻结保存。将第二组敷料在第7天冷冻干燥并将第三组敷料在第十四天冷冻干燥。
[00157]在所有的敷料已经冷冻干燥之后,使用本文中所述的EVPA、粘着、和重量试验对它们进行试验。
结果:
冷冻干燥前冻结的天数 |
EVPA#通过/总计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0 |
5/6 |
3.5 |
0.5 |
168.0 |
63.2 |
7 |
6/6 |
3.8 |
0.4 |
164.7 |
29.4 |
14 |
6/6 |
3.7 |
0.5 |
139.7 |
39.7 |
这些结果还图解表示在图5A和5B中。
结论:
[00158]充分混合的冻结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组合物在7和14天保持稳定和有作用,性能没有明显的退化。预期更长的储存时间产生类似的结果。
实施例14
[00159]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60]第1组敷料(不含白蛋白,不含Tween 80):在100mM氯化钠、1.1mM氯化钙、10mM Tris、10mM柠檬酸钠、和1.5%蔗糖中配制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
[00161]第2组敷料(不含白蛋白,含Tween 80):在100mM氯化钠、1.1mM氯化钙、10mM Tris、10mM柠檬酸钠、和1.5%蔗糖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加入Tween 80(动物来源的)到15mg/g总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
[00162]第3组敷料(含白蛋白,不含Tween 80):在100mM氯化钠、1.1mM氯化钙、10mM Tris、10mM柠檬酸钠、和1.5%蔗糖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加入HSA到80mg/g总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
[00163]第4组敷料(含白蛋白,含Tween 80):在100mM氯化钠、1.1mM氯化钙、10mM Tris、10mM柠檬酸钠、和1.5%蔗糖(纤维蛋白原完全缓冲液)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另外,加入HSA到80mg/g总蛋白和加入Tween 80(动物来源的)到15mg/g总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 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溶液置于冰上。
[00164]在150mM氯化钠、40mM氯化钙、10mM Tris和100mM L-赖氨酸中配制凝血酶,外加100μg/ml的HSA。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溶液置于冰上。
[00165]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溶液,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溶液。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溶液和300微升的凝血酶溶液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
结果:
制剂 |
EVPA#通过/总计 |
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Alb-Tween |
0/6 |
0.8 |
1.0 |
24.0 |
26.3 |
-Alb+Tween |
3/6 |
3.3 |
0.8 |
114.7 |
40.8 |
+Alb-Tween |
V6 |
1.7 |
1.0 |
45.0 |
39.9 |
+Alb+Tween |
5/6 |
3.5 |
0.5 |
131.3 |
32.0 |
结论:
[00166]结果表明,加入白蛋白改善敷料性能。加入Tween甚至进一步改善性能。二者的组合产生最好的性能。
实施例15
[00167]模具由一对铝板组成,所述铝板由3/16″Plexiglas的塑料间隔物分开,塑料间隔物具有在其中切割的1″×1″的正方形切口。在使用中,切口的开口侧面指向垂直安装的板-间隔物-板“夹层”的顶部,所述板-间隔物-板的“夹层”合起来形成用于敷料的模具。通过将模具浸渍在干冰丸中预先冷却,顶部略处于干冰的上面。然后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模具中。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纤维蛋白原浓度以生产在最终产品中具有13mg/cm2纤维蛋白原的敷料。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在最终的敷料中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
[00168]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冷却到期望的温度(2、4、6和8℃)并且混合在预先冷却的15mL锥形管中并且使用高速涡流混合5秒,之后分配到模具中。然后使用血清学移液器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混合物移液到模具中。
结果:
结论:
[00169]制造了包括38-57%游离α链并且不含γ-γ二聚物的功能性敷料。
实施例16
[00170]模具由用3/16″Plexiglas的塑料间隔物分开的一对铝板或钢板组成,所述塑料间隔物具有在其中切割的1″×1″正方形切口。在使用中,切口的开口侧面指向垂直安装的板-间隔物-板“夹层”的顶部,所述板-间隔物-板“夹层”一起形成用于敷料的模具。在一些组中,使用薄的塑料(PVC)衬里提供用于模型冷却板的产品接触面。将模具预先冷却到期望的温度,切取衬垫材料并且放置在每个模具中。
[00171]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纤维蛋白原浓度以生产在最终产品中具有13mg/cm2纤维蛋白原的敷料。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在最终的敷料中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
[00172]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分配到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冻结,然后保持在-80℃,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上所述将敷料冻干。在完成之后,将敷料储存在包含5克干燥剂的低水分传递箔袋中。
[00173]随后,如前所述对敷料进行EVPA、粘着试验方面的性能评价。通过如上所述的凝胶电泳试验对所生产的敷料进行生物化学表征。
结果:
结论:
[00174]生产的敷料通过全部的性能试验。游离的α链的百分比为46-56%,而在任何敷料中都没有可检测的γ-γ二聚物。
实施例17
[00175]模具由一对铝板组成,所述铝板由3/16”Plexiglas的塑料间隔物分开,塑料间隔物具有在其中切割的1″×1”的正方形切口。在使用中,切口的开口侧面指向垂直安装的板-间隔物-板“夹层”的顶部,所述板-间隔物-板的“夹层”合起来形成用于敷料的模具。通过将模具浸渍在干冰丸中预先冷却,顶部略处于干冰的上面。然后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模具中。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纤维蛋白原浓度以生产在最终产品中具有13mg/cm2纤维蛋白原的敷料。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在最终的敷料中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
[00176]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保持在冰上,并且进行如下操作:加入到预先冷却的15mL锥形管中并且使用高速涡流混合5秒,并且随后使用血清学移液器移液到模具中;或者加载在用于分配纤维蛋白原的60mL注射器和用于分配凝血酶的3mL注射器中,将注射器置于线性注射器泵中,并且使用管子将每个注射器连接于T形连接件的相对末端。然后启动泵并且使用连接件的底部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混合物分配到模具中。
[00177]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冻结,然后保持在-80℃,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上所述将敷料冻干。在完成之后,将敷料储存在包含5克干燥剂的低水分传递箔袋中。
[00178]随后,如前所述对敷料进行EVPA、粘着试验方面的性能评价。通过如上所述的凝胶电泳试验对所生产的敷料进行生物化学表征。
结果:
结论:
[00179]生产的敷料在全部的性能试验中都失败了。这些敷料中的游离α水平为100%,显示原来的纤维蛋白原完全转化为纤维蛋白Ia。γ-γ二聚物水平为55-58%。在用于混合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不同方法之间没有差异。
实施例18
[00180]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12)。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以下量: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0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
[00181]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将2.4ml的纤维蛋白原移液到12×75mm、预先冷却的管中,随后添加360μl的凝血酶。将管涡旋3秒,取出897μl的等分试样并且移液到模具中。生产六个时间点(25秒、1、2、3、5、和8分钟)和一个对照敷料。对照敷料没有进行预先混合,将780μl的纤维蛋白原和117μl的凝血酶同时移液到在干冰上的模具中。在为每个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
结果:
nt:未进行试验
结论:
[00182]生产了游离α水平为0-42%的完全功能性的敷料
实施例19
[00183]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184]在CFB中配制Enzyme Research Laboratories(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2。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185]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186]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将几个组置于钢冷冻干燥器架子上。架子温度如下:-10℃、-20℃、-30℃、和-40℃并且将模具置于架子上30分钟,以便进行平衡。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在冷冻干燥器内部在设定温度下保持30分钟。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如前所述冷冻干燥。
[00187]另外,通过放置在被置于干冰上面的铝板上生产2组敷料。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在干冰上保持5分钟,或者将它们置于液氮上30秒。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如前所述冷冻干燥。
[00188]对冻干的敷料进行EVPA、粘着和重量试验方面的性能试验。另外,使用所述的凝胶电泳试验对它们进行分析。
结果:
结论:
[00189]生产的敷料具有10%-33%的游离α链水平,并且没有可检测到的γ-γ二聚物。性能与游离α链的水平以及与冻结温度反相关。
实施例20
[00190]在CFB中配制浓度为35mg纤维蛋白原/ml的人纤维蛋白原(Sigma,St.Louis),在CTB中配制87.5U/ml的牛凝血酶(Sigma,St.Louis)。调节缓冲液的pH以便适合每个孔的目标pH。
[00191]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pH范围都是5.5-8.5,增量为0.5单位。使用两个试验温度,4℃和24℃。该实验在平底96孔ELISA板(Nalgene,VWR)中进行。
[00192]将100μl的纤维蛋白原移液到96孔板的每个孔中(3.5mg/孔),随后添加100μl的凝血酶(8.75U/孔)。参见以下的板的设置。将板培养10分钟,之后进行评价。通过倒置来检测凝块形成和粘着、以及检测不透明性来评价凝块形成和结构。
板的设置:
结果:
室温的板:
[00193]在所有孔中都形成了凝块。pH5.5和6.0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范围都具有非常不透明的凝块。pH6.5的纤维蛋白原在使用pH5.5-7.0的凝血酶时具有不透明的凝块。在凝血酶超过pH7.5时,凝块是透明的。pH水平为7.0和更高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水平形成透明的凝块。结果表示在图6A中。
4℃板:
[00194]在所有孔中都形成了凝块。pH5.5和6.0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范围都具有非常不透明的凝块。pH6.5的纤维蛋白原在使用pH5.5-7.0的凝血酶时具有不透明的凝块。在凝血酶超过pH 7.5时,凝块是透明的。pH水平为7.0和更高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水平形成透明的凝块。结果表示在图6B中。
粘着:
[00195]通过将板倒置在纸巾上并且轻轻地敲打板的背面来测定凝块的粘着。在30秒之后将板取出并且将凝块保留在板中看作是粘着的,而凝块落在纸巾上看作是未粘着的.
观察结果:
[00196]尽管凝块在它们的不透明性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使用pH5.5和6.0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凝块缺乏粘着性。在凝血酶pH为5.5-7.0时,pH6.5的纤维蛋白原也是这样。一旦纤维蛋白原pH为7.0或更大,在试验的所有凝血酶pH范围都形成了粘性的凝块。对于室温和4℃的板来说,情况都是这样。
结论:
[00197]从这些结果测定了敷料优选具有为pH7.0或更大的纤维蛋白原,但是凝血酶的pH可以从5.5到8.5变化。
实施例21
[00198]在改进的CFB(不含氯化钙)中配制浓度为35mg纤维蛋白原/ml的人纤维蛋白原(Sigma,St.Louis),在改进的CTB(不含氯化钙)中配制87.5U/ml的牛凝血酶(Sigma,St.Louis)。调节缓冲液的pH以便适合每个孔的目标pH。
[00199]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pH范围都是5.5-8.5,增量为0.5单位。使用两个试验温度,4℃和24℃。该实验在平底96孔ELISA板(Nalgene,VWR)中进行。
[00200]将100μl的纤维蛋白原移液到96孔板的每个孔中(3.5mg/孔),随后添加100μl的凝血酶(8.75U/孔)。参见以下的板的设置。将板培养10分钟,之后进行评价。通过倒置来检测凝块形成和粘着、以及检测不透明性来评价凝块形成和结构。
板的设置:
结果:
室温的板:
[00201]在所有孔中都形成了凝块。pH5.5和6.0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范围都具有非常不透明的凝块。pH6.5的纤维蛋白原在使用pH5.5-8.5的凝血酶时的凝块不是不透明的,这与先前的结果不同。使用pH超过7.5的凝血酶时,凝块是透明的。pH水平为6.5和更高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水平都形成凝块。结果表示在图6C中。
4℃的板:
[00202]在所有孔中都形成了凝块。pH5.5和6.0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范围都具有非常不透明的凝块。pH6.5的纤维蛋白原在使用pH5.5-7.0的凝血酶时具有不透明的凝块。在凝血酶超过pH7.5时,凝块是透明的。pH水平为7.0和更高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所有pH水平都形成凝块。结果表示在图6D中。
粘着:
[00203]通过将板倒置在纸巾上并且轻轻地敲打板的背面来测定凝块的粘着。在30秒之后将板取出并且将凝块保留在板中看作是粘着的,而凝块落在纸巾上看作是不粘着的。
观察结果:
[00204]尽管凝块在它们的不透明性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使用pH5.5和6.0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凝块缺乏粘着性。一旦纤维蛋白原的pH为6.5或更大,则在试验的所有凝血酶pH范围都形成粘性的凝块。对于室温和4℃的板来说,情况都是这样。这些结果与其中在缓冲液不含CaC12时pH6.5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粘性凝块的先前结果不同。
结论:
[00205]从这些结果确定了在没有CaC12的存在下,敷料的纤维蛋白原的pH应该是6.5或更大,但是凝血酶的pH可以从至少5.5到8.5变化。
实施例22
[00206]在CFB中配制浓度为35mg纤维蛋白原/ml的人纤维蛋白原(Sigma,St.Louis)。在CTB中配制87.5U/ml的牛凝血酶(Sigma,St.Louis)。调节缓冲液的pH以便适合每个孔的目标pH。在一次性的2.4×2.4cm组织学模具中生产敷料。可吸收的衬垫材料。注射器(2.0ml)。在干冰上垂直、双向冷冻。
[00207]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2.4×2.4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08]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Sigma)。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如下所示调节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09]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如下所示调节凝血酶的最终的pH。使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10]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然后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之间。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孔用于注射凝血酶。这些孔位于模具的相对末端,而第三个孔位于模具顶部的中心,用作排气口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分别为两个3ml注射器填充2.0ml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然后通过模具端部的两个孔将它们同时注射到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模具用干冰丸覆盖并且使其冻结2分钟,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两个小时,之后放置在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
生产敷料的组合:
敷料编号 |
纤维蛋白原pH |
凝血酶pH |
1 |
5.5 |
6.0 |
2 |
6.0 |
6.5 |
3 |
6.5 |
8.0 |
4 |
7.0 |
7.0 |
5 |
7.5 |
7.0 |
6 |
8.0 |
7.5 |
7 |
8.5 |
7.5 |
评价标准
[00211]对敷料评价其外观。通过生产基于纤维蛋白密封剂的敷料的广泛实验确定了似乎是由大量粉末材料制成的敷料表现较差。类似地,在敷料中预先形成的纤维蛋白的视觉检测结果与性能反相关,因为这表示敷料具有差的粘着性。还容易地评价了水合的容易程度和速率,预测以均匀的方式容易地和快速地水合的敷料具有好的敷料性能。最后,形成由密集的和均匀的纤维蛋白组成的凝块的能力对于好的性能也是需要的,并且可以视觉上进行评价。
[00212]对所有的敷料进行视觉上的评价。另外,将敷料1-4和6用2ml的37℃水水合,并且视觉上评价水合速度、形成凝块的能力、和它们的随后的粘着性。
结果:
冷冻干燥后的外观:
[00213]通过目视标准容易地评价所有的敷料(参见图7A和7B)。敷料1和2相对于其它敷料是非常粉末化的。粉末的敷料的相对比例随着纤维蛋白原pH的增加而降低。
[00214]敷料1和2具有一些预先形成的纤维蛋白,其可以在以下图中看见,为密集的白色混色斑纹区域,而敷料3、4和6具有大量的预先形成的纤维蛋白并且溶解缓慢。相比之下,敷料编号5具有高的完整性并且没有视觉可检测到的预先形成的纤维蛋白。这些结果总结在下表中。
敷料编号 |
纤维蛋白原pH |
凝血酶pH |
完整性 |
预先形成的纤维蛋白 |
水合速度 |
1 |
5.5 |
6.0 |
非常粉末化 |
是 |
中等 |
2 |
6.0 |
6.5 |
粉末化 |
同上 |
同上 |
3 |
6.5 |
8.0 |
好 |
大比例 |
困难和缓慢 |
4 |
7.0 |
7.0 |
优异 |
是 |
同上 |
5 |
7.5 |
7.0 |
同上 |
否 |
未试验 |
6 |
8.0 |
7.5 |
同上 |
大比例 |
困难和缓慢 |
7 |
8.5 |
7.5 |
同上 |
是 |
未试验 |
结论
[00215]敷料特征在上表中给出。所有的敷料都在pH范围的所有部分形成凝块。纤维蛋白原pH为5.5-6.0和凝血酶为6.0-6.5的那些在水合前具有最小的完整性。它们还在水合之前形成少量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pH为6.5-7.0和凝血酶pH为8.0-7.0的那些具有更大的完整性,但是在水合形成前更多的纤维蛋白。使用8.0-8.5的纤维蛋白原和7.5的凝血酶制成的敷料具有好的完整性,但是表现出水合前形成的大量纤维蛋白并且难以水合。相比之下,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都是pH7.0时,得到的敷料具有优异的完整性和较小量的预先形成的纤维蛋白。使用pH7.5的纤维蛋白原和pH7.0的凝血酶的组合得到最佳的敷料。
实施例23
[00216]切取衬垫材料(DEXON)并且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切取第二片的PETG塑料,以便安装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通过添加位于模具的每个端部的夹子固定就位。这样将模具封闭。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17]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批号310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18]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19]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直立(垂直)位置的两个铝板之间,然后放置在干冰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作纤维蛋白原的入口,第二个孔用来作凝血酶的入口,第三个孔用于释放模具中的任何空气。为一个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将0.78ml的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每个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并且如前所述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粘着试验评分(平均±标准差) |
封闭的/直立的 |
5/5 |
3.4+0.5 |
结论:
[00220]从这些结果确定了使用7.3-7.5的总的pH生产的敷料产生优异的性能。
实施例24
[00221]对于使用衬垫的敷料,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22]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23]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24]在分配之前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铜板上。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开放的/水平的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实施例25
[00225]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26]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27]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28]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封闭的/直立的 |
5/5 |
3.4 |
0.5 |
实施例26
[00229]对于所有的敷料,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30]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对于内部分散有撕碎的Vicryl网状物的组,将这种支撑材料切割为大约1mm×1mm的碎片并且在填充模具之前分散在凝血酶溶液内。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31]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使用Luer锁紧套口终止端被去掉的由10mL或3mL聚丙烯注射器(Becton Dickinson)制成的圆柱状模具。将活塞分别抽出到6mL和2mL标记处。对于利用衬垫的敷料,切取支撑材料并且置于每个模具中并且向下按压,直到其与活塞邻接。在制备之后,将模具直立放置并用干冰包围,在顶部留有暴露的开口。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10mL模具中,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3mL模具中,使其冻结5分钟。然后将模具置于-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并且如所述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管状的(注射器) |
3/3 |
小结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开放的/水平的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封闭的/直立的 |
5/5 |
3.4 |
0.5 |
|
|
管状的(注射器) |
3/3 |
|
|
|
|
结论:
[00232]生产的敷料通过了用于生产条件的EVPA。
实施例27
[00233]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34]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35]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36]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移液器 |
5/5 |
3.4 |
0.5 |
实施例28
[00237]对于使用衬垫的敷料,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38]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39]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40]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重复移液器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实施例29
[00241]将衬垫材料置于2.4×2.4cm PVC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42]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43]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44]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注射器 |
4/4 |
3.8 |
0.5 |
实施例30
[00245]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10×10cm模具中。将50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46]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47]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48]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铝板上,铝板位于干冰的上面。铝板具有在中间钻成的0.25英寸孔,并且连接有接头,以便一段管子可以连接于真空源。将模具在铝板中的孔上方居中并且打开真空。真空有两个作用:阻止模具移动和保持其相对于铝板为平整的。将35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5.25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在如上所述填充模具并且施加支撑材料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混合和倾注 |
6/6 |
3.8 |
0.4 |
163 |
31.5 |
实施例31
[00249]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50]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289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51]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
[00252]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根据厂商的说明书将得自IJ Fisner的两个自动分配系统组合。为一个注射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个注射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0.78ml的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分配器 |
5/5 |
4.0 |
0.0 |
小结: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移液器 |
5/5 |
3.4 |
0.5 |
|
|
重复移液器 |
6/6 |
3.7 |
0.5 |
153 |
37.3 |
注射器 |
4/4 |
3.8 |
0.5 |
|
|
混合和倾注 |
6/6 |
3.8 |
0.4 |
163 |
31.5 |
分配器 |
5/ 5 |
4.0 |
0.0 |
|
|
结论:
[00253]使用许多种填充技术生产的敷料都通过对它们进行的试验。这表明在各种填充方法的情况下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组分产生可接受的混合。
实施例32
[00254]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55]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56]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57]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单向的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实施例33
[00258]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59]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60]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61]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双向的 |
5/5 |
3.4 |
0.5 |
实施例34
[00262]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63]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对于内部分散有撕碎的Vicryl网状物的组,将这种支撑材料切割为大约1mm×1mm的碎片并且在填充模具之前分散在凝血酶溶液内。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64]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使用Luer锁紧套口终止端被去掉的由10mL或3mL聚丙烯注射器(Becton Dickinson)制成的圆柱状模具。将活塞分别抽出到6mL和2mL标记处。对于利用衬垫的敷料,切取支撑材料并且置于每个模具中并且向下按压,直到其与活塞邻接。在制备之后,将模具直立放置并用干冰包围,在顶部留有暴露的开口。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10mL模具中,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3mL模具中,使其冻结5分钟。然后将模具置于-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并且如所述冻干。
结果:
结论:
[00265]在各种条件下生产和冻结的敷料都通过了对各个实施例进行的试验。可以在各种条件下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合并为液体并冻结。
实施例35
[00266]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67]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68]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69]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外观 |
1.5×1.5cm |
5/5 |
3.4 |
0.5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实施例36
[00270]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71]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72]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外观 |
2.4×2.4cm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实施例37
[00273]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10×10cm模具中。将50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74]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75]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76]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铝板具有在中间钻成的0.25英寸孔,并且连接有接头,以便一段管子可以连接于真空源。将模具在铝板中的孔上方居中并且打开真空。真空有两个作用:阻止模具移动和保持其相对于铝板为平整的。将35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5.25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在如上所述填充模具并且施加支撑材料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外观 |
10×10cm |
6/6 |
3.8 |
0.4 |
163 |
31.5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实施例38
[00277]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3.7×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78]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79]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80]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为一个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将3.1ml的纤维蛋白原和0.465ml的凝血酶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每个模具都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外观 |
3.7×2.4cm |
5/5 |
3.4 |
0.5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实施例39
[00281]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圆形的63.6cm2模具中。将50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上面。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82]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83]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84]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将22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3.3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在填充模具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实施例40
[00285]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圆形的63.6cm2模具中。将50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上面。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86]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87]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88]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对于5.2×5.6cm模具,将10.1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1.5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13.0×8.0cm的模具接收36ml的纤维蛋白原和5.4ml的凝血酶。7.0×3.0cm的模具接收7.3ml的纤维蛋白原和1.1ml的凝血酶。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外观 |
5.2×5.6cm |
|
|
|
|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13.0×8.0cm |
8/8 |
3.3 |
1.0 |
99 |
43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7.0×3.0cm |
3/3 |
4 |
0 |
121 |
55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实施例41
[00289]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圆形的63.6cm2模具中。将50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上面。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90]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2)。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91]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92]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对于5.5×6.0cm模具,将11.5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1.73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10.0×8.0cm的模具接收27.7ml的纤维蛋白原和4.16ml的凝血酶。12.0×8.0cm的模具接收37.4ml的纤维蛋白原和5.62ml的凝血酶。在为每个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
结果:
组别 |
外观 |
5.5×6.0cm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10.0×8.0cm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12.0×9.0cm |
光滑的,可接受的 |
结论:
[00293]敷料可以生产为从小(2.25cm2)到大(108cm2)的不同尺寸。生产的所有敷料都通过了它们的各个试验标准。只要控制试剂的混合和冻结的时间和温度,敷料可以生产为任何合理的、有用的和可接受的尺寸。
实施例42
[00294]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95]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296]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297]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PVC |
5/5 |
3.4 |
0.5 |
实施例43
[00298]对于使用衬垫的敷料,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299]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00]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01]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PETG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实施例44
[00302]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2.4×2.4cm不锈钢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03]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04]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05]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2.0ml纤维蛋白原和0.3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不锈钢 |
3/3 |
4.0 |
0.0 |
实施例45
[00306]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07]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对于内部分散有撕碎的Vicryl网状物的组,将这种支撑材料切割为大约1mm×1mm的碎片并且在填充模具之前分散在凝血酶溶液内。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08]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使用Luer锁紧套口终止端被去掉的由10mL或3mL聚丙烯注射器(Becton Dickinson)制成的圆柱状模具。将活塞分别抽出到6mL和2mL标记处。对于利用衬垫的敷料,切取支撑材料并且置于每个模具中并且向下按压,直到其与活塞邻接。在制备之后,将模具直立放置并用干冰包围,在顶部留有暴露的开口。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10mL模具中,将1ml纤维蛋白原和0.15mL凝血酶(内部分散有或没有衬垫材料)分配到3mL模具中,使其冻结5分钟。然后将模具置于-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并且如所述冻干。
结果:
小结: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PVC |
5/5 |
3.4 |
0.5 |
|
|
PETG |
6/6 |
3.7 |
0.5 |
153 |
37.3 |
不锈钢 |
3/3 |
4.0 |
0.0 |
|
|
聚丙烯 |
3/3 |
|
|
|
|
结论:
[00309]可以使用各种塑料或金属作为模具支撑物来生产敷料。所有这些敷料都通过了它们的试验标准。
实施例46
[00310]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10×10cm模具中。将50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11]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12]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13]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被放置在干冰上的铝板上。铝板具有在中间钻成的0.25英寸孔,并且连接有接头,以便一段管子可以连接于真空源。将模具在铝板中的孔上方居中并且打开真空。真空有两个作用:阻止模具移动和保持其相对于铝板为平整的。将35毫升的纤维蛋白原和5.25毫升的凝血酶置于50ml试管中,反转三次并且倾倒在模具中。在如上所述填充模具并且施加支撑材料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有孔的铝 |
6/6 |
3.8 |
0.4 |
163 |
31.5 |
实施例47
[00314]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15]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16]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17]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铝 |
5/5 |
3.4 |
0.5 |
实施例48
[00318]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19]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20]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21]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铜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实施例49
[00322]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23]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24]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25]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放置在温度设置为-50℃的钢冷冻干燥器架子上。将模具在架子上保持30分钟,使得模具温度平衡到-50℃。在30分钟之后,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在-50℃的冷冻干燥器内部保持30分钟。之后使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24小时,之后冷冻干燥。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钢 |
5/5 |
3.4 |
0.5 |
106 |
11 |
小结: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有孔的铝 |
6/6 |
3.8 |
0.4 |
163 |
31.5 |
铝 |
5/5 |
3.4 |
0.5 |
|
|
铜 |
6/6 |
3.7 |
0.5 |
153 |
37.3 |
钢 |
5/5 |
3.4 |
0.5 |
106 |
11 |
结论:
[00326]在允许快速冷冻和快速的传热的金属板上生产的敷料通过所有试验标准。预期其它金属或者可以以相应速率传热的类似材料会产生类似的结果。
实施例50
[00327]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28]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4)。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29]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30]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铜板上,铜板位于干冰的上面。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敷料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干冰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实施例51
[00331]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将第二片PETG塑料配合在1.5×1.5模具的顶部并且固定就位。这样形成了封闭式模具。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32]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0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33]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当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34]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使用18号针在模具的顶部打3个孔。一个孔用于注射纤维蛋白原,第二个用于注射凝血酶,第三个孔用作通风孔,以便释放从模具内部置换出来的空气。然后为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为第二移液器填充凝血酶。通过这些移液器将0.78ml纤维蛋白原和0.17ml的凝血酶同时注射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池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下所述将它们冻干,并且如所述使用EVPA和粘着试验进行性能试验。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干冰和液氮 |
5/5 |
3.4 |
0.5 |
实施例52
[00335]将衬垫材料置于每个1.5×1.5cm PVC模具中。将1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然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36]将包含3克纤维蛋白原(Sigma Lot#F-3879)的小瓶从-2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在4℃放置18小时。然后将瓶子从冷却器取出并且使其回温到室温,维持60分钟。向瓶子中加入60ml的37℃的水并且将其在37℃混合15分钟。在处于溶液中之后,将纤维蛋白原相对于IFB透析。在四小时结束时,加入HSA到80mg/g总蛋白的浓度,和加入Tween 80(动物来源的)到15mg/g总蛋白的浓度。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37]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调节凝血酶浓度以便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在混合时),其相应于混合前的25单位/ml的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38]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填充之后,将模具在液氮的顶部放置30秒,然后返回到-80℃冷却器中至少2小时,之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如所述将它们冻干。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液氮 |
5/5 |
3.6 |
0.5 |
实施例53
[00339]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40]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41]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42]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且置于在小的氮冻结通道内的铝支撑物上。将液氮泵送入通道的前部,然后在那里液氮从液体变为气体。其进入通道时的这种物态和压力的变化推动气体向上斜向上升并且允许其流过模具及流出通道。在添加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之前将通道和模具用液氮气体冷却5分钟。
[00343]在5分钟之后,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使支撑模具的铝支撑物滑到冻结通道外。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冻结通道内。然后打开液氮并且使其开动3分钟。之后将敷料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冷冻干燥。
结果: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液氮蒸气 |
3/6 |
2.8 |
0.98 |
93 |
48 |
实施例54
[00344]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45]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30)。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46]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47]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置于钢冷冻干燥器架子上。架子温度如下:-5℃、-10℃、-15℃、-20℃、-25℃、-30℃、-40℃和-50℃。在每个温度,将模具在架子上放置30分钟,以进行平衡。在30分钟之后,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在冷冻干燥器内部在设定温度下保持30分钟。之后使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2 4小时,之后冷冻干燥。
结果:
组别硅氧烷冷却剂(℃)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5 |
5/5 |
0.3 |
0.4 |
15.2 |
22.0 |
-10 |
5/5 |
2.2 |
0.8 |
80.0 |
20.5 |
-15 |
5/5 |
1.4 |
0.5 |
62.0 |
13.4 |
-20 |
3/5 |
2.0 |
0.7 |
72.0 |
18.2 |
-25 |
5/5 |
2.5 |
1.5 |
82 |
41.0 |
-30 |
5/5 |
2.8 |
0.4 |
88 |
22.4 |
-40 |
4/5 |
2.8 |
1.1 |
108 |
54.8 |
-50 |
5/5 |
3.4 |
0.5 |
106 |
11.0 |
实施例55
[00348]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
[00349]在CFB中配制ERL纤维蛋白原(批号3112)。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
[00350]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将凝血酶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制备之后,在使用前将凝血酶置于冰上。
[00351]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将模具从80℃冷却器中取出并置于钢冷冻干燥器的架子上。架子温度如下:-10℃、-20℃、-30℃、和-40℃。在每个温度,将模具在架子上放置30分钟,以进行平衡。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在冷冻干燥器内部在设定温度下保持30分钟。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冷冻干燥。
[00352]另外,通过放置在单独地置于干冰顶部或者随后再在液氮上放置30秒的铝板上来生产一组敷料。为装配有18号针的3m l注射器填充2ml的纤维蛋白原,和为配有22号针的1ml的第二注射器填充0.3ml凝血酶。将两个注射器的内容物同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在干冰上保持5分钟,或者将它们置于液氮上30秒。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之后冷冻干燥。
组别硅氧烷冷却剂(℃)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10 |
2/5 |
0.1 |
0.2 |
6.0 |
12.5 |
-20 |
2/4 |
0.0 |
0.0 |
0 |
0 |
-30 |
4/5 |
1.3 |
1.2 |
68 |
39.2 |
-40 |
3/5 |
1.5 |
1.2 |
74 |
77.8 |
干冰(-78℃) |
4/5 |
1.8 |
1.3 |
50 |
47.1 |
干冰(-78℃)和液氮(-196℃) |
5/5 |
2.8 |
0.8 |
126 |
39.6 |
小结
组别 |
EVPA#通过/总数 |
剥离试验粘着 |
粘着标准差 |
重量保持(平均)(g) |
重量保持标准差 |
干冰(-78℃) |
6/6 |
3.7 |
0.5 |
153 |
37.3 |
干冰(-78℃) |
4/5 |
1.8 |
1.3 |
50 |
47.1 |
干冰(-78℃)和液氮(-196℃)) |
5/5 |
3.4 |
0.5 |
|
|
干冰(-78℃)和液氮(-196℃) |
5/5 |
2.8 |
0.8 |
126 |
39.6 |
液氮(-196℃) |
5/5 |
3.6 |
0.5 |
|
|
液氮蒸气(-196℃) |
3/6 |
2.8 |
0.98 |
93 |
48 |
硅氧烷冷却剂 |
5/5 |
0.3 |
0.4 |
15.2 |
22.0 |
-5℃ |
|
|
|
|
|
硅氧烷冷却剂-10℃ |
5/5 |
2.2 |
0.8 |
80.0 |
20.5 |
硅氧烷冷却剂-10℃ |
2/5 |
0.1 |
0.2 |
6.0 |
12.5 |
硅氧烷冷却剂-15℃ |
5/5 |
1.4 |
0.5 |
62.0 |
13.4 |
硅氧烷冷却剂-20℃ |
3/5 |
2.0 |
0.7 |
72.0 |
18.2 |
硅氧烷冷却剂-20℃ |
2/4 |
0.0 |
0.0 |
0 |
0 |
硅氧烷冷却剂-25℃ |
5/5 |
2.5 |
1.5 |
82 |
41.0 |
硅氧烷冷却剂-30℃ |
5/5 |
2.8 |
0.4 |
88 |
22.4 |
硅氧烷冷却剂-30℃ |
4/5 |
1.3 |
1.2 |
68 |
39.2 |
硅氧烷冷却剂-40℃ |
4/5 |
2.8 |
1.1 |
108 |
54.8 |
硅氧烷冷却剂-40℃ |
3/5 |
1.5 |
1.2 |
74 |
77.8 |
硅氧烷冷却剂-50℃ |
5/5 |
3.4 |
0.5 |
106 |
11.0 |
实施例56
[00353]切取衬垫材料并且置于每个PETG 2.4×2.4cm模具中。将25微升的2%蔗糖移液到衬垫材料的四个角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在完成之后,将模具置于-80℃的冷却器中至少60分钟。在CFB中配制纤维蛋白原(ERL,批号3150)。使用CFB将纤维蛋白原浓度调节到37.5mg/ml。纤维蛋白原的最终的pH为7.4±0.1。在制备之后,在使用之前将纤维蛋白原置于冰上。在CTB中配制凝血酶。凝血酶的最终的pH为7.4±0.1。用CTB将凝血酶浓度调节为递送0.1单位/mg的纤维蛋白原或25单位/ml凝血酶。在分配之前,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的温度为4℃±2℃。然后从-80℃冷却器中取出三个模具并且置于在干冰上预冷却的铝板上。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每个模具中。在为模具填充试剂之后,将它们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这是用于实验的“对照”过程。将其余的模具从-80℃取出并且放置在实验室工作台上,使其平衡到室温(25℃±5℃)。为重复移液器填充纤维蛋白原,第二重复移液器填充凝血酶。同时将2ml的纤维蛋白原和300微升的凝血酶分配到模具中。使模具在室温下保持以下时间(1、5、10和15分钟)。在每个时间点结束时,将模具在铝板上放置5分钟,所述铝板是在干冰上预先冷却的。在5分钟结束时,将模具返回到-80℃冷却器中,维持至少2小时,然后置于冷冻干燥器中。然后将它们冻干并且如所述试验它们的性能和生物化学特性。
结果:
结论
[00354]使用包含31%游离α链和不含γ-γ二聚物的对照方法生产了完全的功能性敷料在改变所述方法以允许混合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在室温放置1分钟时看见类似的结果。在将反应物混合和保持5分钟时,它们的性能仍是可接受的,尽管有些降低,在这些敷料中检测到9%的γ-γ二聚物水平。进一步增加该时间到10分钟引起不可接受的在EVPA试验中的活性损失并且游离α链的量增加和高水平的γ-γ二聚物(39%)。增加保持时间到15分钟引起粘着和保持任何重量的能力二者都有损失。
[00355]EVPA性能试验
设备和备件:
·联机高压传感器(Ashcroft Duralife或等效物)
·蠕动泵(Pharmacia Biotech,Model P-I或等效物)
·伏特计(Craftsman Professional Model 82324或等效物)
·装备有用于记录压力或电压信息的软件的电脑
·具有附着物的Tygon管(各种尺寸)
·水浴(Baxter Durabath或等效物),预设为37℃
·保温室(VWR,Model 1400G或等效物),预设为37℃
·用于监控水浴和烘箱温度的温度计
·各种镊子、止血钳、和剪刀
·10cc.和20cc.注射器,在中心钻成大约0.6cm的孔和通过注射器和活塞两者的较小钻孔。钻入到注射器的末端中的这个孔用于保持活塞缩回和固定。
·O形圈(10和13号)
·用于配合10cc和20cc注射器的塑料套(长度大约3.5cm)
·具有端部的P-1000Pipetman
·具有初生儿尺寸袖带和气囊的血压计
·用于控制泵以保持所需压力分布的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任选地,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手动控制)。
1.材料和化学品
·猪的降主动脉(Pel-Freez Biologicals,Catalog#59402-2或等效物)
·氰基丙烯酸酯胶水(Vetbond,3M或等效物)
·18号针
·0.9%盐水,保持在37℃
·红色食用色素
·血管穿孔器,2.8mm或其它尺寸
·塑料卷
2.动脉的清洁和储存
1.在使用前将动脉在-20℃储存
2.在H2O浴中37℃将动脉解冻。
3.从动脉的外表面清理脂肪和结缔组织。
4.将动脉切为~5cm的段。
5.可以将动脉再冷冻到-20℃并且储存备用。
3.用于试验的动脉制备物
1.将动脉内翻外,使得光滑的内部壁朝向外。
2.使13号O形圈在20cc注射器上展开,或使10号O形圈在10cc注射器上展开,在一个侧面上钻成大约0.6cm(0.25in)的孔。
3.将动脉拉到注射器上,注意不要撕破动脉或产生太松的配合。动脉应该贴合地配合在注射器上。将相同大小的另一个O形圈滑动到注射器的底部上。
4.小心地拉动两个O形圈到动脉的两端上。O形圈的距离应该至少3.5cm。
5.使用某些手术剪的刀刃,轻柔地刮削动脉的表面以便使动脉的表面变粗糙。
6.使用18号针在注射器柱体中的孔的位置上戳一个通过动脉的孔(参见上述说明)
7.将活体检查穿孔器的末端插入通过动脉中的孔。按下穿孔器的活塞以便在动脉中产生空心孔。重复几次以便确保孔是空心的并且没有结缔组织。
8.用侧枝动脉对孔进行修补。通常,这是通过从胶乳手套切取补丁并且用氰基丙烯酸酯胶水将其粘合在孔上来进行的。使胶水固化至少10分钟。
9.将动脉放置在温热的、加湿的容器中并且置于保温室中。使动脉温热至少30分钟。
4.溶液和设备准备
1.目视检查水浴和保温室保持在29-33℃。
2.确保在泵的容器中有足够的0.9%盐水以便完成一天的试验。如果需要,则添加更多的盐水。
3.将0.9%盐水和其中加入几滴红色食用色素的0.9%盐水加入到水浴的容器中,使得在进行试验之前将溶液温热。
4.通过用Kim Wipes加衬里在保温室中准备用于温热动脉的容器并且加入少量的水以保持动脉湿润。
5.检查管子是否有气泡。如果发生气泡,打开泵并且允许0.9%盐水流动,直到除去所有的气泡。
5.敷料的施用
1.打开止血敷料小袋并且取出止血敷料
2.将止血敷料以网状物衬垫侧面向上放置在动脉中的孔上。
3.用适合于待试验制品的量的盐水慢慢地润湿止血敷料。
说明:标准(13-15mg/cm2纤维蛋白原)2.4×2.4cm止血敷料应该用800μl盐水或其它血液代用品润湿。可以根据要进行的特定的实验的要求调节使用的盐水的量;然而,任何改变都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中。
说明:滴加温热到29-33℃的0.9%盐水或其它血液代用品来润湿止血敷料,注意保持盐水从边缘流入在润湿特性方面的与阳性对照的任何明显的差异都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
4.轻柔地将塑料套放置在止血敷料上,注意使其平放在O形圈之间。轻轻地按压以确保就位。
5.用塑料卷包裹动脉和止血敷料
6.用血压袖带缠绕,注意使气囊与止血敷料邻接。
7.给气囊打气到100-120mmHg,并且监控压力,如果压力降低到低于100mmHg,则再次为其打气。将压力保持5分钟。
说明:时间和压力可以根据实验的要求改变,从标准条件的任何变化都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
8.在聚合之后,小心地将动脉解卷并且记录止血敷料的状况。与阳性对照的任何变化都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
[00356]排除标准:网状物衬垫必须保持在动脉中的孔上。如果其在聚合过程中有所移动,并且不能完全地覆盖孔,则必须将该止血敷料排除。
[00357]试验方法
1.试验设备组装的简图
试验设备的组装表示在图2中。可以利用一些另外的未表示的部件来读取(压力计)或控制系统内部的压力
2.设备和动脉组件
用温热到37℃的红色0.9%盐水填充动脉和注射器,注意使注射器和动脉内的气泡量减到最少。在最高处开口的情况下注满动脉可以帮助减少气泡。将动脉和注射器连接于试验装置,确保管中的气泡尽可能少。应该校准蠕动泵,使其递送大约3ml/min。如果可用,PLC应该根据对于待试验制品的适合情况确定的预定的压力范围和保持时间操作。如果手动控制,则通过手动打开和关闭泵来遵循压力/时间特征,同时参照借助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压力读数部件读取的系统压力。在试验结束后,对止血敷料进行对动脉的粘着和动脉孔中栓塞的形成方面的主观评价。与阳性对照的任何变化都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
成功标准
[00358]能够经受压力3分钟的止血敷料被认为是通过了试验。在止血敷料成功地通过试验时,应该立即停止数据收集,以便在试验结束时产生的动脉中压力的自然降低不会被包括在图中。如果操作者没能停止数据收集,可以将这些点从数据文件中删除,以避免将试验后发生的自然的压力下降与实际的敷料失败相混淆。从施用止血敷料到完成的整个试验期间必须落入预定的标准。达到的最大压力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
说明:在一个步骤中的典型的攻击是250mmHg,3分钟,但是可以根据待试验的制品改变。对标准方法的改变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
失败标准
[00359]在试验过程中的任一点开始泄漏盐水的止血敷料被认为是在试验中失败。
说明:由动脉膨胀引起构造失败可以忽略并且继续试验或再起动试验(只要总的试验时间没有落在确定的极限之外即可)。
[00360]在发生渗漏时,应该使压力降低到~20mmHg,之后停止数据收集,以便在图上容易地观察到失败。发生渗漏的压力应该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上。如果在实验中间由于设备故障停止了数据收集,则可以以5秒间隔手工收集数据,直到试验结束或止血敷料失败,无论那一个先发生。应该将数据点记录在收集数据用表的背面,明显地标记,并且手工输入到数据表中。
排除标准
[00361]如果总的试验时间超过了该方法所允许的最大时间,无论原因如何,得到的结果必须排除。如果有由于侧枝动脉不能通过修补或手指压力固定而产生的泄漏,则得到的结果必须排除。如果由于O形圈泄漏导致试验失败,则得到的结果必须排除。如果网状物衬垫没有完全地覆盖动脉中的孔,则得到的结果必须排除。
粘着性能试验
1.设备和备件
[00362]止血钳、猪的动脉和止血敷料(通常在EVPA试验完成之后,尽管其对于进行粘着试验不是必需进行的)
I.动脉+敷料的准备
[00363]在没有完成EVPA试验的情况下施用敷料之后,敷料准备用于粘着试验和重量极限试验(如果适用)。在施用敷料和随后的EVPA分析之后,然后将动脉和注射器系统慢慢地从泵断开,使得溶液不会四处喷射。将来自EVPA试验的温热的红色盐水溶液保留在注射器中,直到粘着试验和重量极限试验(如果适用)完成。
[00364]粘着试验的性能
1.在准备动脉和敷料(经过或未经过EVPA分析)之后,轻轻地提起网状物的一个角并且对该角连接已知质量的止血钳。
说明:如果FD在EVPA试验性能过程中形成了通道泄漏,则在止血敷料的对面进行粘着试验,以便得到的对总的粘着的更精确的评价。
2.轻轻地放开止血钳,注意不要使止血钳跌落或扭曲。转动注射器,使得止血钳在顶部附近并且允许止血钳以敷料所允许的尽可能远地剥离敷料。这通常在10秒内进行。在止血钳停止剥离敷料之后,根据以下标准为绷带的粘着打分:
敷料性能评分 |
粘着的量 |
4 |
90+% |
3 |
75-90% |
2 |
50-75% |
1 |
-50% |
0.5 |
只有栓塞保持止血钳 |
0 |
没有粘着 |
排除标准
[00365]网状物衬垫必须保持在动脉中的孔上。如果其在聚合过程中有所移动,并且不能完全地覆盖孔,则必须将该止血敷料排除。
成功标准
[00366]粘着评分为3的敷料被认为是通过该试验。
失败标准
[00367]如果在施加之后或者在进行EVPA试验之前敷料没有粘着于动脉,则其打分为0并且粘着试验失败。如果敷料得到≤2的评分,则认为敷料在粘着试验中失败。
重量保持性能试验
[00368]在“粘着试验”的最初打分之后,然后可以以递增的方式为止血钳增加重量,直到网状物衬垫被完全地从动脉拉下来。然后记录敷料保持的最大重量,作为敷料可以保持附着于动脉的重量的测量值。
水分试验
[00369]使用Brinkman Metrohm Moisture Analyzer System进行水分试验。该系统包含以下独立部件,774烘箱样本处理器、774SC控制器、836 Titrando、5ml和50ml 800 Dosino Units和801搅拌器。使用用于数据收集、分析和储存的Brinkman Tiamo软件将系统连接于电脑。组装水分系统并且根据生产商的推荐和说明书运行,以便使用卡尔费希尔法测量冻干样本的水分含量。
[00370]将所有部件打开并且在使用前使其达到工作温度。运行乳糖和水作为标准样品和用于校准仪器。在机器成功地校准之后,如下准备样本。将重量为至少30mg的敷料碎片置于小瓶中并且盖上盖子。将小瓶按照编号顺序置于774烘箱样本处理器中,将一个空的有盖小瓶置于该环境空间(conditioning space)中。然后使机器运行,以试验对照和样本中的水分含量(残留水分)。
SDS-PAGE凝胶电泳
[00371]将每种敷料切割为四分之一,每个部分约50mg,并且将一个部分放置在15mL锥形管中。为了产生对照(即,时间0),加入1.0mL的Okuda Dissolving Solution(10M尿素、0.1%十二烷基硫酸钠、0.1%β-巯基乙醇)。对于其余3个碎片,加入80μL的0.9%盐水以便润湿敷料。然后将碎片在37℃培养2、5、和10分钟或者所需的时间。为了在期望的时间停止反应,加入1.0mL的Okuda Dissolvingsolution。然后将样品在室温下培养过夜,然后在70℃培养30分钟。
[00372]为了准备用于加载在凝胶上的样品,将先前溶解在OkudaDissolving Solution中的样品加入到样品缓冲液中,使得20μL的等分试样包含10μg。然后将1μL的0.1M二硫苏糖醇加入到每个样品中。然后将20μl的每种稀释样品加载在10个孔的1.0mm厚的8%Tris-甘氨酸凝胶(Invitrogen)上。然后使凝胶在140V运行,直到染料前沿到达凝胶的末端。然后将其取出并且在振动平台上的考马斯蓝着色剂(在ddH2O中含50%v/v甲醇、0.25%w/v考马斯亮蓝、10%w/v乙酸)中放置至少1小时。然后将凝胶转移到振动平台上的脱色溶液(25%甲醇、10%乙酸、65%ddH2O)中,直到背景几乎是无色的。
[00373]在脱色之后,对凝胶进行扫描,并且通过Scion密度试验软件分析γ-γ二聚物谱带和Aα和Bβ谱带,以便测定发生的转化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