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11761B -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回收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 Google Patents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回收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11761B
CN101511761B CN2007800319782A CN200780031978A CN101511761B CN 101511761 B CN101511761 B CN 101511761B CN 2007800319782 A CN2007800319782 A CN 2007800319782A CN 200780031978 A CN200780031978 A CN 200780031978A CN 101511761 B CN101511761 B CN 101511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pulegol
formula
geranial
cyclisation
disti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319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11761A (zh
Inventor
G·海德里希
G·格拉拉
K·埃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1511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1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11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11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5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isomer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0201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B01J31/0211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with a metal-oxygen link
    • B01J31/0214Aryloxylates, e.g. pheno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0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12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 B01J31/14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of aluminium or boron
    • B01J31/143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containing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or metal hydrides of aluminium or boron of alumin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40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 B01J31/4015Regeneration or reactivation of 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17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genation of carbon-to-carbon double or triple bonds
    • C07C29/17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hydrogenation of carbon-to-carbon double or triple bonds with the obtention of a fully saturated alcoho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74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 C07C29/7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by physical treatment
    • C07C29/80Separation; Purification; Use of additives, e.g. for stabilisation by physical treatment by distil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3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III (IIIA or IIIB)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31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ecific propert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 C07B2200/07Optical iso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601/00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 C07C2601/12Systems containing only non-condensed rings with a six-membered ring
    • C07C2601/14The ring being saturat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由在配合物的存在下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过程中得到的含铝反应产物的方法,所述反应产物包含至少一种式(I)配体,其中Ar1、Ar2、Ar3、Ar4选自C6-C15芳基或C2-C15杂芳基;R1、R2、R3、R4选自H、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bR6bR7b、C6-C10芳基、NR8bR9b、SR10b或NO2;并且R1或R2和/或R3或R4与A一起可以形成芳香环或非芳香环。根据所述方法,a)将该含铝反应产物通过蒸馏进行分离,b)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c)从有机相中优选通过结晶分离出式(I)配体。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产异蒲勒醇的方法和一种生产薄荷醇的方法。

Description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回收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本发明涉及在一种包含至少一种式(I)配体的配合物的存在下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011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产异蒲勒醇的方法和一种生产薄荷醇的方法。
在数量方面,薄荷醇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合成香料。至今仍主要是通过从天然源分离而满足对薄荷醇的需求。但是另外还有薄荷醇的合成路线,有时以外消旋形式,有时以天然对映体L-薄荷醇的形式。
生产外消旋薄荷醇如旋光薄荷醇的重要中间体是异蒲勒醇,其通常在路易斯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香茅醛的环化氧-烯(oxo-ene)反应生产,并通常以四个非对应异构体异蒲勒醇、异-异蒲勒醇、新-异蒲勒醇和新异-异蒲勒醇的混合物形式生产。
所述用于实施上述将香茅醛环化成异蒲勒醇的合适催化剂既可以是多相催化剂如SiO2、Al2O3/SiO2、SiO2/ZrO2、SiO2/TiO2混合催化剂、丝光沸石、八面沸石、蒙脱石和沸石,也可以是均相催化剂如磺酸或路易斯酸如SnCl4、ZnCl2或ZnBr2
EP-A 1 225 163描述了在三(2,6-二苯基苯酚)铝催化剂的存在下将香茅醛环化成异蒲勒醇。该将香茅醛环化成异蒲勒醇的方法使用昂贵且只能复杂生产的催化剂配合物。在均相中实施上述方法后,当反应完成时催化剂配合物水解。没有描述该方法中释放的配体的可能的回收和再利用。
相反,未公布的PCT/EP 2006/060416描述了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其可以通过使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合适的铝化合物反应获得)及在这些化合物的存在下生产异蒲勒醇和薄荷醇的方法。此处还公开了可以回收所用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的方法。通过结晶在蒸馏分离来自环化香茅醛的反应产物的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得到的底部产物进行回收。但是该后处理导致收率和纯度不是完全令人满意,尤其是在连续方法生产异蒲勒醇的情况下。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在将香茅醛环化成异蒲勒醇之后,使所用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以提高的纯度和收率回收和再利用。特别地,目的是使具有良好时空产率的连续方法变得更容易。
令人惊讶地,目前发现可以在环化香茅醛之后通过蒸馏分离含铝反应产物产生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和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然后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接触产生含铝水相和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然后从有机相中分离(优选通过结晶)出式(I)配体而以提高的纯度和收率回收所用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从而本发明提供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含铝反应产物包含:
i)异蒲勒醇,
ii)至少一种游离或配合形式的式(I)配体:
其中
Ar1、Ar2、Ar3、Ar4彼此独立地选自C6-C15芳基或C2-C15杂芳基,其如果合适可以每种情况下携带1-7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aR6aR7a、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NR8aR9a、SR10a、NO2的取代基,
R1、R2、R3、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bR6bR7b、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NR8bR9b、SR10b、NO2,及其中
R1或R2和/或R3或R4与A一起可以形成芳香环或非芳香环,以及
A为具有1-2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和/或环状烃基,其可以是饱和的或者单-或多不饱和的和/或部分芳族的并且如果合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NR11的杂原子和/或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官能团C(O)、S(O)、S(O)2的官能团,并且如果合适可以带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基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1-C10酰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cR6cR7c、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杂芳基、NR8cR9c、SR10c、NO2、C1-C12酰基、C1-C10羧基的取代基,或者
为如果合适每种情况下可以带有1-5个选自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dR6dR7d、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NR8dR9d、SR10d、NO2的取代基的C6-C15芳基或C2-C15杂芳基,或者
为选自-O-、-S-、-N(R11)-、-S(O)-、-C(O)-、-S(O)2-、-P(R11)-、-(R11)P(O)-和-Si(R12R13)的官能团或杂原子,
其中基团R5a、R6a、R7a、R8a、R9a、R10a至R5d、R6d、R7d、R8d、R9d、R10d、R11、R12和R13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并且其中基团R8a和R9a、R8b和R9b、R8c和R9c、R8d和R9d每种情况下还可以彼此独立地一起形成具有2-8个碳原子的环状烃基,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NR11a的杂原子,并且R11a可以具有R11的含义,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含铝反应产物蒸馏分离,获得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和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
b)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产生含铝水相和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
c)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结晶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通常不进行进一步的纯化步骤便可以转化成反应性催化剂配合物,在含有相应的式(II)或(III)铝化合物(如下文定义)的新批料的范围内,以此方式回收的催化剂配合物的反应性没有降低或没有显著降低。
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具有两个苯酚体系,其每种情况下在酚羟基的两个邻位被芳基或杂芳基(Ar1-Ar4)取代,并且通过结构单元A连接在一起,并且如果合适还可以带有其它取代基(R1-R4)。
芳族或杂芳族取代基Ar1-Ar4可以彼此独立地相同或不同。优选每种情况下与苯酚体系连接的两个取代基(Ar1和Ar2或Ar3和Ar4)成对地相同。特别优选四个取代基Ar1-Ar4均相同。
所述取代基Ar1-Ar4为在芳香环体系中具有6-15个,优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者具有2-15个,优选3-1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为苯基、萘基、蒽基,优选苯基和萘基。
所述具有2-15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具有1-约6个,通常为1-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杂原子O、S和N的杂原子。其可以提及的实例为以下杂芳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2-吡咯基、3-吡咯基、3-异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3-异噻唑基、4-异噻唑基、5-异噻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5-吡唑基、2-噁唑基、4-噁唑基、5-噁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1,2,4-噁二唑-3-基、1,2,4-噁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1,2,4-噻二唑-5-基、1,2,4-三唑-3-基、1,3,4-噁二唑-2-基、1,3,4-噻二唑-2-基和1,3,4-三唑-2-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2-吡嗪基、1,3,5-三嗪-2-基和1,2,4-三嗪-3-基、2-呋喃基、3-呋喃基、2-噻吩基、3-噻吩基、2-吡咯基、3-吡咯基、3-异噁唑基、4-异噁唑基、5-异噁唑基、3-异噻唑基、4-异噻唑基、5-异噻唑基、3-吡唑基、4-吡唑基、5-吡唑基、2-噁唑基、4-噁唑基、5-噁唑基、2-噻唑基、4-噻唑基、5-噻唑基、2-咪唑基、4-咪唑基、1,2,4-噁二唑-3-基、1,2,4-噁二唑-5-基、1,2,4-噻二唑-3-基、1,2,4-噻二唑-5-基、1,2,4-三唑-3-基、1,3,4-噁二唑-2-基、1,3,4-噻二唑-2-基和1,3,4-三唑-2-基、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3-哒嗪基、4-哒嗪基、2-嘧啶基、4-嘧啶基、5-嘧啶基、2-吡嗪基、1,3,5-三嗪-2-基和1,2,4-三嗪-3-基、苯并呋喃基、异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和吡唑基(pyrazyl)。优选的杂芳基例如为:2-呋喃基、2-吡啶基、2-咪唑基。
以上所述芳基或杂芳基Ar1-Ar4每种情况下可以彼此独立地为未取代或带有1-约7个,优选1-3个,特别是1个或2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以下取代基的取代基: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aR6aR7a、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NR8aR9a、-SR10a、-NO2,其中R5a、R6a、R7a、R8a、R9a、R10a和R11-R13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为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且基团R8a和R9a每种情况下还可以彼此独立地一起形成具有2-8个碳原子的环状烃基,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和NR11a的杂原子,且R11a具有R11的含义。
关于这一点,所述取代基在整个本发明范围内具有例如以下含义:C1-C6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1-甲基乙基、丁基、1-甲基丙基、2-甲基丙基、1,1-二甲基乙基、戊基、环戊基、1-甲基丁基、2-甲基丁基、3-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丙基、1-乙基丙基、己基、环己基、1,1-二甲基丙基、1,2-二甲基丙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4-甲基戊基、1,1-二甲基丁基、1,2-二甲基丁基、1,3-二甲基丁基、2,2-二甲基丁基、2,3-二甲基丁基、3,3-二甲基丁基、1-乙基丁基、2-乙基丁基、1,1,2-三甲基丙基、1,2,2-三甲基丙基、1-乙基-1-甲基丙基和1-乙基-2-甲基丙基;
C1-C6全氟烷基如三氟甲基、五氟乙基、七氟丙基、七氟异丙基、九氟丁基;
C1-C6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1-甲基乙氧基、丁氧基、1-甲基丙氧基、2-甲基丙氧基和1,1-二甲基乙氧基、戊氧基、1-甲基丁氧基、2-甲基丁氧基、3-甲氧基丁氧基、1,1-二甲基丙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2,2-二甲基丙氧基、1-乙基丙氧基、己氧基、1-甲基戊氧基、2-甲基戊氧基、3-甲基戊氧基、4-甲基戊氧基、1,1-二甲基丁氧基、1,2-二甲基丁氧基、1,3-二甲基丁氧基、2,2-二甲基丁氧基、2,3-二甲基丁氧基、3,3-二甲基丁氧基、
1-乙基丁氧基、2-乙基丁氧基、1,1,2-三甲基丙氧基、1,2,2-三甲基丙氧基、
1-乙基-1-甲基丙氧基和1-乙基-2-甲基丙氧基;
C7-C12芳烷基如苄基、1-苯乙基、2-苯乙基;
C1-C10酰氧基如乙酰氧基、丙酰氧基;
C1-C10羧基如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异丙氧羰基;
C1-C10酰基如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
术语“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在本发明范围内的意思为如上文所述具有一个或多个,通常为1个至约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的芳基,其中取代基可以选自例如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甲硅烷基、二烷基氨基和硝基。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卤素”为氟、氯、溴和碘,优选氟和氯。
在本发明范围内,取代基-SiR5aR6aR7a至-SiR5dR6dR7d每种情况下理解为各自彼此独立地具有三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基团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的甲硅烷基取代基。此处例如可以提及的甲硅烷基取代基为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和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
在本发明范围内,取代基-NR8aR9a至-NR8dR9d每种情况下为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带有两个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的选自上述基团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的基团的氨基取代基。可以提及的氨基取代基例如为: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苄基氨基、二烯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在本发明范围内,基团R8a和R9a至R8d和R9d每种情况下还可以彼此独立地一起形成具有2-8个碳原子的环状烃基,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NR11a的杂原子。此处基团R11a可以为上述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可以提及的这些环状取代基R8a和R9a至R8d和R9d的实例为:哌啶基、吗啉基、N-甲基哌嗪基、N-苄基哌嗪基。
在取代基-SR10a中,基团R10a为上文定义的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优选甲基、乙基、异丙基、苯基、苄基。
在本发明范围内,优选的芳族或杂芳族取代基Ar1、Ar2、Ar3、Ar4例如为苯基、4-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萘基、2-氟苯基、4-氟苯基、4-氯苯基、4-溴苯基、3-氟苯基、3-氯苯基、3,5-二氟苯基、3,5-二氯苯基、2,3,6-三氯苯基、2,4,6-三氯苯基、2-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4,5-三甲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正丁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3,5-双(三氟甲基)苯基、4-芳基苯基、3-硝基苯基,优选4-氟苯基、4-氯苯基、3-氯苯基、3,5-二氯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在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基团Ar1、Ar2、Ar3、Ar4相同且优选为4-氟苯基、4-氯苯基、3-氯苯基、3,5-二氯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特别优选苯基。
根据本发明,在各酚羟基的间位和对位的取代基R1、R2、R3、R4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且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为氢和/或上述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bR6b、R7b、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NR8bR9b、-SR10b和/或-NO2
可以提及的优选的基团R1、R2、R3、R4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卤素尤其是氟和/或氯、三氟甲基、苯基、甲氧基、硝基。优选基团R1、R2、R3、R4相同且特别优选为氢。
基团R1或R2和/或R3或R4还可以与结构单元A一起形成环状芳族或非芳族环。在这些情况中,本发明使用的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具有三环基本结构,例如式(X)的蒽基本结构或(XI)型基本结构: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071
这些三环基本结构的进一步结构改进,以及如果合适在基本结构中具有杂原子的那些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属于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式(I)中的结构单元A可以为具有1-2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和/或环状烃基,其可以是饱和的或单-或多不饱和的,通常为1至约6倍不饱和的和/或可以是部分芳族的。所述烃基如果合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通常为1-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和NR11的杂原子和/或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官能团C(O)、S(O)和S(O)2的官能团,且如果合适带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基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1-C10酰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cR6cR7c、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杂芳基、-NR8cR9c、-SR10c、-NO2、C1-C12酰基和C1-C10羧基的取代基。
优选,式(I)中的结构单元A为具有1-25个,优选1-15个,特别优选1-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和/或环状烃基,其可以是饱和的或单-或三不饱和的和/或部分芳族的。优选的烃基如果合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通常为1-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杂原子O、S和NR11的杂原子和/或一个或多个C(O)基团,且如果合适带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基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1-C10酰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NO2、C1-C12酰基和C1-C10羧基的取代基。
可以提及的式(I)中的结构单元A的非限制性实例为以下结构单元1-44,其中每种情况下的波浪线符号,在本发明整个公开的范围内为到具体配体结构剩余部分的连接位: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081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091
所示结构单元1-44每种情况下还可以带有上述取代基且如果合适还进一步具有通常1或2个烯属双键。
结构单元A还可以是具有6-15个,优选6-10个碳原子的芳基,尤其是亚苯基、亚萘基或亚蒽基,或如上所定义的具有2-15个,优选3-1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所述芳基和杂芳基每种情况下如果合适可以带有1-5个选自上述取代基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dR6d、R7d、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NR8dR9d、SR10d和NO2的取代基。
此外结构单元A还可以是选自-O-、-S-、-N(R11)-、-S(O)-、-C(O)-、-S(O)2-、-P(R11)-、-(R11)P(O)-、-OP(O)O-、-OP(O)2O-和-Si(R12)(R13)-的官能团或杂原子,其中基团R11、R12、R13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选自上述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在该基团中结构单元A优选为-O-、-S-、-S(O)-、-S(O)2-或-Si(R12)(R13)-。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游离或配合形式的配体”包括配体的游离形式和在该工艺条件下能够转化成游离形式的所有可能的形式。可以提及的其实例为配体的醇盐,其可以通过碱性水解转化成配体的游离形式。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含水碱”通常包括pH值大于7的水溶液。特别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尤其是KOH和NaOH的水溶液。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含铝反应产物”为包含至少一种含有离子形式、共价形式或配合形式的铝的化合物的反应产物。这些铝化合物由在环化香茅醛中使用的如下文所定义的式(R14)3-pAlHp(II)或MAlH4(III)化合物在本发明方法条件下获得。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大部分”应理解为存在的化合物的总量的百分数大于50%,优选大于80%,特别优选大于90%。
步骤a):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a)中,将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进行蒸馏分离,产生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和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
在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a)使用沸点高于异蒲勒醇的溶剂。这样可以避免底部成分的不需要的热应力。特别是当分离异蒲勒醇时,其中存在的式(I)配体不是不含溶剂的形式。可以在蒸馏分离之前和/或期间向含铝反应产物中加入较高沸点溶剂。优选使用在蒸馏条件下沸点高于异蒲勒醇的高沸点溶剂。优选,引入的溶剂在蒸馏条件下的沸点比异蒲勒醇的沸点高至少5℃,优选至少10℃,特别是至少20℃。
优选的具有该沸点的较高沸点溶剂例如为烃如苯基环己烷、苄基甲苯、二苄基甲苯、1-甲基萘和十三碳烷,1-癸醇,碳酸1,2-亚丙基酯,醚如二甘醇二丁基醚、四甘醇二甲基醚和二苄基醚,及这些溶剂的工业级混合物。特别优选包含苯基环己烷作为主要组分的混合物。
当使用至少一种较高沸点溶剂时,步骤a)中得到的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为包含较高沸点溶剂、大部分式(I)配体和如果合适至少一种含铝化合物的有机相。
优选步骤a)中异蒲勒醇的蒸馏分离在优选至多250℃,优选至多150℃,特别优选至多100℃的底部温度下进行。较低底部温度通常不重要,一般至少为0℃,优选至少为20℃。为维持最高温度,如果需要蒸馏可以在合适的真空下进行。
不考虑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方法步骤a)中的压力通常为0.1-1500毫巴,优选为1-500毫巴,特别优选为5-100毫巴。
不考虑环化香茅醛的含铝反应产物的组成和较高沸点溶剂的使用,异蒲勒醇的蒸馏分离可以连续或分批进行,优选连续进行。在一个合适的程序中,在蒸馏分离之前向环化香茅醛的反应产物中加入较高沸点溶剂,并且随后在蒸馏过程中,底部存在的高沸点溶剂的量保持不变。
对于步骤a)中的蒸馏分离,可以使用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设备(例如参见Sattler,Thermische Trennverfahren“热分离方法”,1995年第2版,Weinheim,第135页及随后页;Perry化学工程手册,1997年第7版,纽约,第13节)。这些设备包括可以安装填料、内件等的蒸馏塔。所用蒸馏塔可以包含有效分离内件如分离塔盘如多孔板塔盘、泡罩塔盘或浮阀塔盘,规整填料如板金属填料或织物填料,或者无规填料床。所用塔所要求的塔板数量和回流比主要根据所要求的纯度和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中的组分的相对沸腾位置及较高沸点溶剂的相对沸腾位置而调节,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已知的方法确定具体设计和操作数据。例如蒸馏分离可以在一个蒸馏塔中或多个连用在一起的蒸馏塔中进行。
同样适于步骤a)中蒸馏分离的是常规蒸发器,优选具有强制循环的蒸发器,特别优选降膜蒸发器。
取决于如果合适可能存在于环化香茅醛的含铝反应产物中的另外的组分,蒸馏分离期间所得顶部产物中的组成,使得有必要将所述产物如果合适进行进一步后处理步骤。
在本发明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反应产物还额外包含较低沸点溶剂(iii)。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较低沸点溶剂(iii)”是参照异蒲勒醇的沸点。此处特别合适的是在蒸馏分离条件下沸点比各条件下异蒲勒醇的沸点低至少5℃,优选10℃,特别是20℃的那些溶剂或溶剂混合物。
在本发明范围内,优选的具有该沸点的溶剂为惰性有机溶剂或其混合物,例如芳族溶剂如甲苯、乙苯或二甲苯,卤化溶剂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氯苯,脂族溶剂如戊烷、己烷或环己烷,醚如四氢呋喃、二乙醚、甲基叔丁基醚,酯如乙酸乙酯或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等。特别优选甲苯。
如果待后处理的含铝反应产物包含该低沸点溶剂,那么在蒸馏分离异蒲勒醇之前将其以合适的实施方案至少部分地从反应产物中去除。该较低沸点溶剂同样优选通过蒸馏进行分离。取决于该较低沸点溶剂的沸点,可以使用上述常规蒸馏设备。
在另一合适的实施方案中,进行步骤a)中的含铝反应产物的蒸馏分离,产生同时包含至少一些,优选大部分较低沸点溶剂的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在此情况中,顶部产物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离,同样优选通过蒸馏。
有利地使分离出的较低沸点溶剂通过将其用作溶剂而回到香茅醛的环化中。此时本发明方法仅要求单独供应适量的较低沸点溶剂(除了由于不可避免的损失而要求的添加之外)。
在本发明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反应产物还额外包含助剂(iv)。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助剂”(iv)指的是在环化香茅醛期间加入的以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的化合物。优选助剂(iv)选自有机酸、羧酸酐、醛、酮和乙烯基醚。
具体地,助剂(iv)选自酸,优选有机酸。例如可以提及的有机酸是:乙酸、丙酸、苯甲酸、甲苯磺酸、甲烷磺酸,优选乙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助剂(iv)选自羧酸酐、醛、酮和乙烯基醚。
在待后处理的反应产物中,所述种类物质的助剂(iv)每种情况下可以单独存在或以混合物形式存在。优选的混合物为由一类物质化合物组成的那些。反应产物特别优选包含单一助剂。
优选存在于环化香茅醛的反应产物中的助剂(iv)同样被至少部分去除并尽可能地回到香茅醛的环化中。
如果在蒸馏条件下助剂(iv)的沸点比异蒲勒醇的沸点低或仅稍高(即少于30℃),则它们可以通过蒸馏从完全反应的混合物中大量回收至如果合适其自身不反应的程度。取决于助剂的沸点,可以使用上述常规蒸馏设备。
如果在蒸馏条件下助剂(iv)的沸点显著高(即至少高30℃)于异蒲勒醇的沸点,则它们保留在底部产物中,并且如果合适根据本发明方法在步骤b)中去除,如果它们的物理性质允许的话。
在另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a)中进行反应产物的蒸馏分离,产生同时包含至少一些,优选大部分助剂(iv)的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如果合适,主要产物可以包含如上说明的较低沸点溶剂。此时顶部产物可以进一步分离,同样优选通过蒸馏。分离出的助剂(iv)如果合适可以有利地与较低沸点溶剂一起回到香茅醛的环化中(例如当使用助剂时),以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在该方法中本发明方法仅要求单独供应适量的助剂(iv)(除了由于不可避免的损失而要求的添加之外)。
异蒲勒醇的分离、较高沸点溶剂的引入和如果合适低沸点组分的分离,即存在的任何溶剂和环化香茅醛的挥发性助剂的分离,可以各种方式组合: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中,蒸馏使用所谓的隔离壁塔,即进料点和侧取料位于沿塔的纵伸部分延伸的隔离壁的相反面。该包含隔离壁的蒸馏塔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本身已知的。如果侧取料和进料在隔离壁的附近,则采取近似Brugma或Petlyuk连接的连接。DE-A-33 02 525和EP-A-0 804951中描述了这种使用隔离壁塔的蒸馏,其全部范围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中例如富含低沸点组分的馏分可以作为顶部产物取出,包含大部分异蒲勒醇的料流可以作为侧取料取出。低于进料点引入较高沸点溶剂,优选引入塔的底部或仅高于底部。大部分式(I)配体在较高沸点溶剂中的溶液作为底部产物生产。
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使用多级塔进行蒸馏。如果环化香茅醛的反应产物包含溶剂和/或挥发性助剂,则该实施方案是有利的,下文会更详细地说明。
在这种情况中,异蒲勒醇和较低或稍高沸点溶剂和/或助剂(iv)的混合物可以形成第一个塔的顶部产物,并在第二个塔中进行分离,产生包含至少大部分异蒲勒醇的料流及包含较低沸点溶剂和/或环化助剂的去除异蒲勒醇的料流。
可包含较低沸点溶剂(iii)和环化助剂(iv)的料流通常可以不经过进一步分离而回到环化中。
式(I)配体如果合适可以以它们的配合物或其它衍生物形式作为第一个塔的底部产物生产。
步骤b):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b)中,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产生含铝水相和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上文给出了优选的含水碱。
除了游离或配合形式的式(I)配体,步骤a)中得到的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可包含至少一种其它低挥发性组分。这些例如包括步骤a)中加入的较高沸点溶剂、用于将香茅醛环化成异蒲勒醇的含铝化合物的反应产物和如果合适步骤a)中未分离的助剂(iv)。因为含铝组分和/或助剂(iv)尤其是在连续方法情况下累积并且尤其对步骤c)的分离的收率和纯度有不利影响,所以有利的是尽可能完全地去除这些化合物。这尤其应用于含铝化合物。
步骤b)中的接触优选通过萃取进行。萃取级的数量优选为1-20级。
所用萃取剂为上述含水碱。因此所使用的术语同样在本发明范围内。
对于萃取,使来自步骤a)的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相的分离产生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相和富含含铝化合物的水相。然后去除水相。该接触可以连续进行或分批进行。
对于分批程序,在合适的容器中通过机械搅动如搅拌使来自步骤a)的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和水性萃取剂接触,将该混合物静置进行相分离,并通过方便地抽出容器底部的较高密度的相而取出其中的一个相。
可以以类似级联的方式相继进行多个分批分离操作,此时每种情况下使从水相分离的并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相与新的水性萃取剂部分接触和/或逆流通入水性萃取剂。
萃取优选连续进行。对于连续萃取程序,将水性萃取剂和来自步骤a)的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流以类似分批的方式连续引入合适的设备中。同时,从进行相分离的设备中连续取出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相的出料和富含含铝化合物的水相的出料。
例如在混合器-分离器组合中进行至少一级萃取。合适的混合器为动态或静态混合器。多级萃取例如在多个混合器-分离器或萃取塔中进行。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中,使用至少一个联合设备以改进相分离。优先选择联合过滤器、电联合器及其组合。如果使用混合器-分离器设备进行萃取,则证明联合过滤器如烛式过滤器或砂滤器的使用对于改进相分离是有利的。此处过滤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混合器(搅拌容器)后面和/或分离器的有机出口。对于改进相分离还优选使用电联合器。已证明这些电联合器可以用来分离外来水相高达5质量%。联合设备的使用还有利地适于本发明方法从萃取塔的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出料中分离精细分散的水相。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方案中,在至少一个混合器-分离器组合中从来自步骤a)的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中萃取含铝组分。另一个混合器-分离器组合的使用特别有利于随后的再萃取并从而回到式(I)配体或者如果合适较高沸点溶剂的工艺馏分中,该较高沸点溶剂如果合适与待分离的含铝化合物部分地通入萃取剂中。
在某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将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在步骤c)中分离配体之前或在将其分离之后进行干燥。合适的干燥方法为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方法,尤其是脱水剂吸附,例如使用沸石分子筛。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接触之后,通过蒸馏将水全部或至少部分去除。
为防止式(I)配体过早分离(尤其是通过结晶),在步骤b)期间的任何点,该配体在有机相中的溶度积均不应过量。如果合适,这可以通过适当选择温度和/或添加的溶剂的量和种类进行。
因此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使来自步骤a)的加热的底部产物出料与加热的含水碱紧密接触。
在本发明范围内,术语“加热的”指的是温度高于室温且低于在所述反应条件下该水溶液或有机溶液的各自的沸点温度。“加热的”特别指的是温度为25-150℃,尤其是70-100℃。
取决于所用助剂,如果合适在香茅醛的环化中,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如果合适可以包含其它在步骤a)未分离的组分。这些组分优选在步骤b)分离。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将所得水相进行适当分离过程以回收这些组分,如助剂(iv)。
步骤c):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c)中,通过结晶从在步骤b)中获得的包含大部分配体的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其中步骤c)可以连续或分批进行。该步骤的合适实施方案例如为结晶和/或全部或至少部分蒸除挥发性组分。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结晶分离出式(I)配体。
对于式(I)配体的结晶,式(I)配体在来自步骤b)的有机相中的溶度积首先必须过量。这可以通过例如冷却有机相或(部分)蒸馏分离溶剂进行。为实现该目的的方法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对于本发明方法的技术配制,例如常规冷却结晶器、蒸发结晶器、真空结晶器、结晶槽或喷雾结晶器是合适的。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冷却来自该方法步骤b)的有机相进行结晶。一般而言,结晶在-50℃至100℃,优选-20℃至50℃,尤其是10至40℃的温度下进行。
该过程可以通过加入晶种而加速。
结晶的式(I)配体可以通过例如过滤、浮选、离心作用或筛分从溶液中分离。
这样保留的式(I)配体如果合适可以通过合适的干燥方法干燥。这类方法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对于该方法的技术配置,常规辊筒式干燥器、圆盘干燥器、分室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或辐射干燥器是合适的。
去除了式(I)配体的有机相可以在步骤a)之前或期间再加入该方法。
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合适实施方案中,通过将步骤b)所得的加热的饱和有机相冷却至室温而进行结晶。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式(I)配体选自式(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71
其中Ar1、Ar2、Ar3、Ar4、R1、R2、R3、R4和A具有上文给出的含义。
式(I.a)配体同样具有两个苯酚体系,其每种情况下均在酚羟基的两个邻位被芳族或杂芳族基团(Ar1-Ar4)取代,并经由结构单元A连接在一起,并且如果合适还可以携带其它取代基(R1-R4),结构单元A每种情况下在酚羟基的对位与两个苯酚体系连接。此处基团Ar1、Ar2、Ar3、Ar4,基团R1、R2、R3、R4和结构单元A可以具有与上文对式(I)所述相同的含义。
根据本发明,特别优选的配体为其中芳基Ar1、Ar2、Ar3和Ar4相同且具有上文对式(I)给出的优选含义的那些。特别优选芳基Ar1-Ar4为苯基、萘基、4-氟苯基、4-氯苯基、3-氯苯基、3,5-二氯苯基、4-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非常特别优选苯基。
在本发明优选的式(I.a)配体中,基团R1、R2、R3、R4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且优选为:氢、卤素尤其是氟或氯、甲基、三氟甲基、异丙基、叔丁基、苯基、硝基。
式(I.a)中的结构单元A具有上文对式(I)给出的相同的含义。优选式(I.a)中的结构单元A也尤其是可以以所述方式被取代的结构单元1-44。
特别优选的配体为式(I.a1)-(I.a3)的那些,其中所述基团Ar1-Ar4、R1-R4和R15-R18优选具有例如在表中列出的含义: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81
表1: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82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83
表2: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84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91
表3: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192
在本发明范围内,此处在表1-3中,Ph为苯基,C(O)为羰基。一般而言,基团R15、R16和R17可以彼此独立地为上文定义的C1-C6烷基、C1-C10酰基、C1-C10羧基或C6-C10芳基,其中所述基团可以带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卤素和/或NO2取代基,其中基团R16和R17还可以一起形成环状结构单元,优选亚烷基桥。
本发明还提供生产式(IV)的异蒲勒醇的方法: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01
包括
α)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环化式(V)香茅醛: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02
所述催化剂可以通过使如权利要求1和/或10所定义的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式(II)铝化合物反应获得:
(R14)3-pAlHp            (II)
其中Al为铝,
R14为具有1-5个碳原子的支化或未支化的烷基及
p为0或1-3的整数,
和/或与式(III)铝化合物反应获得:
MAlH4                   (III)
其中Al为铝,
M为锂、钠或钾,
β)反应后通过以下步骤回收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a)将步骤α)中得到的含铝反应产物进行蒸馏分离,得到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和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
b)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产生含铝水相和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及
c)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在本发明生产异蒲勒醇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中,通过结晶分离出式(I)配体。
关于本发明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及优选的式(I)配体的优选实施方案,上述优选实施方案在此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发明。
可以用于生产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的式(I)和(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可以通过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简单制备。例如通过使相应的双(邻芳基)苯酚与醛R15CHO在路易斯酸如AlCl3的存在下反应获得(I.a1)型结构化合物,尤其如在Z.Y.Wang,A.5.合成中的干草(Hay in Synthesis)1989,471-472或在US 3,739,035中所述。(I.a2)型结构的配体例如可以通过使相应的双(邻芳基)苯酚与合适的式R16C(O)R17的酮反应获得,例如在US 3,739,035中所述。(I.a3)型结构的配体例如可以通过用二羧酸酰氯将相应的苯酚或氧保护的苯酚进行弗瑞德-克来福特酰基化得到,例如在F.F.Blicke等人,J.Am.Chem.Soc.1938,60,2283-2285;CH 350461或G.Maier等人,Chem.Ber.1985,118,704-721中所述。还有另一种生产(Ia3)型结构配体的方法,用叔二醇将相应的苯酚进行弗瑞德-克来福特酰基化,如例如在DE-A 25 34 558中所述,或者用二卤化物将相应的苯酚进行弗瑞德-克来福特酰基化,例如在J.Zavada,Collect.Czech.Chem.Commun.,1976,41,1777-1790中所述。
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例如通过使上述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式(II)铝化合物反应得到:
(R14)3-pAlHp            (II)。
此处R14为具有1-5个碳原子的支化或未支化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或新戊基。指数p为0或1-3的整数。优选指数p为1或0,特别优选为0。优选的式(II)化合物例如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二异丁基铝的氢化物,特别优选三甲基铝和三乙基铝。
或者,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还可以通过使上述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式(III)铝化合物反应得到:
MAlH4                        (III),
其中M为锂、钠或钾。结果适合与上述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反应生产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的还有锂铝氢化物、钠铝氢化物和钾铝氢化物及其混合物。此外,所述式(II)和(III)化合物的混合物也适合与上述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反应生产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
有利地进行该反应使上述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之一与式(II)或(III)化合物接触。该反应有利地在惰性有机溶剂如甲苯、环己烷、二氯甲烷、二甲苯、乙苯、氯苯、四氢呋喃、二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戊烷、己烷、二氯乙烷、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亚砜(DMSO)等中进行,预干燥的溶剂或无水溶剂的使用被认为是特别有利的。该反应通常在约-100℃至约100℃,优选约-50℃至约50℃,特别优选约-30℃至约30℃的温度下进行。
在生产本发明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期间,所用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的酚羟基与式(II)和(III)化合物反应。理论上,每个铝原子可以与1-3个酚羟基反应。由于所用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的空间性能或要求,导致更高分子量结构如线性结构或网状的形成。
此时,有利地选择所用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所用式(II)和/或(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使未完全反应的式(II)和/或(III)化合物的量尽可能低。优选选择特定比率使得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式(II)和(III)化合物接触后,不再存在未完全反应的式(II)和/或(III)化合物。考虑到成本方面,可取的是保持所用式(I)或(I.a)配体的低过量。特别优选使用的式(I)或(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式(II)和/或(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约4∶1-约1∶1,非常特别优选为约3∶1-约1.5∶1,最优选的摩尔比约为1.5∶1。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的生产包括,首先在约-10℃至约30℃的温度下,向合适的有机溶剂如甲苯中引入约0.001-约1摩尔(取决于溶解度)所选择的式(I)或(I.a)配体的溶液,并加入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优选以溶液的形式,例如三甲基铝或三乙基铝在甲苯中的溶液。
所用式(I)或(I.a)配体与式(II)和/或(III)的铝化合物之间反应通常迅速进行且取决于所选择的反应条件,在约10分钟-约2小时之后,通常是约1小时之后最完全。如果使用较惰性的反应物,则临时增加反应混合物的温度可能是有利的。
取决于所选择的反应条件,特别是待反应的式(I)或(I.a)配体和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在所选择的溶剂中的溶解度、浓度和反应温度,本发明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以固体、在所用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中的悬浮液或溶液的形式获得。以这种方式得到的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可以进一步以每种情况下获得的形式使用,或者被分离且去除所用溶剂。
此处可以通过看起来有利的和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进行分离。优选,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的分离、存储和进一步处理在彻底去除氧气和水分的情况下进行。
为进行本发明生产异蒲勒醇的方法,该程序有利地包括首先制备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在如上所述合适的溶剂中的溶液。然后根据本发明将待环化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香茅醛加入该溶液。此处香茅醛可以直接加入或以溶液(有利地在上述合适溶剂之一中的溶液)形式加入。在本发明方法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首先制备所选择的式(I)或(I.a)配体在甲苯中的溶液,然后有利地搅拌加入在甲苯溶液中的所选择的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优选三甲基铝或三乙基铝)。
进行本发明环化方法的合适原料为香茅醛,其可以通过任何方法生产。优选使用纯度为约90-约99.9重量%,特别优选为约95-约99.9重量%的香茅醛。
有利地在约-40℃至约40℃,优选约-20℃至约20℃的温度下加入待环化的香茅醛。为此,有利地将制备的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溶液冷却至该范围内的温度,例如-10℃至10℃,并加入预冷的香茅醛或预冷的香茅醛溶液。
可以将香茅醛或其溶液全部量一次加入或者分部分加入或者连续加入制备的催化剂溶液中。而且合适的溶剂为上述溶剂,特别是甲苯。优选使用待环化的香茅醛本身,即不进一步添加溶剂。如果使用溶剂,则有利地选择溶剂(为生产催化剂或进行环化反应)的总量使得待反应的香茅醛与溶剂的体积比为约2∶1-约1∶20,优选为约1.5∶1-约1∶10。
待反应的香茅醛与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的量的数量比通过为生产相同物质所用式(I)或(I.a)化合物与式(II)和/或(III)化合物的量决定,即通过所用配体与所用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的数量比。
根据本发明,选择待反应的香茅醛的量与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的量使得摩尔比为约5∶1-约1000∶1,优选为约10∶1-约500∶1,特别优选为约50∶1-约200∶1。
不考虑这个,所用式(I)或(I.a)配体与所用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之间的比可以在上述本发明为生产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指定的范围内变化。
香茅醛向异蒲勒醇的环化通常快速进行并且取决于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选择,在约0.5-约10h之后,经常约为5h之后完成大部分。反应进程可以通过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如色谱法,尤其是气相色谱法或者HPLC法简单监控。
在本发明方法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在助剂(iv)如酸,优选有机酸的存在下进行香茅醛向异蒲勒醇的环化。例如,可以有利地使用的有机酸为:乙酸、丙酸、苯甲酸、甲苯磺酸、甲烷磺酸,优选乙酸。有利地以基于待反应的香茅醛的量为约0.5-约10重量%的量使用所述的酸。有利地,它们与香茅醛一起(例如以混合物的形式)加入反应混合物。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方法是在至少一种选自羧酸酐、醛、酮和乙烯基醚的助剂(iv)的存在下进行。
所述种类物质助剂(iv)每种情况下可以单独使用或以彼此的混合物形式使用。在混合物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由一类物质的化合物组成的那些。特别优选使用单一化合物。通过使用下文描述的特定化合物,通常可以大大抑制不需要的副产物的形成。
在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香茅醛的环化在式(VI)羧酸酐存在下进行: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41
其中基团R20和R20’可以相同或不同,优选相同,且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2烷基或C7-C12芳烷基或C6-C10芳基,其中所述基团可以每种情况下具有一个或多个,通常为1个至约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R10e、SR10fNR8eR9e和卤素的取代基,并且R20和R20’还可以一起形成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烯属双键和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和NR11b的杂原子的5至8元环,其中R10e、R10f、R8e、R9e和R11b可以具有上文R11的含义。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香茅醛的环化在式(VII)醛的存在下进行: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51
其中基团R21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2烷基或C7-C12芳烷基或C6-C10芳基,其中所述基团每种情况下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1-3个相同或不相同的选自OR10e、SR10fNR8eR9e和卤素的取代基,其中R10e、R10f、R8e和R9e可以具有上文R11的含义。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香茅醛的环化在式(VIII)酮的存在下进行: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52
其中基团R22和R23每种情况下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2烷基或C7-C12芳烷基、C6-C10芳基或C1-C6烷氧羰基,其中所述基团可以每种情况下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1-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R10e、SR10fNR8eR9e和卤素的取代基,并且R22和R23还可以一起形成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烯属双键和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5和NR11b的杂原子的5至8元环,其中R10e、R10f、R8e、R9e和R11b可以具有上文R11的含义。
作为上述羰基化合物的另一种选择,还可以使用通式(IX)乙烯基醚: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53
在本发明方法范围内,其中基团R24、R25、R26和R27每种情况下可以相同或不同且彼此独立地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2烷基、C7-C12芳烷基或C6-C10芳基,其中所述基团每种情况下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1-3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氧代、OR10e、SR10fNR8eR9e和卤素的取代基,并且R25和R26还可以一起形成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烯属双键和一个或多个,通常为1或2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NR11b的杂原子的5至8元环,其中R10e、R10f、R8e、R9e和R11b可以具有上文R11的含义。
此处C1-C12烷基为如上所述的C1-C6烷基,此外例如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或十二烷基。在两个烷基一起形成一个环的情况下,烷基还可以理解为链烯基。C7-C12芳烷基和C6-C10芳基例如可以具有上文给出的含义。例如可以提及的C1-C6烷氧羰基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丙氧羰基和异丙氧羰基,优选甲氧羰基和乙氧羰基。
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香茅醛的环化在式(VI)羧酸酐的存在下进行,其中基团R20和R20’相同且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2烷基、C7-C12芳烷基或C6-C10芳基,其中R20和R20’还可以一起形成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烯属双键和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R10e、SR10f、NR11b的杂原子的5至8元环,并且R10e、R10f和R11b可以彼此独立地具有上文R11的含义。
特别优选使用其中基团R20和R20’相同且为支化或未支化的C1-C12烷基或C6-C10芳基的那些羧酸酐。本发明特别优选使用的羧酸酐例如为:乙酸酐、丙酸酐、新戊酸酐和苯甲酸酐。
根据本发明同样优选使用的式(VII)醛例如为乙醛、丙醛和氯醛(三氯乙醛)。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香茅醛的环化在式(VIII)酮的存在下进行,有利地使用具有活化的,即缺电子的羰基官能团的那些。例如可以提及的特别适于在本发明方法范围内使用的为以下酮:1,1,1-三氟丙酮、1,1,1-三氟苯乙酮、六氟丙酮、丙酮酸甲酯和丙酮酸乙酯。
根据本发明,同样优选使用式(IX)乙烯基醚,例如: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异丁基乙烯基醚和3,4-二氢-2H-吡喃。
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所述种类的化合物可以成功地平等使用。关于实践方面,例如较高的反应速率,醛和/或缺电子酮的使用被证明是有利的。
本发明使用的羧酸酐、醛、酮和/或乙烯基醚的量可以在宽范围内变化并通过所用物质种类和纯度或存在的还未更精确确定的杂质控制。通常,所述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的用量基于所用香茅醛的量为约0.01-约5mol%,优选为约0.1-约2mol%。
如果程序确保完全没有氧气和水,那么对于该程序的类型和方式,例如反应器的结构或者其中各反应物加入的顺序没有特别要求。
为在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实施本发明方法,该程序有利地包括首先提供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在上述合适溶剂中的溶液。然后根据本发明向该溶液中优选加入待环化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香茅醛与所选择的羧酸酐、醛、活化酮和/或乙烯基醚的混合物。或者,例如还可以首先使本发明所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溶液与羧酸酐、醛、酮和/或乙烯基醚(每种情况下合适地选择)混合,然后加入待环化的香茅醛。
已证明在约30min-约6h,优选约2-约4h的时期内向催化剂溶液或反应混合物中计量加入香茅醛或香茅醛与所选择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是有利的。此处香茅醛可以直接加入或以溶液(有利地在上述合适的溶剂之一中的溶液)的形式加入。在又一个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范围内,首先提供所选择的式(I)或(I.a)配体在甲苯中的溶液,然后方便地搅拌加入在甲苯溶液中的所选择的式(II)和/或(III)铝化合物(优选三甲基铝或三乙基铝)。
在该实施方案的范围内,有利地在约-40℃至约40℃,优选约-20℃至约20℃的温度下加入待环化的香茅醛或香茅醛与所选择的羧酸酐、醛、活化酮和/或乙烯基醚的混合物。为此,有利地将根据本发明制备的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的溶液或悬浮液冷却至该范围内的温度,例如-10℃至10℃,其它反应物以预冷形式加入。
加入香茅醛与所选择的其它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可行进行方式使得全部量的香茅醛一次加入或分部分加入或连续加入所制备的催化剂溶液中。而且合适的溶剂优选为上述溶剂,特别是甲苯。优选以与所选择的羧酸酐、醛、活化酮和/或乙烯基醚的混合物形式使用待环化的香茅醛而不再添加溶剂。当使用溶剂时,有利地选择溶剂的总量使得待反应的香茅醛与溶剂的体积比为约1∶1-约1∶20,优选为约1∶1-约1∶10。
发现一些催化剂配合物通常在反应期间失活。这尤其归因于每种情况下所用的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所使用的所述式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环化形成的异蒲勒醇之间的配体交换过程。催化剂的失活形式(取决于所用溶剂的选择)可溶于反应混合物中,通常与活性聚合物催化剂相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催化剂的失活部分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分离方法(例如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仍然具有活性的催化剂)与其它反应混合物一起分离。如果需要,保留的催化剂的仍然具有活性的部分可以用新鲜的催化剂补充并且没有可察觉的活性损失而在本发明香茅醛变成异蒲勒醇的进一步环化反应中再利用。
或者,可以选择催化剂的用量使得所用全部催化剂配合物在本发明环化反应过程中或最后失活并可溶解,某种程度上在澄清反应混合物中可分辨。此处有利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中由于上述配体交换过程,所用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在不进行分离水解的情况下释放。
令人惊讶地,发现异蒲勒醇可以从环化香茅醛的含铝反应产物中蒸馏出来而不预先水解在每种情况下用作催化剂的高纯度的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如果合适随后蒸除所用溶剂和/或额外使用的助剂)。一般说来,在蒸馏底部没有形成可分辨的不需要的或麻烦的副产物。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在步骤a)的蒸馏分离之前或过程中加入合适的惰性高沸点溶剂。然后在蒸馏底部得到式(I)配体在每种情况下使用的加热的高沸点组分中的溶液。
正如所提及的,本发明方法同样适于环化外消旋和非外消旋,即旋光香茅醛以产生外消旋和非外消旋异蒲勒醇。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通过环化式(V.a)的旋光香茅醛: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81
生产式(IV.a)的旋光异蒲勒醇:
Figure G2007800319782D00291
其中()每种情况下指的是不对称碳原子。
本发明方法尤其用于通过环化D-(+)-香茅醛生产L-(-)-异蒲勒醇。
以此方法生产的外消旋或非外消旋异蒲勒醇是生产外消旋或非外消旋薄荷醇的有价值的中间体,是全球最重要的香精或香料之一。薄荷醇可以由异蒲勒醇通过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本身已知的氢化方法,尤其是在合适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上催化氢化获得,如在Pickard等人,J.Chem.Soc.1920,1253;Ohloff等人,Chem.Ber.1962,95,1400;Pavia等人,Bull.Soc.Chim.Fr.1981,24,Otsuka等人,Synthesis 1991,665或在EP 1 053 974 A中所述。此处如果所选择的反应条件合适,则所用异蒲勒醇的相对或绝对构型被大大保留了,在许多情况下是完全保留了。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生产薄荷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本发明方法生产式(IV)的异蒲勒醇
B)氢化以该方法获得的异蒲勒醇的烯属双键。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方法用于生产旋光薄荷醇,尤其是由旋光L-(-)-异蒲勒醇生产L-(-)-薄荷醇。
关于本发明生产异蒲勒醇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上述优选在此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用于解释本发明,没有任何限制性质。
实施例1:回收1,1-双(2,6-二苯基苯酚)-1-三氟甲基乙烷(Ia2-3)的方法
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50m CP-WAX,ID.:0.32mm,FD.:1.2ym;80℃,3℃/min-200℃,15℃/min-250℃;tR(苯基环己烷):30.7;tR(异蒲勒醇):26.3;tR(香茅醛):21.8。
使用以下HPLC法:CC250/4 Nucleodur C18 Gravity,5ym;C:水-0.05% H3PO4;D:乙腈20∶80;出口:93巴,25℃;tR(苯基环己烷):10.5;tR(异蒲勒醇):3.3;tR(配体(Ia2-3)):14.0。通过GC和HPLC使用内部标准分析测定在蒸馏底部和母液中所得反应产物的浓度(每种情况下为重量%)。
1.a)香茅醛的环化
首先在具有搅拌器的夹套式玻璃反应器中加入在无水甲苯(7.2L)中的1,1-双(2,6-苯基苯酚)-1-三氟甲基乙烷(Ia2-3)(461g,0.785mmol)。在室温下向澄清的配体溶液中加入三乙基铝在甲苯中的溶液(445ml,400mmol,12%AlEt3甲苯溶液)。将该溶液在25℃下搅拌1h。将所得催化剂悬浮液冷却至0℃并与香茅醛(6697g,43mol)和丙酮酸甲酯(33.6g,329mmol)的混合物混合3h。当加入完成时,将反应混合物在0℃下后搅拌3h,并在10℃下进一步后搅拌2h。在减压下分离出甲苯。然后加入苯基环己烷(2770g)通过蒸馏作为顶部产物分离出异蒲勒醇粗产物。得到3584g底部产物。
1.b)分离配体(Ia2-3)
首先在90℃下将在(双(二芳基苯氧基))铝催化剂的存在下环化香茅醛的3564g底部产物(包含苯基环己烷(69.9重量%)、异蒲勒醇(3.05重量%)、香茅醛(0.16重量%)和香茅醇(3.05重量%))引入具有搅拌器和回流冷凝器的夹套式反应器中。将1792g加热的2%浓度NaOH水溶液加入该加热的溶液中。在90℃下搅拌1小时后,从有机相中分离出1777g水相。在120℃和10毫巴下从有机相中蒸馏出保留的水。将水解的底部产物经过12小时冷却至25℃.将所得式(Ia2-3)配体的悬浮液过滤,并在3毫巴和95℃下从以此方式获得的式(Ia2-3)配体中去除挥发性组分。以白色固体分离出式(Ia2-3)配体,产量为282g,纯度为95%。根据HPLC分析,母液(3130g)包含苯基环己烷(72.3重量%)、异蒲勒醇(6.8重量%)和式(Ia2-3)配体(4.9重量%)。这说明本发明所用配体适合以有利的方式进行连续后处理。相反,当使用在EP-A 1 225 163中所述的配体时,因为它们较强地倾向于形成稳定的乳液,所以不能在每种情况下确保相分离。
实施例2:回收1,1-双(2,6-二苯基苯酚)-1-三氟甲基乙烷(Ia2-3)的连续方法分析
根据以下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分析:50mCP-WAX,ID.:0.32mm,FD.:1.2ym;80℃,3℃/min-200℃,15℃/min-250℃;tR(香茅醛):20.7;tR(异蒲勒醇):24.7;tR(苯基环己烷):29.3;tR(香茅醇):31.7;tR(香茅酸香茅醇酯):48.2;tR(香茅酸异胡薄荷酯):49.5。
2.a)在连续后处理期间环化香茅醛
将三乙基铝在甲苯中的溶液(15%浓度,85ml,0.096mol)在20℃下经过约10分钟加入具有搅拌器的夹套式玻璃反应器中的1,1-双(2,6-二苯基苯酚)-1-三氟甲基乙烷(Ia2-3)(114g,0.195mol)在甲苯(无水,1800g)中的澄清溶液中。然后在20℃下搅拌该溶液1h。将所得催化剂悬浮液转移至另一个待搅拌器的夹套式玻璃反应器中,冷却至0℃并与D-香茅醛(1620g,10.3mol)和丙酮酸甲酯(8.1g)的混合物混合3h。当加入完成时,在0℃下搅拌反应溶液直到D-香茅醛的含量达到<10GC面积%,加热至10℃并在该温度下进一步搅拌2h。随后将反应溶液首先转移至缓冲容器。
使反应溶液以300g/h的进料速率连续通过板式塔(15个塔板,DN50)。在顶部压力约为100毫巴下在精馏段的第10个塔板的侧取料口从塔中取出甲苯,其中底部温度约为120℃,侧取料口和塔顶温度为45℃。在塔的顶部从反应溶液中去除低沸点组分。
将板式塔的底部产物出料连续供入(120-140g/h)填料塔(DN50×120cm,实验室织物填料,Sulzer DX)的中间。随着向该填料塔底部连续加入苯基环己烷(70-90g/h),在110℃的底部温度和10毫巴的顶部压力下作为顶部产物蒸馏出L-异蒲勒醇。以1625g的产量和93%的纯度分离出L-异蒲勒醇。
2.b)在连续程序中分离配体(Ia2-3)
将填料塔的蒸馏底部的出料连续供入(100-120g/h)加热至95℃并由两个250ml级联搅拌容器和一个150ml相分离器组成的混合澄清设备中。在第一个250ml搅拌容器中,使填料塔的蒸馏底部的出料连续地与2%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料(50-60g/h)混合。将来自第一个搅拌容器的混合相的出料(150-180g/h)经由另一个250ml搅拌容器转移到150ml相分离器中。在相分离器中,在90-95℃的温度下进行连续相分离。借助于传导率的测量控制相分离层的高度。
在另一个加热至40-50℃的搅拌容器中连续收集(100-120g/h)来自相分离器的有机相出料,并使其在分离配体(Ia2-3)之前结晶。从相分离器中连续泵出水相出料。
经由压力过滤器在氮气压力为4巴下分批过滤结晶的配体(Ia2-3)。然后用苯基环己烷清洗滤饼。将清洗过的配体(106g;HPLC重量%:配体77%;苯基环己烷22%)溶解于甲苯中并进一步用于在步骤2.a)中制备催化剂。将滤液(919g;根据GC的重量百分比:苯基环己烷66%;L-异蒲勒醇5%;香茅醇6.1%;香茅酸异胡薄荷酯4.3%;香茅酸香茅酯3.6%;根据HPLC的重量百分比:配体3.1%)送回2.b)所述的填料塔中。

Claims (23)

1.一种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含铝反应产物的后处理方法,所述含铝反应产物包含
i)异蒲勒醇,
ii)至少一种游离或配合形式的式(I)配体:
Figure FSB00000800995700011
其中
Ar1、Ar2、Ar3、Ar4彼此独立地选自C6-C15芳基或C2-C15杂芳基,其任选每种情况下携带1-7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aR6aR7a、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NR8aR9a、SR10a、NO2的取代基,
R1、R2、R3、R4彼此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bR6bR7b、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NR8bR9b、SR10b、NO2,及其中
R1或R2和/或R3或R4与A一起可以形成芳香环或非芳香环,以及
A为具有1-2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化和/或环状烃基,其可以是饱和的或者单-或多不饱和的和/或部分芳族的并且任选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NR11的杂原子和/或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官能团C(O)、S(O)、S(O)2的官能团,并且任选带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基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1-C10酰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cR6cR7c、任选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杂芳基、NR8cR9c、SR10c、NO2、C1-C12酰基、C1-C10羧基的取代基,或者
为任选每种情况下带有1-5个选自C1-C6烷基、C1-C6全氟烷基、C1-C6烷氧基、C7-C12芳烷基、卤素、SiR5dR6dR7d、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NR8dR9d、SR10d、NO2的取代基的C6-C15芳基或C2-C15杂芳基,
或者
为选自-O-、-S-、-N(R11)-、-S(O)-、-C(O)-、-S(O)2-、-P(R11)-、-(R11)P(O)-和-Si(R12R13)的官能团或杂原子,
其中基团R5a、R6a、R7a、R8a、R9a、R10a至R5d、R6d、R7d、R8d、R9d、R10d、R11、R12和R13每种情况下彼此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7-C12芳烷基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并且其中基团R8a和R9a、R8b和R9b、R8c和R9c、R8d和R9d每种情况下还可以彼此独立地一起形成具有2-8个碳原子的环状烃基,其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O、S、NR11a的杂原子并且R11a可以具有R11的含义,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反应产物蒸馏分离,获得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和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
b)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产生含铝水相和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
c)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通过结晶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反应产物中额外包含较低沸点溶剂iii。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反应产物中额外包含较低沸点溶剂iii。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环化香茅醛生产异蒲勒醇的反应产物中额外包含助剂iv。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助剂选自有机酸、羧酸酐、醛、酮和乙烯基醚。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的蒸馏分离之前,首先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任何存在的溶剂和/或环化助剂。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的蒸馏分离之前,首先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任何存在的溶剂和/或环化助剂。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的蒸馏分离之前和/或过程中,使反应产物与其沸点在蒸馏条件下比异蒲勒醇的沸点至少高10℃的溶剂混合。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的蒸馏分离之前和/或过程中,使反应产物与其沸点在蒸馏条件下比异蒲勒醇的沸点至少高10℃的溶剂混合。
11.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工艺步骤连续操作。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a)期间加入其沸点在蒸馏条件下比异蒲勒醇的沸点至少高10℃的溶剂。
13.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来自步骤a)的加热的底部产物出料与加热的含水碱紧密接触,然后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大部分配体。
14.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式(I)配体选自式(I.a)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其中Ar1、Ar2、Ar3、Ar4、R1、R2、R3、R4和A具有权利要求1中对式(I)给出的含义。
15.一种生产式(IV)的异蒲勒醇的方法:
包括
α)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环化式(V)的香茅醛:
Figure FSB00000800995700041
所述催化剂可以通过使如权利要求1和/或10所定义的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与式(II)铝化合物反应获得:
(R14)3-pAlHp    (II)
其中Al为铝,
R14为具有1-5个碳原子的支化或未支化的烷基及
p为0或1-3的整数,
和/或与式(III)铝化合物反应获得:
MAlH4    (III)
其中Al为铝,
M为锂、钠或钾,
β)反应后通过以下步骤回收式(I)的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a)将步骤α)中得到的反应产物进行蒸馏分离,得到富含异蒲勒醇的顶部产物和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
b)使去除异蒲勒醇的底部产物与含水碱紧密接触,产生含铝水相和包含大部分式(I)配体的有机相,及
c)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通过结晶从有机相中分离出式(I)配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铝化合物选自三甲基铝或三乙基铝。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铝化合物选自三甲基铝或三乙基铝。
19.如权利要求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用于生产式(IV.a)的旋光异蒲勒醇:
Figure FSB00000800995700051
该方法包括环化式(V.a)的旋光香茅醛:
Figure FSB00000800995700052
其中(*)每种情况下指的是不对称碳原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用于生产L-(-)-异蒲勒醇,该方法包括环化D-(+)-香茅醛。
21.一种生产薄荷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的方法生产式(IV)的异蒲勒醇,及
B)氢化以此方法获得的异蒲勒醇的烯属双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用于生产旋光薄荷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生产式(IV.a)的旋光异蒲勒醇,及
B)氢化以此方法获得的旋光异蒲勒醇的烯属双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用于生产L-(-)-薄荷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生产L-(-)-异蒲勒醇,及
B)氢化以此方法获得的旋光L-(-)-异蒲勒醇的烯属双键。
CN2007800319782A 2006-09-01 2007-08-31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回收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Active CN1015117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120013.5 2006-09-01
EP06120013 2006-09-01
PCT/EP2007/059149 WO2008025852A1 (de) 2006-09-01 2007-08-31 Rückgewinnung von bis(diarylphenol)-liganden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isopulego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11761A CN101511761A (zh) 2009-08-19
CN101511761B true CN101511761B (zh) 2012-11-28

Family

ID=3871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319782A Active CN101511761B (zh) 2006-09-01 2007-08-31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回收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34034B2 (zh)
EP (1) EP2064169B1 (zh)
JP (1) JP5214609B2 (zh)
CN (1) CN101511761B (zh)
ES (1) ES2573252T3 (zh)
WO (1) WO20080258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3829B2 (en) * 2006-09-01 2011-08-23 Basf Se Recovery of phenol ligand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isopulegol
MX2009013429A (es) * 2007-06-12 2010-02-01 Basf Se Escamas de mentol y metodo para producirlas.
ES2545271T3 (es) * 2007-07-23 2015-09-09 Basf Se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mentol mediante hidrogenación de isopulegol
EP2225192B1 (de) 2007-11-30 2017-05-03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optisch aktivem und racemischem menthol
US8212084B2 (en) * 2007-12-17 2012-07-03 Basf Se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4,4′-[1-trifluoromethyl)alkylidene]-bis-(2,6-diphenylphenols)
JP5432895B2 (ja) * 2008-05-26 2014-03-05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錯体とその使用
JP5648240B2 (ja) * 2010-05-25 2015-01-07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有機アルミニウム化合物
JP6702880B2 (ja) 2014-03-19 2020-06-03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Basf Se 溶液から物質を分離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BR112021001695B1 (pt) * 2018-09-05 2023-12-26 Basf Se Processos para produção contínua de um composto de carbonila e para produzir mentol opticamente ativo
CN114349601B (zh) * 2022-01-10 2023-08-11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胡薄荷醇反应液的后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046A1 (en) * 2001-01-18 2002-09-19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sopulegol
WO2006056435A1 (de) * 2004-11-26 2006-06-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nthol
WO2006069659A1 (de) * 2004-12-22 2006-07-0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sopuleg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50461A (de) 1957-12-06 1960-11-30 Ciba Geigy Verwendung von Oxyketonen zum Schutze gegen ultraviolette Strahlung
US3023253A (en) 1960-01-26 1962-02-27 Glidden Co Flaking of menthol
US3064311A (en) 1960-01-26 1962-11-20 Glidden Co Flaking of menthol
US3218361A (en) 1960-06-08 1965-11-16 Glidden Co Process for recovering specific isopulegols
FR1374732A (fr) 1963-11-12 1964-10-09 Boake A Procédé de préparation du 1-menthol
US3739035A (en) 1971-05-26 1973-06-12 Gen Electric Bis(2,6-diphenylphenols)
DE2530481C3 (de) 1975-07-09 1980-10-09 Haarmann & Reimer Gmbh, 3450 Holzminden Vorrichtung zum Kristallisieren von Substanzen
DE2534558A1 (de) 1975-08-02 1977-02-17 Bay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lpha,alpha'-bis-(4-hydroxyphenyl)- diisopropylbenzolen
DE3302525A1 (de) 1983-01-26 1984-07-26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Destillationskolonne zur destillativen zerlegung eines aus mehreren fraktionen bestehenden zulaufproduktes
JP3247277B2 (ja) 1994-07-29 2002-01-15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液状l−n−メントール組成物及びその調製法
DE19536827A1 (de) 1995-10-02 1997-04-03 Basf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rennung flüssiger eutektischer Mischungen durch Kristallisation an Kühlflächen
DE19617210A1 (de) 1996-04-30 1997-11-06 Basf Ag Trennwandkolonne zur kontinuierlichen destillativen Zerlegung von Mehrstoffgemischen
EP1053974A1 (en) 1999-05-17 2000-11-22 Quest International B.V. Reactions using lewis acids
AU2002353383A1 (en) 2002-03-28 2003-10-13 Counci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Cleaning and desinfecting herbal compositions and their preparation
DE10224087A1 (de) 2002-05-31 2003-12-11 Symrise Gmbh & Co Kg Kompaktiertes Menthol
JP3931781B2 (ja) 2002-09-30 2007-06-20 三菱マテリアルテクノ株式会社 フレーク製造装置
JP5279275B2 (ja) * 2005-03-03 2013-09-04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ジアリールフェノキシアルミニウム化合物
DE102005040655A1 (de) 2005-08-26 2007-03-01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ngereichertem Isopulegol
US8003829B2 (en) 2006-09-01 2011-08-23 Basf Se Recovery of phenol ligands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isopulegol
MX2009013429A (es) 2007-06-12 2010-02-01 Basf Se Escamas de mentol y metodo para producirla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3046A1 (en) * 2001-01-18 2002-09-19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isopulegol
WO2006056435A1 (de) * 2004-11-26 2006-06-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nthol
WO2006069659A1 (de) * 2004-12-22 2006-07-06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isopuleg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25852A1 (de) 2008-03-06
JP2010501637A (ja) 2010-01-21
US8134034B2 (en) 2012-03-13
EP2064169A1 (de) 2009-06-03
JP5214609B2 (ja) 2013-06-19
US20100010253A1 (en) 2010-01-14
EP2064169B1 (de) 2016-03-23
CN101511761A (zh) 2009-08-19
ES2573252T3 (es) 2016-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1761B (zh) 在生产异蒲勒醇的过程中回收双(二芳基苯酚)配体
CN101723809B (zh) 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
CN101535229B (zh) 生产异蒲勒醇过程中苯酚配体的回收
CN1608074B (zh) P-手性磷杂戊环和磷环化合物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用途
CN101675020B (zh) 合成光学活性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CN101337888A (zh) 制备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CN103657727A (zh) 一种用于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557A (zh) 一种手性α-氨基酸的制备方法
CN101133067B (zh) 二芳基苯氧基铝化合物
CN106607092B (zh) 催化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354586B (zh) 一种含有三氟甲基的吡唑啉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
CN101948374B (zh) 一种合成α-溴代酮并联产溴代烃的方法
CN102702218B (zh) 含手性螺环骨架结构的双噁唑啉配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81861A (zh) 制备季戊四醇磷酸酯的方法
CN102344431B (zh) 一种制备奈必洛尔盐酸盐的方法
CN87105818A (zh) 2,3-二氢呋喃的衍生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用作供制备四氢呋喃的中间体的它们的利用
JP4540197B2 (ja) (e)−3−メチル−2−シクロペンタデセノンの製造法
CN110563551A (zh) 一种合成反式2-烯-4-炔-1-醇类化合物的方法
TWI830181B (zh) 作為烯丙醇加氫甲醯化溶劑的甲基環己烷
CN106478719B (zh) 一种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6283534A (zh) 一种多官能团手性烯炔配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A2442934A1 (en) Enantiomerically selective cyclopropanation
CN115894222A (zh) 一种2-甲基烯丙基二乙酸酯的合成及提纯方法
CN105001108B (zh) 光学纯3,4‑二甲基谷氨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0041371A (zh) 手性金属铑配合物、其合成方法、及其在合成手性1,5-二羰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