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9579B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9579B
CN101499579B CN2009100037594A CN200910003759A CN101499579B CN 101499579 B CN101499579 B CN 101499579B CN 2009100037594 A CN2009100037594 A CN 2009100037594A CN 200910003759 A CN200910003759 A CN 200910003759A CN 101499579 B CN101499579 B CN 101499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ce bar
keeper
lock
projec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37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9579A (zh
Inventor
田中努
间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9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9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95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4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 H01R13/4365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from the front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在分开提供外壳主体和矛杆外壳的情况下允许保持件展现其初始功能。在阳连接器(10)中,包括锁定矛杆(27)的矛杆外壳(50)与外壳主体(20)分开提供,而包括在适当组装状态中位于用于锁定矛杆的变形空间(63)中的端子锁定部(78)的保持件与矛杆外壳(50)分开提供。突起(75)从保持件(70)向后突出,并且用于接收突起(75)的接收孔(69)形成在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中以贯穿矛杆外壳(50)。通过将突起(75)插入到接收孔(69)中来相对于保持件(70)地定位矛杆外壳(50)。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09-161875公开了一种设有保持件的连接器。该连接器设有连接器外壳、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腔体中的端子接头、以及包括端子锁定部的保持件,该连接器外壳形成有腔体和在该腔体的内表面处可弹性变形地突出的锁定矛杆,并且保持件布置在连接器外壳的前表面上以将端子锁定部插入到用于与端子接头接合的锁定矛杆的变形空间中,由此限制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并且端子接头基本被双重锁定。导向部从连接器外壳的前表面突出,并且接头部形成为贯穿保持件。当保持件组装时,导向部插入到接头部中。 
对于多极连接器,在模制连接器外壳时,树脂的流动性下降,因此难以整体地模制包括小型锁定矛杆等的连接器外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开发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允许连接器具有改善的可模制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腔体的外壳主体,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可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该一个或多个腔体中的;与外壳主体分开提供的至少一个矛杆外壳,其形成有当矛杆外壳布置在外壳主体上时基本与各个腔体连通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并且包括与端子插入孔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突出的锁定 矛杆,该锁定矛杆能够保持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端子插入孔中的端子接头;以及与矛杆外壳分开提供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端子锁定部的保持件,当保持件布置在矛杆外壳上时,该一个或多个端子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用于与端子接头接合的各个锁定矛杆的一个或多个变形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突起从保持件突出,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该突起的至少一个接收孔形成在矛杆外壳中,并且通过将该突起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各个接收孔中来相对于彼此地定位矛杆外壳和保持件。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形成有腔体的外壳主体,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可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该腔体中, 
与外壳主体分开提供的矛杆外壳,形成有当矛杆外壳布置在外壳主体的前表面上时基本与腔体连通的端子插入孔,并且包括在端子插入孔的内表面处的可弹性变形突出的锁定矛杆,该锁定矛杆保持被插入到端子插入孔中的端子接头, 
保持件,与矛杆外壳分开提供,并且包括在保持件布置在矛杆外壳的前表面上时进入用于与端子接头接合的锁定矛杆的变形空间中的端子锁定部, 
其中: 
突起从保持件向后突出, 
用于接收该突起的接收孔形成在矛杆外壳的前表面中,并且 
通过将该突起插入到接收孔中来相对于保持件地定位矛杆外壳。 
因此,在分开提供外壳主体和矛杆外壳的情况下,允许保持件展现其初始功能同时允许其在连接器中或连接器上的适当布置,从而改善可操作性。 
由于突起设置在保持件上,接收孔形成在矛杆外壳中,并且通过将该突起插入到接收孔中来相对于保持件地定位矛杆外壳,所以能准确地确定矛杆外壳和保持件二者的位置关系,并且能够正确地展现保持件的初始功能。 
优选地,保持件将布置在矛杆外壳的前表面上,基本与突起一致的插入孔形成在外壳主体的前表面中,并且该突起贯穿矛杆外壳并且其前端能够在保持件组装时装配到插入孔中。 
更优选地,与突起一致的插入孔形成在外壳主体的前表面中,并且, 
突起贯穿矛杆外壳并且其前端在保持件组装时装配到插入孔中。 
由于突起贯穿矛杆外壳并且该突起的前端装配到插入孔中,所以增加了突起与矛杆外壳和外壳主体的接合面积,由此能够抑制保持件的摇动。另外,保持件、矛杆外壳和外壳主体定位在适当位置处。 
仍然更优选地,保持件可以移位到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在该部分锁定状态中,允许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以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到腔体中和从腔体中拔出,在通过将该保持件朝着矛杆外壳移动而获得的完全锁定状态中,限制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并且插入在腔体中的端子接头由端子锁定矛杆保持。 
更优选地,当保持件处于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时,突起的前端都装配在插入孔中。 
最优选地,保持件可以移位到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在该部分锁定状态中,允许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以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到腔体中和从腔体中拔出,在通过将该保持件朝着矛杆外壳移动而获得 的完全锁定状态中,限制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并且插入在腔体中的端子接头由端子锁定部保持,并且 
当保持件处于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时,突起的前端都装配在插入孔中。 
保持件不仅在完全锁定状态中稳定不摇晃,而且在部分锁定状态中也稳定不摇晃。当保持件从部分锁定状态向完全锁定状态移动时,突起平滑地插入到插入孔中而不会被插入孔的孔边缘捕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突起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和沿着与该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并且至少一个肋设置在与该突起背对背的位置处,同时保持件的主体位于该至少一个肋和该突起之间。 
优选地,突起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并且 
肋设置在与该突起背对背的位置处,同时保持件的主体位于该肋和该突起之间。 
最优选地,突起具有十字形的横截面并且设置在保持件的后表面的中央部分中或接近该中央部分。 
由于突起设置在保持件的后表面的中央部分中或接近该中央部分,所以与突起设置在保持件的后表面的大范围上相比,能够将保持件的有效空间的降低抑制到最小必需水平。另外,通过将突起形成为具有十字形横截面,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能够可靠地抑制沿高度和宽度方向的摇动,并且能够阻碍矛杆外壳绕突起的轴线的枢转运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组装连接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腔体的外壳主体,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可 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该一个或多个腔体中, 
分开提供至少一个矛杆外壳,该至少一个矛杆外壳与外壳主体分开提供, 
将矛杆外壳布置在外壳主体上,使得矛杆外壳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基本与外壳主体的各个腔体连通, 
将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腔体和端子插入孔中,使得与端子插入孔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突出的锁定矛杆保持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端子插入孔中的端子接头,以及 
将与矛杆外壳分开提供的保持件布置在矛杆外壳上,使得保持件的一个或多个端子锁定部至少部分地进入用于与端子接头接合的各个锁定矛杆的一个或多个变形空间中。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将从保持件突出的突起插入到在矛杆外壳中形成的各个接收孔中来相对于彼此地定位矛杆外壳和保持件的步骤。 
优选地,在保持件布置步骤中,保持件布置在矛杆外壳的前表面上,使得突起贯穿矛杆外壳并且该突起的前端能够装配到与突起基本一致地形成在外壳主体的前表面中的插入孔中。 
更优选地,保持件可以在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之间移位,在该部分锁定状态中,允许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以允许端子接头插入到腔体中和从腔体中拔出,在通过将保持件朝着矛杆外壳移动而获得的完全锁定状态中,限制锁定矛杆的弹性变形并且插入在腔体中的端子接头由端子锁定矛杆保持。 
最优选地,当保持件处于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时,突起的前端都装配在插入孔中。 
通过阅读以下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 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应当理解,尽管分别描述了实施例,但是其单个特征可以结合到另外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当矛杆外壳和保持件与外壳主体组装时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外壳主体的正视图, 
图3是外壳主体的后视图, 
图4是当保持件与外壳主体和矛杆外壳组装时的水平剖面, 
图5是沿着图1的A-A的剖面, 
图6是当保持件与外壳主体和矛杆外壳适当组装时的水平剖面, 
图7是外壳主体的剖面侧视图, 
图8是矛杆外壳的正视图, 
图9是矛杆外壳的后视图, 
图10是矛杆外壳的剖面侧视图, 
图11是示出图10的关键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保持件的后视图, 
图13是保持件的正视图, 
图14是保持件的底视图, 
图15是保持件的侧视图, 
图16是保持件的剖面侧视图,以及 
图17是阴连接器外壳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阳连接器(连接器) 
20外壳主体 
21腔体 
27锁定矛杆 
31插入孔 
35密封塔部(内壁部) 
36周壁部(外壁部) 
41外肋 
42主肋 
43内肋 
44连接肋 
50矛杆外壳 
51端子插入孔 
63变形空间 
69接收孔 
70保持件 
72保持件主体 
75突起 
78端子锁定部 
90阳端子接头 
100阴连接器(配合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17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此实施例的连接器是可以与配合阴连接器100连接的阳连接器10,并且设有外壳主体20、矛杆外壳50、保持件70以及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90。该外壳主体20、矛杆外壳50和保持件70例如由一种合成树脂或不同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阳端子接头90由诸如金属的导电材料制成。在下面的描述中,关于前后方向FBD,将与配合阴连接器100连接的一侧称为前侧,而关于竖直方向,参考图1。 
如图2和7所示,外壳主体20与矛杆外壳50一起形成连接器外壳的一部分并且包括端子容纳部22和插座23(优选基本为横向长管的形式),该端子容纳部22形成有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阳端子接头90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腔体21,该插座23从端子容纳部22的前表面(优选为其外围边缘)基本向前突出。各个阳 端子接头90的一个或多个舌片91如此布置以至于至少部分地突入到插座23中,并且优选地,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一对的(上和/或下)凸轮从动件24设置成从插座23的(优选基本相对的上和下)壁的外表面突出,该凸轮从动件24用于通过与配合阴端子100的连接操作来展现凸轮作用。另外,在外壳主体20的横向中间或中央部分,可以与未示出的支架接合的至少一个暂停锁定部25在(优选为上面的)凸轮从动件24后面或邻近于凸轮从动件24地突出。 
具体地,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大型阳端子接头90(作为优选的第一类型端子接头)的一个或多个较大腔体26(作为优选的第一类型的腔体)设置在端子容纳部22的、具体在端子容纳部22的基本相对的横向端部处的一个或多个相应位置处。成对的较大腔体26沿竖直方向(高度方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并且可竖直地弹性变形的锁定矛杆27形成为在较大腔体26的内表面的前端处突出。 
端子容纳部22的横向中间部分(优选基本为横向居中部分)的前表面从位于横向端部的较大腔体26的前表面稍微向后缩进,由此,在横向端部的相对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矛杆外壳50的安装空间28(优选当从前方观察时基本具有矩形的形状)。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小型阳端子接头90(作为优选的不同于第一类型的第二类型的端子接头)的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较小腔体29(作为优选的不同于第一类型的第二类型的腔体)被设置,优选沿竖直和/或宽度方向基本上排列在端子容纳部22的横向中间或居中部分中。在竖直中央部分的相对侧中的每一侧处,各个较小腔体29布置在一个或多个水平或台阶上、优选在上下两个水平上,并且与较大端子26不同,优选地不在小型腔体29的内表面处形成锁定矛杆27。 
用于保持矛杆外壳50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基本为爪形的)矛杆外壳锁定部30在端子容纳部22的安装空间28的壁(优选为其基本相对的上壁和下壁)的内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在多个位置处突出。 在端子容纳部22的横向中间或中央部分的前表面中,有底的插入孔31形成在沿宽度和/或竖直方向对应于外壳主体20的中间或基本中央部分的位置处。插入孔31优选在正视图中基本为十字形的并且包括基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竖直凹槽32(作为优选的第一凹槽)和基本沿宽度方向(横向方向)延伸的短水平凹槽33(作为优选的具有不同于第一凹槽的构造的构造的第二凹槽)。这些竖直和水平凹槽32、33在竖直中心稍上方的位置处基本以直角十字交叉以彼此连通。应当理解,插入孔31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竖直和水平凹槽32、33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交叉)并且/或可以不同地定向或定位(例如,与示出的相比,插入孔31可以绕其轴线旋转,即,竖直和水平凹槽32、33可以沿不同于竖直和横向方向的方向布置)。 
如图3所示,用于防止低洼(sinks)的形成的一个或多个钻孔部34设置在端子容纳部22的后部。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柱形的、更具体为正柱形的密封塔部35形成为通过钻孔部34基本向后突出。密封塔部35分别设置在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相应腔体21的位置处,并且是围绕腔体21的圆形围壳(enclosure)。优选待装配到与阳端子接头90连接的导线95的端部上的密封塞96粘附到每个密封塔部35的内周边表面,由此,密封塔35的内侧、因此还有外壳主体20的内侧都优选被不透气地密封。 
优选基本为全体地至少部分围绕各个密封塔部35的横向长管形式的周壁部36(外壁部)设置在外壳主体20的后部处或后部上。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肋37设置在该周壁部36的内侧。周壁部36形成外壳主体20的外壁并且向后、即朝着与插座23相对的一侧开口。 
密封塔部35包括对应于较小腔体29(第二腔体)的较小密封塔部38(内壁部,作为优选的第二类型的密封塔部)和对应于较大腔体26(第一腔体)的较大密封塔部39(作为优选的第一类型的密封塔部)。较小密封塔部38布置在对应于较小腔体29(第二腔体)的位置处并且 具体位于横向中间居中部分,并且在竖直中央部分的相对侧的每一侧处和横向中央部分的相对的左侧和右侧处布置在上下两个水平上。一对较大密封塔部39在相对的横向端部的每一个中或其附近一个布置在另一个上方。一些较小密封塔部38沿宽度方向通过共同的薄壁40整体地或统一地结合。在上两个水平上的较小密封塔部38的竖直中心和上较大密封塔部39的中心沿竖直方向基本位于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下两个水平上的较小密封塔部38的竖直中心和下较大密封塔部39的中心彼此竖直移位,其中下较大密封塔部39的中心位于在下两个水平上的较小密封塔部38的竖直中心的上方。 
较小密封塔部38沿前后方向FBD的长度优选基本等于周壁部36和肋37的长度,较小密封塔部38的前端和后端位置优选基本在与周壁部36和/或肋37的前端和后端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对准,并且较小密封塔部38的后表面优选与周壁部36和肋37的后表面一起形成外壳主体20的后表面。另一方面,较大密封塔部39的前端位置优选地在与较小密封塔部38的前端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对准,但其后端位置位于比较小密封塔部38的后端位置更靠后的位置处。较小密封塔部38的厚度优选小于较大密封塔部39的厚度,并且也小于周壁部36的厚度和肋37(稍后描述的外肋41)的最小尺寸。 
肋37优选整体上如格子一样在周壁部36的内表面之间延伸,并且包括在周壁部36的内表面和密封塔部35的外表面之间延伸的外肋41、基本沿宽度方向延伸(优选在周壁部36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之间并且/或横越周壁部36的竖直中央部分)的主肋42、优选在主肋42的外表面和密封塔部35的外表面之间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内肋43、以及/或连接邻近的密封塔部35的连接肋44。 
每个外肋41形成为在其与周壁部36连接的部分处厚,而在与密封塔部35连接的部分处薄。更具体地,每个外肋包括从与周壁部36的连接位置朝着密封塔部35逐渐变窄的渐细段45和从渐细段45的前 端(渐细端)基本直着延伸到密封塔部35的平直段46,其中渐细段45的相对侧表面和平直段46的相对侧表面彼此成钝角。外肋41在周壁部36的相对的上壁和下壁与面向这些壁的密封塔部35之间基本竖直地延伸,并且从密封塔部35径向向外(垂直于切线的方向)布置,同时基本沿宽度方向以指定的间隔隔开。外肋41的最大尺寸(在与周壁部36连接的部分处的渐细段45的厚度)大于其他肋42、43和44的最大尺寸,并且/或外肋41的最小尺寸(平直段46的厚度)设定为基本等于内肋43和连接肋44的最小尺寸。 
主肋42包括布置成从周壁部36的相对的内侧表面在上和下较大密封塔部39之间沿宽度方向基本直着横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主肋47、在上台阶处的各个较小密封塔部38和在下台阶处的各个较小密封塔部38之间沿宽度方向基本直着横越的至少一个第二主肋48,以及以从第一主肋47到第二主肋48的向下倾斜度(gradient)基本斜直地延伸的第三主肋49。这些第一主肋47、第二主肋48和第三主肋49中的任何一个都优选具有相同的厚度,该厚度稍微小于外肋41的最大尺寸,但大于外肋41的最小尺寸。 
这里,一个或多个浇口(未示出)设置在周壁部36的(优选基本相对的)横向外侧处,在模制外壳主体20时,通过该一个或多个浇口注入或可以注入熔融树脂。上述主肋42位于这些浇口附近并且形成为使得从所述浇口注入的熔融树脂可以沿其注入方向流动。 
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的内肋43在第二主肋48和基本面向第二主肋48的较小密封塔部38之间以及在第一主肋47和面向第一主肋47的较大密封塔部39之间竖直地延伸,并且沿宽度方向以指定的间隔(与外肋41相同的间隔)布置。内肋43相对于第二主肋48竖直对称地布置。内肋43从密封塔部35径向向外地布置,并且内肋43和外肋41优选位于经过密封塔部35的中心的基本直线上。换句话说,内肋43和外肋41通过密封塔部35竖直地横越周壁部36的内部,并且内肋 43和主肋42优选基本以直角彼此连接。 
连接肋44在未由薄壁40连接的被分开的邻近密封塔部35之间延伸,并且具有对应于邻近的密封塔部35之间的距离的长度。每个连接肋44位于连接邻近的密封塔部35的中心的直线上并且与这些外周边表面的切线方向基本成直角地与密封塔部35的外周边表面连接。 
具体地,彼此邻近的较小密封塔部38沿宽度方向基本并排布置,因此,在各个较小密封塔部38之间延伸的连接肋44基本沿宽度方向水平布置。这些水平布置的连接肋44中的较长的连接肋与内肋43在中间位置处基本以直角连接。位于两个上水平上的相对横向端处的较小密封塔部38的中心和上较大密封塔部39的中心竖直移位,因此在两个上水平上的较小密封塔部38和上较大密封塔部39之间延伸的连接肋44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布置。另一方面,在位于主肋42的正下方并且位于相对横向端处的在两个下水平上的那些较小密封塔部38和下较大密封塔部39之间延伸的连接肋44以从较小密封塔部38的中心到下较大密封塔部39的小向下倾斜度倾斜地布置。不存在在最下水平上的密封塔部38与较大密封塔部39之间延伸的连接肋44。 
如图17所示,与上面类似,一个或多个密封塔部35、周壁部36、包括渐细段45和/或平直段46的一个或多个外肋41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肋44也设置在配合阴连接器100的阴连接器外壳101的后表面上。 
接下来,描述矛杆外壳50。矛杆外壳50将至少部分地组装到外壳主体20的安装空间28中,并且在适当组装时由一个或多个矛杆外壳锁定部30保持。具体地,如图8至11所示,矛杆外壳50布置成基本面向(或对应于至少一部分的)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安装空间28的背表面),并且设有:形成有在矛杆外壳50组装时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较小腔体29连通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51的(优选基本为板状的)矛杆外壳主体52、布置在基本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端子插入孔51 对应的位置处并且从矛杆外壳主体52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管状腔体塔部53、位于各个腔体塔部53中或各个腔体塔部53处并且从矛杆外壳主体52的前表面或在该前表面上向前突出的一个或多个锁定矛杆27、以及从矛杆外壳主体52(优选为其基本相对的上和下端)基本向前突出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基本为板状的)矛杆外壳互锁部54。一个或多个锁定爪55从矛杆外壳互锁部54基本向外突出并且与外壳主体20的矛杆外壳锁定部30或能够与外壳主体20的矛杆外壳锁定部30弹性接合,由此将矛杆外壳50保持在安装空间28中。 
每个腔体塔部53包括基本沿前后方向FBD延伸的水平板形式的上壁部56、从上壁部56(优选为其相对的横向边缘)向下悬垂或向内突出的竖直板形式的相对的侧壁部57、以及与上壁部56和/或相对的侧壁部57的前端连接以至少部分地闭合前表面的前壁部58。由这些上壁部56、侧壁部57和前壁部58限定的内部空间用作基本与矛杆外壳主体52连续的端子插入孔51,并且阳端子接头90可以从腔体21的一侧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该端子插入孔51中。形成腔体塔部53的前端的端子插入孔51的前开口基本在相对于前后方向FBD与较大腔体26的前开口相同的位置处对准。用于防止阳端子接头90向前倾斜的一个或多个姿态维持肋59形成在相对的侧壁部57的内表面上以沿前后方向FBD延伸。阳端子接头90的侧表面能够基本在这些姿态维持肋59上滑动以用期望的姿态(优选为水平姿态)保持阳端子接头90。用于允许阳端子接头90的舌片91插入的舌片插入孔60形成为沿前后方向FBD贯穿前壁部58,并且该舌片插入孔60的内表面形成为朝着前壁部58的后表面加宽的圆锥形导向表面60。 
每个锁定矛杆27布置成基本面向(或定向为朝着)腔体塔部53的上壁部56的内表面并且从其基本朝着端子插入孔51与矛杆外壳主体52连接的基端突出。利用与矛杆外壳主体52连接的基端作为支撑点,锁定矛杆27可以竖直地弹性变形(或可以沿着与端子接头90到腔体21和/或端子插入孔51中的插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且 用于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至少部分地形成在锁定矛杆27和下邻近腔体塔部53或从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的底端向前突出的板状下暂停部62之间。突入到端子插入孔51中的锁定突起64设置在锁定矛杆27的上表面的前端处或前端附近。锁定矛杆27的宽度优选设定为基本等于腔体塔部53的上壁部56的宽度,使得锁定矛杆27很小,但能够为其保证足够的强度。接合肋65优选基本沿前后方向FBD在锁定矛杆27的下表面的横向中间位置中(优选基本在横向中心上)延伸以进一步增加锁定矛杆27的强度。 
用于矛杆外壳50的方向辨别的第一错误连接防止肋66竖立在矛杆外壳主体52的横向边缘上或从矛杆外壳主体52的横向边缘突出。该第一错误连接防止肋66将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或插入到在外壳主体20(优选为其前表面)中通过凹入而形成的错误连接防止肋接收部19中,由此防止矛杆外壳50错误地与外壳主体20组装。 
多个开口(例如三个)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地形成在矛杆外壳主体52的横向中间或中央部分中,并且腔体塔部53和锁定矛杆27布置在这些开口的相对横向(左和/或右)侧。各个开口基本沿前后方向FBD贯穿从矛杆外壳主体52的前表面突出的加强肋67。这些开口中,上开口和下开口用作保持件70的辅助突起74(稍后描述)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其中的辅助接收孔68,而居中的或中间的开口用作保持件70的突起75(稍后描述)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其中的接收孔69。辅助接收孔68优选为竖直长(优选基本为矩形的)开口,并且接收孔69基本为对应于插入孔31的十字形开口并且/或在矛杆外壳主体52与外壳主体组装时基本与插入孔31对准。 
接下来,描述保持件70。如图12至16所示,保持件70布置成基本面向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并且包括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装配窗口71的(优选基本为板状的)保持件主体72(保持件70的主体),在保持件70与矛杆外壳50组装时,一个或多个相应的腔体塔 部53和/或一个或多个相应的锁定矛杆27可以单独地装配到该装配窗口71中。保持件70还包括从保持件主体72的前表面向前突出的一个或多个连接肋73、从保持件主体72的后表面的横向中间部分(优选基本为横向中央部分)基本向后突出的辅助突起74和突起75、以及在保持件70组装时可以基本滑动地装配到矛杆外壳锁定部54的内表面和腔体塔部53的侧表面的一个或多个滑动板部76。 
在组装保持件70时,滑动板部76可以滑动同时基本被保持或定位在外壳主体20的安装空间28的内表面和矛杆外壳50的外表面之间。用于保持件70的方向辨别的至少一个第二错误连接防止肋77竖立在滑动板部76(优选为其横向边缘)处或从滑动板部76(优选为其横向边缘)突出。该第二错误连接防止肋77将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或插入到外壳主体20的错误连接防止肋接收部19中同时与第一错误连接防止肋66结合,由此防止保持件70错误地与外壳主体20组装。 
腔体塔部53优选可以单独装配到装配窗口71中,该装配窗口71由从保持件主体72的后表面突出的格子部88限定。在与矛杆外壳50适当组装的状态中,腔体塔部53的前表面布置在相对于前后方向FBD与装配窗口71的前表面基本相同的位置处,使得端子插入孔51的前表面位于保持件主体72的前端处。在上述适当组装状态中至少部分地进入用于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中的端子锁定部78设置在装配窗口71的横向边缘的对应于矛杆外壳50的每个锁定矛杆27的位置处。具有开口后端的接合凹槽79形成在(优选每一个)端子锁定部78的横向中间部分中(优选基本在横向居中部分中)以允许锁定矛杆27的接合肋65回避。接合肋65优选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或插入到接合凹槽79中以防止锁定矛杆27的横向松动。 
连接肋73包括位于保持件主体72的前表面的横向中间部分中(优选基本在横向中心上)并优选具有竖直长十字形横截面的第一连接肋80、位于保持件主体72的前表面的横向(右)侧上并具有带长水平截 面的倒T形横截面的第二连接肋81、以及位于保持件主体72的前表面的相对横向(左)侧上并具有横向长十字形横截面的第三连接肋82。这些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肋80、81和82优选布置在未设置装配窗口71的死区中,并且成形为与该死区的形状一致。这些连接肋73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在阴连接器100中形成的连接肋接收部(未示出)以在连接器与配合阴连接器100连接时引导连接操作,并且与阴连接器100的前表面基本形成接触以在阴连接器100未处于适当姿态时防止两个连接器10、100的错误连接。 
辅助突起74具有如下的突出距离,即,当插入到辅助接收孔68中时,其前端到达矛杆外壳50的辅助接收孔68的后端,而突起75具有如下的突出距离,即,当插入到接收孔69中时,其前端穿过矛杆外壳50的接收孔69插入到外壳主体20的插入孔31中。辅助突起74优选具有矩形的框形横截面,并且在这些辅助突起74内部形成具有开口后端的中空部83。 
突起75具有基本与接收孔69和插入孔31一致的(优选基本为十字形的)横截面并且与第一连接肋80处于背对背的关系,其中保持件主体72位于该第一连接肋80和该突起75之间。具体地,突起75包括以大于(优选为其数倍大)辅助突起74和滑动板部76的突出距离的突出距离狭长地向后延伸并且基本沿竖直方向延伸较长的竖直肋84、以及沿宽度方向延伸较短的水平肋85,并且竖直肋84和水平肋85基本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以直角地在竖直中心稍上方的位置处彼此连接以彼此连通。倾斜表面86形成在突起75的前端表面的整个周边边缘上,以便突起75能平滑地至少部分插入到接收孔69和插入孔31中。 
接下来,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阳连接器10的功能。 
在模制外壳主体20时,熔融树脂通过未示出的浇口注入。然后, 该熔融树脂经由外肋41从周壁部36朝着密封塔部35流动或可以流动。由于通过外肋41处的渐细段45形成了朝着周壁部36的导向,所以熔融树脂平滑地朝着密封塔部35流动。作为另一条路线,熔融树脂也经由主肋42和/或内肋43朝着密封塔部35平滑地流动或可以流动。在此实施例中,即使密封塔部35较薄,也能通过这种肋37的存在来抑制或降低模制失败的发生率。 
接下来,在组装操作时,矛杆外壳50装配或可以装配在外壳主体20上、优选至少部分地装配到外壳主体20的安装空间28中,从而通过矛杆外壳锁定部30和矛杆外壳互锁部54的弹性接合来保持在外壳主体20中。然后,矛杆外壳50的第一错误连接防止肋66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或插入到错误连接防止肋接收部19中,并且矛杆外壳50的接收孔69基本与插入孔31对准。在此状态中,阳端子接头90沿插入方向、优选基本从后面插入到腔体21中。然后,大型阳端子接头90由较大腔体26的锁定矛杆27锁定并且在其前端处的舌片91至少部分地突入到插座23中。小型阳端子接头90从腔体21到端子插入孔51布置并且由端子插入孔51的锁定矛杆27保持,并且在其前端处的舌片91穿过舌片插入孔60至少部分地突入到插座23中。在安装阳端子接头90时,安装在导线95的端部上的优选的密封塞96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密封塔部35中,并且密封塞96的内周边表面与导线95的外周边表面形成紧密接触,同时密封塞96的外周边表面与密封塔部35的内周边表面形成接触。 
当上述阳端子接头90已安装时,保持件70布置在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上,并且如果必要,优选保持或定位在部分锁定状态(或备用状态)。在该部分锁定状态中,如图5所示,保持件70的端子锁定部78布置在这种前面位置处以便基本不进入用于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由此允许锁定矛杆27的弹性变形,并且因此允许阳端子接头90的插入操作。 
如图4所示,当保持件70安装在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上时,保持件主体72至少部分地(优选基本全部)覆盖矛杆外壳主体52的前表面,腔体塔部53至少部分地或能够至少部分地装配到保持件主体72的装配窗口71中,并且突起75基本与接收孔69对准并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接收孔69中。在安装保持件70的过程中,由于突起75和接收孔69优选基本为十字形的,所以能够避免保持件70绕相对于矛杆外壳50的轴线的枢转或旋转运动。 
随后,如图6所示,保持件70被移位或推动到深入插座23中从而到达适当组装状态(完全锁定状态或安装状态)。然后,端子锁定部78至少部分地进入用于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以限制锁定矛杆27的弹性变形,由此将阳端子接头90基本上双重锁定。此外,保持件70的第二错误连接防止肋77装配到或插入到错误连接防止肋接收部19中的适当深度,并且/或突起75从接收孔69插入到插入孔31中的适当深度,结果,保持件70优选相对于矛杆外壳50和外壳主体20定位。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件70通过在部分锁定状态中推动从插座23的前表面突出的连接肋73的前端而被平滑地推动。之后,配合阴连接器100的阴连接器外壳101至少部分地或可以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插座23中同时由连接肋73引导,由此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建立电连接。 
如上所述,此实施例能够展现下列效果。 
由于至少一个突起75优选设置在保持件70上,接收孔69形成在矛杆外壳50中,并且,通过将突起75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接收孔69中,矛杆外壳50相对于保持件70或能够相对于保持件70定位,能准确地确定矛杆外壳50和保持件70的相互位置关系,由此能够防止端子锁定部78从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用于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中的这种位置的移位。结果,能够正确地展现保持件70的初始功能。 
由于突起75优选贯穿矛杆外壳50并且其前端至少部分地或能够 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插入孔31中,增加了突起75与矛杆外壳50和外壳主体20的接合面积以抑制保持件70的摇动。以此方式,保持件70、矛杆外壳50和外壳主体20定位在适当位置处。 
另外,即使保持件70处于部分锁定状态(备用状态或位置)中,由于突起75的前端优选至少部分地装配到插入孔31中,所以保持件70优选被恒稳地保持而不会摇动。当保持件70从部分锁定状态向适当组装状态移动时,突起75能够平滑地插入到插入孔31中而不会被插入孔31的孔边缘捕获。 
由于仅一个突起75优选基本设置在保持件主体72的后表面的中央部分中,与突起75设置在保持件主体72的后表面的大范围上相比,能够将保持件的有效空间的降低抑制到最小必需水平。另外,通过将突起75形成为优选具有十字形横截面(或不是旋转对称从而限定绕纵向轴线的指定(预定或可以预定)定向的形状),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能够可靠地抑制沿高度和宽度方向的摇动,并且能够阻碍矛杆外壳50绕突起75的轴线的枢转运动。 
由于一个或多个外肋41优选形成为在与周壁部36连接的部分处较厚,树脂能够更容易地朝着密封塔部35流动,因此能够防止模制失败或减少其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外肋41形成为在与密封塔部35连接的部分处较薄,能够避免模制时在密封塔部35中形成低洼。 
另外,由于外肋41优选形成在周壁部36和较小密封塔部38沿前后方向的整个长度上,更改善了树脂的流动性。 
由于外肋41包括从周壁部36朝着密封塔部35变窄的一个或多个渐细段45,所以形成了用于树脂朝着密封塔部35的导向,由此更改善了树脂的流动性。由于外肋41优选还包括从渐细段45的前端基本直着延伸到密封塔部35的平直段46,所以能够可靠地避免模制时在密封 塔部35中形成低洼。 
另外,由于密封塔部35的厚度优选小于外肋41的最小尺寸,所以能够可靠地避免在密封塔部35中形成低洼。 
此外,由于内肋43在将各个密封塔部35分成至少上下两组的主肋42的外表面和密封塔部35的外表面之间延伸,所以与内肋43直接桥接在被分成上下两组的各个密封塔部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内肋43的长度以进一步改善树脂的流动性。 
另外,由于邻近的密封塔部35优选通过连接肋44彼此连接,所以能够以足够的强度保持密封塔部35。另一方面,由于连接肋44优选位于连接临近的密封塔部35的中心的基本直线上,连接肋44和密封塔部35之间的连接边界并不比必需的大,结果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在密封塔部35中形成低洼。 
为了在分开提供外壳主体和矛杆外壳的情况下允许保持件展现其初始功能,在阳连接器10中,包括锁定矛杆27的矛杆外壳50与外壳主体20分开提供,而包括在适当组装状态中位于用于锁定矛杆的变形空间63中的端子锁定部78的保持件与矛杆外壳50分开提供。突起75从保持件70向后突出,并且用于接收突起75的接收孔69形成在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中以贯穿矛杆外壳50。通过将突起75插入到接收孔69中来相对于保持件70定位矛杆外壳50。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被如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所涵盖。 
(1)多个突起可以在保持件的任意位置处突出。 
(2)对于突起来说,被如此成形以便能够相对于保持件来定位矛杆外壳是足够的,并且该突起可以具有例如多边形的横截面。 
(3)突起可以仅至少部分地装配到矛杆外壳的接收孔中并且可以不与外壳主体接合。 
(4)突起可以包括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部分(例如,十字形、T形、L形或由彼此不相交的两部分形成的形状),并且可以设置在与连接肋背对背的这种位置处,其中保持件主体位于该连接肋和该突起之间。这是因为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5)矛杆外壳和外壳主体可以设置在容纳阴端子接头的阴连接器中。 
(6)密封塔部的厚度可以等于外肋的最小尺寸。 
(7)对于外肋与周壁部连接的部分来说,比外肋与密封塔部连接的部分更厚是足够的,并且外肋可不必包括渐细段。 
(8)对于外肋与密封塔部连接的部分来说,比外肋与周壁部连接的部分更薄是足够的,并且外肋可不必包括平直段。 
(9)周壁部和密封塔部可以通过在一些部分中形成切口而间歇地连续。 
(10)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主肋沿高度方向将多个密封塔部分成上下两组,但是主肋的形式不限于此。例如,多个主肋可以沿高度方向将多个密封塔部分成多个组。替代地,一个或多个主肋可以沿宽度方向将多个密封塔部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组。另外,多个密封塔部可以由沿高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主肋和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主肋分成四个组。此外,主肋可以倾斜于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10),包括:
外壳主体(20),该外壳主体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腔体(21),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90)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
至少一个矛杆外壳(50),所述矛杆外壳与所述外壳主体(20)分开设置,且所述矛杆外壳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51),当所述矛杆外壳(50)布置在所述外壳主体(20)上时,所述端子插入孔基本与相应腔体(21)连通,而且,所述矛杆外壳包括与所述端子插入孔(51)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的突出的锁定矛杆(27),所述锁定矛杆(27)能够对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端子插入孔(51)中的端子接头(90)进行保持,以及
保持件(70),该保持件与所述矛杆外壳(50)分开设置,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端子锁定部(78),当所述保持件(70)布置在所述矛杆外壳(50)上时,所述端子锁定部(78)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用于与所述端子接头(90)相接合的相应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至少一个突起(75)从所述保持件(70)突出,
在所述矛杆外壳(50)中形成有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突起(75)的至少一个接收孔(69),并且
通过将所述突起(75)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相应接收孔(69)中,从而使得所述矛杆外壳(50)和所述保持件(70)彼此相对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保持件(70)能够布置在所述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上,
基本与所述突起(75)一致的插入孔(31)形成在所述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中,并且
所述突起(75)贯穿所述矛杆外壳(50),并且所述突起(75)的前端能够在所述保持件(70)组装时装配到所述插入孔(31)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持件(70)能够移位到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在所述部分锁定状态中,允许所述锁定矛杆(27)发生弹性变形,以允许所述端子接头(90)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和从所述腔体(21)中拔出,在通过将所述保持件朝着所述矛杆外壳(50)移动而获得的所述完全锁定状态中,所述锁定矛杆(27)的弹性变形受到限制,并且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的所述端子接头(90)由所述端子锁定矛杆(27)所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保持件(70)能够移位到部分锁定状态和完全锁定状态,在所述部分锁定状态中,允许所述锁定矛杆(27)发生弹性变形,以允许所述端子接头(90)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和从所述腔体(21)中拔出,在通过将所述保持件朝着所述矛杆外壳(50)移动而获得的所述完全锁定状态中,所述锁定矛杆(27)的弹性变形受到限制,并且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的所述端子接头(90)由所述端子锁定矛杆(27)所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保持件(70)处于所述部分锁定状态和所述完全锁定状态时,所述突起(75)的前端都装配在所述插入孔(31)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所述保持件(70)处于所述部分锁定状态和所述完全锁定状态时,所述突起(75)的前端都装配在所述插入孔(31)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突起(75)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和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部分,并且
在与所述突起(75)背对背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肋,且所述保持件(70)的主体(72)位于所述肋和所述突起(75)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突起(75)具有十字形的横截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保持件(70)的后表面的中央部分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突起(75)具有十字形的横截面,并且设置在所述保持件(70)的后表面的中央部分中。
11.一种组装连接器(10)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外壳主体(20),该外壳主体形成有一个或多个腔体(21),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90)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
分开提供至少一个矛杆外壳(50),所述矛杆外壳(50)与所述外壳主体(20)分开提供,
将所述矛杆外壳(50)布置在所述外壳主体(20)上,使得所述矛杆外壳(50)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插入孔(51)基本与所述外壳主体(20)的相应腔体(21)连通,
将所述端子接头(90)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腔体(21)和所述端子插入孔(51)中,使得与所述端子插入孔(51)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可弹性变形的突出的锁定矛杆(27)对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所述端子插入孔(51)中的所述端子接头(90)进行保持,以及
将与所述矛杆外壳(50)分开提供的保持件(70)布置在所述矛杆外壳(50)上,使得所述保持件(70)的一个或多个端子锁定部(78)至少部分地进入用于与所述端子接头(90)接合的相应锁定矛杆(27)的变形空间(63)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通过将从所述保持件(70)突出的突起(75)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矛杆外壳(50)中的相应接收孔(69)中,从而使得所述矛杆外壳(50)和所述保持件(70)彼此相对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保持件布置步骤中,所述保持件(70)布置在所述矛杆外壳(50)的前表面上,使得所述突起(75)贯穿所述矛杆外壳(50),并且所述突起(75)的前端能够装配到与所述突起(75)基本一致地形成在所述外壳主体(20)的前表面中的插入孔(3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保持件布置步骤之后,所述保持件(70)从部分锁定状态移动到完全锁定状态,
在所述部分锁定状态下,允许所述锁定矛杆(27)发生弹性变形,以允许所述端子接头(90)插入到所述腔体(21)中和从所述腔体(21)中拔出,
所述完全锁定状态通过将所述保持件朝着所述矛杆外壳(50)移动而获得,并且在该完全锁定状态中,所述锁定矛杆(27)的弹性变形受到限制,并且插入在所述腔体(21)中的所述端子接头(90)由所述端子锁定矛杆(27)保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保持件(70)处于所述部分锁定状态和所述完全锁定状态时,所述突起(75)的前端都装配在所述插入孔(31)中。
CN2009100037594A 2008-01-29 2009-02-01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9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7578 2008-01-29
JP2008017578A JP4924454B2 (ja) 2008-01-29 2008-01-29 コネクタ
JP2008017578 2008-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9579A CN101499579A (zh) 2009-08-05
CN101499579B true CN101499579B (zh) 2012-02-08

Family

ID=4084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75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9579B (zh) 2008-01-29 2009-02-01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22414B2 (zh)
JP (1) JP4924454B2 (zh)
CN (1) CN101499579B (zh)
DE (1) DE10200900440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1722A (ja) * 2008-01-29 2009-08-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700811B2 (ja) * 2011-03-30 2015-04-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93366B2 (ja) * 2011-08-08 2015-10-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04031B2 (ja) * 2011-09-24 2015-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3187126A (ja) 2012-03-09 2013-09-19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863181B2 (ja) * 2012-05-16 2016-02-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5082363A (ja) * 2013-10-21 2015-04-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040911B2 (ja) * 2013-10-31 2016-12-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2468B2 (ja) * 2014-01-31 2018-03-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187401B2 (ja) * 2014-06-27 2017-08-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検査治具
US9246255B1 (en) * 2014-09-10 2016-01-26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Quick slide connector assembly
JP6447350B2 (ja) * 2015-05-08 2019-01-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線用コネクタ
US10044132B2 (en) * 2016-04-22 2018-08-07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able seal connector with punch-out capability for unused cavities
US10938140B2 (en) * 2016-05-18 2021-03-02 Nippon Tanshi Co., Ltd. Connector
JP2018181786A (ja) * 2017-04-21 2018-11-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9050169A (ja) * 2017-09-12 2019-03-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9212404A (ja) * 2018-06-01 2019-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910743B2 (en) * 2018-11-06 2021-02-02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assembly and method
CN110212349B (zh) * 2018-12-05 2020-04-17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1708A1 (de) * 1994-07-07 1996-01-10 Grote &amp; Hartmann GmbH &amp; Co. KG Steckverbinder
US5520553A (en) * 1994-12-08 1996-05-28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with a front end mounte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US6935893B1 (en) * 2004-02-11 2005-08-3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CN101083365A (zh) * 2006-06-02 2007-12-05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102020A (zh) * 2006-07-04 2008-0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5487B2 (ja) * 1989-09-29 1997-12-24 日本エー・エム・ピー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5100346A (en) * 1991-03-15 1992-03-31 Cardell Corporation Micropin connector system
JP2503320B2 (ja) * 1991-04-04 1996-06-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二重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US5181865A (en) * 1992-02-21 1993-01-26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JP2772328B2 (ja) * 1992-06-15 1998-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763422B2 (ja) * 1995-03-31 2006-04-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H09161875A (ja) * 1995-12-13 1997-06-20 Yazaki Corp 二重係止構造のコネクタ
JPH10223304A (ja) * 1997-01-31 1998-08-21 Whitaker Corp:The 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3755644B2 (ja) * 2000-11-01 2006-03-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103333B2 (ja) * 2000-12-28 2008-06-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における導通検査方法
JP3674774B2 (ja) * 2001-04-03 2005-07-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089179B2 (ja) * 2001-06-06 2008-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999186B2 (ja) * 2003-10-16 2007-10-31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4900026B2 (ja) * 2007-05-08 2012-03-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849007B2 (ja) * 2007-05-21 2011-12-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9181722A (ja) * 2008-01-29 2009-08-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082889B2 (ja) * 2008-01-29 2012-11-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91708A1 (de) * 1994-07-07 1996-01-10 Grote &amp; Hartmann GmbH &amp; Co. KG Steckverbinder
US5520553A (en) * 1994-12-08 1996-05-28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with a front end mounted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system
US6935893B1 (en) * 2004-02-11 2005-08-3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CN101083365A (zh) * 2006-06-02 2007-12-05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102020A (zh) * 2006-07-04 2008-01-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和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9004401A1 (de) 2009-08-13
JP2009181721A (ja) 2009-08-13
JP4924454B2 (ja) 2012-04-25
DE102009004401B4 (de) 2011-07-28
US20090191747A1 (en) 2009-07-30
US7722414B2 (en) 2010-05-25
CN101499579A (zh) 2009-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9579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499583B (zh) 连接器及其形成方法
CN100517880C (zh) 可移动构件型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1055956B (zh) 插头和插座型连接器
CN100468878C (zh) 分开式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EP119380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345385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0588041C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7488221B2 (en) Connector
US2010017879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30288542A1 (en) Connector
US6361378B1 (en) Connector with a side retainer
CN100508297C (zh) 电连接器
CN101499581A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192729A (zh) 连接器
CN101752738A (zh) 连接器
CN108736198A (zh) 连接器
EP1261075B1 (en) A watertight connector and a method for mounting it
EP190513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499580A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JP5218213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1332479C (zh) 一种分离式连接器以及一种使辅助连接器外壳从其中脱离的方法
CN107342474B (zh) 连接器
CN101414714A (zh) 连接器
JP2000030796A (ja) 防水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