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8269A - 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8269A
CN101498269A CNA200910009661XA CN200910009661A CN101498269A CN 101498269 A CN101498269 A CN 101498269A CN A200910009661X A CNA200910009661X A CN A200910009661XA CN 200910009661 A CN200910009661 A CN 200910009661A CN 101498269 A CN101498269 A CN 101498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starting arrangement
arrangement according
damping spring
driv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96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8269B (zh
Inventor
U·卡平斯基
R·施米特
F·V·克拉恩
A·博思纳
M·拉比斯
H·斯托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ndreas Stihl AG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498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8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8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5/00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cal power storage
    • F02N5/02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mechanical power storage of spring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3/00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3/02Other muscle-operated starting apparatus having pull-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Pulley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它具有一操纵装置和一拨杆(24),该拨杆可通过耦合装置与内燃机(10)的曲轴(13)相耦合。拨杆(24)和操纵装置围绕着旋转轴线(14)可旋转地支承。拨杆(24)和操纵装置通过一减震弹簧(23)相互连接,该减震弹簧用第一端部(26)与操纵装置相连接,并且用第二端部(27)与拨杆(24)相连接。拨杆(24)和操纵装置各自具有一接管(21,42)。减震弹簧(23)布置在两个接管(21,42)的外圆周上。为了避免减震弹簧(23)可能挤入在两个接管(21,42)之间的间隙,该间隙可在运行中产生,规定沿着旋转轴线(14)的方向在两个接管(21,42)之间布置一垫片(22)。

Description

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是在便携式工具中、如在权利要求书前叙部分所述类型的机动锯、切割机、便携剪草机或者这一类工具中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US6981482B2已知一起动装置,在该起动装置中减震弹簧被布置在拨杆和绳轮的接管上。接管彼此贴紧。这里表明,由于在运行中产生的力,拨杆相对于绳轮可能产生稍许地倾斜,因此在拨杆和绳轮之间产生一间隙。该间隙也可能由于制造公差而产生。在运行中减震弹簧可能挤入该间隙。这可能导致减震弹簧的折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该任务为依据,提出一种属于这一类型的起动装置,该起动装置具有高的运行可靠性和耐用性。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带有一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为了内燃机的起动被置于旋转,并且带有一拨杆,该拨杆可通过耦合装置与内燃机的曲轴耦合,其中拨杆和操纵装置围绕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并且拨杆和操纵装置通过一减震弹簧相互连接,该减震弹簧用第一端部与操纵装置相连接,并且用第二端部与拨杆相连接,其中拨杆和操纵装置各自具有一接管,并且其中减震弹簧布置在两个接管的外圆周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接管在它的外圆周上具有凹槽。
为了避免由于在接管上的脏物减震弹簧在接管上的非均匀定位,规定至少接管在它的外圆周上具有凹槽。凹槽在运行中用作脏物收集腔,并且保证减震弹簧在处在凹槽之间的接管区域上的良好定位。此外有利的是凹槽均匀分布地布置在接管的外圆周上。凹槽例如可以构成沿着接管的纵向走向的槽。为了达到减震弹簧在接管上的良好定位,设有大量的带有相对地说较小的宽度的凹槽。
有利的是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在接管之间布置一垫片。布置在两个接管之间的垫片可以这样选择,以使可以补偿在拨杆和操纵装置之间的公差,因此间隙的形成可很大程度上被避免,减震弹簧在运行时可能挤入该间隙。垫片可以简单的方式制造和装配,因此可保持获得起动装置的简单结构。
有利的是两个接管具有相同的外径,该外径尤其是与垫片的外径相一致。借此得到一个由两个接管和垫片形成的圆柱形减震弹簧的定位表面,减震弹簧在运行中可紧贴在该定位表面上。直径突变被避免,该直径突变可能在弹簧上导致应力集中。有利的是接管用它的径向外部区域紧贴在垫片的处于对面的侧面上。由于接管紧贴在垫片上,可以避免在接管的径向外部区域中形成间隙,减震弹簧卷绕在该接管上。拨杆的接管相对于操纵装置的接管的倾斜通过在垫片上的定位也被避免。在运行中两个接管彼此相对旋转。为了弹簧的悬挂,接管在它的外圆周上可以具有凹槽。当两个接管用它的外部区域直接相互贴紧时,那么在凹槽的区域中可能发生两个接管的钩住或者夹紧。这通过布置在接管之间的垫片被可靠地避免。
有利的是垫片抗扭转地夹持在其中一个接管上。借此在另一接管和垫片之间得到一确定的摩擦副。与此同时,尤其是垫片在接管上传力地被夹持。有利的是垫片布置在其中一个接管的至少一个凸肩上。垫片也可以布置在两个接管的凸肩上。为了传力的固定,垫片可以被压紧在一接管上。由此为了垫片在接管上的固定就不需要另外的零件了。然而也可以规定,垫片以径向间隙被支承。
这里规定,操纵装置和拨杆在接管区域中支承在支承轴上。有利的是接管具有一外部区域,减震弹簧布置在该区域中,和一用于在支承轴上支承的内部区域。此外,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例如可通过支撑相互连接。也可以规定,接管由整体材料构成,外部区域在它的外表面上构成,并且内部区域在它的内表面上构成。
为了保证外部区域可各自紧贴在垫片上,规定接管在它的内部区域中沿着支承轴的轴向方向相互具有一间距。此外,拨杆和操纵装置的公差这样选择,以使由于内部区域的间距在接管轴向定位时相互定位总是在外部区域上实现。由此在两个接管和垫片之间的间隙在很大程度上被避免。有利的是垫片被夹持在至少一个接管的内部区域上。此外有利的是垫片在它的全部表面上具有一不变的厚度。
有利的是减震弹簧构成具有基本上恒定的线匝直径的螺旋弹簧。由此减震弹簧在几乎它的全部长度上可以紧贴在拨杆和操纵装置的接管上。有利的是减震弹簧用第一向内弯曲的端部夹持在操纵装置上,并且用第二向内弯曲的端部夹持在拨杆上。由于减震弹簧固定在向内弯曲的端部上结构空间向外可以保持的很小。用于减震弹簧的端部在拨杆和操纵装置的接管上装配需要的凹槽通过垫片被封闭。当垫片牢固地被夹持在其中一个接管上时,那么规定,垫片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固定在减震弹簧的一个端部上。由此在装配时减震弹簧的无意的掉下可以被避免。装配被简化。
为了在较小的结构尺寸时达到弹簧高的抗弯截面系数,规定减震弹簧在它的内圆周上构成平坦的。同样平坦的内圆周导致弹簧可良好的贴紧在接管上。此外尤其是减震弹簧具有一矩形钢丝横截面。由此在高弹性率时得到较小的减震弹簧体积。
有利的是耦合装置包括在拨杆上可偏转支承的棘爪,该棘爪为了起动装置与内燃机曲轴的耦合同凸轮轮廓共同起作用,该凸轮轮廓与曲轴抗扭转地相连接。尤其是操纵装置是一绳轮,该绳轮通过起动绳由手置于旋转。然而提出的起动装置的结构对于通过电动机驱动的起动装置也是有利的。内燃机尤其是在便携式工具中的驱动电机。由于起动装置具有一简单的结构,因此具有较小的重量,所以它非常适合于在便携式工具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借助于附图说明。其中:
图1表示的是一机动锯的示意侧视图,
图2表示的是一通过图1所示的机动锯的示意剖视图,
图3表示的是一图1所示的机动锯的起动装置的透视分解图,
图4表示的是一起动装置的透视图,
图5表示的是一起动装置的耦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6表示的是通过图3所示的起动装置的剖视图,
图7表示的是起动装置的接管的示意侧视图,
图8表示的是图6所示的起动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作为便携式、手提工具的例子表示了一机动锯1。然而提出的起动装置也可在其它的便携式工具中如切割机、便携剪草机或者这一类的工具中使用。机动锯1具有一外壳2,为了机动锯1的操纵一后把手3和一管形手柄4布置在该外壳上。在外壳2位于后把手3对面的一侧上一导轨5向前伸出,一链锯6环绕着在该导轨上被驱动。一起动手柄7从外壳2中伸出。
如图2所示,起动手柄7用作起动装置8的操纵。起动装置8可通过一在图2中未表示的耦合装置与机动锯1的通风机转子9相连接。通风机转子9抗扭转地与内燃机10的曲轴13相连接。内燃机10用作链锯6的环绕驱动。内燃机10具有一汽缸11,一活塞12可来回移动地支承在该汽缸中。活塞12驱动曲轴13围绕着旋转轴线14旋转。曲轴13在内燃机10处于通风机转子9和起动装置8对面的一侧上通过一离心耦合器15与链锯6的驱动小齿轮16相连接。有利的是内燃机10是一两冲程发动机,尤其是一以扫气模块工作的两冲程发动机。然而内燃机10也可以是一四冲程发动机,尤其是一混合润滑的四冲程发动机。
在图3中表示了起动装置8的细部结构。起动装置8包括一复位弹簧17,该复位弹簧紧靠外壳2的内壁布置在外壳2上。复位弹簧17构成盘簧。复位弹簧17用它的内端部52与一绳轮18相连接。绳轮18具有一槽19,一在图6中表示的起动绳43缠绕在该槽中。起动绳43一端与绳轮18相连接,并且另一端与起动手柄7相连接。因此通过在起动手柄7上用手抽出可使绳轮18旋转。
绳轮18在背向复位弹簧17的一侧具有一容纳腔20,一接管21布置在该容纳腔中。接管21具有一内部区域46,该内部区域用作绳轮18的支承,以及一外部区域49,一减震弹簧23布置在该区域上。此外可以规定,减震弹簧23作为起动弹簧布置,即发动机可以用储存在减震弹簧23中的能量起动。与此同时减震弹簧23用第一端部26,挂在外部区域49的壁段38上,该第一端部26向内弯成钩状。内部区域46和外部区域49分别构成大约圆筒形,并且通过一组加固支撑51相互连接。然而接管21也可以由整体(实体)材料组成。在内部区域46上设有一凸肩48。一垫片22抗扭转地夹持在凸肩48上。此外垫片22被压紧在凸肩48上,以使垫片22保持传力连接。垫片22具有一恒定的、相对于垫片22的外径d非常小的厚度。
减震弹簧23构成具有恒定的外径的螺旋弹簧。减震弹簧23的弹簧丝具有一矩形横截面。减震弹簧23具有一第二端部27,该端部适合朝着起动装置8的拨杆24。第二端部27同样向内弯成钩状,并且挂在在图3中未表示的拨杆24的接管上。拨杆24在背向减震弹簧23的一侧具有两个支座28,一棘爪25分别可摆动地支承在该支座中。棘爪25用作与通风机转子9的耦合。如图3所示,绳轮18具有一中心孔53,并且拨杆24具有一中心孔54,两个孔53、54具有大约同一直径。
在图4中表示了在装配状态下的起动装置8。绳轮18和拨杆24布置在支承轴32上,该支承轴穿过绳轮18和拨杆24的孔53和54。绳轮18和拨杆24围绕着旋转线14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承轴32上。如图4所示,棘爪25的支座28被壁段31围住,该壁段成部分圆形包围着棘爪25。每个棘爪25具有一操纵销子35,在该操纵销子上棘爪25可以产生回转。同样如图4所示,绳轮18靠近槽19在槽19的外侧面上具有加固支撑30。外壳2在起动装置8的区域中具有大量的冷却空气孔29,通过该冷却空气孔内燃机10的冷却空气由通风机转子9输送到外壳2的内部。
在图5中示意地表示了耦合装置的操纵。棘爪25通过弹簧夹33夹持在支承轴32上。弹簧夹33具有一凸轮轮廓。在拨杆24相对于支承轴32相对移动时,销子35在弹簧夹33中移动,因为弹簧夹33摩擦夹紧夹持在支承轴32上。由于弹簧夹33的轮廓,棘爪25向外偏转。与此同时棘爪25围绕着回转轴线36偏转,该回转轴线位于支座28的区域中。通风机转子具有一凸轮轮廓34,棘爪25在偏转的状态下卡入该凸轮轮廓。由此拨杆24与通风机转子9、并且因此与内燃机10的曲轴13实现一抗扭转耦合。
图6表示了起动装置8的细部结构。复位弹簧17的外端部固定在外壳2上。内端部52布置在销子37上,该销子成型在绳轮18朝向外壳2的侧面上。绳轮18的接管21用内部区域46支承在支承轴32上。减震弹簧23径向布置在外部区域49之外。在壁段38的区域中,减震弹簧23的第一端部26夹持在该壁段上,外部区域49的壁稍微向内缩进一点。接管21在它的外部区域49上具有一外径c,该外径与垫片22的外径d相一致。在外部区域49中,接管21紧密地紧贴在垫片22上。在内部区域46中,接管21配备有凸肩48,并且相对朝着拨杆24的垫片22的一侧缩进一微小的间距a。如在图6中虚线绘出的,凸肩48的外径也可小于垫片22的内径,以便垫片22不是固定的、而是以径向间隙松动地布置在凸肩48上。然后垫片22通过绳轮18的接管21和拨杆24的接管42夹持在它的位置上,并且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被固定。通过在垫片22和凸肩48之间的间隙,拨杆24的变形被避免,该变形可能在压紧时产生。
如图6所示,拨杆24具有一接管42,该接管具有一内部区域47和一外部区域50。内部区域47紧贴在垫片22上。然而也可以规定,内部区域47相对于垫片22具有一轴向间距。拨杆24的内部区域47相对于绳轮18的接管21的内部区域46具有一间距a。在外部区域50中接管42紧贴在垫片22上。由于内部区域46和47的间距a,在垫片22上的定位可以被保证。为了减震弹簧23的第二端部27的固定,外部区域50具有一壁段39,第二端部27挂在该壁段上。壁段39相对接管42的外径同样稍微缩进一点。
接管42具有一外径b,该外径与垫片22的外径d和接管21的外径c相一致。由此得到一具有几乎恒定外径的减震弹簧23的圆柱形的定位面。由于两个端部27和26的悬挂,接管21和42在它的外圆周上各自具有一纵向缝。这两个纵向缝通过垫片22被相互隔开,以避免纵向缝在运行中被钩住。由于接管21和42在它的外部区域49和50中各自紧贴在光滑构成的垫片22上,所以在该区域没有钩住的危险可设有牢固的定位。
如图6所示,通风机转子9具有一环绕的边缘41,凸轮轮廓34在该边缘上构成。边缘41伸入绳轮18的容纳腔20,以便棘爪25可以卡入凸轮轮廓34,该棘爪在图6中未表示。如图6所示,一止动螺栓40布置在支承轴32上,该止动螺栓例如可旋入支承轴32。止动螺栓40具有一用于弹簧夹33的环绕的槽55。通过弹簧夹33起动装置8被固定在支承轴32上。
接管21和42的外圆周结构表示在图7中。在接管21和接管42上各自设有一组凹槽44、45,该凹槽构成沿着旋转轴线14走向的槽。旋转轴线14是绳轮18和拨杆24的旋转轴线,该旋转轴线与曲轴13的旋转轴线和支承轴32的纵向轴线相一致。在接管21和接管42的外圆周上设有大量的凹槽44、45,该凹槽在外圆周上均匀地分布。大约3至大约40个凹槽、尤其是大约15至大约35个凹槽被认为是有利的。在实施例中设有24个凹槽。此外有利的是在相邻的凹槽44、45之间的部分可大约与单个凹槽44、45的宽度相一致。凹槽44、45的深度可以较小,并且例如是大约0.2毫米至大约2毫米,尤其是大约0.5毫米。有利的是凹槽44、45的深度大约与减震弹簧23的厚度相一致。在运行中在起动装置8中积累的脏物可以沉积在凹槽44、45中,以使减震弹簧23在接管21和接管42上的定位不会由于脏物被防碍。
由于垫片22牢固地夹持在接管21上,所以在运行中接管42相对于垫片22移动。这里规定,接管42的材料与垫片22的材料相匹配,以得到一良好的摩擦副。有利的是接管42和垫片22由塑料、尤其是由聚缩醛(POM)制作。有利的是绳轮18也由塑料、尤其是由聚缩醛制作。也可以规定,垫片22由聚酰胺(PA)或者由金属制作。
也可以规定,垫片22松动地布置在两个接管21和4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在运行中在两个接管21和42之间产生的间隙通过垫片22被分成两个具有更小的宽度的间隙。由此使减震弹簧23也更难于或者被防止压入在部件之间的间隙。
垫片22支承的一实施例表示在图8中。在接管21的内部区域46上构成的凸肩48相对于在图6中所示的结构构成的更短。一凸肩58布置在接管42的内部区域47上。垫片22放在两个凸肩48、58上。在两个凸肩48和58之间沿着轴向方向存在一间距a,以便在两个凸肩48和58之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被垫片22搭接。在图8所示的图示中,凸肩58比凸肩48短。然而两个凸肩也可以一样长。凸肩48也可以比凸肩58短。
凸肩48和58的外径等于或者小于垫片22的内径。借此在径向方向上在凸肩48、58和垫片22之间形成一间距e。借此垫片22以径向间隙夹持在凸肩48和58上。

Claims (19)

1.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带有一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为了内燃机(10)的起动被置于旋转,并且带有一拨杆(24),该拨杆可通过耦合装置与内燃机(10)的曲轴(13)耦合,其中拨杆(24)和操纵装置围绕着旋转轴线(14)可旋转地支承,并且拨杆(24)和操纵装置通过一减震弹簧(23)相互连接,该减震弹簧用第一端部(26)与操纵装置相连接,并且用第二端部(27)与拨杆(24)相连接,其中拨杆(24)和操纵装置各自具有一接管(21,42),并且其中减震弹簧(23)布置在两个接管(21,42)的外圆周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接管(21,42)在它的外圆周上具有凹槽(44,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44,45)均匀分布地布置在接管(21,42)的外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旋转轴线(14)的方向在两个接管(21,42)之间设置一垫片(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接管(21,42)具有相同的外径(b,c),并且垫片(22)的外径(d)与两个接管(21,42)的外径(b,c)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管(21,42)用它的径向外部区域(49,50)紧贴在处于对面的垫片(22)的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22)抗扭转地夹持在其中一个接管(21,4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22)被传力地夹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22)布置在其中一个接管(21,42)上的至少一个凸肩(48,58)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和拨杆(24)在接管(21,42)的区域中支承在支承轴(3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管(21,42)具有一外部区域(49,50)和一用于在支承轴(32)上支承的内部区域(46,47),减震弹簧(23)被布置在该外部区域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接管(21,42)在它的内部区域(46,47)中沿着支承轴(32)的轴向方向相互具有一间距(a)。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者1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22)被夹持在至少一个接管(21,42)的内部区域(46,47)上。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23)构成带有基本上恒定的线匝直径的螺旋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23)用第一向内弯曲的端部(26)夹持在操纵装置上,并且用第二向内弯曲的端部(27)夹持在拨杆(2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垫片(22)沿着旋转轴线(14)的方向固定住减震弹簧(23)的端部(26)。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震弹簧(23)在它的内圆周上是平坦地构成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耦合装置包括在拨杆(24)上可偏转支撑的棘爪(25),该棘爪为了起动装置(8)与内燃机(10)曲轴(13)的耦合同凸轮轮廓(34)共同起作用,其中凸轮轮廓(34)与曲轴(13)抗扭转地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操纵装置是一绳轮(18),该绳轮通过起动绳(43)由手置于旋转。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内燃机(10)是在便携式工具中的驱动马达。
CN200910009661XA 2008-02-02 2009-02-02 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Active CN1014982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8007291.5 2008-02-02
DE102008007291.5A DE102008007291B4 (de) 2008-02-02 2008-02-02 Starteinricht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8269A true CN101498269A (zh) 2009-08-05
CN101498269B CN101498269B (zh) 2012-10-24

Family

ID=4082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9661XA Active CN101498269B (zh) 2008-02-02 2009-02-02 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63266B2 (zh)
JP (1) JP5463045B2 (zh)
CN (1) CN101498269B (zh)
DE (1) DE102008007291B4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6572A (zh) * 2011-12-28 2012-07-04 黄以良 发动机的启动器
CN102672689A (zh) * 2011-02-07 2012-09-19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手操纵式工作器具和用于手操纵式工作器具的起动装置
CN102817757A (zh) * 2012-05-07 2012-12-12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手拉启动总成及其发动机
CN10285268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株式会社牧田 在运动学上改良的用于动力工具的起动器
CN103075288A (zh) * 2013-02-07 2013-05-01 白文广 风冷柴油机空档起动器
CN103233841A (zh) * 2013-05-03 2013-08-07 白文广 风冷柴油机耐冲击起动机构
CN103233840A (zh) * 2013-05-03 2013-08-07 白文广 耐冲击风冷柴油机起动爪盘
CN105840384A (zh) * 2015-01-29 2016-08-10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起动装置以及带有内燃机和起动装置的手持式工作器械
CN112012860A (zh) * 2019-05-28 2020-12-01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弹簧壳体和带有弹簧壳体的起动装置
CN112012860B (zh) * 2019-05-28 2024-05-24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弹簧壳体和带有弹簧壳体的起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90222B1 (de) * 2009-08-25 2014-11-12 Makita Corporation Startvor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otor
WO2012008980A1 (en) * 2010-07-14 2012-01-19 Husqvarna Forestry Products N.A., Inc Starting devic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202011000610U1 (de) * 2011-03-17 2012-06-18 Makita Corporation Startvorrichtung für mindestens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insbesondere Seilzugstartvorrichtung
JP7385553B2 (ja) * 2020-12-31 2023-11-2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エンジン搭載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05689B2 (ja) * 2000-05-24 2007-04-18 株式会社共立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装置
JP4109838B2 (ja) * 2001-05-25 2008-07-02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装置
JP2003148305A (ja) * 2001-11-16 2003-05-21 Starting Ind Co Ltd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JP4047067B2 (ja) * 2002-05-20 2008-02-13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KR100962156B1 (ko) * 2002-05-20 2010-06-10 스타팅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일 시동기
US6981482B2 (en) * 2002-08-29 2006-01-03 Starting Industrial Co., Ltd Recoil starter
US20040149249A1 (en) * 2003-01-29 2004-08-05 Olaf Kruse Start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DE20319902U1 (de) * 2003-01-29 2004-06-09 Dolmar Gmbh Startvorrichtung für Brennkraftmotor
JP2004360494A (ja) * 2003-06-02 2004-12-24 Starting Ind Co Ltd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JP4064961B2 (ja) * 2004-10-06 2008-03-19 スターテング工業株式会社 リコイルスタータ
US7267091B2 (en) * 2005-04-27 2007-09-11 Husqvarna Outdoor Products Inc. Dynamic effortless pull starting
DE102007008327B4 (de) * 2007-02-16 2016-06-23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Starteinrichtung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2689A (zh) * 2011-02-07 2012-09-19 安德烈亚斯.斯蒂尔两合公司 手操纵式工作器具和用于手操纵式工作器具的起动装置
CN102852688A (zh) * 2011-06-28 2013-01-02 株式会社牧田 在运动学上改良的用于动力工具的起动器
CN102852688B (zh) * 2011-06-28 2016-03-09 株式会社牧田 在运动学上改良的用于动力工具的起动器
CN102536572A (zh) * 2011-12-28 2012-07-04 黄以良 发动机的启动器
CN102817757A (zh) * 2012-05-07 2012-12-12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手拉启动总成及其发动机
CN102817757B (zh) * 2012-05-07 2015-05-06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手拉启动总成及其发动机
CN103075288A (zh) * 2013-02-07 2013-05-01 白文广 风冷柴油机空档起动器
CN103075288B (zh) * 2013-02-07 2016-02-24 白文广 风冷柴油机空档起动器
CN103233841B (zh) * 2013-05-03 2016-02-24 白文广 风冷柴油机耐冲击起动机构
CN103233840A (zh) * 2013-05-03 2013-08-07 白文广 耐冲击风冷柴油机起动爪盘
CN103233840B (zh) * 2013-05-03 2016-02-24 白文广 耐冲击风冷柴油机起动爪盘
CN103233841A (zh) * 2013-05-03 2013-08-07 白文广 风冷柴油机耐冲击起动机构
CN105840384A (zh) * 2015-01-29 2016-08-10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起动装置以及带有内燃机和起动装置的手持式工作器械
CN105840384B (zh) * 2015-01-29 2019-09-10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起动装置以及带有内燃机和起动装置的手持式工作器械
CN112012860A (zh) * 2019-05-28 2020-12-01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弹簧壳体和带有弹簧壳体的起动装置
CN112012860B (zh) * 2019-05-28 2024-05-24 安德烈·斯蒂尔股份两合公司 弹簧壳体和带有弹簧壳体的起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85818A (ja) 2009-08-20
US20090194057A1 (en) 2009-08-06
DE102008007291A1 (de) 2009-08-06
JP5463045B2 (ja) 2014-04-09
DE102008007291B4 (de) 2016-12-22
CN101498269B (zh) 2012-10-24
US7963266B2 (en) 2011-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8269B (zh) 内燃机的起动装置
CN1690474A (zh) V带式自动变速器
CN1846473B (zh) 手持式自由切削机
JP5432598B2 (ja) 手持ち鋸装置
US6024067A (en) Assembly for direct connec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achine driven
US8904651B2 (en) Handheld work apparatus
EP2025893A1 (en) A reciprocating piston mechanism
JP5111147B2 (ja) 始動装置
CN107110021A (zh) 一种新型压气传动装置
CN101107912A (zh) 手持式工作器具
CN107061354A (zh) 风扇叶轮和带有内燃机和风扇叶轮的工作器械
US11333119B2 (en) Spring casing and starter device with a spring casing
JP2005083381A (ja) 内燃機関の始動装置
FR2803887A1 (fr) Outillage avec embrayage a force centrifuge
EP2053236B1 (en) Recoil starter
JP3626018B2 (ja) 直線往復2移動体の直結型クランク装置
JPS6038341Y2 (ja) 刈払機の伝動装置
CN218694507U (zh) 往复锯
CN101903670A (zh) 离心式离合器的节省尺寸和节省重量的离合器鼓
CN210637475U (zh) 启动器曲轴齿轮总成
KR101860217B1 (ko) 엔진 무빙 장치
JP6910050B2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支持構造
JP2000192938A (ja) ショ―トストロ―クの内燃機関
CN106609686A (zh) 一种凸轮轴配气机构、发动机和车辆
CN109322810A (zh) 一种星型空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