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9494B - 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9494B
CN101479494B CN2007800246601A CN200780024660A CN101479494B CN 101479494 B CN101479494 B CN 101479494B CN 2007800246601 A CN2007800246601 A CN 2007800246601A CN 200780024660 A CN200780024660 A CN 200780024660A CN 101479494 B CN101479494 B CN 1014794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niversal coupling
hooks coupling
foaming
solid lubric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46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9494A (zh
Inventor
小原美香
姬野芳英
江上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T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1931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8640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1426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3221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TN Corp filed Critical NT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7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9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9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94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4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groove centre-lines in each coupling part lying on a 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11/00Lubrication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01/00 - C10M109/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11/04Lubrication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material being a mixture of two or more compounds covered by more than one of the main groups C10M101/00 - C10M109/00,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a 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4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nitrogen
    • C10M149/1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149/1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 condensation reaction being involv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4Mixtures of base-materials an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7/00Special methods of preparation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of components or of the whole of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06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7/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7/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from nitrogen-containing mono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17/045Polyureas; 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7/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7/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from nitrogen-containing mono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17/045Polyureas; Polyurethanes
    • C10M2217/0453Polyureas; Polyurethane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40/00Specified use or application for which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is intended
    • C10N2040/04Oil-bath; Gear-boxes;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Traction drives
    • C10N2040/046Oil-bath; Gear-boxes;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Traction drives for traction dr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50/00Form in which the lubricant is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eing lubricated
    • C10N2050/08Sol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50/00Form in which the lubricant is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eing lubricated
    • C10N2050/10Semi-solids; greas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06Lubrication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F16D13/74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64/00Rotary shafts, gudgeons, housings, and flexible couplings for rotary shafts
    • Y10S464/904Homokinetic coupling
    • Y10S464/906Torque transmitted via radially spaced ba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润滑剂保持力优异,即使受到外力引起的变形也能够将润滑成分的渗出量抑制在所需最小限度,同时能够防止润滑剂从开放部位飞散,寿命长且成本低,生产率也优异的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是通过设置于外方构件2与内方构件3的轨道槽4、5与扭矩传递构件6的配合来传递旋转扭矩,上述扭矩传递构件6通过沿上述轨道槽4、5滚动而进行轴向移动,在上述扭矩传递构件6的周围封入有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而成的万向联轴器,上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是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将该树脂成分发泡、固化而多孔化的固体物,设置有防止上述润滑成分从该固体物中飞散的飞散防止手段。

Description

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封入了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万向联轴器(万向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或产业用机械所代表的大部分的机械的滑动部或旋转部中均使用了润滑剂。润滑剂大致分为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也知道使润滑油增稠而使其具有保形性的润滑脂、能够保持液体润滑剂而防止其飞散或滴落的固体润滑剂。
近年,用于汽车的高性能化、小型化和轻质化的技术改进在进行,对用于汽车部件、产业机械的驱动传输的等速接头等万向联轴器(也称万向接头),小型化、高性能化和长寿命化的要求在高涨。
因此,与其他的机械同样,对万向联轴器也要求小型化、轻质化,进而外加了高负荷。这种情况下使用润滑脂的润滑难以充分的长寿命化,因此,优选通过使其内藏固体润滑剂而成为简易的维护且长寿命的万向联轴器。
例如,已知将超高分子量聚烯烃、或聚氨酯树脂及其固化剂混合到润滑油或润滑脂中,使液体的润滑成分保持在树脂的分子间而使其具有慢慢渗出物性的固体润滑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另外,还已知使作为聚氨酯原料的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在润滑成分中反应而成的自润滑性的聚氨酯弹性体(参照专利文献4)。
这样的固体润滑剂是封入轴承中使其固化则慢慢地渗出润滑油的润滑剂。使用这种固体润滑剂时不需要用于补充润滑油的维护,即使是在水分多的恶劣的使用环境或强惯性力的工作环境等中也往往有助于轴承寿命的长期化。
然而,如果在等速接头的驱动部这样的以高频度反复施加压缩或弯曲等外部应力的部位使用这样的固体润滑剂,为了追随压缩或弯曲而使其变形,需要非常大的力,或者对固体润滑剂施加非常大的应力,在保持其的部分也需要机械强度。然而,固体润滑剂的强度与填充率通常是相反的,难以在高填充率下保持润滑剂,有可能妨碍长寿命化。
因此,在以高频度反复产生压缩或弯曲等外部应力这样的部位中,也要求可以简便地使用的固体润滑剂。作为其的对策例,已知将使润滑油保持在发泡的柔软的树脂的气孔内的含油发泡体填充到轴承或等速接头内部而使用的固体润滑剂(参照专利文献5)。
然而,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的固体润滑剂,虽然润滑油保持力大,但缺乏柔软的变形性。此外,专利文献5的固体润滑剂具有适应于外力的柔软的变形性,对压缩或弯曲变形也能够追随。但是,润滑油保持力小,在轴承等的高速条件下使用的场合,也有可能润滑油迅速地抽出而枯竭。
这样的固体润滑剂,可短时间的润滑或在密闭空间内使用,但在需要长时间的润滑的部分或开放空间中使用时,有时润滑油从该固体润滑剂的开放侧部位飞散,变成润滑油的供给不足。另外,油保持力弱时,多余的润滑油反复从气孔放出和吸收,在空间内不断地流动。
从这样的固体润滑剂渗出的多余润滑油与橡胶等外装材料相接时,润滑油或其添加剂也有可能对该材料化学腐蚀或使其劣化。
另外,制造这样的固体润滑剂的工序中,为了使润滑油或润滑脂确实地含浸,需要多个制造工序,这样也难以适应低成本化的要求。
专利文献1:特开平6-41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6-172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319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1-286601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开平9-422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润滑剂保持力优异,即使受到外力引起的变形也能够将润滑成分的渗出量抑制到所需最小限度,同时能够防止润滑剂从开放部位飞散,寿命长、成本低、生产率也优异的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是通过设置于外方构件和内方构件的轨道槽与扭矩传递构件的配合来传递旋转扭矩,通过上述扭矩传递构件沿上述轨道槽滚动来进行轴向移动,在上述扭矩传递构件的周围封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是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将该树脂成分发泡、固化而多孔化的固体物,设置有防止上述润滑成分从该固体物飞散的飞散防止手段。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万向联轴器是等速万向联轴器。
其特征在于,上述飞散防止手段是设置于上述外方构件的开口侧的挡板。
其特征在于,上述飞散防止手段是在上述固体物在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的被膜。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膜还形成于上述固体物中的以下部位,即万向联轴器工作时在上述外方构件开口侧露出的外方构件接触部位。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膜使用具有上述树脂成分的组合物形成。
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具备包含具有橡胶状弹性的树脂或橡胶的树脂成分,通过外力产生的变形而具有润滑成分的渗出性。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成分是聚氨脂树脂。
另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固体物的连续气泡率为50%以上。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是上述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成分混合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在上述混合物的发泡、固化完成前,在扭矩传递构件的周围填充上述混合物的填充工序;使上述填充了的上述混合物发泡、固化,得到固体物的发泡、固化工序;和在上述固体物的上述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被膜的被膜形成工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使用了多孔性固体润滑剂。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是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将该树脂成分发泡、固化而多孔化的固体物,将上述润滑成分吸藏在发泡、固化的固体成分内,同时作为该润滑成分的飞散防止手段,具有在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的被膜、设置于外方构件的开口侧的挡板等。因此,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由于与旋转运动相伴的离心力或万向联轴器取角度时产生的压缩、弯曲、膨胀等外部应力或毛细管现象,润滑油从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中向扭矩传递构件周围缓缓释放,同时能够防止向外方构件开口端侧泄漏,因此润滑剂保持力优异,实现万向联轴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和长寿命化。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所谓“吸藏”,是指液体、半固体状的润滑成分不与其他配合成分反应,没有成为化合物而含于固体的树脂中。
通过在固体物中润滑油的飞散和泄漏多、万向联轴器工作时在外方构件开口侧露出的外方构件接触部位也形成被膜,能够有效地防止润滑成分向外方构件开口端侧的飞散、泄漏。
上述被膜使用具有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成分的组合物形成,因此与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密合剂优异。另外,作为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和被膜的树脂成分采用具有橡胶状弹性的树脂或橡胶,因此能够防止压缩、弯曲等导致的破损。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具备上述混合工序、填充工序、发泡-固化工序和被膜形成工序,因此组装后不需要封入润滑剂。其结果,生产效率提高,能够低价地制造。
另外,通过设置飞散防止手段,润滑成分不易存在于万向联轴器的保护罩内,因此能够防止旋转膨胀导致的保护罩的破损、低温状态下起动时保护罩的破损、保护罩带部的错位,能够使耐久性提高。另外,保护罩产生了损伤时,被膜或挡板对从万向联轴器外部侵入的灰尘、水分等也起到密封的作用,因此能够防止灰尘、水分等侵入滑动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等速接头的部分切口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涉及的等速接头的部分切口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涉及的等速接头的部分切口剖面图。
图4是表示取下图3的保护罩、从A侧看到的挡板的图。
图5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等速接头的剖面图。
图6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的其他实例的等速接头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1、21                                  等速接头
2、12、22                                  外方构件
3、13、23                                  内方构件
4、5、14、15、24、25                       轨道槽
6、16、26                                  球(扭矩传递构件)
7、17、27                                  保持架
7a、17a、27a                               球面
7b、17b、27b                               球面
8、18、28                                  轴
8a                                         轴孔
9、19、29                                  保护罩
10、20、30                                 多孔性固体润滑剂
10a                                        被膜
20a                                        被膜
31                                   挡板
32                                   切槽(切口)
33                                   外方构件的轴
34                                   栓
35                                   带法兰的栓
35a                                  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使润滑成分吸藏在封入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内,因此能够利用树脂的柔软性,利用例如压缩、膨胀、弯曲、扭转等的外力引起的变形使润滑剂渗出,从树脂的分子间向外部缓缓释放。此时,渗出的润滑成分量,可通过按照外力的大小依树脂的选择等改变弹性变形的程度而成为所需最小限度。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中,树脂成分通过发泡而表面积增大,也能够将渗出的剩余的润滑成分暂时地再保持在发泡体的气泡内,渗出的润滑成分量稳定。另外,通过使润滑成分吸藏在树脂内,同时使其含浸在气泡内,润滑成分的保持量也比非发泡的状态增多。另外,由于具有在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的被膜、设置在外方构件的开口侧的挡板等防止润滑成分飞散的手段,因此能够防止润滑成分向外方构件开口侧飞散、泄漏。
而且,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与非发泡体相比,弯曲时所需的能量非常小,不仅高密度地保持润滑成分而且可柔软的变形。另外,由于大量保持发泡部分,即多孔部分,因此在轻质化方面也有利。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只是使含有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作为必须成分的混合物发泡、固化,因此也不需要特别的设备,可在任意的场所填充进行成型。
另外,通过控制上述混合物的配合成分的配合量,能够使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密度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飞散防止手段,作为在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的被膜,优选是使用树脂组合物涂布形成的树脂涂膜。
作为形成该被膜的树脂组合物,考虑与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密合性,优选使用与后述的构成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成分的化学亲合性优异的树脂成分,特别优选具有与构成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成分相同的树脂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构成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成分,优选包含发泡、固化后具有橡胶状弹性的树脂或橡胶,利用外力产生的变形而具有润滑成分的渗出性。
发泡、固化可以是在树脂生成时使其发泡、固化的形式,也可以是在树脂成分中配合发泡剂,在成型时使其发泡、固化的形式。在此固化意指交联反应和/或液体物固体化的现象。另外,所谓橡胶状弹性,意指橡胶弹性,同时也意指外力所施加的变形通过该外力消失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作为该树脂成分,在树脂(塑料)或橡胶等中,可以采用弹性体或塑性体的任一方或两方作为合金或共聚成分。另外,也可以采用预聚物。
橡胶的场合,可以采用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硅橡胶、聚氨酯弹性体、氟橡胶、氯磺化橡胶等各种橡胶。
另外,塑料的场合,可以采用聚氨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胺4,6树脂(PA4,6)、聚酰胺6,6树脂(PA6,6)、聚酰胺6T树脂(PA6T)、聚酰胺9T树脂(PA9T)等通用塑料或工程塑料。
不限于上述塑料等,也可以采用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半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聚氨酯泡沫塑料或聚氨酯弹性体等。
上述树脂中,优选容易发泡、固化而多孔化的聚氨酯树脂。
本发明中能使用的聚氨酯树脂,是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形成的发泡-固化物,但优选是分子内具有异氰酸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发泡-固化物。该异氰酸酯基也可以被其他取代基封闭。分子内含有的异氰酸酯基,可以在分子链末端,或者也可以含在从分子链内分支的侧链末端。另外,聚氨酯预聚物在分子链内可以具有尿烷键。另外,聚氨酯预聚物的固化剂可以是多元醇,也可以是多胺。
聚氨酯预聚物,可以通过具有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与多异氰酸酯的反应得到。
作为具有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可举出低分子多元醇、聚醚系多元醇、聚酯系多元醇、蓖麻油系多元醇等。这些多元醇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作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作为低分子多元醇,可举出二元醇,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氢化双酚A等,三元以上的醇(三元~八元醇),例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己三醇、季戊四醇、山梨糖醇、蔗糖等。
作为聚醚系多元醇,可举出上述低分子多元醇的氧化烯(C2~C4的氧化烯,例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加成物和氧化烯的开环聚合物,具体地包含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作为聚酯系多元醇,可举出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和聚醚酯多元醇等。聚酯多元醇可以通过羧酸(脂肪族饱和或不饱和羧酸,例如,己二酸、壬二酸、十二烷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二聚亚油酸和/或芳香族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与多元醇(上述低分子多元醇和/或聚醚多元醇)的缩聚得到。
聚己内酯多元醇,可通过在有机金属化合物、金属螯合化合物、脂肪酸金属酰基化物等的催化剂存在下,将ε-己内酯、α-甲基-ε-己内酯、ε-甲基-ε-己内酯等与二元醇类或三元醇类的聚合引发剂加成聚合而得到。聚醚酯多元醇,可通过使氧化烯,例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与末端具有羧基和/或OH基的聚酯进行加成反应而得到。作为蓖麻油系多元醇,可举出蓖麻油、和蓖麻油或蓖麻油脂肪酸与上述低分子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的酯交换或酯化多元醇。
作为多异氰酸酯,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或脂环式二异氰酸酯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作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及其混合物,1,5-萘二异氰酸酯,1,3-苯二异氰酸酯、1,4-苯二异氰酸酯。
作为脂肪族或脂环式二异氰酸酯,例如,可举出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12-十二烷二异氰酸酯、1,3-环丁烷二异氰酸酯、1,3-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丙烷二异氰酸酯、2,4-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2,6-六氢甲苯二异氰酸酯、1,3-六氢苯二异氰酸酯、1,4-六氢苯二异氰酸酯、2,4′-全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全氢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作为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举出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4,6,4′-联苯三异氰酸酯、2,4,4′-二苯醚三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另外,还可举出将这些异氰酸酯的一部分改性成缩二脲、脲基甲酸酯、碳二亚胺、噁唑烷酮、酰胺、酰亚胺等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聚氨酯预聚物,可举出作为浇铸用聚氨酯预聚物已知的,使多异氰酸酯与聚内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加成聚合得到的预聚物等。
上述聚内酯多元醇,优选在短链多元醇的存在下使多异氰酸酯与己内酯开环反应得到的聚内酯多元醇加成聚合而成的聚氨酯预聚物。
作为上述聚醚多元醇,可举出氧化烯的加成物或开环聚合物,优选使这些与多异氰酸酯加成聚合而成的聚氨酯预聚物。
若例举本发明中可优选使用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市售品,可举出大赛璐化学公司制的商品名プラクセルEP1130、日本聚氨酯公司制的商品名コロネ—ト4090等。プラクセルEP1130是具有室温以上的熔点的白色固体的聚氨酯预聚物。
作为使上述聚氨酯预聚物等固化的固化剂,可以将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以下,称为MOCA)、4,4′-二氨基-3,3′-二乙基-5,5′-二甲基二苯基甲烷、三亚甲基-双-(4-氨基苯甲酸酯)、双(甲硫基)-2,4-甲苯二胺、双(甲硫基)-2,6-甲苯二胺、甲硫基甲苯二胺、3,5-二乙基甲苯-2,4-二胺、3,5-二乙基甲苯-2,6-二胺所代表的芳香族多胺,上述多异氰酸酯,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所代表的低分子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蓖麻油系多元醇、聚酯系多元醇、端羟基液体聚丁二烯、端羟基液体聚异戊二烯、端羟基聚烯烃系多元醇,用异氰酸酯基、环氧基等将这些化合物的端羟基改性而成的化合物所代表的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液体橡胶等单独地使用或并用。其中,由于在成本和物性的方面有优势,故使聚内酯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加成聚合的聚氨酯预聚物固化优选芳香族多胺。
另外,不限于上述树脂成分,也可以使聚氨酯系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系粘合剂、环氧系粘合剂、聚醋酸乙烯酯系粘合剂、聚酰亚胺系粘合剂等各种粘合剂发泡和固化而使用。
本发明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树脂成分中使用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举出受阻酚系所代表的抗氧化剂、补强剂(炭黑、白炭黑、胶体二氧化硅等)、无机填充剂(碳酸钙、硫酸钡、滑石、粘土、硅石粉等)、防老剂、阻燃剂、金属钝化剂、抗静电剂、防霉剂、填料和着色剂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是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通过与压缩、弯曲、离心力和温度上升相伴的气泡膨胀等的外力,可向外部供给润滑成分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
为了将润滑成分吸藏在树脂内部,优选采用在润滑剂的存在下使发泡反应和固化反应同时地进行的反应型含浸法,这样可以将润滑剂高填充在树脂内部,能够省去其后含浸润滑剂进行补充的后含浸工序。
与此相反,只通过预先成型发泡固形体,使润滑剂含浸于发泡体的后含浸法,由于没向树脂内部渗入充分量的液体润滑剂,因此润滑剂保持力不充分,润滑剂短时间内被放出,长期使用时,有时润滑剂变得供给不足。因此,优选后含浸工序作为反应型含浸法的辅助手段采用。
本发明能使用的润滑成分,只要是不溶解形成发泡体的树脂成分的润滑成分,则可以不对种类进行选择地使用。作为润滑成分,可以将例如润滑油、润滑脂、蜡等单独或混合使用。
作为润滑油,可举出链烷烃系或环烷系的矿物油、酯系合成油、醚系合成油、烃系合成油、GTL基油、氟油、硅油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混合油使用。
树脂材料和润滑油由于极性等化学上的相容性而不溶解、分散的场合,可通过使用粘度接近的润滑油,容易物理地混合,可以防止润滑油的偏析。
润滑脂是在基油中加入了增稠剂而成的,作为基油可以列举上述的润滑油。作为增稠剂可举出锂皂、锂复合皂、钙皂、钙复合皂、铝皂、铝复合皂等皂类,二脲化合物、多脲化合物等脲系化合物,但没有特别限定。
二脲化合物,例如可由二异氰酸酯与一元胺的反应制得。作为二异氰酸酯,可举出苯二异氰酸酯、联苯二异氰酸酯、苯基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十八烷二异氰酸酯、癸烷二异氰酸酯、己烷二异氰酸酯等,作为一元胺,可举出辛胺、十二胺、十六胺、十八胺、油胺、苯胺、对甲苯胺、环己胺等。
多脲化合物,例如,可由二异氰酸酯与一元胺、二元胺的反应制得。作为二异氰酸酯、一元胺,可举出与生成二脲化合物使用的同样的二异氰酸酯、一元胺。作为二元胺,可举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辛二胺、苯二胺、甲苯二胺、二甲苯二胺等。
上述润滑脂中基油的配合比例,相对于润滑脂成分全部,基油为1~98重量%,优选为5~95重量%。基油小于1重量%时,难以向所需部位充分地供给润滑油。另外大于98重量%时,即使在低温下也不固化而成为液状的原样。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蜡,可举出烃系合成蜡、聚乙烯蜡、脂肪酸酯系蜡、脂肪酰胺系蜡、酮-胺类、氢硬化油等。作为可以在这些蜡中混合油而使用的油成分,可以使用与上述的润滑油同样的油。
在以上所述的润滑成分中,可以还含有二硫化钼、石墨等固体润滑剂,有机钼等摩擦调整剂,胺、脂肪酸、油脂类等油性剂,胺系、酚系化合物等抗氧化剂,石油磺酸盐、二壬基萘磺酸盐、山梨糖醇酐酯等防锈剂,硫系、硫-磷系化合物等极压剂,有机锌、磷系等抗磨剂,苯并三唑、亚硝酸钠等金属钝化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等粘度指数改进剂等各种添加剂。
作为将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用于等速接头的实例,除了球固定式接头(以下记为BJ)外,可举出无凹槽接头(以下记为UJ)等。这样的BJ或UJ的球数有时为6个或8个。
将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封入到BJ或UJ中的场合,只在需要的部位填充润滑剂,因此能有助于低成本化、轻质化,同时因为所使用的工作角大,因此容易受到压缩、弯曲,容易向滑动部供给润滑剂。
另外,作为在滑动式等速接头中利用的实例,可举出双圈式联轴器、三球销万向节、十字组接头等。
另外,作为不等速接头,可举出十字接头等。
根据图1对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BJ的部分切口剖面图。
如图1所示,BJ在外方构件(也称为外轮)2的内面和球形内方构件(也称为内轮)3的外面,等角度地形成轴向的六条的轨道槽4、5,由保持架7支撑组装到该轨道槽4、5间的球6,使该保持架7的外周为球面7a,并且使内周成为适合于内方构件3的外周的球面7b。
另外,由保护罩9被覆外方构件2的外周和轴8的外周,在由外方构件2、球形内方构件3、轨道槽4、5、球6、保持架7、轴8包围的空间中封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在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了被膜10a。
另外,根据图2对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BJ的部分切口剖面图。
如图2所示,BJ11在外方构件12的内面和球形内方构件13的外面,等角度地形成轴向的六条轨道槽14、15,由保持架17支撑组装到该轨道槽14、15间的球16,使该保持架17的外周为球面17a,并且使内周成为适合于内方构件13的外周的球面17b。
另外,用保护罩19被覆外方构件12的外周和轴18的外周,在由外方构件12、球形内方构件13、轨道槽14、15、球16、保持架17和轴18包围的空间中封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20,多孔性固体润滑剂20在外方构件12的开口端面形成了被膜20a。被膜20a,在BJ11工作时在外方构件开口侧露出,由于与工作相伴的应力润滑油容易飞散和泄漏,也在与外方构件开口端12a接触的外方构件接触部位形成。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是上述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具备:将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成分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在上述混合物的发泡、固化完成前在扭矩传递构件的周围填充混合物的填充工序;使上述填充了的混合物发泡、固化而得到固体物的发泡-固化工序;和在上述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被膜的被膜形成工序。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通过只在上述各种万向联轴器的扭矩传递部件周围组装的组件的设定空间填充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混合物,在发泡、固化后的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被膜后,组装保护罩等构件而得到。由于只是将混合物填充在万向联轴器组件中,在发泡、固化的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被膜,因此可以容易地填充到形状复杂的万向联轴器内的任意的部位,得到的万向联轴器已含浸润滑剂。因此也不需要用于制得发泡成型体的成型模具或润滑剂的后含浸工序等。
上述混合工序是将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混合物混合的工序。对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混合物进行混合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亨舍尔混合机、带式混合机、ジユ—サ—混合机、混合头等通常使用的搅拌机进行混合。
上述混合物,优选使用市售的有机硅系整泡剂等表面活性剂预先使各原料分子均匀地分散。另外,根据该整泡剂的种类控制表面张力,可将产生的气泡的种类控制成连续气泡或独立气泡。作为这样的表面活性剂,可举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等。
混合物中润滑成分的配合比例,相对于混合物全部,润滑成分为1重量%~90重量%,优选为5重量%~80重量%。润滑成分小于1重量%时,难以向所需部位充分地供给润滑成分。另外大于90重量%时,不凝固而成为液体的原样,有时不发挥固体润滑剂特有的功能。
另外,树脂成分的配合比例,相对于混合物全部,为8~98重量%,优选为20~80重量%。小于8重量%时不凝固,大于98重量%时,润滑成分的供给量少,不能够发挥作为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功能。
再者,固化剂的配合比例根据树脂的配合量和后述的发泡倍率而定。
上述填充工序,是在混合物发泡、固化前向万向联轴器组件的任意的部位填充该混合物的工序。发泡、固化前的混合物具有流动性,因此可以容易地向形状复杂的万向联轴器内的任意的部位填充。再者,填充混合物时,通过根据需要用夹具在万向联轴器组件内的设定空间的侧面加盖,能够成型成设定的形状。作为该场合的盖,使用后述的挡板,发泡、固化后,也可以不拆掉而原样作为挡板使用。
上述发泡、固化工序,是使所填充的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混合物在万向联轴器组件内发泡、固化的工序。
作为使树脂成分发泡的方法,可采用众所周知的发泡方法,例如,可举出将水、丙酮、己烷等沸点比较低的有机溶剂加热,使其气化的物理方法,从外部吹入氮等惰性气体或空气的机械发泡方法,使用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甲酰胺(ADCA)等那样地通过加热处理或光照射使其化学分解而产生氮气等的分解型发泡剂等方法。另外,使用具有反应性高的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作为原料的场合,也可以采用由异氰酸酯化合物与水分子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化学发泡。该方法由于容易生成连续气泡而优选。
另外,使用这种伴有反应的发泡的场合,优选根据需要使用催化剂,例如,可以使用叔胺系催化剂或有机金属催化剂等。作为叔胺系催化剂,可举出一元胺类、二元胺类、三元胺类、环状胺类、醇胺类、醚胺类、咪唑衍生物、酸封闭胺催化剂等。此外,作为有机金属催化剂,可举出辛酸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硫醇二丁基锡、硫代羧酸二丁基锡、马来酸二丁基锡、二硫醇二辛基锡、硫代羧酸二辛基锡、辛烯酸盐等。另外,为了调整反应的平衡等也可以将这些多种催化剂混合使用。
发泡、固化工序中通过发泡而多孔化时生成的气泡优选是气泡连通的连续气泡,这是使润滑成分借助外部应力通过连续气泡从树脂的表面向外部直接供给的缘故。气泡间不连通的独立气泡的场合,固体成分中的润滑油全部量暂时地被隔离在独立气泡中,在气泡间的移动变得困难,有时在需要时却没有向扭矩传递构件的周围充分供给。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连续气泡率优选5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连续气泡率小于50%的场合,发泡、固化而多孔化的树脂内的润滑油暂时地进入独立气泡中的比例增多,有时在必要时却没有向外部供给。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连续气泡率可按以下的步骤算出。
(1)将发泡固化后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切成适当的大小,得到试料A。测定试料A的重量。
(2)将试料A进行3小时索格斯利特洗涤(溶剂:石油精)。然后在80℃下在恒温槽中放置2小时,使有机溶剂完全干燥,得到试料B。测定试料B的重量。
(3)按以下的顺序算出连续气泡率。
连续气泡率=(1-(试料B的树脂重量-试料A的树脂重量)/试料A的润滑成分重量)×100
再者,试料A、B的树脂重量、润滑成分重量,由试料A、B的重量乘以组成的进料比例算出。
进入不连续的独立气泡中的润滑成分,由于在3小时索格斯利特洗涤中不向外部放出,因此没有使试料B的重量减少,所以可将上述的操作中试料B的重量减少部分作为润滑成分从连续气泡中放出产生的,能够算出连续气泡率。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发泡倍率优选为1.1~100倍。更优选为1.1~10倍。原因是发泡倍率小于1.1倍的场合,气泡体积小,在施加外部应力时不能够容许变形,或者由于固体物太硬,存在不能进行追随外部应力的变形等不利情况。另外,超过100倍的场合,难以得到耐外部应力的强度,有时出现破损或破坏。
上述被膜形成工序,是在发泡、固化的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树脂被膜等被膜作为润滑成分的飞散防止手段的工序。树脂被膜,有将含有树脂与有机溶剂的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发泡、固化后的固体物上,使其干燥固化而形成的方法,将热固性弹性体或树脂直接涂布在发泡、固化的固体物上,通过加热或紫外线等使其固化的方法等。
作为构成树脂组合物的树脂,如上所述从与构成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成分的化学亲合性考虑,优选使用与用于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树脂成分同样的树脂。有机溶剂只要能够溶解或分散所选择的树脂成分则可以使用任意的溶剂。
作为将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固体物上的方法,可以是使用毛刷或小竹板的方法、采用喷雾的方法等根据涂布的固体物的形状进行选择。有关涂布后的干燥固化条件,可以选择有机溶剂完全从使用的树脂组合物蒸发,能够形成树脂被膜的温度、时间。
作为将热固性弹性体或树脂涂布在固体物上的方法,可以是使用毛刷或小竹板的方法等根据涂布的固体物的形状进行选择。作为涂布后的固化条件,可以选择使用的弹性体或树脂完全固化能够形成树脂被膜的温度条件、紫外线照射条件、时间等。
另外,还可以在万向联轴器的外方构件开口侧设置树脂或橡胶片材作为被膜后,向联轴器内填充混合物使其发泡固化,作为与润滑剂密合的被膜而形成。也可以向万向联轴器内填充混合物使其发泡固化后,设置树脂或橡胶片材作为被膜。
形成了树脂被膜后,在万向联轴器组件上安装保护罩等设定构件,可得到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
上述制造方法中,作为向万向联轴器组件中填充混合物以外的方法,有向万向联轴器中组装在成型用模具内填充后发泡、固化而成型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方法。组装后可采用上述的方法形成被膜。另外,还可以在成型用模具内的外方构件开口侧插入作为树脂的树脂片材后,向模具内填充混合物而一体成型,得到带有树脂被膜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
另外,也有不使用成型用模具而在常压下使混合物发泡、固化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裁断或研削等将发泡、固化物后加工成目标形状,组装到万向联轴器。再者,常压下得到的发泡、固化物有时润滑剂的含量不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形成树脂被膜前进行后含浸以确保设定量的润滑剂。
这些的方法需要成型用模具,或者需要研削或后含浸、组装等后加工。另外,即使使固化的发泡体后含浸润滑剂而进行追加,也容易产生润滑剂保持性低,用于组装到万向联轴器中的处理时润滑剂容易从发泡体漏出等不利情况。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在品质方面、作业方面、成本方面,优选采用向万向联轴器组件中填充混合物使其发泡、固化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其他的实施例,根据图3对设置挡板作为飞散防止手段时的实例进行说明。图3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BJ的部分切口剖面图。图4是表示拆掉图3的保护罩,从A侧看到的挡板的图。
如图3所示,BJ21在外方构件22的内面和球形内方构件23的外面,等角度地形成轴向的六条轨道槽24、25,由保持架27支撑组装到该轨道槽24、25间的球26,使该保持架27的外周为球面27a,并且使内周为适合于内方构件23的外周的球面27b。
另外,由保护罩29被覆外方构件22的外周和轴28的外周,在由外方构件22、球形内方构件23、轨道槽24、25、球26、保持架27和轴28包围的空间内封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30,在外方构件22的开口侧设置有贯通轴28的挡板31。
作为挡板31的材质,优选即使贯通的轴28取工作角度进行位移也能够顺利地对应于轴的动作的具有柔软性或橡胶状弹性的材料,只要是对润滑剂具有耐油性的材料则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举出构成上述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弹性体或橡胶。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金化使用。
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不仅能保持作为结构体的强度而且能够赋予柔软性,因此在以高频率反复施加压缩或弯曲等外部应力的部位使用时容易追随压缩或弯曲而变形。
另外,挡板31由具有能够顺利地对应于轴28的工作角度的柔软性的材料制造,但只靠材料物性不能够顺利地对应于轴28的工作角度的场合,如图4所示,通过在轴28侧设置切口32,能够增强对应于轴28的工作角度的柔软性。
在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中,安装飞散防止手段的挡板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制。例如,除了填充到万向联轴器内的混合物发泡、固化结束而得到多孔性固体润滑油后,可以在外方构件的开口侧安装档板外,还可以向万向联轴器内填充了混合物后,安装挡板作为塞住外方构件开口侧的盖,在混合物发泡、固化后不拆卸而直接作为挡板使用。
再者,作为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的飞散防止手段,也可以将上述被膜与挡板并用。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中,由于润滑剂从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中缓缓释放,同时用被膜或挡板防止飞散、泄漏,因此即使是以往的万向联轴器中由于保护罩破损等润滑脂流出,其结果导致润滑不良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也不会成为对寿命直接的主要因素,并且对来自外部的灰尘或水分等的侵入也起密封的作用。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中,以含浸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中的状态含有的润滑成分,即使由于外力引起的发泡体的变形也不会急剧地渗出,能够使润滑成分高效率地在滑动面渗出使用。其结果可以得到润滑成分量为所需最小限度即可,并且长寿命,橡胶制保护罩的劣化也少的万向联轴器。因此,可用于各种万向联轴器,优选用于汽车用万向联轴器,特别优选用于汽车用等速接头。
在上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填充工序中,混合物的流动性太低或太高时,有时没有填充到所需的摩擦接触部分,或者无论流动性如何有时填充量过剩,或者填充到内方构件的轴孔等不需要润滑的部位。因此,在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填充后安装轴等部件时,过量地填充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变为妨碍物,有时难以组装部件。
尤其是,将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填充到内方构件和外方构件的内部空隙时,必须主要填充到轨道部等滚动体的周围或其轨道面,相反不需要将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填充到万向联轴器的内方构件的轴孔中,但要在所需要的部位仅适当量填充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则必须进行填充时的对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混合物)所施加的压力或挤出量的调整,切实地进行这些的作业既烦杂又不容易。
以下,举出制造等速万向联轴器等万向联轴器的工序的一例,以使对万向联轴器填充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时,在不需要润滑剂的部位不使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侵入,其后的部件的组装作业性好,并且可获得适当的润滑性。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制造方法的一例具体地进行说明。图5是用于表示该制造方法一例的等速接头的剖面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案的等速接头是球固定接头(BJ),其中,在内方构件3的外周面和外方构件2的内周面对向配置设置沿轴向的多个轨道槽4、5,由保持架7保持球6使其旋转自如地被导向在这些成对的轨道槽4、5内,由此以球6的轨道槽4、5的轴向移动来容许内方构件3的轴8(参照图1)与外方构件2的轴33的交叉角度的变动,同时能够从各轨道槽4、5通过球6传递内方构件3与外方构件2的旋转扭矩。
在这样的结构的等速接头的轴8(参照图1)和保护罩9安装前的组件的状态下,从轴孔8a的前端内部(栓的最前端)向外方构件2与内方构件3的空隙部分填充作为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的材料的混合物。
此时的填充,使用具有图外的圆筒和活塞的众所周知的定量混合挤出器(也称混合分配器)等,但填充量的调整简单且作业性好而优选。另外,优选刚填充后立即将由合成树脂或橡胶材料等制的栓34向插入到内方构件的轴8中的部分插入,成为液封状态的密封栓。
栓34,设计成与轴8(参照图1)同径,优选成为作为相同形状的顶端部的棒状,如图1所示代替被插入到内方构件的轴8的部分以液封状态密封。
栓34对材质没有特殊限定,但若优选采用脱模性好的材料,则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等难以附着,可提高作业性。作为脱模性的材料,可举出聚乙烯(PE)、聚甲醛(POM)、四氟乙烯树脂(PTFE)、其他氟树脂或有机硅树脂等。
栓34可以是由树脂或金属形成基材,对其表面涂布上述的氟系或有机硅系的树脂或橡胶,或者涂布溶解或分散在挥发性溶剂中的氟系或有机硅系等液体或喷射喷雾状脱模剂,干燥后形成脱膜性被膜的栓,此外,也可以采用镀敷等众所周知的方法或形态形成脱模性被膜。
作为膜模性被膜的具体例,可举出镀铬、镀镍、镀银等各种镀层或二硫化钼、石墨等固体润滑剂形成的被膜。
作为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的材料的混合物,由于在安装了栓34的状态下使其发泡且固化,因此在流体的压力升高后充分地浇铸到保持架孔或有轨道槽的部分中,将内方构件3与外方构件2之间的空间填充。这样,可以将多孔性固体润滑剂高效率地填充到等速接头的驱动部附近。
在不安装栓34的状态下使多孔性固体润滑剂10的材料发泡时,流入保持架孔或有轨道槽的部分中的量不足,或者流入轴孔8a中,因此有时在其后的工序中不能够组装轴8。
栓34在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发泡和固化完成后的适当阶段除去,取而代之插入轴8而组装。
此时,作为防止润滑成分从多孔性固体润滑剂飞散的手段,优选在上述的外方构件的开口侧设置挡板,或者在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被膜。
接着,安装橡胶制的蛇腹型的保护罩9,使之被覆内方构件3、球6、保持架7的整体,跨在外方构件2的外周与内方构件3保持的轴8的外周上,使用带状紧固具(所谓的保护罩带)等紧固保护罩9进行密闭。
表示图6所示的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制造方法的其他实例用的等速接头是使用具有能够被覆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的直径的法兰35a的栓35代替上述的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使用的栓34而制造的接头。
作为上述栓的形态,只要是封堵内方构件3的轴孔部8a的轴8或轴形状的栓则可以是任何的栓。例如,优选如图6所示的具有被覆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的法兰35a的栓。使用这样的法兰35a将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被覆时,不仅轴孔8a而且即使内方构件3和外方构件2的间隙通到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也不会流出多孔性固体润滑剂。这样,由于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成为被被覆的状态,因此可以高效率地填充到内方构件-外方构件的间隙、轨道部等所需润滑部分各个角落。
上述的法兰35a,也可以在被覆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时沿厚度方向形成排空气用的通气路,具体地可以采用设定形态的栓使之在法兰的边缘形成切口,沿法兰的厚度方向形成贯通孔,通过法兰的直径或边缘形状的调整在与外方构件2之间形成间隙。这是因为,填充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时如果将内方构件与外方构件的间隙完全密封,则因发泡而膨胀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没有从内方构件-外方构件的间隙挤出的空气逃往外部的通道,因此形成空气积存,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不能够填充到其部分。通过形成排空气用的通气路,在法兰的内侧不积存空气或发泡所需的气体,将发泡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填充到各个角落,可以充分地进行所需部分的润滑。
以下,与上述的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同样地操作,可得到封入有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等速接头。
在图5和图6所示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中,在从万向联轴器的内方构件3的轴孔8a向外向构件2与内方构件3之间填充作为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材料的混合物后,用轴8或轴形状的栓34或35密封轴孔8a并使其发泡,因此随着发泡时的体积膨胀而填充到各个角落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成为被均匀地加压的流体,将充分的量填充到需要润滑的部分。即,在不需要润滑剂的部位不使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侵入,而能够主要在滚动体的轨道面(轨道部)或其周围填充适当量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
另一方面,由上述的栓使多孔性固体润滑剂不侵入不需要润滑的轴孔等,因此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固体化后拆掉栓,则为过剩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没有侵入粘附到轴孔内部的状态,能够圆满地使内方构件的轴与轴孔匹配,能够作业性好地组装联轴器部件。
实施例
实施例1~实施例2
按表1所示的配合比例,在80℃下将作为树脂成分的聚氨酯预聚物、整泡剂、润滑油、润滑脂充分地混合,接着,加入在120℃下溶解的固化剂并迅速地混合。最后投入发泡剂和胺催化剂,搅拌后填充到固定式8个球接头组件(NTN株式会社制,EBJ82外径尺寸72.6mm)中17.0g。数秒钟后发泡反应开始,在100℃放置30分钟使其发泡、固化。然后,按表1的飞散防止膜成分所示的比例,在80℃充分混合聚氨酯预聚物,接着,加入在120℃溶解的固化剂迅速地混合,在该混合物固化前,在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等速接头的开口侧端面涂布适量,形成飞散防止膜。接着组装保护罩、轴等其他构件,制得封入有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试验用等速接头。
使用制得的试验用等速接头进行以下所示的润滑剂放出试验,测定在试验前后从接头内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向保护罩侧移动的润滑剂成分,作为润滑剂损失量进行评价。将结果一并记于表1。另外,根据上述的连续气泡率的算出法测定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连续气泡率。将结果一并记于表1。
<润滑剂放出试验>
按扭矩负荷186N·m、转数1000r pm、角度6度,在运转时间10小时的条件下运转试验用等速接头,进行润滑剂放出试验。测定试验前后从接头内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向保护罩侧移动的润滑剂成分,作为润滑剂损失量。
实施例3
按表1所示的配合比例,在80℃下将作为树脂的聚氨酯预聚物、整泡剂、润滑油、润滑脂充分地混合,接着,加入在120℃溶解的固化剂迅速地进行混合。最后投入发泡剂和胺催化剂,搅拌后填充到固定式8个球接头组件(NTN株式会社制,EBJ82外径尺寸72.6mm)中17.0g。使用挡板(材质: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外径尺寸72.6mm、厚度1mm)盖在外方构件的开口侧。数秒钟后发泡反应开始,在100℃放置30分钟使其发泡、固化。接着,组装保护罩、轴等其他构件,制得封入有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试验用等速接头。测定了与实施例1同样的项目。将结果一并记于表1。
比较例1~比较例2
除了没有形成飞散防止膜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处理,得到试验用等速接头,对润滑剂损失量进行评价。将结果一并记于表1。
[表1]
Figure G2007800246601D00241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作为设置了飞散防止手段的加有固体润滑剂的等速接头的各实施例,润滑成分向保护罩侧移动的润滑剂损失量少。因此,留在接头内部而有助于润滑的润滑成分量增多,能够长期地保持等速接头的寿命或性能。
实施例4
采用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的制造方法,以用使内方构件3的轴孔8a垂直向上的姿势保持组装有内方构件3、外方构件2、保持架7、球6的球接头(NTN株式会社制、EBJ82外径尺寸72.6mm)的组件(中间制品),从轴孔8a注入表2所示组成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材料(混合物)18g,接着将PTFE制的栓34插入轴孔8a,液封地密封,通过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使上述材料发泡、并且使其固化。
实施例5
采用图6所示第2实施方案的制造方法,除了使用带法兰的栓35代替实施例4的栓34以外完全同样地,从轴孔8a注入表2所示组成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材料(混合物)18g,接着将PTFE制的带法兰的栓35插入轴孔8a,将锤放到其上以液封地密封,通过在室温下放置一定时间而使上述材料发泡,并且使其固化。
比较例3
在实施例4中,除了不使用栓34和注入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材料17g以外,与实施例4完全同样地使上述材料发泡、固化。
在以上的实施例4、5和比较例3中,考查了填充、发泡、固化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填充率(容积%)。
作为填充率(容积%)的测定方法,在填充、发泡、固化后,将取出的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分断为轴部(中央孔部)和轴部以外,求出后者(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样品)的发泡体体积。即,在量筒中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例如水或有机溶剂),浸渍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样品,由浸渍前后的液体的体积变化求出发泡体体积V1。另外,向水平放置的CVJ组件的轴孔中插入圆筒状的栓,浇铸液体,将浇铸达到刚要溢出前的液体的体积作为轴部以外的空间容积V2。将用发泡体体积V1除以轴部以外的发泡体体积V2得到的值作为填充率(容积%)进行评价,示于表2中。
[表2]
Figure G2007800246601D00251
由表2的结果看出,作为不使用任何栓而填充多孔性固体润滑剂的方法的比较例3,填充率为70%,但使用了栓的实施例4、5得到填充率96~100%的好结果。
实施例4~实施例5中得到的等速接头,由于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在等速接头开口侧端面形成实施例1等的被膜,因此能够以高填充率填充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同时也能够防止润滑成分向保护罩侧的飞散。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万向联轴器,能够防止润滑成分向不需要部位的漏出,润滑成分量可以为所需最小限度,并且能够长期保持润滑性,因此可以作为捻线机、电动设备、印刷机、汽车部件、电装副机、建设机械等的各种产业用机械用的万向联轴器,尤其是适合作为汽车用等速接头利用。

Claims (10)

1.万向联轴器,是通过设置于外方构件与内方构件的轨道槽与扭矩传递构件的配合来传递旋转扭矩,上述扭矩传递构件通过沿上述轨道槽滚动而进行轴向移动,在上述扭矩传递构件的周围封入有多孔性固体润滑剂而成的万向联轴器,
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是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将该树脂成分发泡、固化而多孔化的固体物,上述万向联轴器具有防止上述润滑成分从该固体物飞散的飞散防止手段,上述飞散防止手段是固定在上述外方构件的开口侧端部的挡板或者是在上述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的被膜。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飞散防止手段是固定在上述外方构件的开口侧端部的挡板。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飞散防止手段是在上述固体物的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的被膜。
4.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膜还形成于上述固体物中的以下部位,即万向联轴器工作时在上述外方构件开口侧露出的外方构件接触部位。
5.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被膜使用具有上述树脂成分的组合物形成。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性固体润滑剂具备包含具有橡胶状弹性的树脂或橡胶的树脂成分,具有因外力产生的变形而渗出润滑成分的渗出性。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成分是聚氨酯树脂。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体物的连续气泡率为50%以上。
9.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万向联轴器是等速万向联轴器。
10.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3所述的万向联轴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以润滑成分和树脂成分为必须成分的成分混合而得到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在上述混合物的发泡、固化完成前,将上述混合物填充到扭矩传递构件的周围的填充工序;使上述填充了的上述混合物发泡、固化而得到固体物的发泡-固化工序;和在上述固体物的上述外方构件开口侧端面形成被膜的被膜形成工序。
CN2007800246601A 2006-06-30 2007-06-29 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9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1717/2006 2006-06-30
JP2006181717 2006-06-30
JP193118/2006 2006-07-13
JP2006193118A JP4886402B2 (ja) 2006-07-13 2006-07-13 固形潤滑剤内蔵の自在継手の製造方法
JP2007142656A JP2008032217A (ja) 2006-06-30 2007-05-29 自在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142656/2007 2007-05-29
PCT/JP2007/063075 WO2008001880A1 (fr) 2006-06-30 2007-06-29 Joint universel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9494A CN101479494A (zh) 2009-07-08
CN101479494B true CN101479494B (zh) 2011-06-15

Family

ID=38845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466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79494B (zh) 2006-06-30 2007-06-29 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18682B2 (zh)
EP (1) EP2045479A4 (zh)
KR (1) KR20090026344A (zh)
CN (1) CN101479494B (zh)
WO (1) WO20080018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5379A1 (ja) * 2007-02-27 2008-09-04 Ntn Corporation 潤滑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自在継手
JP5135031B2 (ja) * 2007-10-05 2013-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連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SE533541C2 (sv) * 2009-02-04 2010-10-19 Roxtec Ab Smörjning av en rör- eller kabelgenomföring
DE202009006696U1 (de) * 2009-05-08 2010-09-23 Bf New Technologies Gmbh Gleichlaufgelenk und Gelenkwelle
CN101830071A (zh) * 2010-04-15 2010-09-15 南通杰西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微型压缩机传动机构连杆的处理工艺
US20140213374A1 (en) * 2011-09-23 2014-07-31 Robert Leslie Cassell High angle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and boot
US9115747B1 (en) * 2013-01-22 2015-08-25 Cvjags, Llc Articulating grease shield for use in a constant velocity joint
JP6328452B2 (ja) * 2014-03-17 2018-05-23 Ntn株式会社 固定式等速自在継手
KR20160006410A (ko) 2014-07-09 2016-01-19 주식회사 태광유엔티 유니버설 조인트의 제조방법
DE102015103440A1 (de) * 2015-03-09 2016-09-15 Fuchs Petrolub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harnstoff-verdickten Schmierfetten auf Basis von Lignin-Derivaten, derartige Schmierfette und deren Verwendung
CN111410158B (zh) * 2020-04-08 2021-12-07 湖州凌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化妆品溶液出现断层或气泡的灌装机辅助装置
CN113700758A (zh) * 2020-05-07 2021-11-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万向节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472A (en) * 1985-04-05 1986-11-18 Armco, Inc. Thermoset microporous polyme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2733B2 (ja) 1991-06-28 1999-06-28 エヌティエヌ株式会社 軸受用潤滑組成物
JPH07109947B2 (ja) 1991-08-02 1995-11-22 国際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実装用パッケージ
JP3246989B2 (ja) 1992-09-18 2002-01-15 協同油脂株式会社 潤滑剤組成物
JPH083259A (ja) * 1994-06-23 1996-01-09 Inoac Corp 滑り摩擦抵抗の低い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皮材
JPH0942297A (ja) 1995-07-28 1997-02-10 Ntn Corp 内外輪結合体の潤滑装置
DE19638779C1 (de) * 1996-09-21 1998-04-23 Loehr & Bromkamp Gmbh Gleichlaufdrehgelenk mit Schmiermittelreservoir
JPH11286601A (ja) 1998-04-01 1999-10-19 Nippon Mektron Ltd 自己潤滑性ポリウレタンエラストマーの製造法
JPH11335657A (ja) * 1998-05-28 1999-12-07 Ntn Corp ボールねじの含油シール装置
JPH11351252A (ja) * 1998-06-11 1999-12-24 Nippon Mektron Ltd リニア軸受ガイド構造
JP4009388B2 (ja) 1999-05-07 2007-11-14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転がり軸受用潤滑剤組成物、その潤滑剤組成物を充填した転がり軸受および転がり軸受用潤滑剤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2188653A (ja) * 2000-12-20 2002-07-05 Ntn Corp 等速自在継手
WO2007063881A1 (ja) 2005-11-29 2007-06-07 Ntn Corporation 多孔性固形潤滑剤および軸受並びに等速自在継手
KR101475961B1 (ko) 2006-12-11 2014-12-23 에누티에누 가부시키가이샤 윤활 시스템,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베어링,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유니버설 조인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08105379A1 (ja) * 2007-02-27 2008-09-04 Ntn Corporation 潤滑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自在継手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472A (en) * 1985-04-05 1986-11-18 Armco, Inc. Thermoset microporous polyme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9494A (zh) 2009-07-08
US20100234112A1 (en) 2010-09-16
WO2008001880A1 (fr) 2008-01-03
KR20090026344A (ko) 2009-03-12
US8118682B2 (en) 2012-02-21
EP2045479A4 (en) 2010-12-15
EP2045479A1 (en)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9494B (zh) 万向联轴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215418A (ja) 鉄道車両用車軸軸受
KR101475961B1 (ko) 윤활 시스템,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베어링, 및 상기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유니버설 조인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07063881A1 (ja) 多孔性固形潤滑剤および軸受並びに等速自在継手
JP5600380B2 (ja) 潤滑システム
JP5346566B2 (ja) 多孔性固形潤滑剤封入軸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9110593A1 (ja) 潤滑システム、該潤滑システムを用いた自在継手および軸受
JP2008215419A (ja) 転がり軸受
CN101558142B (zh) 润滑系统、采用了该系统的轴承以及采用了该系统的万向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US8629091B2 (en) Lubricating system and universal joints with the system
JP5577008B2 (ja) 発泡潤滑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88829B2 (ja) 潤滑システム
JP5288713B2 (ja) 潤滑システム
JP4887127B2 (ja) 発泡潤滑剤封入軸受
JP2008215416A (ja) 鉄鋼用転がり軸受
JP2010018734A (ja) 発泡固形潤滑剤、該潤滑剤を封入した自在継手および軸受
JP2008032217A (ja) 自在継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70864A (ja) 等速自在継手
JP2008095940A (ja) 多孔性固形潤滑剤封入軸受
JP5086623B2 (ja) 潤滑システム
JP2008208916A (ja) 自在継手の製造方法
JP5086624B2 (ja) 潤滑システム
JP2008208918A (ja) 発泡潤滑剤封入軸受
JP2008208915A (ja) 自在継手
JP2008151273A (ja) 自在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