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72517B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72517B
CN101472517B CN200780022385XA CN200780022385A CN101472517B CN 101472517 B CN101472517 B CN 101472517B CN 200780022385X A CN200780022385X A CN 200780022385XA CN 200780022385 A CN200780022385 A CN 200780022385A CN 101472517 B CN101472517 B CN 101472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face
lens
lighting division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23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72517A (zh
Inventor
一村博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72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72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72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88Optical arrangements with focusing or zooming fea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6Optic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2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for off-axis illum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e sensor, e.g. camera, being in the distal end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在用于插入被检体的插入部(1)的前端面(2a1)配置有观察被检体的观察部(3)和照射照明光的第一、第二照明部(4A、4B),观察部(3)的观察窗(7)的前端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18b1)配置在比前端面(2a1)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具有与活体接触进行观察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得到清晰的观察图像的内窥镜。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该内窥镜具有使物镜光学系统的前端部与对象物接触来观察该对象物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5-64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和普通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使物镜光学系统的前端部与对象物接触来对该对象物进行观察。普通的观察光学系统使物镜光学系统在与对象物非接触的状态下对该对象物进行观察。此处,在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中,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面设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配设于该突出部的端面。另外,在插入部的突出部的根部侧的端面中配设有普通的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多个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送气送水喷嘴以及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的前端开口部等。进而,照明光从突出部的根部侧的端面的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朝向内窥镜的前方照射。该照明光作为普通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照明光使用,同时,也作为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照明光使用。 
在日本特开2002-23883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面设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的结构的内窥镜。此处,在插入部的前端面的突出部的端面配设有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以及第一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的前端开口部等。另外,在插入部的突出部的根部侧的端面配设有第二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的前端开口部。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配设于突出部的端面。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配设于插入部的突出部的根部侧 的端面。因此,在利用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进行细胞观察时,突出部的端面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能够保持与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但是,照明窗相对于对象物保持在非接触状态的可能性高。在这种情况下,在照明窗和对象物之间夹着空气层。此处,考虑照明窗的玻离的折射率n1为1.5~1.8,空气层的折射率n2为1,作为对象物的活体组织的折射率n3大约为1.3~1.5。这样,在照明光通过的部分的折射率n不同的情况下,从照明窗射出的照明光发生散射的可能性高。因此,在从观察窗进行观察的细胞观察时,有可能产生光斑(flare)等不良影响。 
在专利文献2中,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突出部的前端面并列设置有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和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窗。因此,在利用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进行细胞观察时,容易使突出部的端面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和照明窗双方分别与对象物接触。但是,由于作为观察对象物的活体组织柔软且容易变形,因此难以使突出部的端面整体始终保持在与作为观察对象物的活体组织均匀地接触的状态。因此,突出部的前端面的观察窗或照明窗的一部分相对于对象物保持在非接触状态的可能性高。此处,当照明窗的一部分相对于对象物保持在非接触状态的情况下,与专利文献1的情况同样,从照明窗射出的照明光有可能发生散射。因此,在该情况下,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也容易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存在难以利用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得到清晰的观察图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具有与活体接触进行观察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得到清晰的观察图像的内窥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内窥镜具有:细长的插入部,其具有前端和基端;以及配设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前端的前端面,在所述前端面配设有观察被检体的观察部和照射照明光的照明部,其中,所述观察部具有使所述被检体的观察像入射的观察窗,至少所述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配 置在比所述前端面更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突出的位置。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使突出设置在用于插入被检体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突出面与被检体接触,并将照明部和观察部分别按压在被检体上。此时,由于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前端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从而能够容易使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优选所述插入部由所述前端面从与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移的倾斜面形成。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应用于插入部的前端面由倾斜面形成的斜视型的内窥镜,并将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倾斜面的端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容易使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优选所述前端面至少具有第一面以及配置在从该第一面朝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所述观察部和所述照明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面,并且,至少所述观察部的所述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通过将配置于从前端面的第一面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的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能够容易使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优选所述观察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部;以及相对于所述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二观察部,至少所述第二观察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面。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利用第一观察部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并且,使第二观察部与被检体接触,以接触状态对活体组织的细胞进行观察。此时,通过在配置于从前端面的第一面朝向 前端侧突出的位置的第二面上,将第二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从而能够容易使第二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第二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优选所述前端面至少具有第一面以及配置在从该第一面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配置有观察所述被检体的观察部和照射照明光的照明部,并且,所述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和所述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通过将配置于从前端面的第一面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的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和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能够容易使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和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优选所述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设定为比所述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从所述第二面突出的突出量小的状态。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通过将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设定为比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从第二面突出的突出量小的状态,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优选所述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设定为比所述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从所述第二面突出的突出量大的状态,并且,所述观察部在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具有遮光构件,所述遮光构件用于防止来自所述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所述前端观察面。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在前端面的第二面上,通过将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和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配置在比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能够容易使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和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并且,在从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射出的照明光朝向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前进的情况下,通过观察窗的周围的遮光构件来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前端观察面。 
优选所述第二观察部具有倍率比所述第一观察部的倍率高的观察光 学系统。 
进而,在上述结构的内窥镜中,利用第一观察部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并且,使第二观察部的高倍率的观察光学系统与被检体接触,以接触状态对活体组织的细胞进行观察。此时,通过在配置于从前端面的第一面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上,将第二观察部的高倍率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能够容易使第二观察部的高倍率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前端观察面整体与被检体接触,能够防止来自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第二观察部的观察窗中。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能够利用具有与活体接触进行观察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得到清晰的观察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端面的主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 a—II b—II c—II d—II e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观察部的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4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比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更向前方突出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4B是示出内窥镜的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设定成与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大致共面的状态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5A是示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透镜突出后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进行观察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5B是示出利用透镜未突出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进行观察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a—VIIb—VIIc—VIIdVIIeVIIf线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内部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斜视型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A、图5B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观察前方正面方向的直视型的内窥镜的端面2a1。对于直视型的内窥镜,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配置在相对于插入部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该前端部2的端面2a1中配设有:一个观察部3;2个(第一、第二)照明部4A、4B;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也称为钳子通道)5的一个前端开口部5a;以及前方送水用的管路(前方送水通道)6的一个开口部6a。观察部3对被检体进行观察。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照射照明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和前方送水用管路6分别沿着插入部1的轴向延伸设置在插入部1的内部。 
在观察部3中设有后述的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摄像单元)15(参照图2)的一个观察窗7。该观察窗7兼用作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部、和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二观察部。 
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分的内部结构。 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内配设有由硬质的金属构成的圆柱部件(前端硬性部件)8和圆环状的加强环9。加强环9外嵌于圆柱部件8的基端侧外周部。在圆柱部件8中形成有与插入部1的轴向平行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第一~第五)孔部8a1~8a5(未图示第五孔部8a5)。加强环9的基端部分与未图示的弯曲部的最前端的弯曲块连接。 
前端罩10以外嵌的状态装配在圆柱部件8的前端面以及圆柱部件8的前端侧外周部上。如图2所示,在配置于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前端罩10中形成有平面状的基面(第一面)11和突出部12。基面11在与插入部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突出部12从基面11朝向前方突出。在该突出部12的前端面中形成有突出面(第二面)13。突出面13与基面11平行地配置。另外,在基面11和突出部12之间的壁部形成有倾斜角度例如大约为45°的倾斜面1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形成为前端罩10的前表面整体的圆形状的大约1/2的面积。即,如图1所示,突出面13形成在前端罩10的圆形状的前表面整体的上半部分的部分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外周面形成有连续周壁面,该连续周壁面是使突出部12的外周壁面12w和前端部2的外周壁面2w连续形成在同一曲面上而成的。如图1所示,该连续周壁面形成在前端罩10的圆形状的外周面整体中的大致半周的范围内。 
并且,在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中配设有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7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此处,观察窗7配置在突出面13的大致中央位置。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配置在观察窗7的两侧。另外,在基面11中配设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的前端开口部5a和前方送水用的管路6的开口部6a。 
前端部2的圆柱部件8的三个(第一~第三)孔部8a1~8a3配置在分别与突出部12的观察窗3、第一照明部4A以及第二照明部4B对应的部位。进而,在圆柱部件8的第一孔部8a1中组装有观察部3的构成要素,在第二孔部8a2中组装有第一照明部4A的构成要素,在第三孔部 8a3中组装有第二照明部4B的构成要素。 
另外,圆柱部件8的剩余的两个(第四、第五)孔部8a4、8a5配置在分别与基面11的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的前端开口部5a以及前方送水用的管路6的开口部6a对应的部位。进而,在圆柱部件8的第四孔部8a4中连接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的管路的构成要素。同样,在圆柱部件8的未图示的第五孔部8a5中连接有前方送水用的管路6的构成要素。 
并且,在观察部3中设有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图3示出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内部结构。该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具有变焦透镜单元16以及电气部件单元17,所述变焦透镜单元16具有能够使观察倍率从Tele(放大)位置直到Wide(广角)位置连续地变更的变焦光学系统。 
变焦透镜单元16还具有四个(第一~第四)单元构成体18~21。第一单元构成体18具有第一透镜框18a和构成物镜的第一透镜组18b。如图2所示,第一透镜组18b具有六个(第一~第六)透镜18b1~18b6。此处,作为形成观察窗7的观察透镜的第一透镜18b1配置在第一透镜框18a的最前端部。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前端观察面)以比第一透镜框18a的前端部更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例如通过黑色粘接剂22粘接固定在第一透镜框18a上。由此,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外周面中的比第一透镜框18a的前端部更向前方突出的部分在被黑色粘接剂22包覆的状态下被保持。 
第二单元构成体19是能够相对于摄影光轴方向进退的变焦用的移动光学单元。该第二单元构成体19具有第二透镜框(滑动透镜框)19a和第二透镜组(变焦透镜)19b。第二透镜组19b具有两个(第一、第二)透镜19b1、19b2。 
第三单元构成体20具有第三透镜框20a和第三透镜组20b。在第三透镜框20a的内部,在前端侧具有导向空间20c,该导向空间20c将第二单元构成体19保持为能够相对于摄影光轴方向进退。进而,在该导向空间20c的后方配设有第三透镜组20b。第三透镜组20b具有三个(第一~ 第三)透镜20b1~20b3。 
并且,第四单元构成体21具有第四透镜框21a和第四透镜组21b。第四透镜组21b具有两个(第一、第二)透镜21b1、21b2。 
并且,在第二单元构成体19的第二透镜框19a上固定有相对于摄影光轴方向对第二单元构成体19进行进退操作的未图示的操作线的前端部。进而,由使用者操作设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未图示的变焦用操作杆,由此,驱动操作线相对于摄影光轴方向进退。此时,伴随着操作线朝向前端方向被推出的操作,作为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单元构成体19朝向前方(Wide(广角)位置方向)移动。另外,伴随着操作线朝向近前侧方向被牵拉的操作,作为变焦光学系统的第二单元构成体19朝向近前侧(Tele(放大)位置方向)移动。此处,第二单元构成体19移动至第三单元构成体20的导向空间20c的最后端位置以外的位置的状态被设定在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的范围(普通观察)。进而,第二单元构成体19移动至导向空间20c的最后端位置的状态被设定在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二观察位置(监视器观察倍率大约为200~1000倍的对象物接触观察)。由此,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变焦用的操作杆的操作使第二单元构成体19在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和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二观察位置之间切换。 
并且,在滑动的变焦用的第二单元构成体19中,在第二透镜框19a设有孔径光阑23。该孔径光阑23配置在由第二透镜框19a保持的第一透镜19b1的前面侧。该孔径光阑23在遮光性薄片23a的中央部分设有使光透过的开口部23b。 
并且,在第三单元构成体20中,在第一透镜20b1和第二透镜20b2之间夹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间隔环24来作为决定透镜间隔的定位部件。在两个间隔环24之间插入有防止光学光斑的消杂光光阑(フレアり)25。 
另外,在第四单元构成体21的后端部连接设置有电气部件单元17。在电气部件单元17中设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摄像元件26以及电路基板27。另外,在摄像元件26的前面的受光面侧设有玻璃罩28。 
进而,电气部件单元17的玻璃罩28以与第四单元构成体21的第二透镜21b2并排设置的状态固定。由此,形成变焦透镜单元16和电气部件单元17一体化后的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 
电路基板27具有电气部件和布线图案,且通过锡焊等手段连接有信号缆线29的多个信号线的前端部。另外,玻璃罩28、摄像元件26、电路基板27以及信号缆线29的前端部分的各自的外周部由绝缘密封树脂等一体地覆盖。 
进而,从变焦透镜单元16成像至摄像元件26的光学像通过摄像元件26被光电转换为电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输出至电路基板27。进而,从电路基板27输出的光学像的电信号经由信号缆线29传送至未图示的后续的电气设备。 
并且,如图2所示,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以插入在圆柱部件8的第一孔部8a1内的状态被粘接并组装固定。此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以比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1、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 
并且,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大致为相同的结构。因此,此处,仅对第一照明部4A的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第二照明部4B的说明。在第一照明部4A中设有照明透镜单元30。该照明透镜单元30具有多个照明透镜31和保持这些照明透镜31的保持框32。 
另外,照明透镜单元30的照明透镜31从前端侧插入嵌合在前端部2的圆柱部件8的第二孔部8a2的前端部中。第一照明部4A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以比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位置更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固定。此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从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突出的突出长度L2设定为例如大约0.1mm。进而,第一照明部4A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比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位置更向前方突出,成为L2>L1>0的关系。
并且,用于传送照明光的光导33的前端部分插入嵌合在第二孔部8a2的后端部。光导33在前端部分包覆有圆筒部件34,并由集束多个光纤的外皮35以及作为橡胶材料的保护管36包覆。 
并且,光导33依次经过插入部1、内窥镜的操作部以及未图示的通用缆线的内部延伸至连接器内。光导33的基端部侧与从连接器突出的未图示的光导连接器连接。进而,该光导连接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连接。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导33例如在内窥镜的操作部内分支,以分割为两根的状态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中。进而,被分割为两根的各光导33的前端部分别与设于前端罩10的两个照明窗、即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各照明透镜31的背面附近对置配置,并且通过例如螺纹紧固而固定在圆柱部件8的第二孔部8a2和第三孔部8a3的后端部。 
进而,来自光源装置的照明光照射在光导33的基端部,经过该光导33被引导的照明光经由第一照明部4A、第二照明部4B的各照明透镜31向内窥镜的前方射出。 
并且,与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连通的连通管37的前端部分从基端部侧插入嵌合在形成于前端部2的圆柱部件8的第四孔部8a4中。该连通管37的基端部突出至圆柱部件8的后方,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的前端部与该连通管37的基端部分连接。该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的前端经由连通管37与前端罩10的前端开口部5a连通。 
该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5在插入部1的基端附近分支,一方贯穿插入至配设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的未图示的处置器械插入口。另一方通过插入部1以及未图示的通用缆线内部并与抽吸通道连通,其基端经由连接器与未图示的抽吸构件连接。 
并且,大致圆筒状的管部件的前端部分从后端部侧插入嵌合在形成于前端部2的圆柱部件8的第五孔部8a5中。该管部件的基端部突出至圆柱部件8的后方,前方送水用管路6的前端部与该管部件的基端部分连接。另外,前方送水用管路6的前端部覆盖管部件的基端部分,且其前端部分通过绕线连接固定。
该前方送水用管路6通过插入部1、内窥镜的操作部以及通用缆线并贯穿插入至连接器,与未图示的前方送水装置连接。在该前方送水用管路6的中途部,在内窥镜的操作部中夹装有未图示的前方送水按钮。 
当操作该前方送水按钮时,从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开口部6a朝向插入体腔的插入方向喷射灭菌水等液体。由此,能够对附着在体腔内的被检部位上的体液等进行清洗。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内窥镜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时,在内窥镜系统的设定完成后,开始将内窥镜插入患者的体内的作业。在进行该内窥镜的插入作业时,使用者预先将观察部3的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光学系统即第二单元构成体19设定在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位置的范围内。在该普通观察状态下,将内窥镜的插入部1插入体腔内,以能够对诊断对象的患处等进行观察的方式进行设定。 
并且,从光源装置以面顺次方式对光导33供给例如RGB的照明光。与此同步,驱动电路输出CCD驱动信号,经由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对患者的体腔内的患处等进行照明。 
被照明了的患处等被摄体通过处于普通观察位置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成像在摄像元件26的受光面上并被光电转换。进而,该摄像元件26通过被施加驱动信号而输出光电转换后的信号。该信号经由信号缆线29输入至外部的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该被输入至信号处理电路内的信号在内部经过A/D转换后,暂时存储在R、G、B用存储器中。 
随后,存储在R、G、B用存储器中的信号被同时读取而成为同步的R、G、B信号,再经过D/A转换而成为模拟的R、G、B信号,彩色显示在监视器中。由此,使用处于普通观察位置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来进行在广范围内观察从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的第一透镜18b1离开的观察对象物的普通观察。 
在该普通观察中,当在体腔内的被检部位附着有体液等而污浊的情况下操作前方送水按钮。在操作该前方送水按钮时,从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开口部6a朝向插入体腔的插入方向喷射灭菌水等液体。由此,能够对附着在体腔内的被检部位上的体液等进行清洗。 
并且,利用处于普通观察位置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进行的观察一直持续到插入患者的体内的内窥镜的前端部被引导至目标观察对象部位为止。进而,在内窥镜的前端部接近目标观察对象部位的状态下,由使用者操作变焦用的操作杆,由此,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的第二单元构成体19被切换为移动至导向空间20c的最后端位置的状态,从而被切换成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二观察位置(高倍率的对象物接触观察)。 
在这样被切换为高倍率的观察模式后的状态下,如图5A所示,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被按压在作为对象物的活体组织H的表面上。此时,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部分主要被按压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上,除此之外的基面11等非突出面相对于活体组织H以非接触状态被保持。因此,配置于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中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以压接状态与观察对象的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表面接触。另外,在以高倍率对观察对象的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表面进行放大观察的情况下,预先在关注部位散布例如色素,使关注部位染色从而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的轮廓。 
在该状态下,进行使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接触、以高倍率对观察对象的细胞组织等进行观察的高倍率的对象物接触观察等。 
进而,在利用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进行活体组织H的细胞观察时,照明光通过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照射至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此时,照射至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照明光的一部分如图5A中的箭头所示那样透射至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内部,也扩散至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的抵靠面的周围。因此,照明光也照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 的前方的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周围部分。由此,照明光也照射至由按压在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表面上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观察的部分,从而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光通过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成像在摄像元件26的受光面上,并被光电转换。 
进而,摄像元件26输出光电转换后的信号。在该情况下,信号在摄像元件26的内部被放大并从摄像元件26输出。该信号经由信号缆线29输入至外部的信号处理电路。 
该被输入至信号处理电路内的信号在内部经过A/D转换之后,例如同时被存储在R、G、B用存储器中。然后,存储在R、G、B用存储器中的信号被同时读取从而成为同步的R、G、B信号,再经过D/A转换而成为模拟R、G、B信号,显示在监视器中。由此,在使用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高倍率的观察模式下,进行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方的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观察。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中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配置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18b1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并且,观察部3的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7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配置在比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通过这样将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配置在比前端部2的突出面13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从而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面13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观察光学系统15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整体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此处,如图5B所示,在配置于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中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未从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突出的情况下,即使使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H1抵靠,也存在无法使 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H1正确地接触的情况。例如,当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时,即使使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也有可能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在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2。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在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射出的照明光发生散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从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与此相对,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观察部3的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7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配置在比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当将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面13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观察光学系统15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以及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整体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或者在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S2。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射出的照明光发生散射,从而能够防止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另外,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部12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有间隙S1的情况下,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射出的照明光发生散射,透过活体组织H的表面H1的透射光的强度变弱。 因此,有可能难以得到利用抵接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进行观察的活体组织H的细胞观察等的清晰的观察图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L1与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L2的关系被设定为L2>L1>0的关系,第一照明部4A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比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位置更向前方突出。因此,即使是如图4A所示,从第一照明部4A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射出朝向与其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照明光的情况下,该照明光也不会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因此,能够防止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与此相对,如图4B所示,在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L1与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的突出长度L2的关系被设定为L2=L1>0的关系的情况下,当从第一照明部4A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射出朝向与其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照明光时,该照明光有可能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中。特别是在以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比第一透镜框18a的前端部更向前方突出的状态通过黑色粘接剂22将第一透镜18b1粘接固定在第一透镜框18a上的情况下,从第一照明部4A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朝向与其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照明光有可能进入黑色粘接剂22变薄的部分。因此,在该情况下,照明光的一部分有可能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或普通观察(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外周面形成有连续周壁面,该连续周壁面是使突出部12的外周壁面12w和前端部2的外周壁面2w连续形成在同一曲面上而成的,如图1所示,该连续周壁面形成在前端罩10的圆形状的外周面整体中的大致半周的范围内。因此,和在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外周面上没有形成与前端部2 的外周壁面2w在同一曲面上连续形成的连续周壁面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在前端部2的外周壁面2w的周围所形成的死空间。其结果是,能够缩小插入部1的前端部2整体的外径尺寸,能够实现插入部1的前端部2整体的小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用具有能够从普通观察位置直到高倍率的放大观察位置进行变焦动作的变焦光学系统的摄像单元的观察光学系统15,因此与分开设置普通观察用的摄像单元和高倍率的放大观察用的摄像单元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摄像单元的设置空间整体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内窥镜的前端部2的小型化、细径化。 
并且,图6和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本实施方式是按照下述方式对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A)的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结构进行变更而得到的。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中,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没有形成第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12,如图7所示,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整体由大致平滑的平面形成。 
如图6所示,在该前端部2的端面2a1中具有双镜头型(2眼タイプ)的观察光学系统,该观察光学系统由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和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构成。另外,在该前端部2的端面2a1中还配设有:照射照明光的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第一、第二、第三)照明部44A、44B、44C;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也称为钳子通道)45的一个前端开口部45a;以及前方送水用的管路(前方送水通道)46的一个开口部46a。另外,第一照明部44A、第二照明部44B、第三照明部44C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此处,对与第一照明部4A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图7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分的内部结构。如图7所示,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内配设有:由硬质的金属制成的圆柱部件(前端硬性部件)48;和外嵌于该圆柱部件48的基端侧外周部的 圆环状的加强环49。如图7所示,在圆柱部件48中形成有与插入部1的轴向平行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七个(第一~第七)孔部48a1~48a7(未图示第五孔部48a5)。加强环49的基端部分与未图示的弯曲部的最前端的弯曲块连接。 
另外,前端罩50以外嵌的状态装配在圆柱部件48的前端面和圆柱部件48的前端侧外周部上。该前端罩50的与插入部1的轴向正交的前端面50a整体由大致平滑的平面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中配设有: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41a;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42a;以及三个(第一、第二、第三)照明部44A、44B、44C的各照明透镜单元30的照明透镜31,并且,在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中还形成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45的前端开口部45a和前方送水用的管路46的开口部46a。 
另外,前端部2的圆柱部件48的五个(第一~第五)孔部48a1~48a5配置在分别与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的第一观察部41、第二观察部42、第一照明部44A、第二照明部44B、第三照明部44C对应的部位上。进而,在圆柱部件48的第一孔部48a1中组装有第一观察部41的构成要素,在第二孔部48a2中组装有第二观察部42的构成要素,在第三孔部48a3中组装有第一照明部44A的构成要素,在第四孔部48a4(未图示)中组装有第二照明部44B的构成要素,在第五孔部48a5(未图示)中组装有第三照明部44C的构成要素。 
另外,圆柱部件8的剩余的两个(第六、第七)孔部48a6、48a7配置在分别与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的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45的前端开口部45a和前方送水用的管路46的开口部46a对应的部位上。进而,在圆柱部件48的第六孔部48a6中连接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45的管路的构成要素。同样,在圆柱部件48的未图示的第七孔部48a7中连接有前方送水用的管路46的构成要素。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的前端面和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面 与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大致配置在同一面上。 
与此相对,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以比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1、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 
接下来,对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时,在进行将内窥镜插入患者的体内的作业的情况下使用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 
并且,从光源装置按照面顺次方式对光导33供给例如RGB的照明光,照明光经由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射出至患者的体腔内,对患处等进行照明。 
被照明了的患处等被摄体通过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观察光学系统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并被光电转换。进而,从该摄像元件输出的信号输入至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中,在该信号处理电路内被处理之后,彩色显示在监视器中。由此,使用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进行在广范围内观察从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离开的观察对象物的普通观察。 
另外,当在体腔内的被检部位附着有体液等而污浊的情况下操作前方送水按钮。在操作该前方送水按钮时,从插入部1的前端罩50的开口部46a朝向插入体腔的插入方向喷射灭菌水等液体。由此,能够对附着在体腔内的被检部位上的体液等进行清洗。 
并且,利用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进行的观察一直持续到插入患者的体内的内窥镜的前端部2被引导至目标观察对象部位为止。进而,在内窥镜的前端部2接近目标观察部位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操作以切换至高倍率的观察模式。由此,从基于第一观察部41的普通观察的模式切换至使用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高倍率的观察模式。 
在这样被切换至高倍率的观察模式后的状态下,进行使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的前端部与对象物接触、以高倍率对观察对象的细胞组织等进行观察的高倍率的对象物接触观察等。另外,在以高倍率进行放大观察时,预先在关注部位散布例如色素,使关注部位染色,从而能 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的轮廓。 
进而,在利用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观察活体组织H时,插入部1的前端部2被按压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上。此时,从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突出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的部分主要被按压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上。因此,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与观察对象的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表面接触。 
在该状态下,照明光通过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照射至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此时,照射至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照明光的一部分透射至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内部,也扩散至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的抵靠面的周围。因此,照明光也照射至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前方的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周围部分。由此,照明光也照射至由按压在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表面上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进行观察的部分,由此,细胞组织等活体组织H的光通过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成像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并被光电转换。进而,从该摄像元件输出的信号输入至未图示的信号处理电路中,在该信号处理电路中被处理之后,彩色显示在监视器中。由此,使用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进行使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与观察对象物接触、以高倍率观察观察对象的细胞组织等的高倍率的对象物接触观察等。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的前端面和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面与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大致配置在同一面上,仅将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以比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1、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因此,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的前端观察面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50的前端面50a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从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中使用通过光导33引导照明光的光纤式的照明光学系统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作为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光源,也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等能够利用未图示的开关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的光源。 
并且,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6和图7)那样的具有双镜头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结构进行如下的变更而成的,所述观察光学系统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具有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和接触观察用的第二观察部42。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中,如图8所示,在配置于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的前端罩50上形成有与插入部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状的基面(第一面)51。另外,在该基面的一部分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52。在该突出部52的前端面形成有与基面51平行地配置的突出面(第二面)53。另外,在基面51和突出面53之间的壁部形成有倾斜角度例如大约为45°的倾斜面5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52的突出面53例如形成在前端罩50的前表面整体的圆形状的大约3/4的面积。即,如图8所示,前端罩50的圆形状的前表面整体的大约1/4的面积成为基面51。 
并且,在突出部52的突出面53中配设有: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以及照射照明光的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第一、第二、第三)照明部44A、44B、44C(参照图6)。另外,在基面51中配设有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45的一个前端开口部45a和前方送水用管路46的一个开口部46a(未图示)。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的前端面和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面与突出部52的突出面53大致配置在同一面上。 
与此相对,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以比突出部52的突出面53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3、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的前端面和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的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面与突出部52的突出面53大致配置在同一面上,仅将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以比突出部52的突出面53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3、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因此,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50的突出面53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的前端观察面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50的突出面53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防止从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并且,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A)那样的具有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单镜头型的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结构进行如下的变更而成的。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大部分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因此在图9中对与图1至图5A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中,特别地,如图9所示,相对于配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上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仅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摄像单元朝向前方突出。此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以比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1、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 
另外,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与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位置固定在同一面上。此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从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突出的突出长度L2为0。进而,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配置为比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位置更靠后方,成为L2=0、L1>0的关系。 
并且,在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周围形成有遮光壁61。该遮光壁61是如下的部件: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从而防止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或普通观察(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配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中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仅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朝向前方突出。因此,在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被切换至高倍率的观察模式的状态下,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当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 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或普通观察(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配置为比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位置还靠后方,设定为L2=0、L1>0的关系。因此,通常,从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有可能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在观察光学系统15的观察图像中有可能产生光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周围形成有遮光壁61,所以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因此,能够防止在从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并且,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像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A)那样的具有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单镜头型的内窥镜的结构进行如下的变更而成的。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大部分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图10中对与图1至图5A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中,特别地,如图10所示,相对于配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上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以及第一、第二照明部4A、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双方朝向前方突出。此处,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以比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1、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 
另外,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的突出位置L4设定为比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突出位置L1的突出量小。因此,成为L1>L4>0的关系。
并且,在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周围形成有与第四实施方式(参照图9)同样的遮光壁61。该遮光壁61是如下的部件: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从而防止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或普通观察(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配置在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上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使接触分离兼用型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摄像单元以及第一、第二照明部4A、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双方朝向前方突出。因此,在观察光学系统15的变焦透镜单元16被切换至高倍率的观察模式的状态下,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当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观察面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10的突出部12的突出面13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和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前端的第一透镜18b1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或普通观察(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地,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的前端部的突出位置L4设定为比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突出位置L1的突出量小,设定为L1>L4>0的关系。因此,通常,从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有可能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在观察光学系统15的观察像中有可能产生光斑。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在第一单元构成体18的第一透镜18b1的前端部的周围形成有遮光壁61,所以能够防止从第一照明部4A和第二照明部4B的照明透镜31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中。因此,能够防止在从观察光学系统15的第一透镜18b1进行细胞观察或普通观察(相对于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并且,图11和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像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6和图7)那样的具有双镜头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内窥镜的结构进行如下的变更而成的,所述观察光学系统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具有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和接触观察用的第二观察部42。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大部分成为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图11和图12中对与图6和图7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在配置于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前端罩71中形成有具有如下部分的三个阶梯的阶梯部72、73、74:朝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阶梯部72;比该突出阶梯部72低一个阶梯的中阶梯部73;以及比该中阶梯部73还低一个阶梯的下阶梯部74。此处,突出阶梯部(突出部)72的端面由与插入部1的轴向正交的平面72a形成。进而,由该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形成突出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形成在前端罩71的前表面整体的圆形状的大约1/4的面积。即,在图11中,形成在前端罩71的圆形状的前表面整体的下半部分,且相对于连接上下之间的中心线形成在左侧部分。 
在该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中配设有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42a以及第一照明部44A。此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以比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5、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 
并且,中阶梯部73具有与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大致平行的平面73a。在该中阶梯部73的平面73a中配设有普通观察用的第一观察部41的观察透镜即第一透镜41a以及两个(第二、第三)照明部44B、44C。此处,第二照明部44B和第三照明部44C配置在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的两侧。另外,在中阶梯部73和突出阶梯部72之间的壁部形成有倾斜角度例如大约45°的倾斜面72b。 
另外,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和中阶梯部73的平面73a之间的阶梯差被设定为能够防止突出阶梯部72进入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的视野中的高度、例如大约0.7mm。 
下阶梯部74具有与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大致平行的平面74a。在该下阶梯部74的平面74a中配设有配设于插入部1的内部的处置器械贯穿插入通道(也称为钳子通道)45的前端开口部45a以及送气送水喷嘴75。 
另外,在下阶梯部74和中阶梯部73之间的壁部形成有倾斜角度例如大约45°的倾斜面73b、和倾斜角度比该倾斜面73b小的流体导向面73c。该流体导向面73c配置在下阶梯部74的送气送水喷嘴75和中阶梯部73的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之间。该流体导向面73c由倾斜角度例如大约18°的平缓的倾斜面形成。 
并且,送气送水喷嘴75的前端部朝向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侧配置。另外,该送气送水喷嘴75的前端开口部的喷出口75a朝向流体导向面73c对置配置。此处,如图12所示,该送气送水喷嘴75的前端开口部的喷出口75a的前端面和第一观察部41的第一透镜41a大致配置在同一面上。由此,能够提高清洗时的除水性(水切れ性)。 
并且,利用除了作为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的突出面以外的部分,例如中阶梯部73的平面73a、下阶梯部74的平面74a、中阶梯部73和突出阶梯部72之间的壁部的倾斜面72b、下阶梯部74和中阶梯部73之间的壁部73b和流体导向面73c、以及下阶梯部74和突出阶梯部72之间的壁部的倾斜面72c来形成非突出面。该倾斜面72c的倾斜角度形成为例如大约45°。 
此处,如图12所示,作为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的突出面配置为比送气送水喷嘴75的前端部还靠前端侧。由此,在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抵接在被检体上时,能够防止送气送水喷嘴75的前端部勾挂在被检体上。
另外,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中,在非突出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阶梯部74和突出部72之间的倾斜面72c上配设有前方送水用的开口部76。该开口部76与贯穿插入在插入部1中的未图示的前方送水用的管路(前方送水通道)连通。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以比突出阶梯部72的平面72a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L5、例如大约0.05mm的状态固定。因此,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71的突出阶梯部72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的前端观察面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罩71的突出阶梯部72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防止从第一~第三照明部44A~44C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对象物接触型的第二观察部42的第一透镜42a中而在从观察窗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并且,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A)中,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配置在与插入部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前方正面方向进行观察的直视型的内窥镜中的例子,但是,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内窥镜的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端面2a1由从与插入部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移的倾斜面形成的斜视型的内窥镜81中。另外,除此之外的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形成为相同的结构,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在此处省略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81中,在前端部2的端面2a1的倾斜面上形成有从基面(第一面)82朝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83。在该突出部83的前端面中形成有与基面82平行地配置的突出面(第二面)84。
并且,在突出部83的突出面84中配设有相对于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高倍率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窗85和照明部86。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85的第一透镜以比突出部83的突出面84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的状态固定。 
因此,上述结构的装置能够起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将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85的第一透镜以比突出部83的突出面84的位置朝向前方突出适当的长度的状态固定。因此,在进行被检体的接触观察时,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面84按压在被检体上时,能够容易使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85的第一透镜的前端观察面与被检体的活体组织H接触。 
因此,即使是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形成有起伏或凹凸等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将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突出面84抵靠在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上时,在插入部1的前端部2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85的第一透镜与活体组织H的表面H1之间形成间隙S1。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防止从照明部86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入射至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窗85的第一透镜中而在从观察窗85进行细胞观察时产生光斑等不良影响。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照明窗中使用通过光导引导照明光的光纤式的照明光学系统的情况的例子,但是作为照明窗的光源,也可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等能够利用未图示的开关进行接通、断开操作的光源。另外,除此之外,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 
接下来,对本申请的其他的特征性的技术事项做如下的附记。 
记 
(附记项1)一种内窥镜的前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的前端部在用于插入被检体中的插入部的前端面至少设有第一面以及配置在从该第一面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二面配置有观察所述被检体的观察部和照射照明光的照明部,并且,至少所述观察部的观察窗的前端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
(附记项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插入部前端面由第一面和处于从该第一面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的第二面构成,在所述第二面中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表面位于从该第二面进一步朝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 
(附记项3)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内窥镜前端部的一部分突出、且在所述突出部具有超高倍率的观察窗的接触观察型内窥镜中,观察窗比所述突出部面还要突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在将内窥镜插入体腔内来使用具有普通观察用的观察光学系统、以及使物镜光学系统的前端部与对象物接触以对该对象物进行观察的对象物接触型的观察光学系统的技术领域,和制造该内窥镜的技术领域中是有效的。

Claims (6)

1.一种内窥镜,所述内窥镜具有:细长的插入部,该插入部具有前端和基端;以及配设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前端的前端面,在所述前端面配设有观察被检体的观察部和照射照明光的照明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察部具有使所述被检体的观察像入射的观察窗,
至少所述观察窗的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所述前端面更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突出的位置,
所述前端面至少具有作为平面状的基面的第一面以及配置在从该第一面朝向所述插入部的前端侧突出的位置上的第二面,
所述观察部和所述照明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面,
并且,至少所述观察部的所述前端观察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二面更向前端侧突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插入部由所述前端面从与所述插入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移的倾斜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观察部包括:
相对于所述被检体以非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部;以及
相对于所述被检体以接触状态进行观察的第二观察部,
至少所述第二观察部配置于所述第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设定为比所述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从所述第二面突出的突出量小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观察部的前端观察面设定为比所述照明部的照明窗的前端面从所述第二面突出的突出量大的状态,
并且,所述观察部在所述观察窗的周围具有遮光构件,所述遮光构件用于防止来自所述照明部的照明光直接入射至所述前端观察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二观察部具有倍率比所述第一观察部的倍率高的观察光学系统。
CN200780022385XA 2006-06-15 2007-06-15 内窥镜 Active CN1014725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66176A JP2007330529A (ja) 2006-06-15 2006-06-15 内視鏡の先端部
JP166176/2006 2006-06-15
PCT/JP2007/062120 WO2007145320A1 (ja) 2006-06-15 2007-06-15 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72517A CN101472517A (zh) 2009-07-01
CN101472517B true CN101472517B (zh) 2010-12-29

Family

ID=38831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2385XA Active CN101472517B (zh) 2006-06-15 2007-06-15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94013B2 (zh)
EP (1) EP2027810B1 (zh)
JP (1) JP2007330529A (zh)
KR (1) KR101049980B1 (zh)
CN (1) CN101472517B (zh)
WO (1) WO20071453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2313A (zh) * 2014-08-21 2016-11-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硬性镜套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5319B2 (ja) * 2005-06-20 2012-02-15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4964700B2 (ja) * 2007-07-26 2012-07-0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先端部
US9706903B2 (en) 2009-06-18 2017-07-18 Endochoice, Inc.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system with modular imaging units
US11278190B2 (en) 2009-06-18 2022-03-22 Endochoice, Inc.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WO2012056453A2 (en) 2010-10-28 2012-05-03 Peermedical Ltd. Optical systems for multi-sensor endoscopes
US9402533B2 (en) 2011-03-07 2016-08-02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Endoscope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11547275B2 (en) 2009-06-18 2023-01-10 Endochoice, Inc. Compact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system
US11864734B2 (en) 2009-06-18 2024-01-09 Endochoice, Inc.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9101287B2 (en) 2011-03-07 2015-08-11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 camera endoscope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working channels
US9713417B2 (en) 2009-06-18 2017-07-25 Endochoice, Inc. Image capture assembly for use in a multi-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9642513B2 (en) 2009-06-18 2017-05-09 Endochoice Inc. Compact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system
US9492063B2 (en) 2009-06-18 2016-11-15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WO2012038958A2 (en) 2010-09-20 2012-03-29 Peermedical Ltd. Multi-camera endoscope having fluid channels
US8926502B2 (en) 2011-03-07 2015-01-06 Endochoice, Inc. Multi camera endoscope having a side service channel
EP2865322B1 (en) 2009-06-18 2020-07-22 EndoChoice, Inc.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10165929B2 (en) 2009-06-18 2019-01-01 Endochoice, Inc. Compact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system
US9872609B2 (en) 2009-06-18 2018-01-23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9901244B2 (en) 2009-06-18 2018-02-27 Endochoice, Inc. Circuit board assembly of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9101268B2 (en) 2009-06-18 2015-08-11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camera endoscope
EP2476362B1 (en) * 2010-07-08 2014-05-14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e
JP5507376B2 (ja) * 2010-07-28 2014-05-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560953B2 (en) 2010-09-20 2017-02-07 Endochoice, Inc. Operational interface in a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CN102068230A (zh) * 2010-11-01 2011-05-25 王卫东 可视喉镜
JP6054874B2 (ja) 2010-12-09 2016-12-27 エンドチョイス イノベーション センター リミテッド マルチカメラ内視鏡用フレキシブル電子回路基板
EP2648602B1 (en) 2010-12-09 2018-07-18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Flexible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11889986B2 (en) 2010-12-09 2024-02-06 Endochoice, Inc. Flexible electronic circuit board for a multi-camera endoscope
US9101266B2 (en) 2011-02-07 2015-08-11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Multi-element cover for a multi-camera endoscope
JP5331840B2 (ja) * 2011-02-28 2013-10-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5261518B2 (ja) 2011-03-01 2013-08-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5345171B2 (ja) * 2011-03-28 2013-11-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EP2570072B1 (en) * 2011-03-31 2014-07-30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Method for assembling endoscopic imaging unit and endoscope
JP5736236B2 (ja) * 2011-05-26 2015-06-17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
CA2798729A1 (en) 2011-12-13 2013-06-13 Peermedical Ltd. Rotatable connector for an endoscope
EP2604175B1 (en) 2011-12-13 2019-11-20 EndoChoice Innovation Center Ltd. Removable tip endoscope
JP2013153813A (ja) * 2012-01-27 2013-08-15 Olympus Corp 内視鏡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60954B2 (en) 2012-07-24 2017-02-07 Endochoice, Inc. Connector for use with endoscope
US9986899B2 (en) 2013-03-28 2018-06-05 Endochoice, Inc. Manifold for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9993142B2 (en) 2013-03-28 2018-06-12 Endochoice, Inc. Fluid distribution device for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10499794B2 (en) 2013-05-09 2019-12-10 Endochoice, Inc. Operational interface in a multi-viewing element endoscope
EP3016574B1 (en) 2013-09-26 2021-03-24 Gyrus ACMI, Inc. (d.b.a.Olympus Surgical Technologies America) Endoscope sheath arm
US9585547B2 (en) 2014-11-24 2017-03-07 Gyrus Acmi, Inc. Adjustable endoscope sheath
US9345386B1 (en) 2014-11-24 2016-05-24 Gyrus Acmi, Inc. Adjustable endoscope sheath
US9782525B2 (en) 2015-01-08 2017-10-10 Gyrus Acmi, Inc. Multi-way valve for a medical instrument
EP3175771A4 (en) * 2015-05-13 2018-09-05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JP6023922B1 (ja) * 2015-05-13 2016-11-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6692440B2 (ja) * 2016-09-15 2020-05-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WO2018179791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6843996B2 (ja) * 2017-07-12 2021-03-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JP6830876B2 (ja) * 2017-09-22 2021-02-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6849567B2 (ja) * 2017-09-28 2021-03-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WO2019230072A1 (ja) * 2018-05-31 2019-12-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WO2019235010A1 (ja) * 2018-06-05 2019-12-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22152489A (ja) * 2021-03-29 2022-10-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22152487A (ja) * 2021-03-29 2022-10-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6148A (en) * 1995-06-29 1999-06-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for endoscopes
US20030040657A1 (en) * 2001-07-23 2003-02-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US20040158129A1 (en) * 2003-02-10 2004-08-12 Pentax Corporation Endosco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80722B2 (ja) 1989-07-21 1995-08-30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徐放性抗菌剤含有成形体
JPH0356402U (zh) * 1989-10-04 1991-05-30
JPH05199989A (ja) * 1991-10-25 1993-08-10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先端部
US5725477A (en) * 1993-11-18 1998-03-10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ront end structure of endoscope
JP3526531B2 (ja) * 1998-06-19 2004-05-17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立体内視鏡の先端構造
JP4726025B2 (ja) 2001-02-16 2011-07-20 Hoya株式会社 処置用内視鏡の先端部
JP4648638B2 (ja) * 2003-02-10 2011-03-09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5013708A (ja) * 2003-05-30 2005-01-20 Olympus Corp 内視鏡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US7338439B2 (en) * 2003-09-05 2008-03-04 Pentax Corporation Condensing optical system, confocal optical system, and scanning confocal endoscope
JP4761882B2 (ja) * 2005-08-10 2011-08-31 オプティスキャン ピーティーワイ リミテッド 走査型共焦点内視鏡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の画像表示範囲調整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6148A (en) * 1995-06-29 1999-06-2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for endoscopes
US20030040657A1 (en) * 2001-07-23 2003-02-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US20040158129A1 (en) * 2003-02-10 2004-08-12 Pentax Corporation Endoscop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2313A (zh) * 2014-08-21 2016-11-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硬性镜套件
CN106132313B (zh) * 2014-08-21 2019-07-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硬性镜套件
CN106132313B9 (zh) * 2014-08-21 2019-08-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硬性镜套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49980B1 (ko) 2011-07-19
WO2007145320A1 (ja) 2007-12-21
US8394013B2 (en) 2013-03-12
EP2027810A1 (en) 2009-02-25
EP2027810A4 (en) 2009-06-10
US20090093681A1 (en) 2009-04-09
CN101472517A (zh) 2009-07-01
KR20090009976A (ko) 2009-01-23
JP2007330529A (ja) 2007-12-27
EP2027810B1 (en)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2517B (zh) 内窥镜
CN101511256B (zh) 内窥镜的前端罩和带罩内窥镜
CN100558288C (zh) 内窥镜
CN101170941B (zh) 内窥镜的前端部
KR100852310B1 (ko) 내시경 및 내시경 시스템
JP3969827B2 (ja) 内視鏡装置
CN101453936A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系统
CN107105978A (zh) 内窥镜用树脂制前端部件
US10908407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for a multiple viewing elements endoscope using CMOS sensors
CN104107025A (zh) 带有刚性弯曲轴的内窥镜及生产该内窥镜的方法
CN105828689B (zh) 摄像装置和内窥镜装置
CN101453937B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检查方法
JPH05253184A (ja) 鼓膜観察装置
CN105105700A (zh) 电子内窥镜及其照明结构、照明方法
CN105636498B (zh) 光发送单元以及光接收单元
CN204995423U (zh) 电子内窥镜及其照明结构
WO2016098449A1 (ja) 内視鏡及びこの内視鏡を含む内視鏡システム
JP3714636B2 (ja) 内視鏡装置
CN101112301A (zh) 蛇形无线电子内窥镜
CN213488702U (zh) 具有多光源及硬管的内视镜装置
JP4895630B2 (ja) 拡大観察用内視鏡装置
CN213464952U (zh) 具有多光源及软管的内视镜装置
JP2012120746A (ja) 内視鏡
CN209091326U (zh) 电子胃镜
KR20170022575A (ko) 내시경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