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40836A -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40836A
CN101440836A CNA2008101710799A CN200810171079A CN101440836A CN 101440836 A CN101440836 A CN 101440836A CN A2008101710799 A CNA2008101710799 A CN A2008101710799A CN 200810171079 A CN200810171079 A CN 200810171079A CN 101440836 A CN101440836 A CN 101440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element
fastening piece
bar guiding
bar
annular re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710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40836B (zh
Inventor
中川康
山本博纪
星野亨道
竹内一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889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3487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946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6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440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0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40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408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的紧固件组件。通过将杆导向件装配在每个紧固件的杆部分上并通过使用两个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且布置在杆导向件的上侧和下侧上的连接片来连接紧固件而形成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因为连接片具有使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及形成为沿宽度方向易于弯曲或不易弯曲的连接部分,所以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能够形成为直线型或卷圈型。在连接的紧固件组件中,多个紧固件的杆部分通过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连接带连接。用于保持杆部分的环形保持部分以恒定间隔形成在连接带中。环形保持部分布置为覆盖在由软材料制成且装配在杆部分上的杆导向件上。杆导向件的每个形成为圆柱形形状。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于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

Description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该紧固件组件用于由气动压力、燃气等驱动的紧固件驱动工具中。
背景技术
在用于驱动例如钉子、子攻螺钉的紧固件的紧固件驱动工具中,由多个连接的紧固件形成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存储在盒内且被用来使得紧固件连续地被驱动到工件内。
常规地,作为以上所述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连接构造,已知例如,其中紧固件被直线地连接的直线型、其中紧固件被连接且形成阶梯状形状的类型、以及其中紧固件被连接且缠绕为卷圈的卷圈型。
此外,紧固件用于将木材锚定到木材,以将衬层或木材紧固到混凝土,将I形梁固定到薄钢板,且将denz玻璃(塑料的板状材料)紧固到通常相互连接且装载到紧固件驱动工具内的钉上。已知多种方法作为将紧固件连接以形成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方法:例如,棒型连接方法,其中多个紧固件一体地连接到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直连接带;线连接方法,其中使用两个平行金属线通过焊接而连接紧固件的杆部分;以及所谓的塑料片连接方法,其中沿相同方向弯曲以恒定间隔设置的保持件以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带的上端和下端突出且具有薄片形状,并且紧固件插入到上保持片和下保持片内。作为合成树脂连接方法的例子,已知有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4中披露的方法。另外,作为塑料片连接方法的例子,已知有专利文献2和5中披露的方法。此外,其中使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片而连接紧固件的方法也是已知的。此连接片包括杆导向件以允许紧固件的杆部分被压过且被保持,且包括连接部分以用于连接相邻的杆导向件(参考专利文献6和7)。
此外,作为紧固件连接装置,也已知有如下的连接装置(参考专利文献3):在该连接装置的构造中,承载件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使用桥连接而被连接,该上部分和下部分具有复杂形状使得可断裂的上部分设置在圆柱形部分的上部分内,紧固件的杆部分插入其内。
因为在实际加工中紧固件经常被连续驱动,所以优选的是,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应构造为使得大量的紧固件能够同时装载到紧固件驱动工具内。在此方面,有利地使用了根据用于缠绕成卷圈的线连接方法或塑料片连接方法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然而,在根据线连接方法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情况中,线在驱动时分散开,因此存在撞击和伤害人体的危险且产生了垃圾。此外,在此方法中紧固件的杆部分被焊接到线。在紧固件是淬硬钉子的情况中,例如,紧固件的强度在焊接部分处由于焊接期间的热而降低。因此,当驱动这样的钉子进入高强度混凝土等内时,钉子可能弯曲或断裂。此外,如果当连接的紧固件装载到紧固件驱动工具的盒内时,缠绕为卷圈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不注意地掉落在底板或地面上,则卷圈的外部可能变形。如果外部变形,则难于将卷圈恢复成其原始形状。此外,当缠绕为卷圈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被携带时,手指插入到卷圈的中空部分内。在此情况中,存在手指被线的尖端伤害的风险。
另一方面,在根据塑料片连接方法的连接的紧固器组件的情况中,每个紧固件从连接带分离且在驱动时被驱动。因此,必须形成排出孔以将剩余在紧固件驱动工具的鼻部内的连接带排出。因此,鼻部的强度降低,且连接带变成垃圾且必须抛弃。
此外,根据在专利文献6和4中披露的方法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在结构上是简单的,其中使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连接片连接紧固件。然而,因为其连接带基本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片材形成,所以用于允许紧固件的杆插入的环形保持部分的强度不非常高。因此,当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第一紧固件被送入到紧固件驱动工具的喷射部分(鼻部分)内且被其驱动器撞击时,紧固件可能在喷射部分内倾斜。当发生此问题时,环形保持部分不能正确地控制紧固件的姿态以使得紧固件不倾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3-30182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0-24062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No 2588812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Sho 57-120713
专利文献5:日本实用新型No 2526455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90723
专利文献7: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 Hei 6-35623
然而,以上所述的连接方法具有问题。例如,在根据线连接方法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情况中,因为两个线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不能连接具有短杆的紧固件。此外,因为线易于相对容易地变形,所以存在杆缠结的问题,其中邻近的紧固件的杆的尖端相互缠结。
此外,在根据合成树脂连接方法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情况中,因为连接带具有复杂形状,所以存在的问题是,其中连接带由于紧固件驱动时重复施加的撞击而断裂。
此外,即使在根据塑料片连接方法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情况中,因为上保持片和下保持片之间的距离恒定,所以短紧固件不能被连接。
另外,因为在专利文献3中披露的连接装置在整体形状上是复杂的且仅能够通过挤压模制方法生产,所以存在高成本的问题。
再进一步,存在关于连接构造的问题。在紧固件驱动工具装配有直盒的情况中,仅能够使用直线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而卷圈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不能使用。相反地,在紧固件驱动工具装配有圆柱形盒的情况中,仅卷圈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能够使用,而直线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不能使用。因此,必须提供顺应待使用的紧固件驱动工具的类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其结果是,因为取决于紧固件的连接构造而要求不同类型的连接设备,所以生产规模被分散,连接设备的操作速度降低,且无法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在杆导向件的外径与环形保持部分的外径相同的情况中,当具有此构造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存储在存储盒内或装载到紧固件驱动工具内时,连接的紧固件组件整体上缠绕为卷圈且卷圈由手抓握和升起。此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其中卷圈的中心侧部不能通过其外周侧部被保持,且中心侧部由于其自重而落下。如果发生了中心侧部落下的这种现象,则卷圈整体地松弛悬挂,且必须再次缠绕连接的紧固件组件。此再次缠绕是麻烦的且需要的工作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新颖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所述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能够立即解决与紧固件的连接方法和连接构造相关的的问题,例如杆缠结、连接带断裂、不适用于具有短杆的紧固件,并且能够通过使用圆柱形杆导向件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带形连接片来连接紧固件从而以低成本生产。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新颖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该杆导向件通过将杆导向件的每个装配在紧固件的杆周围以适当控制紧固件的姿态,且形成为卷圈的该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能够被升起而不导致在卷圈的中心侧处的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设置有:多个紧固件;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两个连接片,其中,第一连接片布置在杆导向件上侧上且第二连接片布置在杆导向件下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连接片可以具有使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及连接邻近通孔且形成为不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的连接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连接片可以具有使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及连接邻近通孔且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的连接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设置有:多个紧固件;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和在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其中,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杆部分,且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于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设置有:多个紧固件;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和在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其中,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杆部分,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致等于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且其中,杆导向件的每个包括接合沟槽,该接合沟槽沿周向形成在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设置有:多个紧固件;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和在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其中,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杆部分,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致等于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且其中,向外突出的延伸凸缘形成在杆导向件的外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设置有:多个紧固件;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由软材料制成的杆导向件;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多个紧固件的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在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且其中,杆导向件的每个包括至少三个突起,该突起形成在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周面上且在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周向方向上突出,且其中,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杆导向件上以保持紧固件的杆部分,并且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小于具有突起的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从如下的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显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部分的垂直截面视图。
图4是示出了其中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第一紧固件已送入紧固件驱动工具的鼻部分内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5是示出了装载到紧固件驱动工具的盒的紧固件送给通道内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截面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紧固件送给通道内的送给机构的截面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其中在鼻部分内的第一紧固件被驱动且与第二紧固件分离的状态的解释性视图。
图8是示出了在驱动后的紧固件的解释性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缠绕为卷圈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了具有长杆的紧固件的连接构造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了直线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15(a)是示出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连接带的平面视图,且图15(b)是示出了连接带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了紧固件驱动工具的喷射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7是示出了缠绕为卷圈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在直径方向上截开的解释性视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紧固件的前视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再一个实施例的部分截开的紧固件的前视图。
图20(a)是示出了紧固件的透视图,且图20(b)是示出了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杆导向件的透视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在内周侧上的紧固件和在外周侧上的紧固件之间的关系的解释性视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另外实施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23(a)是示出了紧固件的透视图,且图23(b)是示出了根据以上所述的实施例的杆导向件的透视图。
图24(a)是示出了环形保持部分和杆导向件的平面视图,且图24(b)是示出了根据以上所述实施例的环形保持部分和杆导向件的部分截开的侧视图。
图25(a)是示出了紧固件的透视图,且图25(b)是示出了根据再一实施例的杆导向件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1、A2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101  紧固件
102  杆导向件
103、104  连接片
6a、6b  通孔
108  连接部分
1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2  紧固件
3  连接带
4  环形保持部分
8  杆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基于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图1中,附图标记A1指示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通过将圆柱形杆导向件102装配在紧固件101的每个的杆部分上且通过使用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带形连接片103和104将这些紧固件连接而形成此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连接片103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上侧上且连接片104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下侧上。
杆导向件102由例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的合成树脂或铝制成,且形成为使得其外径大致上等于或略微小于紧固件101的头部分1a的直径,并且略微小于喷射鼻部分105的内径,所述鼻部分105设置在紧固件驱动工具的尖端处,如图4中示出。通过此构造,当紧固件101到达紧固件驱动工具等的喷射鼻部分且通过使用紧固件驱动工具的驱动器109被驱动时,通过使用杆导向件102控制紧固件101的姿态以与鼻部分的轴线平行。选择在驱动时不散开的材料作为杆导向件102的材料。
连接片103和104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薄的带形片,并且与杆导向件102的通孔6a大致上一样大的通孔6b以等间隔形成在连接片103和104内。另外,狭缝形狭缝107形成在通孔6b之间。连接部分108沿连接片103和104的宽度方向形成在狭缝107的两端处,每端处具有一个连接部分。以此构造,连接片103和104具有不在其宽度方向上弯曲的结构。
当紧固件101被连接时,连接片103和104的通孔6b与杆导向件102的通孔6a对齐,且紧固件101的杆部分1b压配到通孔6a和6b内。因此,紧固件101经由连接片103和104沿直线连接。狭缝107和连接部分108布置在相邻的紧固件101之间。此外,因为连接片103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上侧上且连接片104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下侧上,所以可靠地获得了充分高的连接强度。另外,因为连接片103和104具有在其宽度方向上不弯曲的结构,所以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形成为直线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也称为棒型)。
然后,当使用如上所述而构造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时,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被装载到紧固件驱动工具的直形盒内。此时,形成了阶梯部分111以在盒的紧固件送给通道110的两个侧壁上彼此相对,且利用阶梯部分111来支撑该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的杆导向件102的下端面,如在图5中示出。
此外,如在图6中示出,送给爪113和止回爪114布置在两个侧壁之间以能突出。为送给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送给爪113使用未示出的送给设备前后移动。当向前移动时,送给爪113接合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的杆导向件102,且将一个紧固件送给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当向后移动时,送给爪113从紧固件送给通道110收回。同时,止回爪114进入紧固件送给通道110且接合杆导向件102以防止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向后移动。以此方式,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以第一紧固件101为开始,从盒的尖端被连续送给到紧固件驱动工具的鼻部分105。因为第一紧固件101的杆导向件102形成为使得其直径大致与鼻部分105的内径相同,如在图4中示出,所以杆导向件102稳定地保持在鼻部分105内,因此紧固件101的杆部分也保持在鼻部分105的轴向方向上。在此状态中,紧固件驱动工具被起动且驱动器109被驱动使得其尖端撞击紧固件101的头部分1a,因此紧固件101向下移动,如在图7(a)和图7(b)中示出。在此时,虽然用于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的第一紧固件1p连接到第二紧固件1q的连接片103和104也被向下拉,但因为第二紧固件1q使用紧固件送给通道110的阶梯部分111被稳定地支撑,所以连接片103和104被切割且在连接片103和104的连接部分108(其中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处被可靠地分开。此外,使用杆导向件102将第一紧固件1p的姿态稳定地保持在上下方向上。其结果是紧固件1p不在鼻部分105内倾斜。
当紧固件101到达紧固件驱动工具等的喷射鼻部分且通过使用驱动器109被驱动时,紧固件101的姿态通过使用杆导向件102被控制成与鼻部分的轴线平行。因此,能够使得驱动后的结束操作进行得极好,且用于驱动的载荷能够降低,因为例如钉和销钉的紧固件被直线地驱动。
紧固件101通常是混凝土销钉。当将混凝土销钉驱动到混凝土中时,杆导向件102和与杆导向件102分开的连接片103和104整合且维持成被压缩在头部分1a和混凝土表面之间,如在图8中示出。其结果是,防止连接片103和104和杆导向件102的断开片散开且污染工作区。此外,因为受压的杆导向件102和连接片103和104由合成树脂制成,所以它们以压缩状态和紧密接触状态定位在混凝土销钉头部分的下端面和混凝土表面之间,因此具有垫片的功能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等进入混凝土内的销钉孔。
此外,虽然连接片103和104的连接部分108形成在狭缝107的两个端部处,其中每个端部处有一个连接部分,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此构造。例如,也可以形成打孔线。此外,也可以使得沟槽以恒定间隔形成在连接片103和104的宽度方向上,且沟槽部分是薄壁的以便易于被切断。此外,因为连接片103和104与杆导向件102分开,所以相比于常规的整体式连接带的材料,能够更容易地选择连接片103和104的可断开材料。
然后,图9和图10示出了用于连接紧固件101的连接片103和104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连接片103和104中,形成了具有与杆导向件102的外径相同的外径的圆形部分116,且使得均用于连接邻近的圆形部分116的连接部分108在宽度上是窄的并沿紧固件101的连接方向形成。因此,连接片103和104具有容易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的结构。
当紧固件101被连接时,连接片103和104的通孔6b与杆导向件102的通孔6a对齐,且在以上所述的直线型情况中,将杆部分1b压配到通孔6a和6b内。因此,紧固件101通过连接片103和104而被连接。另外,因为布置在邻近的紧固件101之间的连接部分108形成为在宽度上是窄的且在长度上相当长,所以连接片103和104具有容易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的结构。因此,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能够在与连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弯曲且形成为卷圈,因此能够产生卷圈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2,如在图11中示出。因为连接片103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上侧上且连接片104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下侧上,所以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2具有刚性且能够缠绕为卷圈。
此外,当使用具有以上所述的构造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2时,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2能够以类似于上文中参考下列项目而描述的实施例的方式来使用:紧固件的送给、紧固件在紧固件送给通道110内的支撑、紧固件在鼻部分内的稳定的保持、驱动时在连接部分处的可靠断裂和分离、杆导向件102的材料和杆导向件102的材料的可更换性,其中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2被缠绕为卷圈且装载到圆柱形盒内。
在具有长的杆长度的长紧固件101的情况中,包括杆导向件102和连接片103和104的连接构造应仅设置在紧固件101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处,如在图12中示出。此外,在连接短紧固件的情况中,应仅降低杆导向件102的高度。
此外,在连接片103和104的连接部分108被缩短的情况中,因为连接片103和104具有难于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的结构,所以可以构造为例如直线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如在图13中示出。
使用以上所述的连接构造,因为连接片103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上侧上且连接片104布置在杆导向件102的下侧上,所以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整体刚性增加,且能够可靠地获得高的连接强度。此外,因为紧固件101插入到杆导向件102内且被合适地布置,所以不发生杆缠结等。
此外,因为杆导向件102的形状比根据现有技术的杆导向件更简单且不需要将临近杆导向件102在模制阶段中相互连接,所以不特别地需要提供脆性部分,因此能够通过切割由挤压模制而形成的长管来获得杆导向件102。连接片103和104也能够简单地通过压制工作产生。因为部件的形状如上所述的简单,所以部件也能够容易地模制。因此,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
此外,直线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或卷圈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2能够通过简单地改变连接片103和104而被生产。再进一步,即使在多种尺寸的紧固件101的情况中,通过根据紧固件101的杆长度和直径简单地调整杆导向件102的厚度和内径以及连接片103和104的宽度也能够生产连接的紧固件组件,而无需改变生产设备。因此,能够使用同一工厂的相同生产设备来生产不同类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A1和A2,而与紧固件的连接方法和连接构造无关。作为结果,能够改进生产率且能够显著地降低连接的紧固件组件的生产成本。
另外,因为杆导向件102和连接片103和104在形状上都是简单的且能够易于根据使用条件而在强度上得到改进并且杆导向件102和连接片103和104形成为分开部件,所以载荷不直接施加在邻近的紧固件101的杆导向件102上。因此,在连接带内很难发生断裂。
此外,使用以上所述的连接构造,杆导向件102的高度能够根据紧固件的杆长度而改变,因此短的紧固件101也能够类似地被连接。此外,杆导向件102也可以由碰撞时容易断裂的材料制成。在此情况中,当紧固件101被驱动时杆导向件102断裂且散开。传统上,因为其长度短,所以用于生产棺材、家庭祭坛等的小钉、装饰钉等应该是由手驱动的,并且因为它们的长度短所以不能被连接。然而,使用以上所述的连接构造,即使如具有短的长度的这样的紧固件也能够被连接。再进一步,因为杆导向件102由驱动时被碰撞散开的材料制成,所以在被驱动到棺材、家庭祭坛等内之后的钉的状态是极好的,且在驱动后的最终结果(finish)是极好的。
在图14中,附图标记1指示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通过使用连接带3将多个紧固件2(混凝土销钉)的杆部分2b连接而形成此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通过模压成型带形的薄片而获得连接带3,所述薄片由例如聚乙烯的合成树脂制成,其中用于允许插入紧固件2的杆部分2b的环形保持部分4和用于连接邻近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连接部分5连续地形成,如在图15(a)和图15(b)中示出。
环形保持部分4在外形上是圆形的且形成为具有与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相同的尺寸。用于允许紧固件2的杆部分2b装配在其内的装配孔6形成在环形保持部分4的中央部分处。
连接部分5用于连接邻近的环形保持部分4且用于保持邻近的环形保持部分4之间的距离。连接部分5设置在从连接了邻近的紧固件2(或杆导向件)的中心的中心线P偏移的位置处。
附图标记8指示了杆导向件。此杆导向件8是略微软的由合成树脂或橡胶制成的圆柱形构件,且其外径小于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杆导向件8装配在紧固件2的杆部分2b上,且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布置在杆导向件8的上侧和下侧的每个上。
如在图16中示出,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大致与紧固件驱动工具的圆柱形喷射部分10的内径相同,且杆导向件8的外径略微小于喷射部分10的内径。
在如上所述构造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缠绕为卷圈的情况中,当缠绕被执行为使得在内侧上的紧固件2的头部分2a与外侧上的头部分接触时,紧固件2的密度变低。为解决此问题,将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缠绕为使得在外侧上的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略微进入在内侧上的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的下方。因此,卷圈形成为使得中心侧变高且外侧变低。在此情况中,因为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缠绕为使得在外侧上的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略微进入在内侧上的紧固件2的头部分2a下方,所以连接带3也缠绕为使得在外侧上的紧固件2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缘略微进入到在内侧上的紧固件2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缘下方且与它重叠。因此,当卷圈整体地放置在底面等上时,卷圈的中央部分O从底面等浮起。然而,因为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如上所述地相互重叠,所以在内侧上的紧固件2由在外侧上的紧固件2支撑。因此,卷圈的中心侧部分被卷圈的外侧部分支撑且不下降。因此,当缠绕为卷圈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被升起时,卷圈不变形。
此外,当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的第一紧固件2被送入紧固件驱动工具的喷射部分10内且被驱动工具的驱动器11撞击时,杆导向件8控制紧固件2使得紧固件2的姿态不倾斜过多,如在图16中示出。因此,紧固件2被杆导向件8导向而不明显地倾斜,且被可靠地驱动到工件内。
再进一步地,虽然当紧固件2被驱动时环形保持部分4和杆导向件8与紧固件2一起被驱动,但因为环形保持部分4和杆导向件8利用压平状态的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的后侧被覆盖且不暴露于外侧,所以紧固件2的外观在驱动后是极好的。
另外,因为连接部分5设置在从将邻近的紧固件2的中心相连接的中心线P偏移的位置处,所以连接部分5的长度长于沿中心线P设置的连接部分的长度,但环形保持部分4之间的距离相等。在连接部分5的长度长的情况中,连接部分5能够以锐角弯曲。因此,当连接带3缠绕为卷圈时,连接部分5能够被弯曲且连接带3能够被缠绕成使得卷圈的直径当在卷圈中心侧上开始缠绕时变小,且稳定地获得处于弯曲状态的连接部分5的强度。此外,因为环形保持部分4之间的距离无需被加长,所以数量充分的紧固件2能够整体地被连接。此外,因为连接部分5断开且在驱动紧固件2时环形保持部分4与杆导向件8以压缩状态一起保持在紧固件2的头部分2a和工件之间,所以连接部分5和环形保持部分4在驱动时不散开且不产生垃圾。此外,因为紧固件驱动工具的鼻部分无需设置有用于排出连接带3的孔,所以鼻部分的强度不被削弱。
再进一步地,当连接带3缠绕为卷圈时,连接部分5在卷圈的外周侧上偏置。因此,当连接带3开始被缠绕为卷圈时连接部分5的弯曲半径小于连接部分5在相对侧上偏置的情况中的弯曲半径。因此,具有连接部分5的连接带3能够充分满足将连接带3缠绕为在缠绕开始时具有小直径的卷圈的要求条件。
其中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形成为大于杆导向件8的外径的构造可以是这样的构造,即,其中使用了单个的连接带且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形成为大于杆导向件8的外径,如在图18中示出。此外,可以具有如下的构造,即,其中向外突出的延伸凸缘15形成在杆导向件8的外周面上,如在图19中示出。在这些构造中,当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缠绕为如在图17中示出的卷圈时,在内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或紧固件2的杆导向件8的延伸凸缘15部分地与在外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或紧固件2的杆导向件8的延伸凸缘15沿上下方向重叠。因此,当整个卷圈被升起时,因为在内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或延伸凸缘15的一部分与在外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或延伸凸缘15的一部分接合且被在外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或延伸凸缘15的一部分支撑,所以卷圈的中心侧部分不下降,且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整体地维持为卷圈的形状。作为结果,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能够顺利地被存储和装载。
此外,在图20(a)和图20(b)中示出了其中卷圈的中心侧几乎不下降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中示出的紧固件2的情况中,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大致与杆导向件8的外径相同,且接合沟槽12沿周向形成在杆导向件8的外周面上。接合沟槽12的高度大于接合沟槽12上方的外缘13的厚度和环形保持部分4的厚度的总和,且也大于在接合沟槽12下方的外缘14的厚度和环形保持部分4的厚度的总和。优选的是,接合沟槽12应具有间隔地形成在杆导向件8的圆周面上。
在以上所述的构造中,当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缠绕为卷圈时,在杆导向件8的接合沟槽12上方的外缘13和在外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接合在内周侧上的杆导向件8的接合沟槽12,如在图21中示出。因此,当整个卷圈被升起时,因为在内周侧上的杆导向件8的部分接合外周侧上的杆导向件8的部分且被在外周侧上的杆导向件8的部分支撑,所以卷圈的中心侧部分不下降,且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整体维持为卷圈的形状。
此外,在图22中示出了连接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卷圈的中心侧几乎不下降。根据此实施例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的基本结构与在图14和其他附图中示出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的基本结构相同。用于保持紧固件2的杆部分2b的环形保持部分4以恒定间隔形成在连接带3上。环形保持部分4布置在软材料制成的杆导向件8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上且装配在紧固件2的杆部分2b上。
以上所述的杆导向件8形成为齿轮的形状,其具有圆柱形主体8a和形成在圆柱形主体8a的外周面上的七个突起15,如在图23(a)和图23(b)中示出。具有突起15的杆导向件8的外径大致与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的外径相同。此外,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大于圆柱形主体8a的外径且小于具有突起15的杆导向件8的外径。
在以上所述的构造中,在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缠绕为卷圈的情况中,因为连接带3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外径小于具有突起15的杆导向件8的外径,所以当在内周侧上的杆导向件8的圆柱形主体8a接近在外周侧上的杆导向件8的圆柱形主体8a从而使得各杆导向件8的突起15相互啮合时(如在图24(a)和图24(b)中示出),在布置于内周侧上的圆柱形主体8a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处以及在布置于外周侧上的圆柱形主体8a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处沿上下方向形成了重叠部分。因此,当整个卷圈被升起时,因为在内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部分接合了在外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部分且被在外周侧上的环形保持部分4的部分支撑,所以卷圈的中心侧部分不下降且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整体维持为卷圈的形状。作为结果,连接的紧固件组件1能够顺利地被存储和装载。
此外,当第一紧固件2被送入紧固件驱动工具的喷射部分内时,因为具有突起15的杆导向件8的外径大致与紧固件2的头部分2a的外径相同,所以杆导向件8处于装配在喷射部分的状态中,且紧固件2的姿态变得稳定且不倾斜,正如在图16中示出的情况。因此,当紧固件2被驱动工具的驱动器撞击时,杆导向件8适当地控制紧固件2的姿态。因此,紧固件2被杆导向件8导向而不倾斜,并且精确且可靠地被驱动到工件内。
至少三个突起15应沿周向形成在杆导向件8的圆柱形主体8a的外周面上。然而,杆导向件8的形状不限制于在图22至图24中示出的齿轮的形状。例如,杆导向件8可以形成为例如在图25(a)和图25(b)中示出的多边形形状。
虽然已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见的是可以在本发明中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应该将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和修改覆盖在附带的权利要求中。
此申请要求了2008年11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288919)和2008年11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7-288921)的权益,它们的内容通过参考合并于此。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使用在紧固件驱动工具内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Claims (7)

1.一种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包括:
多个紧固件;
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和
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两个连接片,其中第一连接片布置在所述杆导向件的上侧上且第二连接片布置在所述杆导向件的下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片具有使所述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及连接邻近通孔且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不弯曲的连接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其中所述连接片具有使所述紧固件通过的通孔以及连接邻近通孔且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弯曲的连接部分。
4.一种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包括:
多个紧固件;
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
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所述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和
在所述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
其中,所述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所述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所述杆部分,且所述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于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
5.一种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包括:
多个紧固件;
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
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所述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和
在所述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
其中,所述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所述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所述杆部分,所述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且
其中,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包括沿周向形成在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周面上的接合沟槽。
6.一种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包括:
多个紧固件;
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圆柱形杆导向件;
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所述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和
在所述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
其中,所述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所述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所述杆部分,所述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大致等于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且
其中,向外突出的延伸凸缘形成在所述杆导向件的外周面上。
7.一种连接的紧固件组件,包括:
多个紧固件;
装配在各紧固件的杆部分上的由软材料制成的杆导向件;
由合成树脂的薄片形成的且将多个紧固件的杆部分相互连接的连接带;
在所述连接带内以恒定间隔形成的环形保持部分;且
其中,杆导向件的每个包括至少三个突起,所述突起形成在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周面上且沿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周向方向突出;且
其中,所述环形保持部分布置在且覆盖在所述杆导向件上以保持所述紧固件的杆部分,且所述连接带的环形保持部分的每个的外径小于具有所述突起的所述杆导向件的每个的外径。
CN2008101710799A 2007-11-06 2008-11-06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Active CN1014408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94649.2A CN102506039B (zh) 2007-11-06 2008-11-06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8919A JP5205921B2 (ja) 2007-11-06 2007-11-06 連結ファスナー
JP2007288919 2007-11-06
JP2007288921 2007-11-06
JP2007-288921 2007-11-06
JP2007-288919 2007-11-06
JP2007288921A JP5034879B2 (ja) 2007-11-06 2007-11-06 連結ファスナー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6610.4A Division CN102493990B (zh) 2007-11-06 2008-11-06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CN201110394649.2A Division CN102506039B (zh) 2007-11-06 2008-11-06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40836A true CN101440836A (zh) 2009-05-27
CN101440836B CN101440836B (zh) 2012-08-29

Family

ID=40725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10799A Active CN101440836B (zh) 2007-11-06 2008-11-06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05921B2 (zh)
CN (1) CN10144083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777A (zh) * 2009-09-04 2011-04-13 百得有限公司 紧固件组件
CN102039581A (zh) * 2009-10-21 2011-05-04 美克司株式会社 连结紧固件
CN102834226A (zh) * 2010-05-03 2012-12-19 伊萨贝格雷玻德股份公司 用于钉卷的输送安全装置
CN103287726A (zh) * 2012-02-27 2013-09-11 黄孟锋 排钉套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0928B (zh) * 2009-10-21 2017-07-11 Max Co Ltd Link the nail into the machine
JP5429069B2 (ja) * 2010-06-21 2014-02-26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連結ファスナー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960189A (en) * 1971-07-12 1974-12-31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Nail holder assembly
JPS54164350U (zh) * 1978-05-10 1979-11-17
JPS5518625U (zh) * 1978-07-20 1980-02-06
JPS63126609U (zh) * 1987-02-12 1988-08-18
JPH039107A (ja) * 1989-06-07 1991-01-17 Daichiku:Kk 連結釘
JPH0635623U (ja) * 1992-10-19 1994-05-13 日本パワー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釘の連結体
CN1117222C (zh) * 1998-10-07 2003-08-06 伊利诺伊工具公司 带有横向端头伸出部的紧固件组件
CN2498394Y (zh) * 2001-09-18 2002-07-03 吴宪亮 一种适合气动射钉枪使用的胶排钢钉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1777A (zh) * 2009-09-04 2011-04-13 百得有限公司 紧固件组件
CN102039581A (zh) * 2009-10-21 2011-05-04 美克司株式会社 连结紧固件
CN102039581B (zh) * 2009-10-21 2015-04-01 美克司株式会社 连结紧固件
CN102834226A (zh) * 2010-05-03 2012-12-19 伊萨贝格雷玻德股份公司 用于钉卷的输送安全装置
CN103287726A (zh) * 2012-02-27 2013-09-11 黄孟锋 排钉套结构
CN103287726B (zh) * 2012-02-27 2015-09-16 黄孟锋 排钉套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205921B2 (ja) 2013-06-05
JP2009115211A (ja) 2009-05-28
CN101440836B (zh)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3990B (zh)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CN101440836B (zh) 连接的紧固件组件
KR20140011331A (ko) 차량용의 암 부품과 그 제조 방법
CN104554460A (zh) 车架的车顶前横梁及其形成方法
CN104509499A (zh) 钓线导件
CN102472026B (zh) 分离式车道线限制杆组件
WO2009123214A1 (ja) 連結ファスナー
EP0360220A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pipe units
CA2483397A1 (en) Pallet nail with enlarged head
KR102218747B1 (ko) 릴 시트 및 낚싯대
US20110146085A1 (en) Stud punch tool
US548566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lobe-shaped bells with single piece shells
JP5251077B2 (ja) 連結ファスナー
USD586201S1 (en) Truck bed tool tie down anchor
CN103201526A (zh) 紧固元件
US9844976B2 (en)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elf-locking nipples
US20060191971A1 (en) Nail restrainer and a nail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said restrainer
JP4872489B2 (ja) 連結ファスナー
EP1899622A1 (en) Push belt with curved transverse elements
CN1321272C (zh) 连接紧固件
EP374121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ishing line,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used for manufacturing fishing line guide, and fishing line guide
US20200208668A1 (en) Connection fastener
CN112004412A (zh) 钓鱼线引导器和配备钓鱼线引导器的钓鱼竿
US11262784B2 (en) Resin pedal arm
US324070A (en) Lewis j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