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6018A -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6018A
CN101436018A CNA2008100979469A CN200810097946A CN101436018A CN 101436018 A CN101436018 A CN 101436018A CN A2008100979469 A CNA2008100979469 A CN A2008100979469A CN 200810097946 A CN200810097946 A CN 200810097946A CN 101436018 A CN101436018 A CN 10143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developer
crushing part
path
delivery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79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6018B (zh
Inventor
田中茂
栗田知一
保延智
市来幸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6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6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剂输送装置,其具有:显影剂下落的下落通路;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显影剂,同时与下落通路连接;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下落通路与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对应于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连接部处,并且与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对应于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连接部处的显影剂,对应于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在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Description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关的技术,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0—37481号公报)中,记载了下述显影剂输送装置,其利用进行旋转的输送螺旋供给器(82A),使废色调剂从上方的输送通路(90B)下落并流入输送废色调剂的色调剂输送通路(82)。在专利文献1中,在废色调剂下落的壁面(90A)上,支撑由具有弹性的结构树脂板构成的色调剂搅拌部件(91),色调剂搅拌部件(91)的前端部与输送螺旋供给器(82A)的螺旋状的螺旋供给器叶片(82B)卡合,伴随螺旋供给器叶片(82B)的旋转,色调剂搅拌部件(91)反复进行弹性变形、弹性复原而振动。因此,通过前述色调剂搅拌部件(91)与螺旋供给器叶片(82B)的接触,可以进行附着在螺旋供给器叶片(82B)上的废色调剂的扫落,同时,利用振动进行以输送螺旋供给器(82A)状下落并堆积的废色调剂的搅拌。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7481号公报(“0028”~“0032”,图3~图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为,提高粉碎显影剂的性能。
[1]为了解决前述技术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显影剂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显影剂下落的下落通路;
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显影剂,同时与前述下落通路连接;
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
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下落通路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
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
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在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2]在[1]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也可以具有:
流入口,其使显影剂流入前述下落通路中;
排出口,其配置在前述流入口的重力方向正下方,排出在前述下落通路内落下的显影剂及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输送的显影剂;
第1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以及
第2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
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最接近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最接近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3]在[2]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上,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也可以在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在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接触。
[4]为了解决前述技术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显影剂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显影剂下落的下落通路;
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显影剂,同时与前述下落通路连接;
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该显影剂输送部件具有以规定方向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1螺旋部、以及以与前述第1螺旋部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2螺旋部;
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下落通路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1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
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2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
[5]在[4]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也可以具有:
流入口,其使显影剂流入前述下落通路中;
排出口,其配置在前述流入口的重力方向正下方,排出在前述下落通路内落下的显影剂及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输送的显影剂;
第1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以及
第2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
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最接近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最接近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6]在[5]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上,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也可以在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在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接触。
[7]在[5]或[6]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
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在前述第1螺旋部和前述第2螺旋部之间、且为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的正上方处,也可以设置未形成螺旋部的部分。
[8]在[7]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也可以具有:
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以及
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
前述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及前述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也可以伴随前述第1粉碎部件及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移动,以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的状态进行往复移动,粉碎附着在显影剂输送部件上的显影剂。
[9]在[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上,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10]在[9]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与前述第2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不同。
[11]为了解决前述技术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显影剂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像保持体;
显影装置,其将形成在前述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为可视像;
一次转印器,其将前述像保持体表面的可视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像保持体清洁器,其回收一次转印后附着在前述
像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而对前述像保持体进行清洁;
最终转印器,其将前述中间转印体表面的可视像最终转印到介质上;
中间转印体清洁器,其回收附着在前述中间转印体表面的显影剂而对前述中间转印体进行清洁;
下落通路,其使由前述中间转印体清洁器回收的显影剂下落并输送;
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由前述像保持体清洁器回收的显影剂,同时与前述下落通路连接;
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该显影剂输送部件具有以规定方向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1螺旋部、以及以与前述第1螺旋部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2螺旋部;
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下落通路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1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
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2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
[12]在[11]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也可以具有:
流入口,其使显影剂流入前述下落通路中;
排出口,其配置在前述流入口的重力方向正下方,排出在前述下落通路内落下的显影剂及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输送的显影剂;
第1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以及
第2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
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最接近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一部分,也可以在最接近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13]在[12]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上,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也可以在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在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接触。
[14]在[12]或[13]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
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在前述第1螺旋部和前述第2螺旋部之间、且为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的正上方处,也可以设置未形成螺旋部的部分。
[15]在[14]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也可以具有:
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以及
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
前述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及前述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也可以伴随前述第1粉碎部件及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移动,以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的状态进行往复移动,粉碎附着在显影剂输送部件上的显影剂。
[16]在[11]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上,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也可以一体地形成。
[17]在[16]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与前述第2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不同。
发明的效果
根据[1]或[4]的方案,与不具有本发明的结构的情况相比,通过夹持粉碎在下落通路内下落的显影剂,可以提高粉碎显影剂的性能。
根据[2]、[5]、[12]的方案,当粉碎附着在下落通路上的显影剂时,伴随各粉碎部件的移动,可以将粉碎的显影剂输送至排出口。
根据[3]、[6]、[13]的方案,在排出口的上方,可以由接触的第1粉碎部件和第2粉碎部件夹持粉碎显影剂,并使粉碎的显影剂下落至排出口。
根据[7]、[14]的方案,可以使无法粉碎的程度的大小的显影剂,通过未形成螺旋部而使得螺旋部不会成为妨碍的空间,并输送至排出口。
根据[8]、[15]的方案,与未采用本发明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显影剂向显影剂输送部件中与形成螺旋部的区域相比更容易附着显影剂的未形成螺旋部的区域的的附着。
根据[9]、[16]的方案,可以将第1粉碎部件及第2粉碎部件的一侧的振动传递至另一侧,将粉碎显影剂的性能维持在规定之上。
根据[17]的方案,可以将移动距离较大的粉碎部件的振动传递至移动距离较小的粉碎部件,使移动距离较小的粉碎部件振动。
根据[11]的方案,与不具有本发明的结构的情况相比,可以用清洁器进行回收,提高粉碎流动性较低而易结块的显影剂的性能,减少显影剂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说明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要部放大说明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要部放大图,是作为第1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第1显影剂粉碎部件和作为第2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第2显影剂粉碎部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要部放大图,是第1粉碎部件和第2粉碎部件相互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例1的下落通路内部的要部剖面斜视说明图。
图7是实施例1的显影剂输送通路的排出口部分的要部说明图。
图8是实施例1的粉碎部件及粉碎部件安装部件的说明图。
图9是实施例1的粉碎部件的斜视说明图。
图10是在实施例1的各粉碎部件的往复移动时粉碎显影剂的说明图,图10A是各粉碎部件之间相互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B是各粉碎部件相互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作用说明图,图11A是现有的废弃显影剂输送装置的初始状态的说明图,图11B是从图11A所示的状态开始在内壁面上附着显影剂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C是从图11B所示的状态而附着的显影剂的结块增加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D是从图11C所示的状态,显影剂的结块进一步增加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E是从图11D所示的状态,显影剂的结块进一步增加并堵塞下落通路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F是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说明图。
图12是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要部说明图,是对应于实施例1的图5的分离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要部说明图,是对应于实施例1的图6的接近位置的说明图。
图14是实施例2的粉碎部件的要部说明图,是对应于实施例1的图8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体例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此外,为了便于以后说明的理解,在附图中,以前后方向为X轴方向,以左右方向为Y轴方向,以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用箭头X、—X、Y、—Y、Z、—Z表示的方向或表示的方位,分别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下方或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下侧。
另外,图中“○”中带“·”的符号代表从纸面背面侧向表面侧的标记,“○”中带“×”的符号代表从纸面表面侧向背面侧的标记。
而且,在以下使用附图的说明中,为了便于理解,非说明所需的部件的图示适当省略。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说明图。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U具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U1;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其支撑自动原稿输送装置U1,并且在上端具有透明的原稿读取面PG。
前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U1具有:原稿供纸部TG1,其重叠收容希望复印的多张原稿Gi;以及原稿排纸部TG2,其排出从原稿供纸部TG1供纸并经过前述原稿读取面PG上方的原稿读取位置而输送的原稿Gi。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具有:操作部UI,其使使用者输入操作图像形成动作开始等的动作指令信号;以及曝光光学系统A等。
来自由前述自动原稿输送装置U1在原稿读取面PG上输送的原稿、或手动放置在原稿读取面PG上方的原稿的反射光,经由前述曝光光学系统A,由固体摄像元件CCD变换为红R、绿G、蓝B的电信号。
图像信息变换部IPS将从固体摄像元件CCD输入的前述RGB的电信号变换为黑色K、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的图像信息并暂时存储,在规定的时刻,将前述图像信息作为潜像形成用的图像信息,输出至潜像形成装置驱动电路DL。
此外,在原稿图像为单色图像即所谓的黑白图像的情况下,将仅为黑色的图像信息输入至潜像形成装置驱动电路DL。
前述潜像形成装置驱动电路DL具有未图示的各个颜色Y、M、C、K的各驱动电路,将对应于输入的图像信息的信号,在规定的时刻输出至为各个颜色配置的潜像形成装置LHy、LHm、LHc、LHk。
图2是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要部放大说明图。
配置于前述图像形成装置U的重力方向中央部的可视像形成装置Uy、Um、Uc、Uk,分别是形成Y、M、C及K这各个颜色的可视像的装置。
从潜像形成装置LHy~LHk的各个潜像写入光源射出的Y、M、C、K的潜像写入光Ly、Lm、Lc、Lk,分别入射到进行旋转的像保持体PRy、PRm、PRc、PRk上。而且,在实施例1中,前述潜像形成装置LHy~LHk由所谓的LED阵列构成。
前述Y的可视像形成装置Uy具有进行旋转的像保持体PRy、带电器CRy、潜像形成装置LHy、显影装置Gy、转印器T1y、像保持体清洁器CLy。此外,在实施例1中,前述像保持体PRy、带电器CRy、像保持体清洁器CLy构成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U2可以一体地拆卸的像保持体单元。
前述可视像形成装置Um、Uc、Uk均与前述Y的可视像形成装置Uy同样地构成。
在图1、图2中,在前述各像保持体PRy、PRm、PRc、PRk分别利用带电器CRy、CRm、CRc、CRk带电后,在图像写入位置Q1y、Q1m、Q1c、Q1k处,利用前述潜像写入光Ly、Lm、Lc、Lk,在其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前述像保持体PRy、PRm、PRc、PRk表面的静电潜像,在显影区域Q2y、Q2m、Q2c、Q2k上,利用由显影器Gy、Gm、Gc、Gk的作为显影剂保持体的一个例子的显影辊GRy、GRm、GRc、GRk保持的显影剂,显影为作为可视像的一个例子的色调剂像。
该显影的色调剂像,被输送至与作为中间转印体的一个例子的中间转印带B接触的1次转印区域Q3y、Q3m、Q3c、Q3k。在前述1次转印区域Q3y、Q3m、Q3c、Q3k上,向配置在中间转印带B的背面侧的1次转印器T1y、T1m、T1c、T1k,从由控制部C控制的电源电路E,在规定的时刻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1次转印电压。
前述各像保持体PRy~PRk上的色调剂像,利用前述1次转印器T1y、T1m、T1c、T1k被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1次转印后的像保持体PRy、PRm、PRc、PRk表面的残留物、附着物,利用像保持体清洁器CLy、CLm、CLc、CLk进行清洁。清洁后的前述像保持体PRy、PRm、PRc、PRk表面,利用带电器CRy、CRm、CRc、CRk而再次带电。
在前述像保持体PRy~PRk的上方,配置可上下移动且可向前方伸出的作为中间转印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转印带模块BM。前述转印带模块BM具有:前述中间转印带B;作为中间转印体驱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转印带驱动辊Rd;作为中间转印体张伸设置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张紧辊Rt;作为蛇行运动防止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游动辊(walking roll)Rw;作为从动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空转辊Rf;作为二次转印区域相对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辅助辊T2a;以及前述1次转印器T1y、T1m、T1c、T1k。并且,前述中间转印带B利用由前述各个辊Rd、Rt、Rw、Rf、T2a构成的作为中间转印体支撑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转印带支撑辊Rd、Rt、Rw、Rf、T2a被可旋转移动地支撑。
与和前述辅助辊T2a接触的中间转印带B的表面正对,配置作为2次转印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二次转印辊T2b,由前述各个辊T2a、T2b,构成作为最终转印器的一个例子的2次转印器T2。另外,利用与2次转印辊T2b及中间转印带B正对的区域,形成2次转印区域Q4。
在前述1次转印区域Q3y、Q3m、Q3c、Q3k中,依次由一次转印器T1y、T1m、T1c、T1k重叠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上的单色或多色的色调剂像,被输送至前述2次转印区域Q4。
在前述可视像形成装置Uy~Uk的下方,设置3段作为引导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左右一对的导轨GR,在前述导轨GR上,支撑作为供纸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供纸盘TR1~TR3,使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出入。作为收容在供纸盘TR1~TR3中的介质的一个例子的记录纸S,由作为介质取出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拾取辊Rp取出,由作为介质分配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分配辊Rs一张一张分离。并且,记录纸S沿着作为介质输送路径的一个例子的纸张输送路径SH,由作为介质输送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多个输送辊Ra输送,发送至配置在2次转印区域Q4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作为转印区域输送定时调节部件的一个例子的阻挡辊Rr。由前述纸张输送路径SH、纸张输送辊Ra、阻挡辊Rr等构成纸张输送装置SH+Ra+Rr。
阻挡辊Rr与在前述中间转印带B上形成的色调剂像输送至2次转印区域Q4的定时配合,将前述记录纸S输送至2次转印区域Q4。当记录纸S通过前述2次转印区域Q4时,前述辅助辊T2a接地,在2次转印器T2b上,从由前述控制部C控制的电源电路E,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2次转印电压。此时,前述中间转印带B上的色调剂像,利用前述2次转印器T2转印到记录纸S上。
2次转印后的前述中间转印带B,由作为中间转印体清洁器的一个例子的转印带清洁器CLb进行清洁。
被2次转印了的前述色调剂像的记录纸S,被输送至定影装置F的作为加热用定影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加热辊Fh及作为加压用定影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加压辊Fp的压接区域即定影区域Q5,在通过前述定影区域时被加热定影。加热定影后的记录纸S,从作为介质排出部件的一个例子的排出辊Rh,排出至作为介质排出部的一个例子的排纸盘Rh上。
而且,在前述加热辊Fh表面上,利用脱离剂涂敷装置Fa涂敷用于增强记录纸S从前述加热辊上的脱离性的脱离剂。
在前述转印带模块BM的上方,配置作为收容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的各显影剂的显影剂收容器的一个例子的显影剂盒Ky、Km、Kc、Kk。收容在各显影剂盒Ky、Km、Kc、Kk中的显影剂,对应于前述显影器Gy、Gm、Gc、Gk的显影剂的消耗,从后述的显影剂补给通路向前述各显影器Gy、Gm、Gc、Gk进行补给。而且,在实施例1中,作为前述显影剂,由两种成分显影剂构成,其含有磁性载体和添加了添加剂的色调剂。
在图1中,前述图像形成装置U具有上侧壳体UF和下侧壳体LF,在上侧壳体UF上,支撑前述可视像形成装置Uy~Uk及相对于可视像形成装置Uy~Uk配置在上方的部件、即转印带模块BM等。
另外,在下侧壳体LF上,支撑对前述供纸盘TR1~TR3进行支撑的导轨GR、及从前述各纸盘TR1~TR3进行供纸的前述供纸部件、即拾取辊Rp、分配辊RS、纸张输送辊Ra等。
(显影剂补给装置的说明)
图3是实施例1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说明图。
而且,在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带电器CRy~CRk、品红色等部件图示适当省略。
在图1~图3中,收容补给用的显影剂的各显影剂盒Ky、Km、Kc、Kk由显影剂补给装置31y、31m、31c、31k支撑,可以进行拆卸、更换。前述显影剂补给装置31y~31k,从显影剂盒Ky~Kk延伸至显影器Gy~Gk,具有在内部输送显影剂的显影剂补给通路32y~32k。前述显影剂补给通路32y~32k设定为,在图像形成装置U的前侧,向前述显影器Gy~Gk补给显影剂。在显影剂补给通路32y~32k内部,配置显影剂补给部件33y~33k,其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补给通路32y~32k内的显影剂。在前述显影剂补给通路32y~32k的显影器Gy~Gk侧的端部,配置蛇腹状的连接部件34y~34k,其用于在维护、检修、更换等过程中使显影器Gy~Gk移动时,维持显影剂补给通路32y~32k的连接状态。
另外,在图3中,在前述各显影器Gy~Gk上形成恶化显影剂排出口36,用于将内部的恶化的显影剂排出。因此,实施例1的显影器Gy~Gk,由显影剂补给装置31y~31k补给高浓度的含有色调剂和载体的两种成分显影剂,同时将恶化的含有载体的显影剂从恶化显影剂排出口36排出,从而逐渐更换内部的载体。
(像保持体清洁装置及中间转印体清洁器的说明)
在图2中,前述各像保持体清洁器CLy~CLk具有清洁容器41。在前述清洁容器41内配置去除部件42、43,其与像保持体PRy~PRk接触,去除附着在表面的残留显影剂或纸粉等残留物。在实施例1中,作为前述残留物去除部件42、43的一个例子,具有:圆筒毛刷状的清洁刷42,其一边旋转一边与像保持体Pry~PRk接触;以及板状的清洁刮板43,其被按压在像保持体Pry~PRk上,刮除残留物。而且,在实施例1中,设置前述清洁刷42及清洁刮板43这二者,但也可以设置其中任意一个,此外,还可以采用由布料制成的残留物去除部件等现有公知的任意的残留物去除部件。
在图3中,在前述清洁器41的前端部形成残留物排出通路46,其向下方延伸,并且与清洁容器41内部连接,将由残留物输送部件44输送的残留物向显影剂收容室外排出。在前述残留物排出通路46的下端部形成残留物排出口46a,其将由残留物输送部件44输送的残留物排出。
在图2、图3中,前述转印带清洁器CLb也与像保持体清洁器CLy~CLk同样地,具有清洁容器51、去除部件52、53、残留物输送部件54、残留物排出通路56以及残留物排出口56a。
(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要部放大图,是作为第1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第1显影剂粉碎部件和作为第2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第2显影剂粉碎部件相互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要部放大图,是第1粉碎部件和第2粉碎部件相互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例1的下落通路内部的要部剖面斜视说明图。
图7是实施例1的显影剂输送路径的排出口部分的要部说明图。
在图3中,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前侧的各可视像形成装置UY~UK的下方,配置作为显影剂输送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前述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具有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其作为显影剂输送通路的一个例子,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地延伸。在前述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上,向上方延伸而形成显影器排出连接通路63,其分别与各显影器Gy~Gk的恶化显影剂排出口36连接。同样地,在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上,也向上方延伸而形成像保持体清洁器排出连接通路64,其分别与各像保持体清洁器CLy~CLk的残留物排出口46a连接。在前述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的右上端部形成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其作为下落通路的一个例子,向上方延伸。
在图3~图6中,在前述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上端,形成回收显影剂流入口67,其与前述转印带清洁器CLb的残留物排出口56a连接,作为使显影剂流入的流入口的一个例子,由连接部68连接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下端与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的右上端部。因此,前述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使从残留物排出口56a排出的显影剂在内部下落并输送。
在图6、图7中,在前述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下方,形成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其作为排出口的一个例子,排出在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或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中输送的显影剂。在图3中,前述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与显影剂收容容器70连接,该显影剂收容容器70收容回收的显影剂。
此外,在实施例1中,前述各显影器排出连接通路63及像保持体清洁器排出连接通路64,均由使显影剂在内部下落并输送的下落通路构成。
在图3中,在前述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的内部,配置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其作为显影剂输送部件的一个例子,将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内的显影剂从左下方向右上方输送。在图3~图7中,前述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具有:旋转轴71a;作为第1螺旋部的一个例子的第1螺旋叶片71b,其从前述旋转轴71a的左下端至右上部形成,且以规定方向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以及作为第2螺旋部的一个例子的第2螺旋叶片,其形成在前述旋转轴71a右上端部,且以与第1螺旋叶片71b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在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上,在前述第1螺旋叶片71b和第2螺旋叶片71c之间设置无螺旋形成部71d,其仅由旋转轴71a构成,未形成螺旋叶片。在图7中,前述无螺旋形成部71d设定在与前述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内侧对应的位置。因此,如图7所示,第1螺旋叶片71b及第2螺旋叶片71c形成为,进入位于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重力方向上方且直至与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内侧对应的位置。另外,在实施例1中,沿着第1螺旋叶片71b的螺旋旋转一周所对应的轴向的移动距离、即所谓的螺距,相比于第2螺旋叶片71c的螺距,设定得较大。
图8是实施例1的粉碎部件及粉碎部件安装部件的说明图。
图9是实施例1的粉碎部件的斜视说明图。
在图3~图6中,在前述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内部,配置显影剂粉碎部件72,其作为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在图8、图9中,显影剂粉碎部件72是将一根金属丝状的部件弯折而形成,具有:作为第1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其配置在左侧;以及作为第2粉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其配置在右侧。而且,在实施例1中,为了降低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磨耗或噪音,使用直径0.4mm的不锈钢丝,但不限于此,可以对应于设计或规格等,使用任意粗细、任意材料的线材。
前述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具有:作为第1内壁粉碎部的一个例子的第1延伸部73a,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粉碎附着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内壁上的显影剂;圆环部73b,其与第1延伸部73a的下端连续,并且弯曲为圆环状;第1螺旋接触部73c,其与前述圆环部73b的下端连续而形成,并且横切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旋转轴71a,对应于前述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旋转,与第1螺旋叶片71b接触;以及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其从前述第1螺旋接触部73c的前端向上方弯折,防止连接部68的前壁面附着显影剂。前述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也与前述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同样地,具有:作为第2内壁粉碎部的一个例子的第2延伸部74a、圆环部74b、与第2螺旋叶片71c接触的第2螺旋接触部74c、以及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4d。
在图9中,在前述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的第1延伸部73a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的第2延伸部74a的上端,分别设置第1被支撑部76及第2被支撑部77,其向内侧弯折为コ字形而形成。在前述第1被支撑部76及第2被支撑部77的内侧,形成向下方延伸的コ字形的壁面附着防止部78。因为壁面附着防止部78与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一体地形成,所以其对应于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的往复移动而进行振动。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其配置在回收显影剂流入口67的重力方向正下方,且为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之间,所以其从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这两者承受振动的力,同时,减少显影剂向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中易附着显影剂的回收显影剂流入口67的重力方向正下方的壁面的附着。
在图4、图5、图8中,前述显影剂粉碎部件72被保持为下述状态,即,前述被支撑部76、77由粉碎部件支撑部81a支撑,该粉碎部件支撑部81a与形成前述回收显影剂流入口67的连接口形成部件81一体地形成,利用嵌入前述粉碎部件支撑部81a的上方的粉碎部件固定部件82,使其不会脱离。因此,通过使由前述粉碎部件固定部件82支撑显影剂粉碎部件72的连接口形成部件67安装到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上端部,从而使显影剂粉碎部件72配置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内部。此外,在实施例1的前述粉碎部件支撑部81a上具有收容被支撑部76的槽部81b,粉碎部件固定部件82与槽部81b的下端的距离、即槽部81b的深度,设定为大于被支撑部76的粗细,为0.7mm。因此,如图4、图5所示,前述被支撑部76、77以具有间隙的状态被支撑,设定为当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振动时,在被支撑部76、77的部分振动不会完全衰减。
(实施例1的作用)
在具有前述结构的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U中,从显影器Gy~Gk排出的恶化显影剂或由像保持体清洁器CLy~CLk回收的显影剂,利用进行旋转的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在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中输送,被显影剂回收容器70回收。此时,显影剂利用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第1螺旋叶片71b,被输送至右上方,同时,在右上端,利用第2螺旋叶片71c向反方向输送,向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输送。
另一方面,由前述转印带清洁器CLb,从中间转印带B处回收的显影剂,通过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而下落,被显影剂回收容器70回收。
此时,配置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内的显影剂粉碎部件72,使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的下端与第1螺旋叶片71b及第2螺旋叶片71c接触,对应于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旋转,使各粉碎部件73、74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接触位置变化。因此,通过接触位置的变化,从图4所示的位置向图5所示的接近位置移动,如果解除螺旋接触部73c、74c与各螺旋叶片71b、71c的接触,则利用弹性复原,返回至图4所示的分离位置。其结果,前述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反复进行分离位置与接近位置间的往复移动。
图10是在实施例1的各粉碎部件往复移动时粉碎显影剂的说明图,图10A是粉碎部件之间相互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0B是粉碎部件之间相互接近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图4、图5、图10中,利用实施例1的显影剂粉碎部件72,对应于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旋转,使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在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当从图10A所示的分离状态,向图5、图10B所示的接近状态移动时,块状的显影剂被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夹持,受力而被粉碎。另外,当从图5、图10B所示的接近的状态,各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74与各螺旋叶片71b、71c的接触被解除,利用弹性复原而返回图4、图10A所示的状态时,进行振动而使显影剂粉碎。
因此,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和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的连接部68处,通过使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振动,从而使显影剂粉碎,同时,显影剂被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夹持,将其粉碎。因此,在连接部68处,与设置单纯振动的粉碎部件的情况相比,减少了显影剂结块为块状或显影剂堵塞的情况,特别地,可以防止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中下落的显影剂无法排出。
另外,利用实施例1的显影剂粉碎部件72,当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从分离位置向接近位置移动时,相对于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其从外侧向内侧移动。因此,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利用圆环部73b、74b及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74d,以将显影剂向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扫除的方式移动。因此,在由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进行的输送的基础上,利用显影剂粉碎部件72输送显影剂,与单纯地振动的粉碎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输送力。特别地,利用圆环部73b、74b及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74d,使得扫除的有效面积增大,提高输送力。另外,在实施例1中,第1螺旋叶片71b及第2螺旋叶片71c形成至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内侧,与各螺旋叶片71b、71c接触的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移动至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内侧,以扫除显影剂,将其输送至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
图11是实施例1的作用说明图,图11A是现有的废弃显影剂输送装置的初始状态的说明图,图11B是从图11A所示的状态开始在内壁面附着显影剂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C是从图11B所示的状态开始而附着的显影剂的结块增加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D是从图11C所示的状态,显影剂的结块进一步增加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E是从图11D所示的状态,显影剂的结块进一步增加并堵塞下落通路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1F是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的说明图。
在图11中,在未设置显影剂粉碎部件72的结构中,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螺旋叶片71b、71c的旋转半径内侧的区域可以输送显影剂,但在输送叶片71b、71c的外侧的区域,显影剂的输送力较弱,如图11B所示,在回收显影剂输送通路62的内壁面上,显影剂会附着在上部。如果附着的显影剂结块并增加,则如图11C、图11D所示,其张伸为帽状,如果在帽状上,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中下落的显影剂进一步堆积,则如图11E所示,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会被堵塞。在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中,当利用前述显影剂粉碎部件72,在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进行往复移动时,利用延伸部73a、74a或连接壁面附着防止部73d、74d,如图11F所示,去除附着在连接部68的内壁面的显影剂,妨碍附着的显影剂的结块增加,从而防止连接部68被堵塞。
另外,在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中,如图4、图5所示,对应于第1螺旋叶片71b螺旋旋转一周的轴向移动距离即螺距、与第2螺旋叶片71c的螺距的差,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的往复移动的幅度设定得比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的往复移动的幅度大。因此,对应于向右下方倾斜形成的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在易于下落大量显影剂的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侧,将振幅设定得较大,容易利用振动粉碎显影剂。
此外,在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中,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具有从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上端延伸至下端的较长的延伸部73a、74a,与未设置延伸部的情况相比,由振动引起的声音较小,噪音降低。
另外,在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中,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一体地形成,与分开形成的情况相比,其组装容易,可以容易地制造。另外,当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及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振动时,振动被传递至一体地形成的壁面附着防止部78,使其振动,减轻从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的上部至中央部处,在壁面上附着显影剂的情况。另外,即使因螺距较小的第2螺旋叶片71c而使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振动减小,也可以无衰减地传递来自利用螺距较大的第1螺旋叶片71b进行往复移动或振动的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的振动,使其振动,从而维持粉碎显影剂的能力。
此外,在实施例1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中,在对应于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位置,设置无螺旋形成部71d,与在无螺旋形成部71d也形成螺旋叶片的情况相比,从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观察的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的面积较大。由此,可以减轻螺旋部成为阻碍而使得下落的显影剂无法向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输送的情况。因此,即使在回收显影剂下落通路66中下落的显影剂中存在无法粉碎的中等程度大小的结块,也可以快速从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排出。
实施例2
下面,进行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说明,在本实施例2的说明中,对于与前述实施例1的结构要素相对应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2在以下几点与前述实施例1不同,其它方面与实施例1同样地构成。
图12是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要部说明图,是与实施例1的图5对应的分离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要部说明图,是与实施例1的图6对应的接近位置的说明图。
图14是实施例2的粉碎部件的要部说明图,是与实施例1的图8对应的说明图。
在图12~图14中,在实施例2的显影剂粉碎部件72’中,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第1延伸部73a、圆环部73b、第1螺旋接触部73c、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此外,还具有:螺旋跨接部73e,其从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的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的上端,在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轴向上延伸;倾斜延伸部73f,其从前述螺旋跨接部73e的端部向旋转轴71a倾斜延伸;作为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的一个例子的第1轴接触部73g,其从前述倾斜延伸部73f的端部,以横切旋转轴71a的方式延伸,并且与前述无螺旋形成部71d的旋转轴71a的表面接触。
前述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与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左右对称,也同样地构成,除了第2延伸部74a、圆环部74b、第2螺旋接触部74c、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4d之外,还具有:螺旋跨接部74e、倾斜延伸部74f、以及作为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的一个例子的第2轴接触部74g。
(实施例2的作用)
在具有前述结构的实施例2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61中,伴随回收显影剂输送部件71的旋转,与实施例1的情况同样地,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在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往复移动。此时,前述轴接触部73g、74g,以与无螺旋形成部71d的旋转轴71a表面接触的状态,如图12所示相互分离,或如图13所示相互接触。因此,可以防止显影剂附着在前述无螺旋形成部71d的旋转轴71a的表面并增加,从而堵塞回收显影剂排出口69。另外,通过轴接触部73g、74g相互间的接触或分离,在螺旋跨接部73e、74e或倾斜延伸部7ef、74f上产生振动,扫落连接部68周围的显影剂,防止堵塞。
(变更例)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前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主旨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以下例示本发明的变更例(H01)~(H07)。
(H01)在前述实施例中,例示了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复印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设置传真或打印或前述两种功能或多种功能的复合机。另外,例示了具有4个颜色的像保持体PRy~PRk及显影器Gy~Gk、潜像形成装置LHy~LHk的图像形成装置,但并不限于此,也适用于单色图像形成装置或旋转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旋转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像保持体及潜像形成装置为1个,使4个显影器旋转,依次与像保持体相对。
(H02)在前述实施例中,使第1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3、73’和第2回收显影剂粉碎部件74、74’一体地形成,优选采用该结构,但也可以分别构成。
(H03)在前述实施例中,作为显影剂输送装置,例示了输送如恶化显影剂或残留显影剂的废弃显影剂的回收显影剂输送装置,但不限于此,也适用于显影剂补给装置,其作为显影剂输送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输送以用于补给新的显影剂。
(H04)在前述实施例中,壁面附着防止部78的形状不限于实施例例示的形状,可以变更为任意的形状,还可以省略壁面附着防止部78。
(H05)在前述实施例中,延伸部73a、74a的长度或圆环部73b或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的形状,优选采用实施例例示的形状,但也可以对应于设计或规格等,任意地变更。另外,优选设置延伸部73a、74a、圆环部73b、连接部壁面附着防止部73d,但也可以将其省略。
(H06)在前述实施例中,优选形成无螺旋形成部71d,但也可以将其省略。
(H07)在前述实施例中,作为显影剂输送部件的一个例子,例示了具有旋转轴71a、在旋转轴71a的外周以螺旋状形成的第1螺旋叶片71b及第2螺旋叶片71c的输送部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设置旋转轴,使用具有使线材以规定的方向的螺旋状卷绕形成的第1螺旋叶片、和以与第1螺旋叶片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2螺旋叶片的所谓螺旋弹簧状输送部件。

Claims (17)

1.一种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影剂下落的下落通路;
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显影剂,同时与前述下落通路连接;
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
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下落通路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
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
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在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向上往复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入口,其使显影剂流入前述下落通路中;
排出口,其配置在前述流入口的重力方向正下方,排出在前述下落通路内落下的显影剂及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输送的显影剂;
第1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以及
第2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
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一部分,在最接近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一部分,在最接近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在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在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接触。
4.一种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影剂下落的下落通路;
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显影剂,同时与前述下落通路连接;
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该显影剂输送部件具有以规定方向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1螺旋部、以及以与前述第1螺旋部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2螺旋部;
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下落通路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1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
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2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入口,其使显影剂流入前述下落通路中;
排出口,其配置在前述流入口的重力方向正下方,排出在前述下落通路内落下的显影剂及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输送的显影剂;
第1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以及
第2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
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一部分,在最接近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一部分,在最接近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在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在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接触。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在前述第1螺旋部和前述第2螺旋部之间、且为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的正上方处,设置未形成螺旋部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以及
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
前述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及前述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伴随前述第1粉碎部件及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移动,以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的状态进行往复移动,粉碎附着在显影剂输送部件上的显影剂。
9.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一体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与前述第2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不同。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像保持体;
显影装置,其将形成在前述像保持体表面上的潜像显影为可视像;
一次转印器,其将前述像保持体表面的可视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
像保持体清洁器,其回收一次转印后附着在前述像保持体表面的显影剂而对前述像保持体进行清洁;
最终转印器,其将前述中间转印体表面的可视像最终转印到介质上;
中间转印体清洁器,其回收附着在前述中间转印体表面的显影剂而对前述中间转印体进行清洁;
下落通路,其使由前述中间转印体清洁器回收的显影剂下落并输送;
显影剂输送通路,其在内部输送由前述像保持体清洁器回收的显影剂,同时与前述下落通路连接;
显影剂输送部件,其配置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并且进行旋转而输送显影剂输送通路内的显影剂,该显影剂输送部件具有以规定方向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1螺旋部、以及以与前述第1螺旋部方向相反的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第2螺旋部;
第1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下落通路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1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以及
第2粉碎部件,其配置在前述连接部处,并且与前述第2螺旋部接触,对应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的旋转而进行往复移动,粉碎前述连接部处的显影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入口,其使显影剂流入前述下落通路中;
排出口,其配置在前述流入口的重力方向正下方,排出在前述下落通路内落下的显影剂及在前述显影剂输送通路中输送的显影剂;
第1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以及
第2内壁粉碎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粉碎附着在前述下落通路的内壁面上的显影剂,
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一部分,在最接近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一部分,在最接近前述第1粉碎部件的状态下,位于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的内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在彼此最接近的状态下,在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上方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在前述第1螺旋部和前述第2螺旋部之间、且为前述排出口的重力方向的正上方处,设置未形成螺旋部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1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以及
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其设置在前述第2粉碎部件上,并且与未形成前述螺旋部的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
前述第1输送部件接触部及前述第2输送部件接触部,伴随前述第1粉碎部件及前述第2粉碎部件的移动,以与前述显影剂输送部件接触的状态进行往复移动,粉碎附着在显影剂输送部件上的显影剂。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粉碎部件和前述第2粉碎部件一体地形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与前述第2螺旋部沿螺旋旋转一周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距离不同。
CN2008100979469A 2007-11-13 2008-05-16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4360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4071 2007-11-13
JP2007294071A JP4525737B2 (ja) 2007-11-13 2007-11-13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94071 2007-11-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1634.5A Division CN102169306B (zh) 2007-11-13 2008-05-16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6018A true CN101436018A (zh) 2009-05-20
CN101436018B CN101436018B (zh) 2011-11-09

Family

ID=407104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1634.5A Active CN102169306B (zh) 2007-11-13 2008-05-16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08100979469A Active CN101436018B (zh) 2007-11-13 2008-05-16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1634.5A Active CN102169306B (zh) 2007-11-13 2008-05-16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525737B2 (zh)
KR (1) KR101072416B1 (zh)
CN (2) CN10216930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982A (zh) * 2015-02-27 202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0680B2 (ja) * 2009-12-04 2014-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6263B2 (ja) * 2011-03-28 2015-09-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2182B2 (ja) * 2012-12-18 2017-05-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413679B2 (ja) * 2014-11-14 2018-10-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866537B2 (en) * 2018-03-13 2020-12-15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container having contact portion to contact a restriction memb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2916A (en) * 1996-07-04 1998-09-22 Mita Industrial Co., Ltd. Conveyer device and toner cartridge equipped with conveyer device
JP3966639B2 (ja) * 1999-03-31 2007-08-2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記録装置
JP3706328B2 (ja) * 2001-10-24 2005-10-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機の残留トナー回収装置
JP4259074B2 (ja) * 2002-09-17 2009-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7481A (ja) * 2003-07-16 2005-02-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9613B2 (ja) * 2003-07-31 2008-12-17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4465226B2 (ja) * 2004-06-03 2010-05-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17671B2 (ja) * 2004-08-06 2009-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2007171469A (ja) * 2005-12-21 2007-07-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982A (zh) * 2015-02-27 2021-08-17 佳能株式会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9306B (zh) 2014-07-09
JP2009122225A (ja) 2009-06-04
JP4525737B2 (ja) 2010-08-18
KR20090049521A (ko) 2009-05-18
CN102169306A (zh) 2011-08-31
KR101072416B1 (ko) 2011-10-11
CN101436018B (zh)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6023B (zh)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87796B (zh) 显影剂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1436018B (zh) 显影剂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614985B (zh) 粉末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54174C (zh) 处理部件及影像形成设备
CN101561656B (zh) 粉末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24077C (zh) 支撑部件、色粉补给装置、色粉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1239345A1 (en) Recovery toner classifier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moving foreign substance and crushing aggregation of toner
CN101458477B (zh)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影方法及图像形成方法
JP5233345B2 (ja) 廃トナー搬送装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827086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chanism
US20100013151A1 (en) Delivery mechanism,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436024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36022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76731A (zh) 成像设备使用的用于储存黑色显影剂的显影单元
US8045880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508637A (zh) 成像设备和成像设备控制方法
CN101424910B (zh) 粉体运送装置以及具备该粉体运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63778A (zh) 清洁装置、图像保持体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36513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94345A (ja) クリーニング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88397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24313A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50234341A1 (en)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16138A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