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5703B -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5703B
CN101425703B CN2008102114868A CN200810211486A CN101425703B CN 101425703 B CN101425703 B CN 101425703B CN 2008102114868 A CN2008102114868 A CN 2008102114868A CN 200810211486 A CN200810211486 A CN 200810211486A CN 101425703 B CN101425703 B CN 1014257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coil
coil
primary coil
power transmiss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14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5703A (zh
Inventor
神干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miri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25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5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57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57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电子设备、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原线圈的定位方法,可自动且高精度地进行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位置调整。送电控制装置包括:送电侧控制电路(22),控制向受电装置(40)的送电;运算电路(35),进行规定的运算并求得次级线圈L2的位置;及激励器控制电路(37),控制使原线圈L1在XY平面上的位置移动的激励器(720、730)的动作,激励器控制电路为了检测出次级线圈L2的位置而扫描原线圈L1,运算电路根据通过检测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规定运算并求得次级线圈L2的位置,激励器控制电路移动原线圈L1,以便原线圈L1的位置变为通过运算求得的次级线圈L2的位置。

Description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电子设备、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原线圈的定位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电磁感应即使在金属部分无触点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电力传输的无触点输电(非接触输电)备受瞩目。作为该无触点输电的适用例,提案有便携式电话机和家用电器(例如电话机的子机和钟表)的充电等。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无触点输电装置。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无触点输电系统中检测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位置偏差(偏移)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基于受电装置的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来检测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正常,在正常时通过发光二极管LED的亮灯将该内容通知给使用者。当位置关系异常时LED亮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手动地调整位置关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0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6460号公报 
在无触点输电系统中,为了正确地进行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位置调整,例如,在内置受电装置的次级侧设备中使用专用的送电台(内置送电装置的原级侧电子设备)即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若次级侧设备不同,则每次都需要准备专用的送电台,从而无法担保送电台的通用性。 
例如,在利用无触点输电系统来对便携式终端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大小相同的终端,若制造商不同,则一般情况下外观的形状(设计)不同,且次级线圈的设置位置也不同,从而通过一台送电台(充电台)难以对应不同制造商的多台便携式终端。 
此外,在种类不同的终端(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和PDA终端)中,终端的大小和形状(设计)不同,次级线圈的设置位置也不同。因此,同样通过一台送电台难以对应种类不同的终端。 
并且,如果不使用专用的送电台,而仅通过例如在具有平坦的平面的构造物(例如案台)的规定区域上载置便携式终端即可进行充电,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无触点输电系统的便利性。但是,无法通过与上述相同的理由来指定载置在规定位置上的概略位置上的便携式终端的次级线圈的正确位置。因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这样的次世代(第二代)的无触点输电系统。 
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虽然可以向用户提示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位置调整是否正确,但是最后还是依赖于基于用户手动的调整来进行位置调整。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由于根据受电装置中的整流电路的输出来判定位置偏移,所以必须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送电,且送电装置无法自发地获得线圈间的位置偏移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面中,可进行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自动的位置调整,且不依存于次级侧设备的制造商、大小、种类、设备设计等而通常可自动地适当化两个线圈的相对位置。因此,可以实现通用性高的送电装置(原级侧装置),并可实现次世代的无触点输电系统。并且,可进行使用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谐振的、极高精度的线圈位置检测,从而可以实现具有用于实现谐波谐振的新结构的受电装置。 
(1)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无触点输电系统中的上述送电装置中,其中,上述无触点输电系统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原线圈及次级线圈以无触点的方式传输电力,在上述送电控制装置中,上述送电控制装置包括:送电侧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向上述受电装置的送电;运算电路,用于进行规定的运算并求得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以及激励器控制电路,控制用于使上述原线圈在XY平面上的位置移动的激励器的动作,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为了检测出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而扫描上述原线圈,上述运算电路根据通过用于检测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上述规定的运算并求得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移动上述原线圈,以便上述原线圈的位置变为通过上述运算求得的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 
通过运算求得次级线圈的位置,并驱动致动器,向该求得的次级线圈的位置移动原线圈,据此,可以实现线圈间的高精度的位置调整。
(2)在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中,上述送电控制装置包括:谐波检波电路,用于检测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信号,当上述原线圈的中心和上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仅偏离规定距离且电磁耦合时,构成与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上述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上述谐波检波电路检测基于上述谐振电路的谐振的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上述谐波的谐振峰值,上述运算电路根据从上述谐波检波电路获得上述谐波的谐振峰值时的座标位置数据进行规定的运算,并求得上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位置。 
当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中心分离规定距离(R:R>0)时构成谐波谐振电路,并可以获得谐波的谐振峰值。此可以通过设定次级线圈侧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值以便与分离规定距离R时的漏电感进行谐振来实现。设置在送电控制装置中的谐波检波电路检测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谐振峰值。例如,当将以原线圈作为结构要素的原级侧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设定为fp时,因重视动作的稳定性,通常原线圈的驱动频率被设定为偏离该谐振频率(fp)的频率(fd)。当为上下对称的驱动信号时,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fs)仅为奇数次谐波,例如可以使用5次谐波(fs:=5fd)。运算电路根据获得该谐波谐振峰值时的座标位置数据来求得次级线圈的中心位置。谐波信号是与从原线圈向次级线圈的通常输电无关的频率,由于对通常动作没有赋予任何影响所以是安全的,此外,若是5次谐波,则由于谐振的能量降低至基础频率的约1/5,所以谐振峰值也变为合适的电平,也容易进行基于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测。由于利用谐振峰值来正确地求得次级线圈的中心,所以可以高精度地进行线圈间的位置调整。 
(3)在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中,上述原线圈和上述次级线圈都是圆形的线圈,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上述激励器,并沿与上述次级线圈交叉的第一轴移动上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 圈位置的第一扫描,上述运算电路在上述第一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线段的中点的座标,其中,上述线段是连接获得上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上述激励器,并沿第二轴移动上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第二扫描,其中,上述第二轴与上述第一轴正交且通过在上述第一扫描中求得的上述中点,上述运算电路在上述第二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线段的中点的座标,其中,上述线段是连接获得上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上述激励器,并移动上述原线圈,以便上述原线圈的中心位置变为在上述第二扫描中求得的上述中点的位置。 
对进行利用圆形线圈及谐波检波的正交二轴检索这点进行说明。沿任意方向的一轴(第一轴)扫描圆形的原线圈(第一扫描)。例如,在原线圈的检索范围为四角形的情况下,若沿对角方向的轴移动原线圈,则原线圈必定与次级线圈相交。在第一扫描中,虽然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各中心分离规定距离(R)时可以获得谐波峰值,但是在原线圈靠近次级线圈时及原线圈从次级线圈分离时也可以实现这种位置关系。因此,当进行第一扫描时,在XY平面上的两点可以获得谐波谐振峰值。运算电路求得连接该两点的线段的中点,然后,沿通过该中点且与第一轴正交的第二轴进行第二扫描。运算电路在第二扫描中同样地求得连接可以获得谐波峰值的两点的线段的中点。求得的中点的座标表示次级线圈的中线的座标。因此,移动原线圈,以使圆形的原线圈的中心与求得的次级线圈的中心重叠。据此,可以将原线圈相对于次级线圈高精度地进行位置调整。 
(4)在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中,在上述次级线圈上连接有电容器,同时设定上述电容器的电容值,以便通过上述原线圈的中心和上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仅偏离规定距离时的漏电感、和上述电容 器构成与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上述谐波检波电路检测基于上述谐振电路的谐振的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上述谐波的谐振峰值。 
为了与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中点分离规定距离(R)时的漏电感进行谐振,设定次级线圈侧的谐振电容的电容值并实现谐波谐振,原级侧的谐波检波电路检测该谐波谐振的峰值。在此,所谓“漏电感”是指通过制造将从原线圈和次级线圈中的各个线圈泄露(未交链)的磁通量屏蔽的电路,从而并列地插入原线圈及次级线圈中的各个线圈的视在电感(apparent inductance)。 
(5)在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中,上述送电控制装置还包括:靠近检测电路,根据上述原线圈的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来检测上述次级线圈靠近上述原线圈,当通过上述靠近检测信号检测出上述次级线圈的靠近时,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进行用于检测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 
在进行使用谐波的原线圈的位置调整之前,进行次级线圈的靠近检测,当检测出该靠近时,开始用于检测次级线圈的位置的原线圈的扫描。据此,可以自动检测设置有次级侧设备(次级线圈靠近原线圈),并将其作为触发(trigger)并自动开始原线圈的扫描。 
(6)在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中,上述次级线圈是带磁体的次级线圈,由于上述带磁体的次级线圈的靠近,上述原线圈的电感增大,以规定频率驱动上述原线圈时的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减少,当上述靠近检测信号达到规定的阈值时,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进行用于检测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 
对次级线圈的靠近检测的具体的方法例进行说明。次级线圈是带磁体的线圈。例如,磁体是例如用于遮断次级线圈的磁通量和次 级侧的电路的屏蔽板,或者也可以是次级线圈的磁芯。当次级线圈靠近时,原线圈的磁通量能够穿过次级线圈的磁体,据此,原线圈的电感上升。在这里所说的“电感”是因带磁体的次级线圈的靠近而变动的电感(准确地是视在电感)。使用所谓的“视在电感”的术语是为了与原线圈自身的电感(在不受到次级线圈的靠近影响时的电感)进行区别。该视在电感(apparent inductance)的值诸如通过以测量器实际测量在次级线圈靠近时的原线圈的电感而取得。在本说明书中,除了最好明确记载“视在电感”的地方之外,均将视在电感仅表述为电感。当原线圈的电感上升时,由于原线圈的线圈端电压(线圈电流)减少,所以能够通过检测该变化而检测出次级线圈的靠近。 
(7)上述送电侧控制电路为了检测上述次级线圈的靠近,以上述规定频率间歇地驱动上述原线圈。 
为了自动地检测次级线圈的靠近,原线圈间歇地(例如周期地)以规定频率驱动原线圈。这时,如检测出线圈端电压(线圈电流)的减少,则检测出次级线圈的靠近。 
(8)本发明的送电装置包括:本发明的上述任一方面的送电控制装置;以及上述原线圈。 
据此,可以实现具有次级线圈的位置检测功能以及原线圈的位置调整功能的新的送电装置。 
(9)本发明的受电装置包括:上述次级线圈;以及连接于上述次级线圈的电容器,设定上述电容器的电容值,以便通过上述原线圈的中心和上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为仅偏离规定距离R(R≥0)的位置关系时的漏电感、和上述电容器构成与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
为了与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中心偏离规定距离(R)时的漏电感进行谐振,而设定受电装置侧的电容(与次级线圈的谐振电容)的电容值。在本方面中,R≥0成立,不排除规定距离R包括0的情况。例如,如果当R=0时(也就是两个线圈的位置一致时)生成谐波谐振,则能够以其谐波峰值作为指标,通过基于原级侧设备的手动的移动来进行两个线圈的位置调整,或者能够根据有无该谐波峰值来检测次级侧设备的取下(leave),这是实用的。当然,当R>0时,也可以进行基于上述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的位置检测。由于受电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所以当次级线圈靠近原线圈并进行电磁耦合时实现谐波谐振,并可在原级侧的谐波检波电路中检测出谐波谐振的峰值。 
(10)上述次级线圈是带磁体的次级线圈,在由于上述带磁体的次级线圈靠近上述原线圈,从而在上述送电装置侧检测出上述靠近时的上述原线圈的中心和上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的情况下,上述规定距离R满足0≤R<L的关系。 
在本方面中,次级线圈是带磁体的次级线圈。据此,在送电装置侧也可进行次级线圈的靠近检测。当将检测出靠近时的两个线圈间的距离设定为L时,与产生谐波谐振时的两个线圈间的规定距离R的关系满足0≤R<L的关系。即,首先,当检测出两个线圈靠近至距离L时,检测该靠近,并通过原线圈的扫描将两个线圈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至R,从而可以检测谐波谐振峰值。由于受电装置具有本方面的结构,所以在送电装置侧可以自动地进行靠近检测和使用谐振峰值的次级线圈的位置检测。 
(11)本发明的无触点输电系统构成为包括本发明的任一方面的送电装置、和本发明的任一方面的受电装置。
据此,可以实现兼具以下功能的新的次世代的无触点输电系统:基于运算的次级线圈的位置检测功能、和原线圈位置的位置调整功能。 
(12)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任一方面的受电装置。 
受电装置具有如上述的用于实现谐波谐振的功能(以及优选为可检测靠近的功能)。因此,通过将具备受电装置的电子设备设置在例如可充电区域的平坦面上,从而送电装置可以检测该电子设备的靠近和位置,并可自动地进行原线圈的位置调整,从而进行送电。电子设备例如是内置有便携式终端这样的受电装置的电子设备,或者也可以是内置受电装置的、可从外侧安装到便携式终端这种类型的插座(架)。 
(13)本发明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是如下的方法:上述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是无触点输电系统中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其中,上述无触点输电系统在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圆形的原线圈及圆形的次级线圈以无触点传输电力的同时,在上述次级线圈上连接有电容器,在上述原线圈的中心和次级线圈的中心仅偏离规定距离且电磁耦合时,通过漏电感和上述电容器构成与上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在上述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中,沿与上述次级线圈交叉的第一轴移动上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的位置的第一扫描,在上述第一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线段的中点的座标,其中,上述线段是连接获得上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上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上述激励器,并沿第二轴移动上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第二扫描,其中,上述第二轴与上述第一轴正交且通过在上述第一扫描中求得的上述中点,在上述第二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线段的中点的座标,其中,上述线段是连接 获得上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据此,检测出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 
记载了基于上述的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的检测方法。 
(14)本发明的原线圈定位方法是如下的方法:将原线圈移动到通过本发明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检测出的上述次级线圈的位置,据此,相对于次级线圈定位原线圈。 
根据本方法,可以在使原线圈移动到通过运算求出的次级线圈的位置,从而可进行定位。 
(15)在本发明的原线圈定位方法中,在进行上述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之前,为了检测带有磁体的上述次级线圈的靠近,以上述规定频率间歇地驱动上述原线圈,由于上述带磁体的次级线圈的靠近,上述原线圈的电感增大,以规定频率驱动上述原线圈时的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减少,以根据上述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生成的靠近检测信号达到规定的阈值为条件,进行上述原线圈位置的定位方法。 
根据本方法,由于可以自动检测原线圈的靠近,并当检测出该靠近时进行原线圈的定位,所以用户通过将包括受电装置的电子设备设置的规定的区域内,从而可以接受蓄电池充电等的服务。因此,不会对用户产生负担,并可实现方便的无触点输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A)、图1(B)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无触点输电系统的应用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在包含送电装置、受电装置的无触点输电系统中的各部分的具体的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 
图3(A)及图3(B)是用于说明原级侧设备和次级侧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原理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进行次级侧设备的靠近检测及两线圈的自动的位置调整的原级侧结构的图; 
图5(A)~图5(F)是用于对在次级线圈的磁体靠近原级线圈时的电感的增加进行说明的图; 
图6(A)~图6(D)是表示原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原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相对距离、与原级线圈的电感的关系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电磁耦合后的变压器中的漏电感的概念的图; 
图9(A)~图9(E)是用于说明谐波谐振电路的构成和动作的示意图; 
图10(A)、图10(B)是用于对两线圈仅偏离规定距离R时产生谐振的谐波谐振电路进行说明的图; 
图11(A)~11(D)是用于说明在相对于次级线圈扫描(scan)原级线圈时的、得到谐波谐振峰值的位置的图;
图12是表示原级线圈向次级线圈靠近时的原级线圈的电感的变化例、及从谐波检波电路得到的谐波电压的变化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基于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定位方法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基于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定位方法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基于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定位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利用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原线圈的定位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17是表示XY载物台(stage)的基本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的不合理限定,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构成的全部未必都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 
(第一实施例) 
首先,对应用本发明的无触点输电系统的应用例进行说明。 
(无触点输电系统的应用例)
图1(A)、图1(B)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无触点输电系统的应用方法的一例的图。图1(A)是系统设备的立体图,图1(B)是沿图1(A)的系统设备的P-P′线的截面图。 
如图1(B)所示,送电侧装置(具有本发明的送电装置10、致动器(未图示)及XY载物台702的原级侧结构体)704内置在具有平坦的平面的结构物(在这里为系统设备)620内。 
即,送电侧装置704被设置在系统设备620的内部所设立的凹部上。在系统设备620的上部设置有平板(平坦元件:例如几毫米厚的丙烯板(acrylic plate))600,该平板600由支撑部件610支撑。 
在平板600的一部分中设置有用于载置便携式终端(包括便携式电话终端、PDA终端及可便携的计算机终端)的便携式终端载置区域Z1。 
如图1(A)所示,设置在平板600中的便携式终端载置区域Z1和其它的部分颜色不同,从而使用户一目了然地知晓放置便携式终端的区域。另外,也可以不改变便携式终端载置区域Z1的整体的颜色,而改变其区域Z1与其它区域的界限部分的颜色。 
在便携式终端(次级侧设备)510中内置有接受来自送电装置10的输电的受电装置40(包含次级线圈)。 
当将便携式终端510放置在便携式终端载置区域Z1上的概略位置上时,内置在系统设备620内的送电装置10自动地检测该便携式终端510被放置在便携式终端载置区域Z1上的概略位置上,驱动致动器(在图1中未图示)使XY载物台(可移动载物台)移动,以配合次级线圈位置的方式自动调整原线圈的位置。通过该原线圈位置的自动调整功能,不论便携式终端的制造商、种类、大小、 形状及设计等,通常都能最优化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位置并进行无触点输电。 
(无触点输电系统的构成和动作) 
图2是表示在包含送电装置及受电装置的无触点输电系统中的各部分的具体构成的一例的电路图。 
(送电装置的构成和动作) 
如图2的左侧所示,送电侧装置(原级侧结构体)704包括XY载物台(可移动载物台)702、被设置为可通过该XY载物台702沿X轴方向及Y轴方向移动的送电装置10、致动器驱动器710、X方向致动器720及Y方向致动器730。具体地说,送电装置10被载置在XY载物台702的顶板(可移动板)上(关于这一点,用图14进行后述)。 
送电装置10包括送电控制装置20、送电部12、波形监视电路14及显示部16。另外,送电控制装置20包括送电侧控制电路22、驱动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3、振荡电路24、谐波检波电路25(包括滤波电路27、与谐波fs进行混频的混频器29及检波电路31)、驱动器控制电路26、波形检测电路(峰值保持电路或脉宽检测电路)28、比较器(CP1、CP2)、A/D转换器33、运算电路35及致动器控制电路37。 
另外,在受电装置40中设置有受电部42、负载调制部46及供电控制部48。在受电部42中设置有整流电路43、负载调制部46、供电控制部48及控制部50。另外,自身负载90包含有充电控制装置92和蓄电池(次级电池)94。
根据图2的构成,实现无触点输电(非接触输电)系统,在上述无触点输电系统中,通过使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电磁耦合,并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输电,并从受电装置40的电压输出节点NB6向负载90供给电力(电压VOUT)。 
送电部12在输电时生成规定频率的交流电压,并在数据传输时根据数据生成频率不同的交流电压,从而提供给原线圈L1。 
图3(A)及图3(B)是用于说明在原级侧设备和次级侧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原理的图。将频率调制用于从原级侧向次级侧的信息传达。另外,将负载调制用于从次级侧向原级侧的信息传达。 
如图3(A)所示,例如,当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发送数据“1”时,生成频率f1的交流电压,当发送数据“0”时,生成频率f2的交流电压。 
另外,如图3(B)所示,受电装置40能够通过负载调制转换低负载状态/高负载状态,据此,能够把数据“0”、“1”发送到原级侧(送电装置10)。 
图2的送电部12可以包括用于驱动原线圈L1一端的第一送电驱动器、用于驱动原线圈L1另一端的第二送电驱动器以及与原线圈L1共同构成谐振电路的至少一个的电容器。而且,送电部12所包括的第一、第二送电驱动器中的每个送电驱动器都诸如是由功率MOS晶体管构成的倒相电路(或缓冲电路),由送电控制装置20的驱动器控制电路26控制。 
通过原线圈L1(送电侧线圈)与次级线圈L2(受电侧线圈)电磁耦合而形成输电用变压器。例如,如图1所示,当需要输电时,将便携式电话机510放置在平板600上,变为原线圈L1的磁通量 穿过次级线圈L2的状态。另一方面,当不需要输电时,物理地分离便携式电话机510,变为原线圈L1的磁通量不穿过次级线圈L2的状态。 
作为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诸如可以使用绝缘的单线在同一平面内卷绕成螺旋形状的平面线圈。但是,也可以将单线替换成绞线(twisted wire),使用该绞线(将绝缘的多个的微细的单线捻成一起而成的线)卷绕成螺旋形状的平面线圈。但是,线圈的种类并不仅限于此。此外,在进行后述的正交二轴检索(orthogonaltwo-axis search)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圆形(半径R)的平面的线圈。 
波形监视电路14是对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的电路,诸如可以包括电阻RA1、RA2、和在RA1和RA2的共有连接点NA3与GND(广义上的低电位侧电源)之间设置的二极管DA1。具体地说,通过用电阻RA1、RA2对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进行分压而获得的信号PHIN被输入给送电控制装置20的波形检测电路28。 
显示部16为用颜色或图像等显示无触点输电系统的各种状态(输电中、ID认证等)的装置,例如,通过LED(发光二极管)或LCD(液晶显示装置)等实现。 
送电控制装置20是用于进行送电装置10的各种控制的装置,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装置(IC)等加以实现。该送电控制装置20包括送电侧控制电路22、驱动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3、振荡电路24、谐波检波电路25、驱动器控制电路26、波形检测电路(峰值保持或脉宽检测电路)28、比较器CP1、CP2、A/D转换器33、运算部35以及致动器控制电路37。 
送电侧控制电路22是进行送电装置10和送电控制装置20的控制的电路,例如,可以通过门阵列或微型计算机等实现。具体地 说,送电侧控制电路22进行输电、负载检测、调频、异物检测或者装卸检测等所需的各种顺序(sequence)控制和判定处理。 
振荡电路24诸如由晶体振荡电路构成,生成原级侧的时钟脉冲(clock signal)。驱动时钟脉冲生成电路23基于由振荡电路24生成的时钟脉冲和来自送电侧控制电路22的频率设定信号,生成预期的频率的驱动控制信号。 
驱动器控制电路26例如进行调整以使包含在送电部12中的两个送电驱动器(未图示)不同时导通(ON),同时向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未图示)输出驱动控制信号,并控制该送电驱动器的动作。 
波形检测电路28监视相当于原线圈L1一端的感应电压的信号PHIN的波形,并进行负载检测和异物检测等。例如,当受电装置40的负载调制部46进行用于向送电装置10发送数据的负载调制时,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信号波形对应其进行改变。 
具体地说,如图3(B)所示,当为了发送数据“0”,受电装置40的负载调制部46降低负载时,信号波形的振幅(峰值电压)变小,当为了发送数据“1”而提高负载时,信号波形的振幅变大。因此,波形检测电路28通过进行感应电压的信号波形的峰值保持(peak-hold)处理等,判断峰值电压是否超过阈值电压,从而可以判断从受电装置40得到的数据是“0”还是“1”。另外,波形检测的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例如,也可以用峰值电压以外的物理量来判断受电侧的负载是高还是变低。诸如也可以使用峰值电流进行判断。 
另外,作为波形检测电路28,可以使用峰值保持电路(或用于检测以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决定的脉宽的脉宽检测电路)。通过比 较器将波形检测电路28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可以获得表示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相对位置信号PE。 
(受电装置的构成和动作) 
受电装置40(受电模块、次级模块)可以包括次级线圈L2(包含与两端连接的谐振电容器并优选包含磁体)、受电部42、负载调制部46、供电控制部48以及受电控制装置50。而且,受电装置40和受电控制装置50并不仅限于图2的构成,可以省略其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附加其它构成要素,实施改变连接关系等的各种各样的变形。 
受电部42将次级线圈L2的交流感应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通过受电部42具有的整流电路43进行该转换。该整流电路43包含二极管DB1~DB4。二极管DB1设置在次级线圈L2的一端的节点NB1与直流电压VDC的生成节点NB3之间,DB2设置在节点NB3与次级线圈L2的另一端的节点NB2之间,DB3设置在节点NB2与VSS的节点NB4之间,DB4设置在节点NB4与NB1之间。 
受电部42的电阻RB1、RB2设置在节点NB1与NB4之间。而且,通过利用电阻RB1、RB2对节点NB1、NB4间的电压进行分压所得的信号CCMPI被输入给受电控制装置50的频率检测电路60。 
受电部42的电容器CB1及电阻RB4、RB5设置在直流电压VDC的节点NB3与VSS的节点NB4之间。而且,利用电阻RB4、RB5对节点NB3、NB4之间的电压进行分压而获得的分电压VD4经由信号线LP2被输入给受电侧控制电路52及位置检测电路56。 对于位置检测电路56,其分电压VD4成为用于位置检测的输入信号(ADIN)。 
负载调制部46进行负载调制处理。具体地说,当从受电装置40向送电装置10发送想要的数据时,根据发送数据使在负载调制部46(次级侧)中的负载可变地改变,并使原线圈L1的感应电压的信号波形改变。为此,负载调制部46包含串联设置在节点NB3、NB4间的电阻RB3、及晶体管TB3(N型的CMOS晶体管)。 
该晶体管TB3通过从受电控制装置50的受电侧控制电路52经由信号线LP3给予(赋予)的控制信号P3Q被导通(ON)或截止(OFF)控制。在开始正式送电之前的认证阶段中,在导通、截止控制晶体管TB3并进行负载调制将信号发送给送电装置时,供电控制部48的晶体管TB2被截止,负载90与受电装置40处于未电连接的状态。 
例如,当为了发送数据“0”,而将次级侧设为低负载(阻抗大)时,信号P3Q为L电平且晶体管TB3处于截止状态。基于此,负载调制部46的负载变为几乎无限大(无负载)。另一方面,当为了发送数据“1”,而将次级侧设为高负载(阻抗小)时,信号P3Q为H电平且晶体管TB3处于导通状态。基于此,负载调制部46的负载变为电阻RB3(高负载)。 
供电控制部48控制向负载90的电力供电。调整器(LDO)49对通过整流电路43中的转换而得到的直流电压VDC的电压电平进行调整,并生成电源电压VD5(例如5V)。受电控制装置50诸如被供给有此电源电压VD5并进行工作(动作)。 
另外,在调整器(LDO)49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由PMOS晶体管(M1)构成的开关电路。通过导通作为该开关电路的 PMOS晶体管(M1),从而形成旁路(by-pass)调整器(LDO)49的路径。例如,在高负载时(例如,在消耗强烈的蓄电池充电的初期,需要稳定地流入大致固定的大电流,这样的时候相当于高负载时),由于调整器49本身的等值阻抗,电力损耗增大且发热增大,所以就要迂回调整器经过旁路路径把电流提供给负载。 
为了控制作为开关电路的PMOS晶体管(M1)的导通/截止,设置有作为旁路控制电路功能的NMOS晶体管(M2)及上位电阻R8。 
当从受电侧控制电路52通过信号线LP4把高电平的控制信号赋予NMOS晶体管(M2)的栅极时,NMOS晶体管(M2)导通。于是,PMOS晶体管(M1)的栅极变为低电平,PMOS晶体管(M1)导通,形成有旁路调整器(LDO)49的路径。另一方面,当NMOS晶体管(M2)处于截止状态时,由于PMOS晶体管(M1)的栅极通过上位电阻R8维持高电平,所以PMOS晶体管(M1)截止,不形成旁路路径。 
由包含在受电控制装置50中的受电控制电路52控制NMOS晶体管(M2)的导通/截止。 
另外,晶体管TB2(P型的CMOS晶体管)设置在电源电压VD5的生成节点NB5(调整器49的输出节点)和节点NB6(受电装置40的电压输出节点)之间,由来自受电控制装置50的控制电路52的信号P1Q控制。具体地说,晶体管TB2在完成(确定)ID认证并进行通常的输电(即正式送电)时变为导通状态。 
受电控制装置50是进行受电装置40的各种控制的装置,可以利用集成电路装置(IC)等实现。该受电控制装置50可以利用根据次级线圈L2的感应电压而生成的电源电压VD5进行工作。而且, 受电控制装置50可以包含控制电路52(受电侧)、位置检测电路56、振荡电路58、频率检测电路60以及充满电检测电路62。 
受电侧控制电路52是进行受电装置40和受电控制装置50的控制的电路,例如,可以利用门阵列或微型计算机等实现。该受电侧控制电路52将串联调节器(LDO)49的输出端的固定电压(VD5)作为电源进行工作。该电源电压(VD5)经过电源供给线LP1赋予给受电侧控制电路52。 
具体地说,该受电侧控制电路52进行ID认证、位置检测、频率检测、充满电检测、用于认证用的通信的负载调制、以及为了可以检测异物插入的通信用的负载调制等所需的各种顺序控制和判定处理。 
位置检测电路56用于监视相当于次级线圈L2的感应电压的波形的信号ADIN的波形,并判断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的位置关系是否恰当。 
具体地说,用比较器将信号ADIN变换为二值(binary value)并判断位置关系是否恰当。 
振荡电路58诸如由CR振荡电路构成,振荡电路58用于生成次级侧的时钟脉冲。频率检测电路60用于检测信号CCMPI的频率(f1、f2),并判断送电装置10发送的发送数据是“1”还是“0”。 
充满电检测电路62(充电检测电路)是用于检测负载90的蓄电池94是否为充满电状态(充电状态)的电路。具体地说,充满电检测电路62诸如通过检测在显示充电状态中使用的LEDR的导通或截止,从而检测充满电状态。即,当在连续规定时间(例如、5秒)中LEDR熄灭时,判断蓄电池94为充满电状态(充电完成)。
另外,负载90内的充电控制装置92也可以基于LEDR的亮灯状态来检测充满电状态。 
另外,负载90包含进行蓄电池94的充电控制等的充电控制装置92。充电控制装置92能够根据发光装置(LEDR)的亮灯状态检测充满电状态。该充电控制装置92(充电控制IC)可以通过集成电路装置等实现。另外,可以像智能电池(smart battery)一样,使蓄电池94本身具有充电控制装置92的功能。另外,自身负载90并不限定于二次电池(secondary batery)。例如,也可能存在通过规定的电路工作,其电路变为自身负载的情况。 
(关于次级侧设备的靠近检测及两个线圈的位置调整) 
图4是表示用于进行次级侧设备的靠近检测及两个线圈的自动的位置调整的原级侧结构的图。在图4中,更具体的示出图2所示的送电装置10的内部构成。 
在图4中,将波形检测电路28设定为峰值保持电路。由波形检测电路28输出线圈端电压的峰值电压SR。该峰值电压SR可以用于次级线圈L2的靠近检测。该峰值电压SR通过比较器CP1与第一阈值(靠近检测用阈值)V1进行比较。比较器CP1的输出信号PE1被供给给送电侧控制电路22。 
另外,谐波检波电路25具有对来自波形监视电路14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的滤波电路27、对原线圈L1的奇数次谐波(在这里为5次谐波)fs进行混频的混频器29及检波电路31。 
在这里,如果将由原线圈L1和电容器C1构成的原级侧的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设定为(fp),则通常重视动作的稳定性而将原线圈的驱动频率设定为偏离其谐振频率(fp)的频率(fd)。当为上 下对称的驱动信号时,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fs)仅为奇数次谐波,如上所述,例如可以使用5次谐波(fs:=5fd)。 
谐波检波电路25的检波输出通过比较器CP2与第二阈值(谐波谐振峰值检测用阈值)V2进行比较。比较器CP2的输出信号PE2被提供给送电侧控制电路22,同时,被输入A/D转换器33,并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后的数字数据被赋予给运算电路35。 
运算电路35具有被RAM(未图示)所存储的XY平面的座标信息,运算电路35可以根据通过致动器控制电路37扫描原线圈(L1)时的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和获得谐波峰值的定时,指定与获得谐波峰值的定时相对应的XY平面上的座标位置,并可进一步对例如连接该指定两点的线段的中点的座标进行运算。如上所述,可以根据获得谐波峰值时的座标位置数据来求得次级线圈(L2)的中心位置(在后详述)。 
另外,送电侧控制电路22能够根据比较器CP1的输出信号(PE1)检测次级侧设备(次级线圈L2)的靠近。另外,送电侧控制电路22将比较器CP2的输出信号(PE2)作为指标(index),向致动器控制电路37发送原线圈(原级侧设备)的扫描指令。致动器控制电路37根据来自送电侧控制电路22的扫描指令驱动致动器(actuator)。另外,也可以将比较器CP2的输出信号(PE2)输入给致动器控制电路37,通过致动器本身的判断驱动致动器。 
另外,如图4的右上所示,在次级线圈(L2)中设置有谐波谐振用的电容器C2,还设置有磁体FS。该磁体FS例如是将磁通量和电路进行分离的遮蔽板,或者也可以是次级线圈的磁芯。通过存在磁体FS,从而可以检测次级线圈靠近原级侧(详细进行后述)。 
(次级线圈的靠近检测的原理)
下面,利用图5至图7对次级线圈的靠近检测的原理进行说明。图5(A)至图5(F)是用于对次级线圈的磁体靠近原线圈时的电感增加进行说明的图。如上所述,在这里所说的“电感”是指因带磁体的次级线圈的靠近而变动的电感(准确地是视在电感(apparentinductance))。使用所说“视在电感”的术语是为了与原线圈自身的电感(在不受到次级线圈的靠近影响时的电感)进行区别。在以下的说明中,Lps和被标明的电感为视在电感。 
如图5(A)所示,在次级线圈L2中附属有磁体(FS)。如图5(B)所示,该磁体(FS)例如是作为存在于平面线圈即次级线圈L2、和电路基板3100之间的磁屏蔽材料的磁体(并不仅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作为次级线圈L2的磁芯的磁体)。 
图5(C)所示的原线圈L1自身的等效电路变成如图5(D)所示,其谐振频率成为如图示的fp。即,通过L1和C1来确定谐振频率。在这里,如图5(E)所示,当次级线圈L2靠近时,在次级线圈L2中附属的磁体(FS)与原线圈L1耦合,如图5(F)所示,变成原线圈(L1)的磁通量穿过磁体(FS),磁通量密度增加。由此,原线圈的电感上升。这时的原线圈L1的谐振频率变为如图所示的fsc。即,谐振频率依存于Lps(考虑到因次级线圈靠近的影响的原线圈的视在电感)和原级侧的电容器C1。即,原线圈的视在电感Lps可以如下表示。Lps=L1+ΔL。在该公式中,L1是原线圈自身的电感,ΔL是因磁体FS靠近于原线圈而引起电感的上升量。例如可以通过用计测仪器实际测量当次级线圈靠近时的原线圈的电感来取得Lps的具体的值。 
接着,对由于两个线圈的靠近,原线圈的电感如何变化进行观察。
图6(A)至图6(D)是表示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例子的图。在图中,PA1表示原线圈L1的中心点,PA2表示次级线圈L2的中心点。 
在图6(A)中,由于两个线圈的位置远,所以相互间没有影响,但如图6(B)所示,当次级线圈(L2)靠近原线圈(L1)时,如在图5中的说明一样,原线圈的电感开始增大。在图6(C)中,不仅自感,而且两个线圈耦合互感(将一个线圈的磁通量通过另一个线圈的磁通量相抵的作用)动作,而且,如图6(D)所示,当两个线圈的位置完全一致时,由于在次级线圈(L2)侧流动有电流,所以由于基于互感的磁通量的相抵,漏磁通量减小,线圈的电感减少。即,通过进行位置调整从而次级侧设备开始工作,伴随该次级侧设备开始工作,在次级线圈(L2)中流动有电流,由此,产生基于互感的磁通量的相抵,使漏磁通量减少,原线圈(L1)的电感减少。 
图7是表示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相对距离、和原线圈的电感的关系的图。在图7中,横轴为相对距离,纵轴为电感。在这里,“相对距离”是指“标准化两个线圈的中心的横向的偏移量的相对值”。另外,相对距离是表示两个线圈在横向上偏移多少的指标之一,也可以使用绝对距离(例如用毫米表示两个线圈的中心偏移多少的绝对值)代替相对距离。在图7中,在相对距离为d1时,没有次级线圈的影响,原线圈L1的电感是原线圈自身的电感“a”。当次级线圈L2靠近时(相对距离d2),由于磁体的影响磁感应强度增大,电感上升至“b”。 
当次级线圈L2进一步靠近时(相对距离d3),电感上升至“c”。当次级线圈再进一步靠近时(相对距离d4),电感上升至“d”。处于该状态下的线圈间产生耦合,然后,相互电感的影响成为主控。
即,在相对距离为d5时,由于互感的影响成为主控,所以电感下降变为“e”。在相对距离为0(当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各中心位于XY平面的中心时)时,由于磁通量的相抵漏磁通量变为最小,电感收敛为固定值(图7的“中心的电感”)。 
在这里,相对距离“d2”为送电界限范围。这时,如果使用电感阈值(INth1),则可以检测出次级线圈(L2)靠近至相对距离d2。即,如使用第一电感阈值(INth1)来检测由于次级线圈(L2)的靠近而使电感值上升,这表示次级线圈L2已靠近至可以送电范围附近。另外,实际上使用与上述的电感阈值(INth1)对应的电压阈值(第一阈值V1)来判定次级线圈的靠近。 
在本发明中,为了自动地检测出这样的次级线圈(L2)的靠近,可以间歇地(例如周期地)驱动原线圈(L1)。由此,能够自动地检测出次级线圈(次级侧设备)的靠近。 
当检测出次级线圈(L2)的靠近时,接着,执行利用谐波谐振的次级线圈位置的检测动作。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利用谐波谐振的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检测的原理) 
图8是用于说明在原线圈和次级线圈电磁耦合的变压器中的漏电感的概念的图。图8的上侧示出靠近配置的线圈之间的磁通量的情况,图8的下侧示出变压器的等效电路。 
在图8中,原线圈(L1)、次级线圈(L2)都是半径R的圆形线圈。当由原线圈(L1)产生的磁通量φA与次级线圈(L2)链接(interlink)时,由于通过互感在次级线圈(L2)中流动有相抵 原线圈(L1)的磁通量那样的电流,所以磁通量明显变为0。即,理想上变压器的相互电感M为0。 
但是,实际上在原线圈(L1)中存在有漏磁通量φB,在次级线圈(L2)中存在有漏磁通量φC。由于原级侧的漏磁通量φB而产生原级侧漏电感LQ,由于次级侧的漏磁通量φC而产生次级侧漏电感LT。另外,虽然在理论上认为存在有理想的变压器,但与漏电感的模型(model)没有关系,可以忽略不计。 
图9(A)至图9(D)是用于说明谐波谐振电路的构成和动作的图。如图9(A)所示,在次级线圈(L2)中连接有谐波谐振用的电容器C2。这时的变压器的等效电路为如图9(B)所示。由于为送电之前,所以次级侧的负载(RL)处于未连接状态。另外,如上所述,由于相互电感实质上为0,所以可以忽略。另外,由于原级侧的漏电感(LQ)和次级侧的漏电感(LT)被串联地连接,所以合成两者的电感变为(LQ+LT)。因此,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可以如图9(C)所示地变形。 
如图9(C)所示,虽然构成有SY1和SY2两个谐振电路,但在这里忽略SY1,仅注目于SY2。另外,原线圈(L1)的驱动信号(VD)的驱动频率(fd)的奇数次谐波如图9(D)所示。在这里,注目于5次谐波(5fd)(但是并不仅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E)的下侧的公式所示,设定电容器C2的电容值,以使谐振电路SY2的谐振频率fs与原线圈(L1)的驱动频率的5次谐波(5fd)一致。据此,谐振电路SY2成为与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5次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波谐振电路。因此,图9(C)的谐振特性成为如图9(E)所示,在频率轴上的5fd的位置上获得谐波谐振的峰值。
如上所说明,漏电感是未链接的漏磁通量产生出的电感,该漏磁通量的量因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同。 
因此,例如在用图9说明的谐波谐振电路SY2中,如果以两个线圈位置一致时的漏电感为前提来设定电容器C2的电容,则该谐波谐振电路SY2成为在原线圈及次级线圈的位置一致时生成谐波谐振的谐波谐振电路,如果以两个线圈位置一致时的漏电感为前提来设定电容器C2的电容,则该谐波谐振电路SY2成为在原线圈(L1)及次级线圈(L2)的位置一致时生成谐波谐振的谐波谐振电路。 
图10(A)、图10(B)是用于对两个线圈偏离规定距离R时生成谐振的谐波谐振电路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0(A)所示,如果以在两个线圈(L1、L2)的中心位置偏离距离R时的漏电感(φB和φC)为前提来设定电容器C2的电容,则该谐波谐振电路SY2成为在原线圈(L1)及次级线圈(L2)变为偏离规定距离R的位置关系时生成谐波谐振的谐波谐振电路。 
即,如图10(B)所示,在将偏离规定距离R时的漏电感设定为LQ(R)、LT(R)时,如果设定电容器C2的电容值以使满足图10(B)的下侧所示的公式,则谐波谐振电路SY2在原线圈(L1)及次级线圈(L2)变为偏离规定距离R的位置关系时生成谐波谐振。 
图11(A)至图11(D)是用于说明相对于次级线圈扫描(scan)原线圈时的、获得谐波谐振峰值的位置的图。如图11(A)所示,将原线圈(L1)的中心设定为PA1,并将次级线圈(L2)的中心设定为PA2。
如图11(A)所示,以从左侧向次级线圈(L2)直线状地扫描原线圈(L1)的情况为例。这时,如图11(B)所示,当原线圈(L1)靠近次级线圈(L2)且两个线圈的距离为R时,可以获得谐波谐振峰值,同样,如图11(C)所示,在原线圈(L1)远离次级线圈(L2)时也生成谐波谐振峰值。 
在这里,当以设定与处在静止状态下的次级线圈(L2)交叉的所有的轴,且在其轴上扫描原线圈(L1)的情况为例时,如图11(D)所示,谐振峰值在从次级线圈(L2)的中心点PA2偏离距离R的圆周上的位置上获得。即,如果将获得谐波谐振峰值的位置设定为W,则W与次级线圈(L2)的最外侧的圆一致。 
图12是表示在原线圈向次级线圈靠近时的原线圈的电感的变化例、及从谐波检波电路获得的谐波电压的变化例的图。图12的上侧所示的图与图7相同。如图12的下侧所示,基于谐波检波电路25的谐波谐振峰值在两个线圈的相对位置偏离距离R(=相对距离d5)时获得。因此,能够通过与谐波峰值检测用的阈值电压(V2)的比较,检测出其谐波峰值。 
另外,如以上在图7中说明,当两个线圈的中心间的距离为L(=相对距离d2)时,能够通过因原线圈的电感上升而引起的线圈端电压(线圈电流)的减少来检测出次级线圈的靠近。与图12相比显然R(生成谐波谐振峰值的距离)<L(靠近检测距离)。即,利用靠近检测来检测次级线圈进入到距离L的范围中,且利用谐波检波来检测两个线圈成为距离R的位置关系。 
另外,不排除R=0的情况。即,如果当R=0时(也就是两个线圈的位置一致时)生成谐波谐振,则能够以其谐波峰值作为指标,通过基于原级侧设备的手动的移动来进行两个线圈的位置调整,或 者能够根据有无该谐波峰值来检测次级侧设备的取下(leave),这是实用的。但是,当进行后述的正交二轴检索时,需要设定R>0。 
(基于正交二轴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 
使用图13~图16,对基于正交二轴检测的次级线圈位置的检测进行说明。图13~图15是用于说明基于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定位方法的图。 
在图13中,次级线圈(L2)被设置在原线圈移动范围Z内。如图1所示,如果将次级侧设备510的设置范围限定在改变颜色后的Z1区域内等的话,则次级线圈(L2)必然被设置在原线圈移动范围内。如上所述,若间歇地驱动原线圈,则由于可以检测出次级线圈(L2)的靠近,所以接下来,图2的送电侧控制电路22向致动器控制电路37指示以执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正交二轴检索。下面,进行具体说明。此外,如图所示地设定基于XY轴的XY平面,且可以通过图2的运算电路35来求得该XY平面上的座标位置。此外,如上所述,原线圈(L1)及次级线圈(L2)都是半径R的圆形线圈,当两个线圈的中心(PA1和PA2)间的距离为R时可以获得谐波峰值。 
首先,如图13所示,致动器控制电路37驱动致动器720、730并使原线圈(L1)沿与次级线圈交叉的第一轴(J1)移动,执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第一扫描(步骤(S1))。 
此时,在PQ1、PQ2这两点,产生谐波谐振峰值(步骤(S2)、步骤(S3))。运算电路35求得连接PQ1和PQ2这两点的线段的中点的座标PQ3(步骤(S4))。
接下来,如图14所示,致动器控制电路37驱动致动器720、730并使原线圈(L1)沿第二轴(J2)移动,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的位置的第二扫描(步骤(S5)),其中,该第二轴与第一轴(J1)正交且通过在第一扫描中求得的中点PQ3。此时,在PQ4、PQ5这两点产生谐波谐振峰值(步骤(S6)、步骤(S7))。运算电路35求得连接PQ4及PQ5这两点的线段的中点的座标PQ6(步骤(S8))。 
求得的座标PQ6表示次级线圈(L2)的中心PA2的位置。即,据此,可以求得次级线圈(L2)的中心位置。 
接下来,如图15所示,使原线圈(L1)向J3方向移动,原线圈(L1)的中线PA1重叠于次级线圈(L2)的中心PA2(步骤(S9))。如上所述,可以自动地进行线圈间的极高精度的位置调整。 
图16汇总示出了以上的步骤。图16是表示利用正交二轴检索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及原线圈的定位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此外,在图16的流程图中也包括次级线圈的靠近检测动作。但是,并不是必须的而是可以省略靠近检测。 
如图所示,首先,进行原线圈的间歇驱动,并通过原线圈的电感的上升来检测次级侧设备(次级线圈)的靠近(步骤ST1)。当检测出次级线圈向规定区域进行的设置(次级线圈的靠近)时,接下来进行沿第一扫描线轴的第一扫描(步骤ST2)。 
在第一扫描中,可以获得两点的谐波检测信号峰值(谐波谐振峰值)(步骤ST3),接着,通过运算来求得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中点的座标(步骤ST4)。
然后,进行沿通过求得的中心座标且与第一扫描线轴正交的第二扫描线轴的第二扫描(步骤ST5)。通过该第二扫描,可以获得两点的谐波检测信号峰值(谐波谐振峰值)(步骤ST6)。 
求得连接通过第二扫描求得的两点的线段的中点的座标(步骤ST7)。求得的中点座标是次级线圈(L2)的中心位置的座标。 
沿求得的次级线圈的中心位置移动原线圈(L1)的中心(步骤ST8)。据此,原线圈(L1)和次级线圈(L2)之间的位置调整结束。 
(XY载物台的构成例和动作) 
接着,对XY载物台的构成例和动作进行说明。图17是表示XY载物台的基本构成的立体图。 
如图16所示,XY载物台702包括一对导轨100、X轴滑块(slider)200、以及Y轴滑块300。在这些中使用的材料诸如为铝、铁、花岗岩(granite)以及陶瓷等。 
一对导轨100具有相互对置的导槽110,沿X轴方向延伸平行地设置。一对导轨100被固定在未图示的平台上。 
在一对导轨100之间卡合有X轴滑块200。X轴滑块200为矩形平板状,其两端部分分别嵌入对置的导槽110中且卡合,沿导槽110容许X轴方向的移动,但限制Y轴方向的活动。因此,X轴滑块200能够沿一对导轨100沿X轴方向作往返运动。 
另外,也可以将设置在导轨100上的导槽110设置在X轴滑块200侧,在导轨100侧设置嵌入在X轴滑块200上设置的导槽的凸条。导轨100和X轴滑块200之间的卡合部分只要是以3个面支撑即可,无需限制导槽的形状。
为了围住X轴滑块200而安装有Y轴滑块300。Y轴滑块300截面大致为“コ”字型,以使与矩形平板状的X轴滑块200的截面形状一致。其大致“コ”字型的Y轴滑块300的开口部分向内侧折回。另外,Y轴滑块300的上部也可以开口,甚至还可以为不全部开口的截面大致“口”字型的滑块。 
由此,与导槽110卡合的X轴滑块20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由Y轴滑块300支撑上面、侧面及下面三个面。而且,Y轴滑块300通过安装在X轴滑块200上,从而相对于X轴滑块200,被限制X轴方向的活动,当X轴滑块200在X轴方向上移动时,伴随于此,在X轴方向上移动。此外,相对于X轴滑块200,可以容许Y轴方向的活动,相对于X轴滑块200,可以在Y轴方向上移动。X轴滑块200不仅进行滑动,还兼作对X轴滑块200使Y轴滑块300在Y轴方向上移动的导向装置。此外,Y轴滑块300的上部成为载入使XY轴活动的对象的顶板(可动主面)。 
如图所示,在作为顶板的Y轴滑块300的主面上安装有包括原线圈(圆形的卷线线圈)L1、及被IC化后的送电控制装置20的送电装置10。 
此外,在图17的XY载物台702上,使用高精度的直线电动机作为驱动源。另外,也可以使用滚珠螺杆结构来代替直线电动机。 
使X轴滑块200移动的X轴直线电动机600设置在一对导轨100之间。通过将安装在棒状的定子610上的X轴直线电动机600的可动元件620固定在X轴滑块200的下部,从而将X轴滑块200设定为往复自由状态。
另外,Y轴滑块300通过Y轴直线电动机700被往返驱动。在X轴滑块200上设有凹部210,在其凹部210上收容有Y轴直线电动机700。通过这样,可以抑制载物台(stage)的高度。 
X轴直线电动机600及Y轴直线电动机700分别相当于图2所示的X方向致动器720及Y方向致动器730。 
在这样的XY载物台702上,通过安装有送电装置10来构成送电侧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的送电机构)704,其中,该送电装置10包含原线圈(圆形的卷绕线圈)L1及被IC化后的送电控制装置20。 
而且,如图1(B)所示,送电侧装置704被埋入在具有水平的平面的构造物(例如案台等)的内部。由此,可以实现与第二代的无触点输电系统对应的如下送电侧装置704:可以自动地移动原线圈的XY平面上的位置,以使对应放置在概略位置上的次级侧设备(便携式终端等)的次级线圈位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送电控制装置20间歇地驱动原线圈,并不断地监视是否产生因原线圈电感的上升而引起的线圈端电压(电流)的减小。而且,如果检测出次级侧设备的靠近(是次级侧设备载置在规定区域Z1内),则例如,可以进行原线圈位置的自动调整。因此,可以自动进行次级侧设备的靠近检测及原线圈的位置调整,不会产生一切用户的麻烦。但是,不排除不进行靠近检测的情况、或通过手动调整原线圈的情况。 
以上,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变形及应用。即,只要在没有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至少有一次与更广义或同义不同术语(低电位侧电源、电子设备等)同时记载的术语(GND、便携式电话机/充电器等),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何地方可以替换成广义和同义不同的术语。另外,本实施例及变形例的全部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控制装置、受电装置的构成及动作、和在原级侧的次级侧的负载检测的方法也并不限定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说明的这些内容,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的实施例,例如,可以获得如下的效果。但是以下的效果未必同时获得,以下列举的效果不被作为对本发明进行不当地限定的依据。 
(1)即使次级侧设备被设置在概略的位置,由于原线圈自动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所以可以实现通常的适当送电。 
(2)由于不影响次级侧设备的大小、形状及设备设计等,且可实现正常的输电,所以进一步提高无触点输电系统的通用性。 
(3)由于次级侧设备的设计的随意度没有任何限制,所以不产生次级侧设备的制造商的负担。 
(4)由于不用特别的电路(位置检测元件等),而是活用无触点输电系统具有的电路构成来检测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结构不复杂化,且易于实现。 
(5)可以进行使用原线圈的区域频率的谐波谐振的、极高精度的线圈位置检测。
(6)还可以实现具有用于实现谐波谐振的新结构的受电装置。 
(7)可以获得利用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奇数次谐波的谐振的、新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和原线圈定位方法。 
(8)例如在具有水平面的平面的构造物(例如案台)的规定区域上载置有便携式终端等,从而可以自动地调整原线圈的位置并进行充电等,能够实现极高的通用性及便利性的次世代(第二代)的无触点输电系统。 
本发明发挥了如下效果:提供了通用性及便利性进一步提高的次世代无触点输电系统,因此,尤其作为送电控制装置(送电控制IC)、送电装置(IC模块等)、送电侧装置(包括送电装置、致动器及XY载物台的原级侧构造体)、及无触点输电系统等是非常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L1  原线圈                   L2  次级线圈 
10  送电装置                 12  送电部 
14  波形监视电路             16  显示部 
20  送电控制装置             22  送电侧控制电路 
23  驱动时钟脉冲生成电路     24  振荡电路 
25  谐波检波电路             26  驱动器控制电路 
27  滤波电路                 28  波形检测电路
29  混频器                   31  检波电路 
33  A/D转换器                35  运算电路 
37  致动器控制电路           40  受电装置 
42  受电部                   43  整流电路 
46  负载调制部               48  供电控制部 
50  受电控制装置             52  受电侧控制装置 
56  位置检测电路             58  振荡电路 
60  频率检测电路             62  充满电检测电路 
90  次级侧设备的负载         92  充电控制装置 
94  蓄电池(次级电池)         702 XY载物台 
704 送电侧装置(原级侧构造体) 
710 致动器驱动器             720 X方向致动器 
730 Y方向致动器         PE(PE1、PE2)相对位置信号

Claims (14)

1.一种送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无触点输电系统中的送电装置中,其中,所述无触点输电系统从所述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原线圈及次级线圈以无触点的方式传输电力,所述送电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控制装置包括:
送电侧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向所述受电装置的送电;
运算电路,用于进行规定的运算并求得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以及
激励器控制电路,控制用于使所述原线圈在XY平面上的位置移动的激励器的动作,
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为了检测出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而扫描所述原线圈,
所述运算电路根据通过用于检测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所述规定的运算并求得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
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移动所述原线圈,以便所述原线圈的位置变为通过所述运算求得的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
其中,所述送电控制装置包括:谐波检波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
当所述原线圈的中心和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仅偏离规定距离且电磁耦合时,构成与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所述谐波检波电路检测基于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的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所述谐波的谐振峰值,
所述运算电路根据从所述谐波检波电路获得所述谐波的谐振峰值时的坐标位置数据进行规定的运算,并求得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都是圆形的线圈,
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所述激励器,并沿与所述次级线圈交叉的第一轴移动所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第一扫描,
所述运算电路在所述第一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第一线段的中点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线段是连接获得所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
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所述激励器,并沿第二轴移动所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第二扫描,其中,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正交且通过在所述第一扫描中求得的所述中点,
所述运算电路在所述第二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第二线段的中点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二线段是连接获得所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
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所述激励器,并移动所述原线圈,以便所述原线圈的中心位置变为在所述第二扫描中求得的所述中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次级线圈上连接有电容器,同时设定所述电容器的电容值,以便通过所述原线圈的中心和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仅偏离规定距离时的漏电感、和所述电容器构成与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所述谐波检波电路检
测基于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的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所述谐波的谐振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控制装置还包括:
靠近检测电路,根据所述原线圈的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来检测所述次级线圈靠近所述原线圈,
当通过靠近检测信号检测出所述次级线圈靠近所述原线圈时,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进行用于检测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线圈是带磁体的次级线圈,
由于所述带磁体的次级线圈的靠近,所述原线圈的电感增大,以规定频率驱动所述原线圈时的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减少,当所述靠近检测信号达到规定的阈值时,所述激励器控制电路进行用于检测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的扫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侧控制电路为了检测所述次级线圈的靠近,以所述规定频率间歇地驱动所述原线圈。
7.一种送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送电控制装置;以及
所述原线圈。
8.一种受电装置,是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原线圈及次级线圈以无触点的方式传输电力的无触点输电系统的受电装置,所述受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次级线圈;以及
连接于所述次级线圈的电容器,
设定所述电容器的电容值,以便通过所述原线圈的中心和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为仅偏离规定距离R的位置关系时的漏电感、和所述电容器构成与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其中,R>0,
所述原线圈的中心在从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偏离所述规定距离R的圆周上的位置时,获得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波谐振峰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受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次级线圈是带磁体的次级线圈,在由于所述带磁体的次级线圈靠近所述原线圈,从而在所述送电装置侧检测出所述靠近时的所述原线圈的中心和所述次级线圈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设定为L的情况下,
所述规定距离R满足0≤R<L的关系。
10.一种无触点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电装置;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电装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受电装置。
12.一种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所述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是无触点输电系统中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其中,所述无触点输电系统在从送电装置向受电装置经由电磁耦合的圆形的原线圈及圆形的次级线圈以无触点传输电力的同时,在所述次级线圈上连接有电容器,在所述原线圈的中心和次级线圈的中心仅偏离规定距离且电磁耦合时,通过漏电感和所述电容器构成与所述原线圈的驱动频率的谐波进行谐振的谐振电路,所述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的特征在于,
沿与所述次级线圈交叉的第一轴移动所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的位置的第一扫描,
在所述第一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第一线段的中点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一线段是连接获得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
激励器控制电路驱动激励器,并沿第二轴移动所述原线圈,进行用于检测次级线圈位置的第二扫描,其中,所述第二轴与所述第一轴正交且通过在所述第一扫描中求得的所述中点,
在所述第二扫描中,通过运算求得第二线段的中点的坐标,其中,所述第二线段是连接获得所述谐波检波电路的检波信号的峰值的两点中的各点的线段,据此,检测出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
13.一种原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原线圈移动到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检测出的所述次级线圈的位置,据此,相对于所述次级线圈定位所述原线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原线圈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所述次级线圈位置检测方法之前,为了检测带有磁体的所述次级线圈的靠近,以规定频率间歇地驱动所述原线圈,
由于带磁体的所述次级线圈的靠近,所述原线圈的电感增大,以规定频率驱动所述原线圈时的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减少,以根据所述线圈端电压或线圈电流生成的靠近检测信号达到规定的阈值为条件,进行所述原线圈位置的定位方法。
CN2008102114868A 2007-09-26 2008-09-26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Active CN1014257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49442 2007-09-26
JP2007249442A JP4600453B2 (ja) 2007-09-26 2007-09-26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受電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電子機器、2次コイル位置検出方法および1次コイルの位置決め方法
JP2007249442 2007-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5703A CN101425703A (zh) 2009-05-06
CN101425703B true CN101425703B (zh) 2012-08-29

Family

ID=4047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14868A Active CN101425703B (zh) 2007-09-26 2008-09-26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80338B2 (zh)
JP (1) JP4600453B2 (zh)
CN (1) CN1014257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8127B2 (ja) * 2008-11-17 2013-10-0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給電システム
CN103208847B (zh) 2008-12-12 2016-08-03 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 一种非接触充电站
KR20100074595A (ko) * 2008-12-24 2010-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RU2011132944A (ru) * 2009-01-06 2013-02-20 Эксесс Бизнесс Груп Интернешнл Ллс Индуктивный источник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US8237313B2 (en) * 2009-04-08 2012-08-07 John Ruoc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electric power
JP5510032B2 (ja) * 2009-05-14 2014-06-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装置
KR20120099571A (ko) 2009-06-25 2012-09-11 다나신덴기가부시키가이샤 2차원 이동 기구를 탑재한 무접점 충전기
US9318897B2 (en) * 2009-07-21 2016-04-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ducing corrup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KR20110034773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도성 결합 방식을 이용한 무선 충전기
JP5664019B2 (ja) * 2009-10-28 2015-02-04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給電装置、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を利用したテーブルと卓上ランプ
US8829727B2 (en) * 2009-10-30 2014-09-09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able and table lamp using the same
US8547057B2 (en) * 2009-11-17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KR20120081195A (ko) * 2009-12-07 2012-07-18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자계 공명 송전 장치, 및, 자계 공명 수전 장치
JP5563346B2 (ja) * 2010-03-29 2014-07-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波形モニタ回路
US8928450B2 (en) * 2010-06-10 2015-01-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ransformer assembly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CN102315692B (zh) * 2010-06-29 2013-09-18 富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功率无线感应式电源供应器的电源传输方法
JP5538124B2 (ja) * 2010-08-03 2014-07-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内蔵機器の無接点充電方法
US8772977B2 (en) 2010-08-25 2014-07-08 Tdk Corporation Wireless power feede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able and table lamp using the same
KR101179542B1 (ko) * 2010-08-26 2012-09-04 한국과학기술원 휴대기기용 무선급전기, 휴대기기용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및 휴대기기용 무선급전기의 동작 방법
KR101176024B1 (ko) * 2010-08-26 2012-08-24 한국과학기술원 무선급전기, 무선집전기, 무선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기록매체, 무선급전기의 동작 방법 및 무선집전기의 동작 방법
JP2012130139A (ja) * 2010-12-14 2012-07-05 Tanashin Denki Co 磁気誘導式コイル移動型無接点充電器
JP2012143091A (ja) * 2011-01-04 2012-07-26 Kimitake Utsunomiya 遠隔無線駆動充電装置
JPWO2012141080A1 (ja) * 2011-04-12 2014-07-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内蔵機器の無接点充電方法
KR20140036197A (ko) 2011-06-07 2014-03-25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접촉 급전 시스템, 비접촉 급전 장치, 비접촉 급전 프로그램 및 비접촉 급전 방법
JP5720780B2 (ja) * 2011-06-09 2015-05-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車両、および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03619641B (zh) * 2011-06-20 2016-06-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接触受电装置、非接触送电装置以及非接触送受电系统
KR101832331B1 (ko) * 2011-06-29 2018-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들 간의 무선 전력 전송 및 통신
CN103959602B (zh) * 2011-10-21 2018-05-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无源负载的静态或动态调整的负载阻抗检测
JP6002931B2 (ja) * 2011-12-07 2016-10-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車載用充電器
JP5885570B2 (ja) * 2012-04-13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無線電力伝送装置、無線電力伝送方法、無線電力伝送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615669B1 (ko) * 2012-10-11 2016-05-11 파워매트 테크놀로지스 엘티디. 디지털 메시지들을 동시에 송신하기 위한 유도 전력 송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TW201415749A (zh) * 2012-10-12 2014-04-16 Espower Electronics Inc 多機型無線電源供應系統
JP6173057B2 (ja) * 2013-06-11 2017-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給電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WO2015008462A1 (ja) * 2013-07-18 2015-01-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無接点充電装置と、そ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自動車
WO2015015495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Efficiency monitor for inductive power transmission
US9425640B2 (en) * 2013-09-26 2016-08-23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inductive charging and localization through using multiple primary inductive coils to detect the induced voltage of a secondary inductive coil
US10110075B2 (en) * 2013-11-14 2018-10-23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power transmitters across a wireless power coupling
US9680309B2 (en) * 2013-11-21 2017-06-13 Active-Semi, Inc. Auto load switch detection fo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CN103825368B (zh) * 2013-12-06 2016-01-20 浙江大学 无接触传能线圈自动寻向装置
JP6228499B2 (ja) * 2014-03-28 2017-11-08 株式会社Soken 直動ロボットの無線給電装置
US20170194815A1 (en) * 2014-05-08 2017-07-06 Powermat Technologies Ltd. Unified inductive digital protocol
WO2016116985A1 (ja) * 2015-01-21 2016-07-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6518793B2 (ja) * 2016-01-04 2019-05-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力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電力線通信装置を備えた電子制御装置
CN108447651B (zh) * 2018-06-08 2023-07-11 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集成可变匝数比变压器
JP6951373B2 (ja) * 2019-02-22 2021-10-20 株式会社Soken 受電機器
CN112152325B (zh) * 2019-06-28 2023-06-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线圈位置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1296550B2 (en) * 2019-07-23 2022-04-05 Aira, Inc. Detection of device removal from a surface of a multi-coil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O2021022817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位置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60411B (zh) * 2020-09-09 2022-09-16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对位方法、系统及充电底座
CN113162247A (zh) * 2021-01-21 2021-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自动对位方法及充电底座
CN113162255B (zh) * 2021-04-02 2022-05-2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线圈对位方法和充电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3744B1 (en) * 1999-11-01 2004-10-12 Anthony Sabo Alignment independent and self align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938933A (zh) * 2004-03-30 2007-03-28 株式会社大福 非接触式供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2212A (ja) * 1995-12-25 1997-07-11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自動充電装置
JP2000092615A (ja) 1998-09-09 2000-03-31 Harness Syst Tech Res Ltd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充電カプラーの位置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1155944A (ja) 1999-11-26 2001-06-08 Toshiba Corp 非接触充電装置、電子機器、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非接触充電方法
JP2002152997A (ja) * 2000-11-09 2002-05-24 Nippon Baruufu Kk 高周波形リモート電源供給装置
JP3906722B2 (ja) * 2002-03-26 2007-04-1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4222115B2 (ja) 2003-06-13 2009-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JP2006060909A (ja) 2004-08-19 2006-03-02 Seiko Epson Corp 非接触電力伝送装置
DE112006002299T5 (de) * 2005-09-01 2008-06-26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Saitama University Kontaktfreie Stromzuführvorrichtung
JP2007155554A (ja) * 2005-12-06 2007-06-21 Fujitsu Ltd Rfidタグの位置を検出する位置検出装置
JP2010522534A (ja) * 2007-03-22 2010-07-01 パワーマット リミテッド 信号転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3744B1 (en) * 1999-11-01 2004-10-12 Anthony Sabo Alignment independent and self align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CN1938933A (zh) * 2004-03-30 2007-03-28 株式会社大福 非接触式供电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92615A 2000.03.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00453B2 (ja) 2010-12-15
US20090079269A1 (en) 2009-03-26
JP2009081945A (ja) 2009-04-16
CN101425703A (zh) 2009-05-06
US7880338B2 (en) 201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5703B (zh)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
CN101399464B (zh)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无触点输电系统及次级线圈的定位方法
CN101425702B (zh) 与无触点电力传送对应的结构物
CN105393432B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送电装置
Chen et al. Hybrid topology with configurable charge current and charge voltage output-based WPT charger for massive electric bicycles
Liu et al. Dynamic wireless charging for inspection robots based on decentralized energy pickup structure
CN101971458B (zh) 平面型电池充电系统
CN101436791B (zh) 送电控制装置、送电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EP2043226A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power-transmitting-side device, and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Deng et al. Edge position detection of on-line charged vehicles with segmental wireless power supply
CN103988392A (zh) 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
CN104113144B (zh) 支持多负载的无线馈电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105515216A (zh) 无线传输电力的设备和方法
CN102798747A (zh) 无线电流传感器
CN102377251A (zh) 电力传送系统
US20150171820A1 (en)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WO2013031589A1 (ja) 電池充電器と充電台、及び電池充電器
Pickelsimer et al. Simulation of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Boscaino et al. A wireless battery charger architecture for consumer electronics
CN104377841A (zh) 一种三相无线供电系统负载位置检测及控制方法
CN105071551A (zh)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N104953724A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及轨道玩具车
CN204633480U (zh) 一种多频工作的无线电能传输发射端电路
CN106864293B (zh) 一种低辐射高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JP2013027082A (ja) 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0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hamiri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