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3256A -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3256A
CN101423256A CNA2008102341471A CN200810234147A CN101423256A CN 101423256 A CN101423256 A CN 101423256A CN A2008102341471 A CNA2008102341471 A CN A2008102341471A CN 200810234147 A CN200810234147 A CN 200810234147A CN 101423256 A CN101423256 A CN 101423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ooh
nano granule
beta
preparation
granule susp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3414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照东
张平平
魏成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81023414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232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423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32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Iron (AREA)

Abstract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强化传热介质,特别是一种稳定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先配制三氯化铁和尿素的水溶液,其中,三氯化铁和尿素的物质量比为6∶1;再将所述水溶液放入密闭的聚四氟乙烯反应器中,在80±2℃温度条件下反应至结束,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本发明不添加任何稳定剂,生成的β-FeOOH颗粒小、均匀、稳定性好。本发明方法所须生产设备少,操作步骤简单,成本低,除原料外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所以较适宜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传热介质,特别是一种稳定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颗粒悬浮液是指把金属或非金属纳米颗粒分散到水、醇、油等传统换热介质中,制备成均匀、稳定、高导热的新型换热介质。在流体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显著提高液体的导热系数和热交换系统的传热性能。显示了纳米颗粒悬浮液在强化传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热交换设备的传热负荷和传热强度日益增大,热交换设备的尺寸限制及使用环境也日益苛刻,热交换设备的高效、低阻、紧凑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体积小、质量轻、传热性能好的高效紧凑式热交换设备,满足高负荷和特殊条件下的传热要求。研制高传热性能的新型换热介质已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将纳米材料应用于强化传热领域,研究新一代高效传热介质。
在本发明之前,用于制备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称为“一步法”和“两步法”。所谓“两步法”是指首先制备固体纳米颗粒,然后将其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该方法实验过程较复杂,制备成本高,制得的悬浮液稳定性差。同时,在液体介质中需要加入稳定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一步法”是指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获得纳米颗粒悬浮液。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悬浮液稳定性好。但其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所用反应物价格高(如金属的羰基配合物等),同时需要加入稳定剂。所以,目前上述两种制备方法实现工业化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制备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的新的制备稳定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三氯化铁和尿素的水溶液,其中,三氯化铁和尿素的物质量比为6:1。
2)将所述水溶液放入密闭的聚四氟乙烯反应器中,在80±2℃温度条件下反应至结束,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
另外,水溶液中三氯化铁浓度范围为15mM~60mM。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不添加任何稳定剂,通过“一步法”制备了稳定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巧妙的利用了尿素的水解。既能够有效控制三氯化铁的水解,使生成的β-FeOOH颗粒小、均匀;同时由于尿素的水解产物NH3的存在,使得β-FeOOH颗粒分散均匀,制得的纳米颗粒悬浮液稳定性好。所制备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在一个月时间内,无聚沉现象发生。本发明方法所须生产设备少,操作步骤简单,成本低,除原料外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所以较适宜工业化生产。产品具有高稳定性和高效的传热特性,有望用作新的高效传热介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述配制成的水溶液中三氯化铁浓度范围为15mM~60mM。目的是有效控制所制备的悬浮液中β-FeOOH纳米颗粒的浓度。
另,原料采用含六个结晶水的三氯化铁,目的是原料方便、易得,有利于工业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固体β-FeOOH粉末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β-FeOOH粉末产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照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β-FeOOH粉末产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照片。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β-FeOOH粉末产品的透射电镜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按物质量比6:1,分别称取含六个结晶水的三氯化铁0.2021g(0.750mmol)和尿素0.0074g(0.125mmol),同时溶解于50ml二次蒸馏水中。
2、将上述溶液加入配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水热釜中,在80℃反应5h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稳定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悬浮液的照片由佳能610型数码相机拍摄。产品的结构与物相鉴定采用德国Bruker AXS D8 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Cu Kα辐射,λ=1.54056
Figure A200810234147D0005114304QIETU
,40kV,200mA)进行测定。采用JEM-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与颗粒大小进行观察。
试验结果表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备的均匀、稳定的悬浮液。
图2: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其所有X-射线衍射峰从左到右分别对应于β-FeOOH的(200)、(310)、(400)、(211)、(301)、(411)、(600)、(521)、(002)和(541)晶面,说明实施例1所制产品为高纯度β-FeOOH。
图3: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β-FeOOH产品的透射电镜照片。从该图可知,所制β-FeOOH产品为梭形颗粒,长度70nm~120nm,宽度15nm~30nm。
实施例2:
1、按物质量比6:1,分别称取含六个结晶水的三氯化铁0.4042g和尿素0.0148g(0.250mmol),同时溶解于50ml二次蒸馏水中。
2、将上述溶液加入配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水热釜中,在80℃反应5h后,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稳定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悬浮液的照片由佳能610型数码相机拍摄。产品的结构与物相鉴定采用德国Bruker AXS D8 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Cu Kα辐射,λ=1.54056
Figure A200810234147D0005114304QIETU
,40kV,200mA)进行测定。采用JEM-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与颗粒大小进行观察。
试验结果表明:
图4: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备的均匀、稳定的悬浮液。
图2: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与实施例1所制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完全相同。其所有X-射线衍射峰从左到右分别对应于β-FeOOH的(200)、(310)、(400)、(211)、(301)、(411)、(600)、(521)、(002)和(541)晶面,说明实施例2所制产品为高纯度β-FeOOH。
图5:本发明实施例2所制β-FeOOH产品的透射电镜照片。从该图可知,所制β-FeOOH产品为梭形颗粒,长度80nm~150nm,宽度15nm~40nm。
实施例3:
1、按物质量比6:1,分别称取含六个结晶水的三氯化铁0.6063g(2.250mmol)和尿素0.0222g(0.375mmol),同时溶解于50ml二次蒸馏水中。
2、将上述溶液加入配有聚四氟乙烯内胆的水热釜中,在80℃反应5h后,关掉电源,停止加热,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稳定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悬浮液的照片由佳能610型数码相机拍摄。产品的结构与物相鉴定采用德国Bruker AXS D8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Cu Kα辐射,λ=1.54056
Figure A200810234147D0005114304QIETU
,40kV,200mA)进行测定。采用JEM-2000EX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形貌与颗粒大小进行观察。
试验结果表明:
图6: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均匀、稳定的悬浮液。和图1、4比较,本实施例3所制备悬浮液的颜色明显变暗。表明悬浮β-FeOOH的量增加。
图2: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与实施例1所制产品的X-射线衍射图完全相同。其所有X-射线衍射峰从左到右分别对应于β-FeOOH的(200)、(310)、(400)、(211)、(301)、(411)、(600)、(521)、(002)和(541)晶面,说明实施例2所制产品为高纯度β-FeOOH。
图7: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β-FeOOH产品的透射电镜照片。从该图可知,所制β-FeOOH产品为梭形颗粒,长度90nm~140nm,宽度15nm~30nm。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本发明方法可以在环境友好、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应用比较简单的实验方法,合成了系列稳定性好的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

Claims (3)

1、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配制三氯化铁和尿素的水溶液,其中,三氯化铁和尿素的物质量比为6∶1。
2)将所述水溶液放入密闭的聚四氟乙烯反应器中,在80±2℃温度条件下反应至结束,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中三氯化铁浓度为15mM~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氯化铁为含六个结晶水的三氯化铁。
CNA2008102341471A 2008-11-04 2008-11-04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4232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341471A CN101423256A (zh) 2008-11-04 2008-11-04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2341471A CN101423256A (zh) 2008-11-04 2008-11-04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3256A true CN101423256A (zh) 2009-05-06

Family

ID=40614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341471A Pending CN101423256A (zh) 2008-11-04 2008-11-04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2325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317A (zh) * 2010-04-19 2011-10-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高效催化氧化水中医药类污染物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3710389A (zh) * 2013-11-25 2014-04-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磁性的Pd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
CN104374085A (zh) * 2014-10-17 2015-02-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火筒式加热炉
CN107732168A (zh) * 2017-09-15 2018-02-2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蛛网状石墨烯包裹β‑FeOOH纳米棒聚集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10506A (zh) * 2017-10-16 2018-04-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NaCl改性石墨烯网包覆β‑FeOOH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37345A (zh) * 2015-10-09 2018-06-08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羟基氧化铁纳米分散液
CN108288700A (zh) * 2018-01-25 2018-07-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PEDOT@β-FeOOH/rGO阵列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05319A (zh) * 2018-05-04 2018-09-07 辽宁大学 一种环保型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10960A (zh) * 2018-08-24 2018-11-30 合肥学院 一种β-FeOOH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665564A (zh) * 2019-01-22 2019-04-23 丹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β-FeOOH微米/亚微米球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8317A (zh) * 2010-04-19 2011-10-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高效催化氧化水中医药类污染物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CN103710389A (zh) * 2013-11-25 2014-04-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磁性的Pd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
CN103710389B (zh) * 2013-11-25 2015-12-3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磁性的Pd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方法
CN104374085A (zh) * 2014-10-17 2015-02-2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火筒式加热炉
EP3360850A4 (en) * 2015-10-09 2019-05-15 Nippon Soda Co., Ltd. Iron oxyhydroxide-NANO DISPERSION LIQUID
CN108137345B (zh) * 2015-10-09 2021-03-30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羟基氧化铁纳米分散液
CN108137345A (zh) * 2015-10-09 2018-06-08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 羟基氧化铁纳米分散液
JPWO2017061116A1 (ja) * 2015-10-09 2018-06-21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オキシ水酸化鉄ナノ分散液
US10781109B2 (en) 2015-10-09 2020-09-22 Nippon Soda Co., Ltd. Iron oxyhydroxide nanodispersion liquid
CN107732168A (zh) * 2017-09-15 2018-02-2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蛛网状石墨烯包裹β‑FeOOH纳米棒聚集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10506B (zh) * 2017-10-16 2020-02-2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NaCl改性石墨烯网包覆β-FeOOH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910506A (zh) * 2017-10-16 2018-04-1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NaCl改性石墨烯网包覆β‑FeOOH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88700B (zh) * 2018-01-25 2020-03-1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PEDOT@β-FeOOH/rGO阵列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88700A (zh) * 2018-01-25 2018-07-1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PEDOT@β-FeOOH/rGO阵列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05319A (zh) * 2018-05-04 2018-09-07 辽宁大学 一种环保型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10960A (zh) * 2018-08-24 2018-11-30 合肥学院 一种β-FeOOH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8910960B (zh) * 2018-08-24 2020-11-13 合肥学院 一种β-FeOOH纳米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665564A (zh) * 2019-01-22 2019-04-23 丹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β-FeOOH微米/亚微米球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3256A (zh) 一种β-FeOOH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Therm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and shape stability of phase-change materials using high-strength 3D graphene skeleton
Huang et al. Gd2O2S: Eu3+ and Gd2O2S: Eu3+/Gd2O2S hollow microspheres: Solvothermal preparation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CN105582909A (zh) 一种钨酸铋/膨胀石墨片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267810A (zh) 一种高致密度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块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hou et al.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solid-state-prepared (Y3− xCex) Al5O12 phosphor using the Taguchi method
CN104150541B (zh) 一种米粒状α-Fe2O3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0041895B (zh) 一种储热传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07333A (zh) 氧化锌纳米棒组成的花状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
CN105086301A (zh) 一种用于火电换热器的高导热ptfe管
CN109896546B (zh) 一种铵钨青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He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xagonal Bi2Te3 nanosheets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CN113943515A (zh)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铜纳米颗粒修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73289A (zh) 溶剂法制备镍基钴酸镁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Liu et al. Fe3O4/carbon-decorated graphene boosts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CN100581688C (zh) 一种纳米SiO2均匀包覆的Zn4Sb3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139862B (zh) 铜铟硒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01704557A (zh) β-FeOOH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6336220B (zh) 一种高致密度MgB2超导体的制备方法
CN109573964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作为模板制备纳米六方氮化硼颗粒的方法
CN109294571B (zh) 一种碳氮粉体黄色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Fan et al. Reduce synthesis temperature and improve dispersion of YAG nanopowders based on the co-crystallization method
CN102120594A (zh) 一种制备片状疏水性转印油墨用纳米氧化铝的方法
CN106281233A (zh) 一种氧化亚铜修饰碳纳米管/石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44385A (zh) 一种快速制备高性能CuInTe2基热电材料的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