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3847A - 电子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3847A
CN101403847A CNA2008101659970A CN200810165997A CN101403847A CN 101403847 A CN101403847 A CN 101403847A CN A2008101659970 A CNA2008101659970 A CN A2008101659970A CN 200810165997 A CN200810165997 A CN 200810165997A CN 101403847 A CN101403847 A CN 10140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pickup
pickup device
electronic image
air 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59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0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3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Stroboscope Apparatus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能容易地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和在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本发明涉及的数码相机具有:配置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中的摄像元件(12)、形成有将该内部空间(4a)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孔(9a)的通风部(9)、打开或关闭该通风部(9)的通风孔(9a)的闪光灯(6)。通风部(9)构成主壳体(4)的一部分并与内部空间(4a)邻接,通风孔(9a)位于数码相机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闪光灯(6)具有本发明涉及的数码相机的规定功能即对被摄体的照明功能,以从收纳部(7)伸出的方式弹出,使通风孔(9a)处于开放状态。

Description

电子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有摄像元件的电子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提高摄像元件散热性的散热结构的电子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出现了以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为代表、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等各种方式的电子摄像装置。电子摄像装置通常内置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通过透镜等光学系统使被摄体的光学像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上成像,通过该摄像元件的光电转换处理来取得(拍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另外,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将通过该摄像元件拍摄的被摄体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上。
并且,电子摄像装置内部的摄像元件能在设计规格所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最佳驱动,并拍摄高画质的图像。但是,摄像元件在驱动时产生的热会引起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伴随该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而产生暗电流等噪声。由该热引起的噪声会招致摄像元件的画质降低,进而摄像元件难以进行高画质摄像。
为了防止由于该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引起的噪声的恶劣影响,近些年来出现了这样的电子摄像装置,其引入了利用散热作用来冷却摄像元件的技术。例如存在如下2种数码相机:一种数码相机是通过相机主体内部的筒状体将设置于相机主体外壳的上部和下部的各通风孔连通起来形成空气流路,在该空气流路中产生利用了烟筒效果的空气流动,提高作为发热源的电子元件(CPU)的散热性(参见专利文献1);另一种数码相机在壳体内部收容有由蓄热材料形成的冷却部,通过从该冷却部释放的冷气对壳体内部的摄像元件等进行冷却(参见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85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94382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数码相机中举例说明的现有电子摄像装置中,形成在壳体的上部和下部的散热用通风孔始终处于朝装置外部打开的状态,因此经常难以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在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时会使装置结构变得复杂。并且,此处所说的非使用状态是指用户未使用(例如不进行操作)的放置或携带的状态。与此相对,所谓使用状态是指用户进行使用或操作的状态。
另外,在对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数码相机举例说明的现有电子摄像装置中,使通过外部的冷却装置预先冷却过的冷却部释放的冷气充满壳体内部,对摄像元件进行冷却,然而没有考虑到通过该冷气冷却摄像元件时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能容易地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和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配置于壳体内部的摄像元件;通风部,其构成上述壳体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具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将该该通风部邻接的上述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以及开闭部,其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以能打开或关闭上述通风孔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堵塞关闭了上述通风孔的状态下的上述开闭部与上述壳体的间隙。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驱动部,其进行将上述通风孔打开的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温度;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使上述驱动部进行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孔为多个。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通风部是向上述通风孔传导上述摄像元件的热的热传导部件。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是具有上述功能部的照明机构,上述功能部是对上述摄像元件所拍摄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发光部。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微多孔性部件,该微多孔性部件具有通风性和不透水性并覆盖上述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通过通风部形成有构成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壳体的一部分外壁,使通风部与该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配置将该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风部的通风孔,还构成为利用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开闭部来打开或关闭该通风部的通风孔,从而无需在壳体上另外追加仅打开或关闭通风部的通风孔的盖等,能够将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现有结构部用作开闭部,来打开或关闭通风部的通风孔。另外,利用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气体对流,能够容易地经由打开状态下的通风孔将该配置空间内的热释放到外部,另一方面,在没有使用该电子摄像装置时,通过该开闭部使通风孔处于关闭状态,能够防止液体从外部进入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对摄像元件进行冷却,并且能够防止液体进入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其结果,能够实现一种可容易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和非使用状态下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的电子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2是举例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通风部的散热作用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的示意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7是举例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举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其他方式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21:数码相机           2、22:相机主体
3:透镜单元               4:主壳体
4a:内部空间              5:连接部
6:闪光灯                 6a:发光部
7:收纳部                 8:密封部件
9:通风部                 9a:通风孔
10:释放按钮              11a:反射镜
11b:反射镜驱动部         12:摄像元件
13:电路基板              14:闪光灯驱动部
15:显示部                16:存储部
17、27:控制部            17a:图像处理部
18:电源部                19:电源开关
23:温度传感器            27b:判断处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且,下面举例说明数码相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图2是举例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1~3所示,作为该第1实施方式的电子摄像装置的数码相机1是单反数码相机(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其包括:具备摄像功能的相机主体2,和可拆装地安装于该相机主体2上的透镜单元(镜头单元)3。
相机主体2具有:构成相机主体2的大部分外形的主壳体4、用于将透镜单元3安装在主壳体4上的连接部5、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闪光灯6、收纳闪光灯6的收纳部7、堵塞闪光灯6与收纳部7的间隙的密封部件8、使主壳体4的内部与外部通风的通风部9、以及用于进行摄像操作的释放按钮10。另外,相机主体2具有:向取景器(未图示)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的反射镜11a、驱动反射镜11a的反射镜驱动部11b、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摄像元件12、电路基板13、以及驱动闪光灯6的闪光灯驱动部14。另外,相机主体2还具有:显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图像的显示部15、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部16、控制相机主体2的各构成部的控制部17、电池等电源部18、切换电源部18的导通断开的电源开关19。
透镜单元3是使用多个透镜和透镜框体等来实现的,通过主壳体4的连接部5安装在相机主体2上。具体而言,连接部5是环状的部件,与摄像元件12的位置对应地设置在形成于主壳体4正面侧的外壁部上的开口部处。透镜单元3的一端通过嵌合等方式安装在该连接部5上。这种情况下,透镜单元3配置成如下状态:其光轴贯穿主壳体4内部的摄像元件12的受光面中心部。这样通过连接部5安装在相机主体2上的透镜单元3经由连接部5内侧的开口部使来自被摄体的光在相机主体2的内部聚光,将被摄体的光学像成像在摄像元件12的受光面上。另外,该透镜单元3根据相机主体2的控制部17的控制进行驱动,调整在相机主体2的内部聚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光量,或者使被摄体对焦。
主壳体4构成相机主体2的壳体的大部分。即,相机主体2的壳体由后述的收纳部7和通风部9以及主壳体4形成。这种情况下,主壳体4和通风部9一体地形成,使得由通风部9形成主壳体4的上部外壁的一部分,在该主壳体4的上部外壁的外侧一体地形成有收纳部7。另一方面,在该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中配置有摄像元件12和电路基板13等内置部件(例如作为相机主体2的发热源的部件等)。该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是至少固定配置有摄像元件12的空间(即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
闪光灯6是对通过相机主体2的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机构,以能打开或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的方式设置在主壳体4上。具体而言,闪光灯6是内置了发光部6a的弹出型闪光灯,通过闪光灯驱动部14的作用,闪光灯6以从收纳部7弹起的方式伸出。在这样伸出(弹起)的状态下的闪光灯6处于打开通风部9的通风孔9a并能通过发光部6a照明被摄体的状态。即,闪光灯6通过进行用于执行数码相机1的规定功能(例如被摄体的照明功能)的弹出动作,从而使通风部9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发光部6a是执行数码相机1的规定功能即与摄像有关的功能的功能部的一个例子,对通过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体发出照明光(例如闪光),照亮该被摄体。另一方面,通过闪光灯驱动部14的作用,使处于该弹出状态的闪光灯6执行退回收纳部7内的动作。进行了这种退回动作的闪光灯6最终收纳于收纳部7内,并且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即,该闪光灯6作为对被摄体照明的照明机构发挥作用,并且还作为打开或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的开闭部发挥作用。
收纳部7是一体地形成于主壳体4上部侧的外壁部上的框体,与主壳体4一起地构成相机主体2的一部分壳体。该收纳部7将上述闪光灯6收纳在内部,并且保护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的发光部6a不受外力影响。密封部件8是弹性部件,设置在该收纳部7的内侧壁部(与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相对的壁部)上,如上所述,堵塞作为关闭通风孔9a的状态下的开闭部的闪光灯6和作为相机主体2的一部分壳体的收纳部7之间的间隙。该密封部件8在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内的状态下,可靠地防止水等液体经由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与收纳部7的间隙进入到相机主体2的内部的情形。
通风部9具有多个通风孔9a,通过这些多个通风孔9a使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与外部通风。具体而言,通风部9构成相机主体2的一部分壳体,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即摄像元件12的配置空间邻接。这种情况下,通风部9形成主壳体4的上部外壁的一部分并且形成收纳部7的底部。该通风部9在数码相机1的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具有多个通风孔9a。即,该通风部9上所形成的多个通风孔9a配置在数码相机1的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即主壳体4的上部侧,使相机主体2的外部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连通。在上述闪光灯6为弹出状态的情况下,通风部9通过多个通风孔9a使由于驱动状态下的摄像元件12或者控制部17等的发热而升温的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排放到外部。其结果,通风部9促进了从该内部空间4a向相机主体2外部的散热,并且抑制了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
反射镜11a配置在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中,将通过透镜单元3聚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光向相机主体2的取景器(未图示)侧反射。并且,该相机主体2的取景器设置在主壳体4的背面侧的规定位置(例如收纳部7的附近)。反射镜驱动部11b根据控制部17的控制来进行驱动,切换反射镜11a的面方向(镜面方向)。通过该反射镜驱动部11b的作用,反射镜11a作为初始状态,将面方向固定为向相机主体2的取景器侧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的方向,在由摄像元件12拍摄被摄体的图像的定时(具体而言是按下了释放按钮10的定时)内,由初始状态切换面方向,中止向取景器侧反射来自被摄体的光,并且使摄像元件12接收来自该被摄体的光。
摄像元件12是CCD或者CMOS等图像传感器,配置在主筐体4的内部空间4a内。具体而言,摄像元件12以安装在电路基板13上的状态固定配置于内部空间4a内。摄像元件12经由受光面来接收通过透镜单元3聚光的来自被摄体的光,将该接收的来自被摄体的光经过光电转换处理后生成图像信号。由该摄像元件12生成的图像信号与通过透镜单元3成像在摄像元件12的受光面上的被摄体的光学像对应。这样,摄像元件12拍摄被摄体的图像。摄像元件12将该生成的图像信号发送给控制部17。
电路基板13形成有为实现数码相机1的各种动作所需的电路,其配置于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内。该电路基板13例如安装有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等电子元件,将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具体而言是透镜单元3、释放按钮10、反射镜驱动部11b、摄像元件12、闪光灯驱动部14、显示部15、存储部16、电源部18和电源开关19)与控制部17电连接。
闪光灯驱动部14是使用致动器等来实现的,根据控制部17的控制来驱动闪光灯6。该闪光灯驱动部14进行驱动以使得收纳在收纳部7中的状态下的闪光灯8处于上述弹出状态,或者进行驱动以使得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8收纳在收纳部7中。
显示部15是使用液晶显示器等来实现的,以使显示画面从主壳体4的背面侧朝向外部的方式内置于相机主体2内。该显示部15显示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体的图像。存储部16存储由摄像元件12拍摄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并且,该存储部16既可以是内置于相机主体2中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闪速存储器等)或者硬盘等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可拆装地插入相机主体2的移动式存储介质。
控制部17是使用执行处理程序的CPU、预先存储了处理程序等的ROM、暂时存储各处理的运算参数等的RAM来实现的,该控制部17安装于电路基板13上。控制部17控制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的动作,且控制各构成部间的信号的输入输出。具体而言,控制部17根据来自电源开关19的输入信息来控制电源部18的导通断开状态的切换,在使电源部18为导通状态的同时,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的驱动以使得闪光灯6从收纳部7弹出。另外,控制部17根据来自释放按钮10的输入信息来控制透镜单元3的驱动,调整来自被摄体的光量和焦点,在按下释放按钮10的定时,控制部17控制反射镜驱动部11b使反射镜11a离开来被摄体的光的光路,并且使摄像元件12拍摄被摄体的图像。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7根据需要使发光部6a发出照明光,使摄像元件12拍摄被该照明光照明的被摄体的图像。
另外,控制部17具有图像处理部17a。图像处理部17a取得通过摄像元件12生成的图像信号,对该取得的图像信号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生成被摄体的图像数据。控制部17将通过该图像处理部17a生成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部16中,并且在显示部15上显示基于该被摄体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电源部18是可更换地插入相机主体2的一次电池或者二次电池,通过电源开关19的切换动作来切换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该电源部18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经由电路基板13等向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具体而言是透镜单元3、发光部6a、反射镜驱动部11b、摄像元件12、闪光灯驱动部14、显示部15、存储部16和控制部17等)提供电力。另一方面,电源部18为截止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对该数码相机1的各构成部的电力提供。
接着,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散热性能。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通风部的散热作用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数码相机1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闪光灯6以从收纳部7弹起的方式伸出,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成为打开状态。这种情况下,该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6不会使各通风孔9a朝数码相机1的外部开放所需程度之上的量。即,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6以不会妨碍经由各通风孔9a的、数码相机1外部与主壳体4内部空间4a间的通风的程度来覆盖通风部9,并打开各通风孔9a。
另一方面,安装在电路基板13上的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在驱动时发热。具体而言,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在对被摄体的图像进行拍摄时消耗电力进行驱动,伴随于此而发热。伴随该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的驱动而产生的热例如图4所示那样,从摄像元件12和电路基板13的表面向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释放。
这里,通风部9与配置有该摄像元件12等的内部空间4a邻接,该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位于数码相机1使用状态下的上方(参见图4)侧,并且在从该数码相机1的使用状态下以从下方向上方的方向将内部空间4a和外部连通。在闪光灯6使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该通风部9经由各通风孔9a将该内部空间4a内的热排放到数码相机1的外部。
即,通过摄像元件12和控制部17等的发热而升温的气体在该内部空间4a内进行对流,并且向数码相机1使用状态下的上方流动,即向通风部9流动。而且,该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即热)如图4所示,经由该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释放到数码相机1的外部。通风部9如此对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进行换气,从内部空间4a向数码相机1的外部释放热。其结果,通风部9能够实现数码相机1的散热性能,通过该散热性能来冷却内部空间4a内的摄像元件12,并且能够抑制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打开了该各通风孔9a的状态(即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6以不会妨碍经由各通风孔9a的、数码相机1的外部与内部空间4a间的通风的程度来覆盖通风部9(参见图4)。该弹出状态下的闪光灯6具有如伞或屋顶那样可抑制液体从数码相机1的外部向通风部9进入的功能,能够在经由各通风孔9a从内部空间4a向数码相机1的外部释放气体(热)的状态下,抑制水等液体从数码相机1的外部经由各通风孔9a进入到内部空间4a中。
接着,说明该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防滴性能。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的示意图。并且图5示出了从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观察到的数码相机1。
如图5所示,在数码相机1为非使用状态的情况下,闪光灯6进行向收纳部7退回的动作而收纳于收纳部7内,其结果,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关闭状态。另外,密封部件8会堵塞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与收纳部7之间的间隙。
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通过关闭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从而防止水等液体经由通风孔9a进入到主壳体4的内部(内部空间4a)。其结果,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能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数码相机1的防滴性能。进而,密封部件8堵塞该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与收纳部7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水等液体从数码相机1的外部进入收纳部7内部(具体而言是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通过该密封部件8的作用,收纳状态下的闪光灯6能进一步提高非使用状态下的数码相机1的防滴性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由通风部形成了构成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壳体的一部分外壁,使通风部与该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配置将该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风部的通风孔,还构成为:通过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开闭部(例如上述闪光灯6),打开或关闭该通风部的通风孔。因而无需在壳体上另外追加仅打开或关闭通风部的通风孔的盖等,能将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现有结构部用作开闭部,来打开或关闭通风部的通风孔。另外,利用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气体的对流,能容易地经由打开状态下的通风孔将该配置空间内的热释放到外部,另一方面,在该电子摄像装置未使用时,通过该开闭部使通风孔处于关闭状态,能够防止液体从外部进入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因此,能通过简易的结构对摄像元件进行冷却,并且能防止液体进入到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可容易实现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和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的电子摄像装置。
另外,该通风部的通风孔在该电子摄像装置的使用状态下、以从下方向上方的方向将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因此容易将在该配置空间内对流的气体(热)释放到上方的外部,由此能提高散热性能。
此外,由于通过密封部件对封闭了该通风部的通风孔的状态下的开闭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堵塞,所以能可靠地防止来自外部的液体进入通风部的通风孔中。由此,能可靠地防止液体经由该通风孔进入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能够可靠地实现非使用状态下的装置内部的防滴性能。
另外,由于该通风部的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的开闭部具有如伞或者屋顶那样的液体遮挡机构,因此即使该电子摄像装置处于使用状态,也能抑制液体经由该打开状态下的通风孔进入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将电源开关19切换到导通状态下的定时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并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然而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配置有摄像元件12的内部空间4a的温度,根据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
图6是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图7是举例说明该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6、图7所示,作为该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数码相机21具有相机主体22,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相机1的相机主体2。相机主体22具有控制部27以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数码相机1的控制部17,相机主体22还具有检测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的温度传感器23。其他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相同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符号。
温度传感器22检测上述摄像元件12的配置空间的温度。具体而言,温度传感器23配置在相机主体22的壳体内部、例如通风部9的内壁部上,检测该通风部9邻接的内部空间4a(即摄像元件12的配置空间)内的气体温度。该温度传感器23在数码相机21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位于内部空间4a的上部,因此检测该内部空间4a中对流的气体中温度较高的部分的温度。其结果,温度传感器23能够高效地检测由于摄像元件12或者控制部27等的发热而上升的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温度。温度传感器23将该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温度传送到控制部27。
控制部27是使用执行处理程序的CPU、预先存储了处理程序等的ROM、暂时存储各处理的运算参数等的RAM来实现的,并安装于电路基板13上。控制部27控制温度传感器23使其始终或者每隔规定时间检测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
另外,控制部27具有判断处理部27b。判断处理部27b依次取得由温度传感器23检测出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检测结果,每当从温度传感器23取得温度检测结果时,就判断所取得的温度检测结果所表示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是否在规定温度以上。具体而言,判断处理部27b具有按照摄像元件12的设计规格而预先设定的阈值,比较该阈值与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判断处理部27b在该温度检测结果所表示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在该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上升到规定温度以上。这种情况下,控制部27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使得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即控制部27根据判断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的判断处理部27b的判断结果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以取代根据来自电源开关19的输入信息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并且,该控制部27所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的控制部17相同。
这里,用于上述判断处理部27b的判断处理的阈值优选以摄像元件12的温度即将超过设计规格所规定的温度范围(以下称之为规定温度范围)之前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作为上限值,来设定为期望的温度值。判断处理部27b比较该阈值与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判断该温度检测结果所表示的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成为阈值以上的定时。控制部27在通过该判断处理部27b判断出的定时(内部空间4a内的温度为阈值以上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并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由此,控制部27能在摄像元件12的温度超过规定温度范围之前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其结果,能够在不使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到超过规定温度范围的温度的情况下冷却摄像元件12。
并且,随着与该温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阈值减小,控制部27能够在更早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驱动部14,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其结果,能够可靠地防止超过摄像元件12的规定温度范围的温度上升。另一方面,随着与该温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阈值接近上限值,控制部27使闪光灯驱动部14的控制定时延迟,减少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的次数或时间,同时能够使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抑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其结果,能够降低液体经由该各通风孔9a进入到内部空间4a。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温度,并比较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与规定的阈值,判断该配置空间内的温度是否处于规定温度以上,在判断为处于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通过开闭部使通风部的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除此之外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构成为相同。因此,能够在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以上的定时使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以取代第1实施方式的在使电源开关切换为导通状态的定时使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由此,能够驱动开闭部以减少通风部的通风孔处于打开状态的次数或时间,并且能可靠地将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内的温度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其结果能够实现如下电子摄像装置,其能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同时能提高使用时的防滴性能,而且能更可靠地将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抑制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并且,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利用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内的气体对流使热从打开状态下的各通风孔9a释放到外部,然而不限于此,还可以使通风部9吸收电路基板13的热来提高散热性。例如图8所示,通风部9通过铝或铜等具有较高导热性的导热部件形成,按照上述那样构成主壳体4的一部分上部外壁并与电路基板13接触。在使该电路基板13与端部接触的方式下的通风部9伴随摄像元件12或者控制部17的驱动而吸收电路基板13所产生的热。被该通风部9吸收的电路基板13的热传导到通风孔9a的附近,经由该通风孔9a释放到外部。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抑制摄像元件12的温度上升的散热性能。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将单反数码相机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例子,然而不限于此,本发明涉及的电子摄像装置能应用于在壳体内部内置摄像元件的各种方式的装置,例如,既可以是双反(所谓的紧凑型)数码相机,也可以是数码摄像机,还可以是具有摄像功能的移动电话或PDA。例如,本发明涉及的移动电话是图9所示的折叠式,在移动电话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壳体中内置有摄像部,在与构成该摄像部的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邻接的壳体的外壁部形成有通风孔。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移动电话中,通过使内置有作为执行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摄像部或者显示部等的壳体处于打开状态(即,从折叠状态成为打开状态),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时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形成于通风部9上的通风孔9a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然而不限于此,该通风孔9a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矩形等期望的形状。另外,该通风孔9a既可以是形成在通风部9上的缝,也可以是通过排列配置多个风扇而形成在各风扇之间的间隙。另外,通风孔9a在通风部9形成有1个即可,然而通过增加通风孔9a的数量或者截面面积也能提高散热性能。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打开或关闭通风孔9a的开闭部为弹出型闪光灯6的情况,然而不限于此,该开闭部只要是具有执行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的结构即可,例如可以是具有透镜的滑动式透镜罩,其中该透镜具有使来自被摄体的光集光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而使通风部9的各通风孔9a处于打开状态,然而还可以在该闪光灯6的内侧壁部(与通风部9对置的一侧的壁部)上与通风孔9a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突起部,将该突起部插入通风孔9a中来堵塞通风孔9a。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
再者,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在通风部9上形成了将主壳体4的内部空间4a和外部连通的通风孔9a,然而还可以利用具有通风性和不透水性的膜状或纤维状微多孔性部件等通风不透水性部件来覆盖通风孔9a。由此,能进一步提高电子摄像装置的防滴性能。
而且,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在将电源开关19切换到导通状态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然而还可以在将电源开关19切换到断开状态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使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也可以手动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孔9a。另外,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对控制部17输入指示信息的输入按钮,根据来自该输入按钮的指示信息,由控制部17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
此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在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为规定温度以上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然而还可以对温度传感器23的温度检测结果设定下限值,在温度检测结果为下限值以下的定时来控制闪光灯控制部14,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部9的通风孔9a,也可以手动将闪光灯6收纳在收纳部7中,关闭通风孔9a。
其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第1、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致动器等实现了闪光灯驱动部14,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可动式钩部和弹簧部件来实现闪光灯驱动部14。这种情况下,闪光灯驱动部14利用钩部使闪光灯6留在收纳部7内,并使弹簧部件变形,根据控制部的控制使该钩部离开闪光灯6,利用该弹簧部件的弹力使闪光灯6处于弹出状态。

Claims (7)

1.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配置于壳体内部的摄像元件;
通风部,其构成上述壳体的一部分且与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邻接,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上方侧具有通风孔,该通风孔将该通风部邻接的上述配置空间与外部连通;以及
开闭部,其具有执行该电子摄像装置的规定功能的功能部,以能打开或关闭上述通风孔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还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对关闭上述通风孔的状态下的上述开闭部与上述壳体之间的间隙进行堵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驱动部,其进行将上述通风孔打开的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
温度传感器,其检测上述摄像元件的配置空间的温度;以及
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结果,使上述驱动部进行上述开闭部的打开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孔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通风部是向上述通风孔传导上述摄像元件的热的热传导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部是具有上述功能部的照明机构,上述功能部是对上述摄像元件所拍摄的被摄体进行照明的发光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微多孔性部件,该微多孔性部件具有通风性和不透水性并覆盖上述通风孔。
CNA2008101659970A 2007-10-04 2008-10-06 电子摄像装置 Pending CN1014038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1253 2007-10-04
JP2007261253A JP2009094647A (ja) 2007-10-04 2007-10-04 電子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3847A true CN101403847A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37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659970A Pending CN101403847A (zh) 2007-10-04 2008-10-06 电子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94647A (zh)
CN (1) CN10140384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42A (zh) * 2009-07-06 2011-01-12 索尼公司 运动器的运动机构和成像装置
TWI724879B (zh) * 2020-04-27 2021-04-11 志勇無限創意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模組及包含其的食材處理裝置
CN11432626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变模块及反射式投影装置
CN115134503A (zh) * 2022-08-30 2022-09-30 苏州次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运动图像传感器
CN115299028A (zh) * 2020-03-13 2022-11-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机、相机机身及散热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82458A (ja) * 2009-10-09 2011-04-21 Olympus Corp 撮像ユニットの実装構造および製造方法
JP6782909B2 (ja) * 2014-09-10 2020-11-1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撮影器具及びパノラマ撮影装置
JP6830181B2 (ja) * 2016-09-07 2021-02-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851789B2 (ja) * 2016-11-11 2021-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42A (zh) * 2009-07-06 2011-01-12 索尼公司 运动器的运动机构和成像装置
CN115299028A (zh) * 2020-03-13 2022-11-0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机、相机机身及散热器
CN115299028B (zh) * 2020-03-13 2024-04-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相机、相机机身及散热器
TWI724879B (zh) * 2020-04-27 2021-04-11 志勇無限創意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模組及包含其的食材處理裝置
CN114326266A (zh) * 2020-09-30 2022-04-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调变模块及反射式投影装置
CN115134503A (zh) * 2022-08-30 2022-09-30 苏州次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运动图像传感器
CN115134503B (zh) * 2022-08-30 2022-11-01 苏州次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运动图像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94647A (ja) 2009-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3847A (zh) 电子摄像装置
JP7476289B2 (ja) 撮像装置
CN101203803B (zh) 具有冷却风扇的投影仪系统
CN101506731B (zh) 照相机快门
CN101676790B (zh) 照相机主体及具有其的摄像装置
CN101414101A (zh) 电子摄像装置
US10095090B2 (en) Imaging apparatus
JP2009071516A (ja) 電子カメラ
US11637950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2009071722A (ja) 電子カメラ
JP2010213000A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9060459A (ja) 撮像素子の発熱抑制方法、撮像素子の冷却方法、及び電子カメラ
JP2019179054A (ja) 撮像装置
JP5487897B2 (ja) 撮像装置
US1160157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a structure for dissipating heat
JP2022139640A (ja) 撮像装置
JP2009100295A (ja) 電子カメラ
JP2006094382A (ja) 電子機器、冷却装置、充電器、クレイドル、電子機器システム
JP2017034314A (ja) カメラの冷却システム
US20230266645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3319219A (ja) 電子カメラ
WO2013014719A1 (ja) 撮像装置
JP2011087021A (ja) 撮像装置
JP2021067800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マウントアダプタ、撮像システム
US20230164918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