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1668A - 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1668A
CN101401668A CNA2007103004682A CN200710300468A CN101401668A CN 101401668 A CN101401668 A CN 101401668A CN A2007103004682 A CNA2007103004682 A CN A2007103004682A CN 200710300468 A CN200710300468 A CN 200710300468A CN 101401668 A CN101401668 A CN 1014016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ication body
safety cap
chimeric
face
rec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3004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1668B (zh
Inventor
新井理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K Shini Halmet
Arai Helmet Ltd
Original Assignee
KK Shini Halme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K Shini Halmet filed Critical KK Shini Halmet
Publication of CN101401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16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16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0493Aerodynamic helmets; Air gui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0Linings
    • A42B3/12Cushion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8Face protec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28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A42B3/281Air ducting systems
    • A42B3/283Air inlets or outlets, with or without closure shut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帽,该安全帽与安全帽佩戴者固有的各种驾驶姿势或移动器具的速度等的差异无关,获得了目标的行驶风的剥离功能,而且提高了保持整流体设定角度的可靠性。在将整流体(4)的整流面(41)的面对角度调节成多级状的同时,保持该被调节的面对角度。

Description

安全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搭乘于摩托车、四轮汽车等各种移动车辆、汽艇、自行车等船舶或移动器具时佩戴用以保护头部以及面部的安全帽,具体来讲涉及具有用于对安全帽内的热气进行换气的换气结构、和用于将行驶风从安全帽表面剥离的整流结构的安全帽。
背景技术
作为关于本发明的先行技术文献,例如有以下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9456号公报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公开了这样的安全帽,即,在安全帽表面上设置将行驶风从安全帽表面剥离的整流体,使得安全帽佩戴者可对应于该佩戴者固有的各种驾驶姿势或移动器具的速度来调节与行驶风面对的整流面的面对角度。
即,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与安全帽佩戴者固有的各种驾驶姿势及移动器具的速度等的差异无关,可进行目标的行驶风的剥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换气作用以及整流作用。本申请人进一步关于提高整流结构中保持整流体角度的可靠性、同时确保角度变更操作的容易性这一事项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与安全帽佩戴者固有的各种驾驶姿势及移动器具的速度等的差异无关,不仅得到目标的行驶风的剥离功能,而且在提高整流结构中整流体角度保持的可靠性的同时确保角度变更操作的容易性,提供了解决了此课题的安全帽。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帽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在帽体表面设置与行驶中安全帽相对空气流动的稳定性保持相关的整流体,该整流体如此设置,即,安全帽佩戴者可以对应于该佩戴者固有的各种姿势或运动器具的速度来调整与行驶风面对的整流面的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体经由在与行驶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向的一对支承体而受到支承,使得所述整流体可以向相对行驶风气流逆反的方向以及与该逆反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且可以向行驶风的上风侧以及下风侧滑动;所述支承体具备:可转动且可滑动地支承所述整流体的支承构件,使向下风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所述整流体的滑动用施力装置,和呈多级状调节所述整流面的面对角度、同时保持该面对角度的棘轮机构;在所述整流体处于所述滑动方向的下风侧的端部时,所述棘轮机构至少相对于使该整流体向相对所述行驶风气流逆反的方向和相反方向转动的力,维持所述整流面的面对角度保持状态,使所述整流体向上风侧滑动,由此解除所述面对角度保持状态。
而且,本发明的安全帽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体中具备一体具有嵌合突起的嵌合构件、和对该嵌合构件作用与在交叉于行驶风方向的方向上且向从所述整流体的侧端部离开的方向的力相反抗的作用力的嵌合用施力装置,其中,该嵌合突起在与行驶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整流体的侧端部相向并可以与之嵌脱,该嵌合构件受到支承,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构件随所述整流体的转动而转动且可随滑动而滑动。
而且,本发明的安全帽的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跨设在嵌合构件和支承构件上。
而且,本发明的安全帽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体配设成跨在并列于行驶方向的两个通气罩之间。
而且,本发明的安全帽的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体配设成跨在并列于行驶方向的两个通气罩之间,且所述支承体被配设在通气罩内,在与所述整流体侧端部面对的通气罩的侧端部上,形成供所述嵌合突起贯穿的贯穿口,从该贯穿口贯穿的嵌合突起嵌合在整流体的侧端部上。
即,如此构成,即,使得支承所述整流体的支承构件(包括棘轮机构等)或调节整流体中整流面的面对角度的调节机构等不露出于通气罩外侧,因此,可以确保安全帽的良好设计,行驶风不会作用于所述支承构件或调节机构等,故在抑制风噪声这一点上是有效的。
本发明通过所述结构可以期待以下的卓越效果。
可以提供这样的安全帽,与安全帽佩戴者固有的各种驾驶姿势或移动器具的速度等的差异无关,可得到目标的行驶风的剥离功能,在该基础上提高了保持整流结构中整流体角度的可靠性,并且,确保了整流体角度变更操作的容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安全帽的斜视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平面图。
图3是在重要部分放大图中将部分切开表示。
图4是图3的(4)-(4)线剖面图。
图5是图3的(5)-(5)线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安全帽 1:帽体 2L:排气孔 2R:排气孔 2L’:排气孔 2R’:排气孔 3L:通气罩 3R:通气罩 30L:侧端部 30R:侧端部 31L:贯穿口 31R:贯穿口 4:整流体 41:整流面 42L:侧端部 42R:侧端部 43L:嵌合凹部43R:嵌合凹部 5L:支承体 5R:支承体 6L:嵌合构件 6R:嵌合构件61L:嵌合突起 61R:嵌合突起 7L:支承构件 7R:支承构件 81L:转动支承凸部 81R:转动支承凸部 83L:转动支承凹部 83R:转动支承凹部9L:棘轮机构 9R:棘轮机构 91L:凸部 91R:凸部 92L:凹部 92R:凹部10L:滑动用施力装置 10R:滑动用施力装置 S1:空间 S2: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面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安全帽的最佳方式。
图1至图5表示关于本发明安全帽的一例。
另外,在本方式中,分别将行驶中产生的行驶风的上风侧称为前方,下风侧称为后方。
而且,在本方式中,将与所述行驶风交叉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本方式中举例说明的安全帽A为众所周知的构成,在用纤维强化树脂材料(GFRP,CFRP等)成形为规定形状的帽体1的内侧,安装有采用发泡苯乙烯材料或是具有于此相同的冲击吸收性能的材料成形为规定形状的缓冲吸收垫A1、和配设在该缓冲吸收垫A1内侧的由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等形成的头部内装构件(未图示)以及颊内衬(未图示),进而,在帽体1上还设有用于开闭正面开口部(未图示)的护面罩2、和排除安全帽A内部的热气的左右四个排气孔2L、2R、2L’、2R’。
另外,虽然在本方式中举例说明的安全帽为全面型安全帽,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举例说明的全面型安全帽,还可以适用于喷射换气式安全帽或半罩式安全帽。
在本方式的安全帽A中,在帽体1的表面上安装有遮盖所述排气孔2L、2R、2L’、2R’的通气罩3L、3R,在该通气罩3L,3R之间装备有整流体4,该整流体4具有正对着作用于安全帽的行驶风并整流该行驶风的整流面41,整流体4能够调节所述整流面41相对于行驶风的面对角度(参照图5)。
本方式的通气罩3L、3R为大致隧道状,采用可变形且具有由该变形复原的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以将行驶风从帽体1的前方引导至后方的方式形成,分别将前端作为进气口31,将后端作为排气口32,依靠在行驶风由进气口31进入而由排气口32排出时所产生的负压,从位于所述通气罩3L、3R内的所述排气孔2L、2R、2L’、2R’往上吸出安全帽A内的热气而进行排气。
以下,基于图2至图5对本方式的安全帽A中的所述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调节结构进行说明。
本方式的面对角度调节结构通过由固定在帽体1上的一对支承体5L、5R支承整流体4而构成。
另外,由于支承体5L、5R是由同样的构成构件构成的,因此,在图3至图5中,只对支承体5L侧进行图示说明,同时,在关于支承体5L的各构成构件上标注带有字母“L”的附图标记,而支承体5R的各构成构件则在与支承体5L的各构成构件对应的部位上标注带有字母“R”的附图标记来进行说明。
所述支承体5L、5R内装于所述通气罩3L、3R内,后述的嵌合突起61L、61R从在通气罩3L、3R相对的侧端部30L、30R上开口的贯穿口31L、31R突出,借助该嵌合突起61L、61R支承整流体4左右的侧端部42L、42R。
在整流体4的侧端部42L、42R上形成有可嵌脱地与所述嵌合突起61L、61R嵌合的嵌合凹部43L、43R,通过在该嵌合凹部43L、43R中嵌合所述嵌合突起61L、61R,将整流体4支承在通气罩3L、3R之间。
具体说明本方式的支承体5L、5R的构成,支承体5L、5R由一体具有所述嵌合突起61L、61R的嵌合构件6L、6R、和支承该嵌合构件6L、6R的支承构件7L、7R两个构件构成。
而且,在所述嵌合构件6L、6R和所述支承构件7L、7R上跨设有支承部8L、8R和棘轮机构9L、9R;该支承部8L、8R在与所述整流体4中整流面41的面对角度的调节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可转动地支承以及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支承嵌合构件6L、6R,该棘轮机构9L、9R保持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位置,通过该嵌合构件6L、6R的前进滑动而解除转动位置的保持。
在这里,整流体4中的整流面41的面对角度的调节方向是指,相对于行驶风的气流逆反所述整流体4的方向、以及与该逆反方向相反的方向,该整流体4可向所述两个方向转动地受到支承。
以下,分别称相对于所述行驶风的气流逆反的方向为前方,称与该逆反方向相反的方向为后方。
附图标记10L、10R是对嵌合构件6L、6R的前进侧的滑动向后退侧赋予作用力、相对于所述棘轮机构9L、9R保持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位置的滑动用施力装置,该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设置在所述支承构件7L、7R上。
所述嵌合构件6L、6R在图4及图5中,将前端作为与转动轨道同心的圆弧形状,在所述整流体4侧的面上,突设有所述嵌合突起61L、61R,在该嵌合突起61L、61R的逆反侧面上,凹设有构成所述支承部8L、8R的一侧的转动支承凹部83L、83R、和转动引导凹部82L、82R。
所述转动支承凹部83L、83R嵌合有构成后述的支承部8L、8R的另一侧的转动支承凸部81L、81R,在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前侧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椭圆形。
而且,所述转动引导凹部82L、82R嵌合有构成后述的支承部8L、8R的另一侧的上下转动凸部84L、84R,在嵌合构件6L、6R的后侧形成为从其上端缘向下侧将上方开放、前后方向的长度与所述转动支承凹部83L、83R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几乎等长的形状。
而且,在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后端部,沿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构成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一侧的凸部91L、91R。
附图标记85L、85R是导板,引导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在该嵌合构件6L、6R转动以及前后滑动时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7L、7R。
所述支承构件7L、7R一体具备用于相对帽体1由固定螺丝B固定的固定部71L、71R、和支承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支承部72L、72R。
所述固定部71L、71R是制成为与帽体1的曲面相适的曲面的薄板状物,在前端侧和后端侧紧入固定螺丝B,在上面部分的中间一体形成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在该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的后侧一体形成所述支承部72L、72R,以及在后端部一体形成构成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另一侧的凹部92L、92R。
所述支承部72L、72R为了与所述整流体4的左右侧端部42L、42R夹持所述嵌合构件6L、6R,立设于所述固定部71L、71R的边缘部。
而且,在所述支承部72L、72R中,在与所述转动支承凹部83L、83R相面对的部位上,突设有构成所述支承部8L、8R另一侧的转动支承凸部81L、81R,在与所述转动引导凹部82L、82R相面对的部位,突设有构成所述支承部8L、8R另一侧的转动引导凸部84L、84R。
所述转动支承凸部81L、81R构成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中心,形成为直径适合于转动支承凹部83L、83R上下宽度的大致圆筒状。
即,在转动支承凸部81L、81R相对于所述转动支承凹部83L、83R进行嵌合时,在转动支承凹部83L、83R内,确保所述嵌合构件6L、6R前后滑动用的空间S1。
所述转动引导凸部84L、84R在所述转动引导凹部82L、82R内,借助作为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所述转动中心的转动,沿该转动轨迹(上下方向)移动,形成为大致方形板状。
而且,转动引导凸部84L、84R的前后宽度被设为比转动引导凹部82L、82R的前后宽度还要小的宽度,该前后宽度为这样的宽度,即,与所述空间S1的前后宽度大致等宽、确保了嵌合构件6L、6R前后滑动用的空间S2。
棘轮机构9L、9R是这样的结构,即,通过将所述凸部91L、91R相对所述凹部92L、92R进行卡合,保持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位置,通过解除所述凸部91L、91R相对凹部92L、92R的卡合,能够使所述嵌合构件6L、6R转动。
而且,可以通过变更所述凸部91L、91R相对所述凹部92L、92R的卡合位置,改变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保持位置(面对角度)。
而且,所述凸部91L、91R和所述凹部92L、92R呈锯刃状,在其卡合时,对于所述嵌合构件6L、6R向后方转动的力,可维持其卡合状态,对于该嵌合构件6L、6R向前方的转动以及向前方的滑动,可解除所述凸部91L、91R相对于凹部92L、92R的卡合(参照图4及图5)。
根据此棘轮机构9L、9R,作用于所述整流体4的行驶风作为使该整流体4向后方转动的方向的力起作用,且作用使得支承此整流体4的嵌合构件6L、6R向后方转动,但此时,由于所述凸部91L、91R与凹部92L、92R的卡合维持,限制了嵌合构件6L、6R向后方的转动,所以,可以防止整流体4的位置因行驶风而变更。
相反,若施加使整流体4向前方转动的人为力,此力作用使得嵌合构件6L、6R向前方转动,而此时由于所述凸部91L、91R相对凹部92L、92R脱离卡合,所以可以将整流体4向前方转动。
而且,当施加使整流体4向前方滑动的人为力时,所述凸部91L、91R相对于凹部92L、92R的卡合会被解除,所以,可以将整流体4向前后方向任意转动。
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配置在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前方,呈时常接触在该嵌合构件6L、6R的前端部上的板簧状,具有相对于所述嵌合构件6L、6R向前方的滑动赋予向后方滑动的作用力的功能。
即,通过由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朝向后方侧保持所述嵌合构件6L、6R,可以保持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与凹部92L、92R的卡合状态。
而且,通过所述嵌合构件6L、6R向前方滑动,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被嵌合构件6L、6R推压而变形,同时,产生欲将嵌合构件6L、6R向后推回的作用力。
进而,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将与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前端部接触的部位形成为与该前端部的圆弧相适的圆弧,此圆弧还作为所述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引导起作用。
本方式的支承构件7L、7R采用可变形、且具有从该变形复原的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
根据由这种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支承构件7L、7R,通过在所述支承部72L、72R施加相互向左右方向扩张的力,支承部72L、72R倾斜变形,通过解除所述扩张力,支承部72L、72R从倾斜变形复原至原来形状,构成可以使整流体4的侧端部42L、42R的嵌合凹部43L、43R与嵌合突起61L、61R成为嵌合状态的嵌合用施力装置。
而且,可以形成产生所述作用力的板簧状的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
即,在图3中如将所述整流体4向右侧推动,则整流体4的侧端部42R使通气罩3R的侧端部30R向支承体5R方向变形,由于该侧端部30R的变形,所述支承部72R经由嵌合构件6R被推向右侧而倾斜变形。
此时,因为整流体4的侧端部42L也向右侧移动,所以该侧端部42L的嵌合凹部43L脱离嵌合构件6L的嵌合突起61L。
并且,在此状态下将整流体4的侧端部42L侧提到上方,同时移动至左侧,通过将所述右侧端部42R的嵌合凹部43R从嵌合突起61R卸下,可以将整流体4从安全帽A拆卸。
若整流体4被拆卸,则所述支承部72R在嵌合用施力装置的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所述变形复原至原来的形状。
在将整流体4安装到安全帽A时,只要做与所述的拆卸动作相反的动作就可以安装。
另外,在本方式中,虽然举例说明了将所述支承体5L、5R内装在所述通气罩3L、3R的方式,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于此方式,还包括设在通气罩的外侧的方式(未图示)。
以下,对本方式的安全帽A的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调节动作进行说明。
在所述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保持状态下,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将所述嵌合构件6L、6R保持在后方位置的同时,保持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与凹部92L、92R的卡合状态。
而且,若从该面对角度保持状态起对整流体4施加向前方转动的方向的力,则由于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的作用力,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相对于凹部92L、92R脱离卡合,所述嵌合构件6L、6R一边前后滑动一边向上方转动,同时,整流体4随着此嵌合构件6L、6R的转动而向前方转动。
在此整流体4的前方转动中,因为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的作用力作用于所述嵌合构件6L、6R,所以,只要解除相对于整流体4的向上方转动的力,则则必定复原至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相对于凹部92L、92R的卡合状态,使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得以保持。
而且,若从所述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保持状态起,施加使该整流体4向前方滑动的力的话,则随着其滑动,所述嵌合构件6L、6R反抗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的作用力向前方滑动,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相对于凹部92L、92R的卡合被解除,所以,可以使整流体4在向前方滑动了的状态下向后方转动。
并且,在使整流体4转动至目标位置的状态下,只要解除对该整流体4作用的滑动方向的力,则由于所述滑动用施力装置10L、10R的作用力,所述嵌合构件6L、6R向后方滑动,同时,必定复原至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相对凹部92L、92R的卡合状态,使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得以保持。
根据本方式的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调节结构,可以任意调节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并且,行驶时整流体4向后方的转动由于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与凹部92L、92R的卡合而被阻止,所以,即使行驶风相对整流体4作为向后方转动的力起作用,也无法改变整流体4的角度,可以确实地保持设定的面对角度。
进而,整流体4向后方的转动仅能够通过如上所述的对于整流体4的人为操作而进行,在所述棘轮机构9L、9R的凸部91L、91R与凹部92L、92R的卡合状态中,即使对整流体4施加使其向后方转动的人为力,整流体4也不转动,例如,即使安全帽A的佩戴者错误地施加使整流体4向后方转动的人为力,也不会改变整流体4的角度,可以确实地保持所设定的面对角度。
而且,如上所述,因为可以只将整流体4装卸,所以在提高该整流体4的交换工作的容易性这一点上是有效的。
而且,因为通过将支承体5L、5R内装于通气罩3L、3R内,可以使构成整流体4的面对角度调节结构的各构成要素不会从安全帽A的外侧被看到,所以在确保安全帽A的良好设计这一点上是有效的。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不脱离权力要求所记载内容的范围内构成实施。

Claims (6)

1.一种安全帽,在帽体表面上设置有与行驶中安全帽相对空气流动的稳定性的保持相关的整流体,该整流体如此设置,即,安全帽佩戴者能够对应于该佩戴者固有的各种驾驶姿势或运动器具的速度来调整与行驶风面对的整流面的角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体经由在与行驶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向的一对支承体而受到支承,使得所述整流体能够朝相对行驶风气流逆反的方向、以及与该逆反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且能够朝行驶风的上风侧、以及下风侧滑动;
所述支承体具备:能够转动且能够滑动地支承所述整流体的支承构件,使朝向下风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所述整流体的滑动用施力装置,以及呈多级状调节所述整流面的面对角度、并且保持该面对角度的棘轮机构;
在所述整流体处于所述滑动方向的下风侧的端部时,所述棘轮机构至少针对使该整流体朝与逆反所述行驶风气流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力,来维持所述整流面的面对角度保持状态,通过使所述整流体向上风侧滑动而使得所述面对角度保持状态被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体中设置有嵌合构件和嵌合用施力装置;
该嵌合构件一体地具有嵌合突起,所述嵌合突起能够相对于整流体的侧端部进行在与行驶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向的嵌脱;
所述嵌合用施力装置相对于该嵌合构件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反抗在与行驶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且朝向从所述整流体的侧端部离开的方向的力;
该嵌合构件被支承在所述支承构件上,能够随所述整流体的转动而转动且能够随滑动而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跨设在嵌合构件和支承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跨设在嵌合构件和支承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体被如此配设,即,跨在并列于行驶方向的两个通气罩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体被如此配设,即,跨在并列于行驶方向的两个通气罩之间,而且,所述支承体配设在通气罩内;
在与所述整流体的侧端部面对的通气罩侧端部上,形成有供所述嵌合突起贯穿的贯穿口,从该贯穿口贯穿的嵌合突起与整流体的侧端部嵌合。
CN2007103004682A 2007-10-04 2007-12-28 安全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6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0936A JP4533922B2 (ja) 2007-10-04 2007-10-04 ヘルメット
JP2007260936 2007-10-04
JP2007-260936 2007-10-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1668A true CN101401668A (zh) 2009-04-08
CN101401668B CN101401668B (zh) 2011-06-08

Family

ID=40032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046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01668B (zh) 2007-10-04 2007-12-28 安全帽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748059B2 (zh)
EP (1) EP2044854B1 (zh)
JP (1) JP4533922B2 (zh)
KR (1) KR101345169B1 (zh)
CN (1) CN101401668B (zh)
AT (1) ATE505964T1 (zh)
DE (1) DE602008006321D1 (zh)
HK (1) HK1127980A1 (zh)
TW (1) TWI4020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24273B2 (en) 2011-02-09 2022-05-10 6D Helmets, Llc Omnidirecti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766085B2 (en) 2011-02-09 2023-09-26 6D Helmets, Llc Omnidirecti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561192B2 (en) 2011-02-09 2020-02-18 6D Helmets, Llc Omnidirectional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635112B (zh) 2011-02-09 2015-12-23 6D头盔有限责任公司 头盔全向能量管理系统
ITMI20111487A1 (it) * 2011-08-03 2013-02-04 Opticos Srl Casco di protezione dotato di mezzi di ventilazione
JP2015098660A (ja) * 2013-11-19 2015-05-28 株式会社アライヘルメット ヘルメット
US9975032B2 (en) * 2014-03-24 2018-05-22 Mark Frey Concussive helmet
DE102015216436A1 (de) * 2015-08-27 2017-03-0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Schutzhelm mit aerodynamischem Stabilisierungselement
US9918509B2 (en) * 2016-07-08 2018-03-20 Juan Moreno Ventilated helmet assembly
JP7017532B2 (ja) * 2019-02-22 2022-02-08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用気流制御部材、および、ヘルメ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859Y2 (zh) * 1987-08-26 1992-09-04
IT1223434B (it) * 1987-12-15 1990-09-19 Nolan Spa Casco protettivo per motociclisti e simili provvisto di mezzi di ventilazione, regolabili manualmente
JPH0350720U (zh) * 1989-09-22 1991-05-17
JPH06406Y2 (ja) 1989-11-07 1994-01-05 理夫 新井 ヘルメットの換気装置
IT220163Z2 (it) * 1990-09-19 1993-06-24 Nava Pierluigi Casco integrale per motocicletta provvisto di mezzi per impedire l'appannamento della visiera dello stesso.
JPH0635684B2 (ja) * 1990-10-03 1994-05-11 昭栄化工株式会社 乗車用ヘルメット
US5533500A (en) * 1992-03-04 1996-07-09 Her-Mou; Lin Helmet with an air filtering device
JPH06102844B2 (ja) 1992-12-07 1994-12-14 昭栄化工株式会社 乗車用ヘルメットの換気装置
IT230468Y1 (it) * 1993-10-13 1999-06-07 Carlo Lamattina Casco per motociclisti dotato di alettone regolabile avente funzioni di stabilizzatore aerodinamico
JP2610795B2 (ja) 1995-04-20 1997-05-14 株式会社アライヘルメット ヘルメットの換気装置
DE19628087A1 (de) 1996-07-12 1998-01-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Schutzhelm mit Belüftungseinrichtung
JP3675976B2 (ja) * 1996-07-30 2005-07-27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
US5855404A (en) * 1996-11-25 1999-01-05 Saunders; Charles A. Motorcycle windshield fairing
JP3934727B2 (ja) * 1997-02-28 2007-06-20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
JP3050720U (ja) * 1998-01-19 1998-07-31 オージーケー販売株式会社 ヘルメット用後部整流具及び後部整流具を備えたヘルメット
KR200201724Y1 (ko) 1998-04-09 2000-11-01 박수안 헬멧용후부정류구
US5996128A (en) * 1998-12-31 1999-12-07 Korea Ogk Co., Ltd. Air flow adjusting rear member of the helmet
JP3046820B1 (ja) * 1999-05-25 2000-05-29 オージーケー販売株式会社 換気機能を有するヘルメット及び換気用シャッター装置
US6061834A (en) * 1999-06-14 2000-05-16 Liao; Cheng-An Air ventilation safety helmet
US6347412B1 (en) * 2000-10-23 2002-02-19 Mark Dorman Sound reflector for a bicyclist
KR100871285B1 (ko) * 2001-06-12 2008-11-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쇼우에이 헬멧
US6973676B1 (en) * 2003-09-02 2005-12-13 Elwood Jesse Bill Simpson Protective helmet with integral air supply
US20050066416A1 (en) * 2003-09-29 2005-03-31 Chang-Ching Ma Air-flow control valve device for a helmet
JP2006299456A (ja) * 2005-04-20 2006-11-02 Arai Helmet Ltd ヘルメット
JP4848155B2 (ja) * 2005-08-19 2011-12-28 株式会社Shoei ヘルメット
KR100661967B1 (ko) * 2006-02-01 2006-12-28 주식회사 제이텍 헬멧용 벤트의 결합구조
JP4125761B2 (ja) * 2006-04-10 2008-07-30 株式会社アライヘルメット ヘルメ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44854A2 (en) 2009-04-08
ATE505964T1 (de) 2011-05-15
KR20090034693A (ko) 2009-04-08
TWI402043B (zh) 2013-07-21
HK1127980A1 (en) 2009-10-16
JP4533922B2 (ja) 2010-09-01
US20090089918A1 (en) 2009-04-09
US7748059B2 (en) 2010-07-06
EP2044854A3 (en) 2009-11-04
EP2044854B1 (en) 2011-04-20
KR101345169B1 (ko) 2013-12-26
JP2009091675A (ja) 2009-04-30
TW200916010A (en) 2009-04-16
DE602008006321D1 (de) 2011-06-01
CN101401668B (zh) 201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1668B (zh) 安全帽
CN100588339C (zh) 头盔
CA2390940A1 (en) Amphibious vehicle
JP2013514942A (ja) 水陸両用車
US3608662A (en) Air cushion vehicle
US10314359B2 (en) Moisture displacement system for a visor
US6250246B1 (en) Boat hull system
US20140048347A1 (en) Ducted windshield for a motorcycle
EP1625800A2 (en) Outfit for rider of riding type vehicle
CN207617826U (zh) 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可调尾翼
CN209409648U (zh) 一种套页分页机构
CN106394541A (zh) 水陆两栖滑行艇
CN202278498U (zh) 大布轮集尘罩
EP3488692B1 (fr) Panneau récupérateur de produit phytosanitaire et machine de pulvérisation
CN206202290U (zh) 水陆两栖滑行艇
CN210912830U (zh) 一种全干式防雾浮潜面罩
US3021811A (en) Smokestack, more especially a ship's funnel
CN207889700U (zh) 一种吊臂式悬空观光游览车
JPS6348666Y2 (zh)
CN209441611U (zh) 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动力系统
CN207997864U (zh) 一种密封管道高速列车
CN208007118U (zh) 一种通气泄压性能良好的整流罩结构
CN201143989Y (zh) 平衡式潜水摩托
CN205345222U (zh) 健跑自行车
RU98103086A (ru) Дельтале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79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798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