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3664B - 层叠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层叠电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73664B CN101373664B CN2008101468371A CN200810146837A CN101373664B CN 101373664 B CN101373664 B CN 101373664B CN 2008101468371 A CN2008101468371 A CN 2008101468371A CN 200810146837 A CN200810146837 A CN 200810146837A CN 101373664 B CN101373664 B CN 1013736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electrode portion
- main
- main electrode
- electro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005—Electrodes
- H01G4/012—Form of non-self-supporting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002—Details
- H01G4/228—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4/00—Fixed capacitor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4/30—Stacked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层叠电容器,包括电容器素体,该电容器素体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的端面、以及以连接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在电容器素体的第1和第2侧面上,分别配置有第1和第2端子电极。在电容器素体内,配置有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内部电极、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2内部电、以及不与第1和第2端子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第1和第2中间电极。由第1中间电极和第1内部电极形成的合成静电容量与由第2中间电极和第2内部电极形成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层叠电容器,已知具备长方体状的电容器素体和多个端子电极,电容器素体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一对主面、以连接在一对主面之间的形式沿着一对主面的长边方向延伸且互相相对的一对侧面、以及以连接在一对主面之间的形式沿着一对主面的短边方向延伸且互相相对的一对端面,多个端子电极分别配置在一对侧面上;电容器素体具有在一对主面的相对方向上层叠的多个绝缘体层、以及以夹着多个绝缘体层中至少一个绝缘体层而相对的方式交替配置且连接于对应的端子电极的多个内部电极(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9-148174号公报)。在日本特开平9-148174号公报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中,由于分别配置在一对侧面上的端子电极的间隔较短,因而在该层叠电容器中的电流路径就变得比较短,从而能够减小等效串联电感(ESL)。
发明内容
然而,在日本特开平9-148174号公报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中,由于仅有1个电容器成分,因而很难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宽频带区域具有低阻抗的层叠电容器。
本发明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端面、以及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并且具有介电特性的电容器素体;配置于电容器素体的第1侧面上的第1端子电极;配置于电容器素体的第2侧面上的第2端子电极;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且配置于电容器素体内的第1内部电极;以及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且配置于电容器素体内的第2内部电极,其中,第1内部电极包含,沿着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和第2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1和第2主电极部向第1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第1侧面并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引出电极部,第2内部电极包含,沿着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并列设置的第3主电极部和第4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3和第4主电极部向第2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并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2引出电极部,在电容器素体内,分别配置有不与第1和第2端子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和第2中间电极,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以与第1和第3主电极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方式配置,至少1个第2中间电极以与第2和第4主电极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方式配置,由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以及第1和第3主电极部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与由至少1个第2中间电极和第2和第4主电极部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第1主电极部的第1端面侧的端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第1端面侧的端部,在第1主电极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第2主电极部的第2端面侧的端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第2端面侧的端部,在第2主电极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第3主电极部的第1端面侧的端部和第2引出电极部的第1端面侧的端部,在第3主电极部和第2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第4主电极部的第2端面侧的端部和第2引出电极部的第2端面侧的端部,在第4主电极部和第2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
上述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和第2端子电极形成于在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素体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侧面上。所以,能够缩短流过第1和第2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能够降低该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另外,第1内部电极中,在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第1引出电极部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1和第2主电极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1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另外,第2内部电极中,在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第2引出电极部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3和第4主电极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2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由此,也能够降低该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另外,上述的层叠电容器中,对于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1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2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而言,其合成静电容量不同。由于这些不同的合成静电容量彼此是并联连接的关系,因而利用上述的层叠电容器,能够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这种情况下,第1和第2中间电极分别为一个,第1中间电极在第1侧面侧包含沿着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第1主电极部相对的第1区域,在第2侧面侧包含沿着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第3主电极部相对的第2区域,第2中间电极在第1侧面侧包含沿着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第2主电极部相对的第3区域,在第2侧面侧包含沿着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第4主电极部相对的第4区域,第1和第2区域的面积之和与第3和第4区域的面积之和可以不同。由此,能够使由第1和第2的内部电极以及第1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与由第1和第2的内部电极以及第2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
或者,第2中间电极的数目是与第1中间电极不同的多个,多个第2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侧的第2中间电极具有与第2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多个第2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侧的第2中间电极具有与第4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并且,各个第2中间电极可以具有与该第2中间电极之外的其它的第2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由于第1中间电极的数目和第2中间电极的数目不同,因而能够使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1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与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以及第2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
本发明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端面、以及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并且具有介电特性的电容器素体;配置于电容器素体的第1侧面上的第1端子电极;配置于电容器素体的第2侧面上的第2端子电极;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且配置于电容器素体内的第1内部电极;以及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且配置于电容器素体内的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其中,第1内部电极包含,沿着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和第2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1和第2主电极部向第1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第1侧面并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引出电极部,第2内部电极包含,第3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3主电极部向第2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并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2引出电极部,以及第3内部电极包含,沿着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第1主电极部相对并形成1个静电容量成分的第4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4主电极部向第2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并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的第3引出电极部,在电容器素体内配置有不与第1和第2端子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至少1个中间电极,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以与第2和第3主电极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方式配置,由第1主电极部和第4主电极部形成的1个静电容量与由至少1个中间电极以及第2和第3主电极部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第1主电极部的第1端面侧的端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第1端面侧的端部,在第1主电极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第2主电极部的第2端面侧的端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第2端面侧的端部,在第2主电极部和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
上述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和第2端子电极形成于在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素体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侧面上。所以,能够缩短流过第1和第2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能够降低该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另外,第1内部电极中,在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的第1引出电极部的在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1和第2主电极部。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1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由此,也能够降低该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另外,上述的层叠电容器中,由第1和第3内部电极形成的静电容量与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以及中间电极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由于这些不同的静电容量彼此为并联连接的关系,因而利用上述的层叠电容器,能够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优选第2引出电极部的在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以及第3引出电极部的在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均与第1引出电极部的在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
中间电极为多个,多个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侧的中间电极具有与第2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多个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侧的中间电极具有与第4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并且,各个中间电极可以具有与该中间电极之外的其它的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由此,能够由中间电极以及第2和第4主电极部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宽频带区域具有低阻抗的层叠电容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和参照附图将会变得更加清楚,但是,这些说明和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举出的例子,不能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以下给出的详细说明将会更加清楚地表述本发明的应用范围。但是,这些详细说明和特殊实例、以及优选实施方案,只是为了举例说明而举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变化和修改都在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电容器素体所包含的内部电极以及中间电极的相对关系的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立体图。
图8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10是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说明中,使用同一符号表示同一要素或者具有同一功能的要素,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4,对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电容器素体所包含的内部电极以及中间电极的相对关系的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1所示,层叠电容器1具备长方体状的电容器素体4、以及配置于电容器素体4的外表面上的第1端子电极2和第2端子电极3。如图1所示,电容器素体4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4a、4b,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4a、4b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4c、4d,以及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4a、4b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端面4e、4f。
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侧面4c上,配置有第1端子电极2。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2侧面4d上,配置有第2端子电极3。第1和第2端子电极2,3,例如通过将含有导电性金属粉末以及玻璃粉(glass frit)的导电膏涂布于电容器素体4的对应的外表面上并进行烧结而形成。必要时,有时在所烧结的电极上形成有电镀层。
如图2所示,电容器素体4具有层叠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电介质层5。各个电介质层5例如由含有电介质陶瓷的陶瓷生片的烧结体构成。所以,电容器素体4具有介电特性。而且,在实际的层叠电容器1中,电介质层5之间的边界被一体化至肉眼无法分辨的程度。
如图2所示,在电容器素体4中,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1内部电极1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内部电极2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1中间电极31、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中间电极32、以及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3中间电极33。各个内部电极10、20以及各个中间电极31~33例如由导电膏的烧结体构成。
在电容器素体4中,一对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在电容器素体4中,一组第1~第3中间电极31~33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的一对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的第1~第3中间电极31~33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交替地配置。即,1个第1~第3中间电极31~33相对于一对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分别配置。
各个第1内部电极1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11、第5主电极部13、第2主电极部12,以及从该第1、第2和第5主电极部11、12、13向第1侧面4c延伸的第1引出电极部14。第1主电极部11、第5主电极部13、以及第2主电极部12从第1端面4e侧向第2端面4f侧依次定位。第1主电极部11的面积大于第2和第5主电极部12、13的任一个,并且,第1主电极部11以比第2和第5主电极部12、13向第2侧面4d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2和第5主电极部12、13的在第1和第2侧面4c、4d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第2主电极部12的第2侧面4d侧的端部和第5主电极部13的第2侧面4d侧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第2主电极部1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比第5主电极部1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短。
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端部露出于第1侧面4c,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2。第1主电极部1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1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4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1主电极部1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1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4a,在第1主电极部11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边界上一致。
第2主电极部1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2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4b形成同一直线。即,第2主电极部1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2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4b,在第2主电极部12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边界上一致。
各个第2内部电极2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3主电极部21、第6主电极部23、第4主电极部22、以及从该第3、第4、第6主电极部21、22、23向第2侧面4d延伸的第2引出电极部24。第3主电极部21、第6主电极部23、以及第4主电极部22从第1端面4e侧向第2端面4f侧依次定位。第3主电极部21的面积大于第4和第6主电极部22、23的任一个,并且,第3主电极部21以比第4和第6主电极部22、23向第1侧面4c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4和第6主电极部22、23的在第1和第2侧面4c、4d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第4主电极部22的第1侧面4c侧的端部和第6主电极部23的第1侧面4c侧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第4主电极部2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比第6主电极部2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短。
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4d,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3。第3主电极部2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1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4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3主电极部2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1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4a,在第3主电极部21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边界上一致。
第4主电极部2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2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4b形成同一直线。即,第4主电极部2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2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4b,在第4主电极部22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边界上一致。
1组第1~第3中间电极31~33,在同一电介质层5上从第1端面4e侧向第2端面4f侧以第1中间电极31、第3中间电极33、第2中间电极32的顺序并列设置。第1~第3中间电极31~33呈矩形状。第1~第3中间电极31~33的面积互不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面积以第1、第3、第2中间电极31、33、32的顺序而增大。
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看时,第1中间电极31以跨越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的双方的方式配置。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看时,第2中间电极32以跨越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的双方的方式配置。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看时,第3中间电极33以跨越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的双方的方式配置。
图3是说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1~第3中间电极31~33的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的相对关系的图。在图3中,为了便于观察,在内部电极和中间电极相对的地方标注了斜线。而且,在图3中,为了便于观察,用虚线表示第1~第3中间电极31~33。
如图3所示,第1中间电极31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在第1侧面4c侧具有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相对的第1区域31a。第1中间电极31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在第2侧面4d侧具有与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相对的第2区域31b。
如图3所示,第2中间电极32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在第1侧面4c侧具有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相对的第3区域32a。第2中间电极32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在第2侧面4d侧具有与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相对的第4区域32b。
如图3所示,第3中间电极33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在第1侧面4c侧具有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相对的第5区域33a。第3中间电极33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在第2侧面4d侧具有与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相对的第6区域33b。
在此,如果将第1区域31a的面积与第2区域31b的面积之和作为S1,将第3区域32a的面积与第4区域32b的面积之和作为S2,将第5区域33a的面积与第6区域33b的面积之和作为S3,则以下的不等式(1)成立。
S1>S3>S2···(1)
即,第1和第2区域31a,31b的面积之和S1、第3以及第4区域32a,32b的面积之和S2、第5和第6区域33a,33b的面积之和S3互不相同。
图4是表示层叠电容器1的等效电路图。如图4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和第1中间电极31的第1区域31a形成了静电容量成分C11。第1中间电极31的第2区域31b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形成了静电容成分C12。如此,第1中间电极31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一起形成了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11、C12。
如图4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和第2中间电极32的第3区域32a形成了静电容量成分C21。第2中间电极32的第4区域32b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形成了静电容量成分C22。如此,第2中间电极32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一起形成了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2。
如图4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和第3中间电极33的第5区域33a形成了静电容量成分C31。第3中间电极33的第6区域33b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形成了静电容量成分C32。如此,第3中间电极33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一起形成了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
从图4可以看出,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1中间电极31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2中间电极32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3中间电极33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2并联地连接。
根据不等式(1),由第1中间电极31以及第1和第3主电极部11、12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的合成静电容量比由第2中间电极32以及第2和第4主电极部12、22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的合成静电容量大。另外,根据不等式(1),由第2中间电极32以及第2和第4主电极部12、22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的合成静电容量比由第3中间电极33以及第5和第6主电极部13、23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的合成静电容量小。
即,由第1中间电极31以及第1和第3主电极部11、21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2中间电极32以及第2和第4主电极部12、22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3中间电极33以及第5和第6主电极部13、23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的合成静电容量具有不同的值,且并联相地连接。
层叠电容器1中,第1和第2端子电极2,3形成于在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素体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4c、4d上。所以,能够缩短流过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的电流路径,从而也能够降低层叠电容器1的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在第1内部电极10中,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第1引出电极部14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1、第2、以及第5主电极部11~13。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1内部电极10的电流路径。
另外,在第2内部电极20中,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第2引出电极部24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3、第4、以及第6主电极部21~23。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2内部电极20的电流路径。
层叠电容器1中,通过在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上如上所述地调整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部分和引出电极部的关系,缩短流过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层叠电容器1中,对于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1中间电极31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2中间电极32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3中间电极33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2而言,它们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如图4所示,这些不同的合成静电容量彼此是并联连接的关系,因而利用层叠电容器1,能够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另外,层叠电容器1具有第1~第3中间电极31~33,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与这些中间电极一起形成了静电容量。所以,通过各种各样地改变中间电极31~33的面积,就能够各种各样地改变在层叠电容器1内并列连接的合成静电容量。例如,通过进一步扩大第1中间电极31的面积和第2中间电极32的面积的差,能够扩大并联连接的合成静电容量的差异,并能够在更宽广的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第2实施方式)
基于图5以及图6,对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构成进行说明。第2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在中间电极的数量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不同。图5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1相同,其具备电容器素体4、第1端子电极2、以及第2端子电极3。如图5所示,电容器素体4具有层叠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电介质层5。
如图5所示,在电容器素体4上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1内部电极1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内部电极2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是2个)第1中间电极31、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第2中间电极32A~32E、以及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第3中间电极33A~33C。
电容器素体4中,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第2中间电极32B、32D,以及第3中间电极33B,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配置于同一层上。电容器素体4中,一组第1~第3中间电极31、32A、32C、32E、33A、33C,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是配置于同一层上。配置于同一层上的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第2中间电极32B、32D,第3中间电极33B,以及配置于同一层上的第1~第3中间电极31、32A、32C、32E、33A、33C,沿着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交替地配置。
各个第1内部电极1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11、第5主电极部13、第2主电极部12,以及从该第1、第2、第5主电极部11、12、13向第1侧面4c延伸的第1引出电极部14。第1主电极部11、第5主电极部13、以及第2主电极部12从第1端面4e侧向第2端面4f侧依次定位。
第1主电极部11的面积大于第2和第5主电极部12、13的任一个,并且,第1主电极部11以比第2和第5主电极部12、13向第2侧面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第5主电极部13的面积大于第1主电极部11,小于第2主电极部12。第5主电极部13以比第2主电极部12向着第2侧面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第2主电极部12的面积大于第1和第5主电极部11、13的任一个。即,第1、第2、以及第5主电极部11~13形成为阶梯状。
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端部露出于第1侧面4c,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2。第1主电极部1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1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4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1主电极部1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1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14a,在第1主电极部11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边界上一致。
第2主电极部1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2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4b形成同一直线。即,第2主电极部1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2a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14b,在第2主电极部12和第1引出电极部14的边界上一致。
各个第2内部电极2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3主电极部21、第6主电极部23、第4主电极部22、以及从该第3、第4、第6主电极部21、22、23向第2侧面4d延伸的第2引出电极部24。第3主电极部21、第6主电极部23、以及第4主电极部22从第1端面4e侧向第2端面4f侧依次定位。
第3主电极部21的面积大于第4和第6主电极部22、23的任一个,并且,第3主电极部21以比第4和第6主电极部22、23向着第1侧面4c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第6主电极部23的面积小于第3主电极部21,大于第4主电极部22。第6主电极部23以比第4主电极部22向第1侧面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第4主电极部22的面积小于第2和第6主电极部21、23的任一个。即,第3、第4、以及第6主电极部21~23形成为阶梯状。
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4d,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3。第3主电极部2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1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4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3主电极部21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1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1端面4e侧的端部24a,在第3主电极部21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边界上一致。
第4主电极部2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2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4b形成同一直线。即,第4主电极部22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2a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第2端面4f侧的端部24b,在第4主电极部22和第2引出电极部24的边界上一致。
第1中间电极31相对于第2和第3中间电极32A~32E、33A~33C,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位于第1端面4e侧。第1中间电极31配置于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不同的位置。第1中间电极31,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以及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的双方在第1和第2的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相对。
第2中间电极32A~32E相对于第1和第3中间电极31、33A~33C,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位于第2端面4f侧。第2中间电极32A~32E中的3个电极32A、32C、32E,配置于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不同的位置。第2中间电极32A~32E中的剩余的2个电极32B、32D,配置于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相同的层上。
具体而言,第2中间电极32A、32C、32E在第1和第2侧面4c、4d的相对方向上从第1侧面侧开始依次排列。第2中间电极32B、32D在第1和第2侧面4c、4d的相对方向上从第1侧面侧开始依次排列。而且,第2中间电极32B、32D均位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之间。
第2中间电极32A~32E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4c侧的第2中间电极32A,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2主电极部12相对的区域。另一方面,第2中间电极32A~32E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4d侧的第2中间电极32E,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4主电极部22相对的区域。另外,各个第2中间电极32A~32E,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该第2中间电极之外的其他的第2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
具体而言,第2中间电极32A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B相对。第2中间电极32B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A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C相对。第2中间电极32C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B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D相对。第2中间电极32D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C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E相对。第2中间电极32E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2中间电极32D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相对。
第3中间电极33A~33C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位于第1中间电极31和第2中间电极32A~32E之间。第3中间电极33A~33C中的2个电极33A、33C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被配置于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不同的位置。第3中间电极33A~33C中的剩余的1个电极33B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被配置于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相同的层。
具体而言,第3中间电极33A、33C在第1和第2侧面4c、4d的相对方向上从第1侧面侧开始依次排列。第3中间电极33B位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之间。
第3中间电极33A~33C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4c侧的第3中间电极33A,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5主电极部13相对的区域。另一方面,第3中间电极33A~33C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4d侧的第3中间电极33C,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6主电极部23相对的区域。另外,各个第3中间电极33A~33C,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该第3中间电极之外的其他的第3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
具体而言,第3中间电极33A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3中间电极33B相对。第3中间电极33B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3中间电极33A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3中间电极33C相对。第3中间电极33C在第1侧面4c侧的区域中与第3中间电极33B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d侧的区域中与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相对。
图6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6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和第1中间电极31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11。第1中间电极31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12。如此,第1中间电极31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1主电极部11以及第2内部电极20的第3主电极部21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11、C12。
如图6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和第2中间电极32A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1。第2中间电极32A和第2中间电极32B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2。第2中间电极32B和第2中间电极32C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3。第2中间电极32C和第2中间电极32D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4。第2中间电极32D和第2中间电极32E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5。第2中间电极32E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6。如此,第2中间电极32A~32E,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2主电极部12以及第2内部电极20的第4主电极部22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6。
如图6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和第3中间电极33A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1。第3中间电极33A和第3中间电极33B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2。第3中间电极33B和第3中间电极33C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3。第3中间电极33C和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4。如此,第3中间电极33A~33C与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13以及第2内部电极20的第6主电极部23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4。
从图6可以看出,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1中间电极31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2中间电极32A~32E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6,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3中间电极33A~33C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4并联地连接。
另外,由第1中间电极31以及第1和第3主电极部11、21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2中间电极32A~32E以及第2和第4主电极部12、22形成的6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6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3中间电极33A~33C以及第5和第6主电极部13,23形成的4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4的合成静电容量具有不同的值,并联地连接。
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和第2端子电极2、3形成于在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素体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4c、4d上。所以,能够缩短流过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的电流路径,能够降低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在第1内部电极10中,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第1引出电极部14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1、第2、以及第5主电极部11~13。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1内部电极10的电流路径。
另外,在第2内部电极20中,在电容器素体4的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的第2引出电极部24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3、第4、以及第6主电极部21~23。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2内部电极20的电流路径。
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通过在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上如上所述地调整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部分和引出电极部的关系,缩短流过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对于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1中间电极31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11、C1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2中间电极32A~32E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6,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以及第3中间电极33A~33C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4而言,它们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如图6所示,这些不同的合成静电容量彼此是并联连接的关系,因而利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能够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另外,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具有其数目互不相同的第1~第3中间电极31~33,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与这些中间电极一起形成静电容量。所以,通过各种各样地改变中间电极31~33的数目,就能够各种各样地改变在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内并列连接的合成静电容量。例如,通过进一步扩大第1中间电极31的数目和第2中间电极32A~32E的数目的差,并进一步扩大合成静电容量的差,就能够扩大并联连接的合成静电容量的差异,并能够更宽广的频带区域降低阻抗。即,根据配置在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之间的中间电极的数目,能够各种各样地改变产生于第1和第2内部电极10、20之间的静电容量的值。
(第3实施方式)
基于图7~图9,对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4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7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如图7所示,层叠电容器41具备长方体状的电容器素体44、以及配置于电容器素体44的外表面上的第1端子电极42以及第2端子电极43。如图7所示,电容器素体44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44a、44b,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44c、44d,以及以连接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之间的方式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端面44e、44f。
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侧面44c上,配置有第1端子电极42。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2侧面44d上,配置有第2端子电极43。第1和第2端子电极42、43,例如通过将含有导电性金属粉末以及玻璃粉的导电膏涂布于电容器素体44的对应的外表面上并进行烧结而形成。必要时,有时在所烧结的电极上形成有电镀层。
如图8所示,电容器素体44具有层叠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电介质层45。各个电介质层45例如由含有电介质陶瓷的陶瓷生片的烧结体构成。所以,电容器素体44具有介电特性。而且,在实际的层叠电容器41中,电介质层45之间的边界被一体化至肉眼无法分辨的程度。
如图8所示,在电容器素体44中,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1内部电极5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内部电极6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3内部电极7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第1中间电极81A~81C、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中间电极82。各个内部电极50、60以及各个中间电极81A~81C、82,例如由导电膏的烧结体构成。
在电容器素体44中,一对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1中间电极81B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在电容器素体44中,第3内部电极70以及第1和第2中间电极81A、81C、82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被配置于同一层上的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1中间电极81B,被配置于同一层的第3内部电极70以及第1和第2中间电极81A、81C、82,沿着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交替地配置。
各个第1内部电极5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51、第5主电极部53、第2主电极部52,以及含有从该第1、第2、以及第5主电极部51、52、53向第1侧面44c延伸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第1主电极部51、第5主电极部53、以及第2主电极部52从第1端面44e侧向第2端面44f侧依次定位。
第1主电极部51的面积大于第2和第5主电极部52、53的任一个,并且,第1主电极部51以比第2和第5主电极部52、53向第2侧面44d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第5主电极部53的面积小于第1主电极部51,大于第2主电极部52。第5主电极部53以比第2主电极部52向第2侧面44d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第2主电极部52的面积小于第1和第5主电极部51、53的任一个。即,第1、第2、以及第5主电极部51~53形成为阶梯状。
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端部露出于第1侧面44c,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42。第1主电极部5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1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4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1主电极部5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1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4a,在第1主电极部51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边界上一致。
第2主电极部52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2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4b形成同一直线。即,第2主电极部52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2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2端面44f侧端部54b,在第2主电极部52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边界上一致。
各个第2内部电极6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3主电极部61、第6主电极部62、以及从该第3和第6主电极部61、62向第2侧面44d延伸的第2引出电极部63。第6主电极部62、以及第3主电极部61从第1端面44e侧向第2端面44f侧依次定位。第6主电极部62的面积大于第3主电极部61,并且,以比第3主电极部61向第1侧面44c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2引出电极部63的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44d,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43。第2引出电极部6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这时,第3主电极部61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1a和第2引出电极部63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3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3主电极部61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1a和第2引出电极部63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3a,在第3主电极部61和第2引出电极部63的边界上一致。
各个第3内部电极70含有第4主电极部71、以及从该第4主电极部71向第2侧面44d延伸的第2引出电极部72。第2引出电极部72的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44d,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43。第2引出电极部7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部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这时,第4主电极部7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1a和第3引出电极部72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2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4主电极部7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1a和第3引出电极部72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2a,在第4主电极部71和第3引出电极部72的边界上一致。第3中间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主电极部51相对。
第1中间电极81A~81C相对于第3内部电极70的第1主电极部71和第2中间电极82,在第1和第2端面4e、4f的相对方向上位于第2端面4f侧。第1中间电极81A~81C中的2个电极81A、81C,配置于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不同的位置。第1中间电极81A~81C中的剩余的1个电极81B,配置于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相同的层上。
具体而言,第1中间电极81A、81C,在第1和第2侧面44c、44d的相对方向上从第1侧面44c侧开始依次排列。第1中间电极81B,位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之间。
第1中间电极81A~81C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44c侧的第1中间电极81A,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相对的区域。另一方面,第1中间电极81A~81C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44d侧的第1中间电极81C,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相对的区域。另外,各个第1中间电极81A~81C,具有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与该第1中间电极之外的其他的第1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
具体而言,第1中间电极81A在第1侧面44c侧的区域中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4d侧的区域中与第1中间电极81B相对。第1中间电极81B在第1侧面44c侧的区域中与第1中间电极81A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4d侧的区域中与第1中间电极81C相对。第1中间电极81C在第1侧面44c侧的区域中与第1中间电极81B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4d侧的区域中与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相对。
第2中间电极82,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位于第3内部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和第1中间电极81A~81C之间。第2中间电极82,配置于在第1和第2主面4a、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不同的位置。第2中间电极82,在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3主电极部53以及第2内部电极60的第2主电极部62的双方相对。
图9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9所示,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主电极部51和第3内部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形成1个静电容量成分C11。
如图9所示,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和第1中间电极81A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1。第1中间电极81A和第1中间电极81B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2。第1中间电极81B和第1中间电极81C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3。第1中间电极81C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4。如此,第1中间电极81A~81C,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以及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4。
如图9所示,第1内部电极10的第5主电极部53和第2中间电极82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1。第2中间电极82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6主电极部62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2。如此,第2中间电极82,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5主电极部53以及第2内部电极60的第6主电极部62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
从图9可以看出,由第1和第3内部电极50、70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11,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1中间电极81A~81C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4,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2中间电极82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2并联地连接。
另外,由第1和第3主电极部51、71形成的1个静电容量成分C11,由第1中间电极81A~81C以及第2和第3主电极部52、61形成的4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4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2中间电极82以及第5和第6主电极部53、62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的合成静电容量具有不同的值,并且并联地连接。
第3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和第2端子电极42、43形成于在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素体4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第1和第2侧面44c、44d上。所以,能够缩短流过第1~第3内部电极50、60、70的电流路径,能够降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在第1内部电极50中,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第1引出电极部44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1、第2、以及第5主电极部51~53。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1内部电极50的电流路径。
如此,在层叠电容器41中,在第1内部电极50上如上所述地调整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主电极部51~53和引出电极部54的关系,缩短流过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层叠电容器41的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在层叠电容器41中,第2内部电极60的第2引出电极部6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另外,第3内部电极70的第3引出电极部7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由此,在层叠电容器41中,能够进一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在层叠电容器41中,对于由第1和第3内部电极50、70形成的1个静电容量成分C11,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1中间电极81A~81C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4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2中间电极82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2的合成静电容量而言,它们的值不同。如图9所示,由于这些不同的静电容量彼此是并联连接的关系,因而利用层叠电容器41,能够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尤其是,层叠电容器41以并列关系具有仅由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的内部电极形成的静电容量C11、以及经由中间电极并以串联的关系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例如,C21~C24)。在仅由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的内部电极形成的静电容量、以及经由中间电极并以串联的关系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的合成静电容量之间,能够进一步扩大值的差异。因此,在层叠电容器41中,能够在更宽广的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另外,层叠电容器41具有数目不同的第1和第2中间电极81A~81C、82,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与这些中间电极一起形成静电容量。所以,通过各种各样地改变中间电极81A~81C、82的数目,能够各种各样地改变在层叠电容器41内并列连接的合成静电容量。
(第4实施方式)
基于图10以及图11,对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构成进行说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在中间电极的数目的方面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不同。图10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所包含的电容器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
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与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41相同,其具备电容器素体44、第1端子电极42、以及第2端子电极43。如图10所示,电容器素体44具有层叠的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5个)电介质层45。
如图8所示,在电容器素体44上配置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1内部电极5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内部电极6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3内部电极70、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1中间电极81、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第2中间电极82。
电容器素体44中,一对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配置于同一层上。电容器素体44中,第3内部电极70以及第1和第2中间电极81、82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配置于同一层上。配置于同一层上的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配置于同一层上的第3内部电极70以及第1和第2中间电极81、82,沿着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交替地配置。
各个第1内部电极5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51、第5主电极部53、第2主电极部52、以及从该第1、第2、第5主电极部51、52、53向第1侧面44c延伸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第1主电极部51、第5主电极部53、以及第2主电极部52从第1端面44e侧向第2端面44f侧依次定位。第1主电极部51的面积大于第2和第5的主电极部52、53的任一个,并且,第1主电极部51以比第2和第5主电极部52、53向第2侧面44d更加突出的方式形成。
第2和第5主电极部52、53的在第1和第2侧面44c、44d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第2主电极部52的第2侧面44d侧的端部和第5主电极部53的第2侧面44d侧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第2主电极部5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比第5主电极部5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短。
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端部露出于第1侧面44c,连接于第1端子电极42。第1主电极部5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1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4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1主电极部5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1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54a,在第1主电极部51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边界上一致。
第2主电极部52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2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4b形成同一直线。即,第2主电极部52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2a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54b,在第2主电极部52和第1引出电极部54的边界上一致。
各个第2内部电极60含有沿着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连续地并列设置的第3主电极部61,第6主电极部62,以及从该第3、第6主电极部61、62向第2侧面44d延伸的第2引出电极部63。第6主电极部62和第3主电极部61,从第1端面44e侧向第2端面44f侧依次定位。
第3和第6主电极部61、62的在第1和第2侧面44c、44d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第3主电极部61的第1侧面44c侧的端部和第6主电极部62的第1侧面44c侧的端部位于同一直线上。另一方面,第3主电极部61的在第1和第2的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比第6主电极部6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短。
第2引出电极部63的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44d,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43。第2引出电极部6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的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这时,第3主电极部61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1a和第2引出电极部63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3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3主电极部61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1a和第2引出电极部63的第2端面44f侧的端部63a,在第3主电极部61和第2引出电极部63的边界上一致。
各个第3内部电极70含有第4主电极部71、以及从该第4主电极部71向第2侧面44d延伸的第3引出电极部72。第3引出电极部72的端部露出于第2侧面44d,连接于第2端子电极43。第3引出电极部7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的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这时,第4主电极部7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1a和第3引出电极部72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2a形成同一直线。即,第4主电极部71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1a和第3引出电极部72的第1端面44e侧的端部72a,在第4主电极部71和第3引出电极部72的边界上一致。第3中间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在第1和第2的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主电极部51相对。
第1中间电极81相对于第3内部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和第2中间电极82,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位于第2端面44f侧。从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看时,第1中间电极81以跨越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的双方的方式配置。所以,第1中间电极81在第1侧面44c侧的区域中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4d侧的区域中与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相对。
第2中间电极82位于第3内部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和第1中间电极81之间。从第1和第2主面44a、44b的相对方向上看时,第2中间电极82以跨越第1内部电极50的第5主电极部53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6主电极部62的双方的方式配置。所以,第2中间电极82在第1侧面44c侧的区域中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5主电极部53相对,并且在第2侧面44d侧的区域中与第2内部电极60的第6主电极部62相对。
另外,第1中间电极81的面积小于第2中间电极82。
图11是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1所示,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主电极部51和第3内部电极70的第4主电极部71形成1个静电容量成分C11。
如图11所示,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和第1中间电极81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1。第1中间电极81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22。如此,第1中间电极81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2主电极部52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3主电极部61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2。
如图11所示,第1内部电极50的第5主电极部53和第2中间电极82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1。第2中间电极82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6主电极部62形成静电容量成分C32。如此,第2中间电极82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5主电极部53和第2内部电极60的第6主电极部62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
从图11可以看出,由第1和第3内部电极50、70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11,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1中间电极81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2中间电极82形成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2并联地连接。
另外,由第1和第3主电极部51、71形成的1个静电容量成分C11,由第1中间电极81以及第2和第3主电极部52、61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的合成静电容量,由第2中间电极82以及第5和第6主电极部53、62形成的2个静电容量成分C31、C32的合成静电容量具有不同的值,并联地连接。
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和第2端子电极42、43形成于在长方体形状的电容器素体4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44c、44d上。所以,能够缩短流过第1~第3内部电极50、60、70的电流路径,能够降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在第1内部电极50中,在电容器素体44的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第1引出电极部44的整个宽度上,配置有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第1、第2、第5主电极部51~53。因此,能够进一步缩短流过第1内部电极50的电流路径。
如此,层叠电容器41中,在第1内部电极50上如上所述地调整有助于静电容量的形成的主电极部51~53和引出电极部54的关系,缩短流过内部电极的电流路径。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的等效串联阻抗。
另外,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2内部电极60的第2引出电极部6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另外,第3内部电极70的第3引出电极部7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由此,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能够进一步降低等效串联电感。
另外,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对于由第1和第3内部电极50、70形成的1个静电容量成分C11,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1中间电极81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21、C22的合成静电容量,以及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以及第2中间电极82形成的多个串联连接的静电容量成分C31、C32的合成静电容量而言,它们的值不同。如图11所示,由于这些不同的静电容量彼此是并联连接的关系,因而利用层叠电容器41,能够在宽频带区域降低高频阻抗。
尤其是,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以并列关系具有仅由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的内部电极形成的静电容量C11、以及经由中间电极并以串联的关系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例如,C21、C22)。在仅由直接连接于端子电极的内部电极形成的静电容量、以及经由中间电极并以串联的关系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的合成静电容量之间,能够进一步扩大值的差异。因此,在层叠电容器41中,能够在更宽广的频带区域降低阻抗。
另外,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1中间电极81的面积比第2中间电极82的面积小。因此,对于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61、62以及第1中间电极81形成的静电容量,由第1和第2内部电极61、62以及第2中间电极82形成的静电容量而言,能够使其值不同。
另外,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具有面积不同的第1和第2中间电极81、82,第1和第2内部电极50、60与这些中间电极一起形成静电容量。所以,通过各种各样地改变中间电极81、82的面积,能够各种各样地改变在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内并联连接的的合成静电容量。
此外,在第3以及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层叠电容器中,第2内部电极60的第2引出电极部63的在第1和第2的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不同。所以,例如,第2引出电极部63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与第3和第6主电极部61、6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即,也可以是从第3和第6主电极部61、62向第2侧面44d就那样延伸的形状。
另外,第3内部电极70的第3引出电极部7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在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与第1内部电极50的第1引出电极部54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不同。所以,第3引出电极部72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与第4主电极部71的在第1和第2端面44e、44f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即,也可以是从第4主电极部71向第2侧面44d就那样延伸的形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例如,电介质层5、45,内部电极10、20、50、60、70,以及中间电极31~33、32A~32E、33A~33C、81、82、81A~81C的层叠数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数目。
各个内部电极10、20、50、60、70的主电极部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形状。各个内部电极10、20、50、60、70的主电极部的数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数目。各个中间电极31~33、32A~32E、33A~33C、81、82、81A~81C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形状。
从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可知,本发明可作多种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不能被视为超出了本发明的宗旨和范围,并且,这些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很显然的修改都被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以连接所述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端面、以连接所述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并且具有介电特性的电容器素体;
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的所述第1侧面上的第1端子电极;
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的所述第2侧面上的第2端子电极;
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且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内的第1内部电极;以及
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且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内的第2内部电极,
其中,
所述第1内部电极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和第2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1和第2主电极部向所述第1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所述第1侧面并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的第1引出电极部,
所述第2内部电极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并列设置的第3主电极部和第4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3和第4主电极部向所述第2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所述第2侧面并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2引出电极部,
在所述电容器素体内,分别配置有不与所述第1和第2端子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和至少1个第2中间电极,
所述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以与所述第1和第3主电极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方式配置,
所述至少1个第2中间电极以与所述第2和第4主电极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方式配置,
由所述至少1个第1中间电极以及所述第1和第3主电极部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与由所述至少1个第2中间电极以及所述第2和第4主电极部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
所述第1主电极部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在所述第1主电极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所述第2主电极部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在所述第2主电极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
所述第3主电极部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引出电极部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在所述第3主电极部和所述第2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所述第4主电极部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和所述第2引出电极部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在所述第4主电极部和所述第2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和第2中间电极分别为一个,
所述第1中间电极在所述第1侧面侧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所述第1主电极部相对的第1区域,在所述第2侧面侧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所述第3主电极部相对的第2区域,
所述第2中间电极在所述第1侧面侧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所述第2主电极部相对的第3区域,在所述第2侧面侧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所述第4主电极部相对的第4区域,
所述第1和第2区域的面积之和与所述第3以及第4区域的面积之和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中间电极的数目是与所述第1中间电极不同的多个,
在多个第2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侧的第2中间电极具有与所述第2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所述多个第2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侧的第2中间电极具有与所述第4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并且,所述各个第2中间电极具有与该第2中间电极之外的其它的第2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
4.一种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
具有互相相对的长方形状的第1和第2主面、以连接所述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短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端面、以连接所述第1和第2主面之间的方式在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长边方向上延伸的第1和第2侧面,并且具有介电特性的电容器素体;
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的所述第1侧面上的第1端子电极;
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的所述第2侧面上的第2端子电极;
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且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内的第1内部电极;以及
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且配置于所述电容器素体内的第2内部电极和第3内部电极,
其中,
所述第1内部电极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并列设置的第1主电极部和第2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1和第2主电极部向所述第1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所述第1侧面并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电极的第1引出电极部,
所述第2内部电极包含第3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3主电极部向所述第2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所述第2侧面并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2引出电极部,
所述第3内部电极包含,沿着所述第1和第2主面的相对方向与所述第1主电极部相对并形成1个静电容量成分的第4主电极部、以及从该第4主电极部向所述第2侧面延伸且端部露出于所述第2侧面并连接于所述第2端子电极的第3引出电极部,
在所述电容器素体内配置有不与所述第1和第2端子电极的任一个连接的至少1个中间电极,
所述至少1个中间电极以与所述第2以及第3主电极部一起形成串联连接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方式配置,
由所述第1主电极部和所述第4主电极部形成的1个静电容量与由所述至少1个中间电极以及所述第2和第3主电极部形成的多个静电容量成分的合成静电容量不同,
所述第1主电极部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所述第1端面侧的端部,在所述第1主电极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所述第2主电极部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所述第2端面侧的端部,在所述第2主电极部和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边界上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引出电极部的在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以及所述第3引出电极部的在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均与所述第1引出电极部的在所述第1和第2端面的相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6.如权利要求4或者5所记载的层叠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电极为多个,
所述多个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1侧面侧的中间电极具有与所述第2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所述多个中间电极中位于最靠近第2侧面侧的中间电极具有与所述第4主电极部相对的区域,并且,所述各个中间电极具有与该中间电极之外的其它的中间电极相对的区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17544 | 2007-08-23 | ||
JP2007-217544 | 2007-08-23 | ||
JP2007217544A JP4501970B2 (ja) | 2007-08-23 | 2007-08-23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73664A CN101373664A (zh) | 2009-02-25 |
CN101373664B true CN101373664B (zh) | 2012-01-25 |
Family
ID=40381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468371A Active CN101373664B (zh) | 2007-08-23 | 2008-08-25 | 层叠电容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95325B2 (zh) |
JP (1) | JP4501970B2 (zh) |
CN (1) | CN1013736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10998B2 (ja) * | 2009-03-13 | 2011-06-29 | Tdk株式会社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KR101079408B1 (ko) * | 2009-12-24 | 2011-11-02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
JP5353911B2 (ja) * | 2011-01-28 | 2013-11-27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子部品及び基板モジュール |
DE102011014965B4 (de) * | 2011-03-24 | 2014-11-13 | Epcos Ag | Elektrisches Vielschichtbauelement |
KR102004780B1 (ko) * | 2014-01-27 | 2019-07-29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
KR102004781B1 (ko) * | 2014-01-27 | 2019-07-29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그 실장 기판 |
JP6981438B2 (ja) * | 2019-02-20 | 2021-12-1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US11670453B2 (en) * | 2020-07-20 | 2023-06-06 | Knowles UK Limited | Electrical component having layered structure with improved breakdown performanc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2272A (en) * | 1997-03-19 | 2000-04-18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Laminated capacitor |
CN1261981A (zh) * | 1997-05-09 | 2000-08-02 | 阿维科斯公司 | 集成双频噪声衰减器 |
CN2845193Y (zh) * | 2005-10-31 | 2006-12-06 | 浙江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端口多层陶瓷介质滤波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7126A (ja) * | 1994-07-22 | 1996-02-06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JPH08162368A (ja) * | 1994-12-02 | 1996-06-21 | Murata Mfg Co Ltd | 複合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
JPH0935998A (ja) * | 1995-07-21 | 1997-02-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積層貫通コンデンサー |
JPH09148174A (ja) | 1995-11-24 | 1997-06-06 | Rohm Co Ltd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構造 |
JP2000182891A (ja) * | 1998-12-14 | 2000-06-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JP2000252164A (ja) * | 1999-02-26 | 2000-09-14 | Kyocera Corp | 積層セラミックフィルタ |
JP2001044074A (ja) * | 1999-07-27 | 2001-02-16 | Tokin Corp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DE10064447C2 (de) * | 2000-12-22 | 2003-01-02 | Epcos Ag | Elektrisches Vielschichtbauelement und Entstörschaltung mit dem Bauelement |
US6760215B2 (en) * | 2001-05-25 | 2004-07-06 | Daniel F. Devoe | Capacitor with high voltage breakdown threshold |
US7075774B2 (en) * | 2002-09-10 | 2006-07-11 | Tdk Corporation | Multilayer capacitor |
JP4105665B2 (ja) * | 2004-08-30 | 2008-06-25 | Tdk株式会社 |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 |
-
2007
- 2007-08-23 JP JP2007217544A patent/JP4501970B2/ja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8-12 US US12/190,014 patent/US7995325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8-25 CN CN2008101468371A patent/CN1013736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2272A (en) * | 1997-03-19 | 2000-04-18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Laminated capacitor |
CN1261981A (zh) * | 1997-05-09 | 2000-08-02 | 阿维科斯公司 | 集成双频噪声衰减器 |
CN2845193Y (zh) * | 2005-10-31 | 2006-12-06 | 浙江正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端口多层陶瓷介质滤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7-142285A 1995.06.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4501970B2 (ja) | 2010-07-14 |
JP2009054652A (ja) | 2009-03-12 |
US7995325B2 (en) | 2011-08-09 |
CN101373664A (zh) | 2009-02-25 |
US20090052113A1 (en) | 2009-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73664B (zh) | 层叠电容器 | |
JP3850398B2 (ja)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
US7310217B2 (en) | Monolithic capacitor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of | |
JP4924490B2 (ja) | 貫通型積層コンデンサ | |
KR100936902B1 (ko) | 적층형 관통 콘덴서 어레이 | |
US7646584B2 (en) | Multilayer feedthrough capacitor | |
US8659873B2 (en) | Multilayer capacitor | |
KR20090045003A (ko) | 적층 콘덴서 | |
KR101051620B1 (ko) | 적층 콘덴서 | |
US8068330B2 (en) | Multilayer capacitor | |
CN113257573B (zh) | 电子部件 | |
US7675732B2 (en) | Multilayer capacitor array | |
JP5093044B2 (ja)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
JP4600561B2 (ja)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
US8125760B2 (en) | Multilayer capacitor | |
JP4255084B2 (ja) | 電子部品の実装構造 | |
JP5077180B2 (ja) | 積層コンデンサ | |
JP3727542B2 (ja) | 積層貫通型コンデンサ | |
JP2018129435A (ja) | 積層貫通コンデンサ及び電子部品装置 | |
CN114823143A (zh) | 层叠电容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