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0040A -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0040A
CN101340040A CNA2008101357256A CN200810135725A CN101340040A CN 101340040 A CN101340040 A CN 101340040A CN A2008101357256 A CNA2008101357256 A CN A2008101357256A CN 200810135725 A CN200810135725 A CN 200810135725A CN 101340040 A CN101340040 A CN 101340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ed nipple
support
connector
earth terminal
sid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57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0040B (zh
Inventor
今井裕次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0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00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6Connections with the terrestrial mass, e.g. earth plate, earth p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6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metal grounding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39Electrical connectors with grounding to metal mounting panel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合于将多根电缆的接地线和支架电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器(10)设置有将安装在导电支架(B)上的外壳(11)、多个端子接头(12)、和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该端子接头与均包括作为接地线的外导体的同轴电缆连接并将安装在外壳(11)中,该分离接地端子将安装在外壳(11)中并包括将与端子接头(12)的外导体端子(14)接触的电路侧接触件(38)以及将与支架(B)接触的支架侧接触件(40),该外导体端子将与外导体连接。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06-267615中公开了连接器的例子,该连接器设置有用于将包括在机动车电线中的接地线连接到车体上的接地端子。它被构造成使得,端子接头和接地端子设置在将安装在固定于车体的支架上的连接器外壳中,其中该端子接头连接有同轴电缆的内导体,该接地端子用于将该同轴电缆的外导体(接地线)与支架连接。该接地端子插入到连接器外壳中,并包括将与外导体接触的电路侧接触部分和将与支架接触的支架侧接触部分。
在多个端子接头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并且与这些端子接头连接的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分别与支架连接的情况下,首先存在整体增大接地端子的问题。另外,由于接地端子需要形成有多个电路侧接触部分,所以接地端子的形状复杂,并且变得难以通过挤压加工形成接地端子。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是难以生产接地端子本身,如其中形成有多个接地端子的箍筋链端子(hooping chained terminals)。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研发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适合于将多根电缆的接地线与支架电连接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待安装在导电支架上的连接器外壳,
多个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将与包括接地线的电缆连接并将至少部分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及
多个分离接地端子,每个分离接地端子都包括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和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该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将与接地线连接和/或将与和该接地线连接的端子接头连接,该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将与支架连接并将至少部分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
采用该结构,相应分离接地端子的电路侧接触部分与或可与接地线接触或与和该接地线连接的端子接头接触,而相应分离接地端子的支架侧接触部分与或可与支架接触,从而相应的接地线与支架电连接。由于这种方式使用了多个均包括电路侧接触部分和支架侧接触部分的分离接地端子,所以与一个接地端子包括所有电路侧接触部分的情况相比,该分离接地端子可制作得更小,并且可以简化其结构以有助于生产。
本发明优选如下实现。
(1)用来分隔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的至少一个分隔部分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避开支架侧接触部分的位置处,其至少部分地位于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之间。采用该结构,由于在安装于连接器外壳中时由分隔部分所分隔,所以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可相对于彼此定位。
(2)该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沿基本相同方向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并且该分隔部分设置成相对于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的安装方向至少部分地暴露于连接器外壳的前端。采用该结构,将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的操作可由分隔部分导向,因此操作性良好。
(3)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基本设置在一个方向上,并接触支架的相同板表面。采用该结构,由于可以使用具有平直形状的支架,所以支架安装到其中的连接器外壳的构造可以简化。
(4)端子接头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水平面中,相应电路侧接触部分相对于端子接头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从外侧接触接地线和/或与该接地线连接的端子接头,并且优选地,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被布置在端子接头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上。采用该结构,在其中端子接头设置在多个水平面的连接器中,提高了布置效率,因此可以将连接器小型化。
(5)该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在基本对称位置处接触支架。采用该构造,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可以非常平衡方式接触支架,因此可获得良好接触性能。
(6)该端子接头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水平面内,并且相邻水平面内的端子接头彼此偏置。采用该构造,由于端子接头以偏置方式设置,所以提高了端子接头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布置效率,这适合于连接器的小型化。
(7)该电路侧接触部分接触端子接头,该连接器外壳包括可与所安装的端子接头弹性接合的端子接头保持件,并且该端子接头保持件设置在端子接头的与电路侧接触部分基本相对的侧部处。采用该构造,由于端子接头可由端子接头保持件弹性容纳,所以端子接头和电路侧接触部分可保持良好接触状态。
(8)该连接器外壳包括用于锁定支架的支架锁定部分,并且该支架锁定部分设置在支架的与支架侧接触部分基本相对的侧部处。采用该构造,由于支架侧接触部分和支架锁定部分设置在支架的相对侧处,所以与支架侧接触部分和支架锁定部分设置在相同侧处的情况相比,支架的宽度可以较窄并且连接器可以制作的较小。
因此,可提供适合于将多根电缆的接地线与支架电连接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组装尤其是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多个端子接头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连接器外壳中,该端子接头将与包括接地线的电缆连接,该连接器外壳将安装在导电支架上,
将多个分离接地端子至少部分地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每个分离接地端子都包括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和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该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将与接地线连接和/或将与和该接地线连接的端子接头连接,该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将与支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在连接器外壳中设置用来分隔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的至少一个分隔部分,该至少一个分隔部分位于避开支架侧接触部分的位置处,至少部分位于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之间。
优选地,该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沿基本相同方向安装到连接器外壳中,并且该分隔部分设置成相对于支架和分离接地端子的安装方向至少部分地暴露于连接器外壳的前端。
更优选地,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基本设置在一个方向上,并与支架的相同板表面接触。
更为优选地,端子接头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水平面内,并且相应电路侧接触部分相对于端子接头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从外侧接触接地线和/或接触与该接地线连接的端子接头。
最为优选地,该端子接头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中的多个水平面内,并且相邻水平面内的端子接头彼此偏置。
附图说明
在阅读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各实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组合到其它实施例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外壳的正视图,
图2是该外壳的后视图,
图3是该外壳和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5是两极分离接地端子(two-pole split ground terminal)的后视图,
图6是该两极分离接地端子的平面图,
图7是该两极分离接地端子的侧视图,
图8是单极分离接地端子的后视图,
图9是该单极分离接地端子的平面图,
图10是该单极分离接地端子的侧视图,
11是示出该分离接地端子安装在外壳中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12是沿图2的线A-A的剖视图,示出了端子接头插入到安装有分离接地端子的外壳中之前的状态,
图13是沿图2的线A-A的剖视图,示出了该端子接头插入到安装有分离接地端子的外壳中的状态,
图14是沿图3的线B-B的剖视图,示出了该分离接地端子和端子接头安装在外壳中的状态,
图15是沿图2的线C-C的剖视图,示出了该支架插入到安装有分离接地端子和端子接头的外壳中之前的状态,
图16是沿附图2的线C-C的剖视图,示出了该支架插入到安装有分离接地端子和端子接头的外壳中的状态,
图17是沿图2的线D-D的剖视图,示出了该支架插入之前的状态,
图18是沿图2的线D-D的剖视图,示出了该支架插入的状态,
图19是沿图3的线B-B的剖视图,示出了该分离接地端子、端子接头和支架安装在外壳中的状态,及
图20是示出两极分离接地端子安装在两级连接器外壳中的状态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连接器
11    外壳(连接器外壳)
12    端子接头
13    分离接地端子
26    锁定矛杆(端子接头保持件)
34    支架锁定件(支架锁定部分)
38    电路侧接触件(电路侧接触部分)
40    支架侧接触件(支架侧接触部分)
47    分隔部分
B     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20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待安装在支架B上的连接器10,该支架固定或可固定到机动车(未示出)的本体上。在下面的描述中,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2和支架B的插入方向(附图12中向左的方向)称为向前方向,相反的方向(附图12中向右的方向)称为向后方向,并且关于垂直方向可参照附图2和12。端子接头12在附图15和16中未示出。
首先,描述支架B。如附图3和15中所示,该支架B由导电材料(如金属)制成并且呈横向长板的形状,该横向长板基本从固定位置伸出至本体。锁定孔Ba形成为基本沿厚度方向在宽度中间位置(优选基本在宽度中央位置)处穿透支架B,优选接近前端。该支架B的前端至少部分地倾斜,优选在基本整个圆周上倾斜,以便于较顺利地插入到连接器10中。
接下来,描述该连接器10。如附图11和12中所示,该连接器10设置有连接器外壳11(下文中,仅称为“外壳11”)、一个或多个(优选是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三个)端子接头12以及一个或多个(优选是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分离接地端子13,该端子接头安装在连接器外壳11中并与相应电缆连接,优选与同轴电缆(未示出)的端部连接,该分离接地端子用于将安装在外壳11中的一些端子接头12与支架B电连接。该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未示出)连接,同时安装在支架B上。
优选地,每根电缆都是与端子接头12连接的同轴电缆,并具有如下结构,即,内导体(芯部)、内绝缘层、外导体(如屏蔽线或导电膜)和外鞘按此顺序从轴向中央同轴设置。除此之外,内导体形成机动车电路的信号线,并且外导体形成该电路的接地线。
如附图4和12中所示,每个端子接头12都包括与同轴电缆内导体连接的内导电端子(未示出)、设置在该内导体端子外侧并与同轴电缆外导体连接的外导体端子14、和绝缘体(未示出),该绝缘体通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导体端子和外导体端子14之间而保持它们彼此绝缘。该外导体端子14如此设置,使得主体部分15和电缆连接部分16首尾相接,该主体部分具有管状(优选基本是圆柱形)形状,并至少部分、优选在基本整个圆周上环绕内导体端子,该电缆连接部分压与同轴电缆端部处暴露的外导体压接连接。
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稳定器17形成在主体部分15(优选形成在其后端)处,其如此形成,使得主体部分15在侧面处开放,该侧面与和主体部分15和/或电缆连接部分16基本连续的底板14a相对。这对稳定器17优选设置成在主体部分15后端的基本相对位置处彼此基本面对,使得开放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它们之间,且优选为沿附图12的垂直方向伸出的板件的形式。矛杆(lance)接合部分18(优选通过压印主体部分15的开放部分上方的前边缘)设置成从该主体部分15径向向外伸出。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突起19形成为在主体部分15与稳定器17间隔开不等于0°或180°、优选基本大约90°的角度的位置处向外伸出(优选通过切割和弯曲)。该内导体端子将与和连接器10连接的配合连接器的配合端子(形成机动车电路的信号线)电连接。该电缆连接部分16优选包括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前压接件16a和/或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后压接件16b。
外壳11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大致包括端子容纳部分20、接收器21和支架安装部分22,其中,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12和一个或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至少部分容纳在该端子容纳部分中,配合连接器至少部分地安装或插入到接收器中,支架B至少部分地安装到支架安装部分中,如附图1和2中所示。该接收器21优选基本具有(基本矩形或多边形或椭圆或圆形)管形,该管从端子容纳部分20基本向前伸出并具有开放前侧,并且其中限定了连接空间,配合连接器可从前面至少部分地安装或插入到该连接空间中。
该端子容纳部分20优选基本呈块形,并且用于将所连接的配合连接器锁闭的至少一个锁定臂23设置在其横向(顶)表面上。该锁定臂23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延伸,并沿与配合连接器连接方向交叉的方向可弹性移位、特别是基本向上和向下移位,类似于以端子容纳部分20的连接部分作为支撑点的跷跷板。该锁定臂23优选在端子容纳部分20的横向(顶)表面的前端和/或宽度中间位置(优选基本宽度中央位置)处或其附近连接,并优选由除了后端处可操作部分之外的接收器21的上壁从上方基本整个覆盖。
能够至少部分容纳相应端子接头12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和能够至少部分容纳相应分离接地端子13的一个或多个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20中。其中,该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将在后面与分离接地端子13一起详细描述,首先描述端子接头容纳腔24。
该端子接头容纳腔24设置在一个或多个级处,优选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20中的上下两个水平面内,更具体地,两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20的上部中,一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形成在下部中。该端子接头容纳腔24优选在该上下水平面中沿宽度方向(基本与其中设置有两个水平面的竖直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彼此移位,和/或下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基本设置在上水平面中的两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之间。换句话说,相应端子接头容纳腔24优选以偏置方式被设置,并且相应端子接头容纳腔24的中央位置优选基本位于正三角形的顶点处。
该端子接头容纳腔24呈孔形,该孔具有与端子接头12的主体部分15的外形基本一致的(优选基本圆形的)形状,并基本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穿透端子容纳部分20,从而端子接头12可分别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插入。如附图12中所示,锁定矛杆26设置在每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的内圆周壁表面处,该锁定矛杆可与所插入的端子接头12的矛杆接合部分18弹性接合,以保持该端子接头12。由锁定矛杆26保持的端子接头12受到保持,使得主体部分15的前部突出到连接空间中(参见附图13)。
每个锁定矛杆26优选基本呈悬臂梁形,并可向上和向下(与端子接头12的插入方向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基本与之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如附图1中所示,该锁定矛杆26优选设置在基本面对相邻水平面内的端子接头容纳腔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的内圆周壁表面的端部处或其附近。尤其是,该锁定矛杆26设置在上水平面中的两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中的内部或底部端部位置处,并且锁定矛杆26设置在下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中的内部或上部端部位置处。换言之,相应上和下水平面中的锁定矛杆26具有基本相反的变形方向,并处于如下位置关系中,即,沿宽度方向与用于相邻水平面中的锁定矛杆26的变形空间27相邻(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于是,锁定矛杆26及其变形空间27可有效地设置,这适合于外壳11的小型化。
如附图2中所示,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稳定器插入凹槽28形成为在每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的内圆周壁表面中的锁定矛杆26的相对侧处具有开放的前和/或后侧,其中一个或多个稳定器17至少部分地可插入到该稳定器插入凹槽中。而且,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突起插入凹槽29形成为在每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的内圆周壁表面的位置处具有开放后侧,该位置以与两稳定器插入凹槽28成不等于0°或180°、优选基本大约90°的角度的方式相隔。当端子接头12插入正确深度时,突起19与突起插入凹槽29(优选是它们的前边缘)可接合,从而防止端子接头12任何进一步向前移动。
接下来描述支架安装部分22。如附图1至3中所示,该支架安装部分22设置在外壳11的基本竖直(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延伸的侧表面(附图2中所示的右表面)上,并且支架B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支架安装部分22中,处于其板表面与竖直方向基本对准的姿势。
该支架安装部分22优选基本呈袋形或呈具有开放后侧的底孔形,并且其内部空间起到支架容纳腔30的作用,支架B至少部分地可插入到该支架容纳腔中。更特别地,该支架安装部分22包括:从外壳11的侧表面突出的一对侧壁31;一个或多个突出壁32,该突出壁从该侧壁31的突出端部或其附近向内突出,并面对外壳11的侧表面;还优选包括与两个突出壁32的部分连续以连接两个突出壁32的桥接壁33、(优选从桥接壁33基本向后延伸的)支架锁定件34、和与侧壁31和突出壁32的前端连接的(优选从外壳11的侧表面突出的)前止挡壁35。该支架安装部分22(支架容纳腔30)在如下的竖直范围内形成,即,至少部分地延伸过上下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该支架容纳腔30的尺寸优选被设置成与支架B的宽度和厚度一致。
该支架锁定件34优选基本呈悬臂梁形,该悬臂梁沿基本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并可沿基本宽度方向(与支架B的插入方向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且优选与之基本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锁定突起36设置在支架锁定件34的自由端部的内表面上,从而至少部分地突出到支架容纳腔30中,并且通过锁定突起36与支架B的锁定孔Ba的接合,外壳11将被弹性保持成固定于支架B上。该支架锁定件34设置在支架安装部分22的竖直中间位置(优选在基本竖直中央位置处)。该支架锁定件34在插入支架B的过程中向外移位。
接下来,详细描述分离接地端子13和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如附图5至10中所示,优选地通过挤压加工导电板(优选是金属的),使得每个分离接地端子13形成特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形状。优选地,存在多种(例如,两种)类型的分离接地端子13:一种带有用于将上水平面的两端子接头12连接到支架B上的两极;一种带有用于将下水平面中的一个端子接头12连接到支架B上的单极,并且相应的分离接地端子13分别至少部分地容纳到形成在端子容纳部分20中的相对应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中。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区分接地端子13和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后缀A、B分别添加到用于两极和单极的附图标记后面,而在共同称呼它们且不区分它们时,不添加后缀至附图标记。
首先,描述两个分离接地端子13的共同结构。每个分离接地端子13都包括基本沿宽度方向和/或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的基板37、优选通过部分切割并弯曲基板37而形成的电路侧接触件38、在该基本37的横向边缘处弯曲并优选沿基本垂直方向延伸的侧板39、和从该侧板39延伸的支架侧接触件40。其中,电路侧接触件38能够弹性接触端子接头12的外导体端子14,并且该支架侧接触件40能够弹性接触支架B。
如附图6和9中所示,该基板37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具有的长度和/或宽度(优选两者)短于端子容纳部分20的长度和/或宽度,并优选在平面图中为基本矩形。优选通过在基板37的相对横向边缘处进行切割和弯曲来形成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保持件41。这些保持件41咬入或接合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内壁表面,从而可保持该分离接地端子13,使其不脱出外壳11。
如附图6、7、9和10中所示,通过形成在基板37中具有开放前侧的成对狭缝,并对从位于两狭缝之间的部分更加向前延伸的板件进行弯曲,从而使得该电路侧接触件38优选基本呈悬臂梁形。该电路侧接触件38在沿与侧板39基本相同的方向(安装状态下连接器10的基本径向向内的方向)从基板37倾斜突出之后,在基板37的前端位置处或其附近朝基板37弯曲或向后折叠,并且该折叠部分起到与端子接头12的接触部分38a的作用。以其基础端部为支承点,电路侧接触件38可基本沿竖直方向(与端子接头12的插入方向,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与之基本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电路侧接触件38的自由端部分优选部分加宽,以朝相对侧突出,并且这些突出部分42接触基板37的板表面。这能够增大电路侧接触件38的弹性力,并防止其过度弹性变形。
如附图5和8中所示,通过将从基板37的横向边缘的后端突出的板件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以基本直角而弯曲,从而使得该侧板39形成为基本垂直延伸,并且当从前面或后面观察时,基板37和侧板39优选形成基本L形。该侧板39是沿竖直方向的窄长的部件,并且支架侧接触件40从其前边缘向前延伸。
如附图6和9中所示,支架侧接触件40优选基本呈悬臂梁形,其后端是基端,其前端是自由端(优选类似于电路侧接触件38)。该支架侧接触件40从侧板39朝与基板37基本相对的侧面(安装状态下连接器10的基本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并平缓地形成为基本山形,同时在中间位置处具有最高峰。该最高峰部分起到接触部分40a的作用。不像电路侧接触件38那样,即使在弹性变形期间,支架侧接触件40的自由端也不能接触基板37或侧板39。以其基础端为支承点,支架侧接触件40可沿着宽度方向(与支架B的插入方向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且优选与之基本正交的方向,和/或与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与之基本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作为与支架B相接触的接触表面的支架侧接触件40的外表面具有一个或多个侧面,其处于基本相对的侧部并且倾斜,使得中间部分(优选基本是中央部分)比相对侧更加向外(安装状态下朝支架B)突出,如附图5和8中所示。而且,支架侧接触件40优选形成得比电路侧接触件38更宽。
接下来描述两个分离接地端子13A、13B的单独结构。两极或多极分离接地端子13A具有两个或更多个电路侧接触件38A(参见附图5),而单极分离接地端子13B只具有一个电路侧接触件38B(参见附图8)。因此,该两极或更多极分离接地端子13A的基板37A具有比单极分离接地端子13B的基板37B更大的宽度(参见附图6和9)。在两极分离接地端子13A中,两个电路侧接触件38A优选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基板37A中的基本对称位置处(参见附图6)。另一方面,在单极分离接地端子13B中,电路侧接触件38B优选设置在从基板37B的中心朝与侧板39B相对的侧面偏移的位置处(参见附图9)。
接下来描述两个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共同结构。如附图2和14中所示,该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具有凹槽形式,该凹槽在端子容纳部分20中具有开放后侧,并设置在比相应端子接头容纳腔24更加径向向外于连接器10的侧部和/或比支架容纳腔30更加径向向内于连接器10的侧部。当从后面观察时,每个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优选弯曲或者基本L形,其基本与相对应分离接地端子13的外形一致,并形成为使得基板容纳部分43和侧板容纳部分44连接,该基板容纳部分沿基本宽度方向延伸,并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基板37,该侧板容纳部分沿基本垂直方向延伸,并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侧板39。
在端子容纳部分20中,一个或多个电路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5形成为在该一个或多个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基板容纳部分43和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之间具有开放后侧,该电路侧接触件连通空间连接一个或多个容纳腔24、25,并允许该一个或多个相应电路侧接触件38至少部分地进入端子接头容纳腔24。另一方面,在端子容纳部分20中,支架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6形成为在该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基板容纳部分44和支架容纳腔30之间具有开放后侧,该支架侧接触件连通空间连接容纳腔25、30,并允许支架侧接触件40至少部分地进入支架容纳腔30。
接下来详细描述相应的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单独结构。两极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A优选形成在从端子容纳部分20的上端部分到附图2中所示的右(朝支架安装部分22)端的上部而延伸的区域上。更特别地,该两极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A如此形,使得基板容纳部分43A设置在上水平面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上方,即,连接器10的径向外侧处,并且侧板容纳部分44A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上水平面中的右端子接头容纳腔24和支架容纳腔30之间。相应数量的电路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5A(优选是一对电路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5A)形成为基本对应于上水平面中的相对应(优选是全部或两个)端子接头容纳腔24。该支架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6A将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20的上部处的侧板容纳部分44A与支架容纳腔30的上部相连接。
另一方面,单极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B优选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从端子容纳部分20的底端部分到附图2中所示的右(朝支架安装部分22)端的下部而延伸的区域上。更特别地,该单极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A如此形成,使得基板容纳部分43B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下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的外侧或下方,即,设置在连接器10的径向外侧处,并且侧板容纳部分44B设置在下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和支架容纳腔30之间。一个电路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5B形成为基本对应于下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支架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6B对设置在端子容纳部分20的下部和支架容纳腔30的底部处的侧板容纳部分44B进行连接。
如上所述,支架侧接触件连通空间46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两个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和支架容纳腔30之间,以彼此连通。在该连通部分中,留有分隔部分47,用于对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相应容纳腔25、30中的分离接地端子13和支架B进行分隔。该分隔部分47包括分隔两个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侧板容纳腔44的基础部分48以及一个或多个、优选成对的突出部分49,该突出部分从基础部分48的前端(向上和向下)突出,并分隔两个侧板容纳部分44和支架容纳腔30,并且当从后面观察时,优选整体地为基本叉形或T形。
在分隔部分47中,基础部分48构成或形成两侧板容纳部分44的侧壁的一部分,而两个突出部分49构成或形成两侧板容纳部分44的顶壁的一部分和支架容纳腔30的底壁的一部分。两个突出部分49优选突出到接近支架侧接触件40的端部,但是避开支架侧接触件40(参见附图11)。一个或多个后冲防止突起(backlash preventing projections)50设置在突出部分49(的最好两前端)的面对侧板容纳部分44的表面上,该后冲防止部分接触分离接地端子13的侧板39的端部。于是,可保持该侧板39不晃动。
如附图2和3中所示,分隔部分47优选呈沿基本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的肋形,其中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和支架容纳腔30开放,并且其后端设置在外壳11(优选是其后端)处(相对于分离接地端子13和支架B的安装方向的前端)并暴露到后外侧。
接下来描述如上构造的本实施例的功能。首先,分离接地端子13分别至少部分地安装到外壳11的相对应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中。在将分离接地端子13从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外壳11后面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中之后,通过受到设置在外壳11的后端位置处的分隔部分47的后端引导(定位),侧板39可靠地至少部分地进入侧板容纳部分44,而不进入支架容纳腔30。
在安装状态下,相应的电路侧接触件38至少部分地位于相对应的端子接头容纳腔24中,以至少部分地进入等待状态,并且两个支架侧接触件40至少部分地进入支架容纳腔30,以进入或达到等待状态,同时优选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设置,如附图11、12、15和17中所示。相应的电路侧接触件3 8优选设置在面对锁定矛杆26的位置处,即,角度移位大约180°。两个支架侧接触件40优选设置在支架容纳腔30中的基本竖直对称位置处,和/或与设置在中间位置(优选基本中央)的支架锁定件34基本竖直等距。而且,在此状态下,相应的保持件41咬入到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的内壁表面中,以保持分离接地端子13,使其不脱出外壳11。
随后,与同轴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相应端子接头12分别至少部分地安装到端子接头容纳腔24中。当端子接头12从处于附图12中所示状态的外壳11的插入侧、优选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端子接头容纳腔24中时,稳定器17和突起19分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稳定器插入凹槽28和突起插入凹槽29中,从而端子接头12周向定位(从而不转动),并且其插入(向前移动)变得顺利(参见附图14)。
在插入过程中,锁定矛杆26暂时弹性变形和/或端子接头12也使电路侧接触件38弹性变形。当端子接头12达到正确深度时,锁定矛杆26至少部分地恢复成接合矛杆接合部分18,如附图13中所示,以保持端子接头12,使其不脱出外壳11。在此安装状态下,如附图13和14中所示,该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件38从连接器10的径向外侧(相对于端子接头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的外侧)弹性接触端子接头12中的外导体端子14的底板14a。因此,端子接头12至少部分地夹在设置于基本相对侧处的锁定矛杆26和电路侧接触件38之间,从而由锁定矛杆26和电路侧接触件38弹性容纳。
在所有端子接头12的安装都完成之后,支架B随后至少部分地安装到外壳11中。在将支架B从附图15和17中所示状态下的外壳11后面至少部分地插入到支架容纳腔30中之后,支架B受到设置在外壳11的后端位置处的分隔部分47的后端所导向(定位),以可靠地至少部分地进入支架容纳腔30,而不进入侧板容纳部分44。
在插入支架B的过程中,支架锁定件34暂时向外弹性变形,并且支架B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两个)支架侧接触件40向内弹性变形。当支架B达到基本正确深度时,锁定突起36至少部分地进入锁定孔Ba,并且支架锁定件34至少部分地恢复成将锁定突起36与锁定孔Ba的边缘接合,如附图16中所示,从而保持外壳11,使其不脱出支架B。在此安装状态下,如附图18和19中所示,该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两个)支架侧接触件40(优选基本沿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以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方式被设置)与面对连接器10的径向内侧(与支架锁定件34基本相对的侧面)的支架B的同一板表面弹性接触。优选地,两个支架侧接触件40在基本竖直对称位置处与支架B接触。
在如上所述的外壳11安装在支架B上的状态下,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两个)分离接地端子13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电路侧接触件38接触相对应端子接头12的外导体端子14,并且该一个或多个(优选是两个)支架侧接触件40接触支架B。于是,作为相应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的外导体经一个或多个外导体端子14和一个或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与支架B电连接,从而接地。
除了上述连接器10之外,在需要使用不同数量的同轴电缆和端子接头12的连接器的情况下,通过使该外壳的构造与连接器10的外壳11部分共享,也可以使用在上述连接器10中使用的分离接地端子13。特别地,在使用两同轴电缆和两端子接头12的两极连接器10’中,也可以使用通过从上述三极连接器10省略单极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B所构成的外壳,如附图20中所示,并且两极分离接地端子13A可以安装在该外壳11’中。除了附图20中所示的之外,在未说明的单极连接器中,通过使用经省略两极分离接地端子容纳腔25A而构造的外壳,可共同使用单极分离接地端子13B。由此,在具有不同数量电极的多种连接器中可共同使用分离接地端子13,因此与分离接地端子被生产为用于相应类型连接器的特殊部件的情况相比,可使成本降低。
如上所述,数个分离接地端子13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外壳11中,该分离接地端子包括将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接头12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侧接触件38以及将与支架B接触的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件40。于是,与一个接地端子设置有所有电路侧接触件38的情况相比,单独的分离接地端子13可以制作得更小,并且其结构可以简化,以有助于生产。因此,可以获得适合于电连接多根同轴电缆的接地线和支架B的连接器10。
由于至少部分地分隔支架B和该一个或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的分隔部分47优选设置在外壳11中的避开支架侧接触件40的位置,处于支架B与分离接地端子13之间,所以支架B和分离接地端子13可相对于彼此定位,从而可以防止它们中的任意一个进入用于另一个的容纳腔。
而且,由于支架B和分离接地端子13优选沿相同方向安装到外壳11中并且分隔部分47相对于支架B和分离接地端子13的安装方向暴露于外壳11的前端处,所以支架B和分离接地端子13的安装操作可以由分隔部分47导向,并且操作性良好。
而且,由于相应支架侧接触件40优选基本设置在一个方向上,并与支架B的同一板表面接触,所以可以使用具有基本平直形状的支架B,并简化支架B安装到其中的外壳11的构造。
而且,由于端子接头12优选设置在外壳11中的多个水平面内(或多个级处),所以相应电路侧接触件38相对于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从外侧(连接器10的径向外侧)接触或可以接触端子接头12,并且相应支架侧接触件40基本设置在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上,提高了多水平面型连接器10中的设置效率,能够使连接器10小型化。
而且,由于相应支架侧接触件40优选在基本对称位置处与支架B接触,所以它们能够以非常平衡方式接触支架B,从而能够获得良好接触性能。
而且,由于端子接头12优选设置在多个水平面中,并以偏置方式与相邻端子接头彼此偏移,所以提高了端子接头12在外壳11中的设置效率,这适合于连接器10的小型化。
而且,由于可与所安装的端子接头12弹性接合的锁定矛杆26优选设置在与外壳11中电路侧接触件38相对的端子接头12的侧部处,所以锁定矛杆26可弹性容纳端子接头12,以使端子接头12和电路侧接触件38保持良好接触状态。
而且,由于外壳11优选设置有支架锁定件34,该支架锁定件可与支架B接合,并设置在与一个或多个支架侧接触件40基本相对的支架B的侧部处或与之相邻,所以与支架侧接触件和支架锁定件设置在同一侧的情况相比,支架B的宽度可以更窄,并且连接器10可以制作得更小。
因此,为了提供适合于电连接多根电缆的接地线和支架的连接器,连接器10设置有待安装在导电支架B上的外壳11,多个端子接头12,该端子接头与每根都包括作为接地线的外导体的同轴电缆连接并将安装在外壳11中,连接器10还设置有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该分离接地端子将安装在外壳11中,并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路侧接触件38以及将与支架B接触的支架侧接触件40,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电路侧接触件38将接触与外导体连接的端子接头12的一个或多个相应外导体端子14。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1)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分离接地端子都包括基板和侧板和/或整体为基本L形,但是通过将支架侧接触件设置在该基板上,可以省略该侧板。特别地,通过改变支架的安装位置,分离接地端子的基板可以设置在端子接头和支架之间,并且电路侧接触件和支架侧接触件可以沿相反方向从基板突出。
(2)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地端子分离成两件,但是它也可以分离成三件或更多件(分离接地端子的数量可以设置成二、三或更多)。
(3)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分离接地端子包括一个或两个电路侧接触件,但是本发明也覆盖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电路侧接触件的分离接地端子。
(4)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包括一至三根同轴电缆和一至三个端子接头的连接器,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包括四根或更多根同轴电缆以及四个或更多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5)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包括设置在两个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的连接器,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包括设置在三个或更多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的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以偏置方式将相应水平面中端子接头设置在外壳中,分离接地端子的相应电路侧接触件可相对于端子接头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从外侧接触端子接头。相反,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包括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中的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6)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路侧接触件接触或可接触端子接头的外导体端子,但是根据本发明,它们也可直接接触或可接触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7)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接头与同轴电缆的端部连接,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使用与常规绝缘电缆的端部连接的端子接头的连接器,该常规绝缘电缆不具有外导体和外鞘。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缆的芯部可构成电路的接地线。
(8)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接头与或可与同轴电缆的端部直接连接,但是它们不需要必须与电缆直接连接。例如,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包括具有相对端部的中间端子的连接器,该相对端部与直接和电缆连接的配合端子连接。简而言之,连接器可以包括经由配合端子与电缆连接的中间端子。
(9)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路侧接触件和支架侧接触件都呈可弹性变形的悬臂梁形,但是它们可以具有例如在两端受到支承的构件的形式,或者可以是无法弹性变形的部件。如果电路侧接触件和支架侧接触件无法弹性变形,则配合端子接头或支架可以包括可弹性变形件形式的接触部件。
(10)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接头的外导体端子的主体部分呈基本圆柱形,但是它可以具有例如盒形、矩形或多边形等。
(11)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连接器包括优选以偏置方式设置在外壳中的端子接头,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包括栅格形式设置的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12)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悬臂梁形的支架锁定件设置在支架安装部分的外壁处,但是它也可设置在支架安装部分的内壁(朝向支架侧接触件的侧面)处。除此之外,支架可设置有至少一个锁定件,并且支架安装部分可设置有可与该锁定件接合的至少一个部件。而且,通过省略锁定件等,该支架可以压入到支架安装部分中。
(13)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使用具有基本平直形状的一个支架,但是在使外壳设置有多个支架安装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多个支架。而且,根据支架安装部分的形状,支架的形状可以改变成例如L形横截面。
(14)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锁定矛杆设置在端子接头的与电路侧接触件相对的侧部处,但是端子接头和锁定矛杆之间的角度间隔可以改变成不等于180°。
(15)用于保持配合连接器的锁定臂可以设置在外壳中与支架安装部分基本相对的位置处。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安装在导电支架(B)上的连接器外壳(11),
多个端子接头(12),所述端子接头与包括接地线的电缆连接,并至少部分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及
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每个分离接地端子都包括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38)和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40),所述电路侧接触部分(38)与所述接地线连接和/或与和所述接地线连接的所述端子接头(12)连接,所述支架侧接触部分(40)与所述支架(B)连接,并且所述分离接地端子至少部分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至少一个分隔部分(47)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避开所述支架侧接触部分(40)的位置处,且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之间,所述分隔部分分隔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沿基本相同方向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及
所述分隔部分(47)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的安装方向至少部分地暴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40)基本设置在一个方向上,并接触所述支架(B)的相同板表面。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接头(12)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的多个水平面处,及
相应电路侧接触部分(38)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从外侧接触所述接地线和/或与所述接地线连接的所述端子接头(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40)设置在所述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上,和/或其中,所述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40)在基本相对称位置处接触所述支架(B)。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接头(12)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的多个水平面内,及
相邻水平面中的所述端子接头(12)彼此偏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路侧接触部分(38)接触所述端子接头(12),
所述连接器外壳(11)包括与所安装的端子接头(12)可弹性接合的端子接头保持件(26),及
所述端子接头保持件(26)设置在与所述电路侧接触部分(38)基本相对的所述端子接头(12)的侧部处。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外壳(11)包括用于锁定所述支架(B)的支架锁定部分(34),及
所述支架锁定部分(34)设置在与所述支架侧接触部分(40)基本相对的所述支架(B)的侧部处。
10.一种组装连接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与包括接地线的电缆相连的多个端子接头(12)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将安装在导电支架(B)上的连接器外壳(11)中,
将多个分离接地端子(13)至少部分地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每个分离接地端子(13)都包括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38)和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40),所述至少一个电路侧接触部分(38)将与所述接地线连接和/或将与和所述接地线连接的所述端子接头(12)连接,所述至少一个支架侧接触部分(40)将与所述支架(B)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避开所述支架侧接触部分(40)的位置处设置用来分隔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的至少一个分隔部分(47),其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沿基本相同方向安装到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及
所述分隔部分(47)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支架(B)和所述分离接地端子(13)的安装方向至少部分地暴露于所述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
13.如前述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应支架侧接触部分(40)基本设置在一个方向上,并与所述支架(B)的相同板表面接触。
14.如前述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端子接头(12)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的多个水平面内,及
相应电路侧接触部分(38)相对于所述端子接头(12)的水平面的设置方向从外侧接触所述接地线和/或接触与所述接地线连接的所述端子接头(12)。
15.如前述权利要求10至1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端子接头(12)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1)中的多个水平面内,及
相邻水平面中的所述端子接头(12)彼此偏置。
CN2008101357256A 2007-07-03 2008-07-03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0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5209A JP4978784B2 (ja) 2007-07-03 2007-07-03 コネクタ
JP2007175209 2007-07-03
JP2007-175209 2007-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0040A true CN101340040A (zh) 2009-01-07
CN101340040B CN101340040B (zh) 2011-10-05

Family

ID=39789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572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0040B (zh) 2007-07-03 2008-07-03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53201B2 (zh)
EP (1) EP2020707B1 (zh)
JP (1) JP4978784B2 (zh)
KR (1) KR100990701B1 (zh)
CN (1) CN10134004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916A (zh) * 2013-02-04 2014-08-06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部件的安装工具
CN10681678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组件
CN108462020A (zh) * 2017-02-20 2018-08-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作业装置
TWI718595B (zh) * 2018-07-19 2021-02-11 日商Smk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8784B2 (ja) 2007-07-03 2012-07-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119940B2 (ja) * 2008-01-17 2013-01-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9259500A (ja) * 2008-04-15 2009-11-05 Yazaki Corp 同軸コネクタのアース構造
JP2014035855A (ja) * 2012-08-08 2014-02-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アース端子の装着構造
JP6002592B2 (ja) 2013-02-04 2016-10-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端子接続構造
JP6047446B2 (ja) 2013-02-15 2016-12-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端子接続構造
US9437977B1 (en) * 2015-03-06 2016-09-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Grounding and retention member
DE102016109266A1 (de) * 2016-05-06 2017-11-09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ungs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Steckverbinder
JP6708025B2 (ja) 2016-07-04 2020-06-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DE102018116566A1 (de) 2018-07-09 2020-01-0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inrichtung und Kontaktsystem
EP4038701A4 (en) * 2019-10-01 2023-11-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TWINED COAXIAL CONNECTORS S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1226A (en) * 1980-10-20 1983-02-01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Filt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US5240425A (en) * 1991-09-20 1993-08-31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6267615A (ja) * 1993-03-12 1994-09-22 Yazaki Corp 電磁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H10241791A (ja) * 1996-12-25 1998-09-11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H10223269A (ja) * 1997-02-05 1998-08-21 Kel Corp 圧接コネクタ
US6554646B1 (en) * 1998-12-14 2003-04-29 Berg Electronics Grou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H11102752A (ja) * 1997-09-29 1999-04-13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311997B2 (ja) 1998-07-06 2002-08-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202005007221U1 (de) * 2005-05-06 2006-09-21 Wieland Electric Gmbh Befestigungseinsatz für einen Steckverbinder
JP4978784B2 (ja) * 2007-07-03 2012-07-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67916A (zh) * 2013-02-04 2014-08-06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部件的安装工具
CN10681678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射频连接器组件
CN108462020A (zh) * 2017-02-20 2018-08-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作业装置
CN108462020B (zh) * 2017-02-20 2021-04-0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作业装置
TWI718595B (zh) * 2018-07-19 2021-02-11 日商Smk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16126A (ja) 2009-01-22
KR20090004721A (ko) 2009-01-12
KR100990701B1 (ko) 2010-10-29
US20090011661A1 (en) 2009-01-08
JP4978784B2 (ja) 2012-07-18
CN101340040B (zh) 2011-10-05
EP2020707B1 (en) 2015-04-08
EP2020707A1 (en) 2009-02-04
US7553201B2 (en) 2009-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0040B (zh) 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488617B (zh) 连接器
JP5131940B2 (ja) 多位置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2282732B (zh) 接地用连接器及包含该接地用连接器的线束
CN105576417B (zh) 连接器
US7503812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CN108879137B (zh) 端子台
JP2014503961A (ja) 電力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10819071B2 (en) Connector structure that is reconfigurable to accommodate either an STP cable or a UTP cable
CN101395763A (zh) 用于同轴电缆的折弯的插接连接器
US10205264B2 (en) Joint connector
US10840648B2 (en) Shield terminal and shield connector
CN102544852A (zh) 连接器
US10290966B2 (en) Joint connector
JP2020167156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US2005023932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11699863B2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y
CN101090184A (zh) 用于电气插接的插头部分和插孔部分以及带有这种插头部分和插孔部分的电气插接装置
JP2022181187A (ja) 充電ソケット
US11177593B2 (en) Connector
US10587069B2 (en) Joint connector
JP2001525109A (ja) 電気コンタクト
JP2009123541A (ja) コネクタ
CN110473753A (zh) 带保险丝座的蓄电池端子
JP3971725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