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9531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9531B
CN101329531B CN2008101289210A CN200810128921A CN101329531B CN 101329531 B CN101329531 B CN 101329531B CN 2008101289210 A CN2008101289210 A CN 2008101289210A CN 200810128921 A CN200810128921 A CN 200810128921A CN 101329531 B CN101329531 B CN 1013295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unit
side plate
closed space
main body
bod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89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9531A (zh
Inventor
高冢英树
加藤隆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29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9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其包括一曝光单元,该曝光单元利用激光束使载像部件曝光;彼此相互面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以及第三支承部件,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以及第三支承部件形成一个基本闭合的空间,所述曝光单元布置在该闭合空间内,其中,闭合空间在平行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基本上是三角形。该成像设备防止了因成像设备主体的尺寸增加和侧板扭曲引起的光学元件的位移。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设备,比如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设备主体的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就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成像设备而言,已提出了一种设备主体框架(下文称作主体框架)的刚性得到加强的结构,以起到进行更高图像质量成像的目的。当主体框架的刚性小时,驱动设备主体时的振动等影响引起主体框架内布置的光学元件比如感光鼓和激光扫描装置的位置偏差,从而产生图像变形或重合失调的图像不良问题。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传统成像设备的主体框架的结构。如图9所示,传统主体框架装备有通过压力加工由金属薄板冲压形成的前侧板50和后侧板51;两侧板之间设有支承部件52、53、54和55,还设有加强部件56和57。支承部件52、53、54和55通过螺钉或焊接紧固在侧板上。
不过,在要求高图像质量性能的最近的成像设备中,上述传统主体框架的刚性相当不充分,由此无法在片材上形成高质量图像。如果为了加强主体框架的刚性而在主体框架内设有加强部件或增大构成主体框架的各部件的厚度,就增加了主体框架的生产成本。
在此方面,日本特开2001-66840号公报披露了一种结构,其中通过安装在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支承部件来在主体框架的底部形成盒状闭合空间而增强主体框架的刚性。
就该结构而言,无需在主体框架上提供加强部件,就可增强主体框架的刚性,同时却抑制了生产成本的增大。
不过,当在上述传统实例的情况下于主体框架底部形成盒状闭合空间时,闭合空间的内部构成死空间,从而增大了设备主体的尺寸。
此外,前后侧板绕着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相对于彼此扭曲。因此,在闭合空间设于主体框架底部的结构中,侧板在很大程度上会在与主体框架的底部隔开的位置上出现扭曲。
因此,当将诸如激光扫描装置之类的光学元件安装在前后侧板上与主体框架底部隔开的位置时,侧板的扭曲引起光学元件的位置偏差,由此不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能防止因成像设备主体的尺寸增加和侧板扭曲引起的光学元件的位移。
[00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曝光单元,其利用激光束使载像部件曝光;彼此相互面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以及第三支承部件,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以及第三支承部件形成一个基本闭合的空间,其中,整个所述曝光单元布置在该闭合空间内,所述闭合空间在平行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基本上是三角形。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自下面参照附图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截面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主体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主体框架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成像设备的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截面图;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透视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透视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了传统成像设备的主体框架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将参照附图1至4描述。
(成像设备的总体构造)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成像设备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装备有作为载像部件的感光鼓1Y、1M、1C和1K。
感光鼓1Y、1M、1C和1K分别具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调色剂,并沿如图4所示的顺时针方向由驱动电机(未示出)带动旋转。感光鼓1Y、1M、1C和1K的表面涂布有有机光导电层。
在邻近感光鼓1Y、1M、1C和1K的位置,设有充电辊3Y、3M、3C和3K,用以给感光鼓的表面充电,还设有显影辊4Y、4M、4C和4K,用以给感光鼓的表面供给调色剂。此外,感光鼓、充电辊和显影辊对于相应的调色剂成整体以形成处理盒2Y、2M、2C和2K。
当在用作记录材料的片材上形成图像时,电荷偏压被施加在充电辊上,由此给感光鼓的表面均匀充电。另外,基于图像信息,激光束自设置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装置5被施加在感光鼓上,由此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
然后,调色剂自显影辊供给到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且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感光鼓上形成的各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上,使得各色调色剂图像在感光鼓与一次转印辊9Y、9M、9C和9K之间的夹区部顺次地一个层叠在另一个上(一次转印)。
中间转印带6在驱动辊7与从动辊8之间伸展,并通过驱动辊7的旋转沿图4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运行。
在中间转印带6运行的同时,中间转印带6上已实现了调色剂图像的一次转印的那部分被运送到驱动辊7与二次转印辊15之间的夹区部,并且,在该夹区部,中间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片材11上(二次转印)。
多张片材11一起堆叠在给送盒10内。它们被给送到在预定时刻受驱动的给送辊12,然后穿过运送辊对13和定位辊对14,以运送到中间转印带6与二次转印辊15之间的夹区部。
已通过二次转印而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11被运送到定影辊对16处,在定影辊对16的夹区部,片材1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施压,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固着在片材11上。
调色剂图像已固着于其上的片材11自定影辊对16被运送到排出辊对17,并自排出辊对17排出到排出盘18上。
(主体框架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主体框架参照图1至3来描述。图1至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结构。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装备有构成第一侧板的前侧板20和构成第二侧板的后侧板21;此外,在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之间,设有将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相互连接的板状支承部件23、24、25、26和27。支承部件23至27通过螺钉紧固在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上。
这样一来,支承部件23至27连接到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上,由此确定了两侧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确保了主体框架的刚性。
此外,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具有切口部22。切口部22形成在与容纳于主体框架内的处理盒2Y、2M、2C和2K相应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处理盒,由此将切口部22设在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中每一个的四个位置处。此外,为了减小成像设备的尺寸,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安装面倾斜地布置本实施例的处理盒(见图4)。因此,切口部22也倾斜地形成在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内,从而与布置处理盒的方向平行(见图1)。
此外,处理盒装备有定位部(未示出);通过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部件推动定位部,定位部可与切口部22适配接合。也就是说,处理盒的两端于切口部22可拆卸地安装在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上。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承部件23和支承部件24之间、支承部件24和支承部件25之间、以及支承部件25和支承部件23之间分别通过螺钉60a、60b、60c实现连接。
因此,利用前侧板20、后侧板21、支承部件(第一支承部件)23、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24、以及支承部件(第三支承部件)25在主体框架内形成一个基本上闭合的空间。该闭合空间平行于两侧板的截面构造基本上是三角形。此外,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装置5被安置在该闭合空间内。
激光扫描装置5在其端部具有承载面5a和5b;在该承载面5a和5b处,激光扫描装置5通过四个螺钉61安装在支承部件23的内壁面上(见图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通过多个板状支承部件连接,且这些支承部件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空间,由此不用单独设置加强部件就可提高主体框架的刚性。此外,闭合空间平行于两侧板的截面构造基本上是三角形,由此就能进一步增强主体框架的刚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扫描装置5布置在由前侧板20、后侧板21以及多个支承部件形成的闭合空间内,就能有效地抑制激光扫描装置5的位置偏差。
换句话说,越接近连接支承部件的部分,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刚性就越高。尤其是,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被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所包围的区域表现出高刚性。另一方面,与支承部件隔开得越远,前侧板和后侧板围绕支承部件扭曲的量就越大。
为了在片材上形成高质量的图像,需提高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装置5的曝光精度。因此,当激光扫描装置5由于前侧板和后侧板的扭曲而产生位置偏差时,要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是不可能的。
就此看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装置5被布置在由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多个支承部件形成的闭合空间内,由此能有效地抑制激光扫描装置5由于前侧板20和后侧板21扭曲引起的位置偏差。
就该结构而言,能有效地抑制激光扫描装置5的位置偏差,也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由于激光扫描装置5设在闭合空间的内部,该闭合空间没有构成一个死空间,这样便能有效地利用该闭合空间,也就能防止由于闭合空间的形成而引起的成像设备尺寸的增加。
另外,如图2所示,在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中,布置在激光扫描装置5与施加有激光束的感光鼓之间的支承部件23设有允许激光束通过的缝隙部23a。从激光扫描装置5发出的激光束穿过缝隙部23a以施加在感光鼓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支承部件23平行于处理盒的布置方向(也即,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安装面倾斜)地布置(见图1)。就这一结构来说,在处理盒与支承部件23之间没有形成多余的空间。因而,就能减小成像设备主体的尺寸。
按此方式,在考虑闭合空间外部布置的部件的结构、布置方向等的同时,设定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的布置方向、结构等,由此不会在主体框架内产生多余空间,也就能防止成像设备主体尺寸的增加。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四个感光鼓设为载像部件,但感光鼓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只需在设备主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感光鼓。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能防止成像设备主体的尺寸增加,并防止因侧板的扭曲而引起的光学元件的位置偏差,同时在主体框架内提供闭合空间。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设备参照图5至8来描述。图5至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施例主体框架的结构;在这些图中,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的结构,其中支承部件33被去除。成像设备的总体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一样;这里,主要描述区别之处,即主体框架的结构,尤其是将布置在闭合空间内的激光扫描装置5固定就位的方法。
(主体框架的结构)
如图6至8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装备有相互面对的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而且,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之间,设有支承部件33、34、35、36和37,它们将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相互连接。支承部件33至37通过螺钉紧固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上。
此外,支承部件33和支承部件34之间、支承部件34和支承部件35之间、以及支承部件35和支承部件33之间的连接分别通过螺钉62a、62b、62c来实现,由此利用前侧板(第一侧板)30、后侧板(第二侧板)31、支承部件(第一支承部件)33、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34以及支承部件(第三支承部件)35形成一个三角形截面结构的闭合空间(见图5)。另外,作为曝光单元的激光扫描装置5布置在如此形成的闭合空间内。
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上形成的切口部32的结构和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上安装处理盒的方法都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在激光扫描装置5的端部处形成有承载面5a和5b,并且激光扫描装置5通过四个螺钉固定在支承部件23上。
在本实施例中,相反的是,激光扫描装置5没有固定在支承部件33上,而是固定在扫描装置支承部件(曝光单元支承部件)38和39上,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用于支承单独设在闭合空间内的激光扫描装置5(见图5和图7)。与支承部件33、34、35、36和37相同,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的两端通过螺钉紧固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上。
具体而言,激光扫描装置5具有分别布置在图5中其前侧和深度侧的两个突起5c,一个突起5d设在突起5c的相对侧,并且,突起5d固定在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9上,而突起5c固定在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上。当将突起5c和5d固定在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上时,通过诸如弹簧之类的弹性部件(未示出)推动这些突起,由此将突起5c和5d固定在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上。
就这一结构来说,激光扫描装置5和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不与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33、支承部件34以及支承部件35相接触。因此,即使当支承部件33、34和35因成像设备受驱动时产生的振动等因素发生偏转时,激光扫描装置5也不会受到偏转带来的影响,就能高精度地维持激光扫描装置5的位置关系。
此外,支承激光扫描装置5的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被固定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上。这样,由于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的设置,便能进一步增强主体框架的刚性,亦能有效地抑制因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的扭曲引起的激光扫描装置5的位置偏差。
使用这一结构,激光扫描装置5可维持高的曝光精度,也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由于激光扫描装置5设在闭合空间内,该闭合空间没有构成一个死空间,就能防止因闭合空间的形成引起的成像设备的尺寸的增加。
另外,如图6所示,在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中,布置在激光扫描装置5与施加激光束的感光鼓之间的支承部件33设有允许激光束通过的缝隙部33a。从激光扫描装置5发出的激光束穿过缝隙部33a以施加在感光鼓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支承部件33是平行于处理盒布置方向(也即,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安装面倾斜)地布置的(见图5)。就这一结构来说,在处理盒与支承部件33之间没有形成多余的空间。因而,就能减小成像设备主体的尺寸。
按此方式,在考虑闭合空间外部布置的部件的结构、布置方向等的同时,设定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的布置方向、结构等,由此不会在主体框架内产生多余空间,也就能防止成像设备主体尺寸的增加。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扫描装置5是固定在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上的,还可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即,不设置扫描装置支承部件38和39,而是改为使突起在激光扫描装置5上形成并安装在前侧板30和后侧板31上。
同样,就这一结构来说,激光扫描装置5不与形成闭合空间的支承部件33、支承部件34以及支承部件35相接触。因此,即使当支承部件33、34和35因成像设备受驱动时产生的振动等因素发生偏转时,激光扫描装置5也不会受到偏转带来的影响,就能高精度地维持激光扫描装置5的位置关系。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将四个感光鼓设为载像部件,但感光鼓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只需在设备主体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感光鼓。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能防止成像设备主体的尺寸增加,并防止因侧板的扭曲而引起的光学元件的位置偏差,同时在主体框架内提供闭合空间。
虽然已参照示范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披露的示范性实施例。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意图与最宽泛的解释一致,从而涵盖所有此类改型和等价结构以及功能。

Claims (4)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曝光单元,其利用激光束使载像部件曝光;
彼此相互面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以及第三支承部件,
其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以及第三支承部件形成一个基本闭合的空间,
其中,整个所述曝光单元布置在所述闭合空间内,
其中,闭合空间在平行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基本上是三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载像部件包括多个载像部件,并且
其中,在所述曝光单元与所述多个载像部件之间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承部件与所述多个载像部件的排列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曝光单元安装在第一支承部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曝光单元支承部件,该曝光单元支承部件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连接,同时不与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和第三支承部件接触,曝光单元安装在该曝光单元支承部件上。
CN2008101289210A 2007-06-18 2008-06-18 成像设备 Active CN1013295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0033 2007-06-18
JP2007160033A JP5153222B2 (ja) 2007-06-18 2007-06-1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0033 2007-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531A CN101329531A (zh) 2008-12-24
CN101329531B true CN101329531B (zh) 2010-08-18

Family

ID=40132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89210A Active CN101329531B (zh) 2007-06-18 2008-06-18 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77041B2 (zh)
JP (1) JP5153222B2 (zh)
KR (1) KR100986495B1 (zh)
CN (1) CN1013295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52423A (ja) * 2008-07-28 2010-03-1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353506B2 (ja) * 2009-07-14 2013-1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98584B2 (ja) * 2012-03-30 2016-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42665B2 (ja) * 2012-07-24 2016-06-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2014235267A (ja) * 2013-05-31 2014-12-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5185084A1 (en) 2014-06-02 2015-12-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handling system assembly
JP7035386B2 (ja) * 2017-09-05 2022-03-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99838B2 (ja) * 2018-05-31 2023-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7471815B2 (ja) 2019-12-25 2024-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1507A (ja) * 1996-12-02 1998-06-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38320A (ja) * 1999-02-18 2000-09-05 Sharp Corp 画像出力装置
JP3728990B2 (ja) * 1999-08-31 2005-12-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08360B2 (ja) * 1999-10-05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54436A (ja) * 1999-11-24 2001-06-08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91123A (ja) * 2000-07-14 2002-03-27 Ricoh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002049197A (ja) * 2000-08-02 2002-02-15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支持構造
JP2002287453A (ja) 2001-03-27 2002-10-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64958B1 (ko) * 2002-09-12 2006-03-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리코 컬러 화상 형성 장치
JP4337467B2 (ja) * 2003-08-13 2009-09-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の検査方法
JP2005067066A (ja) * 2003-08-26 2005-03-1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383807B2 (ja) * 2003-08-29 2009-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73455A (ja) 2003-12-15 2005-06-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616591B2 (ja) * 2004-07-20 2011-01-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568095B2 (ja) * 2004-11-24 2010-10-2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658650B2 (ja) * 2005-03-17 2011-03-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72380A (ja) * 2005-10-11 2006-03-1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908894B2 (ja) * 2006-03-30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111399A (ko) 2008-12-23
US7877041B2 (en) 2011-01-25
JP2008310232A (ja) 2008-12-25
CN101329531A (zh) 2008-12-24
US20080310879A1 (en) 2008-12-18
JP5153222B2 (ja) 2013-02-27
KR100986495B1 (ko) 2010-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9531B (zh) 成像设备
US7058337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268156B2 (en)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229418B2 (en) Frame struc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9141020B2 (en) Charger positioning adjus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43780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425011B (zh) 成像设备和盒
US909200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7289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27616B2 (en)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0032633A1 (ja) イメージング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729182A1 (en) Image transferring unit and direct transfer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14080809A1 (ja)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344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構造体
EP1686430A2 (en) Image forming unit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273646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1372364B2 (en) Fram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021007A (zh) 清洁装置和处理盒
JP5496283B2 (ja)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535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36823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103300B2 (en) Process cartridg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917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028556A2 (en) Multi-pass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96281B2 (ja) ユニット集合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