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详细解释。
图3和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路型显示器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结构图,其中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路型显示器件的布局的视图,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路型显示器件的电路功能的系统方框图。
这里,将通过把其中本发明应用于使用液晶单元作为像素的电光元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来给出解释。
在该液晶显示器件10中,如图3中所示,下述部分被集成在一起:有效显示部(ACDSP)12,其中包含液晶单元的多个像素在透明绝缘基板(例如玻璃基板11)被布置成矩阵;在图3中的有效显示部12之上和之下布置的一对第一和第二水平驱动电路(H驱动器HDRV)13U和13D;在图1中的有效显示部2一侧布置的垂直驱动电路(V驱动器VDRV)14;数据处理电路(DATAPRC)15;由DC-DC转换器形成的电源电路(DC-DC)16;接口电路(I/F)17;定时发生器(TG)18;以及用于给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提供多个驱动参考电压的参考电压驱动电路(REFDRV)19等等。
此外,在玻璃基板11上第二水平驱动电路13D的位置附近中的边缘部处形成用于输入数据等的焊盘20。
玻璃基板11由其中包含有源元件(例如晶体管)的多个像素电路被布置成矩阵的第一基板以及以预定间隙面对该第一基板布置的第二基板构成。液晶被密封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
在绝缘基板上形成的电路组通过低温多晶硅TFT工艺形成。也就是,该集成驱动电路型显示器件10由布置在有效显示部12的外围(框架)处的水平驱动系统和垂直驱动系统构成,并且这些驱动系统通过使用多晶硅TFT与像素区域部一起被集成地形成在同一个基板上。
在本实施例的集成驱动电路型液晶显示器件10中,在有效像素部12的两侧(图3中的上和下)上布置两个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原因是为了驱动被分为奇数线和偶数线的数据线。
在这两个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中,通过下列步骤来使用RGB选择器系统:将三个数字数据存储在采样锁存电路中,在一个水平周期(H)期间由公共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执行三次到模拟数据的转换处理,以时分方式在该水平周期中选择三个模拟数据,并将其输出到数据线(信号线)。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下述定义将给出解释:在这三个数字图像数据R、G和B中,数字R数据作为第一数字数据,数字B数据作为第二数字数据,以及数字G数据作为第三数字数据。
以下将顺序地解释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件10的组件的结构和功能。
有效显示部12具有包含液晶单元并且被布置成矩阵的多个像素。
此外,在有效显示部12中,由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以及垂直驱动电路14驱动的数据线和垂直扫描线被布置成矩阵。
图5是示出有效显示部12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视图。
这里,为了简化该图,使用三行(第n-1行到第n+1行)和四列(第m-2列到第m+1列)的像素阵列的情况来作为一个例子。
在图4中,在显示部12中,垂直扫描线…、121n-1、121n、121n+1、…和数据线…、122m-2、122m-1、122m、122m+1、…被布置成矩阵,并且单位像素123被布置在它们的交点处。
单位像素123被构造成具有作为像素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TFT、液晶单元LC、以及存储电容Cs。这里,液晶单元LC是指在由薄膜晶体管TFT形成的像素电极(一个电极)与面对该像素电极所形成的对电极(另一个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
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电极与垂直扫描线…、121n-1、121n、121n+1、…相连,并且其源极电极与数据线…、122m-2、122m-1、122m、122m+1、…相连。
对于液晶单元LC,其像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相连,并且其对电极与公共线124相连。存储电容Cs被连接在薄膜晶体管TFT的漏极电极与公共线124之间。
对于公共线124,由与驱动电路等集成地形成在玻璃基板11上的VCOM电路21提供预定AC电压来作为公共电压Vcom。
垂直扫描线…、121n-1、121n、121n+1、…的每端与图3中所示的垂直驱动电路14相应行的每个输出端相连。
垂直驱动电路14被构造成例如包括移位寄存器,与垂直传输时钟VCK(未示出)同步连续地产生垂直选择脉冲,并将其提供给垂直扫描线…、121n-1、121n、121n+1、…,从而执行垂直扫描。
此外,在显示部12中,例如,数据线…、122m-2、122m-1、122m、122m+1、…的每端与图3中所示的第一水平驱动电路13U的相应列的每个输出端相连,而它们的另一端与图3中所示的第二水平驱动电路13D的相应列的输出端相连。
第一水平驱动电路13U将R数据、B数据和G数据的三个数字数据存储在采样锁存电路中,在一个水平周期(H)期间执行三次到模拟数据的转换处理,以时分方式在该水平周期中选择三个数据,并将其输出到相应的数据线。
与该RGB选择器系统的使用一起,第一水平驱动电路13U以时分方式将在第一和第二采样锁存电路中锁存的R数据和B数据传输给第一锁存电路,并进一步传输给第二锁存电路,在将所述R数据和B数据类时分地传输给锁存电路的周期中,将在第三采样锁存电路中锁存的G数据传输给第三锁存电路,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有选择地输出在第二锁存电路和第三锁存电路中锁存的R、B或G数据,从而将其转换为模拟数据,以时分方式在该水平周期中选择三个模拟数据,并将其输出到相应的数据线。
也就是,在本实施例的水平驱动电路13U中,为了实现RGB选择器系统,其被构造成并行布置用于两个数字R和B数据的第一锁存系统和用于一个数字G数据的第二锁存系统,并且共享在选择器之后的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模拟缓冲器、以及线路选择器,从而实现框架的变窄和功率消耗的降低。
第二水平驱动电路13D基本具有与第一水平驱动电路13U相同的结构。
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第一水平驱动电路13U和第二水平驱动电路13D的基本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以下将它们作为水平驱动电路13来解释。
注意,该水平驱动电路示出与三个数字数据对应的基本结构,实际上,多个相同的结构被并行布置。
如图6中所示,水平驱动电路13具有移位寄存器(HSR)组13HSR、采样锁存电路组13SMPL、锁存输出选择开关13OSEL、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模拟缓冲器13ABUF、以及线路选择器13LSEL。
移位寄存器组13HSR具有多个移位寄存器(HSR),以用于与水平传输时钟HCK(未示出)同步地将来自与每列对应的每个传输级的移位脉冲(采样脉冲)连续输出到采样锁存电路组13SMPL。
采样锁存电路组13SMPL具有用于连续采样并锁存作为第一数字数据的R数据的第一采样锁存电路131、用于连续采样并锁存作为第二数字数据的B数据并且以预定的定时将锁存于第一采样锁存电路131中的锁存R数据进行锁存的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用于连续采样并锁存作为第三数字数据的G数据的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3、用于连续传输在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中锁存的数字数据R或B数据的第一锁存电路134、具有电平移位功能以用于将锁存于第一锁存电路134中的数字R或B数据转换为更高电压幅度并将其锁存的第二锁存电路135、以及具有电平移位功能以用于将锁存于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3中的数字G数据转换为更高电压幅度并将其锁存的第三锁存电路136。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采样锁存电路组13SMPL中,第一锁存系统137由第一采样锁存电路131、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第一锁存电路134和第二锁存电路135形成,以及第二锁存系统138由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3和第三锁存电路136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从数据处理电路15输入到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的数据以0-3V(2.9V)系统的电平来供给。
然后,通过作为采样锁存电路组13SMPL的输出级的第二和第三锁存电路135和136的电平移位功能,使该电平升高到例如-2.3V到4.8V。
锁存输出选择开关13OSEL有选择地切换采样锁存电路组13SMPL的输出并将其输出到数字/模拟电路13DAC。
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执行三次数字/模拟转换。也就是,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将三个数字R、B和G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
模拟缓冲器13ABUF对在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处转换为模拟信号的R、B和G数据进行缓冲并将其输出到线路选择器13LSEL。
线路选择器13LSEL在一个水平周期期间选择三个模拟R、B和G数据,并将其输出到相应的数据线DTL-R、DTL-B和DTL-G。
这里将给出水平驱动电路13中的操作的解释。
在水平驱动电路13中,当采样连续的图像数据时,它们被存储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1、132和133中。
当完成了将一个水平方向线上的所有数据存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1到133中时,在水平方向消隐周期期间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中的数据被传输到第一锁存电路134,并且立即被传输并存储在第二锁存电路135中。
接着,第一采样锁存电路131中的数据被传输到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中,并且立即被传输并存储在第一锁存电路134中。此外,在同一个周期期间,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3中的数据被传输到第三锁存电路136。
然后,下一个水平方向线上的数据被存储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1、132和133中。
在其中存储下一个水平方向线的数据的周期期间,通过切换锁存输出选择开关13OSEL来将在第二锁存电路135和第三锁存电路136中存储的数据输出到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
之后,在第一锁存电路134中存储的数据被传输并存储在第二锁存电路135中。通过切换锁存输出选择开关13OSEL来将该数据输出到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
通过该采样锁存方法,三个数字数据被输出到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因此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更窄的框架变得可能。
此外,第三个数字数据将是具有易于对人眼施加最大影响的颜色的数据,也就是G数据,从该观点来看,当存储一个水平方向线的数据时不进行传输工作,并且对于液晶的VT特性,在RGB选择器驱动的情况下,有益的是以B(蓝色)→绿色(G)→R(红色)的顺序对其进行写入,因此这显示出对图像质量的变化的容忍度。
数据处理电路15具有:电平移位器151,用于将从外部输入的并行数字R、G和B数据的电平从0-3V(2.9V)系统变为6V系统;串行/并行转换电路152,用于将经过电平移位的R、G和B数据从串行数据转换为用于相位调整和降低频率的并行数据;以及下变换器153,用于将并行数据从6V系统向下移位到0-3V(2.9V)系统,以及将奇数数据输出到水平驱动电路13U,并将偶数数据输出到水平驱动电路13D。
电源电路16包括DC-DC转换器,例如从外部供给有液晶电压VDD1(例如2.9V),基于通过预定校正系统来校正具有低(慢)频率并且振荡频率具有变化的时钟所获得的已校正时钟、以及与主时钟MCK同步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从接口电路17或内置振荡电路供给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将该电压升压到两倍6V系统的内部面板电压VDD2(例如5.8V),并将其提供给面板内部的电路。
此外,电源电路16产生负电压VSS2(例如-1.9V)和VSS3(例如-3.8V)来作为内部面板电压,并将其提供给面板内部的预定电路(接口电路等)。
接口电路17将从外部供给的主时钟MCK、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的电平向上移位到面板内逻辑电平(例如VDD2电平),在电平移位之后将主时钟MCK、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提供给定时发生器18,并将水平同步信号Hsync提供给电源电路16。
在基于通过校正内置振荡电路的时钟所获得的已校正时钟而不使用主时钟来通过电源电路16执行升压的结构的情况下,接口电路17可以被构造成不向电源电路16供给主时钟MCK。可选择地,还有可能将接口电路构造成使得,主时钟MCK不被用于电源电路16一侧上的升压,同时将来自接口电路17的主时钟MCK的供给线保持与电源电路16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高频信号主时钟MCK的电平移位系统使用电平转换电路,该电平转换电路能够通过使用具有高阈值Vth和大的变化的低温多晶硅来将输入电压放大为与IC的电源电压相同。
以下将给出在本实施例的接口电路中的电平转换电路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的解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接口电路中的主时钟的电平转换电路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视图。
如图7中所示,接口电路17的主时钟的电平转换电路17LSMCK具有:L(在本实施例中L=2)个电平移位器(LSMCK1、LSMCK2)171-1和171-2,它们与RGB并行接口的主时钟MCK的输入线并联连接,并且属于其中需要周期性复位操作的类型;异步型电平移位电路(L/S)172,其与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输入线相连;逻辑电路173,其使用经过电平移位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将具有N个水平周期的周期、用于MCK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复位脉冲在相位移动M个水平周期(注意M<N)之后输入到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并且输出所得到的信号;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用于向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提供参考电压VREF;开关电路175和176,用于实现下述功能,即对于每M个水平周期,在作为最后的输出信号的L个MCK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输出之间选择不执行复位操作的电路,并且输出电平移位主时钟LSMCK;以及反相器177。
图8是示出图7的电平移位器171(-1、-2)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8的电平移位器171被构造成所谓的斩波器型比较器型电平移位器,以用于将外部输入的MCK的电平向上移位到面板内逻辑电压。
具体而言,电平移位器171具有n沟道晶体管NT1711到NT1715、p沟道晶体管PT1711和PT1712、反相器INV1711和电容器C171。此外,在图8中,NDA表示第一节点,NAB表示第二节点,以及NDC表示第三节点。
晶体管NT1711在其源极和漏极处与主时钟MCK的输入端和节点NDA相连,并且在其栅极处与反相器INV1711的输出端相连。反相器INV1711的输入端与复位信号rst的输入线相连。
晶体管NT1712在其源极和漏极处与参考电压VREF的输入端Vref和节点NDA相连,并且在其栅极处与复位信号rst的输入线相连。
晶体管PT1711的源极与面板内驱动电压(第二电源电压)VDD2的供给线相连,漏极与晶体管NT1713的漏极相连,以及晶体管NT1713的源极与参考电位VSS(GND)相连。然后,晶体管PT1711的栅极和晶体管NT1713的栅极彼此连接,以便形成节点NDB。这些晶体管PT1711和NT1713形成反相器INV1712。
晶体管PT1712的源极与面板内驱动电压(第二电源电压)VDD2的供给线相连,其漏极与晶体管NT1714的漏极相连,以及晶体管NT1714的源极与参考电位VSS(GND)相连。晶体管PT1712和NT1714的连接点与输出端Tout相连。
然后,晶体管PT1712的栅极和晶体管NT1715的栅极彼此连接,以及晶体管PT1711和晶体管NT1713的这些栅极的连接点和漏极的连接点被连接以形成节点NDC。
晶体管NT1715(开关晶体管)在其源极和漏极处与节点NDB和节点NDC相连,并且在其栅极处与复位信号rst的输入线相连。
电容器C171的第一电极与节点NDA相连,并且第二电极与节点NDB相连。
逻辑电路173具有用于下述的逻辑电路:使用由异步型电平移位器电路172电平移位过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以便产生MCK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复位信号rst-1和rst-2,所述异步型电平移位器电路172能够将外部输入的Hsync的电平异步地向上移位到面板内逻辑电压(VDD2)。
图9是示出图7的逻辑电路173的具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如图9中所示,逻辑电路173具有反相器INV1731和INV1732、T型触发器FF173、以及两个输入AND门AG1731和AG1732。
反相器INV1731的输入端与电平移位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输入端Tin相连,而输出端与T型触发器FF173的输入端Tin、AND门AG1731的一个输入端、以及AND门AG1732的一个输入端相连。
AND门AG1731的另一个输入端与反相器INV1732的输出端相连。然后,反相器INV1732的输入端和AND门AG1732的另一个输入端与T型触发器FF173的输出端out相连。此外,从T型触发器FF173的输出端out输出用于切换开关175和176的选择脉冲SEL MCK。
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产生作为电压VDD0(例如1.8V)的一半电平的VDD0/2的参考电压VREF,并将其提供给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参考电压输入端Vref。
图10和图11是示出图7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的结构的例子的电路图。
图10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A被构造成使得电阻器元件R1741和R1742被串联连接在电压VDD0的供给线和参考电位VSS(GND)之间。从这两个电阻器元件的连接的中点输出VDD0/2的参考电压VREF。
除了图10的结构之外,图11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B被配置成具有与复位信号rst的供给线相连的栅极的n沟道晶体管NT1741的漏极和源极被连接在电阻器元件T1741的接地侧上的一端与参考电位VSS之间。
图11中的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B提供晶体管NT1741来作为开关,以用于仅在复位操作时在电阻器元件中传送电流,从而实现恒定的电流并且实现面板内电流消耗的降低。
这里将参考图12和图13的时序图来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平转换电路17LSMCK的操作。
图12示出图7中的电平转换电路的总体时序图,以及图13示出图8中的电平移位器的时序图。
作为RGB并行接口信号,主时钟MCK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被输入。
在电平移位器172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电平从输入电压电平(VDD0幅度)被转换为面板内逻辑电压(VDD2幅度)。经过电平转换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被输入到逻辑电路173。
逻辑电路173产生具有2个水平周期的周期的复位脉冲rst-1和rst-2以及最后输出切换用的SW的选择脉冲SEL_MCK。这里,在复位脉冲rst-1和rst-2的相位正好移动了1个水平周期时执行输出。
复位脉冲rst-1和rst-2的信号被输入到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在2个水平周期的周期期间由该复位信号来复位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
作为从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输出信号中选择的一个信号,最后的输出信号LSMCK被输出。在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输出端处,确定选择脉冲SEL_MCK的相位,使得选择不执行复位操作的电路。
将参考图13进一步详细解释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内部的操作。
在复位周期期间,晶体管NT1711断开,晶体管NT1712和NT1715接通,以及图8的CMOS反相器INV1712被绕过(节点NDB和NDC短路),因此在节点NDB和节点NDC处的电位变为反相器INV1712的工作点电压。
另一方面,在节点NDA处的电位变为VREF(=VDD0/2)电位。
在驱动状态中,晶体管NT1711接通,晶体管NT1712和NT1715断开,并且在节点NDA处的电位变为外部输入脉冲MCK的电位。
节点NDB与电容器C171进行C耦合,并通过反相器INV 1712工作点附近的电压VDD0放大所述电位。
反相器INV1712的电位接近工作点,因此,即使当栅极电位的幅度非常小时,电流也足够大,以便充分驱动后级流的栅极电容。为此,Tout输出变为通过将MCK从VDD0放大为VDD2电位而获得的信号。
具有这种结构的接口电路17具有下面的特性。
如图14A中所示,在现有的显示器件中,异步型电平移位器L/S与主时钟MCK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输入脉冲相连,并将电压升压到面板内的逻辑电压,然后输出到定时发生器18。
与此相对,如图14B和图14C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接口电路17,需要复位的电平移位器171与主时钟MCK相连,并且通过使用在异步型电平移位器172处经过转换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电平来产生该复位信号。水平同步信号Hsync是并行RGB接口不可缺少的脉冲,因此不管是否使用哪个系统,都有可能获得相同定时的输出波形。此外,即使当使用水平同步信号Hsync来复位主时钟MCK时,也不会限制系统的功能。
注意,MCK用的电平移位器171不限于图8中的结构。还有可能使用例如图15和图16中的电路结构。
图15的电平移位器171A提供转换部1711,以用于对施加给用作有选择地连接节点NDB和节点NDC的开关的晶体管NT1715栅极的电压的负侧电平进行转换,从而减小在驱动状态中节点NDB的关断漏电流变得可能。由节点NDB的关断漏电流所存储的电位的变化显著降级了该电路的操作,因此降低关断漏电流非常重要。
图16中的电平移位器171B与图15的电路结构的区别在于,降低了反相器INV1712的负侧的电位电平VSS2。
通过该变化,改善了反相器INV1712的特性,因此提高了电平移位器的动态范围。
定时发生器18与从接口电路17供给的主时钟MCK、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垂直同步信号Vsync同步地产生用作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的时钟的水平起动脉冲HST和水平时钟脉冲HCK(HCKX)、以及用作垂直驱动电路14的时钟的垂直起动脉冲VST和垂直时钟VCK(VCKX),将水平起动脉冲HST和水平时钟脉冲HCK(HCKX)提供给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并将垂直起动脉冲VST和垂直时钟VCK(VCKX)提供给垂直驱动电路14。
接着将解释根据上述结构的操作。
主时钟MCK和水平同步信号Hsync作为RGB并行接口信号被输入到接口电路17。
在接口电路17中,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电平通过电平移位器172从输入电压电平(VDD0幅度)被转换为面板内逻辑电压(VDD2幅度)。经过电平转换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被输入到逻辑电路173。
逻辑电路173产生具有2个水平周期的持续时间的复位脉冲rst-1和rst-2、以及最后输出切换用的SW的选择脉冲SEL_MCK。这里,在相位正好移动了1个水平周期时输出复位脉冲rst-1和rst-2。
复位脉冲rst-1和rst-2的信号被输入到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为此,在2个水平周期的周期期间将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复位。
然后,作为从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输出信号中选择的一个信号,最后的输出信号LSMCK被输出。
从外部输入的并行数字数据在玻璃基板11上的数据处理电路15处经历相位调整和用于降低频率的并行转换,并且R数据、B数据和G数据被输出到第一和第二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
在第一和第二水平驱动电路13U和13D中,从数据处理电路15输入的数字G数据被连续采样1H并由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3保持。之后,在水平消隐周期中将它们传输到第三锁存电路136。
与此并行,R数据和B数据被单独采样1H,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1和132中,并在下一个水平消隐周期中被传输到第一锁存电路134。
当完成将一个水平方向线的所有数据存储到第一、第二和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1到133中时,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中的数据在水平方向消隐周期期间被传输到第一锁存电路134,并且立即被传输并存储在第二锁存电路135中。
接着,在第一采样锁存电路131中的数据被传输到第二采样锁存电路132,并且立即被传输并存储在第一锁存电路134中。此外,在同一个周期期间,在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3中的数据被传输到第三锁存电路136。
然后,下一个水平方向线的数据被存储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采样锁存电路131、132和133中。
在其中存储下一个水平方向线的数据的周期期间,通过切换锁存输出选择开关13OSEL来将在第二锁存电路135和第三锁存电路136中存储的数据输出到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
之后,在第一锁存电路134中存储的数据被传输并存储在第二锁存电路135中。通过切换锁存输出选择开关13OSEL来将该数据输出到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
在下一个1H周期期间,在数字/模拟转换电路13DAC处被转换为模拟数据的R、B和G数据被保持在模拟缓冲器13ABUF中,并且以将1H周期分为三个的形式有选择地将模拟R、B和G数据输出到相应的数据线。
注意,即使当改变G、R和B的处理顺序时,这也可被实现。
如上所解释的,根据本实施例,接口电路17的主时钟的电平转换电路17LSMCK具有:L(在本实施例中L=2)个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其与RGB并行接口的主时钟MCK的输入线并联连接,并且属于需要周期性复位操作的类型;异步型电平移位电路172,其与水平同步信号Hsync的输入线相连;逻辑电路173,其使用经过电平移位的水平同步信号Hsync将具有N个水平周期的周期、用于MCK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复位脉冲在相位移动M个水平周期(注意M<N)之后输入到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并输出所得到的信号;参考电压产生电路174,用于向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提供参考电压VREF;开关电路175和176,用于实现下述功能,即对于每M个水平周期,在作为最后的输出信号的L个MCK电平移位器171-1和171-2的输出之间选择不执行复位操作的电路,并且输出电平移位主时钟LSMCK;以及反相器177,因此可以获得下面的效果。
也就是,可以直接接收从所述设定侧输出的并行RGB输入信号,因此消除外部安装的IC的成本变得可能。
因为可以降低外部安装的部件的数量,所以可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此外,因为外部安装的部件变得不必要,所以有助于减小模块的厚度变得可能。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第一锁存系统137和第二锁存系统138,所述第一锁存系统137级联连接用于第一数字数据(R)和第二数字数据(B)的采样锁存电路131和132、第一锁存电路134、以及第二锁存电路135并且连续传输数据,所述第二锁存系统138级联连接用于第三数字数据的采样锁存电路133和第三锁存电路136,并且提供公共数字/模拟(DA)转换电路13DAC、模拟缓冲器电路13ABUF、以及在一个水平周期(H)中有选择地将三个模拟数字(R、B、G)输出到相应数据线的线路选择器13LSEL,结果可以获得下面的效果。
通过使用该结构,在与现有系统相同的点距的宽度中变得必需的DA转换电路和模拟缓冲器电路的数量被减少,并且实现较窄的框架变得可能。
此外,通过第一和第二数字数据用的和第三数字数据用的采样锁存电路来构造数据处理电路,实现较高的精度变得可能。
也就是,根据本系统,使用这个结构可在绝缘基板上实现较高精度和较窄框架的三线选择器系统和集成驱动电路型显示器件。
此外,可以减小水平驱动电路的数量,因此使用该结构可以实现低功率消耗的三线选择器系统和集成驱动电路型显示器件。
此外,数据在一个水平周期中被分为三个并被输出,因此操作速度变高,但是使用该结构可以实现对图像质量的变化具有容忍度的三线选择器系统和集成电路驱动型显示器件。
注意,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本发明应用于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给出了解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还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其他有源矩阵型显示器件,例如使用电致发光(EL)元件作为像素的电光元件的EL显示器件。
此外,由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表示的有源矩阵型显示器件可被用作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器或者其他OA装置或电视接收机等的显示器,并且还适合用作现在做的尺寸更小并且更紧凑的移动电话、PDA或其他移动终端的显示部。
图17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移动终端(例如移动电话)的示意结构的外观的视图。
根据该例子的移动电话200被配置成在器件外壳210的前表面上从上侧连续布置有扬声器部220、显示部230、操作部240和话筒部250。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移动电话中,例如使用液晶显示器件作为显示部230。使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来作为该液晶显示器件。
这样,在移动电话或其他移动终端中,通过使用根据前述实施例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件作为显示部230,消除在安装于该液晶显示器件中的电路中外部安装IC的成本变得可能,有可能降低外部安装的部件的数量,并且因为外部安装的部件变得不必要,所以有助于减小模块的厚度变得可能。
此外,间距变窄是可能,可以实现框架的变窄,并且可以实现显示器件的功率消耗的降低,所以降低终端的功率消耗变得可能。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显示器件和电子装置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高阈值电压和大变化的低温多晶硅将输入电压放大为与IC的电源电压相同,因此,它们可被用于个人计算机、文字处理器或者其他OA装置或电视接收机等的显示器,并且还可被用于现在尺寸做的更小并且更紧凑的移动电话或移动终端或PDA等的显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