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6756B - 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6756B
CN101316756B CN2006800398258A CN200680039825A CN101316756B CN 101316756 B CN101316756 B CN 101316756B CN 2006800398258 A CN2006800398258 A CN 2006800398258A CN 200680039825 A CN200680039825 A CN 200680039825A CN 101316756 B CN101316756 B CN 1013167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arm
auxiliary
auxiliary wheel
b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98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6756A (zh
Inventor
稼农公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d Walk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d Walk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d Walker Ltd filed Critical Land Walk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16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6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7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1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involving means providing for a stabilised ride
    • B62H1/12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involving means providing for a stabilised ride using additional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5/0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 B62K5/10Cycles with handlebars, equipped with three or more main road wheels with means for inwardly inclining the vehicle body on bends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具有向前后延伸的框架(2)、配置在该框架前部的操控用的前轮(3)、配置在后部的后轮(4)及辅助装置(6),该辅助装置由具有对行驶进行辅助的辅助轮(5),并配置在所述后轮的一个侧方和另一个侧方的第1、第2辅助支承件所构成,所述各辅助支承件具有:一端枢装在框架上、自由端可上下移动的臂(7);与所述后轮并排地枢装的辅助轮(5);向所述辅助轮朝下方移动的转动方向对所述臂进行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将臂的转动予以固定的臂锁定装置,所述一对臂可独立转动,且通过对所述臂锁定装置进行操作,约束臂的转动并将辅助轮的上下移动固定。

Description

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时确保直立姿势、从而高龄阶层(人士)也可放心使用且行驶时可自由偏斜行驶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高龄化并扩大自行车需要阶层,提出了在以脚力为主的体力、平衡感觉及敏捷性等看起来衰弱的高龄阶层中能安全而舒适使用的各种自行车。
例如,有一种将后轮做成扩向左右的二轮从而与前轮一起用三轮支撑负荷可行驶的所谓三轮自行车。该三轮自行车在静止时骑手不采取平衡就可直立,在直线行进时稳定性优异。但是,在向左右转弯行驶的场合,不能使三轮支撑的车体偏斜,因此骑手必须将上半身较大地倒向转弯内测,与离心力平衡。但这种行驶方法,特别对于高龄阶层的骑手来说较难,身体因离心力作用而被抛向外侧而成为不稳定姿势,其结果容易发生横向翻倒(侧翻)事故。
因此,如图13所示,提出了如下一种独立悬架式三轮自行车:在各自的后二轮a、a上设置悬架并构成分别可升降的结构,通过对左后轮a进行链条驱动,可一边用前轮b进行操控一边进行行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三轮自行车通过悬架的分别作用,可使车体偏斜而顺利地进行转弯行驶。
但是,为了使车体自由地偏斜,必须使用较柔软的悬架。因此,在静止时悬架也发生效果,这使得前述运动能力下降的高龄阶层的骑手感到危险的摇摇晃晃。并且,在凹凸路面行驶时的缓冲性也使得高龄阶层感觉到上下不稳定的摇晃。
此外,由于将左后轮a做成驱动轮,故在将把手向右转的场合,驱动轮在后面推动前轮向右转弯,因此可顺利地进行转向行驶。但是,在相反地将把手向左转的场合,由于前轮在驱动轮前方延长线的右侧与路面接触,因此作用了阻止向左转弯的力而不能进行顺利的转向。因此,若安装带有差动装置的两轮驱动机构,就可消除该问题,可顺利地进行向两方向的操控,但随之带来复杂的机构,维修保养也花功夫,且制造成本上升。
如图14所示,提出了如下一种带有辅助轮的自行车:将由横轴部d和从其两端向后折弯并在前端安装有辅助轮g的左右臂e、e所构成的U字状框架f的所述横轴部d枢装在主框架上,设有将辅助轮g向下方推压的弹簧装置和阻止框架f转动的固定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这种带有辅助轮的自行车中,以前后轮进行通常行驶,在停止或慢行时,利用固定装置将辅助轮的升降予以固定,可防止车体翻倒。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5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6883号公报
但是,所述带有辅助轮的自行车的辅助轮g枢装在U字状框架f的臂e、e的顶端上,左右辅助轮g、g利用枢装在自行车主框架上的U字状框架f的转动而一体升降。因此,在向横向倾斜的路面、或者单侧的辅助轮搁在台阶上等左右路面高度不相同的场合,仅较高一侧的辅助轮以接地的状态固定。在该状态下若车体向相反侧倾倒,相反侧的辅助轮就以某种倾斜状态撑在路面上,但存在这种问题:由于有惯性,故还会就这样地翻倒。
另外,当使车体偏斜进行转弯时,转弯内侧的辅助轮g被路面推压而上升,相反侧的辅助轮g也同时上升并增加阻力,因此,不能获得顺利的动作。此外,根据辅助轮g的配置,相反侧的辅助轮g的升降会与蹬自行车脚蹬子(自行车踏脚板)的脚的运动相干涉,妨碍蹬脚。因此,考虑采用使辅助轮g沿纵向支承轴上下滑动的直动方式,代替摆动臂方式,但有结构复杂、自行车重量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基本具有可独立转动的一对臂、约束该臂转动并将辅助轮的上下移动固定的臂锁定装置,能以与普通二轮自行车相同的感觉使车体自由偏斜进行转弯行驶,同时在停车时无论路面状况如何都可确保稳定的直立姿势,高龄阶层也可放心安全地行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具有向前后延伸的框架、配置在该框架前部的操控用的前轮、配置在后部的后轮以及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由具有对行驶进行辅助的辅助轮,并配置在所述后轮的一个侧方和另一个侧方的第1、第2辅助支承件构成,所述各辅助支承件具有:一端枢装在框架上、自由端可上下移动的臂;在离开后轮的侧方且与所述后轮并排地枢装在所述臂的自由端侧的辅助轮;向所述辅助轮朝下方移动的转动方向对所述臂进行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将臂的转动予以固定的臂锁定装置,所述一对臂可独立进行转动,通过对所述臂锁定装置进行操作,约束臂的转动并将辅助轮的上下移动固定。
另外,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所述臂锁定装置包含:与臂一体转动的旋转约束板;以及利用设在所述框架上的臂锁定手柄的闸柄操作(日文:引き金操作)而将所述旋转约束板固定的锁定装置,所述臂锁定手柄利用该闸柄动作而使第1、第2辅助支承件的锁定装置一起动作并同时固定所述旋转约束板,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所述臂锁定装置包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不动约束板;以及设在所述臂的自由端侧、利用臂锁定手柄的闸柄操作而夹住所述不动约束板的锁定装置,所述臂锁定手柄利用该闸柄动作而使第1、第2辅助支承件的锁定装置一起动作并同时固定所述臂的转动。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所述臂锁定手柄安装在把手杆的一端部上,在另一端部设有使对前轮、后轮中的至少一个予以刹车的车轮刹车装置动作的车轮制动手柄。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所述施力装置具有弹簧单元,而该弹簧单元具有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将所述臂向下推压的弹簧,所述弹簧具有对下推力进行调整的调整单元,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所述辅助装置其离开垂直状态后轮的下表面的、至辅助轮下方的向下可移量H2与至辅助轮上方的向上可移量H1之比(H1/H2)为1.2~4.0,所述向上可移量H1相对于后轮直径D之比(H1/D)是0.05~0.3。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配置在后轮侧方的辅助轮枢装在受施力装置向下方施力而转动的臂的自由端上因此,通过骑手向左右移动体重,可自由获得偏斜姿势,其结果,获得稳定的转向行驶,可一边用辅助轮支承一部分负荷一边无摇晃地进行安全行驶。另外,对于小石子等凹凸路面,通过各辅助轮升降而可轻松越过,不会受到较大冲击地可舒适地行驶。而且,配置在后轮两侧的辅助轮的臂各自独立转动,因此,辅助轮可分别顺利地进行升降动作,其结果,能以与不安装辅助轮的普通二轮自行车基本相同的感觉通过向左右移动体重而使车体偏斜行驶。
另外,在等待信号之类的停车过程中,即使在向路边倾斜的路面上,也可利用臂锁定装置将辅助轮的上下移动固定成任意高度,因此不支着脚就可稳定地维持直立状态,即使受到较强的侧风也不会翻倒。而且,由于两侧的辅助轮分别可进行升降动作,因此,在向横向倾斜的路面、单侧的辅助轮搁在台阶上等在后轮两侧的路面高度有所不同的场合,也可通过将两侧辅助轮固定成不同的高度来支持直立姿势。此外,若从该停车状态仍以锁定的四轮固定进行前进、行驶开始后解除锁定,即使平衡感觉方面无自信的骑手也能放心安全地前进。或者,在以一定角度横向倾斜的倾斜路面上进行行驶时,若以与倾斜对应的高度锁定辅助轮,则可维持由前后轮、辅助轮两方所支承的车体的姿势,并可安全地行驶。
另外,由于一对臂可约束在分别独立的转动位置,因此,除了均匀倾斜为连续的倾斜面以外,对于路面复杂起伏的场合,后轮两侧的双方辅助轮以与其对应的各自高度进行固定,通过使两轮与路面接触,可稳定地将自行车停止前进。并且,由于作为主轮配置在中心线上的后轮稳定地支承后部负荷进行行驶,因此,即使在凹凸连续的路面,车体因辅助轮的缓冲性而不会产生较大的跳跃,并且,若辅助轮嵌入路面上的槽内等也不会受到较大影响地可进行行驶。而且,骑手可容易识别配置在中心线上的后轮位置,故可简单地进行把手操作。
如此,可由前后轮及配置在后轮两侧独立升降的辅助轮的共计四个轮撑在路面上进行行驶,不支着脚就可稳定地停车,故可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应用于二人乘坐而容易破坏平衡的双人自行车、或脚蹬子向前端伸出并配置得较高而低速稳定性差的躺式自行车(日文:リカンベント)的场合,可克服这种缺点,提高安全性。
如技术方案2的发明所述,若利用臂锁定手柄的闸柄操作而同时将双方臂的旋转约束板固定,则操作性良好,且可无歪斜地将操作瞬间的辅助轮的高度锁定,因此,可用后轮和辅助轮稳定维持车体姿势,如技术方案3的发明所述,若在臂的自由端侧设置夹住不动约束板的锁定装置,则可获得与臂长度成正比的约束力,因此可获得稳定的刹车性能,同时,由于可将不动约束板形成得较小,故可将臂锁定装置紧凑化。
如技术方案4的发明所述,若在把手杆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臂锁定手柄和车轮制动手柄,则可利用把持把手的手的手柄操作而对臂锁定进行操作,因此,操作性高且时间性良好地可进行臂锁定。而且在停止行驶时,通过同时对把手杆两侧的手柄进行操作,可一边维持沿着此时路面的辅助轮的高度一边停止行驶,故可确保用锁定的辅助轮支承的稳定的停车状态。
如技术方案5的发明所述,若利用设置有调整下推力的调整装置的弹簧单元对臂施力,则在骑手例如有一些平衡感觉不足的场合,若预先将弹簧调整得硬,就可由强支承力的辅助轮防止翻倒,相反,对于平衡感觉优异的骑手,通过将辅助轮的支承调整得柔软,则能以与普通二轮自行车相同的感觉使车体偏斜行驶。此外,对于有向单侧倾斜爱好的骑手,通过将倾斜侧的弹簧调整得有点硬,可抑制车体的倾倒,可进行安全的行驶,另外,当在路边行驶等过程中连续为左边下倾的路面时,通过将左侧的弹簧调整得稍许硬些,也可将其修正。
另外,若将辅助轮的向上方的向上可移量H1设定成技术方案6那样,则可一边充分确保转弯行驶时的偏斜姿势,一边利用较紧凑的机构对辅助轮向下方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说明其动作状态的示图。
图7是说明其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说明其它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臂锁定手柄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其它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
图11是其它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2是说明图10的动作状态的示图。
图13是以往例子的俯视图。
图14是其它以往例子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是自行车
2是框架
3是前轮
4是后轮
5是辅助轮
6是辅助装置
7是臂
8是施力装置
9是臂锁定装置
10是旋转约束板
11是臂锁定手柄
12是锁定装置
13是把手杆
14是车轮刹车装置
15是车轮制动手柄
16是弹簧
17是弹簧装置
18是调整装置
19是不动约束板
S是辅助支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与图示例子一起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自行车1具有:向前后延伸而构成车体骨架的框架2;分别设在该框架2前后部上的前轮3、后轮4;以及阻止车体倒下以提高安全性的辅助装置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形态的框架2包括:前管2A;从该前管2A向后方延伸的下管2B;从下管2B后部竖起、将车座28安装成高度可调整的座管2D;以及从所述下管2B后端向后方延伸的链条撑条2E。
所述前管2A插通有把手芯棒21的下端和与其连接的转向柱22的上端,并将它们支承成可转动。而且,安装在把手芯棒21上端部上的把手杆13与向转向柱22下方延伸的轮叉23及轴支承在该轮叉23下端的前轮3一起构成操控装置。
在本实施例形态中,如图2所示,所述链条撑条2E由轴支承在贯通下管2B后端部得到支承的水平轴24的两端部上,并将后端侧支承成可上下移动的一对外框体25、25构成。此外,在该外框体25、25的后端架设有轮轴26,在该轮轴26上轴支承有后轮4。另外,如图5所示,在各外框体25的后端部上立设有三角框38。在所述链条撑条2E上,在与座管2D之间还架设有较硬的悬架弹簧27,在将后轮4向下推压的方向施力。
另外,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35由如下构件构成:轴固定在所述下管2B后部上的曲轴29;固定在该曲轴29上的链环30;通过脚蹬子31使该链环30转动的左右曲柄32;固定在所述轮轴26上的链轮33;以及架设在该链轮33及链环30之间、将链环30的旋转力传递给后轮4的链条34。施加在脚蹬子31上的力,通过该驱动装置35依次从曲柄32、链环30、链条34、链轮33接着从轮轴26经后轮4传递到路面,成为自行车的推进力。
如图3、图5所示,所述辅助装置6分别配置在所述一对外框体25、25的外侧,且由第1、第2辅助支承件S1、S2构成,而第1、第2辅助支承件S1、S2设有位于后轮4两侧的辅助行驶的辅助轮5。此外,各个辅助支承件S包含:枢支承在所述外框体25上的臂7;枢支承在该臂7的自由端侧外侧的辅助轮5;对所述臂7施力的施力装置8;以及将臂7的转动固定的臂锁定装置9。
在本实施例形态中,所述臂7呈方筒状,位于所述外框体25的偏后方,臂7的前端部插通于向外方突出设置的支轴36,后侧的自由端支承成可上下移动。另外,安装在所述一对外框体25、25上的各个臂7、7在结构上无任何联系地构成为分别独立转动。此外,在臂7的自由端,向外方突出设置有辅助轮轴37。
如图3所示,该辅助轮轴37上通过轴承套装辅助轮5的轮毂40,由此,辅助轮5在臂7的自由端与后轮4并排地被支承成可转动。本实施例形态的辅助轮5如图2所示,在后轮4的稍微偏后方的位置夹着后轮4配置,但也可与后轮4的正侧面并排配置,或者也可在不与所述脚蹬子31干涉的范围偏向后轮4的前方配置。如图6所示,这样安装在左右臂7、7上的一对辅助轮5、5在后轮4的两侧构成为可与臂7的转动联动而分别独立升降。
另外,如图4所示,一对辅助轮5的间隔W例如为250~600mm左右,最好为300~400mm,在本实施例形态中为380mm。小于250mm,支承车体倾斜的力往往不足,所述臂7、驱动装置35等机构的配置受约束,容易发生事故,相反,若超过400mm,则从通常的脚蹬子31向外伸出,故发生在行驶中与路上的障碍物等碰撞而翻倒的危险性。而若超过600mm,则比通常的把手杆13还宽大,发生与电线杆等碰撞而翻倒的危险性。
为了减轻车体,辅助轮5最好使用尺寸比后轮4小的轮子,例如采用3~20英寸左右的轮子。本实施例形态的辅助轮5例示了使用安装了充气橡胶轮胎的辐条车轮的轮子,但也可采用其它实心橡胶轮胎、聚氨酯轮胎,使用尼龙轮式车轮、聚氨酯车轮等。
所述施力装置8向使辅助轮5下降的方向而对臂7进行施力,在本实施例形态中,使用弹簧单元17。该弹簧单元17如图5所示,形成为可利用外筒及可滑动地插入在该外筒内的芯棒进行伸缩,并包括:上下端部分别轴支承在所述外框体25的三角框38的上端部、臂7中间部之间的伸缩轴39;以及使用了套在该伸缩轴39上的螺旋弹簧16A的弹簧16,利用弹簧16的弹力将臂7顶端的辅助轮5向下方推压。
这样,后轮4两侧方的辅助轮5枢装在受弹力向下方推压且上下移动的臂7顶端上,因此当骑手体重向左右移动时,如图7所示,内侧的辅助轮5克服弹力而沿路面被上推,可自由地获得偏斜姿势。因此,可进行稳定的转向行驶,而且可利用由弹力推压路面的辅助轮5来支承一部分负荷并防止滑动等,可安全地行驶。另外如图8所示,对于小石子等路面的凸部50,通过辅助轮5上升而可轻松越过,因此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可舒适地行驶。
而且,安装有辅助轮5的臂7在后轮4的两侧分别独立转动,故左右辅助轮5可各自分别升降动作,其结果,能以与未设有辅助轮5的普通二轮自行车基本相同的感觉使体重移动,使车体自由地偏斜,从而可舒适地行驶。
另外,由于得到用弹力推压路面的辅助轮5的辅助,且作为主轮配置在中心线上的后轮4稳定地支承后部负荷进行行驶,因此,即使在凹凸连续的路面,车体因辅助轮5的缓冲性而不会产生较大的跳跃,即使单侧的辅助轮5嵌入路面槽等内,也几乎不受影响地可进行行驶。
而且,骑手可容易识别配置在中心线上的后轮4的位置,故可容易地进行可靠的把手操作。
所述螺旋弹簧16A的弹簧常数还取决于骑手的体重,例如为5~30N/mm左右,最好是7~15N/mm,在本实施例形态中为10N/mm。不到5N/mm,则辅助轮5向路面的推压力就不足,受凹凸路面等冲击的辅助轮5就发生跳起,相反,若超过30N/mm,则弹簧过分硬,难以获得左右方向的偏斜姿势,并且有可能在凹凸路面行驶时向左右摇晃。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形态的弹簧单元17设有调整装置18,该调整装置18包括:所述伸缩轴39的上端部加工有螺纹槽的螺纹部41;以及螺旋在该螺纹部上可调整螺旋弹簧16A长度的双螺母42。由于利用该调整装置18可增减辅助轮5的下推力,故例如对于平衡感觉有点不足的骑手,预先将螺旋弹簧16A压缩,调整得较硬,则可利用较强的支承力的辅助轮5防止翻倒,相反,对于平衡感觉优异的骑手,通过将螺旋弹簧16A调整到柔软,从而能以与普通二轮自行车相同的感觉使车体偏斜,轻松地进行转向行驶。此外,对于有向单侧倾斜爱好的骑手,通过将倾斜侧的螺旋弹簧16A调整得有点硬,则可抑制车体的倾动,进行安全的行驶,另外,在路边行驶等过程中,持续为左边下倾的路面时,通过将左侧的螺旋弹簧16A调整得稍许硬些,也可将其修正。
另外,臂7的转动范围根据螺旋弹簧16A的长度等设定,此外,辅助轮5的升降范围根据臂7的转动范围及臂7的长度设定。在本实施例形态中,如图6所示,辅助轮5在垂直姿势从后轮4下表面向下方的向下可移量H2、与辅助轮5向上方的向上可移量H1之比(H1/H2)例如是1.2~4.0左右,最好是2.0~3.5,在本实施例形态中为2.8(H1是70mm,H2是25mm)。不到1.2,则向上可移量H1不足,因此不能获得必须的偏斜角度,相反,在超过4.0的场合,由于变成超过最大偏斜角度的向上移动,必须使用宁可过长尺寸的螺旋弹簧16A,故弹簧单元17大型化,且成本变高。
此外,在本实施例形态中,所述向上可移量H1相对于后轮4直径D之比(H1/D)例如为0.05~0.3左右,最好为0.1~0.2,在本实施例形态中为0.13。不到0.05,则转向所需的偏斜角度不足,相反,若超过0.3,则设定辅助轮5的过长的上升行程,因此,弹簧单元17超过需要地大型化。
施力装置8除了螺旋弹簧16A使用的所述结构外,也可用扭转弹簧、螺旋弹簧、钢板板簧、盘簧等金属弹簧、空气弹簧、液体弹簧等流体弹簧、其它橡胶弹簧、合成树脂弹簧等构成。
在本实施例形态中,每个臂7、7设置有所述臂锁定装置9,如图3、图5所示,所述臂锁定装置9包括:旋转约束板10,其由与臂7一体地绕支轴36转动的转盘10A构成;以及阻止该转盘10A转动的锁定装置12。本实施例形态的锁定装置12使用卡钳12A,安装在所述链条撑条2E的外框体25外侧面,具有通过将所述转盘10A从两侧压住、从而用摩擦力将转盘10A夹持固定的衬垫(未图示)。如图2所示,该衬垫利用通过钢丝43结合的臂锁定手柄11的闸柄操作而推压转盘10A。
因此,在例如等待信号等而暂时停车时,通过臂锁定手柄11的操作将转盘10A固定而约束臂7转动,辅助轮5就维持固定原来的高度,即使不用脚支在路面上也可维持稳定的直立状态,即使受到强风也可防止翻倒。而且,两侧的辅助轮5可分别进行升降动作,并分别固定成各自的高度。因此,例如在路边等向横向倾斜的路面、单侧辅助轮5搁在台阶上的场合,或在不规则凹凸连续的不良路面上等、在后轮4两侧路面高度有所不同的场合,也能如前所述利用固定在不同高度的两侧辅助轮5以稳定的状态可靠地支承车体。
此外,从该停车状态仍以被锁定的四轮前进、开始行驶力出来后放松臂锁定手柄11来解除锁定时,对于高龄阶层等平衡感觉方面无自信的骑手来说,也可放心安全地前进。另外,在以一定角度向横向倾斜的路面上进行行驶时,若以与倾斜对应的高度将辅助轮5锁定,则可维持用前后轮、辅助轮四个轮支承的状态,可安全地行驶。或者,通过轻轻握持臂锁定手柄11,就由转盘10A刹车并使缓慢转动程度的摩擦力产生作用,其结果,由路面推压的辅助轮5逐渐上升,可操作成使车体缓慢倾动并可安全停车。臂锁定装置9除了使用转盘10A的所述形态外,可作各种变形,即:在臂7的偏自由端设置旋转约束板10,并用卡钳12A夹着该旋转约束板10,以较小的力牢固地锁定臂7的上下移动等。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形态的臂锁定手柄11安装在把手杆13的右车把44上,在握部47的顶端具有可将向左右锁定装置12、12延伸的二根钢丝43、43端部并排固定的双连式卡合部49。因此,通过右手对握部47的握持动作,可将双方的转盘10A、10A锁定,可同时固定左右辅助轮5、5的上下移动,因此操作性良好,且可无歪斜地将右手握持动作瞬间的辅助轮5的高度固定,其结果,可用后轮4和辅助轮5支承稳定的车体姿势,这一点是较佳的。
另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形态中,把对前轮3进行刹车的卡钳制动器14A及从对后轮4进行刹车的鼓型制动器14b延伸的钢丝45、45端部连接起来的车轮制动手柄15安装在把手杆13的左车把46上。该车轮制动手柄15使用与所述臂锁定手柄11相同的手柄零件,具有可将所述钢丝45、45端部并排固定的双连式卡合部49,通过握部47的握持动作,可同时对由所述卡钳制动器14A及鼓型制动器14B构成的前后车轮刹车装置14进行操作。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安装使制动手柄操作传递延迟的力量调节器48,前轮3的向卡钳制动器14A延伸的钢丝45使后轮4的鼓型制动器14B先动作,获得前后轮平衡的刹车效果。
如此,在本实施例形态中,在把手杆13的左右车把46、44上,由于分别安装车轮制动手柄15和臂锁定手柄11,故通过分开使用左右手柄,可方便地进行行驶操作。尤其在停止行驶时,通过同时握持两侧手柄的操作,能以沿此时路面的高度将辅助轮5固定进行安全地停止,停止后,可维持用锁定的辅助轮5所支承的稳定的停车状态。因此,对于瞬间状况,即使是敏捷性方面无自信的骑手也能简单可靠地应付,不会发生翻倒事故等,可放心使用。
图10、11例示了其它实施例。下面说明不同内容,除此以外,对于图中表示的主要结构只标上相同的符号。本实施例相同的臂锁定装置9包括:固定在框架2的链条撑条2E后端部上的不动约束板19;以及设在臂7自由端侧的锁定装置12。所述不动约束板19构成以前侧为中心的扇形。此外,不动约束板19一体形成有:配置在前侧且纵向长度横截面为L状的安装片19A;与该安装片19A相对而配置在后侧的圆弧部19B;以及将此圆弧部19B上下端部及安装片19A的上下端部连接起来的上下倾斜片19U、19D,为了轻量化,构成中间部切去后的大致扇形框状。并且如图10所示,通过将安装片19A螺栓固定在链条撑条12E的后端面,不动约束板19形成为从链条撑条2E向后方的状态。
锁定装置12与前述相同,使用卡钳12A。并且,该卡钳12A的前端埋设在臂7的自由端处,并固定在向后方延伸的直立的安装板51内表面上。另外,卡钳12A套在所述不动约束板19的圆弧部19B上,且如图12所示,与臂7的转动一起沿圆弧部19B升降。并与前述相同,卡钳12A利用臂锁定手柄11(未图示)的闸柄操作而夹着圆弧部19B,因此,左右双方的锁定装置12、12同时动作,各个臂7、7的转动得到固定。如此,在本实施例形态中,由于通过设在臂7自由端侧的锁定装置12夹持不动约束板19,将臂7的转动固定,故可获得与臂7的长度成正比的较大的约束力。因此,对于辅助轮5的升降动作,可获得非常稳定的刹车性能,同时可将不动约束板19做小,可将臂锁定装置9紧凑化。
上述说明例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因此,本发明技术范围并不限于此,除了前述实施例外,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把辅助轮5、支承辅助轮5的臂7、对臂7施力的弹簧单元17、臂锁定装置9及包含框架(相当于前述三角框38)的辅助支承件S构成为装配零件,可用螺栓固定在普通的二轮自行车上,这样可任意安装在以山地自行车为代表的所有自行车上,且还可后挂在已有的自行车上,此外,能根据状况进行装拆等各种方便的用法。另外,还可采用将以内端为枢装支点枢装在框架2上同时向侧方延伸且在外端部轴支承辅助轮5的臂7形成为克服弹力而可向上方倾动的辅助支承件S,在该场合,由于辅助轮5上升且与路面的接触点向外扩,故倾动时稳定性提高,这一点是较佳的。

Claims (5)

1.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向前后延伸的框架、配置在该框架前部的操控用的前轮、配置在后部的后轮以及设置在所述框架后面的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由具有对行驶进行辅助的辅助轮,并配置在所述后轮的一个侧方和另一个侧方的第1、第2辅助支承件构成,
所述各辅助支承件具有:一端枢装在框架上、自由端可上下移动的臂;在离开后轮的侧方且与所述后轮并排枢装在所述臂的自由端侧的辅助轮;向所述辅助轮朝下方移动的转动方向对所述臂进行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将臂的转动予以固定的臂锁定装置,
所述一对臂可独立进行转动,
通过对所述臂锁定装置进行操作,约束臂的转动并将辅助轮的上下移动固定;
其中所述施力装置具有弹簧单元,该弹簧单元具有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将所述臂向下推压的弹簧,所述弹簧单元具有对所述弹簧的推力进行调整的调整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锁定装置包含:与臂一体转动的旋转约束板;以及利用设在所述框架上的臂锁定手柄的闸柄操作而将所述旋转约束板固定的锁定装置,所述臂锁定手柄利用该闸柄动作而使第1、第2辅助支承件的锁定装置一起动作并同时固定所述旋转约束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锁定装置包含: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的不动约束板;以及设在所述臂的自由端侧、利用臂锁定手柄的闸柄操作而夹住所述不动约束板的锁定装置,所述臂锁定手柄利用该闸柄动作而使第1、第2辅助支承件的锁定装置一起动作并同时固定所述臂的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锁定手柄安装在把手杆的一端部上,在另一端部设有使对前轮、后轮中的至少一个予以刹车的车轮刹车装置动作的车轮制动手柄。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装置其辅助轮从垂直状态的后轮下表面向下方的向下可移量H2与辅助轮从垂直状态的后轮下表面向上方的向上可移量H1之比(H1/H2)为1.2~4.0,所述向上可移量H1相对于后轮直径D之比(H1/D)是0.05~0.3。
CN2006800398258A 2005-10-28 2006-10-27 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67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14978 2005-10-28
JP314978/2005 2005-10-28
JP284228/2006 2006-01-18
JP2006284228A JP4374367B2 (ja) 2005-10-28 2006-10-18 自転車
PCT/JP2006/321520 WO2007049753A1 (ja) 2005-10-28 2006-10-27 自転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756A CN101316756A (zh) 2008-12-03
CN101316756B true CN101316756B (zh) 2011-08-24

Family

ID=37967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982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6756B (zh) 2005-10-28 2006-10-27 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98512B2 (zh)
EP (1) EP1942048A4 (zh)
JP (1) JP4374367B2 (zh)
CN (1) CN101316756B (zh)
WO (1) WO20070497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1424B (en) * 2006-07-03 2007-12-21 Joy Ride Technology Co Ltd Vehicle with adjustable distance between moving/carrying units
DE102007019026A1 (de) * 2006-10-30 2008-10-23 Steinhilber, Hektor Fahrzeug mit drei Rädern
JP4681016B2 (ja) * 2008-03-10 2011-05-11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倒立振子型車輪移動体
JP2009248694A (ja) * 2008-04-04 2009-10-29 Kawamura Cycle:Kk 自転車
JP4587335B2 (ja) * 2008-04-04 2010-11-24 株式会社ユニコンセプト 自転車の横転防止装置
JP2009286145A (ja) * 2008-05-27 2009-12-10 Kawamura Cycle:Kk 自転車
JP2009286314A (ja) * 2008-05-30 2009-12-10 Kawamura Cycle:Kk 自転車
EP2383176B1 (en) * 2009-02-16 2013-04-17 Kinya Kanou Multiple wheel vehicle
JP5246628B2 (ja) * 2009-11-19 2013-07-24 益敏 青山 二輪車用ストラット
JP5572396B2 (ja) * 2010-01-06 2014-08-13 株式会社カワムラサイクル 伸縮器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伸縮装置及び自転車
US20130078028A1 (en) * 2011-09-23 2013-03-28 Yu-Gang Chen Connecting mechanism
KR101319481B1 (ko) * 2012-04-12 2013-10-17 김정근 자전거 프레임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륜 및 삼륜 변환이 가능한 자전거
CN103318293B (zh) * 2013-05-09 2016-01-13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残疾人自行车
US9067633B2 (en) * 2013-06-12 2015-06-30 Robert Bell Bicycle convertible to a stroller
JP6055392B2 (ja) * 2013-10-25 2016-1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倒立振子制御型移動体
KR101533932B1 (ko) * 2014-07-15 2015-07-03 김용욱 회전 주행의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이륜차
JP6147307B2 (ja) * 2015-09-18 2017-06-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ロック機構
US9440488B1 (en) 2016-02-08 2016-09-13 Ahmed Y. A. Mothafar Hubless wheel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JP6784427B1 (ja) * 2019-12-20 2020-11-11 株式会社トラス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二輪車の補助輪機構
JP7373989B2 (ja) * 2019-12-26 2023-11-06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リーン型車両
CN113911255B (zh) * 2021-10-30 2023-10-24 赫星(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行车助力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8617A (en) * 1982-05-12 1984-12-18 Ateliers De La Motobecane Four-wheel vehicle
US4826194A (en) * 1987-10-26 1989-05-02 Masami Sakita Two-wheel vehicle with auxiliary support system
CN2070708U (zh) * 1990-02-12 1991-02-06 熊来利 自行车座凳高低变换装置
EP1232937A1 (en) * 1999-11-24 2002-08-21 Hiroshi Yoshida Auxiliary wheel support arm with tilting fun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RE18424E (en) * 1932-04-12 Fornia
US1403249A (en) * 1920-01-05 1922-01-10 Frederick A Johanknecht Motor vnbicle
GB181742A (en) * 1921-06-17 1922-12-14 Atlantic Ag Fuer Automobilbau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ower driven vehicles
GB283429A (en) * 1927-07-27 1928-01-12 George Alfred Nisbe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afety wheels or supports for cycles
US3465840A (en) * 1967-03-14 1969-09-09 Thomas O Summers Gyro stabilized center tracking vehicle
US3700059A (en) * 1971-06-11 1972-10-24 Denver Sutton Tandem wheeled vehicle with stabilizing apparatus
JPS5140192Y2 (zh) * 1972-07-06 1976-10-01
US3916195A (en) 1974-06-17 1975-10-28 Philco Ford Corp Non-dispersive multiple gas analyzer
JPS59185183U (ja) * 1983-05-28 1984-12-08 土江 公裕 二輪車の補助車輪装置
JPH02237878A (ja) * 1989-03-11 1990-09-20 Yoshiyuki Hayashi 自転車を安定させる補助車輪
US5100163A (en) * 1991-02-04 1992-03-31 Egley Larry P Adjustable training wheel apparatus
US5352403A (en) * 1993-10-01 1994-10-04 Egley Larry P Adjustable training wheel apparatus
CN2250893Y (zh) * 1996-05-24 1997-04-02 董恩元 手控自行车支架轮
CN2296843Y (zh) * 1997-07-16 1998-11-11 田延生 保持骑车人平衡的收放支撑梯
JP2000168648A (ja) * 1998-12-04 2000-06-20 Kaizo Maeda 離着地自在な自転車補助車輪
JP2000335468A (ja) 1999-05-28 2000-12-05 Bridgestone Cycle Co 三輪車
JP2001315677A (ja) * 2000-05-11 2001-11-13 Kayaba Ind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補助車輪支持装置
JP2003019987A (ja) * 2001-07-06 2003-01-21 Hitoshi Noda 自転車の補助車輪構造
DE50310525D1 (de) * 2002-08-09 2008-10-30 Peraves Ag Einrichtung zum stabilisieren eines einspurfahrzeugs und einspur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8617A (en) * 1982-05-12 1984-12-18 Ateliers De La Motobecane Four-wheel vehicle
US4826194A (en) * 1987-10-26 1989-05-02 Masami Sakita Two-wheel vehicle with auxiliary support system
CN2070708U (zh) * 1990-02-12 1991-02-06 熊来利 自行车座凳高低变换装置
EP1232937A1 (en) * 1999-11-24 2002-08-21 Hiroshi Yoshida Auxiliary wheel support arm with tilting fun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51-40192 1976.10.01
JP特开2000-168648A 2000.06.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42048A4 (en) 2010-10-13
US7798512B2 (en) 2010-09-21
WO2007049753A1 (ja) 2007-05-03
US20080258426A1 (en) 2008-10-23
JP2007145318A (ja) 2007-06-14
EP1942048A1 (en) 2008-07-09
JP4374367B2 (ja) 2009-12-02
CN101316756A (zh) 2008-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6756B (zh) 自行车
US3504934A (en) Tricycle wheel and frame arrangement
CN100448736C (zh) 侧向可倾式四轮车
CN101588959B (zh) 用于对两轮车辆提供陀螺式稳定的系统和方法
US6402174B1 (en) Recumbent tricycle with controlled wheel and body lean
US5257671A (en) Vehicle
JP2529619B2 (ja) 自転車用安定化装置
CA2667906A1 (en) Vehicle with three wheels
JP2001506947A (ja) 単軌二輪車
CN105799838B (zh) 折叠自行包
CA2370679A1 (en) Tread wheel frame system
CA2847485C (en) Recumbent vehicle
JP2003081165A (ja) 前二輪式三輪車
CN101282870B (zh) 自行车
JP2010149828A (ja) 三輪自転車
CN105667663A (zh) 一种正常与摇摆可变的三轮车
CN111959658A (zh) 一种具有防侧翻车身机构的多轮车
CN106394763B (zh) 双前轮电动三轮车
JP2004168072A (ja) 前二輪三輪車とそれに用いるフロントフレーム
WO1998000331A1 (fr) Bicyclette
KR101189799B1 (ko) 접이식 자전거
CN206288171U (zh) 一种摇摆自行车
CN106428356A (zh) 并排双人游览自行车
CN211223724U (zh) 一种电动车及其车架
CN108657318B (zh) 辅助支撑装置和两轮车及侧倾助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