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2602A - 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92602A CN101292602A CNA2007100403375A CN200710040337A CN101292602A CN 101292602 A CN101292602 A CN 101292602A CN A2007100403375 A CNA2007100403375 A CN A2007100403375A CN 200710040337 A CN200710040337 A CN 200710040337A CN 101292602 A CN101292602 A CN 1012926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ushroom
- beech mushroom
- white beech
- cultivation
- cultiv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它可通过工厂化设施进行大规模栽培,并有效缩短其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水平且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白色蟹味菇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玉米芯、大豆皮、米糠、麸皮,玉米粉等作为培养料配制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然后冷却接种和培养,接着搔菌和注水,最后采收。白色蟹味菇通过工厂化设施栽培,对培养和栽培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白色蟹味菇最佳培养和栽培条件,培养时间比现有的栽培时间短,而产品产量增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特别涉及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玉蕈、斑玉蕈、海鲜菇、胶玉蘑、鸿喜菇、蟹味菇、假松茸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真姬菇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说。
真姬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而且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味鲜美、性平、甘温,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渴之功能,清热平肝之效。口感极佳,常食可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
真姬菇的需温特性,属中低温型。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24℃,菇蕾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1℃~14℃,子实体成长的适宜温度是14℃~18℃。
白色蟹味菇是真姬菇中的一种。现在白色蟹味菇栽培种的培养基配置一般是:木屑20~30%、玉米芯30~40%、米糠25~30%、麸皮10~15%,玉米粉8%。用全自动搅拌机充分搅拌至装瓶结束,装瓶压盖后瓶筐推入灭菌车灭菌,灭菌设置,抽真空3次,通入蒸汽升温至118~121℃保持60分钟,灭菌后进入冷却室冷却至20~22℃,用全自动接种机接种,每瓶原种接栽培种32~40瓶。然后用传送带传送至培养室培养,培养室温度20~22℃,湿度70~80%,CO2浓度4000ppm以下,培养时间90~100天,然后进行搔菌处理,用专用刀头把料表面搔成馒头形状,并补充少许水分,搔完菌的瓶筐放置在栽培室床架,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3~15℃,湿度90~95%,CO2浓度1000~2000ppm,前1~7天光照强度50~100Lux,后8~20天光照强度200~300Lux,每天间隙式开启层架灯。22~24天开始采收,850cc塑料瓶每瓶单产130~150克。由于培养基料需要大量的木屑,而木屑的原料匮乏,造成原料采购困难,相应地,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它可通过工厂化设施进行大规模栽培,并有效缩短其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水平且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培养料配制:其中玉米芯40~50%、大豆皮20~30%、米糠10~15%、麸皮15~20%,玉米粉5%,加水搅匀,使培养料含水量在65~70%,pH值6-8,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
(2)冷却接种和培养:培养室温度20~22℃,湿度70~80%,CO2浓度3500ppm以下,培养时间80~85天;
(3)搔菌和注水,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3~15℃,湿度90~95%,CO2浓度1000~1500ppm,前1~7天光照强度50~100Lux,菇蕾出现后8~20天光照强度200~300Lux;
(4)采收:从20~21天开始采收。
本发明的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培养料采用大豆皮和玉米芯彻底代替木屑,解决了因目前木屑匮乏,原材料采购带来的困难。白色蟹味菇通过工厂化设施栽培,对原料配方、搅拌、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和栽培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白色蟹味菇最佳培养和栽培条件,培养时间比现有的栽培时间短,而产品产量增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功效和方法,现用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加以说明。
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验收:所有生产原料入库前由质量管理部负责验收,验收合格后入库;
(2)原料混合:玉米芯粉根据气温变化须提前20分钟预湿,玉米芯45%、大豆皮20%、米糠14%、麸皮16%、,玉米粉5%,含水量达到65%,用生石灰调节pH为6~8,继续搅拌至装瓶结束;
(3)装瓶:使用全自动装瓶机,要求装瓶均匀,紧实度适中,使用850cc塑料瓶每瓶重量在615~645克,瓶肩基本无空隙,打孔至瓶底;
(4)压盖:瓶盖自动输送到压盖位置,扣在装完料的瓶上;
(5)灭菌:采用高压灭菌锅,待灭菌的瓶框整齐摆放在灭菌车上,推入灭菌锅内,关上门,启动运行按钮,灭菌锅设定为真空脱气3次,121℃灭菌90分钟;
(6)冷却: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的反侧门,灭菌车推至冷却室内,冷却室温度设定在20~22℃;
(7)接种:冷却至22℃以下的瓶子通过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接种机放置在充分洁净的接种室内,每瓶原种接栽培种30~32瓶,接种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培养室;
(8)培养:培养室温度设定为22~23℃,湿度75~80%,二氧化碳浓度2500~3500PPM之间,培养时间为80~85天;
(9)搔菌:培养成熟后,用专用刀头把料表面搔成馒头状,并补充少许水分;
(10)催蕾生育:蟹味菇搔菌后,迅速整齐摆放在栽培床架上盖上无纺布,栽培室温度14~15℃,湿度95~98%,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PPM以下,20~21天开始采收,每瓶产量150~170克左右;
(11)采收包装:达到采收标准的产品,用采菇车从栽培房推至采收区,使用气枪采收后放入框内,采收时要求轻拿轻放,减少菇盖掉落。剪去根部的培养料,放在托盘内,每盒净重量150克,用单向透气膜包装后,装入纸箱(或泡沫箱),及时入库,冷库温度为3~5℃;
(12)挖瓶:采收后的瓶框及时运至挖瓶区,把培养料挖除,空瓶框运至装瓶区重新使用,废料运至厂外,用于生产有机肥。
从培养到采收约100-110天,大大少于现有的培养育菇时间,而且850cc塑料瓶每瓶单产可达150~170g。本发明的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可适用于手工栽培,特别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栽培生产白色蟹味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收益和产量。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培养料配制、冷却接种和培养、搔菌和注水、采收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配制为:玉米芯40~50%、大豆皮20~30%、米糠10~15%、麸皮15~20%,玉米粉5%,加水搅匀,使培养料含水量在65~70%,pH值6-8,搅拌均匀后装瓶高压灭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和培养步骤,培养室温度20~22℃,湿度70~80%,CO2浓度3500ppm以下,培养时间80~85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搔菌和注水,栽培室温度设定为13~15℃,湿度90~95%,CO2浓度1000~1500ppm,前1~7天光照强度50~100Lux,菇蕾出现后培养8~20天,光照强度200~300Lux。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403375A CN101292602B (zh) | 2007-04-29 | 2007-04-29 | 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0403375A CN101292602B (zh) | 2007-04-29 | 2007-04-29 | 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2602A true CN101292602A (zh) | 2008-10-29 |
CN101292602B CN101292602B (zh) | 2010-08-11 |
Family
ID=40063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403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2602B (zh) | 2007-04-29 | 2007-04-29 | 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92602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3937A (zh) * | 2012-03-12 | 2012-07-04 |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
CN103553821A (zh) * | 2013-11-07 | 2014-02-05 | 合肥昊康食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玉米皮为原料的真姬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21712A (zh) * | 2014-09-03 | 2014-12-24 | 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海鲜菇及其栽培方法 |
CN107821003A (zh) * | 2017-11-30 | 2018-03-23 | 湖南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CN112293154A (zh) * | 2020-11-23 | 2021-02-02 | 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白玉菇高产栽培方法 |
CN115380765A (zh) * | 2022-07-20 | 2022-11-25 | 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白玉菇提高单产栽培配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79646C (zh) * | 2005-09-29 | 2009-04-22 |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 |
-
2007
- 2007-04-29 CN CN2007100403375A patent/CN10129260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23937A (zh) * | 2012-03-12 | 2012-07-04 |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金针菇菌糠栽培白玉菇的培养基配方及其栽培方法 |
CN103553821A (zh) * | 2013-11-07 | 2014-02-05 | 合肥昊康食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玉米皮为原料的真姬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221712A (zh) * | 2014-09-03 | 2014-12-24 | 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海鲜菇及其栽培方法 |
CN104221712B (zh) * | 2014-09-03 | 2016-05-18 | 江西星火菌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海鲜菇及其栽培方法 |
CN107821003A (zh) * | 2017-11-30 | 2018-03-23 | 湖南轻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食用菌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CN112293154A (zh) * | 2020-11-23 | 2021-02-02 | 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白玉菇高产栽培方法 |
CN115380765A (zh) * | 2022-07-20 | 2022-11-25 | 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白玉菇提高单产栽培配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92602B (zh) | 2010-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43843B (zh) | 棕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1292604A (zh) | 棕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1743844A (zh) | 白色蟹味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1444170B (zh) | 一种杏鲍菇的菌株分离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 |
CN1826861A (zh) | 食用菌的高产生产方法 | |
CN103030457A (zh) | 一种棕色蟹味菇培养基配方及栽培方法 | |
CN106576895A (zh) | 一种食用菌的绿色生态培育方法 | |
CN101292602B (zh) | 白色蟹味菇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3798057A (zh) | 一种银耳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4488546A (zh) | 一种秀珍菇的种植方法 | |
JP2011078394A (ja) | 食用きのこの発酵培地及び製造方法 | |
CN105532266A (zh) | 一种鸡枞菌栽培方法 | |
CN105237090A (zh) | 桑黄固态菌种转液态培养基的培育方法 | |
CN107056394A (zh) | 一种真姬菇栽培的方法 | |
CN104557244A (zh) |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 |
CN103975762A (zh) | 一种秀珍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2487727A (zh) | 一种杏鲍菇菌种生产方法 | |
CN104641942A (zh) |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 |
CN103960061A (zh) |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3907476B (zh) | 鸡腿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鸡腿菇的培养基 | |
CN103875453B (zh) | 西藏淡褐色双孢蘑菇菌株及其子实体栽培方法 | |
KR20110006267A (ko) | 느타리버섯 재배용 원료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느타리버섯의 재배 방법 | |
Nikšić et al. | Farming of medicinal mushrooms | |
CN101292603A (zh) | 白色蟹味菇的种源扩繁方法和原种生产方法 | |
CN103975763A (zh) | 一种茶树菇的培育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