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3178A - 汽化器起-停机构 - Google Patents

汽化器起-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3178A
CN101283178A CNA2006800372008A CN200680037200A CN101283178A CN 101283178 A CN101283178 A CN 101283178A CN A2006800372008 A CNA2006800372008 A CN A2006800372008A CN 200680037200 A CN200680037200 A CN 200680037200A CN 101283178 A CN101283178 A CN 101283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oke
actuator
throttle valve
vaporizer
choke actu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720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3178B (zh
Inventor
托马斯·恩曼
卡尔-约翰·阿内松
约兰·达尔贝里
古斯塔夫·多尔阿格里普
肯特·古斯塔夫松
马茨·古斯塔夫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sqvarna AB
Original Assignee
Husqvarna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sqvarna AB filed Critical Husqvarna AB
Publication of CN101283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3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1/00Carburettors with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ine's starting or its idlin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 F02M1/02Carburettors with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ine's starting or its idlin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the means to facilitate starting or idling being chokes for enriching fuel-air mix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1/00Arrangements for, or adaptations to, non-automatic engine control initiation means, e.g. operator initiated
    • F02D11/02Arrangements for, or adaptations to, non-automatic engine control initiation means, e.g. operator initiated characterised by hand, foot, or like operator controlled initi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1/00Carburettors with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ine's starting or its idlin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 F02M1/08Carburettors with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ine's starting or its idlin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the means to facilitate starting or idling becoming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automatically
    • F02M1/10Carburettors with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ine's starting or its idling below operational temperatures the means to facilitate starting or idling becoming operative or inoperative automatically dependent on engine temperature, e.g. having thermost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02D2009/0201Arrangements; Control features; Details thereof
    • F02D2009/0208Arrangements; Control features; Details thereof for small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2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induction conduits
    • F02D2009/0201Arrangements; Control features; Details thereof
    • F02D2009/0216Arrangements; Control features; Details thereof of the air-vane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ns For Warming Up And Starting Carbure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动致动式起动位置的内燃机汽化器。该汽化器至少包括阻塞门阀和节流阀,两者均位于汽化器的主气道内,两者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每个阀具有至少一个相应的控制杆(25、34),该控制杆在手动致动过程中配合,以提供阻塞门阀和节流阀的至少一个起动位置。通常,汽化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热响应构件(40),该热响应构件被布置成影响所述起动位置。此外,布置手柄以提供两级拉-提动作,从而实现所述起动位置。

Description

汽化器起-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动致动式阻塞门(choke)的内燃机的汽化器。该汽化器至少包括阻塞门阀和节流阀,两者均位于汽化器的主气道内并且可以在打开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每个阀与至少一个相应的控制杆相配合。
背景技术
具有汽化器的二冲程式传统内燃机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中。一种是用在链锯中,这些链锯通常在外界用于在气候变化很大的林木作业中。因此,例如,在寒冷气候以及在雨天情况下必须使该发动机高速运行。在这样的使用中,汽化器的功能性非常重要。必须针对不同的条件向发动机提供适量的燃料。对于发动机的操作来说,燃料/空气比率非常重要,并且该比率取决于温度、压力、发动机速度和载荷。因此,在制造时对汽化器进行校准,以使得其能够在发动机工作点处为发动机提供适量的燃料和空气,以正确操作发动机。
该工作点涉及发动机已经达到其工作温度的操作。汽化器校准是基于这种工作状态的。另一方面,当发动机是冷的并且将要被起动时,该校准不能够为此提供足够的条件。因此,汽化器装备有阻塞门,以提高发动机中的燃料比,使得能够起动发动机。改善燃料/空气混合物富集度。
本发明涉及汽化器的种类,其中,接合阻塞门还影响节流阀,使得节流阀稍微打开,从而提供起始节流。因此,通常的起动位置是阻塞门阀关闭且节流阀略微打开。
在多数汽化器中,阻塞门阀和节流阀具有一个相应的控制杆,这些控制杆可以在发动机设置节流阀和阻塞门阀的起动位置的起动过程中互锁。阻塞门阀控制杆通过阻塞门阀传动装置(conveyor)沿一个转动方向来控制,而阻塞门阀轴可以被保持在两个制动(detent)位置,即,关闭阻塞门阀的第一制动位置和打开阻塞门阀的第二制动位置。这通常通过使得弹簧将球朝向在阻塞门阀轴上适当设置的碗状凹口挤压来实现,其中,一个凹口用于第一制动位置,而第二凹口用于第二制动位置。在通常的发动机运行期间,阻塞门阀稳定地保持在打开阻塞门阀的第二制动位置,而起动时,阻塞门阀通常保持在第一制动位置中。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希望不通过阻塞门(即,第二制动位置)而通过起动节流阀来起动发动机。当在起动发动机后致动节流引线(wire)时,节流阀控制杆和阻塞门阀控制杆之间的互锁被解除(release)。通常,节流阀控制杆和阻塞门阀控制杆两者分别被朝向打开的阻塞门阀和关闭的节流阀而弹簧加载。因此,当互锁解除时,阻塞门阀弹簧动作以打开阻塞门阀,然而,阻塞门阀弹簧必须克服第一制动位置的摩擦,以将阻塞门阀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如果没有克服该摩擦,在节流引线被致动后,阻塞门阀保持关闭状态,这是不期望的。
这些传统手动致动阻塞门的一个问题在于,其功能性与发动机起动时的温度非常相关。在较温暖的气候中,例如,在零摄氏度以上的情况下,发动机需要较少的燃料用于起动。当温度升高时,用于起动发动机所需要的燃料/空气富集度(enrichment)降低。尽管使用中温度发生变化,但阻塞门还是被设计成提供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所需要的最大燃料/空气比率。
当工人拉动起动线缆时,他/她必须认识到发动机点火了。每次新的拉动都会增加发动机中的富集度,并且,如果工人在点火之后没有使阻塞门不起作用(deactivate),则富集度将达到发动机不能起动的这样一个高水平。温度越高,发生该状况的危险性越大。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化器内燃机的阻塞门,该阻塞门被设计成考虑发动机使用场所的气候变化。
此外,存在对其中需要两个独立动作(motion)来设定起动位置的链锯的需求,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塞门致动器,其需要两个独立动作以达到节流阀略微打开且阻塞门阀关闭的起动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第一制动功能的低摩擦布置。并且,进一步提供一种制动位置的简化实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手动致动起动位置的内燃机的汽化器。该汽化器至少包括均位于汽化器主气道中的阻塞门阀和节流阀,这些阀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每个阀与至少一个相应的控制杆相配合。该汽化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热(或温度)响应构件。本发明中,当通过布置该构件而致动阻塞门时,所述构件影响所述气道中的空气通流阻力,从而,该构件在某一温度下限制所述阻塞门阀朝向关闭位置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汽化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链锯的汽化器,该汽化器至少包括阻塞门阀和节流阀,这些阀均位于汽化器的主气道内,节流阀包括至少连接至节流阀控制杆的节流阀轴,阻塞门阀包括至少连接至阻塞门阀传动装置的阻塞门阀轴,该阻塞门阀传动装置与阻塞门阀控制杆相配合,节流阀控制杆和阻塞门阀控制杆可被设定为在至少一个互锁位置中彼此互锁,在该互锁位置中,节流阀被部分地打开,从而提供节流阀的起动位置,并且,在该至少一个互锁位置中,阻塞门阀轴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制动保持装置而被保持在至少两个独立的制动位置中,其中,第一制动位置相对于基本关闭的阻塞门阀,第二制动位置对应于打开的阻塞门阀,其中,在阻塞门控制杆上以勾状物形式设置第一制动保持装置,该钩状物将阻塞门阀传动装置保持在与第一制动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中,布置该勾状物的夹持(grip)以阻止阻塞门阀传动装置由于发动机起动时的振动而从第一制动位置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内燃机阻塞门致动器的使用方法,该阻塞门致动器通过枢转阻塞门致动器来控制发动机汽化器的阻塞门阀,该阻塞门阀通过至少一个相应的控制杆与节流阀相配合,并且,打开的阻塞门阀和关闭的节流阀的基础位置(base position)对应于处于第一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中的阻塞门致动器,而关闭的阻塞门阀和部分地打开的节流阀的第一起动位置对应于处于第二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中的阻塞门致动器,在第一起动位置中,阻塞门阀和节流阀通过控制杆的配合而互锁,其中,阻塞门致动器根据下面的步骤而致动,以使节流阀和阻塞门阀从基础位置移动到第一起动位置:
a)将阻塞门致动器的阻塞门致动器手柄向外拉,解除锁定冲刺部(sprint),处于锁定位置中的锁定冲刺部阻止沿第一转动方向的枢转;
b)将阻塞门致动器枢转到第二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从而关闭阻塞门阀,所关闭的阻塞门阀与节流阀相互作用以互锁,从而提供第一起动位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汽化器、过滤器支架、以及阻塞门致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没有阻塞门致动器的汽化器和过滤器支架的透视图;
图3是汽化器、过滤器支架、以及处于其锁定位置中的阻塞门致动器的侧视图;
图3A是图3状态中阻塞门致动器与圆柱形支架的截面图;
图4是汽化器、过滤器支架、以及阻塞门致动器的侧视图,其中阻塞门致动器的手柄部被拉出;
图4A是图4状态中阻塞门致动器与圆柱形支架的截面图;
图5是汽化器、过滤器支架、以及阻塞门致动器的侧视图,其中阻塞门致动器处于阻塞位置中;
图5A是图5状态中阻塞门致动器与圆柱形支架的截面图;
图6是汽化器、过滤器支架、以及阻塞门致动器的侧视图,其中阻塞门致动器用作止动按钮;
图7示出了处于阻塞门阀完全打开且节流阀关闭的位置中的阻塞门阀控制杆和节流阀控制杆;
图8示出了与节流阀控制杆接合的阻塞门阀杆;
图9示出了在正常阻塞门位置中互锁的阻塞门阀和节流阀;
图10示出了在冷起动阻塞门位置中互锁的阻塞门阀和节流阀;
图11示出了用在链锯中的本发明的阻塞门致动器;以及
图12是阻塞门致动器与圆柱形支架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示出了链锯(其中刀不可见),其中可看到手动致动式阻塞门致动器。手动致动式阻塞门致动器控制链锯内燃机中的汽化器的起动位置。
在本文中,逆时针和顺时针的转动方向应理解为是图7至图10的视图(即,图3至图6视图的相对侧)中所示的那样。在图1的分解图中,可看到阻塞门致动器9、过滤器支架2、以及汽化器1。本发明涉及阻塞门致动器9以及该阻塞门致动器是如何操作的。本发明还涉及汽化器1的阻塞门阀与节流阀之间的起动位置中随温度变化的相互作用,具体为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与节流阀控制杆34之间的相互作用。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阻塞门阀的基本无摩擦的制动功能。
阻塞门致动器9包括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压缩弹簧12、以及固定环17。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包括敞口圆柱形内部15、通向圆柱形内部15的冲刺通道14、连接爪13、以及挤压构件16。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包括易于从该阻塞门致动器手柄安装于其中的机器(例如,链锯)的外部接近的外部易接近手柄部19、以及手柄杆18。
在图3A、图4A、图5A中,可看到致动器手柄9、过滤器支架2的圆柱形支架3的截面图。手柄杆18的自由端具有:与手柄杆18的延伸部对齐的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a、沿朝向手柄部19向内且远离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a向下倾斜的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以及横向于手柄杆18的延伸部的中间冲刺表面18b,该中间冲刺表面连接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a和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优选地,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略微凸起。
如图2所示,过滤器支架2和汽化器1安装在一起。过滤器支架2包括:进气口5(见图1),向汽化器1主气道供应空气;以及具有支架凹口4的圆柱形支架3。支架凹口4具有与手柄杆18的自由端18a、18b、18c相对应的反向或配合结构4a、4b、4c,并且包括:上部支架凹口表面4a,其在锁定位置中与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a相互作用以阻止阻塞门致动器顺时针转动;中间支架凹口表面4b;以及下部支架凹口表面4c,当阻塞门致动器9被向下推动(即,阻塞门致动器9逆时针枢转)时,该下部支架凹口表面与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相互作用。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a以相对于圆柱形支架3的周界大约成直角的方式从该周界向内延伸。中间支架凹口表面4b相对于上部支架凹口表面4a的内端以大约成直角的方式向下延伸。下部支架凹口表面4c从中间支架凹口表面4b的下端朝向圆柱形支架3的周界延伸。中间支架凹口表面4b与下部支架凹口表面之间的角度应大于90°且小于180°,优选大约为135°,因而相对于周界的角度小于90°,优选大约为45°。表面4a、4b、4c之间的角度与凹口的开口面积有关。
电触点、第一触点7和反冲触点8安装在过滤器支架2上。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通过其圆柱形内部15围绕圆柱形支架3安装并借助于固定环17固定于圆柱形支架3,但可围绕圆柱形支架3自由枢转。
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的手柄杆18被插入到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的冲刺通道14中。如图5A所示,压缩弹簧12被安装在手柄杆18的第一弹簧座60与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的第二弹簧座61之间。压缩弹簧12朝向圆柱形支架3挤压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向外拉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使得压缩弹簧12被压缩。
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的连接爪13包括上部13a和下部13b。连接爪13的上部13a具有大约为下部13b长度的两倍的长度延伸部。如图3至图6所示,在除图6位置以外的所有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中,连接爪13的上部13a位于阻塞门阀联接臂22之上。另一方面,连接爪13的下部13b仅在图5所示的位置中起作用,从而在该位置中,逆时针方向枢转阻塞门致动器9使得阻塞门阀轴20经由阻塞门阀联接臂22顺时针转动。
汽化器1包括阻塞门阀和节流阀。阻塞门阀具有位于阻塞门阀轴20上的阻塞门阀板21,而节流阀具有位于节流阀轴30上的节流阀板31。当各自的轴20、30转动时,这些阀打开和关闭。优选地,阻塞门阀板21被牢固地固定于阻塞门阀轴20。
阻塞门阀受阻塞门致动器9控制,该阻塞门致动器使得固定在汽化器1一侧处的阻塞门阀联接臂22遵循(follow)阻塞门阀轴20的转动。在汽化器1的相对侧处,阻塞门阀控制杆25围绕阻塞门阀轴20安装,以使得阻塞门阀控制杆25本身相对于阻塞门阀轴20自由转动。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被固定以遵循阻塞门阀轴20的转动并控制阻塞门阀控制杆25。阻塞门阀复位弹簧(优选为扭簧)24在一端处固定于汽化器1的主体,而在另一端固定于阻塞门阀控制杆25,以便对其进行弹簧加载。
节流阀受节流阀控制杆34控制。节流阀轴30被固定以遵循节流阀控制杆34的转动。节流阀复位弹簧(优选为扭簧)33在一端处固定于汽化器1的主体,而在另一端固定于节流阀控制杆34,以便对其进行弹簧加载。
图7示出了处于阻塞门阀完全打开且节流阀关闭的位置中的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节流阀控制杆34被固定以遵循节流阀轴30的转动并通过节流阀复位弹簧33(见图1)被弹簧加载。节流阀复位弹簧33用于围绕节流阀轴30的中心顺时针转动。即,当节流阀控制杆34未通过节流引线被有效地致动并且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也未互锁时,弹簧加载将使得节流阀控制杆34向回转动至关闭的节流阀。在该图中示出了节流阀控制杆34处于其最小位置MIN。在克服了保持的弹簧力的情况下,节流阀控制杆34朝向其最大位置MAX,即,完全打开的节流阀,逆时针移动,。MIN和MAX位置通过经由节流阀轴30连接在汽化器1相对侧处的传统节流最大/最小限制臂32(例如,见图4)来限定。节流阀控制杆34的标为35的部分与用于节流引线的连接装置有关且与本发明不相关。标有36的香蕉状孔用于将连杆连接于附加空气拱顶(air vault),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包括附加空气拱顶的汽化器布置。节流阀控制杆34还包括热响应构件40(部分地被标为44的部分所遮挡)。该热响应构件优选为例如由双金属或记忆金属板制成的卷簧。如图2所示的,该热响应构件在一端处连接于节流阀控制杆34的例如标为44的部分的相对侧处,并且因此随所述杆34一起移动。卷簧自由端41布置在形成为踵状部的三个支撑装置37、38、39之间。当温度改变时热响应构件40将再成形。标有40′的虚线示出了当温度较低时卷簧如何缩回。较高温度使得自由端41移动至标有40的实线所示的位置。节流阀控制杆34进一步包括互锁凹口42和互锁钩43。
阻塞门阀控制杆25通过阻塞门阀复位弹簧24被弹簧加载,用于围绕阻塞门阀轴20的中心顺时针转动。阻塞门阀控制杆25本身被固定,以遵循阻塞门阀轴30的转动并相对于阻塞门阀轴20自由转动。然而,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被固定以遵循阻塞门阀轴20的转动并与阻塞门阀控制杆25相互作用。此外,阻塞门阀联接臂22(见图2)被固定以遵循阻塞门阀轴20的转动,即,驱动阻塞门阀连杆22影响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
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具有大致为时针的形状且阻塞门阀控制杆25具有大致为分针的形状。在图7中,阻塞门阀控制杆25的制动钩26在第一制动位置中钩住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在该第一制动位置中时针和分针彼此相对。当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指在大约12点钟的位置时(如图7所示的),阻塞门阀被打开,当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指在大约10点钟的位置时(如图9所示的),阻塞门阀被关闭。阻塞门阀板21被限制得转动超出关闭位置且又不能转动得超出完全打开位置。
制动器钩26包括固定部26c,当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处于第一制动位置中时,即,当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处于第一制动位置中并且逆时针转动(阻塞门阀控制杆25遵循该逆时针转动)时,该固定部阻止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相对于阻塞门阀控制杆25进一步逆时针转动。当阻塞门致动器9从图3的位置枢转至图5的位置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制动钩26进一步包括柔性臂部26b,该柔性臂部用于将钩突片(tab)26a连接至固定部26c。当阻塞门阀传动装置顺时针转动时钩突片26a起作用。当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如下所述互锁并且发动机被起动时,振动可导致阻塞门阀轴20试图顺时针转动。钩突片26a和柔性臂26b阻止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由于振动而脱离第一制动位置。然而,如果顺时针转动力足够大,则当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的第一角部23a推动钩突片26a时,柔性臂26b将弯曲,因而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进入图9和图10中标有23′的虚线所示的第二制动位置。当然,使得柔性臂26b弯曲所需的作用力必须小于破坏互锁所需的力。当阻塞门致动器9从图5的位置向回枢转至图3的位置时会发生这种情况,即,阻塞门阀被打开,同时保持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之间的互锁。
当阻塞门阀连杆22未被有效驱动并且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也未互锁(如下所述)时,弹簧加载将使得阻塞门阀控制杆25向回转动,从而迫使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遵循转动(若处于第一制动位置中的话),或迫使阻塞门阀传动装置进入第一制动位置(若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处于第二制动位置中的话)。通过使得终止于第二角部23b中的纵向侧略短于终止于第一角部23a中的纵向侧,有助于重新进入第一制动位置。从而,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阻塞门阀传动装置返回图7的位置。
阻塞门阀控制杆25进一步包括以虚线示出的推动突片29、止动突片27和固定突片28。推动突片29从阻塞门阀控制杆25的自由端沿朝向节流阀控制杆34的方向横向延伸。止动突片27是在阻塞门阀控制杆25自由端(即,分针的尖头)处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尖头延伸部。固定突片28在阻塞门阀控制杆25的自由端处相对于图7至图10的平面朝向汽化器本体垂直地延伸,即从图1中部分示出的阻塞门阀控制杆25的后部延伸。
考虑在发动机及周围环境的温度为正常或温暖的情况下,例如大约为-8摄氏度或以上(该度数限制仅是示例并且作为备选方案可为更温暖或更寒冷)。温度越高,用户拉动起动引线的危险就越大,因此富集度变得太高。这意味着发动机可能完全不能起动。如果用户在第一次点火之后没有使阻塞门不起作用的话,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会很高。因此,阻塞门被限制于第一稳定互锁位置(见图9),与提供完全阻气(阻塞门阀关闭)的第二稳定互锁位置(见图10)相比较,该第一稳定互锁位置提供较少阻气作用(阻塞门阀略微打开)。因此,更多的空气会流入到汽化器气道中并降低了燃料/空气富集度。在这两个互锁位置中,节流阀略微打开,提供起动节流。在用户致动节流阀控制杆34而起动之后,弹簧加载的阻塞门阀控制杆25将被解除且向回转动至其初始位置。这一部分地打开阻塞门阀的结果是,发动机在起动之前达到过高富集度的危险降低了。即使用户忘记使阻塞门不起作用,由于阻塞门阀部分地打开,因而发动机也可在发动机富集度变得过高之前起动。
当发动机及周围环境的温度例如大约为-8摄氏度或以下(该度数限制仅是示例并且作为备选方案可为更温暖或更寒冷)时,阻塞作用增大为第二稳定互锁位置处的完全阻塞,即,阻塞门阀关闭。
当阻塞门阀控制杆25逆时针枢转时,即,当沿向上方向53将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从图4的阻塞门致动器侧的位置和图7所示相对侧的相应位置朝向图5的阻塞门侧和图9或图10所示相对侧的相应位置推动时,推动突片29最终到达图8中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推动突片与最左面的支撑装置37相接触,其接触表面为凸起的。继续进行阻塞门阀控制杆25的枢转,当推动突片29沿最左面支撑装置37的凸起接触表面滑移时,节流阀控制杆34逆时针枢转。推动突片29保持与最左面支撑装置37相接触,直至固定突片28与互锁钩43的后表面43a相接触。进一步枢转阻塞门阀控制杆25使得固定突片28沿后表面43a滑移,这使得节流阀控制杆34进一步逆时针枢转,直至越过互锁钩43的尖头边缘,从而节流阀控制杆34略微顺时针缩回,直至到达第一稳定互锁位置,其中固定突片28和互锁钩43使得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互锁,如图9所示。如果阻塞门阀杆25继续逆时针枢转,则固定突片28将在直边表面45上滑移。如图9所示,如果卷簧自由端41突出于支撑装置37、38之外的话,即,在正常温度或温暖温度起动期间的话,则止动突片27与卷簧自由端41相接触并且阻止了阻塞门阀控制杆25的进一步逆时针枢转。在实现阻塞门致动器10后,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5缩回到第一稳定互锁位置。然而,如果卷簧自由端41缩回,如图10所示,则固定突片28将在直边表面45上滑移,直至固定突片28进入互锁凹口42,从而到达第二稳定互锁位置。最后,当用户致动节流阀控制杆34时,弹簧加载的阻塞门阀控制杆25将被解除并向回转动到其初始位置,如图7所示。
图3至图6描绘了阻塞门致动器9的功能。这里,对于沿向上方向53或沿向下方向51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应被理解为施加垂直于控制杆臂的力,该控制杆臂由分别使阻塞门致动器9围绕圆柱形支架3顺时针和逆时针枢转的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构成。沿向外方向50拉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是指沿与圆柱形支架3相反的方向拉动该阻塞门致动器手柄。
在图3中,阻塞门致动器9处于其锁定位置中。当阻塞门致动器处于其锁定位置中时阻塞门阀被打开。对于阻塞门致动器9处于其锁定位置中存在两种可能的情况:1)当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位于汽化器1相对侧的节流阀控制杆34没有互锁时;2)当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位于汽化器1相对侧的节流阀控制杆34互锁,且阻塞门阀传动装置处于图8和图9中标有23′的虚线所示的位置时,即,开始节流但未开始阻塞时。在第一种情况中,节流最大/最小限制臂32将取决于节流阀控制杆34是如何被节流引线致动的而在最大和最小节流位置(图中示出了最小节流)之间移动。在第二种情况中,节流最大/最小限制臂32略微枢转,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节流阀控制杆34与阻塞门阀控制杆25互锁。图3是处于正常位置中的阻塞门致动器与圆柱形支架的截面图。箭头50、51示出了如何从该位置致动阻塞门致动器9的可能替换方式。向下方向被限定为标有51的箭头所示的方向,而向外方向由标有51的箭头表示。由于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a与相应上部支架凹口表面4a之间的合力抵抗顺时针转动,因此阻止了阻塞门致动器顺时针转动(如以上从图7至图10的视图中可看到的所限定转动方向)。但是由于向内倾斜的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与相应下部支架凹口表面4c之间的合力包含指向向外方向50的分力,因此逆时针转动是可能的。即,如果沿向下方向51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则锁定冲刺部18被迫向外,必然必须克服压缩弹簧12的弹簧力。因此,沿向下方向51推动手柄部,阻塞门致动器9逆时针枢转到图6的位置。
也可沿向外方向50将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拉出,从而将锁定冲刺部18解除到图4和图4A的位置。
在图4、图4A的位置处,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可被解除,从而压缩弹簧12向内52(如虚线箭头所示的)拉动致动器手柄11,返回到图3、图3A的锁定位置。
向下51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阻塞门致动器9逆时针枢转至图6的位置。
向上53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阻塞门致动器9朝向图5、图5A的位置顺时针枢转,从而连接爪13的上部13a使得阻塞门阀连杆22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阻塞门阀控制杆25朝向第一或第二稳定互锁位置(图8和图9)转动。如果在到达第一稳定互锁位置(见图8)之前解除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则阻塞门阀复位弹簧24使得阻塞门阀返回到其打开位置并且转动地固定于阻塞门阀轴20的阻塞门阀连杆22迫使阻塞门致动器9返回到图3的位置。然而,如果在解除致动器手柄11之前至少到达了第一稳定互锁位置,则阻塞门致动器9停留在图5、图5A的位置中。
在图5、图5A的位置处,由于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与节流阀控制杆34互锁,因此通过阻塞门阀联接臂22将阻塞门致动器9保持在适当位置中。如果通过节流引线致动节流阀控制杆34,则互锁解除并且通过阻塞门阀联接臂22迫使返回至阻塞门致动器9的阻塞门阀返回到图3的位置中。然而,如果沿向下方向51挤压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的话,则连接爪13的下部13b沿顺时针方向影响阻塞门阀连杆22,从而如果致动力足够大的话,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可能脱离制动钩26的夹持,这是因为阻塞门阀控制杆25通过互锁而被止动。即,如果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成功地脱离制动器钩26的夹持,则通过朝向图3、图3A的位置枢转阻塞门致动器9可打开阻塞门阀,同时由于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与节流阀控制杆34之间的互锁而保持开始节流。
因此,为了从图3的图7的非阻塞位置(即,节流阀关闭并且阻塞门阀完全打开)到达阻塞位置(即,节流阀略微打开并且阻塞门阀基本关闭),执行以下步骤:
1)首先沿向外方向50拉出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解除其与支架凹口4的锁定冲刺(见图4和图4A)。
2)之后沿向上方向53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从而连接爪13的上部13a使得阻塞门阀联接臂22逆时针枢转,通过阻塞门阀轴20影响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传动阻塞门阀控制杆25以围绕阻塞门阀轴20逆时针枢转,从而,取决于参照所述附图所说明的温度,最终使得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与节流阀控制杆34互锁在图9的第一稳定互锁位置中或图10的第二稳定互锁位置中。
为了到达图9和图10中虚线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所示的第二制动位置(即,节流阀略微打开且阻塞门阀部分地至完全地打开),执行以下步骤:
1)首先沿向外方向50拉出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解除其与支架凹口4的锁定冲刺。
2)之后沿向上方向53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从而连接爪13的上部13a使得阻塞门阀联接臂22逆时针枢转,通过阻塞门阀轴20影响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传送阻塞门阀控制杆25以围绕阻塞门阀轴20逆时针枢转,从而,取决于参照所述附图所说明的温度,最终使得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与节流阀控制杆34互锁在图9的第一稳定互锁位置中或图10的第二稳定互锁位置中。
3)之后沿向下方向51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从而连接爪13的下部13b使得阻塞门阀联接臂22枢转并因而使得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枢转。如以上所述的,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脱离制动钩26,从而阻塞门阀打开。当阻塞门阀达到完全打开时,致动器手柄11到达其锁定位置,锁定冲刺部18进入支架凹口4。
阻塞门致动器9也可被驱动以发送发动机处于阻塞门致动器9的暂时快速止动位置中的止动信号。通过从致动器手柄11的锁定位置(图3、3A)沿向下方向51按压该致动器手柄而执行止动动作。当处于如上所述的锁定位置中时,锁定布置18、4阻止沿向上方向53的推动,但允许沿向下方向51推动,而无需沿向外方向50拉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当沿向下方向51推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时,阻塞门致动器9将围绕支架3枢转至暂时快速止动位置,从而挤压构件将反冲第二触点8朝向第一触点7推动,从而当回路被触点7、8闭合时发送止动信号。当阻塞门致动器9上的推动被解除时,反冲触点8使得阻塞门致动器9反冲。
图12示出了阻塞门致动器9和圆柱形支架3的第二实施例。以与关于以上参照图3至图6所描述的阻塞门致动器9相同的方式阻止顺时针枢转。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不是倾斜的,而是平行于上部锁定冲刺表面18而构成矩形的下边,因此锁定冲刺部具有矩形截面18a、18b、18c。对于支架凹口4而言,下部凹口表面4c通过平行于上部支架凹口表面4a的止动部4d而朝向周界终止。逆时针枢转阻塞门致动器9使得中间锁定冲刺表面18b与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之间的拐角部将沿倾斜的下部凹口表面4c滑移,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被向外推动。最终到达止动部4d,下部锁定冲刺表面18c与止动部4d彼此面对,阻止进一步枢转。在该暂时快速止动位置,接触元件7、8被布置成相接触,从而闭合回路并向发动机控制单元产生止动信号。然而,这里,反冲触点8必须布置成允许进一步的枢转。第二矩形凹口6被布置成沿逆时针方向位于圆柱形支架3更下部,从而提供锁定止动位置。矩形凹口6被布置成围绕矩形锁定冲刺部18a、18b、18c而配合。为了将阻塞门致动器9设置在锁定止动位置中,必须向外拉动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直到锁定冲刺部18的端部处于圆柱形支架3的周界处,之后阻塞门致动器9可逆时针枢转至锁定止动位置,从而解除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锁定冲刺部进入矩形凹口6。因此,根据阻塞门致动器9和圆柱形支架3的第二实施例,通过向下挤压阻塞门致动器手柄来提供快速止动,而且还提供了辅助锁定止动位置。优选地,矩形凹口6的深度比支架凹口4的深度浅,从而致动器手柄11被略微延伸,由此阻塞门致动器本体10的通常由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覆盖的可涂以彩色,表示锁定止动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快速止动终止于锁定位置中。这可通过使用图3A、4A、5A的阻塞门致动器9和圆柱形支架3来实现,但是在第一凹口4旁边沿逆时针方向添加与第一凹口4相同形状的第二凹口,从而当向下按压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时,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被向外推动,直到其进入第二凹口,在该第二凹口中该阻塞门致动器手柄缩回到锁定止动位置中。
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应明白的是,以下解决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作为卷簧的替代物,热响应构件40可由金属片制成。然而应该明白的是,需要所述热响应构件具有一定长度,以能够进行足以提供限制的移动。
可提供其它互锁位置,例如具有低温互锁位置、正常温度互锁位置、高温互锁位置,其中从低温位置到高温位置阻塞作用降低。这可通过例如具有两个热响应构件来实现,其中第二热响应构件被校准成在不同于第一热响应构件的温度下再成形。
另外,在独立的互锁位置之间节流阀的位置可以相同,但在独立的互锁位置之间节流阀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另外,应该明白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热响应构件40也可布置在阻塞门阀控制杆25处。
还应注意到的是,阻塞门致动器的创新特征、制动器功能以及随热变化的互锁都可彼此独立地实现或以其任意组合实现。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省去钩状部26a、26b:取而代之的是,通过在图5的阻塞位置处使圆柱形支架3具有用于锁定冲刺部18a、18b、18c的浅凹口来实现第一制动位置。当然也可使用圆柱形支架上的小凸块。然而,相对于使用制动钩26的新型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具有与现有技术近似的摩擦缺点,但是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再需要在阻塞门轴处具有弹簧、球和凹口。

Claims (17)

1.一种具有手动致动式起动位置的内燃机汽化器,所述汽化器至少包括阻塞门阀和节流阀,所述阻塞门阀和节流阀两者均位于所述汽化器的主气道内,并且均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每个阀均具有至少一个相应的控制杆(25、34),阻塞门阀控制杆(25)和节流阀控制杆(34)在手动致动过程中相配合,以提供所述阻塞门阀和节流阀的至少一个起动位置,所述汽化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热响应构件(40),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布置所述热响应构件(40)而致动所述阻塞门时,所述热响应构件(40)影响所述气道中的空气通流阻力,从而,其在确定温度下通过限制所述阻塞门阀朝向关闭位置的移动而影响所述起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化器,其中,所述热响应构件(40)包括自由端(41),所述自由端被布置成通过所述自由端的基于温度的运动来提供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化器,其中,所述热响应构件(40)被布置在所述节流阀控制杆(34)上,并且所述热响应构件的自由端被布置成与所述阻塞门阀控制杆(25)相配合并限制所述阻塞门阀控制杆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化器,其中,所述热响应构件(40)被布置在所述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上,并且所述热响应构件的自由端(41)被布置成与所述节流阀控制杆(34)相配合并限制所述阻塞门阀控制杆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化器,其中,在所述控制杆(25、34)上布置有支撑装置(37-39),所述支撑装置在所述自由端(41)处保持所述热响应构件,以部分地限制所述自由端的运动。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汽化器,其中,所述热响应(40)制成为双金属或记忆金属构件。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汽化器,其中,所述热响应件(40)具有金属片的形状。
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汽化器,其中,所述热响应件(40)具有卷簧的形状。
9.一种内燃机的汽化器,更具体地说,链锯的汽化器,所述汽化器至少包括阻塞门阀和节流阀,所述阻塞门阀和节流阀两者均位于所述汽化器的主气道中,所述节流阀包括至少连接至节流阀控制杆(34)的节流阀轴(30),所述阻塞门阀包括至少连接至与阻塞门阀控制杆(25)相配合的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的阻塞门阀轴(20),所述节流阀控制杆(34)和所述阻塞门阀控制杆(25)可被设定为在至少一个互锁位置中彼此互锁,在所述至少一个互锁位置中,所述节流阀被部分地打开,从而提供所述节流阀的起动位置,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互锁位置中,所述阻塞门阀轴(20)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制动保持装置而被保持在至少两个独立的制动位置中,其中,第一制动位置对应于基本关闭的阻塞门阀,第二制动位置对应于打开的阻塞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塞门阀控制杆(25)上以钩状物形式设置有第一制动保持装置,所述钩状物将所述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保持在与所述第一制动位置对应的位置中,布置所述勾状物的夹持以阻止所述阻塞门阀传动装置(23)由于发动机起动时的振动而从所述第一制动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化器,其中,通过手动致动式阻塞门致动器(9)来提供第二制动保持装置,所述手动致动式阻塞门致动器通过连接至所述阻塞门阀轴(20)的阻塞门阀联接臂(22)来控制所述阻塞门阀轴(20),其中,当所述阻塞门阀处于其打开位置时,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处于锁定位置,并且其中,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被布置成阻止所述阻塞门阀联接臂(22)在所述锁定位置处移动,从而提供所述第二制动位置。
11.一种涉及内燃机阻塞门致动器(9)的使用的方法,所述阻塞门致动器通过枢转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来控制发动机的汽化器(1)的阻塞门阀,所述阻塞门阀与节流阀通过至少一个相应的控制杆(25、34)相配合,并且,打开的阻塞门阀和关闭的节流阀的基础位置对应于处于第一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中的所述阻塞门致动器,而关闭的阻塞门阀和部分地打开的节流阀的第一起动位置对应于处于第二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中的所述阻塞门致动器,在所述第一起动位置中,所述阻塞门阀和所述节流阀通过所述控制杆(25、34)的配合而互锁,其特征在于,根据下面的步骤来致动所述阻塞门致动器,以使所述节流阀和阻塞门阀从所述基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起动位置:
a)沿向外方向(50)拉所述阻塞门致动器的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解除锁定冲刺部,处于锁定位置中的所述锁定冲刺部阻止沿第一转动方向(53)的枢转;
b)将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推向所述第二阻塞门致动器位置,从而关闭所述阻塞门阀,所关闭的阻塞门阀与所述节流阀相互作用以互锁,从而提供所述第一起动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首先进行步骤a)和步骤b)来实现阻塞门阀打开且节流阀部分地打开的第二起动位置,之后进行下述步骤:
c)将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推回至所述第一阻塞门致动器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到达暂时快速止动位置时,通过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53)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51)从所述第一阻塞门致动器位置推动所述阻塞门致动器,将止动信号发送至所述发动机,在解除所述推动后,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返回至所述第一阻塞门致动器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下面的步骤到达所述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的锁定止动位置:
a)沿向外方向(50)拉所述阻塞门致动器的所述阻塞门致动器手柄(11);
b)进一步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推动所述阻塞门致动器。
15.一种控制内燃机汽化器(1)的阻塞门阀的阻塞门致动器(9),所述阻塞门致动器围绕圆柱形支架(3)可枢转地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可以通过锁定装置(18、4)设定在至少一个锁定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18、4)包括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的锁定冲刺部(18),所述锁定冲刺部通过阻塞门致动器弹簧(12)被挤压向圆柱形支架(3)的配合支架凹口(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阻塞门致动器,其中,所述锁定装置被布置成使得必须沿向外方向(50)有效地拉所述锁定冲刺部(18),以沿第一转动方向(53)解除所述阻塞门致动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阻塞门致动器,其中,所述锁定装置(18、4)被布置成使得所述锁定冲刺部(18)在受到沿第二转动方向(51)的推力时沿向外方向(50)被推动,从而沿所述第二转动方向(51)解除所述阻塞门致动器(9)。
CN2006800372008A 2005-10-07 2006-07-03 汽化器起-停机构 Active CN1012831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PCT/SE2005/001491 2005-10-07
PCT/SE2005/001491 WO2007043916A1 (en) 2005-10-07 2005-10-07 Carburettor choke mechanism
PCT/SE2006/000830 WO2007043930A1 (en) 2005-10-07 2006-07-03 Carburettor start-stop mechanis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3178A true CN101283178A (zh) 2008-10-08
CN101283178B CN101283178B (zh) 2012-06-06

Family

ID=3794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72008A Active CN101283178B (zh) 2005-10-07 2006-07-03 汽化器起-停机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611131B2 (zh)
EP (1) EP1969223B1 (zh)
JP (2) JP2009511801A (zh)
CN (1) CN101283178B (zh)
AU (1) AU2006300022B2 (zh)
RU (1) RU2412371C2 (zh)
WO (2) WO20070439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421A (zh) * 2017-03-02 2018-09-14 布里格斯斯特拉顿公司 发动机速度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8523B2 (ja) * 2007-04-04 2012-02-01 京都電機器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オートチョーク装置
JP4970297B2 (ja) * 2008-01-30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気化器の制御装置
JP4970298B2 (ja) * 2008-01-30 2012-07-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気化器の制御装置
US8469001B2 (en) 2008-11-20 2013-06-25 Yamabiko Corporation Work apparatus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20110126790A1 (en) * 2009-12-02 2011-06-02 Neil Vacek Battery Powered Electric Starter
WO2012002859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Husqvarna Ab Method of delivering start-up fuel to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2108801A1 (en) 2011-02-10 2012-08-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DE102011105159B4 (de) * 2011-06-17 2021-12-30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Handgeführtes Arbeitsgerät
DE102012012798B4 (de) 2012-06-28 2014-11-13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mit einer Bremseinrichtung
DE102012012827A1 (de) * 2012-06-28 2014-01-02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Startsicherheitsschaltung in einem Arbeitsgerät mit einem Verbrennungsmotor
DE102012012799A1 (de) * 2012-06-28 2014-01-02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mit einer Bremseinrichtung
DE102012012801A1 (de) 2012-06-28 2014-01-02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Arbeitsgerät
DE102013009669B4 (de) * 2013-06-08 2022-01-05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r Starteinrichtung
DE102013009668B4 (de) 2013-06-08 2022-01-05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brennungsmotor mit einer Starteinrichtung
WO2015076815A1 (en) * 2013-11-22 2015-05-28 Husqvarna Ab Single step starting system
US20190024611A1 (en) * 2016-01-25 2019-01-24 Husqvarna Ab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rovided with a semi- automatic choke device
EP3944938A1 (en) * 2020-07-29 2022-02-02 Pedro Luis Velázquez Montiel Safety mechanism for manual cutting machin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713A (en) * 1912-03-28 1914-08-18 William Shakespeare Jr Company Carbureter.
US1518061A (en) * 1920-12-20 1924-12-02 Edward B Gibford Carburetor valve
US1493975A (en) * 1923-01-18 1924-05-13 Folberth Auto Specialty Compan Attachment for motor vehicles
US1995587A (en) * 1931-03-20 1935-03-26 Pallas Apparate Gmbh Carburetor
US2281285A (en) * 1940-02-12 1942-04-28 Hammond Company Carburetor
US2394665A (en) * 1944-03-23 1946-02-12 Bendix Aviat Corp Automatic control for carburetor choke valves
US2538570A (en) * 1949-05-14 1951-01-16 George M Holley Automatic choke
US2764393A (en) * 1954-05-14 1956-09-25 Charles F Geyer Manually actuated control attachment for automatic choke
US2982275A (en) * 1957-11-14 1961-05-02 Clinton Engines Corp Carburetor control
US3147320A (en) * 1961-05-16 1964-09-01 Enginering Res And Applic Ltd Carburetors
JPS5138392B2 (zh) * 1973-03-06 1976-10-21
US3823700A (en) * 1973-05-07 1974-07-16 Briggs & Stratton Corp Combined carburetor throttle and choke control for small gasoline engines
US3837322A (en) * 1973-07-30 1974-09-24 Honda Motor Co Ltd Carburetor choke
JPS5326608B2 (zh) * 1974-03-15 1978-08-03
US4031872A (en) * 1974-10-21 1977-06-28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Thermostatic automatic choke control for small engines
DE2509443C2 (de) * 1975-03-05 1986-06-19 Fa. Andreas Stihl, 7050 Waiblingen Bedienungseinrichtung für den Brennkraftmaschinenantrieb von Handsägen, insbesondere von Motorenkettensägen
US4028804A (en) * 1976-04-19 1977-06-14 Mcculloch Corporation Chain saw with throttle control
US4462945A (en) * 1980-03-26 1984-07-31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a carburetor
GB8522106D0 (en) * 1985-09-05 1985-10-09 Motaproducts Automotive Ltd Automatic/manual choke conversion
JPH02122131A (ja) * 1988-11-01 1990-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房装置
DE4120876C2 (de) * 1991-06-21 2003-03-06 Stihl Maschf Andreas Arbeitsgerät, insbesondere Motorkettensäge
US5511519A (en) * 1994-07-05 1996-04-30 Homelite, Inc. Temperature adjusting automatic choke system
CN2226548Y (zh) * 1995-06-09 1996-05-08 升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机车混合气的辅助控制装置
SE510116C2 (sv) * 1995-06-09 1999-04-19 Electrolux Ab Kompenserande spjäll
SE509962C2 (sv) * 1996-02-22 1999-03-29 Electrolux Ab Anordning för reglering av en förgasare till en förbränningsmotor
US6012420A (en) * 1997-12-30 2000-01-11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Automatic air inlet control system for an engine
JP3864027B2 (ja) * 2000-02-10 2006-12-27 株式会社共立 吸気制御機構
SE523126C2 (sv) * 2001-01-11 2004-03-30 Electrolux Ab Gasreglage för motordrivna handverktyg
JP4414115B2 (ja) * 2001-08-03 2010-02-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気化器のチョーク弁装置
JP3713455B2 (ja) * 2001-10-19 2005-11-09 株式会社共立 作業機
US6779785B2 (en) * 2002-07-25 2004-08-24 Walbro Engine Management, L.L.C. Self-relieving choke adjustment apparatus
JP2005048669A (ja) * 2003-07-29 2005-02-24 Kioritz Corp 背負ユニット
US6990969B2 (en) * 2003-07-30 2006-01-31 Briggs And Stratton Corporation Automatic choke for an engine
JP2005146915A (ja) * 2003-11-12 2005-06-09 Komatsu Zenoah Co 伝導結合機構
JP2005155525A (ja) * 2003-11-27 2005-06-16 Zama Japan Co Ltd 手動チョーク機構を具えた気化器
EP1628005B1 (en) * 2004-08-18 2008-06-04 HONDA MOTOR CO., Ltd. Carburetor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JP4405340B2 (ja) * 2004-08-18 2010-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気化器のチョーク弁用電子制御装置
DE102004063197B4 (de) * 2004-12-29 2015-05-13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Vergaseranordnung mit Starthebel und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3421A (zh) * 2017-03-02 2018-09-14 布里格斯斯特拉顿公司 发动机速度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69223B1 (en) 2019-10-09
US7611131B2 (en) 2009-11-03
US20080246170A1 (en) 2008-10-09
EP1969223A1 (en) 2008-09-17
AU2006300022B2 (en) 2012-03-15
AU2006300022A1 (en) 2007-04-19
JP2009511801A (ja) 2009-03-19
JP5400119B2 (ja) 2014-01-29
EP1969223A4 (en) 2015-04-22
RU2008118159A (ru) 2009-11-20
WO2007043916A1 (en) 2007-04-19
RU2412371C2 (ru) 2011-02-20
WO2007043930A1 (en) 2007-04-19
JP2012052549A (ja) 2012-03-15
CN101283178B (zh) 2012-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3178B (zh) 汽化器起-停机构
CA2499157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oke valve of carburetor
US6454245B2 (en) Engine intake control mechanism
US4439377A (en) Carburetor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motor
JP2008267384A (ja) アイドル及び開放スロットルチョーク制御付き燃料空気混合装置
US2946577A (en) Choke lock-out
US4279841A (en) Carburetor with improved choke mechanism
CN104975954B (zh) 作业机械
JP2003049715A (ja) 気化器のチョーク弁装置
JPH0544523Y2 (zh)
JPS597561Y2 (ja) 気化器のファ−ストアイドル解除装置
JPS5924841Y2 (ja) 移動農機のエンジン吸気供給装置
US1978052A (en) Choke valve
GB2108203A (en) Throttle valve control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H0545600Y2 (zh)
JPH0435555Y2 (zh)
JPS6221716Y2 (zh)
JPH04113766U (ja) 気化器のセカンドスロツトルバルブロツク機構
JP3001322U (ja)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JPS6211326Y2 (zh)
JPS6021490Y2 (ja) エンジンの気化器
JPS624665Y2 (zh)
JPS5918111Y2 (ja) 内燃機関のためのアイドルアツプ機構
JP2513774Y2 (ja) 気化器のチョ―ク機構
JP2000120492A (ja) 回転絞り弁式気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