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6135B - 投影机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6135B
CN101276135B CN2008100869384A CN200810086938A CN101276135B CN 101276135 B CN101276135 B CN 101276135B CN 2008100869384 A CN2008100869384 A CN 2008100869384A CN 200810086938 A CN200810086938 A CN 200810086938A CN 101276135 B CN101276135 B CN 1012761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or
sirocco fan
air
fan
air en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69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6135A (zh
Inventor
大越正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6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61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1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的投影机。包括冷却内部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从设置在外装壳体上的吸气口吸入外部空气的2个西洛克风扇(65、66),和将外部空气从吸气口导到2个西洛克风扇(65、66)的1个吸气口侧管道(61);2个西洛克风扇(65、66)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65A、66A)彼此交叉,被安装在1个吸气口侧管道(61)上。

Description

投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放大投射的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影机。
这种投影机,内藏有发热的装置(例如液晶面板、电源装置等冷却对象),为了使各种装置正常工作,要求对这样的发热的装置(冷却对象)进行冷却。因此,在这种投影机中,包括用于对外装壳体的内部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2006-720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34356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投影机中,设置成通过1个冷却风扇对上述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结构,所以被指出具有必须增大冷却风扇的容量、投影机整体增大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投影机中,将冷却风扇设置成与光学系统重叠,所以被指出具有必须确保光学系统与外装壳体之间的空间、投影机整体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的投影机。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是包括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放大投射的图像投射装置、和具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吸气口并将所述图像投射装置收纳在内部的外装壳体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冷却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其将沿着风扇旋转轴吸入的空气沿着旋转切线方向排出;和1个吸气口侧管道,其将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到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彼此交叉。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能够通过2个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产生冷却风,所以能够使用设计得比以往小的西洛克风扇。由此,通过2个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能够维持吸引风力(冷却能力),同时能够减弱整体增大情况。
另外,由于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彼此交叉,所以能够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向各个方向排出。由此,能够缩短为了引导冷却风而配设的、从西洛克风扇到配置在投影机内的各个位置的冷却对象为止的管道,能够抑制整体的增大情况。
因此,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并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所述吸气口侧管道,具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内部的大致立方体状的中空构件;在所述中空构件的互相交叉的第1侧壁部以及第2侧壁部,分别形成有将被导入内部的外部空气向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导出的第1导出口以及第2导出口;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与所述第1导出口以及所述第2导出口的各自相对。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中空构件的互相交叉的第1侧壁部以及第2侧壁部,分别形成有向西洛克风扇导出的第1导出口以及第2导出口,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与第1导出口以及第2导出口的各自相对,所以能够将冷却风向各个方向排出,并且能够抑制整体的增大情况。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在所述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设有形成与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分别相对的流道的分隔壁部。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设有形成与2个西洛克风扇分别相对的流道的分隔壁部,所以即使在使2个西洛克风扇彼此的互相的冷却能力不同的情况下、或者在想要适当设定吹到冷却对象上的风量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其冷却能力或所希望的吹风风量相一致地设定吸气口侧管道内部的区域。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冷却对象冷却。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所述冷却装置,相对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被配设在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图像投射装置侧排出;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与所述投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冷却装置,相对于图像投射装置被配设在与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第1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图像投射装置侧排出,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与投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所以使得容易将由第1西洛克风扇产生的冷却风导到作为冷却对象的图像投射装置侧,并且使得容易将由第2西洛克风扇产生的冷却风导到存在于与投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作为冷却对象的灯驱动电路侧。由此,能够减小用于对冷却风进行导向的管道的增大情况,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优选的是,在上述的投影机中:所述图像投射装置,在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侧,包括调整所投射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
根据该投影机,由于在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侧,包括调整所投射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所以如果在投射方向侧配置冷却装置,则投影机大型化。通过在包括投射位置调整装置的投影机中设为上述结构,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投影机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性地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外观的外观模式图。
图2是表示投影机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
图3是模式性地对投影机的光学单元进行表示的模式图。
图4是表示投影机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
图5是表示冷却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吸气口侧管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吸气口侧管道以及西洛克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投影机                   2:外装壳体
3:投射透镜                 4:光学单元
5:电源单元                 6:冷却装置
7:灯驱动电路               8:排气风扇单元
21:上部壳体                22:下部壳体
41:光源装置                61:吸气口侧管道
62:吸气口侧管道构件        63:风扇侧管道构件
65:第1西洛克风扇           66:第2西洛克风扇
65A:第1西洛克风扇的旋转轴  65B:第2西洛克风扇的旋转轴
67:第1排出侧管道           68:第2排出侧管道
213:吸气口                 423:偏振转换元件
451:液晶面板               452:入射侧偏振板
453:射出侧偏振板           624:第1分隔板部
634:第2分隔板部            G:图像投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模式性地表示投影机1的外观的外观模式图。图2是表示投影机1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另外,在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来自投影机1的图像光的投射方向设为Z轴,将与该Z轴垂直的2个轴分别设为X轴(水平轴)以及Y轴(铅直轴)。在下面的图中也一样。
投影机1,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而形成光学影像(图像光),将形成的光学影像放大投射在屏幕上。
投影机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其结构大致包括:外装壳体2、图像投射装置G、电源单元5、冷却装置6、灯驱动电路(镇流器)7、排气风扇单元8以及未图示的控制基板等。另外,图像投射装置G,其结构包括投射透镜3、光学单元4。另外未图示的控制基板,将光学单元4、电源单元5、冷却装置6、灯驱动电路(镇流器)7以及排气风扇单元8电气性连接,对它们进行控制。
外装壳体2,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由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箱状的壳体构成。外装壳体2包括:形成投影机1的顶面(+Y轴方向侧的面)部分、前面(+Z轴方向侧的面)部分、侧面(X轴方向侧的面)部分以及背面(-Z轴方向侧的面)部分的上部壳体21,和形成投影机1的底面(-Y轴方向侧的面)部分的下部壳体22。
如图1所示,在外装壳体2的前面部分上,设有能够从投射透镜3向屏幕投射图像光的前面开口部211。另外,在外装壳体2的顶面部分上,设有使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的操作拨盘32露出的第1操作用开口部212A,并且设有使图像调整部33露出的第2操作用开口部212B。
进而,在外装壳体2的侧面部分的-Z轴方向侧,设有为了向投影机1内部吸入外部空气而开口的吸气口213。另外,在该吸气口213上,如图2所示,安装有防止异物经由吸气口213进入投影机1(外装壳体2)内部的除尘滤网214。
投射透镜3,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包括多个透镜和收纳这多个透镜的筒状的镜筒,对由光学单元4形成的彩色图像进行放大投射。投射透镜3,包括使所述多个透镜在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垂直的平面内移动从而调整所投射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另外,镜筒包括图像调整部35,其被设置成以筒状轴为中心旋转从而能够改变所述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使筒状轴旋转。
图3是模式性地表示投影机的模式图,特别对光学单元4的光学系统进行详细表示。
光学单元4,如图3所示,是这样的单元:具有俯视大致L字形状,在所述控制基板的控制下,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形成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彩色图像。
该光学单元4,如图3所示,具备:光源装置41、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色分离光学装置43、中继光学装置44、光学装置45和光学部件用壳体46。
光源装置41,在所述控制基板的控制下,向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射出光束。该光源装置41,如图3所示,其结构包括:具有作为光源的光源灯411以及反射器412的光源装置主体41A,平行化透镜413,和将这些各构件411~413收纳在内部而整体化的箱体构件414。
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是用于将从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束大致均匀地照明在作为构成光学装置45的光调制装置的液晶面板45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光学系统。该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如图3所示,包括:第1透镜阵列421、第2透镜阵列422、偏振转换元件423和重叠透镜424。另外,场透镜425将从第2透镜阵列422射出的各部分光束转换成相对于其中心轴(主光线)平行的光束。
色分离光学装置43,如图3所示,包括:2片分色镜431、432,和反射镜433;具有通过分色镜431、432将从均匀照明光学装置42射出的多束部分光束分离成红、绿、蓝3色色光的功能。通过分色镜431,分离出红色光,红色光通过反射镜433反射而被导向液晶面板451R。通过分色镜432分离出绿色光和蓝色光,绿色光被导向液晶面板451G。
中继光学装置44,如图3所示,包括:入射侧透镜441,中继透镜443以及反射镜442、444;具有将通过色分离光学装置43分离的蓝色光导到光学装置45的液晶面板451B的功能。
光学装置45,根据图像信息对入射的光束进行调制从而形成图像光(彩色图像)。该光学装置45,如图3所示,包括:作为光调制装置的3块液晶面板451(将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451R,将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451G,将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设为451B),分别配置在各液晶面板451的光束入射侧以及光束射出侧的入射侧偏振板452以及射出侧偏振板453,和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454。
电源单元5,向构成投影机1的各结构构件(例如光源灯411、所述控制基板等)提供电力,被配设在光学单元4的L字内侧部分。
另外,灯驱动电路(镇流器)7,是对构成光源装置41的光源灯411进行驱动的电路,配设在构成为俯视大致L字形状的光学单元4的外侧。
另外,排气风扇单元8,对滞留在投影机1内部的被加热的空气进行吸气,经由设置在外装壳体2上的排气口(未图示)向投影机1外部排气,详细情况没有图示,但其结构包括轴流风扇和管道。
图4是表示投影机1的内部的内部立体图,表示将图2的内部立体图中的投射透镜3以及光学单元4卸下来后的内部。
冷却装置6,如图4所示,将外部空气从吸气口213导入投影机1内部作为冷却风,并将该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吹到设置在投影机1内部的冷却对象上进行冷却。另外,作为该冷却装置6的冷却对象,为光学装置45的包含入射侧偏振板452以及射出侧偏振板453的液晶面板451(451R、451G、451B)侧,灯驱动电路7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
图5是冷却装置6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吸气口侧管道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吸气口侧管道以及西洛克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冷却装置6,如图5以及图6所示,其结构包括:以连通状态与外装壳体2的吸气口213相连接的1个吸气口侧管道61,连接在该吸气口侧管道61上的2个西洛克风扇65、66,和将来自这2个西洛克风扇65、66的冷却风导到冷却对象的排出侧管道67、68(参照图5)。
吸气口侧管道61,如图6所示,是将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和设为中空构件的风扇侧管道构件63连结而构成的。另外,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和风扇侧管道构件63,经由适当的连结销钉连结由此被一体化,构成吸气口侧管道61。
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被连接成与设置在外装壳体2上的吸气口213相对。具体地说,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如图6所示,具有在两侧部开口的吸气口连接开口部621以及第1连结开口部622,被设置成剖面上看大致正方形状并且侧面上看大致梯形状的大致筒状。吸气口连接开口部621,形成为比第1连结开口部622开口得更大。另外,在第1连结开口部622上,设有格子状部623。
在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的内部,设有剖面上看大致正方形形状的、大致在对角方向上延伸的、作为分隔壁部的第1分隔板部624。该第1分隔板部624被设置成,在将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与风扇侧管道构件63一体化时,与第2分隔板部634相连。
风扇侧管道构件63,形成为剖面上看大致矩形形状,具有:与上述的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的第1连结开口部622相连接的第2连结开口部631,和连接在西洛克风扇65、66上的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
具体地说,第2连结开口部631,如图所示具有与第1连结开口部622相同的开口形状,以连通状态与第1连结开口部622相连接。另外,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具有与所连接的西洛克风扇的吸气口部651、661相同的形状即圆形形状,从而连接在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上(参照图5以及图7)。
在这里,该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的各自所设置的面632A、633A彼此形成为大致垂直。由此,如后所详细叙述,与该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的各自相对应地安装的2个西洛克风扇65、66,以使各自的旋转轴65A、66A大致垂直的方式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
另外,在风扇侧管道构件63的内部,以将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与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隔开的方式,设有剖面上看大致正方形形状的、大致在对角方向上延伸的、作为分隔壁部的第2分隔板部634。具体地说,第2分隔板部634,被设置成从存在于面632A、633A彼此之间的内角连接到对角,将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和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设成不相连通的隔离的状态。
该第2分隔板部634,如上所述,在将吸气口侧管道构件62与风扇侧管道构件63一体化时与第1分隔板部624相连,通过第1以及第2分隔板部624、634,以相对于2个西洛克风扇65、66的各自形成外部空气的流道的方式将吸气口侧管道61的内部分隔。换言之,作为分隔壁部的第1以及第2分隔板部624、634,沿着与2个西洛克风扇65、66相对应的第1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2、633,将吸气口侧管道61的内部分隔,设定吸气口侧管道61内部的区域。
如图7所示,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66的各自,性能和大小都设为相同,具有互相镜面对称的构造(在吸气口部651、661具有的面上互相对称的构造)。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66,在风扇的旋转轴65A、66A方向上具有吸气口部651、661,在风扇的旋转切线方向具有排出口部652、662。这样西洛克风扇65、66,将外部空气从风扇的旋转轴65A、66A方向吸入,向风扇的旋转切线方向排出。
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66,具体地说,将各自的吸气口部651、661连接在设置在大致垂直的面632A、633A上的第1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2、633上,并经由螺栓构件653、663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另外,在该第1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5、66的排出口部652、662的各自之上,连接有将来自该2个西洛克风扇65、66的冷却风导到冷却对象上的第1排出侧管道67以及第2排出侧管道68。
第1排出侧管道67,如图4以及图5所示,是与第1西洛克风扇65的排出口部652相连接的管道,形成为在投射透镜3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上延伸。该第1排出侧管道67,为了对光学装置45的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B侧以及光学装置45的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G侧进行冷却,在上面上设置有吹风开口部671、672。
第2排出侧管道68,是与第2西洛克风扇66的排出口部662相连接的管道,形成为两股形状。具体地说,第2排出侧管道68,如图4以及图5所示,包括:在与投射透镜3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交叉的灯驱动电路7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第1管道681,和在中途向投射透镜3方向(+Z轴方向)弯曲地延伸的第2管道682。第1管道681,为了对灯驱动电路7内进行冷却,在端部具有开口部683,以连通状态与灯驱动电路7的内部连接。另外,第2管道682,为了对光学装置45的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R侧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进行冷却,在上面上设置有吹风开口部684、685。
这样构成的冷却装置6,如图4所示,将设有第1西洛克风扇65一侧设为与下部壳体22互相相对一侧,从而相对于图像投射装置G被安装在与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相反一侧(-Z轴方向)的位置的下部壳体22上。另外,此时,以第1西洛克风扇65将所获取的空气向图像投射装置G侧排出、第2西洛克风扇66将所获取的空气向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的方式,构成冷却装置6而安装在下部壳体22上。
根据这样构成的冷却装置6,在使西洛克风扇65、66旋转时,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从吸气口213吸入,并经由吸气口侧管道61、西洛克风扇65、66、排出侧管道67、68,将该外部空气吹到冷却对象(液晶面板451(451R、451G、451B)、灯驱动电路7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上,从而冷却装置6将这些冷却对象冷却。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投影机1,能够起到下述的作用效果。即,根据该投影机1,通过将西洛克风扇65、66设为2个,能够使用设计得比以往小的西洛克风扇。由此,通过2个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能够维持吸引风力(冷却能力),同时能够减弱整体增大情况。
另外,该第1西洛克风扇65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66,被配置成相互的旋转轴65A、66A大致垂直而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所以能够相对于各自的方向使增大情况分散,同时能够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向各种方向排出。
因此,能够实现投影机1整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冷却作为内藏的冷却对象的、光学装置45的包含入射侧偏振板452以及射出侧偏振板453的液晶面板451(451R、451G、451B)侧、灯驱动电路7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
另外,根据该投影机1,冷却装置6,相对于图像投射装置G被配设在与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Z轴方向)相反一侧(-Z轴方向)的位置上,并被配设成第1西洛克风扇65将所获取的空气向图像投射装置G侧排出、第2西洛克风扇66将所获取的空气向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所以使得容易将由第1西洛克风扇65产生的冷却风导到作为冷却对象的图像投射装置G的光学装置45侧、并且使得容易将由第2西洛克风扇66产生的冷却风导到存在于与投射方向(+Z轴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作为冷却对象的灯驱动电路7侧。由此,能够减小用于对冷却风进行导向的管道的增大情况,能够实现投影机1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该投影机1,在具备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的投影机1中,在投射透镜3的周围配置有投射位置调整装置31,所以如果在投射透镜3的周围配置冷却装置6,则投影机1大型化。通过设为上述结构,即使是具备投射位置调整装置的投影机,也能实现投影机1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该投影机1,在吸气口侧管道61的内部,设有形成与2个西洛克风扇65、66的各自相对的流道的分隔板部624、634,所以第1西洛克风扇65能够冷却光学装置45的红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R侧以及光学装置45的绿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G侧,第2西洛克风扇66能够冷却灯驱动电路7内、光学装置45的蓝色光用的液晶面板451B侧以及偏振转换元件423。由此,能够相对这些冷却对象的各自,使风量良好地分散,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冷却。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适当地选择变更而构成。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第1风扇连接开口部632以及第2风扇连接开口部633的各自相对应地安装的2个西洛克风扇65、66,以使各自的旋转轴65A、66A彼此大致垂直的方式安装在吸气口侧管道61上,但也可以将面632A、633A彼此设置成互相交叉,将2个西洛克风扇65、66安装成使各自的旋转轴65A、66A彼此交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具有能够使增大情况分散、同时将作为冷却风的外部空气向各个方向排出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列举具备3块液晶面板451的所谓三板式的投影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投影机并不局限于此,即使构成为具备1块液晶面板的单板式的投影机、具备2块液晶面板的投影机、具备4块以上液晶面板的投影机,也没有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不同的透射型的液晶面板而构成的,但也可以使用光入射面与光射出面相同的反射型的液晶面板而构成。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调制装置使用了液晶面板,但也可以使用使用了微型反射镜的装置等液晶面板以外的光调制装置。此时,可以将光束入射侧以及光束射出侧的偏振板452、453省略。
本发明所涉及的投影机,能够实现投影机整体的小型化,进而能够有效地冷却内藏的冷却对象,所以能够用作移动性优异的投影机。

Claims (4)

1.一种投影机,该投影机包括根据图像信息对从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并放大投射的图像投射装置、和具有将外部空气导入到内部的吸气口并将所述图像投射装置收纳在内部的外装壳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冷却所述外装壳体的内部的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第2西洛克风扇,其将沿着风扇旋转轴吸入的空气沿着旋转切线方向排出;和
1个吸气口侧管道,其将经由所述吸气口导入的外部空气导到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
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置成,使各自的旋转轴彼此交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设有分隔壁部,由所述分隔壁部分隔所述吸气口侧管道的内部而形成与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以及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分别相对的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装置,相对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被配设在与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相反一侧的位置;
所述第1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图像投射装置侧排出;
所述第2西洛克风扇被配设成,将吸入的空气向与所述投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排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投射装置,在所述图像投射装置的投射方向侧,包括调整所投射的光学影像的位置的投射位置调整装置。
CN2008100869384A 2007-03-28 2008-03-28 投影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1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3475/2007 2007-03-28
JP2007083475A JP4513820B2 (ja) 2007-03-28 2007-03-28 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6135A CN101276135A (zh) 2008-10-01
CN101276135B true CN101276135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826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69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135B (zh) 2007-03-28 2008-03-28 投影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38302B2 (zh)
JP (1) JP4513820B2 (zh)
CN (1) CN101276135B (zh)
TW (1) TWI363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7982B2 (ja) * 2010-03-29 2014-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5678451B2 (ja) * 2010-03-29 2015-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6095356A (ja) * 2014-11-13 2016-05-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17003792A (ja) * 2015-06-11 2017-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18042813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装置
JP7127405B2 (ja) * 2018-07-25 2022-08-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投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06094B2 (ja) * 1999-02-25 2005-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467697B2 (ja) * 2001-05-16 2003-11-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4254439B2 (ja) * 2003-09-05 2009-04-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233529B (en) * 2004-03-12 2005-06-01 Coretronic Corp A control method of a projection display
JP4222277B2 (ja) 2004-09-02 2009-0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072010A (ja) 2004-09-02 2006-03-16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TWM278917U (en) * 2005-01-10 2005-10-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Cooling device for bulbs used in projector
JP4462111B2 (ja) 2005-05-26 2010-05-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6343566A (ja) 2005-06-09 2006-12-21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7072058A (ja) * 2005-09-06 2007-03-22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42135A (ja) 2008-10-09
CN101276135A (zh) 2008-10-01
TW200905366A (en) 2009-02-01
US8038302B2 (en) 2011-10-18
JP4513820B2 (ja) 2010-07-28
TWI363245B (en) 2012-05-01
US20080246924A1 (en) 200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6135B (zh) 投影机
CN101639208B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CN101271265B (zh) 投影机
CN101203803B (zh) 具有冷却风扇的投影仪系统
CN100363781C (zh) 背面投射型视频显示装置
CN100504591C (zh) 光源装置和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00533261C (zh) 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928701B (zh) 投影装置
CN102033396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1546021B (zh) 色轮以及投影机
CN203250103U (zh) 投影装置
CN101937161A (zh)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JP2001183746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1131533B (zh) 投影装置
CN100465777C (zh) 投影装置
CN100470363C (zh)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02436127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2033395B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01308321B (zh) 冷却装置和具有该冷却装置的图像投射设备
CN102466955A (zh) 液晶投影仪
CN100576017C (zh) 投影式显示装置
CN1908804B (zh) 投影系统及其冷却系统
CN101271264A (zh) 投影机的制造方法
US7524088B2 (en) Light source unit and projector system
KR100676537B1 (ko) 프로젝션 시스템 및 프로젝션 시스템의 냉각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