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6119A - 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6119A
CN101276119A CNA2008100858500A CN200810085850A CN101276119A CN 101276119 A CN101276119 A CN 101276119A CN A2008100858500 A CNA2008100858500 A CN A2008100858500A CN 200810085850 A CN200810085850 A CN 200810085850A CN 101276119 A CN101276119 A CN 101276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wet film
moistureproof wet
viewing area
moisture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58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6119B (zh
Inventor
上林叶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6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6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61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9Other details of the casing, e.g. wall structure, passage for a connector, a cable, a shaf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 H05K5/066Hermetically-sealed casings sealed by fusion of the joining parts without bringing material; sealed by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用一对防潮湿膜密封配置于基板的显示元件的周围并能提高防止水分向显示元件浸入的效果的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电子设备(10)的特征为:具备在显示区域(12c)周围设有贯通部(14)的基板(12),配置于基板(12)的表面(12a)侧且显示区域(12c)上的电泳元件(20),覆盖显示区域(12c)与电泳元件(20)的第1防潮湿膜(28)和覆盖基板(12)的背面(12b)侧的显示区域(12c)的第2防潮湿膜(30);第1防潮湿膜(28)、第2防潮湿膜(30)分别紧贴于表面(12a)侧、背面(12b)侧的密封部,并在贯通部(14)相紧贴,从而由第1、2防潮湿膜密封电泳元件(20)。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防潮湿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电子设备薄型化并使便携性提高,薄型轻量而有挠性的显示装置引人注目。作为如此的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基板,可采用塑料基板。塑料基板因为会让水分透过,所以由于透过了基板的水分的影响,存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发生劣化而寿命变短的问题。
作为解决如此的问题的方法之一,公开了以下方法:以一对防潮湿膜包住显示装置整体的方式,通过在显示装置的外缘使防潮湿膜彼此之间相紧贴,密封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例如专利文献1)。可是,在如卡片形状的电子设备,在基板上配置显示元件,并具有一体化了电子设备与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中,在用防潮湿膜密封显示元件的情况下,无法在显示元件的周围使防潮湿膜彼此之间相紧贴。因此,在如此的情况下,在显示元件的周围使电子设备的塑料基板的表面与防潮湿膜相紧贴。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33604号公报
但是,因为塑料基板一般与粘接剂的贴合力并不充分,所以使防潮湿膜与塑料基板相紧贴的情况,相比于使防潮湿膜彼此之间相紧贴的情况而紧贴强度不够。因此,在对显示元件的周围使塑料基板的表面与防潮湿膜相紧贴的密封方法中,难以长期地防止从使基板的表面与防潮湿膜相紧贴的部分的水分浸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如此的问题所作出,其目的之一为:提供对配置于基板上的显示元件的周围以一对防潮湿膜进行密封,并能够提高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防潮湿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1)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特征为:具备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有贯通部的基板;配置于前述基板的表面侧且配置于前述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元件;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与前述显示元件的、具有透光性的第1防潮湿膜;和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背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的第2防潮湿膜;前述第1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密封部,前述第2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侧的密封部,且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在前述贯通部互相紧贴(adhere),从而由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密封前述显示元件。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在基板的表面侧覆盖显示区域与显示元件地设置的第1防潮湿膜、与在基板的背面侧覆盖显示区域地设置的第2防潮湿膜,在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周围的至少一个贯通部相紧贴。因为对显示元件进行密封的防潮湿膜彼此之间在显示元件的周围相紧贴,所以能够提高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2)在该电子设备中,也可以在前述基板上在前述显示区域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前述贯通部,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分别在前述多个前述贯通部相紧贴。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第1防潮湿膜与第2防潮湿膜分别在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周围的多个贯通部相紧贴。因为防潮湿膜彼此之间相紧贴的部分位于显示区域的周围的更宽广的范围,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另一方面,若代之于将一个贯通部设置于显示区域的周围的宽广的范围,而在相同的范围设置多个贯通部,则基板的显示区域可由未设置贯通部的部分所支持。由此,因为能够抑制当向显示区域上配置显示元件时的基板的变形,所以不会使电子设备的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下降,能够同等地提高防止水分浸入的效果。
(3)在该电子设备中,也可以将前述多个前述贯通部设置成:至少任一前述贯通部处于前述显示区域的四周。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多个贯通部的任一个位于显示区域的四周,且防潮湿膜彼此之间在各个贯通部相紧贴。因为防潮湿膜彼此之间相紧贴的部分位于显示区域的四周即整个周围,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4)在该电子设备中,前述表面侧的前述密封部和/或前述背面侧的前述密封部,也可以包括位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上和/或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上的布线图形。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防潮湿膜紧贴于基板的密封部的包括布线图形的部分。因为防潮湿膜与导电图形的贴合力相比于防潮湿膜与基板的贴合力较强,所以防潮湿膜与密封部的贴合力变强。因为防潮湿膜与基板的密封部的贴合力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防潮湿膜彼此之间未相粘合的部分变强,所以能够提高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5)在该电子设备中,位于前述表面上和/或前述背面上的前述布线图形,可以是电连接于前述显示元件的布线图形。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防潮湿膜紧贴于基板的密封部的包括电连接于显示元件的布线图形的部分。由此,采用电连接于显示元件的布线图形而能够加强与防潮湿膜的贴合力。
(6)在该电子设备中,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可以在前述基板的外缘互相紧贴,从而包封前述基板与前述显示元件。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防潮湿膜彼此之间在基板的外缘互相紧贴,所以电子设备整体由防潮湿膜所密封。从而,能够越发提高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7)在该电子设备中,也可以设为:前述基板,还包括设置于前述表面上且设置于前述显示区域上的第1电极;前述显示元件是电泳元件,该电泳元件具备:设置有第2电极并配置成前述第2电极与前述第1电极对向的、具有透光性的上部基板;夹持于前述第2电极与前述第1电极之间地配置的电泳层。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电子设备具备电泳元件作为显示元件。因为电泳元件即使不一直被供给电力也可持续显示图像,所以可以使电子设备低耗电化并延长电池寿命。并且,若使电泳元件的显示图像通过无线方式从外部进行重写(改变)控制,则还可以构成不内置电源的电子设备。由此,能够构成不具有用于换装电池的开口部的电子设备。
(8)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的防潮湿结构的特征为,具备: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有贯通部的基板;配置于前述基板的表面侧且配置于前述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元件;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与前述显示元件的、具有透光性的第1防潮湿膜;和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背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的第2防潮湿膜;前述第1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密封部,前述第2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侧的密封部,且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在前述贯通部互相紧贴,从而由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密封前述显示元件。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在基板的表面侧覆盖显示区域与显示元件地设置的第1防潮湿膜、与在基板的背面侧覆盖显示区域地设置的第2防潮湿膜,在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周围的至少一个贯通部相紧贴。因为对显示元件进行密封的防潮湿膜彼此之间在显示元件的周围相紧贴,所以能够提供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高的电子设备的防潮湿结构。
(9)本发明中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基板的表面侧且显示区域上配置显示元件的工序;在前述基板的前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贯通部的工序;在前述表面侧,至少覆盖前述显示区域与前述显示元件地配置具有透光性的第1防潮湿膜的工序;在前述基板的背面侧,至少覆盖前述显示区域地配置第2防潮湿膜的工序;在前述贯通部使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互相紧贴的工序;使前述第1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密封部的工序;和使前述第2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侧的密封部的工序。
若依照于该构成,则使在基板的表面侧覆盖显示区域与显示元件地设置的第1防潮湿膜、与在基板的背面侧覆盖显示区域地设置的第2防潮湿膜,在设置于基板的显示区域的周围的至少一个贯通部相紧贴。因为在显示元件的周围使对显示元件进行密封的防潮湿膜彼此之间相紧贴,所以能够提供防止向显示元件的水分浸入的效果高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图3是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从显示面侧看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5是从显示面侧看第3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6是从显示面侧看第4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之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之一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电子设备,12…基板,12a…表面,12b…背面,12c…显示区域,14…贯通部,16…驱动用电极,18…布线图形,20…电泳元件,22…上部基板,24…透明电极,26…电泳层,28…第1防潮湿膜,30…第2防潮湿膜,32a、32b…辊对,40…电子设备,42…贯通部,44…第1防潮湿膜,50…电子设备,52…布线图形,54…贯通部,56…贯通部,60…电子设备,62…第1防潮湿膜,64…第2防潮湿膜,70…卡片型电子设备,71…显示元件,80…电子计算器,81…显示元件,90…便携电话机,91…显示元件,100…手表,101…显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而进行说明。还有,在以下进行参照的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表示构成,存在比例尺因各构件而异的情况。并且,在进行参照的各附图中,存在省略布线及连接部等的详情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关于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构成参照附图而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概略构成的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如示于图1及图2地,具备:基板12,贯通部14,驱动用电极16,布线图形18,作为显示元件的电泳元件20,第1防潮湿膜28和第2防潮湿膜30。
基板12具有表面12a与背面12b。表面12a是电子设备10的显示面侧的面。背面12b是电子设备10的非显示面侧的面。基板12,具有显示区域12c。显示区域12c为以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所密封的部分。基板12由具有挠性(柔性)的材料构成。基板12的材料例如为聚酰亚胺。基板12的材料,也可以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板12的材料,也可以为玻璃、硬质的树脂等。基板12的厚度,例如为25μm~200μm。
在基板12的显示区域12c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贯通部14。贯通部14,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设置后述的布线图形18的部分以外的范围,基本设置为C字形状。贯通部14,优选:在显示区域12c的外侧方向具有0.5mm以上的宽度。在基板12的表面12a的显示区域12c内设置作为第1电极的驱动用电极16。驱动用电极16例如由铝构成。
电泳元件20,配置于基板12的表面12a侧且配置于显示区域12c上。电泳元件20,如示于图2地,具备:上部基板22,作为第2电极的透明电极24,和电泳层26。上部基板22,由具有挠性及透光性的材料构成。上部基板22的材料,例如为PET。上部基板22的材料,也可以为玻璃等的硬质材料。上部基板22的厚度,例如为25μm~200μm。在上部基板22上形成透明电极24。透明电极24的材料,例如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上部基板22配置成使得透明电极24与驱动用电极16对向。
电泳层26配置成被夹持于透明电极24与驱动用电极16之间。电泳层26构成为包括通过粘结剂所固定的多个微囊。在微囊内包括电泳分散介质及电泳粒子。电泳粒子具有相应于施加电压在电泳分散介质中进行移动的性质,并使用一种类型(一种颜色)以上的电泳粒子。电泳层26的厚度,例如为50μm~75μm。电泳元件20,即使不一直供给电力也能持续显示图像。从而,通过具备电泳元件20作为显示元件,能够使电子设备10低耗电化。
第1防潮湿膜28,如示于图1及图2地,设置成覆盖显示区域12c、电泳元件20、与表面12a的贯通部14的周围。第1防潮湿膜28,在贯通部14处紧贴于第2防潮湿膜30。并且,第1防潮湿膜28,在显示区域12c的外侧的四周紧贴于表面12a。该第1防潮湿膜28进行贴合的部分,为基板12的表面12a侧的密封部。基板12的表面12a侧的密封部,在未设置贯通部14的部分处,优选在显示区域12c的外侧方向具有2.0mm以上的宽度。第1防潮湿膜28用由具有防潮湿性及透光性的材料构成的膜层、和具有防潮湿性的粘接剂层构成(未图示)。作为第1防潮湿膜28的材料,例如能够合适地采用株式会社クレハ制的セレ一ル(注册商标)。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防潮湿膜28由膜层与粘接剂层构成。但是,在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在第1防潮湿膜28中并不包括粘接剂层。例如,即使在如此的情况下也由于防潮湿膜的材质,通过防潮湿膜本身的熔敷而能紧贴。
在基板12的背面12b,如示于图2地,设置布线图形18。布线图形18,设置于显示区域12c,通过未设置贯通部14的部分向显示区域12c的外侧延伸。布线图形18,在基板12的端面电连接于驱动用电极16。布线图形18,也可以通过设置于基板12的连接部(未图示)而电连接于驱动用电极16。即,布线图形18,也可说是电连接于电泳元件20的布线图形。并且,布线图形18,电连接于设置于基板12的表面12a或背面12b的驱动用电路(未图示)。布线图形18,例如可通过将由铜构成的导电膜图形化为预定形状而得到。布线图形18,也可以用Au、Sn等电镀表面。
第2防潮湿膜30设置成覆盖显示区域12c、及背面12b的贯通部14的周围。第2防潮湿膜30,在贯通部14处紧贴于第1防潮湿膜28。并且,第2防潮湿膜30,在显示区域12c的外侧的四周之中设置有布线图形18的部分紧贴于布线图形18,在其他部分则紧贴于背面12b。第2防潮湿膜30进行贴合的部分,为基板12的背面12b侧的密封部。基板12的背面12b侧的密封部,优选:在未设置贯通部14的部分中,沿显示区域12c的外侧方向具有2.0mm以上的宽度。第2防潮湿膜30,用由具有防潮湿性的材料构成的膜层、和防潮湿性的粘接剂层构成。作为第2防潮湿膜30的材料,例如能够合适地采用上述的株式会社クレハ制的セレ一ル(注册商标)。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防潮湿膜30由膜层与粘接剂层构成。但是,在其他的方式中,也可以在第2防潮湿膜30中并不包括粘接剂层。例如,即使在如此的情况下也由于防潮湿膜的材质,通过防潮湿膜本身的熔敷而能紧贴。
如上述地,在设置于基板12的显示区域12c的周围的一部分的贯通部14,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相紧贴。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具有对电泳元件20进行密封并防止水分的浸入的功能。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对电泳元件20进行密封的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相紧贴,所以能够提高防止向电泳元件20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并且,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未设置贯通部14的部分,第2防潮湿膜30紧贴于背面12b与布线图形18。因为防潮湿膜与导电图形的贴合力相比于防潮湿膜与基板的贴合力较强,所以第2防潮湿膜30与背面12b侧的密封部的贴合力变强。由此,能够更加提高防止向电泳元件20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2的背面12b,设置有电连接于驱动用电极16的布线图形18。但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基板12的表面12a,设置电连接于驱动用电极16、通过未设置贯通部14的部分向显示区域12c的外侧延伸的布线图形(未图示)。布线图形18,也可以电连接于驱动用电极16以外的元件或电路。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未设置贯通部14的部分,第1防潮湿膜28紧贴于表面12a与布线图形,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向电泳元件20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电子设备10,虽未图示,但在上述之外还具备必需的电路部,在基板12的表面12a及背面12b设置必需的布线图形并安装必需的部件。
接下来,关于具有如以上的构成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参照附图而进行说明。图3,是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的制造方法,如示于图3(a)地,首先在基板12的表面12a侧且显示区域12c上配置电泳元件20。还有,在该工序之前,在基板12的表面12a与背面12b上,除了布线图形18之外,虽未图示,但是还设置必需的布线图形、安装必需的电路部件。
接下来,在基板12的显示区域12c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贯通部14。贯通部14,例如通过采用模对基板12进行冲压加工而设置。设置贯通部14的方法,也可以为采用刀具的剪切加工、激光加工等。还有,设置贯通部14的工序,也可以在配置电泳元件20之前进行。
接下来,如示于图3(b)地,在基板12的表面12a侧,覆盖显示区域12c、电泳元件20、和表面12a的贯通部14的周围地配置第1防潮湿膜28。接着,在基板12的背面12b侧,覆盖显示区域12c、和背面12b的贯通部14的周围地配置第2防潮湿膜30。配置第2防潮湿膜30的工序,也可以在配置第1防潮湿膜28之前进行。
接下来,如示于图3(c)地,在贯通部14处使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互相紧贴。使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互相紧贴的方法为:在对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例如以130℃以上进行了4分钟加热之后,对第1防潮湿膜28从显示面侧进行加压,并对第2防潮湿膜30从非显示面侧进行加压。作为进行加压的方法,例如应用采用了滚压成层(辊层压)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用辊对32a、32b,对第1防潮湿膜28的整体从显示面侧、对第2防潮湿膜30的整体从非显示面侧进行加压,从而第1防潮湿膜28与第2防潮湿膜30互相紧贴。作为加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采用了真空成层的方法。
接下来,使第1防潮湿膜28紧贴于基板12的表面12a侧的密封部,使第2防潮湿膜30紧贴于背面12b侧的密封部。该工序连续于上述的工序进行,通过用辊对32a、32b从显示面侧对第1防潮湿膜28的整体、从非显示面侧对第2防潮湿膜30的整体进行加压,第1防潮湿膜28、第2防潮湿膜30,分别紧贴于基板12的表面12a侧的密封部、背面12b侧的密封部。通过以上,得到电子设备10(参照图1、图2)。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构成参照附图而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事项省略说明。图4,是从显示面侧看第2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40,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基本同样的构成。但是,如示于图4地,不同点在于:在基板12除了贯通部14之外还设置贯通部42、及设置成第1防潮湿膜44与第2防潮湿膜(未图示)覆盖包括贯通部42的周围的更宽广的范围。
贯通部42,在基板12的贯通部14的外侧,基本设置成C字形状。贯通部42,设置为:至少一部分位于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的贯通部14所并不存在的范围。还有,虽未图示,但是布线图形18也可以设置为:通过背面12b的贯通部14与贯通部42之间。
第1防潮湿膜44被设置成覆盖显示区域12c、电泳元件20、表面12a的贯通部14及贯通部42的周围。第1防潮湿膜44,在贯通部14及贯通部42处紧贴于第2防潮湿膜。并且,第1防潮湿膜44,在显示区域12c的外侧的四周全都紧贴于表面12a。
第2防潮湿膜被设置覆盖显示区域12c、背面12b(未图示)的贯通部14及贯通部42的周围。第2防潮湿膜,在贯通部14及贯通部42处紧贴于第1防潮湿膜44。第2防潮湿膜,在设置有布线图形18的部分紧贴于布线图形18,在其他的部分紧贴于背面12b。
如上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2的显示区域12c的周围设置多个贯通部,即贯通部14与贯通部42。贯通部14与贯通部42被设置为任一贯通部对应于显示区域12c的四周(整个周边)上的位置。并且,分别在贯通部14与贯通部42处,第1防潮湿膜44与第2防潮湿膜相紧贴。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第1防潮湿膜44与第2防潮湿膜相紧贴的部分位于显示区域12c的四周,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止向电泳元件20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3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构成参照附图而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事项省略说明。图5,是从显示面侧看第3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50,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基本同样的构成。但是,如示于图5地,不同点在于在基板12上设置有布线图形52、贯通部54与贯通部56。
贯通部54与贯通部56,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如同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贯通部14分割为2部分那样,分别设置成基本C字形状。布线图形52设置于表面12a。布线图形52,位于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与设置于背面12b(未图示)的布线图形18(未图示)相对向的一侧。布线图形52,例如是伪图形(dummy pattern)。布线图形52,也可以与设置于驱动用电极16或基板12上的电路部(未图示)相连接。贯通部54与贯通部56,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设置为:夹持着在背面12b设置有布线图形18的部分与在表面12a设置有布线图形52的部分而相对向。
第1防潮湿膜28设置成覆盖显示区域12c、电泳元件20、表面12a的贯通部54的周围及贯通部56的周围。第1防潮湿膜28,在贯通部54及贯通部56处紧贴于第2防潮湿膜30(未图示)。并且,第1防潮湿膜28,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的设置有布线图形52的部分紧贴于布线图形52,并在其他的部分紧贴于表面12a。第2防潮湿膜30设置成覆盖显示区域12c、背面12b的贯通部54及贯通部56的周围。第2防潮湿膜30,在贯通部54及贯通部56处紧贴于第1防潮湿膜28。第2防潮湿膜30,在设置布线图形18的部分紧贴于布线图形18,并在其他的部分紧贴于背面12b。
如上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板12的显示区域12c的周围设置多个贯通部,即贯通部54与贯通部56。贯通部54与贯通部56,在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位于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贯通部14基本相同的范围。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贯通部并不位于显示区域12c的周围之中在背面12b设置有布线图形18的部分及在表面12a设置有布线图形52的部分,所以在周围设置有贯通部的基板12的显示区域12c由该2个部分支持。由此,因为能够抑制当在显示区域12c上配置电泳元件20时的基板12的变形,所以不会使电子设备50的制造工序中的操作性下降,能够同等地提高防止向电泳元件20的水分浸入的效果。
并且,若依照于该构成,则第1防潮湿膜28紧贴于表面12a侧的包括布线图形52的密封部。因为防潮湿膜与导电图形的贴合力相比于防潮湿膜与基板的贴合力较强,所以第1防潮湿膜28与表面12a侧的密封部的贴合力变强。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关于第4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构成参照附图进行说明。还有,关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事项省略说明。图6,是从显示面侧看第4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60,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10基本同样的构成。但是,如示于图6地,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在基板12的外缘相紧贴这一点不同。
第1防潮湿膜62覆盖表面12a与电泳元件20地设置。第1防潮湿膜62进而在基板12的外缘具有多余部。第2防潮湿膜64,覆盖背面12b(未图示)地设置。第2防潮湿膜64进而在基板12的外缘具有多余部。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在贯通部14相紧贴。并且,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在基板12的外缘各自的多余部彼此之间互相紧贴。优选地: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的各自的多余部彼此之间,在基板12的外缘以0.5mm以上的宽度相紧贴。
如上述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以包封基板12与电泳元件20的方式,在基板12的外缘相紧贴。若依照于该构成,则因为防潮湿膜彼此之间在基板12的外缘相紧贴,所以电子设备60整体受密封。从而,能够越发提高防止向电泳元件20的水分浸入的效果。还有,电子设备60,例如在为具有用于换装电池等的开口部的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1防潮湿膜62及/或第2防潮湿膜64上设置开口部。
在此,电子设备60,具备电泳元件20作为显示元件。因为电泳元件20即使不一直被供给电力也可持续显示图像,所以可以使电子设备60低耗电化并延长电池寿命。并且,若对电泳元件20的显示图像通过以无线方式从外部所感应的能量进行驱动并重写(改变),则还可以构成不内置电源的电子设备60。由此,电子设备60,通过具备电泳元件20,能够具有不具有用于换装电池的开口部的构成。
电子设备60,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同样地,通过对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分别进行加压,能够使各自的多余部彼此之间在基板12的外缘相紧贴而制造。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使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的多余部彼此之间相紧贴之后,进行切断工序以使各自的外周相一致。若为如此的构成,则在配置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的工序中,与基板12的位置对准精度要求被放宽。并且,若将带状的第1防潮湿膜62与第2防潮湿膜64配置于多块基板12的表面12a侧及背面12b侧,并在使各自的多余部彼此之间相紧贴之后进行切断,则能够连续加工多个电子设备60。
还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定为上述,也可以如以下地进行实施。
变形例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40、电子设备50及电子设备60,具有电泳元件20作为显示元件。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如此的方式。电子设备10、电子设备40、电子设备50及电子设备60,可具备液晶显示元件或者有机EL元件作为显示元件。
还有,在以上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未进行说明的构成及加工方法,可应用公知的技术。
电子设备之一例
图7及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设备之一例的图。电子设备,例如,如示于图7(a)地,是在显示部具备有显示元件71的信用卡、ID卡等的卡片型电子设备70。电子设备,如示于图7(b)地,也可以是在显示部具备有显示元件81的电子计算器80。并且,电子设备,既可以如示于图8(a)地,是在显示部具备有显示元件91的便携电话机90;也可以如示于图8(b)地,是在显示部具备有显示元件101的手表100。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有贯通部的基板;
配置于前述基板的表面侧且配置于前述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元件;
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与前述显示元件的具有透光性的第1防潮湿膜;和
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背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的第2防潮湿膜;
前述第1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密封部,前述第2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侧的密封部,且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在前述贯通部互相紧贴,从而由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密封前述显示元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基板上在前述显示区域的周围设置有多个前述贯通部,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分别在前述多个前述贯通部相紧贴。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多个前述贯通部被设置成:至少任一前述贯通部处于前述显示区域的四周。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表面侧的前述密封部和/或前述背面侧的前述密封部,包括位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上和/或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上的布线图形。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位于前述表面上和/或前述背面上的前述布线图形,是电连接于前述显示元件的布线图形。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在前述基板的外缘互相紧贴,从而包封前述基板与前述显示元件。
7.按照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前述基板,还包括设置于前述表面上且设置于前述显示区域上的第1电极;
前述显示元件是电泳元件,该电泳元件具备:设置有第2电极并配置成前述第2电极与前述第1电极对向的、具有透光性的上部基板;夹持于前述第2电极与前述第1电极之间地配置的电泳层。
8.一种电子设备的防潮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备:
在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有贯通部的基板;
配置于前述基板的表面侧且配置于前述显示区域上的显示元件;
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与前述显示元件的具有透光性的第1防潮湿膜;和
至少覆盖前述基板的背面侧的前述显示区域的第2防潮湿膜;
前述第1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密封部,前述第2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侧的密封部,且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在前述贯通部互相紧贴,从而由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密封前述显示元件。
9.一种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在基板的表面侧且显示区域上配置显示元件的工序;
在前述基板的前述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一部分设置贯通部的工序;
在前述表面侧,至少覆盖前述显示区域与前述显示元件地配置具有透光性的第1防潮湿膜的工序;
在前述基板的背面侧,至少覆盖前述显示区域地配置第2防潮湿膜的工序;
在前述贯通部使前述第1防潮湿膜与前述第2防潮湿膜互相紧贴的工序;
使前述第1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表面侧的密封部的工序;和
使前述第2防潮湿膜紧贴于前述基板的前述背面侧的密封部的工序。
CN2008100858500A 2007-03-26 2008-03-21 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8416A JP4973268B2 (ja) 2007-03-26 2007-03-26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防湿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078416/2007 2007-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6119A true CN101276119A (zh) 2008-10-01
CN101276119B CN101276119B (zh) 2011-08-31

Family

ID=3979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585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6119B (zh) 2007-03-26 2008-03-21 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52620B2 (zh)
JP (1) JP4973268B2 (zh)
CN (1) CN1012761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023A (zh) * 2009-08-11 201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电子设备、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788500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显示装置
CN109366967A (zh) * 2018-11-13 2019-02-22 广州市安旭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防水保护膜贴合产生气泡的方法及段码液晶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6564A (ja) * 2008-09-11 2010-03-2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腕時計
TW201020799A (en) * 2008-11-18 2010-06-01 Prime View Int Co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00253902A1 (en) 2009-04-07 2010-10-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407648B2 (ja) * 2009-08-11 2014-0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
KR20110034967A (ko) * 2009-09-29 2011-04-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스 침투 차단부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654665B2 (ja) * 2011-02-24 2015-0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EP2743786B1 (fr) * 2012-12-17 2018-10-31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portabl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tel dispositif
KR102497472B1 (ko) 2016-07-29 2023-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98296B2 (en) * 2017-12-07 2021-05-04 Zkw Group Gmbh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56888A (ja) * 1989-08-28 1991-07-04 Toshiba Corp 分散型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216524A (ja) * 1990-12-17 1992-08-06 Ajinomoto Co Inc 保護フィルム付き液晶光学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60980A (ja) * 1992-08-11 1994-03-04 Toshiba Corp El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elパネル
JPH10133604A (ja) 1996-10-28 1998-05-22 Denso Corp 可撓性発光表示シート
US7087148B1 (en) * 1998-06-23 2006-08-08 Clinical Micro Sensors, Inc. Binding acceler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detection of analytes
JP2000123971A (ja) * 1998-10-15 2000-04-28 Futaba Corp 有機elの製造方法
JP2002055328A (ja) * 2000-08-08 2002-02-20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653572B2 (en) * 2001-02-07 2003-11-2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Multilayer circuit board
JP3875130B2 (ja) * 2002-03-26 2007-01-31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337543A (ja) * 2002-05-17 2003-11-28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
KR100456019B1 (ko) * 2002-07-02 2004-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정보 단말기의 엘씨디 조립체
JP4021392B2 (ja) * 2002-10-31 2007-12-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3858880B2 (ja) * 2002-10-31 2006-1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784308B2 (ja) * 2003-05-29 2011-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基板用透明フィルム、該フィルム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4055764B2 (ja) * 2004-01-26 2008-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227450A (ja) * 2004-02-12 2005-08-25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EP1605472A1 (en) * 2004-06-10 2005-12-1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Radiation image conversion panel
TWI263101B (en) * 2004-10-08 2006-10-01 Himax Tech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package structure therefor
JP2006119169A (ja) * 2004-10-19 2006-05-11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用実装ケース、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1065239B (zh) * 2004-10-22 2012-02-15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阻气型透明塑料基板、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柔性显示元件
TWM277958U (en) * 2004-12-31 2005-10-11 Ind Tech Res Inst An flexible display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cludes a device housing
US7502088B2 (en) * 2005-03-17 2009-03-10 Fujifilm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ntiglare layer
JP2006318697A (ja) * 2005-05-11 2006-11-24 Idemitsu Kosan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7072128A (ja) 2005-09-06 2007-03-2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4984463B2 (ja) 2005-09-06 2012-07-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27763A (ja) 2005-11-02 2007-05-2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
JP2007133202A (ja) 2005-11-11 2007-05-31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EP1983411B1 (en) * 2006-02-09 2014-07-0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otection panel
KR100778483B1 (ko) * 2006-07-27 2007-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JP4240111B2 (ja) * 2006-11-06 2009-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05380B2 (en) * 2006-12-21 2009-10-20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s, Inc. Radiation image conversion panel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023A (zh) * 2009-08-11 201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电子设备、电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788500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显示装置
US11042071B2 (en) 2016-09-30 2021-06-22 E Ink Holdings Inc. Waterproof display apparatus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of
CN109366967A (zh) * 2018-11-13 2019-02-22 广州市安旭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防水保护膜贴合产生气泡的方法及段码液晶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52620B2 (en) 2010-12-14
CN101276119B (zh) 2011-08-31
JP2008241805A (ja) 2008-10-09
US20080239642A1 (en) 2008-10-02
JP4973268B2 (ja)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6119B (zh) 电子设备、其防潮湿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02486906B (zh) 薄膜晶体管形成用基板、半导体装置、电气装置
CN102436111B (zh) 电泳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209967A (zh) 拼接显示器
KR101306521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 기기
CN101430473B (zh) 显示装置和钟表
CN100521225C (zh) 具有二维串联互连的有机电子装置
WO2019048452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CURVED DISPLAY DEVICES
JP7010447B2 (ja) 電気泳動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130271820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60090986A (ko) 스피커 및 마이크 일체형 표시패널
CN101452138A (zh) 一种纯平触摸屏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510500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7548366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US20100261012A1 (en)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693966U (zh) 一种电子纸显示模组
CN103869572A (zh) 电子纸显示装置及其电子纸显示屏模组
US20180138558A1 (en) Battery with display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JP4706176B2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型電気泳動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223181B2 (en) Assembling a flexible display
CN101482681B (zh) 电泳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CN101710221B (zh) 显示装置、电泳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47479B (zh) 弯曲显示器及传感器装置
WO2019076136A1 (zh) 电泳显示膜片和电泳显示器
CN101533195A (zh) 非挥发型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