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187A - 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4187A CN101274187A CNA2008100876142A CN200810087614A CN101274187A CN 101274187 A CN101274187 A CN 101274187A CN A2008100876142 A CNA2008100876142 A CN A2008100876142A CN 200810087614 A CN200810087614 A CN 200810087614A CN 101274187 A CN101274187 A CN 1012741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atch basin
- cleaning fluid
- temperature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7/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47/06—Spray clea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F24F8/133—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by direct contact with liquid, e.g. with sprayed liqu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6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adding oxyg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47/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separation of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air or vapours by liquid as separating agent
- B01D2247/04—Regenerating the washing flu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10—Oxidants
- B01D2251/104—Ozo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5—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01D2259/4508—Gas s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devices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cleaning air in build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7—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or by electroreduction
- C02F1/46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by electrochemical disinfe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or by electroreduction by electrooxyd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17—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wet filter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管季节或气候、环境条件等地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使被处理空气和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接触,进行被处理空气的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1),具备储存清洗液的蓄水槽(10)、和用于控制储存在该蓄水槽(10)中的清洗液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作为将储存在蓄水槽(10)中的清洗液冷却或加热的冷却/加热机构具备热交换器,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0℃以上40℃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除去含在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或尘埃等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高隔热住宅的普及,化学物质过敏症型的健康疾病在增加。作为成为该过敏症的原因的化学物质,有甲醛等以墙壁或壁纸等屋内的建筑材料为发生源的物质、和废气等从屋外流入的物质。作为除去含在这样的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的装置,一直在开发使含有采用电解技术生成的次氯酸、臭氧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与作为处理对象的被处理空气接触,进行净化的水清洗式的空气净化装置。
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与以往的采用平面状的过滤器捕捉被处理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等的过滤器式的空气净化装置相比,由于能够使活性氧种三维地与被处理空气接触,因此具有能够一次处理较多的空气,并且还能够利用活性氧种分解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优良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5-7307号公报
但是,在这样的水清洗式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在冬季·严冬(尤其在冰点下)水冻结的情况下,由于不能进行利用电解技术生成活性氧种及散布生成的活性氧种,因此存在不能进行空气净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夏季及热带地区等使用该装置的情况下,在称为水清洗的装置的性能上,由于处理后的空气成为含有较多水分的高湿度的空气,所以有利用者不愉快的问题。另外,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随着水温的上升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下降,因此还存在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除去效率下降的问题。
因此,以往的水清洗式的空气净化装置,在上述这样的冬季·严冬季节等水冻结的环境下及在夏季及热带地区等使用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以往的技术上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管季节或气候、环境条件等地使用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是通过使被处理空气和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接触,进行被处理空气的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储存清洗液的蓄水槽、和用于控制储存在该蓄水槽中的清洗液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
第2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上述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装置具备将储存在蓄水槽中的清洗液冷却或加热的冷却/加热机构,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0℃以上40℃以下。
第3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2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5℃以上15℃以下。
第4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2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
第5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1~第4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装置具备除湿机构,用于将在与清洗液接触后供给于被处理空气供给空间的被处理空气进行除湿。
第6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5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在除湿机构冷凝生成的水回收到蓄水槽的机构。
第7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1~第6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清洗液通过电解蓄水槽内的水来得到。
第8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7发明所述,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与被处理空气接触后的清洗液回收的堆积部、和与该堆积部连通并配置有用于电解该蓄水槽内的水的电极的电解部,堆积部具有通过阀门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并朝向该排水口低角度倾斜。
第9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第1~第8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其特征在于,活性氧种是次氯酸、臭氧或羟自由基中的任何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通过使被处理空气和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接触,进行被处理空气的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具备储存清洗液的蓄水槽、和用于控制储存在该蓄水槽中的清洗液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因此,例如,如第2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只要具备将储存在蓄水槽中的清洗液冷却或加热的冷却/加热机构,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0℃以上40℃以下,就能不管季节或气候、环境条件等地,在世界各地一年中都能使用空气净化装置。
尤其,在冬季·严冬季节等气温在冰点以下的环境下使用时,如第3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只要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5℃以上15℃以下,就能避免清洗液冻结的不适合,可高效率地运转空气净化装置。
另外,在夏季·热带地区等气温为高温的环境下使用时,如第4发明的温度控制装置,只要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就能避免伴随水温的上升对水的溶解度的下降造成的有害物质除去效率降低的不适合,可高效率地运转空气净化装置。
此外,如第5发明,通过具备除湿机构,在与清洗液接触后,将供给于被处理空气供给空间的被处理空气除湿,能够向被处理空气供给空间供给除湿后的被处理空气,可提高舒适感。
尤其,如第6发明,通过具备将在除湿机构冷凝生成的水回收到蓄水槽的机构,能够节约向蓄水槽的供水。
此外,如第7发明,通过形成可通过电解蓄水槽内的水得到清洗液的构成,在作为清洗液使用市售的活性氧种水时活性氧种水的采购成本的问题、或在采用药剂调制活性氧种水时操作上的危险性或保管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另外,如第8发明,只要蓄水槽具备将与被处理空气接触后的清洗液回收的堆积部、和与该堆积部连通并配置有用于电解该蓄水槽内的水的电极的电解部,堆积部具有通过阀门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并朝向该排水口低角度倾斜,就能将从被处理空气回收的、堆积在该蓄水槽内的尘土、沙尘等堆积物从排水口排出。
此外,在上述各发明中,如第9发明,只要活性氧种是次氯酸、臭氧或羟自由基中的任何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就能通过含有该活性氧种的清洗液高效率地分解有害物质,除去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构成图。(实施例1)
图2是表示图1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夏季的运转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循环径路上的送液泵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2中的旁通配管上的电磁阀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2中的冷冻单元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冬季运转的模式图。
图7是表示图6中的循环径路上的送液泵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6中的旁通配管上的电磁阀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6中的冷冻单元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1的空气净化装置的蓄水槽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臭氧和次氯酸对有害物质的反应性和温度的相关关系的图示。
图12是表示有害物质(氨溶液)对水的溶解度和温度的相关关系的图示。
图13是表示采用空气净化装置除去有害物质的结果的图示。
图中:1—空气净化装置,2—外部空气导入通路,3—送风机,4—清洗塔,4A—排气口,4B—吸气口,5—气液接触室,6—飞沫防止用网,7—盖部件,8—给水通路,9—给水阀(电磁阀W),10—蓄水槽,11—排水口,11V—电磁阀(电磁阀N),12—隔壁,13—堆积部,14—电解部,15、16—电极,17—电源,18—送液泵,18A、18B—送水管,20—喷头,25—供气管道,25A—排出口,27—飞沫防止用网,30—冷冻单元,31—压缩机(压缩机C),32、33、35—热交换器,32F—风扇(送风机F),34—膨胀阀,37—电磁阀,38—四通阀(四通阀FWV),40—制冷剂导入管,41—制冷剂排出管,42、43、44、45、46—制冷剂配管,47—旁通配管,47V—电磁阀(电磁阀M),50—搅拌棒,52—堆积物搅拌棒,54—水位传感器,56—气孔,57—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A),58—温度·湿度传感器(温度·湿度传感器B),60—循环通路,62—送液泵,65—排水盘,6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的构成图。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在高密度住宅小区等,被设在从屋外吸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导入径路中,通过使含有臭气、花粉、变应原、VOC、杀虫剂、氧化剂等有害物质或尘土、沙尘等微细物等的被处理空气和清洗液接触,进行导入屋内的被处理空气的净化,由通过使被处理空气和清洗液接触,捕集(捕获)被处理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的气液接触室5、和储存清洗液的蓄水槽10等构成。
所述气液接触室5构成在由圆筒或方筒等构成的清洗塔4内,在上端形成有排气口4A,在下端形成有吸气口4B。在该气液接触室5内的上方(排气口4A近旁的气液接触室5内)配设有喷头20,用于朝该气液接触室5内的下方喷射滴下清洗液。在清洗塔4的上部安装有盖部件7,其具备将形成于气液接触室5的上端的排气口4A覆盖的具有通风性的飞沫防止用网6。该飞沫防止用网6是通风性的飞沫防止用的水滴收集器,用于防止来自喷头20的洒水向清洗塔4上部飞溅,与被处理空气一同从该排气口4A排到外部,其由网状或形成有多个孔的板部件等构成,该板部件由不易被清洗液劣化或腐蚀的金属或树脂等形成。
此外,在该飞沫防止用网6的上方的该部件7的侧面形成开口,关于该开口,形成与供气管道25的一端连通,经由飞沫防止用网6的被处理空气通过该盖部件7内可流入供气管道25内的构成。该供气管道25的另一端被作为被处理空气的出口(以下称为排出口)25A,向被处理空气供给空间即屋内(室内)开口。
另一方面,在清洗塔4的下方设有蓄水槽10。该蓄水槽10用于储存从喷头20滴下的清洗液,使清洗液再次向喷头20循环,与清洗塔4的下端的吸气口4B连通地构成。
蓄水槽10的内部上方被隔壁12隔成两个部分,一方(图1所示的左侧)作为堆积部13,另一方(图1所示的右侧)作为电解部14。堆积部13被设在所述清洗塔4的气液接触室5的正下方,形成可将在该气液接触室5与被处理空气接触后的清洗液回收的构成。该堆积部13具有用于排出蓄水槽10内的堆积物的排水口11,为了易于从排水口11排出堆积物,蓄水槽10的底部整体朝该排水口11低角度倾斜。此外,在该排水口11上设有电磁阀11V,通过该电磁阀11V排水口11被可开关地闭塞。
而且,在蓄水槽10内的上述电解部14,设有一对电极15、16(电解单元)。电极15、16用于通过电化学处理(电解)储存在蓄水槽10内的自来水、或添加了氯化钠的水(即含有氯化物离子的水),生成电解水(清洗液)。具体是,电极15、16通过来自电源17的通电,电解蓄水槽10内的上述水(在本实施例中为自来水),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清洗液)。即,如果通过上述电源向电极15、16通电规定的电压,则蓄水槽10内的自来水被电解,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清洗液)。
作为上述电极15、16,在本实施例中规定采用金刚石电极。通过采用这样的金刚石电极电解自来水,能够在蓄水槽10内得到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清洗液)。
此处,所谓上述活性氧种,是具有比通常的氧高的氧化活性的氧分子和其关联物质,为在过氧化物阴离子、单重态氧、羟自由基、或过氧化氢等所谓狭义的活性氧中含有臭氧、次卤酸等所谓广义的活性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生成的活性氧种为次氯酸、臭氧或羟自由基中的任何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规定通过电解处理蓄水槽10内的自来水,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将其用作清洗液,例如,也能够向蓄水槽10供给市售的次氯酸液、臭氧水等活性氧种水,用作清洗液。但是,在使用市售的活性氧种水的时候,存在调制活性氧种水的成本增加或不易得到等问题。此外,在采用药剂调制活性氧种水的情况下,出现药剂操作上的危险性或保管的问题等。另外,在通过等离子放电等从空气中生成气相的臭氧,将其溶解于水中制作臭氧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充分提高臭氧水的浓度等问题。
如果考虑到上述情况,如本实施例,更优选通过电解处理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此外,使用的电极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金刚石电极,也可以采用由铂或铱等构成的、或被铂或铱等覆盖的金属电极等。
另一方面,18是送液泵,用于抽取在所述蓄水槽10的电解部14中生成的电解水(清洗液),使其从喷头20滴下。在送液泵18的吸入侧连接有吸水管18A,该吸水管18A的下端向蓄水槽10内的电解部14的电解水(清洗液)开口。此外,在送液泵18的排出侧连接有送水管18B,该送水管18B的上端与喷头20连通地连接。然后,通过送液泵18,抽取蓄水槽10内的电解部14的电解水,将该电解水作为清洗液从喷头20喷洒在气液接触室5内。
此外,在蓄水槽10的成为堆积部13侧的一端侧上连接外部空气导入通路2,用于向该空气净化装置1中导入大气(外部空气)。在该外部空气导入通路2上设有送风机3,用于从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吸入空气(大气),向蓄水槽10排出。外部空气导入通路2的一端被连接在蓄水槽10的堆积部的上部,朝蓄水槽10内的水面上开口。此外,外部空气导入通路2的另一端朝空气净化装置1的外部开口。这样,形成如果运转送风机3,就从外部空气导入通路2的另一端吸入空气(大气),该吸入的空气被排向蓄水槽10内的水面上的构成。
此外,在蓄水槽10的成为电解部14侧的另一端侧上连接用于向蓄水槽10内供水的给水通路8,该给水通路8的一端被连接在蓄水槽10的电解部14上,朝蓄水槽10内的水面上开口。此外,给水通路8,从向蓄水槽10内开口的一端,从该蓄水槽10出来,经由给水阀9(电磁阀),其另一端被连接在自来水等的给水源上。这样,形成通过给水阀9的开关可将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供给蓄水槽10内的构成。
另外,在图1中,50是搅拌棒,用于搅拌蓄水槽10内的水(以下称为清洗液),52是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水位,56是蓄水槽10内的排气用的气孔。
可是,在这样的水清洗式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在冬季·严冬季节(尤其冰点以下)水冻结的情况下,由于不能进行利用电解技术生成活性氧种及将生成的活性氧种散布,所以出现不能进行空气净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夏季·热带地区等使用该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在水清洗这样的装置的性能上处理后的空气成为含有较多的水分的高湿度的空气,因此出现利用者不愉快的问题。
又另外,由于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随着水温的上升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下降,因此还存在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除去效率下降的问题。这样一来,在以往的水清洗式的空气净化装置中,在冬季·严冬季节等或夏季·热带地区等的使用中存在大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1,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无论在何种环境下及何种地区都能适当地进行空气净化,具备用于控制储存在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的温度控制装置。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装置,由作为将储存在蓄水槽10中的清洗液冷却或加热的冷却/加热机构的冷冻循环30的第3热交换器35、和检测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7、用于检测向室内排出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温度·湿度传感器58构成。
上述温度传感器57被设置在蓄水槽10内,温度·湿度传感器58被设置在供气管道25内的排出口25A的近旁。
此外,所述冷冻循环30具备压缩机31、四通阀38、第1热交换器32、作为减压装置的膨胀阀34、第2热交换器33、第3热交换器35等,它们依次以环状通过配管连接,构成众所周知的制冷剂回路。即,连接在压缩机3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排出管41与四通阀38连接。该四通阀38是一种流路控制机构,通过其控制,使被压缩机31压缩的制冷剂向第1热交换器32流动,将来自第3热交换器35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31,或使被压缩机31压缩的制冷剂流向第3热交换器35,将来自第1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31。在该四通阀38上连接有该制冷剂排出管41、制冷剂配管42、制冷剂配管46及制冷剂导入管40。
连接在该四通阀38上的制冷剂配管42被连接在第1热交换器32的一端侧上。该第1热交换器32是具备风扇32F的空冷式的热交换器,形成通过该风扇32F的送风可与周围的空气热交换的构成。连接在第1热交换器32的另一端侧上的制冷剂配管43达到膨胀阀34的一端侧,该膨胀法34的另一端侧的制冷剂配管44被连接在第2热交换器33的一端上。
该第2热交换器33在所述的供气管道25内,被设置成能与沿着该供气管道25内流动的被处理空气进行热交换,具有作为除湿机构的功能,可将在所述蓄水槽10中与清洗液接触后,经由该供气管道25供给被处理空气供给空间(室内)的被处理空气除湿。即,在后述的夏季运转时、或除湿运转时,如果使被膨胀阀34减压后的制冷剂向第2热交换器33流入,则在该第2热交换器33中制冷剂和被处理空气进行热交换,被处理空气被冷却,此时,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在第2热交换器33的表面上凝结。由此,可从被处理空气中除去水分。
此外,在第2热交换器33的下部设有排水盘65,用于收容在该第2热交换器33被凝结生成的水分(排水),在该排水盘65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67,形成排水盘65上的排水可经由排水管67回收到蓄水槽10的构成。
另外,第2热交换器33的另一端侧的制冷剂配管45被连接在第3热交换器35的一端上。该第3热交换器35是水冷式的热交换器,被设置成能与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进行交换热。在本实施例中,第3热交换器35被设在形成于蓄水槽10的电解部14侧的端部上的循环通路60内,形成通过夹设在该循环通路60中的送液泵62将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供给第3热交换器35,沿着该第3热交换器35流动的制冷剂与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进行热交换的构成。此外,在第3热交换器35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所述四通阀38连接的所述制冷剂配管46。
而且,在连接所述膨胀阀34和第2热交换器33的制冷剂配管44的途中部,连接分路该第2热交换器33的旁通配管47的一端,在该配管47中夹设有用于开关该配管47的电磁阀47V。该配管47的另一端被连接在制冷剂配管45的途中部。
按以上的构成,对本发明的空气净化装置1的工作进行说明。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就开始向电极15、16的通电。由此,储存在蓄水槽10内的自来水被电解,生成含有所述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清洗液)(电化学处理)。
此外,与向电极15、16的通电同时,起动送水泵18及送风机3。由此,蓄水槽10内的电解水(清洗液)从送水管18A被送水泵18抽取。该被抽取的清洗液从送水管18B被供给喷头20,往下喷射,从气液接触室5内的上方朝下方喷洒水。此外,通过起动所述送风机3,使外部空气(被处理空气)吸入到外部空气导入通路2内,朝蓄水槽10内的水面喷出。朝该蓄水槽10内的水面喷出的被处理空气在与清洗液的水面冲撞后,通过送风机3的送风压力沿清洗塔4内上升,沿着从喷头20喷洒了清洗液的气液接触室5内通过。
此时,通过被处理空气中的臭气、花粉、变应原、VOC、杀虫剂、氧化剂等有害物质与清洗液接触,该有害物质被捕获,到达蓄水槽10,被通过该蓄水槽10内的电解部14的电解生成的活性氧种分解。此外,由于在气液接触室5内从喷头20喷出的清洗液中也含有活性氧种,因此被处理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在气液接触室5内通过与清洗液中的活性氧种接触而被分解。另外,通过沿着该洒水中经过,含在被处理空气中的尘土、沙尘等微细物溶入清洗液中,被从被处理空气中分离。分离的微细物到达蓄水槽10,在该水槽10内沉淀,作为堆积物堆积。
然后,在气液接触室5内被除去上述有害物质及微细物的被处理空气,然后,通过设在气液接触室5的上方的飞沫防止用网6。被该飞沫防止用网6除去多余水分的被处理空气从盖部件7的一端的开口被排入供气管道25,从形成于供气管道25的另一端上的排出口25A被供给室内。
可是,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中,如前所述利用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范围。在其中情况下,作为上述温度范围,下限温度最好规定在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不冻结的温度,即0℃以上。此外,上限温度需要设定在所述的被处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分解效率不显著下降的温度。因此,通过使清洗液的温度变化,验证了对有害物质的反应性,结果如图11所示。此时,作为清洗液采用臭氧和次氯酸验证了对有害物质的反应性。在图11中,虚线表示次氯酸对有害物质的反应性。可知,次氯酸不管温度变化如何反应性都大致固定。此外,在图11中,实线表示臭氧对水的溶解度。即,由于臭氧与成为对象的有害物质立即反应,因此其反应性与对水的溶解度大致相等。从图11所示的结果得出,臭氧的温度越低对水的溶解度(即对有害物质的反应性)越高,通过降低到+30℃以下反应性飞跃般地上升。
接着,就有害物质对伴随温度变化的水的溶解性进行了验证。图12是在密封容器内加热了浓度为100ppm的氨溶液时的容器内气体中氨浓度的测定结果。在图12中,可知,温度越高气体中氨的浓度越高,尤其,如果超过40℃,气体中氨的浓度则显著上升。
以上的结果表明,通过将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0℃以上+40℃以下,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并使其与有害物质接触,能够用清洗液高效率地分解有害物质,并将其除去。因此,在本发明中,基于由所述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和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供气管道25内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输出,控制冷冻单元30的运转及循环通路60的送液泵62,可将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0℃以上+40℃以下。
具体是,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夏季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同时在冬季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5℃以上+15℃以下的方式说明控制工作。这样,通过在夏季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同时在冬季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5℃以上+15℃以下,可抑制冷冻循环30的消耗电力,进行高效率的运转。首先,例如,对在外部空气温度为+30℃~+40℃的夏季(或者,热带地区等区域)使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时的冷冻单元30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此种情况下,控制四通阀38,如图2所示,使被压缩机31压缩的制冷剂流入第1热交换器32,将来自第3热交换器35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31。由此,第1热交换器32作为散热器工作,第2热交换器33或第3热交换器35、或第2热交换器33及第3热交换器35作为蒸发器工作。另外,在图2中,虚线的箭头表示被处理空气的流动,实线的箭头表示该夏季运转中的沿着冷冻单元30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粗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即,通过运转压缩机31被压缩的、达到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管41向压缩机31的外部排出,经由四通阀38流入第1热交换器32,在此被散热后,被膨胀阀34减压。被该膨胀阀34减压的制冷剂在旁通配管47的电磁阀47V被关闭的情况下,到达设置在供气管道25上的第2热交换器33。然后,在该第2热交换器33中,在制冷剂从沿着供气管道25流动的被处理空气吸热后,流入第3热交换器35。
另外,在所述电磁阀47V被打开,旁通配管47被开放的情况下,被膨胀阀34减压的制冷剂不流入第2热交换器33,而经由该旁通配管47流入第3热交换器35。
在第3热交换器35中,在所述送液泵62运转,将水槽10内的清洗液供给第3热交换器35的情况下,在第3热交换器35中制冷剂从由送液泵62供给的清洗液吸热,从而冷却清洗液。另一方面,在送液泵62停止的情况下,制冷剂几乎不与清洗液进行热交换,通过第3热交换器35,经由制冷剂配管46、四方阀38,由制冷剂导入管吸入压缩机31,如此重复循环。
此处,在上述的夏季的运转中,通过所述送液泵62的运转及旁通配管47的电磁阀47V的开关,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即,送液泵62基于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控制运转,同时旁通配管47的电磁阀47V基于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控制开关。对于具体的夏季时的控制工作以下详述。
首先,采用图3对送液泵62的控制进行说明。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3的步骤S1送液泵62(图3所示的送液泵P)的控制开始,就在图3的步骤S2判断由温度传感器57(图3所示的温度传感器A)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是否在+25℃以上。然后,在由该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清洗液的温度在+25℃以上时,在图3的步骤S3运转送液泵62,同时将标志FLGA(以下称为标志A)定位在1。
这样,在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在+25℃以上时,运转送液泵62。由此,将水槽10内的清洗液供给第3热交换器35,在该第3热交换器35进行制冷剂和清洗液的热交换。由此,通过沿着第3热交换器35流动的制冷剂吸收清洗液的热,从而冷却制冷剂。
另外,在图3的步骤S2中,在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清洗液的温度低于+25℃时,在图3的步骤S4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57的输出是否在+20℃以下。此处,在温度传感器57的输出高于+20℃时,在图3的步骤S3,如上所述运转送液泵62,同时将标志A定位在1。另外,在图3的步骤S4当在+20℃以下时,在图3的步骤S5将送液泵62的运转停止,同时将标志A定位在0,即将标志A复位。
这样,在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下降到+20℃以下时,由于送液泵62被停止,所以在第3热交换器35不进行制冷剂和清洗液的热交换。
接着,采用图4对该夏季的电磁阀47V的控制进行说明。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4的步骤S11电磁阀47V(图4所示的电磁阀M)的控制开始,就在图4的步骤S12判断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图4所示的温度·湿度传感器B)检测的供气管道25内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是否在+30℃以上,同时判断该被处理空气的湿度是否在50%以上。此时,在至少满足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在+30℃以上,或湿度在50%以上中的哪一个条件时,在图4的步骤S13关闭电磁阀47V,同时将标志FLGB(以下称为标志B)定位在1。
这样,在至少满足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在+30℃以上,或湿度在50%以上中的哪一个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电磁阀47V将旁通配管47关闭。由此,被膨胀阀34减压的制冷剂不流入旁通配管47,而全部流入设置在供气管道25内的第2热交换器33,从沿着该第2热交换器33的周围流动的被处理空气吸热。
由此,该被处理空气被沿着第2热交换器33流动的制冷剂吸热,从而被冷却。此时,被处理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凝结在第2热交换器33的表面。这样,至少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在+30℃以上,或湿度在50%以上时,通过电磁阀47V将旁通配管47关闭,被膨胀阀34减压的制冷剂流入设置在供气管道25内的第2热交换器33。然后,流入该第2热交换器33的制冷剂与沿着周围流动的被处理空气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将该被处理空气冷却及除湿。因此,能够将从供气管道25送入室内的被处理空气除湿,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的舒适感。尤其,由于在夏季利用第2热交换器33冷却被处理空气,因而能够进行室内的放冷或放冷的辅助。
此外,如上所述被第2热交换器33的表面凝缩生成的来自被处理空气的水,然后,成为水滴被收容在排水盘65内,经由连接在该排水盘65的底部上的排水管67被回收到蓄水槽10中。这样,通过设置排水盘65、连通地连接该排水盘65和蓄水槽10的排水管67,能够将在第2热交换器33被凝缩生成的水回收到蓄水槽10。由此,能够节约向蓄水槽10的给水。
另外,在图4的步骤S12中,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供气管道25内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低于+30℃,且该被处理空气的湿度低于50%时,在图4的步骤S12判断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是否是+25℃以下。然后,在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高于+25℃时,在所述图4的步骤S13,如前所述关闭电磁阀47V,同时将标志B定位在1。
另外,在图4的步骤S14中,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在+25℃以下时,在图4的步骤S15打开电磁阀47V,同时将标志B置“0”(标志B复位)。这样,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在+25℃以下时,通过电磁阀47V将旁通配管47开放。由此,被膨胀阀34减压的制冷剂不流入第2热交换器33,全部通过旁通配管47,流入第3热交换器35。
接着,采用图5对夏季时的冷冻单元30的控制进行说明。在夏季冷冻单元30通过所述送液泵62的运转、或电磁阀47V的开关动作控制其运转。具体是,在上述的各控制(图3及图4所示的控制)中,在至少标志A或标志B中的哪一个被定位在1时进行运转,在两标志A、B被置“0”(复位)时停止运转,如此进行控制。
即,如果接通控制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5的步骤S21中开始冷冻单元30的控制,就在图5的步骤S22判断所述标志A是否被定位在1。然后,在标志A是1的情况下,在图5的步骤S23四通阀38(图5所示的四通阀FWV)被控制(图5所示的四通阀FWV切换),将如上所述被压缩机31压缩的制冷剂流入第1热交换器32,将来自第3热交换器35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31,然后在图5的步骤S24将冷冻单元30的压缩机31(图5所示的压缩机C)及第1热交换器32的风扇32F(图5所示的送风机F)运转。由此,如上所述制冷剂沿着冷冻单元30内流动。另外,由于制冷剂的工作如所述一样,因此此处将说明省略。
另外,在图5的步骤S22中,在标志A被复位(标志A是0)时,转入图5的步骤S25,判断所述标志B是否被定位在1。然后,在标志B是1时,在所述图5的步骤S23如所述一样控制四通阀38,在图5的步骤S24中将冷冻单元30的压缩机31及风扇32F运转。
另一方面,在图5的步骤S25中,在标志B被复位(标志B是0)时,在图5的步骤S26将冷冻单元30的压缩机31及第1热交换器32的风扇32F的运转停止。由此,使冷冻单元30的整体的工作停止。
接着,就在例如外部气温为-30℃~+10℃的冬季(或寒冷地方等区域)使用本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1时的冷冻单元30的工作,采用图6进行说明。在此种情况下,控制四通阀38,如图6所示将被压缩机31压缩的制冷剂流入第3热交换器35,将来自第1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31。这样一来,第1热交换器32作为蒸发器工作,第3热交换器35、或第2热交换器33、或者第3热交换器35及第2热交换器33作为散热器工作。另外,在图6中,虚线的箭头表示被处理空气的流动,实线箭头表示沿着该冬季运转时的冷冻单元30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动,粗线箭头表示水的流动。
即,通过压缩机31的运转,被压缩的、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制冷剂排出管41被排向压缩机31的外部,经由四通阀38流入第3热交换器35。在第3热交换器35中,送液泵62被运转,在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被供给第3热交换器35时,在第3热交换器35制冷剂向由送液泵62供给的清洗液散热,从而加热清洗液。另一方面,在送液泵62被停止时,制冷剂几乎不与清洗液进行热交换,而从第3热交换器35流出,然后流入制冷剂配管45。
流入制冷剂配管45的制冷剂,在所述旁通配管47的电磁阀47V被关闭的情况下,到达设在供气管道25上的第2热交换器33。然后,通过该第2热交换器33与沿着供气管道25流动的被处理空气进行热交换,在散热后,流入制冷剂配管44。
另外,在打开所述电磁阀47V,将旁通配管47开放的情况下,来自第3热交换器35的制冷剂不流入第2热交换器33,而经由旁通配管47流入制冷剂配管44。
然后,制冷剂在被膨胀阀34减压后,进入第1热交换器32,在此从由风扇32F送风的周围空气吸热,在蒸发后,经由制冷剂配管42、四通阀38,从制冷剂导入管40吸入压缩机31,重复进行此循环。
此处,在上述的冬季的运转中,通过所述送液泵62的运转及旁通配管47的电磁阀47V的开关,将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5℃以上+15℃以下。即,送液泵62基于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控制运转,同时旁通配管47的电磁阀47V基于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控制开关。对于具体的冬季时的控制动作以下进行详述。
首先,采用图7对送液泵62的控制进行说明。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7的步骤S31开始送液泵62(图7所示的送液泵P)的控制,就在图7的步骤S32判断由温度传感器57(图7所示的温度传感器A)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是否在+5℃以上。然后,当在该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清洗液的温度在+5℃以下时,在图7的步骤S33开始送液泵62的运转,同时将标志FLGA(以下称为标志A)定位在1。
这样,在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在+5℃以下时,运转送液泵62。由此,将水槽10内的清洗液供给第3热交换器35,在该第3热交换器35进行制冷剂和清洗液的热交换。由此,通过沿着第3热交换器35流动的制冷剂的散热,清洗剂被加热,因此能够未然地防止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冻结。
另外,在图7的步骤S32中,在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高于+5℃时,在图7的步骤S34判断所述温度传感器57的输出是否在+15℃以上。此处,在温度传感器57的输出低于+15℃时,在图7的步骤S33如前所述运转送液泵62,同时将标志A定位在1。另外,在图7的步骤S34在+15℃以上时,在图7的步骤S35将送液泵62的运转停止,同时将标志A置“0”(即标志A被复位)。
这样,在由温度传感器57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的温度上升到+15℃以上时,送液泵62被停止,因此在第3热交换器35中不能进行制冷剂和清洗液的热交换。由此,能够避免将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加热到所需以上的不适合。
接着,采用图8对该冬季时的电磁阀47V的控制进行说明。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8的步骤S41开始电磁阀47V(图8所示的电磁阀M)的控制,就在图8的步骤S42判断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图8所示的温度·湿度传感器B)检测的供气管道25内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是否在+10℃以下。然后,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在+10℃以下时,在图8的步骤S43关闭电磁阀47V,同时将标志FLGB(以下称为标志B)定位在1。
这样,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在+10℃以下时,通过电磁阀47V关闭旁通配管47。由此,来自第3热交换器35的制冷剂不流入旁通配管47,而全部流入设在供气管道25内的第2热交换器33,向沿着该第2热交换器33的周围流动的被处理空气放出热,进一步散热。由此,能够加热被处理空气。从而,将从供气管道25向室内送出的被处理空气加热,能够进行室内的取暖或取暖的辅助。
另外,在图8的步骤S42中,在由温度·湿度传感器58检测的供气管道25内的被处理空气的温度高于+10℃时,在图8的步骤S44判断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是否在+15℃以上。然后,在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低于+15℃时,与所述同样在图8的步骤S43中关闭电磁阀47V,同时将标志B定位在1。
然后,在图8的步骤S44中,在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在+15℃以上时,在图8的步骤S45中打开电磁阀47V,同时将标志B置“0”(标志B被复位)。这样,在温度·湿度传感器58的输出在+15℃以上时,通过电磁阀47V将旁通配管47开放。由此,来自第3热交换器35的制冷剂不流入第2热交换器33,而全部通过旁通配管47流入制冷剂配管44,到达膨胀阀34。
接着,采用图9对冬季时的冷冻单元30的控制进行说明。即使在冬季,冷冻单元30通过所述送液泵62的运转、或电磁阀47V的开关工作也能控制运转。具体是,在上述的各控制(图7及图8所示的控制)中,以至少在将标志A或标志B中的哪一个定位在1时进行运转,在将两标志A、B置“0”(即两标志A、B被复位)时停止运转的方式进行控制。
即,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9的步骤S51开始冷冻单元30的控制,就在图9的步骤S52判断所述标志A是否被定位在1。然后,在标志A是1时,在图9的步骤S53四通阀38(图9所示的四通阀FWV)被控制(图9所示的四通阀FWV切换),将如上所述被压缩机31压缩的制冷剂流入第3热交换器35,将来自第1热交换器32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31,然后在图9的步骤S54将冷冻单元30的压缩机31(图9所示的压缩机C)及第1热交换器32的风扇32F(图9所示的送风机F)运转。由此,如上所述制冷剂沿着冷冻单元30内流动。另外,由于制冷剂的工作如所述一样,因此此处将说明省略。
另外,在图9的步骤S52中,在标志A被复位(标志A是0)时,转入图9的步骤S55,判断所述标志B是否被定位在1。然后,在标志B是1时,在图9的步骤S53如所述一样控制四通阀38,在图9的步骤S54中将冷冻单元30的压缩机31及风扇32F运转。
然后,在图9的步骤S55中,在标志B被复位(标志B是0)时,在图9的步骤S56将冷冻单元30的压缩机31及第1热交换器32的风扇32F的运转停止。由此,使冷冻单元30的整体的工作停止。
接着,对堆积在蓄水槽10内的堆积物的排出及向蓄水槽10内的给水控制进行说明。由于在蓄水槽10内堆积如前所述通过清洗塔4中的清洗液和被处理空气的接触回收的尘土、沙尘等微细物,因此需要定期将这些堆积物排出,同时还需要向蓄水槽10供水。因此,对于本实施例的空净化装置1的向蓄水槽10内的供水及蓄水槽10内的堆积物的排出的控制工作采用图10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接通空气净化装置1的电源,在图10的步骤S61开始蓄水槽10的控制,就在图10的步骤S62判断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是否在规定的高位(图10所示的高)。然后,在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达到规定的高位时,在图10的步骤S63,将排水口11的电磁阀11V(图10所示的电磁阀N)打开,同时使堆积物搅拌棒52工作(旋转)。由此,打开排水口11,从该排出口11与蓄水槽10内的清洗液一同将滞留在该排出口11附近的堆积物排出。此处,如本实施例,将蓄水槽10的底部整体形成朝该排水口11低角度倾斜的形状,并且通过用堆积物搅拌棒52搅拌堆积物,能够促进来自排水口11的堆积物的排出。
在图10的步骤S63中,如果将电磁阀11V打开,同时使堆积物搅拌棒52工作(旋转),接着,在步骤S64判断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是否下降到规定的低位(图10所示的低)。然后,在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下降到规定的低位时,在图10的步骤S65,将排水口11的电磁阀11V打开,停止堆积物搅拌棒52的旋转动作,同时给水阀9(图10所示的电磁阀W)被打开。通过将该供水阀9打开,使给水通路8开放,向蓄水槽10内进行来自给水源的给水。此外,与上述电磁阀11V的关闭同时开始时间的计数。
然后,在步骤S66,如果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到达设在所述低位和高位之间的中位(图10所示的中),就在图10的步骤S67将给水阀9关闭,将来自给水通路8的给水停止。
另外,在图10的步骤S62中,在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比规定的高位低时,在图10的步骤S68判断在关闭电磁阀11V后是否经过规定时间。然后,在关闭电磁阀11V后的时间的计数达到规定时间时,转入所述步骤S63,重复所述的控制(打开电磁阀11V,在堆积物搅拌棒52工作(旋转)后,进入步骤S64的上述控制)。由此,不管蓄水槽10内的水位如何,都能定期打开电磁阀11V,开放排水口11,因此能够排出蓄水槽10内的堆积物。
此外,在步骤S68在关闭电磁阀11V后的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间时,转入所述图10的步骤S67,关闭给水阀9,将来自给水通路8的给水停止。
另外,在上述步骤S64中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没有降低到规定的低位时,返回到步骤S63,重复进行该步骤S63、步骤S64的控制,直到蓄水槽10内的水位降到规定的低位。
又另外,在所述的步骤S66在中由水位传感器54检测的蓄水槽10内的水位没有达到规定的中位时,返回到步骤S65,重复进行该步骤S65、步骤S66的控制,直到蓄水槽10内的水位达到规定的中位。另外,上述各控制,即在夏季图3~图5及图10所示的控制、在冬季图7~图10所示的控制,在空气净化装置1的运转中可以连续或平行地进行。
采用以上详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实际进行了将浓度500ppm的氨气(臭气)处理90分钟的评价试验,验证了其处理效果。此时,在直径280mm、高1m的清洗塔4内,通过送液泵18从喷头20以2.5L/min喷射清洗液,以10L/min向该清洗塔4内供给氨气。此外,从电源17向电极15、16流通1A(电流密度为23.8mA/cm2)的恒流,如此进行控制。此时,作为蓄水槽10内的水,使用添加了1.0%的氯化钠的水。另外,整个空气净化装置1利用10L的水。
图13的黑方点表示采用以上详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即在使氨气与含有通过电解处理得到的活性氧种的清洗液接触时的氨气的浓度的时效变化。此外,图13的黑圆点表示取代通过电解处理得到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作为清洗液使用市售品等活性氧种水时(不进行电解处理时)的氨气浓度的时效变化。
如图13所示,可知,作为清洗液不进行电解处理使用市售品等活性氧种水,在将其与氨气接触时,能够将氨气减少到几ppm,但不能长时间维持高的除去率,而通过进行如本实施例的电解处理,可99%以上除去氨气,并且能长时间维持此效果。
如以上详述,根据本发明,能够不管季节或气候、环境条件等地,在世界各地一年中都能使用空气净化装置1,能够高效率地除去被处理空气中的臭气、花粉、变应原、VOC、杀虫剂、氧化剂等有害物质或尘土、沙尘等微细物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假设了通过电解蓄水槽10内的自来水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但实施例中所示的含有通过电解得到的活性氧种的清洗液的生成方法不用说只不过是一例,权利要求1~6或9所述的发明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作为通过光催化剂或气相放电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的方法,权利要求1~6或9所述的发明也是有效的。
Claims (9)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使被处理空气和含有活性氧种的清洗液接触,进行所述被处理空气的净化,其特征在于,具备储存所述清洗液的蓄水槽、和对储存在该蓄水槽中的所述清洗液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具备对储存在所述蓄水槽中的清洗液进行冷却或加热的冷却/加热机构,从而将该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0℃以上40℃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所述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5℃以上15℃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将所述清洗液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25℃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具备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对与所述清洗液接触后被供给到被处理空气供给空间的被处理空气进行除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将在所述除湿机构冷凝生成的水回收到所述蓄水槽的机构。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是通过电解所述蓄水槽内的水而获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具备回收与所述被处理空气接触后的清洗液的堆积部、和与该堆积部连通并配置有电解该蓄水槽内的水的电极的电解部,所述堆积部具有通过阀门实现打开或关闭的排水口,并且朝向该排水口低角度倾斜。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氧种是次氯酸、臭氧或羟自由基中的任何一种或者是它们的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84188 | 2007-03-28 | ||
JP2007084188A JP4966708B2 (ja) | 2007-03-28 | 2007-03-28 | 空気浄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4187A true CN101274187A (zh) | 2008-10-01 |
CN101274187B CN101274187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3979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876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187B (zh) | 2007-03-28 | 2008-03-25 | 空气净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80237035A1 (zh) |
JP (1) | JP4966708B2 (zh) |
CN (1) | CN101274187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8907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清华大学 | 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及使用其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 |
WO2014019160A1 (zh) * | 2012-08-01 | 2014-02-06 | Liu Baolin | 一种喷淋式空气净化空调器 |
CN103727599A (zh) * | 2014-01-08 | 2014-04-16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消除甲醛和pm2.5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其空气净化方法 |
WO2014101296A1 (zh) * | 2012-12-28 | 2014-07-03 | 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低耗能净化装置 |
CN104132433A (zh) * | 2014-08-07 | 2014-11-05 | 南宁天亮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无室内机的空气净化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
CN104907176A (zh) * | 2015-06-24 | 2015-09-16 | 毛艳青 | 一种带有电极自清洗功能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
CN107726448A (zh) * | 2017-09-11 | 2018-02-23 | 重庆依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净化器 |
CN113236591A (zh) * | 2021-05-07 | 2021-08-10 | 上海京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处理的臭气抽除装置 |
CN115315595A (zh) * | 2020-03-27 | 2022-11-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换气空气调节系统 |
CN116099295A (zh) * | 2023-02-20 | 2023-05-12 | 黄骅市中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除臭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56027A1 (en) * | 2010-04-19 | 2011-10-20 | Shih-Chang Chen | Ozonated water spraying system with energy resource conversion, and ozonated water spraying apparatus thereof |
US8221687B2 (en) * | 2010-10-29 | 2012-07-17 | Ernest John Sheari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greenhouse gases |
ITBO20110230A1 (it) * | 2011-04-28 | 2012-10-29 | Filippo Cavalieri | Dispositivo di filtraggio dell'aria |
WO2013128350A1 (en) * | 2012-02-28 | 2013-09-06 |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An apparatus for gas cleaning |
KR101496037B1 (ko) * | 2013-10-04 | 2015-02-26 | 이동훈 | 배기가스의 폐열 회수 및 백연 저감 방법 및 장치 |
JP6234215B2 (ja) * | 2013-12-25 | 2017-11-22 | 株式会社クボタ | 空気清浄機 |
JP6440167B2 (ja) * | 2015-03-31 | 2018-12-19 | オルガノ株式会社 | 空気浄化方法及び空気浄化装置 |
CN104906893A (zh) * | 2015-05-27 | 2015-09-16 | 成都市金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喷漆室空气水幕净化装置 |
ITUB20153913A1 (it) * | 2015-09-25 | 2017-03-25 | A R Elle Componenti Oleodinamici S R L | Dispositivo "chiuso" di depurazione ed abbattimento con liquido,prevalentemente acqua, di particelle in sospensione in aria. |
CN109312940A (zh) * | 2016-06-08 | 2019-02-05 | 卓胜镐 | 空气净化器 |
JP2019072360A (ja) * | 2017-10-18 | 2019-05-16 |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洗浄システム及び洗浄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EP3706882A4 (en) * | 2017-11-08 | 2021-08-18 | BTU International, Inc. |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FLUX FROM A FURNACE PROCESS GAS |
JP2019205635A (ja) * | 2018-05-29 | 2019-12-05 |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脱臭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洗浄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20110557A (ja) * | 2019-01-08 | 2020-07-2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空気浄化装置 |
RU205610U1 (ru) * | 2020-09-23 | 2021-07-23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ЭМФИЛ РУС»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анитарной очистки воздуха от токсичных газов |
CN112169529B (zh) * | 2020-09-29 | 2022-08-02 | 徐丹 | 一种城市轨道车辆空气多级过滤装置 |
KR102464076B1 (ko) * | 2020-12-21 | 2022-11-07 | 브니엘 네이처 주식회사 | 저온 약액수 공급을 통한 액적 분리 악취 저감 시스템 |
US11278839B1 (en) * | 2021-04-16 | 2022-03-22 | Walter Corporation LL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ir purificat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
CN113350932B (zh) * | 2021-05-31 | 2022-11-04 | 周辰晓 | 一种建筑工程用喷洒降尘装置 |
KR102655330B1 (ko) * | 2022-04-22 | 2024-04-16 | 주식회사 가람에어텍 | 수위센서와 수위측정장치 및 타이머를 구비한 집진기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194351U (zh) * | 1986-06-02 | 1987-12-10 | ||
JP3269332B2 (ja) * | 1995-06-06 | 2002-03-25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スプレータワー |
CN2335693Y (zh) * | 1996-05-04 | 1999-09-01 | 温州市鹿城宏达轻工机械厂 | 湿式除尘机 |
JPH105530A (ja) * | 1996-06-26 | 1998-01-13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空気浄化装置 |
JP2000257914A (ja) * | 1999-03-05 | 2000-09-22 | Techno Ryowa Ltd | 強酸性水を用いた除菌空調システム |
JP2000354727A (ja) * | 1999-06-15 | 2000-12-26 | Taikisha Ltd | 気体浄化装置 |
JP2001252521A (ja) * | 2000-03-14 | 2001-09-18 | Toto Ltd | 空気清浄機 |
CN1204976C (zh) * | 2002-11-15 | 2005-06-08 | 韩军 | 一种喷雾降温除尘系统 |
CN2702771Y (zh) * | 2003-03-26 | 2005-06-01 | 无锡市东方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喷雾式冷却除尘系统 |
JP2005013295A (ja) * | 2003-06-24 | 2005-01-20 | Ricoh Elemex Corp | 空気清浄機 |
US20050269254A1 (en) * | 2004-05-24 | 2005-12-08 | Roitman Lipa L | [Air and Water Purifying System And Filter Media] |
JP4440754B2 (ja) * | 2004-11-30 | 2010-03-24 | カンケンテクノ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製造装置の排ガス除害装置 |
-
2007
- 2007-03-28 JP JP2007084188A patent/JP496670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3-25 CN CN2008100876142A patent/CN10127418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28 US US12/078,247 patent/US2008023703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8907A (zh) * | 2010-03-18 | 2011-09-21 | 清华大学 | 有害物质去除装置及使用其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装置 |
WO2014019160A1 (zh) * | 2012-08-01 | 2014-02-06 | Liu Baolin | 一种喷淋式空气净化空调器 |
WO2014101296A1 (zh) * | 2012-12-28 | 2014-07-03 | 承源环境科技企业有限公司 | 低耗能净化装置 |
CN103727599A (zh) * | 2014-01-08 | 2014-04-16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消除甲醛和pm2.5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其空气净化方法 |
CN104132433A (zh) * | 2014-08-07 | 2014-11-05 | 南宁天亮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无室内机的空气净化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
CN104132433B (zh) * | 2014-08-07 | 2017-04-19 | 南宁天亮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无室内机的空气净化调节器的控制方法 |
CN104907176A (zh) * | 2015-06-24 | 2015-09-16 | 毛艳青 | 一种带有电极自清洗功能的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
CN107726448A (zh) * | 2017-09-11 | 2018-02-23 | 重庆依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简单的空气净化器 |
CN115315595A (zh) * | 2020-03-27 | 2022-11-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换气空气调节系统 |
CN113236591A (zh) * | 2021-05-07 | 2021-08-10 | 上海京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处理的臭气抽除装置 |
CN116099295A (zh) * | 2023-02-20 | 2023-05-12 | 黄骅市中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废气除臭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37671A (ja) | 2008-10-09 |
US20080237035A1 (en) | 2008-10-02 |
CN101274187B (zh) | 2011-04-13 |
JP4966708B2 (ja)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4187B (zh) | 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7085590U (zh) | 自适应喷淋清洁系统 | |
GB2482733A (en) | Water extractor for dwellings | |
US20210354080A1 (en) | Air Humidity Condensing and Potabilizing Machine | |
WO2003004422A1 (en) |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water purifiers | |
JP2010046358A (ja) | 空気浄化装置 | |
CN112999829A (zh) | 通过液量产生和处理气体流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 |
WO2012166000A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очистки воздуха | |
CN115843350A (zh) | 冷却塔控制系统 | |
JP2015073982A (ja) | 超微細水の特性と自然の仕組みを利用した空気中の二酸化炭素ガス等を直接吸着除去方法・冷凍機からの凝縮器排熱を回収し屋外機を不要とす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本装置による上昇気流を防止することが出来る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CN106310855A (zh) | 一种实现含尘、含油湿热气体温度调节的除臭塔装置 | |
KR101975346B1 (ko) | 배기가스에 포함된 분진, 오일, 악취 및 백연을 제거하기 위한 일체형 정화시스템 | |
JP5606706B2 (ja) | 室外機用冷却装置 | |
JP2010014346A5 (zh) | ||
KR20000014834A (ko) | 물 생성장치 | |
WO200709181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exhaust gas in order to prevent generation of white smoke | |
CN109621609B (zh) | 一种漆雾收集装置 | |
CN205590344U (zh) | 一种脱硫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6398877U (zh) | 一种除盐雾调湿新风系统 | |
CN105032089B (zh) | 一种低温塔式烟道净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7497223A (zh) |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与净化方法 | |
CN207769476U (zh) | 设置在喷雾干燥机和有机溶剂回收装置之间的过滤装置 | |
JP2014206347A (ja) | 室外機の補助冷却装置、及び補助冷却システム | |
EA010917B1 (ru) | Система регенерации воды | |
CN111054164A (zh) | 一种脱硫塔内喷淋降温收水及塔外工艺处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