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2828A - 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2828A CN101272828A CNA2006800352841A CN200680035284A CN101272828A CN 101272828 A CN101272828 A CN 101272828A CN A2006800352841 A CNA2006800352841 A CN A2006800352841A CN 200680035284 A CN200680035284 A CN 200680035284A CN 101272828 A CN101272828 A CN 1012728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chair
- user
- foremast
- tr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可以安心使用的训练装置。该训练装置还具有背支撑部(40),该背支撑部位于腰支撑部(4)的上方,与一对把手(9R、9L)一体形成并与两把手(9)向相同的方向转动,并具备支撑就座于椅子(2)上的用户的背的面状的支撑面(43),并且,将前垫(6)相对于椅子(2)可装卸地形成,而且设有开关(53)来控制驱动部(32)使得在将前垫(6)安装在椅子(2)上时可驱动该驱动部(3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扭曲身体并锻炼肌肉的训练装置,尤其涉及通过使腰和胳膊向反方向强制往复转动而锻炼肌肉的训练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首先,利用图11来说明这种训练装置的现有的产品。
在图11中,训练装置具有配置在装置主体1的前方的椅子2。该椅子2具有座位部3和位于该座位部3的后部的腰支撑部4。该椅子2被支撑为通过未图示的铅垂方向轴利用上述装置主体1可进行往复转动。而且,在上述椅子2的座位部3的前部,突出设有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5,在该突出部5上固定有圆柱状的前垫6。该前垫6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在用户就座于椅子2的座位部3的状态下用两腿的大腿夹持,防止椅子2转动时的身体的位置偏移。
在上述椅子2的腰支撑部4的背部,以从上述腰支撑部4面向上方的方式配置有固定在后述铅垂方向轴8上的滚筒7。该滚筒7起到支撑用户的背的靠背的作用。
在上述滚筒7的背部,配置有支撑为利用上述装置主体可往复转动并支撑上述滚筒7的其他铅垂方向轴8。在该铅垂方向轴8上,支撑有用于用户用两手把持的一对把手9R、9L(以下用符号9来统称)。上述两把手9从上述铅垂方向轴首先向左右两侧延伸,然后,分别向前方延伸,最终向上弯曲,用户可以将右胳膊及左胳膊分别朝上将其把持。
在上述装置主体1内,配置有可正反旋转的未图示的马达,通过该马达的驱动,上述椅子2及两把手9可以相互反方向进行往复转动。
另外,作为一个例子,上述椅子2可以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5度,而且,把手9可以向左右各转动40度。而且,如上所述,上述椅子2和上述把手9相互反方向转动,所以用户的身体向左右共扭曲110度。
另外,从上述椅子2的座位部3的前端通过支撑板10下垂设有脚踏板11。而且,在上述装置主体1的前部下部,在相互扩展的方向上突出一对支撑臂12R、12L。可防止装置主体1的颠倒。还有,在一个支撑臂12R的前端部,通过支撑杆13配置有操作盘14。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训练装置中,起到靠背作用的滚筒7其宽度窄并与把手9一体转动,因此追随于向与这些把手9及滚筒7相反的方向转动的椅子2的用户身体的上半身和滚筒7相对向左右偏移。其结果,滚筒7从脊椎向左右偏移,滚筒7不能稳定地支撑用户的背,存在用户的上半身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的危险。
另外,在上述现有的训练装置中,在椅子2的前端部固定有前垫6,因此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上或从该椅子上下来变得困难,尤其对于老人来说比较麻烦。
并且,存在通过按压操作盘14的主开关或起动开关,在人未乘坐在训练装置上的状态下使椅子2和把手9开始转动的危险。
因此,在上述现有的训练装置中,乘降时或使用时用户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具有存在用户不能安心使用的危险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可以安心使用的训练装置。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地支撑用户的背,且用户可以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或者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上或从该椅子上下来简单,而且可防止误动作的训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1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具有: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在座位部的前端部具备用户通过两大腿夹持的前垫的椅子;安装在上述椅子上并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腰的腰支撑部;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还具有背支撑部,该背支撑部位于上述腰支撑部的上方,与上述一对把手一体形成并与两把手向相同的方向转动,且具有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背的面状的支撑面,并且,将上述前垫相对于上述椅子可装卸地形成,并且设有开关来控制驱动部使得在将上述前垫安装在上述椅子上时可驱动该驱动部。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具备面状的支撑面的背支撑部与把手向相同方向转动,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撑用户的上半身,并且通过拔掉前垫能够简单地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上或从该椅子上下来,而且通过拔掉前垫,能够防止误动作。
本发明的方案2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具有:椅子;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安装在上述椅子上并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腰的腰支撑部;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还具有背支撑部,该背支撑部位于上述腰支撑部的上方,与上述一对把手一体形成并向与两把手相同的方向转动,且具备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背的面状的支撑面。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具备面状的支撑面的背支撑部向与把手相同的方向转动,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撑用户的上半身。
本发明的方案3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上述背支撑部包括具有平面状的支撑面的中央部、和相对上述中央部分别具有角度地位于该中央部的两侧并支撑用户的身体侧的一对侧部。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利用背支撑部的中央部和两侧部以包围的方式支撑用户的上半身。
本发明的方案4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上述背支撑部的各侧部形成为在与上述中央部的连接部位比上述中央部的高度低,而且随着到达前端逐渐减小高度。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背支撑部的各侧部能够可靠地进入用户的腋下。
本发明的方案5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具有:在座位部的前端部具备用户通过两大腿夹持的前垫的椅子;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将上述前垫相对于上述椅子可装卸地形成,并且设有开关来控制驱动部使得在将上述前垫安装在上述椅子上时可驱动该驱动部。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拔掉前垫可简单地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上或从该椅子上下来,而且,通过拔掉前垫,能够防止误动作。
本发明的方案6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在进行上述驱动部的控制的控制部,设有检测上述开关的状态的检测部、和根据来自该检测部的上述开关接通的检测信号可驱动上述驱动部的运算指令部。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拔掉前垫不会从检测部向运算指令部输出开关接通的检测信号,所以能够防止误动作。
本发明的方案7的训练装置的特征是,上述前垫由支撑在支撑轴上的缓冲垫构成,在上述椅子的座位部形成有插入上述支撑轴的筒状孔,在该孔内配置有上述开关。而且,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简单地进行前垫的插入和拆卸。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训练装置,用户可安心地使用。
详细地说,通过稳定地支撑用户的背,用户能够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即,由于具备面状的支撑面的背支撑部与把手相同方向转动,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撑用户的上半身,用户能够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另外,通过上述背支撑部包括具备平面状的支撑面的中央部、和相对上述中央部分别具有角度地位于该中央部的两侧并支撑用户的身体侧的一对侧部,从而利用背支撑部的中央部和两侧部能够以包围的方式支撑用户的上半身的背和两体侧,用户能够更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而且,通过将上述背支撑部的各侧部形成为在与上述中央部的连接部位比上述中央部的高度低,并随着到达前端逐渐减小高度,从而能够使背支撑部的各侧部可靠地进入用户的腋下,用户能够进一步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再有,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上或从该椅子上下来简单,而且能够防止误动作。
即,由于训练装置具有:在座位部的前端部具备用户利用两大腿夹持的前垫的椅子;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将上述前垫相对于上述椅子可装卸地形成,并且设有开关来控制驱动部使得在将上述前垫安装在上述椅子上时可驱动该驱动部,所以通过拔掉前垫能够简单地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上或从该椅子上下来,而且,通过拔掉前垫,能够防止误动作。另外,用户通过用大腿夹持前垫,能够保持稳定的姿势,可锻炼体力。
另外,若在进行上述驱动部的控制的控制部设置检测上述开关的状态的检测部、和根据来自该检测部的上述开关接通的检测信号可驱动上述驱动部的运算指令部,则通过拔掉前垫不会从检测部向运算指令部输出开关接通的检测信号,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误动作。
而且,若上述前垫由支撑在支撑轴上的缓冲垫构成,并且在上述椅子的座位部形成插入上述支撑轴的筒状孔,并在该孔内配置上述开关,则能够简单地进行前垫的插入和拆卸,能够简单地坐到椅子或从椅子上下来,能够可靠地防止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训练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驱动系统的从右前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拆掉了椅子的缓冲垫的从左前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5是在图4的椅子上设置缓冲垫的图。
图6是除去了图4的前垫的放大图。
图7是图4的前垫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背支撑部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控制马达驱动的控制部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训练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0是表述本发明训练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图,对于与上述现有的产品相同或相当的结构,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1所示的训练装置的装置主体1内,如图2及图3详细所示,通过轴承21、21转动自如地支撑有在铅垂方向延伸的转动轴20。在该转动轴20的上端,固定有椅子2的座位部3的底板22。
在上述底板22上,如图4至图6详细地表示的那样,固定有比该底板22向前方突出的前垫支撑板23,在该前垫支撑板23上,形成有用于可装卸地支撑前垫6的有底的圆筒形孔24。而且,在该圆筒形孔24的底部,配置有利用上述前垫6来压动的开关53(图10)。
如图7详细地表示的那样,上述前垫6包括:插入上述圆筒形孔24内的支撑轴25;支撑在该支撑轴25上的比支撑轴25直径大的缓冲垫26;以及该缓冲垫26的防脱用的塞子27。
返回图5,在上述椅子2的座位部3的底板22及前垫支撑板23的上面,除了上述圆筒形孔24的上方之外拉伸设置缓冲垫28。
返回图2及图3,在上述转动轴20上,在转动轴的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嵌合相对该转动轴20可独立转动的一对转动筒29A、29B。
在上述两转动筒29A、29B之间,安装有用于将下方的转动筒29A的转动传递到上方的转动筒29B上的连杆30。而且,在上方的转动轴29B上,突出设置向训练装置的后方延伸的水平方向轴31。在该水平方向轴31的前端,突出设置从水平方向轴31向上方延伸的铅垂方向轴8。
用于使上述两转动轴20及转动筒29A转动的作为驱动部的马达32配置在上述装置主体1内。该马达32做成可以向正反两方向调整速度地旋转的齿轮马达,在该马达32的旋转轴33的两端部,以相互面对称的方式分别支撑有板体34R、34L、而且,在上述各板体34R、34L上,在上述旋转轴33的旋转方向上在相互相等的位置上固定有偏心销35R、35L。
另一方面,在上述转动轴20的下端部,面向上述训练装置的正面在右侧嵌合安装板体36R,该板体36R和上述转动轴20可一体转动。而且,在上述转动筒29A的下端部,面向上述训练装置的正面在左侧嵌合安装板体36L,该板体36L和上述转动筒29A可一体转动。
另外,在上述偏心销35R和板体36R之间,安装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连杆37R,而且,在上述偏心销35L和板体36L之间,安装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连杆37L。
因此,若使上述马达32向某一方向转动,则上述转动轴20和上述转动筒29A相互向反方向转动。
另外,上述马达32的转动角及转动速度,根据来自后述控制部的控制信号控制成例如7等级。而且,该转动角及转动速度的控制并不仅限于上述7等级,可控制成各种等级。另外,要设定所需的转动角及转动速度,可操作操作盘14来进行。在该操作盘14中,作为转动角,可设定为宽、普通、窄这三种,而且,作为转动速度,可设定为快、普通、慢这三种。而且,该转动角及转动速度可使用操作盘14来进行变更。
返回图1,在上述铅垂方向轴8的上端,支撑有用户用两手把持的一对把手9R、9L。上述两把手9R、9L从上述铅垂方向轴8首先向左右两侧延伸,然后分别向前方延伸,最终向上弯曲,用户将右胳膊及左胳膊分别朝上可把持该把手。而且,在上述各把手9R、9L上,固定有在用户把持了各把手9R、9L的前端部的状态下载置用户的各上臂部的载置部38R、38L。
另外,在上述铅垂方向轴8上,与上述两把手9一体地固定背支撑部40。
如图8及图9所示,上述背支撑部40具有利用乙烯基皮革(ビニ一ルレザ)之类的表皮41包覆泡沫聚氨酯而构成的支撑部42,该支撑部42的前面成为面状的支撑面43。上述支撑部42的背面44成为平板状,在该支撑部42的背面44上,安装有与该背面44相同形状的平板45。
另一方面,在上述铅垂方向轴8的上端,突出设置与上述背支撑部40的平板45相同形状的保持板46,在该保持板46上固定有上述平板45。
上述背支撑部40具有:具备平面状的支撑面43C并支撑背的中央部47C;以及与该中央部47C的两侧连接并与中央部47具有大约115度的角度而接触的两侧部47R、47L。各侧部47R、47L具有与上述中央部47C的支撑面43C弯曲连接的平面状的支撑面43R、43L,这些支撑面43R、43L可支撑用户的身体侧。
上述背支撑部40的各侧部47R、47L形成为在与上述中央部40的连接部位比上述中央部的高度低,而且,随着到达各侧部47R、47L的前端高度逐渐减小。因此,上述背支撑部40的各侧部47R、47L能可靠地进入用户的腋下。
另外,腰支撑部4也由与上述背支撑部40同样的材质形成,该腰支撑部4具有支撑腰的中央部48C和与该中央部48C的两侧连接并与中央部48C具有大约115度的角度而接触的两侧部48R、48L。
图10是表示用于控制上述马达32的驱动的控制部的图。该控制部具有CPU50,在该CPU50上设有运算指令部,在该运算指令部51上连接具有主开关和各设定按钮等的操作盘14。而且,在上述运算指令部51上连接有存储利用上述操作盘14设定了的马达32的控制状态的存储器52。而且,从上述运算指令部51可以向上述马达32输出控制信号。
另外,在上述运算指令部51上,连接有检测通过上述前垫6的压动来接通的上述开关53的状态的检测部54。
接着,说明由上述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训练装置的用户在从椅子2的突出部5的圆筒形孔24拆卸前垫6的状态下,就座在椅子2的座位部3上。此时,由于前垫6已被拆卸,因此能够简单地就座。然后,在用户就座之后在上述圆筒形孔24中插入前垫6的支撑轴25。于是,支撑轴25的前端压动位于圆筒形孔24内的开关53,所以该开关53被接通。
所以,若用户压动操作盘14的主开关(未图示),则图10中的CPU50的检测部54检测出通过前垫6开关53已接通的情况,并将该检测信号向运算指令部51输出。
于是,若用户操作操作盘14,将转动角度及转动速度设定为任意的状态并按压起动按钮,则马达32开始驱动,椅子2及腰支撑部4、一对把手9R、9L及背支撑部40向相互相反的方向连续转动。
此时,用户通过用两腿的大腿来夹持前垫6,能够防止椅子2转动时的身体的位置偏移。而且,从用户的背到腋下的范围,利用背支撑部40的中央部47C及两侧部47R、47L以包围的方式进行支撑,所以用户的上半身不会从背支撑部40偏移,用户能够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另外,用户从训练装置下来时,若拆卸前垫6,就能简单地下来。而且,通过拆卸前垫6,即使主开关接通,训练装置也不会进行误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有与把手9R、9L一体转动的背支撑部40,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撑用户的上半身,用户能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而且,由于背支撑部40的两侧部47R、47L形成为比中央部47C低,所以用户的上臂部不会与背支撑部40的两侧部47R、47L接触,两侧部47R、47L能够支撑用户的腋下的身体侧,能够以包住的方式稳定地支撑用户。
另一方面,由于前垫6可以装卸,所以通过拔掉前垫6能简单地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2上或从该椅子下来。而且,若拆卸前垫6,则开关53处于断开状态,所以即使误将主开关接通,检测部54也不会向运算指令部51发送开关53接通的检测信号,所以不存在马达32误动作的危险。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前垫6可以拆卸,所以通过拔掉前垫6能简单地坐到训练装置的椅子2上或从该椅子下来。而且,若拆卸前垫6,则开关53处于断开状态,所以即使误将主开关接通,检测部54也不会向运算指令部51发送开关53接通的检测信号,所以不存在马达32误动作的危险。
另一方面,由于设有与把手9R、9L一体转动的背支撑部40,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撑用户的上半身,用户可以稳定地扭曲身体来锻炼肌肉。
而且,由于背支撑部40的两侧部47R、47L形成为比中央部47C低,所以用户的上臂部不会与背支撑部40的两侧部47R、47L接触,两侧部47R、47L能够支撑用户的腋下的身体侧,能够以包住的方式稳定地支撑用户。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训练装置,用户能够安心地使用。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训练装置,具有: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在座位部的前端部具备用户通过两大腿夹持的前垫的椅子;安装在上述椅子上并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腰的腰支撑部;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背支撑部,该背支撑部位于上述腰支撑部的上方,与上述一对把手一体形成并与两把手向相同方向转动,且具备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背的面状的支撑面,而且,将上述前垫相对于上述椅子可装卸地形成,并且设有开关来控制驱动部使得在将上述前垫安装在上述椅子上时可驱动该驱动部。
2.一种训练装置,具有:椅子;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安装在上述椅子上并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腰的腰支撑部;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背支撑部,该背支撑部位于上述腰支撑部的上方,与上述一对把手一体形成并与两把手向相同方向转动,且具备支撑就座于上述椅子上的用户的背的面状的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支撑部包括:具备平面状的支撑面的中央部;以及相对于上述中央部分别具有角度地位于该中央部的两侧并支撑用户的身体侧的一对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支撑部的各侧部形成为在与上述中央部的连接部位比上述中央部的高度低,而且随着到达前端逐渐减小高度。
5.一种训练装置,具有:在座位部的前端部具备用户通过两大腿夹持的前垫的椅子;由用户把持的一对把手;以及使上述椅子及上述两把手分别以铅垂方向轴为中心向相互反方向往复转动的驱动部,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前垫相对于上述椅子可装卸地形成,并且设有开关来控制驱动部使得在将上述前垫安装在上述椅子上时可驱动该驱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驱动部的控制的控制部设有检测上述开关的状态的检测部、和根据来自该检测部的上述开关接通的检测信号可驱动上述驱动部的运算指令部。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垫由支撑在支撑轴上的缓冲垫构成,在上述椅子的座位部形成有插入上述支撑轴的筒状孔,在该孔内配置有上述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78576A JP2007082944A (ja) | 2005-09-26 | 2005-09-26 |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
JP278577/2005 | 2005-09-26 | ||
JP278576/2005 | 2005-09-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2828A true CN101272828A (zh) | 2008-09-24 |
Family
ID=37970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800352841A Pending CN101272828A (zh) | 2005-09-26 | 2006-09-26 | 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7082944A (zh) |
CN (1) | CN101272828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110841Y2 (zh) * | 1973-02-23 | 1976-03-24 | ||
JPS5110840Y2 (zh) * | 1973-02-23 | 1976-03-24 | ||
JPS58181621U (ja) * | 1982-05-31 | 1983-12-03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座席 |
JPS60236668A (ja) * | 1984-05-10 | 1985-11-25 | セノ−株式会社 | 腹筋トレ−ニングマシン |
JPS61146211A (ja) * | 1984-12-19 | 1986-07-03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トにおける自動調整式サイドサポ−ト |
JPS62244768A (ja) * | 1986-04-17 | 1987-10-26 | 東京シ−ト株式会社 | サイドサポ−ト装置 |
JPH0340273U (zh) * | 1989-08-30 | 1991-04-18 | ||
JPH0395654U (zh) * | 1990-01-17 | 1991-09-30 | ||
JPH0722124Y2 (ja) * | 1992-12-28 | 1995-05-24 | 正作 萩原 | 座席用の腰もたれ具 |
JPH1024074A (ja) * | 1996-07-11 | 1998-01-27 | Ikeda Kikai Sekkei:Kk | 腰廻し器 |
JPH11113664A (ja) * | 1997-10-13 | 1999-04-27 | Katsumi Yamazaki | 椅 子 |
JP2001128792A (ja) * | 1999-11-04 | 2001-05-15 | Daito M Ii Kk | 椅子式ストレッチ装置 |
JP4005332B2 (ja) * | 2001-10-12 | 2007-11-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JP2004042792A (ja) * | 2002-07-11 | 2004-02-12 | Araco Corp | 車両用シートの制御方法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
JP3822176B2 (ja) * | 2003-03-03 | 2006-09-13 | 山嶋 康弘 | 肢体能力退行予防装置 |
KR200319063Y1 (ko) * | 2003-04-03 | 2003-07-04 | 채희선 | 전신 운동용 트위스트 머신 |
JP4381093B2 (ja) * | 2003-10-22 | 2009-12-09 |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 座席装置 |
-
2005
- 2005-09-26 JP JP2005278576A patent/JP2007082944A/ja active Pending
-
2006
- 2006-09-26 CN CNA2006800352841A patent/CN101272828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082944A (ja) | 2007-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764471B1 (ja) | バランス健康機 | |
US9615993B2 (en) | Massage chair having curved track | |
JP4150406B2 (ja) |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 |
US20200016449A1 (en) | Upper leg and hip exercise method and device to preserve knee and ankle joint while exercising. | |
TW201103601A (en) | Exercise machine with stationary bicycle and inflatable seat | |
US20090124940A1 (en) | Massage machine | |
CN207950479U (zh) | 一种踝关节主被动训练器 | |
JP2009056182A (ja) | 揺動型運動装置 | |
CN203354860U (zh) | 按摩机 | |
JP2007029193A (ja) | 運動装置 | |
CN203555393U (zh) | 一种自动回位的转椅底盘 | |
JP2019122881A (ja) | マッサージ機 | |
JP2007275138A (ja) | 着座型運動装置 | |
JP4492655B2 (ja) | 揺動型運動装置 | |
CN102389357A (zh) | 具备模拟零重力功能的单驱动按摩椅 | |
JP5161708B2 (ja) | 揺動型運動装置 | |
CN101272828A (zh) | 训练装置 | |
CN209391492U (zh) | 座椅 | |
JP4545670B2 (ja) | トレーニング装置 | |
JP2010075622A (ja) | 受動運動器 | |
CN105078700B (zh) | 一种可调阻力的双侧上肢联动康复训练器 | |
CN114009985A (zh) | 一种学生用坐姿矫正座椅 | |
JP2008068123A (ja) | 運動装置 | |
CN111282200B (zh) | 无臂残疾人水上娱乐用身体控制式体能锻炼滑行机 | |
KR20170004922A (ko) | 다목적 자전거형 운동기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0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