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8356B - 低温输送软管 - Google Patents

低温输送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8356B
CN101258356B CN2006800292179A CN200680029217A CN101258356B CN 101258356 B CN101258356 B CN 101258356B CN 2006800292179 A CN2006800292179 A CN 2006800292179A CN 200680029217 A CN200680029217 A CN 200680029217A CN 101258356 B CN101258356 B CN 101258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external
wall
inner hose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92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8356A (zh
Inventor
J-P·凯奥
J·波拉克
H·威尔
L·范戴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ellebor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filed Critical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58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8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8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8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00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9/14Arrangements for the insulation of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9/143Pre-insulated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9/00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 F16L39/005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for concentric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9/00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 F16L39/02Joints or fittings for double-walled or multi-channel pipes or pipe assemblies for h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85/00Pipe joints or couplings
    • Y10S285/904Cryogen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 Flanged Joints, Insulating Joints, And Other Joint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低温设备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所述软管在使用中在海洋环境中延伸,并且具有至少20米的长度,优选至少100米。所述软管包括:内部软管(10),具有至少两个部分(12,13),所述内部软管部分通过至少两个内部连接元件(16,17;30a,30b;72,73)相互连接,所述内部连接元件沿着横向方向延伸,所述内部软管是柔性的,并且包括柔性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具有至少10厘米的内部直径,外部软管(11),围绕内部软管,并且包括不透水的弹性或者复合材料,外部软管包括至少两个部分(20,21),所述至少两个部分通过两个外部连接元件(24,25)相互连接,外部软管具有至少2厘米的壁厚、至少2米的弯曲半径和至少20厘米的内部直径,内部软管通过多个间隔元件(28,29)与外部软管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间隔元件跨接内部软管的外壁和外部软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h i),所述距离在内部软管(10)的内部直径d i。的0.1和0.8倍之间,其中,一对内部连接元件(16,17;30a,30b;72,73)的纵向位置位于一对外部连接元件(24,25)的纵向位置处或者附近。内部连接元件(16,17;30a,30b;72,73)跨接内部和外部软管壁之间的距离h i,并且包括内部软管壁的凸缘部分(16,17,72,73),位于外部软管壁上的两个横向抵靠表面(34,35),所述凸缘部分(16,17,72,73)可释放地接合在抵靠表面(34,35)之间,用于防止在所述一对外部和内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处或者附近、在内部和外部部分(12,13;20,21)之间的相对轴向运动,其中,凸缘部分(72,73)可从内部软管壁释放,和/或其中抵靠表面(34,35)可从外部软管壁释放,从而当将凸缘部分(72,73)和/或抵靠表面()从内部软管(10)和外部软管(11)之间的间隙拆除时,内部软管(10)的所有壁部与外部软管(11)的壁间隔一定距离。

Description

低温输送软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输送软管,包括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所述外部软管位置与内部软管壁间隔在一定距离内。
背景技术
用于输送原油的水下软管可从US 3,809,128获知。在这份文献中,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之间的空间内的空气的量被选择性地控制用于调节软管的浮力。为了保持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之间的充分的空气空间,并且为了防止外部软管由于水压塌陷到内部软管上,螺旋形的间隔元件卷绕在内部软管的外表面周围。软管的各部分通过位于内部软管上的端部凸缘相互连接,所述凸缘沿着长度方向突出到外部软管的端面外。由于内部软管在连接凸缘处没有被外部软管包围,因此它暴露到环境中,并且因此已知的内部软管不适用于输送低温流体,例如可具有-161℃温度的LNG(液化天然气)或可具有-194℃温度的液氮。
根据DE 27 05 361,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个同心碳氢化合物管道的软管结构的软管,例如适用于输送LNG,其中,使用了柔性金属加强的软管。内部和外部软管通过连接端凸缘相互连接,所述凸缘永久连接到内部和外部软管的壁。连接凸缘密封地接合,并且通过多个螺栓相互连接。流体通道位于连接凸缘中,以允许气体在软管之间的空间中循环。内部和外部软管之间的距离由间隔元件保持。已知的软管的缺点在于:内部软管部分不能从外部软管部分中取出用于更换或者修理,如同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凸缘永久焊接到内部和外部软管。另外,当外部软管的连接释放时,内部软管被分离,从而,不可能在没有损失它的流体容纳特性的同时进行内部软管的检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部软管部分的连接元件可以自由沿着轴向方向滑动,这会由于压力变化和热波动造成的大的收缩导致泄露。
根据US 4,111,466,可以获知一对同心软管,其由柔性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一对同心软管被径向间隔开以限定围绕内部软管的环状空间。两个软管在它们的每个端部处被固定到共同的连接环,用于将双软管的连续长度固定在一起。当冷却时,内部软管的收缩会导致泄露路径形成在内部凸缘处。再次,连接环的分离将同时使内部和外部软管分离。
根据US 4,108,476,刚性管道的同心结构被公开,其中,内部管道的端部部分被滑动地相互连接,并且内部管道的外壁上的凸缘被夹持在外部管道的两个内部环之间。从而,内部和外部管道部分形成整体部件,其中,内部管道不能从外部管道拆下用于检修、更换或者维修。同样,外部管道部分的释放会使内部管道部分分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输送软管,其适用于从第一结构例如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到第二结构例如运载船(carrier)的低温流体的海上运输,其可以方便地安装、修理和/或更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输送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当由于加压或者由于温度变化造成膨胀和收缩时,其保持软管部分之间流体密封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输送软管,其可以安全地跨接相对长的距离,并且长度可以方便地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心结构的低温输送软管,其中,外部软管部分可以被分离,同时不会丧失内部软管的流体密封特性。
本发明的又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心类型的低温输送软管,其允许由于热波动和/或内部软管的加压造成的内部软管相对于外部软管的相对运动,同时保持它的流体密封特性。
对此,根据本发明的低温输送软管在使用中在海洋环境中延伸,并且长度至少20米,优选至少100米,包括:
-内部软管,具有至少两个部分,所述内部软管部分通过至少两个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内部连接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内部软管是柔性的,并且包括柔性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具有至少10厘米的内部直径,
-外部软管,围绕内部软管,并且包括不透水的弹性或者复合材料,外部软管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通过两个外部连接元件相互连接,外部软管具有至少2厘米的壁厚、至少2米的弯曲半径和至少20厘米的内部直径,
-内部软管通过多个间隔元件与外部软管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间隔元件跨接内部软管的外壁和外部软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hi),所述距离在内部软管的内部直径dio的0.1和0.8倍之间,其中,一对内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位于一对外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处或者附近,其中,内部连接元件跨接内部和外部软管壁之间的距离hi,并且包括内部软管壁的凸缘部分,位于外部软管壁上的两个横向抵靠表面固定到其处,所述凸缘部分可释放地接合在抵靠表面之间,用于防止当内部软管部分发生膨胀和收缩时、在所述成对的外部和内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处或者附近、在内部和外部部分之间沿着两个轴向方向的相对轴向运动。
由于柔性内部软管通过连接元件轴向连接到外部软管,内部软管部分可以以预加应力的方式在周围温度连接到外部软管部分。这样,在输送LNG过程中,产生例如10×105Pa(10bar)的压力,内部软管由于压力膨胀到它的通常的长度。尤其是在开始过程中,当低温内部软管被冷的气体缓慢加压时,内部和外部软管的互连部件相对彼此的轴向固定防止了沿着凸缘气体发生泄露。通过使相互连接元件分开,内部和外部软管部分可以作为整体单元被拆下,并且其中,内部软管部分可以被拆下,并且从外部软管部分被取出到陆上位置用于检查、维护和更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缘部分可从内部软管壁释放,和/或抵靠表面可从外部软管壁释放,从而当把凸缘部分和/或抵靠表面从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之间的间隙去除时,内部软管的所有壁部分与外部软管的壁间隔一定距离。
因为内部软管的凸缘部分可从内部软管壁释放、和/或抵靠表面可从外部软管壁释放,因此外部软管可以从内部软管分离,同时不会对内部软管的流体密封特性产生不利影响,这允许检查或者维修。另外,在拆下凸缘部分和/或抵靠表面之后,内部软管可以自由移动穿过外部软管,从而,内部软管部分可以从外部软管取下用于检查、维修或者更换。
内部软管是这样的软管,其特别适用于输送低温流体,并且机械方面相对弱,但是由外部软管保护,其本身可以是用于输送原油的软管。软管套软管的结构为架空、浮动、或者水下低温输送系统提供了提高的安全性,因为外部软管保护内部软管防止与其它软管、吊车、LNG运载体或者其它容器例如拖轮或者工作船发生碰撞,并且防止水进入。与内部软管相比,外部软管相对坚固,但是仍然足够柔性,当不使用时,能够被存储在浮筒或塔架上的竖直或者水平软管卷轴上,或者容器上,或者存储在槽中的容器的台上。
分段执行允许将软管方便地装配到它所需要的长度。所述部分还允许将LNG输送系统的一部分非常容易的进行离岸更换,用于检查、维护和修理。
根据US 4,417,601可以获知一种低温输送软管,其用于将离岸平台连接到油船,包括内部螺旋金属弹簧、偏离半个节距的外部螺旋弹簧和位于弹簧之间的一层聚合物材料。隔热层围绕内部金属软管。已知的低温软管由单个部件构成,并且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中需要被完全更换。另外,低温金属软管似乎相对脆弱,并且不能被外部隔离层有效保护,所述外部隔离层直接连接到加强的复合材料内部软管。
此处使用的“低温”表示温度低于-60℃的液化气体,例如温度为-162℃的LNG。
对于此处使用的“柔性加强壁”,复合材料的或者金属软管壁被包括在内,其具有例如通过波纹管状结构提供的柔性,并且具有螺旋弹簧状结构或者类似的壁结构,与片层材料的平坦壁相比,所述结构为软管提供增强的柔性。
对于此处使用的“海洋”环境,软管可以在水面上的位置、浮在水面上的位置、沉入水下的位置使用,或者可以是它们的任意组合。
对于“复合材料”,表示包括两个或多个不同层的材料,例如通过织物、橡胶、金属线或者它们的组合加强的柔性金属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部软管的凸缘是内部软管壁的整体部分,并且接纳在具有基本U形横截面的轴向固定环的腿部之间,所述环可释放地连接到外部软管壁。这样,内部软管部分可以方便地独立于外部软管部分装配,并且随后可以通过固定环连接到外部软管。固定环可以落坐在外部软管壁内侧上的环形凹部中。可替换的是,固定环可以通过环的每一侧上的一对环形槽口连接到外部软管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内部软管的温差和/或加压,内部软管相对于外部软管沿着长度方向可伸长和/或收缩总的软管长度的至少0.5%,内部软管在内部连接元件处或者附近没有连接到外部软管。当输送LNG时,可移动的内部软管防止应力积聚。当没有输送LNG时,对于内部和外部软管,连接元件可以独立地沿着轴向方向对齐,这有助于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装配和/或更换软管部分。
为了允许由于热或者压力引起的加强的内部软管的膨胀和收缩,内部连接器元件包括位于一个内部软管部分上的套筒和位于另一个内部软管部分上的管状端部,所述管状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套筒内或者周围。内部软管部分的滑动的相互连接允许那些软管部分沿着长度方向膨胀和收缩,同时能够相对于外部软管移动。
复合材料或者金属波纹管可以密封地连接到两个内部软管部分,波纹管以密封的方式与套筒端部的两侧上的内部软管的外周表面接合。这样,在内部软管部分的滑动相互连接部周围提供有效密封。
可替换的是,内部软管可以沿着弯曲路径设置在外部软管内,从而能够相对于外部软管沿着长度方向膨胀例如外部软管的总长度的0.5%-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内部软管的连接元件通过附接元件连接到外部软管的连接元件,用于正确地对齐内部软管,并且将它相对于外部软管保持在限定位置。
内部软管可以由可伸长材料制成,当由于LNG造成加压时,所述材料膨胀,其可具有大约3-4×105Pa(3-4bar)的压力,并且升高到例如10×105Pa(10bar)。这引起的长度延伸可以是3-4%。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内部连接元件轴向连接到外部软管的连接元件之前,内内部软管被预加应力,内部软管当不使用时向外部软管上施加轴向的收缩力。
这样,当低温流体被泵送通过内部软管时,内部软管施加在外部软管上的轴向力被最小化,同时,当没有低温流体被输送通过内部软管时,外部软管受到收缩力。优选的是,外部软管由相对坚固的材料制成,以避免当没有负载被输送时的收缩。
为了允许隔热在内部和外部软管之间的空间中循环,例如防冻流体、惰性气体、空气,或者为了产生隔热真空,为了将外部软管保持在安全温度,所述安全温度优选不低于-60℃,轴向通道设置在连接元件中,所述连接元件跨接所述内部和外部软管之间的空间。
在达到两百米深度的水中,为了承受外部压力,外部软管可设置有加强环。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的实例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LNG输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a、2b和2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软管套软管(hose-in-hose)的低温输送组件的纵向剖视图、沿着线AA截取的横向剖视图、和平面图,
图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内部软管的连接凸缘夹持在两个间隔件半部之间,
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内部软管的连接凸缘抵靠间隔元件的台肩部,
图5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内部软管的连接凸缘连接到外部软管的连接凸缘,
图6a和6b分别示出了内部软管的纵向剖视图和平面图,内部软管相对于外部软管可沿着长度方向移动,
图7a和7b分别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和平面图,其中,间隔件构造在内部软管的凸缘周围,
图8a和8b分别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和平面图,其中,内部软管包括可滑动的连接元件,
图9示出了包括密封波纹管的内部软管的滑动连接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0示出了包括多个面密封件的内部软管的夹持连接元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1示出了内部软管的示意性纵向剖视图,内部软管沿着弯曲的轨迹在外部软管内延伸,从而可以伸长,和
图12-14示出了内部和外部软管部分之间可释放连接的不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离岸的生产单元1,其例如包括FSRU(浮动存储和再气化单元)2,所述单元1通过锚索4锚固到海床3。通过产品提升器(riser)5,碳氢化合物例如天然气从水下海井(subsea well)6被输送从而在FSRU 2中被处理。FSRU 2包括液化装置,其在-161℃的温度将天然气冷却和液化成LNG(液化天然气)。LNG通过低温输送软管7被输送到LNG运输船8的船体中间的歧管,在这个实施例中,软管7沉入水下,但是也可以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是架空(aerial)软管,或者可以在水面上浮动,在运输船中,它在船中间的卸载位置被卸载。低温输送软管7是柔性的,因为它可以弯曲到例如10米或者更大的弯曲半径,优选大约3米或者更大。当不使用时,软管7可以卷绕在水平或者竖直的卷轴上,或者储存在FSRU 2的甲板上。
软管7由相互连接的部分构成,并且包括输送LNG的内部加强软管和由加强弹性体或者另一种复合材料制成的外部软管,所述弹性体或者复合材料保护外部软管防止海水,并且为组合软管提供机械强度和保护。在内部软管发生故障的情况中,并且在各部分的检测和输送过程中,它还提供了安全屏障(barrier)。
在图2中,内部软管10和外部软管11的各部分更详细地示出。内部软管10包括部分12和13,所述部分12和13通过连接部件14、15相互连接,连接部件14、15包括通过螺栓18连接的凸缘16、17。外部软管11包括部分20、21,所述部分20、21通过连接部件22、23相互连接,部件22、23包括通过螺栓26连接的凸缘24、25。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的部分例如可具有10米的长度,但是不需要具有相同长度。内部软管的部分例如可具有20米的长度,而外部软管的部分可具有10米的长度,或者反之亦然。
外部软管11和内部软管10之间的空间27由间隔件(spacer)28、29跨接(bridge),间隔件28、29支撑在内部软管10的外表面上和/或外部软管11的内表面上。间隔件30设置在内部连接元件的凸缘16、17周围,并且固定内部凸缘16、17相对于外部凸缘24、25的位置,从而将软管11固定到软管10,同时允许内部软管10沿着长度方向的微小运动。间隔件30通过保持件65、66连接到外部软管11的内壁,保持件65、66可以是焊接到外部软管内壁的环。间隔件30包括抵靠表面34、35,抵靠表面位于内部软管凸缘16、17的任一侧上,而没有固定地连接到内部软管10。通道31设置在间隔件30中,用于允许气体例如惰性气体或者空气沿着软管10、11的长度方向的循环。
外部软管的内部直径d。的范围可以从20厘米到100厘米,而外部软管11的壁厚wi可以在2厘米和15厘米之间。内部软管10的内部直径di在10厘米和60厘米之间,而环形空间27的宽度hi在2厘米和20厘米之间。内部软管的壁厚wi可以在1厘米和15厘米之间。
内部软管10可以是柔性低温波纹状金属软管,例如在1980年5月8日的Konrad Friedrichs、Fritz Papmahl和HerbertBackhaus进行的离岸技术会议3844(Offshore TechnologyConference 3844)中所描述的,或者是如美国专利No.4,417,603和WO01/96772中描述的卷绕的铬镍钢加强的复合材料软管。
外部软管11可以是用于输送原油的软管,例如由瑞典特雷勒堡的Trelleborg AB公司以Trelline商标生产的,由英国东北林肯郡的Dunlop Oil and Marine公司以Dunlop商标生产的,或者由法国巴黎的Cofl exip SA公司生产的。由于其结构和使用了加强的弹性材料,因此外部软管11比内部低温软管10更加坚固。外部软管保护内部软管防止环境力,并且在装载或者卸载过程中,吸收作用在内部软管10和外部软管11上的轴向力的50%以上,优选95%以上。
环形空间27用于将弹性体外部软管11从冷的内部软管10隔离开,并且可以填充有防冻流体、惰性气体、脱水空气、凝胶、柔性泡沫或者可以被排空。当LNG输送穿过内部软管使得惰性气体被液化时,封闭的空间27内的惰性气体的使用将产生真空。同样,空气可以在空间27中循环,从而确保外部软管11被保持在安全的相对高的温度,并且空间27可用于泄露检测的目的。空气可以被加压到恰好高于所输送的LNG的压力,从而在内部软管被破坏的情况中,避免LNG泄露到空间27中。
使内部和外部软管10、11或多或少地保持共轴的间隔件28、29由隔热(insulating)材料制成,例如通过塑料或者陶瓷材料制成、以“Tufol”商标销售的材料,但是可以由泡沫或者凝胶代替,或者由一个或多个紧密卷绕的螺旋塑料管代替,其可以压缩从而允许内部软管相对于外部软管的相对运动或者移动,所述运动或者移动是由于当输送LNG时温差所导致的收缩造成的。这种结构在US3,809,128中详细描述。间隔件28、29可以由保持件锁定在适合的位置,所述保持件例如可以是焊接到外部软管壁的环,从而固定间隔件28、29的位置,并且从而固定内部软管凸缘的位置。
如图2b所示,间隔件30由两个半部圆柱体形成,所述半部圆柱体可以放置在内部软管10的外部直径周围。间隔件30可以由隔热材料制成,例如由Tufnol Composites Ltd,Birmingham,United Kingdom制造、以“Tufnol”商标销售的。
在图3中,示出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间隔件30由两个半部30a、30b构成,所述两个半部沿着竖直线67分开。当外部软管通过凸缘24、25被组装时,所述两个半部30a、30b以密封的方式由保持件65、66挤压。从而,气密通风孔或者通道31形成,同时内部软管10的轴向位置由凸缘16、17确保,凸缘16、17被夹持在间隔件的半部30a、30b之间。
在图4的实施例中,间隔件30包括沿着轴向方向的单个部件,并且与内部软管10上的凸缘16、17通过台肩67和卡扣环68接合。
在图5的实施例中,间隔件30由隔热材料制成,并且刚性连接到外部软管11的凸缘24、25,从而内部软管10的轴向和径向位置,尤其在凸缘处,相对于外部软管被精确地确定。优点是:如果外部软管部分的凸缘需要被打开以修理或者维护,那么内部软管的凸缘可以直接接近,因为在动态海洋环境中的使用过程中它们不能在外部软管内移动或者偏移。在这个实施例中,外部软管11将承受大部分的轴向负荷。
在图6a和6b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软管10在外部凸缘24、25和内部凸缘16、17的位置处没有固定到外部软管11。间隔件32、33具有圆形形状,例如是球的形式,其适用于允许内部和外部软管10、11的轴向运动,以避免通过热或者压力引起的收缩和膨胀造成的应力。
在图7a和7b的实施例中,间隔件40用于将内部软管10径向定位在外部软管11内,而且还通过间隔件40上的抵靠表面40a、40b将外部软管部分20、21相对于内部软管轴向定位,所述间隔件包围内部软管的凸缘24、25。连接环41插入外部软管11的两个斜坡(bevel)42、43之间,并且通过轴向螺栓45连接到所述斜坡,如图7b所示。
在图8a和8b的实施例中,内部软管10的部分12包括套筒45,部分13的端部可滑动地接纳在套筒45中。密封件设置在所述两个滑动表面之间,以确保无泄露的装配。套筒45的内侧和部分13的端部的外侧涂覆有可滑动材料,例如聚丙烯或者Teflon。再次,固定到软管11内部的保持件可以被增设以限制滑动距离。
在图9的实施例中,内部软管10的部分12、13的端部47、48设置有密封波纹管(bellow)49、50,所述波纹管放置在端部47、48周围,并且延伸经过所述部分的端部开口51、52,以密封地接合静止的密封环53。
在图10的实施例中,内部软管10的部分12、13的端部47、48放置在夹持套筒55中,套筒55通过多个密封环56、57密封地接合内部软管10的边界表面。夹持套筒55的凸缘59由隔热材料60和保护性护套(jacket)61包围。
在图11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内部软管10具有位于(直的)外部软管11内的弯曲路径,内部软管10在凸缘16、16’、17、17’和24、24’、25、25’的位置处通过间隔件30、30’连接到外部软管11。这允许内部软管相对于外部软管的伸长和收缩。
通道63设置在外部软管11的壁62中,连接到泵64,例如用于在空间27中施加真空或者用于循环空气、稀有气体等。
图12示出了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内部软管10的内部凸缘16、17被锁定在间隔件30的半部30a、30b之间,其沿着轴向方向紧靠外部软管11中的台肩71与上部70接合,从而将收缩力传递到外部软管11,所述收缩力例如是由于内部软管10的预加载而产生的。间隔件30的抵靠表面80、81与内部凸缘16、17接合。双面密封件78结合在内部凸缘16、17之间。双面密封件78优选包括高压金属密封件,其插入不会彼此接触的间隔件半部30a、30b之间的间隙中。这样,来自外部软管中的螺栓的夹持力被直接传递到内部软管凸缘16、17。间隔件半部30a、30b的顶部上的钢/橡胶密封环82防止海水进入间隔件半部之间的间隙中。
在图13的实施例中,内部软管10具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通过将连接到内部软管壁的环形元件72、73热隔离产生。双活塞密封件79放置在内部软管10的抵靠部分之间。抵靠表面80、81与外部软管壁中的凹部的台肩相接合。
在图14的实施例中,环形元件72、73径向在外部软管11的壁之间延伸,它们通过螺栓74连接到其处。
在这种情况中,抵靠表面80、81是外部软管壁的一部分。

Claims (25)

1.一种用于连接两个低温设备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所述软管在使用中在海洋环境中延伸,并且具有至少20米的长度,所述软管包括:
-内部软管(10),具有至少两个部分,所述内部软管部分通过至少两个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内部连接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内部软管是柔性的,并且包括柔性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具有至少10厘米的内部直径,
-外部软管(11),围绕内部软管,并且包括不透水的弹性或者复合材料,外部软管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通过两个外部连接元件(24,25)相互连接,外部软管具有至少2厘米的壁厚、至少2米的弯曲半径和至少20厘米的内部直径,
-内部软管通过多个间隔元件(28,29)与外部软管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间隔元件跨接内部软管的外壁和外部软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hi,所述距离hi在内部软管(10)的内部直径dio的0.1和0.8倍之间,其中,一对内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位于一对外部连接元件(24,25)的纵向位置处或者该对外部连接元件(24,25)纵向位置附近,
其中,内部连接元件跨接内部和外部软管壁之间的距离hi,并且包括内部软管壁的凸缘部分,两个横向抵靠表面(34,35,80,81)位于外部软管壁上或者固定到外壁,所述凸缘部分可释放地接合在抵靠表面(34,35,80,81)之间,用于防止当内部软管部分发生膨胀和收缩时在所述成对的外部和内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处或者附近在内部和外部部分(12,13;20,21)之间沿着两个轴向方向的相对轴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其特征在于,凸缘部分可从内部软管壁释放,和/或其中抵靠表面(34,35,80,81)可从外部软管壁释放,从而当将凸缘部分和/或抵靠表面(34,35,80,81)从内部软管(10)和外部软管(11)之间的间隙拆除时,内部软管(10)的所有壁部与外部软管(11)的壁间隔一定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内部软管的凸缘是内部软管壁的整体部分,并且接纳在具有基本U形剖面的轴向固定环的腿部之间,所述环可释放地连接到外部软管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固定环落坐在外部软管壁内侧上的环形凹部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固定环通过环的每一侧上的一对环形槽口连接到外侧软管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凸缘部分伸出到外部软管壁连接元件(24,25)之间,并且由外壁部分可释放地接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至少100米。
8.一种用于连接两个低温设备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所述软管在使用中在海洋环境中延伸,并且具有至少20米的长度,所述软管包括:
-内部软管(10),具有至少两个部分,所述内部软管部分通过至少两个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内部连接元件相互连接,所述内部软管是柔性的,包括柔性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具有至少10厘米的内部直径,
-外部软管(11),围绕内部软管,并且包括不透水的弹性或者复合材料,外部软管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通过两个外部连接元件(24,25)相互连接,外部软管具有至少2厘米的壁厚、至少2米的弯曲半径和至少20厘米的内部直径,
-内部软管通过多个间隔元件(28,29)与外部软管保持一定距离,所述间隔元件跨接内部软管的外壁和外部软管的内壁之间的距离hi,所述距离hi在内部软管(10)的内部直径dio的0.1和0.8倍之间,其中,一对内部连接元件的纵向位置位于外部软管(11)的一对连接元件(24,25)的纵向位置处或者该对连接元件(24,25)的纵向位置附近,并且其中,内部连接元件包括位于一个内部软管部分(12)上的套筒(45)和位于另一个内部软管部分(13)上的管状端部(46),管状端部(46)可滑动地接纳在套筒内或者套筒周围。
9.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内部软管可沿着长度方向相对于外部软管伸长和/或收缩总软管长度的至少0.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内部软管相对于外部软管沿着弯曲路径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金属波纹管(49)密封地连接到两个内部软管部分(12,13),所述波纹管以密封的方式与部分(12,13)的端部(51,52)的两侧上的内部软管的外周表面接合。
12.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外部软管适用于承受至少70%的轴向力,在使用中,所述轴向力沿着低温输送软管的长度方向施加。
13.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隔热材料设置在内部软管的外壁和外部软管的内壁之间,从而在使用中,外部软管的温度被保持在-60℃以上。
14.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外部软管和/或内部软管的连接元件包括凸缘,所述凸缘通过多个螺栓相互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在将内部连接元件轴向连接到外部软管(11)之前,内部软管受到轴向拉力,内部软管(10)当不使用时在外部软管(11)上施加轴向收缩力。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外部软管(11)比内部软管(10)更加坚固,从而在释放轴向拉力之后,不会由于内部软管的收缩而被弯曲。
17.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轴向通道设置在内部连接元件中。
18.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惰性气体包括在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之间的空间中。
19.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流体泵(64)通过外部软管壁(62)中的开口(63)连接到内部软管和外部软管之间的空间,流体可进入软管之间的空间或者可以从所述空间排出。
20.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外部软管包括外部加强元件,用于承受2×105和20×105Pa之间的外部压力。
21.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密封元件(78)包括在内部软管壁的凸缘部分之间的间隙中。
2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至少100米。
2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外部软管适用于承受至少90%的轴向力。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中,外部软管的温度被保持在-50℃以上。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柔性低温输送软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惰性气体或空气。
CN2006800292179A 2005-06-08 2006-05-31 低温输送软管 Active CN101258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5105011.0 2005-06-08
EP05105011A EP1731823A1 (en) 2005-06-08 2005-06-08 Cryogenic transfer hose
PCT/NL2006/050128 WO2006132532A2 (en) 2005-06-08 2006-05-31 Cryogenic transfer ho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8356A CN101258356A (zh) 2008-09-03
CN101258356B true CN101258356B (zh) 2011-05-04

Family

ID=35033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92179A Active CN101258356B (zh) 2005-06-08 2006-05-31 低温输送软管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8074687B2 (zh)
EP (2) EP1731823A1 (zh)
JP (1) JP5149167B2 (zh)
CN (1) CN101258356B (zh)
AR (1) AR053622A1 (zh)
AT (1) ATE506574T1 (zh)
AU (1) AU2006255882B2 (zh)
BR (1) BRPI0611718B1 (zh)
CA (1) CA2611479C (zh)
DE (1) DE602006021441D1 (zh)
MY (1) MY143031A (zh)
RU (1) RU2404392C2 (zh)
WO (1) WO2006132532A2 (zh)
ZA (1) ZA2007107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42240A (en) * 2006-09-29 2008-04-02 Specialist Insulation Ltd Insulating products
JP4174064B2 (ja) * 2007-03-02 2008-10-2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マリンホース
NO328496B1 (no) * 2007-07-06 2010-03-01 Inge Knotten Anordning ved slange
CN101363626B (zh) 2007-08-06 2015-05-20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制造燃烧器前脸的方法
CN101363623B (zh) * 2007-08-06 2010-12-08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燃烧器
JP5188769B2 (ja) * 2007-09-21 2013-04-24 国立大学法人北海道大学 極低温流体移送管
JP2009085311A (ja) * 2007-09-28 2009-04-2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浮遊型可撓管
CN101999056B (zh) * 2008-04-03 2013-10-30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双层管的连接结构和双层管的组装或拆卸方法
JP5628146B2 (ja) 2008-04-15 2014-11-19 トレルボルグ・インダストリー・エスエーエスTrelleborg Industrie SAS 複合ホースのための流体密の端部の管継手及びそのような端部の管継手の上で複合ホースを組み立てる方法
MY154099A (en) * 2008-06-09 2015-04-30 Flexsteel Pipeline Technologies Inc Flexible pipe joint
JP5306877B2 (ja) * 2009-03-30 2013-10-0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可撓管の端末構造
US8590942B2 (en) * 2010-03-29 2013-11-26 Ckd Corporation Connected structure of vacuum double pipe, vacuum double pipe, and joint of vacuum double pipe
US8308200B1 (en) * 2010-04-21 2012-11-13 River Bend Transfer Systems, LLC Quick connect hose-in-hose coupler
FR2963817B1 (fr) 2010-08-16 2013-10-18 Technip France Embout de connexion d'une conduite flexible de transport d'un fluide cryogenique.
DE102011111524A1 (de) * 2011-08-31 2013-02-28 Richard Weinhol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Doppelmantelrohren
US8291941B1 (en) * 2011-11-04 2012-10-23 Blue Gentian, Llc Expandable and contractible hose
CH706036A1 (de) * 2012-01-23 2013-07-31 Brugg Rohr Ag Holding Verfahren zur Verbindung eines Anschlussstücks mit einem wärmeisolierten Leitungsrohr.
US8820794B1 (en) 2012-07-05 2014-09-02 James C. Betz Hose-in-hose coupler
US9303795B2 (en) 2012-10-30 2016-04-05 Chevron U.S.A. Inc. Pipe-in-pipe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ngineered pipe
US20150192250A1 (en) * 2014-01-08 2015-07-09 Clean Energy Fuels Corp. Non-venting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US9234614B2 (en) 2014-05-05 2016-01-12 Electro-Motive Diesel, Inc. Assembly for coupling a pair of double-walled tubes
US10393302B2 (en) * 2014-06-18 2019-08-27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ouble wall tube bolted flange fitting
US9829124B2 (en) * 2014-06-18 2017-11-2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ouble wall tube assemblies
NL2013043B1 (en) * 2014-06-20 2016-07-06 Halpa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B V System of flexible pipes and coupling element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uch a flexible pipe.
FR3029595B1 (fr) * 2014-12-08 2017-06-16 Airbus Operations Sas Systeme antigel pour une canalisation
KR101718904B1 (ko) * 2015-02-13 2017-03-23 한국과학기술원 극저온 액체 전송관
JP6688283B2 (ja) * 2015-03-24 2020-04-28 三桜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配管
DE102015224174A1 (de) 2015-12-03 2017-06-08 Contitech Schlauch Gmbh Umlageschlauch
DE102016101659B4 (de) * 2016-01-29 2020-04-09 Witzenmann Gmbh Doppelwandige Leitungsanordnung
US10654395B1 (en) 2016-04-08 2020-05-19 Trinity Bay Equipment Holdings, LLC Pipe deployment trailer
MX2018012325A (es) 2016-04-08 2019-03-06 Flexsteel Pipeline Tech Inc Remolque de despliegue de tuberia.
JP2017202783A (ja) * 2016-05-13 2017-11-1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船舶とローディングアーム間の接続構造
CN106678499B (zh) * 2016-12-13 2018-12-28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蜂窝形lng保冷管道
CN106764255B (zh) * 2016-12-13 2019-02-05 浙江海洋大学 一种lng保冷管道
TWI644049B (zh) * 2017-03-23 2018-12-11 億鴻興科技有限公司 Chemical device delivery line coupling device
US10794522B2 (en) * 2018-04-05 2020-10-06 The Boeing Company Flexible double walled hose connection
EP3842681B1 (de) * 2019-12-26 2022-11-09 Nexans Schnell trennende johnston steckkupplung
RU200465U1 (ru) * 2020-04-03 2020-10-26 Полина Вячеславовна Кукушкина Фланец
CN111810504A (zh) * 2020-07-22 2020-10-23 沈阳长城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拼接的传感器护套橡胶软管
CN113775843B (zh) * 2021-07-27 2023-04-07 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Lng船燃气双壁管连接装置
FR3128760A1 (fr) * 2021-10-28 2023-05-05 Airbus Ensemble de connexion optimise entre deux portions d’une canalisation pour le transport d’un fluide cryogenique, comprenant une chambre d’isolation thermique additionnelle et une chambre d’expansion de fluide.
US20230375120A1 (en) * 2022-05-18 2023-11-23 Trinity Bay Equipment Holdings, LLC Pipe-in-pipe outer pipeline sea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EP4299960A1 (en) * 2022-07-01 2024-01-03 Airbus Operations GmbH Hydrogen pipe coupling arrangement with enhanced inner sealing
CN115585320B (zh) * 2022-10-10 2024-04-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非接触式电绝缘密封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5361A1 (de) * 1977-02-09 1978-08-10 Pforzheim Metallschlauch Schwimmfaehige schlauchleitung
US4108476A (en) * 1977-04-11 1978-08-22 Krupp Walter H Precompressed piping system for handling cryogenic fluid
US4111466A (en) * 1976-02-02 1978-09-05 Deregibus Alfio D A Collapsible tanker hose coupling
DE4031879A1 (de) * 1990-10-08 1992-04-30 Kernforschungsz Karlsruhe Verbindungsstueck aus mehreren konzentrischen elementen fuer ebenso viele ineinanderliegende rohre
EP0949444A2 (de) * 1998-04-09 1999-10-13 Semperit Aktiengesellschaft Holding Flexibler kryogener Schlau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9128A (en) * 1969-10-24 1974-05-07 Bridgestone Tire Co Ltd Floating and submerging controllable hose
US4011732A (en) * 1974-02-14 1977-03-15 Helix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Heat-stationed bayonet connector for cryogenic fluid lines
FR2301761A1 (fr) * 1975-02-24 1976-09-17 Technigaz Conduite pour le transport d'un fluide dont la temperature est differente de la temperature ambiante
FR2475185A1 (fr) * 1980-02-06 1981-08-07 Technigaz Tuyau calorifuge flexible pour fluides notamment cryogeniques
US4315408A (en) * 1980-12-18 1982-02-16 Amtel, Inc. Offshore liquified gas transfer system
JPH04316799A (ja) * 1991-04-15 1992-11-09 Tlv Co Ltd 蒸気トレ―ス管
US6134893A (en) * 1996-10-08 2000-10-24 Chart Inc. Swivel bayonet joint for cryogenic fluids
US5827370A (en) * 1997-01-13 1998-10-27 Mks Instrum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build-up of material on inner surface of tube downstream from a reaction furnace
DE19711373A1 (de) * 1997-03-19 1998-09-24 Alsthom Cge Alcatel Abstandshalter für ein langgestrecktes Substrat
US6012292A (en) * 1998-07-16 2000-01-11 Mobil Oi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cryogenic fluids
DE60116759T2 (de) * 2000-06-12 2006-11-02 Bhp Billiton Petroleum Pty. Ltd., Melbourne Schlauch
DE10221534A1 (de) * 2002-05-15 2003-11-27 Nexans Leitungsrohr für den Transport von tiefgekühlten Medien
JP2004019813A (ja) * 2002-06-18 2004-01-22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低温流体用多重配管
US6682102B1 (en) * 2002-09-23 2004-01-27 James C. Betz Hose-in-hose coupler
JP2004270916A (ja) * 2003-02-17 2004-09-30 Calsonic Kansei Corp 二重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1466A (en) * 1976-02-02 1978-09-05 Deregibus Alfio D A Collapsible tanker hose coupling
DE2705361A1 (de) * 1977-02-09 1978-08-10 Pforzheim Metallschlauch Schwimmfaehige schlauchleitung
US4108476A (en) * 1977-04-11 1978-08-22 Krupp Walter H Precompressed piping system for handling cryogenic fluid
DE4031879A1 (de) * 1990-10-08 1992-04-30 Kernforschungsz Karlsruhe Verbindungsstueck aus mehreren konzentrischen elementen fuer ebenso viele ineinanderliegende rohre
EP0949444A2 (de) * 1998-04-09 1999-10-13 Semperit Aktiengesellschaft Holding Flexibler kryogener Schlauc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11479C (en) 2013-12-10
WO2006132532A3 (en) 2008-03-13
CN101258356A (zh) 2008-09-03
AU2006255882A1 (en) 2006-12-14
BRPI0611718B1 (pt) 2018-06-26
CA2611479A1 (en) 2006-12-14
ATE506574T1 (de) 2011-05-15
RU2404392C2 (ru) 2010-11-20
US8074687B2 (en) 2011-12-13
EP1731823A1 (en) 2006-12-13
US20090145506A1 (en) 2009-06-11
BRPI0611718A2 (pt) 2012-07-31
JP2008544166A (ja) 2008-12-04
RU2007145417A (ru) 2009-06-20
JP5149167B2 (ja) 2013-02-20
AU2006255882B2 (en) 2012-01-19
ZA200710768B (en) 2009-09-30
MY143031A (en) 2011-02-14
EP1929193A2 (en) 2008-06-11
DE602006021441D1 (de) 2011-06-01
EP1929193B1 (en) 2011-04-20
WO2006132532A2 (en) 2006-12-14
AR053622A1 (es)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8356B (zh) 低温输送软管
CN110462273B (zh) 软管端部结构以及装配件
US4634314A (en) Composite marine riser system
KR100650827B1 (ko) 단열 파이프라인
KR100643551B1 (ko) 극저온 유체 수송용 시스템 및 수송 방법
US8702350B2 (en) Riser assembly
CN107787424B (zh) 管道在壳体中的固定
JPS62255700A (ja) 水中低温配管系
EP1817475B1 (en) A hybrid riser system
US7174931B2 (en) Liquefied gas transfer installation and use thereof
US9909368B2 (en) Flexible pipe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buoyancy to a jumper or riser assembly
JP5782053B2 (ja) 回転界面を横切って流体を移送し得る流体スイベル
KR20020037026A (ko) 하나 이상의 플로트에 장착된 수중 파이프를 포함하는해저면을 수면에 연결하는 장치
KR20100016156A (ko) 하역용 파이프라인
KR200478733Y1 (ko) 유체 이송 시스템
CN219933224U (zh) 一种超低温流体输送管道结构
MX2007015386A (en) Cryogenic transfer hose
Mathews et al. Subsea LNG Transfer System™
BR0207230B1 (pt) conjunto de embarcação torre, torre para atracação de uma embarcação e torre de grande diámetro para atracação de uma embarcaçã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ERUIBAO INDUST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Effective date: 201404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14

Address after: Clermont-Ferrand

Patentee after: Trelleborg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wiss Majerle

Patentee before: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