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5211A -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5211A
CN101255211A CN200810081094.4A CN200810081094A CN101255211A CN 101255211 A CN101255211 A CN 101255211A CN 200810081094 A CN200810081094 A CN 200810081094A CN 101255211 A CN101255211 A CN 101255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enyl
group
polymkeric substance
alkyl
a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10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坂田耕太郎
竹内大介
朴世训
松浦龙一
植村真
藤田正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UC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UC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55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52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36/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36/02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F36/2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the radical having only two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unconjugat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含由定义的式(1)所示单元的聚合物;和一种制备该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由定义的式(3)所示化合物聚合的步骤,由式(1)表示的单元是式(3)所示化合物例如1,6-庚二烯的聚合单元。

Description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耐热性和加工性之间的优异平衡的二烯烃聚合物,和制备该二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在常用加成聚合催化剂存在下,通过聚合非共轭二烯化合物,例如具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由下述式(3)表示的1,6-庚二烯,不能得到在耐热性和可加工性之间具有优异平衡的二烯烃聚合物。原因是两个碳-碳双键之一参与的并非加成聚合反应,而是例如交联反应的不希望有的反应,尽管另一个碳-碳双键参与加成聚合反应,作为结果,仅得到一种聚合物,其(i)在主链中没有有助于耐热性的环状结构和(ii)不一定是有助于可加工性的热塑性聚合物。
另一方面,由配位开环聚合得到并且在Macromolecules,35卷,9640-9647页(2002年)中公开的乙烯-环戊烷交替共聚物的问题在于:(i)因为其180℃或更高的高熔点,该共聚物需要在200℃或更高的高温下模塑,和(ii)配位开环聚合的聚合物产物需要进一步氢化,以便得到乙烯-环戊烷交替共聚物,虽然这种共聚物在主链中具有有助于耐热性的环状结构。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耐热性和加工性之间的优异平衡的二烯烃聚合物,并提供制备该二烯烃聚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包含由以下式(1)表示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061
其中A1、A2、A3、A4、A5、A6、A7、A8、A9、A10、A11和A12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腈基、烷基、芳烷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A3与A4、A5与A6或A11与A12彼此可以键合成环;m为0或1;和n为1到20的整数。
此外,本发明为一种制备包含由以上式(1)表示的单元的聚合物的方法,包括聚合由以下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
其中Z为-(CH2)n-1-(CA9A10)mH基团;式(3)右上方显示的两条波形线表示它们构造中的变化;A1到A12、m和n与式(1)中定义的那些相同。
本发明中,包含在上述“由式(1)表示的单元”中的术语“单元”表示例如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单体的聚合单元。
发明详述
以上式中A1到A12的卤素原子的实例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其中优选的是氟原子。
以上式中A1到A12的烷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正丁基;支化烷基,例如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和环状烷基,例如环己基和环辛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芳烷基的实例为苯甲基、苯乙基、2-甲基苯甲基、3-甲基苯甲基、4-甲基苯甲基、2,6-二甲基苯甲基和3,5-二甲基苯甲基。芳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例如卤素原子、烃氧基、硝基、磺酸酯基、甲硅烷基和氰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甲硅烷基的实例为单取代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二取代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三取代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甲硅烷基。甲硅烷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例如卤素原子、烃氧基、硝基、磺酸酯基、甲硅烷基和氰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甲硅烷氧基的实例为三甲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二乙基甲基甲硅烷氧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三乙氧基甲硅烷氧基、三正丙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三正丁基甲硅烷氧基、三仲丁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丁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环己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三环己基甲硅烷氧基和三乙氧基甲硅烷氧基。甲硅烷氧基可以具有取代基,例如卤素原子、烃氧基、硝基、磺酸酯基和氰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氨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氨基,例如N-甲基氨基、N-乙基氨基、N-正丁基氨基、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和N,N-二正丁基氨基;支化烷基氨基,例如N,N-二异丙基氨基、N,N-二异丁基胺基、N,N-二叔丁基氨基和N,N-二新戊基氨基;和环状烷基氨基,例如N,N-二环己基氨基和N,N-二环辛基氨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酰胺基的实例为乙酰胺基、N-正丁基乙酰胺基、N-甲基乙酰胺基、N-乙基乙酰胺基、N-正丁基己酰胺基、异丙酰胺基、异丁酰胺基、叔丁酰胺基、新戊酰胺基、环己酰胺基和环辛酰胺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酰亚胺基的实例为琥珀酰亚胺基、马来酰亚胺基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
以上式中A1到A12的烃硫基的实例为线性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和正丁硫基;支化烷硫基,例如异丙硫基、异丁硫基、叔丁硫基和新戊硫基;和环状烷硫基,例如环己硫基和环辛硫基。
其中,A1到A12优选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或甲基;和进一步优选氢原子。
A3和A4,A5和A6,或A11和A12彼此可以键合成环。环的实例为脂肪族环,例如环丁烷环、环戊烷环和环己烷环。这些环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
式(1)中A7和A8之间的相对构型没有特别限制。构型优选为由以下式(2)表示的反式,以便改善本发明二烯烃聚合物的耐热性;以及从二烯烃聚合物的优异耐热性的观点出发,由式(2)表示的单元以优选50摩尔%或更大,和更优选95摩尔%或更大的量包含在二烯烃聚合物中,由式(1)表示的单元的总量为100摩尔%:
Figure A20081008109400091
其中式(2)中包含的所有符号与式(1)中定义的那些相同。
上述反式的比例用使用本发明聚合物的氯仿-d1溶液得到的13C-NMR谱测量。13C-NMR谱中45到48ppm处呈现的峰(i)属于具有反式构型的碳原子,并且其中39到42ppm处呈现的峰(ii)属于具有顺式构型的碳原子,条件是属于氯仿-d1的峰在77ppm处呈现。因此,反式的比例(摩尔%)由以下公式得到:
反式的比例(摩尔%)
=峰(i)的面积×100/(峰(i)的面积+峰(ii)的面积)。
本发明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由两个不对称碳原子的绝对构型确定,该两个不对称碳原子分别与A7和A8连接并且存在于具有由式(1)表示的单元的聚合物主链中。鉴于所述立构规整性,存在四种聚合物,(a)叠双全同立构聚合物,(b)叠双间同立构聚合物,(c)对(映)双全同立构聚合物和(d)对(映)双间同立构聚合物,如以下式所示:
Figure A20081008109400101
(a)叠双全同立构聚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102
(b)叠双间同立构聚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103
(c)对(映)双全同立构聚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104
(d)对(映)双间同立构聚合物
其中C1表示式(1)中与A3和A4键合的碳原子;C2表示其中与A5和A6键合的碳原子;C1和C2之间的曲线对应于存在于与A3和A4键合的碳原子及与A5和A6键合的碳原子之间的树形键;并且包含在由式(1)表示的单元中的其它碳原子和其它取代基被省略。
上述四种聚合物定义在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Engineering(USA),第二版,10卷,191-203页,John Wiley & Sons,1987年。
本发明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没有特别限制。从制备耐热性优异的聚合物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聚合物为(i)以优选大于25摩尔%,更优选30摩尔%或更多,和进一步优选50摩尔%或更多的量具有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或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由式(1)表示的单元的总量为100摩尔%,或(ii)以优选大于25摩尔%,更优选30摩尔%或更多,和进一步优选50摩尔%或更多的量具有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或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由式(1)表示的单元的总量为100摩尔%。
上述立构规整性用使用本发明聚合物在氯仿-d1中的溶液得到的13C-NMR谱确定。13C-NMR谱中46.2到46.6ppm处呈现的峰(iii)属于衍生自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碳原子,和其中46.9到47.3ppm处呈现的峰(iv)属于衍生自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碳原子,条件是属于氯仿-d1的峰在77ppm处呈现。
因此,上述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比例(%)由以下公式获得:
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比例(%)
=峰(iii)的面积×100/[峰(iii)的面积+峰(iv)的面积];
上述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比例(%)由以下公式获得:
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比例(%)
=峰(iv)的面积×100/[峰(iii)的面积+峰(iv)的面积]。
式(3)中的Z优选为氢原子(m=0和n=1),或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烷基(m=1,n=1到20,A9=H,和A10=H)。
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其特别优选的实例是烷基二烯烃例如1,6-庚二烯、1,6-辛二烯、1,6-壬二烯、1,6-癸二烯、1,6-十一碳二烯、4-烷氧基-1,6-庚二烯、例如4-甲氧基-1,6-庚二烯、4-乙氧基-1,6-庚二烯、4-正丙氧基-1,6-庚二烯、4-异丙氧基-1,6-庚二烯、4-正丁氧基-1,6-庚二烯、4-仲丁氧基-1,6-庚二烯、4-叔丁氧基-1,6-庚二烯、4-新戊氧基-1,6-庚二烯、4-(2’-降冰片氧基)-1,6-庚二烯和4-金刚烷氧基-1,6-庚二烯;4-芳烷氧基-1,6-庚二烯、例如4-(苄氧基)-1,6-庚二烯、4-(高苄氧基)-1,6-庚二烯、4-(2’-萘基甲氧基)-1,6-庚二烯、4-(9’-芴基甲氧基)-1,6-庚二烯和4-(苄氧基甲氧基)-1,6-庚二烯;4-芳氧基-1,6-庚二烯,例如4-苯氧基-1,6-庚二烯、4-(2’-萘氧基)-1,6-庚二烯和4-(9’-芴氧基)-1,6-庚二烯;以及4-(三取代的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例如4-(三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4-(三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4-(三苯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4-(二甲基环己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和4-(二苯基叔丁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
本发明聚合物的实例为通过均聚各个上述化合物得到的均聚物。均聚物的代表性实例为聚-1,6-庚二烯、聚-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聚-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
可以通过聚合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制备本发明的聚合物。聚合优选在通过使过渡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和/或硼化合物接触形成的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
过渡金属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加成聚合活性,并且可以为本领域中已知的化合物。其中,优选的是具有元素周期表中4到10族或镧系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由以下式(4)表示的那些,以及μ-氧代过渡金属化合物,该μ-氧代过渡金属化合物是通过使过渡金属化合物与水反应得到的二聚物:
LaM1X1 b             (4)
其中M1为元素周期表(IUPAC 1985)的4到10族或镧系元素的过渡金属原子;L为含环戊二烯的阴离子基团或具有杂原子的基团,以及当存在多个L时,它们彼此可以直接或者经由具有碳原子、硅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的基团键合;X1为卤素原子或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a为满足0<a≤8的数值;和b为满足0<a≤8的数值。
M1的实例为钛原子、锆原子、铪原子、钒原子、铌原子、钽原子、铬原子、铁原子、钌原子、钴原子、铑原子、镍原子、钯原子、钐原子和镱原子。
上述L的含环戊二烯阴离子基团的实例为环戊二烯基、具有取代基的环戊二烯基、茚基、具有取代基的茚基、芴基和具有取代基的芴基。
含环戊二烯的阴离子基团的特殊实例为η5-环戊二烯基、η5-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叔丁基环戊二烯基、η5-1,2-二甲基环戊二烯基、η5-1,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η5-1-叔丁基-2-甲基环戊二烯基、η5-1-叔丁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η5-1-甲基-2-异丙基环戊二烯基、η5-1-甲基-3-异丙基环戊二烯基、η5-1,2,3-三甲基环戊二烯基、η5-1,2,4-三甲基环戊二烯基、η5-四甲基环戊二烯基、η5-五甲基环戊二烯基、η5-茚基、η5-4,5,6,7-四氢茚基、η5-2-甲基茚基、η5-3-甲基茚基、η5-4-甲基茚基、η5-5-甲基茚基、η5-6-甲基茚基、η5-7-甲基茚基、η5-2-叔丁基茚基、η5-3-叔丁基茚基、η5-4-叔丁基茚基、η5-5-叔丁基茚基、η5-6-叔丁基茚基、η5-7-叔丁基茚基、η5-2,3-二甲基茚基、η5-4,7-二甲基茚基、η5-2,4,7-三甲基茚基、η5-2-甲基-4-异丙基茚基、η5-4,5-苯并茚基、η5-2-甲基-4,5-苯并茚基、η5-4-苯基茚基、η5-2-甲基-5-苯基茚基、η5-2-甲基-4-苯基茚基、η5-2-甲基-4-萘基茚基、η5-芴基、η5-2,7-二甲基芴基和η5-2,7-二叔丁基戊基。
L的上述具有杂原子的基团中的杂原子的实例为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和磷原子。具有杂原子的基团的实例为烷氧基;芳氧基;硫代烷氧基;硫代芳氧基;烷基氨基;芳基氨基;烷基膦基;芳基膦基;在其环中含有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和磷原子的至少一种原子的芳香族或脂肪族杂环基团;和螯合配位体。
具有杂原子的基团的实例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和丁氧基;芳氧基,例如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2-乙基苯氧基、4-正丙基苯氧基、2-异丙基苯氧基、2,6-二异丙基苯氧基、4-仲丁基苯氧基、4-叔丁基苯氧基、2,6-二仲丁基苯氧基、2-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和2,6-二叔丁基苯氧基;具有取代基的芳氧基,例如4-甲氧基苯氧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3,5-二甲氧基苯氧基、2-氯苯氧基、4-硝基苯氧基、4-硝基苯氧基、2-氨基苯氧基、3-氨基苯氧基、4-氨基硫代苯氧基、2,3,6-三氯苯氧基和2,4,6-三氟苯氧基;硫代烷氧基,例如硫代甲氧基;烷基氨基,例如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丙基氨基、异丙基氨基和叔丁基氨基;芳基氨基,例如二苯基氨基;吡咯基;膦基,例如二甲基膦基;和芳基二氧基,例如2-(2-氧-1-丙基)苯氧基、邻苯二酚基、间苯二酚基、4-异丙基邻苯二酚基、3-甲氧基邻苯二酚基、1,8-二羟基萘基、1,2-二羟基萘基、2,2′-联苯二酚基、1,1′-双-2-萘酚基、2,2′-二羟基-6,6′-二甲基联苯基、4,4′,6,6′-四叔丁基-2,2′-亚甲基二苯氧基和4,4′,6,6′-四甲基-2,2′-亚异丁基二苯氧基。
具有杂原子的基团的实例中的上述螯合配位体表示具有多个配位位置的配位体。其实例为乙酰丙酮化物、二亚胺、噁唑啉、二噁唑啉、三吡啶、酰腙、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卟啉、冠醚和穴状化合物。
如上所述,当存在多个L时,它们可以彼此直接键合(即,多个含环戊二烯的阴离子基团可以键合;多个具有杂原子的基团可以键合;或者含环戊二烯的阴离子基团和具有杂原子的基团可以键合),或者经由具有碳原子、硅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的基团键合。具有碳原子、硅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或磷原子的基团的实例为亚烷基,例如亚乙基和亚丙基;具有取代基的亚烷基,例如二甲基亚甲基(异亚丙基)和二苯基亚甲基;亚甲硅烷基;具有取代基的亚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苯基亚甲硅烷基和四甲基二亚甲硅烷基;和杂原子例如氮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磷原子。
式(4)中X1的卤素原子的实例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以及其中X1的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的实例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苯基和苯甲基。
确定式(4)中“a”和“b”各自的数目,以使考虑到M1、L和X1各自的化合价,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电荷为中性。
其中M1为钛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茚基)二氯化钛、二(4,5,6,7-四氢茚基)二氯化钛、二(芴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五甲基环戊烯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茚基(芴基)二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3-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乙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乙基-4-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乙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3-乙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3,4-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4,5,6,7-四氢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苯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甲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甲基-4-萘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2-甲基-4,5-苯并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二(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环戊二烯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亚乙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亚乙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四甲基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亚乙基(茚基)(芴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3-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乙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乙基-4-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乙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3-乙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3,4-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4,5,6,7-四氢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苯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甲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甲基-4-萘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2-甲基-4,5-苯并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二(芴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茚基)(芴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3-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3-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3-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5-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3,4-二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乙基-3-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乙基-4-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乙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3-乙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3,4-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3,5-三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4,5,6,7-四氢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甲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甲基-4-萘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二(2-甲基-4,5-苯并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芴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钛、环戊二烯基(二甲基酰胺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苯氧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2,6-二甲基苯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2,6-二异丙基苯基)二氯化钛、环戊二烯基(2,6-二叔丁基苯基)二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甲基苯基)二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异丙基苯基)二氯化钛、五甲基环戊二烯基(2,6-二叔丁基苯基)二氯化钛、茚基(2,6-二异丙基苯基)二氯化钛、芴基(2,6-二异丙基苯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异亚丙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苯基亚甲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正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叔丁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三甲基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茚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叔丁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5-甲基-3-苯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5-甲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甲氧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叔丁基-5-氯-2-苯氧基)二氯化钛、二甲基亚甲硅烷基(芴基)(3,5-二戊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萘氧基-2-基)二氯化钛;通过用术语“(3-苯基-2-苯氧基)”、“(3-三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或“(3-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2-苯氧基)”代替那些化合物的术语“(2-苯氧基)”得到的化合物;通过用术语“二乙基亚甲硅烷基”、“二苯基亚甲硅烷基”或“二甲氧基亚甲硅烷基”代替这些化合物的术语“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得到的化合物;和通过用术语“二氟化”、“二溴化”、“二碘化”、“二甲基”、“二乙基”、“二异丙基”、“二(二甲基酰胺基)”、“二(二乙基酰胺基)”、“二甲氧基”、“二乙氧基”、“二正丁氧基”或“二异丙氧基”代替这些化合物的术语“二氯化”得到的化合物。
其中M1为钛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其它实例为(叔丁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2-乙烷二基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2-乙烷二基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2-乙烷二基二苯甲基钛、(甲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2-乙烷二基二氯化钛、(乙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1,2-乙烷二基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硅烷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硅烷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硅烷二苯甲基钛、(苯甲基酰胺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硅烷二氯化钛、(苯基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甲基硅烷二苯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茚基-1,2-乙烷二基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茚基-1,2-乙烷二基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四氢茚基-1,2-乙烷二基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四氢茚基-1,2-乙烷二基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芴基-1,2-乙烷二基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芴基-1,2-乙烷二基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茚基二甲基硅烷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茚基二甲基硅烷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四氢茚基二甲基硅烷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四氢茚基二甲基硅烷二甲基钛、(叔丁基酰胺基)芴基二甲基硅烷二氯化钛、(叔丁基酰胺基)芴基二甲基硅烷二甲基钛、(二甲基氨基甲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III)、(二甲基氨基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III)、(二甲基氨基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III)、(N-吡咯烷基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B-二甲基氨基硼杂苯)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环戊二烯基(9-
Figure A20081008109400251
基硼杂蒽基)二氯化锆、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2,2′-硫代双[4-甲基-6-(1-甲基乙基)苯氧基]二氯化钛、2,2′-硫代双[4,6-二甲基苯氧基]二氯化钛、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2,2′-亚乙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2,2′-亚磺酰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氯化钛、2,2′-(4,4′,6,6′-四叔丁基-1,1′-双苯氧基)二氯化钛、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异丙氧基钛、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异丙氧基钛、2,2′-亚乙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异丙氧基钛、2,2′-亚磺酰基二(4-甲基-6-叔丁基苯氧基)二异丙氧基钛、(二叔丁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环己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三甲基甲硅烷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2,6-二甲基苯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2,6-二异丙基苯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2,6-二叔丁基苯基)-1,3-丙烷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萘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三甲基甲硅烷基)萘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萘二酰胺基]二氯化钛、[二(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萘二酰胺基]二溴化钛、[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三氯化钛、[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三溴化钛、[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三碘化钛、[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三氯化钛、[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三溴化钛、[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三碘化钛、[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三氯化钛、[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三溴化钛、[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三碘化钛、[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甲基]三氯化钛、[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甲基]三溴化钛、[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甲基]三碘化钛、[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甲基]三氯化钛、[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甲基]三溴化钛、[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甲基]三碘化钛、[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甲基]三氯化钛、[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甲基]三溴化钛、[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甲基]三碘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氯化钛]、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甲氧基钛]、二-μ-氧代双[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异亚丙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异亚丙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异亚丙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二-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2-苯氧基)钛]和二-μ-氧代双[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基)(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钛]。
其中M1为锆原子或铪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通过用术语“锆”或“铪”代替上述钛化合物的术语“钛”得到的化合物。
其中M1为钒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乙酰丙酮酸钒、四氯化钒和三氯氧化钒。
其中M1为钐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甲基四氢呋喃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钐。
其中M1为镱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甲基四氢呋喃二(五甲基环戊二烯基)镱。
其中M1为钯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甲氧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甲氧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乙氧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乙氧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氯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甲基-5,5′-二-(2-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甲基-5,5′-二-(3-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甲基-5,5′-二-(4-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甲基-5,5′-二-(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甲基-5,5′-二-(3-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甲基-5,5′-二-(4-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螺{(4R)-4-甲基噁唑啉-5,1′-环丁烷}]二溴化钯、亚甲基双[螺{(4R)-4-甲基噁唑啉-5,1′-环戊烷}]二溴化钯、亚甲基双[螺{(4R)-4-甲基噁唑啉-5,1′-环己烷}]二溴化钯、亚甲基双[螺{(4R)-4-甲基噁唑啉-5,1′-环庚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2-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3-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4-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3-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丙基-5,5′-二-(4-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丙基噁唑啉-5,1′-环丁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丙基噁唑啉-5,1′-环戊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丙基噁唑啉-5,1′-环己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丙基噁唑啉-5,1′-环庚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2-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3-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4-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3-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异丁基-5,5′-二-(4-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丁基噁唑啉-5,1′-环丁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丁基噁唑啉-5,1′-环戊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丁基噁唑啉-5,1′-环己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异丁基噁唑啉-5,1′-环庚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2-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3-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4-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二-(3-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叔丁基-5,5′-f二-(4-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叔丁基噁唑啉-5,1′-环丁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叔丁基噁唑啉-5,1′-环戊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叔丁基噁唑啉-5,1′-环己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叔丁基噁唑啉-5,1′-环庚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2-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3-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4-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3-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基-5,5′-二-(4-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基噁唑啉-5,1′-环丁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基噁唑啉-5,1′-环戊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基噁唑啉-5,1′-环己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基噁唑啉-5,1′-环庚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甲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正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异丙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环己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2-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3-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4-甲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2-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3-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4R)-4-苯甲基-5,5′-二-(4-甲氧基苯基)噁唑啉]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甲基噁唑啉-5,1′-环丁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甲基噁唑啉-5,1′-环戊烷}]二溴化钯、2,2′-亚甲基双[螺{(4R)-4-苯甲基噁唑啉-5,1′-环己烷}]二溴化钯和2,2′-亚甲基双[螺{(4R)-4-苯甲基噁唑啉-5,1′-环庚烷}]二溴化钯;通过用术语“(4S)”代替上述化合物的术语“(4R)”得到的化合物;和上述化合物的对映体和非对映体。
其中M1为钯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氯化钯、[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溴化钯、[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碘化钯、[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钯、[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乙基钯、[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烯丙基钯、[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烯丙基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氯化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溴化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碘化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乙基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烯丙基钯、[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烯丙基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氯化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溴化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碘化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乙基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烯丙基钯、[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烯丙基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异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正己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4-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异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6-二正己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甲基-6-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甲基-6-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甲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甲基-6-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乙基-6-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乙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正丙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正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异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6-三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甲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6-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6-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乙烷-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1-萘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异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正己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4-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异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6-二-正己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甲基-6-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甲基-6-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甲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甲基-6-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乙基-6-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乙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正丙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正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异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6-三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甲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6-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6-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丁烷-2,3-二亚基)二{2,4-二甲基-6-(1-萘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异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正己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4-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异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正己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6-二氯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甲基-6-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甲基-6-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甲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甲基-6-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乙基-6-正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乙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正丙基-6-异丙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正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异丙基-6-正丁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6-三甲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甲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6-二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甲基-6-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6-正丙基苯基)苯胺-κN}]钯、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2-乙基-6-异丙基苯基)苯胺-κN}]钯和氯(甲基)[N,N′-(1,2-二氢苊-1,2-二亚基)二{2,4-二甲基-6-(1-萘基)苯胺-κN}]钯。
其中M1为镍原子、钴原子、铑原子或钌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通过用术语“镍”、“钴”、“铑”或“钌”代替上述钯化合物的术语“钯”得到的化合物。
其中M为铁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2,6-双-[1-(2,6-二甲基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氯化亚铁、2,6-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氯化亚铁、2,6-双-[1-(2,6-二氯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氯化亚铁、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氯化亚铁、2,6-双-[1-(2-叔丁基苯基亚胺基)乙基]吡啶氯化亚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氯化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溴化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碘化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乙基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烯丙基铁、[氢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烯丙基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氯化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溴化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碘化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乙基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烯丙基铁、[氢三(3,5-二乙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烯丙基铁、[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氯化铁、[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溴化铁、[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碘化铁、[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铁、[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乙基铁、[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烯丙基铁和[氢三(3,5-二叔丁基吡唑基)硼酸酯]甲基烯丙基铁。
其中M1为钴原子或镍原子的由式(4)表示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例为通过用术语“钴”或“镍”代替上述铁化合物的术语“铁”得到的化合物。
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可以以其两种或多种的组合使用。
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为由以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351
其中M2为元素周期表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3和R4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R5和R6彼此独立地为具有1到30个碳原子的烃基;R7和R8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并且R7和R8可以彼此键合成环。
M2优选为镍原子或钯原子,并且进一步优选为钯原子。
R3和R4的卤素原子的实例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其中优选的是氯原子或溴原子。
R3和R4的烷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正丁基;支化烷基,例如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和环烷基,例如环己基和环辛基。其中,优选的是线性烷基,更优选的是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线性烷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甲基。
R3和R4的芳烷基的实例为苯甲基和苯乙基。其中优选的是苯甲基。
R3和R4的芳基的实例为苯基、萘基、4-甲苯基、
Figure A20081008109400361
基和联苯基。其中优选的是苯基、4-甲苯基或
Figure A20081008109400362
基。
R3和R4的甲硅烷基的实例为单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二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三取代的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其中,优选的是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和更优选的是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或三异丙基甲硅烷基。
R3和R4的甲硅烷氧基的实例为三甲基硅氧基、三甲氧基甲硅烷氧基、二甲基甲氧基甲硅烷氧基、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氧基、三乙基甲硅烷氧基、三乙氧基甲硅烷氧基、三正丙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三正丁基甲硅烷氧基、三仲丁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丁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三环己基甲硅烷氧基和三苯基甲硅烷氧基。其中,优选的是三甲基硅氧基、三乙基甲硅烷氧基、三苯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
R3和R4的烷氧基的实例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和正二十烷氧基。其中,优选的是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和更优选的是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或叔丁氧基。
R3和R4的芳烷氧基的实例为苯甲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萘甲氧基和蒽甲氧基。其中优选的是苯甲氧基。
R3和R4的芳氧基的实例为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5-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6-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4-二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5-二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6-二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3-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4,5-二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4,6-三甲基苯氧基、1,6-二叔丁基-3,4-二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5,6-三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3,5-二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萘氧基和蒽氧基。其中优选的是具有6到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
R3和R4优选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或芳基;更优选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未取代的线性烷基;和特别优选为氯原子或甲基。
R5和R6的具有1到30个碳原子的烃基的实例为烷基、芳烷基和芳基。这些基团可以具有例如卤素原子、烃氧基、硝基、磺酰基和甲硅烷基的取代基。
R5和R6的烷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正丁基;支化烷基,例如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和环烷基,例如环己基和环辛基。其中,优选的是支化烷基,更优选的是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支化烷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异丙基或叔丁基。
R5和R6的芳烷基的实例为苯甲基和苯乙基。其中优选的是苯甲基。
R5和R6的芳基的实例为苯基、2-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2-正丙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2-正丁基苯基、2-异丁基苯基、2-正己基苯基、4-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6-二正丙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2,6-二正丁基苯基、2,6-二异丁基苯基、2,6-二正己基苯基、2-甲基-6-乙基苯基、2-甲基-6-正丙基苯基、2-甲基-6-异丙基苯基、2-甲基-6-丁基苯基、2-乙基-6-正丙基苯基、2-乙基-6-异丙基苯基、2-乙基-6-正丁基苯基、2-正丙基-6-异丙基苯基、2-正丙基-6-正丁基苯基、2-异丙基-6-正丁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异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甲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异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6-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6-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6-异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乙基-6-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乙基-6-异丙基苯基)苯基和2,4-二甲基-6-(1-萘基)苯基。其中,优选的是具有6到3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更优选的是具有7到30个碳原子的芳基。
R7和R8的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的实例为烷基和芳基。这些基团可以具有例如卤素原子、烃氧基、硝基、磺酰基和甲硅烷基的取代基。
R7和R8的烷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正丁基;支化烷基,例如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和环烷基,例如环己基和环辛基。其中,优选的是线性烷基,更优选的是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线性烷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甲基或乙基。
R7和R8的芳基的实例为苯基、萘基、4-甲苯基和
Figure A20081008109400381
基。其中,优选的是具有6到20个碳原子的芳基,更优选的是具有6到12个碳原子的芳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苯基或
Figure A20081008109400391
基。
当R7和R8彼此键合成环时,环的实例为脂族环和芳族环。这些环可以具有取代基。形成脂族环的二价基团的实例为1,2-亚乙基、1,2-亚环己基、1,2-亚降冰片基、2,3-亚丁基、2,3-二甲基-2,3-亚丁基和2,4-亚戊基。形成芳族环的二价基团的实例为1,2-亚苯基和萘-1,8-二基。其中,优选的是萘-1,8-二基。这些二价基团的每个中所含的一个键与式[I]中带有R7的碳原子键合,而其中所含的另一个键与其中带有R8的碳原子键合。
从制备含有大于25摩尔%的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并且优选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的观点来看,本发明中使用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为由式[I]涵盖的以下式[I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392
其中M2、R3、R4、R7和R8与以上式[I]中定义的那些相同;R9和R10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R11和R12彼此独立地为具有7到20个碳原子的芳基;R13和R14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
R9和R10优选为烷基,进一步优选为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烷基,并且特别优选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R11和R12的实例为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3-二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3,4-二甲基苯基、3,5-二甲基苯基、3,6-二甲基苯基、萘基、2-甲基-1-萘基、3-甲基-1-萘基、4-甲基-1-萘基、2,3-二甲基-1-萘基、2,4-二甲基-1-萘基、2,5-二甲基-1-萘基、2,6-二甲基-1-萘基、3,4-二甲基-1-萘基、3,5-二甲基-1-萘基、3,6-二甲基-1-萘基、蒽基、2-甲基-1-蒽基、3-甲基-10-蒽基、4-甲基-10-蒽基、2,3-二甲基-10-蒽基、2,4-二甲基-10-蒽基、2,5-二甲基-10-蒽基、2,6-二甲基-10-蒽基、3,4-二甲基-10-蒽基、3,5-二甲基-10-蒽基、3,6-二甲基-10-蒽基和2-甲基-10-蒽基。其中,优选的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萘基或蒽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2-甲基苯基或萘基。
R13和R14优选为氢原子或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烷基,和进一步优选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异丁基。
此外,从制备含有大于25摩尔%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和优选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的观点来看,本发明中使用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优选为由式[I]涵盖的以下式[II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401
其中M2、R3、R4、R7和R8与以上式[I]中定义的那些相同;R15、R16、R17和R18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R19和R20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
R15、R16、R17和R18优选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更优选为氢原子、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到2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苯基。
R19和R20优选为氢原子、烷基或芳基,更优选为氢原子、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到20个碳原子的芳基,和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或苯基。
由以下式[IV]表示的化合物同样优选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411
其中M3为元素周期表8到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3和R4与以上式[I]中定义的那些相同;R21到R27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和R21到R27的任何两种或多种可以彼此键合成环。
M3优选为铁原子、钌原子、钴原子、铑原子、镍原子、钯原子或铜原子,和进一步优选铁原子或钴原子。
R21到R27的卤素原子的实例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其中优选的是氯原子或溴原子。
R21到R27的烷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和正戊基;支化烷基,例如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和新戊基;和环烷基,例如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和环辛基。其中,优选的是支化烷基,更优选的是具有1到12个碳原子的支化烷基,和进一步优选为异丙基或叔丁基。
R21到R27的芳烷基的实例为苯甲基和苯乙基。其中优选的是苯甲基。
R21到R27的芳基的实例为苯基、2-甲基苯基、2-乙基苯基、2-正丙基苯基、2-异丙基苯基、2-正丁基苯基、2-异丁基苯基、2-叔丁基苯基、2-正己基苯基、2-环己基苯基、3-甲基苯基、3-异丙基苯基、3-正丁基苯基、3-异丁基苯基、3-叔丁基苯基、3-正己基苯基、3-环己基苯基、4-甲基苯基、4-乙基苯基、4-正丙基苯基、4-异丙基苯基、4-正丁基苯基、4-异丁基苯基、4-叔丁基苯基、4-正己基苯基、4-环己基苯基、2,6-二甲基苯基、2,6-二乙基苯基、2,6-二正丙基苯基、2,6-二异丙基苯基、2,6-二正丁基苯基、2,6-二异丁基苯基、2,6-二叔丁基苯基、2,6-二正己基苯基、2,6-二环己基苯基、2-甲基-6-乙基苯基、2-甲基-6-正丙基苯基、2-甲基-6-异丙基苯基、2-甲基-6-正丁基苯基、2-甲基-6-异丁基苯基、2-甲基-6-叔丁基苯基、2-甲基-6-正己基苯基、2-甲基-6-环己基苯基、2-乙基-6-正丙基苯基、2-乙基-6-异丙基苯基、2-乙基-6-正丁基苯基、2-乙基-6-异丁基苯基、2-乙基-6-叔丁基苯基、2-乙基-6-正己基苯基、2-乙基-6-环己基苯基、2-正丙基-6-异丙基苯基、2-正丙基-6-正丁基苯基、2-正丙基-6-异丁基苯基、2-正丙基-6-叔丁基苯基、2-正丙基-6-正己基苯基、2-正丙基-6-环己基苯基、2-异丙基-6-正丁基苯基、2-异丙基-6-异丁基苯基、2-异丙基-6-叔丁基苯基、2-异丙基-6-正己基苯基、2-异丙基-6-环己基苯基、2-正丁基-6-异丁基苯基、2-正丁基-6-叔丁基苯基、2-正丁基-6-正己基苯基、2-正丁基-6-环己基苯基、2-异丁基-6-叔丁基苯基、2-异丁基-6-正己基苯基、2-异丁基-6-环己基苯基、2-叔丁基-6-正己基苯基、2-叔丁基-6-环己基苯基、2-正己基-6-环己基苯基、2,4-二异丙基苯基、2,4-二正丁基苯基、2,4-二异丁基苯基、2,4-二叔丁基苯基、2,4-二正己基苯基、2,4-二环己基苯基、2-乙基-4-甲基苯基、2-正丙基-4-甲基苯基、2-异丙基-4-甲基苯基、2-正丁基-4-甲基苯基、2-异丁基-4-甲基苯基、2-叔丁基-4-甲基苯基、2-正己基-4-甲基苯基、2-环己基-4-甲基苯基、2-正丙基-4-乙基苯基、2-异丙基-4-乙基苯基、2-正丁基-4-乙基苯基、2-异丁基-4-乙基苯基、2-叔丁基-4-乙基苯基、2-正己基-4-乙基苯基、2-环己基-4-乙基苯基、2-异丙基-4-正丙基苯基、2-正丁基-4-正丙基苯基、2-异丁基-4-正丙基苯基、2-叔丁基-4-正丙基苯基、2-正己基-4-正丙基苯基、2-环己基-4-正丙基苯基、2-正丁基-4-异丙基苯基、2-异丁基-4-异丙基苯基、2-叔丁基-4-异丙基苯基、2-正己基-4-异丙基苯基、2-环己基-4-异丙基苯基、2-异丁基-4-正丁基苯基、2-叔丁基-4-正丁基苯基、2-正己基-4-正丁基苯基、2-环己基-4-正丁基苯基、2-叔丁基-4-异丁基苯基、2-正己基-4-异丁基苯基、2-环己基-4-异丁基苯基、2-正己基-4-叔丁基苯基、2-环己基-4-叔丁基苯基、2-环己基-4-正己基苯基、2,5-二甲基苯基、2,5-二乙基苯基、2,5-二正丙基苯基、2,5-二异丙基苯基、2,5-二正丁基苯基、2,5-二异丁基苯基、2,5-二叔丁基苯基、2,5-二正己基苯基、2,5-二环己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2,4,6-三乙基苯基、2,4,6-三正丙基苯基、2,4,6-三异丙基苯基、2,4,6-三正丁基苯基、2,4,6-三异丁基苯基、2,4,6-三叔丁基苯基、2,4,6-三正己基苯基、2,4,6-三环己基苯基、2,6-二乙基-4-甲基苯基、2,6-二正丙基-4-甲基苯基、2,6-二异丙基-4-甲基苯基、2,6-二正丁基-4-甲基苯基、2,6-二异丁基-4-甲基苯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2,6-二正己基-4-甲基苯基、2,6-二环己基-4-甲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异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甲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6-二异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6-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6-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甲基-6-异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乙基-6-正丙基苯基)苯基、2,4-二甲基-6-(2-乙基-6-异丙基苯基)苯基和2,4-二甲基-6-(1-萘基)苯基。
R21到R27的甲硅烷基的实例为单取代甲硅烷基,例如甲基甲硅烷基、乙基甲硅烷基和苯基甲硅烷基;二取代甲硅烷基,例如二甲基甲硅烷基、二乙基甲硅烷基和二苯基甲硅烷基;和三取代甲硅烷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二甲基甲氧基甲硅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三正丙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正丁基甲硅烷基、三仲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异丁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三环己基甲硅烷基和三苯基甲硅烷基。其中,优选的是三取代的甲硅烷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三甲基甲硅烷基、三乙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或三异丙基甲硅烷基。
R21到R27的甲硅烷氧基的实例为三甲基硅氧基、三甲氧基甲硅烷氧基、二甲基甲氧基甲硅烷氧基、甲基二甲氧基甲硅烷氧基、三乙基甲硅烷氧基、三乙氧基甲硅烷氧基、三正丙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三正丁基甲硅烷氧基、三仲丁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丁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三环己基甲硅烷氧基和三苯基甲硅烷氧基。其中,优选的是三烷基硅氧基,和进一步优选的是三甲基硅氧基、三乙基甲硅烷氧基和三苯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叔丁基二苯基甲硅烷氧基、环己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或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
R21到R27的烷氧基的实例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新戊氧基、正己氧基、正辛氧基、正十二烷氧基、正十五烷氧基和正二十烷氧基。其中,优选的是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或叔丁氧基。
R21到R27的芳烷氧基的实例为苯甲氧基、(2-甲基苯基)甲氧基、(3-甲基苯基)甲氧基、(4-甲基苯基)甲氧基、(2,3-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6-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4-二甲基苯基)甲氧基、(3,5-二甲基苯基)甲氧基、(2,3,4-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4,6-三甲基苯基)甲氧基、(3,4,5-三甲基苯基)甲氧基、(2,3,4,5-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4,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基)甲氧基、(五甲基苯基)甲氧基、(乙基苯基)甲氧基、(正丙基苯基)甲氧基、(异丙基苯基)甲氧基、(正丁基苯基)甲氧基、(仲丁基苯基)甲氧基、(叔丁基苯基)甲氧基、(正己基苯基)甲氧基、(正辛基苯基)甲氧基、(正癸基苯基)甲氧基、萘甲氧基和蒽甲氧基。其中优选的是苯甲氧基。
R21到R27的芳氧基的实例为苯氧基、2-甲基苯氧基、3-甲基苯氧基、4-甲基苯氧基、2,3-二甲基苯氧基、2,4-二甲基苯氧基、2,5-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氧基、3,4-二甲基苯氧基、3,5-二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5-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6-甲基苯氧基、2,3,4-三甲基苯氧基、2,3,5-三甲基苯氧基、2,3,6-三甲基苯氧基、2,4,5-三甲基苯氧基、2,4,6-三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4-二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5-二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6-二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3-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4,5-二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5-四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4,5-三甲基苯氧基、2,3,4,6-四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4,6-三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3,4-二甲基苯氧基、2,3,5,6-四甲基苯氧基、2-叔丁基-3,5,6-三甲基苯氧基、2,6-二叔丁基-3,5-二甲基苯氧基、五甲基苯氧基、乙基苯氧基、正丙基苯氧基、异丙基苯氧基、正丁基苯氧基、仲丁基苯氧基、叔丁基苯氧基、正己基苯氧基、正辛基苯氧基、正癸基苯氧基、萘氧基和蒽氧基。
R21到R27的氨基的实例为线性烷基氨基,例如N-甲基氨基、N-乙基氨基、N-正丁基氨基、N,N-二甲基氨基、N,N-二乙基氨基和N,N-二正丁基氨基;支化烷基氨基,例如N,N-二异丙基氨基、N,N-二异丁基胺基、N,N-二叔丁基氨基和N,N-二新戊基氨基;和环烷基氨基,例如N,N-二环己基氨基和N,N-二环辛基氨基。
R21到R27的酰胺基的实例为乙酰胺基、N-正丁基乙酰胺基、N-甲基乙酰胺基、N-乙基乙酰胺基、N-正丁基己酰胺基、异丙酰胺基、异丁酰胺基、叔丁酰胺基、新戊酰胺基、环己酰胺基和环辛酰胺基。
R21到R27的酰亚胺基的实例为琥珀酰亚胺基、马来酰亚胺基和邻苯二甲酰亚胺基。
R21到R27的烃硫基的实例为烷硫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异丙硫基和叔丁硫基;芳硫基,例如苯硫基和萘硫基;和芳烷基硫基,例如苯甲硫基和9-芴基甲硫基。
R21到R27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取代基,例如卤素原子、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硝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磺酰基和烃硫基。
当R21到R27的任何两个或多个彼此键合成环时,该环的实例为脂族环和芳族环。这些环可以具有一种或多种取代基,例如卤素原子、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硝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磺酰基和烃硫基。
当R21到R27的任何两个彼此键合形成脂族环时,形成脂族环的二价基团的实例为亚甲基、乙烷-1,2-二基、丙烷-1,3-二基、丙烷-1,2-二基、丁烷-1,2-二基、丁烷-1,3-二基、丁烷-1,4-二基、戊烷-1,2-二基、戊烷-1,3-二基、戊烷-1,4-二基、戊烷-1,5-二基、乙烯-1,2-二基、环己烷-1,2-二基、环己烷-1,3-二基、降冰片烷-1,2-二基、降冰片烷-1-烯-1,2-二基、丁烷-1-烯-1,2-二基、丁烷-1-烯-1,3-二基、丁烷-1-烯-2,3-二基、丁烷-2-烯-1,2-二基、丁烷-2-烯-1,3-二基、丁烷-2-烯-2,3-二基、丁烷-1,3-二烯-1,2-二基、丁烷-1,3-二烯-1,3-二基、丁烷-1,3-二烯-1,4-二基、二甲基-2,3-丁烯-2,3-二基和戊烯-2,4-二基。
当R21到R27的任何两个彼此键合形成芳族环时,形成芳族环的二价基团的实例为苯-1,2-二基、3-甲苯-1,2-二基、4-甲苯-1,2-二基、3-乙苯-1,2-二基、4-乙苯-1,2-二基、3-正丙苯-1,2-二基、4-正丙苯-1,2-二基、3-正丁苯-1,2-二基、4-正丁苯-1,2-二基、3-异丙苯-1,2-二基、4-异丙苯-1,2-二基、3-异丁苯-1,2-二基、4-异丁苯-1,2-二基、3-叔丁苯-1,2-二基、4-叔丁苯-1,2-二基、苯-1,3-二基、2-甲苯-1,3-二基、4-甲苯-1,3-二基、联苯-2,2′-二基、苯-1,2-二亚甲基、苯-1,3-二亚甲基和萘-1,8-二基。
上述二价基团的每个中所含的一个键与带有R21到R27之一的碳原子键合,而其中所含的另一个键与带有R21到R27中另一个的碳原子键合。
本发明中的有机铝化合物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的实例为以下化合物(1)到(3),及其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1)由式E1 dAlX2 3-d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
(2)由式{-Al(E2)-O-}e表示的环状铝氧烷;和
(3)由式E3{-Al(E3)-O-}fAlE3 2表示的线性铝氧烷,
其中E1、E2和E3彼此独立地为烃基,并且当存在多个E1、E2或E3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X2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并且当存在多个X时,它们彼此相同或不同;d为满足0<d≤3的数值;e为2或更大的整数,并且优选为2到40的整数;和f为1或更大的整数,并且优选为1到40的整数。
E1、E2和E3的烃基优选为具有1到8个碳原子的烃基,和更优选为具有1到8个碳原子的烷基。E1、E2和E3的烷基的实例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和新戊基。其中优选的是甲基或异丁基。
上述有机铝化合物(1)的实例为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三异丁基铝和三己基铝;二烷基氯化铝,例如二甲基氯化铝、二乙基氯化铝、二丙基氯化铝、二异丁基氯化铝和二己基氯化铝;烷基二氯化铝,例如甲基二氯化铝、乙基二氯化铝、丙基二氯化铝、异丁基二氯化铝和己基二氯化铝;和二烷基氢化铝,例如二甲基氢化铝、二乙基氢化铝、二丙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铝和二己基氢化铝。其中优选的是三烷基铝,和更优选的是三乙基铝或三异丁基铝。
上述环状铝氧烷(2)和线性铝氧烷(3)可以按照各种方法制备。这些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为本领域中已知的那些。该方法的实例为(i)一种方法,包括使合适的有机溶剂,例如苯和脂族烃中的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的溶液,与水接触的步骤,和(ii)一种方法,包括使三烷基铝,例如三甲基铝,与含结晶水的金属盐,例如硫酸铜水合物接触的步骤。
本发明中的硼化合物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化合物。硼化合物的实例为以下化合物(1)到(3),及其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1)由式BQ1Q2Q3表示的硼化合物;
(2)由式G+(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和
(3)由式(J-H)+(BQ1Q2Q3Q4)-表示的硼化合物;
其中B为三价硼原子;Q1、Q2、Q3和Q4彼此独立地为卤素原子、烃基、卤代烃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氨基、酰胺基或亚氨基;G+为无机或有机阳离子;J为中性路易斯碱;和(J-H)+为布朗斯台德酸(Broensted acid)。
上述式中的Q1、Q2、Q3和Q4优选为卤素原子、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甲硅烷基、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甲硅烷氧基、带有C2-20烃基的氨基、带有C2-20烃基的酰胺基或带有C2-20烃基的亚氨基;更优选为卤素原子、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或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基;进一步优选为含有一个或多个氟原子的C1-20氟化烃基;和特别优选为含有一个或多个氟原子的C6-20氟化芳基。
上述硼化合物(1)的实例为三(五氟苯基)硼烷、三(2,3,5,6-四氟苯基)硼烷、三(2,3,4,5-四氟苯基)硼烷、三(3,4,5-三氟苯基)硼烷、三(2,3,4-三氟苯基)硼烷和苯基双(五氟苯基)硼烷。其中,最优选的是三(五氟苯基)硼烷。
上述硼化合物(2)中的无机阳离子G+的实例为二茂铁阳离子、具有烷基的二茂铁阳离子和银阳离子。其中有机阳离子G+的实例为碳鎓阳离子,例如三苯甲基阳离子。其中,G+优选为碳鎓阳离子,和特别优选为三苯甲基阳离子。
在上述硼化合物(2)中的(BQ1Q2Q3Q4)-的实例为四(五氟苯基)硼酸根、四(2,3,5,6-四氟苯基)硼酸根、四(2,3,4,5-四氟苯基)硼酸根、四(3,4,5-三氟苯基)硼酸根、四(2,3,4-三氟苯基)硼酸根、苯基三(五氟苯基)硼酸根和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根。
上述硼化合物(2)的实例为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锂、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钠、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钾、四(五氟苯基)硼酸银、四(五氟苯基)硼酸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1,1′-二甲基二茂铁、四(五氟苯基)硼酸四丁基磷鎓、四(五氟苯基)硼酸四苯基磷鎓、四(五氟苯基)硼酸四甲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甲基硫鎓、四(五氟苯基)硼酸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和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其中,最优选的是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
在上述硼化合物(3)中的(J-H)+的实例为三烷基铵、N,N-二烷基苯铵、二烷基铵和三芳基磷鎓。其中(BQ1Q2Q3Q4)-的实例与上述的那些相同。
上述硼化合物(3)的实例为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乙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2,4,6-三甲基苯铵、四(3,5-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异丙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二环己基铵、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磷鎓、四(五氟苯基)硼酸三(甲基苯基)磷鎓和四(五氟苯基)硼酸三(二甲基苯基)磷鎓。其中,最优选的是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或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
硼化合物优选为上述硼化合物(2)或(3),和特别优选为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碳鎓、四(五氟苯基)硼酸三(正丁基)铵或四(五氟苯基)硼酸N,N-二甲基苯铵。
本发明聚合物的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制。其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1,000到10,000,000,更优选2,000到5,000.000,和最优选4,000到3,000,000。
本发明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没有特别限制。其优选为1.0到100,更优选1.0到50,和最优选1.0到20。
本发明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或熔点优选为-20℃或更高,更优选20℃或更高,和最优选50℃或更高。
在本发明中,使(i)上述过渡金属化合物,(ii)上述有机铝化合物和/或硼化合物,(iii)由式(3)表示的化合物,和(iv)上述烯烃彼此接触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当通过使过渡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接触形成聚合催化剂时,有机铝化合物优选为上述环状铝氧烷、线性铝氧烷或其组合,以便形成具有高活性的聚合催化剂。当通过使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和硼化合物彼此接触形成聚合催化剂时,有机铝化合物优选为由上述第一个式E1 dAlZ3-d表示的有机铝化合物,以便形成具有高活性的聚合催化剂。
有机铝化合物以每一摩尔过渡金属化合物,通常0.1到10,000摩尔份,和优选5到2,000摩尔份的量使用。量小于0.1摩尔份可能导致聚合催化剂活性不足。量大于10,000摩尔份可能因为例如向有机铝化合物链转移而导致产生具有过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或者可能产生具有过低活性的聚合催化剂。硼化合物以每一摩尔过渡金属化合物,通常0.01到100摩尔份,和优选0.5到10摩尔份的量使用。量小于0.01摩尔份可能导致聚合催化剂活性不足。从经济观点来看,大于100摩尔份的量不是优选的。
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和硼化合物均可以以其溶液的形式使用。溶液的溶剂的实例为二氯甲烷、氯仿、甲苯、戊烷、己烷和庚烷。其中,优选的是二氯甲烷、氯仿或甲苯。
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具有通常0.01到500μmol/L,优选0.05到100μmol/L,和更优选0.05到50μmol/L的浓度。根据溶液中所含的铝原子的量,有机铝化合物的溶液具有通常0.01到10,000μmol/L,优选0.1到5,000μmol/L,和更优选0.1到2.000μmol/L的浓度。硼化合物的溶液具有通常0.01到500μmol/L,优选0.05到200μmol/L,和更优选0.05到100μmol/L的浓度。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具有低于0.01μmol/L的浓度时,当根据溶液中所含的铝原子的量,有机铝化合物的溶液具有低于0.01μmol/L的浓度时,或当硼化合物的溶液具有低于0.01μmol/L的浓度时,需要大量溶剂来制备溶液,这从经济观点来看不是优选的。当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具有高于500μmol/L的浓度时,当根据溶液中所含的铝原子的量,有机铝化合物的溶液具有高于10,000μmol/L的浓度时,或当硼化合物的溶液具有高于500μmol/L的浓度时,过渡金属化合物、有机铝化合物或硼化合物可能不能充分溶于溶剂中,并因此该化合物可能沉积在溶液中。
本发明中的聚合催化剂可以与包括无机或有机化合物颗粒的载体或支持体结合。无机化合物的实例为硅胶和氧化铝,而有机化合物的实例为含苯乙烯单元的聚合物。
聚合方法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制。其实例为气相聚合法、本体聚合法、使用合适聚合溶剂的溶液聚合法和使用合适聚合溶剂的悬浮聚合法,它们是间歇聚合法或连续聚合法。聚合溶剂为不使聚合催化剂钝化的溶剂。溶剂的实例为烃溶剂,例如苯、甲苯、戊烷、己烷、庚烷和环己烷;和卤化溶剂,例如二氯甲烷和氯仿。
聚合温度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制,并且通常为-100到250℃,和优选-50到200℃。聚合温度低于-100℃可能导致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不足。聚合温度高于250℃可能导致产生具有过低分子量的聚合物,或者可能由于发生例如异构化反应的副反应而导致不能产生含有由式(1)表示的单元的聚合物。
为了调节产生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使用例如氢气的链转移剂。
聚合时间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制,并且通常为1分钟到72小时。聚合时间短于1分钟可能导致产生的聚合物产量不足。从经济观点来看,聚合时间长于72小时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聚合物可以与各种添加剂结合使用,该添加剂例如耐候稳定剂、润滑剂、颜料、染料、抗静电剂、抗氧剂、防雾剂、防锈剂、表面活性剂和导电剂。本发明的聚合物也可以与本领域中已知的聚合物结合使用,该聚合物例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α-烯烃共聚物弹性体和聚丙烯。
本发明的聚合物可以按照挤塑法或注塑法加以模塑。这些方法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挤塑法的实例为(1)吹胀模塑法,包括步骤(1-1)经由圆形口模挤出熔融树脂,由此形成挤压制品,(1-2)将该挤压制品吹塑成圆柱形薄膜或片材,和(1-3)复卷该薄膜或片材,(2)T型口模模塑法,包括步骤(2-1)经由线形口模挤出熔融树脂,由此形成薄膜或片材,和(2-2)复卷该薄膜或片材,和(3)压延模塑法。
实施例
本发明参考以下实施例加以解释,所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考例1
式(3)代表的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的制备
往100ml双颈烧瓶中加入6.5g由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公司制造的咪唑,然后再加入50ml由上述公司制造的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和5.78ml由Al drich化学公司制造的1,6-庚二烯-4-醇。将所得混合物冷却到0℃。往该混合物中加入6.5g由Tokyo Chemical Industry公司制造的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氯,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往其中加入过量的水,从而终止反应。用己烷萃取反应混合物中所含的产物,所得有机萃取物用Nacalai Tesque Inc.公司生产的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的己烷溶液经真空蒸馏得到2.88g(收率30%)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透明无色油。
参考例2
式(3)代表的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的制备
往50ml-Schlenk管中加入1.35g由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公司制造的咪唑,然后再加入10ml由上述公司制造的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和1.2ml由Aldrich化学公司制造的1,6-庚二烯-4-醇。将所得混合物冷却到0℃。往该混合物中加入1.93ml由Tokyo Chemical Industry公司制造的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氯,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85小时。然后往其中加入过量的水,从而终止反应。用己烷萃取反应混合物中所含的产物,所得有机萃取物用Nacalai Tesque Inc.公司生产的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的己烷溶液在93℃ 21mmHg条件下进行真空蒸馏,从而得到1.1g(收率46%)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透明无色油。
参考例3
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二氯化铁[过渡金属化合物]
下面实施例中所用的标题铁配合物按下述方法制备,即按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Vol.121,pages 8728-8740(1999),authored by George J.P.Britovesk,Michael Bruce,VernonC。Gibson,BrianS。Kimberley,PeterJ.Maddox,Sergio Mastroianni,Stuart J.McTavish,Carl Redshaw,Gregory A.Solan,Staffan Stroemberg,AndrewJ.P.White,和David J.Williams中公开的方法制备。下面实施例中所用的其它配合物也是按该方法制备的。
(1)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的制备
往25ml-Schlenk管中加入325mg Aldrich化学公司制造的2,6-二乙酰基吡啶。再往其中加入5ml Kanto Chemical公司制造的无水乙醇、0.62ml Tokyo Chemical Industry公司制造的2-甲基-6-异丙基苯胺和几滴Kanto Chemical公司制造的乙酸。将所得混合物加热回流24小时,然后蒸出混合物中所含的溶剂。所得混合物用甲醇重结晶,由此得到298mg(收率35%)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黄色粉末。
(2)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二氯化铁的制备
往25ml-Schlenk管中加入100mg上述(1)中制备的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再往其中加入2.5ml Kanto化学公司制造的不含稳定剂的无水四氢呋喃和30mg Aldrich化学公司制造的无水氯化铁(II)(珠状)。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2小时。蒸出反应混合物中所含的溶剂,所得固体物先用二乙醚后用己烷洗涤,由此得到104mg 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二氯化铁兰色粉末。
实施例1
往25ml-Schlenk管中加入7.3mg 2,6-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二氯化钴(过渡金属化合物)。再往其中依次加入1.2ml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有机铝化合物)的甲苯溶液,该甲苯溶液的铝含量为6.6%重量,商品名为MMAO-3A,Tosoh-finechem公司制造,和0.16ml Tokyo化学公司制造的1,6-庚二烯(式(3)代表的化合物)。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进行聚合反应5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到过量的盐酸与甲醇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出的白色粉末用甲醇洗涤,由此得到102mg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1,6-庚二烯的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很难溶于四氢呋喃中,但在室温下溶于氯仿中。该均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0,000,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为100%反式,没有立体有规性,在-100℃~250℃范围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2℃。结果示于表1。
根据13C-NMR法,使用由JEOL LTD制造的设备LA-500在以下条件下测量上面提到的数均分子量(Mn)和反式的比例;和通过将由13C-NMR法得到的13C-NMR谱的23到50ppm范围内的信号分配给线性烃基结构和包含在由式(1)表示的单元中的5元烃基结构证实由式(1)表示的上述单元的存在:
-测量溶剂为氯仿-d1
-测量温度为室温;
-试样浓度为50mg试样/0.5mL溶液;
-对照材料为氯仿-d1(77ppm)。
使用由JEOL LTD制造的设备LA-500,根据包括以下步骤的13C-NMR法测量上述立体有规性:
(1)在氯仿-d1中制备浓度优选为286mg/mL的聚合物溶液;
(2)测量溶液的13C-NMR谱;
(3)分别得到谱中46.2到46.6ppm中存在的峰面积(A1),和其中46.9到47.3ppm中存在的峰面积(A2),条件是赋予氯仿-d1的峰出现在77ppm;和
(4)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立体有规性,
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100A1/(A1+A2)
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100A2/(A1+A2)。
上面提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按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用SeikoInstruments & Electronics Ltd.公司制造的设备SSC-5200在下列条件下测定的:
-以10℃/分钟的速率从25℃加热到135℃,并在135℃保持5分钟;然后
-以20℃/分钟的速率从135℃冷却到-60℃,并在-60℃保持5分钟;然后
-在以10℃分钟的速率从-60℃加热到150℃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0.16ml 1,6-庚二烯改变为322mg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从而得到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的定量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或四氢呋喃,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中。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该均聚物具有100%的反式构型,并且没有立体有规性。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往25ml-Schlenk管中加入7.3mg 2,6-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二氯化铁(过渡金属化合物)。再往其中依次加入0.92ml纯化甲苯、0.28ml MMAO(有机铝化合物)的甲苯溶液,该甲苯溶液的铝含量为6.6%重量,商品名为MMAO-3A,Tosoh-finechem公司制造,和0.16ml Tokyo化学公司制造的1,6-庚二烯(式(3)代表的化合物)。所得混合物在室温下进行聚合反应5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到过量的盐酸与甲醇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出的白色粉末用甲醇洗涤,由此得到72mg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1,6-庚二烯的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或四氢呋喃,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中。该均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3,000;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70%为顺式;有37%的赤型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过渡金属化合物变为6.0mg 2,6-双{1-(2,6-二甲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二氯化铁,由此得到90mg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1,6-庚二烯的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或四氢呋喃,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中。该均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6,000;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95%为顺式;并且没有立体有规性。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过渡金属化合物变为6.9mg二氯[2,6-双{1-(2,6-二氯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由此得到112mg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1,6-庚二烯的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或四氢呋喃,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中。该均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4,000;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95%为顺式;没有立体有规性;在-100℃~250℃范围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4℃;熔点为133℃。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过渡金属化合物变为6.6mg二氯[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由此得到82mg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1,6-庚二烯的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或四氢呋喃,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中。该均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8,000;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90%为顺式;并且有34%的赤型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1)过渡金属化合物变为6.0mg二氯[2,6-双{1-(2,6-二甲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2)纯化甲苯的量由0.92ml变为0.32ml,以及(3)0.16ml 1,6-庚二烯变为292mg 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式(3)代表的化合物),由此得到287mg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4-(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的均聚物(白色粉末)。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该均聚物100%为顺式,而且没有立体有规性。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1)过渡金属化合物变为6.0mg二氯[2,6-双{1-(2,6-二甲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和(2)0.16ml 1,6-庚二烯变为322mg 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式(3)代表的化合物),由此得到322mg(定量)具有式(1)所示单元的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的均聚物。
该均聚物在室温下不溶于氯仿或四氢呋喃,但在130℃溶于1,1,2,2-四氯乙烷中。从其A7与A8之间的相对构型的观点看,该均聚物100%为顺式,而且没有立体有规性。结果示于表2。
表1
实施例     1     2
聚合条件-单体类型 1,6-庚二烯 TIP-Hex(注1)
结果-溶解性--四氢呋喃--氯仿--四氯乙烷-Mn-反式(%)-立体有规性-Tg(℃) 几乎不溶溶-10,000100无3.2 不溶不溶溶-100无-
注1:
“TIP-Hex”代表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
Figure A20081008109400571
注2:
“Fe cpx-1”代表二氯[2,6-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
“Fe cpx-2”代表二氯[2,6-双{1-(2,6-二甲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
“Fe cpx-3”代表二氯[2,6-双{1-(2,6-二氯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
“Fe cpx-4”代表二氯[2,6-双{1-(2-甲基-6-异丙基苯基亚氨基)乙基}吡啶-κN]合铁。
注3:
“Hex”代表1,6-庚二烯。
“TIP-Hex”’代表4-(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1,6-庚二烯。

Claims (12)

1.一种包含由以下式(1)表示的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021
其中A1、A2、A3、A4、A5、A6、A7、A8、A9、A10、A11和A12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腈基、烷基、芳烷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A3与A4、A5与A6或A11与A12彼此可以键合成环;m为0或1;和n为1到2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式(1)所示的单元包含由以下式(2)表示的单元,其A7和A8之间的相对构型为反式:
Figure A20081008109400022
其中式(2)中包含的所有符号与式(1)中定义的那些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为具有大于25摩尔%对(映)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由式(1)表示的单元总量为100摩尔%。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为具有大于25摩尔%叠同双全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由式(1)表示的单元总量为100摩尔%。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为具有大于25摩尔%一种对(映)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由式(1)表示的单元总量为100摩尔%。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该聚合物为具有大于25摩尔%叠同双间同立构三单元组的聚合物,由式(1)表示的单元总量为100摩尔%。
7.一种制备具有由以下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聚合由以下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
Figure A20081008109400032
其中A1、A2、A3、A4、A5、A6、A7、A8、A9、A10、A11和A12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羟基、腈基、烷基、芳烷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A3与A4、A5与A6或A11与A12彼此可以键合成环;Z为-(CH2)n-1-(CA9A10)mH的基团;式(3)的右上方所示的两条波形线表示它们构型的变化;和m为0或1;和n为1到20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在通过使过渡金属化合物与有机铝化合物和/或硼化合物接触形成的聚合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聚合。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为由以下式[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041
其中M2为元素周期表10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3和R4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或芳氧基;R5和R6彼此独立地为具有1到30个碳原子的烃基;R7和R8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或具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烃基,并且R7和R8彼此可以键合成环。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为由以下式[I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042
其中M2、R3、R4、R7和R8与以上式[I]中定义的那些相同;R9和R10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R11和R12彼此独立地为具有7到20个碳原子的芳基;R13和R14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为由以下式[III]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051
其中M2、R3、R4、R7和R8与以上式[I]中定义的那些相同;R15、R16、R17和R18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具有6个碳原子的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R19和R20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制备聚合物的方法,其中过渡金属化合物为由以下式[IV]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08109400052
其中M3为元素周期表第8到11族的过渡金属原子;R3和R4与以上式[I]中定义的那些相同;R21到R27彼此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烷基、芳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烷氧基、芳烷氧基、芳氧基、氨基、酰胺基、酰亚胺基或烃硫基,R21到R27中任何两个或多个可以彼此键合成环。
CN200810081094.4A 2007-02-28 2008-02-26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12552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8392 2007-02-28
JP2007048392 2007-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5211A true CN101255211A (zh) 2008-09-03

Family

ID=3974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094.4A Pending CN101255211A (zh) 2007-02-28 2008-02-26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43715B2 (zh)
JP (1) JP5207770B2 (zh)
CN (1) CN101255211A (zh)
DE (1) DE1020080110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0322A (zh) * 2010-03-30 2011-11-23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新颖的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06002249T5 (de) 2005-08-26 2008-07-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Homopolymer und Copolym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DE102008011035A1 (de) * 2007-02-28 2008-09-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Dienpolym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20080214754A1 (en) * 2007-02-28 2008-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21288A1 (en) * 2007-02-28 2008-09-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14756A1 (en) * 2007-02-28 2008-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Cyclic olefin-diene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21287A1 (en) * 2007-02-28 2008-09-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964691B2 (en) * 2007-02-28 2011-06-2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Olefin-diene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956145B2 (en) * 2007-02-28 2011-06-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09038031A1 (en) * 2007-09-18 2009-03-26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Block copolymer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TW200951150A (en) * 2008-02-29 2009-12-16 Sumitomo Chemical Co Diene polymer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82076B2 (ja) * 1988-10-31 1997-11-26 日本合成ゴム株式会社 不飽和性ランダム共重合体
TW316266B (zh) * 1993-07-30 1997-09-21 Commw Scient Ind Res Org
US5571850A (en) 1993-07-30 1996-11-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queous dispersions containing cyclopolymer dispersants
US5557018A (en) * 1994-09-27 1996-09-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artially flourinated polymers and process therefor
CA2211108C (en) 1995-01-24 2001-05-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lpha.-olefins and olefin polymers and processes therefor
JP3526956B2 (ja) 1995-03-13 2004-05-17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活性ポリケトンの製造方法
WO1997045464A1 (en) * 1996-05-28 1997-12-0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artially fluorinated polymers
JPH10195128A (ja) * 1997-01-16 1998-07-28 Mitsui Chem Inc オレフィ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WO1999005189A1 (en) 1997-07-23 1999-02-04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merization of olefins
US6175047B1 (en) 1997-12-26 2001-01-16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Ruthenium metathesis catalys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lefin reaction product by metathesis reaction using the same
JP2001029794A (ja) 1999-07-19 2001-02-06 Takasago Internatl Corp ルテニウムメタセシス触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メタセシス反応によるオレフィン反応生成物を製造する方法
AU1772701A (en) * 1999-11-19 2001-05-30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dienes
JP2002363263A (ja) 2001-06-08 2002-12-18 Nippon Zeon Co Ltd 開環共重合体、開環共重合体水素化物、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成物
US6992130B2 (en) 2002-07-23 2006-01-31 Kuraray Co., Ltd. Polyvinyl acetal and its use
JP2006193708A (ja) 2004-12-15 2006-07-27 Kaneka Corp フルオレン骨格含有(メタ)アクリル系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84790A (ja) * 2005-08-26 2007-04-05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ジエンの閉環重合
JP4887962B2 (ja) * 2005-08-26 2012-02-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エチレンとの閉環共重合
DE112006002249T5 (de) 2005-08-26 2008-07-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Homopolymer und Copolym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JP2007131683A (ja) * 2005-11-08 2007-05-31 Univ Of Fukui 優れた熱的特性と光学的特性を有する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系重合体及びそのためのモノマー
JPWO2007142244A1 (ja) * 2006-06-07 2009-10-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新規なポリフルオロジエ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新規な含フッ素重合体
US20080214754A1 (en) 2007-02-28 2008-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964691B2 (en) * 2007-02-28 2011-06-2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Olefin-diene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21287A1 (en) * 2007-02-28 2008-09-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14756A1 (en) 2007-02-28 2008-09-0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Cyclic olefin-diene co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80221288A1 (en) 2007-02-28 2008-09-11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DE102008011035A1 (de) * 2007-02-28 2008-09-1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Dienpolym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7956145B2 (en) 2007-02-28 2011-06-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ene polym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200951150A (en) * 2008-02-29 2009-12-16 Sumitomo Chemical Co Diene polymer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0322A (zh) * 2010-03-30 2011-11-23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新颖的聚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8011039A1 (de) 2008-11-13
JP5207770B2 (ja) 2013-06-12
US20080221286A1 (en) 2008-09-11
US7943715B2 (en) 2011-05-17
JP2008239975A (ja) 200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5211A (zh)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255214B (zh) 二烯聚合物和制备该二烯聚合物的方法
CN101255210A (zh) 二烯聚合物和制备该二烯聚合物的方法
CN101255213A (zh) 二烯烃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5221A (zh) 烯烃-二烯烃共聚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255209A (zh) 二烯聚合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19469B (zh) 二烯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5220A (zh) 环状烯烃-二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DE19931873A1 (de) Katalysatorsystem zur Olefinpolymerisation
EP3031831A1 (en) Supported hybrid catalyst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olefin-based polymer using same
CN109053937B (zh) 一种烷基取代吡啶胺铁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248103A (zh) 均聚物和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5212A (zh) 二烯聚合物和制备该二烯聚合物的方法
WO2017159226A1 (ja) オリゴマー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触媒
DE10140203A1 (de) Katalysatoren für die Olefinpolymerisation
CN112409520B (zh) 采用均相稀土催化剂制备聚丁二烯及其催化剂
WO2009038031A1 (en) Block copolymer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