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8394B -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8394B
CN101248394B CN2006800307526A CN200680030752A CN101248394B CN 101248394 B CN101248394 B CN 101248394B CN 2006800307526 A CN2006800307526 A CN 2006800307526A CN 200680030752 A CN200680030752 A CN 200680030752A CN 101248394 B CN101248394 B CN 101248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eve
toner
master batch
particle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07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8394A (zh
Inventor
石山慎吾
青柳伸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8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8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8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8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17Separation; Classify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03G9/0806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where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oner components takes pl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所述方法制造在图像特性、画质、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和调色剂消耗量方面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该方法能够高效且高产率地制造调色剂母粒,所述筛装置可连续过筛而不会堵塞筛眼。本发明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筛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实施上述工序时,设筛上存在的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为Y(个/cm2)、筛的筛眼为M(μm)、形成筛的线材的直径为r(μm)时,满足Y≤{1/(M2+r2+2Mr)}×108×0.6;一种筛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颗粒的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因过筛工序中的振动而相对于静止状态发生变化;一种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实质上不受张力;以及使用所述筛装置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能够高效且高产率地制造在图像特性、画质和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等方面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以及可连续过筛而不会堵塞筛眼的筛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电子照相法形成可见图像时,通常,首先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调色剂使该静电潜像显影后将其转印到转印纸等上,并利用热等对其进行定影。对于此时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来说,通常以在利用所谓熔融混炼粉碎法所得到的调色剂母粒的表面上附着有为了赋予其流动性等各种性能而使用的外添剂的形态来使用,所述熔融混炼粉碎法是指,在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中根据需要干式混合带电控制剂、防粘剂、磁性体等后,用挤出机等进行熔融混炼,然后进行粉碎、分级。 
近年,高画质成为复印机、打印机等应具备的性能,为了实现该性能,所述调色剂母粒必须满足体积平均粒径为4μm~8μm左右且粒度分布窄的条件。但是,上述的熔融混炼粉碎法中,难以控制调色剂母粒的粒径,并且要得到体积平均粒径为4μm~8μm左右的调色剂母粒时,存在必然会产生大量所需粒径以下的微粉并且难以在分级工序中将其分离的问题。 
作为改善熔融混炼粉碎法中上述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下述方法等:(a)悬浮聚合法,其中,将聚合性单体、聚合引发剂、着色剂等在水系介质中悬浮分散后,使其聚合来制造调色剂母粒;(b)乳液聚合凝聚法,其中,在含有聚合引发剂、乳化剂等的水性介质中对聚合性单体进行乳化,并在搅拌下使聚合性单体聚合,在如此得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的分散液 中添加着色剂等,然后使上述聚合物一次颗粒凝聚、熟化,从而制造调色剂母粒;(c)溶解悬浮法,其中,预先将聚合物、着色剂等溶解分散在溶剂中,将该溶解分散液(调色剂成分的溶解分散液)分散到水系介质中,对其进行加热或减压以除去溶剂,由此制造调色剂母粒。 
根据这样的湿式法,能够得到粒径小且粒度分布较窄的调色剂母粒。但是,仅采用这些方法时,在控制调色剂母粒的形状和使粒径更均匀方面尚不充分。 
另外,近年的复印机、打印机等在进一步要求高度的图像特性、画质的同时,还需要一种对构成成像装置的部件在划伤和磨耗等方面没有不良影响的调色剂。因此,需要更精确地控制调色剂粒径,特别重要的是粗粒(大粒径)调色剂要少。 
与利用熔融混炼粉碎法制造的调色剂母粒相比,利用湿式法制造调色剂母粒时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的粗粒的含有率的确小,但是,湿式法依然不能充分消除粗粒。据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利用湿式法制造调色剂母粒的情况中,在调色剂分散在水系介质中的状态下,调色剂母粒彼此在凝聚、聚合时或者溶解时向容器内的附着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因此,以往采用了下述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对调色剂母粒进行干燥,使外添剂附着在调色剂母粒表面上后,过筛除去调色剂母粒中的粗粒。但是,仅利用这样的外添后的干式过筛工序时,由于容易引起筛的堵塞而导致产率差,并且效率也低,另外,由于外添前的调色剂母粒的阶段中存在粗粒,从而存在促进外添时的凝聚的问题。 
另一方面,利用湿式法制造调色剂母粒时,有时制造工序中包括过滤工序,该过滤工序的目的是除去悬浮稳定剂、乳化剂、杂质、副产物或者小粒径微粒等,目前通常不包括为了除去比调色剂母粒大的粗粒的工序。 
因此,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了除去该调色剂母粒中的粗粒的工序。但是,这些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技术存在下述问题:连续供给调色剂分散液时,筛的筛眼被粗大颗粒堵住,而在粗粒去除工序中,调色剂分散液 发生由筛溢出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4~6记载了消除该粗大颗粒堵塞筛眼的技术。但是,利用这些技术虽然能连续排出对筛的筛眼来说是非常大的颗粒,但是,粒径与筛眼直径相近的颗粒或者与筛眼直径相当的颗粒堵住了筛的筛眼,以致不能连续过筛。 
因此,也开发了专利文献7所述那样的过筛方法,其中反向供给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而不会发生筛眼堵塞,但是由于该方法导致了调色剂母粒的滞留等,所以其不是生产上的方法。 
如上所述,现在尚不清楚如何有效地从基于湿式法所得到的调色剂中除去粗大颗粒,以得到在图像特性、画质、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等方面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也不存在实现该目的的筛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49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7200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96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9879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24599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19315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3377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其课题是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所述制造方法能够高产率且高效地通过湿式法制造调色剂母粒,从而制造出在图像特性、画质、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和调色剂消耗量方面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所述筛装置能够连续进行过筛而不会堵塞筛眼。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包括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的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中,通过用特定的方法使分散在水中的状态下的调色剂母粒通过筛,能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在于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筛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实施上述工序时,设筛上存在的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为Y(个/cm2)、筛的筛眼为M(μm)、形成筛的线材的直径为r(μm)时,满足下式(1): 
Y≤{1/(M2+r2+2Mr)}×108×0.6(1)。 
另外,本发明在于一种筛装置,其是配置有筛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筛,通过颗粒的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因过筛工序中的振动而相对于静止状态发生变化。 
另外,本发明在于一种筛装置,其是配置有筛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实质上不受张力。 
另外,本发明在于一种筛装置,其是配置有筛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主要由杨氏模量为100GPa以下的材质构成,与该筛的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面积(S1)相比,将存在于固定部内的筛平面展开时的面积(S2)更大。 
另外,本发明还在于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使用上述的筛装置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方法以及可实现这种制造方法的筛装置,所述方法连续地筛出在图像特性、画质、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和调色剂消耗量等方面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从而高产率、高效地制造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另外,由于能够连续运转而不堵塞筛眼,所以能够利用小型的筛得到较大的处理能力,设备成本少,并可延长筛的寿命,因此可以较低地抑制运行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对分散液中所含有的调色剂母粒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是用湿式法制备的调色剂母粒。所谓湿式法是指调色剂母粒的制造工序中使用水等分散介质等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下述方法等:(a)悬浮聚合法,其中,将聚合性单体、聚合引发剂、着色剂等在水系介质中悬浮分散后,使其聚合来制造调色剂母粒;(b)乳液聚合凝聚法,其中,在含有聚合引发剂、乳化剂等的水性介质中对聚合性单体进行乳化,并在搅拌下使聚合性单体聚合,在如此得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的分散液中添加着色剂等,然后使上述聚合物一次颗粒凝聚、熟化,从而制造调色剂母粒;(c)溶解悬浮法,其中,将预先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有聚合物、着色剂等的溶解分散液(调色剂成分的溶解分散液)分散到水系介质中,对其进行加热或减压以除去溶剂,由此制造分散在水系介质中的调色剂母粒。 
下面,首先就所有的湿式法所共通的事项对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如下构成:调色剂母粒含有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并根据需要含有蜡、带电控制剂和其他添加剂等,根据需要对该调色剂母粒外添固体微粒,从而构成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作为本发明中所用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适用于调色剂的各种公知的粘合剂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离子键树脂、有机硅树脂、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苯酚树脂、酮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还可以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作为用于本发明而特别优选的树脂,可以举出苯乙烯类树脂。 
作为苯乙烯类树脂,可以举出聚苯乙烯、聚氯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苯酯共聚物等)、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 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共聚物等)、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共聚物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丙烯酸共聚物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苯乙烯-α-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含有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还可以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还可以使用部分或全部的上述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被α-氯丙烯酸、α-溴丙烯酸等取代单羧酸类;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单丁酯等不饱和二羧酸类;以这些的酸酐或这些的半酯等取代所得到的物质。 
其中,优选选自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粘合剂树脂。特别更优选选自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具有酸基的粘合剂树脂,因为从提高与定影助剂的亲和性-分散性,制成调色剂后调色剂的定影性、耐久性方面考虑,其是优异的,并且这些会提高调色剂的带电稳定性(特别是负带电性)。此外,对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中的酯基没有限定,可以举出甲基酯、乙基酯、丁基酯、辛基酯、苯基酯等。 
用差示扫描量热计(以下简称为“DSC”)测定的上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简称为“Tg”)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并且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Tg大于80℃时,有时所得到的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变差,有时在制成全色调色剂的情况下调色剂得不到透明性。另外,Tg小于40℃时,有时调色剂的保存稳定性、防粘连性等变差。本发明中,Tg是如下求得的值: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岛津制作所生产的DTA-40)在升温速度为10℃/分钟的条件下测定,在所测定的曲线的转变(拐点)起始部引出切线,两个切线的交点所示的温度值为所述Tg。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的凝胶渗透色谱(以下简称为“GPC”)中的峰值分子量之中,优选至少一个存在于3000以上、更优选存在于1万以上、进一步优选存在于3万以上,且优选存在于10万以下、更优选存在于7万以下、进一步优选存在于6万以下。峰值分子量小于3000时,定影性虽然好,但是存在容易发生热沾污,可使用温度范围变窄的倾向。另外,峰值分子量大于10万时,存在低温领域的定影性变差,定影下限温度升高的倾向。本发明中,GPC测定中,以四氢呋喃为溶剂,过滤溶剂不溶成分,仅对可溶部分进行测定,并且分子量是经标准聚苯乙烯校准的值。 
对本发明中所用的着色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用作调色剂的着色剂的各种无机系和有机系的染料、颜料等。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例如铁粉、铜粉等金属粉,氧化铁红等金属氧化物,炉黑、灯黑等以炭黑为代表的碳类等无机系颜料;联苯胺黄、联苯胺橙等偶氮系,喹啉黄、酸性绿、碱性蓝等染料用沉淀剂得到的沉淀物,若丹明、品红、孔雀石绿等染料用鞣酸、磷钼酸等得到的沉淀物等酸性染料或碱性染料,羟基蒽醌类的金属盐等染料,酞菁蓝、磺酸酞菁铜等酞菁系,喹吖啶酮红、喹吖啶酮紫等喹吖啶酮系,二噁烷系等有机系颜料;苯胺黑、偶氮染料、萘醌染料、靛蓝染料、苯胺黑染料、酞菁染料、聚甲炔染料、二芳甲烷染料和三芳甲烷染料等合成染料等,还可以合用这些中的2种以上。 
作为全色调色剂中使用的着色剂,黄色用着色剂可以举出偶氮系颜 料(不溶性单偶氮系、不溶性二偶氮系、缩合偶氮系等)、多环式颜料(异吲哚啉系、异吲哚啉酮系、靛蒽醌系、喹酞酮系等)等,品红色用着色剂可以举出偶氮系颜料(偶氮色淀系、不溶性单偶氮系、不溶性二偶氮系、缩合偶氮系等)、多环式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萘嵌苯颜料等)等,青色用着色剂可以举出酞菁颜料、靛蒽醌系颜料等。着色剂的组合根据色相等适当选择即可,但是作为黄色着色剂,优选为选自C.I.颜料黄74、C.I.颜料黄93和C.I.颜料黄155中的至少一种,作为品红色着色剂,优选为选自C.I.颜料红238、C.I.颜料红269、C.I.颜料红57:1、C.I.颜料红48:2和C.I.颜料红122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青色着色剂,优选为选自C.I.颜料蓝15和C.I.颜料蓝15:3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黑色着色剂,优选炉法炭黑。 
上述着色剂的含量比例如下,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粘合剂树脂,上述着色剂优选为1~20重量份,更优选为2~15重量份,特别优选为3~10重量份。合用2种以上的着色剂的情况下,优选总量在上述范围。 
另外,上述着色剂可以具有磁性,作为磁性着色剂,可以举出在复印机等使用环境温度0~60℃附近表现出亚铁磁性或铁磁性的强磁性物质,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例如,磁铁矿(Fe3O4)、磁赤铁矿(γ-Fe2O3)、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的中间体或混合物、MxFe3-xO4(式中,M为Mg、Mn、Fe、Co、Ni、Cu、Zn、Cd等)尖晶石铁氧体、BaO·6Fe2O3、SrO·6Fe2O3等六角晶铁氧体、Y3Fe5O12、Sm3Fe5O12等石榴石型氧化物、CrO2等金红石型氧化物或者Cr、Mn、Fe、Co、Ni等金属或这些的强磁性合金等中在0~60℃附近表现出磁性的物质。其中,优选磁铁矿、磁赤铁矿、或者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的中间体。其具有非磁性调色剂的特性,并且为了防止飞散和进行带电控制等而添加的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上述粘合剂树脂,其添加量为0.5~10重量份,优选为0.5~8重量份,更优选为1~5重量份。另外,作为磁性调色剂使用的情况下,相对丁100重量份上述粘合剂树脂,其添加量优选为20重量份~150重量份。 
本发明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可以含有蜡。通过含有蜡,有时能提高低温定影性、耐高温沾污性、耐成膜性等,所以优选含有蜡。 
对于上述蜡,只要是通常用于调色剂用途的蜡,则没有限制,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低分子量聚乙烯、低分子量聚丙烯、共聚聚乙烯等烯烃类蜡;固体石蜡;具有烷基的硅蜡;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廿醇等长链脂肪族醇;二十二酸二十二烷基酯、褐煤酸酯、硬脂酸硬脂酯等具有长链脂肪族基的酯系蜡;二硬脂基酮等具有长链烷基的酮类;加氢蓖麻油、巴西棕榈蜡等植物系蜡;甘油、季戊四醇等多元醇与长链脂肪酸得到的酯类或部分酯类;油酸酰胺、硬脂酸酰胺等高级脂肪酸酰胺;低分子量聚酯等。作为本发明优选的蜡,可以从酯系蜡、固体石蜡、低分子量聚丙烯、共聚聚乙烯等烯烃类蜡和具有烷基的硅酮蜡中选择使用。另外,蜡优选在50~100℃具有至少一个DSC测定的吸热峰。 
含有蜡的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调色剂,其含量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且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下。 
本发明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蜡的分散粒径以体积平均粒径计,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0.3μm以上,且优选为3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下。平均粒径小于0.1μm时,有时对调色剂防粘性的改良效果不充分,另外,平均粒径大于3μm时,容易在调色剂的表面露出,有时带电性和耐热性会降低。此外,蜡的平均粒径除了可以通过将调色剂薄片化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进行确认之外,还可以通过用不溶解蜡的有机溶剂等将调色剂的粘合剂树脂溶解,然后计算测量溶液中的蜡的粒径的方法等来确认蜡的平均粒径。 
本发明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还可以含有带电控制剂,以提供带电量和带电稳定性。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化合物,例如,作为正电荷性带电控制剂,可以举出苯胺黑系染料、季铵盐、三氨基三苯甲烷系化合物、咪唑系化合物、多元胺树脂等。作为负电荷性带电控制剂,可以举出含有Cr、Co、Al、Fe、B等原子的偶氮络合物染料和烷基水杨酸络合物、杯芳烃化合物等。全色调色剂中,为了避免调色剂的色调障碍,带电控制剂必须选择无色或淡色的色调。基于用途,上述之中,作为正电荷性带电控制剂,优选季铵盐、咪唑系化合物,作 为负电荷性带电控制剂,优选含有Cr、Co、Al、Fe、B等原子的烷基水杨酸络合物、杯芳烃化合物。另外,还可以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带电控制剂的添加量优选在0.01~5重量份的范围。 
另外,本发明中,调色剂中还可以含有用于对调色剂的粘合性、凝聚性、流动性、带电性、表面电阻等进行改质的公知的各种内添剂,例如硅油、硅树脂清漆等。 
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由(a)悬浮聚合法、(b)乳液聚合凝聚法、(c)溶解悬浮法等湿式法等得到的调色剂母粒。方法(a)、(b)、(c)中,采用(b)乳液聚合凝聚法的情况下,由于经过了凝聚工序,所以容易产生粗粒,因而利用湿式法的调色剂母粒的制造法中特别优选通过(b)乳液聚合凝聚法得到母粒,因为其可以明显地发挥本发明的过筛效果。 
下面,按(a)、(c)、(b)的顺序分别就湿式法中的(a)悬浮聚合法、(b)乳液聚合凝聚法、(c)溶解悬浮法对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利用(a)悬浮聚合法制造本发明的调色剂母粒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现有公知的方法进行。即,通常将构成粘合剂树脂的聚合性单体、悬浮聚合分散剂、聚合引发剂、着色剂和根据需要添加的带电控制剂、蜡等其他成分用溶解机(ディスパ一ザ一)等分散机在水系介质中以适当的粒径悬浮分散后,使该聚合性单体聚合,得到调色剂母粒。聚合的温度优选为30~200℃,更优选为60~100℃,聚合时的压力状态可以是加压下、常压下或减压下的任一种。另外,聚合时间优选为1~15小时,更优选为3~10小时。 
作为构成基于悬浮聚合法的调色剂母粒的粘合剂树脂,可以使用上述的苯乙烯类树脂,作为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与后述的乳液聚合凝聚法中所用的聚合性单体同样的聚合性单体。 
作为悬浮聚合分散剂,使用公知的磷酸钙、滑石、膨润土、硅酸、硅藻土、硫酸钡、氢氧化铝、硫酸钙、碳酸钡、碳酸镁、碳酸钙等对于 水系介质是难溶性或不溶性的无机粉末等。相对于100重量份水系介质,其添加量优选为0.5~5重量份,更优选为1~3重量份。悬浮聚合分散剂的量会影响到所制造的树脂的粒度分布,加大量时,粒径会变小。 
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公知的聚合引发剂等,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辛酰、过氧化癸酰、过氧化月桂酰、过氧化间甲苯酰等过氧化物。相对于聚合性单体,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优选为0.5~10重量份。 
利用(c)溶解悬浮法制造本发明中的调色剂母粒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现有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即,通常在能溶解粘合剂树脂的溶解溶剂中溶解或分散粘合剂树脂和着色剂、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带电控制剂、防粘剂、磁性体等,将该溶液与对粘合剂树脂的溶解性低的液体混合,由此使颗粒析出,得到调色剂母粒。 
下面,对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利用乳液聚合凝聚法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乳液聚合凝聚法制造调色剂母粒的情况下,通常包括乳液聚合工序、混合工序、凝聚工序和熟化工序,并且有时各工序可以重复进行。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由下述制造方法制造,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凝聚工序、熟化工序和筛分工序,所述凝聚工序中将至少由乳液聚合法得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分散液和着色剂颗粒分散液混合,使分散液中的颗粒凝聚,形成颗粒凝聚体;接着是所述熟化工序,使该颗粒凝聚体在分散液中加热熔合,形成调色剂微粒;接着是所述筛分工序,在分散液的状态下对该调色剂微粒进行过筛。 
即,本发明的调色剂母粒优选是至少将乳液聚合法得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分散液和着色剂颗粒分散液混合后使分散液中的颗粒凝聚、加热熔合而得到的调色剂母粒。具体地说,优选在经乳液聚合得到的含有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的分散液中混合着色剂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带电控制剂、蜡等,使该分散液中的一次颗粒凝聚、熟化,形成体积平均粒径为3~8μm左右的颗粒凝聚体,其后,对所得到的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清洗、干燥。 
使用上述的树脂作为乳液聚合凝聚法中所用的构成聚合物一次颗粒的粘合剂树脂。作为聚合性单体,优选使用具有极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即优选使用具有布朗斯台德酸性基团的单体(以下简称为“酸性单体”)或具有布朗斯台德碱性基团的单体(以下简称为“碱性单体”)。另外,还优选合用既不具有布朗斯台德酸性基团也不具有布朗斯台德碱性基团的单体(以下简称为“其他单体”)作为原料单体。此时,各单体可以分别进行添加,也可以预先将2个以上的单体混合,然后同时添加。另外,聚合性单体可以直接添加,也可以预先与水或乳化剂等混合,制成乳化液后进行添加。 
对酸性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肉桂酸等具有羧基的单体;磺化苯乙烯等具有磺酸基的单体;乙烯基苯磺酰胺等具有磺酰胺基的单体等。另外,对碱性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氨基苯乙烯等具有氨基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含有含氮杂环的单体;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等具有氨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酸性单体、碱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另外这些还可以与反离子一同以盐的形式存在。其中,优选使用酸性单体,并特别优选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 
相对于100重量份构成作为粘合剂树脂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的全部单体,具有上述极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的总量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且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 
对其他单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乙基己酯等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N-丙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丙基丙烯酰胺、N,N-二丁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酸酰胺类等。这些其他单体可 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特别优选苯乙烯。 
另外,使用交联树脂作为构成聚合物一次颗粒的粘合剂树脂的情况下,使用具有自由基聚合性的多官能性单体作为与上述聚合性单体一同使用的交联剂,所述多官能性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二乙烯基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等。另外,还可以使用侧基具有反应性基团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醛等。其中,优选自由基聚合性的二官能性单体,特别优选二乙烯基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这些多官能性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使用交联树脂作为构成聚合物一次颗粒的粘合剂树脂的情况下,多官能性单体在构成树脂的全部聚合性单体中所占的混合比例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上,且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因为这样可改善定影性、耐高温沾污性、防粘连性等,所以是优选的。 
作为乳液聚合中使用的乳化剂,可以使用公知的乳化剂,并可以合用选自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乳化剂。 
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十二烷基氯化铵、十二烷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氯化吡啶鎓、十二烷基溴化吡啶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作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硬脂酸钠、十二酸钠等脂肪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基硫酸钠等。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十六烷基醚、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醚、单癸酰基蔗糖等。 
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性单体,乳化剂的用量通常为0.1~10重量 份,另外,这些乳化剂中还可以合用1种或2种以上例如部分或完全皂化的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类、羟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类等作为保护胶体。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例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钾等过硫酸盐类;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月桂酰等有机过氧化物类;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等偶氮系化合物类等物质的1种或2种以上,通常,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性单体,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为0.1~3重量份。另外,这些聚合引发剂中还可以合用1种或2种以上还原剂例如抗坏血酸、酒石酸、柠檬酸等还原性有机化合物类;硫代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亚硫酸氢钠等还原性无机化合物类等制成氧化还原系引发剂。其中,作为引发剂,优选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类、偶氮系化合物类。 
另外,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性单体,可以使用1~10重量份的量的诸如磷酸钙、磷酸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1种或2种以上的悬浮稳定剂。上述聚合引发剂和悬浮稳定剂均可以在添加聚合性单体前、添加聚合性单体的同时、添加聚合性单体后的任何时期添加到聚合系中,根据需要还可以组合这些添加方法。 
乳液聚合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公知的链转移剂。对链转移剂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例如叔十二烷基硫醇、2-巯基乙醇、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四氯化碳、三氯溴甲烷等。链转移剂可以单独使用或合用2种以上,优选在相对于全部聚合性单体为5质量%以下的范围使用。 
另外,反应体系中还可适当添加pH调整剂、聚合度调节剂、消泡剂等。 
乳液聚合中,将上述的聚合性单体类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预定时间,其中聚合温度通常为50~120℃,优选为60~100℃,进一步优选为70~90℃,聚合时的压力状态可以是加压下、常压下或减压下的任一种。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通常为0.02μm以上,优选为0.0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μm以上,且通常为3μm以下,优选为1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下。粒径小于0.02μm 时,有时凝聚工序中难以控制凝聚速度,粒径大于3μm时,经凝聚得到的调色剂的粒径容易变大,有时难以得到目的大小的粒径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合用以不同于乳液聚合的聚合方法得到的树脂作为聚合物一次颗粒。对于这种树脂来说,使用体积平均粒径通常为0.02μm以上、优选为0.0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μm以上且通常为3μm以下、优选为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μm以下的树脂。 
对乳液聚合凝聚法中混合着色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将聚合物一次颗粒的分散液与着色剂颗粒的分散液混合,制成混合分散液后,使其凝聚,形成颗粒凝聚体。着色剂特别优选以在乳化剂的存在下乳化在水中的状态使用,并且着色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1~3μm。 
对乳液聚合凝聚法中混合蜡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预先将蜡在水中乳化分散成体积平均粒径为0.01~2.0μm、更优选为0.01~0.5μm,在乳液聚合时添加上述乳化分散得到的蜡乳液,或者在凝聚工序中添加上述乳化分散得到的蜡乳液。为了在调色剂中以适当的分散粒径分散蜡,优选在乳液聚合时添加蜡作为种子。通过添加蜡作为种子,蜡在调色剂中分散得细微且均匀,从而能够抑制调色剂的带电性和耐热性变差。 
乳液聚合凝聚法中,当调色剂中含有带电控制剂的情况下,对使调色剂含有带电控制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通过下述方法进行混合:乳液聚合时将带电控制剂与单体等一同添加;在凝聚工序中将带电控制剂与聚合物一次颗粒和着色剂等一同添加;使聚合物一次颗粒和着色剂等凝聚,达到大致适宜用作调色剂的粒径后,添加带电控制剂等。这些之中,特别优选使用乳化剂将带电控制剂在水中乳化分散,在凝聚工序中添加该乳化分散液。这种情况下,带电控制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1~3μm。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散液中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着色剂分散颗粒、蜡分散颗粒、带电控制剂分散颗粒等的体积平均粒径是使用MicrotracUPA(日机装社生产)进行测定的。 
乳液聚合凝聚法中的凝聚工序中,上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着色剂颗粒、根据需要使用的带电控制剂、蜡等混合成分同时或者逐次进行混 合,从组成的均匀性和粒径的均匀性方面考虑,优选预先制作各成分的分散液即聚合物一次颗粒分散液、着色剂颗粒分散液、根据需要使用的带电控制剂分散液、蜡微粒分散液,将这些分散液混合,得到混合分散液。 
上述的凝聚处理通常包括在搅拌槽内进行加热的方法;在搅拌槽内加入电解质的方法;组合这些方法的方法等。搅拌下使一次颗粒凝聚,以得到大致接近调色剂大小的颗粒凝聚体的情况下,由于颗粒之间的凝聚力和搅拌形成的剪切力的平衡,颗粒凝聚体的粒径得到了控制,并且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入电解质来增大凝聚力。 
添加电解质进行凝聚的情况下,对添加的电解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有机盐或无机盐。具体地说,可以举出NaCl、KCl、LiCl、Na2SO4、K2SO4、Li2SO4、MgCl2、CaCl2、MgSO4、CaSO4、ZnSO4、A12(SO4)3、Fe2(SO4)3、CH3COONa、C6H5SO3Na等。 
上述电解质的添加量因电解质的种类、调色剂母粒的目的粒径等而有所不同,相对于100重量份混合分散液的固形成分,其添加量通常为0.05~25重量份,优选为0.1~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10重量份。添加量小于0.05重量份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如下问题等:凝聚反应进行缓慢,凝聚反应后仍残留有1μm以下的微粉,所得到的颗粒凝聚体的平均粒径未达到目的粒径。添加量大于25重量份的情况下,凝聚迅速,难以控制粒径,有时产生所得到的凝聚颗粒中含有粗粉、不定形物的问题等。加入电解质进行凝聚时的凝聚温度没有限定,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30~60℃。 
对不使用电解质仅通过加热进行凝聚时的凝聚温度没有特别限定,设聚合物一次颗粒的Tg为Tg1时,优选该温度在(Tg1-20℃)~Tg1的温度范围,特别优选在(Tg1-10℃)~(Tg1-5℃)的范围。 
凝聚所需时间可根据装置形状和处理规模来进行最佳化,为了使调色剂颗粒的粒径达到目的粒径,优选在上述预定的温度保持至少30分钟以上。达到预定温度的升温过程可以以恒定速度升温,也可以阶段性地升温。 
本发明中,形成调色剂母粒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的凝聚处理 后的颗粒凝聚体表面包覆(附着或固粘)树脂微粒。通过用树脂微粒包覆颗粒凝聚体表面,有时能够提高带电性和耐热性。该树脂微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0.02~3μm,更优选为0.05~1.5μm。作为树脂微粒,可以使用将与上述聚合物一次颗粒中所用的单体同样的单体聚合所得到的树脂等,其中,优选在原料中含有多官能性单体的交联树脂,并且,优选该树脂的Tg高于聚合物一次颗粒的Tg,优选其具有比聚合物一次颗粒的Tg高5℃以上的Tg。 
该树脂微粒通常以利用乳化剂分散在水或以水为主体的液体中的分散液的形式来使用,在凝聚处理后加入上述的带电控制剂的情况下,优选在将带电控制剂加入含有颗粒凝聚体的分散液后加入树脂微粒。 
在乳液聚合凝聚法中,为了增加由凝聚得到的颗粒凝聚体的稳定性,优选加入熟化步骤以促使凝聚颗粒间发生融合。熟化步骤的温度优选为构成一次颗粒的粘合剂树脂的Tg以上,更优选为比该Tg高5℃以上的温度,且优选为比该Tg高80℃以下的温度,更优选为比该Tg高50℃以下的温度。另外,该熟化步骤需要的时间因所需调色剂的形状而不同,但是,在达到构成一次颗粒的粘合剂树脂的Tg以上的温度之后,优选保持0.1~10小时,特别优选保持1~6小时。 
另外,在乳液聚合凝聚法中,在上述凝聚步骤之后优选加入乳化剂或提高凝聚液的pH值,并且优选在熟化步骤之前或熟化步骤中的一个阶段加入乳化剂或提高凝聚液的pH值。作为这里使用的乳化剂,可以从能够用于生产聚合物一次颗粒的上述乳化剂中选择一种以上来使用,特别优选使用与生产聚合物一次颗粒时使用的乳化剂相同的乳化剂。在加入乳化剂的情况中,其添加量不受特别限定,但是,相对于混合分散液中100重量份固体组分,该添加量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份以上,且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1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通过在凝聚步骤之后和完成熟化步骤之前的期间加入乳化剂或提高凝聚液的pH值,有时可防止在凝聚步骤中凝聚的颗粒凝聚体彼此出现凝聚、可防止在熟化步骤之后的调色剂母粒中形成粗颗粒。 
通过这样的加热处理,凝聚体中的一次颗粒彼此相互融合而一体化,作为凝聚体的调色剂颗粒的形状接近球形。熟化步骤之前的颗粒凝聚体被认为是一次颗粒通过静电或物理凝聚而形成的集合体,但是在熟化步骤之后,构成颗粒凝聚体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相互融合,可以使颗粒的形状接近球形。若采用这样的熟化步骤,可以通过控制例如熟化步骤的温度和时间,根据特定的目的生产具有各种形状的调色剂,例如作为一次颗粒凝聚而成的形状的葡萄型、发生了融合的土豆型和进一步发生了融合的球状等。 
通过在上述的颗粒的表面上进一步形成以聚合物为主成分的外层,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可以制成胶囊化的调色剂母粒,形成外层时,优选以0.01~0.5μm的厚度形成。胶囊化调色剂颗粒中的上述外层聚合物的Tg优选为70~110℃,并且优选比构成上述凝聚(熟化)体颗粒的聚合物的Tg高。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对如此生成的调色剂母粒进行筛分的工序,具体地说,其特征在于,该筛分工序具有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 
进而,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筛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实施上述工序的情况下,设筛上存在的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为Y(个/cm2)、筛的筛眼为M(μm)、形成筛的线材的直径为r(μm)时,满足下式(1)。 
Y≤{1/(M2+r2+2Mr)}×108×0.6          (1) 
上述式(1)中的右边表示设筛的筛眼为M(μm)、形成筛的线材的直径为r(μm)时筛上每单位面积的开口数(个/cm2)的百分之六十的值。并且,筛上存在的具有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Y(个/cm2)小于右边时,就可以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连续过筛而不会出现堵塞。理论上,全部的筛眼被堵住时即Y等于{1/(M2+r2+2Mr)}×108时,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不再由筛通过,而是从筛上溢出。但是,在筛的筛眼在某种程度上堵塞的阶段,分散液的供给量超过由筛通过的排出量,所以在实际上堵塞60%左右时就会发生溢出。严格地说,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的供给量、供给速度、供给方法不同时,导致溢出的筛眼堵塞比例会不同,但在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从生产效率方面考虑,筛眼堵塞的上限值为60%左右。所以,优选该值为50%以下,更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该值越小越理想,但是,从工业上的观点考虑,下限为0.01%。本发明是在满足上述式(1)的条件下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技术方案,能够连续地进行过筛,而没有从筛上溢出的现象。 
所以,制造调色剂母粒后,通过对该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能够高产率且高效地制造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另外,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对于将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中所使用的筛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抑制具有与筛眼径接近的粒径的颗粒或者与筛眼径相当的颗粒堵塞筛眼,优选过筛时,对筛施加特定的振动,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使筛眼开口形状发生变化,将堵塞的颗粒从筛的表面排出,或者在过筛时,对筛施加特定的振动,使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从筛的中心向外侧移动。特别优选此时的移动是螺旋状的移动。 
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用如下1、2或3的配置有筛的筛装置。 
1.一种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筛来说,通过颗粒的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因过筛工序中的振动而相对于静止状态发生变化。 
2.一种筛装置,其特征在于,筛实质上不受张力。 
3.一种筛装置,其特征在于,筛主要由杨氏模量为100GPa以下的材质构成,与该筛的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面积(S1)相比,将存在于固定部内的筛平面展开时的面积(S2)更大。 
下面按照1~3的顺序对能够抑制筛眼堵塞的上述本发明的筛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1.中的筛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颗粒的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在筛分操作中相对于静止状态发生变化。筛眼堵塞是指颗粒进入被轻微固定的筛眼开口部,该颗粒不能脱落的状态,根据上述1.的筛装置,由于 筛分操作中筛的筛眼开口形状相对于静止状态发生变化,所以引起筛眼堵塞的颗粒会脱落或者浮到筛面上,因而能够连续运转。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使堵住筛眼的颗粒浮到筛面上。 
作为筛分操作中使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方法,可以举出利用温度等改变材质的性质的方法或是通过振动筛来使其变形的方法等。对于材质的性质随温度等变化的物质,可以使用弹性模量可变的材料(例如,日本特开平7-097526号公报中记载的物质)等。另外,作为通过振动筛来使其变形的方法,可以进行适当设置,以使振动能够诱发筛的形状变化。 
2.中的筛装置是筛实质上不受张力的筛装置。通常,筛装置中,固定时一边调整张力,一边编入筛网,并使筛网的张力均匀而没有张力不均(例如,日本特开平5-06894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0-343038号公报),但上述2.中的筛装置的特征在于,与此相反地不施加张力。施加张力时,筛眼均匀,提高了筛分能力,但是筛的筛眼的开口部(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不会变化,所以容易发生筛眼堵塞。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截然不同,没有对筛施加张力,而是进行了宽松设置,由此使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可变,能够抑制筛眼堵塞的发生。另外其还具有防止筛破损的效果。 
3.中的筛装置的特征在于,筛由主要材质是杨氏模量为100GPa以下的材质构成,与该筛的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面积(以下简称为“S1”)相比,将存在于固定部内的筛平面展开时的面积(以下简称为“S2”)更大。S2比S1大的情况下,与2.中的筛装置同样,能够改变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从而能够抑制筛眼堵塞的发生。S2优选在1.000001倍~5倍的范围大于S1,特别优选在1.00001倍~3倍的范围大于S1。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筛在进行过筛时能够不降低筛分能力,且筛彼此的重合不会变大。 
另外,根据3.中的筛装置,通过使用以杨氏模量为100GPa以下的材质为主要材质所构成的筛,能够改变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另一方面,杨氏模量大于100GPa时,即使满足S1<S2的关系,也不能有效地改变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有时会诱发堵塞。 
另外,优选在静止状态下提起上述筛但不施加筛自重以上的张力时, 该筛的固定部水平方向与提起的筛所成的角度大于0度,特别优选为0.1度以上,更优选为0.5度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度以上。上限值优选为60度以下,更优选为50度以下。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筛在进行过筛时能够不降低筛分能力,且筛彼此的重合不会变大。 
另外,在静止状态下提起上述筛但不施加张力时,从该筛的顶点向该筛的固定部水平方向引垂线时的最大高度(以下简称为“最大松驰高度”)优选为筛的最长径的1/1000以上,更优选为筛的最长径的1/500以上,特别优选为筛的最长径的1/100以上。另外,对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为筛的最长径以下,更优选为筛的最长径的1/2以下。 
本发明中使用湿式筛。本发明中的湿式筛是指使可以通过使分散液通过筛来筛分可通过的颗粒和不可通过的颗粒的筛。本发明中对构成分散液的液体没有限定,可以是水、有机液体、这些的混合液或者悬浮液等任一液体,优选在调色剂母粒的过滤前直接使用以如上所述的湿式法生成的调色剂母粒的水系分散液。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振动下使用筛,但对使其振动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除了机械振动之外,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来施加振动。通过如此在使用时进行振动,能提高筛分效率,同时能够抑制筛眼的堵塞,所以是优选的。另外,由于能够得到更明显的上述效果,其中特别优选进行机械振动。 
本发明中,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时,优选使其从筛的中心向外侧以螺旋状移动。即,优选对筛施加振动以使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能够如上述那样移动。优选螺旋以分散液在筛上的停留时间最长的方式旋绕。 
另外,本发明中,优选过筛工序中对筛施加振动,在筛上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另外,筛的材质优选在过筛工序中能够在受到振动时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的材质。通过所述动态起伏的波纹,筛的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发生变化,使堵住筛眼的颗粒浮到筛面上,进而能够将其除去。 
另外,所述振动是利用偏心配重的旋转引发的,其在得到更明显的上述筛分效果方面是优选的。另外,从容易得到具有上述螺旋状移动的 性质的振动的方面出发,其也是优选的。下面将对筛施加这种振动的方式简称作“偏心配重方式”。 
偏心配重方式优选筛的振动通过使筛的中心轴与旋转轴所共有的马达的旋转得到,并且通过固定在旋转轴上的至少两个偏心配重所得到,所述偏心配重固定时其重心与旋转轴错开。 
作为使用偏心配重方式使筛振动的装置,可以举出例如晃荣产业社生产的佐藤式振动筛机(Satou Type Vibrating Screen Machine)、垂直排出型振动筛机、带有破碎机构的振动筛机、高振动型振动筛机等。 
偏心配重方式中,优选使用2个偏心配重,并且2个偏心配重在旋转轴上固定以使“连接第1配重在旋转轴上的固定点与第1配重的重心的直线”和“连接第2配重在旋转轴上的固定点与第2配重的重心的直线”所形成的扭转角(以下简称为“相位角”)在特定的范围。另外,2个偏心配重优选相对于旋转轴分别固定在垂直面上。 
相位角为5°以上,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并且为30°以下,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筛操作中的相位角小于5°时,存在作为筛分对象的调色剂母粒从筛的中心向外周方向呈直线形移动(曲率半径大)的趋势,所以有时原本应该是筛下的产品的母颗粒与粗粒一起被排出到筛分机外,造成产率损失,筛分效率降低。另外,相位角大于30°时,存在作为筛分对象的调色剂母粒从筛的外周向中心方向移动(曲率半径过小或者没有曲率半径)的趋势,所以有时粗粒未被排出到筛分机外,而堵塞筛眼,筛分效率降低。相位角在上述范围时,作为筛分对象的调色剂母粒趋向于在筛面上从中心向外周产生螺旋运动,所以能够进行均匀且精度高的筛分,同时不易引起筛眼堵塞。 
对于筛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由正交网眼状、斜交网眼状、蛇行网眼状、龟甲状等网眼构成的筛或是无纺布那样的构成三维间隙的形态的筛,此外,只要是如多孔质材料或中空丝那样的具有粗粒实质上无法通过的筛功能的材料,则均可以使用。其中,使用由网眼构成的筛(以下简称为“网眼筛”)时,筛分效率好,所以是优选的。 
对筛主体的外形也没有特别限定,对于网眼筛来说,考虑到筛分效 率优选圆形。另外,筛分操作可以单段进行,也可以多段进行。存在大量粗粒的情况下,优选设置多级筛眼不同的筛。 
本发明中,对筛的筛眼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1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筛的筛眼过小时,有时由于产率变差而导致难以高效地得到所期望的粒径的调色剂,另外还存在容易堵塞筛眼的趋势。另外,筛的筛眼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筛的筛眼过大时,存在粗粒飞入筛的下侧的几率增加,难以高效除去粗粒的趋势,有时产品的品质上不理想。此处,所谓筛的筛眼是指构成网眼的材质间的间隙距离。 
本发明中,对筛的材质没有限定,可以举出聚酯、聚丙烯、聚酰胺、丙烯酸树脂等树脂;棉布等天然纤维;不锈钢等金属等。其中,由于长时间使用也可维持对弯曲的耐久性,所以优选耐酸性的树脂性筛,特别优选聚酯树脂制造的筛。 
另外,以杨氏模量表示时,优选主要由杨氏模量的上限值为100GPa以下的材质构成的筛,上限值特别优选为50GPa,进一步优选为10GPa。另外,下限值为0GPa以上,特别优选为3.0GPa以上。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对弯曲的耐久性以及通过振动使筛的筛眼的开口部形状变化时的变化率的平衡方面等特别优异。 
另外,筛通过编织线状物构成的情况下,所述线状物的线径的下限值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上,上限值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进一步优选为70μm。另外,筛不是通过编织线状物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筛的厚度在上述范围。杨氏模量和/或线径等包含在上述范围时,容易在筛上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容易通过振动改变对弯曲的耐久性以及筛的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即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筛装置中,为了使设置在其中的筛不向下垂,优选用支持该筛的筛(以下简称为“支持筛”)进行支持。作为该支持筛,只要具有该筛不垂下的程度的强度即可,为了防止筛的破损,进行均匀的筛分,优选用不影响筛分的形状即筛眼比筛的筛眼大的支持筛来支持。优选以 市售的振动筛机的筛作为上述支持筛,在其上设置上述筛。由于上述支持筛的存在,能够更有效地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另外,还可以使用主要由杨氏模量大于100GPa的材质构成的筛或使用较厚的树脂的冲孔板(punching plate)的筛作为支持筛。其中,优选使用主要由杨氏模量大于100GPa的材质构成的筛作为支持筛。 
用于该筛分工序的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优选含有预定量的乳化剂或悬浮稳定剂,相对于全部分散液,其含量优选为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乳化剂或悬浮稳定剂的含量过少时,筛分工序中的调色剂母粒趋于发生凝聚,促使筛眼堵塞,所以是不优选的。对乳化剂或悬浮稳定剂的含量的上限没有限定,但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下。 
调色剂母粒相对于全部用于该筛分工序的分散液的浓度的下限值优选为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上限值优选为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0质量%以下。分散液中的调色剂母粒的浓度在上述范围时,存在能够高效进行筛分而不会堵塞筛眼的趋势,所以是优选的。 
如此以分散状态被筛分的调色剂母粒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粒径为2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下,特别优选为0.05%以下。最优选完全不存在粒径为25μm以上的粗粉,但从工业上的观点考虑,其下限值为0.001%。更优选粒径为1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下。最优选完全不存在粒径15μm以上的粗粉,但从工业上的观点考虑,其下限值为0.0001%。这意味着粗粒少于一定量,根据本发明,能够制造出粗粒少的调色剂母粒,所以连续显影时的调色剂的消耗量少,画质稳定。另外,还不会出现白斑-白条-调色剂飞散等图像缺陷。 
如上所述,通过将利用湿式法生成的调色剂母粒在分散状态进行筛分,能够有效除去粗粒。特别是与后述的将外添工序后得到的调色剂用干式筛、气流分级机等装置进行筛分-分级的方法相比较时,通过预先对调色剂母粒在分散状态下进行筛分,能够减少不符合标准的调色剂的量,同时能够防止清洗时过滤器的筛眼堵塞等。另外,预先在分散状态下对 调色剂母粒进行筛分的话,对于以弱凝聚力凝聚的调色剂母粒,能够使其在悬浮液中破碎。通过使筛振动,能更明显地发挥这种效果。另外,若将凝聚的调色剂母粒在干燥后进行破碎,则需要用于破碎工序的设备,导致制造效率下降,并且有时还会使目的调色剂母粒也破碎掉,而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仅除去所需以外的粗粒,不会发生上述的现象。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可以经历对由湿式法得到的调色剂母粒进行清洗的清洗工序。可以将在(a)悬浮聚合法、(b)乳液聚合凝聚法、(c)溶解悬浮法等的最终工序中浸泡调色剂的水换成纯度更高的水作为清洗中使用的液体,仅通过这种操作即可进行清洗工序,但也可用酸性或碱性的液体或这些的水溶液进行清洗。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例如硝酸、盐酸、硫酸等无机酸或柠檬酸等有机酸。另外,该清洗不仅可以常温进行,也可加热进行,还可以组合使用这些方法。通过经历这样的清洗工序,能够降低、除去悬浮稳定剂、乳化剂、溶剂、未反应的残留单体、小于所需的小粒径调色剂等,所以是优选的。该清洗工序中,优选重复下述操作:通过对将进行清洗的液体进行例如过滤、倾滗等,将调色剂母粒浓缩或制成湿饼状,然后在其中加入新的用于清洗的液体,将调色剂母粒再次分散。另外,清洗后的调色剂母粒优选以湿饼状回收,这对于接下来进行的干燥工序中的处理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上述清洗工序可以在对分散液过筛的工序前进行,也可以在其后进行,并优选在其后进行。在对分散液过筛的工序即除去粗粒的工序前进行清洗的情况下,有时会在清洗时堵住滤材的滤孔。另外,悬浮稳定剂和乳化剂的含量会因清洗而降低,所以有时会促进调色剂母粒的凝聚。 
如此经清洗、干燥得到的调色剂母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3~15μm、更优选为5~10μm。 
对于调色剂母粒的形状,使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2000测定的50%圆度优选为0.90以上,更优选为0.9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94以上。50%圆度小于0.90的情况下,外添剂的附着情况不好而导致带电 性差,所以有时会引起图像浓度的降低。另外,该50%圆度优选为0.98以下。50%圆度大于0.98时,有时会导致清洁性不良。 
另外,优选利用DSC法测定的调色剂母粒的Tg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并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Tg在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调色剂的保存性、定影性变好,所以是优选的。在此,由于与其他的成分的热量变化例如蜡的熔融峰重合而不能明确判断调色剂母粒的Tg的情况下,调色剂母粒的Tg是指制成除去这样的其他成分后的状态的调色剂时的Tg。 
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为了控制流动性和显影性,可以在调色剂母粒表面添加固体微粒等公知的外添剂。 
对于用作本发明中使用的外添剂的固体微粒,可以从各种无机或有机微粒中适当选择使用。作为无机微粒,可以使用碳化硅、碳化硼、碳化钛、碳化锆、碳化铪、碳化钒、碳化钽、碳化铌、碳化钨、碳化铬、碳化钼、碳化钙等各种碳化物;氮化硼、氮化钛、氮化锆、氮化硅等各种氮化物;硼化锆等各种硼化物;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铜、氧化铝、氧化铈、二氧化硅、胶态二氧化硅等各种氧化物;钛酸钙、钛酸镁、钛酸锶、钛酸钡等各种钛氧化合物;磷酸钙等磷酸化合物;二硫化钼等硫化物;氟化镁、氟化碳等氟化物;硬脂酸铝、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等各种金属皂;滑石;水滑石;滑石;膨润土;各种炭黑和导电性炭黑;磁铁矿;铁氧体等。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使用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等微粒。另外,固体微粒可以使用表面经硅烷偶合剂、钛酸酯系偶合剂、硅油、改性硅油、硅树脂清漆、氟类硅烷偶合剂、氟类硅油、具有氨基或季铵碱基的偶合剂等处理剂实施了疏水化等表面处理的上述的无机或有机微粒,并且该处理剂可以合用2种以上。 
这些固体微粒中,特别适合使用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锌、各种炭黑和导电性炭黑等,特别优选的是经疏水化的二氧化硅。 
另外,还可以合用2种以上不同的上述固体微粒,并可以合用经表面处理的固体微粒和未经表面处理的固体微粒,也可以合用经不同表面 处理的固体微粒,还可以适当组合使用带正电性固体微粒和带负电性固体微粒。此外,还可以将上述的带电控制剂用作外添剂。 
固体微粒的平均一次粒径通常为1nm以上,优选为5nm以上,更优选为10nm以上,并且通常为500nm以下,优选为100nm以下,更优选为50nm以下。另外,在上述粒径范围中还可以合用不同粒径的固体微粒。固体微粒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求得,也可以根据用BET法求出的比表面积进行换算。 
相对于100重量份调色剂母粒,固体微粒的添加量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上,并且优选为6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重量份以下。添加量不足上述范围的情况下,用作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时,有时会发生流动性变差,调色剂消耗不良等现象,另一方面,添加量大于上述范围时,有时因成膜而产生画质不良或白斑。 
本发明中,对在上述调色剂母粒的表面添加外添剂时的装置和混合条件没有限制。作为外添工序中使用的上述混合机,可以举出例如,亨舍尔混合机、超级混合机、诺塔混合器、V型混合机、双锥混合机、鼓型混合机等。其中优选亨舍尔混合机、超级混合机等高速搅拌型混合机。 
另外,作为外添方法,可以使用能够施加压缩剪切应力的装置(以下称作“压缩剪切处理装置”)或能够使调色剂母粒表面熔融或软化的装置(以下称作“颗粒表面熔融处理装置”)等进行固粘处理。通过将这样的固粘处理与上述混合、干燥工序合用,固体微粒被牢固地添加吸附在调色剂母粒表面上,而不会伴随有调色剂母粒的实质性粉碎,所以能够制造出在高温保存下的防粘连性得到提高且即使在连续印刷时也不易发生向复印机/打印机部件的熔合的调色剂。 
上述压缩剪切处理装置通常如下构成:具有由进行相对运动时保持间隔的切头面与切头面、切头面与壁面、或者壁面与壁面构成的狭窄间隙部,强制性地使待处理颗粒通过该间隙部,由此对颗粒表面施加压缩应力和剪切应力,而没有对其进行实质性粉碎。作为这样的装置,可以举出例如Hosokawa Micron社生产的Mechanofusion装置等。另外,上述 颗粒表面熔融处理装置通常如下构成:利用热风气流等,能够瞬间将母体微粒和外添微粒的混合物加热到母体微粒开始熔融的温度以上,以使外添微粒固粘在母体微粒上。作为这样的装置,可以举出例如日本Pneumatic社生产的Surfusing System等。 
可以对添加外添剂后的调色剂进行干式分级操作,并且调色剂的分级可以采用可适用的公知的方法。 
如此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Dv)优选为3μm以上,更优选为4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并且该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9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μm以下。体积平均粒径大于9μm时,有时不适合高解析度的成像,体积平均粒径小于3μm时,则存在难以处理粉体的趋势。 
另外,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粗粒少,且粒度分布窄,颗粒个体间的带电性趋于均匀,其作为用于实现高画质和高速化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是优选的。具体地说,优选用体积平均粒径(Dv)除以个数平均粒径(Dn)得到的值(Dv/Dn)为1.0~1.25、更优选为1.0~1.20、进一步优选为1.0~1.1,越接近1.0就越优选。此外,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粒径是使用精密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库尔特粒度仪Multisizer II(贝克曼库尔特社生产)测定的。 
另外,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2000(Sysmex社生产)测定的粒径为0.6~2.12μm颗粒的含有率为全部调色剂颗粒数的15个数%以下,更优选为10个数%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数%以下。这意味着微粉少于一定的量,微粉少的情况下,调色剂的流动性提高,并且带电性趋于均匀。最优选完全不存在该微粉,但这在实际的制造上是困难的,除去这些微粉的工序还需要设备,所以通常该微粉为0.5个数%以上,优选为1.0个数%以上。 
另外,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优选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粒径为2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下,特别优选为0.05%以下。最优选实 质上不存在粒径为25μm以上的粗粉。还优选粒径为1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为2%以下,更优选为1%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下。最优选实质上不存在粒径为15μm以上的粗粉。这意味着粗粉少于一定的量,根据本发明,能够制造出粗粉少的调色剂,所以连续显影时的调色剂的消耗量少,能够稳定画质。 
另外,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形状优选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2000测定的50%圆度为0.90以上,更优选为0.9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94以上。50%圆度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有时因外添剂的不良附着情况导致带电性变差,进而引起图像浓度的下降。另外,该50%圆度优选为0.99以下,更优选为0.98以下。50%圆度大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清洁性不良。 
另外,本发明中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THF可溶分的GPC(凝胶渗透色谱)中的峰值分子量之中,优选至少一个为3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00以上,且优选为200000以下,更优选为15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00以下。峰值分子量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非磁性单成分显影方式中难以获得机械耐久性,峰值分子量大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低温定影性和定影强度变差,制成全色调色剂时的透明性下降,所以不优选。 
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可以用于下述任意的显影剂,例如共存有作为用于利用磁力将调色剂运送到静电潜像部的载体的铁氧体、磁铁矿等磁粉的磁性双组分显影剂;在调色剂中含有这些磁粉的磁性单组分显影剂;或显影剂中没有使用磁粉的非磁性单组分显影剂,但是,为了更显著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特别优选将本发明的调色剂制成非磁性显影剂使用。另外,由于调色剂中存在的粗粒极少,所以以本发明得到的调色剂适合用作调色剂与构成成像装置的部件的接触机会多的成像方法中使用的调色剂,所述成像方法是利用例如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式、接触显影方式的成像方法。 
另外,以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可以适宜地用于黑色调色剂、彩色调色剂、全色调色剂中的任意调色剂。 
此外,制成上述磁性双组分显影剂使用的情况下,作为与调色剂混合形成显影剂的载体,除了公知的铁粉系、铁氧体系、磁铁矿系载体等磁性物质外,还可以使用表面涂布有树脂的这些磁性物质或磁性树脂载体。作为包覆载体的树脂,可以利用通常已知的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树脂、硅酮类树脂、改性硅酮类树脂、氟类树脂等,但并不限于这些。对载体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具有10~200μm的平均粒径。优选相对于每1重量份的调色剂使用5~100重量份的上述载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能够利用湿式法有效地制造调色剂母粒,并且得到的调色剂母粒中存在的粗粒极少,所以能够制造出在图像特性、画质和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方面优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下面以非磁性单组分显影为例对本发明的成像装置、成像方法进行说明。用于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由选自调色剂供给辊、层厚控制部件、显影辊、调色剂搅拌部件等中的部件和本发明的热定影用调色剂等构成。另外,本发明中的成像装置可以使用墨盒式。 
进行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时,通常,通过层厚控制部件来控制显影辊上的显影剂的层厚,此时,通过显影剂与层厚控制部件发生接触摩擦使显影剂带电。此外,层厚控制部件可以是挤压显影辊的部件,也可以是不与其接触的部件,但优选其是挤压显影辊的部件,因为这样能够对显影剂有效充电。另外,本发明的显影辊可以用于不与感光体接触的显影方式,也可以用于与感光体接触的显影方式,但优选用于与感光体接触的显影方式,因为这样能够提高显影效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图像特性和画质良好,复印5000页以上、特别是10000页以上时,显著表现出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优异效果。另外,具有本发明的热定影用调色剂的成像装置在长时间的显影处理中也不会对显影辊等显影装置造成损伤,不会出现调色剂飞散的现象,并且调色剂消耗量也少。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等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只要不超出其要点,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此外,下述的实施例等中,“份”指“重量份”,“%”指“质量%”。 
实施例1 
[聚合物一次颗粒分散液的制造] 
在带有搅拌装置、加热冷却装置、浓缩装置以及各原料-助剂加入装置的玻璃制反应器中加入367份去离子水、0.26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以下简称为“DBS”),在氮气流下升温到90℃。其后,添加下述的引发剂-1,接着,用5小时添加下述的单体类和乳化剂后,用6小时添加引发剂-2,进行乳液聚合。 
<单体类> 
苯乙烯             77份 
丙烯酸丁基         23份 
丙烯酸             2.0份 
三氯溴甲烷         1.2份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1.3份 
<乳化剂> 
DBS                0.25份 
去离子水           22份 
<引发剂-1> 
8%过氧化氢水溶液  0.13份 
8%抗坏血酸水溶液  0.13份 
<引发剂-2> 
8%过氧化氢水溶液  0.72份 
8%抗坏血酸水溶液  0.72份 
聚合反应结束后,进行冷却,得到乳白色的聚合物一次颗粒分散液。所得到的聚合物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为0.160μm(用Microtrac社生产的UPA测定),其重均分子量(Mw)为10万,峰值分子量(Mp)为4.5万。 
[凝聚工序、熟化工序(调色剂母粒的制造)] 
聚合物一次颗粒分散液                     100份(固体成分) 
黑色染料(MA100乳化液:日本Carbide社生产) 6.7份(固体成分) 
氯化钠1.0%水溶液                        4.0份(固体成分) 
DBS                                      0.02份 
蜡(HYTEC E-433N:东邦化学社生产)         5.0份 
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下从25℃以1℃/分钟的速度升温到50℃后,在50℃保持2小时,升温到60℃,保持2小时后,进一步保持30分钟后,添加DBS,结束凝聚工序。接着,升温到72℃,保持1小时,升温到80℃,保持1小时,升温到90℃,保持5小时,进行熟化工序后,冷却到常温,得到调色剂母粒分散液A。 
调色剂母粒分散液A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9.5质量%,用精密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库尔特粒度仪Multisizer II(贝克曼库尔特社生产)(以下简称为“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1μm(偏差计数25%)、2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为1%。此时,上述体积平均粒径是使用贝克曼库尔特社生产的ISOTON II作为分散介质,将调色剂母粒分散成分散质浓度0.03质量%后进行测定的。 
另外,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2000测定的50%圆度为0.96,峰值分子量(Mp)为4.4万。此时,上述50%圆度如下测定,并如下进行定义。即,将调色剂母粒在分散介质(ISOTON II,贝克曼库尔特社生产)中分散成5720~7140个/μL,使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Sysmex社(旧东亚医用电子社)生产,FPIA2100),在下述的装置条件下进行测定,将该值定义为“平均圆度”。本发明中,进行3次同样的测定,以3个“平均圆度”的相加平均值作为“平均圆度”。 
·模式:       HPF 
·HPF分析量:  0.35μL 
·HPF检测个数:2000~2500个 
[筛分工序] 
将固体成分浓度为19.5质量%的调色剂母粒分散液A用晃荣产业社生产的佐藤式振动筛机进行湿式筛分,其中,晃荣产业社生产的佐藤式 振动筛机使用了筛面的直径(即“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直径)为700.0mm的圆形筛。单段使用聚酯制(SEFAR社生产)的筛眼为24μm的方格网眼状筛,不对筛面施加张力,以上述圆形筛作为该筛的支持筛,将筛设置在支持筛上。另外,振动筛的相位角为20°。 
上述筛的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面积(S1)为π×0.35002=0.38485m2,另外,将固定部内存在的筛平面展开后的面积(S2)为0.38547m2。另外,上述筛的筛眼为24μm,构成上述筛的聚酯的杨氏模量为5.8GPa,形成方格网眼的线状物的线径为42μm。在静止状态下提起该筛但并不对其施加张力时,该筛的固定部水平方向与提起的筛网形成的角度为3.3度。另外,在静止状态下提起该筛但并不对其施加张力时,最大松驰高度为20mm。另外,上述杨氏模量是依照ASTM D882-64T求得的。 
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的供给速度为1m3/h。对调色剂母粒过筛的工序中,上述筛上产生波纹,该波纹是动态的。即,有的地方产生的波纹消失,在其他地方又产生波纹,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另外,工序中,在对筛施加的振动的作用下,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从筛的中心向外移动。 
由于筛眼为24μm(M=24)、线径为42μm(r=42),所以式(1)中,右边={1/(242+422+2×24×42)}×108×0.6=13774(个/cm2),另一方面,对于式(1)的左边(筛上存在的筛的筛眼以上的颗粒个数Y(个/cm2)),改变时间和位置测定10次后,这10次的平均值为1300(个/cm2)。 
此时,Y通过下述方法计算。即,在50ml分散介质(颗粒包覆液(particle sheath),Sysmex社生产)中分散0.5ml导入筛之前的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Sysmex社生产,FPIA2100)在下述的装置条件下测定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 
·模式:       LPF 
·LPF分析量:  0.35μL 
·LPF检测个数:筛的筛眼以上的颗粒个数 
由上述结果计算出导入筛之前的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中所含有的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浓度P(个/ml)。 
接着,测定从将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向筛供给到未通过筛就被排到筛外的时间,求出筛上的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的滞留量,用上述滞留量除以筛的面积,计算出每单位面积的原料滞留量Q(ml/cm2)。 
其后,每单位面积的原料滞留量Q(ml/cm2)乘以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浓度P(个/ml),计算出筛上存在的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Y)。对于Y,对同一试样进行3次同样的测定,以其平均值作为Y。 
另外,在静止状态下,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是一边为24μm的近正方形,过筛工序中,目视观察时,观察到了三维地动态起伏的波纹,所以相对于静止状态(近平面正方形),其形状因过筛工序中的振动而发生了三维变形。筛的物性和状态归总于表2。 
筛分后的调色剂母粒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1μm(变动系数25%),25μm以上的调色剂母粒的体积分率为0.03%,15μm以上的调色剂母粒的体积分率为0.08%,用FPIA-2000测定的50%圆度为0.95。 
[清洗工序] 
对在容器内下部的分离式滤盘上安装有滤布(聚丙烯制,通气量为5cc/cm2·分)的过滤干燥机(Tanabe Willtec社生产,TR-25F型,过滤面积为0.24m2)输送固体成分为26.2份的调色剂母粒分散液A。用LACOMTESTER(Eutech Inst.Pte.Ltd社生产)测定此时分散液的导电率,结果为15.4mS/cm。 
接着对容器内进行密封,加压到1.9kg/cm2后,打开位于滤盘下的排水栓,加压下进行过滤。此时,预先将容器内的搅拌桨移动到液面之上,随着过滤的进行,出现了滤饼面后,以5rpm的速度旋转下将搅拌桨压在滤饼面上,压干水(下文将该操作称作“滤除”)。 
接着,向容器内加入30份去离子水(导电率0.5μS/cm)和0.3份2wt%的柠檬酸水溶液,以30rpm的速度搅拌下,对滤饼再次分散,搅拌1小时后,再次加压过滤,进行滤除。此时排水的导电率为1.05mS/cm。再次在相同条件下用含有柠檬酸水溶液的水进行清洗,排水的导电率降低到 480μS/cm。 
进一步仅用30份去离子水进行搅拌清洗(30rpm/15分钟),在相同条件进行加压过滤-滤除。仅利用去离子水反复进行8次清洗。8次清洗后的排水的导电率依次为70.5μS/cm、35.2μS/cm、18.0μS/cm、11.6μS/cm、8.0μS/cm、6.5μS/cm、4.2μS/cm、2.9μS/cm。此时的含水率为30%。 
另外,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调色剂母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1μm(变动系数25%),2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为0.01%。另外,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2000测定形状时,50%圆度为0.96。 
[干燥工序] 
接着,在过滤干燥机的装置外周的套管部和搅拌桨内注入温水,将内部温度调整为43℃,以30rpm的速度搅拌下,对体系内进行减压(600~1300Pa),对调色剂母粒进行干燥。此时,在真空侧设置具有袋滤器(特多龙(Tetoron)制,通气量为300cc/(cm2·分))和氮气喷出阀的管路,防止干燥调色剂向真空侧飞散,并每隔一定时间向袋滤器脉冲喷射氮气,使飞散的调色剂母粒返回到容器内。经10小时加热真空干燥后,降低温度,用干燥氮气恢复压力后,打开罐体侧部的排出口,旋转搅拌桨,将调色剂母粒从排出口挤出,从而取出调色剂母粒。此时相对于加入的固体成分的回收率为94%,调色剂母粒的含水率为0.5%。 
[外添工序] 
向调色剂母粒的干燥品中添加0.1份(相对于调色剂母粒为0.4份)经疏水化处理的二氧化硅(Wacker-Chemie HmbH社生产,商品名为“WackerHDK H30TD”,平均粒径为0.008μm),用亨舍尔混合机进行混合,由此得到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体积平均粒径为7.1μm(变动系数25%),2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为0.03%,15μm以上的体积分率为0.08%,FPIA-2000测定的50%圆度为0.95,粒径、粒径分布、形状与清洗处理前大致相同。 
[实际印刷试验] 
用卡西欧社生产的N4改造机(感光体为有机感光体的非磁性单组分 方式的成像装置)以5%的印刷率对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进行连续实际印刷试验。用X-rite938(C光源)测定所得到的定影图像的图像浓度(ID),用TREK社生产的q/m仪(1210HS型)测定调色剂的带电量。分别在印刷初期和印刷5千张时进行测定。结果归总于表3。 
初期的ID为1.6,带电量为-15.8μC/g,印刷5千张后的ID为1.5,带电量为-14.5μC/m,印刷10千(1万)张后,特性仍稳定,形成了良好的画质。 
另外,对于定影图像,用下述标准评价调色剂的溅落(静电潜像的显影部位以外可以看到斑点状等的调色剂定影的现象),10千张之前未发现溅落。 
10千张之前未发生溅落:○ 
在6千~10千张时发生溅落:△ 
不到6千张就发生了溅落:× 
比较例1 
除了不进行湿式筛分工序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静电图像显影剂用调色剂。 
对于该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25μm以上的颗粒的体积分率为1.5%。另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际印刷试验,由于粗粒组的原因而发现了黑芯、白斑、白条、调色剂飞散等不良现象。结果归总于表3。 
比较例2 
除了不进行湿式筛分工序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到外添工序。利用超声波式筛(Russel社生产的VIBRASONIC样式C600型),用200目的筛对所得到的外添颗粒进行筛分,得到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对于该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25μm以上的颗粒的体积分率为0.9%。使用所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际印刷试验,由于粗粒组的原因而发现了黑芯、白斑、白条、调色剂飞散等不良现象。结果归总于表3。 
还试着用筛眼比200目更精细的网进行了筛分,但是由于颗粒之间 的凝聚,本应小于筛眼的产品的调色剂颗粒大部分与粗粒一同从筛上被排出到了筛外,产率为不实用的水平。 
比较例3 
除了不进行湿式筛分工序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至干燥工序。在进行外添前,用气流式分级机(Alpine社生产的325TSP)对所得到的调色剂母粒进行粗粉分级。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外添工序,得到了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对于该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25μm以上的颗粒的体积分率为0.6%。使用所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际印刷试验,由于粗粒组的原因而发现了黑芯、白斑、白条、调色剂飞散等不良现象。结果归总于表3。 
比较例4 
除了在外添后而不是在外添前进行粗粉分级之外,与比较例3同样地得到了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对于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用库尔特粒度仪测定的25μm以上的颗粒的体积分率为0.3%。 
使用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际印刷试验,与比较例3相比,由于粗粒组的原因所导致的黑芯、白斑、白条、调色剂飞散等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远远不及实施例1。并且观察到由于据认为是气流分级中发生的外添剂的脱落所导致的图像浓度不足-图像模糊等图像缺陷。结果归总于表3。 
[表1] 
Figure 2006800307526A00800371
比较例5 
粗粉分级与实施例1同样为湿式法,但用筛眼25μm、线径23μm的金属(SUS304)制筛代替聚酯制的筛眼24μm、线径42μm的方格网眼状的 筛,并在中央部施加20N/cm的张力,使其绷紧,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粗粒分级。其结果,筛上的粗粒颗粒数随运转时间一起持续上升,运转开始10分钟后,当其数量超过了26500个/cm2时,筛全面发生筛眼堵塞,分散液从粗粒排出口溢出,而无法连续运转。另外,发生溢出后,暂时停止运转,通过水洗除去筛上的粗粒后,再次重复运转时,累积运转时间达到第4小时时,筛由于疲劳而断裂,无法连续运转。 
由于筛眼为25μm(M=25)、线径为23μm(r=23),所以式(1)中,右边={1/(252+232+2×25×23)}×108×0.6=26041(个/cm2),另一方面,对于式(1)的左边(筛上存在的筛的筛眼以上的颗粒个数Y(个/cm2)),如上所述超过了26500个/cm2,所以其是大于26041个/cm2的值。 
将上述金属制筛的存在于固定部内的部分平面展开时的面积(S2)为0.38485m2,与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面积(S1)0.38485m2相等。另外,构成上述筛的金属(SUS304)的杨氏模量为197GPa,形成方格网眼的线状物的线径为23μm。静止状态下,提起该筛而不施加张力的情况下,实质上没有弯曲,所以该筛的固定部水平方向与提起的筛网所成的角度为0.0度。筛的物性和状态归总于表2。 
对调色剂母粒过筛的工序中,上述筛上没有产生波纹,并且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筛眼的开口部的形状)在过筛工序中相对于静止状态没有变化。 
比较例6 
粗粉分级与实施例1同样为湿式法,并使用了同质地的聚酯制筛,但是在筛的中央部施加20N/cm的张力,使其绷紧,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粗粒分级。其结果,筛上的粗粒颗粒数随运转时间一起持续上升,运转开始14分钟后,当其数量超过14000个/cm2时,筛全面发生筛眼堵塞,分散液从粗粒排出口溢出,而不能连续运转。筛的物性和状态归总于表2。 
比较例7 
粗粉分级与实施例1同样为湿式法,但不使用聚酯制造的筛,使用与比较例5同样的金属(SUS304)制的筛,但不在中央部施加张力,在中 心部将网从通常张紧的面向下放松20m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粗粒分级。其结果,筛上的粗粒颗粒数随运转时间一同持续上升,运转开始3分钟后,当其数量超过26500个/cm2时,筛全面发生筛眼堵塞,分散液从粗粒排出口溢出,而不能连续运转。筛的物性和状态归总于表2。 
[表2] 
Figure 2006800307526A00800391
表2中,“PES”表示聚酯。 
[表3] 
进行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中的过筛工序时, 能够连续运转而不会堵塞筛眼,不会使筛发生破损,由此得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中的粗粒极少,没有调色剂的溅落、黑芯、白斑、白条和调色剂飞散的现象,画质好。并且,在图像浓度、图像模糊方面也良好,图像特性优异。另外,调色剂消耗量也少,显影装置的耐划伤性也优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由于本发明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具有上述的效果,在高速进行大量的静电显影的情况、长时间连续进行静电显影的情况、或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进行静电显影的情况下,其作为可以用于要求均匀且高画质图像的印刷机/复印机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是有用的,所以会被广泛使用。另外,由于能够连续运转而不堵塞筛眼,所以能够利用小型的筛得到较大的处理能力,设备成本少,并且筛的寿命也长,因而能够较低地抑制运行成本,所以其会被广泛地用作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 
此外,将2005年8月2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05-241528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摘要的全部内容引用至此,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记入本申请。 

Claims (11)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用筛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实施上述工序时,设筛上存在的具有筛的筛眼以上的尺寸的颗粒的个数为Y、筛的筛眼为M、形成筛的线材的直径为r时,满足下式(1):
Y≤{1/(M2+r2+2Mr)}×108×0.6    (1)
式(1)中,Y的单位为个/cm2,M的单位为μm,r的单位为μm,
并且,通过对筛施加振动,在筛上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以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筛施加振动,使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从筛的中心向外移动,以进行过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中含有的调色剂母粒是通过湿式法制备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法是乳液聚合凝聚法。
5.一种筛装置,其是配置有筛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主要由杨氏模量为100GPa以下的材质构成,与该筛的固定部内的筛分用开口部的面积(S1)相比,将存在于固定部内的筛平面展开时的面积(S2)更大,所述筛在过筛工序中由于振动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
6.一种筛装置,其是配置有筛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筛,通过颗粒的筛的最小开口单位的形状因过筛工序中的振动而相对于静止状态发生变化,所述筛在过筛工序中由于振动形成动态起伏的波纹。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通过支持筛的支持而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是通过偏心配重的旋转而产生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是通过相位角设定在5°~30°的范围的偏心配重的旋转而产生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的筛眼为10μm~50μm。
1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权利要求5~10任一项所述的筛装置对调色剂母粒的分散液进行过筛的工序。
CN2006800307526A 2005-08-23 2006-08-23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 Active CN101248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41528 2005-08-23
JP241528/2005 2005-08-23
PCT/JP2006/316514 WO2007023861A1 (ja) 2005-08-23 2006-08-23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8394A CN101248394A (zh) 2008-08-20
CN101248394B true CN101248394B (zh) 2011-05-11

Family

ID=3777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07526A Active CN101248394B (zh) 2005-08-23 2006-08-23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54410B2 (zh)
EP (1) EP1918782A1 (zh)
KR (1) KR20080034913A (zh)
CN (1) CN101248394B (zh)
WO (1) WO20070238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8202A1 (ja) * 2007-09-20 2009-03-26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を用い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592830B (zh) * 2013-10-24 2018-07-13 浙江恒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磁性调色剂
CN104614957A (zh) * 2015-02-11 2015-05-13 珠海思美亚碳粉有限公司 碳粉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5967A (en) * 1992-04-14 1995-05-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oner
CN1280320A (zh) * 1999-07-12 2001-01-17 株式会社理光 电子照相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1885B2 (ja) 1998-10-02 2005-1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07383B2 (ja) 2000-12-25 2009-01-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1249491A (ja) 2001-02-19 2001-09-14 Nippon Zeon Co Ltd トナー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98793A (ja) 2002-12-19 2004-07-15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4245990A (ja) 2003-02-13 2004-09-0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4337784A (ja) 2003-05-16 2004-12-02 Fuji Xerox Co Ltd 篩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5193155A (ja) 2004-01-07 2005-07-21 Fuji Xerox Co Ltd スラリー篩装置およびスラリー篩分方法
JP2006065107A (ja) * 2004-08-27 2006-03-09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マゼンタトナー、静電荷現像用現像剤、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5967A (en) * 1992-04-14 1995-05-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for producing toner
CN1280320A (zh) * 1999-07-12 2001-01-17 株式会社理光 电子照相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136167A 1989.05.29
JP特开2002-196534A 2002.07.12
JP特开2004-198793A 2004.07.15
JP特开2004-245990A 2004.09.0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754410B2 (en) 2010-07-13
WO2007023861A1 (ja) 2007-03-01
CN101248394A (zh) 2008-08-20
EP1918782A1 (en) 2008-05-07
KR20080034913A (ko) 2008-04-22
US20090117487A1 (en)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1816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oner particles
JP5928112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CN101373344A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48394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和筛装置
JP4992341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篩装置
JP2016172198A (ja) スラリーの洗浄装置
US20160274476A1 (en) Slurry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system
JP2018072655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525549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7081259B2 (ja) 2成分現像剤
JP3715786B2 (ja)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271540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5221968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756118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609294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766540B2 (ja) 着色微粒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なる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416343B2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505388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164220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6350214A (ja) 負帯電性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3943866B2 (ja) 重合法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WO2006013640A1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769879B2 (ja)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088470B2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H10221885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RAY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RAY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