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6318A -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6318A
CN101246318A CNA2008100038164A CN200810003816A CN101246318A CN 101246318 A CN101246318 A CN 101246318A CN A2008100038164 A CNA2008100038164 A CN A2008100038164A CN 200810003816 A CN200810003816 A CN 200810003816A CN 101246318 A CN101246318 A CN 101246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undercoat
metal oxide
formula
electrophtography photo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38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安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6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6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 G03G5/144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14Inert intermediate or cover layers for 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142Inert intermedia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包括在导电基材上顺序形成的底涂层和光敏层,其中底涂层包括右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和采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在式1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或苯氧基。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如低残余电势和高灵敏度和优异的图像质量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2月16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7-0016769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该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图像质量以及它们的稳定性和改进的长期稳定性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和电子照相感光体。
背景技术
在应用于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绘图仪等的电子照相中使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在导电基材上形成的光敏层并且可形成为板、盘、片、带、鼓等形式。首先,光敏层的表面被均匀地以静电方式带电,之后带电表面暴露于光图案,由此形成图像。曝光选择性地将光照到该表面的曝光区域中的电荷耗散,从而形成带电和不带电区域的图案,这被称作潜像。然后,在潜像的附近提供湿型或干型调色剂,并且调色剂的液滴或颗粒沉积在带电或不带电的区域中以在光敏层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所得调色剂图像可被转移至合适的最终或中间接收表面,如纸,或光敏层可作为用于接收图像的最终接收体。
电子照相感光体分为负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正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目前,广泛使用负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负电荷被施加到感光体的表面。但最近已积极地对其中将正电荷施加到感光体表面上的正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许多研究,因为负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产生臭氧和在分辨率改进上受限的缺点。
同时,感光体广义上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具有两个光敏层的层叠结构的层叠型感光体,所述两个光敏层包括包含粘结剂树脂和电荷产生材料(CGM)的电荷产生层,和包含粘结剂树脂和电荷传输材料(主要是空穴传输材料(HTM))的电荷传输层。层叠结构分为其中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被顺序涂覆在导电基材上的结构,和其中电荷传输层和电荷产生层被顺序涂覆在导电基材上的结构。一般来说,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制造负电荷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它类型是单层型感光体,其中粘结剂树脂、CGM、HTM、和电子传输材料(ETM)包含在单层中。一般来说,单层型感光体用于制造正电荷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层叠型感光体中的电荷产生层在曝光时产生电信号并包含CGM和粘合剂树脂。一般,有机和无机光敏颜料用作CGM。有机颜料如基于偶氮的颜料、基于二萘嵌苯的颜料、基于酞菁的颜料等被广泛使用,因为这些有机颜料可根据合成方法和加工条件形成各种化合物和晶体结构,因此,可容易的调整感光体的静电性能。粘结剂树脂分散这些颜料并促进其均匀地和牢固地附着到导电基材上。电荷传输层将在电荷产生层中产生的电信号传输至感光体的表面并包括CTM、粘结剂树脂和添加剂。
这些电子照相感光体也可分为有机感光体和无机感光体。使用无机光电导材料,如硒、氧化锌、硫化镉等作为光敏层的主要组分的无机感光体已被广泛使用。但最近已经尝试使用在光敏层中使用有机光电导材料的有机感光体,并已积极地对此开展研究。这是因为,无机感光体在光敏感度、耐久性或环境问题方面不利,而有机感光体的各种物理性能可通过改变有机光电导材料的化学或晶体结构而被容易地调节。另外,与无机感光体相比,有机感光体容易制造且便宜,并且对CGM、CTM和粘结剂树脂的选择范围广泛。
同时,金属氧化物膜或包括粘结剂树脂的底涂层可在导电基材和光敏层之间形成。通常,由于其简单的和成本节约的制造工艺而形成底涂层。底涂层改进导电基材和光敏层的粘合性,并且通过抑制电荷从导电基材注入光敏层和防止光敏层的介电击穿而防止图像变差。聚酰胺树脂通常用作用于形成底涂层的粘结剂树脂,但粘结剂树脂不限于此。但是,当用聚酰胺树脂形成的底涂层太厚时,残余电势会增加并且会出现图像缺陷。
已报道了包括具有分散在聚酰胺树脂中的金属氧化物的底涂层的感光体能够防止图像缺陷和残余电势增加。金属氧化物可被表面处理以改进其分散性。但是,当反复使用这些感光体时,这些感光体中的电性能和图像质量稳定性不令人满意。因此,仍需要一种在反复长期使用后或用于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的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和高图像质量稳定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更特别地需要一种在反复长期使用后或用于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的防止残余电势增加和光敏感度下降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为了满足上述需求,U.S.专利5,658,702;5,932,385;5,958,638;5,972,550;和6,017,664公开了一种通过向底涂层添加反应性硅烷偶联剂来增加金属氧化物与粘结剂树脂的亲合性的方法,所述硅烷偶联剂例如:包括不饱和双键的硅烷偶联剂如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烯丙基甲基二氯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氨基硅烷偶联剂如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环氧硅烷偶联剂如γ-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3,4-环氧环己基三甲氧基硅烷。因此,均匀的底涂层可通过防止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中的金属氧化物的聚集或胶凝而得到。包括底涂层的感光体可通过电荷电势而被均匀地充电,并防止残余电势增加,尤其在反复长期使用后或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使用时防止残余电势增加。因此,感光体可改进电性能和图像质量稳定性。
但因为上述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反应性硅烷偶联剂包含反应性键如双键、氨基、环氧基等,因此需要将这些反应性基团引入硅烷化合物的附加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硅烷化合物以得到优异的电性能、图像质量和高稳定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形成具有优异的分散和储存稳定性的底涂层的组合物以容易制造具有优异的性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包括在导电基材上顺序形成的底涂层和光敏层,
其中底涂层包括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
式1
Figure S2008100038164D00031
其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或苯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光敏层充电的充电设备,用于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光敏层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和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
其中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基材,在该导电基材上顺序形成的底涂层和光敏层,其中底涂层包括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
式1
Figure S2008100038164D00041
其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或苯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其包括:
100重量份用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处理的金属氧化物颗粒;
20至1000重量份聚酰胺粘结剂树脂;和
500至3000重量份醇溶剂,其包括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1-丙醇和1-丁醇的至少一种醇。
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表面可用该硅烷化合物处理。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通过使用硅烷化合物改进金属氧化物在底涂层中的分散性以及结合特定的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而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如低残余电势和高灵敏度,以及高图像质量和稳定性。在此,电性能的稳定性是指在反复长期使用之后或用于各种环境如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时有效地防止残余电势增加和光敏感度下降。因此,即使在反复长期使用之后或用于高温和高湿环境中,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也可稳定地提供高质量图像。根据本发明,其中可防止涂覆缺陷的均匀涂覆的底涂层可通过抑制用于底涂层的组合物中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的聚集或胶凝而得到。
本发明这些和其它方面根据附图和用于公开本发明各种实施方案的本发明详细描述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本发明以上的和其它特点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对其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描述而变得明显,其中:
图1是示意地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更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顺序在导电基材上形成的底涂层和光敏层。底涂层包括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
式1
Figure S2008100038164D00051
在此,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或苯氧基。
导电基材的实例可包括金属如铝、铝合金、不锈钢、铜和镍。而且,在绝缘基材表面上具有由铝、铜、钯、氧化锡、氧化铟等制成的导电层的绝缘基材如聚酯膜、纸、玻璃等可用作导电基材。导电基材可以是鼓、管、带、板等形状。
底涂层形成在导电基材和光敏层之间。底涂层包括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
式1
Figure S2008100038164D00052
其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或苯氧基。
金属氧化物的实例可包括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铝,它们可单独或至少两种结合使用。
考虑到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分散性,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平均初级直径可以是约150nm或更低,并且优选为约100nm或更低。
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包括:通过热聚合无油的醇酸树脂、氨基树脂如丁基化蜜胺树脂而得到的热固性树脂,通过聚合具有不饱和双键的树脂而得到的可光固化树脂,如不饱和聚酯或不饱和聚氨酯、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上述树脂可单独或至少两种结合使用。基于100重量份金属氧化物,粘结剂树脂的量可以是约20至1000重量份,并且优选为约50至200重量份。当粘结剂的比例太高时,金属氧化物的防粘(blocking)能力可能下降。当金属氧化物的比例太高时,分散稳定性可能下降,电势不能保持且与导电基材的粘着力可能下降。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底涂层的粘结剂树脂选自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蜜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基于100重量份金属氧化物,并且特别是基于100重量份用式1的硅烷化合物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包括约20至1000重量份的量的聚酰胺粘结剂树脂。
硅烷化合物由式1表示。即,在硅烷化合物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优选是C1-C6烷基,并且更优选是C1-C4烷基;C1-C9烷氧基,优选是C1-C6烷氧基,并且更优选是C1-C4烷氧基;苯基;或苯氧基。底涂层可较小地受水分的影响且涂层的均匀性和密度可得到改进,因为底涂层由于硅烷化合物而变成非极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感光体具有改进的电性能和图像稳定性。
硅烷化合物的实例可包括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戊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乙氧基三甲基硅烷、三甲氧基硅烷、三乙氧基硅烷、三甲氧基丙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二苯基甲基乙氧基硅烷、环己基二甲氧基甲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苯基硅烷、和二乙氧基甲基十八烷基硅烷,它们可单独或至少两种结合使用。
基于100重量份金属氧化物,硅烷化合物的量可以是约0.01至30重量份,并且优选为约1至10重量份。当硅烷化合物的量低于0.01重量份时,分散稳定性、电性能和图像稳定性不能得到改进。另一方面,当硅烷化合物的量大于30重量份时,与粘结剂树脂的相容性可能下降,因此分散稳定性可能下降。
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可用硅烷化合物处理。为此,金属氧化物和硅烷化合物被加入醇溶剂,所述醇溶剂优选为包括与硅烷化合物的烷基或烷氧基相同的烷基或烷氧基的醇溶剂,并且氧化铝球和/或氧化锆球等被加入其中以处理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并通过球磨10至30小时分散金属氧化物。将所得的经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分散体加入粘结剂如尼龙粘结剂溶液中。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其它粘结剂树脂可按如下讨论地使用。使用超声波处理混合物,并用醇控制混合物的浓度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组合物。以下在制备用于光敏层的组合物中描述的分散装置可用于制备分散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包含分散在醇溶剂中的已用式1的硅烷化合物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粘结剂树脂。尤其合适的粘结剂树脂的实例是聚酰胺粘结剂树脂。该实施方案中的醇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1-丙醇、1-丁醇和它们的混合物。涂覆组合物可包含约100重量份已用式1的硅烷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约20至1000重量份聚酰胺粘结剂树脂,和约500至3000重量份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1-丙醇、1-丁醇和它们的混合物的醇。
用于底涂层的组合物被涂覆在导电基材如铝鼓上并干燥以制备底涂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金属氧化物层通过已知的方法在导电基材和底涂层之间形成。
底涂层的厚度可以是约0.1至20μm,通常是0.2至20μm,并且优选是约0.3至10μm。当底涂层的厚度低于0.1μm时,底涂层可被高电压破坏并因此可被穿孔和导致图像中的黑色斑点或不能均匀地形成。当底涂层的厚度大于20μm时,底涂层的静电性能不能被控制并且图像质量可能下降。
光敏层在底涂层上形成。光敏层可以是包括具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具有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传输层的层叠型,或在单层中包括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单层型。
首先描述使用层叠型光敏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底涂层上形成的电荷产生层包括粘结剂树脂和分散或溶解在该粘结剂树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产生材料的实例可包括有机颜料或染料,如基于酞菁的化合物、基于二萘嵌苯的化合物、基于紫环酮(perinone)的化合物、基于靛青的化合物、基于喹吖啶酮的化合物、基于偶氮的化合物、基于双偶氮的化合物、基于三偶氮的化合物、基于二苯并咪唑的化合物、聚环醌,吡咯并吡咯化合物、基于无金属萘菁的化合物、基于金属萘菁的化合物、基于角鲨烯的化合物、基于斯夸鎓(squarylium)的化合物、基于薁鎓(azulenium)的化合物、基于醌的化合物、基于菁的化合物、基于吡喃鎓的化合物、基于蒽醌的化合物、基于三苯基甲烷的化合物、基于还原染料(threne)的化合物、基于甲苯胺的化合物、基于吡唑啉的化合物、基于喹吖啶酮的化合物、和至少两种这些材料的混合物。可以使用以下式2表示的基于无金属酞菁的颜料、以下式3表示的基于金属酞菁的颜料或这些颜料的混合物。
式2
Figure S2008100038164D00081
式3
Figure S2008100038164D00082
式2和式3中,R1至R16分别独立地是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烷基和烷氧基,且M是铜、氯铝(chloroaluminum)、氯铟(chloroindium)、氯化镓(chlorogallium)、氯锗(chlorogermanium)、氧基氧钒(oxyvanadyl)、氧基氧钛(oxytitanyl)、羟基锗(hydroxylgermanium)或羟基镓(hydroxygallium)之一。
用于本发明的式2和3的酞菁颜料的晶体结构不受限制。但考虑到在光敏感度和分散稳定性上的改进,无金属的酞菁颜料可具有X-型或τ-型晶体结构,而金属酞菁颜料可以是Y-型或α-型氧基氧钛酞菁。
当基于酞菁的化合物用作电荷产生层的电荷产生材料时,如上所述的不同的电荷产生材料可一起使用以调节光谱灵敏度(spectral sensitivity)。而且,可进一步包括受电子材料用于改进灵敏度,降低残余电势和/或降低由于反复使用而积累的疲劳。具有高电子亲合性的受电子材料的实例可包括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二溴琥珀酸酐、邻苯二甲酸酐、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均苯四酸酐、均苯四酸、1,2,4-苯三酸、1,2,4-苯三酸酐、邻苯二甲酰亚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四氰基乙烯、四氰基对醌二甲烷、氯醌(chloranyl)、四溴代苯醌、邻硝基苯甲酸、和对硝基苯甲酸。基于电荷产生材料的重量,受电子材料的量可以是约0.01至100重量%。
电荷产生层的厚度可以是约0.01至10μm,并且优选是约0.05至3μm。当电荷产生层的厚度低于0.01μm时,电荷产生层不能均匀地形成且灵敏度和机械耐久性可能不足。当电荷产生层的厚度大于10μm时,电子照相性能可能下降。
电荷产生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的量和粘结剂树脂的量不受限制且可在本领域已知的允许范围内确定。例如,电荷产生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与粘结剂树脂的比率可以是约1∶0.1至1∶5。当电荷产生材料的量太小时,所产生的电荷量不足,因此光敏感度不足且残余电势可能增加。当电荷产生材料的量太大时,光敏层中的树脂的量变得较小,因此电荷产生材料的机械强度和分散稳定性可能下降。当电荷产生材料具有成膜能力时,可不需要粘结剂树脂。
电荷产生层可利用沉积、溅射等,以及浸涂、辊涂、旋涂等形成。
电荷传输层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电荷传输层包括粘结剂树脂、热稳定剂和分散或溶解在该粘结剂树脂中的电荷传输材料。电荷传输材料的实例包括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当层叠型感光体是负电荷型时,空穴传输材料用作电荷传输层的主要组分。当层叠型感光体是正电荷型时,电子传输材料用作电荷传输层的主要组分。当层叠型感光体需要具有双极性,即,感光体根据需要有时带正电有时带负电时,可以使用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的组合。当电荷传输材料具有成膜能力时,可不需要粘结剂树脂。但不能形成膜的低分子量电荷传输材料需要粘结剂树脂。
电荷传输层的厚度可以是约2至100μm,优选为约5至50μm,并且更优选为约10至40μm。当电荷传输层的厚度低于2μm时,充电性能可能变差。当电荷传输层的厚度大于100μm时,响应速率和印刷图像的质量可能变差。在本发明中,粘结剂树脂和电荷传输材料在电荷传输层中的量不受限制,并可在本领域已知的允许范围内确定。例如,基于100重量份粘结剂树脂,电荷传输材料的量可以是约10至200重量份,并且优选是约20至150重量份。当电荷传输材料的量低于10重量份时,电荷传输能力不足,因此灵敏度不足且残余电势可能增加。当电荷传输材料的量大于200重量份时,机械强度可能下降。
在电荷传输层中,分散或溶解在粘结剂树脂中的电荷传输材料可以是空穴传输材料和/或电子传输材料。可用作空穴传输材料的低分子量化合物的实例可包括基于芘的化合物、基于咔唑的化合物、基于腙的化合物、基于噁唑的化合物、基于噁二唑的化合物、基于吡唑啉的化合物、基于芳基胺的化合物、基于芳基甲烷的化合物、基于联苯胺的化合物、基于噻唑的化合物、基于苯乙烯基的化合物、基于茋的化合物、基于丁二烯的化合物、和基于丁二烯的胺化合物。可用作空穴传输材料的聚合物化合物的实例可包括聚芳基烷烃、聚乙烯基咔唑、卤化聚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芘、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吖啶、基于甲醛的缩合树脂如芘-甲醛树脂和乙基咔唑-甲醛树脂、三苯基甲烷聚合物、聚硅烷、N-丙烯酰胺甲基咔唑聚合物、苯乙烯共聚物、聚苊、聚茚、及苊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可包括吸电子低分子量化合物,如基于苯醌的化合物、基于萘醌的化合物、基于蒽醌的化合物、基于丙二腈的化合物、基于芴酮的化合物、基于二氰基芴酮的化合物、基于苯醌亚胺的化合物、基于二苯酚合苯醌(diphenoquinone)的化合物、基于茋奎宁的化合物、基于二亚氨基醌的化合物、基于二氧代并四苯二酮(dioxotetracenedione)的化合物、基于硫代吡喃的化合物、基于四氰基乙烯的化合物、基于四氰基醌二甲烷的化合物、基于氧杂蒽酮的化合物、基于苯蒽醌的化合物、基于邻苯二甲酸酐的化合物、基于萘的化合物等,但电子传输材料的实例不限于以上。也可以使用可传输电子的聚合物化合物或颜料。上述电荷传输材料可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单独或至少两种结合使用。例如,基于丁二烯的胺化合物和基于腙的化合物的组合或基于联苯胺的化合物作为电荷传输材料使用可更有效地抑制通过反复使用感光体而引起的图像变差。因此,电荷传输材料可以是基于丁二烯的胺化合物和基于腙的化合物的组合或基于联苯胺的化合物。除了上述空穴传输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还可以使用任何电荷迁移率为10-8cm2/s或更高的材料。
电荷传输层可包括热稳定剂。用于电荷传输层中的热稳定剂的实例可包括基于苯酚的热稳定剂、基于亚磷酸酯的热稳定剂、基于硫醚的热稳定剂等。在电荷传输层中,基于电荷传输材料的重量,热稳定剂的量可以是约0.01至15重量%,并且优选是约0.01至10重量%。当热稳定剂的量低于0.01重量%时,不能得到使用热稳定剂的作用如防止通过反复使用而引起的图像质量变差。当热稳定剂的量大于15重量%时,耐久性可能变差,因为层被损耗且层间的粘合力下降。
基于苯酚的热稳定剂的实例可包括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2-叔丁基苯酚、3,6-二叔丁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叔丁基-4,6-甲基苯酚、2,4,6-叔丁基苯酚、丙酸2,6-二叔丁基-4-硬脂基酯苯酚、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萘酚AS、萘酚AS-D、萘酚AS-BO、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双(6-叔丁基-4-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丙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丁烷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亚乙基双(6-叔丁基间甲酚)、4,4′-丁烷双(6-叔丁基间甲酚)、2,2′-丁烷双(6-叔丁基对甲酚)、2,2′-硫代双(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4,4′-硫代双(6-叔丁基邻甲酚)、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戊基-4-羟基苄基)苯、1,3,5-三甲基-2,4,6-三(3-叔丁基-5-甲基-4-羟基苄基)苯、2-叔丁基-5-甲基-苯基胺苯酚、4,4′-双氨基(2-叔丁基-4-甲基苯酚)、正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2,4-三甲基-6-羟基-7-叔丁基色满、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等,但不限于此。
基于亚磷酸酯的热稳定剂的实例可包括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正丁酯、亚磷酸三辛酯、亚磷酸三癸酯、亚磷酸三(十二烷基)酯、亚磷酸三硬脂基酯、亚磷酸三油基酯、亚磷酸三(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鲸蜡基酯、亚磷酸二月桂基氢二烯酯、亚磷酸二苯基单癸基酯、亚磷酸二苯基单(十三烷基)酯、亚磷酸四苯基一缩二丙二醇酯、亚磷酸4,4′-亚丁基-双(3-甲基-6-t-苯基-双十三烷基)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十三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苯基辛基亚磷酸酯、二亚磷酸四(十三烷基)-4,4′-异亚丙基二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戊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叔丁基-4-甲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乙基-4-甲基苯基)酯、亚磷酸三(4-壬基苯基)酯、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对叔辛基苯基)酯、亚磷酸三(对-2-丁烯基苯基)酯、亚磷酸二(对壬基苯基)环己基酯、二亚磷酸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4-乙基苯基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6-二叔戊基-4-甲基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但不限于此。
基于硫醚的热稳定剂的实例可包括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寇酯、硫代二丙酸月桂基硬脂基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硫代二丙酸二甲酯、2-巯基苯并咪唑、吩噻嗪、硫代羟乙酸十八烷基酯、硫代羟乙酸丁酯、硫代羟乙酸辛酯、硫代甲酚等,但不限于此。
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底涂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粘结剂树脂可以是任何具有成膜能力的绝缘树脂。粘结剂树脂的实例可包括聚碳酸酯、聚芳酯(如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的缩聚物)、聚酰胺、聚酯、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有机硅树脂、有机硅-醇酸树脂、苯酚-甲醛树脂、苯乙烯-醇酸树脂、聚乙烯基缩醛如聚乙烯基缩丁醛和聚乙烯基缩甲醛、聚砜、酪蛋白、明胶、聚乙烯醇、聚酰胺、基于纤维素的树脂如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聚氨酯、聚丙烯酰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啶、环氧树脂、聚酮、聚丙烯腈、蜜胺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但不限于此。这些粘结剂树脂可单独或至少两种结合使用。还可使用有机光电导树脂、如聚N-乙烯基咔唑、聚乙烯基蒽、聚乙烯基芘等。
作为光敏层的表面层的电荷传输层的粘结剂树脂可以是聚碳酸酯树脂,并且尤其是,衍生自亚环己基双酚的聚碳酸酯-Z,而非衍生自双酚A的聚碳酸酯-A或衍生自甲基双酚A的聚碳酸酯-C,因为聚碳酸酯-Z衍生物具有高玻璃态转变温度和高耐磨性。
用于形成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底涂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涂覆组合物的溶剂根据所用的树脂的种类而变化且可选择成在涂覆过程中对相邻层没有不利影响。这些溶剂的实例可包括:芳族烃如苯、二甲苯、石脑油、单氯苯和二氯苯;酮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和环己酮;醇如甲醇、乙醇和异丙醇;酯如乙酸乙酯和甲基溶纤剂;卤化脂族烃如四氯化碳、氯仿、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和三氯乙烯;醚如四氢呋喃、二噁烷、二氧戊环和乙二醇单甲基醚;酰胺如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以及亚砜如二甲基亚砜。这些溶剂可单独或至少两种结合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可通过将包含上述量的这种组分的均相涂覆组合物涂覆在导电基材上并干燥该涂覆组合物而得到。涂料和油墨领域公知的分散装置可用于得到均相涂覆组合物。例如,可以使用超微磨碎机、涂料振荡器、球磨机、砂磨机、高速度混合机、Banbury混合机、专用混合机、辊磨机、三辊磨机、纳磨机、微流化器、捣磨机、行星磨机、振动磨机、捏合机等。玻璃珠、钢珠、氧化锆珠、氧化铝球、氧化锆球、打火石等可用于分散装置。将使用这种分散装置得到的均相涂覆溶液用常规涂覆装置在导电基材上涂覆至预定厚度并干燥以得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涂覆装置如浸涂器、喷涂器、线-棒涂布器、涂抹器、刮刀、辊涂器、帘幕涂布器(curtain coater)、或珠涂布器(bead coater)。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光敏层可以是在单层中包括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单层型。在单层型中,光敏层通过涂覆分散在溶剂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粘结剂树脂和电荷传输材料的混合物而形成。通常,单层光敏层的厚度是约5至50μm。
底涂层和/或光敏层可进一步包括添加剂如增塑剂、表面改性剂和抗氧化剂。
增塑剂的实例可包括联苯、氯化联苯、三联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甘醇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三苯基磷酸、甲基萘、二苯酮、氯化石蜡、聚丙烯、聚苯乙烯和各种氟化烃,但不限于此。
表面改性剂的实例可包括硅油和氟树脂。
抗氧化剂的实例可包括基于阻隔酚的化合物、基于芳胺的化合物和基于醌的化合物。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进一步包括使用硫酸溶液、草酸等在导电基材和底涂层之间形成的金属氧化物膜如阳极氧化物膜。阳极氧化物膜可包括明矾石膜。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1,附图标记1表示半导体激光器。根据图像信息由控制电路11进行信号调制的激光在照射之后被光学校正系统2校准并在被多面旋转镜3反射的同时进行扫描。激光通过扫描透镜4聚焦在电子照相感光体5的表面上以根据图像信息使该表面的一个区域曝光。电子照相感光体之前通过充电装置6充电,因此静电潜像在表面上通过曝光工艺形成并随后通过显影装置7转变成调色图像。调色图像通过转印装置8被转印至图像接收体12,如纸上,并通过定影装置10作为印刷结果定影。电子照相感光体可通过使用清洁装置9去除残留在其表面上的着色剂而反复使用。尽管图1中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鼓型的,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可形成为片或带。
以下,本发明参考以下实施例更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的目的而给出且无意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4000重量份的氧化铝球(5mmΦ)、160重量份氧化钛(由IshiharaIndustries,Co.制造的TTO-55N,平均初级直径为约35nm)和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加入320重量份甲醇中,并通过球磨分散20小时。所得分散体用1120重量份甲醇稀释,并将稀释的分散体加入80重量份尼龙树脂(由Toray Industries,Co.制造的CM 8000)溶解在320重量份的甲醇中的溶液,并匀化以得到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将该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涂覆在外径24mmΦ、长236mm且厚1mm的铝鼓上并在炉中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以形成厚度为1至5μm的底涂层。
将5重量份γ-型氧基氧钛酞菁、2.5重量份聚乙烯基缩丁醛树脂(由DenkiKagaku Kogyo K.K.制造的6000C)和80重量份四氢呋喃(THF)与直径为1至1.5mm的碱玻璃珠用涂料振荡器一起分散30分钟,并球磨30分钟,该工艺重复4次。然后,将272重量份THF加入分散体并去除玻璃珠以制备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覆组合物。将该涂覆组合物涂覆在底涂层上并在炉中在120℃下干燥30分钟以形成具有厚度0.2至0.5μm的电荷产生层。
将4.2重量份4-二苄基氨基-2-甲基苯甲醛二苯基腙(由TakasagoInternational Corp.制造的CTC191)、4.2重量份1,1-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4,4-二苯基-1,3-丁二烯(由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制造的T405)、10.5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由Teijin Ltd.制造的TS-2050)、0.42重量份作为热稳定剂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0.004重量份硅油(由Shinetsu Chemical Co.,Ltd.制造的KF-50)溶解在70重量份THF和8.6份甲苯的混合溶剂中以制备用于电荷传输层的涂覆组合物。将该涂覆组合物涂覆在电荷产生层上并在炉中在120℃下干燥30分钟以形成厚度为15至35μm的电荷传输层,从而形成负电荷型的层叠感光体鼓。
实施例2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苯基三甲氧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3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三甲氧基丙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4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5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6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7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8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8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5重量份α-型氧基钛氧基酞菁替代5重量份γ-型氧基钛氧基酞菁以制备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9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三甲氧基丙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以及用5重量份α-型氧基氧钛酞菁替代5重量份γ-型氧基钛氧基酞菁以制备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10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重量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替代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以及用5重量份α-型氧基钛氧基酞菁替代5重量份γ-型氧基钛氧基酞菁以制备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11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4.2重量份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和4.2重量份N,N,N′,N′-四(4-甲基苯基)联苯胺替代4.2重量份4-二苄基氨基-2-甲基苯甲醛二苯基腙(由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制造的CTC191)和4.2重量份1,1-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4,4-二苯基-1,3-丁二烯(由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制造的T405)以制备用于电荷传输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施例12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5重量份α-型氧基钛氧基酞菁替代5重量份γ-型氧基钛氧基酞菁以制备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覆组合物,以及用4.2重量份N,N′-双(3-甲基苯基)-N,N′-双(苯基)联苯胺和4.2重量份N,N,N′,N′-四(4-甲基苯基)联苯胺替代4.2重量份4-二苄基氨基-2-甲基苯甲醛二苯基腙(由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制造的CTC191)和4.2重量份1,1-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4,4-二苯基-1,3-丁二烯(由TakasagoInternational Corp.制造的T405)以制备用于电荷传输层的涂覆组合物。
实旋例13
将80重量份尼龙树脂(由Toray Industries,Co.制造的CM 8000)溶解在320重量份甲醇中。将4000重量份氧化铝球(5mmΦ)、160重量份氧化钛(由Ishihara Industries,Co.制造的TTO-55N,平均初级直径为约35nm)和4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加入尼龙树脂溶液并通过球磨分散20小时。所得分散体用1120重量份甲醇稀释以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将该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涂覆在外径24mmΦ、长236mm且厚1mm的铝鼓上并在炉中在100℃下干燥30分钟以形成厚度1至5μm的底涂层。
将0.14重量份X-型的无金属酞菁、5.1重量份1,1-双(对二乙基氨基苯基)-4,4-二苯基-1,3-丁二烯、3.1重量份3,5-二甲基-3’,5’-二叔丁基4,4’-二苯酚合苯醌、10.1重量份聚碳酸酯树脂(由Teijin Ltd.制造的TS-2050)和0.05重量份抗氧化剂Irganox565(Ciba Specialty Chemical,Co.)溶解在90重量份THF和5份甲苯的混合溶剂中并用800重量份氧化锆珠(5mmΦ)通过球磨分散约48小时,去除氧化锆珠以制备用于单层光敏层的涂覆组合物。将该涂覆组合物涂覆在底涂层上,并在炉中在120℃下干燥30分钟以形成厚度约20μm的单层光敏层,从而形成单层感光体鼓。
对比例1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不形成底涂层。
对比例2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不用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对比例3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用50重量份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对比例4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不形成底涂层。
对比例5
层叠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不用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备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
对比例6
单层型感光体鼓按照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式制备,除了不用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制备底涂层。
对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的分散稳定性的评估
根据实施例1至7和11以及对比例1至3制备的各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的分散稳定性在制备之后立即和在室温下30天之后评估如下。
良好:没有观察到氧化钛颗粒的沉淀。
一般:观察到约5%的氧化钛颗粒沉淀。
差:观察到约20%的氧化钛颗粒沉淀。
电性能的评估
使用用于评价鼓型感光体的静电性能的装置(PDT-2000,由QEA INC.制造)对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性能在23℃和相对湿度50%下按如下评估。
各感光体在电晕电压-7.5kV(在实施例13和对比例6中,电晕电压为+7.5kV)以及充电器和感光体的相对速度为100mm/sec下充电。在此之后,立即将感光体鼓暴露于波长为780nm且能量为10μJ/cm2的单色光。测量感光体鼓在曝光10秒之后的表面电势Vr(V),没有曝光的感光体鼓的表面电势V0(V),和将V0降至V0/2所需的曝光能量E1/2(μJ/cm2)。在此,Vr(V)是残余电势的指标,E1/2(μJ/cm2)是光敏感度的指标。
图像密度的测量
按照以下方式测量图像的光学密度,以评估用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各感光体得到的半色调图像图案的图像密度。
即,使用光学光密度计(由GretagMacbeth制造的SpectroEye)测量用激光打印机ML-1610(由Samsung Electronics制造)在32℃和80%的相对湿度(H/H)下打印的半色调图像图案的光学密度(OD),其中所述打印机中安装了实施例8至10和12以及对比例4和5中制备的层叠型感光体鼓。结果示于表2。评估打印单页纸之后和打印3000页纸之后的图像密度。
结果示于表1至3。
表1
  电性能   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的稳定性
  起始阶段 1000个周期之后
  Vr   E1/2   Vr   E1/2   起始   30天之后
 实施例1   -10   0.13   -13   0.13   良好   良好
 实施例2   -12   0.15   -15   0.14   良好   一般
 实施例3   -13   0.16   -15   0.14   良好   一般
 实施例4   -10   0.14   -12   0.13   良好   良好
 实施例5   -12   0.14   -14   0.13   良好   良好
 实施例6   -15   0.16   -20   0.15   良好   一般
 实施例7   -12   0.15   -17   0.16   一般   一般
 实施例11   -17   0.16   -25   0.14   -   -
 对比例1   -8   0.15   -27   0.12   -   -
 对比例2   -15   0.14   -24   0.12   良好   差
 对比例3   -17   0.17   -30   0.22   一般   差
参照表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7和11制备的用于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的稳定性是优异的。而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至7和11制备的层叠型感光体与根据对比例1至3制备的层叠型感光体在起始阶段具有类似的残余电势和光敏感度。但实施例1至7和11的感光体的残余电势和光敏感度在1000个周期之后的变化与对比例1至3的感光体的相比受到了抑制。因此,本发明感光体在电性能上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表2
  电性能   图像性能
Vr E1/2 OD(起始) OD(打印3000页之后)
 实施例8   -14   0.33   0.18   0.32
 实施例9   -15   0.34   0.17   0.33
 实施例10   -10   0.33   0.18   0.30
 实施例12   -19   0.30   0.19   0.38
 对比例4   -13   0.34   0.20   0.50
 对比例5   -14   0.33   0.19   0.42
参照表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8至10和12制备的层叠型感光体在起始阶段具有类似于根据对比例4至5制备的层叠型感光体的残余电势和光敏感度。但实施例8至10和12的感光体在打印3000页纸之后的光学密度增加率与对比例4至5的感光体的相比受到了抑制。因此,本发明的层叠型感光体在图像质量上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表3
  电性能   图像性能
  起始   1000个周期之后
  Vr   E1/2   Vr   E1/2
  实施例13   34   0.30   40   0.31
  对比例6   40   0.32   51   0.28
参照表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单层感光体具有类似于根据对比例6制备的单层感光体的残余电势和光敏感度。但实施例13的感光体的残余电势和光敏感度在1000个周期之后的变化与对比例6的感光体的相比受到了抑制。因此,本发明的单层感光体在电性能上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以提高金属氧化物在底涂层中的分散并结合特定的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优异的电性能如低残余电势和高灵敏度,及高图像质量,和它们的稳定性。采用本发明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可在反复长期使用之后或在用于各种环境如高温和高湿环境中稳定地提供高质量图像。
尽管本发明已参考其示例性实施方案具体地展示和描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变化而不背离由以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Claims (25)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包括导电基材、在该导电基材上顺序形成的底涂层和光敏层,
其中该底涂层包含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
式1
Figure S2008100038164C00011
其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选自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和苯氧基。
2.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光敏层是包括具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具有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传输层的层叠型。
3.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光敏层是在单层中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单层型。
4.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用所述硅烷化合物表面处理。
5.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硅烷化合物的量是基于100重量份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约0.01至30重量份,并且所述粘结剂树脂的量是基于100重量份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约20至1000重量份。
6.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铝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7.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底涂层的厚度是约0.2至20μm。
8.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粘结剂树脂包含选自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蜜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9.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材料是式2表示的基于无金属酞菁的化合物、式3表示的基于金属酞菁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式2
Figure S2008100038164C00021
式3
Figure S2008100038164C00022
其中R1-R1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烷基和烷氧基,并且M选自铜、氯铝、氯铟、氯镓、氯锗、氧基氧钒、氧基氧钛、羟基锗和羟基镓。
10.权利要求1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导电基材和所述底涂层之间的金属氧化物层。
11.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包括电子照相感光体、用于给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光敏层充电的充电设备、用于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光敏层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和用于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
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基材、在该导电基材上顺序形成的底涂层和光敏层,其中该底涂层包含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和粘结剂树脂:
式1
Figure S2008100038164C00031
其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选自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和苯氧基。
12.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光敏层是包括具有电荷产生材料的电荷产生层和具有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传输层的层叠型。
13.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光敏层是在单层中包含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单层型。
14.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用式1的硅烷化合物表面处理。
15.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硅烷化合物的量是基于100重量份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约0.01至30重量份,并且所述粘结剂树脂的量是基于100重量份所述金属氧化物的约20至1000重量份。
16.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和氧化铝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7.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底涂层的厚度是约0.2至20μm。
18.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底涂层的粘结剂树脂包含选自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蜜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19.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电荷产生材料是式2表示的基于无金属酞菁的化合物、式3表示的基于金属酞菁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式2
式3
Figure S2008100038164C00042
其中R1-R1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硝基、烷基和烷氧基,并且M选自铜、氯铝、氯铟、氯镓、氯锗、氧基氧钒、氧基氧钛、羟基锗和羟基镓。
20.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进一步包含在所述导电基材和所述底涂层之间的金属氧化物层。
21.一种用于形成底涂层的涂覆组合物,包含:
约100重量份用式1表示的硅烷化合物处理的金属氧化物;
约20至1000重量份粘结剂树脂;和
约500至3000重量份醇溶剂,该醇溶剂包括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1-丙醇和1-丁醇的至少一种醇:
在式1中
Figure S2008100038164C00051
其中R1至R4分别独立地是C1-C9烷基、C1-C9烷氧基、苯基和苯氧基。
22.权利要求21的涂覆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用式1的硅烷化合物表面处理。
23.权利要求21的涂覆组合物,其中所述粘结剂树脂选自聚酰胺树脂、酚醛树脂、蜜胺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
24.根据权利要求21的涂覆组合物,其中基于100重量份所述金属氧化物,所述硅烷化合物的含量是约0.01至30重量份。
25.权利要求21的涂覆组合物,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锌、氧化钛、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铝和它们的混合物。
CNA2008100038164A 2007-02-16 2008-01-24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Pending CN1012463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16769A KR20080076604A (ko) 2007-02-16 2007-02-16 우수한 전기특성과 화상품질 및 이들의 높은 안정성을 갖는전자사진 감광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KR16769/07 2007-0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6318A true CN101246318A (zh) 2008-08-20

Family

ID=39706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38164A Pending CN101246318A (zh) 2007-02-16 2008-01-24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99793A1 (zh)
KR (1) KR20080076604A (zh)
CN (1) CN10124631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41A (zh) * 2009-10-02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所述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30103A (zh) * 2011-03-03 2013-12-0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CN103631106A (zh) * 2012-08-22 2014-03-12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以及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CN107102522A (zh) * 2015-11-16 201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07179658A (zh) * 2016-03-10 2017-09-1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84543A (ko) * 2008-02-01 2009-08-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우수한 전기특성의 안정성 및 층간접착력을 갖는 전자사진감광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JP6071733B2 (ja) * 2013-04-30 2017-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6963406B2 (ja) * 2017-04-27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CN108751984A (zh) * 2018-05-25 2018-11-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氧化锆基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0144A (en) * 1986-11-04 1989-01-24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Laminated type photosensitive memb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comprising a substrate of aluminate
JP2827937B2 (ja) * 1994-11-22 1998-11-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下引き層を有す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H1115184A (ja) * 1997-06-23 1999-01-22 Sharp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03225227A1 (en) * 2002-05-01 2003-11-17 Innovation Chemical Technologies, Ltd. Invisible logos using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coatings on substrates
US7166398B2 (en) * 2003-06-20 2007-01-2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device
JP4042646B2 (ja) * 2003-07-22 2008-0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531284B2 (en) * 2004-12-03 2009-05-12 Xerox Corporation Multi-layer photorecepto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41A (zh) * 2009-10-02 2011-04-27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所述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33441B (zh) * 2009-10-02 2012-12-12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有所述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430103A (zh) * 2011-03-03 2013-12-0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CN103430103B (zh) * 2011-03-03 2016-06-15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
CN103631106A (zh) * 2012-08-22 2014-03-12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以及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US9244373B2 (en) 2012-08-22 2016-0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oner
CN107102522A (zh) * 2015-11-16 2017-08-2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构件、其生产方法、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CN107179658A (zh) * 2016-03-10 2017-09-1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99793A1 (en) 2008-08-21
KR20080076604A (ko)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6318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采用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10585364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3586742B2 (ja) 電荷移動添加剤としてフルオレニル−アジン誘導体を含有する電子写真用光導電体
JP200805210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415989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410968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182705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0535768C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使用该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1105644A (zh) 有机感光体和包括所述有机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2004226637A (ja)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7163771B2 (en) Imaging members
JP201416023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JPH024275A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CN101021695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使用该感光体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4281021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使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JP6583579B1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US20060154159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US20070059620A1 (en) High sensitive imaging member with intermediate and/or undercoat layer
JP2008139372A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644186B (zh) 電子照像感光體、電子照像感光體之製造方法及使用電子照像感光體之電子照像裝置
KR100497496B1 (ko) 단층형 전자사진용 감광체
WO2019142342A1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US7718334B2 (en) Imaging member having porphine or porphine derivatives
JP506947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001453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