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4731A - 具有盖罩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有盖罩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44731A CN101244731A CNA200810009736XA CN200810009736A CN101244731A CN 101244731 A CN101244731 A CN 101244731A CN A200810009736X A CNA200810009736X A CN A200810009736XA CN 200810009736 A CN200810009736 A CN 200810009736A CN 101244731 A CN101244731 A CN 101244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housing
- screen
- inclined surface
- cent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B62J17/04—Wind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46—Luggage carriers forming part of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了缓和驾驶员前面的空间形成负压的程度。覆盖车辆前部的安装到盖罩(5)的挡风挡屏(27)布置在浮动状态中,其中在其总体下边缘和盖罩(5)的外表面之间设置预定间隔。盖罩(5)的中央盖罩(6)的上边缘和正对驾驶员的内盖(11)的凹顶面板(15)的前边缘在其之间形成钝角。当从在屏(27)和盖罩(5)之间的间隙引入的行进风在盖罩(5)上经过凹顶面板(15)上方时,驾驶员前面的空间比传统情形更加难以形成负压,因为与其中盖罩(5)的一侧和凹顶面板(15)的侧面以锐角相互连接的传统情形相比行进风的通路可沿着凹顶面板(15)的外表面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盖罩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很多摩托车中,具有屏的盖罩覆盖车体的前部,并且其上安装有把手等的面板覆盖盖罩的后侧(正对驾驶员的一侧)。后面描述的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具有这种结构的摩托车。
而且,专利文献2示出一种结构,其中屏安装到盖罩。
专利文献1:JP-A-2002-264859(图1)
专利文献2:JP-A-2005-28894
发明内容
如专利文献1中的图1所示,盖罩侧和其上布置把手等的面板表面的连接使得盖罩上边缘通过以锐角向后变陡的表面邻近面板表面。以此方式,相对于作为车体外侧的盖罩和作为车体内侧的面板表面的连接,外部/内部关系在传统上根据设计要求被明确地区分。
然而,当使得连接角度为锐角时,沿着盖罩外表面的斜坡吹出的行进风朝向面板表面变得强烈。因此,易于使得在驾驶员前面的空间形成负压。在专利文献1中,屏基本在车体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由于连接角度引起的负压问题不易发生,但是存在其中与盖罩相比屏宽度较窄的多种车辆,从而对于上述结构被应用于这种车辆的情形而言,负压问题应该得以解决。
专利文献2并不涉及外部/内部连接结构,但是旨在将行进风引入屏后面以避免形成负压的倾向。在专利文献2中,使得屏下边缘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在盖罩上方浮动,并且从那里获得行进风以将其引导到驾驶员前面的空间。
在其中披露的屏的安装结构使得安装件在屏下边缘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上突出并且利用螺栓和螺母被固定到在盖罩侧上形成的屏固定架并且带子被安装成从上方覆盖安装位置。
然而,这种安装结构涉及以下问题,即仅仅沿着屏宽度方向在中央处获得行进风,这易于在大的区域中对避免形成负压的倾向造成妨碍。
本发明鉴于该情形而被实现,并且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盖罩的车辆,该盖罩能够有效解决驾驶员前面的空间形成负压的倾向。
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在具有盖罩的车辆中具有特征,包括盖罩,该盖罩覆盖车辆前部,以及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在盖罩后侧上形成以具有朝向车辆后部的下坡并且具有在其中央处布置的转向把手,并且其中倾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前边缘连接到盖罩上边缘并且在倾斜表面的前边缘附近和盖罩上边缘附近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倾斜表面包括在其中央布置以在其上布置转向把手的表面,以及在该表面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布置的小物品存储腔室的顶表面,并且倾斜表面的在它和盖罩上边缘附近之间形成钝角的表面包括小物品存储腔室的两个顶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盖罩上边缘的附近设有进一步缓和到倾斜表面的连接角度的第一缓和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倾斜表面前边缘的附近设有进一步缓和到盖罩的连接角度的第二缓和表面。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第一缓和表面和第二缓和表面基本上相互齐平。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在具有盖罩的车辆具有特征,包括盖罩,该盖罩覆盖车辆前部,以及包括在盖罩上方布置的挡风挡屏,并且其中屏被布置在其整个下边缘以预定距离从盖罩外表面间隔的状态中。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屏被安装到从车辆前部覆盖仪表的仪表遮光板的一部分主体前表面,并且当从车辆前部观察时该部分未被盖罩覆盖而是向前暴露。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成对的安装部分以肋的方式在仪表遮光板的主体前表面上突出,以在两安装部分之间形成行进风通路。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在屏上成一体地形成扩大区域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两个安装部分向外突出。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为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添加以下特征,即在扩大区域的下边缘上形成增强凸缘以朝向后表面侧突出。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
在如在相关技术中那样的盖罩侧和内侧的边界部分中形成的角度为锐角的情形中,驾驶员前面的并且在盖罩后侧上的空间易于形成负压,但是通过如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发明中使得该角度为钝角,能够抑制形成负压的倾向。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2的发明,小物品存储腔室的顶表面与盖罩形成钝角,即小物品存储腔室的高度沿着车辆纵向方向降低的程度与其中形成锐角的情形相比较小,从而可以有效地获得用于小物品存储腔室的空间。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3的发明,第一缓和表面被置于盖罩上边缘的附近和倾斜表面前边缘的附近之间,由此能够缓和在该两个附近区域之间的角度的突然变化。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4的发明,缓和表面被设于盖罩侧和倾斜表面侧上,从而易于获得缓和表面沿着纵向方向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并且因此易于缓和角度变化。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5的发明,第一缓和表面和第二缓和表面具有基本相互齐平的关系,从而能够使得空气顺利流动。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6的发明,从屏和盖罩之间的间隙进入的行进风可在屏后面获得,从而能够抑制驾驶员前面的空间形成负压。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7的发明,即使在安装具有不同规格的屏的情形中,也不用强求盖罩的规格改变。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8的发明,行进风沿着通路流动,从而易于将行进风引导到驾驶员前面的空间,因此有助于抑制该空间形成负压。
根据权利要求9的发明
根据权利要求9的本发明,屏的两个宽度方向侧面作为扩大区域突出,从而能够在方向上改变行进风,该行进风沿着侧向冲击该扩大区域,因此使得能够缓和其中行进风冲击抓持把手握持部分的手的情形。
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
因为扩大区域是悬臂式的,它在风压下易于变形,但是根据权利要求10的发明,在其下边缘上形成凸缘以实现增强,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风压下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整体踏板式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整体踏板式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3是以扩大放大比例示出车辆前部的前视图。
图4是以放大比例示出把手附近的后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V-V的截面视图。
图6是沿着图2中的线VI-VI的截面视图。
图7是沿着图2中的线VII-VII的截面视图。
图8是沿着图3中的线VIII-VIII的截面视图。
图9是示意本发明的功能的视图。
参考数字和符号说明
5:盖罩
6:中央盖罩
12:倾斜表面
13:把手
15:凹顶面板
25:仪表遮光板
27:屏
27A:扩大区域
29:侧安装部分
36:阻挡通道
38:凸缘
39:第一缓和表面
40:第二缓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考图1到7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图1所示的踏板式摩托车被构造成使得整个主体框架被框架盖1覆盖。参考数字2表示前轮,3表示后轮,并且4表示设置用于从车辆沿着纵向方向的中央延伸到后端以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可坐于其上的座位。
框架盖1由多个部件构成并且它的覆盖车辆前部的一个部分由盖罩5构成。如图2所示,盖罩5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在中央布置的中央盖罩6以及一对在其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布置的侧盖罩7。中央盖罩6被组装从而其宽度方向中央与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对准。而且,中央盖罩6的上边缘以基本V形方式凹进从而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顶部,并且凹进部分的周边边缘形成有与其余表面相比降低一级的凹形表面部分8。凹形表面部分8被形成为当其朝向中央盖罩6的两个宽度方向端侧行进时沿着纵向宽度逐渐减小并且朝向中央盖罩6的上边缘变浅。在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中央盖罩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被弯曲地形成从而它的两侧边缘当它们从其前端的下部向上行进时向后倾斜地分叉。而且,一对水平部分9、9从中央盖罩6的前端的下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外突出以分隔并且在中央盖罩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和两侧盖罩7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形成开口,因此使得能够在其内部组装头灯10。
如图1所示,两个侧盖罩7从在中央盖罩6的沿着中央盖罩6的纵向方向的两个宽度方向侧上延伸的侧部形成部分7A和从侧部形成部分7A的前部垂下的腿部保护部分7B上形成以覆盖前部驾驶员腿部,并且当在侧视图中观察时基本为L形。而且,形成有开口的闪光灯42被装配在两个侧盖罩7的前侧上并且靠近侧部形成部分7A和腿部保护部分7B的边界。
图4示出从驾驶员侧观察到的车辆以及其中盖罩后侧5被内盖11(构成框架盖1的一部分)覆盖的方式。内盖11在其中容纳作为骨架结构的盒式内部框架并且由在以后描述的覆盖其前侧的侧盖罩7、多个面板或者顶盖等构成。
具有朝向车辆后部(朝向驾驶员)的平缓斜坡的倾斜表面12在内盖11的上表面上在车体的整个宽度上形成。在该实施例中,倾斜表面12一共由三个表面形成,即,其上布置用于转向的把手13的中央面板14和在其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上布置的一对凹顶面板15。安装到把手柱(未示出)上端的把手保持器16可旋转地布置在中央面板14上并且把手13的中央部分被固定到把手保持器16。而且,智能钥匙开关17和用于通常处于锁定状态中的用于解锁各种顶盖(燃油盖20、用于小物品存储腔室的顶盖21A等)的顶盖打开器开关18A、18B在中央面板14上被布置在把手保持器16的该侧上。
中央凹盖19被设置成以陡峭状态邻近中央面板14的后端的下边缘。中央凹盖19包括在其下边缘处的铰链并且能够通过铰链打开和关闭被分隔并且在其中形成的小物品存储腔室。而且,覆盖燃油供给端口(未示出)的燃油盖20被设为邻近于并且位于中央凹盖19的下面并且可通过在其下边缘处形成的铰链被打开和关闭。
侧凹盖21A、21B被设为以陡峭状态邻近两个左和右凹顶面板15的后端的下边缘。两个侧凹盖21A、21B也在其下边缘处设有铰链并且能够通过铰链打开和关闭被分隔并且在其中形成的小物品存储腔室。
此外,一对左和右分隔部件22被置于中央面板14和两个凹顶面板15之间以将倾斜表面12分隔成三个表面。分隔部件22被安装在从中央面板14和凹顶面板15的表面突出的状态中,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分隔部件22在中央凹盖19和两侧凹盖21A、21B之间以及在通过其两侧延伸到燃油盖20的下边缘的区域中延伸。因为两个凹顶面板15的表面具有朝向中央面板的小斜坡,分隔部件22以抑制附着到凹顶面板15的雨水朝向中央面板14聚集的方式用作滴流器。
在统一状态中组装各种测量仪器例如速度计等的仪表框架23被布置在中央面板14的前面(内部)并且仪表显示器表面24以斜向上竖立的状态在其前表面上形成。仪表框架23形成有从仪表显示器表面24的总体上边缘朝向驾驶员斜向上延伸的单斜面顶部23A。而且,如图5所示,仪表遮光板25被组装到仪表框架23的前上部以从车辆前部覆盖仪表单元26的上部。仪表遮光板25的周边边缘形成为与中央盖罩6的基本V形的凹进部分的形状一致。仪表遮光板25在其三个位置,即前端和两侧边缘处被拧到中央盖罩6从而由此被固定。而且,仪表遮光板25被安装在从中央盖罩6的外表面稍微向上突出的状态中并且具有以以下方式固定到其上表面的挡风玻璃屏27。
用于安装到屏27的安装部分28、29被一体地设于仪表遮光板25的上表面上,从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在三个凸脊中对准,并且分别地形成为以肋条构形基本竖直地延伸(见图3)。在该实施例中,中央安装部分28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位于中央并且该对侧安装部分29被布置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插入前者。中央安装部分28形成为与侧安装部分29相比纵向长度较短,并且具有从仪表遮光板25的前端到沿着竖直方向的中央附近的长度尺寸。中央安装部分28在其上表面上形成有朝向其前端定位并且形成安装表面28A的平坦表面。安装表面28A设有用于在完全地保持它之前暂时地保持屏27的结构(见图5)。即,安装表面28A形成有插入孔31,该插入孔被打开以允许向其中插入在屏27上形成的临时棘爪30,并且在其前边缘处形成有可向内和向外挠曲以使得临时棘爪30弹性地暂时地在其上闭锁的临时闭锁件32。也用作装饰物的不透明盖部件33安装到屏27的外表面以防止从外侧通过屏看到这种闭锁状态。
此外,中央安装部分28从安装表面28A向前形成有陡坡但是向后并且朝向其后端形成有缓坡。
在另一方面,两个侧安装部分29从仪表遮光板25的前边缘到其后端的长度方向区域上形成并且突出的高度向后逐渐增加,并且在侧安装部分的上表面上形成的安装表面29A类似地向后升高。而且,两个安装表面29A在两个前和后位置中形成有螺丝孔34,从而屏27可从屏27的外表面利用螺丝35被夹紧从而被完全地保持。在这种完全保持地状态中,屏27被支撑在“浮动状态”中,其中在其总体下边缘和盖罩5的外表面之间确保了预定间隔。与之相结合,从上述中央安装部分以预定间隔布置两个侧安装部分,从而在安装部分28、29和屏27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行进风阻挡通道36、36。
屏27利用透明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并且当在前视图中观察时尺寸适于覆盖仪表遮光板25的整个上表面。屏27形成有通孔37,其位置对应于仪表遮光板25的各个螺丝孔34并且通过它使得用于固定屏的螺丝35如上所述被夹紧。屏27包括从两个侧安装表面29沿其延伸的线(图3中利用X示意的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外扩大的扩大区域27A。扩大区域27A使得当在前视图中观察时把手13的握持部分13A暴露但是用于在方向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外改变冲击扩大区域27A的行进风,以减轻在握持该握持部分13A的手上的直接影响。
然而,因为扩大区域27A以其自由的下边缘和侧边缘悬垂,担心在行进风的风压下变形。因此,根据该实施例,扩大区域27A的总体下边缘(更特别地,包括邻近扩大区域27A内部的部分区域)以基本直角被向内弯曲以成一体地形成突出的增强凸缘38。
屏27的下边缘倾斜以朝向其侧边缘后退,使得当在俯视图中观察时(见图2)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作为顶点。而且,下边缘上升地形成从而当在侧视图中观察时(见图1)与中央盖罩6的外表面形状一致。而且,在屏27中,与其余区域相比仅仅两个扩大区域27A的下角部区域被向内高度弯曲并且该区域的下边缘与中央盖罩6的上表面处于位置上的陡峭关系中。因此,屏27的总体下边缘从中央盖罩6的外表面基本均匀地间隔,除了凹形表面部分8。因此,其中从屏27下边缘的下面获得行进风的状态在其整个下边缘上变得均匀。
并且,根据该实施例,中央盖罩6的上边缘和两个凹顶面板15的前边缘的连接部分处于以下关系中(见图6)。即,图6为沿着图2中的线VI-VI的截面视图并且示出沿着车辆的基本纵向方向获取的截面。如从图6可见,中央盖罩6的上边缘附近的总体部分和凹顶面板15的相应前边缘附近的总体部分与车辆的基本纵向方向形成的角度(θ)成为钝角。因此,与传统地设为锐角的情形相比,当行进风在连接部分上方通过时,行进风的通路可沿着凹顶面板15的上表面延伸(在图6中,箭头示意行进风的流动状态)。而且,在具有平均身体高度的人员站于车辆前面的情况下,能够在视觉上看到在盖罩5之上的凹顶面板15的平坦外表面,从而为了防止表面装饰物的连续性被中断,设计一致的装饰物(图案连续性和相同的颜色等)被应用于盖罩5和凹顶面板15。
而且,抵靠凹顶面板15的前边缘的中央盖罩6的上边缘附近的一部分形成有设为比总体部分更加平缓并且向后突出的第一缓和表面39。在另一方面,第二缓和表面40被设为比总体部分更加平缓并且在凹顶面板15的前边缘的附近向前突出。第一和第二缓和表面彼此相对
且齐平,如图6所示。而且,第二缓和表面40在其尖端边缘处形成有闭锁件,它在第一缓和表面39下面进入从而被锁定于其上并且在以基本L形方式弯曲的状态中突出。
以上述方式构造的实施例具有以下功能和效果。当车辆行驶时,施加到盖罩5的行进风沿着盖罩5的外表面的斜坡上升并且从在盖罩和屏27的总体下边缘之间保留的间隙进入屏27中。在通过屏27期间的路径包括稍微通过阻挡通道36、36到达中央的路径和在屏27的两个扩大区域27A下面经过的路径,如图2所示。沿着阻挡通道36的路径沿着仪表遮光板25的上表面的斜坡上升并且从仪表遮光板25的上边缘在驾驶员前面吹出。当经过仪表遮光板25上方时,行进风被凸起即中央安装部分28和侧安装部分29引导,从而能够调整行进风以稳定地从驾驶员向前传送行进风。此外,因为利用屏27安装结构实现这种功能,它用于使得现有结构用于两种目的以简化屏27的后侧上的结构。
在另一方面,中央盖罩6和凹顶面板15在经过两个扩大区域27A下方的路径中形成钝角,从而沿着中央盖罩6的外表面的斜坡流动的行进风易于沿着凹顶面板15的上表面流动。参考图9具体地描述这种状态。在该图中,考虑两个三角形,在驾驶员握持把手13的位置,处在前车轮位置(用A表示的位置)和水平位置(用B表示的位置)之间连接的线段给出其底边。三角形中的一个在顶点处具有钝角(θ>90度)并且另一三角形具有锐角(θ<90度)。能够考虑两个三角形的左侧中的上方的一个对应于中央盖罩6的上表面并且右侧中的上方的一个对应于凹顶面板15的上表面。在此情形中,对于在顶点处具有锐角的一个,右侧(中央盖罩6)的斜度较大,从而行进风沿着斜坡吹出并且在上方流动并且离开,而不在右侧上沿着上表面(凹顶面板15)流动。相应地,引起一种状态,其中在驾驶员(特别地,身体上半部)前面的空间易于形成负压。相反,对于在顶点处具有钝角的一个,左侧(中央盖罩6)的斜度较小,从而即使当行进风沿着斜坡吹出时,易于遵循沿着右侧上的上表面(凹顶面板15)的路径。相应地,行进风流入驾驶员前面的空间中以便降低使得该空间形成负压的程度。
而且,如从图中清楚可见,在具有共同底边的三角形中的一个,它在顶点处具有钝角,总体三角形高度比具有锐角的一个更低。这意味着其中凹顶面板15和中央盖罩6相互连接的位置高度变低,从而对于驾驶员而言产生前方视野扩大的意义。
而且,根据该实施例,与中央盖罩6连接的配合部件包括形成用于物件存储空间的顶表面的凹顶面板15,并且该凹顶面板斜度平缓从而有效地确保用于物件存储空间的容积。
而且,根据该实施例,第一和第二缓和表面39、40被置于中央盖罩6和凹顶面板15的连接部分之间并且以比总体部分更小的角度实现连接,从而能够在连接部分处缓和角度变化。虽然缓和表面39、40可仅在中央盖罩6和凹顶面板15的任何一个上形成,但在两者上形成使得易于确保用于缓和表面39、40自身的宽度尺寸同时确保其强度。在此情形中,当使得两个缓和表面39、40根据该实施例以齐平方式相互抵靠时,行进风在流动时不受阻碍。
在另一方面,根据该实施例,屏27安装到仪表遮光板25。即,因为仪表遮光板25是暴露于前面而不被盖罩5覆盖的部件,并且使用仪表遮光板25安装屏27,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此外,仪表遮光板25的上表面的面积较大,这有助于改进可加工性。而且,因为屏27在从盖罩5被分离的状态中安装,对盖罩5没有影响并且易于替换屏27,容纳具有不同尺寸和形状等的物件。
而且,因为屏27形成有扩大区域27A,它从其安装到仪表遮光板25的部分侧向扩大,冲击扩大区域27A的行进风方向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向外改变,因此用于侧向地转向沿着车辆行驶方向直向把手的握持部分13A流动的行进风。因此能够有效地缓和其中行进风直接冲击握持把手的握持部分13A的手的情形。而且,因为扩大区域27A被在其下边缘上形成的凸缘38增强,能够避免在风压下变形。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在以上说明中并且参考附图示意的实施例,而是例如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包括以下实施例并且在不背离其主旨的范围中本发明可被不同地改进和实施。
(1)根据该实施例,本发明被用于踏板式摩托车,但是本发明能够被广泛地用于其它跨座式车辆例如雪上汽车等。
(2)根据该实施例,示出倾斜表面一共被分成三个面板,即,中央面板和两个宽度方向的侧面板,但是它可从单体面板一体地形成。
(3)根据该实施例,中央安装部分28被布置在两个侧安装部分29之间但是其中不具有中央安装部分28并且仅仅在单独凸脊中设置单独的阻挡通道36的构造也是可行的。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盖罩的车辆,包括所述盖罩,所述盖罩覆盖所述车辆的前部;以及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形成在所述盖罩的后侧上以具有朝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下坡并且具有在其中央处布置的转向把手,并且
其中所述倾斜表面的前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连接到所述盖罩的上边缘,并且在所述倾斜表面的所述前边缘附近和所述盖罩的所述上边缘附近之间形成的角度为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所述倾斜表面包括:在其中央布置的表面,以在其上布置所述转向把手;以及布置在该表面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上的小物品存储腔室的顶表面,并且
和所述盖罩的所述上边缘附近之间形成钝角的所述倾斜表面的那个表面包括所述小物品存储腔室的两个顶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所述盖罩的所述上边缘的附近设有进一步缓和到所述倾斜表面的连接角度的第一缓和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所述倾斜表面的所述前边缘的附近设有进一步缓和到所述盖罩的连接角度的第二缓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缓和表面和所述第二缓和表面基本上相互齐平。
6.一种具有盖罩的车辆,包括:所述盖罩,覆盖所述车辆的前部;以及布置在所述盖罩上方的挡风屏,并且
其中所述屏被布置在如下状态中:其整个下边缘与所述盖罩的外表面间隔预定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所述屏被安装到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部覆盖仪表的仪表遮光板的主体前表面的一部分,并且该部分当从所述车辆的所述前部观察时不被所述盖罩覆盖而是向前暴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成对的安装部分以肋的方式在所述仪表遮光板的所述主体前表面上突出,以在所述两个安装部分之间形成运动的风的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扩大区域一体地形成在所述屏上,以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从所述两个安装部分向外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盖罩的车辆,其中增强凸缘形成在所述扩大区域的下边缘上以朝向后表面侧突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32683 | 2007-02-13 | ||
JP2007032683A JP2008195241A (ja) | 2007-02-13 | 2007-02-13 | カウリング付き車両 |
JP2007-032683 | 2007-02-13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1396.4A Division CN101875380B (zh) | 2007-02-13 | 2008-02-13 | 具有盖罩的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44731A true CN101244731A (zh) | 2008-08-20 |
CN101244731B CN101244731B (zh) | 2012-10-17 |
Family
ID=3931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1396.4A Active CN101875380B (zh) | 2007-02-13 | 2008-02-13 | 具有盖罩的车辆 |
CN200810009736XA Active CN101244731B (zh) | 2007-02-13 | 2008-02-13 | 具有盖罩的车辆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21396.4A Active CN101875380B (zh) | 2007-02-13 | 2008-02-13 | 具有盖罩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958858B1 (zh) |
JP (1) | JP2008195241A (zh) |
CN (2) | CN101875380B (zh) |
AT (1) | ATE526231T1 (zh) |
ES (1) | ES2371584T3 (zh) |
TW (1) | TWI34333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7577A (zh) * | 2009-07-29 | 2011-03-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罩结构 |
CN102285402A (zh) * | 2010-06-11 | 2011-12-2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385099B (zh) * | 2008-12-26 | 2013-02-11 | Kwang Yang Motor Co | A front box with a charging function |
JP5988639B2 (ja) * | 2012-03-22 | 2016-09-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導風構造 |
JP2013203199A (ja) * | 2012-03-28 | 2013-10-07 | Bridgestone Cycle Co | 自転車、子供用自転車及び自転車装備品 |
JP5869964B2 (ja) * | 2012-05-31 | 2016-02-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防風構造 |
JP6088839B2 (ja) * | 2013-02-14 | 2017-03-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7245630B2 (ja) * | 2018-10-24 | 2023-03-24 | カワサキモータース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及びメータバイザ |
JP7552165B2 (ja) | 2020-09-07 | 2024-09-18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リーンの固定構造 |
JP7187598B2 (ja) * | 2021-03-15 | 2022-12-1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クリーン固定構造 |
US20240140550A1 (en) * | 2022-10-28 | 2024-05-02 |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 Vehicle with a windshield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19226A (en) * | 1972-10-10 | 1974-06-25 | Coleman Co |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snowmobile windshield |
JP3304517B2 (ja) * | 1993-07-30 | 2002-07-2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カバー構造 |
JP2001341685A (ja) * | 2000-05-30 | 2001-12-11 | Moric Co Ltd | 鞍乗型車両におけるメータ表示装置 |
JP2002264859A (ja) | 2001-03-07 | 2002-09-18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用オープナーのいたずら防止装置 |
JP2002264895A (ja) | 2001-03-13 | 2002-09-18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双胴船のサイドスラスタ |
JP4397636B2 (ja) * | 2003-07-07 | 2010-01-13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
-
2007
- 2007-02-13 JP JP2007032683A patent/JP2008195241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1-30 TW TW097103543A patent/TWI343339B/zh active
- 2008-02-12 AT AT08250502T patent/ATE526231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2-12 EP EP08250502A patent/EP1958858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2-12 ES ES08250502T patent/ES2371584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2-13 CN CN201010221396.4A patent/CN101875380B/zh active Active
- 2008-02-13 CN CN200810009736XA patent/CN101244731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7577A (zh) * | 2009-07-29 | 2011-03-2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罩结构 |
CN101987577B (zh) * | 2009-07-29 | 2013-11-1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鞍乘型车辆的仪表罩结构 |
CN102285402A (zh) * | 2010-06-11 | 2011-12-2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36427A (en) | 2009-09-01 |
TWI343339B (en) | 2011-06-11 |
CN101875380B (zh) | 2015-05-06 |
ATE526231T1 (de) | 2011-10-15 |
EP1958858B1 (en) | 2011-09-28 |
JP2008195241A (ja) | 2008-08-28 |
CN101875380A (zh) | 2010-11-03 |
CN101244731B (zh) | 2012-10-17 |
ES2371584T3 (es) | 2012-01-05 |
EP1958858A3 (en) | 2008-09-10 |
EP1958858A2 (en) | 2008-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44731B (zh) | 具有盖罩的车辆 | |
US5479324A (en) | Illuminated gas tank or shell | |
ES2313533T3 (es) | Sistema de parabrisas de un vehiculo del tipo de silla de montar. | |
EP3199437B1 (en) | Straddled vehicle | |
US8256939B2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EP1495953B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US7891269B2 (en)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TW593051B (en) | Windshield apparatus for a motorcycle | |
JP2001018852A (ja) | アンダーカバー | |
US20230382331A1 (en) | Cover device for vehicle | |
EP2098442B1 (en)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KR100483937B1 (ko) | 자동 이륜차용 에어클리너 | |
EP2572968B1 (en) | Motorcycle with tail lamp arrangement | |
ES2402185T3 (es) | Vehículo de motor de dos ruedas | |
IT202100002009A1 (it) | Un motociclo con forcella posteriore aerodinamicamente perfezionata | |
EP1555197B1 (en) | Rear fender for a motorcycle | |
US20230202602A1 (en) | Saddled vehicle | |
EP3533694B1 (en) | Blinker lamp mounting structure of saddled vehicle | |
CN207758740U (zh) |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 |
US20080073930A1 (en) | Motorcycle windshield | |
JP2793604B2 (ja) | スクータ型車両灯火器の防水構造 | |
IT202100002006A1 (it) | Motociclo con carenatura con apertura frontale per l'ingresso di aria | |
EP2716532B1 (en) | Straddle-type vehicle | |
TWI242515B (en) | Rear fender for a motorcycle | |
JPH0361189A (ja) | 自動二輪車等のフロントカバ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