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8949B - 烹饪器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8949B
CN101238949B CN2007101479899A CN200710147989A CN101238949B CN 101238949 B CN101238949 B CN 101238949B CN 2007101479899 A CN2007101479899 A CN 2007101479899A CN 200710147989 A CN200710147989 A CN 200710147989A CN 101238949 B CN101238949 B CN 101238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pot
main body
pot
cooking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79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8949A (zh
Inventor
内藤毅
保木本明雄
杉本直树
冈本大辅
松冈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ttori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38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8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8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8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4Lock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0/00Receptacles
    • Y10S220/912Cookware, i.e. pots and p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烹饪器,作为烹饪器之一的电饭煲,其包括:锅,由上方开口且有底的筒状容器形成;电饭煲主体,在上方具有可收容所述锅的开口,且设有加热烹饪所述锅内的被烹饪物的加热单元;盖体,用于封闭所述锅以及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且其一端枢接于所述电饭煲主体上,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旋转自如地卡止在所述电饭煲主体上,该电饭煲的所述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A的周围由框罩所覆盖,且所述框罩以及所述盖体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

Description

烹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饪器,尤其涉及适用于提高锅内压力进行烹饪的压力式烹饪器的烹饪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电煮饭器(以下称为,电饭煲)为烹饪器的一种。电饭煲在一般家庭中广泛被使用,并且已有各种类型的电饭煲被开发出售。电饭煲有在煮饭时将锅内的压力调整在常压而进行煮饭的类型、以及加压到规定压力而进行煮饭的类型。
后一类型的电饭煲在煮饭时,将锅内的被煮物(米和水)加热到高温的同时,加压到例如1.2个大气压而进行煮饭。这种压力式电饭煲具有收容被煮物的锅、收容该锅的电饭煲主体、覆盖锅及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电饭煲主体以及盖体的外壳通常是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成型体制作。并且盖体的一端枢轴连接于电饭煲主体上,另一端由锁定机构卡止在电饭煲主体上,通过锁定机构来防止煮饭时盖体不慎被打开。
但是,利用树脂成型体制作的电饭煲主体以及盖体的外壳在煮饭时承受高温,同时又承受高压,会引起热变形以及机械变形。由于这些变形而存在锁定机构松开,导致盖体突然被打开,锅内的高温被煮饭物飞散出来烫伤人等的危险性。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对压力式电饭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改良。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饭煲,即使锅内呈加压状态盖体也不会发生变形或者发生锁定机构不慎松开的情况。该电饭煲具有收容锅的电饭煲主体和覆盖电饭煲主体的开口部且开闭自如的盖体,盖体由上板和下板组成,上板和下板之间配置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一侧枢接于电饭煲主体上,另一侧通过挂扣机构被固定在主体上。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饭煲,即使在煮饭时锅内的压力上升从而盖体被向上方顶起,由于加强板的两端直接枢接及挂扣在电饭煲主体上,顶起力被加强板所阻止,并分散到盖体整体。其结果是不会发生盖体不慎打开或者挂扣机构松开的情况。其中专利文献1中的电饭煲是本发明申请人的申请,其后,又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如这种设有盖加强板部件的电饭煲,并在日本专利公报中多有介绍。其中的示例如下专利文献2~4所示。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电饭煲的盖加强板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方形的加强部件构成,该加强板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向上竖立形成一对侧壁,并且在该侧壁部分固定盖体。利用该盖加强板大幅地提高了盖体的前后方向的强度。其中,在专利文献2中还介绍了,除了盖加强板之外,另外在盖体的前方部分,向与盖加强板垂直的宽度方向配置有加强轴,以增强盖体宽度方向强度的技术。
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煮饭器,是在内盖的上表面设置有金属制的盖加强板,并具有如下结构:该盖加强板具有罩住内盖中央部的平坦部、和其两侧向上弯曲的前后方向的侧壁,在该侧壁的外侧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加强部件。根据该煮饭器,由于内盖由加强板以及加强部件而使强度增强,因此可以吸收内盖成型时的歪斜,并且提高盖体整体的强度。
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加强板的结构为,将其一侧枢轴连接于电饭煲主体上,另一侧挂扣在挂扣部和止挡部上,伴随着锅内的压力上升挂扣部渐渐地进入止挡部而被挂扣。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1033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403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37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869389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4中记载的电饭煲均是利用加强部件对盖体进行加强的,因此不会发生伴随着锅内的压力上升盖体的锁定机构松开盖体不慎被打开的情况。
但是,为了对上述盖体安装加强部件,首先必须将盖体设计成可以组装加强部件的结构。并且还必须准备与其适合的形状的加强部件。由此,需要适合各个盖体的加强部件,再包括盖体的部件,使得构成盖体的部件数量变多。其结果是组装、调整等变得麻烦。例如,专利文献1中的加强板,由于是配置在盖体的上下板之间,因此需要伴随盖体以及加强板的特殊加工及精细调整的组装作业。专利文献2的加强板,是必须将其结构做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方形材料的左右两侧边缘部分向上竖立,且组装到树脂制的盖体上,因此也潜在着与专利文献1中的加强板同样的问题。专利文献3的盖体需要加强板以及加强部件,使得部件数量变多。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加强板需要特殊的机构。
另外,这些加强部件都是组装到盖体上的,由于盖体本身是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因此树脂部分产生热变形以及机械变形,再加上老化而机械强度下降,使得盖体的锁定机构出现缺陷。再有,由于盖体以及电饭煲主体在每次使用时都会用各种洗涤剂清洗,但这些洗涤剂有时会引起树脂部分的变色。另外,树脂部分容易划伤等,由于这些划伤而使其看起来不美观。
再有,最近开始推出煮饭时的压力在比1.2个大气压还高的2.0个大气压或者更高的压力下进行煮饭的压力式电饭煲。可以想象以后这种压力式电饭煲的安全标准的设定进一步提高,因此若要制定如此高安全标准,现有的加强部件则很难对应。
再有,在现有的电饭煲中,通常设置在电饭煲主体开口部上的框罩是由树脂材料形成的。但是,当用树脂材料构成框罩时,由于煮饭时的热量等引起的膨胀·收缩而使得电饭煲主体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存在盖体的锁定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问题。若将盖体的锁定机构做成能够吸收上述膨胀·收缩,则其结构将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以及对应今后的安全标准的修改等而进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强、耐久性以及安全性高的烹饪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对需要频繁清洗的盖体以及框罩,用洗涤剂等进行强力清洗,也可以抑制因划伤、变色以及伤痕等降低美观,能够容易清洗且可维持清洁状态的烹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烹饪器包括:锅,由上方开口且有底的筒状容器形成;烹饪器主体,在上方具有可收容所述锅的开口,且设有加热烹饪所述锅内被烹饪物的加热单元;盖体,封住所述锅以及烹饪器主体的开口部,且其一端枢接于所述烹饪器主体上,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旋转自如地卡止在所述烹饪器主体上,该烹饪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周围由框罩覆盖,且所述框罩以及所述盖体中的至少一个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盖体和框罩中的至少一方的部件材料是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从而增大了机械强度,而且变得具有耐热性、耐油性以及耐药性,尤其是,即使用洗涤剂进行清洗也没有变色等现象。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由合成树脂形成的盖体以及框罩相比,不易产生热变形、龟裂等,而且以各种洗涤剂等进行强力清洗,也不会变色且可维持清洁性,成为具有良好耐久性的结构。尤其是,通过将盖体和框罩双方都做成刚性金属材料,可增大双方的强度,能够有效地对应压力式烹饪器的烹饪压力增大的趋势。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封闭所述烹饪器主体开口部的内盖罩,和覆盖该内盖罩上表面的装饰罩,且所述内盖罩由所述刚性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盖体中的内盖罩,从而不需要现有技术中所必须的盖加强部件。而且,由于不需要盖加强部件,盖体的制造变得极其简单。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罩的外圆周边缘部的一端形成有铰接机构,在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安装盖体锁定机构的固定部,在所述框罩的开口边缘部的一端形成有用于枢接所述铰接机构的固定部,在另一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盖体锁定机构的安装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刚性金属材料构成的内盖罩的外圆周边缘部的一端形成铰接机构,在另一端形成固定有盖体锁定机构的固定部,使铰接机构以及盖体锁定机构的安装变得牢固,与烹饪器主体的固定以及锁定也变得牢固。另外,通过在框罩开口边缘部的一端设置枢接所述盖体铰接机构的固定部,在另一端设置安装所述盖体锁定机构的安装部,从而不需使用特殊的部件就可以使与盖体的轴连接牢固。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罩,在其下表面通过固定单元拆装自如地安装有用于封闭所述锅的开口部的内盖。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内盖罩的下表面利用固定单元拆装自如地安装内盖,而可以利用内盖简单地封闭锅的开口部。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罩上设有压力阀释放机构,在所述内盖的上表面设有由所述压力阀释放机构驱动的压力阀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内盖罩的上表面设置压力阀释放机构,在内盖的上表面设置由压力阀释放机构驱动的压力阀部件,从而可以构成压力式烹饪器。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金属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外观表面被加工成镜面。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对刚性金属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外观表面进行镜面加工,从而使被实施了镜面加工的部分的清洗性能变好,并且能够体现清洁感以及高级感。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罩和所述装饰罩之间配置有用于冷却所述内盖罩的风扇。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内盖罩和装饰罩之间设置风扇,可以冷却烹饪时成为高温的内盖罩,从而消除对配置在盖体内的其他构成部件造成恶劣影响。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罩的上表面配置有绝热材料以及隔热板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内盖罩的上表面配置绝热材料或者隔热板,从而使内盖罩中产生的热量不会传递到盖体内的其他构成部件。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器主体的侧面设有其两端部旋转自如地被安装的由刚性材料构成的U字状把手。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由刚性材料形成烹饪器主体的把手,从而即使在搬运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内盖罩以及/或者框罩而重量增加了的烹饪器之际,把手也不会破损。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器主体的侧面设有其两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的U字状把手,所述把手是将从其两端部相对突出的旋转轴插入所述烹饪器主体侧面的把手安装孔中,所述旋转轴为键状,所述把手安装孔为键孔状,所述旋转轴只有在所述把手位于特定角度时才可插入所述把手安装孔,或者从所述把手安装孔中拔出,并在所述烹饪器主体的外壳上设有阻止在组装烹饪器主体后的阶段所述把手变位到所述特定角度的止挡器。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一旦将烹饪器主体组装好之后,在不去除止挡器时把手是不会脱离的,因此能够防止在搬运时把手脱离使烹饪器主体跌落的事故发生。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安装孔设置在由所述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所述框罩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把手是安装在烹饪器主体中的极其牢固的部分上,因此能够得到可充分承受烹饪器主体重量的把手构造。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金属材料为压铸成型体、冲压加工成型体、或者切削加工成型体。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刚性金属材料制成压铸成型体、冲压加工成型体、或者切削加工成型体,使内盖罩以及/或者框罩的制作变得容易。
本发明基于上述结构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金属材料由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形成,当该刚性金属材料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时,对其表面实施防氧化加工。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使用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作为刚性金属材料,从而可以获得美观的金属面外观。尤其是使用铝或铝合金的情况下,对该刚性金属材料表面实施覆盖透明涂层等的公知的防氧化加工,因此能够提高内盖罩以及/或者框罩的耐油性、耐药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覆盖烹饪器主体开口部周围的框罩,和封闭所述烹饪器主体开口部以及在该开口部所收容的锅的盖体中的至少一方,因此对于使用刚性金属材料之处增大了机械强度、耐油性、耐热性、耐药性。由此可提高烹饪器的耐久性,维持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烹饪器打开盖体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烹饪器的关闭盖体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烹饪器的内盖罩的俯视图。
图4为图1的烹饪器的内盖罩的仰视图。
图5为控制单元的框图。
图6为表示一系列煮饭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变化以及压力阀释放机构的动作状态的特性图。
图7为把手安装部位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表示安装把手结构的第一说明图。
图9为表示安装把手结构的第二说明图。
附图标记
1   烹饪器
2   锅
3   烹饪器主体
4   外壳
4a  把手
4b  旋转轴
4c  突起
4d  止挡器
5   内壳(收容壳体)
6   框罩
6A  开口
6B  圆周边缘部
6C  固定部
6D  卡止部
6E  把手安装孔
9   温度传感器
10  操作面板
11  显示装置
14  盖体
15  内盖罩
16  装饰罩
17  内盖
18  压力阀释放机构
23  (盖体)锁定机构
30  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烹饪器1的构造进行说明。烹饪器1是作为电饭煲被设计的。
烹饪器1为压力式烹饪器,作为烹饪而进行煮饭时,锅内的压力上升到例如1.2个大气压进行煮饭。如图1以及图2所示,烹饪器1具有:锅2,是由上面开口的、深底的筒状容器构成;烹饪器主体3,其上面具有开口,从该开口部收容锅2,且具有加热锅2内的被烹饪物的加热单元;盖体14,能够覆盖锅2以及烹饪器主体3的开口部,并且开闭自如。
锅2具备如下结构:具有由热传导性较高的材料如铜或铝等构成的内层,和由磁性材料如不锈钢构成的外层,且内层的表面被氟树脂等所覆盖。
烹饪器主体3,其上面具有可嵌入锅2尺寸的开口部,并具有:有底的与锅2的外形基本相同形状的内壳5、覆盖该内壳5的开口部周围的框罩6、和覆盖内壳5等的外侧的外壳4。内壳5以及外壳4为合成树脂材料的成型体。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框罩6覆盖内壳5的开口部周围,并固定有盖体14。框罩6具有比锅2的口径稍大的开口6A,和从开口6A向外方延伸至外壳4长度的圆周边缘部6B。在圆周边缘部6B上,在靠近开口6A的周围设有搭置铰接部分2A的搭置部6B1,在与该搭置部6B1邻接的部位的一端,设有枢接盖体14的固定部6C,在另一端设有卡止盖体14锁定结构的卡止部6D。
框罩6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框罩6为刚性金属材料并不是指由普通的薄板冲压成型体形成框罩6,而是通过制成具有规定厚度如1~3mm厚度的、以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的任意一种为材料的压铸成型体来形成。在为铝的情况下,将熔化的铝注入模具,并将其冷却、凝固而形成为压铸成型体。
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框罩6的方法并不限于压铸法。例如可以是1~3mm左右厚度的,铝板以及不锈钢板的冲压加工物,或者也可以是铝以及不锈钢的切削加工物。不管是以任何方法形成的的框罩6,从美观上来说,优选通过研磨等对其外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说对与盖体14相对的圆周边缘部6B的上表面进行镜面加工。
当使用铝或者铝合金作为框罩6时,优选通过在其上表面覆盖防止氧化用的透明涂层,或者涂覆防氧化剂,来抑制铝的氧化。
如图2所示,框罩6的搭置部6B1形成为具有一定宽度以及平坦面的环状,在平坦面上安装有环状的密封部件P。固定部6C由从圆周边缘部6B的表面上方突出的托架形成。另外,卡止部6D形成为钩状以备与盖体锁定机构23的卡止爪23A进行卡合。框罩6的圆周边缘部6B与盖体14相对。
在内壳5和外壳4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SP。该间隙SP将成为部件安装空间以及通风空间。在间隙SP上安装有风扇马达12以及控制基板(省略图示)等。通过设置间隙SP可以使内壳5和外壳4之间绝热,并且,通过驱动风扇马达12使控制基板冷却。
在框罩6的圆周边缘部6B上,在与未设有固定部6C以及卡止部6D的位置相对的侧边缘部上,形成有以规定长度向下方下垂的延伸部6E。在延伸部6E上设有水平贯穿其的把手安装孔,在该把手安装孔上经由旋转轴4b旋转自如地安装有大致U字状的把手4a。
对把手4a的安装方法参照图7~图9进行说明。如图8、图9所示,在延伸部6E上形成的把手安装孔6F为键孔状。但是其键孔状不是朝向正下方,而是形成为朝向规定角度倾斜的形状。
把手4a的旋转轴4b从把手4a的两端部各一个相向地突出。2个旋转轴4b排列在共同的水平轴线上,成为把手4a的旋转中心。旋转轴4b与把手4a整体成型,与把手4a一起旋转。
如图7所示,旋转轴4b形成为台阶状,较细的部分勉强可穿过把手安装孔6F,但较粗的部分则无法穿过。较细部分的前端具有突起4c,从轴端的方向观察呈键状。突起4c与把手4a所在的平面呈直角地延伸。
将把手4a安装到框罩6上时,使把手4a的U字形状可朝向外侧打开地,如图9所示,使旋转轴4b的键形状的角度与把手安装孔6F的键孔形状的角度对准,将旋转轴4b的较细部分插入把手安装孔6F中。此时把手4a,相对于图9中H-H所示的水平线,仅呈规定角度倾斜。将此时的把手4a的角度称为“特定角度”。
将位于特定角度的把手4a以如图8所示水平拉起时,突起4c与把手安装孔6F的边缘相卡合,使得旋转轴4b无法从把手安装孔6F中拔出。在外壳4上设有水平突出的止挡器4d,在组装了烹饪器主体3之后,能够阻止把手4a向特定角度变位。
由于把手4a是安装在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框罩6这个在烹饪器主体3中称得上极其牢固的部分上,因此能够获得可充分承受烹饪器主体3重量的把手结构。另外,由于在组装了烹饪器主体3之后,在不去除止挡器4d的前提下把手4a不会脱离,因此能够防止在搬运时把手4a脱离烹饪器主体3而跌落的事故发生。
止挡器4d可以与外壳4的主体部整体成型,也可以和主体部分开作为单独的部件形成。若作为单独部件,则通过在基本上组装好的烹饪器主体3上安装把手4a,然后再安装止挡器4d,从而可使烹饪器主体3成为完成状态。另外,若去除止挡器4d,则可以不需分解烹饪器主体3的其他部分,而只拆下把手4a。
将把手安装孔6F的键孔形状和旋转轴4b的键形状做成从圆的一侧突出为方形的形状,但也可以采用从一个圆的两侧突出方形的形状。
把手4a由刚性材料形成以承受烹饪器1本身的重量。作为刚性材料例如可以选择金属。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搬运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框罩6,并且后叙的内盖罩15也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重量增加的烹饪器1之际,把手4a也不会出现破损现象。
内壳5形成为具有与锅2的外形大致相同形状的深底筒状容器。在内壳的底部5A上,其中心部设有规定尺寸的开口5A’,该开口5A’处设有检测锅底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通过由温度传感器9检测锅2的底部温度,从而检测出锅2内的烹饪物的量等。另外,在底部5A的外底壁面上安装有分卷成同心圆状的多个电磁感应线圈(省略图示)。通过这些电磁感应线圈,使锅2中产生涡电流从而锅2本身自发热。并且,在内壳5的筒体部设有空间7,在该空间7处设有辅助加热线圈8。
外壳4,与内壳5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SP,形成为具有比内壳5大的外形的装饰盒体。在外壳4的前面安装有操作面板10。在操作面板10上设有各种操作开关类,和显示由操作开关类设定的设定状态的显示装置11(参照图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盖体14具有:可封闭烹饪器主体3的开口部大小的内盖罩15、以具有规定的间隙而覆盖内盖罩15的上表面的装饰罩16、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内盖罩15的下表面且封闭锅2开口部的内盖17。在装饰罩16的表面上形成有凹坑16A,在该凹坑16A处拆装自如地安装有蒸汽盖14A,该蒸汽盖14A具有连通装饰罩16和内盖罩15的蒸汽溢出孔。
内盖17由可封闭锅2开口部大小的金属制圆盘形成。在内盖17的上表面的略中央部设有构成压力阀释放机构18的压力阀及其附属部件,以及安全阀25。在内盖17的圆周边缘安装有与内盖罩15相抵接的密封材料P2。在内盖17的周围,设有向外方突出,且与设在内盖罩15上的固定单元(省略图示)拆装自如地卡止的卡止部件(省略图示)。
如图2~图4所示,内盖罩15,在其表面151上设有与烹饪器主体3的固定部以及锁定机构23、和控制锅2内压力的压力阀释放机构18,在其后部设有拆装自如地固定内盖17的固定单元。内盖罩15与框罩6同样,是整体为规定厚度,例如具有1~3mm厚度的、以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中的任意一种为材料的压铸成型体。当使用铝作为压铸成型体的材料时,通过将熔化的铝注入模具,并使其冷却·凝固,从而获得压铸成型体。盖体14中尤其是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内盖15,从美观上来讲,优选通过研磨等对外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具体地说对与框罩6相对的背面152进行镜面加工。
内盖罩15也如同框罩6,并不局限于压铸成型体,也可以是刚性金属材料的冲压加工物或者切削加工成型物。并且,与框罩6同样地,当使用铝或者铝合金时优选利用防止氧化用的透明涂层进行覆盖,或者通过涂抹防氧化剂而进行涂覆。
如图3所示,内盖罩15上,在位于表面151后部的一端设有与框罩6的固定部6C枢接的枢接部15A,在位于前部的另一端设有安装部15B,该安装部15B安装与框罩6的卡止部6D相卡合的盖体锁定机构23。在内盖罩15的中央部上设有压力阀释放机构18。
枢接部15A由离开规定间隔的一对托架15A1、15A2形成。在托架15A1、15A2上形成有插穿支轴21的插穿孔。支轴21经由弹簧体22安装在托架15A1、15A2之间。弹簧体22具有,在盖体14打开时向加快打开的方向对盖体14施力,并且在打开之后使其不因盖体14的自重而关闭的结构。
安装部15B具有从内盖罩15的表面突出的一对托架15B1、15B2,和插穿盖体锁定机构23的卡止爪23A的孔15B0(参照图2)。孔15B0的开口形成为较之卡止爪23A的厚度以及宽度略大,可以使卡止爪23A移动。另外,在各托架15B1、15B2上设有可旋转自如地安装支轴24的安装孔。支轴24被插穿到卡止爪23A、和一端被卡止爪23A所固定并对应解除按钮23B的按压而进行摆动的活动片23C,进而支撑它们。即,盖体锁定结构23由卡止爪23A、解除按钮23B以及活动片23C构成,活动片23C具有被支轴24枢轴连接的结构。在内盖罩15的下表面(背面)上设有可拆装自如地安装内盖17的固定单元(省略图示)。
当利用压铸成型体形成内盖罩15时,机械强度变强,与框罩6之间的连接以及卡止变得牢固。尤其是,通过将内盖罩15以及框罩6都制成压铸成型体,使两部件的机械强度变强,即使煮饭时锅2内的压力过度上升,或者温度过度地成为高温,也可以承受。因此,无需一直以来所必需的盖体的加强部件,而且也没有了对盖体锁定机构23的恶劣影响。并且,压铸成型体除了具有即使用洗涤剂清洗也不发生变色的耐洗涤剂性之外,还具有不易划伤的耐久性。进一步,通过对内盖罩15的背面152、即与框罩6相对的面进行镜面加工,使清洗性变好,并且可提高美观,使其具有高级感。
在内盖罩15的表面151上设有构成压力阀释放机构18的柱塞20及其附属部件。以下,参照图2对压力阀释放机构18进行说明。
压力阀释放机构18由具有阀孔190的阀座191、和在阀座191上可利用自重封闭阀孔190地搭置的金属球192、和覆盖该球192的罩193、和使球192移动的柱塞20构成。压力阀释放机构18通过柱塞20的动作而使球192移动,并通过该球192的移动来控制阀孔190的开闭。柱塞20是由活塞杆和活塞体形成的公知结构,在未接收来自图5所示的控制单元30的命令时,活塞杆从活塞体突出而将阀孔190上的球192向横向推压使其移动,从而强制地打开阀孔190
当柱塞20接收来自控制单元30的命令时,活塞杆被拉回活塞体内,球192由于自重而返回到阀孔190上,从而闭塞阀孔190。由此,柱塞20作为压力阀释放机构18动作,压力阀释放机构18强制性地使在煮饭过程中被加压的锅2内的压力降低。在内盖17上还设有安全阀25,以用于在锅2内异常地被加压时(例如在煮饭过程中压力阀发生故障而无法打开时),自动地打开使锅2内的压力释放。
下面,参照图5的框图以及图6的特性图,对烹饪器1的选择了煮饭菜单时的煮饭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30由具有输入/输出部311、312,控制部31a、运算部31b、计时部31c以及存储部31d等的微型计算机31构成。微型计算机31会收到来自设在操作面板10上的煮饭开始按钮、菜单选择按钮、计时器以及检测锅底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等的信号。接收输入信号后,微型计算机31向加热单元(感应线圈)、压力阀释放机构18以及显示装置11输出控制信号,对它们进行控制。
在存储部31d中存储有执行各种煮饭菜单、如白米·标准煮饭菜单的程序。各种煮饭菜单分别具有各自的煮饭过程。如图6所示,煮饭过程包括:吸水过程,让作为锅2内的被煮饭物的米吸收水分;升温加热过程,对吸水后的米一口气进行加热;沸腾维持过程,在升温加热过程之后短时间内使锅2内沸腾并维持该状态;蒸焖1、2过程,在上述沸腾维持过程之后对煮好的米饭进行蒸焖;以及追加煮饭过程。下面,对煮饭过程的概要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操作面板10上的菜单选择按钮选择煮饭过程,按下煮饭开始按钮。此时在设于内壳5的底部5A的感应线圈中流通高频电流,从而在锅2上产生涡电流,开始对锅2内的米以及水的加热。同时控制单元30使压力阀释放机构18动作使球192移动,使阀孔190成为打开状态。由此进入吸水过程。当吸水过程开始后,计时部31c开始对吸水时间的计时,锅底温度传感器9计测锅底温度。锅底温度的计测执行至到达规定温度、如到达55℃为止。吸水过程持续至规定的吸水时间例如10分钟。当经过吸水时间之后进入升温加热过程。
在升温加热过程中,使加热单元进行全力加热(全功率加热)以在短时间内使锅2内成为沸腾状态。同时控制单元30使压力阀释放机构18动作拉回活塞杆。此时利用球192关闭阀孔190。也就是说,利用球192的自重滚落到阀孔190上,进而封闭该阀孔190。在该状态下,锅2内的压力上升至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力值、例如1.2个大气压。
在升温加热过程中,对蒸汽温度通过蒸汽温度传感器(省略图示)进行计测。当该蒸汽温度到达规定温度、例如到达75℃时,成为米产生沸腾现象的温度,则结束升温加热过程。
当进入后续的沸腾维持过程时,锅2内的压力到达大气压以上的规定压力、例如1.2个大气压,被煮饭物成为以对应该压力的饱和温度进行沸腾。在该沸腾维持过程中,利用控制单元30使压力阀释放机构18动作,通过使球192移动而进行阀孔190的打开动作。通过对阀孔190的强制打开动作,使锅2内的压力一口气下降到大气压附近。
若如上所述使锅2内的压力从规定沸腾压力(约1.2个大气压)一口气下降到大气压附近,则锅2内会成为激烈的暴沸状态。当成为该暴沸状态时,在锅2内产生气泡,由于该气泡米将会被搅拌。其结果是,米被均匀地加热煮好。
强制地开放阀孔190的规定时间定为,利用第一次阀孔190的强制打开动作而使锅2内的压力恢复到大致为大气压程度的时间(即4秒左右)。通过如上所述地设定强制开放阀孔190到达大气压的时间,可以获得较大的搅拌能量。将阀孔190的强制打开进行上述规定时间(4秒钟)的开放之后,使压力阀释放机构18进行动作再次使阀孔190成为关闭状态,再次加热规定时间、例如28秒钟。
加热时间(28秒钟)是使锅2内的压力回复到所述规定压力(约1.2大气压)所需的时间。该时间是通过预先的实验得出的。
进行了28秒钟的加热之后,也可以再次使柱塞20动作而产生所述的暴沸。利用压力阀释放机构18的压力阀的强制打开会重复数次、例如6次。
当结束了对阀孔190的数次打开操作之后,压力阀释放机构18的控制停止,阀孔190成为关闭状态。然后,利用加热单元继续沸腾状态,并计测锅底温度。
当锅底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例如130℃时,锅2内的水分枯干则判断为强制烘干结束,停止利用加热单元的加热作用。接着,开始蒸焖1过程,并开始蒸焖时间的计时。当规定的蒸焖时间过了规定时间、例如4分钟之后,通过压力阀释放机构18强制地打开阀座191,进入追加煮饭过程。
当进入追加煮饭过程之后,利用加热单元进行再加热,使附着在米表面的水分蒸发,同时进行对追加煮饭(再加热)时间的计测。然后,当经过了规定的追加煮饭时间、例如3分钟之后,停止利用加热单元的加热动作,进入蒸焖2过程,并对蒸焖时间进行计时。然后,当蒸焖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之后,煮饭结束,进入保温过程,从而完成标准煮饭过程。
如上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通过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框罩6和内盖罩15,而在锅2的开口部不会发生由压力引起的盖体14的变形,而且也无需对内盖罩15设置加强部件。其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框罩6和内盖罩15双方都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仅将其中的任意一方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而另一方由其他材料形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
本发明可利用于用锅煮饭的所有烹饪器。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包括:锅,由上方开口且有底的筒状容器形成;烹饪器主体,在上方具有可收容所述锅的开口,且设有加热烹饪所述锅内的被烹饪物的加热单元;盖体,封闭所述锅以及烹饪器主体的开口部,且其一端枢接于所述烹饪器主体上,另一端通过锁定机构旋转自如地卡止在所述烹饪器主体上,该烹饪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周围由框罩所覆盖,所述盖体具有用于封闭所述烹饪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内盖罩和用于覆盖该内盖罩的上表面的装饰罩,且所述框罩以及所述内盖罩均由刚性金属材料形成,
在所述内盖罩上设有压力阀释放机构,在内盖的上表面设有由所述压力阀释放机构驱动的压力阀部件,
在所述内盖罩的外圆周边缘部的一端形成有铰接机构,在另一端形成有用于安装盖体锁定机构的固定部,在所述框罩的开口边缘部的一端形成有用于枢接所述铰接机构的固定部,在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盖体锁定机构进行卡合的卡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罩,在其下表面通过固定单元拆装自如地安装有用于封闭所述锅的开口部的内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金属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外观表面被加工成镜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罩和所述装饰罩之间配置有用于冷却所述内盖罩的风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盖罩的上表面配置有绝热材料以及隔热板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器主体的侧面设有其两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的、由刚性材料构成的U字状把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烹饪器主体的侧面设有其两端部旋转自如地安装的U字状把手,所述把手是将从其两端部相向突出的旋转轴插入所述烹饪器主体侧面的把手安装孔中,所述旋转轴为键状,所述把手安装孔为键孔状,所述旋转轴仅在所述把手位于特定角度时才可插入所述把手安装孔或者从所述把手安装孔中拔出,在所述烹饪器主体的外壳上设有在烹饪器主体组装之后的阶段阻止所述把手变位到所述特定角度的止挡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安装孔设置在由所述刚性金属材料形成的所述框罩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金属材料为压铸成型体、冲压加工成型体、或者切削加工成型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金属材料由不锈钢、铝、或者铝合金形成,当该刚性金属材料由铝或铝合金形成时,对其表面实施防氧化加工。
CN2007101479899A 2007-02-09 2007-08-30 烹饪器 Active CN101238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0421 2007-02-09
JP2007030421A JP2008194135A (ja) 2007-02-09 2007-02-09 炊飯器
JP2007-030421 2007-11-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8949A CN101238949A (zh) 2008-08-13
CN101238949B true CN101238949B (zh) 2012-02-08

Family

ID=3975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79899A Active CN101238949B (zh) 2007-02-09 2007-08-30 烹饪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194135A (zh)
KR (1) KR101061669B1 (zh)
CN (1) CN101238949B (zh)
HK (1) HK11199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6508B (zh) * 2010-02-11 2012-05-23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能显示用电量的电饭煲的控制方法
CN104414438B (zh) * 2013-09-02 2017-02-0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及电压力锅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3536194B (zh) * 2013-10-09 2016-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和电压力锅
CN103784024B (zh) * 2014-01-24 2016-09-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上盖、电饭煲和电饭煲内压力的控制方法
CN104523138A (zh) * 2014-12-31 2015-04-22 东莞市西芹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快速蒸煮装置及其快速蒸煮方法
CN106136940B (zh) * 2015-04-03 2018-09-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4814667B (zh) * 2015-04-30 2017-05-31 广州斯腾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内胆电饭锅
CN106551619B (zh) * 2015-09-25 2018-12-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电饭煲的煮饭控制方法
CN105919411B (zh) * 2016-07-15 2018-06-05 山东多星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式电饭锅
CN109938612B (zh) * 2019-05-08 2024-07-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盖体及设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0269506A (zh) * 2019-06-14 2019-09-24 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 具有分置安全锁合结构的烹饪器具
FR3097732B1 (fr) 2019-06-27 2022-12-16 Seb Sa Appareil de cuisson pour cuire des aliments avec ou sans press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9491A (zh) * 2004-04-28 2005-11-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煮饭器
CN1781415A (zh) * 2000-11-09 2006-06-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煮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9013U (ja) * 1981-08-19 1983-02-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調理器の掛止装置
JPH074314B2 (ja) * 1989-12-20 1995-01-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炊飯器の消泡装置
JP2713129B2 (ja) * 1993-12-28 1998-02-16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電気炊飯器
JP3413981B2 (ja) * 1994-09-06 2003-06-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3139933B2 (ja) * 1995-03-17 2001-03-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調理器
JP2768400B2 (ja) * 1995-03-31 1998-06-25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調理器
JPH1043045A (ja) * 1996-07-31 1998-02-17 Toshiba Home Technol Corp 炊飯器
JP2869388B2 (ja) * 1996-10-29 1999-03-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圧力式電気炊飯器
JPH10211092A (ja) 1997-01-29 1998-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炊飯器
JPH10337248A (ja) * 1997-06-05 1998-12-22 Toshiba Home Technol Corp ジャー炊飯器
JPH11299641A (ja) * 1998-04-20 1999-11-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炊飯器
JP3511618B2 (ja) * 1998-08-27 2004-03-29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炊飯器
KR200208875Y1 (ko) * 1998-10-30 2001-01-15 이종수 전기밥통의 단열 및 보온장치
JP3530470B2 (ja) * 2000-08-23 2004-05-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気調理器
JP3589209B2 (ja) * 2001-08-23 2004-11-17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電気炊飯器
KR200255308Y1 (ko) 2001-09-05 2001-12-01 이명재 압력 밥솥
JP4013890B2 (ja) * 2003-11-11 2007-11-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炊飯器
JP2006167170A (ja) * 2004-12-16 2006-06-29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圧力炊飯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1415A (zh) * 2000-11-09 2006-06-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煮饭器
CN1689491A (zh) * 2004-04-28 2005-11-02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煮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19922A1 (en) 2009-03-20
JP2008194135A (ja) 2008-08-28
KR20080074692A (ko) 2008-08-13
CN101238949A (zh) 2008-08-13
KR101061669B1 (ko) 201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8949B (zh) 烹饪器
CN101243944B (zh) 烹饪器
JP2008048767A (ja) 圧力調理器
CN1306894C (zh) 电动饮料制作装置
JP2007064585A (ja) 加熱調理器
CN202355232U (zh) 具有双金属片泄压阀的锅盖
CN204813376U (zh) 全自动煮、蒸一体电饭煲
CN214330255U (zh) 用于烹饪机器的门组件和带有这样的门组件的烹饪机器
JP4920632B2 (ja) 圧力調理器
CN207506356U (zh) 一种蒸汽阀防漏装的可视电饭煲
KR100415627B1 (ko) 빌트인 곤로
JP4225311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865493B2 (ja) 圧力調理器
JP5752490B2 (ja) 圧力式炊飯器
JP5328221B2 (ja) 炊飯器
CN218870080U (zh) 具有隔热防烫伤的烤箱结构
CN219569940U (zh) 门体、烤箱和烤箱灶
CN218552106U (zh) 一种翻盖的用于煎炸的少油的多功能食物处理机
JP6015078B2 (ja) 自動販売機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CN218552124U (zh) 一种锅盖式空气炸锅
JP3317251B2 (ja) 電気調理器
CN214284607U (zh) 上盖组件和煎烤机
JP5776149B2 (ja) 炊飯器
CN114427322A (zh) 用于烹饪机器的门组件和带有这样的门组件的烹饪机器
JP4109220B2 (ja) グリル付コン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9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992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