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6387B - 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6387B
CN101236387B CN2008100011477A CN200810001147A CN101236387B CN 101236387 B CN101236387 B CN 101236387B CN 2008100011477 A CN2008100011477 A CN 2008100011477A CN 200810001147 A CN200810001147 A CN 200810001147A CN 101236387 B CN101236387 B CN 101236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hotoreceptor
delevoping cartridge
unit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11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6387A (zh
Inventor
卢周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36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6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3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recycling, reuse, transportation, packaging or stor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04Main transfer electrode
    • G03G2215/1642Brus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和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所述显影盒包括感光体/与感光体平行设置并用以利用调色剂显影感光体的显影单元、用于清洁附着在感光体上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单元、用于对感光体充电的充电单元以及包括容纳主体的支撑壳体,该容纳主体具有感光体、显影单元、清洁单元和充电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元件可共同地通过的第一开口,以及用于支撑容纳主体内所容纳的元件的支撑单元。

Description

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涉及一种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便捷安装和拆卸被容纳元件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成像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工序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电子照相成像设备通常包括可拆卸地设置以存储调色剂的显影盒。
如图1和2所示,常规显影盒1配有支撑壳体10,罩壳20,右侧框架30,左侧框架40,以及容纳在支撑壳体10内的被容纳元件50。
如图1和2所示,支撑壳体10的上侧敞开,以便装配之后要描述的被容纳元件50。此外,在支撑壳体10的下侧上形成转印开口18,以便在显影盒1操作时,使感光体55表面上的调色剂转印到打印介质上,其中感光体55的表面暴露于外部。
罩壳20遮盖支撑壳体10的容纳主体11的上侧开口,并在第一侧面上形成废调色剂存储室5以及在第二侧面上形成调色剂存储室3。在两个室之间设置密封部件54以防止调色剂存储室3和废调色剂存储室5内容纳的调色剂和废调色剂泄漏。参照图2中的58a和58b,将一密封膜设置得与显影辊52和感光体55接触,以便密封调色剂存储室3和废调色剂存储室5。
被容纳元件50包括通过曝光在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55、将感光体55的表面充至预定电位的充电辊51、利用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52、容纳在调色剂存储室3内用以为显影辊52供给调色剂以及通过摩擦使调色剂带电的供给辊56、以及清洁单元53。图2中的参考标记57a和57b表示刮刀和支撑刮刀的支架。由于与清洁单元53的相同,故省略刮刀57a和支架57b的装配方法的描述。
如图2所示,清洁单元53配有清洁刀片53a以及支撑清洁刀片53a的支撑板53b,清洁刀片53a与感光体55接触,刮擦和清除感光体表面上所残留的没有被转印的废调色剂。
在此,按照用于将被容纳元件50设置或装配在支撑壳体10内/上的被容纳元件50安装工序,以及用于借助密封部件54将罩壳20密封联接在支撑壳体10上的罩壳20联接工序的顺序组装显影盒1。
最后,右侧框架30和左侧框架40与支撑壳体10的侧面联接。相应地,确定以临时装配状态置于支撑壳体10内的一些被容纳元件50、52、55和56的位置,并随后完成显影盒1。
如图1所示,被容纳元件50沿着从上侧到下侧的方向M安装在支撑壳体10内。如图2所示,供给辊56置于供给辊容纳室56S内,感光体55置于感光体支撑板13上(图2),并且显影辊52置于感光体55和供给辊56之间。供给辊56、感光体55和显影辊52处于临时装配状态,并在侧框架30和40联接(在下文中予以描述)之后确定它们的位置。
此时,如图5所示,清洁单元53借助联接单元U装配在清洁支撑单元17上,所述清洁支撑单元设置在容纳主体11的清洁单元53的长度方向的对面。
此外,如图3和4所示,充电辊51装配在充电辊支撑单元12L和12R上,其设置在容纳主体11的右侧和左侧。
充电辊支撑单元12L和12R(图3)具有充电辊轴51a能够通过的通孔12a。通孔12a具有对应充电辊轴轴衬7的防脱离突起7a的凹槽12b。此外,如图4所示,充电辊轴轴衬7具有朝充电辊轴51a插入方向敞开的下侧面。此外,充电辊轴轴衬7具有所以防脱离突起7a,以防止充电辊轴轴衬7沿轴向方向脱离。
首先,两个卷簧6的第一端部与左右充电辊支撑单元12L和12R的联接突起12c联接。随后,卷簧6的第二端部分别与充电辊轴轴衬7相联接。此后,充电辊轴51a的相对端部插入充电辊轴轴衬7。
可是,如图4所示,因为,卷簧6向下对充电辊轴轴衬7施加弹力,所以充电辊轴51a的一个端部首先倾斜以插入充电辊轴轴衬7内,并且另一端部随后倾斜以便插入处于插入状态的充电辊轴轴衬7的另一侧,进而充电辊51装配完成。
此时,如图1和2所示,在被容纳元件50的安装工序完成之后,罩壳20与支撑壳体10联接。此外,密封部件54沿着废调色剂存储室5和调色剂存储室3的边界设置在罩壳20和支撑壳体10之间。
在罩壳20联接之后,侧框架30和40分别与容纳主体11的右侧和左侧相联接。由于左侧框架40例如与右侧框架30相同,故以下仅描述右侧框架30。
如图3所示,在右侧框架30上形成感光体插入凸耳(boss)31、以及旋转支撑在容纳主体11侧面突出的供给辊轴(未示出)的供给辊轴孔35。感光体插入凸耳31通过容纳主体11的主体位置确定孔14R,以插入感光体轴孔55a(图1)。
此外,在右侧框架30上设置显影辊位置确定单元33,其确定显影辊轴52a的右端部的位置。在显影辊位置确定单元33内设置容纳室33a,其容纳显影辊轴52a的右端部以及插入有显影辊轴52a右端部的显影辊轴轴衬(未示出)。此外,在显影辊轴轴衬(未示出)和弹簧支撑突起33b之间设置卷簧(未示出),其朝感光体55弹性地支撑显影辊52。
右侧框架30的位置确定突起32、感光体插入凸耳31、供给辊轴孔35和显影辊位置确定单元33分别插入容纳主体11的位置确定孔15、处于临时装配状态的感光体轴孔55a、供给辊轴(未示出)和显影辊轴52a。因此,确定已经处于临时装配状态的被容纳元件55、56和52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在此,位置确定孔15沿着容纳主体11的横向方向(参见图7中的J)被设置成长孔形,并且尽管感光体插入凸耳31插入主体位置确定孔14R,也能精确控制右侧框架30的相对位置。
此外,插销分别插入并联接右侧框架30和容纳主体11中形成的联接孔34b和16b,进而可拆卸地联接所述元件。
可是,如果在常规显影盒1的制造过程中于罩壳20联接到支撑壳体10之后,检测到被容纳元件中的劣等元件,或者如果在使用显影盒1过程中检测到被容纳元件中的劣等元件,罩壳20需要打开以更换内元件。此外,因为在更换被容纳元件50之后需要再次装配密封部件54,故不容易更换被容纳元件50。相应地,增加了显影盒1的组装时间和元件成本。
此外,如上所述,充电辊轴51a倾斜以便能够装配充电辊51,进而降低了组装操作效率并增加了组装时间。此外,因为充电辊51的装配工序复杂,所以不能利用机器人自动化实现。因此,很难自动化实现显影盒1的组装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被容纳元件的显影盒以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组装点数量的显影盒以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提供一种能够以自动化工序组装的显影盒以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和应用部分在以下描述中予以阐述,部分根据该描述变得显见,或可通过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实践予以了解到。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可通过提供一种显影盒来实现,该显影盒包括:感光体、利用调色剂显影所述感光体的显影单元、用于清洁附着在所述感光体上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单元、用于对感光体充电的充电单元、以及支撑壳体,其包括容纳主体以及用于支撑容纳主体内所容纳的元件的支撑单元,所述容纳主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感光体、显影单元、清洁单元和充电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元件可以共同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容纳主体可以具有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反侧敞开的第二开口,并且还可以包括用于关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罩壳。
所述罩壳和容纳主体可以通过超声波焊接或振动焊接联接。
所述容纳主体可以设置成使得被容纳元件能够沿着线性装配路径从所述第一开口移动到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位置。
所述容纳主体可以包括用于沿线性装配路径将所述被容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引导至所述支撑位置的引导件。
所述引导件可以包括用于沿着从所述线性装配路径弯曲的弯曲装配路径引导所述被容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弯曲引导件。
所述清洁单元可以包括与所述感光体的圆周表面接触的清洁刀片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清洁刀片的刀片支撑板;并且所述支撑单元可以包括与所述刀片支撑板联接的刀片支撑单元。
所述感光体具有感光体轴;所述显影单元可以包括具有与所述感光体轴平行的显影辊轴的显影辊;并且所述充电单元可以包括具有与所述感光体轴平行的充电辊轴并对所述感光体接触充电的充电辊。
所述显影盒还可以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感光体轴、显影辊轴和充电辊轴的多个侧框架,所述多个侧框架可拆卸地联接至所述支撑壳体的相反侧。
所述显影盒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位置确定突起,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和支撑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确定侧框架相对于支撑壳体的相对位置;以及多个位置确定孔,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和支撑壳体中的另一个上,所述位置确定突起插入其中。
所述多个位置确定孔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设置成长孔。
所述显影盒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朝所述感光体弹性支撑所述充电辊轴的弹性件。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还可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来实现,其具有主体,该设备包括容纳于所述主体内的显影盒、面对所述显影盒的感光体的转印单元、和用于在所述感光体和转印单元之间供给打印介质的介质供给单元。所述显影盒包括:具有感光体轴的感光体;用于利用调色剂显影所述感光体的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具有平行于所述感光体轴的显影辊轴的显影辊;用于清洁附着在所述感光体上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单元;用于对所述感光体充电的充电单元,该充电单元包括具有平行于所述感光体轴的充电辊轴的充电辊,并对感光体接触充电;和支撑壳体,其包括容纳主体和用于支撑容纳在容纳主体内的元件的支撑单元,所述容纳主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感光体、显影单元、清洁单元和充电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元件可以共同地通过所述第一开口。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还可通过提供一种显影盒来实现,该显影盒包括:用于支撑一个或多个可更换单元的支撑壳体;联接至所述支撑壳体的罩壳;以及多个侧框架,可拆卸地联接至所述支撑壳体的相反侧,以便将所述多个侧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支撑壳体拆卸,从而在没有相对所述支撑壳体移动所述罩壳的情况下,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可更换单元安装到所述支撑壳体上和/或从其上拆卸下来。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还可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来实现,该成像设备包括:框架;和联接至所述框架的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具有轴和轴衬的充电辊;具有入口的支撑壳体,所述充电辊通过该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多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的相反侧上,使得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具有与入口对齐的通孔、位于所述通孔的每一侧的凹槽以及具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形状并用于防止所述轴衬沿轴向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脱离的防脱离突起。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还可通过提供一种显影盒来实现,该显影盒包括:具有轴和轴衬的充电辊;具有入口的支撑壳体,所述充电辊通过该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多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相反侧上,使得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具有与入口对齐的通孔、位于所述通孔的每一侧上的凹槽以及具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形状并用于防止所述轴衬沿轴向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脱离的防脱离突起。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前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还可通过提供一种在显影盒内安装或拆卸可更换单元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包括:从支撑壳体拆卸至少一个侧框架以提供入口;以及在没有相对于所述支撑壳体移动罩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入口将所述可更换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壳体上和从支撑壳体上卸除该可更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操作。
附图说明
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应用可根据以下联接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变得清楚和更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意性说明了常规显影盒的组装工序的透视图;
图2是说明了图1中的显影盒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说明了图1中显影盒的右后侧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说明了图1中显影盒的左侧放大透视图;
图5是说明了图1中显影盒的清洁刀片的联接方法的主要单元透视图;
图6是说明了根据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显影盒的后侧透视图;
图7是说明了在图6的显影盒内装配侧框架之前的侧面透视图;
图8是说明了在图7的显影盒内装配侧框架之后的侧面透视图;
图9是说明了图6中显影盒的支撑壳体的侧面透视图;
图10是说明了图6的显影盒中右侧框架和支撑壳体的主要单元的放大透视图;
图11A和11B是在将图6中显影盒的充电辊装配到支撑壳体之前和之后的侧面透视图;
图12A和12B是在将图6中显影盒的清洁单元装配到支撑壳体之前和之后的侧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参照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其中相同的参考标记全文指代相同的元件。以下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通过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
如图6至8所示,根据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显影盒100包括支撑壳体110、罩壳120、右侧框架130、左侧框架140和被容纳元件150。
在此,图6至12B是后侧透视图,并且其视角相对于图1中的透视图倒置反转。
如图6至9所示,支撑壳体110包括容纳主体111,其中形成有安装和拆卸被容纳元件150(以下予以描述)共用的安装和拆卸开口A,以及设置在容纳主体111内用于支撑容纳元件150的支撑单元112R、117和118。
容纳主体111在其内部存储调色剂和废调色剂并容纳被容纳元件150。此外,例如,通过去除常规显影盒1(图2和3)的转印开口18(图2和3)中的感光体支撑板13,来提供安装和拆卸开口A。即,安装和拆卸开口A可形成在转印开口18内。相应地,不需要对于在其他位置设置安装和拆卸开口所必须的附加调色剂密封构造。
此外,安装和拆卸开口A被设置得足够大,以便能够通过被容纳元件150中最大的元件。如图6所示,例如,因为感光体155是最大的,故可将安装和拆卸开口A设置得大于感光体155的直径。
另外,如图9所示,容纳主体111被设置得在被容纳元件150的移动路线上不与任意元件相互干扰,使得被容纳元件150能够沿线性装配路径(参见图12A中的C,以及图11A中的D、E和F)移动以安装在容纳主体111的相应支撑单元112、117和118内。
被容纳元件150可以配有在显影盒100内需要耐用性控制的消耗元件。即,被容纳元件150可配有容纳于显影盒100内的元件中由于使用寿命短而需要更换的元件。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个实施例中,刮刀57a和支撑刮刀57a的支架57b由于具有长的使用寿命,所以可排除在被容纳元件150之外。
此外,被容纳元件150可配有由于高故障率,根据需要,在制造显影盒100的过程频繁移除的元件。可以根据各种条件由制造者选择被容纳元件150。在一个实施例中,显影盒100内的所有元件可选择为被容纳元件150。
如图6所示,被容纳元件150可包括用于借助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155、用于将感光体155的表面充至预定电位的充电辊151、用以借助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的显影辊152、容纳在调色剂存储室(未示出)内用于通过摩擦使调色剂带电并将调色剂供给给显影辊152的供给辊156、以及清洁单元153。
如图6所示,清洁单元153包括与感光体155表面接触用于刮除并清洁感光体155表面上残留的没有被转印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刀片153a,以及支撑清洁刀片153a的刀片支撑板153b。刀片支撑板153b可设置成平板形,如图6所示。
此时,如图9、12A和12B所示,支撑壳体110包括设置在容纳主体111右侧和左侧上用以支撑清洁单元153的多个刀片支撑单元117。刀片支撑单元117可被设置成朝安装和拆卸开口A突出,该突起与容纳主体111分开预定间隔G。在刀片支撑单元117的安装和拆卸开口A一侧的端部处,可以设置其上钩挂刀片支撑板153b的联接突起117a。
参照图12A和12B,联接突起117a具有引导倾斜面117a1,如果刀片支撑板153b的安装和拆卸开口A的进入侧的端部153b1与刀片支撑单元117接触,则引导倾斜面以间隔G引导刀片支撑板153b。根据刀片支撑板153b的厚度适当地确定间隔G。
如图12A所示,如果刀片支撑板153b朝间隔G移动通过安装和拆卸开口A,则清洁单元153借助联接突起117a钩挂联接以组装在支撑壳体110内,如图12B所示。如果刀片支撑板153b沿着线性装配路径V移动,其能够装配在容纳主体111上,并且相应地,能够利用机器人自动化实现清洁单元153的安装工序。
此时,如图9、11A和11B所示,支撑壳体110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主体111右侧和左侧上用以支撑充电辊轴151a的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因为做充电辊支撑单元(未示出)与右侧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相同,故以下仅描述右侧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
如图9和11B所示,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具有朝安装和拆卸开口A敞开的通孔112a,并且充电辊轴115a插入该通孔中。在通孔112a的相反侧设置有形状对应用于防止充电辊轴轴衬107沿轴向方向脱离的防脱离突起107a的凹槽112b。在此,如图3和4所示,常规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不能使下侧敞开,以防止显影辊轴51a借助自身重量与充电辊支撑单元112E分离。
参照图11A和11B,在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内安装用于朝感光体155弹性支撑充电辊151的第一弹性件106。第一弹性件106可设置成卷簧。第一弹性件106的一个端部与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的第一弹性件支撑突起112c联接。第一弹性件106的另一端部与充电辊轴轴衬107联接以朝感光体155(图6)弹性支撑充电辊轴轴衬107。
在此,充电辊轴轴衬107具有开口部分107b,其类似于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的通孔112a(图9),朝安装和拆卸开口A敞开。如果充电辊151沿链接安装和拆卸开口A与充电辊151的线性装配路径D移动,充电辊151可安装在充电辊支撑单元112内,因为充电辊支撑单元112R和充电辊轴轴衬107朝安装和拆卸开口A敞开。相应地,能够自动化实现将充电辊151装配在容纳主体111上的工序。
在此,线性装配路径D可设置成对应重力方向,以便在自动化实现过程中能将充电辊151更稳定地支撑在充电辊支撑单元112内。
此时,如图7和9所示,支撑壳体110进一步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主体111右侧和左侧上用于支撑显影辊轴152a相对端部的多个显影辊支撑单元118。
为了将显影辊152装配在容纳主体111上,在显影辊152通过安装和拆卸开口A之后,显影辊152沿着线性装配路径E和从线性装配路径E弯曲的弯曲装配路径F移动到显影辊支撑单元118。在此,弯曲引导件114可被设置用于引导显影辊152,以使显影辊152能沿着弯曲装配路径F移动。
参照图6和9,在容纳主体111内安装显影辊152之前,可首先将供给辊156安装在容纳主体111内。
在此,在容纳主体111中形成供给辊轴通孔B,其从显影辊支撑单元118延伸并且供给辊轴156a通过它。供给辊轴通孔B提供在适当的位置中以便显影辊152和供给辊156可以沿相同方向旋转,从而通过摩擦使调色剂带电。
如图9所示,供给辊轴通孔B和显影辊支撑单元118可以通过朝向显影辊支撑单元118倾斜的倾斜表面118a连接。因此,尽管供给辊156设计成被移动到供给辊轴通孔B,但是供给辊156通过自重移动到显影辊支撑单元118。
因此,为了将供给辊1 56安装在容纳主体111中,供给辊156可以以与显影辊152的安装过程相同的方法通过移动供给辊156而安装在显影辊支撑单元118中。这时,如果显影辊152在其中供给辊156已经首先安装的状态下被移动到显影辊支撑单元118,那么供给辊156沿倾斜表面118a自动移动到供给辊轴通孔B中的位置,供给辊156与显影辊152接触。
因此,供给辊156和显影辊152在容纳主体111中的安装过程可以自动化实现。
至此,每个所被容纳元件151,152,153和155安装在支撑壳体110,更具体地,安装在容纳主体111中的过程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7和9描述显影盒100的整个装配过程。
首先,未被选择作为支撑壳体110中的被容纳元件150的其它元件安装在支撑壳体110中,即,不需要可拆卸地设置的元件,例如刮刀57a(图2)和支撑刮刀57a的托架57b(图2)安装在支撑壳体110中。
然后,罩壳120联接到支撑壳体110以覆盖住废调色剂存储空间和调色剂存储空间的边界。罩壳120和支撑壳体110可以通过焊接联接。这时,罩壳120和支撑壳体110可以以超声焊接或振动焊接方法固定地联接以便不使用密封件。因此,不需要附加的密封件,由此减少元件成本。此外,尽管在被容纳元件150中检测出劣质的元件,但是所涉及的元件可以容易地通过连接和拆卸开口A进行拆卸,而不用分离罩壳120和支撑壳体110,由此减少许多工分和制造成本。
必要时,罩壳120和支撑壳体110可以设置为一体。
在罩壳120固定地联接到支撑壳体110后,被容纳元件150安装在相应的被容纳元件150的支撑单元112,117和118中,这些支撑单元设置在容纳主体111中。
如图11A至12B所示,清洁单元153或充电辊151以任意顺序安装在容纳主体111中。清洁单元153安装在刀片支撑单元117中,充电辊151安装在充电辊支撑单元112中。
此外,供给辊156安装在容纳主体111的显影辊支撑单元118中。如果显影辊152以上述状态安装在显影辊支撑单元118中,那么供给辊156与显影辊152接触,从而沿倾斜表面118a安装在显影辊轴通孔B的位置中(图9)。
其后,如果感光体155施加在充电辊151上,那么感光体155的圆周表面的一些部分与充电辊151接触,其它部分与感光体支撑单元113接触,相应地,感光体155安装在容纳主体111中。
如上所述,除了清洁单元153的被容纳元件151,152,155和156的旋转轴的中心点不固定联接,而是处于可移动状态。因此,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联接到支撑壳体110的两侧,以便确定旋转轴中心点的位置。
侧框架130和140在显影盒100的制造过程中联接到支撑壳体110。为此,容纳主体111和侧框架130的形状和联接方法将参考图10进行描述。这里,由于容纳主体111设置为对称的,并且左侧框架140设置成具有相应于右侧框架130的形状,所以仅描述右侧框架130联接到容纳主体111的右表面的方法。
如图10所示,在容纳主体111的右侧上形成外壳体位置确定突起119,第一位置确定孔115a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15b。
在此,如图9所示,第一位置确定孔115a可以提供为沿容纳主体111的横向方向(方向J)的长孔,第二位置确定孔115b可以提供为沿容纳主体111的垂直方向K的长孔。
参考图7和10,在右侧框架130中提供感光体插入凸耳131以及供给辊轴支撑单元135,感光体插入凸耳131插入到感光体155的感光体轴孔155a中以成为感光体155的旋转中心点;供给辊轴支撑单元135具有轴孔135a,供给辊轴156a插入到其中。
此外,在右侧框架130中提供位置确定孔137,外壳体位置确定突起119插入到其中以确定右侧框架130和容纳主体111的相对位置。此外,在右侧框架130中附加地提供第一和第二侧位置确定突起132a和132b,所述突起插入到第一位置确定孔115a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15b中。
同时,相对位置可以以代替上述构形的多种方式确定,从而确定右侧框架130和容纳主体111的相对位置。例如,位置确定突起和相应于位置确定突起的位置确定孔的数目、形状和布置在必要时可以适当改变。
此外,在右侧框架130中提供显影辊位置确定单元133以确定显影辊轴152a右端部的位置(图7)。
显影辊位置确定单元133包括可旋转支撑图1中的显影辊轴52a的右端部的显影辊轴轴衬(未示出),第二弹性件(未示出),第二弹性件支撑突起133b,容纳显影辊轴轴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支撑突起133b的容纳空间133a。
第二弹性件设置成朝向感光体插入凸耳131对显影辊轴轴衬(未示出)施加弹性力。此外,在第二弹性件支撑突起133b中,安装第二弹性件(未示出)的一个端部。
在下文中,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右侧框架130和支撑壳体110的装配过程。首先,在被容纳元件150已经装配的状态下,右侧框架130的位置确定孔137插入到形成在容纳主体111右侧上的外壳体位置确定突起119中。同时,例如,感光体插入凸耳131插入到感光体轴孔155a中(图7),供给辊轴156a(图7)插入到供给辊轴支撑单元135的轴孔135a中,并且显影辊轴152a(图7)插入到显影辊位置确定单元133的显影辊轴轴衬(未示出)中。此外,同时,例如,第一和第二侧位置确定突起132a和132b分别插入到第一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15a和115b中。
此外,左侧框架140以与右侧框架130相同的方法插入到容纳主体111的左侧中。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可以同时安装在容纳主体111中,或者必要时它们可以顺序安装。
因此,感光体155、显影辊152、和供给辊156的旋转中心位置通过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确定。
此外,由于第一和第二位置确定孔115a和115b设置成长孔形状,所以可以精确地将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的位置控制在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可旋转地支撑感光体155、显影辊152和供给辊156以旋转的状态下。
在控制位置后,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通过利用例如螺栓之类的联接工具联接到容纳主体111,所述联接工具位于联接孔134和116的位置处,它们形成为彼此对应。因此,如果需要更换一些被容纳元件150,那么被容纳元件150可以仅通过分离左侧和右侧框架130和140而容易地拆卸下来,而不用分离罩壳120。
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未示出)包括主体(未示出)、可拆卸地设置在主体中的显影盒100(图8)、与显影盒100的感光体155(图6)平行装配的转印单元(未示出)、和将打印介质在转印单元和感光体155之间供给的介质供给单元。
此外,成像设备进一步包括曝光感光体155(图6)表面的光扫描单元(LSU,未示出),通过热量和压力定影打印介质上的调色剂的定影单元(未示出),和电源(未示出)和旋转驱动源(未示出),如果安装了显影盒100,其将电力和旋转力分别提供到显影盒100的被容纳元件150。
在下文中,将简要描述具有上述构形的成像设备的打印过程。首先,如果电力和旋转驱动力施加到充电辊151(图6),那么感光体155(图6)的表面均匀接触充电,从而以预定电势旋转。
如果光扫描单元将相应于图像信息的光扫描到感光体155的表面上,那么感光体155的表面曝光以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调色剂显影,该调色剂通过供给辊156(图6)和显影辊152(图6)摩擦带电。调色剂通过容纳在显影盒内部的调色剂存储空间中的供给辊156移动到显影辊152。
此外,如果调色剂在静电潜像上扩散,那么感光体155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可见图像通过与感光体155平行装配的转印单元(未示出)转印到打印介质。介质供给单元(未示出)在适当的时间供给打印介质,以便调色剂可见图像可以转印在打印介质上的图像形成区域上。
转印到打印介质的调色剂可见图像通过定影单元(未示出)定影,所定影的打印介质排放到外部,因此,完成打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发明概念的显影盒和具有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仅侧框架可以分离,而不用分离罩壳,以便拆卸所被容纳元件,由此通过连接和拆卸开口容易地拆卸被容纳元件。
第二,在装配显影盒过程中,装配点的数目可以减少。由于可以联接清洁单元而不需要安装附加的密封件,所以清洁单元可以容易地安装到显影盒的容纳主体上。此外,充电辊可以沿线性安装路径安装到容纳主体上,由此与常规充电辊的倾斜工作相比,得到更好的工作效率。
第三,显影盒装配过程可以自动化实现。即,通过改变容纳主体和被容纳元件支撑单元的形状,装配过程可以通过机器人自动化实现,从而代替常规的手工工作。
第四,由于显影盒的被容纳元件可以容易地用新的来更换,因此显影盒的除了被容纳元件以外的元件可以反复利用,由此得到生态效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性概念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改变,只要不偏离本发明创造性概念的原理和精神,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显影盒的壳体,包括:
容纳主体,其具有第一开口,感光体、用于利用调色剂显影所述感光体的显影单元、用于清洁附着在所述感光体上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单元以及用于对所述感光体充电的充电单元中的每一个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用于支撑容纳在所述容纳主体内部的元件的支撑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转印开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具有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反侧敞开的第二开口,并且
进一步包括用于关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罩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罩壳和容纳主体通过焊接或粘结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设置成使得被容纳元件从所述第一开口经过线性装配路径移动到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包括用于沿线性装配路径将所述被容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引导至所述支撑位置的引导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用于沿着弯曲装配路径引导所述被容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弯曲引导件,其中所述弯曲装配路径从所述线性装配路径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中,进一步包括多个侧框架,所述多个侧框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感光体、所述显影单元和所述充电单元,并可拆卸地与所述壳体的相反侧联接。
8.一种显影盒,包括:
多个元件,其包括感光体、利用调色剂显影所述感光体的显影单元、用于清洁附着在所述感光体上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单元和用于对感光体充电的充电单元中的至少两个;以及
支撑壳体,其包括容纳主体以及用于支撑容纳主体内所容纳的元件的支撑单元,所述容纳主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多个元件中的每一个元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转印开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具有向所述第一开口的相反侧敞开的第二开口,并且
进一步包括用于关闭所述第二开口的罩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罩壳和容纳主体通过焊接或粘结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容纳主体设置成使得被容纳元件从所述第一开口经过线性装配路径移动到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容纳主体包括用于沿线性装配路径将所述被容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引导至所述支撑位置的引导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引导件包括用于沿着弯曲装配路径引导所述被容纳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弯曲引导件,其中所述弯曲装配路径从所述线性装配路径弯曲。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多个元件包括清洁单元和感光体;
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与所述感光体的表面接触的清洁刀片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清洁刀片的刀片支撑板;并且
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与所述刀片支撑板联接的刀片支撑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多个元件包括感光体、显影单元和充电单元;
所述感光体具有感光体轴;
所述显影单元包括具有与所述感光体轴平行的显影辊轴的显影辊;并且
所述充电单元包括具有与所述感光体轴平行的充电辊轴并对所述感光体接触充电的充电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盒,其中,进一步包括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感光体轴、显影辊轴和充电辊轴的多个侧框架,所述多个侧框架可拆卸地联接至所述支撑壳体的相反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盒,其中,进一步包括:
多个位置确定突起,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和支撑壳体中的至少一个上,用于确定侧框架相对于支撑壳体的相对位置;以及
多个位置确定孔,设置在所述侧框架和支撑壳体中的另一个上,所述位置确定突起插入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多个位置确定孔中的至少一个被设置成长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影盒,其中,进一步包括用于朝所述感光体弹性支撑所述充电辊轴的弹性件。
20.一种成像设备,其具有主体,该设备包括:
容纳于所述主体内的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
感光体;
用于利用调色剂显影所述感光体的显影单元;
用于清洁附着在所述感光体上的废调色剂的清洁单元,该清洁单元包括接触感光体的表面的清洁刀片以及用于支撑清洁刀片的刀片支撑板;
用于对所述感光体充电的充电单元;和
支撑壳体,其包括容纳主体和用于支撑容纳在容纳主体内的元件的支撑单元,所述容纳主体具有第一开口,所述感光体、显影单元、清洁单元和充电单元中的每一个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支撑单元具有联接至所述刀片支撑板的刀片支撑单元;以及
面对所述显影盒的感光体的转印单元;和
用于在所述感光体和转印单元之间供给打印介质的介质供给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形成在转印开口中。
21.一种显影盒,包括:
用于支撑一个或多个可更换单元并具有入口的支撑壳体,其中每个可更换单元通过该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
联接至所述支撑壳体的罩壳;以及
多个侧框架,可拆卸地联接至所述支撑壳体的相反侧,以便将所述多个侧框架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支撑壳体拆卸,从而在没有相对所述支撑壳体移动所述罩壳的情况下,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可更换单元经过所述入口安装到所述支撑壳体上和/或从其上拆卸下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支撑壳体和罩壳形成为一体。
23.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框架;和
联接至所述框架的显影盒,该显影盒包括:
具有轴和轴衬的充电辊;
具有入口的支撑壳体,所述充电辊通过该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
罩壳,耦接到所述支撑壳体;以及
多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的相反侧上,使得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具有与入口对齐的通孔、位于所述通孔的每一侧的凹槽以及具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形状并用于防止所述轴衬沿轴向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脱离的防脱离突起,
其中所述充电辊通过所述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个,而不用相对于所述支撑壳体移动所述罩壳。
24.一种显影盒,包括:
具有轴和轴衬的充电辊;
具有入口的支撑壳体,所述充电辊通过该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
罩壳,耦接到所述支撑壳体;以及
多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支撑壳体相反侧上,使得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具有与入口对齐的通孔、位于所述通孔的每一侧上的凹槽以及具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形状并用于防止所述轴衬沿轴向方向与所述至少一个充电辊支撑单元脱离的防脱离突起,
其中所述充电辊通过所述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个,而不用相对于所述支撑壳体移动所述罩壳。
25.一种在显影盒内安装或拆卸可更换单元的方法,包括:
从支撑壳体拆卸至少一个侧框架,其中所述支撑壳体具有入口,每个可更换单元通过该入口实现插入或移除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在没有相对于所述支撑壳体移动罩壳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入口将所述可更换单元安装在所述支撑壳体上和从支撑壳体上卸除该可更换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操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影盒,其中,进一步包括:
利用至少一个侧框架,对安装在所述支撑壳体上的可更换单元的旋转轴进行中心定位。
CN2008100011477A 2007-01-31 2008-01-17 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6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9998/07 2007-01-31
KR1020070009998A KR101070621B1 (ko) 2007-01-31 2007-01-31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387A CN101236387A (zh) 2008-08-06
CN101236387B true CN101236387B (zh) 2012-03-14

Family

ID=39668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114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6387B (zh) 2007-01-31 2008-01-17 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95731B2 (zh)
KR (1) KR101070621B1 (zh)
CN (1) CN101236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7675A (ko) * 2008-10-29 2010-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피대전체용 대전부재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화상형성장치용 대전장치
JP2011203369A (ja) 2010-03-24 2011-10-13 Brother Industries Ltd 現像装置
US8369740B2 (en) * 2010-04-02 2013-02-05 Wazana Brothers International, Inc Remanufactured toner cartridge with added cleaning roller for the primary charge roller, and methods
CN101916063B (zh) * 2010-07-22 2013-03-2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感光元件盒
CN202217127U (zh) * 2011-09-05 2012-05-09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鼓盒
US9500994B2 (en) * 2011-12-30 2016-11-2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eveloper unit architecture for an imaging device
KR101610191B1 (ko) * 2014-05-07 2016-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징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7005342B2 (ja) * 2017-12-27 2022-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の生産方法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7215051B2 (ja) * 2018-09-28 2023-01-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337740B2 (ja) * 2020-03-23 2023-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2355754B1 (ko) * 2021-09-16 2022-02-08 (주)토너월드 설치 편의성이 증대된 토너 카트리지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846A (zh) * 2000-03-07 2001-11-07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CN1369751A (zh) * 2000-12-20 2002-09-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
CN1391142A (zh) * 2001-04-27 2003-01-1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再制造方法
CN1609718A (zh) * 2003-10-17 2005-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有机感光单元的壳体组件
CN1728015A (zh) * 2004-04-16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盒的再生产方法
CN1983058A (zh) * 2005-11-22 2007-06-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影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0739A (ja) 1992-10-15 1994-05-13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6313996A (ja) * 1993-04-28 1994-11-0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現像装置
JP3361405B2 (ja) 1995-04-03 2003-01-07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H09288413A (ja) 1996-04-19 1997-11-04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H11143203A (ja) 1997-11-11 1999-05-28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124153B2 (ja) * 2004-03-31 2008-07-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060009208A (ko) 2004-07-24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 카트리지
US7292802B2 (en) * 2004-07-29 2007-11-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method of developing apparatus
JP2006039431A (ja) 2004-07-29 2006-02-09 Brother Ind Ltd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現像装置の組立方法
JP4674488B2 (ja) * 2005-04-27 2011-04-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846A (zh) * 2000-03-07 2001-11-07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卡盒的再制造方法
CN1369751A (zh) * 2000-12-20 2002-09-18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的再制造方法
CN1391142A (zh) * 2001-04-27 2003-01-1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再制造方法
CN1609718A (zh) * 2003-10-17 2005-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有机感光单元的壳体组件
CN1728015A (zh) * 2004-04-16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盒的再生产方法
CN1983058A (zh) * 2005-11-22 2007-06-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影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387A (zh) 2008-08-06
KR101070621B1 (ko) 2011-10-07
US8295731B2 (en) 2012-10-23
US20080181659A1 (en) 2008-07-31
KR20080071739A (ko) 2008-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6387B (zh) 显影盒及包括该显影盒的成像设备
EP1762913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 extractable frame for process cartridges
EP149409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408619B1 (ko)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를 위한 재생 방법
US7139502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63247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60067725A1 (en)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40003838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21450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47881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627343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226237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8934809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capable of reliably collecting matter deposited on endless belt in storage member and facilitating maintenance of storage member
EP1975734B1 (en) Photosensitive medium supporting apparatus,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o assemble and disassemble a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1763009B (zh) 显影单元以及具有该显影单元的成像设备
JP4124153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1561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01755A (zh) 带单元、成像装置以及带部件更换方法
JP6531445B2 (ja) 着脱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427257A (zh) 成像装置
CN101154086B (zh) 显影装置和具有该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
JP58919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202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74630A (ja) 保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38752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クリーニング部材、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8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Han Guojingjidao

Patentee before: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